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

时间:2022-07-30 09:46: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婴儿安全床垫;婴儿;安全;床垫红外线传感器的应用。

1、引言

众所周知,婴儿是我们社会中比较脆弱的一类群体,美国有一项统计表明,每年约有40%的婴儿猝死案与婴儿床缺乏足够的安全设计直接相关,因此为保护婴儿的生命和健康,美、加、日、韩等众多国家均对婴儿床制定了林林总总、程度不一的安全要求。[1]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婴儿床上度过的,制作婴儿安全床垫对保护婴儿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比,本文作者设计了一款婴儿安全床垫,并做了详细的说明。

2、婴儿安全床垫的工作原理

2.1婴儿安全床垫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该婴儿安全床垫是由安全床垫、红外探头、无线传输发射、接收模块和报警器组成,其中模块的中央处理器采用的是美国德州仪器线下生产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设计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表1所示:

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各模块的组成。

(1)安全床垫分为安全区和危险区。安全区主要针对暂时无人照顾或者睡眠时,婴儿可以自由活动或者睡眠区域,鉴于对婴儿有掉下床的危险的考虑,将该区设置在床垫的中心部分。危险区是指床的外边沿,沿床的四周布置。安全区与危险区之间布置一系列的红外线传感器。婴儿跨越危险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安全区边缘则是给予婴儿的监护人足够的反应时间。

(2)红外探头是感应外界物体遮挡而产生脉冲电信号的电子传感器,其有效感应距离为0.5米,沿床四周距床边缘0.5米设置,每隔0.1米设置一个红外线探头,设计床垫长×宽为2m×1.8m。以此计算:(2-0.5)÷0.1×2+(1.8-1)÷0.1=38,需要三十八个红外线探头。该传感器利用物体的反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没有遮挡物,发射出去的红外线会随着传播距离变远而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如果有遮挡物,红外线遇到遮挡物,被反射到达传感器接收头。传感器检测到这一信号,就可以确定正前方有遮挡物。正常工作时,当婴儿没有遮挡住探头时则输出高电压,电压为5v,当被遮挡时则输出低电压。该设计中的若干探头与MSP430单片机是并联连接,只要有一个被遮挡时就会给单片机发出信号。红外探头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并且检测距离可调,只需改变探头中的限流电阻即可改变检测距离,而对儿童无任何危害。其实物图如下:

(3)无线发射模块是由MSP430、NRF2401以及电路组成,当婴儿到达危险区并遮挡到红外探头时,探头产生脉冲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发射模块的MSP430,该模块继而驱动NRF2401芯片并发射无线高频信号。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号处理器,其处理能力强、运算速度快、功耗超低一直受广大用户青睐。考虑到其功耗低的优点,本设计首先考虑了该芯片并最终实现了设计要求。发射模块采用的芯片是NRF2401,nRF2401是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工作于2.4~2.5GHz ISM频段,芯片能耗非常低,以-5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只有10.5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8mA,因此使得该设计更加环保、更加节能。片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和调制器等功能模块,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其原理图如图3。

(4)无线接受模块的组成与发射模块基本相似,同样是由MSP430、NRF2401接收芯片组成。当NRF2401芯片接受到来自发射模块的信号时,立即向MSP430单片机作出响应,MSP430接收信号后立即驱动报警模块。

(5)报警器模块采用的是蜂鸣器报警器。当接收到无线接收模块发来的报警信号时便自动发出蜂鸣报警,报警时间持续约半分钟。与单片机连接如图4。

整个装置使用电压为5v,对儿童无危害,无线电波发射器和接收器都设有独立电源、开关,无线电波接收器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特点。当婴儿监护人暂时离开婴儿的时候,分别将无电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电源打开,并将无线电波接收器随身携带,这样可以随时注意婴儿的活动。

2.2装置的特点

(1)装置本身不会对婴儿产生危害。

该装置采用5v电压,电池作为电源,低电压不会对婴儿产生任何危害,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不会对婴儿产生任何辐射。

(2)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耗电量小。

(3)装置造价低,易于推广。

(4)装置预期效果好。

这些红外线传感器在通电时间内,沿床一周形成虚拟的栅栏,既不影响床的美观,又可以有效地保护婴儿安全。

3、预期实验效果

利用现代的科技有效的保护婴儿的安全,并且节约了家庭生活中监护人的时间,用现代科技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结束语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婴儿安全床垫的组成及其功能,并对婴儿安全床垫的设计思想和创新性做出了相应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并且定性的分析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2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安全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企业正在广泛引进先进机器用于企业生产机械自动化正逐渐深入我国大中小型企业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然而随着机械自动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扩大海年因机械使用而危害工人性命的事例在逐年增加池导致了更多的家庭因非自然因素家庭破碎,间接的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将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务放在心中保障工人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机械安全技术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一、机械安全技术的概念

1、机械安全技术的国内发展历史

机械安全技术是我国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门科学技术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机械安全技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虚心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弥补自身的缺陷不断发展我国机械安全技术。

2、机械安全技术的国外发展历史

工业最旱是兴起于国外启然而然地它们的机械技术就比我们的先进。现在受到全世界专家学者公认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一150更是提出了机械的安全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要消除技术方面相关瓶颈。国际上的机械安全标准也是分为了3类,A类、B类、C类。机械安全意识最旱兴起是因为想要解决机械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其中美国是最早设立专门的机械安全故障检测小组。

3、机械安全技术的特性

机械安全技术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确保在机械使用年限内不发生任何的机械事故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自古以来我国在机械安全方面就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只不过那时因知识有限对于机械安全技术没有形成概念但是古人的安全思想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去研究、开发的。

二、机械安全技术研究发展的意义

1、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陌生的机械设备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机械使用安全手册因为对于从未使用过的机械设备如果不阅读相关注意事项那么极易形成错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2、机械设计中的安全设计

机械的安全规划技能能够分为:一为实质安全技能。实质安全技能是指利用该技能进行机器预订功用的规划和制造不需要选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能够在预订条件下履行机器的预订功用时满足机器本身安全的需求。二也能够经过约束机械应力来保证机械的运用安全。

三、机械安全技术的内涵及构成

机械安全规划作为现代规划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跟着领先制作技能的推进和商场对机械商品需要的多元化 ,经过 10多年来对传统安全工程的摒弃、扩展和延伸 ,逐步形成了以系统工程理论为辅导 ,以基础科学、工程技能以及管理科学构成的多层次的安全科学。其构造系统见图 1 。机械安全技能是一个有机全体 , 3个层次的技能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互相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的全体。

1、基础技术

机械安全规划在人的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系统工程为根本起点的方法论指导下 ,通过优化而构成科学、安全、舒适、友善的机械安全技能 ,构成机械安全技能的中心 ,它是机械安全技能的重要构成部分。

2、工程技术

该部分主要由现代规划技能的规划方法学所包含的可靠性规划、动态规划、材料规划、强度规划等优良规划方法构成。 经过使用这些现代规划技能 ,从机械结构规划的视点 ,确保机械的实质安全 ,即机器在整个寿数期内发挥预订功用 ,包含误用时其机器和人身是安全的。

3、管理技术

它是与安全体系的组织与办理有关的各种技能 ,首要包含安全技能的立异、安全规范、规范的拟定和安全的监督施行、安全设计的评定、认证等。 它是技能与办理、科学与社会紧密结合 ,确保安全技能施行并使机械安全到达合理化和最佳化的条件确保。

4、支撑技术

包含机械安全规划必备的计算机辅助规划的软硬件、信息网络和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等。以上 4个层次构成机械安全技能的体系结构 ,但每一个层次都不等于机械安全技能的悉数。机械安全技能是使用上述 4个层次技能的部分或对其进行体系集成而构成系统综合技术。

四、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1、危险识别

风险辨认在机械安全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它的目的是描绘风险的性质和辨认它们各自风险所发生的结果。在对机械进行安全规划、拟定有关安全规范和风险评估时 ,有必要要对机器也许发生的风险进行辨认。 它是安全评估和安全规划的主要依据 ,风险辨认的精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安全性能的好坏。

2、安全评价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现有工艺水平对机器在每种风险状态下也许产生损伤的概率和严重度进行全部评估和判定。 安全评估的意图是帮助设计者依据现有技术水平 ,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束缚断定最优的安全措施 ,使机器到达最高安全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约束确定最优的安全措施,使机器达到最高安全水平。

3、机械安全设计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安全设计,在选择安全设计的最优方法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防护措施的选用与设计

对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仍不能避免或充分减小的危险或风险,应合理选用和设计安全装置和(或)防护装置进行防护。

(2)提供充分的安全使用信息

对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和采用安全防护措施都无法消除或充分减小的那些遗留风险,应通过提供安全使用信息的方式通知和警告用户和使用者,使他们在使用机器时采取相应的补救安全措施。

五、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1)科学的进步捉进了更多的技术发展计算机技术也不例外。目前计算机在线远程监控与测量技术逐步发展起来这对机械安全进行实时诊断报道提供了便捷启能够在最短时间预测机械设备零部件的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能够及时作出反馈使得维修人员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将机械设备修好降低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2)故障诊断方法不断出现新成果。灰色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倒频谱分析、全息谱分析、故障诊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等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并且很多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几乎不会产生诊断错误现象,能够较安全放心的使用。

2、机械安全法规与标准

目前在机械安全方面影响最大的行政法规是欧洲共同体所制定与的机械安全指令98/37甩C。该指令从1998一08起实施。机械安全指令98/37甩C最早的版本是1989年的89/392/EEC,中间还有两个版本:91/368甩EC与934/4E/EC。按照机械安全指令98/37E/C的规定赊了医疗器械、低压电器设备及建筑用升降机设备外所有机器和安全性零件都在其适用范围。

六、机械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向

1、进一步发展机械故障专家诊断系统

20多年来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一直比较活跃其原因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大量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与作用等日益高级化、复杂化这对修理人员来说无疑是增加了难度基至对于一些机械设备安全问题修理人员凭借自身是无法完成修理的因此修理人员不得不借助人工智能将专家的知识系统地存入计算机内以提供诊断支援。

2、进一步完善和研究机械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

目前许多机械工程专家正在研究一些新的机械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加小波包变换诊断的理论与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虚拟现实技术、非线性模型理论与技术等。

3、进一步完善机械安全检测技术

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发展但是机械设备自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使得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机械安全技术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情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法规方面扔然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以及不断探索。自古以来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机械安全技术也应该领悟其真正含义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做到学无止境。与此同时在机械安全设计过程中池要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提高机械使用安全减少机械安全事故的产生为以后的机械安全技术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平安以及稳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朝阳.试议机械设计与安全设计[J].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6).

第3篇

【关键词】防坠落;设计;窨井盖;警示

0 绪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网错综复杂,为了保证管网的正常运行不得已修建了各类窨井,大大小小1的窨井盖像“补丁”一样散落到城市街道上。窨井盖已经成为城市公共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对窨井盖进行再设计,提高其安全性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窨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窨井虽然存在潜在的危险,但是对一个城市而言,又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1]。通过调查分析窨井盖事故的原因,从提高窨井盖安全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再设计。由于目前窨井盖防坠落功能普遍较差,不能有效实现对坠落事故的警示作用,在考虑生产成本以及相关材料供应选择的基础上对传统窨井盖进行再设计,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坠落安全窨井盖,从而降低窨井坠落事故的发生,提高行人外出的舒畅感。

1 窨井盖设计调查分析

1.1 设计调查

国外在窨井盖安全设计方面的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管理体制上,国外的地下管道管理更明确、更明晰[2]。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论水、电、气、污水、交通及电信,地下通道的管理统一归市政一家。如果出现问题,责任完全在市政。针对由于暴雨致使窨井盖损坏的现象,日本制定了“下水井盖紧急安全对策”,将导致事故的原因细化,根据危险程度不同进行逐步处理。窨井盖还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以区分不同的使用类别,消防栓的井盖大多是方形,上面刻有消防队员的卡通图案,还有利于明确各行政主体的管辖范畴。有的避难所周围的井盖上,除了用箭头指示方向外,还涂上颜色,甚至有些地区还在井盖上装上卫星定位系统,以便对窨井盖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3]。

国外窨井盖设施在管理和设计上都更加完善和人性化,最大限度考虑到了行人的安全,而不仅仅是窨井盖自身的功能性[4]。这方面国内的窨井盖设计和管理还大都停留在工程设施的基础上,没能认识到窨井盖与行人之间的关系,这对城市的发展,公共设施功能的体现都非常不利。随着城市内涵建设的需求,城市人口数量的暴增,路面行人密度不断增加,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尽快对窨井盖进行再设计,提高其安全性迫在眉睫。

1.2 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有城市窨井盖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窨井盖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不方便更换和管理。

2)城市窨井盖存在与窨井不完全吻合的情况,人走过或者车开过时容易晃动并发出很大的响声,造成噪声污染同时也有安全隐患。

3)铁质城市窨井盖有时会被盗,若相关人员没能及时发现,很可能酿成“井吃人”的悲剧。

4)在暴雨天气中,为了疏通水流移除窨井盖时或窨井盖被巨大水流冲开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

综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城市居民生活习惯,心理行为分析,基于产品设计相关理论[5],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原理,从提高窨井盖安全性的角度对城市窨井盖设计风格、材料运用、色彩选择、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再设计,以实现窨井盖与城市环境的真正融合。

2 安全窨井盖设计

2.1 设计原理

由于白天窨井可见性较强,发生坠落机率较小,本设计主要拟解决夜晚及窨井盖被水淹没两种情境下的安全指示性设计,达到预防行人坠落窨井的目的。通过前期技术可行性分析,采用荧光带与悬浮圈相结合的安全指示方式。晚上当窨井盖缺失时,窨井盖底座内圈涂有的自发光荧光带可以让行人在一定距离之外预知到窨井危险,起到指示性作用。当道路被水淹没时根本无法判断窨井盖的位置以及是否缺失,危险性更大。在井盖底座上设置一个悬浮圈,当井盖被水冲走时,在浮力的作用下,悬浮圈会上浮到水面,白天能直接看到悬浮圈,晚上悬浮圈上的自发光荧光物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性。

2.2 使用情境分析

在黑暗的情况下,井盖的自发光特性,则会提醒行人前方有窨井,请注意脚下安全(如图1)。特别是在窨井盖缺失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井盖周边的光亮,而井盖本身的位置则是处于黑暗状态的,从而警示行人窨井盖已缺失,请注意脚下安全。与此同时,这些光亮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照明的作用。在发光物质的选择上,我们考虑到使用灯光设施会涉及到复杂的线路和电源等问题,使用电又要涉及到防水和充电的问题,并且成本较高,综合考虑之下我们选择使用荧光物质解决发光问题。

图1 黑暗情境下的安全指示

图2 有水情境下的安全指示

城市内涝导致路面积水,为了警示行人及车辆,我们设计了一个可浮动的荧光圈(如图2),它可以在缺失井盖的情况下,通过水的浮力作用上浮到水的表面,并且可通过喷涂的荧光物质警示人们此处窨井盖已经缺失或移动。为了确保荧光圈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就要让它始终位于井口正上方,特别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要让它上浮并避免四周浮动的现象,因为向四周浮动会影响行人判断窨井的准确位置。所以我们在荧光悬浮圈下设计连接了四根弹簧,一方面可使悬浮圈在水的浮力下上浮;另一方面,可固定其位置,帮助行人做出正确判断。

当窨井盖没有被完全冲走时,为了避免悬浮圈一体化造成的卡压现象无法顺利上浮,我们将荧光悬浮圈分成四小部分,并在每个部分下方连接一根弹簧,即便悬浮圈有部分被压住,其余的部分仍然可以发挥它的作用,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悬浮圈的失误率。

3 总结

任何设计都是基于某种需求的,通过设计化解矛盾,满足需求,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6]。窨井盖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之一,已经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设计合理的窨井盖势必能够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顺畅。本文通过问题分析,针对窨井盖典型的两种使用情境进行了再设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窨井盖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度,体现了设计改变生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理查德・魏思顿.材料,形式和建筑[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薛又凯,陈江波.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4.

[4]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

第4篇

在过去几年间,反映这种情况的变化终于发生了。在英国,“认可文献B”通常指的是“建筑物条例”,好像它就是一切。但事实上,它当时只是支持和符合建筑物条例的一个指南———你不必非得遵守。结果,随着建筑发展趋势的变化,采用消防安全工程的设计者越来越多。建筑师都想设计标志性建筑,但这通常不在常规条例和规范的框架之内。常规所要求安装的消防设备有可能与上述建筑设计或功能要求不太一致。

1消防设计型建筑物的作用

大多数消防安全设计者都认识到消防安全工程所具有的价值和所起的作用。我总是把盖房子比作建桥。例如,我们要告诉设计师桥梁要承担的荷载、河面的宽度以及土壤的条件,然后让他去设计。但是,我们不用告诉他建桥必须使用砖拱以及最大跨度不能超过10m等内容。

然而,这些内容正是消防安全的指令型法规所严格规定的。它限制了设计师的自由。如果真的是这样,势必导致一条河上出现好几座雷同的桥梁,而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多种式样。利用工程原则设计桥梁的自由可使设计师在多种桥梁中进行选择。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消防设施。消防安全设计师通常利用一系列建筑规程和消防技术来确保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使建筑物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固(不坍塌),以实现居民的安全疏散和消防队的有效干预。

2消防设计型建筑物的增加

因此,利用灵活方法进行建筑物消防安全设计的事例越来越多。BS9999《建筑物设计、管理和使用的消防安全实施规程》即体现了这种方法。不过,BS9999只是“认可文献B”与基于BS7974的消防安全工程之间的“折中方案”。它仍是一个消防安全设计的指令型实施规程,不过,它超出了“认可文献B”的范围。尽管它利用消防工程原理系统地表达相关的指导原则,但毕竟不是一个消防工程指南。它可替代大多数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用的BS5588实施规程。BS9999可为设计者提供建筑物设计的相关指导,使其充分考虑下述因素:

(1)风险概述(建筑风险类别,火灾荷载密度和火灾增长潜力)。

(2)疏散手段的设计(疏散距离和居民人数等)。

(3)灭火通道和设施。

(4)建筑结构的设计(承重和非承重构件、通风效果以及灭火系统等)。

(5)特殊风险的保护。

(6)住人建筑物的管理。但是,另一方面,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即在我们匆忙利用消防设计型建筑物所给我们的自由时,我们并没有考虑到现有建筑物的问题。我们也没有考虑到,如果把这些问题放到消防设计型建筑物上,它们会以什么方式产生无法接受的风险。现有建筑物的设计可能比较保守,但它们仍可能出现缺陷和为弥补缺陷所产生的问题。

现有建筑物的问题包括:

(1)消防设施规格有误(产品类型和/或产品数量有误,所用产品的性能未经过试验、评估或第3方认证予以适当的核查)。

(2)消防设施安装不当(产品和系统部件或有缺失或安装有误,所雇工人技术不佳,安装未根据“建筑物控制”等文件进行核查)。

(3)用户采用了导致消防设备失灵或失效的行动(关闭火灾报警器、用楔子使防火门处于开启状、破坏结构并把管线穿过隔墙或楼板而不恢复其耐火结构)。

所以,一些建筑物虽然可能被超要求设计,但是,相关条例的苛刻却把上述许多问题消除或抵消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消除超要求设计(也可以叫苛刻),而不用任何东西替代它。因此,如果被简化的规定消防设施性能不佳,安装不当,或遭到破坏,则消防设计型建筑物仍可能出现问题。

是否有证据支持这种担心?由于消防设计型建筑物中的火灾事故很少,这类建筑物仍然较新,而且数量也不太多,因此,目前不可能有足够的证据。然而,最近的一些事件表明,在传统建筑物中简化消防设备确实导致了一些悲剧。因此,在采取某些缓解措施之前,简化已设计的消防设施必须谨慎。

3最佳实施指南

继为期3年的政府出资项目完成后,专家消防协会(ASFP)的最佳实施文件终于出版了。该文件收集了有关各类建筑物消防安全条款的独立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反复指出,错误依赖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和其他防火隔板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在一些复杂建筑物中,由于缺少详图,用户不知道主要防火设施(例如防火墙)的位置。很多防火墙或者因管线系统贯穿后缝隙堵塞不严而出现缺陷,或者因维护不当而失效。

4拉卡耐尔(Lakanal)大厦

去年,英国政府首席消防与救援顾问肯爵士发表了Lakanal大厦火灾应急问题的初期报告。Lakanal宫位于伦敦的坎伯威尔区。该报告使我们想起有关大型建筑物建造的一些基本原则,即:“由于高层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的特点,只有紧靠着火区域的居民才需要疏散到安全地点,其他处的居民则可继续安全停留在自己家里———这是一个确立已久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所安装和维护的主动和被动消防系统都具有令人满意的性能。”该原则还说:“与建筑物设计和结构相结合的消防设施是减少火势蔓延和生命损失的基础……。”“对这类建筑物进行更新和改造时,必须清楚规定被动消防设施的意义,并让主要承包商以及消防设施的安装者或改造者都清楚了解。”

显而易见,设计者应负责建筑物的安全设计,建筑物应由了解其工作意义的合格人员妥善维护,这包括主动和被动消防设施的安装和改造。然而,对最佳实施规程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绝非易事。建筑师,工程师和某些消防安全顾问的所作所为很可能是削弱消防安全措施。

我在这里是否漏说了什么?先做应该妥善做好的工作,然后再设计消防设施。记住,应对消防设施进行妥善的安装、检查和维护。

5规章修改(消防安全)协议2005

英国规章修改(消防安全)协议2005明确规定了一个责任,即消防风险评估必须由“可靠的人”(负责的人)进行,即在正常条件下应由建筑物业主、地主或做房地产生意的人进行。

然而,BBC在Lakanal大厦火灾前所做的调查披露,数百座塔楼都没有消防安全评估。地方当局似乎是最恶劣的违法者,他们只对112座塔楼中的两座楼做过风险评估。现在的形势比以前好多了,但这也只是因为火灾的负面报道起了作用。

后来,Lakanal大厦的火灾风险评估被认为存有缺陷。这或许是因为对火灾风险评估员没有资格限制或要求。我们从已进行的火灾风险评估得知,许多评估员(指的是“消防安全协议中的胜任者)连被动消防措施都不十分清楚。ASFP正在起草火灾风险评估员指南,以确保他们在承担火灾风险评估时能对被动消防措施进行既精确又符合实际的评估。

6现在需要做什么?

消防设计型建筑物,不管是根据BS7974还是根据BS9999设计的,都会继续存在。其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实现ASFP的倡导。消防设计型建筑物的实际好处已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大量使用这种建筑设计技术可能会导致被动消防设施的简化,因此,必须格外谨慎。使用前应该采取适当缓解或补救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

(1)强制使用第三方认证的产品,并由第三方认可的安装者安装,或者……

(2)强制检查已安装的全部被动消防设施。(3)不得采用所谓的被动消防设施安装人员“合格者”计划,除非这种计划是每个人都根据EN17024予以认证的个人认证计划,或者是根据EN45011认证的公司计划。在这两种情况下,任何计划都应得到UKAS(英国认可服务公司)的授权。

第5篇

关键词:液化烃 储罐区 安全技术

一、液化烃危险特性

液化烃的成分一般包括:甲烷、乙烯、乙烷、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碳氢化合物,还有微量的硫化合物,属于多组分混合物。储存的温度一般在196°~50°之间,其燃点在250°~480°不等,在常温、常压下容易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液化烃罐区,根据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为重大的危险源,其主要设备液化烃储罐,按照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划分为危险性最大的第三类压力容器,总之,液化烃易爆炸、燃烧热值高、易聚集静电,其危险性大,爆炸造成的损害大。

二、液化烃火灾爆炸伤害模型

液化烃火灾爆炸伤害模型主要分为蒸汽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汽爆炸两种。其中蒸汽云爆炸主要是由于液化烃与空气形成云状混合物,当油气浓度达到爆炸需要的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出现爆炸现象,其爆炸造成的影响大,冲击力和破坏力也较大。

三、液化烃燃烧爆炸事故的原因

液化烃燃烧爆炸的原因分为很多种,如:容器破裂、管线腐蚀穿孔、法兰或垫片失效等都有可能造成可燃物的泄露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而在自然中雷电、静电、化学能以及人为的火源都能产生点火能源,而点火能源是造成爆炸的必要条件,当可燃物与空气混合气体达到爆炸点时,在遇到点火能点时,就会引起爆炸。其过程如下图1:

图1液化烃事故过程图

四、安全设计

为了能够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液化烃储存区发生爆炸事故,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液化烃罐区的安全管理,从勘察设计、施工过程、验收使用、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防火防爆、消防及给排水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合作,协调统一,全面的落实和贯彻对液化烃罐区的安全维护和管理,加强罐区内部的安全技术要点布置,尽可能的建设液化烃爆炸事故的发展。

1.罐区内部布置

灌区的布置主要分为设备、管线设计和布置、消防设计布置、安全监控设计布置等。

1.1设备、管线设计和布置安全技术

(1)设立温度检测和压力检查。

(2)对于液位检测,内置式液位计宜设内置式液位计,可视性现场液位计不宜使用玻璃板液位计。

(3)设置高液位报警和高液位报警联锁。

(4)进出管道设置可以自动联锁切断装置,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

安全监控设施布置

油罐区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可靠的可燃气体报警仪;油罐区可燃气体报警仪安装位置和数量也应符合规范要求;大型油罐应有带安全联锁的高液位报警;大型油罐应有带联锁的快速切断阀;大型油罐应有可靠 的自动切水装置;压力储罐连接管线应有安全阀。

2.监测报警及安全联锁设施

监测报警

每罐应设一个可燃气体报警探头,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同时设置温度压力检测仪和液位检测仪,及时判断罐内液是否正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装置电视监控系统、火宅探测和蒸汽幕和氮气驱散系统,能够随时了解灌区具体情况,对灌区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认识,保障灌区的安全。

安全联锁设施

当罐区操作中有安全联锁要求时应设置安全联锁回路及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联锁回路中的测量元件、逻辑控制器和执行元件能够满足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3.安全泄压设施

常压及低压储罐的安全泄放设施主要是呼吸阀,汽封系统,紧急泄放阀等,在安全设施选用时,呼出量和吸入量的确定应准确计算,确定的定压和超压值要经济合理,采用分级和多重保护,确保储罐的系统设计安全经济。

4.密封及注水设施

管内不应布置与其无关的管道,接管法兰的垫片应采用缠绕垫片,阀门、接管、管道、法兰、垫片的压力等级不应低于2.0MPa。在全压力储罐条件下,应安装为储罐注水的管道及阀门,对于承重钢支柱,应覆盖耐火层保护。

5.其他设施

喷淋降温:储存罐爆炸的主要原因时储罐内部压力升高和储罐壁温增加引起储罐材料强度下降,采取喷淋降温能够有效的控制储罐内部的压力升高和储罐壁温增加,就能有效的控制和防止储罐在火灾的作用下发生爆炸。

电气防爆:静电是引起火灾爆炸的诱因之一,防静电能够有效的降低火灾爆炸的发生率。

储罐材质的选择:在采用低温钢时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结合气候特征,根据储存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火灾爆炸的发生。

储罐形式的选择:球罐应根据存储介质的特性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切水设施。

6.管理方面的安全措施

6.1工艺保障。提高工艺的安全可靠性,坚持操作简单的原则,合理的设置注水设施,提高注水设施设计的安全、有效、易操作性,同时对于不稳定的液化烃等物质储存时应采取水喷淋冷却系统,保持储罐外表面温度在30℃以下,防止产生易燃易爆物质。

6.2设备材料选择适当。在采用低温钢时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结合气候特征,根据储存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火灾爆炸的发生。

6.3人员管理无缺陷。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都是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特别是对于液化烃储罐区这种高危险度的地区,更应该约束好人员,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发生。

液化烃储罐区员工的配置必须要满足国家的要求及实际需求,同时要按照相关的条例,颁发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定期复审,用人单位要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安全事故演戏,加强对员工技能的培训,减少认为操作造成的事故,同时提供员工对事故的敏感度和防范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害。

参考文献:

第6篇

儿童居家安全的定义

“居家安全”从表面上来解释 ,就是指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安全不会受到威胁,没有危害 、危险和损失,即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在人们的心目中,家庭应该是最温馨、最安全的地方,然而现在全球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居家意外伤害,一般把发生在家庭中的事故都叫做居家意外伤害。

儿童居家安全存在的隐患

儿童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好动、好观察,从学会爬行开始,就喜欢到处攀爬,去探索发现他们没见过的新世界,所以经常会发生跌倒、撞伤、滑到甚至是从高处坠落的情形。有的儿童是在家里玩耍时头撞到茶几;有的被家中杂乱无章的电线绊倒,导致下巴粉碎性骨折;由于儿童好奇心较强又没有鉴别危险事物的能力,马桶、门、冰箱、抽屉、有尖锐棱角的家具等是造成儿童夹伤、绊倒、撞伤的罪魁祸首。这就需要使用一些能够预防这些事故发生的安全产品来保证儿童居家的安全,如柜门锁、撞门器、桌角套、集线盒等,在欧美国家,每年约有 500 名儿童因绳索窒息死亡,未固定的电线、网线、窗帘拉绳等都有隐患……其实,对不少家长和监护者而言,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家中潜藏的那些危险,从来不自行排查,这些意外通常都是可防控的 , 但却往往容易被大多数家长忽略。

儿童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据资料显示,有一大半以上的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地点在家中。家中能够庭造成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是由家长或监护人的照顾不周、居室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以全球为例, 居家意外伤害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儿童成长时期的心理有着相当强的好奇心,生理上又不能完全自理,几乎依赖家长和监护人的帮助,他们严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又极其喜欢探索和发现,导致其经常处于危险状况之中。儿童发生意外概率最高的地方就是家,这是因为这是他们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对幼儿居家安全认知的不足而不能及时排除易造成幼儿居家伤害的家庭环境危险因素,或对幼儿监护不当,从而导致对幼儿的伤害。总而言之,一个有意义的关于预防居家安全的相关研究是要在正确认识剖析家庭意外伤害、居家安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且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的重视。

提高家长的认知度并改善居家环境

家长如果能做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有效的监护就能大大预防居家意外伤害的概率。大多年轻的父母没有经验且防范意识不强,没有预想过孩子在家中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还有的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过高,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杜绝意外的发生,却没有意识到预防这些危害 的发生其实需要很多人、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提高家长的认知度是预防居家意外发生的重中之重。例如,对一些急救知识的了解,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及公众伤害预防的知识、改变态度、改进行为并为儿童制定一些可以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规则例如父母规定儿童不可以爬在窗户上、绝对不能碰刀具。同时,家长和监护人有必要对家中的每个角落进行必要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在增强家长对预防居家意外发生的认知度的同时还应做到改善居家环境来减少给儿童带来危害的因素。首先,我们一定不能将一些危险品放置表面,如刀具、打火机、一些电器等,要将它们归置到儿童看不到、触碰不到的地方。其次,要将家中所有的门都安放防夹手的产品,将墙角、桌椅等尖角都要软包。另外,浴室的地板要具有防滑的功能以及儿童玩耍的卧室地面也要软化,等等。居家安全的隐患随处可见,这就有待家长的排查和发现,从而改善儿童的居家环境。

总结

第7篇

关键词:局域网;安全设计;安全控制;病毒防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信息行业带来很多挑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为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局域网络安全隐患是利用了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缺点,而系统在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疏漏增加了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局域网的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类:

1. 欺骗性的软件使数据安全性降低

由于局域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而正是由于资源共享的“数据开放性”,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数据安全性较低。

2.服务器区域没有进行独立防护

如果局域网中服务器区域不进行独立保护,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数据快速、便捷的传递,造就了病毒感染的直接性和快速性。

3.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的威胁

网络用户没有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也没有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而造成计算机病毒侵入。

以上特点,造成局域网内的病毒传播速度快、数据安全性低、电脑相互感染、数据经常丢失。

二、局域网的安全设计

明确了局域网的安全威胁,首先应从局域网的安全设计来考虑局域网的安全,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 网络物理安全设计

网络的物理安全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服务器后备供电问题

为防止市电突然断电引起硬件损坏和软件系统故障,服务器配置UPS。

(2)电脑主机室设计

机房应加装空调、防火、防雷系统,安装门禁系统,出入机房严格管理。

(3)结构布线

数据线和电线分不同的管道辅设,网络节点全部采用铁盒安装在地板上。

2. 网络结构安全设计

隔离内网与互联网络是网络结构安全设计的主要考虑的,采用两种方案:

(1)完善路由器和防火墙组成的第一道隔离带,加强二者配置。

(2)引入一种软件部署成服务器,形成第二道隔离带。

3. 网络应用系统安全设计

尽可能建立安全系统平台,利用专业安全工具和及时修补应用系统的漏洞等方法,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建议配置一台硬件垃圾邮件防火墙。

4. 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设计

管理是网络安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建立可操作性的、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与专业的网络管理软件相结合,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

三、局域网的安全控制

1. 利用桌面管理系统控制用户入网。

用户入网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

2. 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实行控制策略的系统,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

3. 杀毒软件强制安装

对所有运行在局域网上的计算机强制安装杀毒软件。

四、病毒防治

防止病毒侵入要比发现和消除病毒更重要,防毒的重点是控制病毒的传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明确病毒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时常进行病毒监测和扫描,对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有效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2.检测每台计算机的杀毒软件的安装情况和病毒库更新情况,以及操作系统或者其它应用软件的补丁安装情况,如发现客户机或服务器存在安全缺陷和漏洞,拒绝其接入单位网络。

3. 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传递各类数据,已经成为各类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不依赖于网络中数据通道的安全性来实现网络的安全,而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的加密来保障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局域网网络安全一直是信息安全的重点,本文从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控制、病毒防治进行了论述,对于一个安全且运行良好的局域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川师大校园网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

[2]陈明.计算机网络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

理解CISP知识体系

CISP的核心在于将保障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保障应覆盖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通过技术、管理、工程过程和人员,确保每个阶段的安全属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得到有效控制,使组织业务持续运行。IT作为保障业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成为传统保障目的的核心。由于风险会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因此,降低风险对业务的影响是保障的主要目标(如图)。在建立保障论据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组织业务对IT的依赖程度;其次要考虑风险的客观性;第三要考虑风险消减手段的可执行度。CISP从体系结构上提供了信息安全规划设计的良好思路和方法论,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涵盖了从政策(战略层)到模型、标准、基线(战术层)的纵向线条,同时在兼顾中国国情的情况下,系统介绍国际常用评估标准、管理标准和国家相关信息安全标准与政策。

根据CISP知识体系建立安全规划设计

安全规划是信息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和基础,良好的规划设计可以为组织带来正确的指导和方向。根据国家《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确保其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1.通过保障的思想建立安全规划背景

信息安全规划设计可以根据美国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ISSE过程建立需求,本阶段可对应ISSE中发掘信息保护需求阶段。根据“信息安全保障基本内容”确定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源于业务需求,通过风险评估,在符合现有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建立基于风险与策略的基本方针。因此,安全规划首先要熟悉并了解组织的业务特性,在信息安全规划背景设计中,应描述规划对象的业务特性、业务类型、业务范围以及业务状态等相关信息,并根据组织结构选择适用的安全标准,例如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础之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可选CISP知识域简图择PCI-DSS作为可依据的准则等。信息系统保护轮廓(ISPP)是根据组织机构使命和所处的运行环境,从组织机构的策略和风险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具体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需求和能力进行具体描述。传统的风险评估可以基于GB/T20984《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执行具体的评估,评估分为技术评估与管理评估两部分。从可遵循的标准来看,技术评估通过GB/T22240—2008《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中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数据安全五个层面进行评估;管理安全可以选择ISO/IEC27001:2013《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该标准所包含的14个控制类113个控制点充分体现组织所涉及的管理风险。在工作中,可以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目标来规范制定安全方案。信息系统安全目标是根据信息系统保护轮廓编制、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建设方(厂商)角度制定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方案。根据组织的安全目标设计建设目标,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组织业务的高速变化,一般建议建设目标以1-3年为宜,充分体现信息安全规划设计的可实施性,包括可接受的成本、合理的进度、技术可实现性,以及组织管理和文化的可接受性等因素。

2.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下的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背景建立阶段中所获得的需求通过顶层设计进行描述。本阶段可对应ISSE中定义信息保护系统,通过概要设计将安全规划设计基于GB/T20274-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第一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进行模块化划分,并且描述安全规划设计的组织高层愿景与设计内涵;在概要设计中,还应该描述每个模块的概要描述与设计原则。设计思路是从宏观上描述信息安全规划设计的目的、意义以及最终目标并选择适用的模型建立设计原则。本部分主要体现信息安全保障中信息系统安全概念和关系。根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顶层设计可以建立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诸如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完善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业务连续性计划等方面GB/T20274-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第一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保障体系框架。该标准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并建立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框架。该标准详细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一般模型,包括安全保障上下文、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信息系统保护轮廓和信息系统安全目标的生成、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描述材料;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和评估结果,包括信息系统保护轮廓和信息系统安全目标的要求、评估对象的要求、评估结果的声明等。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是在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制定并执行相应的安全保障策略,从技术、管理、工程和人员等方面提出安全保障要求,确保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降低安全风险到可接受的程度,从而保障系统实现组织机构的使命。策略体现的是组织的高层意旨,模型与措施作为战术指标分别为中层和执行层提供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完成设计的具体实现。当信息安全满足所定义的基本要素后,为每个层面的设计提出概要目标,并在具体的设计中将其覆盖整个安全规划中。

3.实现建立在宏观角度的合规性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可对应ISSE中设计系统体系结构,本阶段是整个安全规划设计的核心部分,本阶段必须全面覆盖背景建立阶段所获得的安全需求,满足概要设计阶段所选择的模型与方法论,全面、系统的描述安全目标的具体实现。通用安全设计是建立在宏观角度上的综合性设计,设计首先将各个系统所产生的共同问题及宏观问题统一解决,有效降低在安全建设中的重复建设和管理真空问题。在通用设计中,重点针对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过程的控制元素,从系统生命周期考虑信息安全问题。(1)管理设计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过程方法论中,可遵循的过程方法是PDCA四个阶段:首先,需要在P阶段解决信息系统安全的目标、范围的确认,并且获得高层的支持与承诺。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管理设计应紧紧围绕风险建立,所以,本阶段首要的任务是为组织建立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论。其次,管理评估中所识别的不可接受风险是本阶段主要设计依据。通过D环节,需要解决风险评估的具体实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落实,风险评估仅能解决当前状态下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风险管理实施规范,当组织在一定周期(例如1年)或者组织发生重大变更时重新执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可以是自评估,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本环节的设计必须涵盖管理风险中所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具体处置,从实现而言,重点关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体系文件的建立和落实。第三个环节是建立有效的内审机制和监测机制,没有检测就没有改进,通过设计审计体系完成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运行。第四个环节,即A环节,是在完成审计之后针对组织是否有效执行纠正措施的落实设计审计跟踪和风险再评估过程。A环节既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的PDCA过程的推动力。(2)技术设计技术设计主要是建立在组织平均安全水平基础上,应可适用于组织所有的系统和通用的技术风险。设计可遵循多种技术标准体系,首先建立基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五个层面技术设计要求。通过美国信息保障技术框架建立“纵深防御”原则,其具体涉及在访问控制技术和密码学技术支撑下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技术设计可在原有的技术框架下建立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等专项技术安全设计,也可在网络安全中增加虚拟网络安全设计等方式,应对新技术领域的安全设计。技术设计可以包括两个主要手段:第一,技术配置。技术配置是在现有的技术能力下通过基于业务的安全策略和合规性基线进行安全配置。常见的手段包括补丁的修订、安全域的划分与ACL的设计、基于基线的系统配置等手段;第二,技术产品。技术产品是在现有产品不能满足控制能力时通过添加新的安全产品结合原有的控制措施和产品统一部署、统一管理。在技术设计中,必须明确的原则是产品不是安全的唯一,产品也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灵丹妙药,有效的安全控制是通过对产品的综合使用和与管理、流程、人员能力相互结合,最终形成最佳的使用效果。(3)工程过程设计工程过程设计重点考虑基于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基于安全工程考虑的流程问题,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五个层面。信息安全问题应该从计划组织阶段开始重视,在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每个阶段建立有效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工程过程包括计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和废弃五个阶段,本阶段的设计主要通过在每个阶段建立相应的流程,通过流程设计控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安全风险。在计划组织(需求分析)阶段,体现信息安全工程中明确指出的系统建设与安全建设应“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体现《网络安全法》中“三同步”的要求。在开发采购阶段,通过流程设计实现软件安全开发的实现和实现供应链管理。实施交付阶段,关注安全交付问题,应设计安全交付流程和安全验收流程。运行维护阶段要体现安全运维与传统运维差异化,安全运维起于风险评估,应更多关注预防事件的发生,事前安全检查的基线设计、检查手段及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根据设备的不同重要程度建立不同的检查周期;当系统产生缺陷或者漏洞时,设计合理的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及补丁管理等流程解决事中问题;当事件已经产生影响时,可以通过预定义的应急响应机制抑制事件并处置事件;当事件造成系统中断、数据丢失以及其他影响业务连续性后果时,能够通过规划中的灾难恢复及时恢复业务。废弃阶段通过流程控制用户系统在下线、迁移、更新过程中对包含有组织敏感信息的存储介质建立保护流程和方法,明确废弃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保护责任制,并根据不同的敏感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剩余信息进行有效处置。(4)人员设计人员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不可或缺的层面,长期以来,过于关注IT技术的规划设计而忽略了人的安全问题,内部人员安全问题构成了组织安全的重要隐患,人为的无意失误造成的损害往往远大于人为的恶意行为。人员设计重点关注人员岗位、技术要求、背景以及培训与教育,充分体现最小特权、职责分离及问责制等原则。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章要求,关键基础设施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并设置信息安全专职人员。在人员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到第三方代维人员的管理及供应商管理等新问题的产生。

4.构建等级化保护的层面间设计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机械;安全与设计;规范法规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054-02

现代技术迫切需要将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用于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很多新技术和新的安全要求。新被设计出的建筑机械因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无论工作环境中是否出现干扰,即湿度、环境温度变化、化学因素、腐蚀、电压波动和不对称性等影响,建筑机械必须仍能满足其安全要求。

1安全设计基础

如今国家出台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旨在确保机械设计满足安全要求。设计者应该在设计前意识到建筑机械安全条件和使用中将会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在大多数情况下能预测到一些事故,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及时作出设计优化。因此,从事安全问题的工程应该要与在机械设计阶段与设计师团队进行合作,在概念设计或早期设计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将对最终产品安全影响很大。建筑机械产品设计应考虑到安全,包括人体工程学、消防、健康和环保等方面,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从财务角度来看,它影响执行成本及机器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的安全要求。将安全问题提前考虑能够减少经营成本,概念设计中考虑安全问题也有其他好处:(1)提高生产率;(2)避免昂贵的改装来纠正设计缺陷;(3)大大减少伤害、疾病、环境破坏和服务成本。

为了确保在设计机械的过程中考虑到所有安全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个形式化程序。它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设计危害识别和消除;(2)残余危害的风险评估,实践中的施工安全机械设计;(3)通过提供保障措施降低风险;(4)向用户警告任何操作风险及建议。所有可能预见的安全问题应该考虑。设计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应考虑机器寿命和安全问题,随着机器设计的发展,应该作出风险的评估。

2建筑机械安全设计的准则

建筑机械安全立法有各种准则,也有法律法规要求机器厂商必须确保机器符合机械安全设计和施工相关的健康安全标准,需同时考虑人体工程学、操作位置、座椅、控制系统等各方面因素。为防止机械等其他危害,有些则需要特殊的保护装置、限位装置,维护和保养都被考虑。机器可以被改装,但如果风险评估需要修改,则视为新机器的制造。如果修改涉及机器功能或其限制(例如位置、速度、尺寸)的变化,则需要修改风险评估。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按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应贯彻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和节约原材料的基本国策;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和环境应综合采取防火、抗震、防洪、防空、抗风雪和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使用,应在室内外环境中提供无障碍设施;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保护规划和有关条例进行。

3建筑机械设计方法及安全管理

3.1设计目的和要素

施工生产方面呀严把质量关,为了使建筑施工能够更好的开展,需要对建筑机械设计进行研究,以科学合理的机械设计提高建筑进行为建筑施工服务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我们设计的重点是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而选定,在设计策划阶段直至投入使用,为了安全起见,评估机械设备有五个基础要素如下:(1)技术和机械开发的安全;(2)工作过程安全;(3)工作空间安全;(4)信息安全、信号和控制要素;(5)工作环境安全。

3.2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始终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前提,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相继出现,在提高建筑施工水平平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施工中所用到的施工机械,施工机械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对应施工企业也是关键所在,严重了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不同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由于参与施工的人员其专业水平有限,对应机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意识不足,造成了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出现问题,基于此,要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施工机械的应用水平,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另外,由于施工现场为露天环境,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施工机械设备的自然损坏,即使如此,也要在现有条件下,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和管理,尽量减少机械设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只有在复杂的管理情况下找到清晰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电梯;设计制造;安全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36-01

引言

保障电梯安全是电梯设计制造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国家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出台了关于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的法律法规,希望对电梯设计制造安全性得到保障。其中保障电梯安全的最重要措施,就是通过安全的电梯设计制造,它是电梯安全的基础保障。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时,一定要把电梯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全方位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故障实施相应的、有效的安全技术,例如合理的结构设计、合格的驱动模式等等。对电梯的设计制造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在电梯设计制造完成后一定做相应的安全评审,以确保电梯安全性。

1 电梯设计制造的注意事项

电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公用电梯和家用电梯两种,其中公用电梯主要使用企事业办公楼、机关政府、酒店宾馆等等。而家用电梯主要使用在住宅小区、别墅、复式建筑等等。无论那种电梯都是为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多方便,都颇受用户的喜爱。在城市之中生活基本上每一天离不开电梯的运用,电梯安全性颇受人们关注。为了确保其安全性、为工作生活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时,一定要对设计理念以及各要素格外加以重视。下面对电梯设计制造的几点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1 安全性方面

无论是公用电梯、还是家用电梯,在电梯设计制造时都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置。无论是哪一种用途的电梯,其使用者仅仅只是了解电梯基本操作,对电梯专业知识基本上都不了解,所以说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尤其在家用电梯当中,还不乏有老人以及孩子,自我保护能力更加薄弱。因此在电梯设计制造注意事项当中,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

1.2 舒适性方面

在电梯设计制造当中确保其舒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舒适性主要体现在电梯是否会出现失重以及超重的情况。如果出现失重或者超重的情况,对于身体素质较弱,或者老人、儿童来说身体将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其产生失重或者超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速度太快,所一定采取措施对电梯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电梯速度控制方面,国内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是都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而且效果明显,其速度一般控制在0.3m/s。

1.3 美观性方面

在电梯设计制造之中,除了要注意电梯安全性方面、舒适性方面,美观性也很重要。其美观性的设计制造标准,首先要根据电梯的用途来决定,公用电梯设计制造美观性上,体现出大方、实用即可,但也可根据建筑管理者需求来进行。而家用电梯有所不同,因为家用电梯一般出现在别墅以及复式住宅当中,因此更具个性化,艺术化。其次电梯设计制造美观性还要根据建筑整体风格、特性来确定,要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吻合、相协调,无论是整体结构以及装饰灯等等。

2 保障电梯安全性的设计制造原则

保障电梯安全性是设计制造中最重要因素,为确保其安全性,设计制造时一定全方位、细致全面的进行考量。下面对保障电梯安全性的设计制造原则进行详细分析。

2.1 电梯驱动模式的选择上

驱动模式是电梯运行的基础,驱动模式是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电梯设计制造中,驱动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驱动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建筑的整体结构特点,以及是公用电梯、还是家用电梯,通途不同选择不同。还可以根据设计者的喜好,或者功能需求来定夺。国内,电梯驱动模式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四种,直线电机驱动、液压驱动、链轮驱动以及曳引驱动,四中种驱动模式各具特色,要根据要求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性。家用电梯一般采用相对于比较稳定的液压驱动、连接驱动。公用电梯一般楼层较高,且速度上有一定要求,一般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直线电机是把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机械能,中间无需转化装置,因此相对较快,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直线电机初级、直线电机次级、平衡块、制动机以及钢绳。结构如下图所示:

2.2 底坑与顶层的设计制造原则

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时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来进行,因为建筑楼体的条件存在差异,不尽相同的。底坑与顶层的设计制造原则对于保障电梯安全性至关重要。首先,底坑。在电梯设计制造当中,必备的条件就是底坑。底坑的大小要求各不形同,公用电梯底坑相对较大、家用底坑相对较小,一般常规电梯底坑在15cm左右。其中一些建筑楼体是不存在底坑的,那么就需要将电梯位置相对调高,一般在10cm左右,从而形成底坑,对于其底部可以做相关的装饰,提高美感。其次,高层。在电梯高层设计制造上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不得低于245cm,其轿厢的高度不得低于200cm无论是家用电梯、还是公用电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梯的安全性。

2.3 运行速度上的设计制造原则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其运行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坐电梯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如失重、超重,其出现失重或者超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电梯的运行速度,如果速度过快就有可能出现失重的情况。在运行速度上,电梯用途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家用电梯的运行速度不易过快,因为家用电梯的应用上更多的是老人以及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如果速度过快,出现失重状况,很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一般家用电梯运行速度控制在0.3m/s。公用电梯的应用多为工作的年轻人,但是速度也不易过快,一般控制在0.5m/s。只有这样电梯的安全性才能有所保障。

2.4 轿厢门设计原则

在电梯使用当中,轿厢门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因此在电梯设计制造当中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当今,利用安全光幕保护是大多数无轿门电梯所采用的措施,但是要注意考虑到一旦光幕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为了防止光幕出现问题,保障安全性,一定要安装电器开关活动小扇在其轿厢门两侧。其次,轿厢门一定要有安装机电连锁,杜绝有人误入井道而出现坠落的情况,保障安全。最后,在轿厢之内安装电话分机十分必要,因为如果电梯一旦发展故障,可以及时的进行求救。从而使电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3 总结

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工作生活,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层建筑中,为了使工作生活更加方便,电梯成为了高层建筑中最基础的工具。电梯无时无刻不在承载客人,长时间的进行上下运行,由此可见电梯安全性至关重要。若想保障电梯的安全性,电梯设计制造是重中之重。在电梯设计制造时要全方位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故障实施相应的、有效的安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对高层建筑居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安全的、更有效的服务。本文从电梯设计制造的注意事项出发,再对保障电梯安全性的设计制造原则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电梯设计制造与安全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霄雯.电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 王新华.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 苏振宇.酒店电梯安全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3.

第11篇

1.1设计原则

为了体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一般有如下原则:

(l)最小特权原则:即对每一个已认证用户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2)多层次防御原则:在网络系统在安全保护上,应逐层进行保护设置

(3)建立网络边界阻塞点原则:在网络系统与互联网交叉点设置阻塞点,从而对网络系统流量进行控制

(4)加固或消除网络系统最薄弱点原则:一般来讲,设备弱点越大,安全系数越低,所以必须要加固网络系统中的最薄弱点,以此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5)幼整体性原则:网络系统安全在整体上要考虑周全,要兼顾各方,全局处理

(6)易操作性原则:针对系统安全措施的操作,要简单、直观和有效,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

1.2安全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设计原则,本文提出以下的安全设计方案:

(l)逻辑隔离设计;在具体设计上,采用VLAN将网络系统所处的大的局域网划分为若干个逻辑网段,以此合理配置了网络资源、提高了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使用户端更为简捷网络网络配置当然,在进行VLAN划分时,有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也有基于工P地址的VLAN划分,可以根据实际具体环境,选择特定的技术手段实现VLAN的划分

(2)人侵防御设计;一定程度上,通过防火墙可以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然而由于防火墙自身的不足,针对某些特定应用,无法从根本上保障系统的安全所以,需要对人侵防御进行再次设计在具体设计上,通过主动监测和主动防御安全策略的防御系统,使网络系统与外界以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以此实现对网络系统的多级保护

(3)网络防病毒设计;在网络防病毒设计上,采用“驻点安防”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系统中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和威胁的节点都应安装侦测组件,这样可以实时监视系统中流通的数据,如发现病毒,可以就地进行处理

(4)漏洞扫描设计;在网络应用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漏洞是各种系统的漏洞,譬如操作系统、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等所以在漏洞扫描设计上,在当前的各种服务器的基础上,再增加针对漏洞的补丁下载和分发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实现补丁的统一管理

(5)幼身份鉴别认证设计;身份鉴别认证实现了用户的安全登录,但是在系统账户管理上,仍然存在潜在风险针对于此,在设计身份鉴别认证时,主要通过当前成熟的硬件身份认证系统,在使用时通过USB端口的数字证书秘钥实现系统的正常登陆

(6)数据备份与恢复设计;数据是系统中的重要资源,所以必须通过备份设备将网络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备份设备进行恢复,这样可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在设计中,可以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实现热备,采用磁带进行辅备,这样形成双机热备与磁带备份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2结语

第12篇

案例如下

以电视机的设计为例,并对其设计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电视机的结构主要由外壳、荧光屏以及主机板等结构元件组成,电视机的内部主要元部件有:电路主板、偏转系统、显像管、行输出变压器、开关变压器、电源开关管、高频头、行输出管、微处理器集成块、扬声器以及TV小信号处理集成块等。电器元件布置应该按照一定规定进行的组合设计,同一组件中的电器元件的布置设计时,体积大的与较重的电器元件必须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并且容易发热的电路主板、偏转系统、显像管等元件应安装在电器板的上面;电器元件在布置设计时不宜过密,要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散热和维护。接线图设计是根据电路图以及电器元件的位置图进行设计的。它是显示装置的连接关系,可以作为电视机的安装和查线的根据。对导线的数量以及采用的规格进行设计时,应选应适当的接线端子板以及接插件,并按一定顺序标处进出线的接线号。

我国电气产品的安全现状

在电气产品的设计当中,安全性能无疑是需要被摆在首位的,尤其是家电产品,其安全性更是其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的影响着产品的销量和企业的利润。并且根据实际的设计情况,对电气产品从开发的模式到设计的一般过程,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目前市场上对电气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概括,力求加强电气产品的安全性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也让人民能够安全放心的使用的电气产品。一般的来讲,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能,需要首先制定完善的规定,对检测的标准要严格把控,其次,企业在开发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严把质量关,将产品的安全性能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下文将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如何在设计阶段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电气产品设计中的设计安全问题及措施

电击危险在电气产品设计中用附加的防护措施取代或者减低对产品基本绝缘的要求;没有满足规定要求的空气空隙或者爬电距离等。例如输出功率比较大的音频功放设备的扬声器输出的接线端工作时带电,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当输出电压超过安全电压的时候就容易发生电击问题。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降低产品的输出电压,保证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保持早安全电压范围之内。(2)设计可以锁紧或固定的防护盖。(3)设计安全联锁装置,当发生接触带电的端子时能及时的切断危险电压。着火问题在电子及电气产品设计中由于负荷的承载能力过低、元器件质量部达标以及载流件的连接处有松动问题等。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采取合理设计措施,例如合理的设计电路,尽可能的减少功耗;设计优良、效率高的电路;还可以设计合适的散热器以及散热措施,以改善整机散热情况。在电路设计中,进行过温保护装置的设计,例如如限温熔断器、热断路器等。(2)对电气产品中易燃材料要限制使用量,还要控制易燃材料和发热源的位置距离等。(3)设计防护壳或或者防护挡板等措施,例如电视机的包括高压引线和阳极帽,在设计时要使用V-0级的阻燃材料外壳。危险问题高大的电气设备设计的重心不稳造成反倒的现象,容易伤人;电气产品的外观设计不合理,特别是金属外壳的设计有尖锐的边、角问题。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误伤;对一些如电视显像管以及高压灯等危险零部件设计负载过大,线路问题等,容易在使用中发生爆炸。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对电气设备的外壳设计防护盖,安全联锁装置等。(2)电气产品设计时,应该严格控制产品的重心不能太高。(3)产品的外部设计应该考虑使用倒圆设计,不能有锐角,还要注意产品底部突出向外的螺丝不能使用尖头的,以防止伤到使用者。(4)对电视机以及显示器的一系列的高压危险产品设计时需选用防爆性能较好的阴极射线管,并在有爆炸危险的元件外不设计保护罩等。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今我国家用电器的安全性现状分析,得知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企业往往只重视产品的外观和功能等方面的设计,对产品的安全性都比较的忽视,所以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改善的措施,根据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原则的确定,对设计的要求和零部件的配置及选购进行严格的把握,对产品数据库和知识库的建立,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设计制造出符合规定的家用电器产品,不仅对企业加入全球性的竞争有着极大的帮助,还对消费者的安全有了更高的保障。

本文作者:赵宇靓工作单位:天津甘泉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