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时间:2023-12-08 17:2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语言的艺术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

第1篇

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沟通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说话、提问、回答、说服、示范和电话洽谈方面,根据不同的表达效果,谈判中运用的语言主要包括:外交语言、商业法律语言、军事语言和文学语言等四种类型。其中文学语言以其优雅、生动、活泼和富有感染力等特点,在商务谈判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运用文学语言,能够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商务谈判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商务谈判是人们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满足各自需要的行为过程,人们必须从理性的角度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根据一定的规律、规则来制定谈判的方案和对策。另一方面,商务谈判活动是由特定的谈判人员进行的,在这种活动中,谈判人员的知识、经验、情绪、情感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又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谈判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使谈判陷入僵局。只有运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法,才能及时化解谈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时,能保持反应的灵敏性和有效性。文学语言就具备这种艺术性。在整个商务谈判过程中,不管是初次相见,还是出现困难时,均可用文学语言来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例如,在谈判中若对方的问题或议论太琐碎无聊,这时,可以肯定对方是在搞拖延战术。

如果我们对那些琐碎无聊的问题或议论一一答复,就中了对方的圈套,而不答复,就会使自己陷入“不义”,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的紧张。我们可以运用文学语言这样回应对方:“感谢您对本商品这么有兴趣,我绝对想立即回答您的所有问题。但根据我的安排,您提的这些细节问题在我介绍商品的过程中都能得到解答。我知道您很忙,只要您等上几分钟,等我介绍完之后,您再把我没涉及的问题提出来,我肯定能为您节省不少时间。”或者说“您说得太快了。请告诉我,在这么多的问题当中,您想首先讨论哪一个?”来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

二、运用文学语言,能够化解矛盾,缓和气氛

商务谈判反映着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与依存关系。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设法为自己争取较多的利益,而任何一方获得的大小和需要满足程度的高低,又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和需要的满足,因此,在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双方存在不同的利益追求,产生分歧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分歧,也会形成剑拔弩张的气氛。这时,运用文学语言常常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

例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谈判人员拜访他的客户,具体对话如下:

谈判人员问:“什么时候决定订购我们的产品啊?”

客户说:“对不起,我们还没有进行讨论。”

谈判人员说:“这么久哇,能不能这两天就讨论呢?”

客户说:“这是我们自己和事情,我们愿意什么时候讨论就什么时候讨论!”

这位谈判人员并不气馁,又谈起了别的话题:

“某某客户已经与我们合作了,你们也应该与我们合作。”

客户(生气)说:“某某客户是个小公司,我们是大公司,请你不要用小公司与我们比较!”当然,通过上述对话,谈判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谈判人员能够运用文学语言,适时表达合作的意图,就不会造成这个结果。如说: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但我们到这里来并不是为了吵架,而是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相识即是有缘,生意不成仁义在,即使达不成协议,交个朋友也是收获,您说是吗?”等,就能及时化解矛盾,缓和气氛。

三、运用文学语言,能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文学语言的特点是优雅、生动、活泼和富有感染力等。适当使用文学语言,常常能缓解沉闷的谈判气氛,使谈判双方都有轻松感,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文学语言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用优美动人的语言,采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制造一种良好的谈判气氛化解双方的矛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我们知道,商务谈判的过程是谈判人员运用经验、智慧、勇气、能力与技巧达成统一意见的过程,谈判各方所得利益的确定,取决于各自的谈判技巧和实力。谈判是使双方获得的活动,但各方所能获得的利益,在谈判之前是无法借助某种规则来精确计算的。如甲乙双方进行谈判,需要确定的是:实际上各自从中间利益部分中得到的份额。从理论上讲,这部分有待切割的利益是明确的,而从实际看,如何进行切割则是不确定的。任何一方都希望了解对方的最低需要,以确定这一利益的存在。双方又都必须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并控制对方的进攻,以合理地分割这一利益,从而确定各自所得的利益。离开了有效的谈判技巧,不能适度地安排各项活动,谈判双方是难以在利益上达成平衡的。谈判技巧的发挥靠的是谈判人员的经验、智慧、勇气与能力,实践中,谈判人员在论述某个观点时,为了增强所述观点的说服力,常常采用文学语言。

如,“贵方建议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已经解决了,真是冬去春来,可喜可贺。”等。

语言工具,贵在运用。既要灵活运用,还要有针对性。灵活运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即随机应变和交叉使用。随机应变指的是在同一对象、同一议题、同一阶段的谈判中,随着谈判的不断深入或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化或问题,及时变换谈判语言,使谈判紧扣主题并保持良好的谈判气氛。交叉使用指的是在针对某个因素的主体语言运用时,为取得更好的谈判效果,而灵活配以其他的谈判语言;针对性则是指各种语言的运用均以谈判对象、谈判时间、谈判内容及谈判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即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目的而异。

第2篇

新闻与文学历来密不可分,二者起源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信息的交流和使用上,而协同性则表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对信息交流的依赖、补充和辅助。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的,文学的体裁、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又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篇章结构、语言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创新作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为新闻传播增光添彩的操作手段,正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

西方还是东方,文字的出现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从此之后人类开始了写作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而文字写作的目的也越来越多样,写作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文体。近代新闻事业出现后,就形成了独立的新闻写作文体,从此新闻和文学就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但是由于隶属于同一写作母体,新闻写作和文学写作依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某些条件下还会重新组合,利用文学写作手法来书写新闻。比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式新闻。

一、新闻与文学的联系

新闻的优势在于“快速反映”,文学的优势在于“耐人寻味”。新闻是易碎品,但可借助文学之力加以保存。新闻的新鲜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远去而挥发掉的,文学的艺术性则是陈年老酿,久而弥香。具备文学品味的新闻,会让读者更有回味的余地。鉴于此,许多前辈同人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趣味性,使新闻更具文化品位。

新闻与文学虽然有区别,但又有着许多共同点。首先,二者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即便是新闻图片也要用语言文字来加以说明。尽管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都有各自的规律,但仍有许多相融相通之处。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新闻也加以运用;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常常是文学的素材。

二、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特别重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化与创新,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曾自谦地说过:“纵观我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鲜明性也是所有文体的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嘹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去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的情绪。而文学语言的鲜明性,则主要表现在形象和意境的创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特征。新闻语言的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和材料,而从挖掘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因素,也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文学语言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四、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第3篇

关键词:文学语言;广告语言;广告文案;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狭义的广告语言,即广告文案,专指有声语言、书面语言和符号组成的广告信息结合体,它们一般由标题、广告语、正文、附文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路牌、网络等媒体直接面对广告受众,起到传达广告信息,促进销售,指导消费等作用。本文所讲的广告语言是指狭义的广告语言,即广告文案,它是广告制作的基础,广告作品的核心,广告的目标,主题、创意、诉求,都要通过它来表现。毋庸置疑,广告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一样,同属运用语言文字作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它们有较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交叉重叠的地方,有的广告文案大量使用文学语言。但经过比较研究就能找出它们的差异。

一、广告语言的文学性

文学性在文学语言中表现为对语言的特殊处理,以达到区别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但是广告语言也同样使用了这些方法,并且也同样具有陌生化效果。在文学理论中文学性主要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实现的:

(一)音律的变化

这是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没有节奏就没有诗歌”它使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了明显区别,从而获得文学性。但是广告语言也追求音律的特别,也形成了不同于文学语言的文学性。

(二)词汇的变化

在文学语言中,词汇是跳跃的精灵,处处展示着作者的智慧灵光。在广告语言中,词汇作为广告语的主要载体,散发其独有的魅力。

(三)语法的变化

在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中,语言可以突破语法束缚,以非常规的面目示人。广告语言中也存在着类似的语法变异。

二、广告语言对卡勒的文学性观点的挑战

其实,作为享誉世界的当今西方文论大家,乔纳森?卡勒也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发现,语言的突现不能成为文学性的足够的标准,因为其他文本中也可以出现重复和谬误的现象。”因此,卡勒提出了用另外三个层次的内涵来界定文学性,作为文学的特征。第一层是把其他语言中没有功能作用的结构或关系融合在一起。即通过形式结构产生语义和题材方面的效果。第二层是指整部艺术作品的融合。即文学作品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阐释的任务就在于探索并揭示作品的统一性。第三层是文学文本总是表示自己的意义。人们不妨把文学文本视为阅读的寓意或者关于阐释中可能碰到的种种困难的思考。但是,卡勒对文学性的这些新的解释同样受到了广告语言的挑战。

就第一层而言,广告语言也会通过词汇的变化(创造生动鲜活的新词语,成语、谚语、俗语、格言、诗句、惯用语、歇后语)、词义的变化(增加新词义,词义变异)、语法的变化(词类的变异,短语的变异)、修辞的变化、语用的变化等多种形式结构来传递广告的寓意。对此,卡勒也不得不承认,“在广告当中,各种手段也常常会得到突出的表现,甚至比抒情诗更有过之,而且不同的语言结构层次也可能会被目空一切地混合在一起”。

就第二层而言,广告语言也具有整体性的属性,脱离了整体,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广告语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卡勒指出,“有时我们又说语境决定意义,也就是说,要想知道某段言语的具体意义,你必须要了解它出现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就第三层而言,有些广告,如烟等特殊商品类的广告,它不在于直接表达、揭示产品的信息,而是通过暗示、隐喻、暗喻等方式委婉地表达其寓意,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通过以上对广告语言拓展文学性概念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首先,广告语言改变了文学性概念的基本功能,文学性不再像雅各布森当初提出这个概念时那样,是用来确定文学作品的根本特性的范畴,而只是确定文学作品中核心成分的范畴。其次,文学性应该在不同文本的相互对比、参照之中得到确认,而不能在文学作品的封闭系统中得到确认。

三、结语

有研究者曾撰文指出:“广告,作为现代商战的一种策略和武器,其目的是商业性的,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却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广告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亦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正如我们所感受到的,优秀广告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要能促进产品的销售,但如果能在宣传推出的同时能够被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广告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这是无数企业和广告人所追求的,也是广大广告受众所期盼的。广告,是种手段,更是种文化。”作为广告主要载体的广告语言,一方面行使着它的天职――“推销产品”,另一方面,以它自身的特性不断突破广告界,向文学界蔓延,使广告语言也具有了文学的属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

引言:

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英语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爆发态势,引领者人们的思想浪潮的转变,也想我们展现出了欧洲人民思想改革的曲折路径,涌现了一大批的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的思想至今仍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和反思,其中蕴含的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属于世界的思想、艺术财富。这些英语文学作品能够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所表现出的精彩、感人、魅力十足的语言艺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质上就是对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加工和体现,这种对语言的加工的方式方法,即是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表现。

1.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内涵

我们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通常是学习英语的单词、语法、发音和日常使用,以求掌握英语的日常运用,这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并不涉及到英语文学和其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但如果要对英语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研究,就必须深入了解英语文学中蕴含的思想和内容,从字里行间体会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其中的表达特征和独特意象。文学是语言艺术的集中表达,文学的发展史可以充分的表现语言的发展路径,是语言的高级发展阶段。文学的语言表达不仅仅能够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感染和思想上的启发,其中也蕴含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变革历程,以及作者所经历的人生和思考路径,对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研究,可以让我们通过作者的文学作品深入的了解历史文化的变革,感受其中的深邃思想和情感,对文学作品和所属语言的研究、学习工作十分重要。

2.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难点

对于英语文学来说,其语言艺术的研究工作十分繁复庞杂,难点众多。首先从外部原因来说,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大,使用英语作为主要使用语言的国家非常多,这导致了英语文学的繁复性。文学的发展和表现必然与作者所处的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联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即使作者都使用英语来进行文学创作,也会让其中的语言艺术被当地的文化、风俗和历史所感染,导致英语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多种多样,各具特点。如果不能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地域背景,就无法对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做出准确、真实的探究和赏析,这是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的难点之一,区别于相当多的语种文学。从另一方面来说,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内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各个语言艺术的种类既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互相之间又有紧密的关联性,难以进行主观分类,做到系统的分析研究。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的不同所导致的,语言的进化、分歧和传承、作者的相互学习和自我感悟让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关联性,枝叶繁杂,难以进行综合性的语言艺术研究。总而言之,这些研究难点导致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难以使用传统的艺术流派分类来进行研究,因此我们需要从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特征方面入手,进行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研究工作。

3.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特征

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和平常使用的语言区别很大,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这种艺术特点彰显了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让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情绪抒发变得既有力量,又有感染力,既生动形象,又含蓄婉约,既给人以启发和感动,又不会显得做作不堪,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的魅力和特点。我们从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特征出发,从四个方向对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究和分析,即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和含蓄性,赏析英语文学的语言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1意象性

文学语言的意象性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加工表述,构建出一个虚幻的世界,通过各具特色的人物设定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来表现故事背景,描述环境景色,渲染情感纷扰,塑造人物品质,宣扬思想品德,以此来表现作者对世界的思考感悟和情绪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境界和情绪,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或者深入思考。作者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夸张和深入描写,进行真实或者虚幻的故事表现或者人物塑造,反应作者本人对事件的思考和情绪表达,同时体现了整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愿景诉求,这种意象性表达方式极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由此催生了意象派的诞生。在19世纪初,意象主义运动由部分英美诗人发起,其主旨思想反对诗人通过诗文发表议论和进行感叹,要求诗人以将思想感悟通过凝练、含蓄、准确、鲜明的意象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以此形成诗句,埃兹拉庞德即是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InaStationoftheMetro”(地铁车站),仅有两行诗句,“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人群中的脸庞幽灵般隐现;湿漉漉,黑色树枝的花瓣),辞藻平实,作者在地铁站内看到了人们熙攘纷杂、明暗交错的脸庞,联想到了黑色树枝和花瓣,生动形象的展示了纷扰复杂的现实及麻木冷漠的灵魂,又展示着一种冷静但坚决的美,让人十分感叹。这首诗意象简单,简短有力,又富有音乐般的韵律美,给人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思想共鸣,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的代表之作。英国诗人雪莱的“OdetotheWestwind”(西风颂)也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意象性的代表作,其中的一句诗“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为读者带来了坚持的希望,以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鼓舞了与旧社会作斗争的人们。诗中,作者通过对西风吹过时的万物俯首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西风的自由、强大的向往,希望革命能够如西风一样摧毁腐朽的社会,带来春天的希望。其中西风就是作品的主要意象,极具代表性和感染力。

3.2生动性

文学作品的语言生动性就是通过文字描述让作品中的人物、背景、情节更加灵活生动、贴近现实,让读者认为作品中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让作品的感染力更上一层楼。其中,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就以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而著名,例如它的代表作《雾都孤儿》,其中孤儿奥利佛的凄凉悲苦、小偷费金的唯利是图、梅里夫人的善良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孤儿奥利佛的语言充满童真,流氓的黑话、好人的敬语,都体现了狄更斯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让人物充满了生活化的气息,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另一方面,每个人物的衣服、打扮、面貌形象和出场场合都经过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完美的符合了人们印象中的人物形象,让作品显得更加真实,张性十足,充满了活力,让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伦敦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体会出作者对时代的批判性看法和深邃思想,并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这种语言艺术的生动性对文学作品的表达功不可没。除了人物刻画的生动性,文学作品中背景的生动刻画也是体现语言文学生动性的主要方向之一,美国作家福克纳就是代表作家之一。福克纳在写作中创造了一个名为Yoknapatawpha的虚幻城市,他在一系列的作品(如《喧嚣与骚动》、《献给艾米丽小姐的玫瑰》等)中使用了这个城市的设定,福克纳描绘了这座城市的地理、风貌、风俗习惯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琐事,非常细腻生动,犹如真的有这样一座城市一般。这无疑大大的提升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仿佛书中的人物正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中,正在经历书中发生的事情,让人沉浸其中。这种背景刻画的创作方式和马克吐温所倡导的“地方色彩主义”和“本土主义”相类似,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历险记》的背景和人物都有一定的联系,风格明显。地方色彩主义就是语言艺术的生动性的明显体现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详尽的语言文字描写创造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地域背景,犹如让作品中的故事在真实中展开,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让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是展示语言艺术生动性的代表流派之一。

3.3情感性

文学作品的情感性是文学的基础,是语言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是作者情感的外在表达。作者的作品中的文字表达方式,体现着作者想要表达的诉求和强烈的情感宣泄。例如荒诞派的作品,在伤感主义先驱托马斯格雷的《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文字苍白无力,只有空洞的怀古伤今,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但作者就是使用这种空洞的苍白文字表现出了他想表现得虚无和空洞,文字和思想高度统一,深刻而富有内涵。还有《小镇畸人》,美国作家安德森的代表小说之一,作者使用精神病人的视角来描述整个小镇的生活状况,文字凌乱不堪,前后跳跃,没有大小写的区分,连标点符号都时有时无,以一种十分强烈的既视感完成了作者想要表现的小镇的无助和混乱,通过这种辛辣的讽刺手法,表现出了小镇居民对于爱的渴望与追求,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这种强烈的情感刺激促使着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当然,诗歌是所有文学作品中对情感性的表达最为深邃和激烈的文学形式,诗歌在表现诗人情感方面独具优势,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各种的强烈情感,有失落,有困苦,有爱情,有悲伤,有热爱,有质疑,有无奈,有渴望,所有的情感的无法诉说都包含其中。弥尔顿的《失乐园》,写出了诗人对于上帝的种种质疑,便显出了诗人对理性的向往和对进步的渴求;沃兹华斯的《独自云端漫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崇敬之情,欢快的气氛溢于言表;佛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不为任何选择而动摇;济慈的《夜莺颂》通过对夜莺的歌声的描绘歌颂了自然地美好,反衬了世俗社会的丑恶。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了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对文字的加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进作品的字里行间,赋予其艺术性和情绪感染力,这是语言艺术的情感性的有力体现。

3.4含蓄性

语言艺术的含蓄性,就是人为的留白,将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隐藏在文字中,为读者留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深入探寻作品中的隐含的秘密。用有限的文字表现无限的内涵,是语言文学含蓄性的极致表现。作者通过少量的文字描述,将读者带入其所构建的无限世界中去,带领读者探索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我认知的探索表达,体现了作品的深邃性和含蓄性。但这种含蓄性并不是故弄玄虚,弄出一些极为自我、解释不清的所谓“艺术”,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深度并不是天差地别的,读者是可以赏析文学作品、并能够明白作者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宣泄的,太过于直白的语言文字缺乏文学上的美感,并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也不利于作品的流传和深入探索,因此,保持作品的含蓄性,以拟人、神话、比喻等方式进行作品表现,是增加作品深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意向的有效方法,但丁的《神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但丁描述了一个梦,梦中他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见识到了世间的种种不公。他通过这种隐喻和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将其对国家和宗教的不满和讽刺激烈而含蓄的表达出来,既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性,也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带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是表现语言艺术的含蓄性的代表之作。当然,《神曲》的原作是以意大利的地方方言写成的,并不是英语文学,但其极具代表性且一脉相承,流传版本也是以英语版本为最广,其文学性、艺术性极高,所以以之为例。

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当代文学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一、当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学既然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不同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就能在一些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我国现当代文学对目前有情境、体系、性质的反映,这样有助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现代中国一百多年来所历经的风风雨雨,还有怎样使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设置当代文学课,即能够提升留学生汉语交流能力,又能够知晓把握我国文化知识、语言环境。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现当代文学课也是不能缺少的重要一部分。文学课能够有效促进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累积,促进其言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在有效范围内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面对现当代文学课的授课过程中,犹豫授课时间有一定限制,一些作家的作品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作品必须保持有效性等原因,经常会有文学课上重视现代文学而轻视当代文学的现象。在这之前在研讨留学生对现代及当代文学的教学中,许多人也会把现代文学当做教学的重点,更有甚者有人会仅仅研讨现代文学的教学。现实中当代文学虽然是现当代文学教学范围的一个重点内容,但人们还是没有将其归入研究范围内。

二、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对对外汉语留学生课程的教授始终是以基本的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即使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也无法与语言知识的教授脱节。 从语言知识的系统教学上来看,当代文学的言语是最灵动的,也是最基础的,他是留学生最喜欢学习的最容易理解的。留学生刚刚来到一个国家,最先要掌握的就是与当地的普通群众进行交流,也是保障他们基本交流的前提。大多数留学生想要学会的是当地的文学常识,而不是很难理解的文言文。留学生更喜欢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或者是当地的方言土语,这些都能挑起他们的好奇心。而那些优雅的、高深的文学语言只有在当代文学中才能寻找到。事实上,只有适应时展潮流的文学语言才会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才能适应社会生活规范。新的时展下,文学语言更平民化、更加通俗才是人们追捧的流行文化。

生活中,流行文化、流行文学或许才是最灵动鲜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而文学语言接收一些流行文化是可以接受的,文学语言有很多限制与规范,这些都会阻止其向大众接受化发展。文学语言在接受流行性的同时,还有自己所要承受的规则,它担负着一个民族语言的纯洁性、经典性、与规范性,还要拥有其自身特点的艺术性。

三、当代文学要适应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对象

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的经验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受到大力追捧的青春文学也可以收进当代文学的课程内。青春文学的重点毋庸置疑要放在“青春”两个字上,韩寒、郭敬明、饶雪漫等大多数青年作家以及他们洋溢着青春的作品中,很容易与作为同时代人的留学生产生共鸣,这些作家的作品也真正的在当下受到追捧,相当受欢迎。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仅仅是长篇小说的编写,每年就会达到一千部以上,就不需要提很难计算出数量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了。校园文化、穿越魔法、情感纠葛等各种层面、各种题材,都有在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找出映射,文学时刻紧握、把握历史的脉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因为它精彩的情境画面,唯妙的故事情节,更加易激起留学生追捧兴趣。产生兴趣,也就产生征服欲望,才能促进其语言知识的学习,这是文学无法替代的魅力。回到教学中,对明确的教学来说,在认真研读文学知识的同时,恰当的坚持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也是提升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要保障。

四、当代文学要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服务

第6篇

关键词:文章美感 文学美感 比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1]也就是说,审美教育并非是文学作品的“专利”,文章也有其丰富而独特的美学蕴涵。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从本质上来讲,二者都是读写实践活动中直观到人的本质力量时产生的心理愉悦,都具有直觉性、主观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特点,都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但由于题材、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各自的特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美与艺术美

从题材这个角度来讲,文章讲究实用美,文学则侧重艺术美。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在“得意致用”,以“实用美”的姿态存在于审美教育中。而文学作品的创作,其特性在于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重在“陶冶性情”,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

文章的“实用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社会三大领域。一般来讲,学习说明类文章主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自然和科学的能力。例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学了《被压扁的沙子》我们可以探索到百万年前的地球活动,感受科技的神奇与魅力;学习新闻演讲类文章、议论类文章的重点则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如学习《过秦论》一课,使学生懂得了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道理;而对于记叙类文章的学习,则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文章所呈现的“实用美”形态,能够吸引读者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具体关注,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索读物字面所包含的信息和意义,从而获得审美的满足。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反映主客观世界的方式是艺术的,其呈现的内容是一种艺术认识,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美”魅力。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特征集中表现为: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主体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文学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文学作品中往往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文学鉴赏也具有主体性特点,所以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艺术美的形象性既表现为艺术形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塑造,其典型的“形象性”彰显出文学创作不朽的艺术魅力。艺术美的审美性是文学作品的根本属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正因为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文学作品中,才使得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魅力。文学的“艺术美”使读者陶醉于艺术鉴赏,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

二、显性美与隐性美

在主题的表达方面,文章讲究“意旨鲜明”“一目了然”,展示出“显性美”的美感之态。一般来讲,无论是传达准确的信息、说明已发生的事实、宣扬有益社会的道德等,都需要直接明确的观点表达。而文学作品则讲究“意在言外”“隐晦曲折”,表现出“隐性美”的审美特征。文学作品侧重含而不露的表达,而且表达的越含蓄,作品的艺术性越高。

文章的“显性美”表现为作者观点的显豁性、明确性和单义性。杨道麟教授指出,在文章作品中,“无论是对‘善’的褒扬、倡导,还是对‘恶’的鞭挞、拒斥,都应直截了当,痛快淋漓。”[2]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一般直接明确地表达出对社会生活中人物、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并对其作出精简明了的评价。如《我的老师》《回忆我的母亲》等;许多议论类文章作品,其中心思想往往以明确的语言直接在文中出现。如《谈骨气》《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等;在应用文、新闻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中,其观点表达更为清晰显豁、鲜明准确。即使书信体文章作品,作者也常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爱憎分明、激浊扬清”的思想倾向。这种直言不讳的表达,能够让读者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享受。

文学作品的“隐性美”表现为作者观点的模糊性、含蓄性与多义性。关于这一点,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有相关论述。他提出了“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的观点,甚至还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3](P334 -335)具体到每一种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又各有不同。诗歌的主题往往隐藏在陌生化的语言符号和特殊的意象中,如《雨巷》对“油纸伞”“雨巷”“丁香”的描写。散文作者在表现主题时,总是要借助具体的人、事、景、物,如莫怀戚的《散步》;而小说和戏剧因为其文学形象的模糊性、语言的多义性、作家思想感情的暗合性等,其作品主题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如的《雷雨》,其中就折射出了阶级斗争问题、反封建问题、婚姻问题、命运问题等。文学主题的隐性表达,更能激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波澜,从而获得潜移默化而又耐人寻味的美感。

三、典雅美与清丽美

关于文章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刘勰有言曰:“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4](P530)也就是说,奏章等应用性文章的语言讲究“典雅美”,诗赋等文学作品的语言追求“清丽美”。文章特别是应用性文章,因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公私事务的需要,常常运用“典雅性”的指称性语言,如应用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等。而文学作品因“悟意审美”的艺术追求,则多采用“清丽性”的非指称性语言,即富有意味的艺术语言。

应用性文章是一种实用写作,旨在客观描述现实世界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问题,这种实用性特征就决定了应用写作的语言应讲究“准确、客观、范、凝练”的“典雅美”。如应用语体中公文的写作,经常用一些像“承蒙”“兹因”“拟于”“收悉”之类的词语,还有一些如“祈请复函为盼”“如蒙慨允,不胜感激”的固定词语搭配,有时还会用一些平仄清晰、格式工整的四字成语穿插其中[5]。对于写作者来讲,这些平实的、凝重性词语的使用,显得端庄而不失礼节;对于阅读者来讲,也能在心理层次上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诚恳;而对于真正的大众读者来说,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实”“美”双全的审美感受,更能深入人心。

文学作品的创作,重在“悟意审美”,所以文学语言追求“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的“清丽美”。文学语言的清丽,主要是通过描写、抒情以及比喻、夸张、对偶等各种文学表现手法来体现的。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关林黛玉的肖像描写,在宝玉眼中,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B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人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虽是纯描述性的语言,却把黛玉与众不同的姿态风情很好地展现给了读者,使之读之如在目前,即便是合上书来,也能轻而易举地从脑海中提取出黛玉的娇俏柔弱与美丽动人来。这段文字的成功,就在于其对语言的文学性处理。对偶、比喻、对比等种种修辞手法的艺术化处理,不仅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而且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可谓是入木三分,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持久性美感,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四、规范美与奇变美

结构美是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的重要美质。文章结构要求形式规整、整齐划一,侧重于“规范美”。文学形式则不然。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味的整齐罗列,一味的平平淡淡,读来总是少了些味道。而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创作手法,却能够使得平淡无奇之文显得一波三折,活泼而蓬勃,具有“奇变美”和鼓动性,也更能够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爱好,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根据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文章的审美要在规整范式上下工夫,讲究的是“文有定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注重实用性的工作或者管理来说。统一、规范,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从而极大地提高办事的效率,更利于各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新闻消息《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其文章结构严格遵循“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统一形式,给人以规范严谨美。又如议论文要求结构规范、层次分明,《六国论》一文就是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展开论述,给人以逻辑论证美。至于其它文章文体,例如书信、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申请书以及计划总结等,其写作形式都要求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格式规范。读这样的文章,总给人毫不含糊的“规范美”。

文学艺术更多地侧重于“文无定法”,它追求的是“文似看山喜不平,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变美。“文学最忌刻板固定的格式,它追求结构的艺术性,最重文眼、起伏、疏密、悬念的设计,精心为暗示主题服务。”[6]以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其行文可谓跌宕生姿,引人入胜。具体来说,文本结构的安排、故事情节的构思、人物形象的塑造、背景环境的设置以及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无不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奇变美”。波澜起伏的文学作品形式,会带给读者扣人心弦、耐心寻味的审美感受,使其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彼此无法取代。但不管是实用、艺术;显性、隐性;凝重、清丽还是规范、奇变,对于教学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深层次地认识文章与文学的美感特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求把握美感教学的规律。只有这样,为师者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杨道麟:《文章作品的美学境界的特质》,焦作大学学报,2012年,第02期。

[3]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4-335页。

[4]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0页。

[5]张永明,裴婉辰:《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兼谈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04期。

第7篇

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汉语言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用语。是在规定时间内,依据教学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最终为达到某一教学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是汉语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也是汉语言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同样,汉语言教学语言也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汉语言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的重任,要求汉语言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因此,汉语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这也决定了汉语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决定了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的特点,依据学科和教授对象不同:既要严谨规范有科学性、学科性和教育性,又要不乏幽默性、启发性、简明性和可接受性。恰当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但有利于学生轻松顺利地接受知识,还有利于汉语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并建立威信。

2汉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一般具有的风格类型

汉语言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风格由一般语言、文学语言和态势语言三个要素决定,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创性。每个汉语言教师因个体在性格、知识和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那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汉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风格类型一般有哪些?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发现,汉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从制约汉语言文学教学语言的主客观因素来看,汉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大体分为:质朴型、情感型、典雅型、通俗易懂型、机智幽默型等;按照姚鼐的分法,有优美型、阳刚壮美型和刚柔并济型;笼统地说,还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除了这些分类法,依照汉语言教师自身性格不同来分类,大体又可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风格。一般性格活泼的汉语言教师所采用教学语言的风格是外向型,其特点是:声音洪亮、语速偏快、感情充沛、幽默风趣;性格偏于内向的汉语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语言是内向型风格,其特征是:音调适中、语速较慢、庄重典雅、朴实无华。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一般来说,外向型教学风格,由于教师音调较高、语速较快、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较为丰富,所以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率较高。长期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学习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因汉语言教师输送信息速度较快,信息量过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大脑来不及反应,造成知识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严重导致接受信息的障碍。教育的学生容易草率思考问题,不能细致周全掌握知识要点。内向型语言风格,教师往往音调较低、语速较慢、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单一或缺乏,但能细致周密教授每个知识点,学生容易接受消化全部知识,不容易出现积压和疏漏。教育出的学生往往思维周密,考虑问题周全。不利影响是学生长期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学习,因教师讲解较慢,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学生会有瞌睡发困之感。可见,不同的语言风格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每种教学语言风格各有利弊。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语言风格,应根据学科不同、教授对象不同,进行灵活调整。高效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帮助学生轻松顺利接受知识。

3实现汉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方法和途径

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语言。一般具有规范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几个特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艺术化效果,应掌握如下方法和途径。

3.1实现汉语言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方法

(1)注意课堂语言的声调语速和韵律节奏。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所采用的语速语调和韵律节奏也会不同。适中的语速语调和韵律节奏作用于学生,能引起学生共鸣。

(2)进入角色,带着感情讲课,充分发挥表情和手势等非语言因素的作用。在教学语言艺术化的课堂中,教师衣着整洁,面部表情和手势丰富,针对不同学科和内容,充满感情地运用丰富适当的词汇和语调进行讲解,一定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有助于学生轻松接受课堂知识。

(3)运用修辞方法,让课堂教学语言生动起来。语言艺术离不开修辞,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知识的讲解,能引发学生联想和思考,使得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善于引用诗句名言,使教学语言文学化。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引用古诗文和名言警句,能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大胆穿插幽默段子、笑话和小故事的娱乐手法,使得课堂真正充满艺术魅力。但要注意分寸,不可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

3.2实现汉语言教学语言艺术化的途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要使用艺术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就需要汉语言教师像演员一样在平时多练基本功。

(1)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教师深入钻研,吃透教材,自会思路清晰,逻辑分明,语言贴切。

(2)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艺术化的教学语言,离不开教师自身深厚的专业知识,也离不开教师阅历的丰富和知识的广博。还要多增加自己的情趣,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才能把自己的高雅情绪传染给学生。

(3)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如果一个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课堂教学中就不会有高度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感情,也就不会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学中,能轻松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有浓厚的教学兴趣和对学生的爱。

第8篇

一、诗学与翻译诗学

诗学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一书,是指组成文学系统的文体、主题与文学手法的总和[2]。在以后的发展中,诗学成为文学领域含义丰富的术语,既涵盖宏观层面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流派,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文学创造艺术手法,尤其强调审美性和艺术性。由于文学作品有别于科技文献,具有歧义性、伸缩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也就带来了文学翻译诗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译者在遵循翻译伦理的前提下需要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实现文学翻译的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生,达到审美的、诗性的境界和目的。最早将“诗学”概念引入翻译研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批研究者,其代表人物为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他们的翻译研究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流派的客观诗学,发展了形式主义的诗学观[3]。1973年,法国第学教授、著名文论家、翻译家亨利·梅肖尼克(HenriMeschonnic)在《诗学———创作认识论和翻译诗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翻译诗学”这一术语。他认为诗学是一个比语言学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系统,是“关于作品价值和意蕴的理论”,翻译理论应该包含在诗学之中。文学翻译具有特殊性,文学文本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理解必须纳入诗学轨道,而不能简单地用语言学去诠释。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是建立在将作品理解为一个整体的理论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实用语言学”,而是一种“实验性诗学”;翻译是一项“超越语言之上”的活动,是一项“阅读创作”活动,是历史主题的“重新表述”,是“中心偏移”(disinterment);翻译诗学具有历史性,力求在原语与译语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种种矛盾中得到一个历史客观性的解释;最后,梅肖尼克重点批驳了“形式与内涵”的二元论,提出由于翻译是关乎作品整体价值的科学,因而能够缩小翻译中所涉及的种种矛盾[4]。1999年,梅肖尼克的另一部专著《翻译诗学》继续强调了翻译的历史性,提出了“话语”和“节奏”两个重要概念。“话语”是言语的单位,也是文学的单位,话语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言语风格,使翻译具有了诗学维度;“节奏”是主体对话语的组织,同时包含了对意义和形式的组织,因此,节奏也包含着一种主体性。在每个话语中,节奏都不尽相同,因话语而异,因时间而异,它同时也组织着内容与形式,体现了文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因此节奏应该被视作是文本价值的一种体现,从而有助于翻译理论和实践跳出形式和意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梅尼肖克还提出用意指方式(signifiant)和生成意义(signfiance)的概念来取代原来索绪尔提出的“符号”(signe)和“涵义”(signfication)。意指方式指产生意义的动态过程,生成意义是包括了一切意义的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意指方式和生成意义的融合称为“节奏”。抓住“话语”的“节奏”使翻译成为一种重新写作[1]。2007年,梅肖尼克出版《翻译的伦理与政治》,2011年,该书的英文版由JohnBenjamins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可以视为《翻译诗学》的续篇。在此书中,梅肖尼克关注文化问题对翻译研究的冲击和影响,认为无法倾听到语言节奏的译者一定是因为文化传播的原因而引起失聪,他反对用诠释学来解释语言符号的二元观,主张诗学翻译。对于伦理和诗学的关系,梅肖尼克这样阐述:“根据我的定义,伦理并不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是某一主体的追求,该主体努力通过其活动来构建自身。但是该主体的活动也正是另一主体用于构建自身的活动。”[2]翻译文化学派旗手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Lefevere)认为诗学是制约翻译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文学观念的别称,一方面是指文学技巧、文体、主题、原型人物、情景与象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3]。勒菲弗尔提出了影响文学翻译的三要素即诗学(poetics)、意识形态(ideology)和赞助人(patronage)。勒菲弗尔的翻译诗学突出了翻译对源语作品文化层面的改写、操纵以及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总之,诗学的形式、意义、产生和消亡是翻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文学翻译诗学中译者的地位、策略、主要操控因素等具有重要的文学、社会、文化传播和文化建构意义。

二、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诗学建构

现代语言哲学颠覆了语言的“工具”论,认为语言是我们在世的居所,并且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语言聚合现象的翻译研究首先要建立在语言学之上,但翻译不仅仅是一项语言行为,它更涉及到语言本身就已经包含的文化问题,翻译的文化视域在本质上赋予翻译行为一种合法性,因为将翻译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就会发现翻译文本参照物不应该是源文本,而是翻译文本所处的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环境以及目的语与源语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学翻译是一个以译语来消化、吸收“异”的过程,翻译转移、吸收原作的“异”以促进本国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同时,被翻译和转移的“异”在译语文化中获得新生,因此,文学翻译具有再创造性和意义再生性,需要突显译者的主体性。同时梅肖尼克和勒菲弗尔的翻译诗学均强调文学翻译的整体性和历史性,有必要在文学翻译诗学建构中把文学翻译放在宏观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去考量。需要指出的是,文学翻译绝不能随意而为,它的要求极为明确,即原作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不得歪曲。因此语言哲学背景下建构文学翻译诗学必须考虑语言、文化和翻译伦理三个维度,缺一不可。1.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从本质上说,主体性是人活动的能动性问题。“人之存在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等。”[1]翻译诗学是有关文学翻译的诗学,而文学翻译的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二度创作”过程,梅肖尼克翻译诗学提出的“中心偏移”说强调译作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延长源语作品的价值,为此,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而是两套不同文化系统的相遇和冲击[2],是一个译者选择和再创造的过程。这样才能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纳进新鲜空气,从而使源语作品的艺术生命在新的氛围里得到重新锻造。为此,文学翻译诗学需要确立译者的主体存在,译者作为主体的存在是文本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翻译诗学的发展和译者主体性的显性冲动,中外译论中关于以“规定性”和“忠实性”为目标的理论就具有了一定的狭隘性,因为它们抹杀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全部的文学特殊性”。文学富含诗性,文学性的意蕴既隐身于语言,又超乎语言之外,诗意贵在体悟,犹如悟禅。梅肖尼克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一方面包括对源语作者主体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译者能够以创造性的翻译再现源语文本的节奏,实现中心偏移。“在处理语篇的过程中,我们输入了我们自己的信念、知识、态度等。其结果是,在某种程度上,任何的翻译都将反映出译者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观,即使自己尽量地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毫无疑问,在大多的科技文献、法律文献和行政文献的翻译工作中,这种风险被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是,文化取向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潜入……只要涉及具有主观性的话语,对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诸种微妙的侧重肯定是千差万别的。”[3]由此可见,译者的主观体验和主体参与对文学文本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文学翻译诗学的、文化的生成转换中,译者必须跳出传统译论中“忠实”的束缚。语言工具论排除了一切文学翻译,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有别于实用语的“诗语”。语言哲学维度下,语言本身具有“创造性”,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vonHumboldt)特别反对西方语言观中把语言当作人类可以任意取舍的制品和任意分解的工具,在他看来,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绝不是产品(Ergon),而是一种创造活动和精神劳动(Energeia)”[4]。此外,语言还具有“经验性”和“历史性”的特性,带有深深的时代印记。“每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音调、色彩、生动性和氛围。每一段文字除却其字面及具体的含义外,如同每一段音乐一般,还有其不甚言表的蕴意,这也正是诗人意欲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之唯一所在,而这也正是这层蕴义,才是译者当致力反映的……为了道出文学作品的这种文学蕴义,首先要抓住它,光抓住它也还不够,还要重建它。”[5]翻译不是单纯的认知行为,而是施为性很强的目的行为,是创造意义上的“作”,即对源语意义的读取和对目的语意义的建构: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往往会在翻译策略中倾注自己对译语文化的想象,以增译、缩译、节译、改变甚至伪译等诗学变体手段,达到对阅读的抵制和积极干预;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译者的主体性通常会以译语文化为转移,译本成为了文化“他者”和审美文化的喻体。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解构了以“忠实”为归依的“同一性”,形成了双重或多重的“异质性”。它理解、阐释、传递意义,同时也创生和赋予意义,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2.明确文学翻译是一种意义再生过程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其任务是帮助人们了解另一种语言所设置的意义域。文学文本是一个意义开放的系统,它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和一成不变的。汪正龙认为:“在文学理解中读者面对文本也泯除了时间的沟壑,处于常读常新的‘共在’之中,在意义的反省中自我的构成与意义的构成是同时的。时间沟壑的消除和理解的当下性走向使历史理解与美学理解相近。”[1]翻译不断地建构语言世界,生成文本,是使原作的意义显现出来的过程,是一种创生意义的文化行为。译者阐释文学文本就是阐释文本所设计的可能世界,各以其情而有所得,各以其智而有所悟,所谓“诗无达诂”、“以意逆志”正说明了文本意义的非终极性和意义再生的必然性。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对语言写就的文学作品也会产生新的理解。利科曾经把源语文本比作一条不断延伸的“地平线”:作者的本意被他写下的文本所“占有”“、盗用”、“远化”或“异化”,历史的文本遗传下来,更加有一种远化的距离感和意义的遗失,今天的读者必然跟它有“文化的冲突”。阅读力图克服这种冲突,“复活”尘封在文字中的意义,也就是重新“占有”文本,但这必定是文本与读者共同形成的“地平线”,眼下的现实场景与历史的距离感相互交汇“,复活”难全“,遗失”难免[2]。加上译者在理解源语文本时存在多重性、兼容性和动态性,所谓“译雪莱使自己成为雪莱”,其实也是“使雪莱成为了自己”。由此看来,文学翻译必定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米歇尔·巴莱特(MicheleBarett)曾经说过:“如果把语言看做意义建构的过程,那么翻译就拥有了自己的巨大生命力。”[3]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体现了梅肖尼克眼中翻译诗学的“历史性”,对于原作而言,翻译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性的关系:“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翻译关系所具有的历史性在目的语当中生产出语义的、句法的物质,这种物质开始时局限在翻译的范围内,接着它会成为语言某些特性发展的因素……在这里所牵涉到的关系问题上,翻译的时刻与语言文化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同等重要。翻译作为一种全新关系,它只能扮演现代化的、全新的角色,但是某种二元对立的概念却将某一文本的翻译视作形式和过时。”[4]文学翻译的语言是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具有弹性、伸缩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给译者以很大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的空间,“文学语言不是直白和一览无余的,留有较大的联想余地与空间,在书写‘空白’与语言尽情延伸中可能会歧义丛生,文学语言的微妙在含蓄的优雅中得以充分的体现。”[5]因此,在对文学语言的艺术品位和多义感受中,意义被延生着、创生着和改写着,伽达默尔曾经说过:“我们有所理解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在理解。”[6]

在此过程中,意义不再是个恒量,而是一个变量,翻译即变异,而非趋同。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翻译的变异绝不是可以随意为之的,译者的翻译也绝不是随心所欲的。维特根斯坦曾经画了一个图,从一个角度看,图形像个兔子,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图形则像个鸭子,这在说明意义不确定性的同时,也表明了意义的相对确定性。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体系中,译者的主体性虽然得到了确立,但对源语文学文本中的各种思想意趣必定要悉心体会并尽可能准确地传达。3.建构文学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翻译诗学是诗学中的翻译理论。文学根植于语言,语言则根植于人类的认知活动和生活体验,这为文学翻译打破形式和意义的二元对立、注重人的积极参与和作品的整体价值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翻译诗学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文化、诗学乃至于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译者总是处在特定的纵的历史文化发展和横的接触层面构成的坐标中,历史文化、时代精神、审美取向、心理结构等因素游走于译者精神历史的深处,化为精血与骨髓。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语言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实现,它属于“话语”,在文学话语中,存在着语言与言语、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融合和回流,翻译与时代环境下铸就的文化及话语结构息息相关。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不再只追求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两个文本之间的形式对等和功能等效,而开始将视野扩展到从文化层面上观照整个翻译事件和行为,翻译关注的重点更多地集中在译语文本的生产者和译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对译语文本接受的影响。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玛丽·斯奈尔-霍恩碧(MarySnell-Hornby)认为译语文本不再仅仅是源语文本字当句对的临摹,而是一定情境和一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文本不再是语言中静止不动的标本,而是读者(译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个文化的语言表现[1]。语言哲学维度下,文学翻译被看作是译入语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文和文学行文,译本在译入语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情况下,译者应该对通过描写翻译中文化的移植、冲突、调适、改造、变形等路径来表现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中所存在的文化精神,建构新的文化意蕴。译者应该转变文学翻译研究核心,从“怎样翻译”到“翻译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翻译”。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与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流通体制的合谋之中,译本的形式、结构和篇章之外的非语言领域,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与符号的指意过程息息相关,文本不可能脱离读者和作者,更不可能脱离非文本的现实世界。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说”,他认为:语言的说出是一种行为的组成部分,或者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语言游戏包括“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2]。维特根斯坦认为“生活形式”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行的、以特定的、历史的继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等为基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或局部”[3]。从翻译视角来看,“生活形式”揭示了语言游戏———文学翻译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文学翻译不能离开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去理解和把握。4.追求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梅肖尼克指出“:伦理,是一个行为问题,既指向自己,又指向他人。伦理即是自己针对自己所做之事,也是针对他人所做之事。伦理就是采取行动,创造价值。”[4]“诗学也是一种伦理。一首诗就是一个伦理行为,因为它对主体,即写这首诗和读这首诗的主体进行了转换。”[5]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我们必然要回到“忠实”的概念,翻译要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是翻译的本质和目的性所在,“源文”与“目的性”并非翻译中两个二元对立的概念,也不是传统翻译思想中的“一仆二主”中的“二主”。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他们的活动从来都是、并且也只能是一种目的语语言的创造活动,然而主体性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因为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主体,要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制约。文学翻译中,追求一一对应的等值固然虚妄,但过分强调差别、主体性和话语霸权等,也不过是为自相矛盾、自我否定寻找借口罢了。所以构建文学翻译诗学的伦理尺度非常重要。在文学翻译中,愚笨的“忠诚”反而会导向“叛逆”,艺术的“叛逆”可能会显现“忠诚”,所以“忠诚”与“叛逆”构成了文学翻译的双重性格,这就是文学翻译的辩证法。许均认为,文学翻译伦理中“度”的把握需要遵循四个关系:积极与消极的关系,积极性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就传达效果而言,二是就翻译态度而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文学作品注重整体效果,追求风格统一,翻译中要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并非违背语言规律,而是对语言体系中的多种潜在因素的创造性的利用,翻译中真正的创造是在彼有此无的情况下的输入;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一方面必须依附源语的语言形式与表达手段,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浮在源文形式的表层,一知半解,脱离了客观的依据,愈“创造”愈“不忠”[1]。

三、结语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以来,经过解释学和现象学,以及结构主义,出现了反本质主义和反逻各斯中心的后现代哲学话语,哲学的语言转向给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领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研究路径“,翻译是重写”、“翻译是叛逆”“、翻译是操纵”、翻译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联结”,是本雅明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庞德的“makeitnew”,是德里达的“延异”,是女性主义批判,是后殖民主义对普遍性和异质性的诉求……[2]梅肖尼克等翻译诗学的倡导者在寻找语言诗性意味的途中,试图摆脱语言学的束缚,但毋庸置疑的是,翻译首先也始终是一项语言活动,语言学是所有翻译活动的共同点和基础[3]。语言学为翻译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供了必要的学科准备,语言学流派纷呈的现状为翻译理论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切入点,而这正是我们熟知的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理论取决于其文学的理论,翻译则取决于其语言的理论,语言的理论取决于其节奏的理论,断续的理论取决于连续,因此,语言的理论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翻译的理论与实践。”[4]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而语言的本质能够通过翻译得以彰显。文学翻译充满了现代性的张力和意义的游移,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李晓红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教授

第9篇

关键词:作文语言;陌生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48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写道:词人忌在老实,以尖新出之。所谓“尖新”就是敏锐独特的意思。在语文作文中,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陌生化的手法。如:历史,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初恋,是我二十岁时掉的牙,再也找不回来。用“手势”形容历史,用“掉牙”形容初恋,这种表达方式很吸引人,确实能令改卷教师眼前一亮。但是这种陌生化的表达方式还不为人们认可,众说纷纭。

一、作文教学需要“陌生化”

所谓陌生化就是“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任何事物经过多次的感受后,人们便开始用“识别”而不是“感受”来接受它,对习惯的东西熟视无睹,产生了一种无意识化。“陌生化”具体到文学作品中,是指作家通过采取异乎寻常的用词方式和各种组词手段,增加读者感受的难度,使注意力受阻,不得不聚精会神,延长了在文字上驻留的时间,进而体会到表达形式的意味深长和表达内容的丰富多义性。如几盏荷花、一杯离愁、一壶漂泊,用“盏”“杯”“壶”来形容荷花、离愁、漂泊,这种天马行空、貌似不合语法规范却有着强烈艺术张力的语言,往往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刺激。

陌生化带给作文一种创新思路,创新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的乐趣往往停留于高考作文风向标,一定要有框框架架、词性搭配要合理等等细细碎碎的要求,习惯于在分析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语句通顺、思想端正,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陌生化的创作正好迎合了学生创新心理,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文要求创新的精神,开拓自己的路,打造一个学生自己理想的世界。它注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思考,拓宽自己的思路,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陌生化的表达效果

语文作文教学是一个过程,它伴随着学生独特的心理活动。在陌生化的指导下,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智慧的愉快的检测,是人所蕴藏的内在潜力的一个辉煌展露,是人的本质的自由实现,指导着学生未来的成长之路。

陌生化的语文作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在陌生化作文教学中,没有预设的框架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己拟设的生活世界中,追问自身言行的合理性,斟酌自己的人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以往的唯师、唯书、唯上观念,培养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和书本的意识,成为一个有思想独立的人。”学生应用陌生化手法,可以将“老照片”喻为“系住瞬间的绳子”;而“汉字”则变成了“当你老态龙钟是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是“书页上的情人”,是“随意摆弄的麻绳”等等。这一奇妙的想象产生了神奇的艺术效果。

语言是用来传达意义的,日常语言以人际交流为目的,文学语言的意义指向要求与日常语言有着显著的差异,它是以审美交流为目的的语言,是一种诗性的语言。陌生化语言便是以比喻、倒装、夸张、象征等方式使普通语言‘变形’。例如,诗人冯至曾经创作过这样的诗句:“我的寂寞是一条蛇”,把“寂寞”比喻成“蛇”,乍一看的却让人惊悚,但是它却把一种难以说清的寂寞之感准确而形象的传达出来――相思之苦像蛇一样的缠绕着自己,挥之不去,正是这样反常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相思的凄苦和幽婉。陌生化的这种表达效果我们不能否认,他实实在在存在于文学表达中,欣喜于读者的心理。

三、借“陌生化”激活课堂

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强烈的好奇心,是语文作文的内驱力。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人具有的本能的惊诧力和好奇心逐渐消逝,审美感觉逐渐钝化,陷入一种无意识的认识状态。在作文教学的长期过程中,教师容易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风格,而学生对教师渐渐地熟悉,这就造成了学生感觉的钝化、思维的拘束,使他们失去了作文的激情和动力。我们总是埋怨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没有真实感。试想,在这种为写作而写作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怎能写出语出惊人的文章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真正优秀的教师,总会在教学当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启用智慧的、灵动的教学方法,不断打破学生的惯常思维,维持或者重新激发学生已经逐渐退化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首先,教学情境的陌生化。教学情境指的是伴随或者弥散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氛围。在一个熟悉的氛围下,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一种积极的充满活力的情绪,难以激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并且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制造陌生化的情境,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让学生在一种新鲜活力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如在作文教学中应用一些道具,到草坪上、公园里、马路边写作文,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并且“创新”,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

其次,教学内容的陌生化。不要再整天写一些论人议事的文章,多写点如《校门》《怀里抱狗的人》等等,平时生活中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东西。平常的东西、平凡的世界需要发掘,要让学生学会发现,教师必须首先要有所发现。

最后,教师是陌生化的反思者。语文作文的课堂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舞台,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惯例行为,教师习惯于同一种教学模式,有的教师教学多年来,教案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这些都是缺乏反思精神的表现。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思维受到限制,会很自然的接受某种情况下人们普遍接受的对问题的看法,缺乏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必须做反思的先行者,尤其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应该保持一种警觉和改进的状态。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地成为一个反思性实践者才能在文学作文教学的舞台上赢得热烈的掌声。

四、陌生化的误区和出路

“陌生化”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提出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和思想,是对传统语文作文教学的一种超越。“陌生化”指导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批判和变革了长期以来的单调的语言表达形式,也走出当前教育过分追求分数的樊篱,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可以很好的更新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陌生化”观下的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堂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静态的、封闭的,而是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

然而,文学理论不同于生活理论,好文章更应强调准确、语言规范,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要为了追求新奇而生造除了自己谁也不懂的词语。不要为了“严密”而使用令人费解、语法无章的长句子。不要为了体现时尚而乱用方言或网络语言。一味强调陌生化,会让语文作文教学走向死胡同。陌生化的语言确实很美,但却很抽象。学生并不能理解,好在哪里不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还处于一个比较浅层次的表层上。但是陌生化的表达方式很吸引学生,如果应用过度,可能会导致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真正的文采,是丰富的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形态,是精神琼浆的自然流淌。要使文章有文采,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以通俗口语表达为好。如果一味追求华丽,花里胡哨,矫揉造作,那不是真正的语言美,而是一种卖弄,是不可取的。因此,“陌生化”可以运用于作文中,但一定要注意适当、适量。

五、小结

无论什么样的理念,我们既要有一种勇敢的创新精神,也要怀着一种谨慎的态度、高明的眼光和冷静的判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放逐、思想的遨游,是一种知、情、意融合在一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最高贵的品质就是还给参与者一种精神的自由。在“陌生化”理论观下的语文作文课堂中,学生不再冥思苦想、埋头苦写,而是轻松地放飞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悟。但“陌生化”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之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深化,终点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唯愿沿着这光明之路前行,如诗人里尔克所说:“我生活在不断扩大的圆形轨道,它们在万物之上延伸,最后一圈我或许完成不了,我却努力要把它完成。”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徐龙年.论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J].教育评论,2003(4).

[3] 李欣章,邵长飞,胡 敏.论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9).

第10篇

[关键词] 字幕 典故翻译 逻辑 明确 词语艺术

1.引言

近十几年,从欧美引进的电视连续剧数量不断增长,产生了一批欧美剧迷和热衷于影视剧字幕翻译的业余爱好者。解放初,我国引进外国影视多采用译制配音的办法,并逐渐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但随着近二十几年国民英语水平的提高,相当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喜欢英语原声配中文字幕的影片甚于译制配音影片,因为英语原声的听觉效果更好,而且配置中文字幕无需译制导演、配音演员,只需翻译和字幕制作人员,简单便利。而网络便捷的传播方式更是促进了大量中文字幕外语片的引进。

典故是话语中所引用的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典故的翻译是一个难点,也是传播他国文化的有效手段,译者常用的手法是在文后添加注释,译文读者在阅读正文的同时对照阅读注释,对典故的来历和含义加以了解,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然而影视翻译因影片特殊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不可能对对白中的典故详加解释,因此给译片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带来困难。很多情况下,典故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由此产生的词语意蕴在翻译过程中流失,削减了影片的魅力。在影视翻译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提到了各种翻译理论和语言理论如功能翻译理论、关联理论的应用,和一些具体影视翻译的策略,如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直译、意译、套译、化译等,为字幕翻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实践指导。影视艺术是结合画面、语言、音乐的综合艺术,它的评判标准区别于三者独立的评判标准。影视特征除了它的大众娱乐性、影视语言的综合性,还具有文学属性,这就决定了影视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或者文学翻译的特殊分支[1]。影视的语言相对于书面语言要求更清新简洁、明白晓畅、活泼生动,然而影视语言同样也是文学语言,同样遵从文学语言的规律,文学语言所要求的上下文的逻辑连贯、叙事的明确流畅、用词的生动活泼同样适用于影视语言。以下就以这语言准则的几个方面,引用美国连续剧《豪斯医生》的例子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

House M.D. (《豪斯医生》)是美国2005年9月在FOX电视台首播的一部连续剧,剧中的主角House (豪斯) 是一位医学博士,出色的诊断专家,言语机警幽默,旁征博引,机锋百出。有别于其它欧美影视剧的是此剧大量运用了历史、传说、文学、宗教、音乐、影视、体育等典故,因此对不熟悉欧美文学、美国当前社会背景的观众和译者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字幕翻译的质量不高,那么整部剧的魅力会削减大半。网上流行的外来影视剧视频中,风软字幕组翻译了大部分作品,得到较高的认可。且看他们的《豪斯医生》翻译实例,并分析典故翻译的得失。

2.对白的逻辑

钱歌川先生说:“逻辑是翻译者的最后一张王牌,是他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俗话说‘岂有此理’,正是翻译者随时需要的考虑,凡是翻译出来的一字一句,一事一物,都必须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否则必然有误。”[2]影视字幕翻译中如果出现文理不通或莫名其妙的句子,几乎是理解错误,不合逻辑的误译。试看下面几个译例:

例1 ——有些医生有救世主情结,他们需要拯救世界,你有魔方情结,你需要解决难题。

——说完了?你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音乐方面的资料吗?我最近在听。

这是《豪斯医生》第一季第九集中Wilson和House在法庭席上的对话。House执着于诊断病人,找出病因,明知必输,为了争取诊断时间也要把签署了“不予以抢救”协议的病人告上法庭。他的好朋友Wilson说他有 “Rubik’s complex” (魔方情结),总想解谜。以上翻译House的回答让人困惑,话题怎么从魔方一下子转到流行音乐,思维跳跃的幅度太大,而回答跟影片的上下文毫无关联,显然是违背逻辑的误译。且看原文:

——You know some doctors have the Messiah’s Complex. They need to save the world. You’ve got the Rubik’s Complex. You need to solve the puzzle.

——Are you done, or do you have more references to 1980s fads? I’m trying to listen to this.

译者显然对 Rubik’s Complex 的背景了解不够,加上后面句子中出现的 “listen”, 想当然地把 “fads” 当成了流行音乐。“Rubik”是指匈牙利的Ern? Rubik,1974年他发明了“魔术方块”,即魔方,也称鲁比克方块(Rubik's Cube)。在80年代魔方游戏风靡一时,相关的玩法指南的书籍也得以出版。这里豪斯说的 “fads”应该是指玩魔方的风潮,逻辑上才合乎情理,而不是什么流行音乐,更不是最近在听流行音乐。试比较:

——有些医生有救世情结,总想拯救世界,而你有魔方情结,总想解开谜团。

——说完了?还是你有流行于八十年代的魔方的玩法指南?我在听辩论呢。

例2 ——赠给Jimmy Wilson, 年轻的医生。

这句赠言出现在《豪斯医生》第一季第十二集。病人是棒球队球员,给了Wilson一张亲笔签名的棒球卡,卡上有上面的赠言。这一句看起来没什么不妥,细想却让人费解。Wilson医生怎么说也不算是年轻的医生了,四十多岁的肿瘤科主任,而且,写上一句“年轻的医生”意义何在?原文如下:

——“To Jimmy Wilson, the Cy Young of medicine.”

原文中的 “Young”并不是“年轻”的意思,大写字母 “Y”, 而且前面还有缩写 “Cy”,很明显是人名。查维基百科可以知道,“Cy Young” 是美国二十世纪有名的棒球投手Denton True Cy Young. 昵称“Cy Young”来源于这位棒球手的一次快投把看台的挡板都给破坏了,像是给龙卷风(cyclone)刮过一样,记者报道的时候就送了他这个外号Cy (cyclone), 龙卷风。在Young去世后甚至还设立了Cy Young Award基金,奖励优秀棒球投手。所以这句可以翻译成:

——赠给Jimmy Wilson, 医学界的Cy Young.

考虑到中国观众对Cy Young 的不熟悉,可以在字幕中加上“棒球明星”的备注。

可见,文化典故为译者设置了诸多障碍,粗心的翻译容易陷入逻辑的陷进。为了避免少犯错误,译者应该检查译文是否有文理不通,不合情理的地方,多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做到不望文生义,正确理解原文,选择正确的词义。

3.语言的明确

影视语言不同于传统的文学语言之处在于它的瞬时性,画面和对白或字幕一晃而过,观众不能再像读小说一样重读前文,所以影视语言力求简洁清晰,不含混,不模糊,让听者或读者能迅速准确地领会,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影视语言可以蕴涵深意,引起观众深思、回味,但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必须是清晰明白的,而不是反复看了几遍还是不知所云。如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中的一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骗人,而有些人用一辈子去骗一个人。”意思明快简洁却值得玩味。在《豪斯医生》的翻译中,风软字幕组的译者在有些地方还是未能做到明确地表达,翻译出的句子让观众感到迷惑,试看几个译例:

例1—— 难道那三个急症室的医生,两个神经科医生,和一个放射科医生都没发现么?

——树上的鸟也没发现。

在第一季第七集的时候,医生Foreman和House争辩病人是否有大脑肿瘤。第一句是Foreman所说,他列举的医生数目正好是数列三、二、一,House反驳他“梨树上的鹧鸪也没发现”。梨树上的鹧鸪是数数歌《圣诞节的十二天》里重复的一句,其中的一句歌词是: “On the third day of Christmas, my true love sent to me: Three French hens, Two turtle doves, And a partridge in a pear tree.” 这里如果只是译成“树上的鸟也没发现”,不了解这首歌背景的观众会觉得莫名其妙,可以考虑增译的策略。原文如下:

——That three ER doctors, two neurologists, and a radiologist missed?

——Partridge in a pear tree missed it too.

试改译如下:

——难道三个急症室的医生,两个神经科医生,和一个放射科医生都没发现么?

——数数歌里梨树上的鹧鸪也没发现。

例2 ——你说过的,如果Keith的症状是周围环境造成的,那么他一到这里,症状就应该消失。

——如果这里的食物不是放在Riker厨房的案台下,他也就会好些。

第一季第十一集中,House断定病人Keith的症状是家里白蚁咬后的毒素造成,Chase表示怀疑,第一句为Chase所说,House进行了反驳,但翻译让人费解,且看原句:

——You said it! If Keith’s symptoms had an environmental cause, they would have disappeared as soon as he got here.

——If the food here wasn’t one step below Riker’s Island he would’ve gotten better. He’s lost fourteen pounds.

Riker Island位于美国East River,是纽约市十几所监狱所在地。原字幕翻译是错误的,House是在评价医院的伙食比监狱里的还差,造成Keith体重下降。如果仅仅把Riker’s Island作为地理位置名称来翻译显然是不够的,可以考虑翻译这个词组的含义,让句子的意思更明确,观众才看得明白。试译如下:

——你说过Keith的症状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那他到这里后症状就应该消失。

——如果这里的伙食不是比监狱还差的话,他已经好转了。他轻了14磅了。

4.语言的艺术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读者观众可以透过文字画面感受到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所谓“信,辞欲巧”,就是这个道理。翻译也是一种艺术,不仅要将原文准确明白地表达出来,还要艺术地表达。许渊冲先生认为“信”与“达”是翻译的“必需条件”,而把“雅”解释为发扬译文语言优势,认为是翻译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翻译可以不发扬译文语言的优势,但发扬了这一优势的却是更好的翻译。是否符合必需条件是对错问题,是否符合充分条件却是个好坏问题[3]。翻译《豪斯医生》有必要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风软翻译组在翻译此剧的时候有些地方虽然基本传达了原意,但仍有生硬牵强的痕迹,让人遗憾,试举两例探讨:

例1 ——你对她有意思吧?能让你动心的人……

——不是的,在爱与恨之间的界限不是很薄弱的,事实上,中国的长城在爱与恨之间每隔20码就有武装岗亭驻守在那里。

这两句是第一季第三集中Wilson与House之间的对话。Wilson揶揄House对Cuddy有意思,House加以否认,引用了中国的长城作为比喻,是很精彩的一句,但翻译措词不够精妙,有失神韵。且看原句:

——Do you have a thing for her? The only people who can get to you ……

——No! There is not a thin line between love and hate. There is, in fact, a Great Wall of China with armed sentries posted every 20 feet between love and hate.

比较原文和译文,可以看出译文在句式安排和词语表达方面有欠妥之处。House用“a thin line”和 “Great Wall”—中国的万里长城作对比,很好地烘托出爱与恨之间的距离。试改译如下:

——你对她有意思吧?能让你动心的人……

——没有!爱与恨之间并非一线之隔,而是隔着整个长城,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例2 ——你在做什么?

——试图想象任何食物生产部门以外的东西。

此对白出自第一季中第十九集,Cuddy穿了一件低胸的雪纺衫,House拿病历夹挡住自己的视线,Cuddy问他做什么,House说了上面那一句。字幕翻译得不够到位,没起到应有的效果,且看原句:

—What are you doing?

—Trying to think of anything except the produce department at Whole Foods.

Whole Foods Market 是美国一家以天然健康食品出名的食品销售连锁公司,House提到它自然是讽刺Cuddy过于暴露的穿着,以上的翻译忠实于字面意思,但讽刺效果不突出,试改译:

——你在做什么?

——试图想象任何肉铺以外的东西。

“肉铺”没那么含蓄,但不知道Whole Foods的中国观众对它的讽刺含义一目了然,这对于瞬时性的影视效果起到了渲染的作用,发挥了译文语言的优势,应更为妥当。

影视翻译的语言要能体现出原文的艺术效果,简明生动,富有感染力,才能跟画面语言相结合,达到打动观众的目的。

5.结语

典故让文学、影视作品语言变得含蓄而丰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情上的共鸣,也给观众带来更深的思考和回味的余地。限于字幕的空间和影视特殊的时间性,《豪斯医生》当中还有很多典故无法通过翻译完美地传达,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如第一季第四集中,House叫几个助理一起去找染上病毒的病人,说:“Get up. We’re going hunting.” (起来,我们打猎去)。 助理问他去找什么,他回答说:"Wabbits” 这里House要说的其实是Rabbits(兔子),但他故意模仿华纳兄弟公司的卡通片"Looney Tunes"中卡通角色猎人Elmer Fudd的口音。这个角色的特色是口齿不清,总是把"R"发成"W"。简单的一个词,包涵的内容丰富,无法简单地用任何一个中文单词代替。风软字幕组将其翻译成“病毒”,符合情节,但也丧失了典故的含蓄,可见典故翻译无易事。为了保证典故的成功翻译,译者需从语言的本质出发,从合乎逻辑、意思明确、连接流畅、富有艺术等方面加以全面考虑,采用直译、意译、套译、化译、注释等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丰富含蓄的美感。

参考文献

[1] 徐学萍, 朴哲浩. 影视作品主要特征探微——以影视翻译研究为视角[J].电影评价, 2009,(12):59-60.

[2] 钱歌川. 翻译的基本知识 [M]. 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9

[3] 许渊冲. 翻译的标准[J]. 翻译通讯,1981,(1):4

[4] http:///subject/30151?f=qqt

第11篇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汉语

引言:汉语教学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内心想法和知识的传播体,我们运用它去向大众呈现出自己不一样的智慧,那么在汉语教学过程里面,将语言变成一种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基于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升学生汉语能力的方法浅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汉语课堂中教学语言应用的存在问题

在教学语言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习惯与专业能力发挥的差异,总是会存在一些语言应用的问题,也导致了课堂效率的降低,下面对于汉语课堂中教学语言应用的存在问题表达一下笔者的想法。

(一)课堂语言运用单一、缺乏专业性

在课堂教学中,汉语文学非常注重课堂气氛的熏陶与老师语言的融合,但是语言运用较为单一,在教学里面缺乏专业性的表达也是必须要注重的问题。这其中主要表现在,老师运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口语化、专业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进而导致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学生的学习态度仅仅停留在如何上课中,而不是真正的投入到自己的课堂里面。或者已经习惯了这类教学模式,把语言的学习当成任务,从而忽略的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二)教学语言过于直接、不能具备引导作用

我们要充分的体会到这一点,那就是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对于其他类学科来说,有些知识的讲解必须要直接到位。可是汉语的魅力之处在于:一方面我们要懂得知识的应用,而另一方面却要具备语言艺术,将学生的情怀与热情带入到学习里面。因此教学语言太过于直接,而且不能够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所在。

(三)教学语言缺乏魅力色彩

有些时候,一节课堂是否有趣很大程度在于语言的魅力应用。在学生的眼中,如果老师的语言缺乏一定的魅力色彩,总是以学术的角度去讲解,那么也就失去的兴趣的。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少老师来说,语言魅力的缺乏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而如何运用语言的色彩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值得思考的重点。在这其中一定要保持长期学习的态度,因为教学语言魅力的缺乏往往由于教学当中的惯性问题,进而导致了内容的平淡。

二、汉语课堂中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对于汉语言专业来说,虽然它与其他学科拥有相似之处,但是究其本质来说又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对于高等数学应用和一些理科专业,语言成为润色的部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增加。但是汉语则不同,它是一种欣赏的角度和艺术氛围的创造,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潜在兴趣,让他们热爱其中,真正的感受汉语所带来的力量与美好。因此我认为注重语言教学的应用应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保持课堂语言教学的精准性。

对于汉语教学来说,我们一定要做到先去规范课堂语言,在去进行知识的灌输。比如老师在对汉语中语法、词汇、古文、文体、写作等进行辅导时,切不可随意乱用语言,同时也要坚决排除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的语句。其实语言艺术并不是形式上的组织,它是以深入教材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在保持汉语教学的准确性时,要经常的分析教材上面的应用知识,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含义与教学技巧,然后通过严格的耐心去解读知识,通过逻辑性和容易被接受的模式传达给我们的学生。所以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一定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功底,如果对于本身的专业掌控能力还不够,那么做不到将知识真正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因此,提升精准性的另一面就是扩大知识面,然后再用充满魅力色彩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

(二)把握趣味,深入教学。

我们在教学里面,最重要的是大脑,可是知识是通过嘴来传达给大家的,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是否生动有趣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部分。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言谈是衣着的精神部分,用上它、撇开它,就和戴上或摘下装饰着羽毛的女帽一样。”如果说语言是一把钥匙,那么它所打来的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之门。比如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我们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课文,可是不一样的文体、模式、题材,它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课文赏析很活泼生动,有的却十分充满悲伤情怀,或者是一些写实题材的课文,都存在本质的区别。教师的教学想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表达,既能够抒发作品的情怀,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其中,体会文学语言的幽默及标准。

(三)通过语言锻炼学生自身能力。

在一节课堂当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在专业水平与生活语言之间,因此不少老师容易在课堂当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锻炼学生对于汉语文学学习的自能力。其实在教学里面,总是容易犯下这样的错误,那就是一问一答,诸如老师提问“这倒问题的答案是A”,然后学生接下来回应“对”“是”“我明白了”,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存在的很大问题,因为语文更加需要引导,通过充满渗透性的语言去让学生自己明白这其中道理,而是放大老师的位置,让老师变成演讲者。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并不是课堂当中主导地位,而是能够辅助学生走向学的参与者,语言表达的最后目的就是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学习到汉语文化的重要之处。

结语:在教学中,想要真正的提升课堂语言艺术能力,需要的不仅仅是把自己变成一名演说家,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的意义。当教育者把课本当成一部作品去完成时,他也就懂得了语言应用的真正价值,那就是让语言充满艺术的灵动和魅力。

参考文献:

[1]肖慧.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2]刘年喜.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第12篇

1中国电影剧作现状

从中国电影文学剧本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电影初期到1945年左右,可称为发展时期;然后是第三代到第五代导演的文学改编,可称为文学改编成熟时期;第三个则是从第六代导演开始的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时期。从最初的理论到最终的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中国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发展已经比电影大国有了不小的差距。虽然我们可以借鉴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来促进我国的电影文学剧本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电影剧作在理论和观念上还显得比较保守,如何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发展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电影,仍然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难题。

2早期电影的发展

早期电影剧作的发展,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剧本是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电影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文学剧本从无到有,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最开始,中国电影诞生后的一个时期里,拍摄了大量的戏剧短片、风景短片等,只是起到一个记录的功能,直到1913年,才出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剧本《难夫难妻》,该剧由郑正秋编剧,以潮州地区的封建买卖婚姻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包办婚姻的故事。此时的电影剧本与后来的电影文学剧本相比要简单很多,且是采用了与戏剧相似的幕表式。但与戏剧明显不同的是,幕表式的电影剧本开始尝试着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并且呈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有一定的文学叙事的特征,为中国电影剧本的创作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到了20年代,电影剧本创作进一步发展,突破了幕表式的四项结构的束缚,己经有了电影情节的冲突设置等,而且用语言来描述电影动作,有一定的电影化叙述特征,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即不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语言的文学性也比较差。这个时期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公开发表的电影剧本《阎瑞生》,这是一部长故事片,因为故事的长,给了电影剧本发挥的空间,得以铺设结构、塑造人物。同时,这个时期诞生了最早的电影刊物如《影戏杂志》、《电影周刊》等,因为发表出来是要读者读的,电影刊物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电影剧本对文学语言的运用,向文学读物靠拢,电影文学剧本初具规模。

3结语

各种题材的文学都对电影文学剧本的完善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二三十年代的鸳鸯蜂蝶派的小说对电影文学剧本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一直到了40年代,这种影响到达了极致,代表就是《小城之春》。传统小说、戏曲也成为电影文学剧本的重要素材来源,例如《孝妇羹》(取材于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珊瑚》、《荒山得金》(取材自明末抱瓮老人所辑《今古奇观》中的《宋金郎团圆破毡等》)和《莲花落》(取材于绍剧、秦腔中剧目《郑元和落难唱道情》和《刺目劝学》)等等,使得电影文学剧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