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

时间:2023-12-13 11:22:52

双高背景下思政课程建设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班教学 双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红线”保证的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必修课。它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预期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连年扩招所带来的师资等的不足以及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市场化理念对高校办学的功利性浸染和渗透,致使相当一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采用大班教学制。在该教学制下,教师授课班级由两个以上的自然班组成。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堂管理的难度较大,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个人可以集中精力于理论讲解和阐释,不足之处是容易导致教师唱独角戏,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较少,课堂氛围单调而枯燥,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灌输与传播。为解决上述困境,笔者建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有大班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来破除其大班教学的弊端。

二、双师教学模式的含义

关于双师教学,国内学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双师教学是仿照某些互动式电视节目中经常采用的双人或多人主持模式,尝试主讲教师和助教双师同台授课,两位教师犹如两位相声演员那样各司其职,共同营造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第二种观点认为,双师教学是指在一间教室里由两个教师任教,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第三种观点认为,双师教学即同专业的两位教师同时在同一堂课中相互配合的教学方式,又可称为双人教学。而笔者认为,双师教学是指同一课程或教学项目(单元)由两位老师根据各自的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学科理论背景和研究专长,在同一教学地点和时间单位内面向用一授课对象,按分工合作原则有目的性地进行互动式组合教学活动的情境。它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是互动式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作为与传统单师(人)教学相对应的全新教学模式,双师教学的组合方式可依不同的授课对象和内容按教师的职称、年龄、性别、性格、学历、能力、专业等综合要素项进行有意识地组合。双师教学的类型可依两位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和其所发挥作用的不同而分为主辅式双师教学和主主式双师教学两种。主辅式双师教学是指双师组合中的一人作为主讲教师,讲授整堂课的大部分内容,另一人作为主讲教师的副手和助手,辅助配合主讲教师完成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当两位教师刚开始配合或配合不默契或教学水平有较大差异时宜采用这种类型的双师教学。主主式双师教学是指双师组合中的两人都作为主讲教师,平分秋色地讲授整堂课的内容,其中一人主讲时另一人辅助配合,双方地位平等。当两位老师的教学水平旗鼓相当且各方面配合均比较默契时宜采用该种类型的双师教学。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师大班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双师教学形式新颖,双师组合(或高或矮、或男或女、或胖或瘦)相映成趣,比单师教学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双师教学模式下的双师实行分工合作制,协同参与课堂管理和教学,增强了大班课堂管理的力度和效度,宜形成比单师教学效果要好得多的课堂教学秩序和纪律。而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双师教学比单师教学更易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等去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效形成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和局面,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满足感,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等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二是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发展。单师教学模式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来保证集体备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的严格实施,教师间的教科研交流与合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自为的状态。再加上普通老师的外出学习机会较少,教师的胜任力发展问题基本上全凭教师个人的自觉自为和努力来解决。而双师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制度性互动平台。为上好每一次课,合作教师之间课前必须就课程内容的分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激励机制的择选等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和准备。课中,合作教师时刻面临着学生的评比评价压力和来自教学搭档的精彩表现压力,因而其教学状态会经常性处于应激状态,其身上的闪光点也常会因教学搭档的精彩表现和碰撞而竞相进发、互动频繁。此外,为了持续增进教学成就感,合作教师之间除了经常性地向对方学习外,课后也会主动找时间学习本专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促进其胜任力的常态化发展。

三是有利于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问题与主义被充分讨论和阐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内容理论化、抽象化、结论化,甚至有点空洞化。如何让这样的教学内容在90后的大学生面前呈现出一副生动活泼、可敬可爱的面目来,这需要综合运用并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使抽象化的内容形象化、理论化的内容立体化、结论化的内容感性化、空洞化的内容充实化,想方设法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角度有效接受理论知识和信息。在单师教学模式下,囿于时间、技术等因素,教师个人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诸多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容易造成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相对不足的状况。而在双师教学模式下,合作教师不仅能做到知识结构和教学技术的互补,更有时间和条件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主义作详细的讨论和阐释。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师模式的操作原则

一是实验性原则。双师教学模式虽然在一些大学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课堂上已经得到了应用,但这些应用多带有实验性或学科局限性,能否被推广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因此,作为一门原则性、纪律性、门户性很强的意识形态课,笔者建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时宜遵循实验性原则审慎推进。具体而言,就是高校在采用双师教学模式之前要先在老师和同学中间搞一个摸底调查,目的在于弄清楚大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态度,起到一个在师生中间宣传推广双师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大家对双师教学实验的好奇和期待。然后根据掌握的具体师情、生情、学情等要素,从有利于实验的对比研究和总结的角度,选择确定2~3个参与双师教学实验的教师组合和班级。最后,在成功取得双师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考虑逐步推广该模式。

二是立足实际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不是泛指所有高校也不是要求所有高校都要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是特别针对那些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师大班教学制的高校提出来的(当然,如果那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仍在实行着小班制教学的高校愿意尝试,也包括他们)。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对那些已经和正在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单师大班制教学的高校来说,是否尝试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或在多大程度上尝试采用,也都要立足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他们是否已经具备采用双师教学模式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具备了的就采用,不具备的就等条件成熟以后再进行。

三是组织引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就全国而言,目前采用双师教学模式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验的高校好像还不多。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目前还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阶段。而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以来的历次改革情况来看,基本上每一次改革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组织主导模式。这说明在我国高校要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工作,首先得发挥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组织在双师教学改革与探索上的因势利导功能和组织保障作用。此外,对自愿尝试采用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师,高校要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应允许其自愿组合、试错。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双师教学模式需厘清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对双师教学概念的理解问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一门课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老师根据各自的学科理论背景、知识结构和研究专长分专题或章节按分工合作原则先后对同一授课对象进行授课的活动情境也是一种双师教学。对此,笔者是不赞同的。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分段式教学,其课堂实质仍然是单师教学。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双师教学模式其实在80年代就在一些高校出现了端倪,当时的情况是一个老师(通常是教授)在课堂上主讲,另外一个老师(通常是年轻老师)在课堂上跟堂听课,同时做一些维护课堂纪律或辅导学生做实验的事情,课下还要承担一些批改学生作业和辅导答疑的工作。对此,笔者是赞同的,但要说明的是,上述这种情况主要目的是为实现教学上的“以老带新”,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教学。

第2篇

摘要: 本文对移民国家美国和单语国家日本、韩国的双语教学政策及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教学语言的选择是涉及广泛的战略

>> 全球化背景下对双语教学的反思 全球化下的董事视野 全球化视野下创新集群的协同演化及政策启示 大型煤炭企业在全球化视野下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法律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运动 论全球化视野下党员的作风建设 全球化视野下的电视节目策划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旅游推广 全球化视野下的高校课程改革刍议 全球化视野下的工业设计 2016:全球化视野下的动画之思 全球化视野下的《幸福终点站》 文化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戏剧 全球化视野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武术教育的文化选择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理念及方法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视野下的我国法律文化现代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03-03.

[3]孙兰荃.论国家语言――兼评“英汉双语教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74-78.

[4]鲁靖,邓晶.高校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质疑[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2005,16(2): 55-57.

[5]王斌华.双语教学的回眸与前瞻-国际视野 本土实验[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12.

[6]Jill Kerper Mora. Legal history of bilingual education[EB/OL].,2010-03-03.

[8]Bilingual Education Is A Human and Civil Right[EB/OL].,2010-03-03.

[10]H.R.997-English Language Unity Act of 2009[EB/OL]./bill/111-h997/show,2010-03-03.

第3篇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教育模式转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新的视角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指明了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一,是以人为本的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看成是教育的客体,而是有思想的、能动的另一个教育主体,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表达;第二,是对话互动的特征,学者大卫?布瑞基斯认为对话互动不仅会拓宽参与者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理解力和判断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商议讨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增进师生间的认可度和信任感,使学生不再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三,是教学相长的特征,不管是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还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展现教师和学生的自身优势和价值,在充分发掘各自潜能的基础上促进彼此共同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该倡导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交织动摇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信仰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多元文化格局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多元化。目前由于我国深受西方欧美文化的影响,在部分大学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由主义扩散蔓延的态势不断加剧,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了集体主义缺失、道德规范意识滑坡、社会公共责任淡薄等信倾向,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相背离,极大地冲击和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同时,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加之西方文化霸权又极力鼓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甚至使部分学生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这些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多元文化环境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弱化

    文化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这种趋势必将加剧。然而由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鲜事物的洞察力和敏锐性不强,加之思想观念陈旧,且无法把新媒体教育高效便捷的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严重制约了高校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多元文化环境的适应,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严重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由学校党、团组织领导与管理,其工作的立足点与切入点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性说教色彩,对所谓的霸权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社会思潮、后现代文化、非主流文化了解不深,很难找到与学生共同的对话交流平台,有时只是简单的把这些归纳为思想观念代沟并盲目地予以否定,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引领社会和校园先进文化的作用;第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大多是单纯的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愿望、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的传统角度进行思想和理论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研究,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大而空、远而淡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有些时候会让学生觉得反感或者滑稽。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缺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需要将传统主体性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然而目前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体现为一种单子式的“主体—客体”模式,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去甚远。从师生平等性上讲,高校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处处表现出以我为中心的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而与此同时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听为主,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从教育方式方法上讲,教育者往往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简单地套用知识教育的方法与形式,并以固有的模式加以认定和评判,造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浓重的唯理性色彩,导致受教育者认知关系的片面化。因此高校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结合,使师生共同积极的参与到知识学习、交往互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符合当前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因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吸收借鉴西方哲学的理念,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单子式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局限性,能够让受教育者回归自我,进而实现教育双方的良好沟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从而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增进课堂师生间对话互动,实现主体平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价值观念、政治取向和理想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从教学实践活动上来说,课堂独白式灌输教育最能体现出塑造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但多年来思政教育教学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独白灌输式说教向对话互动式教育的转变,在对话互动式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前提下,通过相互交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不仅有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有知识、思想、经验和情感等多方面、深层次的相互交流,实现了反思与互动、优势互补、教学相长的思政教育局面。如果没有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根本就无法对话,而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将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引入到教育活动中,从而促进师生在现实意义上的平等,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师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动性的发挥,更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改革,以此来提升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二)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改进教育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学校课堂理论课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价值标准、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交流融会,改进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迫在眉睫,这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施更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培养的专业性、探究性往往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半封闭、经院式的教学科研模式,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分散性,导致了大学生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由理论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变,也有利于推动学生由知识本位到知行统一的转变,还有利于推动学生由模式化发展到个性和全面发展的转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实践因其对社会发展所富有同步的特殊魅力,对于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重视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拓宽交流途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博客、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和RSS(聚合内容)等基于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而延伸出来的新媒体,充斥于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使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因为新媒体强调受众对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与选择,会张扬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但大学生涉世未深,当他们将这些能力与精神迁移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时,不免会出现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还可能沉溺褊狭的个人世界,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因此如何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推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重点。第一,就是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努力促进思政理论课上的师生互动,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元融于一体,增强课堂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二,就是要利用新媒体努力促进师生课外的互动,并密切关注校园内外出现的思想焦点问题和文化焦点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第三,就是要利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文化平台,有针对性地开辟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并通过即时通讯、电子邮件、论坛微博等加强网上引导和疏导,让学生沉浸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当中,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统计学;研究;地方高校转型

一、前言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与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发展成熟、服务对象稳定、社会普遍认同的成熟大学相比,必须错位发展,找准自己成长的特殊领域;与高职院校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相比,必须凸显优势、差别竞争。本文结合河池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开放合作、学教互选、注重应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模式及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建立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统计专业创新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地方高校转型对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挑战

河池学院2008年开始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输送4届统计学毕业生。从2015年开始,河池学院把统计学专业分为应用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两个专业进行招生。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统计学专业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矛盾。地方高校统计学专业开设时间较短,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专业背景的考虑缺乏经念;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统计理论很难理解;应用统计专业是在统计学专业的基础上招生,数理方面的理论性课程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实践课时还比较少,特别是专业性应用性强的实践课时还明显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很好理解课程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应付考试的思想,没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自主学习。缺乏实现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2.“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倾向依然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不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般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很好地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3.师资队伍的发展瓶颈问题。作为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新办的应用统计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具有博士学历、教授职称的人数少,教师的学历职称还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人数少,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双导师”制还没有完全落实,聘请兼职教师少,安排兼职教师给学生授课还没有真正实施。面对产学研融合的发展趋势,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

4.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手段模糊。人才培养过程以学校为主,主要以课堂授课的模式来实现,理论教学比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单一,缺乏行业、企业支持实践环节并提供生产岗位,产教融合度少。

三、转型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适应用人单位需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我校的应用统计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首先素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应用统计专门人才。为实现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开放合作、学教互选、注重应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措施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三是教师个人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四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

1.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要实现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必须构建合理而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的发展性,建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及办学资源配置,适时地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建立灵活而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主动地优化课程结构,使专业技能课程有其专业基础课的支撑体系,避免出现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脱节、颠倒和缺失现象。无论是课程体系改革,还是课程结构优化,必须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应用过程对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生产工作逻辑重新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

2.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能力。在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以“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培训、年度论文报告、课程实习见习、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在实验室进行,并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践要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到实习基地开展。同时,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指标的模式,要结合教学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评定学生综合成绩,努力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技能及创新精神。

3.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做引导者、传播者,在转型背景下,统计学专业老师更应该是复合型的高级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数理统计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和各种统计软件,并且还必须具备通识与统计学应用领域有关的其他各种知识背景。我校已采取“双师型政策”,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各领域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进修,参加技术培训、工程实践等活动,提升自身应用水平。我校统计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行业背景少,数量缺乏,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所以急需加强统计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选派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进修锻炼,提高统计工作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吸引有能力、经验丰富的统计学老师来校任教;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举办学术活动、技术交流,指导毕业设计等,实施“开放合作,产教融合”的培养措施,以优化统计学专业的资源配置,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目标。

4.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基地。为了提高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该在原有统计学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新的实习和培训基地,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寻求与学校周边政府、企业合作,建设稳固而利益一致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为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服务,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反补教学,巩固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使教有所得,学有所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助于未来的就业中很快地出色地完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合作的具体化形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地方高校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就地取材,积极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基地,与政府、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坚定走应用型发展道路。

五、结束语

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经验不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创业渠道狭窄等问题。本文从地方本科高校实际及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出发,提出了“开放合作、学教互选、注重应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培养措施,仅供学者们商榷。培养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需要高校与政府、企业建立利益相关的管理机制。坚持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必将推动我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快速成长。

作者:侯宗毅 单位:河池学院

参考文献:

[1]谭希丽,杨月婷,战英杰,李晶.地方综合性大学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视野.

[2]陈树良.统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32-134.

[3]李壮壮,孙善辉.新设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06-207.

[4]黄杰华,吴啸天.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探索———统计学院为例[J].科技广场,2013,(4):144-147.

[5]吕孟仁.准确定位创新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4):110-112.

第5篇

[关键词]以文化人;时尚文化;行为文化;意义增长;包容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74-03

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的创造物,通过介入和渗透,潜移默化地将社会规则、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功能。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赋予教学活动以生命与意义。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一个充斥技术资源和诱惑的时代,我们十分需要在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们内心对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在课堂上融入文化元素、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我们追求有文化味的课堂,课堂由传统观念中“求知的场所”华丽转身为成长德行、催生观念、生长能力、提升品位、追求幸福的有文化、有内涵的知性课堂。

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发展,引领学生思想发展,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引入更多有品位的文化元素,构建有文化的思想政治课堂,“以文化人”,提升政治课堂的文化内涵,实现教师、学生、课程的文化融合是知性时代的课堂追求。思政课堂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多个领域的知识,如果仅仅“传授知识”,课堂将是枯燥乏味、缺乏生机活力;如果教师能够以一种课堂文化自觉,“以文化人”,让教学成为一种文化,课堂将是知识和智慧并增、提升考试能力和生命质量并重的有意义、充满文化味的知性课堂,从而实现师生多元化的包容性发展。

如何以文化人、包容发展,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来构建有“文化味”的思政课堂?

第一,引入“学生口味”的时尚文化,创设学生需要的文化背景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建构和生成,是师生共同经历人类文化影响的历程,在人类文化的背景中展开个体心理、思维、教学行为活动的过程。教材采用的是经典的案例以及学科知识的融合。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更替,总是和学生现实的文化生活有距离感。理论之树要常青,作为一名高效而又优秀的科任教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具有时尚的文化视眼,善于捕捉契合教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学生口味的文化视点,学会创生利用、融入课程教学资源,将时尚的文化元素和永恒的人文精神的融合,人情、入境、人心,在文化背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渗透到学生思维发展区。形成一种问题引导――文化渗透――案例支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时尚元素回归经典精神,提升思政课堂文化品位。

在文化生活的初识课《体味文化》一课中,面对如此庞大的话题,笔者从流行文化浪潮中采撷一朵奇葩――周杰伦,来体味jay流行文化,感悟文化内涵和力量。以《兰亭序》这首传统和时尚结合的经典之曲人手,感受周杰伦的音乐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渗透]从古代诗词到周杰伦的歌词,品味歌词韵味,体味文化内涵(歌词展示,学生联想古代诗词)教师:一曲青花瓷,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流行文化,还让我们体会到许多的文化元素。请同学们找一找:宣纸――国画艺术,汉隶――书法艺术,素胚勾勒――瓷器文化,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什么是文化?

[问题引导]①如果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土胚和青花瓷?大家会觉得哪个是文化现象?为什么?――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精神产品。

②怎样让土胚变成青花瓷?――需要经过人的设计、加工、制造才能完成这个转变,文化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因而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③你觉得怎样让青花瓷变得更加有文化内涵呢?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的体现,这种素养需要经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而产生。……

[案例支撑]周杰伦与中国风影响

教师:国家新闻办在网上开展了“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其中流行音乐歌手邓丽君、王菲、周杰伦位居前三甲。观点争鸣:正方:实至名归。周杰伦以其独特的嗓音和作曲风格,在当代乐坛独领,引无数少年为其折腰。反方:空有虚名。周杰伦怎么能跟老舍、茅盾、王蒙等这些文学巨匠相提并论,周杰伦在中国乐坛也是稍纵即逝,更不用说是影响中国的文化名人,周杰伦之所以会在投票排行榜名列前茅,主要是因为他粉丝的年龄构成影响。

[问题引导](1)你赞同谁的观点?谈谈你的理由。(2)你是如何看待周杰伦的文化影响力的?

[文化渗透]周杰伦作为中国乐坛的奇葩,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他的中国风歌曲,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色彩,既有民乐配器与传统文学语言编织的审美意境,又能体现民族精神,让单一爱好流行音乐并且历史文化素质较低的青少年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大众文化教育上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周杰伦这种流行文化的探讨,符合学生口味,因为在探讨周杰伦经典歌曲中不时地引起学生共鸣,一起吟唱歌曲,深深渲染了课堂气氛。周杰伦的音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门文化,流行必有它的魅力所在,越中国越时尚,周杰伦的中国风跨越时空、地域。跨越流行音乐和经典情感,达到了一N时尚和经典元素的完美融合。引入“学生口味”时尚文化,在时尚文化中回归经典的人文情怀,在“越时尚”的文化元素中找到“最经典”的课堂文化的软着落,通过多元和主导双向辩证、传统和现代双向关照、时尚和经典的双向融通“双向文化教学法”,达到了很好的文化渗透的效果。

第二。优化“探究质疑”的行为文化,增强学生学习的文化自觉

课堂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浸润的源环境,教学过程本身是一种文化,“教学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即教学行为是以背景和教学实践为基础的行为,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需要教师以其文化意识自觉对之进行关照。”思想政治课堂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学科,例如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因果多元联系的逻辑思维等。这些思维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包容性课堂文化环境,更离不开“探究质疑”的教学行为,“探究质疑”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文化。

吴志宏在《呼唤有智慧的教育》一文中这样描述课堂活动的价值:“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供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这无疑告诉我们“探究质疑”的行为文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课堂价值,实现有智慧的教育。让我们营造一种包容性的课堂文化氛围,教师创生课程教学资源,精简资源、铺设疑点、诱发思考,让兼收并蓄的课堂教学空间解放教师、释放学生能量,培养学生有品质的探究质疑的学习行为。具体来说:探究质疑的行为文化的培养需要哪些实现路径呢?

首先。留白引思:探究质疑始于找问题、补疑点。引入文化背景,并非是涵盖学生思考空间,而是作为文化中介,给学生构建一座学习的桥梁,文化背景的设置要留有空白,创设学生思考的学习契机。时间上留白要求教师不要吝惜课堂上的时间,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根据情景去寻找问题,捕捉知识的疑点。内容上留白要求教师在情景的设置过程中留有思维的触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链接情景和教材中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内化、理解与创生。留白使学生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化为发现性学习,当学习心理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时,学生的能动创造性活跃起来,在每个情景的留白处你将会发现思维的闪光点。笔者在听《经济生活》中《公司的经营》一课时,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巧妙策划了一台情景剧背景:假如你爸爸、叔叔、舅舅三人准备分别出资30万(现金)、20万(专利技术折价)、10万(老厂房折价)合办一家服装厂,请你为他们顺利办成和经营做参谋。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样的剧情背景之下,学生会去探究很多问题,成为公司的策划者:比如考虑给公司起名、公司的组建程序、如何经营等方面,这些问题其实在无形之中将学生生活背景和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进行学科主体构建和主动探究。教师巧妙设问、适当留白让学生在探究质疑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并通过一个个具体步骤和层次,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未曾到达过的知识和情感、能力的发展境界。思想政治课堂无论哪个模块都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探究过程,书本中的理论观点都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变化和国情的变迁,教材值得我们去质疑叩问,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敢于向教师质疑,敢于向同学质疑,敢于向课本质疑,而且让他们懂得:若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求真和创新,要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探究质疑应当成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文化的常态,问题疑点是激起探究质疑行为的文化因子。

其次,放导联动:探究质疑实施重过程、轻结果。探究性学习好比是一项登山运动,作为教师首先要“放”――放手让学生去攀登知识的山峰,给他们探究的勇气、机会和信心,带给他们一个民主宽容的探究氛围,给予学生探究质疑的文化自信;其次要做好“导”,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准备好一把梯子,使探究活动分层次、由低到高有序高效进行,主动担当,给予学生探究质疑的文化自觉。探究过程表现形式有多种:问题探究――具体表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话交流――教师作为课堂主题设计者要和课堂主体参与者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探讨交流:分组讨论――围绕教学主题。交流各自对情景的理解和知识的链接,共同完成本课知识框架构建,共同归纳心中真实感悟。

笔者以《经济生活》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例,本课设计立足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非常宏观的主题。如何进行更好的导放联动,从而实现课堂更好的出彩?

导:抓住中心主题,建立任务驱动机制――教材回顾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人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同时反观现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条主线非常明确,那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重点在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明确主题后,超越书本教材,寻找课堂之外的内容: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时政热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外开放成就贸易大国的新数据和新成就等,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采用时间顺序和对外开放发展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建立了对外开放探究的任务驱动机制。

放:设计多元情节,层层推进探究过程――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表达、注重团队的非智力元素教学目标,从而让课堂生动起来,形成课堂师生激动的沸点。例如:中国能够成为贸易大国,离不开关键性事件,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关于WTO,大家了解有多少呢?进人知识抢答环节:对于学生知识短板对外贸易板块,用数据“货物进出口额增长186倍和图表天壤之别的外贸质量比较”的设计以及“微笑曲线”给予学生知识的补贴和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形成出口竞争优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弥补自主构建思维的盲点;对于值得探究的问题,在充实学生知识底蕴时,用富有启迪的视频材料或者情景模拟等活动设计,例如“权威访谈:如果你是商务部长,谈谈外资最需要用在什么地方?在“引进来”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撑起问题探究的空间,形成师生思维进发的热点。

第三,追求课堂效果的“意义增长”,实现师生共同的包容发展

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因此,课堂的文化含量影响到学生生命成长的质度和厚度,如果我们师生共同营造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感同身受的文化境遇,实现课程资源和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教学行为文化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那我们的思政课堂将是丰富的、有品质的、有内涵的,师生在这种课堂文化中提升了生命成长的质量,实现学生生命中知性的意x增长。学生学习的文化自觉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文化的思政课堂,学生具备探究质疑的行为自觉:怀着想学习的愿望。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思维参与度高,学习情绪高涨,带来的必将是课堂效果的“意义增长”,既有知识数量增值,更有意义增值;既有方法增值,更有动力增值,是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具有文化内涵的高三政治哲学复习课,课题是唯物论复习,课时2节。虽然是哲学复习课,但由于授课教师立足学生兴趣、捕捉社会生活中时尚的文化元素,匠心独运的将文化元素贯穿在课堂设计过程中,设计了问题探究、观点碰撞、知识建构等探究质疑活动,整堂课既注重了高三的有效复习,又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受文化熏陶,获得精神提升的深远收获,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包容性发展。

精彩赏析:整堂课的亮点在于引入“江南style”这个火爆全球、老少兼乐的时尚文化元素。设计思路如下:课前播放视频“江南style”火爆音乐入场,由“鸟叔”这个娱乐红人引入探讨的话题。第一部分:师生一起观看幻灯演示――“江南style”究竟火到何种程度了?第二部分:学生探究“火之原因”:“江南style”为什么会这么火爆?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唯物论主要原理,和W生一起构建唯物论框架体系,然后学生用这部分知识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第三部分:图片、资料展示“火之影响”,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哲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通过习题加以巩固;第四部分:“观点碰撞”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唯物论知识正确对待“江南style”及其成功的原因等问题:第五部分:“火之启示”――由韩国政府的“文化立国”战略引发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方法 转化

一、由“主动传授知识”转化为“注重引导学习”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多以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课程知识被细分为多个小点,然后教师按课程安排,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识记与背诵等,这种教学方法实质上是将教师当成了课堂主体。新课改背景下,注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在这一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也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项教学要求,不过如果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灌输课本知识,不与学生互动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没什么大的进展。因此,要实现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就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

1.重视情境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情境式教学即为学生营造和设立与教学课程相关的真实场景或气氛,以便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培养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例如,讲解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教师可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影视资料,学生观看视频后,势必会惊叹近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们整个国家的重要性,而此时,教师可抛出引导性问题――什么是市场经济,它有什么样的表现特征?学生便会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好很多。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新课改要求让学生做回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背景下,课堂类似于舞台,教师和学生分别为台上的表演者,其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但不能忽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积极将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入教学中来。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要多引用学生常见的事例,回答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例如,在讲解“财政的作用”这一课时,可引入学生都知道的国家四大工程建设项目,如杏林公铁大桥、集美大桥等,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财政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适当安排学生去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探究性的有效学习方法。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时,可让学生实地了解各类商品如蔬菜、肉类、鱼类的市场价格,亲自询问商贩价格变化情况等,教师可根据实地调研情况,适时补充价值规律的定义、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点,让学生感觉到政治离生活其实很近,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

二、由“教材为本”转化为“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遵循陶行知先生“五大解放”的要求,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和解放学生的时间,既要注重教材讲解,更应自主开发新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教材、时事政策、党的政策等属于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新课改需求,教师就必须积极引入各种图片、影像、历史文献、讲座、课外实践等有效资源,充实座机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讲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前,可先播放央视近期播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典型事例,并作出相应的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了解了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他们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利用周末或暑期,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去参观历史古迹,或者举办各种校内比赛活动,如政治小论文比赛等,亦或是组织学生去学校周边实地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及环境保护情况等。如此,还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知识与思想教育并重”

第7篇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反思——基于民族教育的视角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属性、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教师自我意识的生成与培养——兼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深层拓展与发展导向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研究

对提高开放教育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思考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欧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趋势探索

学科中心课程:内涵、理论假设及组织方式

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新时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与策略

“自学、议论、评价”三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办学之道研究

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

高校学士学位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

加强地方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巡礼

试论教师成长的十个“学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初探

从自发走向自觉:促进教师课程领导的策略

论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新变化

挪威教师教育大学化形成及启示

论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养成

让园本培训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契合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高校课桌文化的狂欢化特征与疏导机制

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

孙铭勋乡村幼稚教育实践与儿童文学教学

论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

建国六十年来德育导向的演进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

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目标管理的设想

大学英语教学秘书的工作定位与职责

撰稿规范

对农村教师缺乏与素质提升的多维探讨

生态学视野下高师教师身心素质可持续发展

师范生“对话”素质探析

我国初等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情况及分析

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调适

教师间交往的现实意义及促进策略

文化定向与范式人格——论孔子在中国文化定向中的特殊作用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结构初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衔接

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品味爱情篇章塑造健全人格——以大学生爱情观教育为例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推进学院制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成都大学为例

对高校人事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欠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8篇

关键词:医患和谐;政工工作

医院政工工作是医院工作的精神核心工作,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以党的方针路线为中心,正确地指导医院各种医疗活动的进行,在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思想观,协调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人尽其才,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医患和谐的综述

1.医患和谐的重要性。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关系,是医疗关系中的重要问题,医患关系不但关系到医疗过程是否顺利进行,还关系到医患双方的信任度是否减灭,是否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医患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稳定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各医院对此估算不足,各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医患纠纷,这为社会的和谐带来了负面阴影。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和责任,这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医患和谐尤显重要。

2.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第一,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患者由于缺乏医疗知识,想当然地认为医院是万能的,不留余地,病有轻重缓急,对医疗期望过高,往往会有大的落差,很容易对医疗系统产生怨恨之心,至使医患关系紧张;第二,医务人员责任心不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是一个要求技术水平高,风险高的特殊职业,如果没有高度责任心,大事推诿,小事糊涂,一旦发生意外,不但对医院来说,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对患者来说,也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度,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第三,社会问题。由于社会某些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潜规则的存在,造成有些医疗人员收回扣,要红包,这给患者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没有回扣,不给红包就治不好病,久而久之,以错误的价值观来评判医疗活动进行,加强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加深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第四,其他问题。医患关系是一个特殊的关系,涵盖广泛,话题敏感,绝不是几个问题能够说得清楚的,很多实际的问题都在医疗过程中,不但影响了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还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当前政工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政工工作已经慢慢受到重视,各医院都在完善自己的政工队伍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思想认识短浅。在政工工作中,政工主题依旧关注到医院职业的基本思想问题,单纯的思想问题已经不是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主要目标,政工工作面临的课题是多样的,立体的,并且是动态变化的。有些政工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去学习先进经验,一味凭着老旧的管理模式思想模式去进行医院政工工作,使得政工工作开展不得力。

2.服务力度无力。由于政工工作的主观性很强,有些的政工工作者不以消除医院的主要弊端为工作目标,而以个人喜好作为工作策略,讲人情,循私面,办事在原则内力求不得罪人,使政工工作对医院的服务力度不够,大大降低的政工工作效率,甚至使政工工作形同虚设,没有发挥自己的功能。

3.对医患关系认识不足。政工工作是考究人的思想,在对医务人员的指导教育中,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医疗活动的进行,继而为医院创造效益。有些政工工作人员过度看中医疗水平的提高,看中医院的效益,而忽略了医患关系,使得医患双方沟通不够,不能相互信任,趋于紧张甚至激化。

三、医患和谐背景下医院政工工作的策略

1.加强思想认识。在医患和谐背景下,加强思想认识是必要的。政工工作人员要以构建和谐环境为理念,正确对待医患关系,在处理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从思想上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基本上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医患和谐背景下的政工工作环境,保证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医疗环境健康稳定。

2.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素质。政工工作是医院的思想核心,思想指导行动,而政工工作人员的素质,则决定着政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当前医院政工工作不再是旧制的单一性平面性的,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医院政工工作也要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因此,政工工作人员在掌握既有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下,还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自觉提高与患者的沟通理解能力,从多元的角度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政工工作使命,维护医患和谐环境的稳定。

3.加强沟通。医患和谐不是一句空话,主要建立在医患双方的理解和体谅上,医患关系紧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政工工作人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关注度,多关心患者,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体谅,并且降低姿态,使患者能够从医务人员的角度去理解体谅,真诚互谅,才能让医患关系趋于平缓,找回缺失的信任度。

4.加强队伍建设。政工工作作为医院的核心,要始终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医患关系,医院要加强队伍建设,从大局出发,以患者的满意为服务宗旨,以诚相待,切实从心理上改观患者对医院的疑虑心,从实际来解决患者的苦痛,把加强医患和谐环境的稳定提到日程上来,加以重视,投入力量,真正成为医患之间的一座桥梁。

5.加强职业操守。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医疗战线是特殊的职业,关系到人身生命的安全,因此,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刻不容缓。政工工作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帮助医疗人员提高思想素质,树立救死扶伤的理念,树立人以为本的思想,把医风医德运用到工作中去,真正从意识中把解决病人病痛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使医患和谐环境更加纯净完美。

四、结束语

医患和谐是保持医疗环境稳定发展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新形势下医院政工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加强医院政工队伍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公平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使医患双方信任度加强,从而使医疗活动顺利进行完成,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0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01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一、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教育并管理好“95”后大学生,既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又离不开思政课教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模式的吸引。“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教育是学校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下,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以“结对子”的方式进行组合,通过定期不定期、线上和线下的交流沟通,有效整合优势力量,教管一体,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

(一)建构合力育人,既能提升辅导员素质,又能提高教学效能

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背景,且都是科班出身,专业功底扎实。辅导员处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思想的引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但高校在招聘准入过程中,只注重其学历背景与是否是中共党员,而忽略其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理论素养,所以造成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不一,思想政治理论整体较薄弱的局面。但由于大部分辅导员均有学生干部的经历,所以基本胜任学生管理的具体实务。俗话说:“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高校育人的中间力量,两支队伍也需要整合和优化,思政课教师可以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理论指导,这样既能提升高校育人功能的实效性,强化校园正气,又能开辟高校育人内化新路径,拓展合力育人的新局面。

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大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进行,思政课的教学是引导人、内化人和塑造人的过程。但目前思政课教师授课模式单一,与学生互动少;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反映教学乏味。所以出现了课堂氛围冷淡、学生出勤率较低、教师威信下降等现实存在。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能通过个别谈话、心理辅导、主题班会、学生活动等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形式走到学生中,所以他们了解学生动态,贴近学生生活,掌握思想走向。所以,高校辅导员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案例,这些既可以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材料,又能作为课堂的有机延伸,将空洞的、喊口号式的、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现实扭转成生动有趣的、学生踊跃参与的、多样化的教育教训模式,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能。

(二)建构合力育人,能把握高校意识形态新发展,挖掘育人新媒介

高校思政教师的着力点在“怎样培养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上,两支教育力量因其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出现而各自为营。所以当学生在意识形态上出现问题时或无从下手,或反应速度较慢造成问题多元化。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多元化、社会阶层固化、社会利益多样化、社会文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这些格局也正在通过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从外由内引导并影响着高校育人工作的方向和育人思维。两支教育力量只有形成合力,进行优势的互补,才能增强忧患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信息时代,国际局势动荡,丑化社会主义的行为和舆论制造也日益隐晦,加之当今社会的浮躁和95后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如何在课内外和校内外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支育人力量要在教育合力的机制下,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如微博和微信平台,通过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把握95后大学生意识形态,高效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三)建构合力育人,能引导高校育人寻找新突破,渡过瓶颈期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是事务繁杂琐碎,辅导员的主要精力和时?g用于处理班级实务管理、班风学风建设、班级心理疏导、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奖勤助补贷、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大量日常性工作,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研读和品味上略显欠缺。当多元价值观、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时,高校辅导员只能看到问题表面,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心理诉求,因而造成育人工作既缺乏时效性,又不能走进学生内心。相反,思政课教师每天忙于备课、科研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因其并没有时间与精力与学生零距离沟通,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教学效果缺乏针对性,学生也容易形成应付心理。两支教育力量形成合力,能确保高校育人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构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的制约因素

虽然当前许多高校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教育的构建上取得一定经验,但两支教育力量之间一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趋于完善。为了更深入直观了解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教育合力的建设情况,笔者对安徽省皖北地区的阜阳师范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亳州学院、阜阳幼儿高等专科学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5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抽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其中,思政课教师82名,占40.1%;辅导员122名,占59.9%。调查结果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管部门不同,育人方法不同

高校思政课教师时大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基础(思政)教学部分管,是专职的教学工作者;辅导员则是由学校学生处统一管理,并分配至各院系部,由院系党委(党总支)直接管理,其岗位的认定为行政工作者,极少承担教学任务。所以,思政教师的工作重心在课堂内,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在课堂外,两支教育力量几乎没有交集。

(二)两支教育力量认同感缺失,合力育人缺乏主体性

在调查问卷中“对于‘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这句话您认同吗?”在被调查的82名思政课教师中,有34%的教师对此观点持认同态度。在调查问卷中“您认为思政课教师在育人效果上明显吗?”在被调查的122名辅导员中,有29%的辅导员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不认同。也有26%的思政课教师认为配合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是浪费时间。所以,两支教育力量既缺少协调与合作,又缺少认同感。两者间主体性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从横向看两支队伍都是独立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彼此缺乏整体协作推进德育工作的动力;从纵向看,学生管理部门服务和合作意识淡薄,官本位严重。这既不利于合力的形成,也有碍于教育效果的呈现。教育合力缺乏主体性,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统一协调成了空想。

三、提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一)创设平台,畅所欲言

1.建立“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的平台,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介,专门用于两支教育力量在学生学习近况、学生个案探讨、答疑解惑、心理困扰等方面的交流。并实施管理员制度,由管理员将交流内容定期整理、备份。同时安排值日表和计划表,两支教育力量都要积极参与并相互监督。

2.在线上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线下“结对子”。一是辅导员在自学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随堂听课,并做好听课笔记;二是互结对子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要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将学习心得形成文字材料;三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都可以在学期内开展秩序性、模块化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做到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二)强化保障,细水长流

1.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及学生处负责人任小组组长,二级学院(机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保证“合力育人”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2.物质保障。教育合力的顺利实施需要合理的物质和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从软件上来讲主要包括沟通平台建设费用、管理人员费用、相关人员报告会费用等;从硬件上来讲主要涵盖新的工作场所的开辟、如心理团体辅导场所、教学设备的更新等方面。

3.评价机制。一是将辅导员的年终考核项内加入科研成果,来增强辅导员的科学研究意识;二是将辅导员的平时学习成效量化并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体系;三是在学生考核方面形成教育合力。思政课教师负责卷面的理论成绩(占60%),辅导员负责学生每学期的德育和行为规范考核(40%),以此将“注重知行结合,建立长效机制”的育人观念落实到位。

四、引入管理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思考

(一)创办双向兼岗,促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互认互助

一方面,队伍建设亟待专业化。思政课教师多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教书”轻“育人”,加之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是大班授课,与学生接触少,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高校连年的扩大招生使得高校辅导员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所以高校被迫降低准入门槛,如有的高校偏向男性、有的高校偏向辅导?T专业与学院相关专业相近,而忽略了高校辅导员需要思政专业背景。近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岗的理论,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可加深对理论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有助于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创新管理模式,统筹规划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队伍建设

求同存异,突破以往两条线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是两支队伍实现合力育人的根本保障。在学校党政机关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纳入同一体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及学生处负责人任小组组长,二级学院(机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高的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实行准入制度,统筹两者的人员调配、明确分工,并完善激励和保障制度,确保两支队伍的合力育人机制真正落实。

第10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与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背景与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同志向全党发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号令,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呼唤。十报告中更是提出了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的重要方针,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理多次在政府报告和重要场合中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当前,国家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因而,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以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作为三项基本要求。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三个:第一,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第二,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第三,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为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等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问题与建议

笔者通过授课反思,结合阅读的大量资料和文献,提出目前在本校双创课程当中存在的三项问题。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在本学期的教学当中,通过和学生的访谈调查,很多学生都认为创新创业课是教会他们如何打工赚钱,如何在毕业后经营小店等知识的课程。显然,学校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不足,学生的理解还较为片面。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授课重点不明确。在现实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并没有将开创性和创造力作为培养的重点,课程更多的是就创新而创新,即所谓的产品创新,创意创新,并没有将创新与创业真正的做到有效融合。

第三,本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及团队。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师应该做到原有专业知识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并且应该做到自我学习与专业培训相结合。而目前我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由基础部语文教研室四位教师讲授,而这四位教师均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并且毫无创业经验。因而,在给学生的授课过程当中,更多时候只能讲授理论知识,列举他人案例,无法提供更加专业的创业指导。而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实践实操性,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水平无法满足其教学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学院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课程建设。学院作为课程的主要投入和推动主体,应

该在资金投入、师资培训、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双创课程的快速发展。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相配合的领导小组,并在教学和实践等方面明确各自的职责。

第二,推进模式创新,搭建课程讲授、模拟实训和创业实战相结合的教育平台。通过课堂讲授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创业能力和素质;通过模拟实训将所学知识在仿真平台上进行有效运用,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体验创业过程,走出创业实战第一步。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创业模式,例如项目教学,参与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灵活的休假制度可以增进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第三,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及孵化基地的建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学院应该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并为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工商,税务,贷款等方面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生产力的水平。

第四,创建专职创业老师,兼职创业导师相结合的创业师资队伍。通过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引进、聘请兼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建立一支精通创业知识的专职创业老师和成功企业家、孵化器管理专家、风险投资家等方面的兼职创业导师,从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高效快速的开展。同时,也可以将专业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让教师获取直接的创业经验,推动教师从事创业领域的教学。

第五,健全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借鉴全国“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建立以课程与教材,实训与孵化基地,创业大赛与创业活动为内容的第一位;形成以我院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学生素质能力水平为内在因素的第二位;推广以政府投入,企业参与为外部社会环境的第三位。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高校双创教师,应该经常关注理论前沿,积极拓宽知识空间,时常进行教学反思,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N].人民日报,2015-05-20.

第11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 新课程改革发展

当下,中国已正式进入社会发展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深入化的“双化”时期,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而公民教育更是担负着人才培养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双重重担,面临这个“双化”时期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的、参与式的公民,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迫切需求的公民。

一、公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公民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那时,公民教育主要是传播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和平等精神,培养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合格公民。到了古罗马时期,公民教育则是指在复杂精致的共和制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强烈的民主共和精神的公民。而中国,从清朝末期开始,我们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就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向西方学习、取经的历史。毫不例外,西方的“公民教育”作为西学东用的一个内容逐渐被我们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接受并倡导,并曾经一度倡导“公民教育”代替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涵,我国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著名教育家檀传宝先生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应该是从三个方面理解的教育。首先,公民教育应是“造就公民的教育”,从这个维度出发,我们要把握好两条线索,一是我们的公民教育目标,再就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其次,公民教育是“对公民的教育”。即公民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里面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和时下终身教育理念相吻合,让每个学生把公民教育的学习纳入到终身学习的范畴里面来。再次,公民教育应该是“通过公民(生活)的教育”,也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公民必须能够积极去参与社会生活,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具有一国国籍身份的公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政策不断变化,公民教育虽然几经波折,不过终究取得良好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决定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确立了要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为公民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并为其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规范,强调公民主张自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并且坚持公民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为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未来发展规定了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理念的不断推进,公民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的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到十的全民守法,再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全民树立法制信仰,公民教育迎来了其发展的大好势头。

二、新课程改革以来公民教育实施情况

2001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公民教育也迎来了其发展的关键期。从实施方面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巨大改变。分别是公民教育内容的重新整合、形式的多样和教学方法的更加灵活。

(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形式上打破了原来的单一一科的局面,改成了由小学低段的《品德与生活》和小学高段的《品德与社会》组合而成的公民教育形式。初中阶段,则开设了综合社会课程――《历史与社会》。首先,内容上一改过去“口号式”的宽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教师一贯使用的“权威填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学生的互动为主;再次,教学地点也由原来小小的教室拓宽到社区、街道等更广阔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体验课程内容,这也和教育中应“以孩子为主体,重孩子的体验”的宗旨相吻合。总而言之,受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中小学的公民教育课程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确立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与公民价值观一体化的课程目标,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理念相契合。

(二)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一改传统课程中只有必修课的模式,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最重要的是,和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了。教材打破以前的“一肩挑”,现在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版块呈现。打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宗旨。同时在教学实践上,也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进入社区、敬老院等社会场所,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深刻感受公民教育的实质。高考录取更是把同学们在学校期间走出校门、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内容记入他们的个人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体现了公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受重视程度正在加大。

三、公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进入21世纪,我们的公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种复杂因素不断掺加进来,使得我们的公民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民教育课程内涵界定不明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承担了整个公民教育的内容。

但是在1978年之前,我们的公民教育目的局限在服从政治权威,服从党的领导,简单铭记一些爱国口号上面,着重强调公民教育的政治内容,弱化甚至泯灭了公民教育另外两大主题内容,即公民教育的身份意识和法制意识。而这恰恰是当下国家和社会最为重视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民树立法制信仰就是最好的表征。

(二)公民教育的课程目标模糊

从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教育目标从培养“合格公民”到培养“四有公民”到培养“新型公民”,一直没能有个准确的标准阐述,比如说什么样的公民才是合格公民?具体要达到哪些标准?目标不明确将直接影响公民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所以,当前亟须给公民教育一个明确的课程教育目标,否则就只能是各种内容拼凑的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科。

(三)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包罗万象,造成公民教育内容的急速膨胀。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公民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内容界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在以后的公民教育实践中,必须明确公民教育的内容,不能无所不包。

(四)公民教育课程开发设计的不均衡性

虽然目前从小学到高中,公民教育课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内容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够均衡。社会日益发展,公民教育内容必然会随着社会的演变而变得内容更加丰富,但是深度和广度怎么样达到均衡是需要课程设计者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上,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可以从“涉及面”到“涉及深度”逐渐加强。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理解公民教育的大致内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重在体验。初中阶段,让学生开始从微观上切入进去,了解公民教育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方面,并从每个方面试着着手去理解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起码的职责和义务。高中阶段,每个同学必须明白,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除了了解自己的公民身份,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怎样积极参与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的公共生活之中。这也是公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

四、公民教育的发展愿景

纵观整个中国教育历史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时间“灌输式教育”历史背景的国家,公民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全面开展学校公民教育行动研究,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公民教育必须摆脱“灌输式教育”历史背景的束缚。因为,公民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课题。新课改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学习实践方式,到高中阶段学生进社区服务,再到大学把高中公民教育实践档案作为录取的标准之一,都体现了公民教育正在往实践方向前进。只有让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谈新课改下的公民教育,否则就还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树立共同教育理想,培养“四有”新型公民――学习邓小平同志和同志关于培养公民的论述[J].学术研究,2002.

[2]程教材研究所. 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7)[G]. 课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思想政治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8)[G].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课程 (教学) 计划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

[4]课程教材研究所.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1986)[G]. 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思想政治卷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1986)[G] .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汇编: 思想政治卷[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R/OL] .1990-04-13(2007).

[7]黄崴. 公民教育: 责权主体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 1997( 2).

[8]黄甫全.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公民教育的基本策略[J]. 学术研究, 1999 ( 2).

第12篇

关键词:“双创”;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刺激下,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越来越大,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愈来愈严峻。国家为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在建立健全以及逐步完善就业环境的时候,开始着力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此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而公益创业作为全新的就业实践形式,已经在西方国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包括河南省在内的我国诸多省份与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涌现出了规模庞大的非盈利组织与带有公益性质的相关企业,特别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机制。所以,本文重点对“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支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河南省大学生公益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

(一)利益方接受公益创业的程度偏低

根据调研发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高校,因当地市场经济的起步时间较早,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故率先成立了一批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训基地。[1]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广大内地高校却依然处于公益创业的萌芽阶段,特别是受“志愿服务”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使得很多河南高校大学生对应用商业形式运作公益组织的模式缺乏科学认知与直观感受,从而大大限制了河南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活跃度。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力度薄弱

目前河南省出台的有关公益组织方面的文件与政策,并未体现出大学生这一主力群体,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没有进行定位。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大学生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常常遭遇“天花板”现象,即政府没有安排专项的服务大学生公益创业窗口或项目,高校也未对公益创业进行合理定位。所以,当前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依然处于真空的监管地带,还未建立相应的引导措施,对其公益性与商业性缺乏足够的平衡,极其容易使其“偏离目标”。因此,强化针对河南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扶持力度,是现阶段河南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所需资源缺乏

公益创业属于创业活动的一个分支,其依然需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无论多么优秀的公益产品,一旦缺乏资金投入,也无法打入市场,更不能带来任何社会效益。[2]而大学生由于受创业经验、社会经验与自身身份的限制,因而所积累的公益创业所需资源相对较少,尤其是筹资渠道少之又少,这就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挥与实现。

二、“双创”背景下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

公益创业认识不足。公益创业活动不但能够促使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使得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进而更幸福、更快乐的生活。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产生背景、主要特征、相关概念、突出性质、重要功能等诸多内容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甚至对公益创业的浅层概念还不甚了解,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创业活动范围以及公益创业的成功率。

缺乏公益创业毅力。大学生因接受过长期教育,促使其一般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心,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为国家与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发展等发挥价值,尤其是在公益创业初期,大多抱有高涨的激情。但实践表明,占据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公益创业领域的奋斗中缺乏长期坚持的毅力。

(二)客观因素

政策支持不足。大学生通常都接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教育,其大多数拥有较强的同情心与怜悯心,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大学生还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头脑与思维比较活跃,具备一定的解决社会问题与创造能力,且能够产生一系列优良的公益创业想法,但由于河南省在实践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缺乏相应支持,促使其在从事公益创业活动过程中困难重重。诸如,虽然河南省工商局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政策,但归根到底这些政策都属于原则性规定,加之诸多政策都设置了相应的限制性条件,使得其操作性大大降低。

法律支持不足。河南省各大高校目前还未构建大学生信用体系,相应的公益创业组织准入机制、规范化经营等法律体系依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大学生实施的公益创业活动很难得到金融结构的贷款,也很难得到各投资机构的注意与青睐,直接造成相当多的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化为了空中楼阁与海市蜃楼[3]。

三、“双创”背景下构建河南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的思考

(一)发展一体化的公益教育体系

公益创业教育是指对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所必备的知识、精神、能力、实践技能以及思想意识的系统化教育,工社会利益与公共利益引导性的教育,完善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包括研究体系、教学体系以及实践体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公益创业教育已历经近20年的发展路程,包括哈弗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一系列顶尖院校,都已开设有公益创业课程,其中哈弗商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收了首批公益创业博士生;国内的公益创业教育则开始于上世纪末,虽然目前仍处于公益创业教育的探索阶段,但部分地区的高校也取得了些许经验,如湖南大学开创的融合“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一体化创业教育模式等。[4]国内外这些大学公益创业教育经验对河南省高校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所以,努力发展课程教学、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的一体化公益教育体系,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撑机制的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二)搭建支持性的创业孵化平台

与创立商业企业相比,公益创业的艰难程度并不低,甚至对相关创业者的意志力、知识、能力与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河南省政府、社会与高校有责任对立志于公益创业领域的大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与支持,最大程度解决河南省高校公益创业文化氛围不足的问题,尽可能的孵化出更优更多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组织,以此消除大学生在公益创业方面的畏难情绪。比如,可以借鉴哈弗大学与斯坦福大学创设的“SE Lab”(公益企业创业实验室),以及其安排的问题研究、组织调研、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等课程计划;参考国内其他高校已成立的创业孵化中心,学习其创业场地的选择、软硬件设备的配备、小额资助方案、创业能力培养等服务模式。另外,由于对公益创业初始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在创业资金方面的需求通常是最为迫切的,因而创建公益创业基金可以说是搭建公益孵化平台的核心工程,具体可从两方面寻找突破口:一方面是鼓励大学生通过努力经营公益组织取得相应收入;另一方面是拓展社会捐赠渠道,帮助大学生积累初期的公益创业资金。

(三)强化导向性的创业规划能力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失败率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活动并未做出一个全面的长期规划。面对当前就业压力愈演愈烈的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是在无法就业的境况下选择的创业,不仅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与资源准备,而且创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较大,大大扩大了创业风险。从本质上讲,创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大学生对未来创业生涯的计划与预期,河南省各所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5]具体实施策略可从新生入学着手,即认真把握大学生的发展意愿、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并以此为着力点有效引导有潜力的大学生探索符合其自身特质的创业方向,培育其创业生涯的规划能力,使其明确自己的公益创业目标,并能自主学习有关知识与技能,且会灵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不断拓展自己的公益创业空间。同时,河南省高校应建立创业规划能力教育的长效机制,全方位支持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动力,帮助其克服创业的盲目性,提高公益创业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创业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观念的改变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引导等,尤其要靠高校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等。只有进一步优化机制才能够真正推动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创业观念的科学转变,并将之应用到创业实践过程中。所以,河南省要以此为根基,充分抓住“双创”背景下的良好发展机遇,借助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强劲发展势头,帮助大学生实现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双创”活动对经济社会的重要驱动,推动河南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权.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的调查[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3).

[2]高纬俭,梅文娟.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公开审判制度比较研究――基于特别隐私权的理论视角 [J].天中学刊,2015(01).

[3]潘加军.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