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会计账务处理

煤矿会计账务处理

时间:2023-12-13 11:22:52

煤矿会计账务处理

第1篇

〔内容摘要〕 地方煤矿税收存在监管难、申报差等问题,应在加强管理、推进纳税评估、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征管质量。

〔关 键 词〕 煤矿;税收;建议

__煤炭储量丰富,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煤质好,易开采。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的规范管理,在__境内办理《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地方煤矿已有481户,原煤年产量达到4700多万吨。20__年,全市煤炭行业销售收入为3,054,565万元,销项税为518,688万元,实际入库318,705万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9.61%。

针对煤炭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地方煤炭行业税收征管滞后的现状,__国家税务局对地方煤矿行业逐步纳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规范化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地方煤矿的税收增长幅度达30%以上。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在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 地方煤矿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1.1 以票管税难以实现

在地方煤矿税收征管过程中,国税部门虽然规定了必须持《贵州省乡镇煤炭产品专用发票》和《__市地方煤矿产品准运证》方可出境销售,由于有一部分煤矿税收是委托煤炭主管部门代征,煤炭主管部门代征税款的依据是发票,而部分煤矿销售煤炭不开具发票,还有一些煤炭部门管理人员素质差,发放发票随心所由,不执行国税部门的规定,加之周边地区政府部门设定的煤炭税费与__地区存在差距,有的低于__市的税费征收率,煤炭业主便采取偷运和使用周边地区发票、税票蒙混过关,造成__市的税收流失。

1.2 税源监控不到位

政府对地方煤炭行业的管理不断加强,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矿井才允许生产,并对有安全隐患的矿井要求进行整改,要求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而税务部门的税源监控绝大部分是采取以票管税和委托煤炭部门实施监控。加之税务部门本身的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国税部门对煤炭行业就地销售给本县区境内焦化厂、经营企业和自产自用的单位,产量、销售、价格等主要计税依据难以掌握,造成税收流失。

1.3 纳税申报真实性差

一是由于绝大部分煤矿是委托煤炭管理部门代征税款,而煤炭管理部门计税的依据是发票。在发票的管理上要求不够严格,发票领购、交销不及时,一些纳税人便利用发票使用上的漏洞,结存数不缴税款。二是一些纳税人销售煤炭不开发票或者用运费发费代替增值税发票,使税务机关对计税金额无法掌握,税款难以按实现时间及时划转。

1.4 计税价格核定不科学

地方煤矿行业的税款不是按市场价格来计税,而是按政府制定的煤炭保护价格计税,保护价格与现行煤炭市场价格差距较大。如目前1吨原煤的市场价是 280元,而政府的保护价却只有160元,相差 120 元。另外,一些代征单位不是按从购货方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计税,使一些如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煤炭管理费等不包含在计税价款内。

1.5 生产经营和商业经营相混淆

增值税有关条例明确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6%,从事商业经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4%。由于经营煤炭的商业经营者从煤矿购买煤炭时不索要发票,购买的煤炭未含税,他们在出境时只按4%缴纳流通环节的税款,使生产经营和商业经营相混淆,造成税款流失。

1.6 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税收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地方煤矿行业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后,要求对煤炭行业进行纳税评估,而纳税评估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对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内容掌握不多,不会利用纳税评估等手段加强对地方煤矿行业的管理,这也是造成对地方煤矿行业的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

2 加强地方煤矿税收征管的对策

2.1 以综合征管软件的推广应用为契机,不断深化建账建制

综合征管软件上线运行后,国税部门要以之为契机,积极推广地方煤炭行业建账工作,力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促进地方煤炭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机构调整、业务重组后,在理顺现有征管户数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巩固并逐步完善已建账户的建账质量。

2.2 强化分类管理,注重建账管理的实效

采煤、炼焦、洗选、商业流通的投入方式不同,生产工艺不同,按采煤、炼焦、洗选、商业流通环节进行分类,分行业、分类型摸清地方煤炭行业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地方煤炭行业的基本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建账工作,逐步实现从定额征收到查账征收的过渡,力争使纳税人的税收实际负担率贴近法定负担率,确保地方煤炭行业建账后的税收不下滑。同时要建立健全纳税人进货报验、销货申报、商品盘点及现金、银行存款等账、表、册的管理制度,督促地方煤炭行业建起账、建真账,提高建账的质量。

2.3 加强发票管理,实施以票控税

加强发票管理,充分行使专业化管理部门职能,做好以票管税,以管促建。结合发票专项检查,纠正地方煤炭行业不用票、用票少或不按规定用票的情况,创新发票管理方式,积极扩大分离式、剪贴式及定额发票的使用范围,加大“发票有奖”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大对违章使用发票的处罚力度,督促地方煤炭行业自觉形成开具和索取发票的习惯,为建账提供合法有效的凭证。改变地方煤炭行业无票无账的经营现状,逐步形成一个成熟、规范的自觉使用发票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做好建账辅导工作,促使地方煤炭行业自觉记账、建账,将地方煤炭行业以往的“荷包账”变成真实、合法的正规账,做到以票管税,以管理促建账。

2.4 全部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

煤炭开采经营管理规定:“煤炭开采属个人独资或合伙经营企业,年产量必须在3万吨以上”,现行煤炭行业价格在350元-500元之间,按最低产量3万吨、最低价格350元计算,每对矿井年销售收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加之帐务建全,已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必须按规定要求地方煤矿办理一般纳税人手续,使煤矿销项税、进项税、应缴税清楚明了。杜绝因不开发票、境内销售、自产自用等造成的税收流失。

2.5 大力推行税收管理制度

金税工程是增值税的生命线,是反偷税逃税的杀手锏。在煤矿办理了一般纳税人资格后,把煤矿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通过煤矿开票子系统,国税部门就能及时掌握煤矿的开票情况,通过认证子系统就能掌握煤 矿取得发票的情况,通过报税子系统,能使煤矿及时申报缴税。杜绝发票结转不及时、利用运费发票代替增值税发票、利用周边地区发票、地方煤矿部门乱发票等造成的税收流失。

2.6 推行纳税评估

应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指标体系和配比分析,发现和处理问题。例如在进行原煤生产增值税税评估时,首行按照成本、能耗、员工等确定纳税人峰值,依据合同、收讫凭据等确定收入性质,区分混合销售,对价外费用计入应税收入等方面重点评估。例如销售收入实现后,追加款、违约款未计征增值税问题;混淆收入性质,将应属于增值税的应税收入适用低税率的营业税,偷逃增值税问题等。

2.7 严格税务稽查

在建账期间要求稽查人员加大对非建账户的稽查力度,通过强有力的稽查,打击和遏制偷逃抗税行为,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定行为,堵塞征管漏洞,维护税收秩序,确保查账征收工作落到实处。

第2篇

关键词:必要性;会计人员;业务部门

本文为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以经营责任目标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457618)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必要性――东庞矿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管理经验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0日

现代企业对其会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要求已变得越来越强烈。会计人员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工作时无需奔波,单是凭借自己的财务会计知识,伏案办公桌前,制制凭证、记记账等就能够胜任当下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人员的角色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一、会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工作不能埋头瞎干,随着制造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管理内容的丰富化,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会计人员只有深入一线业务部门,了解所负责的相关业务,才能更好地处理业务,这是做好会计岗位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成本会计需要熟知生产经营的作业活动,掌握相关各种耗费;固定资产会计需要了解整个企业的各种房屋、建筑物以及各业务部门的各种设备资产的用途、基本性能以对使用寿命做以职业判断,掌握其增减变动情况,等等。会计人员会计实务处理的对象与企业实际业务紧密关联,以会计确认为例,如果会计人员不了解相关业务的流程与规范,不易对经济业务事项是否符合确认的条件进行实质性判断。

同时,深入了解业务的各环节、手续,可以有效防范风险,会计人员如果对所负责的业务有较为清晰的了解,才能对需要处理的业务、事项做出准确判定。例如,事项发生符不符合规定,手续是否齐全,能不能报账等,避免虚造业务、重复报账等问题。

二、东庞矿会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经验

(一)东庞矿财务科介绍。东庞矿是冀中能源集团乃至河北省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综合实力跃居河北省同行业第一,其业务集煤炭采掘、筛分、洗选、储存和销售于一体。企业专业人才多,人员流失较少,持续经营能力很强。

财务科是该企业的财务部门,业务分工主要包括:资金与往来业务、材料物资业务、薪酬核算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外购煤业务、收入成果业务、成本与预算业务、税务业务、总账业务、所属单位业务、稽核业务,以及综合与档案业务。

(二)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体现。东庞矿财务科会计人员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熟悉业务、精湛工作”为原则,努力践行,积极深入所负责业务的相关科室、一线部门,掌握业务的实际程序及流程,熟悉各项审批手续,与各业务部门协作完成会计工作。

1、煤销科为东庞矿煤炭产品销售主管部门,负责从销售计划的确定、矿自主选择用户的确定、赊销用户信用政策的确定、应收账款的催收与对账以及发货、过磅称重等工作。虽然销售管理职能几乎全部在煤销科体现,而财务科销售会计主要职责就是核算与记账,但是销售会计切实做好销售收入的确认与成本的结转以及与用户往来的核对工作,需要明确各用户的业务性质,例如,哪些属于长期用户,哪些属于临时用户,哪些属于预付款户,哪些属于滚动结算户;合同签订后用户依何种凭据可以交煤款;每类用户的结算频率,属于以质定价还是固定价格,结算需要的称重计量等具体业务情况。

为了做好以上工作,销售会计针对业务处理需要做到:(1)主动到煤销科开票室、结算室以及磅房,咨询开票员、结算员、过磅员等相关业务人员,掌握股份公司确定的用户情况、结算价格变动情况,销售业务合同签订程序及整体的各程序环节,办理取煤卡及价款结算等重要手续,掌握各类用户交款依据及合同签订情况,对重要销售合同、结算价格单等重要文件,销售会计同时索要并予以备份;(2)根据会计处理的需要与煤销科沟通商定用户结算时必须要求的信息及原始单证,并及时沟通用户的煤款交款情况;(3)财务科销售会计在深入煤质科了解销售的煤炭产品的煤质抽样、制样及化验的程序及检验结果的出具与传递以及煤质系统与煤销系统的哪些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与煤销科结算员、煤质科质检员及相关部门行政负责人员一起,根据煤质检验的时间,协商确定各类用户煤款结算的频率,共同保证当月收入的及时确认,避免跨期收入的确认,保证会计准则要求的同时规范了业务操作;(4)参与每月由主要部门参与的盘仓会,确定商品煤期末存量,计算当月实际发出数量及单价,确定当月主营业务成本;(5)定期与煤销科就货款回收、商品发运、应收账款余额等按用户分别核对,出现不一致时一起查找不一致的原因,原因查明后共同写出《应收账款核对报告》备查。

2、材料管理是煤炭企业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管理工作。东庞矿地面与井下的各种材料有千余种,财务科材料会计的职责包括编制材料预算、汇总平衡主要材料及辅助材料使用计划、确定月度材料消耗预算指标、审核各种材料的领用、核对出库单证、计算成本责任目标并对成本按项目进行分配、分配材料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并对涉及的事项进行业务处理。

为做好对材料的核算记账、材料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材料会计不定期地到材料供应部门、材料使用部门学习了解各项材料,包括规格、使用频率、用途等,以便从会计角度对材料的类别进行划定,判定属于低值易耗品还是原材料,以及依据材料用途确认其领用是确认为生产成本、项目成本还是费用。

材料会计深入物管科、供应站及相关使用部门了解材料收发、领用等环节程序、流程及相关手续,以达到准确无误审核各种材料的领用、核对出库单证、计算成本责任目标等职责要求。例如,材料领用出库单证的审核,要求材料会计了解材料领用的审批手续及相关单证的开具及传递的权限及环节,在此基础上,日常工作中才能准确地对相关单证进行核对,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材料会计基于对实际业务流程的了解并结合日常单证审核的工作,发现实际业务程序不顺当的地方,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明晰了相应部门的职责,理顺了业务流程,使得业务的开展更加顺当。

总体上来讲,通过材料会计深入业务部门,保证了矿材料的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控制材料成本,各部门协作,规范业务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

3、东庞矿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重建轻管”的问题。由财务科牵头曾多次组织固定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但是效果不佳,未能从实物与价值两个角度,将全矿的固定资产实物统计与价值管理理清。

价值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固定资产会计记全、记清、记准固定资产账,是价值管理的基础。为真正做到“记全、记清、记准”固定资产账,固定资产会计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各个部门,了解固定资产建造、购置的计划,验收交接,维修与大修、报废等流程,做到对固定资产“从生到死”过程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对符合程序的新增固定资产进行确认入账,确定使用年限并按期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后续支出进行资本化或者费用化处理,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销账等;鉴于存在一些部门未经固定资产上报审批程序直接进行拆盖的问题,固定资产会计更不能得到相关的原始资料、原始单证进行账务处理,同样造成账实不符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情况的存在,所以深入各个部门了解相关业务也是固定资产会计积极参与固定资产项目的招议标、合同签订、验收、检查、清查盘点、处置和转移等工作的前提,是指导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与固定资产具体使用部门设置与登记固定资产管理台账、使用台账、管理卡片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全矿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推动力。

(三)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保证

1、矿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制度的实施,使相关业务部门职责明晰,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和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的发生;在控制流程上,明确了办事程序,还规定了具体时限或时点、审核或审批权限、审核或审批依据、审核或审批要点等关键环节,使各项业务程序流程规范、有序,精细、精准。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内控制度的实施为全矿业务规范、顺畅、高效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使得相关部门对业务能够清晰地把握职责范围与整体的流程程序,也使得财务科会计人员能够较容易地掌握业务的实际规范处理;同时,财务科作为矿内控体系建设与执行考核的主管部门,过程参与与事后的监督把关,使各项业务在规范的时候就接受会计专业指导,充分结合会计处理的需要,使会计人员与业务部门有效地结合。

2、会计人员自觉敬业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工作环境。完成本职工作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而完成本职工作专业水平是必需的,然后需要靠人员的主动性,熟悉企业业务模式、关键业务环节,深入了解交易活动。东庞矿会计人员做到日常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到相关业务部门走访学习,了解业务;遇到流程及手续等不确定的问题,随时到业务部门咨询或者电话沟通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地与相关部门一起对账防范风险等等。同时,会计人员所属部门财务科积极鼓励业务提升与技能精湛,提倡通过财务会计职能严格业务把关、防范管理漏洞,奖励提出管理改进合理化建议的行为,各类政策为会计人员营造了一个技能学习与提升的工作环境、深入业务部门学习了解业务情况的氛围。

3、财务科良好的部门关系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需要会计人员与相关部门有序的协作,做到单证的及时递送,信息的准确传达,通过有关人员传递、电话联络、内部OA自动办公系统传输等方式及时进行业务沟通,保证日常业务的顺利进行,并通过及时的沟通、确认、反馈,对业务严格把关,避免不合规以及舞弊事件的发生,以防范潜在风险。

三、借鉴意义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针对越来越复杂的处理对象,会计人员在进行具体业务处理时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要求其面临具体业务,在各事项分析、判断、选择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处理,都离不开会计人员对业务的了解以及会计专业知识与实际业务知识的结合。东庞矿财务科会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熟悉企业业务模式、流程,掌握关键业务环节等经验,对同行业及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对同行业来讲,业务管理尤其是井下业务往往要求管理人员对业务十分熟悉、了解,在此基础上,煤炭企业相关的制度等不同程度上存在没有完全固化,以“手指口述”的方式进行业务操作及指导等问题,造成业务流程随意性大,不利于会计人员深入一线了解业务;此外,针对一些会计上需要严格控制的环节,例如,结算确认期间的控制,需要形成制度以对业务执行强制规范。相关方面可以参照东庞矿的管理经验,完善其制度及业务流程,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其他行业,如制造业企业,同样具有材料多、工序复杂的特点;油气开采业企业结合油气田勘探的特殊性、产品的特性;鉴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包括工程建造、外委等以及销售方式的多种形式的特点等等。会计人员不能仅掌握会计知识,针对各行业自身的特点,均需要会计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业务部门了解实际情况,以更好地进行各项材料的收发、领用的核算,按生产环节等对成本进行合理准确地归集与分配,控制成本;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确认、结算、记账;做好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按期及时确认收入与结转成本,正确反映当期的损益等。

此外,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借鉴东庞矿财务科经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交往,确保会计人员能够随时咨询与学习,掌握情况;加强会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倡爱岗敬业,主动根据业务需要走访业务部门。只有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与各业务部门操作人员齐心协力,才能使企业整体高效率运作,实现企业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艳.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1.2.

第3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煤矿企业的作用日益显著,煤矿企业的资产逐渐丰富,且其资金运转周期也越来越短,有效的推动了煤矿企业的发展。我国煤矿企业长时间将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资金运转上,却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了限制,也导致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问题重重,直接致使不良资产情况发生。因此,加强对煤矿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非常具有必要性。

一、加强煤矿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

首先,对煤矿固定资产加强管理能为公司财务状况提供保障。有效管理固定资产虽然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与快速的经济效益,然而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期进行必能转变煤矿财务管理形式,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支持。充分利用固定资产,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带来帮助,还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对煤矿固定资产加强管理能帮助企业完善全方位管理。我国目前煤矿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就整体上而言还存在较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或者没有采取措施、制定惩罚制度。因此煤矿企业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能够保证企业规章制度的明朗化与清晰化,企业责任追究制度也能得到增强,企业有严格具体的奖惩制度从而让员工积极性有效提高。最后,对煤矿固定资产加强管理能够促使员工对管理工作充分认知。因为固定资产有具体化与形象化的特点,看得见且摸得着,因此很多员工认为管理固定资产没有价值,对其不够重视。然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之后,企业设备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设备的定期检修管理能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行。对企业固定资产加强管理能帮助员工形成认知,让固定资产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煤矿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意识对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只要意识正确了,行动才会正确。但是煤矿企业中很多人对固定资产没有正确的认识,常将其作为成果来看待,并没有将其作为企业再生产的资料。实际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材料盲目与重复购置,这不仅导致企业资金浪费,而且也对企业其他活动顺利运行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没有健全的煤矿管理机制。企业实际工作需要企业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但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并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因为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并没有将管理人员具体工作进行细分,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各管理人员职能交错,推卸责任,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产生了限制。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贯彻执行力度不够,企业增加资产后并没有及时跟进管理措施,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很多煤矿企业没有完善的监管机制,因为煤矿企业有较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他们很难做到相互监督,所以对于存在的监管措施也没有具体执行。再次,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充分利用。煤矿企业要想提升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不断投入与生产。很多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常将固定资产当成机械设备、房产等劳动成果,并没有将其作为生产资料而善加应用,此外他们购买固定资产并不按照企业发展计划,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稳定与安全发展,然而这些固定资产并没有投入到生产当中,不但导致企业资金浪费,还没有发挥出固定资产的应有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后,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没有较高的信息共享程度。煤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在共同配置与调剂使用方面存在不足,很多单位片面追求办公设备的齐全化,盲目攀比,导致资产的不必要浪费,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导致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后又不得不闲置起来,之后又重复购置,未达到预计的使用效果。

三、煤矿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措施

首先,要对固定资产加强事中与事后监控。对于固定资产事中监控来说,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完善固定资产保管机制,保证购置验收、领用登记等各环节没有疏漏,保证账物一一对应;要对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工作加强规范,固定资产的总账、卡片与明细账必须要具体完善,保证账卡、账实、账账之间的符合性;要形成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让资产按照规定用途科学使用;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追究责任,若有人对固定资产随意侵占、交易、毁坏、丢失、盗窃等要严肃处理,若出现严重损失要追究法律责任。对固定资产事后监控来说,即对资产的调拨、报损、转让、报废等各处置方法都要严格落实审批,如果没得到批准,严禁随意处置。处置的资产要根据规定完成资产评估,并将资产以评估价处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于处置后的资产要资产核销账务处理,转让收入与残值收入要入账,不得将其存入其他账户。其次,树立科学的资产管理观念。煤矿企业要加强宣传,让企业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提高重视。对他们加强学习培训,培训内容为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国资法规政策等,让企业人员知道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自身的违法违纪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形成管理体系,按照企业现有机构设置来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将规章制度具体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参照。财务部门要对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对建账、清查、核算、管理等环节落实自身责任,建章立制,明确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自身职责,固定资产管理由专人负责,将责任落实在人头上。再次,要对固定资产及折旧核算加以完善。账外设固定资产管理账簿,用工作量法或平均年限法等折旧方法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而对固定资产损耗情况进行反映。在年终要将账内固定资产转为减去折旧的净值,应用固定资产电算化软件完成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工作,并落实图文与数据管理。对此,可以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最后,要形成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遵循谁使用谁管理的基本原则,对固定资产分级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资产能够发挥其自身价值。因此要形成资产问责制,保证在资产的构建、配置、使用与处置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管理负责人,保障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其一,财务管理部门要履行自身职责,做好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核对好资产明细账以及固定资产卡片,实时资产清查盘点,检查账物是否一一对应。此外还要保证自身对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维修及保养能了然于胸。其二,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及人员要承当自身责任,所谓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度,就是要将固定资产具体到个人,确定好部门领导、资产管理者、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

四、结语

煤矿固定资产对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作用,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管理是否符合应有水平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矿企业要落实固定资产事中与事后监控、树立科学的资产管理理念、完善固定资产及折旧核算、形成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以充分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李华荣 单位:临汾市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

参考文献:

[1]孟令旗.关于加强煤矿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4-5.

[2]赵文明.试论如何加强煤矿企业固定资产中的电子设备管理[J].经济师,2012,01:180-181.

第4篇

煤矿维简费和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是我国境内所有煤炭生产企业从生产成本中提取,专项用于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支出和煤炭生产安全设施支出的资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4年5月21日联合颁发了《关于印发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维简费和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和开支范围作了专门规定,笔者根据该行业会计核算的实际处理方式,结合《企业会计制度》问答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这两项资金的提取和使用的相关会计处理做一探讨。

一、现行煤炭企业两项资金的一般会计处理

(一)两项资金提取时的会计处理

企业按《通知》规定标准计提维简费时,借记“制造费用――提取维简费用”科目(即:实际产量×提取标准),如果矿井建筑物固定资产折旧未提足,则按提取的维简费中吨煤2.50元井巷费部分作为矿井建筑物资产的折旧,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将其余部分作为维简费,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维简费”科目。如果矿井建筑物固定资产折旧已提足,则提取的维简费全数记入“长期应付款――应付维简费”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提取安全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提取安全费用”科目(即:实际产量×提取标准),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安全费用”科目。

(二)两项资金使用时的会计处理

对煤矿维简费的会计处理大多数煤炭生产企业仍按以前国家所发有关维简费的规定和办法执行,即将维简费的费用性支出直接在计提的维简费中核销,将维简费的资本性支出按固定资产实际价值增加资产的同时,冲减维简费并增加资本公积,该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仍然按月计提折旧费用并计入生产成本。

对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是按照2004年5月28日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解答四》)规定:煤炭企业于未来期间使用已提取的安全费用时,在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冲减长期应付款;如能确定有关支出最终将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项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二、目前两项资金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通知》规定:煤矿维简费的使用范围是①矿井(露天)开拓延深工程;②矿井(露天)技术改造;③煤矿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固定资产零星购置;④矿区生产补充勘探;⑤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支出;⑥大型煤矿一次拆迁民房50户以上的费用和中小煤矿采动范围的搬迁赔偿;⑦矿井新技术的推广;⑧小型矿井的改造联合工程。

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是①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②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③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支出;④完善和改造矿井防灭火支出;⑤完善和改造矿井防治水支出;⑥完善和改造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⑦完善和改造矿井供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⑧完善和改造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⑨完善和改造矿井综合防尘系统支出;⑩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由上述开支项目可以看出:维简费和安全费用的使用既有费用性支出也有资本性支出。会计实务中,两项资金无论从提取的途径还是使用的范围,其性质基本相同,会计处理可比照进行。但表现出的问题是:

(一)按照《通知》的支出范围,维简费可用于矿井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零星购置等,将这部分资本性支出比照安全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按《解答四》规定可在增加固定资产的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计提折旧费用,由提取的维简费一次核销,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维简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从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来看,每年新增固定资产中都有一定比例是用维简费形成的,这部分资产若比照安全费用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会计处理,势必会造成企业同时增加的相同类资产因资金来源不同而折旧方法不一致,其账面价值也不同的情况,不但给企业的资产管理带来不便,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正确计量各会计要素及相关信息的要求。

(二)若用维简费形成的固定资产仍延用过去煤炭企业会计处理的做法,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冲减维简费并增加资本公积,该固定资产在以后使用期间仍然按月计提折旧费用并计入生产成本,则导致一项支出两次计入成本,资本公积成为从成本中提取,有背资本公积项目的实质意义。在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之后,该项资本公积如何使用尚未明确。

(三)按《通知》规定,煤矿维简费和煤炭生产安全费用要按标准提取,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在负债类科目。当企业使用结余时负债科目为贷方余额;当企业使用透支时,负债科目为借方余额。

这种账务处理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给人为调解利润创造条件。煤炭企业实际工作中,维简费、安全费用与煤炭生产成本的一些日常开支项目很难加以区分,企业为了利润的需要会将应在维简费和安全费用列支的成本项目直接在日常成本中开支,使两项资金结余在负债科目反映;相反,企业也会将本应在生产成本中的开支转入维简费、安全费用列支,甚至使维简费和安全费用的负债科目余额出现借方倒挂。二是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由于上述账务处理势必出现大量的负债体现在报表中,或者本应计入成本费用而在负债的借方挂账,这样会改变企业真实的相关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三是给调解税负创造条件。如果企业当年利润较高,企业即可以通过将应有维简费和安全费用列支的费用支出列入当期成本费用,从而达到减少纳税基数的目的。

三、如何理解《通知》和《解答四》规定,对煤矿维简费和煤炭生产安全费用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

新《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随后会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既然煤矿维简费和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是煤炭企业重要的成本支出项目,我们就应遵循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质,选择适合本企业生产安全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方式安排和管理两项成本支出,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第5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一、我国当前煤矿企业引入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伴随着当前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信息化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的各个角落,煤矿企业的生产也不例外。可以说,我国的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系统管理转变的进程中,并且这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工程。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矿企业都基本上处于一个发展比较缓慢的阶段,这其中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煤矿企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当前煤矿企业在同国际化接轨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所面临的国际化市场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到煤矿企业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是不可或缺的。

二、我国当前煤矿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施财务信息化系统,对于我国当前各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管理模式落后的煤炭行业更是不容小觑。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财务信息化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运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笔者认为,煤矿企业在引入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当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尚不明确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行业,其整个生产运营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产品的销售等流程涉及面非常广,而且煤矿企业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在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各个链条之间的衔接性并不是非常清晰。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目前是制约我国煤矿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对于资金链的控制能力以及相关风险的防范能力尚显不足

由于我国历史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煤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关于企业资金链的管理方面。我国煤矿企业在资金运用过程中的牵涉链条较多,并且资金投放与收回的周期也比较长。与此同时,我国煤矿企业在针对资金运用的风险防范能力也比较薄弱,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矿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也不利于煤矿企业的整体安全运营。

(三)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尚不完善

煤矿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对企业在某一确定时期内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型以及正确性进行评价并予以监督。所以说,在煤矿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共享性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目的的关键环节。但是,我国当前煤矿企业的财务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却仍然不太完善,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作用的积极发挥。

三、关于煤矿企业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部分分析的我国当前煤矿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煤矿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循序渐进的推进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设,要本着切实有效的原则,进行循序渐进的建设。对于这其中的各项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工作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是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管理实际效果的关键内容,其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效果不仅仅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改革过程中的各项措施是否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也同样关系到煤矿企业当前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二)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设计

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要素主要分为:信息、效率、可靠这三个方面。首先,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建立在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收集上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速度是能否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目的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建设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首要目标就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工作进行明确的设计,建立完善的精确的信息收集、上报、整理系统,这对于煤矿企业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根据计算和整理所得财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效果进行评价和决策支持。所以,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就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如何确保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快速可靠,这就是在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推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关键所在。

(三)信息化工作的细化

对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设,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工作的细化。对于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首先应当对其设置一个企业财务的总账模块,并且煤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其他模块都要以这个总账模块为中心进行建立,主要处理记账凭证输入、复核、输出、一般明细账、会计报表、分类账及结账等环节。这一模块的建立可以有效的保证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高度一致,为企业领导者选择适当的决策方案提供现实的依据。精细化管理也是我国最近几年来开展比较广泛的一项改革,笔者认为这项改革可以同煤矿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煤矿企业开展财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对煤矿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进行细化和直观化,并对于各个单位和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分别记录。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煤矿企业中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准确、高效的开展,才能够为煤矿企业资金渠道通畅、资产有效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煤矿企业在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国煤矿企业的管理者以及财务工作者应当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立足自身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将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能够真正为企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煤矿企业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绍伟.加强财务管理,减少资金浪费——以煤矿企业为例[J].中国外资,2011(02).

[2]龚敏.论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以机制保稳健靠管理增效益[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3]余美龄.新形势下加强国有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第6篇

在我国煤炭企业的现行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以利润为中心的观点仍然占重要地位,而且企业的业绩考核重点也都集中在企业利润方面,而且煤炭企业资源成本的耗用程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较少,欠缺对企业转产成本、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浪费问题等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的考虑。所以,应该采取措施对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改革,包括业绩考核办法、货币计量方式、环境污染评估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对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以促进煤炭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利润为重点,煤炭企业经营只是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我国煤炭企业的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会计分期能够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分析,将企业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时间区间,结算账目并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对经营者考核的依据,这就导致了企业经营者为短期利益着想,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应用货币计量假设,只记录能以货币或价格计量的东西,对环境等因素很少反映

煤炭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主要以货币计量为前提,只对能够用货币计量的东西进行确认和记录,也就是说,只是对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和记录,对环境资源的耗用程度则反映比较模糊。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这会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鼓励了牺牲环境、以透支未来资源来换取当前利益的盲目发展方式。

(三)成本核算中只关注生产成本,忽略了资源成本

我国现在施行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基本框架是由原能源部在1991年结合当时的煤炭行业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能够对当时的企业发展情况、制造成本等很好的反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将环境资源因素列入到资产核算的内容中来,而对企业成本只计人造成本,而忽略社会资源成本。这在客观上是对企业牺牲环境质量的鼓励,使得企业向着忽视社会环境效益、重视短期企业利润效益的方向发展。

(四)忽略企业转产成本,资源枯竭以后无力进行转产

随着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利用,会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在资源枯竭以后,就必须要考虑企业转移、转产的问题。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企业的转产要提前准备,这样才能促进由煤炭工业形成的工业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成本核算体系中还没有考虑过企业的转产成本,这造成资源枯竭以后多数煤炭企业无力进行转产,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煤炭企业资源成本项目构成

煤炭企业资源成本项目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开发成本

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煤炭资源,而想要拥有煤炭资源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探明煤炭的资源储量以后,才可以对煤炭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设计,并依靠这些设计进行矿井建设,因此,煤炭开发成本是煤炭资源开发成本的重要部分。

(二)煤炭资源成本

煤炭资源成本主要是指煤炭开采企业为了获得相应的煤炭资源开采权而向政府的相关部门支付的税费,这是根据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垄断所有权所产生的支出和费用,煤炭资源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三)煤炭生产成本

煤炭产品以及被列入产品生产计划的其他产品被称为煤炭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产生的各项耗费,例如材料、燃料动力费、职工薪酬、折旧费、维简费、修理费以及其他方面的生产性支出等。

(四)煤炭环境成本

煤炭环境成本是指煤炭企业对矿区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治理或补偿损失所消费的成本。

四、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处理

(一)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科目的优化设置

煤炭企业需要在会计核算体系科目的设置上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生产成本、原煤、资源成本来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由于矿业权价款的金额一般较大,而且在以后的不同期间都能够产生效益,因此可以进行资本化。而在无形资产科目中设置矿业权作为二级科目核算,其中,贷方为矿业权价款的摊销数,借方为矿业权价款数。在这个科目上还需要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其中包括采矿权价款和探矿权价款。对于金额相对较小的矿业权使用费和煤炭资源勘探费等费用,则可以尽量简化,例如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中来。

(二)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账务处理

1.矿业权价款支出账目

对于矿业权价款的支出核算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煤炭探矿权为国家出资探明,且采矿权被企业无偿获取,那么企业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煤矿的剩余资源储量进行评估作价,缴纳相关费用。如果企业无法一次性完成相关费用的缴纳,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可以进行分期的缴纳。分期缴纳企业需要承担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水平的占用费。对于分期缴纳仍然有困难的煤炭企业,经过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批准,可以把探矿权、采矿权费用的全部或者部分以折股的形式上缴,并划归到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持有。

矿业权价款支出账目的分录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置:如果企业全额支付矿业权价款,则分录设置如下: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企业分期支付矿业权价款,则依据评估确认的矿业权价款分录设置如下: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矿业权价款科目。在需要承担资金占用费用的情况下,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分期缴纳存在困难的,经过批准折股以后,分录设置如下: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贷记股本等科目。需要摊销时,借记生产成本原煤资源成本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

(2)如果探矿权和采矿权被企业购买,就需要作企业的长期投资设置处理,等到矿井建设完工并投产后移交生产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同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计提折耗。

2.矿业权使用费以及煤炭资源勘探费

矿业权使用费需要按照年度进行缴纳,并按照规定计提上交到相关部门。借记生产成本原煤资源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煤炭资源勘探费需要在发生当期被直接计入成本。借记生产成本资源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7篇

【关键词】煤矿设备管理;系统;J2EE;B/S模式

Abstract:The system of coal equipments manage system based on the B/S mode employed the J2EE frame and SQL server 2000 database was designed.The new system could save lots of human resources,research the real-time of the coal equipment easily,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decrease the 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increase the coal mine profits.

Keywords:coal equipments manage;system;J2EE;B/S mode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能源,据了解目前我国近70%的能源消耗依靠煤炭。如何能够实现煤炭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已经成为当今的重大课题。煤矿设备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必备工具,随着煤矿开采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煤矿设备的依赖性、技术要求等都越来越高。

如何合理管理和使用各类设备资源,提高煤炭生产效率,进而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是每个煤炭企业主更加关心的问题。原始的煤矿设备管理基本依靠手工的台账管理,主要管理设备的静态信息,无法及时直观反映设备的使用和运行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在煤矿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开发煤矿设备管理系统能有效帮助企业对设备进行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包括设备基本信息、使用状态信息、运行和维护信息、库存信息等。帮助领导及时掌握设备相关信息,及时调度设备的使用等,提高设备使用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1.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1 系统的功能要求

针对目前煤矿设备管理现状,通过深入煤炭生产企业的调研,根据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建议和要求,归纳出本系统用户的需要实现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设备信息的保存:包括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设备检测记录、设备大中小修记录、增加设备记录和设备处置记录。

第二,设备信息的查询、统计和相关报表的打印等:包括查看设备台账、设备运行状态、统计设备数量、查看维修保养记录、查询设备历史记录,并形成报表打印输出。

第三,与设备采购有关的合同管理:包括合同内容录入、合同跟踪情况、合同付款情况和历史合同查询等。

第四,设备备件信息管理:备件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库位管理以及库存查询和备件查询等。

第五,设备资料及档案的管理:包含文档资料管理、存档位置管理、资料查询、借用管理等。

第六,实现发文和通知管理:上级部门可以向下级部门发送通知和文件等。

第七,各部门用户相关部门接口的实现:为采购部、财务部等部门提供数据录入接口。

第八,其他要求:在性能上要求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在服务上应具有连续性,每天24小时都能提供服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方面要求系统不受恶意攻击和篡改数据等。

1.2 系统各用户设置及关系分析

根据煤矿企业集团公司的特点,通过抽象和提炼,设计出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用户设置、分工情况及相互关系。系统的最高级用户为煤炭企业总公司,他包括设备使用部门(如生产部、通风部、安全部等)、设备管理部门、设备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四种类型的子用户。总公司用户负责对公司全局进行统筹管理;设备使用部门用户负责设备申请、设备使用、普通维护等;设备管理部门用户负责对煤矿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专业保养维护等;采购部门用户负责根据生产部门用户需求选择设备类型、型号等,采购设备和相关备件;财务部门用户负责设备采购费用的结算和支付工作。其中设备管理部门用户又由四个二级用户组成:计划科、工程科、资产科和库房(负责设备库存和相关文档资料存档)。四个用户的职责范围和权限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用户指定,并直接对他负责。总公司下属一般都有多个煤矿,为每个煤矿设立一个煤矿级用户,每个煤矿内部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再设立自己的子用户,每个煤矿级用户只有一个接口与总公司用户交流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系统内各用户间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各用户间的关系图

1.3 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根据对客户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内各用户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用以描述系统的信息流从输入流动到输出的变换。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顶层数据流程图

通过图2可以看到,公司的各部门用户都是通过WEB页面直接与中心数据库交互数据,有效的保证了所有数据的入口的单一性,减少了重复录入工作量,从而减少了出错机会,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各部门都可以通过WEB页面查询本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及相关资料。

2.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在用户提供的环境条件下,设计出一个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上实施的方案,即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它包括对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子系统)和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2.1 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煤矿企业集团公司一般较大,并且地域跨度较远,本系统采用基于J2EE的三层B/S结构(见图3所示),改变了以往在C/S模式下每个客户端都需要安装相应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现象。用户只需要联网,并且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IE浏览器就可以使用本系统,实现了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数据一致,实现信息共享[2],很好的解决了异地数据传输的困难。

图3 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3中的Http服务器主要负责HTML的处理,接受用户的请求并及时返回给用户相应的静态页面。Http服务器将信息组织为分布式的超文本,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来描述信息和组织信息,实现了以整个网络空间为操作背景的超文本/超数据的数据读写。应用程序服务器主要负责应用的处理,包括应用逻辑、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的工作,并通过数据接口可动态的访问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则主要负责综合信息平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库服务器软件根据应用服务器发出的请求进行数据操作,并且将操作结果传送给应用程序服务器[3]。

2.2 系统的模块设计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分为设备前期管理、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后期处置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协同管理、备件库存管理、综合管理和系统用户管理10个模块。如图4所示。

图4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功能图

图5 台账管理流程图

系统对煤矿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计划、选型、购买、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使用初期管理以及设备订货至验收全过程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他包含设备供应商管理、新增资产管理和合同管理三部分组成。

资产管理包含设备台账管理和档案管理两部分组成。在传统的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台账管理依靠各部门手工登记或自行录入各自系统、建立独立的数据库等,在本系统中通过公用数据库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如图5所示。

系统中的运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动态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系统通过运行记录、停机记录、点检、完好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验、故障记录、事故记录及状态监测等常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设备以往的状况,并准确监控设备当前状况,分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制定合理的维修保养措施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4]。

煤矿设备维护管理主要根据设备损坏情况和需要维修资金的多少分为一般维修管理和大修管理两个部分。

后期处置管理由设备使用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运行状况申请报废,由设备管理部门或总公司批准同意后进行报废处理,并将设备剩余价值转换为现金交财务部门。

特种设备管理主要针对煤矿具有特殊功能或要求的设备和部分大型设备的管理。因为煤矿的特殊性决定了部分设备的特殊性,他们一般属于总公司直接管理、维护和调度等。

设备的协同管理含与设备有关的生产管理、采购管理、招标管理和财务管理四部分组成。

备件库存管理主要针对公司大、库房多、库存零散、没有建立统一资源数据库的情况。本系统在设计上使用共享数据库,能随时灵活掌握所有备件的库存情况及库位,方便及时查询和调拨使用。

综合管理模块主要是对系统的整体管理,比如下发通知、报表打印、数据统计查询等。用户管理主要管理各用户的登录验证和权限设置。

2.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系统的核心,合理的建立数据库及数据表将直接影响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性能。根据煤矿设备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性能、升缩性、可靠性及数据管理与分析的灵活性等要求,加上对目前较成熟的数据库在操作性、构造数据库的难易程度和操作系统平台进行比较,选择了Micorosft公司开发的SQLServer 2000作为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作为一个完备的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包,SQLServer 2000为快速开发新一代企业级商业应用程序、为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打开了胜利之门[5]。

根据煤矿设备管理系统需求,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包含用户账户信息表、煤矿设备基本信息表、设备保养维护信息表等,下面给予部分说明:

用户账户信息表:存储系统合法用户的相关信息,每个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对用户权限进行判断,以决定用户是否合法及他的使用权限。

煤矿设备基本信息表:存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采购设备的合同编号、设备采购时间、使用时长、库存数量及库位、相关资料等信息。

设备保养维护信息表:因煤矿特殊性要求,大多设备须定期保养维护和校验,此表主要存储设备保养维护和校验信息,以此判断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3.主要研发技术

3.1 J2EE技术

J2EE全称为Java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J2EE是一套全然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它包含许多组件,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性与再用价值[6]。

煤矿设备管理系统针对的是大型的煤矿生产企业集团公司,设备类别多,涉及人员多,设备地域分布广等特点,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稳定、安全、处理速度快的网络办公系统,彻底打破地域引起的不便。Sun公司提出的J2EE框架能很好的实现这一要求。

3.2 B/S模式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或其他浏览器来实现的。B/S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7]。这对煤矿这种特殊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的各用户只要能够接入Internet,就能进行相应的操作,不再需要单独安装客户端程序,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4.结语

文中针对当前煤矿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利用J2EE成熟的构架体系和强大的网络性能,提出了基于B/S三层模式下的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力求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工作人员之间及时交流,数据共享以及煤矿企业总公司对整体煤矿设备的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维护和统一调度等,以真正提高所有设备的使用率,降低设备投入,进而提高煤矿效益。

参考文献

[1]吴良奎.制造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技术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5(4):108.

[2]叶碧云,刘青.基于Wbe技术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J].洪都科技,2003(2):35.

[3]古玲,苑志勇.基于B/S结构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50-51.

[4]李海波,赵沽,孙栩.ERP系统中设备维修计划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2):233.

[5]耿枫,徐永浩.中小企业通用设备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交通与计算机,2004,22(4):76.

[6]Rod Johnson.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M].Wrox.2002.

第8篇

[关键词]矿山 全寿命管理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N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19-01

1.引言:本文主要从传统的设备管理的缺点阐述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全寿命管理的必要性,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分为前期项目的需求和计划、中期运行维护、后期报废(停用、报废)三个阶段,建立统一的资产台账,采用集中管理,细化各环节,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对矿井设备资产的日常运行、维修、报废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稳步推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2.传统设备管理的缺点

2.1 效益观念淡薄,投入产出分析不到位

煤矿企业作为特殊性质的企业,保持企业盈利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投资决策应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但长期以来,受过去体制的影响,煤矿主要注重生产,但是在设备管理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实事求是的投入产出分析,从而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闲置,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 管理手段落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多,管理链条长,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首先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达到信息共享,设备存放地点的变化、大修、更改拆除信息传递不及时,设备不实情况严重;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各管理环节各自为政,不能实现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有效衔接。

2.3 缺乏统筹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不够

煤矿各部门之间设备管理信息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除个别价值特别大或特殊需求的设备在各单位之间合理调配外,大部分固定设备的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4 缺乏奖惩机制,废旧设备物资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煤矿的特殊性,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数量较多,那么就造成废旧设备物资较多,又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奖惩机制等原因处理不及时,造成大量积压,甚至租用仓库存放废旧设备物资。一方面造成企业管理成本、租赁成本加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设备物资长时间露天存放,使部分有使用价值的设备物资失去了再利用价值,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3.实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对设备从规划、设计、购建、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寿命加强管理;要将设备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采购管理、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等重要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准确反映和监控设备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固定资产所需成本最低而使用效率最高,以提高企业整体的投入产出水平。

但目前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较多。实物管理涉及保管、供应、租赁、生产等部门,价值管理主要涉及财务部门,各部门在管理中有各自为政,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另外,由于设备数量众多,存放地点分散,信息难以及时得到共享和更新,很容易造成帐、卡、物之间产生差异;还有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角度不同,设备卡片信息与生产设备台账难以一一对应。为了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提升煤矿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煤矿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已成弦上之箭,势在必行。

4.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方法

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分为前期项目的需求和计划、中期运行维护、后期报废(停用、报废)三个阶段,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采用集中管理,细化各环节,建立统一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4.1 设备寿命周期的前期:项目的需求和计划

首先,在矿山内部市场化管理中以全面预算管理规划决策和计划设备,以技术信息市场对项目进行技术选型、论证,以物资供应市场对项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比价,到货验收、入库,并记入煤矿资产管理系统,创建好固定资产卡片,形成固定资产号,并建立设备清单和固定资产的对应关系。在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都按照市场化管理和成本要素市场清楚分列,通过预先定义的结算规则进行自动结算,快速准确地转资,实现设备资产,账物相符的第一步。

其次,设备使用安装前,安装单位根据生产配套计划进行安装、调试后,由相关单位联合组织验收并详细记录。

4.2 设备寿命周期的中期:运行维护

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管理单按配套安排办理租赁,设备投运后,其维护、修理和改造带来资产的价值变化,将维修成本准确及时反映到资产的台账上。系统会详细计划并记录发生的物资消耗、投入的人力以及所接受的服务,及时更新台账。

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创建和完善设备台账及资产数据,在设备主数据中添加对应的资产卡片字段来实现设备和资产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设备资产账、卡、物的一致。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实时正确的反映设备运行状态,而且对于设备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造成的资产价值变化也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到资产的台账中,避免造成设备资产价值的虚增或虚减。

租赁调拨是设备异动状态之一,这种异动会导致该设备的设备状态、安装位置以及资产使用权的变动。为了更好的跟踪管理设备异动,系统针对矿井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关的调拨和审批流程。在系统中,不但设计了"调出"这种设备状态,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对应的调拨功能位置,并在调拨过程中对设备的租赁变动进行跟踪,以此来实现设备租赁调拨与资产价值变更的同步处理。通过设备功能位置上的安装和拆卸历史,实现对设备变动历史的跟踪。

4.3 设备寿命周期后期:报废(停用、报废)

准确的反映设备的实际状态,在系统中还设立了停用、待报废、报废等状态。这些状态将触发预定义的闲置、报废设备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启动资产报废的账务处理,对应资产编码,实现资产账物的全过程管理。设备到了寿命周期后期,需要报废时,先在设备维护功能中将设备置于"待报废"状态,系统中无论在用设备还是停用设备准备报废时都需要一个审批流程,这个流程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的设备状态是一种过渡状态,无论将它归属于哪个明确的状态都不合适,因此系统将这个过渡状态定义为"待报废"。设备周期见下图(见图1)

5.结论

第9篇

关键词: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使用;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13-01

一、“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为了遏制煤炭企业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和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保证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足额投入起到了积极作用,收效良好。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原有相关文件进行梳理,于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联合了财企[2012]16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并将适用范围逐步扩大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

与此同时,省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除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外,还相继出台了一些具有类似性质的专项费用管理办法。如: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7]40号《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山西省范围内的煤炭开采企业,自2007年10月1日起按核定的原煤产量,每吨提取5.00元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7]4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对山西省范围内的煤炭开采企业,自2007年10月1日起按核定的原煤产量,每吨提取10.00元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转产发展资金提取和使用管理遵循“成本列支、自提自用、专款专用、政府监管”的原则,专门用于煤炭企业转产、职工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11]99号)关于规范和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可按不超过70%的比例,统筹用于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实施的重大转产项目,并按股份制进行管理。各出资企业按实际出资额确定股权比例,享受股东权利。集团公司应当确保统筹资金用于相关项目的实施,不得挪作他用。

目前,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执行的省份只有山西省,资源类企业随着自身可采资源的枯竭,大多面临着转产问题,或许会有更多资源大省逐渐推出该等政策。因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政策推出的比较晚,形成的专项储备积累尚小,待将来煤炭企业因资源枯竭需要转产而使用该资金时,如何规范专项储备中“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的会计核算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使用中遇到的会计核算问题

财政部财会[2009]8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专项储备”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本解释前未按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根据上述规定,煤炭集团公司或其子公司,就会计核算而言,维简费、安全生产费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在使用过程中无非是费用化或资本化形成固定资产,使用时冲减专项储备,从而使“专项储备”余额逐步转销。唯独计提的“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因其用途的特殊陛及相关使用规定比较明确,计提额的绝大部分在最终使用形成“长期投资”时,“专项储备”因无法冲减,而使得“专项储备”科目余额有增无减,无法消除,不能真实地反映该专项储备的使用情况。

尤其在煤炭企业因资源枯竭而终止经营,或关闭破产进行清算,或需转产调整业务而变更为投资公司时,累计结余的专项储备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使用的会计核算设想

根据财企[2012]16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矿山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将安全费用结余转入矿山闭坑安全保障基金,用于矿山闭坑、尾矿库闭库后可能的危害治理和损失赔偿。企业调整业务、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安全费用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

参照上述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管理办法,煤炭企业需转产而调整业务,使用“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形成“长期投资”时,应将对应金额的专项储备结转当期收益,从而真实地反映该专项储备的使用情况。除此之外,企业终止经营或者依法清算,其结余的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应当结转本期收益或者清算收益,优先用于煤炭企业职工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支出。

对于使用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形成长期投资时,将对应金额的专项储备结转入资本公积的观点,本人认为缺乏依据。因为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和暂时性项目两个部分,在核算时设两个二级明细科目,“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在假定该等转产投资项目在煤炭企业因资源枯竭而终止经营之前不会转让投资的情况下,将专项储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10篇

【摘要】矿业权是煤炭上市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会计核算对煤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较大,财务报告使用者也越来越关注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目前,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尽相同,违背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原则。如何规范矿业权的会计核算,将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

一、矿业权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为规范矿业权的会计核算,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印发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要求企业将交纳的探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计入勘探开发成本,企业在勘探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也计入勘探开发成本。勘探结束形成地质成果的,转作地质成果处理;不能形成地质成果的,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交纳的采矿权使用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交纳的采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强调的“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的政策,在《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前,国土资源部经商财政部于2006年9月出台了《关于重申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勘查支出有关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11号),要求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有关支出的会计处理继续按照财会字〔1999〕40号执行。

二、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及披露现状

(一)探矿权的会计核算及披露

在煤炭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公司在2008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探矿权的有关信息,探矿权的价值在5000万元至13080万元之间不等。

其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纳入无形资产核算,一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其他非流动资产核算。将探矿权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的三家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另外一家公司在2008年暂停了对探矿权的摊销,原因不得而知;其余一家公司为2008年11月取得探矿权,当年并未摊销。

(二)采矿权的会计核算及披露

在煤炭上市公司中,采矿权均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但是,在对采矿权的摊销方式、摊销年限、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计提减值准备和改变摊销方式等处理上,存在较大差异。

有四家公司的采矿权按产量法摊销;有三家公司的子公司采矿权按产量法摊销,而母公司自身采用直线法摊销;其余公司的采矿权按直线法摊销。在采矿权按直线法摊销的公司中,有的公司按预计使用年限、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摊销;有的公司按采矿许可证最长有效期30年摊销;有的公司按矿井预计使用年限摊销。

有两家公司延期支付采矿权价款的时间为10年和30年。一家公司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在采矿权入账的当年,以购买价款的现值入账。另一家公司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未按规定以尚未支付的款项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减少采矿权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煤炭产品价格经历2008年“冰火两重天”后,只有一家公司对采矿权计提了减值准备。两家公司将采矿权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变更为工作量法,但只有一家公司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在其年报中披露。

三、对煤炭上市公司矿业权会计核算及披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一方面,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各项专业核算办法和问题解答,致使财会字〔1999〕40号失效;另一方面,为解决煤炭资源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6〕102号),指出了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的方向。由于相关部门迟迟未出台矿业权、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的具体配套实施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资源价值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反映。

矿业权的会计核算游离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之外,使得煤炭上市公司对矿业权在确认、摊销和其他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违背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原则,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几点思考

1.关于对探矿权的思考

在四家拥有探矿权的公司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其中两家公司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如果将探矿权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加以管理,必然涉及在其预计的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摊销的问题。

探矿权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勘查矿产资源的结果能否使探矿权顺利转成采矿权,以及与探矿权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能流入企业,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探矿权按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是不合适的。

2.对采矿权的思考

(1)根据惯例,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均在无形资产科目中核算。但是,采矿权与土地使用权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不会趋于零,甚至会增值;而采矿权的实际价值只会越来越少。按照无形资产准则指南所述,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采矿权人取得采矿权后,以矿产资源实体灭失为代价,尽其所能消耗矿产资源使其转化为产品。采矿权不符合上述无形资产的特征,将其归属于无形资产有点牵强。

第11篇

摘 要 本文就煤矿会计如何构建内控风险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展开探讨。对提升煤矿企业会计、财务工作水平,预防不良风险因素影响,提升安全生产运行效能,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煤矿 会计 内部 风险管理

完善煤矿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风险基础管控

煤矿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风险体制的完善建设,有利于强化煤矿单位风险预控能力,提升安全生产建设水平。主体基于会计信息、管理控制手段、综合措施方式与科学流程促进经营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伴随我国较多煤矿单位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的实践探索发展,其体系框架日益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基础管控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1.完善煤矿内部财务机构建设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发展经营方针与持续提升目标,应借助有效途径方式获取价值化会计、财务信息资源,进而做出良好科学的管控决策。因此,煤矿企业应促进会计内控体系优质建设,实现会计控制综合目标。管理层应更新经营理念,意识到会计内控与风险管理对于煤矿企业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应杜绝短期行为,创建良好的内控机制与工作环境,成立财务工作机构,由矿长与党委书记出任组长、纪委领导与企业会计师担任副组长,共同组建会计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小组,强化风险基础管控。

2.创建煤矿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

为强化煤矿企业全面预算控制管理,推行精细化管控,应科学创建煤矿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令各项管理,事后阶段全面研究、及时整改的动态实时管理目标,营造最佳成本效果。煤矿企业应依据相关会计内部控制规范标准,遵循自身实际,秉承法制化、合理性、科学适应性、经济性原则,创建优质内部会计控制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与企业相符的管理制度,并形成具体管理办法。应主体涵盖对资金费用的内控方案、专项经费的管理策略、往来款项的规范结算管理方案、风险效益抵押经费的控制等事项。还应包括各类手续票据流通规范要求、费用成本风险控制、报销体制、人才聘用、劳动管理、报酬下发与综合评价办法、劳保用品发放管理制度、矿井职工待遇、采购物资用品、支付款项流程、工程项目经营建设方案、合同履约管控等综合体制。应确保煤矿会计内控风险体系的完善全面,令各项会计、财务工作有据可依、流程规范、科学标准,降低违法风险行为,营造法制化、规范化风险管理工作环境。

二、正确树立煤矿会计内部风险管理目标,提升风险管理意识

煤矿会计内控风险体制的规划、履行与考核评估受到人员主体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就是说内控执行者及管理对象对内控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应树立正确的内控风险目标,强化团队建设,令企业全员树立风险管控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方能真正创设良好的煤矿单位文化环境,形成优质会计内部风险管理氛围。首先,煤矿单位应强化会计内部风险管理教育,提升企业全员主观能动性。单位管理层与中层员工应发挥率先典范作用,科学掌握会计法标准并在煤矿单位内部全面落实贯彻相关制度要求,完善企业现代化体制建设,开展预防控制与安全管控,提升煤矿资产综合安全效益、优化会计信息整体水平质量,令其发挥核心优质作用。同时应通过广泛舆论宣传、动员、竞技比拼、奖惩激励等丰富活动扩充教育途径渠道,优化实践管理效果。再者,煤矿企业应对专项岗位人员,例如供应物资岗位、会计核算、管理销售人员进行风险管理专项培训,通过技术培养、知识传授、结构更新,令他们提升贯彻落实会计法规与企业会计内部风险控制规范制度的自觉性,创建企业法制化发展建设氛围。煤矿企业还应通过内部宣传培训,令员工树立优化会计信息水平、保障财务资产综合安全、强化风险管理、科学贯彻相关规章体制法规的科学目标,进而预防管理死角,杜绝违规舞弊行为,及时预防处理安全隐患。

强化财务内部风险管控,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煤矿企业为确保财务会计内控风险体制的科学执行,应促进业务控制流程的合理规范制定与科学履行,进行相应权责范畴的协调分配,并制定有效的互相制约管理机制,会计信息快速反馈传递体系,确保企业财务机构第一时间出具价值化经营管理信息,有效杜绝会计实践阶段中的偏差错误现象标。煤矿经营管理阶段中销售部门、财务机构与供应单位是核心关键,应促进其业务的有效互联与持续健康运转。因此煤矿企业应创立内部风险监控与相互制约机制,成立专项督导小组,引入定期检验与不定期核查、监督经济业务等实践方式,快速挖掘评估煤矿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进而做到良好的优化与更新管理。同时,煤矿企业应制定审批授权财务风险管控体制,令矿区各队、不同科室与企业员工在进行经济业务实践中的行为职权得到良好监督控制。对于没有通过审批授权的机构部门以及个人,均不应令其从事经济业务办理,进而为良好的风险管控打下坚实基础。对于经营生产规划方案,煤矿企业应每月召开预算控制以及经营分析会议,还应对内部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管控,预防对企业现金、各项资源存货的不良触及与介入,进而通过资产风险管控提升各项资源的综合安全水平。应通过资产、库存定期核查、账目核对、账物评估、督导监控、风险审核,优化资源内控实践行为,实现账物相符、科学经营管理目标。实践管理中还应统筹应用硬性管控与软性管理手段,硬性管理应全面发挥各类刚性制度标准的规范效能以及实践约束力。例如盘查物资体制、对账结算规范等。在软性管理阶段中则应通过文化氛围打造、理念引导、道德意识培养、精神素养建设优化管控效果。例如通过矿风建设、企业员工安全诚信与风险管理观念培养、行为准则约束,提升员工主人翁精神意识,营造企业优质文化氛围。

推行风险预警控制,促进煤矿优质建设发展

1.实施全过程风险管控

为优化煤矿企业风险管控效果,应树立全过程控制理念,强化事前管理、事中监督与事后验收分析,确保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会计实践行为的法制化。应定期开展月度、季度以及年度报表披露,并通过企业职代会面向全体员工公布财务会计状况水平、各项经费应用状况,令员工清楚经费去向,发挥参与监督管理权力。同时在煤矿单位生产、销售、供应各个进程中应引入制约管理条例制度,促进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树立防范为主的前期控制目标,强化风险管理。应在强化会计核算管理的同时,对各个工作岗位、经营业务、会计工作展开周期循环检验,发现风险隐患应及时整改、整顿,降低不良影响并杜绝安全事故的扩大化发展。应基于职工代表大会、纪检机构与内审部门为综合控制基础,充分激发评估监督委员会、监察机构综合职能作用,树立以纠正为核心的事后管控目标,杜绝风险隐患事故的再次发生。

2.提升煤矿风险预警效能

对煤矿企业高层人员应强化职务监管、规范约束,促进其规范履行薪酬风险责任体制,即促进企业预算控制与管理层薪酬资金的有效联系,令管理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提升防腐拒变能力,科学遵守各项法律 规范,履行岗位职能标准、预期实现年度预算目标,进而合理兑现相应薪酬标准。同时,煤矿企业应科学推行风险绩效安全管理抵押体制,将会计内控规范同薪酬管理体制有效集成,优化内部风险管理效果。另外煤矿企业应创建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对由于个人因素引发的安全隐患、风险事项,令煤矿企业蒙受了经济财产损失、员工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则应对其追究相应法律及经济责任,做到严惩管理。煤矿会计内部风险管理系统中,员工不仅是被监督管控的主体目标,同时也是实施监督管理的执行者,因此煤矿企业应完善员工岗位责任主体目标,将各项具体财务标准分拨至下属单位与各级岗位人员基层,基于具体考核成绩、评估结果,实施合理的精神物质激励与岗位责任追究综合管理。应基于审计内部监督尽早发掘会计内控体系中包含的不良隐患问题,存在的管理漏洞,进而结合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营造企业有章可循、违规惩处、追究责任、全面整改的良好发展管理氛围,真正激发内部会计体系核心价值,并实现良好的风险管理目标。

结语

总之,基于煤矿会计内部风险管理重要性,我们只有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树立安全预防目标,才能真正提升煤矿风险预警效能,确保预期经营管理目标的良好实现,并促进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承吉.煤矿安全内控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中国内部审计.2007(1).

第12篇

[关键词] 煤炭贸易 销售 风险

煤炭行业自2003年调整实现整体盈利以来,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受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整个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企业产量、商品煤销量、原煤单位成本下降,应收账款、期末库存量大幅上升。在国家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需求总量也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煤炭销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很多,如何预测风险并合理规避已成为煤炭企业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煤炭贸易中存在的困难

第一,电煤消耗明显减少,库存大幅增加。从前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工业经济增长放缓,对电力的需求量大幅降低,全国规模以上发电厂发电量连续回落,煤炭消耗大幅下降,库存大幅增加,直供电网电厂的煤炭减少。第二,冶金用煤减少。由于钢铁产量回落,用于冶金生产用的炼焦精煤、高炉喷吹煤等需求量大幅下降,国内冶金重点钢厂煤炭库存量增加。第三,建材产量增幅减缓。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钢铁、水泥等建材产品需求减少,与此同时,建材行业、化工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减缓,煤炭需求回落,加大了煤炭市场的销售压力。第四,煤炭供应能力增强。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与小煤矿联合改造工作,关闭和淘汰了一大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同时改造提升了一大批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煤矿,新建设了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煤炭产能大幅提高,煤炭的供应能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煤炭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市场风险的管理

建立敏感的信息系统,应当利用IT和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覆盖销售的各部门,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自己专用的、畅通的、可靠的信息采集、加工系统。销售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市场看门人,时刻关注企业外的行业动向,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营销信息。着重对煤炭销售的各种系统性风险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汇报。市场看门人不仅要判定存在哪些风险因素,而且要根据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筛选,确定主要的风险因素,以供决策者使用。

2.企业自身风险的防范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支稳定的营销队伍。稳定的营销队伍是煤炭企业销售的基础和保证,与营销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并把握其需求情况,对照实际及时给予调整,以保持营销队伍的稳定。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和加强管理,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语言和行为,从制度上杜绝疏忽和漏洞。

(2) 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包括客户基本资料、购销合同、以往交易记录、客户信用等依靠完整的客户资料评价和跟踪客户的信用情况,确定客户信用额度,并在客户关系发展过程中予以及时更新和补充。只有对客户财务状况、市场网络、销售能力、组织管理等方面充分了解,据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式和预警机制,才能降低企业在销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3)适时调解合作双方的矛盾。在煤炭销售中,合作双方矛盾造成的风险,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风险产生于双方缺少有效沟通,如果用户要求处理一些纠纷而迟迟得不到解决等,用户就可能不予结算,更有甚者就不再合作,长期拖下去,很可能形成坏账、死账。首先,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达成一定的协议,来保护双方利益。如对销售量、价格、结算方式、结算时间、纠纷处理等明确规定,以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失。其次,销售方对用户要勤于沟通和回访,沟通能使双方更好的合作,与用户沟通的越深,双方的默契度就越高。回访能及时了解用户的经营动态、动向等,回访次数越多就越能有效了解用户的举动,对用户发生的重大事项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产生。

(4)客户结构问题。避免企业客户结构失衡,企业拥有一定量的大客户,能保证销量的稳定,但大户的不断增长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表现在对大户的谈判力减弱,大户的风险也成了企业的风险。企业要保持合理的客户结构,不仅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大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而且要在不同行业培育更多的大客户。

(5)赊销账款的控制。为了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库存,赊销行为会越来越多,控制赊销风险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对用户进行资信调查和信用等级评估,根据用户的经营、财务状况,以往的交易和信用状况,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制定相应的政策等。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和风险责任制。要有一个严密的赊销审批权限的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避免赊销中的个人意志和随意放宽赊销政策,使赊销严格控制在规定的金额和期限内。并由有关责任人签订赊销责任书,明确相关责任。

(6)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工资,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首先是应收账款的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也就是应收账款结构的分析,具体做法是在应收账款中划分出尚未超过信用期限的应收账款和逾期账款,分别计算出它们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总体分析账款的可能坏账程度。然后对逾期部分进一步细分为逾期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三年以上,或更细分一点,以此判断分析回收的可能性。虽然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坏账可能很小,但也不可以放松管理、监督。其次,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对于已经改发生坏账的应收账款,根据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建立坏账准备制度。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可按确定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对已经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企业并不意味着放弃追索权,企业仍然拥有继续收款的法定权力。

3.其他风险的防范

在煤炭销售中,主要采取近距离汽运为主的地销方式和中长距离供方代办铁路运输的销售方式。就我国实际情况看,运输的瓶颈作用一直是制约煤炭销售扩大的主要因素,运力短缺在短期内尚无法得到根本缓解。这就要求,在开拓市场中,尽量使煤炭销售用户地理布局合理,铁路销售和地销结构合理,在销售上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铁路运输上,积极协调好与铁路局、车务段、车站的关系,争取路方给予充足的流向。有条件的话,也可采取销售物流部分或全部外包的方式即第三方物流的方式来促进销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