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0:2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政治经济学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构成了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有关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在揭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推进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并且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
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价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关心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之所以也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并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价值量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形成的比列关系不同对商品生产者影响不同,只有当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差额。无论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现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
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商品价值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当然,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调节的这种消极作用,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缺少不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现代经济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
的货币理论。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和商品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通过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即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生产者必须想方设法将商品换成货币。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将之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完不成,摔坏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市场销售对于商品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货币的职能,马克思认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当商品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就是价格,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或观念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商品交换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买和卖变成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危机的可能性就隐藏其中了。马克思分析了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中货币量的规律,它等于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这一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普遍适用。马克思还分析了铸币和纸币的问题。货币产生之后其形态经历了贵金属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到当今的电子货币,其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货币还有派生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政治经济学理论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围绕剩余价值马克思建立了资本理论、分配理论、流通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学涉及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企业运行机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农业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及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等。政治经济学理论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制订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我们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理论时,不仅要认真学习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结合实践不断创新政治经济学。
作者:滕建华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学院基本原理教研部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目前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理论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对此本文本想一一加以评判,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有一些似是而非
的,甚至是模糊的认识进行一定意义的探讨,笔者认为是有必要的,因为深化对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劳动价值理论的原创精神的基础上的。故本文拟在若干问题上与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求澄清劳动价值理论之内涵。
一、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的区别问题
商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价值,所以分析商品实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简单商品经济社会还是发达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从此人手,才能了解价值的内涵,才能进而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比较具体的范畴。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①“这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②然而有的学者却以此为依据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显然他是把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所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认定为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从而混淆了价值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样两个命题。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联系的,那么作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则。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的逻辑研究”。③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间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刚在艰难地发展着的商品”④,而是“充分发达了的商品”⑤,诚然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形式发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始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理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理论正是遵循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遵循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要求即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逻辑
的展开和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要求。而劳动价值理论所揭示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只要是处于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在相当多的地施很不发达,只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促使生产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向前发展。如果简单的以所谓的现实已经超越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曲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对于部分学者所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有条件性”论断,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误解。
二、正确认识价值的决定和源泉问题
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最初同这种形式无关。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⑥可见,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它是有别于商品学研究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即政治经济学只是研究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下,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交换过程中两种使用价值交换的依据是什么呢?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讲的是由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是由所有参与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作为依据的吗?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商品本身有多大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两回事。因为:“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咽。它体现两种异质的使用价值背后存在着可以通约的东西,而这种可以通约的东西,绝不能由使用价值来决定。即“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⑧。事实上,交换的前提的确是该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这毫无疑问。但前提并不等于依据,交换所依据的东西是抽去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人类一般劳动。但有学者认为既然是各种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但为什么单单只抽象出—个人类一般劳动呢?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的枢纽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即体现在商品中的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异质的具体劳动是形成使用价值的要素,同质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其实所谓的异质指的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所谓同质指的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在每个商品上是同质的,只是在量上大小不同。那么很自然,交换价值的依据只能是人类劳动一般,只有以此为依据,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才具有量的可比性。如果将各种要素也参与到交换价值的比较中,交换势必会陷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劳动和劳动过程是怎么样的循环陷阱中。
而且,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
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⑨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脱离使用价值抽象地谈论价值”,而是将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起来谈论价值的。其实仅仅认识到交换价值的依据是人类劳动一般还不够,因为还并没有认识到价值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是把价值创造的劳动当作社会劳动来看待,把价值当作社会关系来看待,商品和商品相交换,其实质是体现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不过在商品社会里,人们交换劳动是通过商品为媒介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无论从交换价值的依据来看,还是从使用价值的属性与价值的属性是无法替代性上来看,商品的二重性都是存在的,是不能划一的。所以有的学者提出的“交换价值只不过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延伸和另一种广义的使用价值而已,商品的二重性实质上还是一重性”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
在价值的源泉问题上,特别强调的是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是两个概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价值必须以生产出使用价值为前提,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同样也是生产价值的条件,但绝不能混淆生产价值的条件和价值形成的源泉,也不能混淆价值形成的源泉和财富形成的源泉。生产价值的条件和生产使用价值的条件是同一的,但二者的源泉则是不同的,前者的源泉是人类抽象劳动,后者的源泉是劳动和生产资料。这是因为价值所代表的是人类劳动的交换关系,而财富的生产是体现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蕴涵着不同的内涵,故不能简单划一。
此外,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有学者提出,“各种生产要素都有可能充当交换价值的源泉”的论断,其实不过是马克思对此早已进行过严厉批判的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对此马克思指出,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三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毫无共同之处”⑩,就象公证人的手续费、甜菜和音乐这三者之间毫无共同之处一样。其错误之处在于,把各种收入的源泉之间能联系起来的社会生产关系抛掉以后,又把它们还原为互不相关的各种收入的直接源泉,而且上述三种收入,只是一种分配关系,而并非收人的实体本身,至于收入的实体本身是什么?收入本身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收入不是与实体本身,要分配,必须以所分配的实体已经存在为前提,那么收人的实体是什么?就是物化的社会劳动。物化的社会劳动由于存在不同的所有权可以转化为不同所有者的收入,但不能把不同的收入转化为实体本身。
三、正确认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
首先,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详细地阐述,他指出,价值决定格,而“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即价格只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商品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模的着,价值虽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却和商品不同,看不见、摸不着,价值要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和货币发生交换关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该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必须把自己的舌头塞进它们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内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外在的价格才能得以表现,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已。
其次,马克思肯定了价格与价值在量和质上存在背离的问题,马克思指出,“虽然价格作为商品价值量的指
数,是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但不能由此反过来说,商品同货币的交换比例的指数必然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标。”⑾这就是说,虽然商品的价值量必须通过价格才能表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价格一定要和商品的价值量完全—致。对于价格和价值量的背离情况,马克思指出,货币和商品的比例关系,既受价值量的决定,又受其它诸如供求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价格“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而“商品就是按这种较大或较小的量来让渡的“。所以只要价值量转化为价格,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商品和货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也就是必然的。而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正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此外,马克思还指出,价格和价值在质上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即“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阐述了商品价值决定价格的基础上,并不否定价格本身有脱离价值的现象,而认为这恰恰上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再次,马克思同时也指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和影响的现象”的论断还有着致命的错误,它根本无法回答当供求一致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这一问题。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出现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就已经起支配作用。如果把供求作为决定价格的源泉,那么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一辆汽车和自行车为什么是有不同的价位?显然是无法回答。
对于价值分析和价格分析的层次问题,思格斯在编辑《资本沦》第三卷时,为了对付庸俗经济学家对马克思
劳动价值价值理论的攻击,运用大量的经济史料,详细论证了价值的产生和发展直至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历史过程,论证了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的历史过程。恩格斯指出,在初期的简单商品交换中,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并且是围绕价值来变动的,特别是简单商品生产越充分,则较长期内的平均价格越是与价值一致;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一切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被资本征服了,工业取得了应有的支配地位,清除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障碍,使工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这样对整个交换来说,就完成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移,这是—个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生产价格规律恰恰是价值规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转化形式,尽管现象会偏离本质,但终究替代不了本质。可见价值分析是高于价格分析的深层次的实质性东西,无论价格怎么样地复杂,如何偏离价值的轨道,其背后的决定力量都是价值,价值分析的独立化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严格区分价格决定和价格实现的不同。前者是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后者是现象问题,二者绝不能混淆。
四、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在现阶段的指导意义的问题
首先,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规律理论的揭示。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以及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刺激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还表现为利益关系,只要社会不能直接地调节这种
利益关系,商品生产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最适宜的形式,商品生产过程中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运,必然会促使每个商品生产者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普及全社会,使生产力向前发展。市场化改革二十年的成就证明只要我们尊重价值规律,我们的事业就能向前发展;相反,如果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我们就必然走弯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脱胎于半殖民和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不仅要完成工业化,而且还要完成现代化目标,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实践上把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统统视为异端,简单地认为我们可以不经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这种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做法,结果证明只能是经济的“穷过渡”。
再看当今的时代特征是经济的全球化,其实质就是市场的全球化即资金、人才和生产要素的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也就是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为各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开拓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否有效地融人世界经济,使本国经济结构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尽可能的有利地位,成了促进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想独立于全球化市场经济之外,不遵循价值规律的原则都是不可能的。
最后,看一个理论能否经的起历史的检验,关键是要看这个理论本身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封闭的理论必然抛弃,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事实上,我们对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服,并不断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从计划和市场的排斥论到消极结合论到积极结合理论再到十五大所确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过程是我们丰富和发展价值规律理论并自觉地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价值规律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农村,由于实行了,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城市,由于建立起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焕发出了生机。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成绩斐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这—切恰恰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闪耀出的灿烂光芒。那种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说法,才是真正地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五、正确认识如何科学地发展地看待马克思的劳动
价值理论的问题本文认为对待的态度应该是在坚持中促进发展和在发展中丰富。坚持就是要坚持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理论。即坚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观察问题的方法、立场;坚持根据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展的客观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这是根本原则问题。坚持的基本原理,并不是要把它们当作—成不变、恒古不移的教条,而是要在坚持的同时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时代、形势和实践的新变动,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是基础理论而不是应用理论,他们的理论是现实经济的高度抽象,并不是每个国家以及具体阶段的现实。我们决不能离开本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来谈,那是—种空洞的理论,而是要以中国的问题、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限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历史地科学地对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者的态度。
注释:
1、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2—71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2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3页。
5、同上。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6页。
7、《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49页。
8、《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50页。
9、《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65页。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商品和商品经济的概念和条件;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表现形式和作用。
难点:价值的本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起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讲授时间:8学时
第一节商品
一、研究资本主义关系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
这是因为:
1.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2.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胚芽
3.建立中商品分析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4.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最抽象的经济范畴
二、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商品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判断一个物是否商品的两个标准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
3.商品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的存在
第二、劳动产品属于经济利益不同的生产者
(二)商品经济
1。什么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统称。
2。商品经济的类型
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叫市场经济。
三、商品二因素
(一)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方面需要的属性。
2.对于使用价值应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3.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4.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5.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交换价值的概念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二)价值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又叫价值实体
2.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其本质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独立统一体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排斥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又叫有用劳动,是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具体形式是由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目的等决定的。具体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经济
特有的范畴。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二者既不分先后,也不分主次,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五、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或多少。它的测量尺度是劳动时间。
(二)商品价值量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什么是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各个商品生产者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不同而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时间。
2.商品价值量为什么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如果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造成谁的主客观条件最差谁的商品的价值量就最大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同一商品没有统一的价值量,不能进行商品交换。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重大意义
(三)在考察商品的价值量时必须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概念
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
2.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
3.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简单劳动创造价值小,复杂劳动创造价值大。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或自乘。
(四)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1.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或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中的产品量;一是单位产品中的劳动量。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形式;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等。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看,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的商品量就越多,从而单位商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此外,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同时,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则不发生变化。
六、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什么个人决定,产品自己支配;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每个商品生产者互相提品,彼此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完全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
表现: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或不能完全卖出去,从而私人劳动不能或不能完全转化为社会劳动。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什么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学习私人劳动和社会流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人们交换商品,事实是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价值不仅反映同一生产部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也反映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的概念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二)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1.简单的、偶然的或个别的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在萌芽状态的商品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和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1只绵羊=2把石斧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及其关系
第一,在简单价值形式中,互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绵羊是被表现价值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石斧是表现价值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
第二,处于价值形式两极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存在着互相依存和对立对关系
一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二者又彼此对立和相互排斥,同一商品不能同时处于价值形式的两极。
(3)相对价值形式的性质或内容
第一,表明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都具有共同的质,都凝结了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价值内容。(因为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相交换得到表现)
第二,表明按一定比例相交换的两种不同的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相同的。(因为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相对价值量通过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来表现)
举例:在1只绵羊=2把石斧中:
若斧的价值不变,羊的价值提高1倍,即1只绵羊=4把石斧
若羊的价值不变,斧的价值提高1倍,即1只绵羊=1把石斧
若二者的价值都变,且方向和比例相同,即1只绵羊=2把石斧
若二者的价值都变,但比例相同而方向相反,即1只绵羊=8把石斧
(4)等价形式的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5)简单价值形式实质上是商品内在矛盾的简单外在表现形式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作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而存在的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作为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而存在的
(6)简单价值形式的缺点
对商品价值质和量的表现都是不完全、不充分的,看不出价值在所有商品体上的一致性看不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能否与所有商品相比较。
2.扩大价值形式
(1)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简单的表现在一种商品上,而是表现在其它一系列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优点
第一次把商品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第一次真正表明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3)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都是不完全的,系列都是不相同的,没有众所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从而造成商品交换的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一般价值形式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用等式表示即:(见课本)
(2)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简单的
第二,商品价值的表现是统一的
第三,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能与其它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特殊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局限性
一般等价物在时间上不固定,在地区间不统一,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4.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的含义及表示式
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其等式式:(见课本)
(2)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的区别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最后固定在贵金属黄金或白银上。
(3)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它们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其次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三)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结果。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3.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如何理解马克思指出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一)价值尺度
1.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的或想象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结果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3)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5.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要求具有价格标准
(1)什么是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衡量货币本身大小的。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2.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或现象的货币。
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的具体形式
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或货币符号,只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5.影响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货币量的因素
待售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内社会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即: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
货币流通速度
7.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或者说,只限于由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属货币需要量。
8.通货膨胀的概念
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9.流通手段职能造成买卖脱节、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三)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含义。
2.执行储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或金银制品
3.贮藏手段的作用:能够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货币“储水池”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是用货币清偿债务、交纳赋税或欠款的职能。
2支付手段经使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3.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会引起货币流通规律的变化
(五)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2.世界货币的作用是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别国商品;作为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支付赔款等。
3.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第三节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一)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不仅以价值为基础,还受供求关系影响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价格偏离价值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与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三、价值规律在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由于传销的前车之鉴,我们在了解和直销有关系的事物时,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也是必要的,只是在了解连锁销售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盯着法律看。比如为了照顾养猪的农民,国家可以用法律规定猪肉卖十块钱一斤,但是没人买你一分钱也赚不到;当然为了照顾食肉大众的利益,国家也可以规定猪肉卖一块钱一斤,但是还会有人销售猪肉吗?农民今年是种苹果还是桔子看的不是法律而是市场规律,商人进货看的也不是法律而是市场规律。所以我们在看一个经济领域的东西时,如果要看法律这一块就去看他是否违反了现有的法律就足够了,在此基础之上,看他到底能否从事最重要的还是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据。
法律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来规范行业,保护正确的和整顿不合乎经济规律的运营模式,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直销模式之所以在全球越挫越奋,参与者越来越多,是因为这种模式符合大家的创业需求。法律最终就是要保护消费者的这种创业模式。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未来也一定符合法律。
法律是对社会上出现的某种现象的认可和规范,从法律的定义可以明显地看出,法律是主观的、是以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是可以人为的生产、改变和销毁的,社会发展规律则是客观的、是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法律需要遵守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所以宪法也是需要修改的,就是为了和社会发展相吻合。同时法律具有滞后性,只有在对某个事物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才有充分的依据用法律来认可或者禁止,规范或者保护(当然如果某个事物具有自主的维护系统:一方面自身不具备造成社会混乱、损害大众和国家的利益的途径;另一方面可以自我维护,自主运行。那么也就不需要为其立法了)。 《交通法规》、《土地法》、 《婚姻法》、 《股票法》皆是如此。在没有《婚姻法》和《土地法》的时候我们总不可能说结婚和种地是违法的吧?如果人们一味地依赖法律则是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说明社会不够文明,人们相处得不够和谐;另一方面说面人们的素质普遍低下,不知道主动去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也不知道主动去维护社会文明,法律只能防止恶劣的事情发生,而形成好的社会现象,靠法律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靠的是人们的素质,道德观念。政党给某个事物立法的根据依然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利于人民利益,那么我们在判断一个新生事物是否也应该以此为标准呢?不可能所有人都等着有法律认可的时候再去从事,这是荒唐,任何法律的诞生都是建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既然没有人敢在没有法律的时候去从事又怎么会出现法律了,而好的机会往往就潜藏在法律规范之前,但是它属于目光超前和头脑冷静的人。
连锁销售作为一种市场营销其过程依然是促进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在连锁销售所完成的每一次交易中,整个过程并没有与法律冲突。首先企业合法生产、正常纳税,产品经过质量认定,这与有关商业法规完全符合;其次流通的所有商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属于公平交易:同时经营者依法纳税,属于合法经营;另外,企业按时保量发放经销商的奖金提成,符合劳动法规;第五,不允许未满18周岁的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教师、医务人员(除过已经退休或者辞职的教师和医务人员)、公务员和现役军人、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境外人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人员从事,这也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很多朋友会认为因为要从事所以才消费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这其实纯粹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是人们跳不出传统的消费意识。没有任何法律说因为买了东西而获得经营权利是违法的,如果真是这样,商人就不能使用自己卖的商品,饭店的人也不能吃自己做的饭了,买过衣服穿的人就不能卖衣服了,这是何等荒唐之事!有人说,一个东西按照100块钱直接卖出去是正常的,但是附加一个可以经营此商品的资格在里面然后还是按照100块钱卖出去就是不正常的,觉得这是一种诱惑,其实这只是人们不理解直销理念,消费意识落后的一种感觉而已,而这种感觉本身就是错误的,你感觉不正常并不代表就违法,只能说明你还不理解其内在的含义而已。如果这种感觉成立的话,超市为了促销给每个一次性消费满100元的消费者奖励一袋洗衣粉也是违法的。什么叫诱惑,诱惑是一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用无法实现的利益作为诱饵去欺骗另一方的利益,诱惑的结果只能满足一方的利益也就是执行诱惑的一方,另一方所期望的利益本就是虚有的,是设局方精心设计的骗局,如果双方期望的利益都达到了那么还存在诱惑吗?连锁销售的确每一分产品背后都有一个机会,很多人也的确是因为这个机会而消费的,但是第一,消费之前是全面了解过的,而且交易的过程是公平交易,并没有说这里有机会就多加很多钱在价格里面:第二,每个人在消费的时候希望得到两个东西,一个就是产品,另一个就是实现挣钱的目的,产品会按时交给他,而且每一个人在选择之前对于如何创造利润,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可以获得多少利润都是全面了解过的,选择就意味着接受这这种理念,只要付出行动了,加之行业的负责和众人的帮助,希望达到的就必定能够实现,不想成功都不可能,那么这有什么诱惑在里面呢?也就是说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全面的(当然有人不相信是真实的就没办法了),交易中的双方寄托在交易上的希望在交易后都能够实现,交易前的说明真实可靠、光明磊落:交易过程公平、公正:交易后的利益有绝对的保障,而且交易的商品不是,不是废品、次品、假货、走私货、军火,那么有什么地方是违法的呢?有人可能还会说传销就是因为这样而违法的,其实传销违法并不是因为有以消费而获得销售资格这种独特的优惠政策,而是获得资格之后由于业绩压力而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和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得到迅速发展,除去要建立起它的基本经济制度外,还必须依据客观情况及国内外的实践,确立自己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资源配置的方式,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指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控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作用和其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一般规律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
1.市场经济的实质。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市场问题。
①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转的中心和轴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为市场进行的生产;消费是通过市场而实现的;分配和交换离开市场则不能顺利进行,一切经济行为和活动都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市场作为连结宏观和微观的中心,使得政府通过市场运用经济参数引导企业的经济活动,也使得企业通过市场接受政府经济参数的引导,这样以市场为中心和枢纽,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市场与企业的“双向调节”。这样便形成了市场需求作动力来引导产业的市场模式,即:市场需求、消费产品、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决策理论发展。
②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基本手段。资源,从经济角度来讲,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已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财富和人本身以及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这种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条件。
资源配置是指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亦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而且配置的最为有效或较为有效,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了资源配置的最优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按比例,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另一个是有效率,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两者共同构成资源配置的最优标准。
③资源配置的方式,现在的理论中普遍的观点是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
计划的方式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但这种在最初有过成功记录的方式却都在发展中显示出不足。其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低,浪费大,成本高;二是经济调节不灵活,时效差,一旦失误损失更大;三是信息费用昂贵,信息质量差。中央计划机关难以准确把握种类繁多、变化万千的市场需求。
市场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实践所证实了的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但纯粹的市场配置资源也有自身缺陷,它长于效率而短于比例,调节整个社会资源分配时带有自发性、事后性,从而导致经济波动,周期性出现经济危机;存在着市场失效区;易产生垄断,并导致两极分比,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再是单一的市场配置方式,而是有计划的市场配置,是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我们所指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作为基础方式和主要手段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企业的自主精神和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和保证产品的供应;有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自由选择有助于企业实现收入最大化;有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市场具有各种优势,这些优势集中到一点上就是它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因此说,市场经济的功能就是能够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其基本特征就是交换,而商品是交换行为的最基本客体,而市场是与它的客体同时产生的,市场从其最初意义上讲就是商品市场而商品所有者是市场的原生主体,它表现为不同的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商品的规律反映到市场经济中,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这些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决策机制等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1.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不仅仅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发挥其作用。其基本内容仍然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种商品均以各自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其它规律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一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它的劳动消耗必须符合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才能获得收益。市场价格与价值的相对高低,反映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价值规律正是通过这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劳动的作用。而作为一种市场经济,该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实现的。价值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要求每一个生产者都要重视市场的需求,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谈得上生产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二,价值规律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是通过竞争和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生产者就越有利可图,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生产者就得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而这一过程也就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价值规律其内在的要求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还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
价值规律通过提供商品价格制定的客观基础,可以用于指导消费者消费。为了吸引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生产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相反如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的消费,也可以通过高价格来实现。这种对消费的指导作用,不仅是为了更好满足社会消费需要,而且反过来还可以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计划。
2.竞争规律:竞争,从实质上说就是商品生产中劳动消耗的比较。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的客观必然性,它和价值规律一样,都是商品经济固有的规律。它起着如下作用:第一,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商品的价值是在竞争即市场上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消耗比较中实现的,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在现实上了解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一个新的产品的价值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还促使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说明它在促使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方面的效率更加提高。第二,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自然淘汰的法则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同样的作用。通过优胜劣汰,产业结构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彻底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更加迅速的、合理的发展。第三,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的,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3. 供求规律: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同样反之亦然,这种商品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相互作用,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形成均衡价格的规律性,就是市场的供求规律。供求规律有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促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市场提供不断变动的价格信号。
第二,直接决定市场总量与结构状况,推动市场在均衡和非均衡的状态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中幼林;作价
林价是林分价值的货币表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林分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正常的货币交易,是林业产值改革试算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林业政策面向市场的一种新举措,过去,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诸如建立林价制度,实行森林保险,林分折价入股,林分资产转让,买卖青山,营林成果评价,以及森林灾害损失评估等,都需要以林价为基础。所以制定林价是深化林业改革和发展林业商品经济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兴隆林业局随着林业深化改革,栽植的幼林也开始有了转让,但在转让过程中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不能漫天要价,所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价格尤为必要。为尽快使落叶松中、幼林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加大林业深化改革的力度,我们依据本地区落叶松营林成本调查资料,对落叶松中、幼林有偿转让提出如下见解。
1 落叶松中、幼林作价的必要性
林业生产的产品是林木,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与农牧业相比,是它们的十几倍,就是说林木的培育从种子育苗到森林成熟,木材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是个漫长的生产过程,森林培育的全部投资只有林分主伐时才能收回,这种传统式的林业生产周期,不但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周转,也不适应今天步入市场商品经济轨道的生产需要。商品林的生产要求林木有更多的工艺成熟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达到自由买卖或易主经营。
通过落叶松中、幼林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手段,有利于改善林分的经营环境,提高集约化程度,实现科学育林,缩短职工造林的受益周期,调动职工造林的积极性,树立起造林就是财富,就是商品的观念,是职工致富的有效途径,激励职工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落叶松中、幼林的转让和交易核心问题是如何作价,解决了作价问题,可使中、幼林像林木种子、苗木、木材一样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实现其价值。使“谁造谁有”的政策及时兑现和落实,这是林业经营对象由过去那种自然生物的实物形态,转向现在的经济观念的价值形态的飞跃,是劳动价值的实现。但应该指出,中、幼林作价交易只是转移林分或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并非更易土地权属,是占用权的临时变更,不能与买卖土地混为一谈。
落叶松中、幼林的有偿转让是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它无损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它有利于职工培育森林的积极性,有利于职工致富奔小康,因此,落叶松中、幼林作价势在必行,并对林业深化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2 落叶松中、幼林作价的方法
随着林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林业局提出从1990年开始实行新的林业产值改革试算方案,因此,林价的实际应用已被推上日程。关于幼林的计算方法,应采用序列林价,根据森林在培育过程中,逐年投入的费用复制公式计算的成本法,其公式为:
T,=∑Fi:(1+L)n-i+1+(P+C+S)Ti:∑
l=1
T;-序列林价;E-第1年的单位面积投入费用(元/亩);L-货款利息率(12.96%)
P_利润率(25%)
C-税利(8.8)
s-林木损失率
依据本地区落叶松营林成本调查材料及物价局、农业银行、保险公司收集的物价、贷款等计算办法,进行落叶松中、幼林的作价编表,落叶松各年龄阶段的价格由营林成本(含利息)、利润、税利、保险等为止部分组成。该表的林价是按现实的市场物价和工价编制的,因此在应用该表林价时,要依据不同的时期和中间期间物价上涨部分才能体现林价的合理性。
例如:设a为制表年至用表期间物价上涨指数。
设b为制表至用表时的年数。
设T(用时林价)=Ti:(1+a)b
在确定2005年林价时,先查出制表时到用表时的物价上涨指数,如制表时为2000年,5年间物价上涨指数为10%,要想确定10年生落叶松林价时可用下式表示:
T=Ti:(1+10%)5=475(1+0.10)5=765
上式计算结果即为现实的10年生落叶松的市场林价。该表的制定是在地位级16(日本落叶松)、15(长白落叶松)中等立地条件下进行的,在考虑林分生长表指标高低时,林价可上下浮动。
3 对落叶松中、幼林作价的几点看法
3.1落叶松中、幼作价应从林业生产实际出发,以价值规律为依据使制定的序列林价即在理论上驻足,又要切实可行,切忌不讲科学,凭眼力、靠经验,甚至以长官拍板定局的作法,违背价值规律的价格必将阻碍林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影响步入商品生产的轨道。
3.2由于中、幼林作价直接关系森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的利益尤其在集体林区及少林地区,关系到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应先搞试点,逐步做到买卖双方、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生产者、经营者的满意。
3.3凡买卖的中、幼林,应划清四至,标桩立界,发放林权证,避免林权纠纷后患。
3.4中、幼林作价,以序列林价为基础,公开标底,竞标成交,将竞争机制引入交易市场。
3.5中、幼作价交易可以和租赁荒山相结合,幼林所有者、经营者在中、易的同时,可优惠租赁一定数量的荒山荒地继续经营,对主动租赁荒山经营好的农户,则可优先售购中、幼林,或用中、幼林等价交换集体成林,使其近期有效,远期有望,永续经营,稳步发展。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违背其基本原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有局限性,但这种理论上的局限性是历史时代的局限性。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的优秀品质和鲜明特征,应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科学真理的同时深化对其的再认识和深入研究。
通过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和深人研究,我们意识到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在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后,即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经济结构是以工农业物质生产为主,非物质生产比重很低;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生产中体力劳动占绝对优势。所以,马克思以考察产业资本为主,着重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迅猛强劲,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范围不断扩大,使得现代劳动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深切表明: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种类在增加,已不局限于产业劳动者的直接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领域也在拓展,即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早已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这就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实践在发展,理论要创新。与时俱进是及其劳动价值论的本质特征。
其实,马克思也不是对此一点没涉及和预见到。在马克思看来,在商品生产中也不是只有工人阶级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创造者。马克思一方面鲜明指出资本家是社会生产中的寄生虫并坚决抨击之,另一方面,马克思绝不无视或轻视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资本家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相反,马克思也承认他们参与了商品价值的创造,并对管理型资本家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微观经济活动中的领导地位作了充分的肯定。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也解决不了的理论困难,回答了为什么劳动要转化为价值,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又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首先发现并论证的,它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价值论及其劳动二重性学说,不仅是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政治经济学学习与研究的决定性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劳动二重性是揭示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运动发展的钥匙,也是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化商品经济道路的钥匙
马克思第一个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指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物,由此创建了商品二因素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早就看出了这一点,却不能解决它。亚当·斯密在其政治经济学范畴中就反映了商品的二重性,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别开来,但是,由于他(他们)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因而不真正懂得商品的二因素,最终只能将价‘值和使用价值混同起来。马克思明确指出:在他以前的所有经济学家那里,把商品归结为“劳动”的分析都是不清楚和不彻底的,必须把商品归结为具有二重形式的劳动。也就是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可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商品二因素不过是劳动二重性的产物和表现形式。
货币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的第一次外化。商品是使用价值的体现、具体劳动的产物;货币是价值的体现、抽象劳动的结果。马克思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交换的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过程,使商品本性中潜伏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发展起来。为了交易,需要这一对立在外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的形式,这个需要一直存在,直到由于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而最终取得这个形式为止。包含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现在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劳动产品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是商品交换的必然。
货币之所以能作为价值物存在并行使其职能,始终是因为它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所以,从本源上看,货币拜物教和现代拜金主义一类,不过是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在认识上颠倒商品与货币,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根本不懂得或歪曲了劳动二重性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服务是商品的第二次外化。但无论是它的使用价值或价值,都不具有物质形态,所以服务商品的二因素很容易被人忽视。这也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因。其实,服务作为商品,具有一切商品所固有的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二因素。只不过其二因素在表现形式上有不同于任何其他商品的特点。服务的使用价值即由劳动服务引起的效用,比如马克思举例分析的运输业所出售的商品使用价值,就是场所的变移。为了取得场所变移的这种效用,劳动在特殊的合乎目的的形式下被消耗,而相应耗费的还有生产资料如燃料、运输工具、交通设施等;“由于它们的生产费用,也有交换价值。而且,服务的价值同样取决于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运动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因此,在一个时期的服务价值变动,与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方向和速度是基本一致的,即呈上升趋势。
马克思通过劳动二重性对服务商品二因素的揭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讲,不管它是以物质形态出现显而易见也罢,还是以非物质形态隐蔽地出现也罢,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来讲,认识服务商品的二因素,把服务业及其产品作为市场交换的内容和社会总产品统计的对象,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社会生产力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都有直接的指导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商品的第三次外化。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条件的,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产物。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不容置疑的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结合,只是有它自身的特殊性而已。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其他所有商品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了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正因为这样,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内容、范围、比例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不仅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而且使工资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商品最大的特殊性,还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即创造商品价值的能力。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向我们充分表明了培养人尤其是教育人的重要性。人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一切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我们要实现“两个转变”,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教育和科技发展体制。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所揭示的发展生产的两种方法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以增加社会劳动总量,增加投资来发展生产,扩大财力开发是可以的,但对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十分有限。因此,与之相适应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和外延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过时。而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是无限的,因为具体劳动的增长、科技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是无限的,这就是我国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道路的依据。
二、劳动二重性是解析资本主义复杂经济现象的密码,也是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杂现象新情况的密码
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经常会碰到许多矛盾的经济现象和复杂的经济过程。只有透过这些矛盾的现象和复杂的过程,才能获得对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充分预见到我们可能遇到的这些困难,他说:“这个似乎存在而从结果来看也确实存在的矛盾”,可能把他们引人迷途。他还告诫后人,要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仅仅依靠某些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事实是完全不够的,甚至还可能产生歪曲资本主义经济实质的论点,而必须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作系统的研究。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把劳动二重性视为剖析资本主义关系的方法论。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方法论作用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全部事实的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从商品细胞开始的。他不仅揭示了商品的二因素,指明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而且阐明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以商品生产从而也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全部矛盾的萌芽状态开始的;因而,贯穿资本主义经济始终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抗性矛盾自身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表现形式。
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引起政治经济学革命性变革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二重性为依据的。正是考虑到劳动二重性学说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及其基本规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马克思指出:“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科学地提出并解决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必须以明确区分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的劳动与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为前提。从劳动二重性学说出发,马克思成功地解决了在古典经济学那里成为难题的关于简单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分问题。尽管简单商品流通(W-G-W)与资本流通(G-W-G }存在似是而非的相同之处,而实际上有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恰好属于两个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是以商品二因素的对立为基础的。
正是由于把劳动二重性的方法引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他写道:“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由劳动二重性决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的观点,还引出了雇佣工人劳动的二重性、资本主义工作日的二重结构,增加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剥削程度的二重方法,资本的现象和本质以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等重要观点。由此展开的进一步分析,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并阐明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的其他重要理论,如积累理论、流通理论、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等,都是以劳动二重性原理为基础的,都可以劳动二重性作为方法论手段来破译和论证。
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有力武器,也是创新社会主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有力武器
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否定与发展相统一,是政治经济学走过的一条成功道路。没有密切地联系实际经济生活,特别是在对一切新经济现象的分析中,不断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作斗争,经济理论不会有今天的蓬勃生气。劳动二重性作为认识经济过程的方法,也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研究发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建立自己的理论时,“毫无例外地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末,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是普遍地把具体劳动同抽象劳动相混同,尽管这种混同在不同流派有质的区别,但根源却是共同的,在于它们的阶级局限性。
在古典学派那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凭直觉划分劳动的两个方面,而没有把握它们内在的矛盾统一。其代表人物就是亚当·斯密,由于他不能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明白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于是也就不懂得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外部形式与内在本质的对应关系,结果只能得出片面的自相矛盾观点。发展下去,不可避免会产生像著名的“斯密教条”那样的错误结论,因此马克思鲜明地指出:“斯密自己后来也抛弃了自己的理论,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来源,恰好要到他的科学的起点上去寻找。.不过,马克思并未就此否定斯密理论的科学内涵,相反地肯定了他促使人们去认识劳动二重性方法上的重要贡献。
在庸俗政治经济学则是另外一回事。对它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划分,正好相反,蓄意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混同,是其理论思想的一般原则,实质是要掩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抹煞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界限。“生产要素”论就是典型的例证。
“生产要素”论的创始人让·萨伊,以斯密的“伟大继承者”自居,但却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基础,抹煞了斯密的主要贡献,主张物品是否有价值在于它是否有效用。他以生产三要素论来说明效用的产生,认为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并且偷梁换柱,在用使用价值生产过程代替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之后,把参加生产过程的三要素:具体劳动、生产资料、土地概括为价值的源泉。很明显,萨伊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更是混淆了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妄图用一般生产来偷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劳动来顶替雇佣劳动,用生产资料取代资本,用土地代替地产,以此达到掩盖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资本剥削的本来面目。萨伊还否定了斯密分配理论中的科学成份,主张既然价值(效用)是生产过程三要素共同创造的,那末,资本主义社会三个基本阶级收人的源泉就应该是:劳动—工资的源泉;资本—利息的源泉;土地—地租的源泉。这就是马克思所批判和讥讽的“三位一体公式”。
关键词:创新 原动力 创设 问题 意识
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而“问题教学法”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有益探索。“问题教学法”能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由此,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研究主题,采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一、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也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习价值规律时,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l)如果不尊重价值规律会产生什么后果?
(2)当市场上某一商品供大于求时,会造成商品价格下跌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此时该企业应如何面对这种困难?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我们是学生,直接去从事商品经济活动还很远,现在我们要不要尊重价值规律?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二、讨论问题
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也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可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首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探索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追求思维过程的观念。也就是说,讨论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得到所研究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宽分展现学生研究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结合上述学生的提问我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某郊区一家奶牛场的工人,每天不得不把这个场日产量10%的一吨左右的鲜牛奶象污水一样处理掉,这种情形入冬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新鲜牛奶不适宜储藏,只能及时处理掉。据了解,该郊区50多家奶牛场每天要倒掉数十吨牛奶。请谈谈对造成上述现象原因的看法,并为这些奶牛场出些点子以避免浪费。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办法,如制成牛奶副食品。送给福利院、提高牛奶质量等,又得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尊重并运用价值规律的结论。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减少了学生的盲从心理,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
三、解决问题
(一)经济学领域里的污染治理
在经济学领域里,污染治理的概念主要强调的是外部经济,事实上,就是在没有签署契约之前,把部分生产成本给予他人,以使他人得不到稳固的收益,依据这个方面,污染治理是不符合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主要是生态环境没有纳入到生产要素中,而且没有限制污染治理的产权。从自然方面分析,资源和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动性和外部性,使其无法实现产权的私有化,生态环境的产权是不允许私人和企业介入的,唯独国家和政府能够代表社会行使权利。在国家追求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的增长和解决就业压力时,就忽略了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讲,循环经济是由国家和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循环经济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实行的是首先污染之后进行处理的路线,截至目前,已基本的解决了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正在发展的热潮中,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全面实施,因此,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比例非常大,如果依照发达国家的治理理论,现阶段,我国将不用担心环境问题。然而,调查表明,2020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总数将达到14亿之多,比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将会多出一倍,但是我国的领土面积却是发达国家总和的一半,依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我国受到的污染程度会是其3倍之多,这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我国的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方面原因,重要的是他们将污染系数高的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薄弱,如果走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很容易使我国生态系统无法运行。实际上,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我国提出来的,而是美国,因此,在生态环境上,我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在保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三)循环经济与效率的关系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效率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技术、选择和配置效率。主要强调的都是用最少的生产要素取得最多的产品,效率的提出主要是指一些生产要素是有限制的,应当提高其使用效率,但是,在以往的经济学效率分析中,生态环境并没有作为主要的投入要素,因此,这是人们忽视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应把生态环境作为效率的主要投入要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效率观念,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
依据生态经济学者的观点,通过生态学的相关规律去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的经济活动服从于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在自然条件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活动,这样的想法非常不现实,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度很大。因为经济规律是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依据,然而,并不是生态规律。在经济社会中,任何一个经济人都向往实现利益最大化。在生产的过程中,当不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要素时,都希望利用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使他们的收益实现最大化,此时,生态伦理和道德就微不足道。然而,如果把生态环境进行定价以后,其意义就变了,出于利益因素,生产者自然会重视生态环境。所以,为了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经济规律的重要作用,以此实现生态环境最优化,这就要求政府进行调节,通过经济规律改变生态环境。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生产规模小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想循环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例如,几年前,辽宁省对一批规模小的造纸厂进行改造,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重新建立了一批年产量超过30万吨的大型造纸厂,使造纸厂实现了集聚效应,这不但能够提高其产量,还会减少污染,因为其先进的生产设备,能够更好的处理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宏观经济政策与循环经济不能够协调发展
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到了经济工作中的首位,然而,在具体的宏观调控工作中,却没有实施,循环经济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缺乏健全的运行体制
循环经济的平稳发展,应该有完整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因素的定价范围和循环经济的有偿使用,此外,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之间的基本责任制度。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资源再利用机制、节约资源机制和技术支持机制。完善的制度和相应的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基础,也能够有效的确保循环经济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现阶段,企业应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管理体制,使循环经济更快的向前发展。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1.不断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度进行创新
制度创新的主要概念是: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首先应改进和完善制度,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打破现有的发展格局,应把生态环境、市场资源引入市场经济中,所以,应有一个完善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与基本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
2.选择好循环经济的发展领域
循环经济的发展领域应当以以下原则作为标准:首先,实现四个统一原则,就是市场收益、就业压力、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共同发展的原则,事实表明,部分产业能够满足这四个原则共同发展,如果有这样的产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例如,废弃轮胎的循环利用,可以生产防止噪音的地板,这不仅能够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相关问题,还能够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获得经济收益,对于这样的产业,政府应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其次,优先解决双高产业,双高主要指的是: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例如,部分冶金、化工和造纸等领域,其污染系数较高,应主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污染排放。最后,对于一些资源稀少,并且进口难度非常大的产品,应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例如,我国的水资源从整体上来看比较短缺,进口也比较难,所以,应重点开展水的循环利用。
3.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把生态环境和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能够为人们所信服进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领域,它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必须强化人民群众对循环经济的正确认识,使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4.把循环经济纳入到宏观调控中
在调节经济总量时,以往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财政和金融政策,不能够在调控总量的同时,分类和细化企业和产品的部门和类型,然而,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应充分的进行细化和分类,以此能够与财政和金融政策相一致。
5.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生产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利用效率,反之,则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应在技术上予以扶持,不断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进行交流和融合,使循环经济更好的发展。
6.科学、合理的监测环境和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有合理可行的政策和管理手段,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优势。现阶段,我国在环境和资源信息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与资源监测手段。
7.国家应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
我国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加大循环经济科研的资金投入力度,相关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国际流会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吸收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此外,还应引入具有现代化管理经验的专业型人才,进而为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
三、结论
1.如何向学生介绍逻辑学知识
在教学中,如果把逻辑学作为知识系统向学生介绍,会加重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负担,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学生未必欢迎,而且这样做容易喧宾夺主,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将一些重要的逻辑学知识渗透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2.注意概念的运用
逻辑学上,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与总结,包含着特定的历史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准确介绍学习的历史事件的概念。如果概念不明,必定会导致判断错误。在学习时,常有学生将张謇及大生纱厂误认为是内容。如果学生掌握了的概念,知道大生纱厂是张謇私人创办的企业,便不会犯这种错误了。还有一些类似的比较重要的概念,都需要教师向学生明确讲授,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垄断、封建社会等。
3.注意对历史时间的记忆
历史时间是历史的基本线索,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线索,虽然当前考试中几乎没有直接提问历史时间的试题,但很多试题的解答还是依靠历史时间,因为时间是理清历史事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本线索,知道了历史时间,才能知道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知道了事件的先后顺序就能进一步判断事件之间的关系。假设有两个历史事件,时间接近,那么时间在前的事件往往是后一个事件的原因或背景,而时间在后的事件,往往是受前一个事件的影响而产生的。如(1894~1895)和(1898),后列强掀起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维新派开始了维新变法。在前,是因,在后,可看作是果。另外,如果两个历史事件基本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两者常常互相影响。如西方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同一时期中国先后经历了和。这种情况在中国史和世界史发生交叉时表现得较为明显,很多学生在思考时思路不够开阔,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并强化由时间关系凸显出来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相信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路会更加广阔。
4.有意识地运用逻辑学的基本理论
三段论是逻辑学中著名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形式在历史教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都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讲授后,可以向学生提问有何影响,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向学生说明因为属于资产阶级改革的范畴,所以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分析战争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等问题,而且通过经常性的练习,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养成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5.加强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遵守逻辑的规律,必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要求教学语言要条理清楚、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语句层次结构明晰、语句通顺连贯循序渐近。要加强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采用的语言应具有条理性、科学性。(2)教师的语言应个性化。(3)不同类型的语言各具特点,组织类语言简单扼要,问题类语言清晰明了启发引导,阐述类语言要准确全面,画龙点睛。
二、提高教师的逻辑学
关键词:汉语语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一、汉语语构形成的语言学机理
(一)汉族表达情感的语言传统
从语言学以及文化学上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构总是基于这个民族的生活特点以及表达情感的基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认识到语构所形成的民族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一个民族的生活的基本语言规律。首先,汉语语构基于汉族生活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任何一个民族在表达个人的基本情感的过程中都是需要把内心的情感来外在出来,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语言的发展。如喜悦的感情、伤悲的感情、悲哀的感情、伤心的感情,这些感情是人性的体现,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把这种感情来表达出来,所不同的是任何一个民族在表达感情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工具是不同的。这实际上也就是世界上众多民族之间所存在的诸种不同语言的根本原因。其次,正是基于人们表达感情的基本手段不相同,换言之,任何民族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工具不同,实际上也就造成了人们对语言的运用的不同。
(二)汉语含蓄的表达特点
汉民族一直算世界上的一个保守的民族,也就是说,汉民族对于外在的事物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保守心理,这种保守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民族保守的民族特点,这就是汉民族在吸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比较缓慢的一个深层原因。从民族性格上来说,必须认识到汉民族的含蓄性格造成了汉语言表达含蓄的基本特点。首先,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总是不把自己的直接目的表露在语言之中,换言之,与西方国家的人们不同,汉民族总是把自己的欲望含蓄地表达在自己的语言之中,而不把自己的直接意思表达出来。比如,在对待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方面,汉民族与西方民族的表现是迥然不同的。在汉民族,总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来把礼物打开,因为汉民族认为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而西方民族则会直接当着客人的面来把礼物打开,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客人的尊重,这就是两个民族之间表达感情的一种巨大差异。其次,正是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就导致了汉民族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总不能把自己的直接目标表露在语言之中,这实际上就对汉语的语构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以至于汉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过程中总是含蓄表达,实际上这就是汉民族表达感情的一种策略,而这种语言表达策略实际上已经内化成了汉民族的一种民族性格。
(三)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法结构
在中国,汉语至少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汉语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起起落落。纵观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经历了一定的困难与挫折才形成了今天的态势的,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存在的。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汉语由最初的简单的语法结构逐渐形成了复杂的语言结构,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对象。首先,生活的渐趋复杂性造成了汉民族语言的复杂性。也就是说,在人们语言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是逐渐发生复杂化的。这正如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样由最初的物物交换逐渐发展为物与货币的交换,再逐渐发展为今天复杂的商品交换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言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性。其次,语言产生的根源就是为了表达生活,换言之,在语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为了表达特定阶段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而产生的,只有认识到语言的这个基本特点才有助于认识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汉民族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恰恰符合语言发展的这个规律。要认识到语言发展的这个规律必须深刻认识到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只有在认识到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的情况下才真正实现认识到汉语语构的基本规律。最后,汉语语构与汉语表达的复杂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实际上,任何民族的语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构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复杂化的。汉语语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构是因为汉语在起源、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与其他民族具有不相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特点。
二、汉语语构与其他民族语言语构的不同点
(一)在表达对象上
众所周知,语言的发展就是为了把语言对象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任何民族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对象,建立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象上的民族语言才是正确的以及值得发展的民族语言。首先,表达对象是任何民族的民族语言必须具备的语构。可以比较绝对的说,任何民族语言都必须把表达对象放在语构之中,表达对象构成了民族语言的语构,这是由语言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汉民族语言的语构不同于其他民族正是在表达对象的安排上与其他民族语言具有不相同的特点。,也就是说,正是在汉民族语构的不同表达对象的支配下,才使得汉民族语构的形成逐渐与其他民族的语构的形成出现了不同点。其次,表达对象在任何国家以及任何地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地理上来说,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基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更是其基于本民族的语言传统的不同,其语言表达对象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实际上也就内在地决定了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表达对象对于语构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绝对的,对于汉族也不例外,汉语的语构在语言表达对象上与其他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二)在表达方式上
前已述及,汉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含蓄的表达方式,而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更是显著不同于汉民族。首先,无论含蓄表达方式还是直接的表达方式,最终其绝对作用的依然是这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的基本规律。任何民族的民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形式,只有拥有自己的文化形式的民族语言才是靠得住的民族语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才是真正属于这个民族的语言。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语言都是必须建立在自身的文化体系上的民族语言,不考虑自己的文化体系,那么这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的发展就不是具有长远眼光的发展。其次,含蓄的语言表达往往把目标对象放在语言的最后。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汉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就是含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想吃这个苹果,那么这个中国人一定不把苹果放在这个句子的显著位置,甚至干脆不放在这个句子之中。含蓄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就造成了语言表达的语构结构的基本特点。最后,西方民族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无可否认,西方民族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往往一步到位。也就是说,西方民族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表达自己的欲望的时候,总是把其表达的对象放在显著的位置,这实际上与西方民族的总的民族提点有根本的关系。西方民族之所以,在整个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显著的位置,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是具有绝对的关系的。
(三)在强调方法上
汉语在强调一件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也比较直接,这一点与西方民族有一些相似,但总的来说并不完全相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民族语言在表达感情以及表达欲望的时候总是直接,而汉语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很少甚至绝大时候都不直接,这实际上就造成了汉语与西方民族语言的巨大差异。首先,在着重强调一件东西时,汉语往往用感叹号,也就是说,感叹号在汉语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强调感情的特有性。也就是说,在汉语之中,感叹号总是要强调感彩的强烈性,无论这种感彩是悲伤的还是愉悦的,感叹号总是能够把这种感彩表达出来,这种语言强调的基本方法实际上就决定了汉民族语言与西方民族语言的不同特点,造成了他们的语构形成了不同特点。其次,西方民族语言在强调一件事物的时候总是运用质问的语气,换言之,西方民族在强调事物时,总是希望让对方自己思考,也就是说,“你看这样做是否合适”,总是想让对方换位思考问题,这是西方民族与东方民族最大的不同点,这样的不同点实际上也就造成了两个民族的语构的不同。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避免语构对教学的影响
(一)教师注重文化渗透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其对学生的文化渗透过程。实际上在任何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都是一种文化渗透与文化传播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将更加有利于教师实施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只有让学生逐渐加深对汉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才能真正地实现汉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讲授汉语背后的文化底蕴。任何语言学习都是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学习都是建立在对文化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对文化的认识就没有对语言的感觉。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文化渗透到汉语教学过程中去,只有把文化渗透到汉语教学中,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基于汉语语构的复杂特点,只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逐渐把语构放在语言学习的重点上,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无论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还是对外讲授汉语,实际上都需要进行一种文化学习,只有把语言的学习与研究真正地作为一种文化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文化渗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文化渗透的方式进行整合,整合文化渗透方式,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人们学习语言的一种途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传统渗透到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理解汉语语构以及能够接受汉语语构的教学目的。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最大的难度就在于让学生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汉语含义。因为人们总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生活,即便对于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讲,也是来自于各个不同地区以及各个不同国家的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之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本民族语言习惯的影响,换言之,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深蒂固的。首先,只有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才能把汉语语构与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构实现对接。前已述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语构都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也就是说,任何民族语言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的语构。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当然是汉语,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这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构问题,学生只有在不同的语构环境之下才能真正实现对本民族语构与汉语语构的深刻理解。实际上,学生也只有理解到了这种语构之间的不同差异才能真正实现汉语学习的目的。毋庸置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构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外汉语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才能实现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有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甚至来自于不同的洲,这样学生学习语言的文化背景就差距很大了,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语构的掌握。
(三)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运用
实际上,任务型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被广泛运用,但在汉语语构教学中,一直缺乏运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只有把任务型教学方法与汉语语构的教学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汉语语构的学习,也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的程度来进行对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这种学习任务都是以学生完成为主,教师协助为辅的形式来进行。首先,任务型教学方法只有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才能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优势。由于汉语语构具有不同的难度,也就是说,只有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更佳深刻地理解语言的语构之间的不同特点。其次,任务型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语构之下,进行学习。任何语言都具有不同的语构特点,只有结合不同语言的语构特点才能实现语言学习贯彻的根本目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主动运用汉语的能力,汉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在逐渐地摸索过程中才能充分实现,对于汉语语构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在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不断扩展自己学习汉语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才能实现汉语学习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俊.现代汉语语构文化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4).
[2]王梦达.汉语语构文化蕴涵的模式探微[J].青春岁月,2013(24).
生产条件在商品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马克思关于较少劳动能够创造较多价值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商品价值体现着市场经济中一种基本的经济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同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往往并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会决定商品生产者的不同命运。竞争迫使商品生产者千方百计地降低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力争使其小于它的社会价值。而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有通过这种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发挥优胜劣汰、推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作用。
那么,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呢?关键就在于要力争“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生产商品。马克思说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是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或“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和“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这样两类标准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制约的。长期以来,人们对前一类标准条件及其变化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其实,随着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加快,前一类标准条件已越来越起着主导的作用了。各厂商拥有的生产条件与当时社会正常的或平均的生产条件相比是更先进还是更落后,往往决定着他们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是小于还是大于社会价值。当然,生产条件是多个变量的综合,包括分工协作、生产组织与管理、生产规模、自然条件与生产技术或生产资料的效能等。其中,生产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在生产中使用比社会平均水平更为先进的技术,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比较有利的条件”,它能使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而又按社会价值被市场所接受,“就好比它包含了它实际上并不包含的同一劳动时间”。
先进技术与价值创造的复杂关系
马克思认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在生产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创造价值。那么,对先进技术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又应如何认识呢?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中使用机器可以利用自然力以代替或节省人力。他并指出,生产一台机器所耗费的劳动总是比使用它所节省的劳动要少得多,进而还把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机器的生产率”,体现无偿利用自然力的水平。当然,马克思说过“自然力本身没有价值”,“它们进入劳动过程,却并不进入价值形成过程”。对他的这种论断,单从商品的个别价值或者单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看,都是不难理解的。由于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个别厂商使用先进技术更有效地无偿利用了自然力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当然会相应降低。同样,如果在市场竞争中这种先进技术已变成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当然也会相应降低。
但是,如果从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中进一步分析,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比如,某厂商率先使用了一种先进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无偿利用自然力以代替更多的人力,从而把它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降到其社会价值之下;但在市场上它所生产的单位商品却好像仍耗费了与社会平均水平同样多的劳动。这样,先进技术在该商品的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就会被市场默认为起了更多的人力的作用,既创造又填补了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当然,一旦这种先进技术普及了,该商品的社会价值降到上述个别价值的同一水平,这种在价值创造中利用自然力“冒名顶替”人力的西洋景就被揭穿了。但与此同时,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又会出现,新一轮在更高水平上利用自然力“冒名顶替”人力的现象又会出现,并继续被激烈竞争的市场所默认。
发明先进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贡献
先进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率,这是创造和填补用它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的根源所在。但是,先进技术并非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而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并且不是一般劳动的产物,而是创新型复杂劳动的产物。因此,归根到底,发明先进技术的创新劳动又是这一根源的根源。不仅如此,创新劳动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还起着拉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不断降低、社会财富更快增长的火车头作用,更不用说它在创造新产品与实现过去人类无法实现的诸多艰巨任务方面的贡献了。
论文摘要: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学科自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其教学手段需要创新。本文从课本知识点与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分层次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紧密衔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合理配合三个层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学科内不同的知识模块进行知识的链接与建构,完成该课程在道德上对学生的引导与升华。 网
网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德育课,属于必修课程,其任务是根据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经济基础知识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然而,职高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思想不成熟,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该学科的抽象性等特点,使得《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雪上加霜”。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呢?我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展开一系列探讨,以获得教学的良好效果。
一、课本知识点与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张可君主编)便会发现,教材在全面阐述经济与政治基本常识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细致独到的育人功能。抓住这个知识点与人生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引导,强化课程效果。
比如,对第一章第一节“商品”中“知识、技术是无形商品”,任课教师完全可以举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德国奔驰汽车技术人员在替一个美国客户维修汽车时,只是在车身的某个部位画了一个圆圈,就挣了3万美元。当客户不服气时,他的理由是:画一个圆圈只值1美元,而究竟在哪里画圈则值29999美元。“1美元画圆圈,在哪里画值29999美元”。
这是一个关于“知识、技术是无形商品”的最好解说,既令人信服又耐人寻味。随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故事之外的人生引导,要求他们用勤奋、刻苦的精神鼓舞自己,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还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将来若想轻松找工作,愉快地生活,就必须现在勤勤恳恳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人,树立理想和目标,抛却中考失利的阴影,立即投入到学习的行动中去,等等。
又如,在讲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将价值规律比作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价值规律指挥着全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是市场经济永恒的法则。商品生产者通过物与物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同样,在这个知识点上,也可以做一系列的人生价值取向引导: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将来社会事业的主力军和建设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主要包括人格实力、品行实力、智慧实力、知识实力等,而创新品质才是一个人竞争实力的核心,是一个人无往不胜的制胜法宝。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改善自我,培养创新品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学习,并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竞争实力。
将课本知识与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效果。教师永远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能否找到可以接纳与释放信息的“触点”,通过事先的预设与牵连,为学生搭起紧扣学习主题、人生取向的支架,使学生放大思维空间,不断实现动态发散,转换迁移。教师的预设准备越是充分细致,越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接受与学习。
二、分层次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紧密衔接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极高境界,而分层次教学则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必然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任课教师既要有教学目标的分层次,又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分层次。
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其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一方面,设置分层目标要遵循“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要“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教学目标的分层是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例如,教学“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把“识记当今时代的主题”作为教学目标,而面向学习较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加上“为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目标,以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
分层次教学方法主要是提倡小组学习,各个学习小组的力量应保持均等,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五人为宜。小组教学通常可以遵循如下操作程序:决策——导引——观察——调整——评价。
决策是指教师应当明确该小组教学的目的、任务,并预测其结果。导引是展示课程内容、激励启动、交待步骤,然后引入讨论。观察指在各小组开始活动,大部分学生开始参与教学过程时,教师根据教学决策,全神贯注地观察小组活动的现状,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促使小组学习活动健康开展。调整通常可采用控制进程、理顺思路、指导互助、中止讨论、组织发言等手段。评价指在各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展示后,必须及时给予评价,以使各组获得信息反馈,从而促使其强化动机、调整学习进程。
分层次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中职生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有所选择。对优秀生,在教学目标明确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要拓宽知识面和加深知识难度。对一般学生,要立足于弄懂课本上的内容,多看书本,然后慢慢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要求,充分保护他们对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的“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1.后进层:识记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解决两大主题的主要障碍及有效途径(即知其然);2.发展层:在后进层的基础上要深入理解(即还要知其所以然);3.培优层:在发展层的基础上培养学科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分层次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尊重主体,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尊,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分层次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部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优化教学教程,形成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模式,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合理配合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由于学科自身抽象性等特点,没有其他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手段略显单调。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为课程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合理配合是指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以各种电教媒体如电脑、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补充的多元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即化抽象为具体。它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商品和商品经济”一章“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态曲线图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货币的形成过程”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教学把货币的形成从“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货币纸币等”以时间先后次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贸币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既掌握重点,又突破难点。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如讲解“国家”、“宗教”、“民族”、“货币”、“商品”等有历史发展背景的概念时,完全可以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乐学”落到实处。
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手段。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总之,任课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这样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合理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教学手段最终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课本知识点与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分层次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紧密衔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合理配合主要注重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学科内不同的知识模块间开展知识的链接与建构,道德的内省与升华。任课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政治经济理论,更要体现政治综合性学习的德育功能,引领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勇.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6):23.
[2]屈文成.中等职业学校政治教学的思考和研究[J].科教文汇,200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