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0:2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即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幼儿的主动学习来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潜能。教师应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理解和保护幼儿的创新表现,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幼儿创新的支持者。
一、树立尊重幼儿个体发展优势的教育观
幼儿是一个活生生的富有丰富个性的个体,是生命的主人。作为幼儿群体,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的一般身心特征;作为新时代儿童,他们有着许多新的心理色彩;作为幼儿个体,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创新能力表现的早晚、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类型及创新能力的性别差异等。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具有类型和层次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而行成的。因此,对于每一个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可用一个模式来培养,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使幼儿在各自水平上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教学实践中要加强课程目标体系改革
幼儿创新教育应该是一种渗透教育,因此,在为各科制定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时,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一些创新教育的要求,如续编故事、编谜语;听音乐编动作;自由作画、自制玩具等。这里的教育气氛主要是指创设有利于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场所等。物质方面,要为儿童提供充裕的时空和材料,保证他们有自由活动、自由操作的条件;精神方面,要形成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心理气氛,使儿童能自由思索、想象,选择和作出决定,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其中家园共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多向家长宣传创新教育的知识,家园互相配合,为孩子发展其创新能力提供一致的适宜的环境。在一日生活中营造宽松的环境,注重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探索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索活动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去感知科学现象或操作发现科学现象,从而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大胆地寻求答案。因此,探索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大胆探索、创新的过程,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幼儿园的探索活动中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愉快、无压抑感,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周围环境不断的交互作用下,容易形成创新意识。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唯有玩,才能在玩中进行创造。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如果剥夺了幼儿玩的权力,那就等于扼杀了一颗创造的童心。在玩中幼儿能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在探索活动中要提供可供幼儿探索、创造的材料。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诱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发现中激发创造的动机。例如在区角活动的探索区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磁铁、铁针、别针、木棒、布条、棉签、塑料制品等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摆弄中有所发现和创造。
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阶段性发展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那种乖乖的听成人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因为,幼儿教师工作繁忙,每天要面对众多个性各异的孩子难免会有些烦躁,于是那些听话、思维不活跃、在各种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不妨碍成人工作的幼儿常常得到表扬。正这种所谓的“好孩子”标准束缚了孩子创新的积极性,抹杀了蓬勃的天性。因为有创新能力的孩子常常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喜欢从不同角度去探究事物,外显行表现为:在各类教育活动中,爱插嘴;在游戏活动中,有许多拆卸行为和不规范行为等。由于幼稚和缺乏经验,孩子的种种创新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往往产生错觉,并会在言语、行动上不自觉的压抑甚至扼杀孩子创新的萌芽。幼儿期的儿童所表现出的创新由于受其年龄特征的制约,创新表现主要是低层次、低水平的,但这却是其它较高层次创新表现的基础,高层的创新就是由此逐步发展而成的。
(一)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对自身地位认识的转变也极为重要
教师与学生必须从原有的教与被教的关系,转变成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点拨者与被点拨者的关系。不要以权威自居,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提问,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个性 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展的主旋律。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是科技和经济等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工作。小班化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小班化教育,是指通过控制每班的学生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教育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处于填鸭式教学环境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探索精神。学生在学习中,不去思考与判断所讲知识的正确与否,认为教师是权威,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惰性与依赖性,最终导致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小班化教育是从班级授课制演变而来的。小班化教育以小班为载体,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来,师生互动,共同学习,创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助者、支持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形成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多思考、多提问,轻松愉快的学习。
二、 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班化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班化教育中,班级人数少,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教师可以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1、 充分了解学生,记录个性特征。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多观察学生的行为,积极与学生交流,在观察和交流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切实抓住学生最真实的个性特征。同时,学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学习阶段的水平不代表他永远的学习水平,教师要以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成长,不能以片面的、静止的思维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一定要坚持"真实、全面、动态"的原则,将学生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的性格特征等信息记录下来并整理归档,以便为其个性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创新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发展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创新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挥个性。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设计的教案,充分利用教室这一空间资源,灵活安排学生的座位。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是"秧田式",而小班化教育使每一位学生的活动空间变大,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设计,将座位安排成小组讨论式、辩论赛式、会议桌式等形式,辅助教学活动的进行。其次,教师可以用创新知识丰富课堂文化。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在上课之前给大家讲自己搜集的创新名言、故事,使学生不断了解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创新的热情。最后,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设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环境,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3、 合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创新意识。小班化教育可以依托其小额的学生数、更大的活动空间等特点,采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前,教育研究者研究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个别指导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在小班化教育中应用起来。在小班化教育独特的优势下,这些教学方法更容易开展,并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他们愿意自主的参与的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课堂知识。
三、 利用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能在互动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提问作为互动的最基本形式,更应该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师引导性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积极性大大被调动起来,创造性也就被激发起来。提问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回答作出积极的回应,对学生的想法不要急于作出结论性的评价,要仔细倾听学生的观点,对其正确的想法及时予以表扬,对自己不认可的观点也不要立刻否定,这样会导致学生不敢有新的想法,创新能力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 适当组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教师也不能忽略学生的课外实践。课堂教学虽然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思考的方法以及创新的想法,但这些没有经过实践的运用,只能是书本知识,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技能。只有落到实处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否则就是空想。教师应适当组织课外实践,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创新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实施的可能性,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育来培养,教育应担负起这一使命。在小班化教育的模式下,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小班化教育实践,使小班化教育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起到为创新教育的搭建平台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使学生能在小班化教育下养成创新习惯,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团队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曾小勇(1980-),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刘飞龙(1976-),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大唐耒阳发电厂设备部,工程师。(湖南 耒阳 4218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08-02
一、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育制度,仍未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许多方面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够紧密,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够,重点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地方性院校的教师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疲于教学,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这种大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由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提升后,“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1.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创新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的特征。根据当代“以人为本”教育的观点,“创新能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自我的潜在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1]。
2.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参与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培养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目标,都离不开实践。必须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3)协作性。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和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个性品质中的协作特征作为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创新潜能的发挥。
(4)发展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的阶段,其创新能力必然随着个体知识经验结构、思维方式的进步及更多深层次的实践活动而不断提升。
三、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1.培养目标
根据高校本科教育目标和要求,并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强弱电相结合、电气与信息相融合,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以科研课题为牵引,引导大学生接触工程实践,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将导师制、科研团队及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模式
如何确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本科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到我国教育部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推广都体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3,7]。通过对教育部确定正在试点的十所重点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被普遍认同为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为了达到大学生能广泛、有效地参与科研训练,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1)创新实验区建设。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目标的特点,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分别从知识基础、方法训练和环境因素三个维度建立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对于低年级学生,以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为实验对象,以课程改革为先导,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开展学生团队创新实验,研究课程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以国家级工程学科竞赛和真实的纵向科研项目为牵引,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团队创新活动,研究科研方法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最后,以环境营造为重点,在无导师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团队创新活动,研究工作环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各层次学生开展综合创新性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实验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2)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学生是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应将学生兴趣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拓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纪律等各方面进行分层次集中训练。同时,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要兼顾高低年级搭配,不同专业搭配,可以通过拔尖人才选拔、课题科技小组、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在具体的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中实行全程导师制度、专题进行研究、重点课题公关和纵向项目负责制等形式开展。
(3)导师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主导作用。导师的选聘必须兼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区的导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学生的科研指导工作,并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性情的陶冶和为人治学的作风教育。同时,导师团队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结合,学科专业结合。导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和竞赛课题研究工作。
(4)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校企结合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创新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二者的结合点是学生,因此,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完善双方合作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结合运作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需求,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内涵和要求,解决“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难题;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纵向科研项目能获得工作能力、工作经验,为就业做铺垫。
四、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在良好的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一直都在对电气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2007年完成了省优秀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和省示范实验室的建设,2008-2009年学校又投资进行“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学校拥有网络中心、计算中心、CAI开发室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科实验室,能满足学生创新训练的实施。我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改革创新的导师队伍,已完成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了联系,并多次派出导师组成员进入企业交流,共同探讨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培训。2008年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创建的“3+1”创新教育实验班正式运行,已完成了多个纵向科研项目任务,班级成员还取得了国家级竞赛大奖,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校企合作平台已基本建立。
五、结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就当前高等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创新实验区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建设、导师团队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各个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最后结合本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继开.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5).
[2]黄尔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3]黄达人.研究型大学要努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
[4]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5]丁坚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
[6]陈海宁,李湘健.试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多元化模式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文化与技术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有学者所言:“技术与文化从来就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一方面,技术是文化发展与体现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文化是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与技术的关系,使人与技术日益纠缠在一起,而“这种人与技术的纠缠其实就是文化与技术的纠缠”。参考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文化与技术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依据马克思的“文化即人化”的观点,亦即从广义的文化界定来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换言之,技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基于狭义的文化界定以及技术与文化关系的视角,一方面,技术是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文化是促进技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软环境,甚而言之,根据“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社会文化实际上在“规约”和“形塑”着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用以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的技术称为“文化技术”。关于文化技术的分类,有学者根据所涉及的领域之不同,将文化技术划分为文化物品制造技术、文化信息传播技术和文化服务技术。文化物品制造技术是指生产物质文化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如制作、雕刻、打磨、印刷,等等;文化信息传播技术是指将各种文化信息如图像、文字、符号、声音等在不同主体和地域之间进行扩散的各种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电影、广告、出版印刷、网络等技术和媒体;文化服务技术是指为人们提供文化领域的服务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如饮食文化服务技术、文化导游服务技术,等等。从技术对于文化的功能的角度,笔者认为,文化技术包括文化创作技术、文化表现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但因文化创作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文化表现的过程,即是说,文化创作技术与文化表现技术常常交融在一起,无法清楚地加以区分,由此,可以将文化创作技术与文化表现技术合二为一,称为“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这样一来,文化技术可划分为“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文化技术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现代技术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形成了“现代文化技术”。作为人类文化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化技术与其他文化技术一样,具有所有文化技术所共有的特征,如属人性、时代性、进化性,等等,但现代文化技术作为文化技术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又有它自身的一些特征。
(1)现代文化技术具有跨时空性特征。传统文化技术多是以手工技艺(有时辅以简单的机械技术)的形式体现,基于此种技术的文化的传播速度相当缓慢,传播的范围也极为有限。而现代文化技术中融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由于此类技术自身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因而也使得文化的传播和共享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也就是说,现代文化技术能够使文化在较短的时间内甚至瞬间就可以实现跨区域的传播和共享,文化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变为现实。
(2)现代文化技术具有超民族性特征。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技术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之烙印,相反,现代技术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可共享性,因此,基于现代技术的现代文化技术在各民族之间也呈现出趋同性趋势,即各民族都在利用现代技术来展现、传播和创新自身的文化,换言之,在现代社会,各民族采用越来越相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来展现、传播和创新本民族的文化。
(3)现代文化技术具有高融合性特征。文化技术融合是指将不同的文化技术有机地整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器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机电技术”。与传统文化技术在形式上的简单性和单一性相比,现代文化技术形式复杂多样,且不少是融合了声、光、机、电等多个领域的多种技术的复合型技术,这种高度融合的技术能以更快捷、更生动、更形象、更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
(4)现代文化技术具有泛共享性特征。如前所述,传统文化技术彰显了技术主体的个性,多以手工技艺(有时辅以简单的机械技术)的形式体现,因此,很多技术知识是隐性的,只有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学习、传承,共享性差;而绝大部分现代文化技术是多种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多以声、光、机、电等领域的技术形式体现,因此,技术知识多是以显性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进入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以及现场考察、专业学习等手段和形式实现广泛共享。
2现代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
在当代,要更好地展现、传播和创新民族文化,就要大力推动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现代文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基于现代文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笔者认为,现代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有以下几个。
(1)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包括的种类非常之多,但从现代技术的角度看,主要的有机械加工创作与表现技术、电子信息创作与表现技术、化学刻染创作与表现技术等。机械加工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包括机械制作、机械雕刻、机械铸造、机械打磨、机械印刷、机械编织,等等。例如,现代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就是利用先进的现代机械技术加工而成的,而不少刺绣和竹编工艺品则是通过机械编织完成的。机械技术与电器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创作与表现人类文化的机电技术或自动化技术,开发和完善这类技术是机械加工创作与表现技术的主要创新领域。电子信息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主要包括软件设计技术、二维(2D)显示技术、三维(3D)显示技术,等等。例如,美国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等就采用了三维(3D)显示技术,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具立体感、生动感。由于立体影像最符合人们视觉审美的自然特性,因此,完善3D技术是电子信息创作与表现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化学刻染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包括化学蚀刻、化学电镀、化学染色,等等。例如,在当前不少复杂而精细的以金属为材质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使用了化学蚀刻技术。由于市场对精细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因此,在化学蚀刻技术中,化学微刻技术将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总的来看,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的创新趋势是将机械、化学、光学、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于文化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将这些领域的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集成,形成文化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文化产品生产的复合型技术,是未来文化创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现代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文化的创作与表现过程,可能导致文化作(产)品的个性化的缺失,正如有学者所提到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原有的个性化创造纳入到标准化、模式化生产程序中来,形成了批量的生产与复制,文化不再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和灵性的活动,而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因此,将提高文化作(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效率,与突出其个性化统一起来,是文化领域的创意者和生产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文化传播技术。文化传播技术是文化扩散和传播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但在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体系中,主要有网络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电影技术、电子广告技术、出版印刷技术,等等。网络技术。语意网、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移动网络、在线视频/网络电视等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几大趋势。同时,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也是大势所趋。这些技术的出现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将为文化的传播提供十分便捷的手段,使人们在瞬间就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研发大功率直播卫星系统、IP广播、Ka①卫星电视广播等是当前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些技术被应用到文化传播领域,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拓展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电影技术。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它就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3D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影制作,4D电影②也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完善数字电影技术和3D电影技术,发展4D电影技术是现代电影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子广告技术。电子广告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手段。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其发展方向是将3D技术应用于文化广告的展示,大屏幕显示、节能、省电、非平面墙面布置等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播市场所追求的新一代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出版印刷技术。它将向网络在线出版、数字复合出版的方向发展。网络在线出版已渐成气候。数字复合出版是指新闻出版单位以结构化内容加工和管理为核心,支持多重产品和服务形态的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的按需出版方式。它包括不同出版形式的复合、不同媒介的复合、不同产品和服务形态的复合、不同信息利用方式的复合等,也是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7]。现代化的出版印刷技术将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总而言之,由于在全球化的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于现代文化的传播将更加注重传播手段的快捷、新颖、生动、形象、低成本,因此,现代文化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上述的创新领域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本文来自于《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3促进现代文化技术创新的对策
(1)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等,引导现代文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或鼓励现代技术向文化领域的扩散和渗透;但文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仍要以市场机制为主,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即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创新主体按照市场需求来研发技术,而鼓励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创新成果向文化领域的企业转移仍然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激励。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逐步把文化投入的重点转到技术装备上来,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技术含量。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将现代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起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在这些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要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大力借鉴文化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或较好做法,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要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品牌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等。在增强文化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重点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构建完善的制度环境,为文化技术发展提供制度激励。制度创新激励或制约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反过来,进一步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又将对制度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有效的制度供给将极大地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较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就显得更为根本。笔者认为,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提升文化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提升文化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环境,尤其要尽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侵犯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的行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筑路搭桥、保驾护航。
【关键词】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1 关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其创新能力的界定
由国外的研究发现,外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研究可以分为两类:1)纯理论研究:将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同于“进行创新的中小企业”。如格里里奇(1984,P.31)从专利角度,奥斯切(1990,P.73)从产品角度及科莱克恳切特(1993,P.10-11)等人通过专家打分调查分别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定义。该类研究往往对通过创新投入或者创新产出的某一个或几个指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定义。2)基于中小企业投资价值提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概念,大多是基于机构投资的需要。如GIF组织等。该两类国外创新型中小企业研究处于各自的目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其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由于各自的分析视角不同,对创新能力要素的界定方式也各有差异。伯格曼(Burgelman,1996年)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一系列综合特征。它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竞争对手的理解能力、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条件、开拓性战略管理能力等。该定义侧重于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作分解。巴顿(Barton,1992年)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价值观。这是以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来进行定义的。这一定义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但作为定义却缺乏整合观点。
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徐鸿(2005年)在《中小企业的分类及其意义》中曾提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概念,该概念主要是与传统中小企业、生产型生产企业相对应的。他指出: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
其中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许庆瑞、魏江(1999年,1995年)等从技术创新过程角度来分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能力五个方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反映在企业研究出来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化的能力。付家骥(1992年,1998年)等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应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2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目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很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许多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几种作为比较分析(见表1)。
3 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3.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它是1978年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和库拍等人首先提出的,它用来评价多输入和多输出的“部门”(称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经济估计方法,实质是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来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DEA方法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可以用于多种方案之间的有效性评价、技术进步评估及企业效益评价等。
3.2 层次分析法(AHP)
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塞迪提出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准则)、约束条件及部门等来评价方案,来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根据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出各方案各自的权重(优先程度)。该方法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多指标的权重确定上应用广泛。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该方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事物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它将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转变为隶属度和隶属函数,通过模糊复合运算来得到模糊结果集。它可以较好的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4 回归分析
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3.5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统计方法,它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将其分量相关的原随机向量转化成其分量不相关的新随机向量,这在代数上表现为将原随机向量的协方差阵变换成对角形阵,在几何上表现为将原坐标系变换成新的正交坐标系,使之指向样本点散布最开的p个正交方向,然后对多维变量系统进行降维处理,使之能以一个较高的精度转换成低维变量系统,再通过构造适当的价值函数,进一步把低维系统转化成一维系统。
【参考文献】
[1]魏江,许庆瑞.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协调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1996(04):28-32.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7-42,314-333.
[3]刘耀等.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
[4]夏维力,吕晓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01):50-54,72.
关键字:创新能力;灰色;评估指标;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54-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政府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研究生是国家建设,特别是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自主创新水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明确指出,研究生培养要“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如何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目前,所有高等院校围绕研究生的培养体制、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各项改革,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都参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极实践。采用怎样的创新培养措施,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评价,这是进一步指导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基础。本文针对创新人才的特点,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措施,并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模型,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二、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不同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有不同。从普遍意义上来看,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通过创新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角度上看,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产生新思想、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即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体现在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系统、迭代的过程[1]。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能力。创新的实质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推陈,就是要敢于质疑权威;要出新,就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
创新思维具体表现为不盲从和轻信,具有挑战权威、不迷信权威性理论的精神;对出现的事物和现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丰富的、创造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2.创新实践。实践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创新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和验证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创新实践能力体现在实践中大胆采用创新理论、方法指导实践,能够科学设计创新实验,并具备创新实验或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能够敏感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并能够通过实践数据分析问题、总结并发现创新的规律。
3.创新知识结构。要能够产生创新的思维,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要具有创新的知识结构。创新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最终实现创新的基本保证。
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在:创新人才具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4.创新素质。创新的成果常常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共同努力。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创新团队的协作攻关和集体的智慧,这要求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体现在:在创新团队中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此外,作为创新团队的领军任务还必须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结合目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一些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针对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建立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打牢专业基础。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研究生缺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欠缺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得研究生很难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要改变以往“满堂贯”的方式,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可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专业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教育。
2.建立柔性课程体系,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科知识表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等特征,以专、深为特点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创新型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需要。针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建立柔性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强化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增大学科知识中经典、成熟、基础课程的比重,使这些基础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为研究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要打破专业面的限制,淡化学科壁垒,向边缘学科、相关学科或跨学科方向延伸,改善研究生单一的知识结构。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程,使得培养过程具有个性化和柔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研究生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
3.依托实验教学和科研项目,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调动创新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结合课堂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年,国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高等院校的教学实验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高校要加强硬件和软件的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条件建设的投入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研究生导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鼓励研究生自己从实际出发思考与提炼科学问题,以锻炼其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习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等院校要针对创新人才的特点,建立适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和方法。目前,大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过多地关注课程学习的成绩、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这样很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生个体存在不同特点,兴趣也存在差别。有些喜欢或更擅长进行理论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多;而有些却更愿意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强,可能短时间内难以写出SCI论文。因此,对研究生的评价,不能忽视人才的个性和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等特点,对研究生的评价搞“一刀切”。高校应该给研究生一种宽松的环境,促进不同人才的发展。同时研究生的导师也要在培养研究生质量上严格把关,公平、公正和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要保证培养高质量的合格研究生,也要尊重个体的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
根据前面讨论的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力、质疑力和想象力等子指标。
其中,观察力是指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及时发现问题,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并加以剖析,从现象中悟出或想象出深刻内涵的一种能力。质疑力是指敢于对现有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加以拓展和论证的一种能力。大胆的质疑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质疑本身就是“创新”的体现。想象力指能够根据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地假设和构想,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包括实践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持久力等子指标。
其中,实践设计能力是指根据实践或实验要求,设计和组织创新实践或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是指按照实践或实验要求,能够参与完成实践或实验的能力。分析能力是指根据实验现象或实践过程,以及收集的相关数据,总结、统计分析实践或实验数据,最终找到最优解决方法的能力。持久力是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穷追不舍,刨根问底”,自所发现的问题开始直至问题得到解决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知识结构分为知识结构宽度、专业知识深度、知识更新程度等子指标。
其中,知识结构宽度是指研究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深度主要衡量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精通程度。知识更新程度主要反映研究生对最新科学进展跟踪和把握的能力。
4.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子指标。
其中,团队意识是指研究生参与团队研究的意识。沟通能力衡量研究生与不同的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能力。协作能力指乐于与别人进行合作,共享资源的一种意愿。
从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可以看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包括学习成绩、平时的科研动手能力、科研基本素质等多方面。目前对这些指标的定量计算主要依靠专家打分,这里的专家应该包括研究生的导师组成员。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逐步建立评估指标与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学习成绩等定量考核指标相关,进一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其中,知识结构宽度可以根据所学的课程体系数量分析,专业知识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评价。创新实践能力可以根据研究生参加科研中体现的实践能力来评估各指标。
五、创新能力的评估模型
由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值,对各指标的量化主要依据教师或专家根据评估对象的情况进行打分,利用专家评估的数据对评估对象的创新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
针对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以及指标量化的特点,选择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评估的步骤如下[2][3]。
1.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等级。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评估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可表示为:
V=(V1,V2,V3,V4)=(优,良,中,差)
2.确定评价灰类。确定评价灰类的主要工作就是明确灰类的等级、灰数和白化权函数。在评估中可以选择与评估等级相一致的灰类,即优,良,中,差。假设专家打分采用十分制,即满分为10分,专家对每个指标的评估分数在[0,10],构造相应的灰数和白化函数如下。其中lsj表示第s个专家对第j个评估指标的评价值。
第1类 优:灰度∈[10,+∞],白化函数为
f1=
l/10
l∈[0,10]
1
l∈[10,+∞]
l∉[0,+∞]
第2类 良:灰度∈[0,8,16],白化函数为
f2=
l/8
l∈[0,8]
2-
l/8
l∈[8,16]
l∉[0,16]
第3类 中:灰度∈[0,6,12],白化函数为
f3=
l/6
l∈[0,6]
2-
l/6
l∈[6,12]
l∉[0,12]
第4类 差:灰度∈[0,4,6],白化函数为
f4=1
l∈[0,4]
(6-
l)/2
l∈[4,6]
l∉[0,6]
3.计算灰色模糊评估矩阵R。设参加评估的专家数为r个。根据(2)定义的白化函数,计算lsj属于第i类评估等级的权fi,然后计算第j个评估指标的第i灰类的灰色值nij和灰色模糊评估矩阵R中的元素rij。
nij=fi(lsj),nj=nij r=
其中M为灰类等级数。
4.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评估指标的权重由专家群体知识、经验来确定,在评估过程中,可采用AHP、灰色关联度或德尔菲法来确定。设确定的指标权重为W=(w1,w2,…w13)
5.计算评估结果。利用灰色模糊评估矩阵和指标权重,计算B=W*R.B的每个分量表示评估对象属于各评估等级的隶属度。
由专家根据隶属度的值判断评估对象最终的评估等级。如需要得到唯一的评估值,则将评估等级量化,设四个评估等级对应的量化值为V=(10,8,6,4),则最终的评估值为D=W*R*VT
六、结束语
本文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并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问题,提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公正、科学的评估,能够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对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机制的改革。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还需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建林.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3):34-38.
[2]王三喜.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灰色聚类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4,(3):70-73.
关键词:独立人格:创新;德育
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那些“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者,其人格上的突出特点是都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这种人格上“超然独立的特性”就是独立性人格品质的表现。它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内在条件。
一、独立人格的内涵阐释
(一)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
(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社会网络;外部知识搜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追寻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通常认为只有大型企业才具有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机会,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利的地位。然而,近年来真实的情况却是大批中小企业自成立伊始就开始进行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也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创业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拥有持续竞争力必须整合内外部的创新体系,协同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国际创业的实践表明,破除不同协同主体间的合作界限。实现国际创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搭建有利于发展的网络系统,整合创新要素,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加快自身发展的主要模式。协同创新是国际创业企业发展的主流,如何识别及利用国际资源,并通过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将相关要素整合,实现单个要素无法实现的协同效应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对国际创业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然而,在企业的国际创业实践过程中,诸多案例表明。并不是企业开展创新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存活,破产和倒闭依旧是许多企业无法避免的结局。导致这种结果归根到底在手企业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协同创新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研究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对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维度构成及其形成原因的统一认识。本文基于国际创业视角,在对协同创新能力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维度结构与影响因素。
一、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
1.国际创业的内涵
通过以往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国际创业内涵的界定有―个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前期摸索阶段、中期拓展延伸阶段和后期完善深化阶段。
(1)前期摸索阶段
McDougall和Oviatt认为国际创业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发展。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逐步深化,企业走出国门,探索原来较陌生的国际市场的行为。McDougall通过对国际创业企业的研究,奠定并巩固了国际创业创新理论的地位。然而。众多学者在此时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从个体特质、组织,以及环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来研究国际创业企业遇到的现实问题。总而言之,在前期摸索阶段,学者们将国际创业解读为企业利用全球化资源和广阔市场条件使其国际化变为现实的过程。强调企业的特征是跨国经营、成长迅速,研究的对象是走国际化道路的新创企业。
(2)中期拓展延伸阶段
国际创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创业的含义。创业要具有前瞻、冒险、创新等特征,因此,学者在结合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国际创业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延伸,不仅仅关注国际创业企业,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的创新。这个阶段的学者看待创业的视角也逐渐变得宽阔。认为国际创业活动构建于企业家或企业构建的国际社会网络关系中,如Coviello和Munro通过对英国一家软件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诸如此类的企业往往通过网络关系捕捉和利用来自国内外的市场机会。
(3)后期完善深化阶段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际创业实践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不再局限于公司战略和市场战略方面,有学者从学习能力、关系网络等开展论述,解释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战略和机制等问题。国际创业被提升到创新的层面,并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创造,具有跨越国界、新创性和前瞻性等特征,最终目的是获得商业机会并创造商业价值。此外,Oviatt和McDougall将国际创业界定为“打破国界限制,捕捉、设定、分析和利用商业机遇,以创造未来产品和服务”。国际创业是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积极寻求新的机会,通过快速增长来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战略管理倾向。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际创业的特征主要有:跨越国界经营、专注于机会、冒险陛、创新活动、为获得国外的资源和市场。因此,国际创业企业可以被界定为“为了追求竞争优势或价值增值,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进行跨国界经营的企业”。
2.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末,外学者基于协同学和创新能力的有关文献,对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不同界定。Reinartz和Kumar指出,协同创新能力是指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工艺。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独特的研发试验去创造新知识或整合现有知识的能力。谭鸿鑫指出协同创新能力是如今国际创业企业发展的主流,企业协同创新包括内外部的协同创新。主体分别是企业组织本身(内部要素的互动)、企业本身和相关主体间的互动。
然而,国内学者们的关注点多聚焦于协同创新的内涵层面。其中,陈晓红和解海涛将协同创新视为一种分工现象,在这种创新体系中,协同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宽泛的分工关系,通过满足各自的供求需要,追求技术创新。程蓉认为,协同创新即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与创新有关的要素,提高整体协同度,从而实现总体创新收益大于各自收益之和的一种能力。欧光军等则指出协同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企业通过复杂的非线互,使资源和要素进行创新性组合,实现有效耦合,企业通过这种能力。可以迅速协同整合内外资源,获得更多外部技术支持,进而打开新的市场。可见,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是一种涉及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为:在战略愿景驱动下把所有资源转化为同质企业文化下的资源,强化企业对资源创新和协调的一种能力;能够对所需要素进行创新性融合和重构的能力,不仅仅是资源的简单拼凑与叠加: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为了实现企业创新战略,整合国际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一种系统能力,从而获得协同效应。
二、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视角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从多个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类别。
1.能力系统视角
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力系统,应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结构,其内容也各不相同。从构成要素角度,协同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等四个维度:而从要素关系的构成角度分析,协同创新能力则是一种基于技术与市场、技术与组织、技术与战略、技术与文化等四个维度。以及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能力。Persaud等认为协同创新能力包括创造和整合两个方面,将企业所拥有的内外部资源进行科学的利用和创新,产生新的产品、工艺和技能,并将协同创新分为技术研发、运营、知识管理和创新性等四个维度。郗英和胡剑芬依赖协同学原理构建了企业生存系统协调度模型,通过计算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企业核心能力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从而对企业生存系统进行了描述分析。
2.过程协同视角
资源基础观认为,一个企业内部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替代的资源和能力是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源泉。由于协同创新是一个繁琐、变化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寻找和开发新的资源,或探索新的资源组合,这无疑都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此外,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产生更高质量、更新颖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可以使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更高的客户满意度,进而提升经济绩效。郑刚在研究中将创新过程分为技术、战略和文化等要素组成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五个阶段并建立模型,并结合海尔集团的案例说明此模型的适用性。同时,陈劲和王方瑞以及陈劲和阳银娟指出企业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整合(知识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绩效整合)和互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的匹配度)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杨林和柳洲基于协同学原理建立了一套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即从知识协同、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动力协同等四个层面来分析协同过程,简化了对协同创新的认识。
3.动态联盟视角
杨丽伟从动态联盟的角度研究国际新创企业的协同效,在联盟内部识别哪些因素对协同创新产生影响,并将整个联盟分成协同主体的关系网络、协同创新战略和技术创新保障能力等三个方面,同时划分了各维度下的要素。喻金田和提出了因变量为新创技术联盟的协同创新绩效,自变量为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的战略、过程及专利数,同时构建了创新机制作用模型。Lundvall和FIreeman在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创新系统的组织、文化和市场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新的协同动态联盟系统三维度的具体内容。王婉娟和危怀安结合协同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中对“协同创新”与“能力”两个概念的理解,从协同创新战略规划水平、发现合作伙伴并建立合作关系水平、管理和协调合作关系水平、协同创新资源的投入水平,以及协同创新的产出水平等五个方面测度了协同创新能力。
4.网络联接视角
网络是协同主体为了维持或强化竞争地位。自愿选择在彼此间建立灵活关系、共享集体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创新作为一种通过集体活动才能最有效开展的过程,网络起着关键作用。网络对知识扩散有明显的促进,这恰恰是协同创新的关注点所在。曾德明等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网络结构对于创新性企业的群体知识扩散,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转化非常重要。刘丹和闫长乐从网络联接的视角出发,指出当创新逐步衍生到系统化、网络化,内部成员之间的频繁合作和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是完成从技术创新到技术扩散的必要过程。企业在国际化道路的进程中要通过创新网络来整合资源,这样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三、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维度分析
国内外学者基于能力系统视角、过程协同视角、动态联盟视角、网络联接视角等四个方面对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维度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愿景塑造、机会识别、变革创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和组织间承诺等六个维度,这也是众多学者对协同创新能力维度的总结。
愿景塑造是指协同中所有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景,使整个组织产生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在进行国际化建设时,塑造符合自身发展的愿景对于适应国际市场的挑战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机会识别是指搜寻、探索市场机会和创新方向的活动。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必然会建立起相应的技能和程序来扫描和识别有用的资源和信息。变革创新是指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其战略定位,激励创新,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该能力强调进行打破常规的探索性学习。通过企业自身的创造性来适应国际化变革的要求。资源整合是指企业捕捉到不同主体间相匹配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并以新的成果形式展出。企业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重新配置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价值。合作共赢是指企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借助外部资源,创新整合,形成合力,增强各自竞争实力,从而创造共赢之举。组织间承诺是指创新表现为一种不可预料的变化,对于协同各方来说,会抵制这种变化,所以企业对于这种变化的心理状态需要时刻把握,同时这种承诺也是组织的约束力,可以使协同中不同个体与组织保持一致的行动。协同创新各方成员要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使企业间的协同更加有效。
四、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1.国际创业导向
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创新过程。要求具有不同利益追求、背景和性质的创新主体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开发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各个创新主体拥有一致的价值基础,因此,对于国际创业企业来说,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愿景、营造敢于冒险的氛围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具有创业导向的企业通常先于竞争对手识别、开拓和利用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市场机会。Zahra等在研究中也提出。在企业应对动态环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创业导向的作用显著,对协同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国际创业导向对国际创业企业的绩效有着很大的影响。李欣和郑世明通过对浙江117家新创企业进行研究发现,国际创业导向对企业国际化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创业导向通过影响协同创新最后影响企业的绩效。胡望斌和张玉利通过对150家企业的大样本实证研究,验证了国际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指出成熟的企业比新创企业的国际创业导向更具特点。
2.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关系网络是通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信息的传递交流产生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有助于企业打破地域限制,使不同属性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整合创新,提高整体协同度和资源有效利用率。
在社会关系中,信息等各种资源相互联系组成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存在于组织内部与外部自由市场之间,同时也是组织创新资源和协同合作的前提。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主要动机就是以社会资本为渠道对所获得的资源分配运用,最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国际创业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多方面的,资源的属性和种类都得到扩展,不同属性和种类的资源可以互补也可以整合,在诸如资源、知识和技术等各方面耦合的过程中促进创新的产生。辛冲和冯英俊[27]提出协同创新中的互补性对企业组合中的成员具有促进关系。当企业通过别的途径获取自身所不具有的资源时,并且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是必须的,企业间的合作愿望便会变得强烈,从而使企业间的合作成功率大大增加。
在国际竞争环境下,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企业必须参与其中。由此,国际创业企业不仅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互动交流、知识转移,并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周劲波和黄胜对关系网络视角下的国际创业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由于关系网络有助于国际新创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新创企业劣势、规模劣势和局外人劣势。从而为自身创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通过相互协调,有效融合更多外来资源,提升其协同创新能力。
3.外部知识搜索
外部知识搜索分为市场知识搜索和技术知识搜索两类。在国际创业背景下,企业对外部知识的搜索与整合更加有利于维系动态竞争优势,解决创新性问题。
随着顾客需求变化加速,市场知识搜索对国际创业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日益突出。张文红等[29]认为,市场知识搜索关注顾客需求,为国际创业企业进行新产品定位或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条件。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和顾客)合作交易及时识别外部机遇,利用供应商的技术与资源,减少产品开发风险,并准确预测顾客需求变化趋势,提高创新效率、加速a品推广应用,促进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奉小斌和陈丽琼在研究外部知识搜索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关系时,提出采用知识创造、公司运营、战略开发和创新效率等四个维度来构建企业协同创新模型。
技术知识搜索帮助国际创业企业充分利用外部的技术知识溢出机会,打破技术资源整合的领域屏障和地域障碍,对于增强国际创业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具体而言,技术知识搜索可以获得异质性知识,有助于企业获取互补性技术,将外部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活动能力。
4.协同主体特征
协同创新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过程与以往的合作创新不同,更注重合作双方众多资源的相互交换和相互作用,因此,这种合作体现出系统自身的组织特征。协同创新的合作过程具有整体效应,可以孕育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就主体因素而言,李兆友指出,企业创新主体协同主要有决策者、R&D、市场、生产和管理等五个层面的协同;宋之杰等认为,协同创新是在博弈之间产生的,而创新资源则是协同主体博弈的工具,同时协同主体的行为对企业创新协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洁含和刘志迎指出协同创新主体受到知识和地理距离的影响,国际创业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创造的双边关系无疑会对双方的合作产生影响。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交流的阻碍就会减小,知识的转移也会加快,双方的信任也会加强,无疑会增强企业双方的协同创新程度。此外,他们也指出协同主体的地理距离对协同创新的影响较大。
五、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措施创新能力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66-02
创新可推动民族进步,促进社会发展,人类自身亦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持续地发展及完善。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体制变革的深入,学校将素质教育置于首位,尤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体系的关键内容。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环节之一的“体育教学”,可有效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因其“教学目的”及“培育目标”特殊性,亦表明了其对于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具特殊性。在高职高专院校素质教育全方位实施中,要充分考虑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将创新能力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要以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特征为基础,优化整合传统体育教育,创设以创新教育理念为背景、符合社会发展的体育教育“理论及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进而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变革的深入发展。
一 创新能力教育理论的概念
创新能力,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经有效运用“社会经验”及“理论知识”,为人类社会发展给予具“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的新“理论、思想、方法、发明”的能力,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民族进步。人的综合素质里,“创新能力”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人类“社会及自身”价值显现的关键前提。
创新能力教育,指经培养及修正学生创新的“意识及动机”,激发其创新欲望,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首要任务的素质教育,是我国为了加快开展“科教兴国战略”而推行的重大决策,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导向。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教育,务必需理解创新能力教育理念,洞悉其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间的差异,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规避其“即时效应”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教育”思想,启发、诱导学生在“学习及发展规划”的创设,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意识,以便其能快速地“融入、适应”社会,推动学生健康发展。而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务必与时俱进,以创新教育理念为背景,更新教育观念,对传统教学的“内容、方法、形式”实施变革,探索更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二 创新能力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及基本策略
1.创新能力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师认知水平。教育实施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学体制变革的如火如荼,教师由“主体向主导”地位转换,但教师教学组织者的地位永远无法替代。当下高职高专院校引入的全新教学内容,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理念下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实现由“知识为中心”向“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务必提升素质教育理念认知水平,转变教学理念,在实施创新能力教育活动中,有效地“组织、引导”教学,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创新能力教育快速发展。
第二,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强化教师创新体系的创设及完善。教师置于媒介地位,其素质能力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创新能力教育对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务必强化创新能力体系的创设及完善,让“教学理念”、“组织模式”与“教学方法”等,顺应素质教育需求,符合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素养”的要求。此既为开展创新能力教育的基础,亦是促进素质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关键。故此,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需构建“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变革创新”的教学理念,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以便让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环境,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2.创新能力教育实施的主要策略
第一,更新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创造力”、“完善人格”及“个性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其颠覆了传统“重视传授专业技能,强化培育单一技能”的教育理念。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理念需及时更新,需构建“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体系,其是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为前提,启示学生“创新意识”为基础条件,培育及发展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教学形式。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需懂得体育教学不仅只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还需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确立学生终生体育的习惯。
第二,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体育教学主要特征有下列几点:其一,实践性。体育基本的“理论与技能”,在传授活动中其实质皆为“实践”,是经教师与学生的引导及自主参与而一同实现的教学活动。其二,整体性。体育教学为完整的“动态体系”,于教学的“内容、目标及实践”等皆呈现出鲜明的整体性。其三,社会性。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关联密切,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育,更加突显出其社会性特征。其四,灵活性。教学形式上,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差异显著,于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内容”的选择及设置上,则突显其特有的“灵活性”特征。
三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实施创新能力教育的途径
1.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培育创新意识与能力相融合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多以传统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于教学活动中为被动接受角色,无法发挥及培育其独立的“个性与自主意识”,有悖于当下倡导的素质教育需求,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故此,需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与模式,重视培育学生的“爱好与兴趣”,调动及启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释放个性,培育学生形成“自主意识”,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发展。
2.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形成与发展,受外界刺激及影响,与环境密切相关。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依据内容需求,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调动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且可给出个性化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发挥自身的“引导、辅助”效用,支持学生的独特见解,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及时展开归纳、讲解,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里修正见解的偏差,提升学生认知水平,调动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及学习自信心的提升。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创新水平
自主学习,为学生经独立的“探索、实践、质疑及创造”等手段获取知识与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之一。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需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依据体育教学内容需求,将与学习有关的要求展示给学生,并提供足够多的学习时间,诱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活动。在此学习活动中,将会相应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探讨、思维、创新”能力,促使高职高专学生生成全新学习理念,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4.创新教学评价
体育的课堂不仅仅是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进步的空间等变化。因此,创新教学评价可以采用诸如:设立创新附加分,设立自我表现分,改变课堂提问方式,改变课程的评价方式等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岩、陈凤英、金连坤等.21世纪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1(4)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任务之一。农村小学生依赖性强,处于被动思维状态,缺乏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愿望,让他们动脑思考。
一、教育观念是构建创新的前提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又取决于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以及相对的转变。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开始实施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
1.激发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创新欲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创新意识的萌芽。根据学生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欲望。教育方法,新颖恰当,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唤起学生创新的意识,产生创新欲望。
2.以感性认识,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法则、定律等教学,也是对其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在学习抽象知识并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从而感知认识是理解知识的重要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和主要信息来源。
3.培养思维能力,强化创新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需要具有乐于求异的一种心理倾向作内驱力。教师一定要善于选择具体的主要题材,从而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当中不时出现一些求异的因素,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予以肯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求异成果的重要价值,同时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
二、运用成功效应,让学生不断创新
一、农村中学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为适应时展、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教育改革深化的大形势,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斟酌、论证提出的新词。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之“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而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创新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机制,一个系统,涉及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概括地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创新教育强调的重点是:为了培养造就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有适应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推进和实施创新教育须遵循层次性、基础性、师范性、开放性、民主性、启发性等实践原则。
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突出问题
1.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
素质教育的实施正不断向深层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但是人的观念的更新决不是朝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参加几次业务学习,听几个讲座,能说出几句新理论,就表示观念更新了。教育思想观念上更新不到位,往往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比如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套上了认知、能力和情意领域的新要求,但在实施中却得不到落实;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仍是传统守旧,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不敢放手,而只在方法、手段上作一些革新式的小打小敲;公开课前学生一律整齐划一地趴在桌上休息等待上课,与课堂上的活跃表现不相协调。
2.应试教育的影响痕迹颇深
音乐虽不是升学科目,但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目标、模式、方法、手段、评价方式等都对音乐教育产生了较深的影响。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不如主学科有保证,音乐教师间缺乏交流研讨机会,他们在应试教育的“熏陶”下不自觉地深受其影响。如应试教育唯智育为上,为数不少的学校音乐学科尚是虚设;乐理、识谱教学方法守旧,枯燥单一,学生机械识记,索然无味;器乐教学偏重技能训练,过多追求专业考级,轻视乐感培养。
三、创新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要求
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保障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能,但要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的环境和氛围。创新教育强调对教育的全方位的改革,而重点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学校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更应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体制、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安全与自由的保障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极为重要,应注重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2.培养创新意识是基础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音乐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音乐教育中蕴涵着丰厚的促使学生创新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勘探和开发。音乐教育要创设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听讲,用批判的眼光学习,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动机,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例如在音乐欣赏中,不同的学生听后感受各不相同,内心体验因个体的生活环境而异,根据音乐的演绎性和不确定性,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较多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采取主动的批判态度,突破线性思维模式来进行三度创作。
3.培养创新思维是核心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具有流畅性、独创性、变通性、灵活性等品质。创新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问题,并将知识进行广泛迁移,它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爱因斯坦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贝多芬说:“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外。”音乐形象的模糊性、多解性、演绎性、不确定性给人们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巨大空间,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独到的优势。
4.培养创新技能是阶梯
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创新的基本方法有加减法、重组法、模仿法、迁移法等。创新技能的培养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加强科学训练,使学生在储备丰富的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教学生“学会创新”。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广泛,能够培养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创新技巧,通过训练形成创新技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构建体系和序列。
5.培养创新个性是底蕴
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新成就。创新个性一般说来主要包括勇敢、敢于冒险尝试、富于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意志品质好和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和优越的创新情感,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