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30 11: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英语阅读 英语能力
引言
S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高中英语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高考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为了能够提高高中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英语阅读教学一直高中英语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包含着诸多英语知识,是英语教学的结合体。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高中英语教育中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考思维。经有关调查显示,思考能够充分调动人类的思维,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思考过程的记忆深度。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逐次提高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向更深程度发展。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题目内容展开思考,并加以引导:“Imagine what your life would be like in the future?”通过学生对题目的思考,学生能够初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猜想。待到学生思考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如:“What does the article mainly talk about?”“What is life in the future?”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能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待到学生的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展开延伸:“What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加深,并形成不同的解读,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要具备一定开放性,尊重学生对文章多元化理解。
二、引领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帮主学生树立英语思维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够提高英语素养。在教师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这时教师不能直接透露出答案,而是逐步引导学生,逐步带领学生的思维找出正确答案。高中英语阅读内容通常比较开放,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着独特优势,通过对阅读内容进行描述,能够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例如在《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What is the Olympic spirit?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ports?”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生格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回想起校园运动会或奥运会的情景。
三、开展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
情感体验是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有意识的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情感体验,采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与个性化语言展示内心感受,让学生的情感在教师引领下得到升华,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文化意识。例如在《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教学中,由于该文章与高中学生学习现状不谋而合,更能够让学生开展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可以针对学生内心情感展开提问:“What did you learn at school?”“What makes you proud? ”“What are the highlights of your high school? ”通过带领学生去品味文章,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美,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文章内容是在讲述自身的生活。通过潜移默化的体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从新审视自身的学习生涯,逐渐形成英语文化意识。
四、充分利用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真实情景,内化语言知识,并在实践中的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有关于诗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语调与语音,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度,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可以针对阅读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待到学生表演之后,让学生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价。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随堂练习,引导学生实施续写创作,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与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英语综合知识的体现。对于英语核心素养来说,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阅读内容中,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知程度,通过通过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维维.初探高中英语戏剧阅读教学[J].海外英语,2011,10: 61-63.
[2]刘秀萍.例析高中英语课堂诗歌教学问题剖析及对策[J].文理导航,2016,3:28-29.
华英学校 朱鑫海
物理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也十分重要。对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改革,从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我对此做了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物理核心素养做个简要概述,并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了重要内容,对此教师也应该重视起来,坚持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物理核心素养
(一)物理观念——主要可以分为物质、能量、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物理观念,直接影响着对于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科学思维——指的是利用物理学科视角对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以此来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学生就可以在一定环境下对物理问题进行论证和推理。
(三)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环节,其中包括问题的提出、事实的推理以及结论的交流。
(四)科学态度——指的是在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知以及对于物理研究的认真负责态度。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将抽象的物理元素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解“凝固和升华的过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Flash动画进行演示,帮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微观粒子的运动,让学生对凝固和升华的过程了解的更加细致,更加清楚的观察到物体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过程,使其真正意义上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良好的物理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个世界的许多变化都存在一定感知,即便没有学到任何的物理知识也会对某些物理现象存在潜在的认识和概念,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应用这个特点。比如讲解”力、运动、空间、时间”等概念的时候,由于这些内容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加以甄别,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避免对于一些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摩擦力”相关知识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单纯的运用生活经验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很容易就会产生错误的概念,导致学生产生知识负迁移,所以必须要注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摒弃错误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辩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中,实验探究能力是必备基础。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为教学内容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激发其好奇心和创新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凸透镜”相关知识的时候,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首先用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强烈的阳光,在桌子上平铺一张纸巾,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光斑让纸巾燃烧,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掌握透镜的原理,同时学会如何测量焦距。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的设计,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纷纷积极探究,认真思考,不仅调动了学习兴趣,实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听力课;反思
当代社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较强思维能力、良好的品格和情感态度等综合素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素养。2014年3月,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这之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我们英语学科而言,主要的核心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其中听是理解的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听力课型又是英语技能教学基本课型之一。《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技能教学中应当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技能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课堂活动、优化教学资源、发挥恰当的教学指导作用。因此如何上好一堂初中英语听力课很重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对一堂初中英语听力课进行反思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本人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对自己的一堂初中英语听力课的反思。
一、理解英语核心素养,调整教学目标
通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理解,笔者发现原来设定的本课目标仅涉及到技巧,知识,语言交流方面和情感态度的内容,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原有的目标后面可增加两个目标:1.通过设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思考,课后能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2.通过了解西方国家学生的出行交通方式,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能够吸收跨文化中精华的部分。这样能够把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常态英语教学中,教师更侧重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常忽视或弱化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提升,必然伴随思维的发展。在反思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远远不够,就这节听力课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整改。
1.巧用导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7上Unit3的主题是Welcome to our school。在听力课的开头,引入自己的学校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哪所学校,能够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学习,笔者认为此时必须趁热打铁,要为学生进一步提供创新的舞台,使他们真正热起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反思后我认为在原有的活动中,应该多增加一项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有哪些设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讨论、大胆思考、想象创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平台。为后面的听力做好圆满的铺垫,从而展示了学生的个性,也调动起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兴趣,使导入变得更加具有创新性,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2.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以任务型教学为中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已有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展这些思维品质的最为便捷的方式,乃是通过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而实现,这不仅包括教师自己提出问},也包括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在这堂课上除了提出与所听内容相关的问题外,也应该提出一些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听完Speak up关于图书馆的内容后,提问中可以设计以下两个问题,先提出1.What can you do in the library?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多样化的答案,如:1.可以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籍;2.可以向图书管借阅自己喜欢看的书籍;3.可以在图书馆安静的做作业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问学生:Can we chat with each other in the library?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这个问题,从而主动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 shouldn’t you do in the library?通过这样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不仅问题本身有助于学生从表层学习进入了深层学习,使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而且最后一问可以发展学生自己的提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自主发展。
三、善用课堂教学机智,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了解西方文化礼仪,对提升文化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经过本人对英语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觉得这节听力课中,在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之余,要渗透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格。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谈论交通方式,在谈论到坐公交车上学时,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英语国家,乘坐公交车的礼仪。乘客上车可以说:“Good morning, sir/madama”,下车的时候,要对公共汽车司机说:“Thank you”,并且告诉学生这是西方文化礼仪中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跨文化交往中有很多的品格值得我们向其他国家学习,也许不久的将来,学生上公交车时都会这么做,这样公交司机也会每天拥有好心情,进而形成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我们的学生慢慢学会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
四、合理利用现代网络,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其重要,它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现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使用好网络,那将会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产生巨大的效果,因此,在本节课末尾的作业布置上,笔者认为应当增加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在网上搜索更多关于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改变现状,改善上学交通方式的方法,尝试用英语把措施罗列在自备本上,便于下节课交流,交流后也能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制作poster,展现自己的思维内涵,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英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英语教育专家龚亚夫也认为: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反思,我更坚定了我们英语老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关键词】物理教学 核心素养 长远发展
随着新课改革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上提出诸多要求,加强学习科学探究,教育部颁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教育法案,调整传统局限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被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主要着重点在于改变“学生是教育系统中被动的接受体”的现状,化解这一弊端须从学生本身入手。物理实验中学生消极接受情况普遍存在,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这类尴尬问题,同时,该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反馈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这种认知能力存在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核心素养知识表现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自身学习方式、特点的认识;核心素养体验是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它可以出现在每个认知环节,情感波动随之而来,在此基础上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掌握来自身信息,并且逐渐地对自身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以确保认知活动的目的顺利实现。
如同学习是一种构建或者重构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在平地建房子,而是在地基上进行构建,如何建造个新的房子,要却决于如何适应地基,地基就是学生本身拥有的核心素养。由上面形象的说明可见,核心素养之于学习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培养的可实施性
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品质对核心素养有很大的附生性,但是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存在着阶段性。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能不能提升核心素养水平呢?答案不置可否。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意识形态的操纵手段,核心素养形成原理是由外部到内部的升华过程,外部活动与主体原有的内外部活动冲击对撞,双方的妥协调和、整体优化,最终演化为内在的心理活动方式。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理解,转化知识,以实现培养核心素养是有可实施性的,可以肯定的做出结论,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全可以经由有计划训练发展起来的。
三、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
1.发挥引导、授教的作用
教师在提高核心素养物理实验操作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核心素养”与一般“认知”的异同,教师发挥的引导示范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启发利用有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理解的偏差与否。
例如: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如何给学生讲解自己的牛顿定律模拟实验过程,还更应当注重启发学生自身操作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要注意因材施教这个问题,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以一概之,这样对于学生的引导影响力将会大幅度降低。
2.加大对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关注力度
反思是一个认识自我,即“自己和自己的对话”的过程,能使反思主体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实质上是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反思活动中学生认识的多少,其实就是核心素养强弱的另一种展现。通过反思,可以使核心素养得到实际锻炼,反思后的总结可以使核心素养知识、核心素养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思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并且督促其养成反思习惯。可以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实践操作任务和要求;二是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考,不知不觉中锻炼核心素养。
3.创造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环境
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明明具有某种能力,却不能很好利用,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处在机械重复使用自身积累,按照得来的经验处理问题,没有机会接触创新性、原创性的挑战。
例如:教师十分有必要在实验教学操作课堂上注意褒奖学生个人思考结果,培育一个鼓励学生使用策略的环境,从而使学生更乐意去运用策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的敏捷。
4.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点,在物理实验课堂上:
(1)学生要及时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且自觉地在学习中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2)跳出古板的验积累,激发自己的创造性、独立性,提升自我意识;
(3)配合与老师的互动,进一步加强与老师间的交流合作,从中学习提升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等。
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大学校的注重,这种潮流是对我国“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方针的响应,处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我国需要这样的人才,亟需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综上所述可知,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核心素养知识和策略成功地掌握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有发展眼光的教师,将会培养一批核心素养极强的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为我国教育、乃至各方面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斌.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2015(06).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目标,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方向。核心素养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推进的目标。所谓核心素养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一经习得便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阶段是生物教学培养核心素质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不仅包括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包括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等。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其实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况
我国高中生物科学素质教育的起步时间比较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核心素养的问题逐渐被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从教师方面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及时更新,没有突破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局限,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没有与时俱进,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有些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仍然是单方面灌输的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笔记,教育方式机械化,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学生缺乏生物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1]。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启发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只重视表面的问题,没有深入学生的实际,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在高三的教学中,由于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很多教师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从学生来说,习惯旧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新时代的变化,没有及时改变并且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对高中生物的学习缺乏热情,特别是自主研究的精神十分缺乏,大部分学生被动应付考试,这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影响。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常常死记硬背,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缺少主动实践的精神。很多生物上的实验没有条件进行,主要依靠老师口头描述,学生也不主动动手实践,对生物科学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培养实验中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2]。当前部分学校由于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关于生物的演示设备、标本等相关学习工具并不齐全,硬件设施的缺乏使很多生物实验没法进行,学生对许多生物学现象没有直观的操作和观察条件,只能凭借想象或者联想,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不能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生物实验的缺乏不仅使高中生缺少科学研究的操作能力,而且没有充分锻炼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好的生物学习能力和习惯。
二、高中生物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
以高中生物中核酸的教学实践为例,本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核酸的不同种类,同时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深入了解。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核酸结构。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实验工具,六种颜色的硬纸片,包括红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以及黑色,为学生制作DNA模型做准备。1.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围绕高中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先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比如近年来在一些灾害中丧生的人,一般会用DNA技术进行身份鉴定。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用电视剧中的亲子鉴定,也是使用DNA。通过情境导入课程,设置问题,什么是DNA,为什么使用DNA就能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展示自主思考的成果。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谈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制作形成DNA分子结构平面模型。最后进行小组交流,共享实验成果,学生通过具体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再进行总结,设置一些训练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并进行迁移应用。
(二)培养高中生生物哲学素养
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以及生命的物质性。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元素,检测蛋白质、脂肪和以及糖类。1.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分析根据之前的生物学习,高中学基本上了解一些元素和化合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构成细胞和地壳的部分元素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交流,得出元素种类与含量的特点,教师再针对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总结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最后引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展示元素周期表,分析碳元素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碳是最基本的元素。2.结合图片和表格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避免直白讲解,以学生的参与为主,倡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先向学生展示细胞中化合物的分类图,以及含量表。引导学生结合图表进行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3.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生物原理实验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总结、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淀粉遇到碱会变成蓝色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寻找方法,设计实验,利用颜色的反应检测和鉴定物质,使学生掌握检测和鉴定脂肪、蛋白质以及还原糖的方法以及原理。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知识和生命的本质存在,属于较抽象的内容,不容易理解。但生物学科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生活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用以具体实例解释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静.基于思维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处理方式--以《减数分裂》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6,(8):107-107,108.
一、核心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归根结底,核心素养是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情感在内的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培?B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技巧进行引导和训练,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来说是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维。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理论性、逻辑性,存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议等多向思维。因此说,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与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创新思维的过程是殊途同归的,前者对后者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讲过于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优化。
(三)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更富有针对性,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提升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也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通过培养核心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第一,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培养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优化课程设计入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升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与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数学学习与应用。
第二,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培养核心素养,打造现代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而是一个立体式的工程,要依托数学教学文本,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优势。从学科本身来看,小学数学与语文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人文属性,同时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与实效性,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文本,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要从情感角度充分挖掘教材,打造现代高效课堂,提升课堂交流程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开放式课堂。
第三,通过加强人文体验提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领会数学之美。在小学教学阶段,一个教学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在核心要素培养理念指引下,重点强化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生活实践,认识数学中蕴含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字意识,优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四,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培养核心素养,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拆解分析等手段,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空间形象,并在循序渐进的锻炼中,逐渐摆脱辅助道具,实现学生想象力的大幅提升。另外,数学中存在大量的相似原理和数学关系,能够启发学生类推出更多思考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高度重视类比思维的培养和应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得今天,需要更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多管齐下 培养 英语 核心 素养
英语教学以往以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其实这远远不够,英语教育是要改变学生的心智和生活,从培养“全人”的方面来考量。英语教学还要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然后改变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A、B、C,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竞赛激趣”。竞赛以其竞争性、主动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儿童喜欢活动的特点,每节课组织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启发创造思维,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而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观念束缚并忽视人的发展,势必影响学生潜能的开掘,遏制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保护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份锐气,满足他们的好奇和欲望,鼓励他们不要满足单一的答案,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愉快与兴奋的成功体验。同时在课堂上的练习及回答应允许他们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当其说错、做错时,教师应首先肯定其勇气,再以诚恳的态度进行疏导,使其心悦诚服,从而避免挫击其积极性以达到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这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三、运用媒体手段,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恰当地引进化的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事先教师按教学,在软件里设置相应的情景,在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营造对话气氛,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加深知识理解认识的同时又加深记忆。又如在学习课文后进行课文内容提问时,在屏幕上设置一个显示}目的窗口,一个图示窗口,图示窗上画一个孙悟空,并设置一段短少而轻快的灰谐。若学生回答正确时孙悟空会竖起大拇指并配有音乐说:“Right”“A good job!”等表扬鼓励的话;若错时则说:“Sorry,please try once more!”再答错时则孙悟空摇摇头说:“很抱歉,你又错了”。在伴有音乐时屏幕上出示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下,令学生在思考回答时有期望表扬的心理,那么练起来干劲就十足了。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维妙维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四、加强实践操作,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来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和运用语言思维的能力。通常根据教材的需要,让学生在课内外动手制作卡片或者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衣物、食品等。
如在教学了颜色white,pink,black,orange和brown后,让学生制作彩球,然后进行练习:教师播放录音“pink ball”“black ball”“orange ball”……学生则根据录音的
一、生本位管理的内涵
所谓生本管理,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是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
二、树立生本管理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1.生本位管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要全面激发各方面的因素;要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个人成长是“以学生为本”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培养核心素养还要从课程体系出发,从教育方法改进方面入手。
2.“师本位管理”向“生本位管理”转变
现在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师本位教育”向“生本位教育”转变。生本位教育理念是在现代教育的理念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要把学生放在管理活动的主体地位,生本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3.“灌输模式”向“自主学习模式”转变
生本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思考,改变以往管家式、保姆式、包办式的教育模式。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就要调动学生的原动力,转变为自主学习模式,加强生本管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生本管理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高质量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教学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概念,教学质量涉及了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培训、科研工作等的质量和德育质量、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等,而实施生本教育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这些教学质量。
2.生本管理通过改变教育机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生本位管理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从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入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如何有效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出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能力超强的学生,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当前的主要任务。学校往往改变不了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机制,生本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运行机制。
3.生本位管理通过培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在学生学好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实施生本位管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核心素养培育需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
核心素養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如何构建生本管理模式,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生本位管理模式;生本位管理模式的实施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不可生搬硬套,套用固定僵化的模式;生本教育每个学校都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生本位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从事符合他们天性的劳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离不开计算的相关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核心素养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许多计算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理念,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计算教学的设计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之前,教师运用核心素养讲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要学会有目标的教学,根据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比如说,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比如说,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见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这样将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使数学计算的知识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需要有新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2015年10月,在清华附中举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即将出台新的高中课标中将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将新增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质量评价标准。申继亮还谈到,基于这样的改革,我们就要要求所有的课程老师对学科价值、学科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同时,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除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之外,要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 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 新课程,2015.04.
[2] 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 中国学校体育,2007. 6.
[3] 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10.
[4] 孙有平,张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5] 汪晓赞.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J].体育教学, 2009.
[6] 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 2009.
[7] 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重点思考的教学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的水平都会有长足的发展,从而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本文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着手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这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囊括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第一,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通过初中语文的教学,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第二,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小学语文学习往往是初级阶段,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一个更好的积累过程,通过阅读高质量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能力。第三,培养熟练的语言技能。语文是一门学科,而语言则是一种素养,一项技能。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五,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文化是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优秀的历史文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益处,而初中语文教学正是根植于我国文化。所以,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积淀文化,学习文化,体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六,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写作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水平。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是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语文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语文以背诵和记忆的内容为主,但是,对于理解和应用也是十分关注的。去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选手积累了大量的诗词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明白在什么地方能够运用什么样的诗词,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和实践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师要着力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只有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达到培养上述六种素养的目的。所以,学与用同样重要,教师要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语文的学习看似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实际上,只要教师教学得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培养敢于表达的性格,从而慢慢地改善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就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3.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畏难心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的发展,适当增添新内容,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也应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具有广博的课外知识,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发掘有用信息。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困难,引导他们主动克服困难,养成热爱学习、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 要: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10-01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现阶段思想品德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在授课时通常是以讲述为主,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门学科,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在2014年被首次提出来,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品格和能力。它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全面地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思想以及价值观的发展。在教学领域中,它指的就是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学生的内在思想品德培养,使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在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不仅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使学生的人格达到完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点就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增加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学生具有优良的政治素养以及心理品质。总而言之,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它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以及思想品格,与学生个人的发展、生命意义和价值紧密相关,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改革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转换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时,教师在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教师还要利用各种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相结合,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将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观念牢记于心。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时,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注重收集社会信息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不再是“死读书”。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即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应该只是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没有提高,从课堂的教学、从考试成绩中是看不出来的。因此,要想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要想学生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就必须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不断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教师在讲解过书本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关于法律的主题活动。教师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小案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让学生指出自己扮演的角色在这个案例中有哪些违法的地方或者应该用何种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加强对书上的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处理不恰当的地方,或者以后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该怎样合法维权。实践对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实践,书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段文字,当学生需要时或者思想出现偏差时,他们是没有任何意识的,认识不到自己正在犯的错误,也不觉得自己的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后,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新的认识,会反思自己,并进行改正,从而会使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思想品格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思想品德时,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信息,主动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的培B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向红.初中思想品德课“人文课堂”研究[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