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时间:2023-12-04 10:0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第1篇

一、 研究对象及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荆门市5所小学428名小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小学生及家庭的一般资料;小学生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的认知,包括15个条目,以“是”和“否”回答,对计2分,错计0分,满分30分,经过预调查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90和0.92,得分越高表示对儿童心理知识掌握越多;儿童行为量表,其信度和效度较好,由 113 个条目构成,分别计0分(无此行为)、1分(偶尔有)、2分(经常有),得分越高表明小学生行为问题越多。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和纠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研究结果及分析

1.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及小学生心理行为情况

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得分0~28(19.75±5.52),小学生心理行为得分0~99(27.00±19.75),不同情况评分见下表。

做父母的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丰富的创造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开朗善良的性格、深厚的父母之情和耐心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得分0~28(19.75±5.52),均分占满分的65.8%,表明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掌握较少。人们更多地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在于学校而非家庭,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是否独生子女、教育态度和不同的家长在儿童心理知识方面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对子女教育态度一致的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相对了解多一些,父母亲对儿童心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祖父母,表明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比祖父母效果更好,且教育态度一致。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心理行为得分0~99(27.00±19.75),与李娟的调查结果接近。家长教育态度是否一致和不同的家庭类型小学生心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和大家庭及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对多一些。

2.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的关系

将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r=-0.204,P=0.031。本次调查统计显示,小学生家长儿童心理知识与小学生心理行为呈负相关,说明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了解得越多,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越少。蔡笑岳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会选择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示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心理知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减少学生的行为问题,构建家校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平台。

三、 建议

1.学校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长期待学校在倡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家长有配合学校的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家长对儿童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家长在对孩子教育方面的认识和观念,它直接支配着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也是家长形成不同教育方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家长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塑造儿童不同的人格特征,缺陷型的人格模式将成为儿童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基础。另一方面,家长对待儿童的不良态度、行为和言语,可以成为外部刺激因素,直接导致儿童产生问题行为。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影响下,一些家长的注意力被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主导。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学习以外的事不让孩子过问,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注意孩子眼前是否“听话”,不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2)普及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识普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上年龄阶段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特征;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儿童个性的培养;儿童品德的培养;儿童学习上的指导,如学习动机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等。

(3)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首先,要具备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的基本需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其次,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的行为引导到社会赞同的方式上来。再次,学会表扬与批评的艺术,用恰当的语言给孩子的行为以强化,让孩子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留,不良行为及时得到矫正,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家庭教育的引导

在推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进程中,社会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有义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学校在配合、促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上认识不足,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1)提高社区健康教育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目前从事社区健康教育的人员多数学历较低,未受过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教育,且多为兼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人员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2)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题实践活动。社区卫生人员应精心设计和策划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和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家长学习家庭心理教育知识和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率,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建设。要积极吸纳教育、心理、法律、卫生、保健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充实到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梁红,蓝琼丽,田昕,等.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2] 李娟.湖北省部分地区中小学心理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

[3] 何.儿童精神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5] 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蔡笑岳,方传燕,应湘,等.城市中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7] 朱晓鹉.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扬州大学,2005.

[8] 秦慕萍,汪婵娟,刘媛.构建家校合一的家庭教育工作和谐平台.武汉学刊,2006(1).

第2篇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来儿保门诊的1858名2-6岁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让家长填写问卷和医生询问方法来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被调查儿童有异常心理行为者的占总调查儿童比例达38.32%,占各自年龄组比例值更高。甚至有个别儿童有几种异常行为。

结论:加强麻城市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对其异常心理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对促进其以后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门诊2-6岁儿童异常心理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9-02

进入社会信息和物质丰富的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与新观念冲突,生活方式改变,给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紧张因素。我国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逐渐暴露,尤其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以及独生子女群体的不断扩大,儿童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更为突出。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的异常行为心理及其造成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我们对麻城市妇幼儿保门诊1858名2-6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每位家长答一份问卷。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麻城市妇幼儿保门诊1858名2-6岁的心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请被调查儿童的家长按要求如实的填写问卷,并按问卷项目分类,确定分项所占分数,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1858份,有效调查表1858份。有效调查率占100%。

1.2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儿童家长和儿保医务工作者就问卷内容与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验证和探讨,按儿童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其中主要是对存在行为心理异常的儿童又进行了智力、心理行为观察、身体检查等综合测试。结果比较真实可靠。

2调查结果

全部调查1858名儿童中发现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有712名,行为心理存在异常的儿童占总调查人数的38.32%,有的儿童异常情况突出,有个别儿童甚至存在几种异常心理行为。对上述异常心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

①性别分析:其中啃指甲、咬嘴唇、偏食及厌食、孤僻、胆怯、喜欢说谎类型的,女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0.2%(男女之比为1∶1.56);好动、精神不集中、夜惊、遗尿、吐字不清类型的,则男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3.33%(男女比例为1.88∶1)。②年龄分析:2-3岁儿童125人,占行为心理异常比率的17.56%,3-4岁儿童年164人,占23.03%,4-5岁儿童289人,占40.59%,5-6岁134人,占18.82%。

调查结果表明,在异常心理行为儿童中3-5岁最易出现,随着年龄增大,其异常行为有矫正,但有些矫正并不明显,长期不良心理行为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将不容易改变。因此,关注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探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对于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尤为重要。

3结果讨论

3.1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常言初生婴儿如一张白纸,以后成长过程中儿童心理行为受多方面影响,问题发生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过程,可受到生物、心理、疾病、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最大。①幼儿家庭因素。这是对幼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是幼儿接触到最初最多的环境,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著作中说到,一个心理上不健康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助长病态心理的环境中。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父母价值观的偏差、父母行为习惯的特点、单亲家庭成员的不良嗜好等,可能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家长对幼儿过度溺爱,重视物质的供给而忽视与其情感交流也是原因之一。家庭气氛紧张,家庭成员矛盾大,特别是离异家庭或家庭暴力背景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父母职业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另外,据调查发现,存在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中,其家长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没受过高等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因而不可能按科学方法给儿童正确引导及教育,而知识层次高,家庭和睦的儿童行为心理异常儿童显著少些。②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对儿童最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场所。这要求幼师对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位。幼儿教师要能具备心理学的常识,能够正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早矫正其异常心理行为问题,这影响着儿童以后的成长。③社会环境。幼儿和成人共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公共环境中。作为社会的构成因素,政府、社会团体、媒体都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对儿童健康心理行为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混杂信息汹涌澎湃,社会竞争加噪音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对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形成一定负担。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贯彻以及都市化和人口流动加速,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甚至解体,从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心理应激行为。④遗传与疾患。有研究表明有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多动为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致。有些行为问题如夜惊、厌食或吐字不清等可能系儿童本身生理疾患和生长发育中存在问题所致。⑤其他。如不正确引导和意外受欺骗、胁迫、恐吓等,使幼小心灵受到创伤,所处环境冷漠长期缺乏爱的感化等,也是造成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原因。

3.2应对措施。①创造和谐家庭生活环境。这一时期儿童模仿力是极强的,作为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为儿童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和环境,多给孩子正确的关爱而不溺爱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有关键性作用。②重视学校社会的综合教育,幼儿期在学校时间较多,教师要关爱幼儿心理,对其健康行为心理发育十分有利。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给儿童一个文明的社会成长空间,鼓励小儿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其对异常心理行为注意力分散。③积极开展对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的产生、发展、纠正、教育引导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制订科学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④广泛宣传和普及学龄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知识。举办家长会、心理营养辅导室、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活动,减少儿童异常心理行为的发生。⑤严重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应及早接受专家医生的纠正治疗,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多与孩子交流。如注意缺陷—多动症、严重攻击冲动行为、睡眠障碍(夜醒、夜惊)等。⑥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者特别是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素质,使学龄儿童保健工作实现科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我们应加强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和卫生保健工作,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异常行为及其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朋朋.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及精神病态特质的初步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7(7):582-584

[2]周燕燕,罗平,林穗方,等.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57-258

第3篇

【摘要】儿童行为问题不仅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对儿童学习甚至成年后的人格特征、行为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课题从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干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目的是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并为预防和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29-02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家庭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XJJ125A0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成为儿童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行为问题可以预测到青少年和成人时期发展中的各种消极后果,包括学习成绩差、退学的危险性、在学校的破坏行为和不良的同伴关系,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育和社会化过程,并可能导致成年时期发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2]。因此,儿童心理行为引起了教育学、心理学及医学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探讨和研究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为家庭、学校、社会在儿童教育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儿童行为问题的界定和表现

目前,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很多,但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尚无统一界定。通常认为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3]。美国教育界的定义是: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良,不适合的行为和情感,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习有关的躯体症状。我国学者将儿童行为问题定义为:儿童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主要发生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并且以小学生发生的概率大[4]。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儿童行为问题包括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行为方面主要指各种违纪行为,包括不听管教、交往不良、多动、攻击、逃学、说谎、离家、偷窃、纵火等;情绪方面又称神经症,包括焦虑、恐惧、抑郁、人际关系困难等。

2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生物学因素 有研究表明,遗传、怀孕期及围产期受损、婴幼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外伤及重度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迟缓或异常,是构成成长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孕期、围产期各种不利因素如:父亲大量喝酒、早产、过期产、难产和缺氧窒息等造成的脑功能损害,以及新生儿疾病是儿童行为问题最重要的生物危险因素[5]。Vernon PA等[6]利用多因素遗传学分析显示不同的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遗传相关性。个体攻击行为的差异主要归因于遗传因素的作用范围,以及不同攻击行为之间所存在的相当数量的重叠基因所致。

2.2 儿童自身的因素 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气质特征与自我意识等与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均有一定的关系。儿童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将限制儿童的日常活动,疾病本身也会使儿童产生情绪反应。有研究显示,儿童的某些气质特点将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并可持续至成年。积极的气质特点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减弱应激对儿童行为的不良作用。而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一般在集体中常常处于不受欢迎、受到拒绝或忽略的地位,遭受拒绝的儿童最易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而被忽略的儿童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较低。在自我意识层面上,儿童自我意识高尤其是对合群、焦虑、行为和幸福与满足的意识,是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保护因子,而低自我意识则预示着行为问题的发生[7]。

2.3 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主要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最有影响的动因,对儿童智力、性格、品德及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即父母受教育程度及自身修养越高,孩子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越低。家庭结构不同,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不同,联合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核心家庭次之,单亲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父母不正当的教育方式如:父母惩罚严厉,缺乏情感温暖以及理解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是形成儿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的主要原因。父母在管教子女时经常发生分歧、打骂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矛盾、忧虑、退缩、偏激的心理,处事缺乏自信,任性冲动,从而造成人格或行为偏倚等躯体化症状[8]。家庭成员的不和睦,经常吵架甚至经常发生暴力行为,可明显增加儿童行为问题。长期寄养的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缺少情感交流和宣泄,接受积极关注少,甚至缺乏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非寄养儿童。

2.4 社会因素 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社会环境因素、文化背景等对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因素引导儿童行为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并有助于儿童正常行为的形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在70年达国家3~15岁儿童中,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人占5~15%,80年代报道儿童行为问题的患病率为14~20%,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社会环境的变迁,儿童行为问题似乎有增加的趋势。王礼桂等[9]的跨地区比较研究发现,香港地区儿童的行为问题评分高于成都;宁夏生态移民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28.8%,唐山市15.9%,岳阳市9.19%;均说明儿童行为问题存在地区差异。此外,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儿童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获得知识的同时,其中一些不健康的或不良倾向的信息会对儿童产生直接或间接地消极影响,甚至毒害,儿童容易模仿一些异常行为,进而发展为行为障碍。

3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对策

由于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需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给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矫正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

3.1 家庭干预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确立科学的养育观,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建立积极亲密的亲子关系,创设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培养儿童独立自主、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医疗保健和心理行为卫生知识,做好优生优育及围产期保健,特别是在儿童成长期,要注重儿童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咨询、早期矫治。

3.2 学校干预 学校氛围、教师以及同学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进行学校干预非常必要。首先,要塑造良好的校纪校风,校园环境,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减少产生行为问题的诱因;其次,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卫生机构、心理咨询工作室,注重培养培训儿童心理卫生专门人员,建立学生心理卫生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行为问题筛查,早期进行干预和矫治;另外,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和家长会,指导有行为问题的家长正确实施家庭干预教育[10]。

3.3 社会干预 首先,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医疗保健与心理行为卫生工作,建立基层卫生保健队伍,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网,开展及时有效的遗传咨询、围产期保健、医学监护、心理卫生咨询等;其次,在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层次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研究和推广有关防治技术、知识和方法,建立妨碍儿童发展的危险指标等,指导并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的筛查、诊断和矫治工作;再者,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坚持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有利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儿童心理卫生常识,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克服各种不良行为,抵制不良道德风气。

参看文献

[1]刘粹,汪毅,宣煦等.社交技能训练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定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6):517-519

[2]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3):192-196

[3]李雪荣.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

[4]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62.

[5]杨世昌,孙丽君.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7):542-544.

[6] Vernon PA,Mccarthy JM,Johns on AM,etal.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aggression:a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genetic analysis. Twin Res,1999,2(1):16-21.

[7]王玉凤,沈渔.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之二)-临床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6):241-246.

[8]孔令勉,黄钢,章小雷.儿童行为问题及干预方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4):3-5.

第4篇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11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推广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全镇医疗保健机构创建一批合格的孕期健康教育阵地。

第5篇

我们说,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仅从学校方面的教养方式进行些微探讨。

一、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环境能影响人,改变人。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应本着以人为本,积极创造一个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活动氛围,平时应把堵、疏结合起来,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规范言行,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广播、板报、手抄报、专栏、校刊等引导学生,通过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陶冶学生,通过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激励学生,通过法制教育事迹报告会感染学生。努力营造校园文明的气候,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

二、课堂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有这样一些做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干预:

(1)教学计划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有正式的课程来贯彻心理卫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留守儿童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可这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A.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B.充分利用作文、墙报、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

C.激励学生勤写日记,来抚慰心理创伤。

三、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开展多方面的心理教育

(1)鼓励留守儿童多参与班集体管理。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与自制能力。可通过野游、运动会、军训,不断加强团结协作、不怕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开展敬老、助残、扶贫、“手拉手”等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意志的磨练、行为的矫正。

(2)注意培养留守儿童的成功感。

(3)少与周围同学攀比。留守儿童往往会抱怨自己的家境贫寒,抱怨自己的穿着寒碜,抱怨自己的脸蛋为何没别人俊俏潇洒。自卑的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对自己也会越来越失望,从而陷入无休止的烦恼和忧愁中。因此,不与周围人攀比,正确善待自己目前的生活处境和学习处境,善于利用自己身上的潜能,学习、生活照样能丰富多彩。

四、学校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员

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帮助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解决日常问题。为此,我认为应该尽快培训这种专业性辅导员,若学校配备这种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员,进而与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悄悄话信箱”、“春晖活动室”。进行定期分类咨询:周一进行学习问题的咨询;周二进行人际关系的咨询;周三进行情感问题的咨询;周四进行心理保健咨询;周五进行生活和升学咨询,让留守儿童能随时敞开自己的心扉,向老师倾诉他们的心理创伤、疑问和呼唤,还可不定期的举行团体咨询。那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交流等活动就能提供很大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这样看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应该说是当前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迫不及待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思想、心理、学习、性格等特点,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动向,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初中生心理学》黄煜峰、雷雳,浙江教育出版社

[2]《教书育人》第2001年第9期

第6篇

【关键词】 儿童; 学校恐怖症; 临床特点; 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8-0003-03

在当今社会的急速变革中,社会传统观念与新旧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的信念、道德、人生观以及相关的价值、行为取向也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些诸多的变化无疑给人群中最为脆弱的群体―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许多紧张因素[1]。随之,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养育观念和方法、对子女的期望值等也发生变化,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及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发生率逐年增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作为情绪障碍之中的学校恐怖症,尤其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国外曾报道学龄期儿童中学校恐怖症的发生率约为5%,我国学者曾对260例儿童情绪障碍进行分析,其中学校恐怖症达13.8%,位于儿童情绪障碍的第三位[2]。学校恐怖症可发生于整个学龄期阶段,是指那些对学校环境产生异常恐怖,强烈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恐怖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3]。对笔者所在中心儿童心理门诊确诊为儿童学校恐怖症的64例患儿的自身及家庭情况、临床特点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使他们消除对学校的恐惧心理,及早康复恢复学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64例患儿均来源于笔者所在中心儿童心理门诊2013年

1月-2015年12月就诊的患儿,符合《现代儿童精神病学》中有关儿童学校恐怖症的诊断标准[4]。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品行障碍,经相应的有关检查均无器质性疾患。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采用自编问卷,内容包括:(1)患儿性格、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在校与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发病的原因及表现等。(2)父母情况:父母年龄、学历、健康状况、性格等。(3)家庭情况:父母关系、教育方式、考试前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期望、亲子关系等。(4)就诊情况:患儿出现的异常情况是否及时干预、曾到何医院就诊、做何检查等情况。对患儿父母讲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后,由工作人员逐一进行填写。所有的资料调查后进行统一处理。

1.2.2 心理护理干预 (1)采用个别交谈,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心理疏导,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结束后,由家长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不满意的家长,可再次进行咨询,直到满意为止,并与患儿家长互留联系电话及微信,随时进行沟通及指导。(2)根据对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对学校产生恐怖的原因及临床特点,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环境、家庭养育情况、学校情况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理解和尊重患儿,患儿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往往表现紧张,焦虑情绪或抗拒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耐心介绍自己,解除患儿的紧张不安情绪,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患儿的信任,然后对患儿应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采用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说服、消除疑虑,使患儿能主动倾诉他们的痛苦和困难,要对患儿进行反复的保证和疏导,鼓励他们早日返校。其次,要正确地鼓励及劝导患儿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或体罚,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恐惧焦虑情绪,从而使其树立信心,消除自卑与不安全感。应教会其自我放松的方法,即学会反复做深呼吸,待全身肌肉渐渐放松之后再进校门,以克服上学时的焦虑和恐惧感。

1.2.3 对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调查资料较详细的了解患儿父母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水平、教育抚养方法、患儿出现躯体症状及情绪焦虑反应时父母如何应对。要注意对孩子的个性培养,从小培养儿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孩子拥有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家长对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于严格。相反,要劝导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分认真。劝导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孩子独立活动,减少对孩子的保护,以免让孩子养成依赖、被动的性格,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改变过严、过急、训斥、打骂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此外,应改变过于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更多的感情交流,营造轻松的家庭教育环境。注意家庭变故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当家庭出现问题时,应该及时与孩子沟通,尽量使孩子理解家长的所作所为。对于孩子因对学校恐惧而出现的躯体症状和情绪焦虑时,家长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现紧张不安,而暗示加重了孩子的症状。对于孩子在学校受到的体罚或训斥,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发泄对教师的不满情绪。对于孩子因学校的某些原因出现的对学校的恐惧,应与学校协商给孩子调班或转学。总之应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鼓励孩子早日进入学校。

1.2.4 学校方面 家长要与学校教师取得联系,了解患儿害怕上学的原因,教师应改变教育方式,以鼓励、启发等积极的教育模式代替惩罚。必要时教师应进行家访,耐心与患儿沟通,欢迎其早日回到学校。

1.2.5 药物干预 由从事儿童心理专业的医师,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64例患儿中,年龄6~14岁,其中男22例(34.38%),女42例(65.63%),男女之比为1∶1.91;小学生38例(59.38%),初中生26例(40.63%);独生子女46例(71.88%),非独生子女18例(28.13%);0~4岁被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中18例(28.13%),居住在城镇患儿39例(60.94%),居住农村患儿25例(39.06%)。

2.2 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发生的因素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对学校产生恐怖的原因主要有患儿自身因素、家庭及学校因素,见表1。

2.3 儿童学校恐怖症的临床特点

64例儿童恐怖症患儿早期均出现的躯体症状,其中42例患儿(65.63%)症状出现后,家长往往误认为躯体疾患而带孩子到综合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并进行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最后选择来笔者所在中心就诊。部分患儿如家长劝其上学,则出现情绪焦虑、哭闹等症状,见表2。

2.4 儿童学校恐怖症的疗效

64例学校恐怖症的患儿,均给予小剂量的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沟通及指导。经随访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患儿中,28例(43.75%)1周后重返学校、12例(18.75%)2周后重返学校、17例(26.56%)1个月后重返学校。经3个月随访后,有1例(1.56%)小学生及6例(9.38%)初中生仍未返校。

3 讨论

儿童学校恐怖症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心理因素所致,尤其是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相关,国内学者曾报道,学校恐怖症多发生于性格胆小、易感的儿童,父母关系不和、争吵、暴力、离异的家庭[5]。健全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学龄期的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对中小学生来说,家庭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奠定了他一生心理健康基础[6]。本文对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学校恐怖症多发生于小学及初中阶段,其主要原因多为患儿的性格内向、在校与同学交往不良、对学校环境不适应、小学高年级后寄宿在学校等。此外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学校恐怖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资料显示,父母过分溺爱、对患儿期望值过高、亲子关系差、父母一方有焦虑情绪等,易使患儿发生对学校的恐怖。患儿在校受到教师的体罚或训斥、受到同学体罚、初中阶段一向学习优秀的患儿因考试成绩排名落后,是发生学校恐怖症的直接原因。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患儿,其临床主要的特点最初表现在上学日清晨诉说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呕吐等躯体症状,如不去上学症状立即消失,节假日时症状不会出现。劝其上学则出现情绪焦虑、哭闹、扬言自杀等。

目前对儿童学校恐怖症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7-8]。本文对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制定了较详细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对患儿进行耐心的疏导、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如何正确的教育子女,多次进行电话咨询及指导、配合小剂量的药物,收到满意的效果,使89.06%(57/64)的患儿重返学校。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在当前我国急速的变革和竞争中,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家庭和社会环境必然遭遇的各方面变迁因素的影响,儿童学校恐惧症的发生已经进入多发、高发期,并引起临床医生、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国内心理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加上很多发达国家针对此问题的干预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改善儿童学校恐惧症这一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措施会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静进.重视中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及相关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57-259.

[2]钱昀,施慎逊,杜亚松.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2):112-114.

[3]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260.

[4]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病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64.

[5]邹小兵,静进.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0-282.

[6]翟静,郭传琴,刘贤臣,等.学龄期儿童家庭因素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20-223.

[7]梅竹,任传波,杜亚松.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5.

第7篇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早孕建卡率达85%

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95%

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住院分娩率达100%

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90%

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90%

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产前筛查率达80%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筛查率达98%

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白内障筛查率达95%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达90%

妇科病检查率达60%

剖宫产率控制在50%以下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消除隐患,规范产科行为

按xx市产科管理质量的评估标准和市局文件精神,对于产科技术落后、技术水平低的接产单位实行重点管理,上述单位必须按资质范围提供服务,对超范围服务将给予批评教育,全局通报,取消资质,追究责任等措施,彻底解决历年来存在的不规范行为。

(二)提高防范产科风险意识

具备产科资质的单位,院领导要加强对产科的管理,除规范产科各项医疗行为外,必须增加医疗设备的投入,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努力降低产科风险。

(三)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任何一级医院不允许接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四)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区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09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基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五)确立区人民医院为我区新生儿抢救基地,实施抢救预案,整体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降低婴儿死亡率。

(六)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追究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协会活动。

三、加强妇幼卫生工作体系建设,加大投入,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持续和规范地发展

(一)深入落实市政府《批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意见的通知》(x政发[200x]18号)精神,履行妇幼卫生工作的公共卫生职能,确保房屋设备到位,人员专职,制度建全,目标明确,工作到位,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继续加强二级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从硬件配置上予以支持,提升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三)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妇幼保健队伍服务能力。

(四)加强妇幼卫生政策研究,探索妇幼卫生事业长期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针对不同人群,积极开展儿童肥胖控制、高血压干预、心理卫生、视力保护等项目。

五、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监测,不断规范和完善妇幼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工作。

(一)强化妇幼常规报表质量,做好国家级、市级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二)完善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妇科病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上报、统计和分析,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化的优势。

六、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和中期引产的监管力度,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药物流产

和中期引产的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予以惩处。

(四)坚持执行b超和染色体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中期引产手术的登记及上报规定。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

七、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八、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区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推广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区医疗保健机构创建一批合格的孕期健康教育阵地。

九、加强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监督管理

第8篇

[关键词]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民工;城市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39-03

大量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处于义务教育及以上阶段的儿童。研究结果表明,7~15岁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其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同龄的非流动儿童。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与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关的研究较少。为了调查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参照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国内学者提出的主要的心理健康标准设计问卷,调查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问卷88份。问卷由学前流动儿童的家长(即农民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填写。每个幼儿家庭填写一份问卷。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 家长职业

被调查的学前流动儿童的家长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个体工商业等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要求较低的职业。正是因为自己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所以这些家长一方面对子女寄予厚望,希望子女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无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及时矫治。

2 家长每日工作时间

此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都超过8小时。比如对父亲日工作时间的统计显示,只有26.1%的父亲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余人员每天工作时间均超过8小时,甚至有14.8%的父亲需要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农民工与子女相处的时间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

3 家庭月收入

家庭月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本次调查显示,有的农民工家庭中虽然一方家长处于无业状态,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经济收入,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如收废品、打零工等来赚钱贴补家用。因此本次调查对象的家庭月收入在总体上差别不大,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300~1800元人民币的超过总数的60%。可能是由于家庭收入还可以,因此这些家庭才能勉强承担子女就读幼儿园的费用,而不是将子女留在家里自己照看。

二、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前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幼儿园后。都对幼儿园以及幼儿园的教师和其他幼儿持接受或比较接受的态度,仅有6.8%的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10.2%的幼儿不喜欢幼儿园的教师或其他幼儿。可见,大部分学前流动儿童能很快适应城市生活环境,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学前流动儿童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力与自控力较弱

调查显示,51.1%的学前流动儿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有依赖性”,48.9%的学前流动儿童“精力分散或注意力不集中”,43.2%的学前流动儿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其他学习任务”,14.8%的学前流动儿童“不能遵守纪律和一定的行为规则”。

这些学前流动儿童精力充沛,但注意力和自控力比较弱,他们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常交头接耳,在椅子上爬来爬去,眼睛看着别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等。注意力分散、缺乏坚持性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学前流动儿童或来自农村。或在城市出生并长大,但大多长期缺乏家庭教育,知识面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求知欲及学习能力方面与城市幼儿有显著差距。此外,由于农民工的收入、居住条件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前流动儿童在生活环境以及交通、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条件较差,周围的许多成人也不一定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幼儿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耳濡目染,难免会受到不良影响。

2 自信心相对不足

调查显示。61.4%的学前流动儿童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59.1%的学前流动儿童不喜欢提问,29.5%的学前流动儿童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常轻易放弃,26.1%的学前流动儿童不能独立地选择和安排自己的活动。

造成学前流动儿童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许多农民工往往对自己的子女抱以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忙于生计,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后,他们往往采用“一顿打骂”或“放任不管”的方式进行教育。幼儿无法适应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容易出现胆小自卑、紧张焦虑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学前流动儿童由于在学习方面与城市儿童存在显著差距,他们在幼儿园里很少能体验到成功感,可能常常体验到“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好”等消极情绪,自信心相对不足。

3 交往能力有待提高

学前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城市幼儿园。他们与城市幼儿相处得如何?他们能和城市幼儿成为好朋友吗?调查显示,19.3%的学前流动儿童“常和小朋友打架,不能友好相处”,能做到“常常主动帮助和关心朋友”的学前流动儿童仅占25%,“和小朋友游戏时能遵守规则,懂得商量、合作”的学前流动儿童仅占23.9%。可见,部分学前流动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与同伴建立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孤独感。

学前流动儿童在和城市幼儿的交往中存在着很多障碍,这些障碍也许主要来自以下几个“不一样”:口音不一样,学前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听不懂当地语言,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比较困难;家庭教养不一样,学前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无力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辅导,还有不少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子女;生活条件不一样,学前流动儿童一般家庭物质生活不富裕。在吃、穿方面大多很俭朴,而城市幼儿大多生活比较富裕。拥有许多新颖而昂贵的玩具,这让学前流动儿童望尘莫及。因此,如果引导不当,学前流动儿童也许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或不愿与城市幼儿交往。有的学前流动儿童也许还会对城市幼儿产生妒忌、仇视心理。

以上调查结果只反映了已经“幸运”进入幼儿园的部分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查显示。这部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来看,目前学前流动儿童的入园率还很低。因此能进入幼儿园的学前流动儿童相对于整个城市学前流动儿童队伍来说是少之又少的。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只能跟着父母四处漂泊或因经济条件所限而不得不在条件极差的流动幼儿园就读的学前流动儿童来说,他们更加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三、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涉及面广,牵涉因素多,如果单从一个方面入手,很难解决实质性问题。因此,要改善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首要的任务应当是以维护社会公平和保护弱势群体为原则,理清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社会所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强化幼儿教育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包括国家、社会、幼教机构和家庭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作为幼教机构的教育者,我们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建立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

要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对学前流动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认真地对他们进行观察研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住址、家庭状况、家长经商或打工地点、家长的文化水平、幼儿的性格特征、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等内容。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等情况。并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汇集、分类和分析,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幼儿的精神状态、学习态度和情绪特征,熟悉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习惯、思维方式等,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措施。为幼儿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创设平等、宽松、接纳的心理环境

要提高学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幼儿园还要注重良好的园风和班风建设,创设平等、宽松、接纳的心理环境。学前流动儿童刚从农村来到城市,因为环境、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出现胆小、害怕、自卑等心理问题。这时教师和其他幼儿的态度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蔼的微笑和热情的态度能缓解学前流动儿童的紧张情绪,而歧视、讥笑的表情则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因此,在学前流动儿童入园前后,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及时教育幼儿。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引导幼儿以关爱的态度接纳学前流动儿童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教师还要鼓励学前流动儿童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成为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3 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前流动儿童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利用多种途径增强学前流动儿童的自信心。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环境 教育途径 能力培养

The baby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initially searches

Tang Zhenlan

【Abstract】“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nstruction Summary (Implementation)” the healthy domain instruction main point is clear about the request “to set up the correct healthy idea, while takes the baby health, must take baby’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Baby’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is the baby personality perfect essential condition, is baby’s spirit and the development intrinsic foundation. Ha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 baby possibly had the full development. Otherwise, if has lacke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hen baby’s development will be restricted, will have the possibility in its later development to present the personality barrier or psychological disease.

【Keywords】Psychologically healthyEducation environmentEducational channelAbility raise

1.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家庭结构、教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目前我市442.64万在校中小学生中有70多万(15.8%)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学龄前儿童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改革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无法回避的课题。

2.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对于幼儿来说。心理是否健康可参照一下标准:①乐于学习,发展智力;②适应生活,学习自理;③悦纳自我,具有自信;④乐于交往融入群体;⑤调节情绪,初学自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成人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健康时,不但要从以上五个标准出发,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健康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联合国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益宣言”,主要倡导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3.2在校内外环境中渗透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时生态换将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依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3.2.1学校环境。其中包括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如:为幼儿创造温馨的生活空间。小班幼儿的桌椅是粉红的,中班幼儿的桌椅是柠檬黄的,大班幼儿的桌椅是湖蓝的;幼儿园大环境中创设了富有童趣的玩沙、玩水的小世界;而营造一种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氛围更不容忽视,如: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团结互助的教师之间的关系,充满理解和温情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3.2.2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摇篮。要把端正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提高放在家长工作地首位。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许多家庭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自己小家庭中的物质、心理方面的准备,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3.2.3社区环境。走向社会,争取社区的支持也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抓住每一契机,如:学雷锋做好事,树立助人为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使幼儿能合作、乐群、创新,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3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3.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以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3.3.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可采用唱歌、绘画、舞蹈、故事、儿歌等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3.3.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再生活中培养。利用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区角,开展编织、绣花、种花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3.3.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4.1开展个别辅导。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4.2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正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正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会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等。

总之,幼儿心理健康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学前教育工作文件汇编2006.1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学前儿童心理学, 大象出版社

第10篇

【关键词】 儿童;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behavior problem of children and influential factor

CHENG Guang-wen.Medical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8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ldren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provide basis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37 children in Qi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were surveyed by using the 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and a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Th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by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s The rate of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ldren was 8.2%, the girls were more than the boys(P

【Key words】 Children;Behavior;Influence factor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作者单位:43008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充分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正确评价影响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行为问题和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2~4],本文利用logisitic分析方法,对儿童行为问题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旨在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以武汉市青山区437名4~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自制调查问卷对儿童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人员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医生担任 。病例的选取根据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判标准,将儿童的行为归纳为分裂症样、抑郁、不合群、强迫一冲动、躯体化诉述、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行为9种。

1.2 数据分析处理 将资料整理、编码与数量化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 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表格437份,437名少年儿童中有行为问题者36例,检出率为8.2%。其中男9例,占25.0%;女27例,占75.0%。

2.2 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儿童的性别、年龄、家庭环境、学习状况等37个影响因素,经数量化处理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在全部的37个影响因素中,有8个因素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关。其中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是“负”关联,儿童性别、母亲职业、父母关系、学习环境、父母管教态度、和父母讲心理话为“正”关联。

表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βSEOR χ2P值

儿童性别1.5070.5424.5127.715

母亲职业0.2640.1361.3023.887

父母关系0.7410.4852.0973.954

居住情况-0.6950.3330.4994.355

居住条件-0.8700.5040.4193.851

学习环境1.1700.6263.2213.976

管教态度1.2130.5133.3655.596

交心谈心0.5140.2841.6723.865

2.3 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通过各个因素在不同组合下的最大似然函数的显著性检验进行模型拟合。最终儿童性别、母亲职业、父母关系、学习环境、父母管教态度5个因素进入主效应模型,结果见表2。

表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βSEOR χ2P值

儿童性别1.2530.6243.5016.828

母亲职业0.3080.1561.3613.844

父母关系0.6880.4121.9904.112

学习环境1.2270.5233.4113.902

管教态度1.1340.2583.1083.851

3 讨论

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同时行为问题儿童的生活质量在多个方面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这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5]。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2%,略低于国内外报道。

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有差异,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童,这可能与儿童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对女童行为习惯要求偏高等因素有关,提示应更加关注女童的发育特点和教育方式,注重女童的行为健康。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母亲职业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有关,专业技术和行政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其他职业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专业技术和行政职业(OR=1.361);父母的管教态度不耐心和耐心相比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增加(OR=3.108),可能与不同职业的受教育程度不同[6]和自身素质不同,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方法不同有关;安静的学习环境(OR=3.411)和融洽的父母关系(OR=1.990)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养成适应儿童身心发育的良好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并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坏境和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曲红明.浅谈托幼机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管理模式.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20(11):1308-1310.

[2] 王丽敏,陈晓慧,刘金芝,等.中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

[3] 任传波,李晓非,姜季妍,等.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

[4] 李兴洲,邱洪斌,马燕,等.哈尔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多变量分析.中国校医,2005,19(2).

第11篇

【关键词】 感觉;对比研究;儿童;城市

【中图分类号】R 179R 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 17(2007)06-0530-02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Cities ofHenan/ YAN Xi-ying, HUANG Xue-mei, YANG Jian-li, et al. The First People's Hosp 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sensory inte gration dysfunction(SID)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Henan, and to provide ev idence for their health education.MethodsA cluster sample of3 588 pupils was chosen from five cities in Henan. Their sensory integration ab ility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scale designed by Psychological Health Institut e of Peking Universit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SID was 37.6 0%,and most of them had slight symptom. The prevalenc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wa s 41.72% for boys and 33.59% for girls(χ2=25.56, P=0.000 1).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 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is high in school-aged children in citiesof Henan.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 he diversity of different areas.

【Key words】 Sensation;Comparative study;Child;Cities

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Ayres博士在对越来越多的行为问题儿童研究后,提出了感 觉统合失调理论。Ayres博士发现成人轻而易举的动作,儿童却必须调整相当繁多而复杂的 感觉信息,才能指挥运动神经做出适当的动作。如果 脑部在处理信息时无法作适当调整,这就是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感觉统合失调。随着我 国城市化进程和计划生育的实施,城市单元式小家庭和父母的过分溺爱,儿童活动空间狭 小和家长的过分保护及封闭式的养育方式等,都限制了儿童活动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儿 童的自然成长过程被家长忽视,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急剧增加。笔者对河南省城市儿童感觉统 合失调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河南省东(商丘)、西(洛阳)、南(南阳)、北(新乡) 、中(郑州)有代表性的5个地市有代表性的6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调查 表3 726份,剔除废表,有效调查对象为3 588人,其中男生1 769名,女生1 819名,男女之 比为1∶1.028。

1.2方法 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 展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由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不佳、学习能力发展 不足、大年 龄的特殊问题共5大项58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都按“从不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常常 如此、总是如此”5级评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

评定标准:(1)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后,以各项标准分计算各项评价分。标准分为40 分及以上、39~30分、29~20分、19~10分、10分以下(不含10分)对应的评价分分别为5 分 、4分、3分、2分、1分。(2)4项评价分得分相加为评价总分。以20分为正常、19~16分为轻 度感觉统合失调、15~12分为中度感觉统合失调、11~4分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

1.3统计分析 将调查表分输入计算机,使用Foxpro 6.0和Statistica 5.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比较 商丘、新乡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最 高,南阳最低。见表1。

3讨论

Ayres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 ,完成身体的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工作 ,使个体和环境接触顺利。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因种种原 因使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 效组合而导致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就会出现身体运动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 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听觉语言及触觉防御障碍。

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 程。大脑学习信息有赖于身体感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没有感 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但是,由于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的出现,目前孩子的 成长环境在感觉统合方面的条件愈来愈差,小家庭和都市生活使孩子丧失了友伴团体;家庭 不适当的照顾方式影响了孩子幼儿期与外界的正常沟通;居住环境和活动空间的减少 又使孩子在身体发育期间应有的运动不足,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目前感觉统合失调儿 童愈来愈多,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4参考文献

[1]杨志武,吴丽清,代丽飞,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中国校医,2002,16 (1):16-17.

[2]许韶君,潘发明,陶芳标,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行为因子的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 002,6(4)328-329.

[3]单毓芬,李海浪,江宁,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研究.东南大学学报,200 2,21(2):140-143.

[4]赵冬梅,刘月兰.感觉统合失调和儿童行为关系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 8(3):203-205.

[5]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34-36.

[6]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7,11(5):269-271.

[7]任桂英.儿童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86.

[8]任桂英.北京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 5,9(2):70-72.

[9]王文瑞,李锐军,李秀莲,等.呼市地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 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1998,12(4):223.

[10] 海燕,静进,邓桂芳,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关系的探讨.中国学 校卫生,1999,20(5):381.

[11]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感觉统合治疗481例临床的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9,13(6):353.[12] 曹秀菁,陶芳标,曾广玉,等.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关系的 探讨.中国校医,2002,16(6):492-494.

[13] 段娅莉,尹金根,仲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对学习和行为影响的研究.上海预 防医学,2002,14(1):17-18.

[14] 王春桂,张茂林,王莉.伊盟地区城乡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调查研究.包头医学 院学报,2001,17(3):193-194.

[15] 段娅莉,尹金根,仲炜.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病学调查.上海预防医 学,2001,13(9):426.

[16] 朱丽萍,秦敏,左英,等.上海市儿童感觉统合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8(6):105-106.

[17] 黄悦勤,李旭东,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 002,40(5):260-262.

[18]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 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7,1(3):142-143.

第12篇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形成教育和影响是其最大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群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作贡献)、“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设计“看谁穿得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落叶、拔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一颗螺丝钉、一文钱、一张纸的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等良好品质。

再次,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幼儿期的儿童社会生活范围较狭窄,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和部分报刊杂志。如果这些传媒内容健康,会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幼儿喜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去模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物及其言行举止。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则会从反面为幼儿树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行障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