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18:0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废物的管理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阳 473000;2.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从2012年开始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增强监控措施。该实验将该院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手术室医院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观察经过系统施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措施后,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的评价、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医院手术室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25.00%(60),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30.00%(72),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25.83%(62),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18.75%(45),医疗废物处理不当33.75%(81),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28.75%(69),消毒器械操作不当22.08%(53)。系统管理方法使用前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显著低于系统管理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合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降低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09-02
[作者简介] 张羽(1985-),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妇幼保健、流行病、公共卫生等。
目前,手术室医院感染已经是医护人员普遍关心的医疗问题之一。感染管理即是指在医院手术室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手术室所拥有的医疗人员、器械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控制感染率的目的[1-2]。着重健全关于感染管理的制度,为各项关于感染管理的工作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此来保证感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该次实验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隐患进行分析。系统合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降低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实验,将该院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9名,女性131名。年龄跨度为21~54岁,平均年龄为(34.5±9.7)岁。实验人员的年龄跨度、性别等数据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该院从2012年开始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增强监控措施。该实验将该院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240名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观察经过系统施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措施后,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的评价、满意度等情况。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如下。
①针对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的问题,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以科室作为基本组成部分,科主任作为负责人领导各科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指标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科室所属手术室的健康运转。增加相关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定期举行相关手术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会。主刀医师会适时的改善手术操作方法,增进手术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将手术流程、治疗流程适当与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共同运用各自的专业技能知识制定感染管理要点,科室医护人员共同遵循所制定的医疗流程。
②针对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的方面,我们要定期举办感染管理知识培训。首先重中之重要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学习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因为法律知识是经过众多次医疗检验的经验总结。再参考国内外相关手术室的规章制度[3],对相关医护人员做定时的培训。
③针对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的问题,我们要规范相关使用过程,总结制定关于医用器械消毒及一次性使用器械的管理制度。对于购买的一次性医用器械做到规范保存,并且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器械进行规范处理。
④针对医疗器械清洁不当的问题,我们要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清洗要求操作。有针对性的去除污染物才能达到最佳清洗效果。譬如被金属物污染的器械可选择弱碱性清洗剂;而被有机物污染的器械应选用碱性清洗剂;被无机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则可考虑酸性清洗剂;对于表面粗糙、结构复杂的器械需用含酶清洗剂。彻底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前提[4-5]。医疗器械在使用后,残留的蛋白质、血迹等有机物会防碍微生物与消毒物质的有效接触,如果器械清洗不到位,将形成细菌的保护膜,影响灭菌剂的穿透,从而影响到灭菌效果[6]。对于精细多次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更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清洗,拆解精细部位,保证表面附着的细菌被清洗干净。需要高压灭菌容器消毒,相关医务人员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对每批次需要进行杀菌的器械进行严格的生物监测,符合标准以后方可发放,同时医务人员还对医院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剂等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对清洗各类设备的水质进行定期的监测,做到全方位的监控[7]。
⑤针对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的问题,我们要做好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分类,并且打包医疗废物的容器也要符合相关的要求。规范暂时存放医疗废物处所,对医疗垃圾进行了无害处理,减少各种疾病的感染与传播。手术室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包装。医疗垃圾装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垃圾袋分别存放、处理。
⑥针对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关管理方法:增强对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时全身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调查。在平常操作、检查过程中,没有使用手套、口罩、面罩等防护工具,相关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效果不好,不但威胁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8]。我们要保障医院的供应室定时定量的给医护人员配备防护衣、面罩、胶鞋等防护用品。不能因为相关医疗物品的缺乏,而导致防护工作的疏忽。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施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措施后,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的评价、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医院手术室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25.00%(60),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30.00%(72),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25.83%(62),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18.75%(45),医疗废物处理不当33.75%(81),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28.75%(69),消毒器械操作不当22.08%(53)。系统管理方法使用前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显著低于系统管理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疗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我们能够很完整的根除病灶。但是手术室医院感染会极大的破坏治疗效果,使医疗资源大大浪费。因此,我们要注重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增强监控措施,双重保障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该次实验我们发现,医院手术室常出现的感染管理隐患主要有医护人员对医疗流程不熟悉、缺乏手术室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医疗废物处理不当、自身职业安全防护不当、消毒器械操作不当[9]。系统管理方法使用前相关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法的评价和满意度显著低于系统管理后,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舒琴,王学凤[8-9]报道的相一致。感染管理措施制定后,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监控措施的实施。监测既是指通过对影响感染管理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感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感染监测的过程一般为制定监测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综合评价等。医院要成立巡查组,定时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考核评价,督促手术室医护人员规范所学习的知识,加强管理效果。医院应当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修改或者整编出一套完善且适用的监测制度。着重健全关于感染管理的制度,其中应该包括消毒水浓度监测,消毒隔离时间间隔等,为各项关于感染管理的工作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此来保证感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综上所述,系统合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相关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降低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参考文献]
[1] 张为华,甘华,李正荣,等.重庆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2,41(16):1625-1626.
[2] 张艳红.神经外科中的医院感染管理[J].江苏医药,2014,40(1): 115-116.
[3] Cawich S O, Tennant I A, Mcgaw C D, et 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 in the operating room: staff adherence to existing policie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Perm J,2013, 17(3):114-118.
[4] 韩燕荣,张金伟,吴丙杰. 社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与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16.
[5] 周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角色和作用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11.
[6] 王道英.护理部在实行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59-60.
[7] 毕迎月.肺外结核手术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1(22):4683.
[8] 王学凤. 持续质量改进加强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69.
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和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前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和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实施追踪法后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8例(6.88%)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低于实施前19例(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和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血液透析病区常规的感染控制方法推广运用。
关键词:追踪方法;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差,身体在发生炎症反应时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较弱,因此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追踪方法是近年来在医院感染控制评审中广泛使用的新方法,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就医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各专业和各部位之间的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以期能为患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公平,并不断改进医疗质量[2]。笔者就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给予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的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血液透析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追踪方法。观察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47例;年龄为18~79岁,平均年龄(43.85±9.56)岁;长期置管54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80±0.42)年;透析时间为2~10年,平均(6.03±0.12)年。对照组116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51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44.76±9.16)岁;长期置管56例,置管时间为1~5年,平均(2.65±0.78)年;透析时间为1~10年,平均(6.42±0.47)年。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的患者。(2)全身各处均未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3)自愿参加就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免疫抑制的患者。(2)哺乳或妊娠期患者。(4)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按照三级医院感染控制常规管理办法进行质量评价、知识培训、物品消毒和质量评估。
1.2.2追踪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1.2.2.1成立质量评价小组
由3名科护士长和2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组成追踪方法质量评价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接受过追踪防范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培训及学习,并参加省级医院或国家培训获得评审员资格。
1.2.2.2制定医院感染质量评价要点
依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评价要点。(1)手卫生: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和相关知识考核。(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包括物品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消毒隔离、监测等。(3)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患者隔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卫生、患者物品管理、医疗用品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相关知识考核等。(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人员包括护士、医生和技师,内容包括法规、法律、应急预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本院流程和相关制度等。(5)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移、处置、交接、职业防护等。
1.2.2.3追踪检查
采用查看现场、查阅资料、考核医院感染知识、访谈人员、追踪患者、系统追踪等方法进行评价,同时将系统追踪和个案追踪结合使用。
(1)个案追踪:选择血液透析时间超过1年;沟通能力正常;深静脉置管时间超过1个月;伴有贫血、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情复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2)路线:以患者进入血液透析科室为起点,以完成血液透析返回肾病科为终点,流程为:入科接待-评估-血液透析准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结束后处理-与输血科和肾内科等科室进行交接和沟通。
(3)内容:追踪并了解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感受,需求和满足情况。医院感染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患者的隔离管理情况;医疗用品、环境、患者用品的消毒情况和监测情况;水处理设备、透析机的消毒、维护和监测情况;透析器材的监测和使用情况;透析粉、透析液、透析用水的检测情况,透析液的配制情况;医疗废物处理情况;手卫生执行和无菌操作情况;多重耐药菌管理情况。
(4)方式:由1名医院管理专职人员对患者的病理和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的开展情况,系统性感染风险管理情况。其余4名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对患者进行追踪。方法:由1人按照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包括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查看透析现场,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承受的医院风险;另1名人员考核相关医护人员,查看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查看各计划的落实程度,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追踪过程中2名追踪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存在疑问的环节转入系统追踪。
(5)系统追踪:通过系统追踪追查系统的薄弱点和漏洞,或者选取当前工作的主要流程和主题进行系统追踪。如将深静脉置管作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的重点追踪内容,流程为:深静脉评估-建立深静脉置管-维护深静脉导管-判定和处理医院感染-深静脉置管穿刺的资质准入制度-护士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寻找该流程中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改善的环节和应对措施,如透析水监测、透析液配置监测、管道消毒监测、透析机、医疗废物处置、患者隔离措施等。
1.2.2.4质量评价和反馈
质量评价小组针对各科室、各环节内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结合追踪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并通过PPT等形式反馈和给出整改建议。各科室确定整改目标后提出整改措施,拟定整改计划,然后质量评价小组对改进效果进行再次复查。同时,对追踪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反馈,不断提高追踪检查的水平,及时拟定下次追踪的内容和线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分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临床护理效果。(1)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包括皮肤、呼吸道、泌尿、消化道、血液。(2)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包括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医院相关制度和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共5个条目,满分100分;②手卫生:包括手卫生设施用品、手卫生知识考核、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共12个条目,满分100分;③医疗废物管理: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交接、职业防护,共18个条目,满分100分;④多重耐药菌管理: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知识考核和医疗废物管理,共20个条目,满分100分;⑤消毒隔离质量:包括消毒隔离、无菌物品管理、无菌操作,共7个条目,满分100分。(3)临床护理效果: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信度为0.963,效度为0.917,包括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每项100分,得分≥90分视为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血液透析对于毒物中毒、各类肾病、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均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但是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从而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3]。已有研究[4-5]指出,年龄>60岁、血液透析时间>1年、住院时间>20d、血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60g/L、伴有糖尿疾病等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这是由于高龄、血液透析时间长的患者机体防御屏障较差,免疫系统和应激能力降低,因而感染率较高。且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水平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极易被快速分解,因而机体内免疫球蛋白功能下降[6]。同时静脉插管和心力衰竭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因而感染率较高。如何检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7]。本研究为了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对追踪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即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果显示,追踪法实施后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追踪法后患者的积极配合率、自护方法掌握率、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追踪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是由于追踪方法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且检查过程深入、全面,检查方法灵活,每次追踪方法检查结束后,与医院感染科的医师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分阶段进行改进和落实,经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再次复查后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追踪方法中的评审员均经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将自我检查变成例行工作,能够全面提高医院的安全和质量,并不断改进。这种评审方式能够增强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心,将追踪检查常态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其次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追踪理念,自觉落实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措施。追踪方法通过随机提问,以一个流程作为起点的方式,对医院每一个感染流程的实施进行全过程追踪,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系统内感染防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系统,优化管理流程,进而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追踪法后8(6.8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实施前19(16.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分别为呼吸道和皮肤。这提示我们应当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和呼吸道的监控和预防力度,由科室负责人认真解读每一条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标准,将每一条标准转化为可行的操作流程,并向科室人员进行细致、认真、扎实和深入的培训,直至科室人员掌握和了解,进而降低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2]刘芳印.追踪方法学在迎接新一轮医院评审护理自查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增刊):339-340.
[5]丁飞霞.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环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703-2704.
[7]尹俊辉,李晓红,杨俐.综合性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5-1667.
带着血液和体液的针头、输液管、棉球等号称头号危险废物,如果处置不当流传到社会上或被非法商贩所利用,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我国将医疗废物都交给医疗废物处理厂进行焚烧发电,或是把医疗废物进行简单的加工,然后做成塑料产品销往社会,让人不堪设想。提高医院员工、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环保意识,人人参与医疗废物管理,制定安全有效地防范措施,实现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有效地控制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和处置流程,真正实现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禁止医疗废物进入社会刻不容缓。
关键词 医疗废物危害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医疗垃圾的来源及危害
医疗垃圾又称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传染病病人及疑似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与医疗物相关的危险常见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造成的危害。一旦锐器被HIV、HBV、HCV污染,被刺者就有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感染。医院医疗废物不仅对医院医护人员有危害,也对其他人群如垃圾工、清洁工、甚至是玩耍的儿童都可能造成威胁。所以医疗废物不仅是传染病的重要感染源之一,而且是由化学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其他事故来源之一。医疗垃圾不同程度地含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及其他有害物质,其本身还含有微生物繁殖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排放或处理不当,造成对水土、空气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相当一部分的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播源于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复使用。部分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造成“二次污染”威胁人民的健康。70年代就曾发生过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引起乙肝传播流行的事件。2003年春天,SARS暴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教训。以香港淘大花园SARS暴发流行为例,329名居民被感染,42人死亡的事件触目惊心。为此,无论是从疾病预防控制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加强对医疗垃圾处理,加强医疗废物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医疗垃圾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危险废物焚烧技术上有突破性进展。我国的医疗垃圾管理和处理与世界各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二是管理和监管体系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合理;三是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贮存、运输体系及管理制度不完善;四是医疗垃圾处理、处置设施落后;五是公众对医疗垃圾管理知识不了解,缺乏环保意识。
二、医疗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公众卫生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医疗垃圾的无害化管理和处理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在医疗垃圾管理上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在此之前,沈阳市率先建立了医疗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广州市于1998年建立的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集中焚烧处理医疗垃圾,杭州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下发了《杭州市有害固体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北京、哈尔滨、无锡、天津、深圳、武汉、青岛、湛江等市已将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处置纳入议事日程,并开始积极筹备集中处理、处置中心的建设。
市直大型医院每年向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环卫处交纳一定的费用,由环卫处到各医院集中将医院分装的医疗垃圾取运至各城区医疗废弃物处理场地进行集中焚烧。中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垃圾处理还未实行分类管理及集中焚烧。医疗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未进行规范管理;二是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管体系不完善;三是医疗垃圾处理、处置的管理和监管不到位,设备及处理能力不足。
三、医疗垃圾的处理对策
(一)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和制度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结构,医院成立感染管理领导委员会;设专门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科内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主任、病房医师、护士长及护士组成设专人上报问题。院内在每个病区设立感染报箱,方便临床的工作。
2、各科根据临床疾病护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突出专科特点。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同时制定医疗工作规章制度、制定新业务新技术准入流程,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及应急流程等。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应变处理能力 。
(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认识自我防护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是医院员工必须接受的基本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在医院营造防范医疗废物污染的学习氛围,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进行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标准预防”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地配合医疗废物管理。
(三)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培训。医疗废物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提高公众意识是最重要的。但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的了解却知之甚少,有对门诊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95%的患者不知道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不能混装,90%的医务人员认为政府和新闻媒体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和危害性宣传不够。因此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患者入院时、住院间、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宣传教育;其次,门诊导医设一名负责宣传教育,让进入医院的人们了解存放医疗废物的地点,将贮存容器及标识告知大家,教会丢弃各类垃圾的方法,让患者及陪护人员清楚废弃物怎样处理,了解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对大众的危害,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医疗垃圾管理的法制建设。首先要借鉴全国先进城市的经验,根据国家现行和近期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各地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医疗垃圾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整个过程。
(五)建立完善的医疗垃圾管理及监管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医疗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完整的管理和监管体系,明确医疗垃圾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及监督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强医疗垃圾处理、处置后产生的废气、残渣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及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监管。
(六)建立专业化、企业化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医疗垃圾污染治理要实行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走集中、专业处理的道路。建立专业化、企业化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环保高新技术,使医疗垃圾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回收利用其余热,实现其资源化。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各家医院医疗垃圾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理,便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把医疗垃圾从产生到最后治理,统一管理和监管起来,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七)努力提高公众卫生和环保意识。通过媒体大力宜传新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使公众对医疗垃圾的产生到处置及其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提高公众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推动全面的环境无害化管理。
医疗废物属于高危险性废弃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只要采取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医疗废物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就会有效地避免医院感染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赵由才,张全,蒲敏. 医疗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36.
[ 2 ]肖西平,张建莉,黄利虹,等.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14 (8) :9142915.
[ 3 ]范秋萍,张会芹,李俊艳. 医院感染管理对保洁工作实施监管的探讨[J ]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 ,13 (7) :659.
关键词 输液室护士 针刺伤 职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66-02
职业性暴露是近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危险的职业性暴露[1]。另有文献披露: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流行率也在上升[2]。国外也有文献指出:由针刺伤引起的职业暴露是一个医疗领域颇受重视的问题,针刺伤可以引发多种传染病[3]。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而急诊科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硬件设施有限等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更易发生针刺伤,本研究旨在调查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以期为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012-2013年间,我院共报告锐器伤114例,其中本科有16例,占14%,排名第一,其次为手术室,且均为针刺伤。针刺伤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 我科为门诊成人输液室,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工作1-5年护士6人,5-10年2人,10年以上3人,每天要接待200-300多个患者,病人较多,人流量大,工作人员少,任务繁重,患者病种复杂多样,各种传染病都有,一旦发生针刺伤,容易造成职业性伤害,据报道,至少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有80%-90%医务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引起的,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而各种针刺伤则是护士非常严重的职业性健康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爆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在我科报告的16例中其中进行静脉穿刺时损伤3例,为患者拔针时损伤11例,整理废物2例。为了降低本科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岗前培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不到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短,自我防护意识弱,对护理职业性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防护意识,对各种技术操作及预防措施不熟练,工作繁忙时容易慌乱,未按规范处理导致针刺伤。
1、2 护士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因门诊人流量大,患者多样复杂,工作繁忙,环境嘈杂,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往往同时有多名患者呼叫,左顾右盼,同时兼顾其它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针刺伤。
1、3 操作规程执行不规范,不严格遵照操作规程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输液时穿刺失败未更换或未及时更换针头、患者发生输液渗漏时工作人员互相传递针头,徒手分离针头时。
1、4 锐器盒放置位置不合理,锐器盒多放置在输液治疗台下方,工作人员需弯腰放置针头,针头未准确放置锐器盒时徒手拾起针头时发生针刺伤。
1、5 未按医疗废物处理办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污染针头与其它物品混放,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锐器盒未按规定处理,装的太满处理锐器盒时发生针刺伤。
1、6 护士人员不足,工作强度大,从事输液、穿刺等较多与锐器接触的工作,操作固定,大脑易疲劳,容易发生针刺伤。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岗前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定期进行并进行考核,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将其纳入三基培训内容和岗前培训的必备课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护士在执行接触到或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检查和治疗时应戴手套,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接触的血量戴手套时比不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2、2 工作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安全防护制度和操作流程,避免不良的操作习惯,手持针头或拔针时应保持针尖向外,防止碰撞时被针头刺伤,拔针后及时处理针头,工作繁忙时可将针头插入输液瓶的胶塞或莫非氏滴管内,不能插入其它物品上,不要用手接触用过的针头,禁止污染针头回套,穿刺失败者应及时更换针头,污染针头放置锐器盒内,禁止放在弯盘或工作台面上,拔针或传递锐器时,勿将锐利面朝向他人或自己,避免误伤他人或自己。及时处理污染的针头,置于锐器盒内,锐器盒固定放置工作台下方,距离地面20CM,方便工作人员对针头进行处理。
2、3 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不可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废物混在一起,防止造成二次伤害,针头拔出后及时放入锐器盒,锐器盒在装入3/4时封口、更换,禁止徒手接触针头。
2.4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等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 针刺伤时要保持冷静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尽可能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
2、5 建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科,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填写“医务人员针刺伤登记表”和“医务人员血液体液暴露登记表”,及时做好相关病毒血清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隐形感染,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的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给予必要的关怀,缓解伤者的心理压力。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免疫注射,定期跟踪随访,降低危害程度,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2、6 合理排班,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的专注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3 总结
输液室护士因工作单一、机械、与锐器密切接触,故针刺伤发生率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工作的专注性,可有效的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确保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胜兰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J],2013,4(28);660-661.
[2] 杜美英 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与临床[J],2013,3,17(9);1108-1109.
[3] 黄明珠,傅慧芳 ,陈玉芬,陆文珍 入科前集中培训对预防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J]2013,2,11(2);544-545.
[4] 胡小艳 ,刘朝晖,夏苏 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当代护士[J],2013,3;139-141
[5] 吴丽军,何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387.
[6] 李毓琴,李蓓敏,吴燕.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当代护士,2007,5:90-92.
1 五常法的历史发展
“五常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在日本民间已流传超过二百年,近几年逐步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推广,因为这5个字都是以S为首的日本字,所以简称为5S,概括为“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律”。他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目前许多机构适用了“五常法”的原理进行管理并获得成功[1]。如香港政府工业署1994年开始,在香港推行五常法,90年代后期香港玛茄医院,广州市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率先将五常法运用到医疗界,获到了实际效益[2]。
1.1 常组织: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用的和没有必要用的,除有必要的留下来,其它的都清理掉。目的:腾出空间来,将空间灵活运用,防止误用,朔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做法:①、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把不能用或不再使用的做废物处理,清除工作场所。②、将可能会使用或很少使用的用物放储存室。③、每天用的或每周一次用的,留在工作场所,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进行分层管理,决定日常用量,避免挤压和浪费。
1.2 常整顿:把不要用的清理掉,要用的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识的摆放整齐。目的: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30秒内找到要用的东西。做法:①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品架划线定位。②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③标识所有放置的物品增加透明度。效果:要用的东西随时可取得,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他的人也一目了然。养成使用者用后的物品立即整理归位的习惯。
1.3 常清洁:清除工作场所的脏乱,将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环境、物品、仪器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发生。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比如垃圾废物的终末处理,玻璃门窗的不干净,破损物品的清理。做法:①制定卫生日,建立清洁责任区,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及平面卫生的清洁。②仪器设备和器械,每次用完后清洗干净,并上油保护。③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制定卫生日,定期进行清扫活动,垃圾分类处理。
1.4 常规范:连续反复不断的坚持前面的3S活动,就是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定期对操作流程,制度落实,物品管理进行检查规范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1.5 常自律: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的习惯,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做法每天进行五常法,提前5~10分钟上班进行上班前五常法,下班前五常法,本班工作完成情况,,每个病区养成取放物品规范,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让自率成为生活习惯,组织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份围的工作环境和场所,自觉遵守标准,规章制度,每人按规范化护理服务的标准行事,每人清楚自己的责任及工作范围。目的:培养好的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五常法守则:工作常组织 天天常整顿 环境常清洁 事事常规范 人人常自律。
2 “五常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1 “五常法”可以增加安全度。安全取决于工作场所的常组织和常整顿。而真正的含义在于“五常法”注重了工作中的细节部分,例如:药品的归类放置,不同颜色的标签内外用药的区分,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注意力。降低因个人主观因素而造成的错误事件的发生。“危险”警告牌,氧气筒的“四防”标识,可以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避免意外的发生。“五常法”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又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2.2 “五常法”可以改善服务品质:医院的品质包括医疗服务的品质,护理服务的品质和各种相关检查的品质,在工作中一个看上去很小的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在医院里,一个小的失误可能误送一条鲜活的生命,而“五常法”是确保服务品质的先决条件,而优质的服务品质来自于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减少错误的方法。
2.3“五常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物品的定位放置,视觉的管理和增加透明度等,使常用的物品易取易放,而标识清晰,可以减少出错的机会和查找物品的时间,特别是急诊ICU抢救时易于取用,为抢救病人争取最佳的时机。
2.4 “五常法”可以提升医院的良好形象:从病人接受服务角度来看,医院的形象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医院的形象太差,那么安全品质,效率方面做得再好也是徒劳的,营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文明有礼,守时尽责的医务人员,高效率、高品质的护理服务,都能带给患者信任和安全感,由此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形象。
2.5“五常法”可以带来实际效益:对患者来说,医院环境改善的同时,患者获得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也得到了改善,对医务人员来说,工作地点经过整理后,空间扩大了,环境改善了,护士的满足感增强了,环境的整洁,有助于减少工伤的意外,药物用品的规范摆放,有利于减少医疗意外的发生,对医院来说也加强了工作系统的制度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经济效益。
虽然“五常法”不属于创新的方法,但其优点是肯定的,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需要人人都参与,在不同的科室,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其作用是加强了环节质量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体素质,同时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护理安全。增加了医生和病人的满意度,为医院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在尊重技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3]。
参考文献
[1]何鹰明,现代管理五常法,第6版,香港[M]明极出版社,2000.5.24
[2] 卢少萍,钟华,李华,环境品质五常法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75~76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窗口服务部分不到位,例如收费处收费单据打印不全,又未能做好充分解释,引起病人误会。
2.药房药品短缺补充滞后,影响临床用药,患者有意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观念差。
3.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和控制院内感染意识有待加强。
4.部分患者反映妇科有些治疗项目价格偏高。
5.部分医生护士对某些检查和治疗项目解释不够详尽,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
二、整改措施
1.温馨服务。充分发挥民营医疗机构优质服务的传统,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礼仪培训、开展微笑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对新上岗护士,要进行一定周期的训练,有专人带教。要求窗口人员和医生、护士和患者交流时耐心细致,加强自身修养,不和患者发生冲突,营造医患和谐环境。
2.强化知情同意制度,对所有的各项检查和治疗,医护人员有义务与患者充分沟通,科学提供医疗建议,尊重患者知情选择的权利,收费做到合理透明,逐项解释。所有收费项目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医务人员无菌观念的训练和监督。从规范手的清洁到各类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置,物品(包括室内)消毒、灭菌以及手术室、治疗室管理,杜绝污染死角,抓住开展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的契机,树立合理用药观念,逐步减少一般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以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发生和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应急管理
作者单位:725200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卫生院
甲型Hl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1]。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的改变、经济的全球化、人员和物资的大量流动、自然和生物环境的负性改变,增加了人群易感性和微生物致病菌株的变异[2]。为了做好甲型HI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甲型HIN1流感医院感染的发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示精神,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为有效防控甲型HIN1流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人员培训
1.1 防护知识与技能培训 应对SARS的经验表明,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岗前培训和相关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中行之有效的重要环节[3]。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全体护理人员和卫生员进行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的规范化培训,规范穿、脱防护服和医疗废物处理的培训和考核,从而保证医疗护理工作安全。
1.2 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组织护士进行甲型HIN1流感疫情情况及预防、诊断、治疗等相关知识培训,业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关注疫情及相关信息。
2 严格消毒隔离管理
2.1 个人防护 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和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执行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 所有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卫生员,均应采取一级防护原则,要求穿工作服、隔离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如有皮肤破损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进入隔离观察室采取二级防护,要求在一级防护的基础上,穿鞋套、戴手套,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罩。将穿脱隔离服、防护服等的方法和顺序制成流程图,贴在各区域醒目的位置,供所有工作人员随时学习。
2.2 环境及室内物品的消毒管理 ①发热门诊的环境要求自然通风对流,室内的空气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连续的消毒。室内物品表面,4次/d采用由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 min后用清水擦拭。②地面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4次/d进行湿拖,各区域专用拖把、抹布严禁不同区域混用,防止交叉污染。③被服、标本及医疗废物的管理:患者的被服、工作人员的隔离衣放入专用污物桶内,用250 mg/l[4]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后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裹,由洗衣房工作人员收回行消毒处理 标本放入密闭的标本转运箱,由专人收取进行检验。发热门诊产生的所有废物均视为传染性废物,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密封后,由专人负责接受并严格执行登记交接制度。
3 加强组织管理
3.1 健全应急组织管理,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内地无发病病例时,我院非常重视,及时制定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专项)预案”,建立建全了领导小组和诊治专家组,并拟定了工作职责、诊疗流程、报告程序、隔离防护等工作流程,在确诊全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时立即启动了各小组工作,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负责建立和统一调配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临床专家、急救药品、器械、隔离病区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专家会诊机制,科学指导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为应急处理提供技术保障,专家组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负责医院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治和技术指导,开展学术讲座,组织领导疫情监测、调查、实验室监测、救治隔离,病区和环境的消毒,疫情的上报。正因为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及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有效的杜绝疫情的扩散及蔓延。
3.2 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 发热门诊具备相应的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如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设置规范消毒隔离制度等,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进行了补充,成立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组及专家组,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甲型H1N1流感就诊流程及疫情报告程序,确诊患者转运流程,终末消毒处置流程及密切接触者的评估流程等,正确及时指导发热门诊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体会
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做好重症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治的工作。同时在疫情防控方面,加强疫情的监测,做好疫苗的接种,防止疫情暴发。只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遵守标准预防及消毒隔离制度,甲型HINI流感患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卫生部.甲型HI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09.
[2] 徐建国.瓤发传染病的现状与对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5):340341.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独立运营健康管理中心;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护理改革的逐渐深入,独立运营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优化成为医疗机构竞争的强有力条件[1-4]。在此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至关重要。因此,本次研究中就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进行研究,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针对本次研究内容选取我独立运营健康管理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自愿的300例客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客户分为A和B组各150例。A组客户中,男性客户98例,女性客户52例,其年龄范围在27岁~68岁,平均年龄(58.25±1.56)岁。B组客户中,男性客户97例,女性客户53例,其年龄范围在30岁~71岁,平均年龄(57.25±1.06)岁。对两组客户的基本资料实施组间统计学比对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临床比对分析。1.2方法在两组客户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其中A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管理,B组采用规范化护理管理。规范化护理管理:第一,对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管理体系进行构建,从其组织机构上规范护理体系;第二,在护理专业内容上实施规范化管理,对各科室的内部护理管理要求建立严格的护理规章制度,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第三,成立科室护理监督小组,对每一个科室护理岗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施监督和控制;第四,实施护理职责规范化管理,对与优秀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岗位有限选择,从而充分发挥优秀护理人员的护理作用,促进医院整体护理岗位的落实。第五,建立流程护理规范制度,针对健康管理中心各个工作流程实施无缝衔接规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1.3观察指标对两组客户实施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表格采用院内自主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以电子计算机统计分级为结果将其分为A、B、C、D、E五个等级,A及为满意度最高等级,E级为满意度最低等级。对两组护理管理方法实施体检各项指标评分,其中包含体检标本、信息资料、等待时间、异常结果、隐私保护、服务态度、突发事件处理,从而为两种护理管理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估。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n)率(%)和(±)标准差(−X±s)表示,数据组间统计学处理比较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以卡方(x2)和(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等级比对结果A组E级和D级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B组A级和B级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A组,两组在该四个等级人数占比统计结果分析上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在C级占比人数统计上统计学差异性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2两组护理管理体检各项指标评分比对结果两组护理管理体检各项指标评分结果统计学处理,B组明显高于A组,组间差异性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就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独立运营健康管理中心的应用进行研究,将其与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各项指标评分,优化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独立运营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务能力,为其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占领优势[5-6]。未来我国健康管理中心在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其护理管理体系、护理管理内容、护理监督等方面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完善,从根本上实现医院内部护理管理改革,在提升护理效率的同时起到优化医院核心服务能力的作用,为我国健康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残基础[7]。综上所述,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够缩短客户体检时间,提高体检质量,保护客户隐私,优化客户对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雪容.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独立运营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11:4.
[2]冯云.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02):224-225.
[3]金琳珍,徐东娥,陈金兰.健康体检中心温馨服务实施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5,09(04):692.
[4]谢桃,林伟庭,汪渊,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健康体检中心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0(03):5190-5191.
[5]赵霞清.健康体检中心的消毒隔离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12(06):1163-1164.
[6]唐小丽,张婷,杨慧,等.四川省55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癌痛规范化护理的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04(01):424-428.
关键词:血液透析, 医院; 交叉感染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07-01
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同时操作也相对安全、简单,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疾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1-2]。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大多数是长期接受该项治疗,因此,这部分患者常常合并有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营养不良等诸多感染的高危因素,而致使感染成为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同时血液净化中心也成为医院内部感染的高危区域[3]。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血液净化中心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就成了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我院将具体的预防措施制度化、细节化,贯穿于整个透析过程,目前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预防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1.1 患者因素:长期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大多数为肾脏衰竭、尿毒症或者是其他药物中毒患者,而且多为长期治疗。长期的慢性疾病常常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机体免疫力下降,成为感染的好发人群。
1.2 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彻底:严格的消毒灭菌、隔离是预防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工作中环节较多,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态度懒散,无菌意识淡漠,有章不循,消毒、隔离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操作不规范、污染血液净化器具,造成交叉感染。
1.3 环境因素:血液净化中心作为医院内部感染的高危区域,其建筑结构的设计、内部环境的布局、人物流向、分区要求等均有相应要求,如不能达到管理要求,同样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因素。
1.4 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医疗废物作为特殊的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或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当医疗废弃物不能按规定分类,对各种血液透析器等没有分类包装, 锐利器械等未及时入利器盒造成人员伤害。患者的血液、体液、污物不按垃圾分类统一处理, 易造成环境污染、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建立正规的分类管理制度
2.1 正规的管理
2.1.1 制度管理:正规的管理,制度是前提。为使血液净化中心正常操作规范化、制度化,制定相应的制度就势在必行。制度化管理不仅能保证中心日常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同样可以把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遏制在摇篮中。合理的制度,必须具有可评估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力争将中心的感染率控制在期望值以内。
2.1.2 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和地位都是非常重要,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不仅能有效完成工作,控制环境、器具污染,还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因此,工作人员的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新进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以使其熟悉具体的操作规章制度、流程、注意事项。(2)所有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制度,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工作中不断改进。(3)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进入血液透析室需更换专用服装。在进行操作前后均用流动水冲洗或快速手消毒液, 戴无菌手套,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4) 强化保洁人员无菌意识: 院内保洁人员在感染知识方面的欠缺,因此,应加强对其感染知识的宣教,保证血液净化中心的无菌环境。 (5) 医护人员应定期体检。检查有异常时, 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2.1.3 患者及其家属管理:作为病人及其家属,日常生活中的通路护理知识及预防感染知识都必不可少。因此,在患者入院接受正规治疗时,应加强对其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陪护人员的主动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2.1.4 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净化中心应保持清洁、整齐,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并配有空气消毒设备。工作中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限制无关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中心内应每日消毒, 每月进行1 次空气细菌监测。床单被子保证没人用后就更换, 床单位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
2.1.5 患者瘘管的护理:血管通路是导致感染的重要环节。因此,保持静脉留置管的患肢必须保证其干燥、清洁,及时更换敷料。对使用静脉留置管的患者要保持局部的干燥与清洁, 及时更换敷料。在治疗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包一次性使用。
2.1.6 废弃物的管理:医疗废弃物应按规定分类,对各种血液透析器等分类包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物按垃圾分类统一处理, 避免造成环境、医院感染的发生。
2.2 全面的监测: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微生物学监测,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用水、透析液需要每月进行细菌培养,每季度检测内毒素, 每年检测一次化学污染物。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 应增加采样点。
3 科学的预防
工作人员在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后,应更换外衣、鞋;接触污染物品时, 必须佩戴口罩、帽子、手套, 以避免在接触污染物的过程中, 感染物飞溅到皮肤黏膜上。其次是预防针刺伤。如被HBV、HCV 血源性传播疾病或疑似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暴露, 须根据暴露者自身情况进行处理, 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同时进行血液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工作中注重消毒、隔离。对于肝炎及HIV病毒携带者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房间, 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具, 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所有一次性器具使用前,应检查其密封程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在使用一次性器具时,必须按照无菌操作规定一次性使用,后分类处理,不能混入生活垃圾中。只有严格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把控制措施落实到实处, 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疗质量, 确保患者安全, 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俞承权, 刘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9): 469-470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对策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1]。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率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严重者可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为此,我院手术室为控制医院感染率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1.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科室管理 医院感染科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任务,感染科人员每月不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抽样监测检查监督并及时反馈整改,加强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
1.2 手术室成立院感管理小组 院感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手术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手术室感染工作督促。每周随机检查及时记录反馈,每月召开感染管理小组例会,并就发现的问题及隐患提出整改及防范措施。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增强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2.1 加强手术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学习 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的主观意识。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学习与培训,将所学到的正确规范化的院感知识传授给全科医护人员,不断地更新医院感染意识。每月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其学习的内容记录签名、实行不定期考核,使预防感染成为每个医护人员的永久目标。
2.2 加强实习进修学生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安排专门的老师带教,详细讲解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强调无菌操作技术,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并对其加强监督检查,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感染控制的自觉性。
3 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对策
3.1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布局合理,严格按照洁污分开的原则,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之间有明显的标识。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感染手术安排在隔离手术室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3.2手术室空气管理 每天早上及下午由护理人员统一用含有效氯500mg /L优氯净湿抹手术间所有的物表各一次,手术前30min开启净化空调系统,连台手术之间自净20min,手术完清扫工作后净化空调系统继续30min方可关毕,每晚开启净化空调系统消毒30min。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血迹、无灰尘,每周清洁回风口。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水桶应编号严格分开,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干燥。每月定期采用多点布控静态监测空气培养一次,百级手术间菌落控制≤0.2个/30min.90皿、千级手术间菌落控制≤1.5个/30min.90皿、万级手术间菌落控制≤4个/30min.90皿[2]。
3.3 控制外来细菌的进入
3.3.1限制进入手术室人数,对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破损者禁止进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更换专用鞋、衣裤、帽子、口罩,减少手术室人员的走动。
3.3.2要求手术患者术前1d沐浴,对不能沐浴的患者要擦浴并清洗头发,手术区要重点清洗,手术时只穿一件病号服,入室时戴隔离帽。
3.3.3接送患者的平车应使用交换车,被套及床罩均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
3.3.4所有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均应拆除外包装。
3.4手术室物品管理
3.4.1对于一般器械手术结束后用清水擦去表面的血迹按照器械卡由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无误后密闭运送至供应室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3.4.2对于精密器械手术结束后用清水擦去表面的血迹按照器械卡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者核对后当面与供应室清点无误后清洗、消毒、灭菌。
3.4.3对于外来器械 首先由外来器械供应商到手术室拿起手术通知单进行登记。术前1d外来手术器械必须送至供应室清洗,要求器械无血迹、灰尘及水迹残留,然后根据器械不同质地选择有效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3]。
3.5 手术中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一次性物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约30cm,柜内清洁干燥。使用前应两人核对产品的资料,资料不全者均不可使用。我院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了严格的分类和无公害化处理,由专人统一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签名,防止一次性废物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3.6 无菌技术的管理
3.6.1手术人员手的消毒管理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明确洗手指征,熟悉七步洗手步骤,术前洗手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消毒流程,每月监测手术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4] 。
3.6.2手术前要核对无菌包的指示胶带、指示卡是否变色。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台面的清洁干燥,督促台上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发现疑似污染立即采取合理措施。术后对所有用物进行分类处理。根据手术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消毒措施。
4 总结
控制医院感染对手术室来说是一项日常的、常规的工作,它涉及到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环节。这不仅要靠制度约束,更重要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要有效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才能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宋烽,王建荣.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52.
[2]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2002.
二、 围绕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工作
1.为落实“二甲”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护理部按照“二甲”护理管理评审标准,就相关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质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项工作。护理定期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
2.一月中旬护理部组织大内科、大外科的护士长到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等级医院做准备。
三、继续狠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根据浙江省«等级医院考核标准»及__市卫生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医院实际,护理部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检查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了《月护理部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月护理质量检查表》。护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科室的护理质量与绩效工作挂钩,大大的促进了各科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为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晨会交接班细则》、《床头交接班程序》、《治疗班考核要求》等护理制度,并以新制度为准则对临床护士进行考核。
3.半年来组织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共计50余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及时整改,护理部进行反馈性检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4.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质控及护理安全会议,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护理部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级护士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培训。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2次,疾病护理查房2次,完成全院护士七项常用护理操作(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率达93.5%,考核合格率达100%。
四、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1. 积极参与病区服务中心建立。三月中旬病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护理部抽调了三名护理人员加入该部门。“中心”的成立规范了新病人入院处置、特检病人的护送工作、标本送检工作,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得到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
2. 为适应广大患者的要求,改善输液室“窗口”面貌,上半年医院对输液室进行了装修,从硬件设施上改善输液室的面貌,护理部也积极地从软件设施上着手对输液室进行改造。首先,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克服困难,抽调了两名业务素质好的护士补充到输液室护理队伍中去,确保了输液室护理人员的配备。第二,实行了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解决了输液高峰期排长队的现象。第三,划分小儿输液与成人输液区。第四,美化输液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第五,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输液室的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病人满意度上升达90%以上,在四月份医院“满意窗口,满意职工”评比活动中,输液室被评为“满意窗口”。
3.各病区克服人员紧缺,临床工作繁忙等诸多困难继续开展出院病人的延伸服务。半年来病区与延伸服务中心完成出院病人电话回访3859人次,437人次,家访374人次,回访率达97.3%。在延伸服务过程,得到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多次,也收到许多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4.上半年护理部完成护理满意度调查2次,参与满意度调查的病人数达232人次,平均满意度一季度为92.7%,二季度为95.4%。对调查中病人认为不满意内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见并作为下一轮考核的重点。
5.半年来,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护理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护理过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0%,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15%,护理满意度比去年提升1%,收到病人的表扬信3封,锦旗2面,口头表扬多次,其中我们的血液净化中心因向血透病人吴笑垚捐款献爱心而被__日报公开表扬。
五、重视科教兴护工作
护理部立足于现有的护理人员,抓好人才梯队培养,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继教参考率、合格率达100%,选派人员外出学习8人次,计划外出进修7人次,完成一人。
六、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为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丰富医院护理人员的文化生活,围绕今年护士节的主题,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1.为迎接医院“二甲”评审,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于4月底举行了全院护理操作比赛。比赛决出团体奖6名,单项奖18名,
2.于护士节前夕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优秀护士”的评选活动,李秀娟、施晓芳十名护士被授予了20__年度“优秀护士”称号,这对全院护士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3.特别邀请了浙江传媒学院的蒋育秀老师为全体护士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职业女性形象设计”主题讲座。
4.20__年5月11日晚,在医院多功能厅,举办了以“让我们用心关爱”为主题的护士节晚会。晚会还对在系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团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共表彰了12个团体和28位
个人。
5.继续开展护士志愿周活动,共有6个科室,50多名护士利用休息日到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护理部
-----------------------------------------------上半年护理工作总结
上半年, *科遵循医院管理年活动所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服务宗旨,认真执行本年度护理工作计划,按山东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及标准考核细则,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流程,改善住院环境,加强护理质量控制,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现将20__年上半年 *科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 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和专科知识。
3、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了《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并进行了考核。
4、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并进行了考核。
5、 有2名护士参加了护理自学考试。
6、 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急救技术,医院组织的心肺脑复苏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7、 各级护理人员参加科内、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院感知识考试、技术操作考核,参加率100%,考核合格率100%
二、改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实行了“首迎负责制”,规范接待新入院病人服务流程,推行服务过程中的规范用语,为病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对出院病人半月内主动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并记录访问内容,广泛听取病人及陪护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半年中病人及家属无投诉,医院组织的服务质量调查病人满意率100%,科内发放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60份,病人满意率100%,提名表扬服务态度最好的护士 人次,其中__17次,__*16次,__*5次,__*2次,__*2次,__*1次,__1次。
三、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每周护士会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差错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发挥科内质控小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护理差错事故安生率为零。
四、.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判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放映病人的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每班检查上一班记录有无纰漏,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出院病历终末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上半年出院病历 份,护理文书合格率达到了100%。
五、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使病人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病房每日定时通风,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对意识障碍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按分级护理标准护理病人,落实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及重危病人的个案护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需要,上半年护理住院病人 人,其中手术病人 人,抢救病人 人,气管切开病人 人,特护 人,一级护理 人共 天。一级、特护病人合格率100%,基础护理合格率100%,无护理并发症。
六、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急救物品进行“四定”管理,每周专管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随时抽查,保证了急救物品始终处于应急状态。
七、按医院内感染管理标准,重点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医疗废物分类及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并进行了专项考核,院感小组兼职监控护士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使院感监控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 基础护理不到位,个别班次新入院病人卫生处置不及时,卧 位不舒服。
二、 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较多。
三、 个别护士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时不带口罩,一次性无菌物品用后处理不及时。
四、 学习风气不够浓厚,无学术论文。
关键词:妇科;综合管理;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安全的一类重要问题,如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妇科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由于妇科手术的特殊性,患者术后极易出现院内感染,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整体评价[1-2]。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一的管理措施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从各种影响因素、医疗护理环节入手进行综合考虑,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才能提高管理效果,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3]。本次研究就综合管理对降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11月起对妇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综合管理,以未实施综合管理的2018年1~11月为对照。妇科病区共有医师18名,包括男9名,女9名,年龄29~46岁,学历包括本科1名,硕士13名,博士4名,职称包括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任医师1名。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25~55岁,均为本科学历,职称包括护师13名,主管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1名。统计本次研究前后1年内的患者资料,调整前妇科手术患者483例,年龄18~76岁;调整后妇科手术患者507例,年龄18~78岁。不同时期患者资料可比(P>0.05)。
1.2管理方法
1.2.1完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完善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术后院内感染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制定妇科病区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对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每月定期考核,要求工作中发现问题要立刻反馈。对于管理制度中的缺陷要及时调整,并以简报的形式在科室通知,确保术后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完善、科学。
1.2.2充分发挥管理人员职能要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从护士长到护理组长,再到具体的质控护士,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配合护士长完成手卫生制度、消毒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任务。护士长要负责作好管理制度的调整及医护协同管理中的协调工作;护理组长要带领小组成员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收集护士的工作反馈,为护士长提供参考依据;质控护士则要做好具体项目的监控和反馈,强调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性评估。将管理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实现全员参与的目的,才能充分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工作疏漏。
1.2.3强化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术后院内感染防控工作需要医护双方的配合,因此必须重视医护双方关于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加强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通过考核了解医护人员在院内感染防控知识上的不足,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聘请院感办专家到病区进行讲座,针对术后院内感染问题提供建议。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意识,能够自觉的做好防护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1.2.4严格规范消毒制度消毒灭菌是防止术后院内感染的必要条件,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消毒剂的性能及注意事项。要对常用消毒液、无菌物品、物品表面进行监测,安排专人负责此类问题,通过监测数据了解无菌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可能导致院内感染的具体原因,调整管理策略。
1.2.5针对性预防切口感染由于妇科手术的特殊性,患者皮下脂肪较厚,术后切口易出现脂肪液化、皮下出血等情况,极易合并感染。因此要针对性的做好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要求医护人员术前做好皮肤准备工作,术前备皮放在手术当天,避免皮肤损伤,尽量控制风险因素避免术后切口感染。1.3观察指标分别统计管理方案调整前后内妇科术后院内感染率,并比较不同时期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整前后妇科术后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调整后妇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调整前(P<0.05)。见表1。
2.2调整前后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比较
调整后妇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制度执行率均显著高于调整前(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