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带动劳动力就业

带动劳动力就业

时间:2023-11-30 10:2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带动劳动力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带动劳动力就业

第1篇

摘 要:为掌握农业产业化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吸纳情况,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措施,笔者从无棣县农业产业化建设角度入手,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带动和影响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影响

近年来,无棣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批枣、棉、水产、畜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全县共发展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4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18家。一是水产养殖加工业规模膨胀。在山东神力、滨州港友发、正海生态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推动了沙蚕、青蛤、丰年虫卵、对虾、鱼、蟹养殖等海水养殖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全县建立水产养殖标准化基地36.68万亩。二是油棉加工业发展迅猛,在基德生态、滨州亚泰、德利油棉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植棉面积逐年增加, 2010年全县植棉面积达到47.68万亩,实现总产86万担。三是积极培植壮大万德福食品、舜园枣业等枣业龙头,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枣产业市场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四是龙头带动,产业拉长,畜牧养殖业形成支柱产业。在“建设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伊德圆、清河富氏、开元畜牧等一批市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县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264个,新增养鸡大棚320个。同时,以正升、鑫宏、等鸡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粮食生产及养殖业的快发展,优化了种植业结构。

随着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无棣县以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了我县粮棉油、畜牧、水产、林果等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膨胀,把越来越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吸纳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上来。农业产业经营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例如无棣大山海产专业市场是一家集海产品冷藏、粗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专业性市场,年交易量达5万吨,年交易额2亿元,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十余个省市,带动了周边40余个村5800 余户农民从事海产品加工营销业;清河富氏食品公司以肉鸡加工为主导产业,促进了当地养鸡、饲料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5000余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无棣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消化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呈现出领域不断拓宽、容量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就总体上看,仍存在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能力不够强、数量不够多、质量不够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79%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1%。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仅45%左右,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没有一定的技术特长。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小、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小、档次不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育缓慢,造成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不快,影响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消化吸收。三是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受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无棣县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与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吸纳能力,针对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转移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一是以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适应能力。以县农民工实训基地和各乡镇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为载体,切实搞好对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的科技、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需要,搞好订单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从业适应能力,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二是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和现代集约型农业吸纳更多农村富裕劳动力。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求农业生产应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调整过程中必然要求更多的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依据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特点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棉花、粮食、油料、畜产品、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加快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

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吸纳更多农村富裕劳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实行农产品产、供、销对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而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部门就业的新局面。加大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快速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吸纳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通过产业化和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借鉴学习经济发达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农村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消化吸纳更多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2篇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15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410,完成年目标3000人的 113.6 %;实现新增转移就业收入 5867.57万元,完成年目标4000万元的 146.68 %;组织技能培训943人,完成年目标任务905人的104.2%,创业培训105人,完成目标任务105人的100%;举办了“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春风行动”等6场现场招聘会;持续加大对口帮扶工作力度,累计提供寻甸县就业岗位 15531 个,累计转移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就业 1550人,完成目标任务1400人的 110.7%,其中建档立卡 1310人,完成目标任务1120的116.96%。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和动态更新。

为进一步真实准确的掌握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数据录入更新。年初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为及时调查了解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情况,紧急召集全区58名农民信息员加入微信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调查,在人员无法入户调查情况下,以 “手机APP”、电话、QQ邮件等方式,对辖区返乡务工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并每日及时通报进度,按照省市级要求,于3月底全面完成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5月28日,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核实跟新农村劳动力力资源实名制数据库相关信息的通知》要求,西山区再次组织58名农民就业信息员及各街道办事处农促就业专干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数据的核查、修改、更新,确保6月30日全面完成《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农村劳动力子系统》全库人员信息核实更新。

(二)应对疫情,创新招聘模式,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服务。

西山区原计划于2020年1月上旬至3月中旬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 “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系列招聘会活动。1月14日西山区就业局在西山区海口街道举办了2020年“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 “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现场招聘会。有10家辖区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当天进场求职共计1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人,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多份。

疫情发生后,区就业局第一时间暂停2020年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大力推送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依托农民信息员微信推送“就业彩云南”、“昆明智慧就业”“西山人社”等信息平台,通过这些线上渠道加大用工岗位的推送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同时以微信方式西山区复工企业急需的一些招聘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在家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实现线上查询就业岗位,了解创业政策,电话咨询完成就业招聘。将企业复工和农民工就业连接起来,不间断提供就业服务。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共岗位信息12848条,点击次数超过560次,预计为200人提供了线上推荐服务。

(三)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促就业。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组织适合于一类项目的群众参加培训,根据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如育婴员、美容师、茶艺师、保健按摩师等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培训专业引导群众自主创业发展,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把老百姓需要的培训送到家门口。真正实现送培上门把培训效果和致富增收紧密连续在一起,发挥培训的指导作用。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不少于10天的创业培训。截止2020年12月15日,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943人。

(四)大力开展区级创业创新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引导和鼓励更多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乡村振兴,按照《昆明市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西山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西人社通〔2019〕31号)文件,西山区开展区级农业创业园、农业创业示范村、创业之星的创建。年初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项目申报、现场调研,对昆明耙齿山农业创业园、昆明黑箐水果种植创业园、西华社区古莲小组农业创业示范村、团结的两名创业之星五个申报项目进行创建。在创建过程中积极给予创建项目业务指导,开展了创业培训、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组织导师帮扶等活动,9月9日至10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由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小组,深入到五个创建项目场地进行评审。评审小组按照评审流程,听取汇报、查阅台账、核实原始凭据、实地勘查种植项目,逐一对创业项目进行了考评验收。

海口街道的西华社区古莲小组进行创业示范村的建设,创业氛围浓厚,创业环境良好,社区牵头成立了三个农业合作社一个协会,10名村干部9人带头创业,以草莓等果蔬种植为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总户数369户,创业户数120户,创业人数230人,带动就业人数460人,村民创业热情高涨,带动经济效益效果明显;云南耙齿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创业园,以果林种植为主,农林业为载体的观光体验型的农业创业园,种植面积1000多亩,建成400余亩的樱桃园、200亩的李园、400亩桃园,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60多人就业,对周边经济带动较大;昆明黑箐水果种植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创业园,以苹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达150亩,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53人就业,具有良好的创业示范带头作用。两名创业之星--云南丘山农副产品种植有限公司法人孙成都,创建的云南丘山农副产品种植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花卉、蔬菜种子生产及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达286多人,年营业收入达390多万元.累计培训800多名周边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业绩非常显著。昆明市山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严芝,是蔡家社区的农户创业带头人,承包100多亩土地种植核桃,魔芋,带动周边30多人就业,每年创造经济价值100多万元,带动创业就业成效显著。经评审,最终得出全部考核为合格的评审意见,圆满完成了这次创建项目评审。按照文件精神分别为五个创建项目落实了一次性补助,这些创业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西山区乡村振兴。

(五)举办6场现场招聘会,加大对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帮扶。举办现场招聘会一直是主城区精准帮扶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今年1月19日上午,西山区就业局组织云安会都、中石油,一心堂药业等8家企业,携带客房服务、辅警、卫生保洁、机电操作等732个就业岗位,到寻甸县甸沙乡召开现场招聘会。当天甸沙乡组织“三下乡”活动,组织了约15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活动和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共11人,取得良好的招聘效果。

后来疫情爆发,西山区就业局第一时间暂停2020年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也暂停了对寻甸县的现场招聘活动,先后分三次,提供寻甸县5711个岗位信息,通过寻甸县农民信息员工作群岗位信息,以微信联系方式开展转移就业人员和岗位的匹配,疫情期间不间断提供岗位推荐服务。2020年3月24日,西山区就业局带辖区7家用人单位工作人员赶到功山镇,利用赶集的时机开展了现场招聘,招聘会现场提供了1210个岗位,为几十位老乡进行了岗位推荐,达成意向约11人。3月25日,西山区再次组织用工企业深入寻甸羊街,举办了现场招聘会,当天达成意向8人。4月3日,西山区再次组织辖区八家用工企业,携4780个岗位信息深入到寻甸县先锋镇举办现场招聘会。当天的招聘会得到市级的高度重视,市就业局万正文局长、谢承先副书记亲自参与并做了动员讲话,进场参加招聘会的当地农村劳动力近500多人,初步达成意向23人。4月21日,西山区组织辖区13家用工企业,携1252个岗位,深入到寻甸县倘甸镇举办精准帮扶、沪滇劳务协作暨易地搬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招聘活动共吸引当地群众400余人参会,初步达成意向21人。

(六)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把帮扶工作下沉到被援助各乡镇社区。为充分发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优势资源,帮助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山区制定奖励措施,拿出扶持资金,对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给予职业介绍补贴。3月24日,西山区就业局带领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昆明厚致百盈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寻甸县就业局的帮助下,与功山镇的16位农民信息员及劳务经济人进行了座谈,并与之签订劳务合作意向书,明确合作的内容和具体操作办法,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帮助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向省外及昆明主城区现实有组织输出。4月3日,再次组织西山区另一个合作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昆明玄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深入寻甸县先锋镇,与乡镇分管领导和9名农民就业信息员进行座谈,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化转移输出。

(七)继续在寻甸县贫困村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安置特殊困难就业人员。

继续做好寻甸县部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转移困难人员的就业安置,2020年西山区计划投入资金120万元,用于在寻甸县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安置220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特殊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题。

第3篇

一、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乡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

(二)全乡农民转移就业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一股热潮。据调查:全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人,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民转移就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的向服务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进入服务业打工赚钱。据调查,我想外出打工的就有47%在服务业工作,少数分布在其他。二、三产业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行业。

2、农民转移就业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民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小;体力型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脏、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控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生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民转移就业。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民转移就业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乡这样一个山区乡,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乡设立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络员网络。

2、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9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中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5%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四、利用农民转移就业成果,促进乡区域经济发展。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乡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乡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

2、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信息、技术。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会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第4篇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我县为切实做好稳的就业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二是印发了《**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县乡镇党委政府有组织劳务就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工作效果。三是完成了县、乡、村、组四级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的组建,并对全县1761名劳务就业组织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建立三个台账,有针对性引导就业。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排查工作,逐户摸准返岗就业人员、外出就业意愿人员及就近就业意愿人员底数,建立“三个台账”,分类施策,有针对性的引导就业。一是精准建立非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重点掌握好务工就业的详细地点、收入,重点掌握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重点掌握边缘户的务工就业状况和务工收入。二是精准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通过“户户见”“一对一”的方式,由各村级作战队收集整理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三是精准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台账。针对疫情影响,各乡镇(街道)以战队为单元动态统计返乡人员,重点掌握返乡原因、就业意愿,做到摸清对象、掌握需求。

(三)加强公岗兜底,助推贫困劳动力就业。根据州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下达的“八个一批”劳务就业扶贫岗位开发指标任务,督促指导专班成员单位、各职能部门、乡镇挖掘开发就业岗位,及时录入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劳务就业岗位数据库,并做好岗位推荐促进就业。截止到目前,我县公益性岗位带动就业6739人。其中,全日制公益性岗位232名、就业援助补贴岗位人员1427名、护林1939名、保洁员590名、信息辅助员936名、卫生防疫消杀员140名、环境监督员2名、临时城镇公益性岗位65名、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198名、护路员601人,管水员609人。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县内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的牵头抓总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我县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县红四方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业培训学校、**职业培训学校4家培训机构承担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截止目前,2020年人社部门牵头开展培训及统计培训了131期,培训人次6615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5755人次,培训易搬劳动力2085人次。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565人次;二是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及创业发展等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227人次;三是开展家政、护工、美容等培训486人次;四是开展以电工、焊工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427人次;五是围绕生态护林员、农村电子商务、食用菌培育、以工代训等753人次;六是职业技能长期教育培训157人次。

(五)深入摸底调查,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基本信息。按照省、州、县相关工作要求,从人社部门职能出发,开展了全县贫困劳动力信息采集,详细登记了贫困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相关信息。同时,我局将建档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户劳动力“三类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作为当下的核心工作来抓,按照户户见面、人人发动的要求,进一步核实核准对象,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确保实现“三类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六)发挥企业优势,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紧密围绕“建平台、送岗位、送政策、助脱贫”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开发合适岗位,主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为企业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平台,不断拓宽我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与县工信、发改、园区等部门对接,全面了解我县复工复产企业情况,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加强就业扶贫车间扶持力度,挖掘县内招聘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积极引导、鼓励务工人员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24个就业扶贫车间带动2541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639人(易搬劳动力346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20人。

(七)做好后续服务,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结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了17条硬核措施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要求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尽快确保政策在我县落地见效。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组织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申报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兑现到县外省内和省外就业的贫困劳动给予500元和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开展劳务输出跟踪服务符合条件的,按照服务人数,兑现每人500元的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今年以来,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促进就业再就业补贴资金1437.77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163.8万元,社保补贴180.61万元,就业扶贫援助补贴575.36万元,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63.61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助365.68万元,创业平台创建补助50万元,自主创业补贴1万元,求职创业补贴16.9万元,吸纳贫困劳动力一次性补贴1.9万元,创业创所租赁补贴13.95万元,就业奖励2.32万元、职业技能证书费1.02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62万元)。

(七)增强扶持力度,提升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本着“创业贷款发放要切实服务就业创业和脱贫攻坚”的原则,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为贫困对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综合服务,确保贫困对象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笔,2207万元(其中为23家小微企业贷款413万元),带动592人就业(其中妇女319人)。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人员,在创业贷款贴息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扶持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一是在与**签订稳岗协议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前往出发到**市、**县、**市三地对接交流劳务就业扶贫协作工作和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且与**、**市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二是在**就业大厅开展**•建德2020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参加招聘的建德企业有7家,提供 247个岗位,专车免费接送劳动力“现场”寻岗。有300余名求职人员参与招聘活动,发放招聘宣传单200份,现场初步达成就业协议33人。三是在春茶采摘的高峰期,积极与建德市对接,并落实组织采茶人员方案,通过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大力宣传成功组织43名劳动力赴建德市从事近1个月的采茶工作,采茶期间务工人员人均基本工资为200元/天。四是围绕稳定就业,积极开展岗位宣传和收集工作,并于7月27日在县就业服务大厅举办“**县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此次招聘会,用人单位包括省外县内共70余个参加招聘,省外主要为浙江省建德市、浙江省海盐县,江西省瑞昌市“两个省三个市县"的大中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岗位共1980余个,县内企事业单位见习生岗位228个,共计提供就业岗位2200余个。五是结合我省双创活动周活动,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运用到**、***“三省五市”收集的2816个普工岗位和1095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精准筛选符合16--55周岁劳动力的工作岗位,积极组织开展**县2020年秋季“秋收损 务工补”招聘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搬户、边缘户“三类人员”劳动力和农村其他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推荐,引导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通过增加务工收入,全力弥补秋收损失,有效巩固脱贫质量和脱贫成效。六是11月30日—12月3日期间,集中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122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服务,举办专场招聘会一场,参加招聘的单位数32个,提供就业岗位421余个,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资料5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就业压力有所增大。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后,企业开工复工时间普遍推迟,劳动者返岗就业延迟,招聘用工总量下降,就业增长放缓。

(二)就业稳定性有待加强。部分行业企业稳岗压力上升,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劳动力流动受阻,且坝区和林下产业带动就业的连续性、持续性不强,季节性用工较多,部分劳动力就业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聚焦就业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有组织劳务输出跟踪服务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租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均衡使用就业专项资金,让就业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进一步带动就业和稳定就业。

第5篇

本文根据目前机场拆迁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今后新机场建设推进及新航城建设期间就业服务的精度和准度,促进大兴区和谐稳定发展。

一、机场拆迁地区劳动力基本情况

北京新机场的一期建设涉及大兴区榆垡、礼贤两镇,共计13个村、6865人因此搬迁,其中劳动力5645人,拆迁劳动力呈现出如下特点。

1.务农失地劳动力较多

13个拆迁村共有劳动力5645人,其中1653人务农,占劳动力总数的28%。这部分人因长期在农村从事种养殖劳动,以土地为生,失去土地后面临就业问题。

2.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5645位劳动力中,16~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等个年龄段的人数分别为2005、1508、1306、826,各年龄段所占比重分别为35%、27%、23%、15%,85%的劳动力不足50岁。中青年是就业的主力军,这一人群是否就业、就业质量如何关系到其个人的幸福感和社会稳定。

3.文化层次偏低

学历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劳动力人数分别为2541、1909、804、391,所占比重分别为45%、34%、14%、7%。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9%,整体文化层次偏低。

二、机场拆迁地区劳动力就业情况

机场拆迁地区的劳动力中,3329人通过“单位招用”“自主创业”“社区管理员”“自由职业”“村两委任职”等方式实现就业,占劳动力总数的60%,务农及未就业的劳动力人数为2216,占劳动力总数的40%。

1.劳动力就业情况

(1)就业方式分析。3329位已就业的劳动力中,通过单位招用、自主创业、社区管理员、自由职业、村两委任职等方式实现就业的人数分别是2977、127、31、184、40。通过单位招用方式实现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9%,创业的劳动力仅占4%,自由职业的劳动力占5%。

(2)待就业劳动力分布。待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为2216,占拆迁地区劳动力总数的39%,就业压力较大。其中1563人务农,另有753位未就业人员,分别为“在校学生”536人、“军人”14人、“无业”203人。

(3)未就业劳动力分布。“无业”状态的203人,其中“新生劳动力”6人,“解除劳动合同”28人,“个人原因无法就业”11人,“有就业需求无合适岗位”52人,“无就业需求”106人,各类别人数占无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14%、5%、26%、52%。

(4)无就业需求劳动力分布。无就业需求劳动力共计106人,其中67人“需要照顾家人”,8人“有其他收入渠道”,31人因“其他原因”而无就业意愿。

三、影响拆迁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原因分析

1.学历偏低,职业技能不足

5645位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比为79%,整体学历偏低,在求职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5645位劳动力中有1563人长期从事农村劳动,职业技能不足,不能适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学历低、技能低影响了拆迁地区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及就业质量。

(1)就业方式较为单一,创业意识不高。3329位已就业劳动力中,通过传统的“单位招用”方式实现就业的人数占到了89%,通过“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社区管理员”、“村两委任职”等方式实现就业的人员合起来的占比才11%。就业观念较为陈旧,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意识不高。

(2)就业意愿不足,积极性差。处于“无业”状态的203人中有106人没有就业需求,占比达到52%,占除去“务农”以外的未就业人员的7%,占拆迁劳动力总数的2%。106位无就业需求的人员中有31人因“其他原因”而不愿就业,占无业人员的15%。不想就业、不愿就业体现出拆迁地区劳动力就业意愿不强,“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就业积极性较差。

(3)工资预期高,工作条件要求多。本地劳动力的工资预期,一般都在2000元/月以上,并且还要求社会保障齐全,而外来务工人员工资预期一般在2000元/月,且很多人不要求缴纳社会保险。比较来看,本地劳动力较高的工资预期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弱。

2.工作条件的“五不干”

在工作条件上,本地劳动力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不干”:离家远不干、工作累不干、工作脏不干、经常加班不干、不体面不干。究其原因,是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非体面工作不干,不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宁可无业也不就业。而拆迁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低,文化、技能水平达不到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特别是达不到管理岗等高端岗位的用人标准,概括起来就是“低端岗位瞧不上、高端岗位不适应”,眼高手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四、针对机场拆迁地区劳动力就业服务的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就业观念转变

开设职业指导讲座,帮助拆迁劳动力了解就业的重要性。就业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促进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同时也能为下一代树立勤劳、上进的良好榜样。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拆迁地区劳动力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摆脱“瓦片经济”等小农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意愿,奠定实现就业的良好心理基础。在机场拆迁地区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让拆迁地区劳动力掌握就业政策,特别是灵活就业方面的政策,就业不一定非要通过“单位招用”,还可以有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帮助拆迁劳动力拓宽就业途径。

2.加强就业引导,促进转移就业

帮助劳动力了解就业形势,结合当前市场就业形势及个人实际情况,引导劳动力对自身形成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帮助拆迁劳动力尤其是务农失地劳动力合理定制自己的就业预期,对工资预期、工作条件的要求趋于合理、合乎市场需求,避免“眼高手低”的情况,促进他们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就业成功率。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针对拆迁地区劳动力学历低、技能低的情况,加强对该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统计大兴区内企业的用人需求,挑选用人需求较大、有技能要求的岗位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采取“订单式”培训,争取培训一人、推荐一人、成功一人,提高拆迁地区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在职业技能上“脱贫”,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4.加强就业帮扶,输送匹配岗位

结合拆迁地区劳动力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岗位预期等情况,采集大兴区内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筛选相匹配的岗位,组织面向拆迁地区劳动力的专场招聘会,为企业及个人搭建供需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需求、帮助个人实现就业。通过提供有效岗位,对机场拆迁地区的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

5.加强创业引导,提升创业意识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农村劳动力 就业 问题 对策

一、开阳县1999年到2007年就业结构情况

开阳县劳动力就业结构,主要是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从1999年的181600人、30800人、28900,转变为2007年的114500人、35700人、27300人,其占开阳县劳动力的比例也从1999年的75.26%、12.76%、11.98%,转变为2007年的64.51%、20.11%、15.38%。开阳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1999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181600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92%,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6764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8%;2007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114500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74%,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为40391,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26%。

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1.受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加工企业工人需求萎缩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珠三角、长三角不少外向型加工企业出口严重受阻,就业市场用工需求萎缩,劳务输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2008年全年新增外出就业人数仅为74.65万人,比2007年减少28.5万人,减少27.6%。我省在外务工人员大约525万人左右,09年春节前后是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我省约有97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占输出总数的18.5%。据调查统计,春节后,大约20%的返乡农民工没有返回原务工地就业,城乡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开阳县目前有10万外出务工农民,是贵州省劳务输出大县。

2.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本地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开阳县虽然正在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多数农民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小规模和分散性生产方式,政府“对三农”财力投资数额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而社会投资者则因为农产品加工特有的周期长和风险大,对此缺乏积极性,导致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民营企业很少,许多农副产品以初级产品形态直接进入市场,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难以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所以一直以来它都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3.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决定了就业范围

由于政府多年来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匮乏,使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农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而文化程度对用人需求的影响则呈现典型“的u”型特征,对初中及以下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都比较高。进城打工者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培训,对有一定技术含量要求的岗位缺乏竞争力,因而只能集中从事建筑业、家政和宾馆服务等低收入职业,劳务输出以数量、苦力型为主。此外,由于文化程度低,不熟悉劳动保障等相关法律知识,对在劳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经济纠纷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能损害在外打工的信心及热情。这些都束缚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建议

1.政策性支持

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我省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控制失业。鼓励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就业门路,稳定现有就业岗位,依托大举措大项目拉动就业,扶持创业促进就业。一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制度,如加大三产投资力度;二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现阶段特别是要制定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三是鼓励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就业,并依据吸纳情况予以奖励。

2.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对该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网络,以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针对返乡农民工和就业困难对象,由劳动保障所不定期举行“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等活动,帮助援助对象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培训就业技能。结合该县实际及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创业意愿,组织其参加3至6个月的再就业培训,以确保每户都能找到一条增收门路;三是完善培训体系。建立以劳动保障部门培训机构为龙头,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基础,以用人单位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就业培训体系。做好培训动员,组织协调等基础性工作,把培训学校办到村上,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努力为农民参训创造良好条件。

3.三级联动,拓宽就业渠道

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引导,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的三级联动运作机制。广泛收集整理劳务需求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一是增设就业岗位,定期组织“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二是营造良好环境。制定和完善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组织劳务输出,通过“订单输出”方式找到工作。提前组织人员前往沿海城市考查用工情况,将目标锁定在“民间资本多、产品内需大”的内向型经济城市的福建省泉州市等地区,主动与泉州市劳动部门“联姻”,收集用工信息,打通用工渠道,建立长期用工合作关系,并利用简报、电视和网络等平台加大用工信息宣传,采取“订单输出”方式组织引导农民工有序输出;四是发展非农产业,鼓励部分农民自主创业。大力发展种养植、加工、餐饮等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补贴工程,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

参考文献:

第7篇

今天会议上,区作了交流发言,、区、市也从不同角度作了书面交流。局长对去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做了总结,对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我完全赞同。希望各级各部门要按会议要求认真加以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新特点,确定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思路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非农产业就业已成为主体。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35.01%提高到年的66.47%。二是跨省劳务输出规模逐渐减少,已成为劳务净输入城市,年出省劳务输出仅30.8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9.65%,占农村转移输出劳动力的14.52%,而从以外进入就业的劳动力已达156万人。

根据以上特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思路也应相应调整。一是要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加大岗位开发,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就业。二是要加大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三是要加大中高级技工输出,减少一般劳务输出。

二、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需求,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层次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今后几年内,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要按照“全域”理念和新的城市发展定位,紧紧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一是根据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商贸、物流、科技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服务型、管理型人才培训转移。二是根据近郊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对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化工、冶金等人才的需求,重点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转移。三是根据远郊区加速发展特色农业、涉农工业和生态旅游对新型农业技术、旅游服务等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转移,从而实现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今年我市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十大“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各区(市)县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支撑,以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维权服务为重点,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层次为目的,全力推进10个培训就业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层次。

三、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创建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劳动保障局关于打造劳务品牌的意见》,我们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多方联动、形成特色”的思路,通过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有关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瞄准省内外劳务市场,进行技能化开发、市场化包装、组织化输出、产业化打造,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有影响力、有规模、有信誉度、有综合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在打造品牌时要有五个意识。第一,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往往是质量的象征,所以打造品牌时必须注重质量。第二,要强化营销意识。除了我们内在培训提高质量、素质外,外在方面要注重品牌包装。第三,要强化规模意识。没有规模就形不成大的效益。市场占有率不高,就不能形成竞争优势。要把劳务品牌的规模做大做强,塑造精品。第四,要强化标准意识。打造劳务品牌需要全市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按照国家有关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我们实际,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保证品牌的质量。第五,要强化全局意识。如果各区(市)县各打各的品牌,就难以形成规模、形成优势、形成竞争力。因此,各区(市)县要精心选出具有特色、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来培育,并在市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下,集中打造劳务品牌。

四、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

年2月,我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扩大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我们要继续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市全面实施“五大创业工程”中,认真抓好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的“转移创业工程”,针对返乡民工实施的“回乡创业工程”,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创业孵化园,重点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在集中居住区创业和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业,帮助更多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在新办的中小企业中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对于稳定农村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争取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更大的突破,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8篇

China has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and textile industry is the typical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so textile industry upgrading shouldn’t ignore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upgrading and employment, the paper has built a conceptual model on industry upgrading and employment expand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realiz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y upgrading and expand employment.

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主要方式和内在保障。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要坚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那么,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否有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呢?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能否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扩大就业,以使得经济增长的好处真正能惠及民生,是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立足我国国情,探索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纺织产业升级与劳动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理论基础

1. 产业升级的含义

关于产业升级的含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考察视角。

其一,基于产业结构的视角,即认为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结构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不断替代低附加值、低技术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动态优化的过程。因此,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升级,是关乎国民经济结构中不同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化。

其二,基于产业内(或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即认为产业升级是全球产业内(或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之中的企业或尚未嵌入的企业通过嵌入价值链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从而进入到增加值更高的经济活动中。

迈克尔 • 波特(1990年)认为,从宏观层面着眼,产业升级就是当资本(人力和物力)相对于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禀赋更加充裕时,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从中观或微观层面理解,产业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样一种经济角色转移的过程。姚建文(2007年)指出,无论从什么层面看,产业升级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本文所考察的纺织产业升级,主要是指纺织产业发展实现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2.产业升级与就业的关系

关于产业升级与就业的关系,目前主流文献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产业升级与扩大就业是良性互动的。

一方面,三大产业结构中,工业比农业更能吸纳劳动力,服务业比工业更能吸纳劳动力,产业升级可以不断创造新的产业和新的工作岗位,有助于扩大就业和改善就业结构。胡鞍钢、杨永恒、盛欣(2004年),蔡(2009年)都认为,解决就业的关键还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扩大就业和调整结构可以同步进行。汪大海(2000年)指出,创造合理与先进的产业结构,是就业扩张的主要途径。刘社建(2005年)认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转换与能级提升在要求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也将持续扩大就业与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另一方面,刚性就业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也会促进产业结构转换与能级提升。田传江、赵佳佳(2003年)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指出由于工农业部门存在工资差异,劳动力会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转移的结果是农业部门劳动力逐步减少,工资逐步上升,当劳动力逐步成为稀缺资源的时候,农业部门就不得不多使用资本和技术来替代劳动力,产业升级就在不自觉中实现了。刘社建(2005)认为,就业变动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决定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产业升级与就业相互阻碍。一方面,产业升级的动因和最终目的都是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却可能会不利于就业。这体现为,产业升级会不断淘汰低素质、低技术水平的普通劳动者,加剧结构性失业。胡鞍钢(1997)研究发现,“八五”期间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和高投资增长率,但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就业增长率;周其仁(1997年)也指出,1991―1995年新一轮“重工业化”带动的资本密集化趋势,使得我国投资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同时,稀缺的资金更多地投到对社会就业贡献小的部门;张车伟(2002年)等认为,就业弹性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在下降,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

另一方面,刚性就业也会阻碍产业升级。陈自芳(2002年)认为,大量人口为了生存而建立起低层次企业,以尽可能低的劳动力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高层次企业构成过度竞争,而使高层次企业和高档、优质产品受到压抑。廉价劳动力构成对高效率技术和资本的替代效应,制约产业的效率型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劳动力过剩而形成的外贸结构固化了低层次产业结构,这些都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

综上所述,产业升级和扩大就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当前研究可以看出,对于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学者们的观点不尽一致,这与其研究考察的角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总体来看,产业升级可以带动就业,也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结构性失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会推动产业升级,刚性就业也可能阻碍产业升级。

二、纺织产业升级与就业现状

1.产业升级是我国纺织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纺织工业深化调整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推进纺织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再加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纺织企业正面临的原材料价格振荡、招工难、贸易摩擦加剧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困扰,传统的成本优势已经一去不返,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低碳经济向纺企提出环保要求,提升附加值要求纺织企业增强创意与创新,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及升级现状

(1)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及“五难”选择

纺织产业是我国主要出口产业,纺织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虽有所下降,但始终在 15% 以上,而我国纺织品贸易占世界的比重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 1)。我国纺织产业比较优势来源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规模经济,当前,这种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工资和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正面临“五难”选择:第一,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这会部分地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可能因为出口价格上升而丧失部分国际市场;第二,维持当前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成本,这可能会导致保住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面临开工不足;第三,削减工资及其它生产成本以对抗低成本的外国生产商;第四,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以提高生产率水平,这会加剧“就业难”;第五,把生产转移到低成本的内陆省份或国外。1992―1996年间,美国的硅谷新增就业占全美新增就业的 15%,而且其工资水平比美国其他地方平均水平高 50%。如果能够将经济增长的基础转向知识和技术,工资和就业的矛盾就很容易化解了。

(2)我国纺织产业升级现状

对于我国纺织产业来说,要继续保持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顺利健康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这“五难”选择。其实,这“五难”选择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当前,我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第一,纺织产业生产正在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东部沿海 5 省正逐步将棉纺、服装、家纺等这些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二,纺织产业创造的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略有下降,但纺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却在上升(表 2)。在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这一表现正是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推进纺织产业升级的结果。

3.我国纺织产业劳动就业现状

作为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纺织产业还以其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解决了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就业,当前,纺织产业依然是我国最能吸纳劳动力的产业(表 3)。但近几年纺织行业每年都出现季节性的“用工荒”现象,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剧,在服装加工等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从产业角度看,“用工荒”问题对纺织工业加快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质量效益和创新型产业转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这一现象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纺织事业。

三、纺织产业升级与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探索

1.基于新增长理论的产业升级与就业互动机制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以罗默(Romer.P)、卢卡斯(Lucas.R)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进而提出内生增长思路的增长模型。

根据新增长理论,知识、技术等因素可以内生变量的形式推动经济增长,而产业升级主要是基于知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推动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之一,产业升级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以带动就业增加,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可以带来两个方面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可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而这又会带动新产品的需求增加,新产品需求的增加会鼓励创新和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会直接带来R&D支出的增加,而R&D支出的增加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还可以带来新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推动就业,重复前一个循环。故此,就业增长依赖于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进一步推动也有赖于就业结构的改善。

2.推动纺织产业升级与就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是促进就业最为根本的途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的协调互动是有效促进就业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实现纺织产业升级和就业的良性互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扩大纺织产业升级中的就业效应

依据新增长理论,就业增长依赖于产业升级,因此要扩大就业首先要推动纺织产业升级。这主要有 3 条途径,一是继续推动纺织产业从劳动力成本较高的沿海地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转移,这个转移的过程可以带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劳动者收入的增加,进而带动内陆地区就业的增加;二是加快推进沿海地区纺织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纺织服务业,推动纺织创意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调整和整体就业水平的上升;三是要加强教育供给,尤其是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不断将新增长劳动力培养为高级技工以适应纺织产业升级的需要。

(2)引导就业扩大的纺织产业发展效应

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革除非正规就业中的职业歧视政策,允许和鼓励劳动者自由流动,是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当前最能吸纳劳动力的产业,纺织产业升级可以及时有效消化不断增加的就业。纺织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占生产成本 15% 以上,纺织产业升级不但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还会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会催生新的产业(如纺织创意产业),另一方面还会带动其他产业(比如继续教育与培训,随着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纺织产业劳动者的收入会增加,劳动者投入自身及子女的教育培训的费用也会增加)的发展,结果是当前劳动者的素质及未来劳动者的素质都会有所提高,这会进一步推动纺织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纺织产业升级,最终会实现纺织产业升级和就业扩大的良性循环发展。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拉动有效需求,保证有跟得上产业升级步伐的需求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就业增长,促进纺织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归根结蒂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提升人的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就必须改善收入分配,使劳动者既有条件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又有能力去消费,有需求,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升级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杨永恒,盛欣. 经济增长转型与就业促进[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6):1-10.

[2] 胡鞍刚.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1997(3):36-54.

[3]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流动[ J]. 管理世界,1997(5):81-100.

[4] 陈自芳.刚性就业效应下的产业升级障碍[J]. 当代经济研究,2002(7):22-27.

[5] 田传江,赵佳佳. 刚性就业效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3(6):124.

[6] 刘社建. 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协调互动探讨[J]. 社会科学,2005(6):13-17.

第9篇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41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29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05年我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的资金和技术集约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有计划地把这124万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就业,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客观必然要求。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03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6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度80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9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

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劳动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的制约障碍。

目前发育不成熟的市场制度,特别是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发育较为迟缓,对城乡劳动力资源无法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就现状而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上已经不成问题,但农民及其家庭在城镇流动迁徙还面临诸多障碍。

一是劳动者的身份(国有企业职工和非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工)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如在招工管理、岗位限制、次序控制、歧视性收费等),以及严厉的户籍制度、不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缺陷,这种缺陷使现在的“农业人口”很难参加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来,也是农村更大规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二是受利益调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大都在苦脏累险等下岗失业人员不愿从事的行业、工种。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却常常被企业主或包工头恶意拖欠、过度剥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多的倾向于保护市民利益,而农民工带来的公共卫生乃至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则被过分的夸大,其贡献在城里的“主流社会”中也被边缘化了。实际上仍然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身份的歧视,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可能获得的劳动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业环境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越来越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得去”“留得下”的社会障碍。

三是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调查显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的比重为9%,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左右。从绝对水平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从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看,大都是在简单较重、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上务工,其中以体力劳动为多,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在上岗后边干边取得的。这种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参与工业化进程,难度是不难想见的,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身障碍。

2、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大量增加,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类保险基金、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缺乏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努力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分析、研究工作路数、纳入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劳务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劳务输出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信息网络不畅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现实障碍。

一方面我市一部分乡镇没有上网的的条件,与市劳动力信息网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全国性乃至境外的劳务输出基地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使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展工作,也使我们的劳务输出工作有局限性。

4、组织化输出比重小,依靠品牌占市场能力弱。从我市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形成看,劳务输出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劳务输出的规模上,盲目和自发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小规模的输出占整个输出人员的比重还比较大,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季节性输出人数较多,常年性输出人数较少。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还不成规模,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据了解,目前除了双阳的“境外劳务”、榆树的“北京保安”在外具有一定影响外,其它的劳务输出还限于一般性劳务输出状况,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缺乏占领市场的优势和能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促进农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大城乡就业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在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城乡统筹就业存在着制约障碍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城市化的要求,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开发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作为产业主体,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其作为基础性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农村的财政投资,在农村安排资金和项目时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应积极投资农村道路、电网、水利工程建设等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程。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发挥农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林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发展多渠道贸易,增加劳动与技术密集的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要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特别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非耕地资源开发,注意挖掘其中的就业潜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围绕“大长春”城市群的目标,有计划地把我市城郊的乡镇扩为城区,促进周边城乡向卫星城镇发展,以大思路的理念谋划城镇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确定城市化发展目标,把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规划建设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并逐步将城市化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使之尽快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地,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实现从非永久性的“城市漂流”,向永久性迁移(到城镇定居)转变开辟大容量的就业载体,带动就业的增长。

——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租赁、承包、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连片开发,以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地区保护,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方法,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界限,逐步开通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依靠竞争性的市场传递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供求状况和信号,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获得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到2010年基本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达到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使就业服务覆盖至整个城市、乡村。

——逐步建立劳动力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制定完善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规划,在劳动力市场中基本消除城乡、身份等各种歧视以及对进城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城乡劳动者人人拥有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就业的平等权利,可以在城乡、地区和各类用人单位间实现合理流动,就业场所有比较可靠的安全卫生保障,能够体面地工作。同时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纳入就业统计范围,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积极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基地,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运作,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组织纵向、横向联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境内农村劳动力派遣向江浙、广东、西北一带推进;境外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周边国家辐射,提高长春市劳务输出在全国(仍至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继续拓展北京“长春保安”的服务领域;提升广州“长春建安”企业的影响力;巩固日本、韩国果品包装、使馆劳务业务等,打造好长春的品牌,扩大长春劳务输出的知名度。

第10篇

【摘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必然要求。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 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 产业门类较多, 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高, 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镇化, 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 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 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生聚集效应方面,小城镇优于大、中、小城市。我国现有县城和小城镇近3500多个,消化容量大。如果每年每个县、市消化2 000人,全国一年可转移700多万劳动力。而且,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一方面,小城镇的规模受到其腹地经济和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小城镇要成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纽带,它的腹地范围应尽可能覆盖全国农村。不但在地理位置上要合理,而且要按资源定向或市场定向,明确能带动周围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农村工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

当前,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乡镇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外市场竞争的要求,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其产业化、规模化。当前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使乡镇企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选择适宜农村发挥当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开发加工产业,把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其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要求而言,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发展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现阶段乡镇企业的第三产业,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而一些农村急需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如生产要素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劳务、技术市场还没有走上正规,而金融、信息、人才等要素市场尚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农村的信息咨询服务业,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教育的落后局面近年虽然有所改变,但还远远不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展还不够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消除就业的政策歧视, 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 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 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因此,必须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 创新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首先,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 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 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 政府应适当把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

四、提高农业生产率,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 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 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 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五、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在人力资本上所处的劣势地位,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一要在农村狠抓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未来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增加教育投入,从各种筹资渠道来实施“希望工程”,使农村基础教育有一个大的提高;二要全面重视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是迅速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的途径。突出就业主题,以提高劳动力技能为重点,积极开展适应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课程套餐,采用短、平、快和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当前可侧重选择家政服务、餐饮、客房服务、保健、建筑、机械制造类、电器安装与维修类、信息技术类等;四是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 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 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 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第11篇

2月27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广州召开了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13年就业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2012年全省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全省按照“稳定、拓展、优化、提升”的总体思路,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创业带动就业、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产业园区吸纳就业等新的就业增长点,深入实施南粤高校毕业生推进活动、南粤春暖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服务活动、南粤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行动,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省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6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6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8.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40%、122%、114.2%;城镇登记失业率2.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认为,当前我省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一方面,我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持续,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吸纳就业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当前部分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企业工资福利待遇达不到预期等因素,部分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处于徘徊观望状态,导致人力资源市场有效供给不足。

会议对2013年全省就业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会议要求2013年将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拓展就业岗位。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拓展园区就业岗位。二是花大力气推进创业带动就业。高规格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创业项目库,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三是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开展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见习等工作,开展“一企一岗”招聘、“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校园行”等活动。四是促进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落实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劳动力转移基础建设、技工院校对接产业园区等项目,组织好1600场以上“南粤春暖”大型招聘会。五是全面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加强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系统,推进就业失业监测双扩面。做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争实现全省85%以上、珠三角地区90%以上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六是打造广东特色用工文化。深化人力资源省际合作,落实好积分制入户和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推动异地务工人员市民化。继续实施“圆梦计划”,资助1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参加高等教育。引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优化务工环境。

(信息来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第12篇

近年来,我市城乡就业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劳动者择业观念滞后,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技能与岗位对接有待进一步磨合。由于就业供求总量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致使供需结构失衡。从数量上表现为技术工人从不应求,结构上表现为缺少大量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从而导致技能与岗位不能有效对接。同时,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预测分析机制不完善,大量企业用工未做到就业准入、持证上岗。

3、培训机构发展不平衡,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市187家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成人教育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大多受经费、场地、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办学规模普遍较小,规模效应不强;同时,由于培训机构分属各有关部门管理,在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良莠不齐。

4、培训资金缺口较大,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二、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目前全市仍有6.2万名城乡新生劳动力和0.95万名农村贫困户劳动力急需通过培训提高技能,实现就业。具体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1、根据不同群体特征需求,积极开展针对性、实效性技能培训。一是对城乡新生劳动力进一步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逐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使城乡新生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二是全面实施“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帮助“两后生”、失业半年以上的大中专职技校毕业生、复退军人等新生劳动力积累职业经历、培养敬业精神,提高就业技能和市场就业竞争力。三是对进城务工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就业岗位与技能的有效对接,实现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目标。四是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输出前培训”,让他们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跳出农门,脱贫致富。

2、积极实施培训券制度,逐步实现农村新生劳动力和贫困户劳动力充分培训。一是将有培训愿望未能升学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贫困劳动力作为培训券优先发放对象,凭培训券“冲抵”培训经费,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工种专业,接受适合自身条件的技能培训,以强化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二是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认定一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专业设置合理、师资队伍较强、管理制度健全、培训输出业绩显著的培训定点机构,承担起培训任务。三是建立健全培训资源信息制度,尽可能满足地劳动者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机构设置培训专业和用人单位挑选培训合格人员的需求。

3、积极开展“品牌培训年”系列活动,培训和创建一批培训品牌,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竞争力。深入开展以“品牌培训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着力强化我市原有培训品牌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和影响力,力争实现“一县一品”,即市区的“**师傅、三把刀、长毛绒玩具”、江都的“农机收割、建筑装潢、花木种植”、仪征的“沐浴”、高邮的“服装制作”、宝应的“水晶工艺、乱针刺绣”等。同时,进一步挖掘社会需求度高、就业前景广、地区特色明显的培训项目,培育和创建新的培训品牌,提高品牌的实用性和广泛性;采取省、市、县三级共建的形式,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建立1—2个省级培训示范基地,8—10个市级培训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或有区域特色的培训品牌,推动我市劳务经济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4、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积极帮助城乡新生劳动力提升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全”政策,努力扶持建立2—3个青年创业园,力争每年举办一次“青年创业周”,开展创业成果展示、创业设计大赛、创业论坛等系列活动,鼓励和带动更多城乡新生劳动力参加创业培训,挤身全民创业热潮;全面推广“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项目培训模式,建立培训、项目论证、技术支持、法律咨询、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平台,营造“政府鼓励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我市城乡劳动者的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