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经济基本作用

市场经济基本作用

时间:2023-12-02 15:5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经济基本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经济基本作用

第1篇

〔关键词〕文化资本;经济增长;作用机理;VIP框架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5-0074-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疆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研究”(10AJL010)

〔作者简介〕付金存,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辽宁大连116025。一、问题的提出

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要素投入(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因素被视为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源泉。然而在区域经济演进历史中,这些因素仅是相对易变的,且针对空间差异均会做出适应性调整,进而引发诱致性变迁。长期而言,上述因素的变迁并不足以解释地区经济兴衰更替的全部历史。能否从某一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因素中探寻经济增长及其地区差异根源是本文立题的要旨。

已有的研究表明,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由于文化资本难以度量,多数学者偏好使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倾向性结论,而对于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却鲜有探究。此外在实证研 究中,由于研究者难以刻画文化资本的多重属性,不得不选用人力资本等替代性指标,其研究结果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种先验式的思维并不足以有效地揭示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而这恰恰是实证研究展开的必备基础。鉴于此,本文试图将文化资本纳入与主流经济学逻辑一致的分析体系,构筑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VIP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这一框架及其机理的合理性。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演进与构成

要回答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命题,有必要先由纷繁复杂的文化概念中提炼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

四、文化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

承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本和蕴含竞争创新意识的市场文化资本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资本的两大来源,并且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两种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通过经验归纳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做一些初步的实践考察。

(一)传统文化资本对要素供给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为家庭积累财富,同时主张将消费水平维持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积累下来的财富则用于储蓄。这种重积累、轻消费的理念使得中国居民储蓄率长期维持在40%左右的高位,有力地支撑了中国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李娟伟和任保平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均传统文化资本对人均产出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结果验证了传统文化资本通过影响物质资本积累的过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10〕林木西和张华新的研究也表明,传统文化资本有助于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11〕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本身也具有价值。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相应地文化产业便逐步兴起。这既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也是新一轮资本积累形成的过程。传统文化具有非竞争性、网络嵌入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测量性特征,〔12〕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预测,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377%,年均增长25%以上,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3〕尤其在一些多民族聚集地区,利用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以文化标识的智力投入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投入,成为振兴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14〕

除了影响物质资本的投入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资本对人力资本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理念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非生产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通往仕途的跳板,因而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难以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务实致用的理念使得中国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人力资本也逐渐由非生产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崇尚教育的传统所引致的高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二战后东亚国家的经济腾飞与其崇尚教育、重视知识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林毅夫甚至认为,这一特征特别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推断。〔15〕可见,传统文化资本正在通过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投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态势。

(二)市场文化资本对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改革背景下,市场文化资本不仅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竞争压力,而且也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使其自动将创新活动做为事业经营,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张优智与党兴华研究发现,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16〕陈雨柯也指出授权专利数的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17〕为了鼓励创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政府需要提供专利制度保护等公共产品,在客观上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宏观环境,激励各类主体的创新投入。

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智力、创意等无形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文化产业实现了文化资本与经济价值的有效沟通。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以人的知识和创意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极大地拓展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无中生有”和 “有中生优”的创意转化,突破了有限物质资源的束缚,实现了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经济结构的转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18〕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资金投入回报高、经济波及效应大的特点,因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传递现代价值理念的“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19〕对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归时期的中国,市场文化资本对于助推其产业发展由传统的物质投入型向注重技术创新和效率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资本和市场文化资本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本身既非人们理性建构的市场博弈的约束规则,也不是人们为节约交易费用的某种生产的建制结构,而是在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既存文化传统中现实秩序与规则的整合。个体行为的博弈规则(制度)只有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并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才会有现实的约束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激励。〔20〕田钊平以湖北恩施州为研究样本,对其产权、自主财权、市场化进程等政策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受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影响,公众缺乏对改革的预期与心理调节,致使新的制度难以推广,造成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和市场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相互借鉴将能实现某些经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的转变,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利部分逐步融入正式制度,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经济效率。在西方国家,以商业信用和创新精神为特征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减少企业、居民的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机制则为进一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商业信用和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文化资本和现代市场制度的传统文化土壤。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和居民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江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得益于此。〔22〕这启示我们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应善用传统文化(如忠诚、义理)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制度的有效安排与实施。〔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45.

〔2〕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 23, no. 1,1999, pp. 3-12.

〔3〕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4,(5).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S1).

〔5〕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2).

〔6〕王云,龙志和.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MRW模型〔J〕.软科学,2013,(4);许德金.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与测量体系构建:国家文化资本论〔J〕.江淮论坛,2013,(6).

〔7〕〔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8〕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380-457.

〔9〕〔18〕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10〕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J〕.经济科学,2013,(4).

〔11〕〔16〕林木西,张华新.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2,(6).

〔12〕商海岩.“文化要素”:一个生产要素学说的扩展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13〕董大汗.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N〕.中国艺术报,2014-01-13.

〔14〕方琼.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2012,(11).

〔15〕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2009,(3).

〔17〕陈雨柯.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2).

〔19〕刘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现代价值理念传达〔J〕.社会科学家,2014,(3).

〔20〕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国际经济评论,2004,(7).

〔21〕田钊平.制度变迁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恩施州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第2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国民经济领域;企业经营管理

近年来,在我国宏观经济事业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下,工商管理工作对经济发展进程所施加的影响和助推作用,正在引起我国工商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政府机关借由持续强化工商管理工作实施力度,能支持和助力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事业长期稳定持续推进。

1工商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与基本特点

1.1工商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

第一,工商管理工作能有效改良规范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尽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改良完善历史进程之中,市场经济事业的发展过程需要时刻接受基本市场规律的干预和制约,然而,如果未能建构和实施系统规范的市场管理制度体系,则无法确保市场经济事业长期维持健康稳定有序的运作发展状态。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持续深入,数量众多的外国资本逐步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市场经济事业的整体性运作发展过程,造成了直接且鲜明的影响和冲击。在上述情形下,我国市场经济事业想要长期维持优质且稳定的运作发展状态,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具备充分针对性和合理性的管理制度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而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规范性,提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市场经济事业的宏观调控能力,规避市场经济事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无序性问题。第二,工商管理工作能发挥对市场经济事业发展过程的管理操作职能。我国各级政府中的工商管理工作职能部门,能密切结合市场经济事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运用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宏观经济事业发展历程的管理干预措施,在充分保障各类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运作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条件下,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内部结构的重组优化工作,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处置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类问题条件下,支持和保障我国市场经济事业长期处于优质且良好的发展状态。第三,工商管理能借由对适当干预措施的运用,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实施约束,为市场环境中各类企业组织的经营运作发展,创造和提供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继而在确保不同企业组织之间实现公平竞争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1.2工商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

第一,工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用公共行政管理的业务方式,致力于建构和维系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继而为我国现代国民经济事业的良好优质发展提供支持条件。与我国现存的各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对照,工商管理部门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并不拥有独立化的资金与项目,其最为基本的任务,在于管理和维持现有的基本性市场经济发展秩序,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事业的优质稳定发展构筑和提供基本性的支持条件。在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竞争压力持续加剧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应借由全面发挥自身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逐渐改善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助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顺利获取到最优化的综合收益。第二,工商管理工作领域正在运用的监督方式具备多样性,其主要借由行政指导模式与行政监督模式之间的相互结合,借由舆论调节等手段,逐步强化针对市场经济基本发展运作机制的监督干预。与此同时,我国工商管理工作领域正在施行的法律法规数量较多,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业务活动参与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文,在持续强化法律执行力度过程中,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类违法行为施加规范且严苛的惩戒,确保我国市场经济事业在具体化运作发展过程中,能够长期维持良好且稳定的基本秩序。第三,工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业务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工商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针对现实市场环境中出现的各类经济行为展开管理干预,还需要对发生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之中的市场经济交易行为展开监督管理干预,切实规范调节不同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基于市场交易环境的合作关系,或者是竞争关系。第四,工商管理工作与消费者之间具备密切关系。工商管理工作部门在管理和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秩序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各类消费者主体的合法权益,继而为市场经济事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基本目标的优质顺利实现提供支持条件。

2工商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2.1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工商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前提

工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于针对现代企业组织的经营发展活动开展管理与监督,借由在现代企业组织内部建构并运作工商管理职能部门,逐步改善强化针对企业组织日常化经营发展状态,以及市场交易活动的监督力度,维持和确保现代企业组织能够长期维持规范有序的经营发展,最终建构和维持市场经济发展领域的基本秩序。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前提,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式对工商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实施模式具备决定性影响作用,只有维持市场经济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状态,才能助力工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整体层次水平持续提升。

2.2市场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工作具备相互支持与相互促进关系

在我国市场经济事业快速有效运作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市场经济调节工作的开展质量,正在同时受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工商管理工作职能部门的密切关注。在现有发展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空间覆盖范围已经逐步扩展到了全世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自主性管理意识的持续改善优化,为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长期优质有序组织开展,创造并且提供了不容忽视的支持和保障条件。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事业的发展进程需要依赖工商管理职能部门的规范与约束,借由持续改良规范基本性的市场经济事业发展秩序、强化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类企业组织的管理工作力度,以及制定执行指向市场经济发展领域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市场经济事业的优质有序发展,创造和提供合理的制度环境支持条件。

2.3工商管理工作能强化市场管理工作实施力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事业持续推进的历史背景之下,伴随着基本性社会生产关系格局的持续优化,以及企业实际面对的经营发展竞争压力的持续加剧,不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矛盾也在持续加剧。工商管理职能部门借由对现代企业组织基本性经营活动过程的规范干预,能有效改善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各类基本行为,为我国市场经济事业的长期稳定优质发展提供助力。

第3篇

当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世界中等收入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我国市场经济也从起步、成长阶段,相应进入到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阶段。总体来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已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我国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规模在全球的比重都达到了11%,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对外贸易规模则是世界第一。但这就像一个少年,身材体量与成年人相差无几了,而行为举止却还带着几份稚嫩,并不成熟。这意味着我国发展与改革已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要从这个新的起点出发,进行适应性改革,以使我国市场经济变得更成熟、更健康和更有质量。改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新的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也应当转换视角。

一、推进市场化,从以“自由竞争”为中心转向以“平等竞争”为中心

如果说在过去市场的作用受到抑制,是因为缺少经济自由而难以形成竞争,那么在当下市场的作用受到限制,则是因为缺少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扫除平等竞争的障碍,应成为当前及今后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我国的市场化并没有完成,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仍需要拓展。因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如果说在过去市场的作用受到抑制,是因为缺少经济自由而难以形成竞争,那么在当下市场的作用受到限制,是因为缺少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力。我国经济的活力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皆是市场竞争推动的结果。市场竞争的前提是经济主体拥有经济自由。过去的改革就是围绕“放权、让利、搞活”来做文章,培育市场主体,并赋予其充分的经济自由,搭建一个自由竞争的平台,经济就活了。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给国企松绑,给民企自由,是当时市场化改革的头等任务。但就今天来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平等竞争,而不是企业缺少自由。除卷烟、军工、盐业等少数国企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自由竞争”作为过去经济改革的重心,已经基本实现,而当前面临的是自由中的不平等。尽管2007年出台了《反垄断法》,但“平等竞争”并未实现。譬如市场操纵、地区封锁、市场准入歧视、行业限制、就业限制等等现象依然存在,滥用行政权力、在位优势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使各类经济主体处于事实上的体制性不平等状态。竞争不平等,尤其是行政垄断、行政干预与各种经济联盟行为,都严重扭曲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降低了效率,也带来了不公平和寻租,使我国市场经济变形走样了。扫除平等竞争的障碍,应成为当前及今后深化市场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二、劳资关系,从偏重资本转到关注劳动者权益

健康的市场经济,应当包含劳资关系协调、劳资利益均衡这样的基本内容。而如何既利用资本,又节制资本,以防其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是当前及今后经济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资本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青睐。至今天,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也都是如此。

改革开放之后,资本在我国经济中渐渐居于支配性地位,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而放眼世界来看,在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中,其支配性力量也是资本,劳动力是作为生产要素受资本支配,是以资本的附属物而存在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早期,血汗工厂到处存在,广大工人被资本奴役,遭到马克思的严厉批判,认为资本一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肮脏的血。我国市场经济并未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比如,“黑砖窑”等血汗工厂也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甚至恶意拒付工资的现象也不鲜见;劳动者的休息权、报酬权、劳动保护权、社会保险权等被任意侵害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并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随着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到来,资本相对充裕,劳动力已不可能廉价地“无限供给”。更重要的是,更加注重劳工权益,是市场经济从粗野到文明的进化取向。健康的市场经济,应当包含劳资关系协调、劳资利益均衡这样的基本内容。可问题是,自从市场经济诞生以来,这个问题至今未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得到永久性解决。这对搞市场经济时间不长的我国来说,仍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我们过去长期以来害怕资本,而我们今天却在与资本共舞;但不要忘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在利用资本,以资本为手段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决不能被资本所利用。如何既利用资本,又节制资本,以防其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这是当前及今后经济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处理城乡关系,从注重“要素流动”转变为注重“人口流动”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则,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调节,而劳动者是经济社会主体,有自身的权利诉求。显然,当前及今后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只看到劳动力这个“要素”的配置,同时还要看到劳动者这个“主体”的基本权利。

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要素流动为前提的。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我国主要是来自农村,与市场化、工业化相伴随,渐渐形成了两亿多农民工的劳动力群体。这个流动的庞大群体活跃在非农的各行各业,成为我国劳动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壮观图景。这配合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廉价生产要素——劳动力。

但“劳动力”和“劳动者”是不同的,前者是要素,后者是经济社会主体。随着我国以城镇化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到来,“要素流动”自然会转变为“人口流动”,即农民变市民。农民进城打工赚钱,是作为生产要素流动的,只要获得劳动报酬即可,不奢求公共服务的同城平等待遇。离土不离乡,农民在城乡之间候鸟一般流动,只图自身的劳动力资源卖一个好价钱。但农民作为经济社会主体,却有选择在城市定居作市民的权利。人口的迁徙、家庭的迁移就将成为农民新的选择。人口的城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城镇化,只具有统计意义,而无实质性的社会发展内涵。

城镇化既是物质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和积聚集中的过程,也是人口流动移迁、重组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也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合的,包含了经济、社会两个层面相互交织的多元变化过程,其复杂性呈几何级数上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遵循市场规则,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调节,而劳动者是经济社会主体,有自身的权利诉求。显然,当前及今后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只看到劳动力这个“要素”的配置,同时还要看到劳动者这个“主体”的基本权利。这时候,农民的权利就不只是获取劳动报酬,还有作为社会成员曾经被剥夺的基本权利,如农民有权平等获得所在地城市居民的各项公共服务。

这意味着农民向城市的流动,不只是打工赚钱,而且同时有作为社会成员选择做市民的权利,城乡关系已经从经济层面向社会层面扩展。城乡分治体制改革已成为经济改革拓展的重要内容。

四、国民经济治理,从偏重“宏观调控”到注重“宏观管理”

把宏观调控置于宏观管理之中的应急管理层次,对于超出宏观调控能力的目标,应使其纳入宏观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盯着宏观调控,是当前经济改革的又一新要求。

随着产业联系的扩展和金融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适应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国民经济治理方式——宏观调控,也变得越来越不相适应。

一事一议、相机抉择反波动是宏观调控的本质属性。这种方式的特征是:个性化、事后解决、随意灵活,属于“问题导向”。只有等问题显露出来了,才一个个去解决。经济热了,就要降温;经济冷了,就要加热。产业过剩了,就要抑制,用各种手段去化解;产业短缺了,就要激励,用各种政策去刺激。在问题较少,且较为单一的时候,有宏观调控就足够了。可一旦问题越来越多,宏观调控就变为“小马拉大车”。目标越来越多,把总量、结构甚至环保、土地、粮食等等都纳入宏观调控的范围,这样就很容易因为政策手段不够用,或政策手段见效慢而演变为行政干预,间接调控变为直接控制,甚至替代市场。长此下去,宏观调控就会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 发展 教育环境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flec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LI Yujie

(Scho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s & Law,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is nowadays the hotspot in the discussion, this paper mainly from social environment, campus environment in two aspects analyzes th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function and the current educ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optimiz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measures for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 education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的成长不可能离开环境的影响。所以,大学生素质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水平。

1 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作用

教育环境是指对教育活动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素质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一切客观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是构成教育环境的两个重要部分,这两种环境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影响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环境。

1.1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作用

(1)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社会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政治形势和社会政治因素等。首先,国内外政治形势对大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的形成。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总会受到所处社会的政治意识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处于善于接受信息和知识时期的大学生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2)社会的经济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首先,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影响并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且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其次,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来看,大学生素质发展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一部分,然而精神生活必须要以一定程度的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只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最后,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社会生产关系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良好的社会生产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而且能够促使大学生的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然而不正确的社会关系一定会造成大学生思想的混乱,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3)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首先,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多元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导向作用。文化多元化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形成了多元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比如文化多元化使各种错误认识和非意识形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其次,社会文化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大学生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一些社会风俗习惯、社会舆论以及社会风尚总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行为方式;造就大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最后,社会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有重大的影响。

1.2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作用

(1)校园物质环境决定了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影响的一切客观因素和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教学楼、生活休息场所、校园绿化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大学生身处学校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物质条件,大学生素质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因此,校园物质环境决定了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

(2)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大学生素质发展中实质性、根本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环境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教学为目的,由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所谓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包括校风、学风、教风、教育制度、教育技术、文化氛围、文化活动等,其中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本质表现,教风是基础,学风是中心,教育制度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2 教育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社会环境。但又因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宏观教育环境复杂多变。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各国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给大学生素质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次,在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强行推行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最后,在社会文化方面,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与生活习俗对大学生的影响日异严重。随着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渗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对大学生素质的正面发展提出了挑战。

2.2 校园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高校教师质量有所下滑。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广大教师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目标,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教师的教风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有少数教师出现了重商轻教、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漠不关心等行为,这些现象虽然只存在于少数教师身上,但它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阻碍了良好教风的形成。

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亟待改进。虽然高校都积极地完善改进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仍有些未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规章制度陈旧不堪,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有些高校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教职工和大学生宽严不一。如此容易引起校园环境的混乱,不利于大学生素质发展。

3 影响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环境的优化

3.1 社会环境的优化

(1)优化社会政治环境。首先,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大国作用,认真地履行相关职责,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充分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与责任,在世界上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形象。其次,优化国内政治环境:加强党风、党纪建设,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减小经济发展动荡,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首先,要努力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动荡,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改革制度,因时制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各种经济改革制度;其次,政府还应通过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完善各种配套的经济制度,以消除或减少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振荡,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最后,要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问题,为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社会环境条件。

(3)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弘扬社会正气。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就是要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导向作用: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并且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创造大批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校园环境的优化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基础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首先,加强校容校貌建设,营造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物质环境。校园布局需要讲究整体和谐,注重各建筑单体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关联,注重人文景观和建筑物、自然景观的相辅相成,从而体现出朴素、自然、典雅的建筑形象和宁静、优美的学府气氛。其次,加快数字信息化校园建设。网络的出现为数字电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先进的数字电子校园,是通过把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和学校的组织与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有机整体性地联系在一起,为其提供集成化、智能化、共享型、开放型的数字化的高科技高效率的教育教学环境。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深化校园学风、教风建设,加强校园制度建设:一是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素质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二是加强教风建设,对教师加强培训并强化政治方向性引导,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引导、示范作用,从而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三是加强校园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并且加强监管力度,使高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建立在规范、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起到积极的社会示范作用;四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创造有益的活动平台,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庆红,陈成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其优化[J].武陵学刊(社会科学),1999.1.

[2]李彬.教育环境与大学生素质发展[J].江苏高教,2005.6.

[3]韩萍.高校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4.

第5篇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觉醒,也反映了人类在考虑自身生存问题上的重大进步。

过去,在农业发展中片面强调水资源开发,着眼于当前的增产。而持续性农业发展更关注的是未来的发展,关心的是在开发灌溉水资源的过程中,增强农业后劲,而不是随意破坏农业环境。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粮食作为政治武器的运用,并不新鲜。国外有人叫嚷“谁来养活中国?”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适当进口一点粮食以调节国内市场,过去这样做了,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做,但绝不能把解决粮食问题寄托在别国身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化肥供应,培育良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等。但必须指出,水利不兴,农业不稳,这是关键所在,重中之重。现在的水浇地,一般单产可达7500―15000kg/mZ,而旱地750―1500kg/mZ还难保。所以,只有有了水,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再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才有可能大幅度增产粮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又怎能有效地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没有水,光和热再好,施肥再多,也不起作用。不管作物品种多么优良,农田管理多么科学,政策多么正确,一次大旱,可以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场大水,可以冲得荡然无存。水旱灾害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粮食、财产和生命,即使动员人民群众抢险救灾,化险为夷,每年也要付出很昂贵的代价。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水利刮目相看,并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业的科学发展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改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改革措施进行分析。

1.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4.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5.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含英.政企分开,建立现代水利企业制度[J].中国水利,1994,(3)

[2]相昆.95年水利工程发挥巨大效益[J].中国水利,1995,(11)

第6篇

一、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省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省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省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三、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8%—22%,增产15%—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2%—4%,节水23%—30%,增产35%—40%。

四、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五、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第7篇

关键词:本位;权利本位;社会本位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一、民法本位概述

“本位”是一种工具性的分析方法,或者称为研究范式。还包括基本观念、基本目的、基本作用和基本任务等派生性内涵。人们常说权利本位,即以权利为中心,以权利为基本观念、基本目的、基本作用和基本任务,构筑法规体系。而以主体价值的选择为标准,追求社会公共和总体利益的最大化,注重社会整体发展的均衡,保障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这种以“社会中心”为价值取向的法就是“社会本位”。社会本位假定人作为社会成员彼此之间是联系(连带)的,因而强调,法应当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基点。

通说把民法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期初为义务本位时期,自罗马法以至中世纪;第二时期为权利本位时期,此一时期自16世纪开始,经17、18世纪之孕育,成熟于19世纪;自20世纪起开始另一时期,称为社会本位时期。

二、关于权利本位

权利本位观点认为,法应该以权利为起点或重心;权利本位相对的义务本位认为,法应该以义务为起点或重心。在现代社会,法是以权利为本位的,从宪法、民法到其他法律,权利规定都处于主导地位,并领先于义务,法律体系的许多因素是由权利派生出来的,权利在法律体系中起关键作用。在对法律体系进行广泛解释时,权利处于起始位置:权利是法律体系的主要和中心环节,是规范的基础和基因。一方面权利是义务的逻辑前提,决定着义务的内容和作用;另一方面权利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存在于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性之中。权利和义务也是互为参照系的,只有以义务作为权利的参照,才能把握权利的内容和界限;同理,只有以权利作为义务的参照,才能把握义务的内容和限度。

三、关于社会本位

社会本位是法律对人之于社会的意识所调整的价值取向或基本目标。社会和谐长久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调整,古时常以刑罚约束行为以达调节人的生存意识,步入文明则以利益制约人的行为调节人的价值意识。社会本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是以调节人的意识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复杂的关系中把人作为调节的对象,又反过来为人服务。社会本位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经济自由的前提下,人的趋利意识使人用尽各种方法扩大自己的利润,在高利润或高利益的背后就是环境的破坏、他人权利的践踏、社会秩序动荡,等等。调节人的意识,可以进行社会本位的教育;可以有禁止、限制性的规定;可以利用民众的趋利心态进行疏导,社会本位是宏观经济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是民众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具备的意识形态。

四、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关系问题

权利本位认为,人来到世上就是来做人的,自然人各个体都享有做人的资格。因此,自然人进入社会的资格平等,也就是人格平等。自然人的人格只有通过行使权利才能实现。法律就是通过规定自然人的权利,实现自然人的人格。权利本位的法律实质是:法律确认所有的自然人都享有人的资格,其实就是承认所有的自然人都是人。因此,权利本位实际上是人本位。法律的发展史是“从身份到契约”,即自然人从人格不平等到人格平等的历史,也就是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历史。社会本位是如何调整权利本位的呢?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在20世纪以前,由于经济的相对不发达,人与人之间联系形式较少,财富上的差距较小,工业和科技发展造成的公害尚不严重,法律可以允许个人享有较大的行为自由,由此形成了一系列通过个人享有较大的行为自由实现自然人人格平等的原则,如所有权绝对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过错责任原则等。然而,进入20世纪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新的交易形式被创造出来;超大企业的出现,使自然人各个体在经济实力上形成了天壤之别;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使公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不折不扣地坚持根据20世纪以前情况制定的实现自然人人格平等的一系列原则,就无法真正实现自然人人格平等。为了在新的情况下实现自然人人格平等,法律对上述诸原则作出修正。这一过程被称为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

一般说来,社会是由具体的个人组成的,对社会利益的保护也即是个人利益的保护,每个具体的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是在追求一种社会利益。同时,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冲突时,一般情形下,社会利益毫无疑问应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利益做出让步甚至牺牲,“我们平常谈到的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说较小的社会利益应该服从较大的社会利益。当我们泛泛地谈抽象的个人利益而不是指具体的个人利益时,其实就是指社会利益,因为具体的个人利益是没有任何标准来界定的。有了具体界定标准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没有本质的区别,或许只有量上的大小区别。”可见,二者的差别是细微的,这也是学者们认为民法典应以社会本位为指导的原因,然而它们也有明确的区别。举例来说,刑法和经济法通说是典型的社会本位法,而民法是典型的个人本位法。在刑法和经济法中充满禁令和限制,个人的自由严格限制在禁令丛中。而在民法的自由王国里,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仅仅在为实现自己自由的必要范围内。这并不是说刑法和经济法对个人利益没有保护,也不能说民法没有体现对社会利益的追求,而只是说明二者的价值取向不同。

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都派生于自然人人格平等的观念。个人本位不是以自然人某个体为本位,不是允许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而是以自然人各个体为本位。社会是自然人各个体的总和。平等地尊重自然人各个体的意志,就是尊重社会。以自然人各个体为本位,与以自然人各个体的抽象总和为本位,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个人本位对个人的限制较少,社会本位对个人的限制较大。但两者的限制都是对自然人各个体的平等限制,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实现自然人人格平等的不同方式,不是个人人格的变更。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都是权利本位,但个人本位是权利本位的近代形式和第一阶段,社会本位是权利本位的现代形式和第二阶段。从权利本位到社会本位则是种量的变化。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第8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影响 策略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企业,这是最直接、最迅速受到其作用影响的,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变化,我国企业也就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回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对我国社会公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维护、稳定作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将“充分披露”作为了新准则中的信息披露原则,这对于维护社会公众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信息披露准则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种弊端,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对其做了全面的调整与修订,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健全与完善,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所有属性做了更加严谨、公平与科学的固定,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稳定作用。

(二)对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起到加速与推动作用

不论是科学技术的革命与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致使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在如今看来这都是未来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想要不断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但受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想要真正全面的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需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调整和修订上对国际惯例做了充分的研究与借鉴,一方面能够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所需,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其他相关的国际财会标准产生矛盾,对我国的投资环境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作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市场经济地位,加速与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

(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根本作用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秩序,而新企业会计标准的出台,可以在成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对于我国市场投资价值也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另外,这也能够提升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并焕发出健康、积极的发展活力,可以最大限度对我国市场的资源配置起到科学、合理的优化作用,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四)更加有利于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新准则几乎囊括了所有行业的信息披露与会计处理方面的内容,构建起了一整套具有高度科学性、合理性与操作性的制度体系,这非常有利于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一)将新会计准则纳入财务报告流程

由于新会计准则采纳了许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尤其是公允价值的较广泛应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新会计准则的这些影响做出恰当的评估,是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做好的重要工作,然后要将新准则的内容纳入财务报告流程。

(二)加强财务管理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力度

只有加强企业财务资金集中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风险降低,也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强化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就需要建立电算化、资金网络平台,对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透明公开,从而确保每一笔企业财务资金都能够合理使用。在实现资金集中核算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资金结算平台,才能够将所使用的资金的效率提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集中化的资金管理,不仅能够将资金的流向进行掌控,从而将资金的利用率大幅度的提高,才能够让企业能够在资金运作效果上实行良好的把握,另外,也能够提升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为了企业其余的生产经济提供所需的储备资金,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三)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控制体系

在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大多数都是机械化、静态性的管理模式。而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前、中、后都要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这就是说要求在财务管理前、中、后实行动态式的管理。在预算控制体系的动态管理当中,其一,合理的规划、论证,企业将要实施的各个项目中的各种资源和财务活动,然后再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分配计划;其二,当计划制定完成后,就需要加强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管理,确保所进行的项目活动能够在财务管理的控制与监督之下进行,从而确保各项生产经营都能够规范化、合理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故意危害财务管理的行为或者是恶意干涉的行为,都必须严格的处理;其三,在财务预算的控制当中,事后总结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对完成了财务计划的员工或者是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鼓励,并且强化没能够完成相应计划的个人以及部门,从而提升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财务预算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体系,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管理,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于人民大会堂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国际化,与世界主流的相关财会准则保持了一致。作为我国企业,这是最直接、最迅速受到其作用影响的,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变化,我国企业也就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回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土地资本化;货币需求;金融深化;弗里德曼;存量要素

一、引言

资本是运动的并不断改变形式,同时在运动中不断增值,而资源是静态的,在静态中它不会增值;资源要增值必须运动和改变形式,而这就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所谓土地资本化,就是土地资源转变成可以运动并增值的土地资本,具体地说,土地资本化是土地财产权利流动化的过程。土地最早是以资源的形态存在的,当土地能够带来收益,而且具有稀缺性,从而被人们当作财产占有的时候,土地就由资源转化为资产,当土地市场出现后,土地资产的各种财产权利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并且能够给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产生增值,这时土地资产就转化为土地资本。因此,土地资本具有二元性,其兼具土地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只有在运动之中土地资本才有存在的空间。在中国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背景下,土地资本化实际上就是存量要素货币化的过程。陈仲常等(2006)认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要素市场的培育使得土地、资产等非流通的生产要素上市流通,这是我国金融业不断深化的主要解释变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转轨时期当局的货币政策应当考虑实体经济、培育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三个方面的货币需求。在货币需求函数方面,谢富胜等(2000)用回归的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需求存在利率弹性以及证券资产需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高云峰(2006)则以金融改革和发展为背景,从经典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货币函数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将土地资本化作为一个自变量来研究货币函数。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的基本形式,将土地资本作为其中一个代表变量构建数学模型,并提出相关的模型检验和优化方法。

二、土地资本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956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发表了《货币数量论—一种新的阐释》一文,文中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说,他认为货币需求决定于三项重要因素:以各种形式持有的财富量;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据此推导出货币需求函数为:

M=f(P,rb,re,■·■,Y,ω,U)

其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rb表示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re表示非固定收益证券的利率,■·■表示物价变动率,Y表示恒久性收入,ω表示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U表示其他因素,如主观偏好和制度性因素等。

跟据上面的理论,结合我国居民对货币需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变量来构造我国居民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一)基本模型

1.广义的货币供给量M2。凯恩斯主义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量不仅包括传统货币数量论提出的实体经济所需的货币量m1(交易和谨慎需求),还包括投机需求所要求的货币量m2,即:

M=m1+m2=L1(Y)+L2(r)

其中,M为货币总需求,Y为收入水平,r为利率水平,L1表示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土地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深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土地等存量要素的货币化已经开始。如果我们假设存量要素交易带来的货币需求为m3(m3是一个和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变量),则改进的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为:

M=m1+m2+m3

其中,m1可以看作是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货币量,m2可以视为金融市场所需要的货币量,m3是要素市场的货币需求。依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m3除了包括土地市场的货币需求,还应该包括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的需求。按照我国目前货币需求量层次指标体系,选取M2作为名义货币需求量比较符合实际。这是因为,M2与经济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高于M1,不管其结构如何变化,总量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它在短期内的波动主要取决于银行系统的贷款规模,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因而可以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方向上保持一致。

2.消费品零售总额Y和股市成交额SM。选取Y是因为在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的基础上,利用居民消费水平更能反映出居民把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规模要求,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m1的代表变量。市场经济改革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的发展和扩张同样对货币需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SM是一个描述货币流量的指标,相比股票市值等存量指标更具有代表性。SM的计算表达式为:

SM=股票价格×股票成交量

SM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市场的货币需求m2。综合Y和SM可以代表弗里德曼货币函数的物价水平P和恒久性收入。

3.预期通货膨胀率EI。在现实生活中,理性的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信息进行搜集、选择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当预期通货膨胀率增加时,居民更愿意放弃持有货币,而购买实体商品,减少和规避通胀风险;当预期通胀率降低时相反。这样,人们决策的结果对货币的需求的造成影响。市场经济越成熟,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行为就越理性,预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就越大。■·■表示物价的变动率,用EI能够较好的表达该因子对函数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滞后前几期的通胀水平对人们的预期影响较大,本文选取滞后i期的通胀率作为代表变量。

4.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R。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金融机构完善,居民的投资渠道广泛。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的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普通居民的理财渠道还很有限,目前仍然主要是通过银行存款取得利息。因此,用R作为代表变量来表示rb和re的持币机会成本比较符合实际。并且,我国的存款利率水平由央行规定,各种期限的利率差别不大,为了方便,可选取一年期利率作为代表。

5.非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比率W。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FA作为非人力资本的代表变量,选取就业人数EF作为人力资本的代表变量。则W的表达式可近似表达为:

W=FA/EF

6.土地成交金额LA。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土地交易逐渐得到普及,其过程必然催生新的货币需求,将其作为货币需求函数一个代表变量符合中国国情。

为了能够体现变量百分比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也为了减少模型的异方差性,本文对规模变量取对数处理,建立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ln(M2)=c+a1ln(Y)+a2ln(SM)+■nt-i(EI)t-i+a3R+a4W+a5ln(LA)+ξ(1)

其中,c表示常数项,a1、a2、a3、a4、a5分别表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EI)t-i表示以第t年为基期滞后i年的通货膨胀率水平,nt-i表示其对应的系数,ξ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二)模型的检验方法和优化

式(1)作为货币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在不同的社会一般会有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的情况下,必须对各项系数和函数整体做统计检验,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剔除,重新进行线性回归,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确定函数的具体形式。同时,由于大部分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为了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出现,还要同时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在有些情况下,为了验证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因果关系,还要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

利用模型(1)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除了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外,还和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代数式■nt-i(EI)t-i的具体表达形式可能会千差万别,这和人们的心理预期密切相关,而人们的预期又取决其他很多因素。在市场经济改革中,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流通股,实现非流通股流动化和建立土地市场是相似的,其本质都是实现存量要素的货币化。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将非流通股交易量纳入货币函数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此外,优化模型还要注意科学选取数据,我国进行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市场逐渐繁荣,土地的出让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化,其稀缺性开始通过市场价格加以体现。

三、结论与对策

在土地市场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原来的土地要素成为土地资本被不断地通过流转过程释放出来,该过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货币的需求。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发行量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在存量要素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当局正确的举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除了包括实体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的货币需求,还应该包括要素市场所需要的货币增长。因此,目前我国的一个扩展的货币需求方程式应表达为M=m1+m2+m3。土地资本化的货币需求构成m3的一部分。经济转轨时期制定货币政策应当综合考虑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要素市场三个方面的货币需求。如果货币当局仍以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只盯住实体经济进行调控,可能会导致通货紧缩,进而引起经济衰退。

第二,根据建立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ln(M2)=c+a1ln(Y)+a2ln(SM)+■nt-i(EI)t-i+a3R+a4W+a5ln(LA)+ξ,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土地资本化对货币需求的弹性系数a5,货币当局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指标,从而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

第三,持续关注制度等变量的影响。在模型中本文用表示其他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制度变量是经常变化的,并且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不同于其他变量的,在旧的制度钝化的情况下,要持续关注新的制度变量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本文在模型优化的思路中曾提到非流通股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货币需求构成影响的变量。

第四,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完善货币需求体系。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管理层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相应地采取带有预见性货币政策,这对平稳经济发展及降低因货币政策的模糊性对经济的短期冲击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货币需求体系,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疏通利率传导渠道,使利率对实际货币需求的调节作用得以发挥,使我国的货币需求更加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陈仲常,杨祥,丁从明.中国转轨时期的存量交易与货币需求—基于股票、土地市场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

2.邹裔忠.我国居民货币需求变化的实证分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1.

3.谢富胜,戴春平.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0(1).

4.高云峰.金融发展中的货币需求稳定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5.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乡镇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26-2

1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乡镇政府所产生的影响

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区域公共事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我国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市场在整个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也需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在部分领域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区域的乡镇政府就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力量,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

1.1 补充市场作用的不足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会出现不足的地方,即在完全的市场调节下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也就是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不能提供公平的环境,为了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宏观的调控进行干预。乡镇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其作用是为了补充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不足,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调节。

1.2 地方政府的小团体主义

随着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强,各个地区在不同利益下不断形成地方保护主义来维护本地区的发展。这种小团体主义对整个经济大局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区域之间交流形成阻碍,政府也相应的不断将市场调节经济发展取代为行政干预,这就必然阻碍资源在整体中的优化配置。

1.3 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合理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指政府为了公共部门和全社会提供的公共生产、服务、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的乡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有以下三个不足:首先,在公共服务的投入分配上,经济类投入偏多在交通运输投入、水电设施投入等方面,而文化教育类的投入则很少,这种不平衡造成其不能满足公共服务的总体要求。其次,公共服务的投入上,没有一个合理可持续的发展系统,经营、非经营性投入没有很好的区分,在公共服务不断扩大的同时使政府的财政压力不断加大,这样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加强,也阻碍了整个公共服务系统的合理运行。最后,在建设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经济和环境发展不协调,在发展过程中造成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2 乡镇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乡镇政府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行使其政府职能,乡镇政府对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政府主要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地区发展,而评价政府工作效果的标准最主要的就是地区的财政收入,这就使得乡镇政府成为地区发展的主要利益代表。乡镇政府是否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能的定义。本文针对地区政府的工作职能有如下的定义:

2.1 规划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乡镇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相互配合,执行经济发展的规划,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乡镇经济合理布局,使经济不断发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区域的管理中,乡镇政府通过制定适合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划来管理经济的无序和盲目发展,达到对乡镇经济的各个领域,城镇、农村之间,三个产业协调方面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和调控,引导经济的发展方向,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优化,从而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公平合理的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制定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标准,对发展成果和利益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实现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工业农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目标。

2.2 制定适合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政策

乡镇政府要在农村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实现党的政策的实际作用,不断宣传和服务于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的实际意义,帮助农民解读各项中央政策,起到及时传达、及时解惑、及时执行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使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要求。同时,在不同地区制定适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计划,对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制定更加优化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划,有目标的进行扶植,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和升级,并制定配套的产业支持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例如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支持科技技术创新研究等等政策上的鼓励,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

2.3 提供便捷的经济发展信息资源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乡镇政府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为农村、农民提供第一手的经济发展信息,同时又通过信息渠道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在不同领域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达到经济的协作和进步。乡镇政府通过信息渠道为农村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同时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传达信息、咨询信息、利用信息、交流信息的科学模式。建立本地区的经济信息服务模式,形成畅通的经济服务环境是乡镇政府在管理信息资源的一个基本要求。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同时,利用信息引导农村、农业工作发展,保证信息的服务与交流畅通,为经济规划提供合理依据,也为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信息化保障。

2.4 协调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在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可利用不同手段,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工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形成城乡一体化模式,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服务保障措施,综合利用经济、资源、社会条件,打开市场之间的流通以及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资源、资本作用,找到乡镇经济发展的切合点,在保证市场良性运转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达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和相互促进。同时,在市场经济运作的环境下,通过合理的宣传和指导,对群众进行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指导,使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自我维权,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在普法宣传和服务中,要指定一套适合农村的服务系统,为群众提供便捷、完善的服务,通过合理的手段解决经济利益的冲突,保证经济发展环境安定和谐,为乡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5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所谓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为乡镇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乡镇的各个产业服务,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综合本地区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等条件,为本地区的发展建立全面的投资、技术服务和区域间的交流环境和平台。乡镇政府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的各个政策、市场、人文环境,实行各种鼓励发展政策,提高发展优惠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从而在发展过程中适时完善经济发展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完善发展服务体系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政策。让利于民,大力引进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掌握时时的发展动态信息,加强与不同区域间的经验交流,在不断进步中完善乡镇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的医疗和社会保险等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2.6 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保证区域经济合理发展

乡镇政府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领导和管理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监督地区经济发展。乡镇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监督国家各项政策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执行效果,对于违反经济发展政策的行为进行处理,纠正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监督各项政府投资资金的使用情况,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合理竞争和发展提高保障,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而且,乡镇政府需要将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性问题汇报给上级,为上级政府作出下一步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性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忠斌.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路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5).

[2]张开云,史传林,李倩.乡镇政府职能变革:目标逻辑、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江汉论坛,2008,(8).

[3]佐停,陈瑜,齐顾波,鲁静芳.当前中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3).

[4]杨峥均,张浩书.农村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与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

第11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目标;核算;

一、成本会计理论的认识

     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它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价值管理活动。成本会计具有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的职能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标志。成本会计主要是一项管理活动,各项职能的发挥都是为了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当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成本会计包括以下内容:1成本预测;2、成本决策;3、成本计划;4、成本控制;5成本核算;6成本分析;7、成本考核。

二、成本会计的特点

成本会计是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以资产的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它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物价变动会计。现代成本会计是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在物价变动情况下的自然延伸和客观发展。但相对于传统成本会计而言,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

成本会计的会计目标是,在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时,向报表使用者传递比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更为相关有用的,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信息,在充分反映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同时,以满足其制定经济决策的需要。相较而言它是建立在“经营责任观”基础上的“决策有用观”。在会计目标上,现代成本会计既非传统会计的“经营责任观”,也非纯粹绝对的“决策有用观”,而代之以充分反映经营责任的“决策有用观”。

在会计假设上,成本会计接受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的假设,而放弃了传统成本会计采用的货币计量下币值不变的附带假设。

三、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帐,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系统(real-time reporting system)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汽车行业、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成本会计的新变化起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迁以及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从而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产品需求多样化,而且顾客对产品质量也日益苛求;3、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国际间分工合作日趋密切,国际间竞争也趋于残酷激烈;4、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蔚然成风。以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既要求企业的制造环境有利于往昔,也要求企业管理要对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

四、关于成本会计的独立性

     成本作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资金耗费,是任何时代的任何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如此。那么是否所有与成本有关的价值问题都可以纳入成本会计呢?显然不是。现在有一种不良的趋向:各个学科(分支)都在尽力扩大自己的“努力”范围,拉长自己的“羽翼”,造成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一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是从原来的成本会计中发展而来的,由此成本会计的职能即扩展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形成了庞大的成本会计体系和内容,从而造成了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重复。为此有的学校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因此,西方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两大分支,在我国应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三大分支。成本会计应致力于“费用”要素的反映与监督,以完全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及标准成本核算作为其主要内容。

五、关于成本会计的目标

     成本会计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成本会计目标是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反映特定环境对成本会计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成本会计的目标亦有所不同。这是由特定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其职能作用所决定的,尤其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制约。因此,成本会计目标应与其职能相适应,在职能范围内制定科学、可行、先进的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其功能作用。

1、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会计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

3、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

4、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内容。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分对象不同,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然。其次,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特定的成本会计信息,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地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对此可从成本费用分类和成本会计报表中得到答案。

参考文献

1、 李春宏,赵兵兵.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统计与咨询.2004,(4).

2、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3、曹文庆:《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

4、刘德平. 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03,(10).

第12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机构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有: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啦。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和WTO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其改革的原因。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明确,政府机构设置更科学,政府权力划分更细化,政府行为准则更规范,政府运行成本更合理,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能明晰的、管理科学的、廉洁高效的、依法运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立法进程,完善行政法律机制;要着力完善群众诉求和利益维护保障机制。

3、调整和精简行政组织,完善行政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

按职能设置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公共行政体制。在改革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优化政府结构,将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科学、明确地配置到政府部门。

4、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战略目标和任务,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和归宿,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模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以统治人民为核心的政治模式转向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政治模式。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够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当落到实处。

5、落实基层工作,注重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关注基层民众,注重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6、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

要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由原来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向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方式转变。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化市场监管、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