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务员申论辅导

公务员申论辅导

时间:2023-11-29 11:0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务员申论辅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务员申论辅导

第1篇

2. 选择面试测评要素,应当适应和发挥面试功能,避免与资格审查、笔试、考核等环节的测评内容重复。

3. 根据不同测评要素的可测程度及与拟任职位要求的关联程度,确定其分数权重。

以下为简为老师列出具体国家人事部提供给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招考公务员面试时使用的“通用测评要素说明”,供考生了解。

测评要素是指要对考生进行测评的项目。根据以往研究和面试测评经验,考虑到面试测评的功能特点及其局限,现分别予以说明这八项要素:

一、综合分析能力

二、言语表达能力

三、应变能力

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五、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六、自我情绪控制

七、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俗话说“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广大公务员考生来说,由于面临着毕业、就业以及工作繁忙等的现实困难,很多人会遇到复习时间不够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等问题。

目前离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有充足的时间,考生们将何去何从?现为大家提供一个备考时间表,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助一臂之力:

2011年5月-8月:

计划参加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开始着手准备复习了。利用暑期,了解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报名流程等信息。同时可以着手进行申论热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多多关注时事新闻热点,为申论备考打下基础。

2011年8月份以后:

8月上旬,搜集好的公务员考试资料,确定目标。确定所要报考的大概范围、方向和岗位,全面了解所报部门、岗位的信息。购买历年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8月中旬,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主要是申论和行测两门基础课学习。不要急于做真题,着重夯实基础。

8月下旬,全面关注去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购买最新辅导用书,准备暑期结束前的最后复习。

9月上旬,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参加有权威性的暑期班,做到两门笔试科目同步提高。

9月中旬,以系统阶段式学习模式为基础,复习进度讲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不间断,跟着辅导课程学习一个阶段后,带着学到的各种方法、思路和技巧回去做题、揣摩,之后再带着疑惑和问题再进入到下一个辅导环节中,寻求老师的解答,如此往复。

9月下旬,对前两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重点内容要进一步巩固,最好在教材中做出明显的标记,以备最后冲刺时使用。

10月中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申论、行测的冲刺复习要进行查漏补缺。考生可参加冲刺辅导班。

11月上旬,考前进行模拟实训,最后梳理考点,调整考试状态。

11月中旬,调整心态,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12月,也就是笔试一个月之后,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成绩。

1、查询所报职位的最低分数,预测是否过关。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考生可以开始准备面试,首先去书店买一本有关面试的教材或辅导班,还可以跟周围的同学朋友进行一些类似的情景演练,提高临场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查询所报岗位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3、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审查时间。(参加资格审查:毕业证、学籍证明、户籍证明、学生证、自我简历等。)

4、关注所报岗位的体检或体能测试时间

5、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面试时间(面试内容:报考动机、举止仪表、个人情况介绍、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复杂事件处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行政公文应用(演讲稿);方式:现场表达当场评分、公布分数。)

6、查询所报岗位面试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7、录用考核(两种方式:发调查函、派人到所在学校或单位)

8、关注所报岗位人员录用名单(公示一周)

第2篇

问: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法律相关的知识占多大比重?

答:06年及以前常识判断分为六大模块:政治、法律、经济、人文、管理、科技,但07年变为一个模块:法律。以此判断,08年常识依然涵盖法律95%以上。04年以后考试已经侧重法律考核,07年整章覆盖,08年会依然以法律考核为主。

问:公务员考试涉及的法律很多,是不是要将这些相关法律原文都看一看?

答: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不可能具有专业性考试,侧重法律的运用考核,只需要具有法律条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的法律有:宪法、民商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如何备考08年考试,根据07年的试题分析主要侧重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宪法在07年考题中的96、97题,占常识部分的8,内容为公民的自身权利和组织选举有直接关系,今年趋势依然。行政法律法规是第99、100、108、115、118题5题占常识的20,主要在行政服役法、许可法、处罚法。民法占常识的40,内容为肖像权、委托、法定继承、夫妻共同财产、商标法、仲裁法。经济法占16,主要为公司法。刑法、诉讼法占12。法律部分主要重点是在新颁布的法律条文和最近的条文,希望考生可以在不断的努力中得到更大的进步。

言语教研室主任:顾斐

问:除了大量做题之外,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推荐给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朋友们,提高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解题能力?

答:以备考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考生主要有两个误区:⑴言语不需要复习。⑵从语感的角度来选择。从公考题量的角度来看,06年25道题,07年40道题,言语不单单是语文考试,而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一部分。言语包括词语表达、片段理解等4部分。难度逐年增加,不仅是文字能力的考察,而且包括作者的观点、感彩等。通过综合性考察考生的能力。从考官出题的角度分析,考试出题模式不是惯向思维,而是逆向思维。应注意三个词表:近义词辨析表、关联词表、成语辨析和误用表。片段阅读是言语的一个重点,有七大类型:主旨题、观点题、细节推断题、词语含义题、代词指代题、语句衔接题、标题和结语。

判断推理教研室研究员:付连奎

问:有很多朋友做判断推理题时只能“跟着感觉走”,答题特别没有把握,您是否认为答判断推理题都得靠长期积累的逻辑思维能力?

答:逻辑考察通常是思维中比较出问题的地方,考的逻辑常识与系统逻辑有关系但不是密切相关,公务员考试只考逻辑常识,可以通过书籍进行了解或者进行通过一定的训练。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前提不会超过2种前提,如果不知道规律,比较容易出现错误,逻辑常识必须把握。

申论教研室主任:钟君、孙景民

问:很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平时感觉文笔不错,而且对申论也进行了一番准备,为什么公考申论成绩不尽如人意?

答:考生没有对申论的本质进行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⑴认为申论考试就是一门写作考试。⑵申论只是在写杂文评论。⑶申论是可以脱离材料的。⑷申论可以当成学术论文。实质上申论是通过给定材料分析的写作和辩证思维的写作,是综合素质的考察。

考生对申论的本质没有明确,考生在写申论文章时应以公务员的身份写文章。考生的语言不规范,这于优美程度无关。辅导老师推荐读物《半月谈》、《求实杂志》、《人民日报》中的文章都是比较规范的语言。针对申论的解析考生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最主要解决问题要有可行性原则,要求结构完整。可总结16字原则:概括全面、对策可行、论证深刻、言语规范。

(8月16日《公务员考试报》,作者系该报记者。)

虽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中西方公务员招聘制度的特点也不同。但在共同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全球化的背景下,再加上人事管理上的共性,西方招聘文官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有十个方面的素质要求

英国在1870年确立了以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的制度。英国是最早采用功绩制的国家,即重视公务员的工作成绩和实践能力。把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作为公务员升降的主要依据。

英国公务员录用考试程序相对完善,考题设计也较为合理。坚持“通才”标准。即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知识、素养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而不是狭隘的专门知识。具体表现为十个方面的素质要求:沟通与交流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高效率工作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宏观能力;崇尚服务对象的意识;组织意识;全局意识。测试项目包括七个方面:第一为鉴识,考生阅读有关问题的文件,在150分钟之内至少拿出四个解决办法及其优劣分析,并提出建议和理由。第二是文书起草,在45分钟内以明确肯定的语言答复一项来文。第三是集体讨论二至三个重要问题,主考人员进行观察打分。第四是模拟开会,考生轮流任主席,就某个问题组织讨论,做出结论,这是考察考生的交涉能力、口才、常识和个性。第五是智力测试。内容包括认知、辨别、口语、统计推理和常识等。第六是由三名考官分别对应试者进行40分钟的口试。最后,同组考生相互评分。以观察其识人的能力。如此过五关斩六将后。考生可进入第三阶段,即以口试形式进行决选,以决定排列名次及是否录用。

德国:不采取统一考试和统一招录方式

在欧洲,通过竞争按成绩选任公务员的招聘制度最早出现在德国,德国公务员的高效率和守纪律是世界闻名的。在德国.所有涉及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任务最初都是由国家公务员来完成的.但目前已非如此。随着国家行政制度的改革和人们认识上的变化,越来越多过去必须由国家来完成的任务已经改由社会和私营部门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在招录公务员时比较谨慎。如果不是必须。则一般通过私法招聘人员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尤其是在德国东部地区,近来使用公务员越来越少。

德国招聘公务员不采取统一考试和统一招录的方式,而是按岗位的需要随时进行招录。空缺的岗位必须提前公之于众。说明用人单位、招聘什么职位和级别的公务员。但特殊岗位的公务员以及司局长以上的公务员不实行公开招录。用人单位对符合资格的申请人按照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筛选。筛选过程和方式由用人单位自主进行。由于公务员不能被解雇。国家要负责其福利和退休养老。因此,录用新的公务员原则上必须经财政预算部门同意。

美国:多采用聘任制,政治上中立

美国从1776年独立建立文官制度以来,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虽然经过了多次重大改革,但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如今美国现任政府工作人员中90.9%都是经过考试录用的。考试以测试语言能力、数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行政裁量能力为主,同时还考历史等科目。美国的考试录用制度重视专业化。考试内容同将要担任的职务紧密结合。

通过考试的考生,美国多采用聘任制,这就形成了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强化了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有利于建立服务型政府。聘任方法也相对简单易行,有利于解决公务员能进能出、领导能上能下的问题。有利于人员流动,有利于吸引人才、破除人才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给所聘部门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和手段,使该部门的领导层能够及时更新并始终保持活力。其缺陷在于聘任者与被聘任者之间缺乏稳定性,受聘人员由于职业无保障、看不到晋升的前景,其责任感和职业意识会比常任公务员明显降低.倘若报酬欠佳,可能造成高素质人才流失。美国还要求公务员不得以其公务员的身份参加党派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政治倾向性”。

联合国:实现招聘效用最大化

联合国有一个统一的正式聘任程序。一般先是由本人申请,并提供个人的情况资料。笔试成绩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将获得面试机会。面试可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联合国承担所需全部费用;也可通过视频电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的专家提问并评判。面试过程中,大约10%左右的候选人将被淘汰,而通过面试的人员将进合国人事厅国际职员人才库。当出现职位空缺时,由联合国从人才库中选聘。该后备人员库不仅面向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而且还为成员国政府各部门推荐国际职员候选人提供服务。建立后备人员库,避免了重复招聘带来的成本.也实现了招聘效用的最大化。

第3篇

俗话说“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广大公务员考生来说,由于面临着毕业、就业以及工作繁忙等的现实困难,很多人会遇到复习时间不够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等问题。目前距离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时间短、任务重,考生们将何去何从?专门从事公务员考试辅导培训的专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特为大家提供一个备考时间表,希望对大家的复习能助一臂之力:

2007年

8月上旬 搜集公务员考试资料,听公考形势讲座,确定目标。确定所要报考的大概范围、方向和岗位,全面了解所报部门、岗位的信息。购买历年真题,评估自己实力,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8月中旬 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基础班,主要是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两门基础课学习。不要急于做真题,着重夯实基础。

8月下旬 全面关注去年公务员考试大纲,购买最新辅导用书,准备暑期结束前的最后复习,特别是留意最新辅导用书的修订部分,以及最新补充进去的例题。

9月上旬 制定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参加有权威性的暑期班,做到两门笔试科目同步提高。

9月中旬 以系统阶段式学习模式为基础,复习进度讲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不间断,跟着辅导课程学习一个阶段后,带着学到的各种方法、思路和技巧回去做题、揣摩,之后再带着疑惑和问题再进入到下一个辅导环节中,寻求老师的解答,如此往复。

9月下旬 对前两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重点内容要进一步巩固,最好在教材中做出明显的标记,以备最后冲刺时使用。

10月上旬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网上报名,考生登录人事部网站(mop.省略)报名。考生要谨慎填报,牢记报名信息。

10月中旬 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申论、行政能力测试的冲刺复习要进行查漏补缺,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考生可参加冲刺辅导班。

11月上旬―考前 进行模拟实训,最后梳理考点,调整考试状态。

11月中旬 调整心态,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12月 也就是笔试一个月之后,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的成绩。

2008年

1月份以后日程如下:

1.查询所报职位的最低分数,预测是否过关。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考生可以开始准备面试,首先去书店买一本有关面试的教材,还可以跟周围的同学朋友进行一些类似的情景演练,提高临场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查询所报岗位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3.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审查时间。(参加资格审查:毕业证、学籍证明、户籍证明、学生证、自我简历等。)

4.关注所报岗位的体检或体能测试时间。

5.关注所报岗位的资格面试时间(面试内容:报考动机、举止仪表、个人情况介绍、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处理、复杂事件处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行政公文应用(演讲稿);方式:现场表达当场评分、公布分数)。

6.查询所报岗位面试入围人员名单,确定是否入围。

7.录用考核(两种方式:发调查函、派人到所在学校或单位)。

8.关注所报岗位人员录用名单(公示一周)。

9.关注所报岗位录用人员报到时间、地点、有关手续。

10.岗前培训(注意学习、考试,当心因考试不及格淘汰)。

11.试用(试用期为一年)。

12.正式录用。

(8月9日,北京景山公务员培训中心网)

公务员考试是智力与能力综合的测试,考生需要具备的绝不仅仅是某一种能力,而是全方位的能力展现。在复习备考中,只有积极进行读、听、讲、写、用等多个方面的训练,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场实战能力。

1.读教材

教材是考生备战公务员考试的主要材料,它是公务员考试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考生生理心理特征、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如教材能够配合辅导课程来使用,将会相得益彰。读教材包括辅导班前、辅导班中、辅导班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中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读书刊

除读教材外,考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就申论而言,如《人民日报》、《半月谈》、《望》等期刊。这些材料不仅能帮助考生多角度地理解教材和考试本身,还能入木三分,点出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考查的走向和趋势,给考生以很深的启发,不但能让考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考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引人思考。不过公务员考试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常需纸笔来摘抄与记录,还需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公务员考试备考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参加辅导班),它是考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考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1.听老师上课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2.听同学发言

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也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

公务员考试复习中的“讲”是培养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讲体会、讲思路等。

1、讲体会

考生们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课、听发言后,可以加深对“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讲教材内容,特别是教材中概念、例题、解析内容的体会,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等。

2、讲思路

公务员考试是一种应试性的考试,复习中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考生通过大胆的讲,才能全面反映自身的思想和思维的过程,也利于培训老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通过上述“读、听、讲”,应进一步要求“写”,它是对“读”、“听”的检验,对“讲”的深化。考生通常除了要完成的书面作业外,还应包括写读后感、写总结、写提纲、写小论文等。

1.写读后感

例如申论,通过阅读教材以及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文章的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培养兴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2.写总结

例如行政能力测试,数学、逻辑、统计题所涉及的题型和基本技能较多,要想熟练、系统地掌握它,就需要常总结。学完一个单元,就及时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完一个专题,就把这个专题的常见类型、常用解法总结出来,这样不仅能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也能从整体上把握题型求解,便于综合训练。

“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不应当是只注重基础理论的记忆和背诵,更要学会把学到的方法、技巧运用到练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去,让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自己实实在在的技能。

公务员考试中的“读、听、讲、写、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积极引导和点拨,也需要考生们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只有双方之间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最终达到理想的分数。

(9月18日,《石家庄日报》)

公务员考试备考“三部曲”

现在,大学毕业生公务员考试备考工作又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专门从事公务员考试辅导与教研工作的尹宪伟老师认为,注意以下三点,对考生备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弄清楚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区别和联系。两种考试科目相同,但有细微差别,比如,天津公务员考试不考“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两种题型。另外,天津市2007年春季(含)以前的考试题型,也就是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以前的考试题型(1994年-2000年),以前是150道题,后来增加到160道题。

2007年以来,很多原来和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题型不一致的省市,现在的考试题型已经和中央国家机关考试题型保持一致。因此,大家可以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试难度来备考,以国考为标准,关注地方特殊题型。

第二,提前备考,分模块专项训练。很多考生由于备考时间不充足,导致在备考的过程中不知道从何入手,一张试卷和一套练习题一做到底,各种题型一起做,到最后什么题型也没有做好。在这里建议考生,一是提前备考,一般以三到五个月最为适合,早一天准备,多一份信心。二是分模块练习,才能弄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4篇

公务员录用考试是受社会高度关注的一项重要人事工作,该工作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事关国家机关人才队伍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关于笔试科目的确定

最初的公务员录用考试除专业课外,笔试考三门,即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申论,后来因公共基础知识导致考生死记硬背而被取消,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适当增加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公共基础知识考题的比例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作用。但是,公务员是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必须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背景,从这一角度来看,覆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科技、历史和公文写作等学科常识的公共基础知识,在考试中若比例太低,也很难达到有效考核的目的。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选拔作用;二是培养和导向作用,即通过录用考试体现对公务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其培养导向作用有被忽视的趋势。取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科目,主张着重从能力角度选拔公务员,其本意是合理的。但目前,各类考试辅导书大量发行,考前培训班名目繁多,考生受到了大量针对性的应试训练,但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的测试作用却可能被削弱,借助于考前强化而得到的高分并不代表考生真正的能力有了提高。因此,从强化录用考试的培养和导向作用、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应以灵活的命题方式恢复进行公共基础知识测试,提高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命题质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并增加文字表达方面的内容。

关于命题队伍的建设

命题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关键,命题队伍建设是做好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的基础。目前,命题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的教师,他们专业水平较高,但缺乏机关实际工作经验,难以准确把握对公务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另一方面,机关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又缺少命题方面的业务技能。从长远看,考试机构应适当减少对高等院校的命题依赖,逐步加强自身命题工作能力和水平。省级考试中心要加大对命题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学历、具有各种工作背景且年龄上优势互补的专兼职命题队伍。命题工作人员除从事命题外,还要进行命题理论研究、收集国内外命题信息、探索各类录用考试问题,以期实现命题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努力扩大题库的容量和知识覆盖范围的同时,有目的地编写一些针对各种目标职位的考题和案例,以提高命题水平。

关于面试的方式及其占总分的比例

面试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公务员录用考试绝大多数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即由多名考官按照预先设计的一套包括各种测评要素在内的试题向考生提问,根据考生的回答,给出考生在各个测评要素上的得分,最后汇总出该考生面试的成绩。结构化面试有利于命题、评分标准的制定、考官培训等组织工作,特别适用于公务员录用考试这种大规模的面试。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各种岗位的能力要求千变万化,不可能通过同一套面试题目测试出来。由于结构化面试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以及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协调和处理矛盾的能力,更多地反映一个人的口才和社会经历,而不如笔试那样能考查出考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从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来看,应注重考生的发展潜力和被录取人员的能力与目标职位的匹配问题。公开招考公务员的目标职位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其主要职责是从事具体的公共事务工作,而不是领导工作。对其能力的要求更多的是业务的熟悉和书面的表达能力,面试成绩占总分的比重过大容易造成能力与目标职位的错位。因此,除采用结构化面试外,可采用情景模拟面试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法,或者采用心理素质测评技术,尽量完善面试的科学性。如果采用结构化面试,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宜过高,以30%左右为宜,如果采用其他更为科学的方式时,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关于面试考官的组织

相对于笔试而言,面试的评分标准和过程的主观程度更大,面试保密工作的难度更大。为了确保面试的公正性,除了加强面试考官的培训、提高其水平外,面试的考官组织就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一般而言,从熟悉目标职位的要求出发,由目标职位所在单位的人员担任面试的考官更为合适,但也为保密和公平公正带来了难度。因此,应以地级市为单位统一组织面试考官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即对市级各主管部门和各区县派出的考官进行统一培训和调度,在面试的当天早上抽签决定各考官的目标单位,以保证面试的公正公平。为完善考官队伍建设,建议实行考官资格证书制度,经一定时间的脱产培训和考试后由人事部门发给面试考官资格证书,并每年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考官的水平。

第5篇

首先要关注当地的人事考试网,当然,现在很多公考培训机构的官网也会转载很多招考公告信息。乡镇公务员一般每年有两次报考机会,分别在4月和11月左右,所有的职位信息都可以在人事考试网上查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位。

选好职位之后,只要在报名期间按公告流程进行网上报名就可以了。注意要上传符合规定的照片!一般资格初审只会审查照片等基本信息,大家在填自己的个人详细信息时要注意,千万不要填错了!

公务员笔试科目有两门--行测和申论。现在市面上的辅导资料很多,可以选择主流品牌推出的辅导资料。在这个阶段,每天坚持看书、做题,全力以赴准备笔试就可以啦!

通过了第一关笔试,接下来就是带上资料去参加资格复审了。资格复审一般是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这时候审核机构会仔细核对你的学历、专业与报考职位是否相符。

通过复审之后就是参加面试,一般是结构化面试,少部分地区也有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也有很多辅导资料的,大家可以购买来好好复习,里面有很多应试的技巧可以融入到平时的训练当中。

最终排名也会在当地人事考试网上公布,按相关的公告准备政审资料、迎接政审和体检就可以了。

如果上面的环节都通过了的话,那就耐心等待录取结果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此次计划招录公务员共7179名,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申论》。但公务员考试的激烈程度也是参考人员可明显体会到的,未曾参加过考试的考生,也应从社会舆论、媒体平台、一些相关点评中了解现在考试的竞争压力。时逢良机,面对压力,广大考生应如何积极地备考,从而脱颖而出呢?下面,京佳教研人员结合近年来云南省招录公务员考试特点来谈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科目的备考思路,希望给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一、明确考试形式与题型、树立正确的复习思路

通过对公告大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次云南公布的大纲无论是从行测五个部分的排列顺序、还是从所选示例上来看,与2014年国考大纲均完全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题量、题型上,本次云南省考也会参照2014年国考出题形式,并且难度应不会高于国考。

同时,这几年各个省市的公务员招考都会借鉴国考的出题经验,有时候甚至直接用以往国考的原题来作为考题,这给我们的备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可以借助国考和各地市考试真题来归纳总结规律,用巧劲借力打力,一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知识结构图”、重点攻破考点与难点

许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由于对行测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总是感觉题型太多、题量太大、题目太难,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从何入手复习。在此,京佳老师提供一个有效的复习备考方法——“知识结构图法”,考生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图法”达到突破考点、攻克难点的目的。

“知识结构图法”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根据考试类型,把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

2.结合列出的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复习计划,做到全部知识点复习的全面到位、没有遗漏。

行测“知识结构图”示例

考察题型

考察内容

复习方法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法律常识

宪法、行政法、民法、公务员法等

从往年考过的知识点出发,将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做重点复习

其他常识

时政、哲学、文学、

经济等

重点是近段时间以来重大的时政热点、包括一些政府工作报告等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选词填空

近义词、成语

练习语言的敏感度、对易混成语加强记忆

片段阅读

长句理解、歧义分析、观点判断等

学习用“关键词”、“语境”等方法来做题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奇偶、共性、折叠、数量、旋转、平移、

阴影等

将上述规律复习到位,找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印象,运用自如

定义判断

抓住关键词,如“主体”、“客体”、“环境”

类比推理

并列关系、事物与其特性关系、原料和成品关系、隶属关系、节日与代表性活动关系、近义关系、事物及其产出物

将上述规律复习到位,找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印象,运用自如

逻辑判断

加强支持型、削弱质疑型、结论型、解释型等

将上述规律复习到位,找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印象,运用自如

……

三、复习中注意以下四个细节:

1.首先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势,有针对性地复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自己的弱点。

2.要选择高质量的辅导资料,多做历年真题(包括历年国家真题),无论命题规律还是试题的难度、考查点,真题的设置都是非常科学到位的。而且在地方考试中有大量公务员考试真题重复出现,甚至一些考题不止一次的重复出现。因此在进行真题练习的时候,不要走马观花,一定要做到位,最关键的是充分掌握每道题的规律和技巧。要在做真题过程中根据自身学习特点来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综合分析试题的能力。

第7篇

根据学校规定,我到3月底就该毕业了,而3月初公务员考试才刚刚拉开帷幕。为了能早点开始复习,我2月下旬就来到学校。打开电脑,发现南通的公务员考试已经报名了,匆匆忙忙报考了一个职位。我看了一眼报考人数:542人,人数还在增加,却只招3人。我第一次感到只有高考时才有的压力。

3月底,第一次公务员考试成绩出来了,没有进面试,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自我安慰就当作练笔了,但是心头隐约的挫败感仍让我那几天吃什么都觉得索然无味。毕业典礼上,校长发表了慷慨豪迈的致辞,逐个为我们颁发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站在台上我并没有激动,反倒心中还萦绕着第一次考公务员失败的失落以及“下一次公务员考试是什么时候”的念想。

晚上吃散伙饭时,大家尽情喝,尽情笑,最后尽情哭,宛如在吃最后的晚餐。临别之时,除了少数几个工作已定的同学,剩下的并没有表现出生离死别的表情。

第二天,接到室友的电话:“我现在在回家的车上啦。”这个东北汉子说,“家里托人帮我在大学里找了一份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以后我也当老师咯。”声音里,听不出是喜悦,还是如释重负,或是遗憾。

挂掉电话,我心里涌出一种淡淡的凄凉。与其说是凄凉,倒不如说是尴尬。同专业的大部分同学工作都定下来了,就剩下我这种无关系、无背景、无人脉的“三无”人员还在为工作而奔忙,一时间顿感在社会生存的艰难,尴尬、凄凉、压抑,无法言表。

很多人不理解,研究生毕业的我做什么工作不行,为什么非考公务员不可?3年前,我从一所二本院校考到这所小有名气的“211”学校,专业是行政管理,这在文科中是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行政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行政,公务员无疑是这个专业最“对口”的方向。但考上公务员对于来自农村的我是何其艰难,加上这个岗位的公务员职位少之又少,所以从我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炼狱般的毕业季。我也在入学的那一天,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只要时间不冲突,有机会就要考。离开这学校之前,我要考上公务员。

室友走后,宿舍安静多了,我就没有再去图书馆。每天早晨起来读一读“十报告”之类的文章,上午看申论,下午看行测,晚上做模拟题,临睡之前上网看看有没有新的报考信息,规律得像一只闹钟。而我整个4月参加了两场考试,却仍是没能进入面试。

我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坪上,脑海里闪过一串串念头:虽然我说过“离开学校之前,我要考上公务员”,但还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4月份,还赶得及搭上企业招聘会的末班车,如果我现在放弃公考,转战企业求职,还是有希望找到一份工作的。虽然不知道会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一份怎样的工作,学了3年行政管理的我不知能在这个岗位上创造什么价值。

摆在面前两条路:一、放弃“公考”,找工作。可以预想的后果是,前两个月的努力打了水漂,但应该能找到工作,只是性质、未来不明。二、继续“公考”。后果是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可能连工作都没有,但至少是按照我的规划在走。

我赌上了后者。因为虽然之前屡战屡败,但笔试成绩确实在上升,从第一次平均50多分,到现在的平均70多分。如果我现在放弃,之前的努力一点意义也没有了。决定之后,我毅然决然地又报了浙江温州的一个单位――招2个人的单位报了600多人。

5月初,已接近公务员招聘“黄金时间”的尾声,我5月5日在温州考试,10号在青岛考试。两场考试感觉都不错。看来,经过近两个月的复习,几次考试的历练,我已经进入得心应手的境界,还提前十多分钟做完了试题。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只要没有“黑幕”,我肯定能进面试。

从青岛考试回来没几天,接到来自温州的电话通知,我果然进面试了,在600多人的考试中,我是第四名;共有5个人去面试,只录取两个人。我从网上找一些免费的培训视频,一边看一边模拟。从简历到正装,从开场白到走路姿势,都学得有模有样。但毕竟是第一次面试,3分钟的发言我说了5分钟,期间还被总考官打断:“捡重点说。”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分不清哪是重点了,越是想说得透彻越嗦,其他的问题也答得逻辑不清。我知道没戏了。

回到宿舍,来不及休整,打开电脑搜索为数不多的公务员招聘信息。一番忙碌,我报了南通的一个水利部门和南京的一个事业单位。报完名,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回忆着面试时的失误,我不想让这些失误在青岛重演。那天晚上,做了一夜的梦,一夜都在面试……

6月1日,我踏上了青岛。这次我对自己很有信心,第一次面试的窘迫、逻辑不清、口齿含混在我心中像放电影般过了无数遍。这次面试时,没有了第一次的紧张和激动,思路上也更为清晰。下午,我得到面试成绩的消息:如果我再多考0.1分,就和被录取的最后一名成绩相同。说来也奇怪,对这次落榜我竟没有感到沮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只要看到自己进步了,就有勇气面对失败,就有信心争取成功。

从青岛回来,过了一个星期单调的日子,同届的同学大都已奔赴工作岗位,宿舍楼和研究生食堂出现了少有的冷清。学校也发出通知,6月底将封闭宿舍楼,如果到那时我再考不上公务员就要租房子了。笔试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已是小菜,所以我每天只是简单翻翻书本,看看模拟题,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总结面试的经验。6月19号,南通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排名第三,属于进入面试的最后一名,但只录用一个人,面试的时间是6月23号,正好和一场在南京的考试时间冲突。去面试还是去笔试?南通那边只要一个人,3个人面试我排名第三,去面试能被录用吗?去南京笔试吗?可笔试不就是为了能够进面试吗?有现成的面试机会都不去,笔试的意义又何在?那天整个上午我都在思考该怎样选择,直到中午,我在宿舍楼下看到黑板上的通知:6月30号将封闭宿舍楼。我没有时间了。

6月22号,我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再次踏上了南通的土地,这个我第一次考公务员的地方。经过前两次面试失败的教训,这一次感觉好了不少,每次答题我简单地理完思路直奔重点,不拖泥带水。面试结束,自我感觉不错,但心里依然没底,毕竟我笔试排名第三,从笔试成绩来看,我只有在面试中比笔试的第一名多出4分,才有可能被录取。面试后的第二天,我返回学校,继续搜索招聘信息。

第8篇

关键词:理顺“关系”;把握“关键”;掌握“关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72-04

一、理顺“关系”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的作答过程中,有些题目的设置,原文段中复合判断的肢判断之间的关系被巧妙偷换处理,然后放置到答案选项中,而题目所问问题的正确答案恰恰就是这个被巧妙偷换处理的选项,把握住这一规律,理顺复合判断的肢判断之间的关系,便可轻松秒杀此类试题。例如:

例1:2005年北京(社招)《行测》真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加强了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陆”,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入了WTO,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已逐渐理顺,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对我国当前经济加速增长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多年来坚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B.加入了WTO,因而理顺了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

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其他一系列宏观政策。

D.经济发展实现了“软着陆”,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本题的问题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加速增长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哪项。答案很明显是B选项。比照原文“加入了WTO,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也逐渐理顺”,这个复合判断本是并列关系复句形式的联言判断,“也”是关联词。选项B设置为:“加入了WTO,因而理顺了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把本来具有并列关系的“加入了WTO”和“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也逐渐理顺”两个分句中后一个分句动词“理顺”前面的副词“也”“逐渐”偷换掉,添加了关联词连词“因而”,并调整了句子成分位置,从而构成一因果关系复句:“加入了WTO,因而理顺了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关系”,这却成了一个逻辑推理形式了。事实上两分句并不具有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理顺这一关系,把握好这一关系特点,那么答案是B选项就显而易见了。再如:

例2:2007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省考真题

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排出钙离子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对冬眠动物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是( )。

A.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的时候,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B.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与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心脏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本题的问题是:“对冬眠动物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A选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的时候,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很明显地颠倒了原文段中的假言关系判断:“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正好弄颠倒了。所以不符合文意,故排除。B选项: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这可从原文段中找到依据:“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排出钙离子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那就意味着:“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却相应提高”,这恰是B选项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就是B选项。

二、把握“关键”

公务员考试的部分行测试题,设置的答案选项和原题文段的细微区别是增减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把握好这些修饰词的偷换关键点,便能轻松选出正确选项,秒杀此题。例如:

例1:2006年江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它是一种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合形成的冰状白色固体物质,点火即可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科学家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可燃冰可能成为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点火即可燃烧的白色固体物质

B:可燃冰外貌极似冰块,内含甲烷

C: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

D:可燃冰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本题的问题是:“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哪项”。对照选项和原文段,我们发现D选项“可燃冰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对原文进行了确定性的偷换,把关键性的模态词“可能”给去掉了,意义则完全不一样了,原文段表述的是:“科学家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可燃冰可能成为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所以正确答案无疑是D选项。可见,把握好选项设置的关键点很重要,找到区别关键点,便可轻松秒杀。

例2:(2006年国考)

最近科学考察结果表明,北冰洋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物种非常丰富。此外,根据对海底沉积岩层的取样分析认为,北冰洋海底也许是一个巨大的石油储藏地。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围绕北冰洋周边,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端到欧洲北部的大陆架,都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储藏。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北冰洋是否有石油储藏目前还没有确定

B.科学家对北冰洋的历史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C.研究表明,欧洲北部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储藏

D.北冰洋可能会成为其周边国家关注能源的一个热点地区

本题的问题是:“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哪项。我们发现,答案选项的C选项:“研究表明,欧洲北部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和原文段有一处关键出入。原文段为“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围绕北冰洋周边,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端到欧洲北部的大陆架,都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储藏。”而C选项的“研究表明,欧洲北部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储藏”把一处关键性的模态词“可能”给去掉了,题中用的是“可能有”这个模态的不确定性的词汇,而C选项却使用的是“有”这个肯定语气的词语,导致意义有了明显改变。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选项。

由此看出,这些貌似不经意的地方,恰恰是很关键的节点,把握好了,便可轻松秒杀本题。

例3:2014国考真题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效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与国内外有关审计署机构的交往和合作,培养选拔女足后备力量。

下列陈述,符合文意的是( )。

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用于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B.广泛开展各种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C.中国女足的各项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运作

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目前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本题问的是“下列陈述,符合文意的是”哪项。文段中只提到发展基金的效益部分用于解决女足的某些问题(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与国内外有关审计署机构的交往和合作,培养选拔女足后备力量。)而A选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用于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很关键的一处,“问题”前没有关键性的限制词“部分”、“某些”,就意味着是全部问题,显然不符合文意,所以可以排除A选项;文段并没有提到有关“广泛开展各种合作”的问题,排除B选项;C选项是“中国女足的各项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运作”,而原文段中表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说明专业金融机构管理的对象是发展基金,不是女足的各项活动,因此排除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目前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符合文段首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意。

“把握关键”的秒杀技法不仅仅用于行测考试的言语理解与判断题,逻辑判断题,甚至资料分析题,如果运用好此法,对答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秒杀作用。例如:

例4:2008年国考:

根据下面表1、表2回答以下几题。

能从表1、表2获得支持的说法是( )

I.整个世界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

II.传统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III.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I B.II C.III D.I和II

这道题的作答,如果把握好关键点,我们甚至连表格中数据都不用看,从选项就能直接读出来答案。试想一下,题中给的统计表,它们的统计数据从哪来的?通常是各省市、国家甚至世界的统计年鉴中得出来的,都是各地统计局得出来的,这些统计数据一定是跟当时的经济面貌相吻合的。题目里面I说法是:“全世界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注意这个“越来越”,依据生活常理一推,就可知此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况且再由表2加以验证:世界的财富越来越分散到各个国家当中的,所以I说法错误;II说法是:“传统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每天读信息、看新闻,明确得知:世界经济强国的排名和地位没有太大变化,比如美国、日本、德国仍然占据着前三的位置,因此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发展中国家却是一直在发展的,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一定比发达国家发展得快!所以财富不可能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上,因此II说法也是错误的。III说法正确。这道题很讲究解题技巧。如果说法III正确,那么不用看其余说法,直接选择C即可,因此可先看说法III。“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表格中也可看出: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占在世界的比重均增加,且排名上升。因此III说法正确确定无疑。

这道题的答题技巧是把握好几个关键词“越来越”、“根本性”,结合平时的生活体会,便可轻松作答,秒杀答案了。

三、掌握“关联”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作答时,有些“关联词”的提示作用不可小觑,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好一些关联词语的设置作用,对答题有着不同凡响的效果。例如:

例1:2012浙江省考A类真题

现在的学术发言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可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犬儒主义,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讲出来,唯恐得罪什么人。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有些是过去搞怕了,有些是胆小,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

B.没有骨气的人成不了学术大家

C.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

D.学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就的重要因

本题的问题是:“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哪项。文段首句点明观点: 知识分子中存在一种奇怪的犬儒主义,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讲出来,唯恐得罪什么人。这是表明一个观点或是一个现状。接着往下看:出现了个“之所以”,再往下看,出现了个“但”转折词,尾句出现转折关联词,重点随之而来:由末句“但你在学术界,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成研究的”可推知,“只有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即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也等同于“如果要想做好学问,就要把问题讲出来,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它实际是通过一个“不……是不……,不……的”句式,换句话说,它想通过“不……就不……”强调,你“要……”,要把学问搞好,要做成学问,要搞成研究,就要讲真话,即应该把真话讲出来,和开头也是对应的。这实际是必要条件判断的形式“只有P才能q”,它的等值形式是:“不p,就不q”或“若要q,必须p”。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很显然,C项“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就是对原文的一个同义替换。“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即“只有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能做好学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再看选项:A项:做学问要敢于挑战权威。错!原文当中并没有说挑战权威什么的;B项:没有骨气的人成不了学术大家。原文也没有强调有没有骨气;D项:学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就的重要因。这句里面主体说的是学术环境,很显然也是错误的。文段论述的是“学术发言环境”而非“学术环境”,故ABD选项均可排除。

本题答题技巧首先由“但”这个关联词把握住主要观点,再由“才能”等关联词的提示,推理确定正确答案。

例2:2013年天津省考真题

在国际上,“医药代表”已经有近40年历史,已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作为传递药品安全使用信息的桥梁,“医药代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不仅给医务专业人员传递药品临床使用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收集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尤其是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给药品生产企业,为下一步改进或研发新药提供宝贵线索。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制药企业主要通过“医药代表”收集药品使用情况,而且“医药代表”是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者。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医药代表的发展历史

B.医药代表的作用

C.关于医药代表的国际研究成果

D.医药代表的执业资格

这里用过一系列的关联词“不仅”“而且”阐述“医药代表”发挥的重要作用:“医药代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不仅给医务专业人员传递药品临床使用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收集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尤其是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给药品生产企业,为下一步改进或研发新药提供宝贵线索。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制药企业主要通过“医药代表”收集药品使用情况,而且“医药代表”是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者。答案毫无疑问是B选项:医药代表的作用。

例3:2014年国考真题

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本题的问题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文段开头这一段: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就是在阐述“延期偿债”给地方政府带来的隐患,接着的“有鉴于此”,什么叫“有鉴于此”?“此”是什么意思?就是上文里的综合的宏观的含义,当一个代词是宏观指代,指代上文的宏观内容时,那么接下来就要有“料”了,什么料?就是题眼,我们看: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接着是个分号,那说明前面是第一个主体――“中央政府的作为”,第二个:“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这中间内容不用仔细地读,因为它一定是通过不同的主体进行不同的对策;往下看,又一个分号,接下来,“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所以,到这里我们就明确了,“有鉴于此”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表述都相当于交代了一个背景,通过一个宏观代词“此”引出三个对策,分别是三个主体(一个是“中央政府”,一个是“有关部委”,一个是“地方政府”)的对策所在,包含了三个方面: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那么他们是在围绕什么解决问题呢?就是围绕如何去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的一个问题,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三个有效手段用分号隔开,又通过关联词“也”并列起来,那么答案是D项也就非常明显了。由此可见,把握好关联词语的提示作用,也是重要的答题技巧之一。

参考文献:

〔1〕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GCT逻辑考前辅导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第9篇

关键词:西部新建高校;就业率;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01-02

2000年以来中国新建的本科院校多达200多所,约占普通本科院校的四分之一。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新建院校如何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成为这类学校生存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市州级的新建本科院校,地域偏远,教育资源匮乏,生源良莠不齐,使这类院校的毕业生在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面前面临很大的困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的问题。如何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既能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又能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体系,成为摆在这类高校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话题。宜宾学院地处四川省最南端的宜宾市,是2001年5月1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组建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他们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之后,都希望能够缓解家庭经济负担,报答父母、回报社会。就业,就成为他们和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缺乏优势的就业网络,面临用人单位重“名牌”轻“一般”的尴尬情形下,该校近年来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这个学校是如何构建符合校情的职业规划体系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建立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践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建立“学校领导负总责、学生处(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统筹、系(院)主抓、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抓职业规划教育,让大学新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怎么进行,应该怎样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新生积极进行人生价值的思考,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完善自我,充分准备,积极竞争。并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1.各院(系)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正确判断就业形势,使之充分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把短期就业、灵活就业、多次就业、自主创业都当作正常就业的范畴来考虑,帮助毕业生在择业中把自己的能力与个人发展、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考虑,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甘于从小事做起,从底层做起,从普通岗位做起,切忌盲目攀高。

2.及时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做好毕业生分类指导工作。各院(系)针对毕业生不同的思想情况进行一系列教育,帮助毕业生确立目标,明确方向,早做准备,自觉主动地将就业压力转化为求职动力,提高自己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对就业困难学生和有就业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名册,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力量定时对毕业生就业加强心理辅导,加强个体教育与指导。

3.各院(系)就业指导教研室严格按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纲开设就业指导课。各院(系)和学生处邀请学校领导、知名企业家、中小学校长、优秀校友和基层就业典型等,在毕业生中开设专题就业指导讲座,提高毕业生应聘能力和实战经验。

4.做好毕业生下基层就业教育工作。加强学习宣传,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扶助政策,指导毕业生用足、用活、用好这些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基层就业先进典型回校交流、举办动员报告会、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广大毕业生理性择业,到基层单位和基层岗位脚踏实地,建功立业。同时,与有关部门一道加强对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指导,通过政策宣传、政策扶持,指导与鼓励毕业生大胆创业。

二、建立特色专业和特色班级,明确职业定位

地州新建本科院校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学校一方面致力于原有长线专业的建设改造,另一方面打造新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明显职业定位的特色班级。在传统长线专业的改造上,学校致力于办出特色,强化实践。学校的中文系是学校的老牌大系,在近年来中文系加强专业改造,已经建设成为在川南颇有影响力的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学院加强了对原有课程的改造整合,提出对学生进行复合式的“全才”培养、“兼通”培养;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专才型”培养,在通识基础上分流发展,包括专业发展型的考研和社会发展型的考公务员及就业应聘。文新学院先后成立了典籍文化研究所、大众文化研究所、申论研究中心、语文新课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尊重学生的素质禀赋、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差异,从大三起,为学生开通两大发展方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社会化发展方向”。2004年,中文系申报了“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综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省级课题,获得宜宾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西部师范大学生教学能力培训‘四四五’模式研究”省级课题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除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造外,学校还致力于发展特色专业,建设特色班级。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充分利用宜宾资源优势,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学校,比如酿酒食品、物流等和宜宾企业结合紧密的专业。自2008年起,在新生入学后,对新生进行专业分流,建立了富有明确职业定位的“硕勋班”(之女李小丽为学校名誉院长,李硕勋为之父),比如文新学院的“硕勋砺志班”、政府管理学院的“公务员硕勋班”等。这些专业和班级对于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窗口指导作用。

三、加强课程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

学校一直把“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作为办学宗旨之一,为了全面贯彻该办学宗旨,通过反复讨论凝炼出了特色鲜明的“一二三四”式人才培养体系,并把这个培养体系落实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就是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宜宾学院是一个综合性的地方院校,学校充分整合各学院的资源,明确提出要培养既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又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人才,即一专多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就是把握好两大关键环节: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建设了多门校级、省级精品课程,《演讲学》等实践性课程也正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除必修专业核心课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课、专业通识课、专业拓展课以及通识拓展课等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就是要做到以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适应的制度规范学生,以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成才环境中愉快而全面地发展。“三”就是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责任心包括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进取心是从意志品质的角度来要求的。做一个具有持续进取心的人,就是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把事业当成在为理想的实现而奋斗,要具有不懈的追求精神。强烈的好奇心是从创新的品质提出的要求。这些素质当然不是哪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能够完成的,而是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和育人环境共同作用来实现。

四、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服务区域发展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经典功能之一。宜宾学院每年招收学生中大约有20%来源于宜宾市及其周边地区,而毕业生中有近30%留在了宜宾及其周边地区就业。宜宾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区域性本科院校,确立了“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宗旨,认为“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是宜宾学院必须坚守的特色发展之路。宜宾学院充分重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服务。2009年12月31日,学校和宜宾市翠屏区政府以及其他县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的协议。为了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撑,学校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成立了与宜宾市共建的“宜宾酒产业酒文化研究中心”、“宜宾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宜宾化工与轻纺研究中心”和“宜宾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也为宜宾学院的毕业生开拓了就业前景。在文化建设方面,宜宾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功能,全面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事业,除“思想家研究中心”外,学校成立了“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等致力于研究提升宜宾人文精神的专门机构,在建设“和谐宜宾”、“宜居宜宾”、“文化宜宾”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理念与办学方针,让学生从一进大学,就把自己的发展与学校、宜宾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当前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宜宾市周边企业,比如五粮液、天原化工厂、丝丽雅集团等大型企业以及宜宾市电视台、《三江都市报》等文化传媒机构以及宜宾市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都比较高,宜宾学院与这些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为宜宾学院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正如学校汪明义校长所说的: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发展也需要宜宾学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明义.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C].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善球,张玉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刘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与解读[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

第10篇

为真实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准确地了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通过两种方式对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2014四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是通过池州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查阅了近四届毕业生详细的就业统计资料和数据,二是寻找毕业班各位辅导员的帮助,获得每届毕业班的qq群和微信群,主动与已经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进行联系,通过追踪调查对他们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企业是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领域,而通过参加考试到中小学担任教师和考上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事业单位的毕业生的比例却是较低。这说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虽然不低,但就业流向的基本趋势却是日益走向了多元化。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就业主要流向主要是以下领域:一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部门,二是教育系统。但在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跻身于党政机关、教育服务工作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部门的每年加起来最高的还不足30%。现在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岗位是:文秘、文案策划、行政助理、行政前台、前台文员、前台接待、平面设计师、市场专员等,占了就业岗位的70%以上。由此可见在日益猛烈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主要就业去向已经完全被颠覆了,多元化趋势已经显现并将继续增强。而传统的不重视就业去向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在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面前,难以适应,表现出明显的弱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转化率较低;第二,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较少与社会直接接触,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第三,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强;第四,实践动手操作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力不强等。基于此,一个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者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积极探索并尽快建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多元化就业趋势下的职业素养的培训,满足地方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定位没有个性化

“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的本质区别在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能够直接适应社会相应职业与岗位的需求”[1]。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以培养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院校,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科学研究,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作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业定位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仍就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没有超越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局限,对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重视不够,没有构建起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2.2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

受意识形态对文学渗透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习惯性地承接了传统,依然是将重心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侧重于学科科研、理论教学。以池州学院汉语言专业为例,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等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中占据70%以上的比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学科地位很高。而一些应用型的课程占据的份量太少,且地位不高。而处在时代前沿且有较强实用性的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等新兴课程和广告设计、DV制作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师资力量薄弱或教学条件限制等原因,很少甚至是几乎不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所存在的体系单薄,知识信息量小,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必然会带来毕业生“所学非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长期忽略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当然就没有办法去实现“要通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性创意来从事和提升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

2.3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陈旧单一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评价体系基本上还处在还比较陈旧和单一化的状态,主要是以书面考试和小型论文写作为主,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其依据基本上是以笔试的成绩、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上的表现这三部分为主,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重视不足,比如对学生的视野广度、交际交往及职业规划等非专业能力,其评价标准不是很明确,且执行的力度也很弱,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大学里党员的培养、奖学金的评定、三好学生以及优秀学生的选定,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学生智育成绩的。这种以检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主的评价体系,淡化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必然是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3.1确立应用能力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对应的社会职业来看,不管是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还是大中文覆盖的职业,都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中文方面的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应紧扣学校办学定位,积极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以培养学生突出的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逐渐由传统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变为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可以按照“基础性+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质量为目标。这里的“基础性”、“合格”是指学生能具有较好人文素养和文化功底,“特色化”、“特长”是指学生能掌握现代社会实际岗位所必须的核心工作能力,这样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能力必然能大大增强。

3.2构建应用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理论知识学习最终还要转化为专业应用能力。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应用能力具体可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这两大类。专业基础能力具有共性和基础性,包括所有大中文覆盖职业都需要的中文专业应用能力,如口语表达、书面写作以及文本解读和鉴赏等能力。专业岗位能力是本专业所对应的中文类职业岗位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行政管理、文秘、新闻、广告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应用能力,是直接根据职业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细分化能力。由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改革课程的设置,应以这两个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拓展为目标。第一,通过优化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普通话、教师口语等十余门课程必不可少,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性和精干性课程。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还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以及申论写作等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应用能力。另外还有文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史及作品、古代文学史及作品、外国文学史及作品、影视文学、相关拓展性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鉴赏能力。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保证专业教育的规格,避免出现片面强调应用性而不注意本科教育水平的现象。第二,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开设,提高学生专业岗位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通常包含有师范和非师范方向,师范类专业岗位能力主要包含语文教学能力、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综合性能力。除此之外,考虑到很多师范教育方向的学生,毕业后不会从事教育工作,课程设置上还应增加应用文写作、言语交际学、朗诵、演讲、辩论等实用性课程。非师范类专业岗位能力有文秘方向,要求具有较强的写作、管理、协作、表达等能力,其应用型课程应该占70%左右,除了开设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实用公文写作、秘书学、秘书心理学、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学、统计学基础等方向性选修课程外,还应开设办公自动化的使用和维护、电子政务和信息管理、网络传播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等课程。

3.3搭建多样性专业实践平台

首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语言文学专业应建设开放性的实习实训平台,借用、整合教育资源,积极与校外单位交流互动。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说,目前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可以安排一些教师到实习基地或指定单位兼职进行“锻炼”一段时间,目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弥补实践性环节上的不足。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师范专业可以加大与中小学基地互动,除了把学生安排到中小学实习以外这种传统的方式以外,也可以主动安排一些讲座,邀请来自当地的优秀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来给学生传授经验;非师范专业可以与党政企事业、文化公司、新闻传媒等单位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广度和力度,选择一些相关职业和行业资深人士,作为兼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这样既加大了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也壮大了其规模。同时,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应灵活地进行教学管理,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现实的工作环境,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明确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增加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的质量,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其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将第一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取长补短,互为补充。第一课堂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法安排充足的时间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因此通过第二课堂来完成就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实现途径。此外,也有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地方和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正在尝试着实行短学期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按年级来设计实训内容,采用实践能力培训和训练,再辅以讨论会和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如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从“说”和“写”这个基础开始,重点是强化对师范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和“三字”的训练;二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里近两周的时间进行实践必修课程“社会调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提前到社会中去接受锻炼;三年级学生立足实际,更有针对性,以未来职业规划、工作需求、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采用开设灵活多样的非学术性的讲座,来全方面、多角度地强化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