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设计职业规划

环境设计职业规划

时间:2023-12-04 10:0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设计职业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设计职业规划

第1篇

关键词:校园环境设计;空间环境;教育功能;文化

学校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不能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环境,促进学校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达到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的目的”。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校校园环境景观加以规划和设计,也就成为校园建设的重点。

一、校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塑造学校形象

良好的校园环境设计会对校园形象的塑造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且有利于学校形象的彰显。例如,北京大学充满历史韵味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不仅使其成为判断学校品质和历史文化的最直观的途径,还使其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成千上万的旅客在校园漫步参观的同时,也在无形为校园形象做了最生动的宣传。

(二)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

学校生活是人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一味地追求教育目标,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新时代的校园环境设计不仅要能给学生带去轻松愉悦的舒适感,还要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校教育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播知识、培养技能、促进学习交流等方面,还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定未来职业规划,使其能在人才竞争中抢的先机,帮助其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实现心理教育健康的正常发展。

(四)为学生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

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成功的校园设计不仅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习环境,还应该为师生塑造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和交流。

二、影响校园环境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因素

成功的学校校园环境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还应切合实际、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首先,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学校校园所处的地理区域与地理环境,如地势、植被、湖泊、气候等,这些都是设计者在对学校校园进行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只有结合学校校园所处区域的自然特点,才能设计出符合地理特点的环境设计。其次,还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城市空间。不同的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因所处区域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特点,同时又因不同的经济、人文等因素形成不同的级别划分。设计者在对学校校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只有充分考虑到校园所处地区的城市空间构成、地理特征、交通环境等因素,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实际建设要求的环境设计。

(二)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学校校园文化和城市地域文化。前者是学校校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校规校纪校训,出现的杰出人才,以及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等;后者是指不同的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其中包括城市建筑、园林遗址等。人文因素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沉淀和人文精神的反映,它们都可以作为保留和开发的元素,最大化地应用到校园环境设计过程中。

(三)可持续发展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学校校园建设也提出了科学健康合理发展的要求。作为展示先进文化知识的前沿阵地,学校校园环境设计必须积极响应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维护好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促进高校的长久发展。

三、校园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生态性校园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作为传播和展示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学校校园必然会反映到这一趋势,因此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的校园也就成为许多学校校园环境设计的主题。从绿化资源的应用方式区别,绿色生态校园一般可分为:原生态性校园和景观化校园两种。原生态性校园,是指校园原环境的绿化面积较为广阔,天然植物较多,在进行校园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其原来的地理地貌特点进行规划和设计,尽量减少人为设计对原有生态系统和地理区域的破坏。这样的环境设计因校园天然生物保存比较完整,有氧性高。景观化校园,是指校园原环境缺乏绿化资源或者基本没有绿化,为了适应时代和校园建设的发展需要,只能引进绿化资源进行种植,这样的校园环境设计可保留的原环境因素较少,人工设计手法较多,设计风格和植物配置更加美观合理,整体设计效果工整,审美性较高。原生态性和景观化校园虽然绿化资源的应用方式不同,但二者都是在利用原校园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园林美学、环境学、植物学、规划学等知识,使学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和师生的教学活动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进而保障了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地域人文性校园

地域人文性校园是指设计者在对校园环境设计时,侧重发掘校园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人文地理,并将应用到设计过程。影响校园环境设计的地域文化性因素包括校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气候,以及园林建筑等。人文景观既是进行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学校校园开展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建设人文性校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校园建筑的设计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扩展,为了能适应校园建设的发展速度,不少新兴科技也被引用到校园建筑设计之中,一方面,新科技大大缩短了校园建设的工期,另一方面模式单一的形式也造成了校园建筑人文精神的缺失。校园建筑不仅是学校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人文精神的反映。因此,在校园建筑建造时注入人文精神也就成为校园环境设计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增强校园建筑的审美品位。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校园建筑可以用来识别和注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美好的校园建筑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的审美品位和思维方式。例如,厦门学校的校园建筑,秉承了传统闽南宗祠的建筑风格,向上翘起的屋脊和檐口与校园所处的山海环境相得益彰,既体现了独特的校园建筑文化,又对“百年树人、代代相传、兴家报国”的闽南儒家文化进了良好的传承发扬,可谓是校园建筑的典型成功之作。其次,能够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学校校园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展示先进社会理念和学习交流的场所。设计师在对校园景观规划时,既需要紧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还需要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抛弃一些已经不适合时代节奏的风俗和规矩。例如,湖南学校校园的无院墙设计,在不破坏学校校园本身良好的绿化状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校园所处地理区域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合理地进行区域空间的开放,使在校学生既能更多地了解社会现象、体验社会生活氛围,又能增加积极的思想政治氛围的辐射面,促进了师生与周边地区的文化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学习,体现了新时期校园建设的创新思想和交流学习的愿望。2.校园雕塑的设计校园雕塑是校园人文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设计既要服从校园环境人文设计的整体性,又要与校园贴合校园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理念,体现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成功的校园雕塑设计不仅可以增强学校校园的文化品位、审美趣味,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在院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例如,厦门大学的《跨世纪的嘱托———陈嘉庚与学生》群雕设计。设计者利用厦门学校校园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学校校园周围的自然植被作为雕塑作品的背景,雕塑与环境相互呼应、融合;而开放式的空间形式,则使观众可以直接接触作品、产生互动,进而营造出亲和、宁静的氛围。这一雕塑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让学生通过雕塑作品与校园文化产生了互动,发生了情感共鸣,体现了时代精神。3.知识研究性校园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除要满足绿色、生态、环保等必要因素外,其自身的知识研究性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目前我国国内的大多数校园还为综合类学校,因此对知识研究性校园的相关研究还不够,但这并不影响知识性校园的建设,由于此类校园都是在地域性和人文性校园基础之上发展起来,并且学校教育本身侧重传播知识的特点,使其能与前两类校园彼此融合、共同促进,并随着社会和学校校园环境设计的不断发展,尽可能体现出知识研究特点。

四、结语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学校校园的环境设计不仅要为师生交流学习的创造一个和谐的园林环境,还要促进学校教育观念和人文历史的传播和发展,这就使校园的环境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环境设计。成功的校园环境建设,既是一所学校得以科学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校园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得以沉淀、延续和传承的基础。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知识的更新换代,以及设计理念的不断变化,都将导致未来的学校校园环境设计将不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融合更多新时代的元素和创新精神,有关学校校园的环境设计的研究和探讨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14):38-39.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徐勇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2.

[4]范利飞.学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80-9382.

[5]薛岚,郝东升.学校校园文化景观的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58-59.

[6]张凯莉,周曦.学校校园环境设计问题的探讨[J].风景园林,2006(3):80-83.

第2篇

关键词:居住环境;发展现状;改进措施

我国现代居住环境的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与我国如今处于发展中的并且人口众多的现状,要实现社会和谐,那么安居乐业就是其重要保证。面对不断提升的人民生活水平和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设计理念,在满足人的基础需求,如生存居住,工作,休闲等的条件基础上,现代居住环境也改变着人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活动行为习惯。那么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就逐渐演变成为了人类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的发展现状

1、施工代替设计风气见长

在发展中,对于自主发展的设计公司和部分设计单位事务所来讲,能够以设计见长的品牌设计装饰工程公司的短缺,以及在实地实践中对其设计的依赖性和创新的缺乏,使以施工顶替设计的行为难以根除。施工应当作为设计的承载体,落实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对设计进行修改,而不应该成为机械化的重复。施工代替设计风气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懈怠行为,是对业主的懈怠也是设计师和设计公司对自己工作和责任的懈怠,但是由于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和脑力脑洞,近年来,这样的风气逐渐滋生蔓延。

2、出现企业集团化的发展势头

企业两极化的格局不断明显,并且在发展中越加注重集团品牌概念。市场中一部分在实力上占据优势的企业则通过多品牌推进和主动吸取社会多方加盟的方式来完成对自身向大型的装饰设计工程公司的转型。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的在设计,施工,资金方面占据较大优势地位的大型企业来讲,其则会选择多方面的发展途径,如兴办家具,材料等综合工厂以及向海外拓展市场与盟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单位能够达到提升品牌效应与发展的新型目标,从而完成所期望的经济效益目标。

3、设计师素质上升

对于基层力量而言,作为基本单位的设计师的人均素质水平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内部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在不断形成一种明朗化的格局。在实际事业单位中,企业会从人力财力和客户要求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成对研究院,设计单位以及设计网的建立和完善,与此同时,也在以设计师水平程度为标准的职业规划上逐次划分出总监,首席设计师,高级设计师,设计师和助理设计师等不同的职业梯度,相对应的,在劳动报酬上也拉开了较大的档次,具体来讲,顶层的职业设计师一般会在薪酬方面高出基层设计师的几十倍。所以,由此观之,酬劳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的来体现出其所在的装饰企业的品牌含金量以及设计师的技术创新水平。设计师人均素质的提升实际上也是装修水平不断提升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认为,设计师的素质的提升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装修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讲,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与设计水准,这是一种设计的总的素质的体现。

4、装修设计考虑因素不够全面

在总体的设计风格趋势上来看,在从理念装修转变为装饰的节点——2005年之前,室内空间的墙面,地面,天花的处理以及在装修过程中门窗与室内风格的协调这些方面占据了设计师的脑海。而对于装修中的其他部分,如室内的采光,家具的材料选择以及室内物品的陈设方式与装饰细节的协调等方面则不能给予相应重视。装修设计考虑因素不够全面往往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总的说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装修设计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装修设计者个人也不能很好地掌握装修的风格,很多情况下,这就是因为装修者个人的原因造成的。第二、素材不够丰富。也就是说,用来装修的素材或者基本材料不够,这也是客观上造成装修设计因素考虑不全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5、同质化趋向越发明显

对于部分企业以及设计师来讲,他们将我国民众不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作为借口从而不遗余力地推行和推广所谓的主流设计风格和流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去选择以整体出售与推销的手段完成产品销售,使得风格相同的整体装修充斥市场。这样的整体推行方式,实际上是缺乏创意元素的理念的行为大行其道,也就是说,这样以风格化来诱导消费者走向雷同装修的所谓品质装修,不仅没有像宣传所讲保证了装修质量,却使市场走向了不断平庸化,磨灭了创新意识。同质化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设计者本人的一贯的一种固定化的思维方式,很多设计者在这方面是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注度或者在实践中,很多设计者都不注意提升内在的精神文化素质而导致设计者的目光短浅,而这也实际上导致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的落后,设计理念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设立者能力不能体现,所以任何时候设计者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在创新意识之下,才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6、环保理念的体现成为市场的主张

在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和装修行为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备受关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为减少环境污染现象,部分企业与监管部门,如环境监测机构等部门和科研机构携手并进,组成了新型的监管和监测机构,来从另一个侧面保证环境保护。这样的新型渠道,可以完成对设计师的监督,也可以完成个人业主在具体施工及实地装修过程中,对一些较为环保,对环境零负担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监督。所以,企业对环保建材的利用也体现了企业的整体水平,由此可以预见,这样的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的拉动整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居住环境的环保程度如何,环保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环保理念,环保理念,已经从一种理念逐渐上升为一种环保行动,这是人们的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理念的必然要求。一个商品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有多大竞争力,往往和商品的很多环保因素息息相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室内装修的环保程度实际上也是市场竞争的主要的或者潜在的一种因素。

二、面对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1、契合整体设计环境

对于现代居住环境设计而言,与整体环境的相互融合显得尤为必要。两者应体现一定的整体性。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无可否认的是,人无法脱离地球和环境而独立存在,而作为一个整体,人类生活环境就是由地球上的部分组成,这种相互交融联系互制的整体关系,使得污染具有延展性。当一个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那么无可避免的,在程度上或多或少的,都将会影响到周围的区域环境。作为整体来讲,建筑环境一方面包括了建筑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外部环境,即外部空间及场所环境,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沟通与影响。回到设计的本源来讲,设计的原则与奥义就是完成一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与呼应,完成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使人类的生活更加自然的加入到原有的自然环境中。所以,现代建筑设计务必将环境创造作为整体目标,在这种整体目标的引导下,在实际的实践生活中,对设计师的要求就是,能够将自然环境中具有特征性或普遍性的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土壤,气候,能量等在设计和选择上进行考量。除此之外,在组织各个细节方面,如建筑外形和空间结构构造方面,也完成一种合理的考量和组织,以及对其顺序的理性划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师将完成建筑与场所的融合,也同时顾及到了场所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室内设计师来讲,其应以使用目的为主要原则,以功能实用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建筑室内空间的重新组合和其进一步调整和合理划分,并在设计上体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具体表现例为,对节能新材料的利用,对新兴能源的使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筑设计将减少在环境能源方面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方面的污染,从而完成预定原则和目标。而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讲,其主要职责是对建筑与环境进行总体设计,通过科学选择绿色植物的配放,从而完成改变室内气场的目标。例如,绿植对氧气质量的改变,对污染的消除以及对室内环境的美化。除此之外,设计师通过园林植物在室内的设计也进一步完成了对外部空间的改造和美化。例如,通过对植物的设计和其与山石的搭配,来完成对室内景观和地形塑造等的逐步改善和保护。综上,景观设计师应完成使建筑与空间的协调和发展的目标,从而完成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融合。所以,生态建筑必不可免的成为了21世纪建筑设计的发展目标,这种生态的,绿色的,低碳的,可持续的人类居住环境是全体人类在建筑设计方面共同努力的方向。

2、体现创新精神

在对建筑的居住环境设计中,建筑使用者不同的需求是从古至今设计中最难把握的因素之一,但其必要性又使得这种因素占据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居住者的差异,其所在建筑应具有独创性。而这种独创性,应来自于设计师对使用者的品味以及心理感受,生活习惯的了解和把握,更来自于对使用者自身意愿的采纳与尊重。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应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根据实际经验和观察思考做出相应决策。设计师所遵循的创造性原则,实质上来讲,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体现在设计产品的鲜明主题观念,也体现在设计师与自身设计概念的创新与符合。而这种创新与符合则体现在,一是对概念本身的体现,二是对体现方式的改造。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理论知识,经验,信息和物质来源为基础,以对设计行为的反思和对创造力的控制为桥梁,来完成对设计作品的创新。如在实际设计中根据情况对设计元素的不同利用方式,对陈旧的形式和风格的打破,以及对自身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利用,以巧妙的设计方法完成设计形式上的变化与统一,从而完成赋予设计个性与文化内涵的目标。总体而言,创新是设计的奥义。作为设计师来讲,其自身的知识的多元化,设计经验的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各方面素材的利用,几者相互协调才能完成优秀作品的产生。所以,优秀作品体现了设计师的能力,修养、水平、艺术特色等众多方面。由此观之,现代设计应具有时代性,可持续性等众多特点,而居住环境设计师也应在此大环境下,完成设计理念的更新和新材料的使用,从而更好的彰显设计主题。

3、注重地域性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就不同的地域而言,设计师还应注重地方特色和历史传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完成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方面都体现着历史的遗留性和传承性。建筑设计自古作为一种文化,其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如人类的主观因素和人为情感意识等。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就是一种设计的不断发展与沉淀。由此观之,设计产生的初衷是为人类服务,所以反应人文情怀和人本主义精神就成为了设计的必要原则,而对当代人的意识需求的体现则成为了判断优劣的标准之一。所以优秀的现代室内设计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造物过程,它更多的体现在对生活方式的改良和生存环境的优化,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同时尊重文化的地方性,完成历史的连续性。设计作为一种传承的文化,在人为的主观因素和人文情感意志的影响下完成了一种更新和传承。在人类的文明文化传承过程中,设计的过程和沉淀随处可见,故设计不能脱离人类文化而存在,其因为人民服务而生生不息。它体现着基层人民的意愿和意识需求,反映了一种传承的人文情怀和人本主义精神。所以说,现在的室内设计并不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造物过程,而更多的反映在对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优化与改良,在此基础上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尊重地方文化的理念并不仅仅是对传统形式和原有思维的照搬照抄,更多的是一种对原有地方文化的探求和创新。在这种探求和创新中,寻找地方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部分,将其保留和传承,并且以新的形式和形象体现,从而完成一种地方性与现代性的交流融合。

三、结束语

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得以不断进步。但同时,我国的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仍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我们所要首先考虑的是对设计观念的转变,在改变了居住环境设计的整体理念后,我们才能够不断接受时展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栖居诗意的创造与体验——我国城市居住社区环境设计的发展与展望[J].广东园林,2007,01:32-39.

[2]熊德生.创造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现代居住小区室内外环境设计浅议[J].室内设计,1997,03:17-20+27+29.

[3]王芳.论新农村建设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新颖性[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2:138-141.

[4]杨倩,徐飞鹏.里院建筑对青岛现代居住设计的启示[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03:47-53.

[5]业祖润.现代住区环境设计与传统聚落文化——传统聚落环境精神文化形态探析[J].建筑学报,2001,04:44-47.

[6]关耀东.浅析当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13.

[7]丁铮.论现代居住建筑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与社会性[J].美术观察,2014,02:124-125.

第3篇

不同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需求也各不同,而环境艺术设计企业多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环境艺术设计、制作和营销知识的专业人才。然而在有些高等院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具体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以单一岗位为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注重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复合专业知识、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生产、市场于一身的交叉性学科,目前仍缺乏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师资力量。现有环艺专业教师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自身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和企业实际需求相比有很大的脱节与滞后,无法传授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而企业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却因为有资历无学历等客观原因进不了高校担任专业教师,校方只能通过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讲座教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短期教学,校外人才没有真正全程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制订与具体实行中去。

2建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2.1校企融合确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顺应环境艺术设计产业发展趋势,紧跟环境艺术设计职业人才的需求变化,确立高等院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力求培养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力学等基本理论;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专业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进行工程勘测与设计的能力;具备解决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和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成为具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1)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据环境艺术设计企业相关岗位工作职责与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框架体系设置以培养从事该职业应该必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作为主要依据,构建出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组成的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模块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本专业必须的通识理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具备更扎实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通过素质拓展和职业技能模块课程学习,学生具备更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和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更清晰。基本素质模块———公共基础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原理”、“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求职与创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设计概论”、“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基础”、“手绘快速表现”、“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原理”、“装饰材料与构造”等)。

形成能力与素质:学生通过以上两个课程群的学习,能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素质拓展模块———跨专业选修课程(平面设计类选修课、工业设计类选修课、多媒体艺术类选修课、市场营销管理类选修课、音乐文学类选修课等)。形成能力与素质:学生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科交叉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理论背景,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职业技能模块———专业必修课程(“环境艺术专题设计”、“园林景观设计”、“项目管理与预算”、展示设计、项目实训、技能培训与考证、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计算机综合表现等)。形成能力与素质:学生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能够及时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获取信息,具有从事室内设计、室外公共环境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施工和管理等职位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能较好胜任相关岗位和自主创业等工作。

(2)构建模块化教学师资队伍。

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专业教师从以往的单一学科型教师转变为既懂专业理论又能熟练进行专业实践的模块化教学的专业教师。模块化教学的专业教师对一个模块中的多门课程应该有所擅长,比如“室内设计效果图手绘快速表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就比较适合由同一个专业教师担任,这样在手绘课教学中学生没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中经过同一个教师的讲解得到进一步理解,避免了由于授课教师的变换引起学生的理解错误。要建设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来培养、提高学校自有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与技能。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对专业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业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鼓励专业教师开设设计工作室在市场中锻炼自己;不拘一格从企业外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外聘老师担任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或者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等,既改善师资结构,又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质量。

2.3采取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实施

“校企融合式”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在确定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上,以“项目实例”的导入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以“教师工作室”为对外窗口平台,以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司化”工作运作流程,使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完整的实际项目来实现各专业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熟练掌握本专业核心技能,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1)项目教学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流程相融合。

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按照实用的原则进行调整。例如改变原有素描色彩基础教学专业性不强的模式,改为设计素描、结构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考虑其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力,增强对视觉信息的感悟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基础课教学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企业生产流程来设置开设主要专业课程。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确定专业改革方向,导入“项目实例”,推进教学改革。例如运用公司化管理运作模式,吸收优秀学生加入教师设计工作室,工学交替,现场实训;以“项目实例”作为案例讲解融入课堂理论教学;开展工程“施工跟踪”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纪录工程图像资料,撰写实习日志、整理成项目报告,以便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2)项目教学组织与企业工作任务相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相关职业岗位具有较强综合性,对其职业职责与能力的要求具有复合性,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经济、管理等内容。环境艺术设计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主要如下:室内外环境设计表现→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工程技术指导→施工组织与管理→安全质量监控→质量验收等。我们可以按照此工作流程的逻辑顺序排列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并构成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有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的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同时也熟悉掌握了企业工作流程。

(3)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

第4篇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美术院校;就业

一、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涉性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结构调整同向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1]“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比重变化规律是:第一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不断攀升;第三产业人才资源所占比重将远超过第一产业,并最终超过第二产业而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进入到以服务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在资源方面更注重人力资源要素。”[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是同向的。高校就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越同步同向,说明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人才供给链条的协调性越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反应度就越明显,就业质量也较好。反之,则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受到人力资源供给的制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也会受到制约。在新的形势发展下,要使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调整趋势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去向变化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风向标和检验者,增强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引导机制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

二、产业转移升级与艺术院校学生就业趋势的相关性研究

(一)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

当前是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广东省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经济水平逐年稳步上升。研究数据表明,广东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从1978年的286万到2004年的1519.60万人,表明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服务部门的就业比重总体上保持下降趋势, 代表工业化进程方向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新兴部门的就业比重将逐步提高。在服务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 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设计行业和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是创意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强调创造性与个性,所在行业包括广告、建筑、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出版、多媒体艺术、工艺品、影视动画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只有基于创意和文化的设计,才会为产业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生长动力和精神支持。这种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将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去向、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风向标和检验者。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美术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随着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速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深入,美术院校的就业供求也将相应出现新的变化。现今我国已有500多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招生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仍然滞后。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与合格的设计人才却相当缺乏,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产业转型升级将带重点推动美艺术设计就业相关的新媒介信息技术、现代广告产业、新型制造业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产业与行业角度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给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新兴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繁荣发展对具有创新创造的艺术审美和较强动手能力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从人才供求角度看,美术类专业设置等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消除;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据统计近年来毕业生社会需求约为毕业生的4倍,就业社会需求总量充足但需求不平衡,美术院校人才机制的培养和学生就业路径的选择与产业转型升级仍存在不协调性。一方面,设计类应用型专业需求保持旺盛,而造型艺术类基础学科专业社会显性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需求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美术类学生的就业观念更富有个性,爱自由、怕拘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缺乏理性转变,求职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三、产业转型升级与美术院校就业机制的适应性路径选择

广东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政策指导下,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把广东建设成为我国起点高、能力强、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产业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示范区,设计创新将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在新经济时代的产业链条的产生,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工业、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对美术院校就业导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美术院校要坚持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设计产业化、文化创新化、美术设计行业人才职业化为目标,培养与传统工艺、艺术创作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的创造型艺术类人才和与新型设计业经营业态相适应的设计人才,推动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动漫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网络文化设计、新媒体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等学科发展,拓展就业市场。

第一,要集聚广东的区域经济带优势,搭建艺术设计人才职业发展的地域平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实现职业发展的路径,要结合国家的整体产业规划,着眼于区域和地方的经济与文化特征以及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广东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有利资源,有强大的文化创意产品的产出和接纳能力,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和辐射力,能使创意人才、信息、资金和创新意识等相关的资源要素呈现地理上的集聚态势,可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业供需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地域平台。

第二,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的技能基础。着眼于美术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艺术院校具有文化创意专业人才、行业地位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相关专业学科齐全等综合优势,要坚持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设计产业化、文化创新化、美术设计行业人才职业化为目标,培养与传统工艺、艺术创作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的造型艺术类人才和与新型设计业经营业态相适应的设计人才,推动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动漫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网络文化设计、新媒体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等学科发展。要着眼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的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的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就业市场大力,培养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第三,要立足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创造力的源泉,植根于本国的民族文化根基,传承、实践并创新传统文化的艺术资源,是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艺术设计形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应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运用好民族文化创新的创意产业牌,锤炼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独特敏锐的创新思维方式,人文素养和创新个性相结合的职业技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具有长足发展的潜力。要着眼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从美术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入手,大力培养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型美术设计人才;要着眼于美术设计行业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美术专业类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明确职业规划、提高就业满意度,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合法权益。国家、政府要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艺术设计人才创意的知识产权和利益,提高其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一体化教学概述

所谓一体化教学,其是将理论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的工作需求为标准进行设定,教师在维修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和操作,共同提升专业技能以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较之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致力于对传统观念的打破,实现了多项教育内容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日益多样化发展,由黑板板书转变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由教师授课变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授课,由机械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感性教学,由理论和技能单项指导转变为“双师型”教学。

二、中技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一体化教学计划的编订及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依据和前提,中技院校要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实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目标,以现代化的中技教育为理念,编订适应行业需要,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计划,从而改革传统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课程体系和陈旧的教学内容,为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

根据一体化教学计划,课程一旦确定之后,每一门课程都应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要以纲要的形式对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进行规定,阐明知识与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并对教学进度予以合理安排。中技院校要以此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并据此对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予以检查评估。

(二)一体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方法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要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启发式。一体化教学的启发式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提问,而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以中技学生的职业规划为指导,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与动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自由讨论,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其通过质疑、探索、发现、创新等一系列过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顺利契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

(三)一体化教学设施及实训场地的落实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而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实训场地与教学设施齐备。理想的条件是将教学环境设计为维修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配备统一的实训桌椅、黑板、演示台、仪器柜、工具箱、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于一体,使教室兼备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强化训练和考工能多种功能,从而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与环境。

(四)一体化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在实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教材是重要前提和基础。但在现阶段,市场上理论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基本处于分离状态,相适应的教材选择余地较小,很难满足一体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为此,中技院校应鼓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培养特色和课程整合的具体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技能鉴定标准,注意核心技能和辅助技能的分配,科学合理地自编实用性、针对性、适应性强的教材,并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延伸。

(五)一体化教学的考试考核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中,考试考核的方式也应模块化,摒弃传统教育“一卷定成绩”的现状,而应将各项目模块在教学实施完毕后就组织该模块的考试与考核。在具体的考试考核形式上,要根据各项目模块对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不同,合理设置笔试、口试、实操等多种形式,并根据各模块在职业岗位目标中应用程度的不同,在课程结业成绩中占不同的权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及时客观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有效杜绝不良学风、考风的滋生和蔓延。

(六)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选择

校外实训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条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可以选择能够开展多类型汽车维修项目的基地加以重点建设,制订校外基地运行的规范化管理办法,在基地内建立课程,安排学生半年或是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委派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聘请基地内技术人员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带教,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和校外基地的学校化运行。

第6篇

(一)情感体验主要指计算机设计类的学生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前“先入式”的对已有的好的设计作品及设计要素(线条、平面、空间)、环境、美术作品、图片以及作品与用户的交互性等感受体验和美学认知的心理倾向的积累,在与这些事物经常性的接触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色彩、线条、平面、空间感、质感、构图、作品效果的愉悦性等建立起简单而朴素的认知和美学倾向,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形成正确的美学认知和专业素养,培养起正确的美学表达方式对后续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在完成设计作业或参与项目中就会带有思维的活性,使作品具有灵性,而不是技法上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实现。

(二)形象体验主要指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里对老师所教授的对象具有形体上生动的认知和形象记忆[9]。把老师讲授的各种软件操作技法与实现效果对照,把电脑影像效果与真实客观对象的仿真差距对照,这样对知识点的接受就不会落入空洞的表述和抽象的记忆,与教师课堂讲授的结合,大大突破有限学时的限制,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成为鲜活的知识点的积累记忆,形成学生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利于作品设计实践活动中独立的创新思维的激发,而不是盲目地模仿。

(三)思维体验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而是采取案例教学、组织讨论等方式,从学生们所熟知的生活例子中引导学生们思考、讨论[10]。在教学过程中,把思维发散开,然后逐个分析各种情况和方案,把思维聚合起来,筛选出优化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升出需要讲授的知识原理,以学生的知识认知为起点往上提升的教学方法取代以老师的经验认知往下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整个分析的过程,学生容易吸收结论,知识点记得活,能主动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平面设计、网页设计、3D建模设计、课件制作等课程中根据不同需要做案例教学、分组调查、分组讨论等教学设计。技法体验及操作实践体验:计算机设计类的实践技能需要和设计的理论知识结合较紧密,在进行专业实践训练时,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反复参与到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环境中,在实践—总结—辅导—再实践的环节中反复进行,找到自己实践的心理体验,帮助他们总结出实践技能的认知,提升实践技能背后的专业知识理论。实践技能的熟练掌握需要和理论功底的积累结合起来,要避免“理论熟,实践生”或“理论浅,实践熟”的两种错误倾向[11]。

二、体验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上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全覆盖所有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探索以形象思维认知引导切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从体验的环境设计入手营造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多采取互动的,分析型的教学,课堂的图片展示、视频教学、网络教学要与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增加作品案例分析、作业讲授的学时,揉和情感体验和思维体验于教学气氛中。在提出每一种技法、思路或方案时,要重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交流,注意引导讨论情感体验,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美学思想,或做方案时具有人性化的思考,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又要注意逻辑思维的条理、层次,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专业特点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形式可融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野外认知等多种形式进行,在效果表现力与技法实现上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找到技法的自我感受,探索含实践技能测试、作品评比、实习考核、口试等多种考核办法的考核机制。同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一方面,积极在每一门课程中抽出一定比重的学时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课程特点相近的教师组合或衔接,制定专门的训练教学计划,分年级分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强化基础训练(电脑技能测试),分方向交叉训练,延伸强化综合训练(带项目的概念性设计),实践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技法体验和操作实践的体验,小班分组进行,加强个别辅导,增加学生交流经验和接受辅导的机会,注意课堂与课后的结合,布置一些项目性的课后作业给学生去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走出学校,面向社会的技能训练,与多家广告公司、景观设计公司、网页设计公司等合作,积极建设集社会服务与专业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推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积极探索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角色和职业环境进行职业体验,是专业教学在学生职业规划上的积极育人的实践行径,每个实习基地的实训内容与对应的课程匹配,集中在某个专项的技能训练上。

三、体验式教学在第二课堂建设上的应用

单凭课堂教学进行专业训练是不够的,也不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人类认知实践过程的反复渐进的要求,需要把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好第二课堂,开发出专业训练的潜在课程。可通过开放管理计算机房、整合教学资源、组建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参与辅导、培训的一个学生的专业学习型的团队等举措来加强,集专业书籍阅览、专业资料收集、组织专业比赛、社会实习等功能于一身,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营造课余专业学习氛围,适时举办专项技能提高的辅导班,帮助那些在课余时间有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愿望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由专业教师授课,根据授课学生的情况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对专业的正规课程不能触及到的深度和答疑辅导进行补充,辅导了很多专业基础弱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同时也辅导了一些有志于在设计类领域就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培训。

四、体验式教学在专业文化建设上的应用

除了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需要体验式的教学之外,计算机设计类的师生在专业价值观上的自我认知也需要加强“育人体验”和“职业自信心体验”,我们借鉴企业文化的建设思想,从教师和学生两条线入手,整合专业课程教学、第二课堂训练和校园文化等教学资源,加强专业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教学与育人的职业认知感,引导学生复合型人才的成才模式,营造激励学生们热情参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专业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教师组织学生专业训练、作品评比、参加设计比赛等活动延伸专业课程教学,丰富专业学习资料,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建立作品展室、到企业项目实习等举措,活跃专业气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在价值观上的自我认知感,提升学习热情和专业自信心,综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五、结语

第7篇

摘?要: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向实体经济回归的新形势,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进一步摆正人才培养定位,树立以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技工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内涵做了全面调研,得出创建良好机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能力等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尤为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综合职业素养 培养 实践

职业是每个人攀登人生理想的阶梯,不同的职业追求,体现不同的价值和精神需求。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可使一个人进入理想的企业,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赋予应对形势变化的能力与态度,促进他们的就业实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职业生涯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产品更新周期缩短,职业转换的频率增大,个体面临转岗的几率也加大。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从企业角度看,具备较高综合职业素养的人员,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众所周知之的IBM联想公司就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出色的专业素养、敬业的态度,并拥有善于学习、总结的能力。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是进入企业的“金钥匙”,综合职业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为此,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企业三个维度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认真分析整合。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我们在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在校学生与毕业生综合职业素养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在校生与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学院六大专业(电气、数控、药剂、烹饪、酒店管理、园林)各40名在校生为样本,其中男生135人,女生115人。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问卷240份,全部有效。选取学院150位毕业生发放问卷,共收回问卷146份,有效135份。

1.在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调查

我们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在校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首先,我们做了背景调查,得知40%的学生因为中考成绩不够理想而选择就读技工院校,这其中当然有其无奈的成分。41%的学生因为初中时已经认识到自己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于是认定要学一门实用技能。学生进入技工院校后在选择专业时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首先是选择今后就业形势好的,这个因素占了43%的比重;其次是曾在此专业就读,如今工作有成就的学姐或学长的介绍,这个原因对学生选择专业的参考权重也很大。因为兴趣而选择专业就读的比例明显偏少,只占了13%。

正确的人生规划是人生道路选择的指引,在职业素养意识的调查中,有一半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过考虑。他们当中43%的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升为管理层,30%的学生希望立足技能训练,成为业内高手。相对而言,继续学业或当一名普通职员的目标,选择人数较少。虽有一半学生考虑过今后的人生,但认真做过规划的只有25%,有25%的学生对人生规划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做不做无所谓,或觉得现在考虑工作还早,以后再考虑不迟。学生普遍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对自身的发展最为重要。相对而言,工作的稳定性和适应岗位需要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一般。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已经认识到综合职业素养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并认为综合职业素养的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方面依次是:与人交流、敬业精神、创新能力、职业态度、自我学习、吃苦耐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他们自身最希望提升的内容也是这些方面。学生认为,通过技工院校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综合职业素养。原因有四:技工院校教育与企业、职业无缝对接,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职业方向;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广泛运用,促使综合职业素养提升;技工院校无处不在的专业文化,容易得到熏陶;技工院校相对严格的行为习惯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完善职业道德。

在学校开展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该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其次是开展日常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和考核,提升职业修养;最后是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和教学实践活动,体验社会教育和通过第二课堂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团队合作等能力。

2.毕业生综合职业素养调查

我们选取21-25岁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他们当中将近一半的人通过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继续教育,取得了大专学历;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技能上得到提升,获得了技师职业资格。从就业情况看,59%的毕业生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41%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毕业生就业途径呈现多元化,初次就业以学院推荐居多,对二次就业或多次就业的学生来说,除了熟人介绍外,网络应聘和人才交流会成为比较重要的就业途径。毕业生选择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其次为股份制企业,他们不再单纯地从事技术岗位工作,从事产品销售的岗位超过了设备操作,还有小部分毕业生已开始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

毕业生普遍认为综合职业素养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外,团体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是自我学习能力,再次是承受压力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

在接受学院教育过程中,他们认为专业技能培养对自身的帮助最大,实现了顺利就业,但在今后的发展中,综合职业素养的积淀对自身帮助比重加大。他们觉得学校首先需加强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是知识扩展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学生今后岗位成才,追求行业极致的必需素养。

对“您觉得学院对学生综合评价中除了操行品德、课程成绩之外,还应加入哪些评价内容?”有毕业生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对学生职业素养设定成长手册进行记录,作为毕业的一个条件;二是对第二课堂作为选修课程学分,可以冲抵相关课程成绩,以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三是多进行就业前职业素养培训,提升学生刚入职时的适应能力。

二、企业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需求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企业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我们对学院核心层、合作层和辐射层的93家校企合作单位开展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问卷调查”,并与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南都物业、杭州朱养心药业有限公司、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洽谈交流,并对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最为注重的是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他们才会关注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家庭环境。在同个一线岗位,企业最愿意安排技能过硬、岗位稳定性好的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其次是高职学生,再次是职高或普通技校生,大学生排在这三类学生之后。

在企业对初次就业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调查中,前三位分别是:综合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已经超过了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对企业而言,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最大的优势是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但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还有待提升。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很广,主要包括吃苦耐劳精神、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独立工作的能力、执行能力和工作主动性等。

我们在对企业访谈中发现,对于吃苦耐劳、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方面,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的共通的职业素养。某企业人力资源部总监说:“在我们所面试的众多求职者中,专业能力强的不少,但符合要求的却不多,因为我们不仅看中能力,更看重个人综合职业素养,它在求职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此,所有企业一致认为技工院校应该实行综合职业素养与毕业挂钩的政策,多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吃苦耐劳、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应该多注意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减少今后工作中出现的摩擦。

从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看,当今技工院校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外,还应该具备“6+1”的职业素养,即六种职业通用的基础职业素养和一种职业特需的素养。其中基础职业素养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忠诚于岗位的敬业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行业特需能力即个性化能力,取决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今后从事的工作。例如电气专业的学生,特别需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数控专业的学生,需要工作的细致和高度的耐心;药剂专业的学生,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安全意识;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和鉴赏能力;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礼仪素养、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要求相对较高。

三、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近年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把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聚光到学生的“四有四实现”上来:使学生有专业,实现人生发展有舞台;有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实力;有优势,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有定位;有潜力,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有保障。逐步探索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即:以专题教育活动为基础,夯实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素养;以专业教育为核心,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探索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职业价值。按照有秩序、梯度式和个性化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实践并探索了综合职业素养“三段三自”导向性培养模式。

1.实施教学引导下的“三段”制模式

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面向一年级学生开展成人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专业文化教育,形成对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和个人职业愿景的初始定位;中期面向二年级之后到实习之前阶段学生重点实施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与职场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相贯通;后期面向实习或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政策的应知应会,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能力。

(1)初期阶段实施途径。

通过开展成人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专业文化教育来提高责任意识与职业认知。每学年开学初,学院针对新生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通过举办叠被子比赛、宿舍环境设计大赛等寝室文化节活动,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组织新生军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讲座、文明礼仪之星评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学院对一年级学生实施校纪校规、道德法制为主要内容和“崇德明法”为主题的“双纪”教育,开展各类专项教育整顿工作,改变学生的认知和性格偏差。学校通过组织编写了各专业的《专业文化读本》,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文化内涵进行俯视和概览,逐步把专业学习引向深入,形成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定期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以期获得专业思想的启迪、专业文化的建构,激发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并进而明确自身的专业努力方向。

(2)中期阶段实施途径。

根据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以“一体化课程为主体,应知应会和高端研修为两翼”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建立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职场实景化的教学实训场地建设,促进学生与工作实际的融合;定期开展企业文化交流活动,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形势发展的认识,促使学生学好专业技能。

推进任务引领型项目教学,提升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任务和项目,开展小组集体学习,加强学习过程引导,让学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协调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教学课程中融入素质培养内容,提升育人水平。在教学中注重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多渠道、多途径地融入语文、德育等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并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优良品质,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实施工学交替,提升职业认同感。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和订单培养等校企联合办学优势,安排二年级以上学生开展工学交替,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增设第二课堂,加强知识拓展迁移。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探索改革下午第三节课的内容,增设第二课堂选修课程。开发一些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的课程,强化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竞争能力。

社团活动常态化,提升人文素质。学院非常重视社团组织的建设,创造条件为各社团提供活动场地,配备专职教师把握社团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导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现成立了26个社团,使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加强社会实践,提升责任意识。学院以各类实践活动为体验平台,有组织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寒暑假务工实践等活动,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体验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立、懂得包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服务社会的精神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合作企业的市场调研、主题活动宣传策划、横向课题的研究等专业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同感。

加强学习兴趣小组建设,提升职业竞争力。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实行分层教学,积极开展技能特长生培养工作。营造梯度跑动的竞赛氛围,努力使主体队伍带动有引力,后进生追赶有目标,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向上、整体发展的学习氛围。同时,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导向,加强以赛促学工作,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3)后期阶段实施途径。

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与质量监控,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的规则要求、纪律制度,培养学生认真、守纪、积极主动的职业态度,从而真正感受到自我定位与社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定位的偏差,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推进高段学生课题研修制,提升专业适应能力。学院对高年级学生采用专题研修教学形式,以高级职业资格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结合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企业合作开发高新技术专题、典型技术专题、综合技能专题等研修科目,使学生融入企业进行课题设计、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并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全面提升技能水平和专业综合能力。

加强就业创业辅导,提升入职适应能力。学院大力改善和优化实习阶段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政策的应知应会,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一体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并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来校分享就业与创业经验,邀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作企业推介等,真正实现课程系统与外部社会文化以及社会实践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实施学院管理辅导下的“三自”管理体系

学院通过构建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规范教育行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自我管理网络,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能力。

(1)建立生活服务楼长层长寝室长负责制,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每幢宿舍设楼长1名、层长4-8名,每个房间设寝室长1名。通过亮照片、格言、服务等,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平时,他们协助公寓管理员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的宣传与教育,以及学生宿舍内务卫生、学生晚归和夜不归宿等现象的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组织开展住校生寝室文化节活动。由此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管理和活动组织的信心,并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进友谊,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建立校园文明监察岗,实现学生自我监督。

设立文明监察队和校园护卫队,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文明监察队成员每天在非教学时段对教学区进行日常检查,发现违规、违纪或不良现象进行督促整改,对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积极作用。在学生出现突发事件时,护校队成员也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稳定局面并协助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开辟学生论坛,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橱窗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自我监督、自我锻炼的平台,创造更多的主体参与、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建立校园110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学生自我服务。

为加强非教学时段的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学院将服务性项目统一纳入到110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一是开展校园24小时巡逻,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维护校园内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二是做好学院综合应急服务,及时救助在校园内受伤、患病、遇险及有其他困难需要帮助的师生员工,组织对突发的教学生活设施故障进行抢修,解决特殊情况下学生的餐饮、住宿等问题。三是做好校服和校牌补办、节假日车票代售、中职资助卡激活、保险理赔业务和通讯业务受理等工作。为师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做好与教学时段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对接,保证了校园24小时的安全与服务畅通。

四、实践反思

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推动,依靠强有力的基础建设来保障,依托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实施,只有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培养合力。

1.创设良好的机制

学院要紧密围绕杭州市十大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人才市场的发展变化,优化专业,对接职场,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内涵,建立“校企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体系,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工学一体,共评学生技能,共促学生就业,共建专业文化,共享合作资源”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落实和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制度,以制度促建设。

2.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一体化”教学和活动场地,为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理顺院系两级关系,加强协调和联动,发挥职能处室指导、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教学系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积极性,形成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的合力。同时,要重视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建设,优化数字化资源平台,重视对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和多媒体宣传载体的建设工作,提高当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营造宣传氛围。

3.提升师资队伍能力

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名师工作室”建设,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将企业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带到教学过程中。建立班主任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升班主任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快班主任梯队建设,形成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班主任队伍管理和培养模式。建设一支作风正派、终身学习、业务精湛、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管理有方、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关键性保障。

4.加快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化

在坚持培养方法、培养途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入课程的理念,对培养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系统性设计,将培养内容加以整合,使之成为较为稳定、便于实施的课程。通过课程化确保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常态化,结合“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分阶段梯度化创设综合职业素养课程。在初期,开设军政训练、“双纪”学习、专业文化学习、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在中期围绕“第二课堂”开设多门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课;在后期开设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及课题研修等课程;探索建立内容系列化、途径多样化、评价学分制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