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时间:2023-11-29 17:3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第1篇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社会实践运用与提高学生个人语文素养为目的。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已提倡多年,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共识。但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经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线索,分析指出了当前契机下语文课改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对策方法。

1 新课程语文理念

新课程语文理念中强调,“建设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隋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其中重点指出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思维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辅的方法的教育模式。

我们在研究新课程语文理念,重要的是分析指出语文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所在。可以看出,以新课程语文理念为标准的新课程要求旨在提倡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性,即其社会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教学基础上,应当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社会性为基础,发挥语文教育的核心推动作用。

也可以说,语文新课程理念即是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培养语文素养与语文思维为基础的理念。

2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改革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进步显著。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立足长远的改革,因此一朝一夕的热潮必然推翻不了旧有制度对教育的冲击。改革还需继续前进.我国当前教育现状距新课程改革之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分析其原因,总的体现与以下三个方面:

2.1主观上的意识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完善与教学方式的转换。教育是教育的终端执行者。大刀阔斧的教改应当先从教师自身“改革”而走,只有教师自身观念的改革,才能带动新课程改革的活跃,否则失去了其现实意义,改革就成为空谈。

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影响改革的主要因素。当前改革也存在与教师队伍中的诸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课改的实施。首先,教师自身意识不足,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上不涉足改革,甚至出现有些教师仍借用往年备课资料,教师自身意识的不足,对改革没有形成足够的认同感必将导致教改的阻塞。其次,许多老师进行改革,因为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成效不佳,逐渐积极性丧失,教师在思想意识上首先放弃了对课改的坚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应当随时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尤其是需要时间累计的语文课程。语文课改更应当持之以恒,以接力棒的方式传达下去。

2.2外部条件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尤其是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由于基础设施的不足,学校信息化不通畅,对新课程改革尚未引起重视,还停留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另外在外部条件上,师资力量的欠缺与学校自身的宣传不到位,导致新课程改革的闭塞。同时,许多学校对新课程改革措施只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未涉足根本,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课改评价体系。对新课改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这导致学校新课程改革气氛不浓,总体进度不高,效果不显著等。学校的指导是对教师课改工作的有效促进,只有学校花力气,带领教师队伍的改制,才能促进学校课改的成效。

其次,在客观条件方面,由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其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由于经费条件的不足,或者专项资金的欠缺,造成课改的硬伤。使得学校无法进行正常的课改实验。

3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政策条件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必要添加,其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主观作用。只有在相应的政策条件下实施才能保证其理论性的完善,才能有依据地促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当前形式下,新课程改革已事在必行,而政策条件则成为了阻碍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阻碍。在政策支持方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理论性的将解决问题的对策归纳为以下两点:

3.1政策上理论性的规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政策上的规定。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政策一方面指导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限制并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主要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无纪律性和无效性方面的实施。因此,政策在对新课程的改革上,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只有政策的硬性规定,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完善新课程的发展。

3.2政策上的物质条件地支持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硬件上的支持。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耗费资金如教学器材的提供教学中实践经费的开支和教师的补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相对与此,在资金上的苦难也是导致新课程改革出现瓶颈障碍的必然条件,尤其是相对经济条件欠缺发达的农村学校而言。地方财政的供给不足,导致新课程改革渐而远之。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只有硬件设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重大任务。

第2篇

进人才开发。它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养成教育”思想,树立起人才个性发展观,对培养出更新、更异、更优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专业素养;数学课堂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新课程改革。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逐渐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它的目的和主旨是多元化、多领域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更广的涉猎多学科的知识。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应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成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它必然要求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出现。这种新的评价体系既要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全面评价,又要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任务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数学课程,必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文化价值以及数学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教师在实施新的数学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总之,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核心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00-02

一、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文化更新的不断加速和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发展问题成为欧洲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战略性课题。早在1987年,欧洲教育部长常务会议就以“教师和师范教育的新挑战”为主题,揭开了欧洲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的序幕。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在职教育已成为欧洲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一直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而备受关注。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终生学习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强教师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教师在职发展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继续教育是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持。依据教师发展的新理念,国内学者重新审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认为应当站在21世纪教师发展的高度上重新估量继续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学历教育简单的补偿和延续,它有别于学校教育,因为它是建立在教师拥有一定的职业经验基础之上的。因此,继续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目标在于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片面追求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这种继续教育在设定目标时,应该首先是“自下而上”的;同时,在职教师也应该了解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但这些理论应与他们的教学经验有关,在职教师用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重新审视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观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来讲,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是“自上而下”的。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的继续教育才会有效,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有的放矢。

2.新课程改革的外在推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作为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反映了英语教育工作者对英语教育理想的追求。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想的英语课程,如何使这种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关键在于英语教师的理念、素质、水平和能力。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的观点,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为未来英语教师培养者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自然无法置身事外。高师院校英语院系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建构与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智能结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本体性知识的提高,又要注重支持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同时,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还要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即加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唯有培养高中英语教师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在宏观和微观上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内容和实质有了精准的把握,并通过继续教育使自身达到并超越新课程要求的智能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能高效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优质英语师资的输送。

二、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之核心要素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概括地说,高师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一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即英语语言基本能力,其中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即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传授英语运用能力的技能;三是教师的专业情意,即对英语教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追求尽善尽美的教学效果的思想境界。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1.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要做到终身学习,就必须有专业发展的意识。叶澜指出:“只有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进而获取专业发展。而且,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变革已成为常态,能否自觉地有意识地随时抓住发展的机遇,也已成为现时代专业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忧患意识,只满于现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最终会被社会淘汰。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是高师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树立专业发展意识,明确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智能机构,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让教师自己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不断更新个人知识结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本身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根据经济、社会、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由于时代不断飞速向前发展,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同时又因为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强,教师只有更新知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满足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一,加强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学习。许多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对哲学的了解只是一鳞半爪,并非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二,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背景支持。第三,对专业知识有高层次的追求。从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趋势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必须对英语语言本身及其教学艺术有较高的造诣才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才能够保证英语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3.做个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师不应仅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理念,无论该理念正确与否,都应该对它进行反思、研究;即使是教师本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隐形的思想、观念也应成为反思的对象。同时。反思应经常化和制度化,让自己在反思中生活和工作。在反思的内容上,应列出一个理想的智能结构表,对比自己目前的智能结构,看看存在的差距有多大,而后采取措施予以补正。只有当教师自身具有教学反思意识并自觉地实施反思性教学,进而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增强教学反思的效度,才能将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思维传送给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师。显而易见,作为一项全新的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实

施中必然会出现出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注重反思性教学思维的树立和把握教学反思的科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4.良好教师文化的建设者。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要摈弃传统上孤立的、单独的个体主义文化,即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很少交流,相互之间彼此隔离。相反,要注重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参与团体合作,构建合作型文化,即教师之间坦诚相待,互信互助。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教学难以充分实现该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因此,在继续教育时,高师院校英语教师需要对合作性教学文化从观念上认同、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并言传身教,将这种意识和做法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培养英语师范生的团队精神,树立合作型教学思维观。

5.动态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学习者。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是一项静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是一项动态的教学指导和教学实践的过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应该亲临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实验等方式,把握最新动态,与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思考和研究,帮助其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并形成长效互助机制,从而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和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将继续教育纳入理论--实践--理论的科学框架中,确保继续教育的耳的性和实效性,促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进入同步轨道。

总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应囿于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的藩篱,而应注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在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将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价值取向等核心要素纳入把握的范畴,能够增强继续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确保人才培养符合时展的需要,为高中英语教学构建其“能用好用”的英语师资网,为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最终实现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互动互助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2][4J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改革 目标变化 结构变化 教师角色转化

新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与创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这次课改影响深刻,意义深远。我们有必要重新了解新课程的创新之处,重新认识英语教师在这场新课程改革大潮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便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有许多创新之处,其具体表现如下:

1.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

新课程的目标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培养又是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几个方面综合发展为基础。这使我国英语教育的目标更全面、更具体、更具有与时俱进性。

新课标采用国际通用的目标分级体系,将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级别,“既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生就业、升学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种分级方式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实现教材多样化和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实现英语教学从语言知识教学转向语言能力的培养。

2. 新课程结构的变化

高中英语新课改为力求体现课程结构基础性,多样化,有层次和综合性的特征,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学分制和证书制相结合的课程管理体制。高中英语新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这种设计既增加了课程的弹性和适应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必修课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和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选修课分为两个系列开设,目的是拓展和深化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语言交际和欣赏等方面,为其今后就业,升学及个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新课程实施后,高考英语的要求是八级以上,高于必修课的七级要求。新课标中所列的三类课程只是一些参考课程,而非全部课程,各地学校可以有选择和侧重。

3. 新课程内容上的变化

为了适应我国众多学生发展方向和个性要求,新课程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既反映英语语言的最新发展,又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最新要求。 内容的设计首要满足了绝大多数高中生达到高中毕业的最基本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全体性和共同性。新课程提供了较多可自主选择的内容,给予了学生,教师与学校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改革后的新课程内容更贴进生活、贴近时代。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认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中西文化蕴涵及差异。

二、新课程改革影响促进英语教师角色转化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的英语教材,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必然会影响教师的角色。教师只有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英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

2. 英语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

课程改革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在合作学习中,教材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而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向导,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师这一角色变化,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中真正的主人,学生有什麽想法和困难就会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3. 英语教师应做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者

传统的课程资源观狭隘陈旧,认为英语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其实,英语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唯一资源。除英语教材外,英语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学设施、文字影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资源。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开发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英语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教师应大胆开发英语课程资源,积极创新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并重视对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英语教材资源的开发与选择不仅要呈现英语学科知识,还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和运用能力。

第5篇

摘要: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然而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数学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论是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践中的,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细心领会,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自主教学 探究教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地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二、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3.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在课堂上,教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雅。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教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

第6篇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落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

(一)由一纲一本到一标多本,教材具有多样性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科书往往是围绕着教学大纲展开的,只有人教版一个版本。而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围绕着《新课程改革实施标准》,设置了多个版本的教材,有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几种,且不同版本之间在结构和内容的设置上也有很多不同点。由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这充分说明了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够成为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时,这也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整合教学资源。

(二)课程目标三维化,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将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变通史教学为模块教学

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通史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模块为结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由传统的5本通史教材变成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3本教材,这种“模块+专题”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更加强调对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二、农村艺术高中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现状分析

由于一直担任农村艺术高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农村教学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我仅谈一谈自己对农村历史教学现状的认识。

(一)农村学生基础较差,不能很好地进行历史教学

农村普通高中,尤其是艺术类高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往往是三、四流的学生才会选择艺术高中,这就使得农村的历史教学不能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而新课程改革后的“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与目前高三二轮复习的内容和形式相当,这就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艺术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仍存在种种问题,给农村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较大困难。

(二)农村高中教学资源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所在的学校基本还是处于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面黑板的情况,教学方式没有多大的改变,无法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好,板书写得好,还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如多模体。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则很容易使历史课堂重新陷入传统的模式。虽然教学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我们并不具备这些便利的条件。据我所知,农村高中基本上每个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只有在学校有教学活动的情况下,教师才会做一节多媒体课。此外,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学生上网搜集材料,然而学校的计算机有限,不可能全部让给学生去查资料。与此同时,校内的图书馆所藏图书也十分有限,所有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农村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农村艺术类高中多重视艺术课,轻视文化课

艺术类高中以学习艺术为特色和办学宗旨,学习艺术的时间占去了高中生的一半甚至更多,我校到高二的时候,学生每天只有在上午学习文化课,能分给历史的学习时间就更少了。同时,由于一般艺术类的院校对文化课的要求并不高,导致学生普遍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真正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四)农村艺术高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深远,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虽然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但是传统的高考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主要是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以及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但高考以分数取胜,最终新课程改革只能流于形式。

三、对策研究

针对农村艺术高中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具体的对策,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我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艺术生本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就少,用在历史课上的心思就更不多了,因此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够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因。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就不会积极思考。在农村艺术高中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寻访当地历史古迹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感悟和体验历史,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河北省目前使用的是人民版教材,采用的是“模块+专题”的形式,但是却弱化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导致知识密度太大。对于我们农村艺术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材过难过深,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综合整合教材资源,处理好新教材与旧教材之间,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之间,专题与通史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历史高考试题多注重古今中外历史的时序性和空间性,因此我们在高三的复习中应着重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教学,并加强通史的教学。

(三)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和实践;运作机制;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37-2

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赢得生命绩效的核心。如何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务实高效地推进实践的生长,凸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路,构建并落实最优化的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是新课程实施全面提速和增效的关键,也是影响甚至决定未来教育质量和走向的关键。尤其是在经过了前期的改革尝试并全面步入实施的攻坚时刻,反思前期新课改的经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整与调适的构想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有时代意义,现结合我校推进新课改实验的实情,提出学校新一轮课程全面实施的统整与调适意见如下:

一、统整与调适的背景: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学新锐大胆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他邀请了部分家长和同事参加听课,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课时,他开始即向学生提出了研究性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查阅资料、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形成结论,如对祥林嫂到底是不是被封建礼教逼死的问题的探究,有的同学提出“祥林嫂是被众人的唾液‘淹’死的”,有的同学提出“祥林嫂是被金钱的大山‘压’死的”……不一而足,尽管教者因势利导进一步追根穷源,和学生一起清晰地看到了祥林嫂之死的实质,完成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过程完整、研究成果丰富的一节研究课的教学任务,但课后,家长还是对教和考的脱节提出了质疑,一些老师也认为这种研究性的运作方式很难复制和推广。

实施难的症结到底何在?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主要原因是:

(一)观念守旧。不少人认为: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开展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这表明:应试教育的观念时至今日仍未从根本上更新,还存在着人为的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状况,担心搞研究性学习是作秀,会影响教学成绩的提高。

(二)培训工作未落到实处。一些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排不进课表,抑或排进了课表,也实施不了。真是“聋子的耳朵——装饰”。

这表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走过场。客观上,面广量大给师资培训带来了困难,但缺少有层次的规划、组织,也是培训不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使研究性学习悬置。一句话:缺乏整体的有效培训和组织保证。

(三)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缺少匹配的保障、评估、激励机制。比较多的人认为:单一地行政推行新课程的实施,严重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人本化措施。好比“马鞭子当帐杆——相差大半截”。

这表明:实践尚处于初步,改革研究和实验不够深入,教育整体规划、统筹调控、多维支持的持久推动的力度不够。

(四)社会、家长的理解程度还偏低。大多数人认为:家长普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试验品。不要“六月天晒瓦——坏了胚子”。

这表明:现行的以分论才的评价标准在不少家长的心中还是唯一的价值杠杆,分本位思想依然严重。

(五)学校并未从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认为:学校自身倾向于穿新鞋走旧路。执著于“石匠锻磨——走老路”。

这表明:急功近利,舍不得加大对新课改实践的投入,因循守旧,不愿意在原有价值体制未更新的情况下贸然行事。

二、统整与调适的内容:措施和建议

新课程改革实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综合性的工程。从改革蓝图设计到具体实验操作,均系统地体现了它是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会为大背景的整体工程。因此,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统整和调适。

首先应加强规划工作。整体联动,统配资源,提高实施新课改方案的组织地位。应积极营造关心、理解、支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使家长、社会各界理解并支持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1],促进对新课程实验的评价、研究和调控,进一步保障对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协调和管理,并提供资金保证,为构建“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的新课程实施机制创造优越的条件。

其次应加强指导工作。有序推进,局部调控,提高实施新课改方案的操作水平,应尽早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对新课程方案标准的全面学习和深入研讨,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对《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细致的理解;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按《方案》要求酝酿产生新课程方案的编制,充分研讨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形成可行的校本课程方案;应完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切实使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与新课程接轨,成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使学校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超市”。

第三应加强评估工作。优化教学,对接高考,提高实施新课改方案的实际效益。应在评估的过程中强调发展性原则,建立新课程的培训制度和以校为本的教学评价制度,研制对学生有益的高考选课指导方案,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组织,确定学生选课指导原则和程序,充分研讨学生选课过程中的难点,形成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将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提上日程,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地位,建立研究性学习机制、社区服务网络和社会实践规程,并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适宜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拥有一份优良的学习和成长的成绩,拥有一股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的动力。[2]

三、统整与调适的策略:构建并落实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

(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凸显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地位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首先必须构建一个可行的整体指导方案,学校必须成立“新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新课程实施专家指导小组”,制订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相适应的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计划,建立校本师资培训机构,确定专用培训基地,划拨新课程实施及研究专项经费,多方面创设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多途径地突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地位,从组织、规程、经费等方面有效地保障新课程实施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大胆实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1.关注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要组织全体教师人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方向,适应时展的需要,为实施新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开展新课改实验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青年教师上新课程试验课和新课程解剖课,把新课程的理念引进课堂教学,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新机制,促进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根本转变。

要举办专家报告会。围绕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进行专题培训,交流信息,提高理论水平,对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指导,提高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2.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要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依据新课程背景下的开放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形成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的浓厚风气,并把听课、评课作为教师工作考评的依据之一,使开放的课堂教学成为以创造性教学为中心的、便于教师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的课堂。[3]

要研究高考改革动向,搜集高考信息。组织教职工外出学习、参观、交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校际合作,与外校教师共同研讨新高考复习思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解决好新课程实施与高考绩效相统一的难题。

要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忽缺的依据之一。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自主制作教学课件,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型信息化新课堂。

3.研究教育课题,增强教育活力。

要全面推进国家、省、市、校四级课题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与各课题有机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要实施全员参与制和自主申报制,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课题研究目标、计划、记载和总结。

要鼓励全体教职工撰写以新课程推进为主题的科研论文。举行校级论文评比活动,并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论文大赛。制定并执行学校教职工论文奖励条例,进行专项考核和奖励。

4.开设活动课程,完善课程系统。

按照新课改方案的要求,学校要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科目列入课程计划,并着力在实施中加以落实。目前,主要是把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课堂教学中推崇并采用探究式学习,形成初步的研究氛围和研究机制,各项必备的活动都要按省厅规定课时开足开齐,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科内模块组合的科学性的研究,并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兴趣小组活动课程,如:文学沙龙、英语角、天文观测、计算机应用等,全方位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地发展。

5.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特色发展。

学校要在开好必修课的同时,强化选修课的教学,并实施学分制。目前,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大致可分为学科延伸型校本课程、校园资源型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三种类型。在构筑创新平台方面实施了“三突破”校本课程育人机制。突破一: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营造课程生态环境。包括:挖掘传统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地域课程;挖掘特色资源,开发校本形象课程。突破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包括:开发选修资源,丰富校本兴趣课程;开发活动资源,丰富校本生活课程;开发研究资源,丰富校本探究课程。突破三:丰富创新设计资源,实施课程自主管理。包括:丰富创意资源,设置校本思维课程;丰富策略资源,设置校本管理课程;丰富反馈资源,设置校本品牌课程。

(三)贯彻方针,全面育人,放大新课程改革的显著效应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无论是宏观的规划,还是微观的设计,学校自始至终都要把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新课改的聚焦点,要把德育塑人工作摆在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位置,致力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生为本,塑造新人。

学校要健全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的德育工作机构。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要切实开设德育类校本课程,积极开展德育科研,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此外,学校还要落实德育基地。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和实施“德育心理辅导教学”的研究和实验,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保障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的终极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从民族生存的高度审视和规划,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在阵痛中历练和创生,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不断反思和优化。一句话,新课程是属于生成性的课程。因此,尽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会有坎坷、有波折甚至有失败,但我们每一位肩承教育发展伟业的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义无反顾。构建并落实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实现新课程改革实践提速增效的目标,我们还需要用三句话来共勉:1.现在的时代就是黄金的时代。2.先投入战斗,再决定胜负吧。3.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彭坤明著.知识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9篇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改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面向学生

面向学生是指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以前的应试教育中,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优等生开小灶,对后进生不闻不问,造成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阻碍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充分体现该理念。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层次性。如《力的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这种识记性的问题给基础薄弱生,而把“弯弓、射箭分别说明了什么?”这种应用性的问题留给基础优势生。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爱学习。

二、面向生活

面向生活是指课堂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科学与其它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贴近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例都或多或少的蕴含了科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思维习惯和探究能力。如在《物质的酸碱性》的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少量PH试纸,让他们回家测出食醋、黄酒、各种水果汁、肥皂水等的酸碱度。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常见溶液酸碱度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的理念。

三、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是指课堂教学内容要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水平。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最终也要走向社会,让他们了解一些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使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时不至于太陌生,对现在和将来都有好处。如《环境保护》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谈谈污染的危害,再以“如果你是环保专家”的假设去激励学生,让他们去探究污染的原因和治污方法,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明确了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课堂教学符合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促进了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有效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 情绪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59-03

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认知问题、文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情绪问题,身处课程改革漩涡中的教师,其深藏于内心深处细微的情绪,一定会与变革的许多具体行为紧密相连。因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果希望一线教师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参与进来,那么教师的情感因素必须得到关注。

一、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反应

实施课程改革,必然会打破教师原有的格局和维持的稳定,意味着教师须重新定位和改变旧有的行为,这样的变化显然会导致教师情绪状态的变化。那么,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会有哪些情绪反应呢?

(一)积极参与的兴奋型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出于对旧教育体制和教育秩序的不满,并期待改革现有的教育弊端,他们会充满憧憬并积极投入课程改革,情绪反应处于兴奋与喜悦状态。这一类教师所代表的群体,一般是学校里有较丰富的教学技艺、有超前的教学理念的改革型教师,他们在教师群体中一般走在改革的前列,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兴奋型教师,心态积极,从容不迫,是引领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走出一条能促进自我更好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二)跟随大流的迷惘型

有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无法理解到位,并担心影响自己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乐观,对改革充满了迷惘与困惑。这一类教师因为对改革的困惑和压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又容易产生挫败感,更让教师对新的课程改革失去热情和信心。但面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这些教师又不能无视,所以改革过程中他们一般都是目标不清,跟随大流,对整个改革过程处于观望和摇摆的状态。这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师群体,他们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暧昧不清,但是也不会明确反对或抗拒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也会服从大局,按照整体改革之路按章行事,是典型的随大流者。

(三)内心抗拒的怀疑型

新课程改革意味着要打破旧有的内容和秩序,这势必会冲击部分教师的利益和稳定,这就导致有部分教师怀疑和反对课程改革。改革需要重建秩序,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应对变化,这也使得部分安于稳定的教师本能地产生一种厌烦,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表示怀疑,对参与改革的老师冷嘲热讽,对改革过程中一些做法内心抗拒。所以,新课程改革中这一类教师走的还是老路子,面对新课程改革做样子演戏,课程实施中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用的是新教材,教学还是老思路,是一种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怀旧者、怀疑者。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复杂情绪的背后原因

(一)外部因素

1.新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对教师的情绪因素重视不够。新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作为顶层设计的课程专家、课程组织者,关注的是课程本身、课程实施的技术路线,而教师的情绪体验则很少被注意到。课程顶层设计者难免会一厢情愿的认为,既然新课程改革的愿景及蓝图已经设计好,作为一线教师,他们应该会无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但一线教师毕竟不是课程专家,教师工作本身的烦琐、量大、费精力,加上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抱有怀疑,造成教师心态极其复杂。

2.自上而下的改革让一线教师被动进入。新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由行政部门强力推进的,较少考虑一线教师的心态和意见,一线教师的声音难以在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这让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觉:改革就是行政意志、长官意志,一线教师就是被边缘化、被忽视。这种心态导致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怀疑与抵制,觉得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是学校领导的事,而不会意识到课程改革是教师的义务,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显然,这种“上”“下”疏离的改革状态,无法真正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二)内部因素

1.教师自身的情感需求缺乏对改革和变化的抗压能力。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师原有的稳定、舒适和安全的秩序会被打破,他们需要重新面对不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从教师的现实心理来说,留恋安全、稳定的生活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旦教师熟悉了自己的教学生活和教学行为,教师就会觉得在一个平静的环境里活动感到安全、舒适、稳定,如果这个平静的环境被打破,则难免会遇上无法预想到的困难、危险和挑战。所以教师一般都不愿现有教学状态发生大的波动,宁愿留在一个波澜不兴的环境中安静、稳定地教学。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态,主要的原因在于,任何的课程改革都会打破教师现有的平衡状态,为其带来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开展课程改革,都难以避免遭遇这样的困境。无论是课程内容或增或删,还是教学方式或改或变,教师都要去适应。课程内容增加了,教师原有的知识可能难以应付,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课程内容删减了,教师原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就派不上用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对课程改革或迷惘或抗拒,大多还是因为他们对改革预期的未知和原有稳定的秩序被打破而失落造成的。

2.教师自身的职业理想缺乏内部动力机制。很多教师并不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在他们的眼里,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导致教师积极进取的意愿不大。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也让教师感到没有什么压力和挑战,不像其他的一些事业单位和企业岗位充满竞争意识。教师的这种心态表现在职业上就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追求,不会主动更新理念。这样的职业理念,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动力不足,特别是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教师一旦缺乏这样的内部动力,对待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热情和投入度,教学行为就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重复行为,时间长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相对于其他行业就更为严重。

3.教师自身对情绪的驾驭不力。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职业承载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有来自家长的殷切期望,有学校领导的升学关注,还有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约束,这些压力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教师的身上。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却不为人所关注,加上教师生活空间狭窄,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大多处于“情感自闭与缺乏交流”的生存状态。在这种单一的生活状态下,教师的精神和情绪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精神萎靡、容易生气发怒、工作消极懈怠等。教师本身又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掌控,一旦出现负面、消极的情绪,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

(三)课程本身

1.新课程理念与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但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认知上,难以马上转变或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实践新课程。比如课堂教学,现在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的变化,传统的知识授受型教学显然已经落后,但是教师在重讲授还是重探究、重知识还是重能力、重规范还是重个性等具体教学操作上还无法适应,这种教学行为的变化,使教师感到茫然无措。另外,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也出现一些极端或片面的做法,如对新课程理念“变形”理解、探究讨论课的五花八门、多媒体的滥用等,让教师也从内心上感到反感。面对课程本身这些不确定因素,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情绪变化也就难免多样而复杂。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能力方面,教师既要具备课程组织和课程开发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能力;在育人及管理能力方面,教师既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还要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研究方面,教师既要具备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但不少中小学教师因为教学中的工作量和压力较大,极少有时间去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造成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提升,面对新课程改革时,往往感到应对无措,能力不足,而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培育又难以一蹴而就,因而教师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常常产生无力、迷惘和畏难情绪。

3.课程培训不到位,对教师情绪疏导不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在进行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但考察这些培训发现,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不高,特别是缺乏对教师情绪方面的引导。课程培训的不到位,一方面是因为培训组织机构在教师培训需求上做的工作还不够,没有详细分析教师真正的需求去合理设计培训专题,只是以行政文件的方式强制性要求教师参加;另一方面就培训专家来说,这些专家一般以高校、教研机构为主,他们对中小学第一线的教学现状不太熟悉,不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困惑和需求,培训内容可能就不切合实际,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使学习者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想法,再加上部分培训专家本身的能力不强,培训时照本宣科,这种灌输式的讲授让参训教师反感,造成培训专家与参训教师彼此之间的情绪对立、相互轻视。就参训教师来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本身就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来培训的,培训时人到心不到,把培训课堂当成休息场所。这就使得教师本来急需的课程培训和专业引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对策略

(一)课程环境的改善与保障

1.讲求培训的实效性。调查显示,教师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是“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教师的培训需求是“实践推动型”,希望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这种现实需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培训最有实效的两条路径,一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问题解决,帮助教师思考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二是职业理想的认同度渗透,促使教师内在改变,走专业发展之路。

2.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我国教师教育在职前职后的衔接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师范院校把学生培养成“成品”后推向中小学,但却缺乏后续的支持和指导,工作后教师基本上缺乏专业的指导。这种教师培养体系是不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因此,教师的再培训与专业指导在今天是必要的,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指导。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与中小学协作,发挥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推动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比如,高师院校教师可以走入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师一同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业的课堂教学研究。

3.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从教师文化来说,教师是相对保守、封闭的一个群体,教师的合作精神比较欠缺,教师与教师之间极少在教学专业上互为沟通。教师合作不仅有助于教与学的改善,还能推动学校变革的有效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条现实的校本路径。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状结构的社会,很多工作需要分工合作才能高效率完成。中小学校建立教师间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互享智慧、思想碰撞的过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共同面对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专业过程,比教师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更有效果。

(二)教师的自我调控

1.保持积极认知的心态。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与坏、利与弊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如果教师更多地看到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看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就会积极面对,并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一旦我们对某个职业倾注了积极的情感,职业的琐碎和单调就会转化为事业的进取和憧憬。

2.提升职业的认同度。职业的认同度源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特点、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学、师生关系的重新认识,并因此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够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基于他们对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对所从事职业的热情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愉快的情感体验。职业的认同度,决定了教师在自己职业领域里走得多远,而职业认同度高的老师,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会有效的自我调控。情绪心理研究表明,“稳定性和控制性这两个维度与人的自信心和对今后的期待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境,影响工作效率”。可见,情绪的稳定需要自我的有效控制,情绪的有效调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是对职业工作成败的恰当归因,工作中的成败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努力的问题,很多时候还是运气的问题、机会的问题、工作难度的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恰当归因,就能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消极情绪、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发展;二是一旦负面情绪袭来时,学会寻找适当的渠道宣泄,与朋友同事加强沟通交流,参与适当的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让消极情绪得到化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2]缪榕楠.情感智力与教师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J].教育探索,1999(8)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新课改;要求;策略

教育教学管理在小学教育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采取有效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能够更好地行使学校对教育的管理职能。能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方针,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相比较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教育教学正在一步步迎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要求代表社会、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教学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师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发展的需求展开。不再单一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多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现在的小学为了实现这些转变,对于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些要求的精髓,就是“以学定教”。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可以这样说,新课改的内容既是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基本保障,是培养满足新时期标准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当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观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并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针对性以及服务性,以便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1.更新小学教育教学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心理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想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管理过程当中,要时刻追踪教学管理效果,保障教学管理的连续性、综合性。运用创新的管理手段,增加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分量。保障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以及监督权,让教师帮助形成教学管理的综合性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将“以学生为本”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管理原则,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2.明确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从创新的角度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明确管理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基本目标以及安排给学校的基本任务,并不断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向。例如,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策略。对每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处理,再进行质化评定,将“自评”与“考评”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办法,实现评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3.完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将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上升到制度的高度,具有很大的规范作用。要想增强师生对于教学管理的重视,落实各项教育管理措施,就要将其关进制度的“笼子”当中。在完善的教育制度之上,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执行力。这就需要学校对自身具有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剔除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的部分,转变落后的陈旧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管理目标指引下,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缩短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距离。除了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外,还要提升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在执行力上,学校要设计一套可行的奖惩措施,树立良好的管理榜样,杜绝不良的管理行为。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只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果,提升小学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发挥其最大价值。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凸显了十分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出发点,为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因此,我们要端正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态度,认清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创新的管理策略。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寻求有效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春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5(15).

[2]郭开全.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缺位”与“补位”: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1(1).

第12篇

问题一:实施新课程是否要全面否定旧课程?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客观辩证地认识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关系。在最近的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和书籍中,有很多内容是“控诉”旧课程的种种弊端,很容易给人造成旧课程一无是处的感觉,使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旧课程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缺点,如课程缺乏选择性和多样性,使原本具有多元智慧的学生只能朝着同一个被课程设计者固定的方向发展;课程缺乏统整性,导致学科过于分化,各学科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和沟通;课程缺乏技术型与艺术型,导致高中教育对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学的冷落。但是旧课程的优点和历史作用还是客观存在的。旧课程的优点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新课程改革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注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以往课程设置中的缺陷与不足,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倡导从发现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新课程是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辩证否定。只有全面辩证地认识新旧课程的关系,发扬旧课程的优点,在教学实践中既能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问题二:实施新课程是否要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辩证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本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如果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程的实施上,可能出现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学习的层面,只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层面,而忽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等倾向,可能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导致教育过程的自由化和学习过程中的无政府状态。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绝不能动摇,只能进一步加强。

问题三:实施新课程是否只要发现学习而废止接受学习?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人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有讲到而造成考场上失分。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些做法的根源在于把接受学习推到了一定限度。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人的发现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我们只要发现学习,不要接受学习,忽视老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把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既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系统知识的掌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完成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问题四:实施新课程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些什么?

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辩证评价教师的劳动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教师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先行者和执行者,教师在授课时体现的思想直接影响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如果上级教育部门仍然简单地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那么老师就无法积极主动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