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茶文化的主要特征

茶文化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12-01 18:0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文化的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茶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紫砂;高荷叶壶;自然美学

紫砂壶的艺术审美可以概括为形、神、气、态四要素。形,即壶器外形的美,也指外轮廓;神,即壶器内在的神韵,通常神韵体现的是作品的精神美;气,即气质,也就是壶器的本质美;态,即形态,作品的刚、柔、肥、瘦、高、低、方、圆等各种姿态。紫砂壶只有将形、神、气、态四者融会贯通,才得以流传。人们欣赏紫砂壶既重“理”,又在乎“趣”。一件紫砂壶无论器型大小,无论壶嘴是弯曲的还是直的,皆要考虑到“趣”,这样才能怡养身心、百玩不厌。现以紫砂“高荷叶壶”(见图1)为例,谈谈紫砂花货的自然审美。

1紫砂“高荷叶壶”的造型

紫砂“高荷叶壶”精选珍藏原矿朱泥制成,成色喜庆,养成娇艳。紫砂“高荷叶壶”的壶身如葫芦,细长的壶嘴自壶腹向上胥出,圈把秀丽,高截盖与壶口相切,形成一个完整的葫芦,整器均匀,一捺底,器型简洁大方。子母线切合严密,气密性极好。此壶乃全手工制作典范,细节各处皆極致有感。壶器采用周身荷叶表面塑形,壶流、壶把呈荷柄状,情趣韵味高雅,采用明接手法,处理细致到位。壶盖如倒置的荷叶,壶钮形似叶柄,干净利索。

2紫砂“高荷叶壶”的自然美

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饮茶活动从一开始就被注入深厚的文化涵义。从茶叶的种植、采摘到加工、冲泡,以及品饮的全过程中,无不凝聚传统的美学意识,并约定俗成,渐成一种具有礼仪规范、民俗活动的程式,也即传统的“茶道”。紫砂“高荷叶壶”作为“茶道”的艺术载体,对茶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紫砂壶的发展,就没有饮茶文化的提高;如果没有紫砂壶艺的拓展,茶文化也没有今天的高雅。作为茶具的紫砂“高荷叶壶”不但实用,还折射华夏文化的灿烂。中国茶文化以静为主要特征,这与紫砂“高荷叶壶”所崇尚的朴实与自然,所提倡的内敛不谋而合。因此,紫砂“高荷叶壶”采用荷叶作为壶器表面的纹理,尤其是壶盖形似一张倒置的荷叶,这种古朴、自然的形象能够体现茶饮形式与时代思潮的融合。

自古以来,历代的文人参与紫砂器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存在多种形式。大多数的文人亲自参与了壶器的外形设计,擅长在壶器表面上题刻书画,还运用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使紫砂壶变成了实用与鉴赏兼备的物品。文人对紫砂创作的参与,也就反映了文人的思想。传统文人喜欢游山玩水、放荡于大自然之中,于是自然风物成了紫砂壶创作的重要题材。紫砂“高荷叶壶”的外在形制既古朴又典雅,凝聚着茶文化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茶水的过程中,寻求到了“天人合一”的心灵感受。紫砂“高荷叶壶”在手,自泡自饮,可以尽心发挥想像,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敦厚、静穆、平淡、端庄、温和、闲雅的精神韵律。

3结语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它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又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紫砂壶的创始与兴盛,既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中国茶艺的形式、品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紫砂“高荷叶壶”的精巧,带给人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紫砂器从诞生起就是中国茶文化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史上闪烁光芒的灿烂明珠。

作者:陈晨

    参 考 文 献 

第2篇

关键词:茶叶 ;市场 ;发展 ;浅析

一、中国茶叶市场的营销模式

1.1坚持“老行业、新经营”的理念,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融入传统行业中,通过委托加工,什么茶好就卖什么茶,通过搭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平台,化解销售压力的营销模式。

1.2以袋泡茶形式在销售上锁定在普通民众的消费生活区,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吸引年轻人的眼球的营销模式。

1.3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出发,将传统的茶重新定位到养生的范畴,而吃茶的品类模式。

1.4传统的茶叶批发市场模式,目前,大约有60%的茶叶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

二、茶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2.1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如,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

2.2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如: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涉足茶产业并有所发展。

2.3由于竞争的加剧,只有引进资金,迅速扩张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如:拥有国内最大茶叶基地的云南龙生集团,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引进了上千万元的风险资金。

2.4茶叶加工由手工转向机械化,通过对加工工艺的改进,茶叶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对高品质茶叶日益提高的的需要。例如乌龙茶等。此外大型的精制企业大多数已经通过ISO9000系列、HACCP等质量认证。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茶叶企业实行QS认证,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初精制企业厂房和设备改造工作的开展。

2.5茶叶本身蕴藏了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茶叶市场首先应该是茶文化市场,缺乏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建设茶叶市场,显然显得枯乏和单薄。近几年,各地广泛开展的各项茶文化活动,有效地普及了茶文化,宣传了茶知识,带动了茶叶消费的增加。以“十大名茶”贵州都匀“毛尖茶”发展为例,目前,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有“毛尖茶”茶商和茶农的营销网络。都匀毛尖茶早在明清时期即为朝廷贡品,1915年获巴拿马金奖,1982年在长沙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93年又获国际抗衰老食品博览会金奖,被誉为“茶中极品”,有如此殊荣之都匀毛尖茶,这是因为:都匀“毛尖茶”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重视茶文化的推广。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与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比,我国茶叶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当前,我国名优茶生产还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而在日本不论是茶园的管理,还是茶叶的加工,也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

四、肤浅的看法及策略

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中国茶叶市场给企业带来众多的机会,因此,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发展、投资的关键。根据当前茶叶发展现状,我有以下几点观点:

4.1产量增加,市场热点不断,多茶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市场主要特征。如普洱茶热的兴起,对我国现阶段茶叶市场将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首先,其他的茶叶都是愈新愈好,而普洱茶越陈越值钱,还具有收藏价值。其次,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普洱茶生产能够形成规模生产。此外,其他茶叶品质最主要取决于原料,而普洱茶更多是在工艺、品牌的树立。我国是多茶类的国家,如何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加工工艺和品饮方式的改进,形成市场卖点,促进需求的增加,使各个茶类都能够协调发展,需要形成依靠创新和大家进一步探讨。

4.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发出有机茶,走打造名优茶品牌之路。随着QS制度的全面实行,茶叶销售逐渐要从散装茶销售转向包装茶的销售,通过包装和品饮方式的创新来促进饮茶方式的改变。另外,为了不制约当前茶叶企业规模扩张的问题,我国茶叶市场需要稳定“老百姓”品牌的茶叶、中低档品牌的包装茶叶。

4.3为了适应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从市场发展看,茶叶销售今后除了传统营销模式外,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也应该应用起来。

第3篇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日本亦有“衣服一代、家居二代、饮食三代”这样的俗语,可见饮食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2、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就进行着饮食文化的交流

2.1 中日两国的大米情缘

大米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主食,殊不知,它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古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等河的沿岸种植了适合当地气候生长的水稻,距今2000至3000年之前这种种植技术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大米的起源。

2.2 中日间的茶道渊源

众所周知,茶道虽起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如今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接待宾客以及用餐前后,饮茶无疑成为了一种习惯。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祖国。茶传到日本后,在京都孕育了茶文化。日本高僧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来到中国,回国时携浙东茶籽回国传播,这标志了日本茶文化的开始。

虽然地域不同,但中日两国所追求的都是相同的茶道境界——清静的环境、舒畅豁达的心境、精神上的升华。

3、中国菜和日本料理

3.1 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不同菜式

中国菜往往油量大、味道浓郁;日本则通常直接食用不加工的生鲜食物。风俗文化大概就是造成这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日本四面环海,由4,000多个岛屿组成。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样食物就比较容易保存。吃生鲜食物就这样发展起来。此外,日本平原较少,饲养家畜比较困难,所以人们很少能吃到牛肉和羊肉。更没有中国吃鹿肉、兔肉、驴肉这样的习惯。这就是为何日本能够制造出不用加工就能食用的日本料理的原因。

3.2 加热食物和脂肪

中国菜大多需要通过加热才食用。其实中国人喜欢把菜加热了再吃也与中国的水土有关。食材在干燥的地方保存过后就要浸泡在水中来保证其新鲜,要使其味道不流失,就需要用油烹饪。食物在加热后更容易入味,也更好消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菜通过对食用油的独特使用使其技术得到了发展。

中国与日本相比,日本生食食物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当然,这与日本气候有关。日本海鲜食品往往无需加工或轻微的加工即可进一步保持鲜度、而且海鲜本身含有盐分,所以生吃亦可。再加上日本有良好的水质量,温度变化小,寒冷的地方也很少,比较适合吃生鲜食物。

3.3 浓厚和新鲜

中国菜的最大特点是调味。就是不同的制作方法融合各种食材所展现出来的不止一种味道,而是多种味道的完美结合。以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为例,有猪肉馅、羊肉馅、鱼肉馅,当然也可以是素馅。往饺子馅中加入各种调味料,就可以制作出不同风味的饺子了。可以用水煮水饺,也可以用蒸屉蒸蒸饺。

与此相对,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新鲜、丰富,味道原始。提到日本料理,脑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生鱼片和寿司这样的食物。传统料理的思想就是“无需制作出来的料理”。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生鱼片成为了典型,将生的鱼肉切成片,蘸着酱油和芥茉吃。

3.4 盐和甜品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咸菜,这些菜品特别适应中国的水土。因为中国有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气候干燥,蔬菜水分容易蒸发,所以大量放盐是有必要的。加上中国寒冷地域面积较大,大量摄入盐分能够促进机体代谢,让人精力充沛、产生温暖的感觉。而且盐不仅仅只是一种调味料,也可以为伤口消毒,防止化脓。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巧妙地用盐预防蛀牙及牙周疾病。

与中国菜相比,日本料理偏甜。从日本的气候及国土来看,下雨天较多,没有盐田。但是,温和的气候使周围海域降雨量增多,空气潮湿。人们不易出汗,因此甜品符合了日本人的口味。而且砂糖进入口中会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从而使大脑分泌啡肽,啡肽使人放松,因此会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5 饮食方式的改变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于饮食的要求也相对苛刻,每个人都追求健康、营养的饮食方式。近几年,中国的食疗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药膳型料理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另一方面,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对于欧美式的饮食文化特别热衷,或许这一改变将对中日两国今后的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4、结语

虽然日本料理与中国料理的风格存在很大差异,但日本料理受中国菜的影响也最大,中国与日本的饮食文化渊远流长,日本的大米和茶均起源于中国,加上与其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米文化与茶文化。

自然条件是造成中国菜和日本料理不同的主要原因,日本料理的主要特征是菜品新鲜、原始,没有复杂的加工过程,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清淡、少油脂是其最大的优点。与此相反,煎、烤、烹、炸的制作方式与色、香、味的综合则是中国菜的主流特色。两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与发展所形成的瑰宝,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2]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日本学刊,2008,(05).

[3]贺亚芹,隋国荣.日本饮食文化琐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9,(02).

第4篇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已被214、317、318国道所代替,默默地沉寂于无声。然而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有着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

茶马古道的起源

旧时,昌都沟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人畜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宋代,“关陕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元朝,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清朝将的邮驿机构改称“塘”,对塘站的管理更加严格细致。清末民初,茶商大增。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1950年前的昌都成为藏东的商贸中心。

古道三味

茶马古道作为古滇南的一条商道,曾经商贾云集,繁华一时。千百年来,它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但如今,在这条古道上,旅游的热潮正在替代已离我们远去的清悠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让众多“驴友”心驰神往。

古道沿途民族风俗异彩纷呈,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语言变化无穷,让你应接不暇。而且,这里仍积淀和保留着丰富的原生形态的民族文化。

除了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风俗,还有一些地方留下了保存良好的古道遗址,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一些高山峡谷间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古色古香的巨型壁画,在宁洱县凤阳乡境内,长约2公里左右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盘山径仄而上,山石上有深印的马蹄印。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

三种宗教在康定和谐相处

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大雪山中段,坐落着一个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康定。从19世纪60年代起,小城内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的格局,100多年的传教岁月中,始终和睦相处,成为美谈。 清真寺现在的阿訇是38岁的马泽志,他仍记得2003年4月康定天主教堂新神甫李伦即位时,邀请他以及各个宗教的代表参加即位仪式时的热闹场面。

1646年,有回族人开始到康定谋生,现在,康定县城共有常住的穆斯林400余人,在清真寺的隔壁,当地还专门修建了回民小学。72岁的回族大妈陈凤云正在清真寺内为即将到来的“开斋节”做准备,她有许多藏族朋友,有的信仰藏传佛教、有的信仰天主教,“我们的关系很好啊,都是很要好的朋友。”陈大妈说。 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宗教局副局长张建泉介绍,他在康定从事宗教工作15年,很少碰到各个宗教之间发生冲突。 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在历史上曾是繁荣一时的商业贸易中心。700年以来,藏商把从带来的麝香、虫草、黄金、马匹带到康定,与内地商人带来的茶叶、丝绸进行交易。正是这种民族间贸易的兴盛,造就了各民族在康定的大融合。距离清真寺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康定的天主教堂。1860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丁盛荣受罗马教廷之命赴传教,途中受阻,返回康定,在康定北郊设堂传教,拉开天主教在康定的传教历史。 现在,全县城300多天主教信徒中,藏族信徒占到了200人。天主教堂神甫李伦说:“虽然全县城3万多人口中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占到了绝大多数,但是当地政府积极保护信仰者较少的宗教,这里有很好的环境。” 距离康定天主教堂约150多米的地方,是当地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安觉寺,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安觉寺的铁棒喇嘛汪甲告诉记者,在康定,不管你是信仰藏传佛教也好,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也好,大家都应该是平等和团结的。“如果其他宗教的信徒来到我们寺庙,我们也会热情向他介绍。我们绝不会强迫任何人来信仰我们自己的宗教。” 在安觉寺内,65岁的藏族大妈次乃正在转经筒前转经,围着转经筒一圈又一圈,默默念经文。

电影寻踪:《德拉姆》的天涯古道

一队马,一伙人,向西蜿蜒的五尺道、间或响起的驼铃声,充满未知的旅程,这就是田壮壮镜头下的《德拉姆》,一部试图以水平视角探究茶马古道现在和将来的电影。

第5篇

一、申报对象

中方县**镇大松坡村

二、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情况

**镇位于中方县西南部,与芷江县、洪江市相邻,距怀化市区35公里,枝柳铁路、怀黔高等级公路贯穿**镇,且有舞水河川流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在大湘西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和中方县旅游业发展格局中,**镇大松坡村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大松坡村地处**镇西北,中国最美“南方葡萄沟”就在大松坡村内,它位于中方县旅游业功能分区中的“荆坪—**休闲旅游带”上,以舞水河为纽带,以荆坪古村为核心,连接荆坪古村度假区、中方新县城观光区、乌溪生态休闲区、五龙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农业休闲区,为游客营造一个古村度假、城郊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地。

二、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1、总体旅游规划

基于对**镇大松坡村的综合分析,形成大松坡村旅游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从产业层面,要大力培育和壮大以历史文化旅游、山水度假旅游为重点的特色服务业体系; 从空间层面,构建以“南方葡萄沟”为中心、整合周边发展资源的规划区发展建制,突出以历史文化旅游创新区为中心载体,整合周边优势旅游资源,

突出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精神核心,以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生态休闲旅游服务等作为产业引领,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服务等作为产业支撑。 最终,整体形成产业基础扎实、品牌特色鲜明、社会生态和谐、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的现代新型小村镇。

2、旅游发展现状

**镇大松坡村,葡萄沟农业确定为湖南农大科研基地,研究的湘珍珠品种获得中国地理商标保护名录,2013年,**葡萄沟被授予“中国剌葡萄之乡”称号,被省体育局确立为山地自行车户外运运基地,区内百年老藤葡萄树被授予上海世界基尼斯纪录,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题词,誉**葡萄沟为“中国南方葡萄沟”。该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刺葡萄旅游文化节,**葡萄沟景区声名远播,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是开展乡村休闲、生态农业观光、户外野营探险的良好场所,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先后投入近亿元完善景区道路建设;游步道建设;标示系统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生态休闲农庄;包装打造建设了葡海观光园、洞坎岩泉山、百年老藤、泥水溪养生度假区、明武洪石桥、宋家桥鸳鸯古树、芒冬溪山地民居建筑群落等经典景观,形成了区内集农业观光、民风民俗体验、历史文化探寻,自然景观游览、乡村风光体验、户外山地穿越、山地自行车骑行等综合性的旅游景区。同时对区内大量的山地居住建筑进行了维护和修缮,对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对道路、游步道及部分山体进行了美化亮化工作,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大力整治,整个葡萄沟呈现出山青、水灵、天蓝的美好景象。

    三、旅游产品建设情况

1.乡村民宿、观光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文化创意等产品建设情况

2.旅游产品开发特点、文化内涵挖掘、创新创意等情况

    四、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

1.自然生态环境

**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三寒明显;降雨充沛、分布均匀;光能潜力大;冬春日照少,垂直差异不大,阶段性气候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5.65℃—16.7℃;年均无霜期为278天;降雨量年平均1600∽1700毫米,全年分配不匀,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全年的70%,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8%;境内全年日照平均为1486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34%。

2.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

3.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包括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建设、保护途径、保护经费投入(需说明保护经费占乡村旅游收入比例)、保护效果等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交通设施

包括外部交通设施(通往乡村的公路等级、是否有城市公交或旅游专线车到达、标识标牌建设等)和内部交通设施(游线设计、游步道建设、内部交通工具等)。

2.水电设施

3.邮电通讯设施

加快建设数字式移动电话网,目前已实现全景区自动无线网漫游,建成先进的数字通讯网。同时,按国家标准完善和优化建成城乡邮政网点,坚持邮政事业信息化和邮政服务多样化的发展方向,规划建议对居民住宅集中地区、重点学校设置区级邮政综合服务站。

4.环保设施

    六、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该景区按照国家AAAA景点规划建设,主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葡萄酒庄(葡萄酒吧、葡萄酒窖、葡萄酒深加工产品展示和销售)、茶园山庄、星级农家乐改造、游步道建设、公厕、景区标志性大门及标识标牌等。

1、游客接待中心。修建一座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

2、生态停车场。修建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分上下两层。

3、葡萄酒庄。修建两座大型葡萄酒窖,将葡萄酒实行深加工厂,修建一家葡萄酒吧。

4、华汉茶园山庄。**茶场现有茶叶基地3000余亩,开展茶叶观光旅游,修建茶场游步道,建一家茶园酒庄,集茶楼、餐饮、住宿、垂钓、茶文化展示厅及品鉴等。

5、星级农家乐改造。在大松坡村葡萄沟修建及改造15—20家星级农家乐,全面提升接待能力。

6、景区内道路建设。建成“镇政府—大松坡葡萄沟”全长10公里的环形公路,总投资600万元。

7、公厕、景区大门及标识标牌。修建多座四星级公厕;修建一座有代表性、标志性的景区大门,另在大松坡村部区域修建一座标志性大门;在各交岔路口设立景区标识标牌和警示标志。

七、旅游发展带动效益

根据**葡萄沟的交通区位、地方特征、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生态自然景观等,努力打造成为湖南“乡村旅游之乡”,以自然山水、观光农业、生态环境为依托,积极开发休闲娱乐、农家餐饮、农家采摘、自驾游营地、生态农业观光、生活体验、生态垂钓等,让游客感受回归大自然的洒脱。客源市场主要以怀化市区和周边县、市为依托,挖掘省内长、株、潭及其它五省周边地点,预计年接待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

第6篇

关键词:闽南文化;渗透;古汉语;闽南建筑;人文精神

一、现状分析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1)《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既蕴涵着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闽南乡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分支,在古汉语知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都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花灯”“茱萸”“龙舟”等来表情达意的。

(2)文化引进挤占了传统文化。王森然在世纪20年代就说过:国文,非由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但就现状看来,我们却过于注重甚至依赖外部探讨,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内部挖掘,更有甚者,出现了移植或者嫁接。叶运生在《素质教育在中国》一书中指出,“教育是文化迁延的惟一手段, 一切民族文化得以迁延发展的民族文化, 其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的成功所导致。”可见教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作用。而不断地进行所谓的文化引进,从而挤占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喧宾夺主!故此,打开本土的闽南文化来教学,对国文的探索和文化的迁延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3)当前文化冲击下的浮躁的社会必定需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沉淀。异地高考的放开,让学生融为一体,用闽南文化的渗透来引导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乡土文化

1.用闽南语推进文言文的基础学习

当前的众多闽南方言,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主要特征,被学术界公认为“活化石”。据记载,闽南地区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一直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所以闽南人是正宗的汉人;又因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使得闽南地区较少受到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闽南地区的语言很大程度地保持了它的古老。所以,闽南语中和古汉语密切相关的例子数不胜数:释义,音韵规律,句式变化,语气变化等。

(1)词句、句式的变化。闽南语中把“客人”读成“人客”[音:Lang3(第3声) kei4(短促第4声)]这在唐代杜甫的《感怀》:“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中得以体现。在闽南语中常会出现一些疑问词“底”(何):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处),底时(何时)。而这一类疑问词格式与词汇和古汉语是相同的。

(2)释义上的相同。“泯”(音:Mian1):“相逢一笑泯忧愁。”解释为不要,意思是一样的。把锅子叫做"鼎"(tiánn), 筷子叫"箸"(tī)。台剧女星常会说“焉耳”(这样子而已),这也和《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是一样的。籴(音似dia):买。“粜”(音似tio)“入米”=买进粮食;“出米”=卖出粮食。还记得“问渠那(通“哪”)得清如水”吧,“那”的意思不是“哪里”,而是“怎么”!

(3)语气词也大同小异。闽南人会说,这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这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很接近:《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有其实。”(有:真大)。“尔”(也写做“耳”)在上古汉语表示“仅此而已”。例如《史记・项羽本纪》的: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泉州方言中的“尔”至今保留上古汉语这一用法:今日无带钱,袋仔总偌两三箍银尔。(今天没带钱,口袋里只有两三块钱。)

(4)音韵的变化。龚自珍诗《己亥杂诗》中有“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读这句诗时“斜”字发音应为xia(阳平,第二声)而不是xie(阳平)。在闽南语里斜字的发音就是xia(阳平),完全一样。再看“江”和“红”,按造字法来说,三点水和丝字边是各自的形旁,共同的“工”字是声旁,它们的读音按理应该是一样或接近的。但在现代汉语的发音里,“工”gong(阴平,第一声)和“红”hong(阳平)的韵母一样,而“江”jiang(阴平)的韵母就截然不同。可是闽南语中的“工”和“江”发音类似gang,“红”发音类似“ang”,都是“ang”的韵。

类似如此的例子枚不胜举,在语文教学中把握这一些闽南语与古汉语的关系,无疑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掌握课标所要求的古文、诗歌鉴赏等内容。同时,闽南语与学生生活贴近,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结合,真正达到语文的知行合一。

2.用闽南语歌曲、童谣、民俗、小吃、建筑、茶文化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要把健康的娱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却很少关注那些非官方的文化形态,如各种民俗、民间手工工艺、民间故事、民歌民谣等。而我们闽南地区,一直有以丑见美的高甲戏、闽台流转的歌仔戏、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世界一流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更有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瑰宝”的、萦绕在两岸同胞之间的南音。而南音里的种种乐器,更是多少文人骚客抒情表意的载体!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关注这些闽南文化形态,以探求属于它的趣味之美!

第7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1. 前言:英语学习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考试》四六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抑或会说基本的日常英语。为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更应该把目标建立在让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把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展示给外国友人,建立良好的民族形象。因此,在对外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不仅重视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输入,以满足最基本层次的接待要求,更应该进一步将本土文化向外推广,吸引更多外国游客的到来。

自1982年承德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起,承德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甲类开放城市”等头衔,开始走进世界文化名城行列。这给承德带来的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对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入境游的增长而来的是不同的语言与文化,这会极大地丰富当地文化,使其更有发展潜力,也会给当地人民带来更多更新的文化讯息。据调查发现,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在避暑山庄见到外国游客,人们再也不会盯着他们看,对他们指手画脚;取而代之的是微笑或者微微点头,有些年轻人或者稍微懂点英语的人还会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这是对外旅游经济增长对于促进英语文化传播,进而提高全民素质的体现。然而,不管是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普通市民都不难发现,要接待好这些外宾,会说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过硬的英语语言功底,能用英语介绍一些旅游景点及相关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承德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这样不仅可以与外国游客自如的聊天、在聊天过程中避免造成交流上的不愉快,还能够加深外来游客对于承德市的好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然而,事实情况是,即便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甚至是英语教师乃至于旅游从业人员就承德本土文化来说,对于外国有人都无话可谈,存在严重“文化失语”现象。更有甚者,承德有哪些本土文化现象都不太了解。

2. 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强调跨文化交际,只是这种跨文化只片面地强调了解英语、了解西方人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能和他们交流畅通、能接待好他们也就够了。更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的象征,中国文化是落后文化的代表,中国想要摆脱落后,融入现代化世界,只有学习西方现今的文化,摒弃传统的、落后的本土文化。[1]还有人觉得我们都是中国人,对于本土文化我们理所当然了如指掌,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深入系统地学习。这种观点以及做法的严重后果就是我们很多旅游从业人员以及高校学生面对中国自己的本土文化无法与外国友人或者游客深入交流,甚至无法交流。这不利于我们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目标,是高职英语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的体现之一。

3.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兼纳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对外宣传推广中国本土文化,建立良好旅游城市形象,进一步吸引外国游客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武术文化、中医文化、道教文化等都令外国友人着迷。承德作为全国乃至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吸引外国游客的也不仅限于避暑山庄以及外八庙。承德地区的温泉养生旅游文化、满族文化、丹霞地貌、剪纸布糊画等极具地方特色,不仅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很有吸引力,对于承德本地人来说也能增强他们的自豪感。但是,大多数市民很少能够系统的了解这些文化知识,更不用说用英语将其传播推广了。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一些这方面的本土文化知识,这将会非常有利于对外宣传推广我们承德本土文化,建立良好旅游城市形象,进一步吸引外国游客。

3.2在英语教学中兼纳本土文化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巩固学生的本土文化基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工科院校,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专科生由于高考分数比较低,文化基础更是有待提高。与之相应地,英语课作为少有的几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的课程之一,理所当然被委以重任。但是,在现阶段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教师们发现原有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更新改革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迫在眉睫。如果我们能在平常的英语教学内容中兼纳承德本土文化,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巩固学生的本土文化基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全新的教学内容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缓解现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尴尬境地。

3.3 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过级考试

改革以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型翻译题曾涉及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比如2013年12月份的四级考试翻译题就让考生翻译有关烹饪,茶文化与中国结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等。这就告诉我们,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改革之前的过级考试应该重视文化内容相关测试的的必要性。由此可见,即便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各种英语过级考试,我们也应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兼纳一些有关本土文化的内容。

3.4 掌握好中国本土文化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西方文化

语言学家弗里斯曾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至少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参照系,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本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更深刻了解;而是通过对学生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了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的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2]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对比本土文化和外族文化的内容总是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应地,学生对此种内容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量加强中外文化,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

4.在高职英语课堂内容中兼纳本土文化的途径

4.1 加强中西方文化对比,在不同中强化印象

平时生活中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必然是那些与众不同的现象。也就是说,通过加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对比,学生才能更直接地理解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彼此之间的不同点,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两种文化。

4.2 不能只是了解本土文化,要强调本土文化的对外翻译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强调兼纳本土文化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克服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失语”现象,进一步达到宣传与推广我们本土文化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平时英语课授课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兼纳不能只限于提高学生本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更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本土文化翻译成流利地道的英语,达到更好的对外宣传,吸引更多外国游客,进一步促进对外旅游经济发展的效果。

4.3 强调适度适量原则,要讲究英语学习与兼纳本土文化学习两者之间的平衡

英语课程主要目标是学习英语语言、英语文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一些社会风俗、人们的生活习惯。兼纳本土文化的学习是以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本土语言“文化失语”为目的的,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在讨论研究如何兼纳本体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这一目标,一定要把握好英语学习与兼纳本土文化学习两者之间的平衡。否则只会加重英语课的负担,出现经常不能完成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麻烦。

4.4 在教学中兼纳本土文化的精华部分

鉴于高校英语课课时设置的现实情况,在英语课内容兼纳本土文化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涉及一些精华部分。另外,关于如何讲这部分内容用比较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并将其宣传给外国友人,这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4.5 提高教师自身图本文化修养

好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学高”。所以,英语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英语知识储备,学习掌握一些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知识,并将其在课堂上传道给学生,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丰富、有趣、实用,才能逐渐爱上学习英语。

4. 6合理中国本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

自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后,各类教材在选材内容、题材、出题形式等方面都很新颖。而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微乎其微。据调查数据显示,本土文化在英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仅为3%左右,而约50%的学生期望这一比例能够提高至40%左右。[2]以传统节日为例,英语教材中经常涉及有关英语国家的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以及相关文化习俗。但是,关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很少提及。现在教师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中国传统节日,提到春节学生都只知道吃饺子、挂春联、领压岁钱、走亲访友等,至于这些文化习俗背后的渊源大都知之甚少。这还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春节,其它节日自不必说。

考虑到这种现状,我们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教材里增加一些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可以简单介绍一些历史伟大人物、名胜古迹及其相关传说、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等,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增加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民族自豪感,以便进一步克服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失语”尴尬局面。

结束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兼纳本土语言学习不仅是英语教学改革适应对外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考虑到巩固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本土文化知识基础现状。至于如何兼纳,该兼纳哪些内容,我们也应该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政策的号召。笔者期待通过此文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行的广泛关注,研究出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本文为2014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承德市对外旅游经济发展与高职英语教学的协调性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2019

参考文献:

第8篇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

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第9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