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时间:2023-12-05 18:1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

第1篇

关键词:地理 举足轻重 高中生 成长

地理学科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较多,学生学习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本人将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高中生在地理学科中学习遇到困难的种种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高中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

1.缺少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致使高中学生学习动机十分明确――考上大学。部分同学给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是“副科”,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行。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也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影响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最终也就产生了地理不好学的错误认识。

2.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们习惯将地理划归文科类学科。作为文科类学科的知识,大家都认为多背、多记就能学好,所以往往是一开始不重视,等到想学时又因知识断层而跟不上,感到地理难学。还有一种心理就是有些学生总是将地理看成“副科”或者认为自己以后选择读理科,无须学好地理。由于态度的不端正,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然后把原因归咎到地理太深奥、难学的上面等等。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非智力因素。还有就是地理学科在文科综合试卷中分值相对较小,所以学生不够重视。

3.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第二,地域性。所以在学习时侧重点应该放在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背、记、搞突击,而应该注重平时的积累和理解,注重联系相关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4.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部分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形成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对于新教材的使用,不能与时俱进,要么就课本知识脱离实际等现象。学生就会缺失兴趣,人为地理学习的实际价值不大,对地理学习产生抵制情绪,影响地理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二、高中生地理学习困难的解决对策

1.激发学生兴趣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比如说我们每天感觉到的天气的变化,昼夜的交替,四季更替,每年夏季频频登陆我国的台风等等;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

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导入也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我们可以尝试:导语激趣、行程激趣、演示激趣、语言激趣、插叙激趣、歌谣激趣等。让每一节课都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新奇,让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2.提高思想认识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对地理的学习,还可以从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环境观。因此,学好地理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不要只顾眼前,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着想。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要想学好它,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让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也就轻松。

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方法和技能,才能学以致用,终身受益。

第一,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有人曾说:离开地图,便不是地理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非常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把同类或相关知识归纳整理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只要找到它们内在的连结点,学会横向、纵向衍生知识,就能更全面、更轻松地学好地理。

第三,指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这样只有学生感受到了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需求。就是把难以想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第四,指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知识,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建立起来了,就很容易找到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能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刻、更持久地掌握地理知识。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 比较容易。

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字头记忆法: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 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汉字谐音,一语双关,生动有趣,易于记忆。

总之,地理学科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较多,学生学习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教师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消除的,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会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 经济地理学 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必(选)修课。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在经济活动和区域、资源、环境、地理空间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了《经济地理学》课程,但如何体现课程特色并且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符合专业需要,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课程特色

1.1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系统中重要的一门分支科学。它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即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探讨地域经济发展规律,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体区域的生产布局和组合规律、生产和经济部门的布局规律三方面。

1.2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地域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地域性是经济地理学的根本特性。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样所研究的内容才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不同的地域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相同的理论在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域分异规律也是经济地理学地域性的核心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地理学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进行综合;二是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多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三是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

1.3基本理念

作为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同样遵循地理类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地理学思维模式;培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实用人才。

2、《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概况

经济地理学通常是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关课程体系较完善,如经济地理学导论、自然地理学等,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较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相比之下,农业院校土地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地理课,不能照搬地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别,因此在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上都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经济地理学》课程被划归为理科,但实际上,由于其内容体系涵盖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因此基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对学生教学内容的偏重点也应有所侧重。但从一些研究资料来看,目前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结构欠合理,大多数教学组织限于课时以及其他教学条件的影响,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与专业的结合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学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涵盖众多学科内容的交叉科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全面考虑其他课程的先修或者同时进行,如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概论等课程。

另外,对农业类大学土管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目前适合专业实际需求的经济地理学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而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适合土地管理专业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仍明显滞后。

目前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材主要有李小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耿莉萍编写的高等财经院校21世纪教材《经济地理学》;刘艳芳教授等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等。我校土地管理专业选用后者,该教材系统的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突出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原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决策中的应用,即区域农业布局、区域工业布局、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对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贴近一些[1]。

3、教学思路

农业院校经济地理学的教学应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地理思维方式与方法。

第三,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基础,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

3.1结合专业特点,树立地理观念

所谓地理观念就是地球表层的整体观念、区域观念、环境观念。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和分支学科的目的集中于一点就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和建设地理环境,能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地理学的知识领域很宽,任一专业学科和地理学都会有联系。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一种趋势,单一的不与其他学科发生联系的学科越来越不多见。地理学与自然、社会、经济、人的行动与心理等各个方面发生密切的联系,对与地理科学和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要熟悉、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某个方面要专深、精通,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有所作为[3]。

土地管理专业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科学的职业岗位分析,界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知识与能力结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实用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结合土地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原理的讲授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经济地理学教材中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可以省略,只要交代清楚确定的原则、所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技巧,直接给出结论,进行应用方法的讲授即可,对简单的内容、易于自学的知识进行简化讲授,使学生接受的是如何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经济地理学以及其它问题的方法的教育,而不是数学知识的运用,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利。

3.2反映学科进展,创新思维模式

传统的地理思维主要是剖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而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从总体特性上进行研究,注意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要运用和吸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学和政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学科研究,从开始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到经济活动全球化、新经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以及其他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形象的非经济因子作用的各种理论如“嵌入理论”以及“网络联系理论”等的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4]。

地理善于区域研究、综合和宏观论证,地理学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知识经济及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空间数据的结合和一系列空间操作与分析,为区域规划、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强化了地理的决策思维,也促进了学科的决策化。客观上为其走向高层次决策领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地理思维特性这一切入点,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地理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问题,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为全面、彻底地贯彻素质教育。

3.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学习经济地理学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目前广泛开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各种乡村规划(如集镇规划、乡(镇)域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评估、地籍管理等,无不表明地理实践思维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新时期这一思维特性还将进一步发挥。

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建立以学校所在城市作为课程实践的主要基地,根据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发展战略、房地产评估、地籍调查、土地资源管理等实践内容开展系列讲座,参观相关机构、部门、科研院所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环节等。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增强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能力。

另外要树立能力本位理念,在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上下功夫,提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训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能力训练、城镇体系规划设计能力训练、房地产估价能力训练等等,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

[2] 李国平.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J].经济地理,2002,22(1)

第3篇

【关键词】学科间交融 跨学科联系 相互渗透 学科间综合能力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地球的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与各种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科学,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层,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智慧圈五大圈层构成。而中学的地理课程涉及面极广,地理学科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有着较为广泛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重视与各学科之间的交融,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都能够从根本上积极体现出这一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我们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学生使逐步具有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要做到与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交融,联系,我认为要解决好下面两个问题:

一、地理教师必须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不管我们是讲授自然地理学还是人文地理学,都不仅要掌握天文、水文、地形、地貌、气侯、土壤、生物等专业知识理论,还必须了解人口、聚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物理学、数学、化学、文学及哲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尤其是要通过各种渠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平时要多关注热点新闻、关注实事、留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时收集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的信息资料,多看、多记新闻大事,关注时代的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学科间的交融,强调跨学科联系,让学生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些社会实事和热点问题的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交融前教师应考虑好“度”

学科间交融的“度”,应该以学生现有知识为“基础”,那种不顾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错把加深教学内容、补充课外知识当作是学科间交融的现象,应尽量避免。学科间交融涉及到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前要清楚的了解学生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地理教学中,学科间交融涉及的知识一般不应超出学生学过的,已具有的知识范围。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并熟悉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否则,容易出现联系时深浅失度。学科间交融联系主要是为了增强对地理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的认识,是应用邻科知识为达到新课标要求和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是借“他山之石”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而不是为联系而联系,利用地理课去学习其它学科。所以切忌搞得太深、太专,以至于喧宾夺主,使地理课变成其它学科的复习课。下面列举地理课与其他学科交融联系的几个例子:

案例1在讲述 “海洋水”一节的教学中,其中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海轮顺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比逆洋流航行要快得多。例如: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节省了17天,此后,欧洲人就经常利用这条航线去美洲。在这里,适当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问题。

案例2、语文的诗句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讲水循环的时候,就引用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启发学生思考黄河之水是否真的奔流到海就不复回了吗?。类似的题目可以编出很多,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含义,“高处不胜寒”的地理解释,等等,对增强学科间的交融与联系,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案例3、地理教学与政治热点相交融,可以适当拓宽知识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生产实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现在的中、高考命题愈来愈强调学习应为现实服务,试题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例如,学习“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可以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关注世界。德国弗里堡大学教授马丁・贝尼斯顿在发言中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缺水问题。他说,到2050年,淡水资源的匮乏会对许多国家产生影响。同时,气候变暖还将使粮食产量下降,海平面上升,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生物物种大量灭绝。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辩证法的思想去思考全球变暖的影响,并且鼓励学生关注新闻、从多角度去探索,例如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农业角度、人类健康等等思考。

综上所述,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广泛性极强的学科,这就就决定了地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所具有的必然联系,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与联系,培养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看待地理现象,逐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对地理教师提出的能力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第22卷 第1期 2008年2月 106页

[2]高中课程改革 2009.10B 13页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主要研究的是地理环境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是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实际应用性强,对于教学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新课改的前提下,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

一、对教学结构进行合理规划

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成效与教学结构有关。在教学过程中结构分配必须合理,教学内容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围绕知识点进行讲解,但不必只限于固定的课本内容,要对其进行延伸,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来源并不光靠课本的,它的范围很广,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经过精心的挑选,必须是在地理知识基础前提下进行教学,还要与生活中典型的实例联系在一起进行解析。如农业区域类型分布规律,介绍其特点、改良及改良的方法等,充分体现教授地理学科的科学性、目标性、创造性及启发性。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使教学过程及内容符合学生的要求,形成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把教学的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结合起来。

二、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研究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门学科的时候,必须联系地理学科这一空间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等地理学科的独特特点。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对于地理教学,首先要从它固有的空间去揭示其规律,给学生营造一个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改变原有的只按教案教学而不考虑与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接轨的现象。高中地理教学的综合性较强,要想把地理学好,就要让学生明白在学片段性的知识时,要进行整理综合,教学时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去理解、接受新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地理学科是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新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教学工具以影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改变原有静态的教学模式,以生动的画面把抽象的知识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简单易于接受,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以新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教学信息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量增加。把地理学科中的情境如地理环境与人文的关系通过投影仪、多媒体、模型等多种模式把主要信息传给学生。通过无声与有声的结合,使学生的感官有新的体验,使其置于地理环境之中,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无比的优越性,有助于学生思维敏捷程度形成发散式思维,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升,打破墨守成规限制性的思维习惯。

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把书本中的知识与实践的内容相结合。把学生的实践经验可作为教学中的参考资料,在平常布置作业中要求学生多对地理环境熟悉,去调查、考察或是参观与地理相关的地方,收集资料,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课外收集材料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对所调查的内容及时分析、归纳总结。要学生了解把课堂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用学到的知识去观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有用武之地,进而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高,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教学成果也将取得新的进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变化,作出适合学生创新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教师营造的和谐环境中自由轻松地学习,使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在学习中有一个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第5篇

关键词: 地理学 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

1.地理学学科划分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地理学相应地划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1],有些把经济地理学放在人文地理学里面,另外还有一类是地理技术学科。这三个分支学科,又包括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图1)。

图1 地理学学科划分

系统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由规模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互异、等级高低有别、彼此交错重叠,并且互相转化的系统组成的有序网络系统。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把客体分为一系列层次,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等级的系统。此级别系统由比它低一级的子系统组成,而其本身又是更高级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依据上述观点讨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可将地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组织水平和相应学科,即: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称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要素的学科统称为部门地理学[2]。如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等)、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按照上述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虽然部门自然地理学各有分工,但是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以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的,而且不同程度地以其他组成要素为因素或条件。

2.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广,从宇宙空间到地球内部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只不过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自然方面又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地质地貌等。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从图1可以看出,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在大学里都有对应的专业,如经济地理学对应的有经济学专业、人口地理学对应的有人口学专业、土壤地理学对应的有土壤学专业,这充分说明地理学涉及面广。

3.地理学学科定位

地理学涉及面广的学科性质,需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准确定位,否则就会陷入地理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又什么都不是的误区。实际上,地理学虽然与许多专业有交叉,但有自己的专业特点、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科体系。地理学与其他专业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但对于地理学是基础知识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则可能是详细解读。地理学侧重点是事物的空间性、整体性、地域差异性及相互联系性,而相关专业则是某一领域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课程内容一般偏微观、比较专。由于侧重点不同,在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时,把握适当的度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部门自然地理方面。

地球表层的岩石、气候、水体、生物、土壤等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等进行复杂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自然地理环境[2]。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土壤圈。它们分别是部门自然地理分支学科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另外,自然地理学还包括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地球概论和研究地球内部环境的地质学。部门自然地理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还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要求学生什么都学,全面掌握,那么按通常分配的学时将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地理的精髓,从地理角度进行教学,可以过滤掉一些微观的、偏工科方面的较难理解的内容,而侧重于宏观的、空间的内容,着重研究对象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重点关注研究的对象要素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现在许多院校的地理专业都不专门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而综合为一门自然地理学。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突出自然地理的综合性特征,不足之处是内容偏少,较浅显,而开设部门自然地理课程能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但如上文所述如果把握不好度的话,则学生不仅感觉学习难度大,而且容易偏离方向,体现不了地理专业性。如果能兼顾二者的优点,在进行综合自然地理教学时,补充一些部门自然地理的知识,而在进行部门自然地理教学时,要经常性地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综合性,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下面以笔者讲授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和土壤地理学三门部门自然地理课程为例,探讨地理专业的课程定位问题。

(1)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定位

对于气象学与气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材是由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此版本有些内容对于目前的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来说,太深太难,且无多大实际意义。故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与地理科学专业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它是学好天气学、气候学的理论基础,应重点掌握;第五章为天气学,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的概念及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属于应用性内容,从地理角度看不是重点内容;第六章至第八章为气候学部分,主要介绍气候的形成、分布及变化[3],气候学与地理学的关系最密切,所以这部分是全书的总结和重点,学生应重点掌握。

到具体内容环节,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基本气象知识,但里面不乏一些难懂的内容,如第一章里的虚温;第二章的有关辐射的基尔荷夫定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等;第五章第二节里温带气旋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章则学生普遍感觉较难。对于这些较难的知识点,有些可以不要求掌握,有些可以只领会结论而不要求掌握整个推导过程。具体要视其重要程度及与其他内容的联系程度而定。还有一些内容较多,但不是重点,典型的如第三章第二节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第三节降水;第五章第四节对流性天气系统;第六章第四节里的地面特性与气候;第七章第一节、第八章第一节等内容可以只作为了解性的内容。总之,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抓住主线,分清主次,掌握重点,减少盲目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

(2)水文学课程定位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5]。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水圈自身的水文现象及规律,另一部分是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圈层及人类智慧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部分是基础,第二部分是核心,特别水圈与自然地理环境其他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

作为部门自然地理的水文学主导思想是以水循环、水量平衡为纲,将地球各圈层的水体,按水循环过程做系统的、有机联系的阐述,使学生掌握各种水体运动、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选用的教材是由黄锡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本教材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一是水文学基础知识:主要通过第一章阐述水及各种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二是水文循环及水量平衡基本理论:主要通过第二章阐述水文循环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各要素的物理机制和分析计算方法,水量平衡原理,以及水文循环的作用、效应等。三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由于水循环实质上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大系统,按系统分析的观点,本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并阐明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四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扩大,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强,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改变着各个水体的性质,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效应的研究,也已成为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本教材第六章专门阐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水环境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看,第一章的内容是基础,第二章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水文现象、水文循环过程及规律等都是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但从地理的角度,着重点更是各种水体通过水文循环过程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以及影响气候、生态、塑造地表,实现地球化学的迁移,并给人类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等这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第三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是水文循环具体过程的分析,分别阐述陆地表面、海洋、地下三个水文循环亚系统的水文循环具体过程及其理论,同样,地理学侧重于偏宏观的内容,而对于各个水体水循环的微观的、机理性的一些内容应投入较少的学时,重点关注亚系统之间和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特别是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的水循环是地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沼泽、冰川,其中河流又是重点掌握的内容,内容明显多一些。而对于第四章海洋这一章,一般不会详细讲解,同时由于一些内容与地球概论、气象气候学课程内容有重叠,所以一般投入的学时较少,主要学习最后一节海洋效应的内容。第五章地下水也一样,一般不会深入学习,主要从宏观尺度上把握。

(3)土壤地理学课程定位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各物质组成和各个土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转换、各地理环境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物质能量从地理环境输入土壤,然后经土壤内部的迁移转化再向地理环境输出的过程[6]。可以看出,其研究内容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土壤自身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就是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从地理的角度,我们更应重视第二部分内容。

土壤地理学一般选用的教材是李天杰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本教材篇幅大,内容多[6],用36个学时学完全部内容不大可能。这就要求我们从地理专业角度,把握核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具体到各个章节,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和第三章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这两章是土壤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这部分内容虽然充分体现地理专业性,但容易理解,所以总体掌握就行了,对一些细节的东西无需过多探究,这一章一般只花两节课的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课后浏览。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属于提高的内容,它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需要详细讲解。第六章土壤分类属于一般了解的内容,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属于综合性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讲解,森林和草原土纲及水成型土纲里的盐成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第八章至第十章基本都属于了解性的内容。

4.学科专业体系层次引导

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一般分四个层次和步骤。①学生在入学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一开始就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整体性的认识。②接下来学生无论学到哪一门专业课都要知道这门课在学科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属于什么性质的专业课,学生首先就有了一个大的指导思想。③然后讲授某一具体专业课程时,首先要弄清楚课程教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这是最基础的环节,教师在第一节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知识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④最后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弄清教材的层次结构,抓住主线,分清主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笔者认为这些对于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更为重要。以学习水文学为例,各个层次引导如图2所示。

图2 水文学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层次结构

参考文献:

[1]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胡巍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09(50):184,209.

[5]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第6篇

水文学与湖泊学水文学是研究地球各种水体的形成与运动规律、地理分布的科学,基本内容是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1].流域作为水文学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流域的水资源形成演变规律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对流域地理过程和人类生产活动有综合影响.因此,水文学特别是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和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等有关内容对于流域地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湖泊学研究[3]的是陆地水体,强调物理环境.早期湖泊学研究致力于湖泊分类,强调湖泊的物理性状而非生物学特性,稍后一些湖沼学家从流域角度认识湖泊,并认为其是研究内陆水体生物生产力和决定生产力所有影响因素的科学分支,未来仍将主要围绕水域生产力、水产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水域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进行.作为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必将是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4]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阶段.流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早期生态系统研究致力于发展一种详尽的、综合性的针对具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的研究,着眼于具体的小流域是怎样工作的,要求提供生态系统参数的信息并对生态系统进行实验性管理.现有研究从生态系统这一层次对其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等基础研究并不深入,导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预测和调控存在困难.从全世界来看,如何优化管理自然生态系统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是缓慢的.因此,关于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功能及调控机理的研究,仍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而流域作为生态系统,自然着眼于水-陆的相互作用,尤其是流域内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信息、能量、物质的变动规律及流域内不同景观(高地、沿岸带、水体)间的上述关系.有着明确边界的流域,流域地理学需要将两种(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研究相结合,或是其中一种向另一种的拓展.环境科学[5]是一门研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尤其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20~30年的事情.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流域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环境效应与环境响应,因此,环境科学是流域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基础.地理学与区域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地域分异和人地关系的科学[6].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现代地理学发展和继承了近代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思想与观念,已经形成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众多分支的科学体系.流域自古以来便是集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而今全球大河流域仍然是地球表层人口-经济-城镇最为密集的区域.流域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命题,如流域水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保护、配置、调控有关的理论、应用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等.区域科学[7]将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进行研究的科学.着重揭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矛盾和区域分异规律.它以区域为对象,将具体地域分为均质区域、节点区域和区域系统表象的依赖于空间的经济体,且经济体是具有资源——环境结构、人口经济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地缘结构的地理单元抽象.2000年以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将其传统的资助领域geography更改为geographyandregionalscience,确定了区域科学与地理学的互补关系和作为一个科学门类的主体地位.区域科学创始人的WalterIsard说:“作为一门科学的区域科学,关心的是用各种各样的解析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由此可知,区域科学对于流域的经济社会分析、空间结构、流域进化、流域开发与治理政策及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流域开发与管理流域开发,既是人类对流域资源认识与利用的过程,又是流域人工化的过程.流域开发始于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尤其是作为生命之水和动力之水的利用,由此形成了流域规划与管理.流域规划起源于1933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ValleyAuthority,TVA)制定了完整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计划,并成为典范.随后,国外许多大河流域都开始了相关开发与治理规划,绝大多数工作着眼于流域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遭到破坏的流域生态恢复和实现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且已认识到流域规划是自然、经济、社会多因素和多目标综合性区域开发,是国土综合开发与规划的一个环节,提出了流域综合开发模式、以水资源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环境整治开发模式三种模式.而国内学者对流域开发与规划的关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关注流域旱灾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治理;改革开放前重点关注流域水能、矿产开发和流域水资源跨地区平衡;改革开放后重点关注以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为中心的综合规划,初步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点-轴-面”模式.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和西电东输工程的开建,流域综合规划又成为研究热点,如关注西北干旱区域的流域产业布局、侧重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水源地生态安全与产业综合发展、侧重新型产业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流域产业发展[8].流域管理是指以流域为单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调配进行的综合管理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 委员会根据当今全球各国实践认为当前流域管理的主要任务[9]:1)注意合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推广多种经营的体制,用经济手段鼓励水土保持工作;2)提高流域管理的技术水平,实现施工机械化,降低治理成本;3)注意分析流域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规划技术的研究和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4)研究流域管理的法规与管理体制,加强流域管理的人才培训工作;5)注意大流域治理战略研究,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迫切需要制定大河流域管理的中长期规划;6)加强流域管理科学研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本学科知识的丰富,流域开发或管理现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水土保持,也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流域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0].2.5流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流域地理学的思想早已存在,现在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尽管不十分成熟,但此尝试有意针对流域实践的上述问题去尝试并积累资料;另外流域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地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最适宜的“实验地”,尤其是综合研究陆地与水域相互作用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述学科中,水文学值得参考的是其研究方法或手段,用其或改进其方法有利于获取流域的基本资料;湖泊学可以看成流域地理学的主要来源,因为水既是流域的“驱动因子”,也是最终的“受害者”.流域由不同的水、陆生态系统组成,但对水的研究是对流域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生态学提供了一种研究思想和操作思路,景观生态学提供了大尺度的流域研究思互作用提供了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方法与战略眼光.地理学与区域科学作为流域地理学的学科之母,无疑是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与支撑.流域开发和管理,既是流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又在方法与目的上实现了流域地理学的应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根据上述流域地理学学科基础的分析,流域地理学就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和系统、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研究流域内人类活动、地理环境、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研究流域作为复合地域系统的形态-结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大尺度对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如资源开发、保护与环境治理问题、流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与生态补偿等进行研究,为流域中以“水体”为核心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流域地理学上述理论基础与研究热点及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目标,可提出流域地理学近期主要研究内容:1)流域形成的(地理和气候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过程;2)流域系统的结构—功能—形态互动机制;3)流域资源环境评价与承载力,生态环境变化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响应;4)流域内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与演化的规律及其时空分异和调控机理;5)流域内生物生产力及生物分布格局,它们与流域结构、功能和形态动态间的关系;6)水体作为陆地“生境岛屿”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7)流域内河岸缓冲带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8)地下水及其变化(如开采、污染等)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作用界面演化;9)不同尺度上对流域结构—功能—形态的研究,探索某一时空尺度上格局、过程如何影响其它尺度上的格局和过程;10)流域内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环境演变过程的研究,流域水土保持等;11)土地和水利用变化如何影响流域人地关系过程,确定由此带来生态学后果及与区域或全球变化的关系;12)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地理工程,流域城市、人类活动及经济社会发展;13)流域水系的环境背景值及环境容纳量,污染的治理与资源化地理工程系统;14)流域开发的地理学后果与对策,水资源工程综合评价、自然灾害的评估与预警;15)流域内农业产业化发展,林-农-渔复合系统优化结构的技术及示范和应用;16)流域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流域GIS与智能流域系统的建立;17)流域发展规划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应用;18)对流域地理学本身的思考与研究,如概念、内涵、理论、调查及实验分析方法和对相关工作的总结归纳.

开展流域地理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它属于长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范畴.它的开展将是一个用人多、耗费大、历时长的过程,但必须尽快着手准备,争取早日系统地开展并确立优势.就国家而言,可考虑与科技扶贫、流域整治、环境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网络,水文、气象、地质等自然要素监测网络以及全国拥有地理科学类及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流域地理学研究.近期可在重点区域和类型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等尺度的流域,组织若干与流域地理学研究相关的研究单位共同协作,联合开展流域地理学研究.

第7篇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1992年国际地理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中将地理学定义为“旨在解释区域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指出地理学的学科视角之一是“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由此可见,地理学以空间差异为横坐标,以时间变化为纵坐标,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形成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立体系统,历史的角度是它不可偏废的一极。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历史文化知识的原因

1.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有必然的联系

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均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二者内容互有交叉渗透、互为影响因素,互为分析、解决问题开阔思路和视野,成为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论依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球表面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因素,而人地相关性的综合研究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失调密切相关。它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既有人类历史上不合理的行为,也有当今人类过度破坏的行为:鉴于经验教训,想法协调人地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融入历史时期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地理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对地理环境施加程度不同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今天的地理现象的同时,也认识到一些地理现象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适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兼顾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增进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思维意识;同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方面适合高考改革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适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综合化的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态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而地球表面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决定了地理学必须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地理学研究既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重时间的变化,所以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长期以来重视地理学科地域性的特征,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忽视地理事象的动态演变过程和规律,造成学生不能动态地、联系地认识地理事物和规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历史思维,引导学生从历史动态的角度思考地理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

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地理教学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某个事物的现状和表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帮助,同时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如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还会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历史上我国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恒星的名字,还记录了行星的运动情况;讲到哈雷彗星时,就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哈雷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诸如此类,都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二、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的策略

1.运用历史方法,从时间动态角度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从其教学内容来看不仅包含有历史知识,还体现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从时间的纵轴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会使所学内容更加全面和立体。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环境的科学。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球表层现在是什么样子,还要让他们知道地球环境的历史演变,以便学生动态地、历史地理解地理事物。例如,讲述我国的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黄土高原的历史演变来探寻答案。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资料,从划分历史阶段来看,可以了解到黄土高原的巨变是自然与人为两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从时间的演变角度看,自然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正是全新世中期,全球进入“气候最适宜时期”。当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0℃~30℃,年平均降水量也比现在要高。当时这一地区河流径流量比今天丰沛,泥沙含量微少,湖泊也较多,所以总的看来生态环境还颇优越。到了距今3000年前后,即我国历史上商末与西周初之际,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冷,出现了一次新的小冰期,地质史上由全新世中期进入晚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带与植被带相应南移,其新出现的格局大体上一直保持至今,可见自然原因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如今面貌的主要原因。人为方面,主要是因为自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地区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牧业由萌生到逐步发展。自隋唐时期起,晋陕宁明长城一线以南滥垦滥伐之风始终未曾止息。该线以北部分,经历了唐与北宋时期第二次垦伐后,曾一度缓和下来。但清中后期出现的第三次放垦浪潮,却一直延续到近代。这直接导致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地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的日渐加剧。通过这样对黄土高原历史的纵向分析,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破坏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为正确认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作铺垫。

2.结合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众多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能更确切生动地表述地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知识加以联系,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使学生了解到的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知识,还有了鲜活的人物背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洋流”知识被认为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概念比较抽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较小,学生缺乏感官上的体验,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可以结合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了依靠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结合这些鲜活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体验到洋流对人类的影响,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再比如讲到我国的行政区划时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国各省市的简称,如:鲁、豫、黔、冀等,每一个简称后面都有其相关的历史背景,衍生出许多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也可以使略显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学生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巩固了历史课程,可谓一举双得。

三、结语

第8篇

地理学困生,就是指那些智力、身体发育正常,但在地理学科学习中,表现为地理基础知识差,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是影响地理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做好“学困生”的解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地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的一点是“学困生”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探究其原因并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地理“学困生”往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只强化死记硬背,缺乏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学困生”解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恢复“学困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积极地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1.要尊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歧视、讨厌、排斥他们,而要多关心、体贴、爱护他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学困生”只是暂时的落后,只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就一定会迎头赶上其他同学、甚至超过他们。所以,作为教师,不能仅仅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要紧紧抓住,并发动全班学生来尊重、爱护和帮助学困生,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2.经常鼓励他们。如多给他们一些微笑,教师的微微一笑,是一股强大的动力;使他们鼓起前进的勇气,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笑能促进学生冲破徘徊状态,顺着正确的思路前进。

二、加强对“学困生”学法指导,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常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了解记忆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形象记忆法。比如记忆我国省区的轮廓:黑龙江省像天鹅,青海省像兔子(青海湖即兔子眼睛)等。

2.运用自编歌诀的形式。比如记忆长江水系部分内容:长江源于唐古拉山,向东绵延6300,“黄金水道”不多见,“第一大河”美名传,穿过: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后经苏沪,东海注入。

3.运用归纳记忆法。比如总结学过的“中国之最”或“世界之最”。运用比较记忆法。如对比长江与黄河,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等。这些方法都有效地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记忆的效果,甚至可以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培养了“学困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第9篇

一、高中地理学的特点和学习概述

1.高中地理学的特点。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它的内容包罗宇宙万象,又静静地跟随在我们的身边。它看似离我们很远却又切实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当前高中地理学的学习概况。目前由于同学们缺乏学习地理学的兴趣或者是地理学作为辅助学科不能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重视等原因造成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缺乏激情,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理学的实用性价值。或者说对地理学习过于强调死记硬背,缺少理解和思考,偏离了学习的最终方向。

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1.目前的学习评价过于传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学习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的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仍然多以考试为评价的最终结果。教师们缺少创新或者是教育工作部门难以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专业素质高、动手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运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根本上无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这种单一的评价也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

2.学习评价过程简单化、单一化。高中地理学习评价原本应该是一个考核学生们在地理学上的认识、对地理学习的运用以及对地理学的思考与探索上的综合学习效果的检验过程。以一纸考试卷来评价学习的结果显然是过于简单了,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们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

3.评价结果有失偏颇,评价没有成效。学习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学生们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最终能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甚至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成果。只运用考试是无法全面显现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成果的,也无法了解其能力提升的真实情况?而评价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评价对老师们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评价提升教育者的自我知识与专业水平。而通过学生们考试的成绩也很难反映出教师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上的帮助。所以,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和新的教育改革要求下,这种评价方式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作用和没有了评价效果。

三、改进高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措施和方向

既然旧的学习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对学生们的学习已经没有了帮助,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它进行一些大的改进和补充。在需要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换一种评价机制。

1.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评价意识,加强综合评价效果。只有教育工作者的评价意识提高了,才去关注学习评价的研究、探索与发展,才能更好地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评价意识的提高应该从国家主管教育的工作部门的工作者到学校的领导管理教育者再到各个学科的教师人员全方位、全体制的提高。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学生们各方面的素质所体现的形式制定评价的立体结构。不能片面地从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一点为基点建立评价体制的建设工作。

2.建立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使评价结果合理、有效。针对目前评价形式的单一情况,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我们应该将评价思考的重点致力于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样式的研究与探讨上。具体的实施方法有,将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各项指标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列举作为评价的基本内容。

3.建立健全的评价实施方案和评价的工作流程。我们应该根据高中地理学习的特点和现在评价机制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建立评价的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流程来操作学习评价工作。让学习评价更好为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利的服务和支持。

第10篇

一、地理教师要注重中学地理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全面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是新世纪我国教育的基本标准,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是尤为关键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全面培养高素质、专业性的人才,主要靠每一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完成。所以,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

1.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像是一面镜子,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会有直接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以专业性的规范严格约束自己,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忠诚于教育事业,用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與素质。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的专业性业务水平较差,进而导致其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氛围,教学环境较为沉闷,这对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高效性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学习者素质的提高。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进而有效地胜任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

3.有效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高效的中学地理课程通常与教师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自身素养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中学地理教师需要对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还需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互性,如哲学、艺术、历史等多个方面,需要具备较高的素养,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性需求。

二、不断地对教育理念进行改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一种教育现象。在时展中,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随着时展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对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适当地改善教育方式,将素质教育融入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

在当前这种信息化时代下,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中学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综合性、空间性特征,单一地通过文字难以对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表述,学生难以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科学的理解。通过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为学习者营造科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素质教育融入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这会对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专业素养,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符合新时期时展的需要。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爱国情感与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11篇

新课程标准汲取了地理学科和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吸纳了广大地理工作者辛勤探索的实践结晶,是自新课改以来地理教育教学结出的丰硕成果。新课标的颁布进一步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广大地理教师要能在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审视新课标的价值与意义,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与要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思想与内容。本文正是从新课标的变化之处入手来阐释其中所体现出的目标新趋向,并将其显性化为具体的行动和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激趣导学,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知识门类,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地理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感知地理环境、认识并了解地理环境是人们共同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使我们可达和可知的地理世界范围越来越广阔。也正是这种心理倾向和探索精神促进了地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了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而作为基础教育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课程,其重要责任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这个缤纷的地理世界,去感知地理环境,探索地理知识。正如新课标在前言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若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世界,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中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地理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渴望了解周围和遥远地域的地理环境。地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这种求异心理和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地求知、探索。在激趣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亲临”丰富多彩的地理世界,让他们体会不同地域的神奇与美妙。此外,地理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奥秘的领域,其中很多地理问题都值得研究与探索。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地理问题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观察地理世界的同时,也能发现和探索地理问题。

二、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

在新课标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将原有的条目进行了缩减,更加突出了“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核心理念。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秉持这一基本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地理课程这一理念和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地理学科从其建立之初发展至今,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在人地矛盾突出的今天,这种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地理学科由传统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转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复杂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主题上来,其研究的对象被确定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类社会与其生存环境关系。[1]这也使得地理学科更富有内涵和生命力。而作为学科课程的地理课程无疑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质与发展方向。

此外,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由期待因素、价值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2]其中价值因素是指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的判断,也就是要回答“我为什么要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问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价值认同感越强烈,学习动机也就越强烈。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能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地理环境,拓展全球视野,甚至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当学生感受到所学东西对自己有用时,自然会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学习有效进行。

在教学中创设鲜活而真实的地理情境有利于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世界是鲜活生动、复杂多样的。学生对丰富的地理世界充满着好奇,也渴望了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喜闻乐见的地理事件或地理问题,并将其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了解感兴趣的地理事件或问题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例如,教师通过展示上海世博会中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等国家展馆外形和展览主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些国家典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及其特征。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读图能力;训练方法

地理是一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其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地图,是更好地学习地理学科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意味着高中地理科目学习的基本目标随之改变,要求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在此情况下,进一步通过教学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地图的能力,提高其图文转换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在读图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的不足

1.缺乏培养意识

地理学科的实用性、综合性等性质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特殊性,但是结合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看,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比较偏重于一些表层地理知识的传授,授课形式仍然是以口口相传为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往往得不到锻炼。基于这种教学思想和理念,学生的读图能力往往被忽视。高中生要逐渐掌握读图能力,既需要拥有通过图像阅读表层地理知识的能力,又需要拥有通过图像理解深层次地理知识的能力,这一训练过程既离不开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离不开个人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认识不科学

一些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地理读图是指学生对地理图表的感知,认为学生只要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够深,就自然能读懂这些图表,但实际上这只是构成学生对地理图表理解能力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部分教师虽然比较关注学生对地图的认知能力,但这种关注方式只停留在地理感知能力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地理图像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地理语言,能够表达和概括不同地区特定的地理条件。因此,学生阅读地图实际上是对地图进行灵活分析和运用的过程,仅仅掌握浅显的地理基础知识或者培养地图感知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重点训练学生的读图思维,保证灵活分析和运用各种地理图形、图表,从而构建比较完善、有效的个人读图能力体系。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途径

1.基础识图和记图能力

正确识图是读懂地理图形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地图,在保证不割裂地图整体性的前提下,训练学生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看图。所谓的多角度,就是在引导学生读图时,运用综合观察的方法,将观察点由“点”逐渐扩大到“线”,再由“线”扩大到面。例如,在学习兰新线铁路时,要将观察的焦点扩大化,不仅关注该条线或者其中的某一个区域,而且综合了解该条线路跨越了哪些地区,其沿线地貌、气候变化情况如何,不同区域的经济、人口状况有什么特点。这种多角度看图形式能够将之前接触到的地理知识综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对地理图形所含有的信息和知识有全面了解,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地图信息。

记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工作中,地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识别和记忆一些常用的图例,正确地认识地图上呈现的文字说明信息,从而综合了解地图上出现的符号及其代表的事物、传达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对不同类型地图(如统计图、分布图和地理练习图等)的基本概念、作用进行讲解,教授学生正确地在地图上表示某一地理事物。同时,经过初步记图训练后,还要注重学生用图意识的培养,可以在课堂中给出某一地理区域的经纬度和地形图,让学生推断该区域的名称,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点、地貌分布情况、气候特点、资源分布情况和经济特点。或者采取逆向教学,给出该区域的地形和地貌特征、经济状况,让学生推断该区域的名称、经纬度范围和相对位置。总之,教师在授课时要遵循图文相结合的训练原则,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地图的作用和意义,将新旧知识有效衔接起来,逐渐建立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巩固对地图的记忆效果,真正提高识图、记图能力。

2.地图分析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且其综合性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地理学科的教学无规律可循。学生要真正吃透课本知识,掌握基本知识原理,保证能够认识和理解不断变化的地理图形、图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基本内容,通过比较和分析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地图、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地图,找出这些地图反映出地理信息的共性和特性。比如,处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西部和东部的具体气候特点是有差别的,同时,澳大利亚西部的气候特点同其他大陆西部有何区别,通过总结规律和分析不同,能够将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开阔学生思路,使其能够在读图时,实现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避免陷入“一刀切”式的读图误区。

3.综合读图能力

在信息化技术成果逐渐惠及社会多个领域的背景下,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借助一些先进、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在多媒体课堂上多次进行地图展示,带动学生共同观察和分析问题。在展示地图和图表中,适时提出一些基础问题和拓展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跟着地图“走”,使其能够自主探究知识。同时,可以借助课堂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训练,如让学生手绘地图,课外练习中增加一些需要动手描画经纬线、晨昏线和等温线等练习内容,从而提高其灵活转化知识的能力,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读图能力训练既是学生深入学习和运用基础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激发学生热情和调动积极性的工具之一。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读图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图、读图和用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宋金敏.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培养方法[D].河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