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1 10:0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欣赏文艺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精神产品价值判断的双重性
精神产品的问世,它的最终效用是通过与读者、消费者见面而发挥出来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精神产品迈向市场与广大消费者拥抱时,它们还必须经过如下一个过程:即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者(或称精神生产者Ⅱ)根据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或称精神生产者Ⅰ)所提供的原始精神产品的质量的优劣,然后权衡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态势,最后决定是否进行精神加工生产。在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信息量的增多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原始精神产品是难以直接与广大消费者见面的,它往往需要经过精神生产者Ⅱ的选择并通过物化生产过程(如排版、印刷),才得以走向市场,来到消费者中间。如一部好小说,如果作者完成后只锁在柜子里,不拿到出版社出版发行,或者不采取别的办法印刷上市,那么读者也许永远不知晓它;倘若仅凭作者手工抄写并散发到社会上去,那么一是影响有限,二是得不偿失,三是政策所不允许。
既然原始精神产品从问世到与消费者见面,需经精神生产者Ⅱ的选择及物化生产过程,那么精神生产者Ⅱ选择怎样的原始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呢?这就涉及到价值判断范畴,即精神生产者Ⅱ对原始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而广大消费者及政府管理部门又怎样看待和评价经加工、制作而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呢?这又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可见,原始精神产品从产出到投向市场,是要经历一个双重价值判断过程的,即精神生产者Ⅱ和广大消费者都要对原始精神产品进行评判,只是他们的视角和关注点有所区别。
首先,精神生产者Ⅱ选择原始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其视角主要是从经济价值出发的,即他们要反复权衡、考虑购买原始精神产品的产权后,经过扩大再生产,他们能否从中获取利润。在这里,原始精神产品的启迪、教育和升华人格等功能,并不是精神生产者Ⅱ主要考虑的对象(不是不考虑,而是考虑的度有限),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第一件原始精神产品经加工制作后能否在市场畅销,能否赢利。当然,不可否认,在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精神生产者Ⅱ有时也不考虑是否赢利,他们往往唯一专注专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即精神产品的启迪、教育、引导和净化灵魂的功能。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不具普遍性。在依赖市场安身立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精神生产者Ⅱ如果无视经济效益,他们又靠什么维持正常的生产及其生活呢?在此,笔者无意完全把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对立,它们有一致性,亦有矛盾冲突性。任何一个精神生产者Ⅱ在刚刚开始进行精神产品的制作时,首先考虑的还是其经济价值,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既无法生产,更无法来补偿、赞助高、精、尖精神产品的出版及发行。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很多出版部门都是先通过出版一定的通俗读物,积聚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来扶持、赞助高、精、尖精神品的出版发行。这是精神生产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此勿需过多的非议和指责。
既然精神生产者Ⅱ对原始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我们称之为前判断)主要是从其经济价值出发,而这种价值评判又影响和决定了精神产品的制作及出版发行,那么我们又如何评判经加工制作而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呢?(我们暂把此判断称作为后判断)后判断又是怎样影响着精神生产的发展呢?对此我们将在下文探讨。
2 精神产品价值判断中的后判断
如何鉴定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质量的好坏,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操作问题。正确评价一种精神产品,找出其评价标准,这对于精神产品市场的管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识别力,使之更好地从中获取精神享受,意义重大。
精神产品是个大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若对精神产品进行粗略地划分,我们大致可把它划分为文艺作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以及科技作品和科技成果。因此,对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就可以细化为对文艺作品、科学理论作品及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下面就此一一论述。
2.1 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判断
文艺作品是精神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也是历来争论最激烈的,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它们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比重。注重文艺作品经济效益的同志认为,文艺作品若不具备经济价值,精神生产便无法进入商品生产,文艺作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就会阻碍现代精神生产的繁荣。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制作文艺品,市场需求什么,就创作什么。正是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下,我国文艺市场曾出现大量通俗文艺作品,其中不乏质量低劣、情趣低下的作品。而强调文艺作品社会效益的人则认为文艺的主要使命是营造精神大厦和文化生活空间,使每个人回归自己的精神故里,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灵安抚,最终促使国民精神境界与人格双重升华。持此种观点的人士认为文艺创作应向严肃文艺靠岸,决不能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制作精神,污染社会空间,毒害人们灵魂。
应该承认,持上述两种不同观点的人在对文艺品的价值判断时,触及到了文艺作品的两个根本价值范畴——经济价值和社会育人价值。现在我们要审视和讨论的是这两种价值范畴是否根本对应?它们之间是否有统一性与协和性?换言之,即能否在文艺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们在评判文艺品时,不厚此薄彼,不因主观偏见和个人执拗,不因评价标准的极端对立,或怠慢、贬低甚至诋毁文艺精品,或跪拜于文艺糟粕面前。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我们看来,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各自所占的份量不同而已。就通俗文艺作品而言,由于它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时广大消费者消遣、娱乐、身心放松和解除劳顿的需要,因而倍受人们青睐,在市场上较畅销,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那它们是否亦拥有社会效益呢?是的,因为它们满足了群众娱乐的需要,在娱乐中人们的精神得到了慰藉和享受,情绪得到了渲泄,寂聊得到了打发,痛楚得到了安抚,人们由此获得了精神上的安宁与祥和。现代“亚文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通过被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这一途径,在发挥其娱乐功能时进而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而实现其社会效益。如果“亚文艺”群众不喜欢,不消费,不品味,其教育作用如何实现?有相当部分的同志在审视当前文艺市场上“亚文艺”的繁荣甚至是泛滥的现象时,对此提出了严肃的批判,并认为“亚文艺”的充斥挤垮了严肃文艺,误导了国民的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我们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偏颇,为什么?剖析此问题应从追溯大众的需求开始,因为需要是决定文艺市场兴衰的根本因素。人们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和忧伤烦恼的递增,人们对文艺的追求由沉思、启迪、心的净化转向消遣、娱乐和解除劳顿,而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又只能是“亚文艺”。为此,当文艺市场曾一度出现“亚文艺”的繁荣,严肃文艺滑坡的现象后,我们没必要表现出过度的惊慌和不安,因为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在消遣、娱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感到文化的饥渴和精神上的空虚及失落,他们开始寻求深层的精神慰藉,寻求终极关切与价值。而能完成这一使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超越人类生活空间的只有严肃文艺。在此时,俗文化的招数将尽,不再使人感到新鲜有趣,倒是一些雅致的、具有浓厚审美趣味的文艺品更易调人胃口。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文艺市场上通俗文艺开始落潮,“福尔摩斯”以及港台武打、言情小说走上折价书柜,而严肃文艺开始升温,并开始出现赢利这一现象了。
综上所述可知,文艺市场上“亚文艺”和严肃文艺的繁荣,都各有其态势,是随着大众需求起伏的。因而对文艺作品的评判,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亚文艺”的经济效益而否定其社会效益,也不能肯定严肃文艺的社会效益而否定其经济效益。换言之,即不能把经济、社会价值相对立,它们之间是有和谐性的。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如果其形式、用词晦涩难懂,大众不喜欢,不购买,不消费,就无经济效益可言;不研读,不品味,那怕它是济世兴邦之作,其社会效益也无法发挥出来。在这里,文艺作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是双重沦落。相反,一部文艺作品,若读者、观众越多,大家乐于购买和消费,并玩味、咀嚼,然后相互切磋、传播、传染和熏陶,共同提升精神境界,此时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和谐统一的。在这里,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中介和桥梁。
当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其本质而言,二者并不能等同。有时经济效益上去了,社会效益却较差。有时经济效益不太好,社会效益却很好,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相脱节的倾向。要使这两个评价范畴相统一,就应尽量找准这两者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呢?我们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对于通俗文艺品而言,在注重它的消遣性、娱乐性时,要揉进和加强它的教育性和启迪性。换言之,任何一部通俗文艺作品,要内蕴一定的人生哲理,要让消费者在哈哈大笑中,在嬉闹娱乐中,在打发时间时,使他的精神、心灵得到抚慰,境界得到提升,心里变得亮堂,进而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健全其人格。就严肃文艺而言,在注重、强调其审美、教育作用时,在要求它再现时代精神,注重人生哲理及价值时,还须内含一定的娱乐性,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形式简练,用词浅显,品味宜人。否则,即便它再有时代精神,再内含哲理并对人进行终极关切,没有人去读,也没有人理解、欣赏,终归还是要湮没于历史的故纸堆里。
在此有必要重申,作为“亚文艺”,如果其格调低下,品味不正,甚至充斥,扩展人性劣,实施价值误引,那就是精神,是应严厉禁止和杜绝的。因为它们会和催化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物欲、、表现欲、支配欲和占有欲等低级趣味,导致广大文化消费者思想懒惰,意志颓废,贪图舒适,理解和分析批判能力钝化,艺术修养及欣赏水平下降。这些反作用远比那些形式晦涩、玄奥难懂但又确含哲理的严肃文艺大得多,因为严肃文艺即便无人问津,发挥不出其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至少它不会起破坏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呼吁并要求所有的
文艺工作者要充满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担“经国之大业”,看“不朽之盛事”,焕发激情,努力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为群众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给他们营造一个绚丽多彩的精神文化空间。
2.2 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的价值判断
精神产品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它与文艺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读者面和消费者不一样,文艺作品的读者面总是要比人文科学理论作品的读者面广阔得多,文艺作品的几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大发行量,与人文科学理论作品的几千份的发行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正为此,科学理论作品的价值评判与文艺作品尤其是“亚文艺”的价值判断就应有区别。如何判定前者的质量及价值问题呢?在笔者看来,尽管其中答案较多,但最根本的是作为一部好作品,它应为健全人格服务,应建构一个具有内在感召力且催人奋进向上的目标,并促成人类追求精神信仰,努力解除人类信仰与精神和灵魂深处的困惑、孤寂和悲凉,再对人们实施多方面的、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类真正觉得这世界是美丽与可爱的,并感觉到人生与生活的乐趣、丰润与鲜美,从而更热烈地拥抱生活,使整个世界充满暖融与生机,充满人道与爱。
除上述外,我们认为真正好的理论作品,应是“救人于永远”,饱含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探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切。何谓终极关切?它是对人类、对社会、对文化的终极命运的关切,是对那些永恒、永远的精神家园、人类理想和社会前途的关切;它是探求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人活着应该怎样为这个世界添置财富;它是关注人的发展方向,人性的完善和人的“进化”的最高目标;它是研究人类到底有哪些劣根,有哪些丑陋的人性并如何加以剔除、根治,使人类的善端进一步发扬光大;它就是探求人类应如何团结、奋斗、进取和创造,应怎样在减少内耗、争斗、私欲的基础上凝聚伟大的合力,共建一个文明的世界。这种终极关切,不虚无,不飘渺,也不狂躁,而是深思熟虑以后孜孜以求,在人世行事的同时又能超凡脱俗。
无疑,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作品若触及上述的任何一个方面并作研究,其研究成果可用来为人类谋福利,并对人和社会发展富有双重的指导及推动作用,那么就可算是好作品。相反,如果其不能触及人的本质,对人和社会进步缺乏价值指向,不能论证并阐述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及该如何发展,不能深入剖析指出这个世界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弊端并指明解决、根治的方法和措施,这样的作品就算不上好作品。更有甚者,如果一部作品在理论上没有创新,其主要观点和见解是“剽窃”和重抄,并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方法,那么它就是劣品。这种作品,原则上是不能付梓发行和上市的。如果精神生产者仅仅满足于生产、制作如此产品,那就是对人类、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是渎职,是应受到批评、抨击和谴责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否指导和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上。因此,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它的社会效益及社会功能,至于其经济效益,则不必过多苛求。为此,我们期盼并呼吁社会各个部门,尤其是文化出版部门能多赞助并出版发行一批人文科学理论精品,真正为人类谋福。
2.3 关于科技作品及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
科技作品是精神产品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是整个自然界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在我们看来,任何一部科技作品,如果它能拓宽、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其作品就算是好作品。如果某作品在反复实验、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能得出某些有关确切数据,或触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宇宙的奥秘;或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能给予人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那么它就是精品,出版部门要尽量发行此作品。与之相反,如果某科技作品只是抄袭、剽窃和沿用前人成果,毫无创意,不能在某个方面或就某项专题进行深入分析或反复实验,不能拓广和深化人们对自然界某方面的认识,没能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增长知识与智慧,那么它就算不上好作品。对此,出版发行部门要严格把关,禁止此类作品流通上市。
与科技作品并蒂相连的是科技成果,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内涵及内容,因而对这两者的价值判断,其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这里,需要单独讨论的是有关基础学科的科研成果及应用学科的科研成果的价值判断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往往青睐、偏爱应用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它们最能和物质生产挂钩,最能显现经济效益并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在价值判断上,人们常易拨高提升其价值。应该承认,这种现象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良的一面。前者体现了大家在认识到科技成果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日益注重应用学科的研究及相关的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以此增加发展生产力的后劲;后者则表现为有相当部分人士不能正确认识到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从而本着实用、速效求财富的观点,对应用学科的研究趋之若鹜,而对相对枯燥而又不大容易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则不闻不问,在选择课题时都尽量躲避,从而造成基础学科研究乏力,学科建设危机,人才断层,成果稀缺等现象。
导致如上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此价值判断的误导。我们认为基础学科科技成果的问世,它们并不能立即开发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它们往往需要经时间或空间的分隔后,方能卸去表面的外壳,展示其活力与价值。因此,我们对基础学科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不能要求它们都完全和物质生产紧密相联,因为其中一些深奥的认识及美丽的设想在现实的条件下并不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尚需长时间的探索和条件的完善。因而对其成果来说,只要能帮助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认清宇宙物质世界的发展态势,把握自然发展规律,其成果就是好成果,就值得推崇和肯定。而对应用学科的科技成果来说,它们理应为发展物质生产力服务,并为经济的腾飞插上强有力的翅膀。若达不到这一点,则其成果就不能算作是好成果,就不值得推广、借鉴和利用,更不能为此向社会索要物质补偿。
3 前判断、后判断的矛盾与统一
从前文论述可知,在精神产品价值判断过程中,由于主体不一,因而其评价的标准和关注的视角也就不一致。对精神产品加工者而言,他们总是以经济效益为先,在此基础上再兼顾社会效益;而对精神产品、消费者和文化管理部门而言,他们侧重的又主要是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即精神产品消费者及管理者总是期望并渴求出版、发行部门制作、生产出社会效益较好的文化产品,而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者则偏重从经济效益出发来生产精神产品。在这里,不同的价值评判主体从各自的评价范畴出发,从而导致了精神产品需求与制作、供应之间矛盾的产生。在精神生产领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表现为:部分消费者渴求的文艺精品,由于需求量不大,因而制作部门不愿亏本生产,致使它们不能流向市场与大众见面,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启迪、教育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社会功能;与此相反,另一些社会效益平平或偏低的文化产品,如带有凶杀、描写的通俗文艺,但由于市场销售态势不错,却又能大量出版发行。出现这两种相悖情况,前者不难解释,后者却有些令人困惑。为什么会出现后种现象?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二,其一是文化管理部门措施不力,管理不善所致;其二是大众的精神文化境界尚不高,隐含于人性中的劣根与陋端尚未被根治和切除,导致了相当部分人对品味不高但富有感官刺激的精神产品趋之若鹜。以往人们在认识此问题时,大都指责文化管理部门管理不力,放任精神流入市场。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因此有失偏颇。
上述矛盾一旦产生并尖锐,就应设法予以解决,否则就会造成精神产品市场上精品稀缺,劣品到处充斥的现象,从而污染社会生活空间,败坏社会风气,导致民众精神追求低下,生活品味低劣,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如何缓解这一大矛盾呢?在我们看来,办法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通过文化、科技、教育、经济的社会系统建设,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质、精神境界和对精神文化消费的品味,使国人自觉地抵制精神劣品,崇尚雅品,扩展对文化精品的需求。若此,精神产品市场上精品的需求量就大为扩大,就愈能发挥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
2013年10月29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区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任务。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要求,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将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当前,如何使自治区的文艺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治区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全区文艺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责无旁贷地负有重要的使命。草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党和政府也在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发挥草原文化的独特优势,组织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丰厚资源和丰富内涵,努力创作更多的具有草原特色、草原风格和草原气派的优秀文学和艺术作品,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作家、艺术家只有在思想上不断提升、事业上不断发展、艺术上不断创新、创作水平上不断提高,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才能无愧于时代和民族。为此,近年来,自治区文联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制定实施了《草原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办法》《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实施办法》和作家签约制,积极参与自治区“五个一工程”、文化艺术长廊计划、精品舞台剧创作等重点项目和“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自治区文联要充分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组织作家和艺术家不断地深入基层和群众,鼓励作家和艺术家创作“接地气”的作品,为文学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推出以人民为中心、雅俗共赏、愉悦身心的优秀文艺精品。
提出要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王君同志和乌兰同志在讲话中对于“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也有着明确的指示和深刻的阐述,这些都是对自治区文艺工作的引导和督促。信息时代的一些消极现象造成了当前一些人的精神环境的异化,在中外文化快速交融、各种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也产生了不同倾向的文艺价值观。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和文艺评论观,才能分清是非、澄清问题,真正地繁荣文艺事业。自治区文联要在创作阵地上把握好“时、度、效”,严把审核关,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放松要求,保证《草原》《花的原野》等刊物成为优秀作品的展示台,使文艺作品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文艺评论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引领文艺创作、提高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文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党指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文联要进一步深化文艺评论工作,倡导和推出正确的文艺价值观,有看点、有重点,有锐度、有深度,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有针对性地引导好文艺作品的创作和生产,做到“提倡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强化文艺思潮的分析研判,掌握文艺舆情和文化思潮,有针对性地引导好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 。
这些年来,自治区的基层文艺工作一直相对薄弱,加强基层的文艺工作,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一环。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 2012年文联实施了“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在全区12个盟市中确定了13个文化品牌项目进行扶持、创建,摸索一条文艺服务基层、文化惠民的有效途径,受到基层的欢迎,并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2012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今年,我们又评出第二批14个“一旗一品”文化品牌项目,进一步加强了此项工作的力度。今后,我们要继续把此项工作做好,为加强自治区基层文化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需求也在变化。当前,自治区文联要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关精神的指示,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文艺创作和评论活动。要积极参与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和文化艺术长廊计划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好“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活动的相关项目,落实好“草原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织好“一旗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和“草原艺术研究工程”等各项工作,在文学艺术创作和评论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展开工作,为全区的宣传思想工作添砖加瓦,努力将自治区的文艺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孔子;真美善;中和之美;人格美
中图分类号:B222.2;B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135-02
美学思想产生于西方,最初以哲学形式或文艺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比中国古典美学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发展线索,也更为复杂丰富。传入中国后,美学由最初的味觉扩充到个人主观的各种官能感受,后又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扩展。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儒家文化对美学的提升起了积极作用,他更加注重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东西,将从精神、理性方面得到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作为审美对象。日本学者笠元仲二认为,中国人最初的美的观念始于味觉,美字的最早含义也是指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朱立元教授在《美学》中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观点:“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1]13
1真美善统一
真美善是哲学讨论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赏评的重要标准。真实性是文学赏评中一个重要的标准,而文学的“美”“善”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文学作品中的“真”,主要表现在真实地再现和真实地表现上,这相当于通常探讨生活、艺术的真实问题。真实再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诗真实地再现生活,孔子说诗“可以观”,郑玄理解为“观风俗之盛衰”(何晏注《论语集注》),朱熹理解为“考见得失”(《论语集注》),杨伯峻理解为“可以提高观察力”(《论语译注》)。那么诗如何做到这些呢?孔子认为诗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孔子在《礼记•表计》中说:“信,辞欲巧。”《易乾•文言》里引用“孔子的话说:‘修辞立其诚。’这个‘诚’就是真实的意思,修辞要注重事实”[2]。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将其理解为“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好”。文学作品既要抒发真情实感,也要使用美的形式技巧。由此看出,孔子对文艺创作所要求的是真与美的统一。另外,孔子在他的表述中包含着一些与“真”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邢昞解为“言尽忠诚不欺于物,行唯敦厚而常谨敬”(《论语注疏》)。其中的“忠信”即忠诚不欺,“笃敬”即敦厚谨敬,含有“真”义。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贞”是言行一致的“大信”,包含有“真”义。杨伯峻认为,“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此外孔子还说“修辞立其诚”(《易•乾卦•文言》),孔颖达理解为“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周易正义》)。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忠、信、贞、笃、敬、诚等概念包含有“真”义,这既有孔子对人的修身的“真”、文艺真实表现生活的“真”,又有对文艺作品要求作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真”。在儒家重视伦理的哲学思想中,孔子所说的“真”是与“善”密切联系的。李玉芝在《文学与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一书中表示:“最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以人的至善为前提,或表现人的至善的愿望、精神,或表现自然物为人欣赏的形状、本质。”[3]43孔子《论语》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则是追求善的最好证明。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50(《雍也》)。此外,孔子提倡“文以载道”,即要求文章以传播道德为美,以追求善为美,这与康德“真美善”的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8(《为政》),即是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足见他对于艺术做出的伦理道德的要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4]22(《八佾》)孔安国指出:“《韶》,舜乐名也。谓以圣德受禅,故曰尽善也。《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曰未尽善也。”[4]49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不仅不否认事物外在的声色之美,还强调了善的作用。孔子除了不否认声色美,还不否认雕琢美,教导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4]6。中国古代文论关于“真”的赏评标准,从讲究“言辞真”“情志真”“事物真”到重视艺术真,孔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美学体系中,他实现了真美善的统一。其真善美统一的美学思想可概括为:文艺应以真为基础,以善为主要衡量标准,以美为外观。
2“中和”之美
“中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之一。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5]6《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99“中”是适中折中,“和”是平和融合。朱立元教授引用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观点:“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这里“中和”超出伦理意义而具有哲学高度和美学意义。孔子所说的“中和”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5]122“过犹不及”[5]96,将“中和”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程度。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中和”实质是美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即辩证地把握和处理艺术内部的各种对立因素,使之彼此制约而又相互依存、渗透,任何一方都无“过”或“不及”,从而使文艺整体达到一种适当、淳朴的理想境界。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具有此类美学意义,它主要表现为“思无邪”“文质彬彬”“乐而不,哀而不伤”等美学思想。首先,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杨伯峻认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6]11“思无邪”一词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原句中的“思”为句首语气词,并无实意,“无邪”是对牧马人放牧时神情专注的样子的描写,并无其他的意思。“孔子在此借用‘思无邪’概括《诗经》的特征,认为《诗经》各篇都符合儒家政治、伦理和审美的标准。从艺术角度看,孔子的‘思无邪’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7]44这里实际上是对“思无邪”思想的延伸和发挥,即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不偏不倚、纯正无邪、无过不及。其次,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4]47“文质彬彬”是用于衡量和判断人的标准,后被推演开来用作艺术作品,尤其是评判文学作品,要求文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果只偏重于形式就显得虚浮,“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4]106。由此可见,孔子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二者比肩、缺一不可。再次,孔子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朱熹释为:“《关雎》这一乐章,欢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情。”[4]21孔安国释为:“乐不至,哀不至伤,言其和也。”[8]45此观点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强调真正美的、有益于人的文艺作品,其感情表现应当适度,不能过于放肆,否则就有害无益。因此孔子主张“临哀不伤”[4]22。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儒家文化的美学基础,还将儒家文化的理想美推到了极致,并对后世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的宫殿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象、中国书法不肥不瘦的章法、中国诗画的抒情达意等均源于此思想。
3理想的人格美
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入手,围绕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展开。孔子认为,外界的万事万物都含有人格的意蕴,无不与自己的性情相通。如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4]184孔子将君子的过错比作日蚀月蚀,犯了过错人人都能看到,改了过错人人都能敬仰。然而,儒家的审美,实质上并不强调对所谓美的事物的欣赏,而是强调从外界事物中感受到人格理想,对自己人格或人格理想的欣赏。在《论语》中孔子塑造了具有理想人格美的君子形象,君子集智慧、勇敢、清心寡欲、多才多艺于一身,是德才兼备的人。孔子认为以人为本的道德美是首要的,同时不能忽视外在美,他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4]84(《乡党》)因为人的外形缺陷是容易看得出的,而内在美却是不易察觉的。因此君子应具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48(《雍也》)孔子认为,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有仁之人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比较快乐,仁者比较长寿。这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品质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智者还是仁者,他们不是因为山水的形态如何美而喜欢,更重要的是因为山的特点是重而不迁、山至川流。他们可以从山水中看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规律,然后通过这些规律去了解万事万物,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局限在某一范围内。此外,孔子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八佾》)[4]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4]19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4]1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中国美学异于西方美学的许多特征主要由儒家的美学思想所铸成”[9]65,“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其思想来由应追溯的先秦孔学……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9]270。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和中国古典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孔子,其关心现实、服务政治的文艺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他把文艺思想、美学思想与伦理学、心理学联系在一起,最终奠定了以情感与理智、个人与社会、文与质和谐统一为核心的儒家古代文学评判思想体系。当代学者应该吸收其理论和思想的精华,培养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张卫霞.孔子文论思想主要内容试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李玉芝.文学与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4]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电视艺术;历史电视剧;受众;再创造;具体化;对话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人们通常认为,文艺作品就是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就是文艺作品。接受美学的理论把二者区别开来,即作品只是作家创造的文艺制品,是第一文本,当它还没有进入接受者的视野、尚未成为审美接受的对象时,它不过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只有经过接受者的感悟、赏评、再创造,构成一个完整的的艺术世界,即“第二文本”,它才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历史电视剧作品完成之后,在还没有与观众见面之前,可称之为第一文本,通过观众观赏,经过他们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和形象,才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成为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是观众审美再创造的结果。正如所讲的那样:“同每一种其它产品一样,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①中国历史电视剧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也生产自己的欣赏对象。与观众发生联系的历史电视剧作品已经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受众对象化了的作品,观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历史电视剧作品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了史剧作家与观众共同创造的新的作品。
一、受众对历史电视剧文本接受、创作的同构性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认为,艺术作品的“空白点”难以言明却又无所不在,必须依靠读者或观众的填充才会获得意义。空白对于受众接受的作用在于:通过阻碍受众建立史剧文本的连贯性,空白把自身转化成激发受众观念化的动因。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空白在作品交流中发挥的是一种自我调节结构的作用;它们所悬置的东西转化成了推动受众想象力的力量,使之提供曾经受到文本抑制的东西。这样,受众就在观赏过程中参与着历史电视剧文本的创造工作。
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本身还只是自然物,只有在被读者或观众体验后才能构成审美对象。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文本是一种吁请和呼唤,读者积极响应,与文本形成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并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是无限的对话,进而生成了艺术作品意义的多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历史电视剧的美学意义都离不开观众的解读和阐释。历史电视剧文本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的观众参与对话,一部作品的文本就会衍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与观众发生联系的作品已经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受众对象化了的作品,观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作品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了剧作家与观众共同创造的新的作品,观众虽然不是电视剧文本的直接作者,却是电视剧文本的间接作者。
信息社会效果论中的传播者和作品是独立的、主动的,接受者则是被动的;接受美学理论则改变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其观点认为:不应局限于接受者如何受作品影响,许多审美效果是受众自己创造的,这种效果一定程度上要由受众自己决定。格林曾经列出过这样一个公式:“S=A+R。其中S(Structure)指文本的意义结构,A(Author)指作者赋予的意义,R(Reader)指接受者所领会、赋予的意义。其中A是恒量,R是变量,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个人禀赋素质的差异,接受者的不同水平而变化,在S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品的恒定价值和意义很难确定,意义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者的再创造。经过他的演算,最后竟得出了S≈R的结论。②也就是说,在作品产生效果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接受者在阅读和观赏中自己创造的。
创作存在于作品和接受者之间。作家刘心武曾说:“我在寻求什么?这不能不涉及到接受主义美学对我的启示。过去我们所习惯的古典作品,是由作者度独立完成的。作者往往把作品写得很完美,很周到,很富于情感,他能够引导读者随着他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沉浮。这样,读者几乎等于被作者所控制。接受主义美学则反对这种控制……读者再创造的越丰富多样,作品也就越成功,它的价值也就越体现得充分。”③英伽顿认为,任何作品里都充满着图表结构和暗射空白,图表要由读者吃透,空白要由读者填写——这就是积极阅读。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接受者才能成为作品的真正完成者,因为作品的意义恒量在接受之前只具备势能,只有通过接受行为才能转化为动能做功。
在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公众生活的背景下,文艺接近读者和观众得以转化为一种现实,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媒介,促进了艺术与观众间的相互亲近,电视剧艺术家也把受众纳入到“创作与接受同构”的活动之中。
二、历史电视剧文本自身的召唤性与受众主体的能动性
一、精品的选题要有新意
选题在精品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精品节目的完成,都是一个艰辛的艺术之旅。选题失败,所有的努力都等于白费。因此,在选题上,必须把握准确,要有新意。要善于探讨新的领域及其发展规律。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的,事物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所以,与时俱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踏着时代的步伐去探讨研究新的因素,新的观念,去创作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符合广大人民要求的广播文艺精品。所以选题,在创意的初期,就应该具有这些思维和内涵,要考虑到赋予它新的成分在里面。当然,选题要有新意,也不能单纯地把它固定在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层面上,只要是对广播文艺发展有益的,只要是广大听众喜爱的,所有的新领域,新内容,都是应当努力地去研究,去表现的。
选题的过程,是创作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决策过程,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节目,你的节目档次的高低,能否成为精品,可以说在选题的一开始就决定下来了。因此,在选题的时候除了主题要新,内容要新以外,一定还要考虑到你创作的空间大不大,是否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我们是艺术创作,需要有广阔的创作空间,比如,选材范围的大小,音响资料的广泛度,采访问题的伸缩性,都是一些最基础的创作要素。
漯河电台综艺专题《红岩背后的故事》荣获了中国广播文研会评比一等奖,最初选题,笔者首先考虑到它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音响资料。从事广播文艺的人都有同感,在广播文艺创作中,综艺节目是最难完成的。一方面它的时间超过了其他节目,在30分钟以上,而且必须有三种以上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另外在评定这个节目时对它的要求过高,大家有意无意地把题材重大,内容厚重,主题突出,作为主要标准;再则在审美取向上,则偏爱深沉、凝重、壮烈,最好还能有一定的哲理思索,给人以心灵的启迪,而《红岩背后的故事》基本符合了这些条件。特别是在节目的音响资料上十分丰厚,围绕着红岩的故事,呈现的艺术作品很多,电影、戏剧、歌剧、小说,都可以调动配合使用,挑选余地比较大。在写作与表现方面回旋余地也比较宽阔。由此可以看出,在创作的同一范畴和同一方向内,由于选题的不同,得出的效果也是会千差万别的。
二、精品的主题选点要创新
精品的主题确定之后,选取从哪个角度,哪个点进入十分重要。比如,有很多精品的选题都是围绕典型人物来做的,要把典型人物作为普通人来写,在选点上要精细,开口一定要小。
文学专题《平民作家南豫见》荣获了中国广播文艺研究会评比一等奖。南豫见是河南的知名作家,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为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对于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笔者就是从一个平民的角度来切入的,他虽然是一个知名的作家,但他每天和普通人一样,去买菜,去接触百姓的生活。透过平民的视角来感受典型人物,这就区别于一般的平铺直叙,不仅很巧妙,也很有新意。所以,写典型人物着力点放在普通人的情感方面,放在那些不为大家所知的闪光的、鲜活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上,很容易取得成功。
三、创作手法上的新意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任何艺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这也是广播文艺进步的一个规律。此外,有许多其他边缘艺术形式也都是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纳的,所以使用边缘艺术的形式与技巧为我所用,在广播文艺精品创作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当然,这种借鉴,吸纳和突破也不是无限制的,随意性的。它也应该有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合情合理,自然流畅,欣赏性强,有助于节目整体质量的提高。
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学习和掌握原有的知识与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广播文艺都有哪些表现方式,表现手法,还要有哪些技术面的操作等,这些都是必需掌握的。广播文艺是一个大的概念,绝不是哪个单一的门类所能包容,所能完美表现的,它需要多种艺术的形式手法来扶助,来烘托。比如绘画、摄影、雕塑、音乐、舞蹈、舞剧、戏曲、广播剧、电视剧和电影这些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性,它的审美观,甚至一些表现手法都是互联互通的。因此我们也是可以在节目中相互吸纳和借鉴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素质,是搞好广播文艺精品的基本要求。
四、文艺精品的思路创新
文艺精品除了要在选题及手法上创新外,重要的还要创新思路。按照广播文艺的创作常规,文艺作品经常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追求感动,展现人性美”,过去创作的一些文艺作品许多是照着这个路子走的,比如漯河台获省一等奖的作品《为爱飞翔》、《情满蒿山》、《悠悠骨笛情》其着力点都在亲情,爱情上;又如二等奖的作品《献给家乡人民的爱》、《远去的承诺》突出的仍然是一个“情”字。当然,这样一种创作思路也未尝不可。但是过分依赖于突出这个“情”字,让文艺精品大多是中规中矩,不偏不离,紧紧围绕“情”字做文章,紧紧扣着“情”字搞创作,很少涉及其他的内容形式,就不容易突破和创新,一个“情”字固然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但绝不是唯一主题。文艺创作应该提倡多样性,提倡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说:“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就是说要开阔视野,放开手脚,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创造出一个艺术创作繁花似锦的繁荣局面。所以,文艺精品创作应该构筑在全方位上,展现在时代精神的框架之上,向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索取素材,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深化主题。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敢于尝试我们尚未尝试的主题、内容、形式;勇于涉足我们尚未涉足的领域,在广播文艺精品创作领域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小学美术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关注的部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美术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的学习不仅需要细心、认真,更需要兴趣爱好,如果学生无法对美术绘画产生兴趣,就无法真正的感受到艺术的美,更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过程当中去,对于美术学习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学习美术没有用处,从而应付了事。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学习,势必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最基本的要求,因而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美术常识,让学生从最基础部分去了解美术的魅力;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练习,尽可能多的去用彩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比较有天赋的同学要加以鼓励,对绘画能力一般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至于因为教师的忽视而放弃学习美术。例如,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外国民间玩具》时可以利用实物来引起学生学习和了解的兴趣,通过感知玩具的各种结构、功能,萌发学生对玩具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由内而外认识事物,使学生在玩中增加乐趣,培养其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还可以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做一个玩具,让学生在审美中培养动手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二、欣赏美术作品
欣赏美术作品可以给学生一种最为直观的美学感受,通过欣赏美学作品可以从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亲身感受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心智,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心智还不够成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也往往停留在表面,因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挑选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时,可以为学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了解陶器、瓷器、青铜器的发展历史、造型特征、文化内涵。学生可以从青铜器、瓷器等文物的纹路方面了解古代的绘画艺术。《人面鱼纹彩陶盆》《彩陶舞蹈纹盆》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美术作品对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非常重要,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色彩搭配、线条的构造等内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了解更多作品背后的故事,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绘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三、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过多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术,对于发挥学生的天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太重视。新课标对美术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美术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阅历、接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更多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体会更多不一样的美。《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都是很好的学习素材,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背景,让学生感受画家在作画时的心境,以更好的理解作品、发现作品的各种美。
四、回归大自然
美术作品最重要的素材来源就是大自然以及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如果美术教学一味地闭门造车,不走出去接触新鲜的事务,必定会使得学生绘画的作品过于枯燥、单一,没有创新,更无任何的价值可言,这样的教学过程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天性。无论是皑皑白雪、夕阳西下、春去秋来、春暖花开,都是学生绘画的重要的源泉。因而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归自然,在自然风景中领略不一样的美,为创作出优质的艺术作品积累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美术馆、系列画展、文化古迹等场所,了解建筑风格、园林设计、古代饮食习惯、民族服饰等特色,领略各种美的感受。在大自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的,生活和大自然可以给画家更多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因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总结和体会出什么是美。
小学美术中的审美能力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不一样的美,注重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美的独特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社会生产; 文艺创作; 不平衡; 辨证
按照的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决定其生产关系,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笼统地说就是笔杆子和枪杆子,具体来说,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政权机构等国家机器方面以及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然而马克思并不是机械地理解这种决定关系,而是辩证的,即他认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特别是文学艺术的影响在某种情况下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上层建筑会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化甚至超前,而且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起很大的反作用力。这就意味着一个生产力很落后的时代可能会产生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却只能产生蹩脚的文学劣品。1
可以说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绝对不是一个者,他自己也坚决否认这一点,辩证的唯物论才是马克思的真意。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说的很清楚,他在该文的结尾部分专门讨论了文艺创作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从根本上来讲,社会发展在总体上决定了文艺创造的形式、内容,但是在相当大的范围或领域内,社会发展与文艺创作呈现不平衡的关系。导言的多半部分都是在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消费与交换、分配之间的关系等政治经济学内容,而在结尾以希腊神话为例探讨文艺创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有其深意的。他是想以此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决定论,而是辩证的相互作用的一对关系。这说明马克思的文艺理论是放在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框架下去探讨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关于艺术……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2“……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不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3某些艺术形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神话和史诗。马克思内心肯定很欣赏希腊神话,认为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他也肯定很钟爱古希腊史诗。我们都知道,神话和史诗的繁盛期是在艺术生产不发达的古希腊时期,而艺术生产已经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却产生不出来。这是最典型的社会发展与文艺创作不平衡的例子。
这是为什么呢?马克思接下来就探讨了古希腊产生神话的原因。两千多年前的希腊社会其生产力状况与现代相比是十分落后的,然而它却孕育了如此伟大的神话和史诗,而现代人则似乎丧失了创造神话的想象力。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希腊神话产生的基础是希腊人“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反映后形成的主观意识,然而其归根结底还是由当时生产力状况决定。正是因为希腊人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和先进工具,无法科学地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无法征服自然更不能支配自然,所以就发挥想象力把自然现象解释为神力的作用,创造出神话来使自然形象化。所以马克思说神话的本质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类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征服了自然,并按照人类的意愿来改造自然,自然被“祛魔化”,物理学、天文学、声光学等科学和印刷术、避雷针、机械制造术等技术发明帮助人类支配了自然力,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自然成为供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存空间,因而神话产生的土壤不复存在,那么神话也就随之消失。与神话相似,史诗也只能产生于古代,这是与当时生产力决定下的人们的观念相应的。所以马克思才说阿基里斯不能同火药和铅弹并存,《伊利亚特》也不能同印刷术并存,印刷机的出现会导致传说、神话和诗神缪斯的灭绝。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写不出史诗,也不需要史诗,只需要快餐式的通俗读物(人们乐于通过《明朝那些事》来了解历史)。
因而古希腊繁盛的神话及史诗文学恰恰是由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恰恰是由这种生产力所决定的当时人们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观点的一种反映。所以尽管在神话及史诗这些独特的艺术形式上,社会发展与文学创造呈现出不平衡性,但在文艺与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关系上,依然是社会生产力决定文艺创作,这与马克思的唯物论是不矛盾的。也就是说这种不平衡性恰恰反证了社会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决定性。所以马克思才再三地强调现代的科学技术下神话的不可能性,他才在文章结尾断定希腊的神话艺术与产生它的不发达的社会阶段是不矛盾的,“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4。
纵观人类的文学艺术史,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产生了神话、传说、史诗、悲喜剧、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繁盛,这是跟当时人们借助想象来认识自然的水平相应的。而到了近现代,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衰落,代之以市民阶层的通俗文化和普遍流行的大众文化,小说、歌剧、音乐剧、话剧、电影、流行音乐会、电视、广告等艺术形式出现了大繁荣。这是由近现代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导致的。就以小说的产生为例,首先,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为小说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由于当时的农民失去土地而成为城市市民,有了闲暇时间,需要阅读通俗易懂的小说来消遣;再次,由于欣赏戏剧必须去剧院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所以人们便希望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闲暇。基于这些时代背景和条件,至16世纪,小说便应运而生。具体到中国语境下来看,宋、元两代是民间文学大为繁荣的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话本小说,这是后世历史小说的雏形。主要是因为,随着宋朝商品 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在市民阶层进行娱乐的地方——“瓦肆”,产生了这种以通行的白话来口说故事的文艺形式,满足了广大市民阶层休闲娱乐的需要。鲁迅先生曾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5。确实,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一个突出的进步。再拿文学流派的发展来说。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没有出现在古希腊而是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是因为古希腊时代缺乏后现代的土壤——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思想上的迷茫。这恰恰说明了每个时代都会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学创作的样式与内容还是由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认为神话和史诗在现代社会的不发达是艺术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况,而且他也刻意强调这种不平衡只存在于某些艺术形式中。艺术领域中某些艺术形式的特殊性能否推导出整个艺术领域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普遍性,马克思似乎认为可以自然而然地成立,但他并未给出详细的论证,他只是泛泛地说,“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6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神话创造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恰恰反证了社会生产与文学创造的相应性,那马克思在这里为什么还如此强调这种不平衡性呢?马克思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如何看待这个不平衡性的问题,以及如何看待文学创造及艺术生产,以及以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判文艺。首先,笔者认为文学艺术同一般的人类劳动产品不一样,文艺创造也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生产,这是因为文艺作品除了具有社会生产的物质性外,更重要的是它本身独有的审美性与美学价值。人类社会历史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背景和材料,然而文艺作品的生产绝大部分还是作家、诗人个体性的创作,创作者个人的才情、德性、修养及阅历等个性特征必然会影响作品的质量,因而这必然会涉及到其本身审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高低贵贱的评价。如果你认为神话、史诗就比小说、诗歌好,那么这种不平衡性就是成立的。如果你认为小说、诗歌就是比神话、史诗要好,那么不平衡性就不成立。这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可能马克思就在价值判断上倾向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史诗。
除上诉价值判断的因素外,还要对这种不平衡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更具体的分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不平衡,首要是因为文学艺术自身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它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它跟社会发展的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发达的程度不能决定文学艺术的内容和成就,艺术的表现形式、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方式等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的。恩格斯曾言:“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十八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7这是因为,一方面,艺术的创造需要有一定的内容(思想、素材等),而这种内容除了来自于当时所处的时代,还包括世代传承下来的各种思想材料。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对文艺的作用毕竟要通过人来起作用的,而人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还会受到上层建筑的其它方面诸如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的影响。因此,物质生产程度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艺术生产的成就越大,质量就越高,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由此我们不难解释希求神力的古代产生了古代神话,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产生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田园诗,农民贫苦的年代出现了《牛郎织女》,中世纪黑暗统治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中国长期禁欲后出现了性文学热。
除了上述文艺创造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层经济社会原因,那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类的文化工业的大发展,将文学艺术的生产纳入到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中,以一种资本化、市场化的方式操纵整个文化工业体系。这最终导致现当代的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丧失,而沦为一种大众消遣和消费的文化产品。
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批判”的观点。法兰克福学派强调,“文化工业”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载体。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使大众文化对时空获得更强的占有性,使得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从而实现文化的产业化成为可能。具体说,文化工业通过——电影院、商场、画刊、无线电、电视、各种文学形式、畅销书和畅销唱片——加以实现。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规模地生产各种复制品,如电影拷贝、唱片、照片、录音带等,再通过铺天盖地的大众传媒、宣传和市场化运作,将之售卖给大众。广播事业依赖于发电工业,电影事业依赖于银行,电视依赖于观众收视率,出版、唱片依赖于资本等等,文艺作品与资本、市场之间密切的联系,导致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价值规律所左右,具有了商品形式和特性。从而,一切艺术退化成宣传的大众文艺或商业性的大众文化,“所以艺术本身就更加具有商品的性质,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8
这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最严重的就是统治集团可通过文化工业实现对大众的意识形态操控,从而培养忠顺的奴才意识。此外,大众文化的标准化、齐一化,扼杀了艺术创作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和欣赏的自主性与想像力。由于“现代大众文化”的制造者不再像弥尔顿创作《失乐园》那样是本性的流露,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伪个性和非个性化倾向,独立的文学和艺术精神丧失殆尽。
同时,文化工业需要运用广告等传媒把市场制造出来的商品需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大众的个人欲求。为了最有效地吸引大众,文化工业就迎合大众最低级的趣味和本能的需求,于是,轻松的主题成为主流,报纸有“休闲版”,电台有“轻松调频”,商店悬挂“休闲服”,消遣、娱乐和休闲成为普遍趋势。打开电视到处都是偶像剧、娱乐、选秀、相亲、厨艺节目、旅游推介,要不就是官方电视台的意识形态说教与灌输,不是娱乐就是政治,长期潜移默化,观众的心灵就被塑造,沦为丧失否定和批判 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批判强有力地解释了现当代社会不能产生伟大文艺作品的原因,这也映照了马克思的观点:“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不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9,文化工厂生产出来的作品无法与古代伟大的神话、史诗相媲美。
上文提到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史诗的赞赏,表明他在价值判断上倾向于这些文艺成就。人类的艺术史也有童年,就像成年人看待自己的童年一样,人们总会对逝去的辉煌艺术成绩表达无比向往和倾慕之情。马克思认为希腊的艺术是“人类高不可及的一个范本”,他之所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是为了解释到现在人们还沉醉于希腊艺术的魅力的原因。首先,就像成年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会感到愉悦一样,我们对于希腊的艺术就像看待自己的童年一样。虽然希腊是艺术生产很不发达的时代,但正是这种不发达的社会物质条件才使希腊人创造出如此伟大的神话、史诗,所以我们应该感到愉快,为它的魅力折服。然而马克思说有早熟的儿童,也有粗野的儿童,而希腊是正常的儿童,这是在强调:有些文明在童年时期就产生了与它的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的文学艺术,表现为早熟;有些文明在童年时期很粗野,这说明其文学艺术还停留在原始部落文化的阶段;而只有希腊是正常的,这说明,希腊的文学艺术与其社会生产状况是相映相成的,是非常适宜的。希腊的文学艺术正常而又十分恰当地表现了那个时代“固有的性格”,它们的繁盛与那时不发达的社会生产是不矛盾的。
所以单就从古代和现代不同的艺术形式来看,每个时代相应于其生产力状况会出现不同的艺术形式及其繁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对文学作品提出的需要,文学艺术创造必然会呈现爆炸式井喷,形式会花样繁多、体系会庞大、技术会更加先进,甚而形成庞大的文化工业,艺术产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就是社会历史价值的角度来看,文艺创作是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成比例的。但是如果单从文学的审美价值来看,文艺创造倒不见得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多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艺术领域里,文艺创作与社会的发展会呈现不平衡的关系。这再一次说明了文艺创作的独特性。从而我们可以理解马克思强调这种不平衡性就是要提醒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决定论来说明物质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著:《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德】霍克海姆著,曹卫东译:《启蒙辨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关键词】美术;鉴赏力;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26-02
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
正如多听音乐可以培养乐感,多读文学作品可以提高文笔一样,只有大量地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才能够从实践中领悟美术的魅力,从而逐渐地培养美术鉴赏力。大量鉴赏优秀作品,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吸取其精华部分,对人们艺术修养和鉴赏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利好。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艺术作品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掺杂一些质量稍差的作品,作为初学者来说,无法判断哪些才是优秀的作品,这会阻碍人们对真正美的艺术的追求。因此,我们需要有专业的老师来选择和指导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实践。
培养美术鉴赏力就要提高眼睛感受形式美的能力,鉴赏名画可以有效地提高这种能力。中外名画是艺术家呕心沥血的代表作,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升华流传至今。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美术能力的精湛,更是千百年来精神文化的传承。我们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习名家在绘画上的细节处理以及他们对色彩、形体和构图的构思,通过长期锻炼,对美术作品的辨析力和领悟力会逐渐丰富和提高,眼睛感受美的能力也会逐渐增长。优秀的美术作品会引来许多人临摹,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复制品,虽然对原作品的临摹相似度很高,但还是很难将原作的审美和精神准确的地传达给观看者。所以我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到美术馆、画廊或者博物馆去欣赏原创作品,与艺术大师通过作品进行面对面的触碰。
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以及天生审美观的差异,会对美术作品的风格有不同的喜好。例如有人喜欢雄浑的山河作品,有人喜欢清秀的花植作品,还有人喜欢抽象的思维作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不过对于其他风格的作品也应该有所涉猎,不能轻易地排斥,更不能贬低,要培养全面的美术鉴赏力。美术作品也有高雅的格调和低俗的趣味之分,对初学者来说,要根据老师的建议选择个性鲜明、有独创精神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经过岁月的筛选流传下来的古今中外名作,一定要避免让平庸粗劣、格调低下的作品影响初学者的第一印象。
二、学习相关艺术知识
美术鉴赏力不是个人天生的能力,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相关的艺术知识不仅包括中外的美术发展史、技法理论和艺术概论,还包括相关的文学、哲学、和民俗文化等。首先,对我国美术发展史上出现过的绘画大家及作品要十分熟悉,包括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黄荃、徐熙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董源、巨然的“照耀古今,为万代师法”,还有吴门画派的唐寅和文征明,扬州画派的郑板桥、李蝉。此外,从我国美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各个朝代所呈现的画风也有所不同,唐朝雍容华贵,宋朝严谨精细,元朝淡然清幽,明清两朝则以水墨为上。对于西方的美术发展史需要了解的是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绘画流派的风格和特点,要知道西方几种典型的绘画风格,如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抽象主义。对于中西方的美术发展史要了然于胸,当看到一幅艺术名品时,在欣赏形式美的同时要联想到其创作背景,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深刻地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真谛。
要想更好地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是必不可少的,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征是学习美术的基本素养。美术从广义上来讲包括雕塑、绘画、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单从绘画来看,以使用工具、材料和技法来划分可分为油画、水粉画、中国画、素描等;以画面形式和社会功能来划分可分为:漫画、年画、宣传画、壁画、插图和连环画等;以描绘对象来划分可分为:风景画、人物画、历史画、风俗画等,每个画种还可以分为更加细化的种类,如中国画按照描绘题材还可以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等。通过相关美术知识的学习,可以清楚地分出美术作品的题材,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带给我们的不同艺术感受。此外,根据不同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需要掌握不同的鉴赏方法,例如鉴赏工艺美术时要带有触觉上的感官;鉴赏建筑艺术时要带有运动上的感觉。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把握作品,准确地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艺术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领会原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学习相关的宗教、民俗和哲学是有必要的。一个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和这个民族和时代的哲学是密不可分的,许多流传至今的艺术名品、美术著作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观念。以中国的美术艺术为例,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画以立意,这种高度的写意性、表现性就是与哲学相联系的表现方式。通过学习哲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文艺作品的研究来得到哲学方面的启示。不仅仅是中国,西方的美学艺术也深深受哲学、时代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在中世纪,绘画大部分是为基督教服务的,文艺复兴之后也有许多绘画是以宗教为题材的。同时绘画还与文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诗经通过绘画的图解,顾恺之也曾经用类似连环画的形式再现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阅读文学作品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为提高美术鉴赏力服务。
三、注重结合审美体验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提升审美观就是在为自己寻找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呢?首先,要多看一些名家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检验,在今天仍然称得上不朽之作,可以充分地验证其艺术造诣和成就。在观看这些艺术作品的时候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性直观,细细品味作品中的色彩和构图,经过长期的实践,自己的感悟力和辨析力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其次,要带着审美的态度去体验生活。我们知道许多知名的画家和诗人都是十分感性的,他们会带着细腻的情感去理解周围的生活和自然环境,写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千古绝唱。在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描绘大自然、描绘日常生活的作品,正是因为他们有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
提升审美观还要培养开放的艺术观念。所谓艺术观念,指主体对不同流派和风格的美术作品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开放的艺术观念就是不仅要懂得欣赏美的、具象的作品,还应该懂得欣赏丑的、抽象的作品,其实作品的美与丑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划分,要想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实质,就应该以开放的艺术观念、用一种欣赏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作品。此外,许多人会将绘画看作是对实物临摹和复写,将其逼真程度作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这种做法在鉴赏美术作品当中是有极大误区的。随着照相机的普及和流行,绘画逐渐丧失了其记录和存录的作用,但是绘画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就是因为绘画不仅有其“写物”的特征,还有其“写心”的重要功能,也正是这项功能才使得绘画的艺术境界更高一层。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仅仅是对事物的一种复写,还渗透了自身的情感,这也正是许多著名艺术作品经久不衰、耐人寻味的原因。所以用开放的艺术观念去欣赏艺术,才能鉴赏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学艺术。
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我们长期实践,不断地积累艺术知识和提升艺术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试着练习一些绘画,对眼睛感受形式美有非常好的作用,并且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去感受生活,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体味生活,这也是培养美术鉴赏力的最终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清予.论高效美术课堂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5,(01):137.
[2]何岩.关于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36-137+157.
关键词:艺术档案;数字化;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当下,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艺术档案工作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分析艺术档案工作现状及问题,厘清发展脉络与思路,加强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一、群文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现今,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艺术档案工作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了更加快捷、便利的存储和利用,但同时也给艺术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文化馆领导对艺术档案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文化馆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都将产生大量艺术档案。虽然种类繁多,但收集、归档工作往往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群文活动时,艺档干部不能亲临活动现场。由此,艺术档案管理干部对艺术档案的产生情况也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掌握。因此,在群众文艺汇演、巡演、展演展览中产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也得不到有效收集。更有甚者,连材料都未保存,未能及时完整地移交档案室。这导致活动材料缺少。
二是保管条件欠缺落后。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具备防潮、防光等六防保管条件要求。据了解,很多基层文化馆站并未达到要求,加之部分管理人员对艺术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造成音像资料没有专门的保管设备,而是放在档案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合存放,由于保管条件不甚理想,往往影响了艺术档案的长期保存,导致部分艺术档案失效而无法充分利用。
三是档案内容界定不明。迄今为止,群文档案的管理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加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群文档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文化馆站在收集、整理、保管档案时,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可参照,导致档案管理者往往凭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感悟理解进行归档整理,使不少应该归档的资料没有纳入档案管理。
二、群文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文书信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文书信息工作是群文艺术档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书信息处理过程的快与慢、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档案的内在质量。根据文书信息档案纸质化的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文书信息档案数字化管理,即把每天收到的文件用计算机登记,按照批办的次序在局域网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催办时间,并对处理完毕的文件进行随时预立卷整理,从实体管理向网络管理转变,实现文书信息档案的动态管理,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实现查阅登记、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数据化管理。
(二)文艺作品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歌曲、曲艺、小品、民乐等群众文艺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文化馆站对这些作品的曲谱、音像、文字注解等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存入到项目资料库中。为了使以传统载体形式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就要利用高速扫描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信息处理手段,将其进行转换处理,形成数字信息,并以数字代码方式把现场的演唱、照片、影像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完整地保存下来。
三、群文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数字化是艺术档案保存、管理、应用的一个显性趋势。在当前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怎样适应科技的发展,克服传统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更好地发挥艺术档案的职能与作用,综合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如何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应用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
(一)有序推进群文艺术档案标准化。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任务繁重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是将传统的艺术档案通过扫描、摄录、采集等手段转化成数字形式的过程,包括艺术档案的整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库建立、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和成果管理等等环节。开展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以保证数字化艺术档案的规范化。在数字化的今天,艺术档案的存在形式也应突破原有模式,走数字存储、电子化档案存储的方式,使艺术档案具有电子档案、纸质档案、资料实物等多形式共存的方式,使得艺术档案更为立体直观。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数据库。多媒体是一种结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影像的交织组合,而数字多媒体技术是将多种不同类型媒体集成输入到一个系统中去,形成相互联系和配合的有机整体,可在人机交互控制下对其进行处理和利用的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对艺术档案的接收、编目、存储、检索和利用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数字化是当前艺术档案管理应用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而多媒体技术又是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先决条件。首先通过扫描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视频音频采集转换技术、缩微数字影像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光盘刻录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对馆藏艺术档案进行进行数字转换,再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一个多媒体平台,使“档案件号、卷号”与多媒体文件的存储位置相关联,并利用此存储信息自动读取、还原、播放多媒体信息,实现目录数据与多媒体文件的集成管理,使计算机呈现图、文、音、视并茂,极大地增强人机交互利用。
总之,在现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条件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利用等环节中的不断发展,文化馆站的群文艺术档案管理工作必将迎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群文艺术档案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实现实物管理与数字化虚拟管理并重的机制,使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更好地为公共文化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艺术档案管理读本[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11-01
团中央宣传部按:指导阅读文艺作品,这也是我们团的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机关青年干部和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工人来说,这一教育方式都是效果很大的。青年团北京市委宣传部通过指导阅读文艺作品对青年进行了新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个经验,可供大城市的团组织采取。不仅对中学生,即在对机关青年和青年工人进行教育时也可参考。(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同,要求决不能一样高。)我们团组织对团员和青年进行教育,必须这样努力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青年要求的方式,而决不可老是局限于上团课。
一九五一年下半年,青年团北京市委开始进行了指导中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工作。一年多来,我们曾向中学生介绍了反映抗美援朝斗争、运动、与以及以表现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十几部文学作品。下面着重就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我们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和“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两本书来谈谈我们是怎样进行工作:
一、选择优秀的书籍,有重点地加以推广。
文学作品能否达到教育青年的目的,首先决定于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于中学学生,更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于他们阅读的作品。中学生一般的年龄较小,他们还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愿意模仿英雄人物,具有作英雄事业的宏大志愿。因此对他们应多多介绍以表现英雄人物为主题的作品,通过英雄人物的具体形象培养学生具有坚决地实现党的事业的人生观和新道德品质。在这方面我们介绍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儿子”、“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等作品。同时,由于中学生生活经历比较简单,他们热爱今天,但对今天是怎样经过昨天的斗争得来的了解不多,对现实社会了解也不够全面;他们向往明天,但对达到明天可能要碰到的困难认识很少,因此,也不能忽略介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映不同时期人民斗争的作品。在这方面,我们曾介绍过“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铜墙铁壁”、“新儿女英雄传”、“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等作品。从前面提出的需要出发,向中学生介绍一定数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十分必要的,但限于他们的时间和阅读水平,为了使学习能够深入,在一学期内,又必须选择一两本最适宜于学生、为学生们最喜爱的作品重点推广,以便加强对多数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一九五二年我们大力推广了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和“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两部作品,学生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学习,形成了热潮。
二、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教育,介绍书籍只是初步的工作,在书籍确定后,还需要加以具体的指导。开始进行这一工作时,我们仅仅停留在介绍作品上,对作品的中心思想缺乏分析,对学生在阅读中碰到的问题不了解,以致有些同学阅读的作品很广泛,有的半年阅读了七、八本文学作品,但学习不深入,受到的教育不大。后来,我们调查和分析了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情况,才认识到要求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独立地正确分析作品和了解作品的全部内容是有困难的。因此,除一般的介绍作品内容外,还要帮助他们明确阅读每一作品的目的性,具体引导他们从各种不同作品中吸收滋养。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深入群众,熟悉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阅读中的思想情况和问题,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和“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两书出版后,我们及时深入到重点学校,了解了同学们都很热爱卓娅和马特洛索夫,为他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他们渴望从学习英雄的具体形象中认识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祖国。但另方面,相当数量学生是在机械地、零碎地模仿着英雄的个别行为;少数学生的热情停留在抄录和背诵一些格言和词句上,对英雄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领会得不具体,个别的觉得英雄高不可攀,无从学起或对作品抱旁观欣赏的态度。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具体问题:卓娅做算术题直到晚上四点钟,学习卓娅是否会影响学校作息制度等。这就说明在阅读指导上,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如何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学习英雄?有的学校提出学习卓娅一点一滴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有的学校强调学习卓娅的学习精神,但对产生这些优秀品质的基础——卓娅高度的爱国热情则缺乏分析;(二)对英雄人物的思想面貌及其成长过程的分析比较公式化,如有的学校一般化
地读,英雄“对祖国无限忠诚”,“具有坚强的意志……”,而不是根据每个英雄的不同性格不同的生活环境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分析。根据这些情况,我们通过典型示范的方法,请严文井同志作了“如何阅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报告,请孟凡同志作了“如何通过文学作品中英雄形象进行教育——分析“普通一兵——马特浴索夫”的报,告(与市教育局合办),这两次报告会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总结和推广指导阅读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我们还做得不够。
三、做好指导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工作,动员教师的力量并给他们以帮助是重要的环节。一九五一年时我们对这个问题还不明确,过分强调了学校团组织和学生中的文学小组的作用,这样,指导阅读,介绍作品等任务往往全部落在学生肩上,结果学生干部负担很重,而限于水平,工作仍然做不好。在实践中,特别学习了团中央三中全会决议后,我们从思想上明确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和思想水平却不够,无论课内或课外的学习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团组织在帮助学生学好文学作品的工作上应该是积极地向学校行政和教师反映学生的思想情况、要求和阅读中的问题,协助教师适当地组织漫谈会或讨论会。而不是代替教师。此后,一些学校团组织和班会、文学小组主动争取了教师的指导,因而使阅读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展。为了帮助教师、团基层组织书记和少年队总辅导员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以进行阅读的指导工作,我们组织的报告会都吸收了他们参加,多数教师都反映有收获,希望多组织这类报告会。
四、指导文学作品阅读的工作还必须争取作家和文艺批评家的帮助,同时还需要经常向党报、团刊、团报提出要求,反映学生的阅读情况。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袁水拍同志的“一本鼓舞青年前进的书——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国青年”的“学习卓娅精神”和“漫谈向‘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学习”、中国青年报的“如何谈‘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些文章对推动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及帮助教师进行辅导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迫切地要求作家和文艺批评家们以更大的热情来指导青年阅读文学作品。最后,我们感到书的供应是个很大的问题,书的问题如不解决,就会影响整个阅读活动。我们介绍的书一般是与教育局共同选择的,由教育局建议各校购买,这样就初步解决了学校图书馆不购买文学作品或买的不符合学生需要的问题。此外,我们向青年出版社、新华书店和国立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反映学生的要求。如有一时期,学校都买不到“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我们即建议时代出版社再版。但目前书仍很缺乏,这个问题需要逐步来解决。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组织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向青年学生进行生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去年,全市一半以上的学校组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讨论会,十几个学校组织了“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的讨论会,很多学生阅读了“刘胡兰小传”,有的学校有些班以刘胡兰、卓娅和马特洛索夫命名。刘胡兰、卓娅、马特洛索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勇敢乐观、热爱真理……这些崇高的思想品质影响着学生们。不少同学把“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中,马加尔老爷爷教育萨沙的话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他们说:能像马特洛索夫一样把自己全交给祖国是很幸福的。河北北京中学在暑期夏令营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学习马特洛索夫的事迹,如在上次爬山活动中,大家都口渴得厉害,可是水带的少,每人只能喝半小碗”当时有的同学忍住渴,喝了一口就把水分给较小的同学。在露营生活的总结会上,很多学生谈到马特洛索夫在这段生活中对自己的影响。在学习了这作品之后,很多学生增加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从而推动了学习。如果留心观察一下,就不难看出学生们的身上正在逐渐生长着一些新的品质,一些他们所热爱和羡慕着的英雄人物们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目前我们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到新的值得重点推广的书籍。学生要求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呼声是很高的,他们热诚地提出:我们要求阅读描写我们祖国自己的英雄的作品,我们的英雄这么多,为什么没有描写他们的作品呢?现在我们应该阅读哪些作品?我们希望作家们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来,使青年们能从作品中获得丰富的滋养和教育。
一、影视欣赏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地位
今天的语文教学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从传统的、单一的文字教学到影音结合、多种传媒并用的多维教学。
1.观赏与文本互补——审美素养的优化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能让学生感受直观的生活景象、人物的举手投足、绚烂的自然景观,可以有效弥补语文课本单向信息传递的不足,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沈从文润湿透明的《边城》激发了学生采撷湘楚深翠秀色、寻访淳朴茶峒风情的冲动:玉露凝香的翠翠、高立河街的吊脚楼、依山傍水的小城……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电影《边城》通过写实手法艺术再现了湘西风情,“复原”了边城风光,小说和电影、影音和文本,各得其妙,为学生欣赏作品从自然、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提供了多维审美视角。
2.影音与阅读互补——想象能力的优化策略
文学作品欣赏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阅读是读者对作品的再加工,而这种再加工,依赖于读者在阅读中建立起来的想象的基础,即头脑中的表象。学生在读《阿Q正传》时,由于课文是小说中节选的,加上生活经历与时代变迁的因素,学生很难理解阿Q这一人物形象。我们借助影片,学生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鲁迅笔下的风土人情及清末社会的基本概貌。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头脑中表象的充实而得到提升。
3.视听与读写互补——演说品质优化策略
“学会演讲,做到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要求。阅读文本更多侧重于读与写的训练,而影视欣赏更多侧重于听和说的训练。影视欣赏教学资源的引入,为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提升学生演说品质,凸显了语文工具,提供了有效途径。比如《雷雨》中的周朴园说话时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时起时落;或阴险毕露,或威严凶残……这些表演艺术的展现是文字呈现难以企及的。在影视欣赏,学生或模仿,或创造,演说品质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影视欣赏的课堂呈现策略
虽然影视是融文学、绘画、音乐、表演、雕塑等为一炉的综合性艺术,但如果运用不当,大有“花了语文的时间,兴了别人的田地”之嫌,毕竟它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文字阅读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操作影视欣赏的呈现方式,教学效果良好。
1.在渲染氛围中铺垫情感
教师可以将影视片段作为教学的前奏,使学生在阅读之初就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向。比如学习《哈姆莱特》一文的时候,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阅读障碍导致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很大,我们可以配上影视中激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中阅读课文,课堂气氛的渲染为学生顺利理解课文铺垫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在认知同化中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白纸一张般地走入学习情境的,他的头脑中有一个丰富的经验世界。意义的建构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它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作用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充实、完善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为新意义的同化和顺应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教学杜甫的作品,教师可以播放《百家讲坛》中《杜甫草堂之谜》,康震教授的精心解读为学生理解杜甫及其作品提供了许多直观的历史感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事先播放一些与作品有关的自然风光片、风土人情片、人物专题片,作为文字教材的辅助,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在比对鉴赏中提升能力
许多影视剧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这类影视作品一方面可以成为学生文学阅读兴趣的来源,另一方面又可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与感悟的能力。特别是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有一些差距,这又可以成为学生艺术鉴赏的一个亮点。如果让学生综合教材和影视写点影评或者比较研究之类的文字,他们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在教学《雷雨》时,如果单凭文字的阅读理解就比较肤浅,我们从电视剧中剪辑了一些片段让学生观看。学生就可以将作品中人物的前后表现做一个比对:作家是如何描述的,演员又是如何诠释的。
4.在时尚潮流中拓展视野
“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我们将世俗的文艺作品排斥在语文阅读教学之外,语文教育必然是有缺憾的。例如《步步惊心》本来是一个网络文学作品,因其既有传统的历史元素,又不乏时代特征,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这些穿越剧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语文阅读教学寻找到了时尚和古典的连接点。语文教学要异彩纷呈,必须在时尚潮流中拓展视野,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文化元素。
今天,影视作品正以任何传统媒介都难以比拟的速度与优势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左右着我们的头脑与思想。在影视文化享有越来越多观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究竟该如何面对?“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些年来,在诞生大量优秀影视作品的时候,一些思想简单化、情趣低俗化、政治功利化的影视作品也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既然没有能力抵挡这股洪流,那么就要学会主动应对,从影视文化中汲取健康有益的营养,“出淤泥而不染”,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引导学生“ 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最终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目标。
对此,琼瑶在其官方微博上高呼“正义胜利了”,并称:“这是一次历史性、标杆性的宣判,对保护原创,意义深远而伟大。”微博上,不少编剧和明星也一片叫好。
琼瑶诉《宫锁连城》抄袭 一审判陪500万
2014年4月8日,一部由于正(本名余征)编剧的古装电视剧《宫锁连城》(简称《宫3》)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火爆,获得高收视。4月15日,台湾编剧琼瑶(本名陈矗┰谖⒉┥戏⒉脊开信,称“目前正在中国大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宫锁连城》,署名编剧于正,《梅花烙》的主要情节与故事脉络,几乎全部被套用于《宫锁连城》的剧情之中,抄袭侵权情形之恶劣前所未见。”
对于琼瑶的此番质疑,4月15日下午于正在微博中作出回应,解释“抄袭说”纯属巧合和误伤。于正在声明中还说到,“我们没有任何恶意借您的作品进行炒作,更不用说冒犯。艺术本来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您一直是中国言情剧的鼻祖,您对中国编剧技巧和故事架构的创新和发展无人能及”。
4月28日,琼瑶举报于正抄袭事件再度升级,琼瑶通过《花非花雾非雾》官微发表“电视剧《宫锁连城》涉嫌版权侵权媒体声明函”,声明称将正式于正侵权,“我决定委托专业律师控告《宫锁连城》侵权方,诉诸法律维护《梅花烙》的版权权益”。
5月28日,琼瑶委托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军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讼。书中称,被告于正未经原告琼瑶许可,擅自采用《梅花烙》的核心独创情节,改编创作电视剧本,并联合四家公司共同摄制了电视剧《宫锁连城》。《梅花烙》全部核心情节与故事脉络几乎被完整套用于该剧,严重侵犯了原告著作权。书中,琼瑶希望法院判令于正在网站上公开道歉,同时判令五被告连带赔偿原告人民币2000万元。
2014年12月5日上午,本案开庭审理,琼瑶和于正没有出庭,均由律师代表出庭。琼瑶的律师列举了四大组证据,包括《梅花烙》原著、剧本摘录、权利声明书,以及《宫锁连城》的剧本、完整样片等。琼瑶的另一名律师王利岩展示了《梅花烙》的人物关系图谱,将《宫锁连城》的人物关系图谱、故事情节与《梅花烙》相比较。她指出,梅花烙剧本在1992年就已经诞生,从《宫锁连城》的21个桥段中不难看出,《宫锁连城》就是抄袭了《梅花烙》。
于正的律师回应称,对《梅花烙》剧本存在与否、两部电视剧是否相似、琼瑶是否为著作权人这三个问题均存在很大疑问。对于《梅花烙》剧本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不认可,权利声明书的关联性不认可。律师指出,于正从小到大可能受到琼瑶的影响,但其借鉴的却是公有领域的一个材料,也就是说,于正借鉴的情节是很多作品中都存在的,绝非仅仅是《梅花烙》所有。琼瑶所主张的21个桥段,在包括《雍正王朝》、《红楼梦》、《京华烟云》等作品里都出现过。
2014年12月25日,北京市三中院对琼瑶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陈矗ㄇ硌)被认定是《梅花烙》剧本的作者及著作权人。判决要求,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电视剧《宫锁连城》的复制、发行和传播行为。被告余征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刊登致歉声明,向陈矗ㄇ硌)道歉,消除影响。余征(于正)及湖南经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于判决生效10日内连带赔偿陈矗ㄇ硌)经济损失及诉讼合理开支共计500万元。陈矗ㄇ硌)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一审判决后,五名被告均不服判决,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
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认定侵权行为成立
本案自始至终都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4月8日,北京市高院二审审理此案,双方均提交新证据。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尽管一审法院认定陈矗ㄇ硌)是《梅花烙》剧本的作者及著作权人,但关于琼瑶是否拥有《梅花烙》剧本的著作权,一直都是庭审现场争议的焦点。在一审庭审中,于正律师质疑琼瑶作为《梅花烙》剧本著作权人的诉讼主体资格,指出电视剧《梅花烙》的片头字幕显示,署名编剧为林久愉而非琼瑶。琼瑶律师当庭表示,由于小说《梅花烙》先于电视剧《梅花烙》出版发行,而“剧本和小说不可分离”,因此可认定琼瑶同样拥有电视剧《梅花烙》剧本的著作权。
新华网报道称,二审中,于正一方当庭提交了刚刚从台湾获得《梅花烙》的登记资料作为新证据,称可以证明琼瑶早已将《梅花烙》著作财产权转让给了怡人传播有限公司,因此琼瑶不是本案的适格主体。
琼瑶方则表示在二审举证期限内提交了两份公证书作为新证据:于正分别于2006年11月7日及2007年3月29日发表的博客文章。被上诉方琼瑶的人认为,这两篇文章表明于正十分喜爱琼瑶的作品《梅花烙》,主人公及作品情节早已深入其心,因此于正将《梅花烙》里的相关内容用于日后编写剧本,不可能出于巧合。
本案的另一个争议焦点在于认定侵权的依据。一审判决书显示,法院在认定侵权上采用了情节“高度相似性”标准。法院认为,用于比对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关系结合基于特定人物发生的故事情节高度相似,则可以认定侵害著作权成立。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在两部作品的整体对比上,一审引入了“受众感受度”作为考量因素。法院认为,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受众对于前后两部作品之间的相似性感知及欣赏体验,也是侵权认定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以琼瑶方提供的在新浪网等进行的受众观赏体验相似度调查为参考,占据绝对优势比例的参与调查者均认为电视剧《宫锁连城》情节抄袭自原告作品《梅花烙》,法院据此推定,受众在观赏感受上,已经产生了较高的及具有相对共识的相似体验。
对此,于正律师马晓刚表示,“网络调查”没有法律基础,不可以拿来作为证据。在马晓刚看来,著作权很重要的一点特质叫做独创性,只要于正是独立创作的,那么即使《宫锁连城》中有些内容与琼瑶的《梅花烙》存在类似的情况,也不能因此判定于正抄袭。
12月16日,北京市高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于正上诉,维持原判。对于于正方在二审中提交的新证据,法院在判决书中认定,根据怡人公司和林久愉分别作出的声明显示,琼瑶对《梅花烙》剧本享有著作权。
专访琼瑶:原创作者的积极性要保护
对于该判决,琼瑶通过律师王军表示,她始终相信法律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于正方在新浪微博认证为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博“欢娱影视”发表声明称,对于二审判决结果“表示遗憾”,但会执行二审判决,从此事中汲取教训,更深刻地理解法律,为旗下的创作者提供安全的法律环节,使他们得以安心创作,以给社会提供更优秀的文艺作品。
二审判决后,新华网记者对琼瑶进行了专访。“我始终坚信法律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判决。在经过将近2年的焦灼等待后,这一天终于到来。”琼瑶坦言,在获知二审判决结果的那一刻,她心情激动。“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权益的维护,也是对所有原创作者的尊重。”
“近年来,大陆影视市场发展迅速,影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井喷式的态势,从编剧的角度而言,市场的欣欣向荣带给我们更多的机遇,但也对编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琼瑶认为,好的剧本应该兼顾内容、质量、正能量、价值观和教育意义,一部优秀的剧本离不开编剧多年不间断的辛苦学习和艰辛创作,要真正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为观众奉献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靠抄袭、炒作的手法来吸引观众,短期内或许能够博到眼球,但长远来看,还是要靠作品立身。”琼瑶说。
琼瑶认为,文艺作品本身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是创新的体现。一部好作品凝聚的可能是一位编剧的青春、经历、激情、热忱和才华,背后是多少年的积累和不间断的学习。好的文艺作品一旦出现,可能会影响几代人,甚至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因此,对于原创作者的辛勤劳动,应当予以尊重。
“现在大陆越来越重视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人欣喜。但也要看到,我们的维权之路仍然相对比较艰难。”琼瑶坦言,在发现被侵权后,她并没有立刻想要诉诸法律,而是尝试着与多方进行沟通,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在维权的路上,她曾多次为此伤心、流泪,最终,不得不选择通过诉讼维权。
“如果可以,我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去解决或者帮助协调解决侵权事宜,而不仅仅只靠编剧一人之力。”琼瑶说。对于侵权赔偿的钱款如何使用,琼瑶表示,扣除诉讼成本之后,她将如数捐赠给大陆的慈善机构。
专家建议:多措并举保护原创
对于二审结果,网上叫好声一片。最受鼓舞的当属编剧群体,编剧汪海林表示:“胜利来之不易,值得珍惜!”编剧宋方金直言:“前事不惩,必成后事之师。”
然而,法律界专家对此案件莫衷一是,有专家认为,根据思想、表达二分法,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形式,不保护思想,所以琼瑶作品不受保护;而另一种观点是: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梅花烙》享有著作权。如果存在抄袭,可以维权。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仰坤认为,在著作权法中,关于“表达”和“思想”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但我认为,表达形式和反映作者思想的内容是分不开的。我们不能把形式简单地理解为‘文字’、‘纸张’、‘声音’等载体,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就作品而言,‘故事情节’、‘梗概’、‘背景’就是内容本身,应同样属于法律保护的内容。”
还有不少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剧涉嫌抄袭的消息屡见不鲜。“借鉴”来的作品往往出品快、省力气、来钱多,成为一些作品吸引眼球的“法宝”,折射出文艺创作的浮躁之风。专家建议,应多措并举保护原创。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董媛媛认为,琼瑶诉于正案的判赔金额较大,保护力度值得肯定。“应该加大侵权成本,让侵权者不敢心存侥幸,减少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现象,加强影视产业的相关单位和从业者的版权意识、信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