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业勘察设计

林业勘察设计

时间:2023-12-13 14:51: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业勘察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业勘察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林区;道路勘察;选线

林区道路勘察设计中,选线工作直接影响着道路工程造价、交通安全、养护条件以及运用费用,因此在勘察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各项因素,确保最终的定线工作顺利进行。通常选线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含: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交通量车速以及沿线工厂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勘察中,结合科学技术,确保选线工作具有精确性和科学性。

一、 林区道路等级的确定

在研究林区道路勘察设计中,要根据林区道路等级具体确定,综合考虑运输因素,结合《林区公路设计规程》依照年运量的规定具体确定,具体的公路等级确定中,不仅要满足森林经营、护林防火、木材生产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林区工人农业生产、人们生活运用的运输状况,站在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最终为林区确定永久性道路。在道路等级确定中,通常交通量是混合的,非机动车辆和非运材车辆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具体勘察道路之后,确定林区道路的等级。

二、 林区道路勘察设计的选线工作

林区道路在选线之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实际勘察,结合相关的技术等级以及标准,根据林区道路起始点、终点以及中间的控制点,结合当地的地形以及地理环境因素,将经济因素考虑其中,最终完成选线工作。针对地形、地质、水文以及气象比较复杂的林区在选线工作中,一般根据1:50000的比例尺,选出一条或者是多条能够满足主要车型行驶要求的线路。在林区道路勘察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技术标准,选择合理的测量仪器,进行实地踏查选线,全面掌握该林区的地形、水文、气象以及其他的相关因素,在综合分析之后,结合经济因素确定选线的位置。遇到特殊地段时,勘察人员要先对其进行草测,绘出示意图,然后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候,逐步缩小线路布置范围,最终确定出具体路线。然而在选线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含:(1)在确定线路起点、终点以及中间线路的控制点时,要对林场、村庄、跨河段、等其他地质不良地段要全面分析,确定出最合理的方案。在确定控制点时,针对越岭线的确定,要着重研究越岭口、山脚控制点以及山坡控制点,大概估算出展线的长度,在进行选线。对于小桥涵洞地形,勘察人员应该估算孔径、长度以及道数,然后选线。针对地质不良的地段,在勘察过程中,测量人员要拟定绕避或者采取措施,提高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选线工作中,勘察人员还需要考虑、调查沿线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调查可能征用的土地质量和具体数量、调查线路可能吸引的交通量,最终写出踏查报告,选择出合理的选线方案,来确定最终的道路选线问题。

三、 定线

依据踏查选定的起始点、中间位置的控制点以及布局方案,并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物以及地质等特点综合考虑,加密中间的控制点,确定好直线、定交点以及定曲线半径之后,最后完成定线工作。具体的定线工作是在上级批准林业局道路勘察设计或者是踏查报告之后,按照道路勘察任务书中相关的技术指标来确定最终的道路定线工作。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质条件等,选定最佳的林区线路,确保最终的定线工作顺利进行。在最后定线工作中,要注意填挖方平衡,不仅要考虑工程量要少,而且要避免对农田以及住宅区的占用。由于林区道路设计中,对于挡土墙路基工程设置的比较多,因此可能会造成机械施工效率不高的现状,因此在选线和定线中,要尽量减少使用该路基。一般采用土石方路基工程,在具体施工中投入机械操作,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使其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政治、文化的交流。在林区道路勘察设计中,主要的选线和定线包含:

1、 沿溪线

沿溪线是林区道路主要方案之一,该线路不仅能够使用林区木材生产下坡集材装车的特点,而且线路纵坡一般比较均匀平缓,对于车辆的行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该线路主要以运输木材为主,一般在森林资源比较多的一岸。

2、 越岭线

越岭线在选线和定线中,要通过垭口线形之后,确保该线路达到控制的越岭垭口,根据越岭垭口两侧山坡,利用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比较好的位置,尽量使线路经过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降低木材生产成本。避免在施工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 山坡线

山坡线通常用来修建林区道路的支线或者是岔线。为了加快木材生产以及营林的需要具体设置的。其走向呈现为下坡集材装车。布线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鸡爪地形和陡峻悬崖地带。确保路面干燥,提高道路运输能力。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林区道路勘察设计选线工作的效率,要求勘察人员要按照相关技术指标具体进行,全面考虑林区道路勘察选线的影响因素,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指标,根据该林区的地理环境、水文及其气象等,科学、合理的选线,通过确定林区道路的起始点、中间距离的控制点到之后的定点定线,提高林区道路运输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海东,张少武,蔡红兵.林区道路的选线[J].云南林业科技,2014(26).

[2]吕希奎,严晓惠,刘瑞.浅析黑龙江省林区风电道路勘察设计要点[J].林业科技情报,2015(10).

[3]何建明,刘晓东,黄雄.区域水文地质遥感解译在公路勘察设计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3(07).

第2篇

英文名称:Sichuan Forestry Exploration and Desig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9151

国内刊号:51-1490/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3篇

*年9月25日至26日,交通部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确任务,全面提升设计理念,全面提高设计水平,努力开创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建国以来召开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前所未有。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做了工作报告,提出了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新理念,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勘察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司张剑飞司长做了总结发言,提出了贯彻落实新理念的具体意见。会议的主要精神刚刚刘可同志已传达。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从源头上确保我省公路建设“提高质量,控制造价”工作继续推进,结合目前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实际情况,经厅党组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基本情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

一是勘察设计取得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勘察设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我省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勘察设计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本省单位共有33家,从业人数超过1500人,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70%,其中甲级(临时甲级)5家,乙级(临时乙级)17家,丙级(临时丙级)11家,范围涵盖了公路、市政、冶金、建筑、水利和林业等部门,甲级单位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提高,设计文件越做越好,设计质量越来越高,乙级和丙级单位设计水平也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外省在*已从事或正在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的甲级单位有13家,这些单位实力雄厚,在*有一定的勘察设计市场份额,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和高兴,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252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了全省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国道主干线粤境路段基本建成(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今年年底完成);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5万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国省道整体路况水平良好;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居全国前列,*年完成“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全省“一日生活圈”基本形成,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洛溪大桥、番禺大桥、崖门大桥以及正在修建的东二环1100m跨的悬索桥、湛江海湾大桥等桥梁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开阳高速公路被省委省政府、交通部树立为“阳光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宣传;长大隧道、大型枢纽式互通立交建成数目枚不胜举。这与广大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是勘察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积极引进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测设方法和技术手段,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地质勘探上加强了遥感技术、物探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路线线形设计和结构计算采用了先进适用的设计软件,设计文件和图表基本做到CAD,计算机出图率已到达或接近100%。勘察设计手段和设计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勘察设计的全过程中,设计单位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合理选择路线走向,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各类方案进行反复的技术经济比选,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勘察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年交通部与*省联合组织了川(主寺)九(寨沟)公路改建示范工程,在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好评。为推广川九公路成功经验,提升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去年4月,我省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被交通部列为部省联合组织的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设计单位*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根据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的要求,坚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按照“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改变了以往生搬硬套及陈旧僵化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把设计真正当作一幅作品来对待,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是勘察设计市场开放规范。我省的公路勘察设计市场实际上从80年代初就开放了,和我省的施工市场一样,是全国最开放的,原部属设计单位、外省优秀的设计单位均在*承担了勘察设计任务,从1981年广珠四桥联合设计,到洛溪大桥、虎门大桥的勘察设计等一大批项目,今天参加会议的代表从一个侧面就反映了开放的态势。自*年1月1日交通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高等级公路勘察设计基本实行了招投标制度,高速公路除了省政府批准以外的项目都实行了勘察设计招投标,勘察设计单位从原来受委托承担勘察设计任务,转变为通过市场竞争承揽任务,极大地促进了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激活了设计单位内部的创造力和积极性。通过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勘察设计招投标的方式和评标标准,以单位业绩、勘察设计人员能力以及对招标项目的理解为依据,不以勘察设计收费的高低作为决定因素。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五是审查咨询工作逐步加强。目前高速公路和部分国省道项目实行设计咨询,咨询意见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为审查、决策和政府审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对设计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为下一步审查提供了基础条件,逐渐形成了咨询工作制度化,强化了设计管理手段,为减少设计变更,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了基础。*的设计咨询工作也是面向全国开发的,根据专家、业主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评价,武汉中咨路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立德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及我们省交通咨询服务中心对设计的咨询认真细致,咨询意见比较中肯,有建设性,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审查和决策的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部分项目实行了设计监理制度,部分项目实行了设计“双院制”,为规范设计管理和咨询程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各位代表,在我省公路建设投资数额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广大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加班加点,废寝忘食,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保证了我省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年我们建成了通山区高速公路,*年底提前一年实现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在座各设计单位功不可没。通过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为加快我省公路建设的步伐,为“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做出了决定性的基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作风优秀的设计和管理人才,设计市场基本规范有序,设计审查和咨询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对广大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者深表谢意。

(二)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要求

我们深刻认识到,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它与前期工作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如果前期工作做深做透,那么将会给后续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效率的提高,减少对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和设计方案等的反复论证。公路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规划设计与建设是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相互统一的过程,前期工作中要特别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各方关系,充分利用各方成果。

*省的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设计对象多样。我省面积不大,只有17.8万平方公里,但地理和地质条件的分布不均衡,整体上讲,粤东北山岭众多,粤西地势平坦,珠三角河网密布。粤北及粤东部分地区属山岭重丘区,崇山峻岭,植被茂盛,河谷盆地多,农田较少,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类型多;珠江三角洲地带水网密布,软土地基分布广泛,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占据全省总量约八成左右,路网发达,交叉众多,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粤东粤西土壤零星分布软土地基、高液限土和膨胀土等,水源有限。

二是使用条件复杂。*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按照德江书记的说法就是“最穷的在*,最富的也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山区和东西两翼经济总量少,发展较慢,这也是我们公路勘察设计不能回避的一个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交通量增长较快,且南北通道上货车所占比例较大,重车和超限超载车较多,对公路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地处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对排水系统设计、路面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指标要求较高。还有我们的海岸线长度超过三千公里,这些都是*的特点。因此,勘察设计工作应充分考虑*特色,在路基、路面、桥梁等专业设计上,在结构安全性、功能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多作考虑。特别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减少路面的早期损害方面要认真总结和改进。

三是政策执行严格。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对农用地使用要求越来越严格,从去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控制用地政策实施以后,用地指标非常紧张,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特点,我们的工作也很难进行下去;对拆迁工作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补偿标准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要正确处理好公路部门与其他行业的关系,设计中应充分重视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方针、政策,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爱惜和保护,对相关部门的合理要求,如水利、文物、林业、地质、土地及环保部门,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协商。在涉及到重要设施的拆迁等问题上,要充分尊重物权所有者的合理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避让或保护。否则会影响建设项目的审批和顺利实施。

(三)目前勘察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与交通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公路的期望和需求相比,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冯正霖副部长在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上对勘察设计存在问题提到的五个方面总结是非常中肯的。结合*的具体情况,目前,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1)考虑工程本身和专业结构内部要求较多,从社会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认识不足,对相关工程和要求等设计考虑不多,对自然尊重不够,工程大填大挖现象比较突出,勘察设计不够精心。(2)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勘察设计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不足,深度不够,尤其是重要工点的地质勘察深度更显不足,地质勘探手段单一、钻孔数量较少,桥型方案选择不合理,桥梁跨径布设及桩基设计不合理,隧道选址不合理,矫枉过正,高边坡过多采用锚杆锚索,软基处理方案不经济,使项目一开工就造成较多的设计变更,如粤赣、梅河高速公路,工程造价难以合理控制。(3)设计方案比较不充分,比较结果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高填土软基与桥梁、深路堑高边坡与隧道、桥梁经济跨径(特别是地质差、软基深、桩基长时)、桥梁下部结构(如高速公路整体三柱式墩与分离双柱式墩)等方面的比较,缺少量化指标,有的纯粹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结果反映不切实际。(4)“用心”设计不够,“制作”多于“创作”、“粗放”多于“精细”,有特色的设计少,照抄照搬现象较多。在技术标准和指标掌握上,不能因地制宜,生搬硬套现象较普遍。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繁重和设计周期短的情况下,更谈不上“用心”和“精细”设计,造成一些设计方案欠仔细研究斟酌,标准指标把握不够准确,路线大填大挖;桥梁墩柱林立,桩柱直径大、钢筋含量高;靠近城镇及城郊美观要求较高的地方,桥型方案的选择在美观方面考虑不足。(5)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上缺乏内在动力,创新力度不够,技术含量低。

在这方面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如国道105从化段边坡塌方不少;省道323连南段去年也发生了超过20万方的大塌方;还有英佛一级公路,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大填大挖,下午我们将对此进行专门的案例分析,以使大家受到一些启发。

二是设计单位内部管理工作尚待提高。部分设计单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各阶段设计质量负责人不明确,人员素质较差,数量不足,配置不全,设计深度不足;个别设计单位过分讲效益,过多承揽超越自身能力的勘察设计任务,存在分包或挂靠资质现象,设计审核和审查把关不严,文件错漏较多,造成设计变更频繁,有些项目累计变更达数千项之多,*海丰长沙湾战备公路就因此被国家计委稽查办和财政部专员办点名批评;个别设计单位后续服务不到位,业主的合理要求未得到满足,派驻设计代表不能很好解决现场施工的需要;部分设计单位越级承揽设计任务,违反了国家规定。

三是设计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1)随意更改技术标准,国省道及地方项目为了申请高补助,前期工作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地形地物等条件将技术标准做大,到了设计阶段又将技术标准随意降低,主要表现在路线长度、公路等级及路基宽度等方面,建设项目变成“缩水”工程,上面提到的长沙湾战备公路也存在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完成整改验收;(2)部分项目(特别是地方项目、低价抢标的项目)不按国家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随意压低或克扣勘察设计费,有的项目甚至连钻探测量费用都给不足,更不用说设计费,在严重缺少基础资料的情况下,必然造成设计文件混乱,设计质量低劣。(3)部分项目超规模现象较严重,有些项目的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服务区规模,国省道、地方公路收费站房规模,不按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进行建设,超标准较多;交通工程机电设备选型追求高标准和高配置;随意变更路面结构形式和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动辄就用改性沥青;(4)变更设计管理滞后,个别业主采取“先斩后奏”的做法,变更后不按基建程序报批,设计单位过分迁就业主意见,待工程建设完毕后再上报设计变更,有些项目甚至通车几年还未完善手续,迟迟不能竣工验收。(5)设计审查意见执行不力,个别项目在施工图设计中未能严格执行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有的应该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该解决的问题,但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方案仍未解决,造成后续审查困难,如江珠高速公路江门段施工图设计,根据评审,大家认为是高速公路项目中设计质量比较差的,桥跨布置、主墩设计、甚至是预应力配索等都有违常规,不能满足我们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粤赣高速公路,目前实施的土石方数量比初步设计增加24%,桥梁桩基的长度比初步设计增加了25000延米,增幅达55%;还有西二环小塘至九江段施工图差错也很多。

二、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工作的意见

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的推动下,社会需要交通供给能力和规模的扩张,由于货物形态、技术经济特征的复杂化以及人们选择交通模式的观念及行为的重大变化,安全、快捷、舒适、方便乃至个性化的交通价值取向增强,对交通的服务形式、内容与质量都会提出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机动、更高标准的要求。为发挥交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和先导作用,现阶段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交通系统,与其他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经济、可靠的运输服务。在新的交通实践中,公路行业需要把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走安全高效、优质多样、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张部长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要求我们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要做到:“节约建设成本,不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高指标,避免重复建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在保证安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优化工程细部构造和建设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辅助工程,增强工程的可靠性、耐久性,节油、节能、节土地,在公路水运建设中,合理选择和利用线位资源、岸线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树立安全、环保的工程建设新理念,要从勘察设计入手,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都要围绕安全、畅通、环保的目标,通过规划协调,科技创新,设计周密和施工精细,提高安全水平,保护生态。”

冯副部长讲,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二是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四是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五是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六是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围绕“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精神,结合我省公路勘察设计的实际情况,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做到“明确一个观念,强化两个协调,抓好四个环节,落实六项工作”。

(一)明确“设计是灵魂”的观念,强化“设计与自然景观协调、与社会环境协调”的意识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这个“灵魂”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提,是工程管理的龙头,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勘察设计工作搞得好不好,不仅影响到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还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可以说,设计是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没有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建设成果。设计工作做好了,就能为整个公路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设计是灵魂”这个关键之处,要深刻体会设计上的节约是工程最大的节约,设计上的浪费是工程最大的浪费。

从公路设计开始,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用户第一”的理念,坚持把“用户需求置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标;其次,设计者要有必要的环保意识,设计时必须考虑环保选线,考虑与周围自然景观、社会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因建设和运营给沿线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第三,设计者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框约束,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树立“不破坏、少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观念。

(二)抓好“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规范设计市场,强化设计审查”等四个环节

一是要提升设计理念。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交通主管部门的同志,首先要学习“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才能贯彻到行动中去,我认为总体设计和路线方案设计比什么都重要;其次,应遵循安全设计原则,将道路安全设计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地质与地形相结合的选线原则,在地质评价稳定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布设线位。昨天游副省长到厅调研也提到这个问题,我们的京珠北高速公路应该是做得很不错的项目,符合部颁技术标准,但又确实不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目前被国家列为*安全督办的项目,这说明了我们的设计除了要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外,还需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京珠北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载、超载货车的比例达到75~80%,还有沿线的天气特点也是需要我们充分考虑的因素,有些路段到了冬天结冰,中断交通,今年我们对与其平行的坪乳公路的28km路面进行大修,还有清连一级公路71km的南下车道也进行了维修,以期在京珠北中断交通的紧急情况下可以分流一部分车辆,确保交通顺畅。第三,技术指标的选用要相对均衡,这一点非常重要,设计中不要片面追求规范规定的一般指标要求,在特定的线形组合条件下可以采用低限指标。在采用低指标前,应以行驶速度进行逐渐过渡,采取不同的曲线组合,将行驶车速降下来,避免高指标直接接低指标。第四,要尽量改善平纵线形,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尤其是对长陡纵坡行车安全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五,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减少或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第六,提升设计理念,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来进行设计,和国外相比,我们的特点是车况差,超载严重,尤其是驾驶员素质比较低,所以我们在设计上要考虑到这些特点。第七,尽量利用旧路,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节约土地资源的理念,对*来说,土地矛盾尤为突出,去年国土资源部批给*的指标是8400公顷,连第一批国家发改委确认的项目要求都不能满足,很多项目工可和初步设计都完成了,但却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没法开工。还有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不追求不切实际和超越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公路建设项目已体现出新的勘察设计理念,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认真、深入学习和借鉴外省经验,不断加强设计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在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上,有很多设计理念、经验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吸收。

二是要提高设计水平。首先,要科学理解技术标准和规范,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在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与认识、技术指标的运用与把握上,受设计人员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实践经验、工作习惯等影响,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全面、科学地理解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公路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水文、环境等条件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安全性、功能性为主,顺应地形灵活采用适应路段特点的技术指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上,我们今天在座的既有甲级设计单位,也有很多乙级、丙级的地方设计单位,地方设计单位、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部门的技术人员更要懂得如何去把握规模和技术标准,尽职尽责为当地行政领导当好决策的参谋,不要领导说做多大就做多大,要考虑交通需求,不能一味追求形象工程。其次,与相关部门、行业的协调不够,当前不少设计单位对我们公路建设项目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性评价、文物调查等一系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审批并不太了解,甚至不闻不问,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汕揭高速公路线位就是因为跨越了两条一级水源保护区的河流而在环保部门没法通过审批,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有利无弊的事情,在京珠南和粤赣高速公路,由于做了环评,发现了有些路段存在高放射性物质,使我们对线位及时做了调整,避免了不必要的变更,也使我们施工、营运更安全。第三,要特别重视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特别是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和调查。勘探调查的准确性是设计质量的基础,关系到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经济性,勘探、调查的错误或不准确、不详细,甚至盲目套用地质资料进行设计均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第四,在设计上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在整个勘察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摒弃旧有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路线设计应遵循“随弯就势、标准灵活、合理优化、保护环境”的原则,采用多种植物进行防护,掩盖施工痕迹,突出个性化设计。第五,应遵循舒适的原则,具体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地形,顺应山势,不刻意寻求长直线,尽最大可能采用以曲线代替直线,加长缓和曲线长度,加大曲线比例;纵面不追求高指标,在线形组合的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低限指标,但应严格控制合成纵坡,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注重平纵线形组合协调,力求线形连续、流畅及公路景观的协调性;提高路面等级和平整度,减少行车颠簸,最大限度地为乘客提供行车舒适性。还有一点希望大家注意的是要做好设计回访的工作,我们现在设计和施工了这么多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后出现什么问题,有哪些优缺点,很值得我们设计人员去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是要规范设计市场。加强勘察设计市场准入制度,做好从业单位资质管理工作,按国家资质管理的规定从事勘察设计工作,采取动态管理手段,及时掌握设计单位的从业情况;积极推行个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实行个人执业注册制度,鼓励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取得注册资格;进一步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活动,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力争我省在公路勘察设计上对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各地级市的交通主管部门要更加注意这个问题),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优秀的单位从事勘察设计工作;理顺勘察设计分包关系,确保勘察深度和设计质量。

四是要强化设计审查。设计审查是政府实施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举措,应以咨询意见为依托,严格设计审查咨询和审批工作,对提高设计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很有成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符合各自实际的审批、审查和咨询制度。高速公路、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和特别复杂结构的工程等,设计中可逐步推行“两院制”,由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或咨询单位进行设计监理或审查咨询,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审。审查中,应重点加强安全、环保、土地节约等方面的审查力度,加强路线方案、软基处理、高边坡、路面结构、桥梁方案、互通立交等专业的审查。刚才提到的和相关部门协调的问题,我们现在有些项目虽然都做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性评价,但很多都是为了审批通过而做,而没有把这些专题的结论应用到设计中去,梅龙高速公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地质灾害评价指出这个项目存在断裂带,还有相当部分的岩溶,设计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线位调整等,所以我们要让这些专题报告的成果应用到我们的设计中,不是为了审批而做这些报告,而是为了应用。对达不到勘察设计深度要求的文件,坚决不予审查、审批。对于设计审查与审批的意见,要认真落实,对贯彻和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要给予批评直至处罚。在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厅计划今年出台《公路勘察设计审查咨询管理办法》,请代表们在明天的讨论中提出意见。要严格设计变更管理,当前不少工程变更设计频繁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按程序逐级审查报批。杜绝项目报批前有意降低工程造价和在变更设计中随意增加工程造价的行为,坚决打击利用变更设计谋取不正当利益。现在设计变更最大的是路面,勘察设计单位要切实加强路面设计深度,每个项目都要进行料场调查,对材料做试验,获取必要的设计参数以指导设计,以后的审查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三)落实六项具体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设计示范工程。推动部省联合组织的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的进度,根据交通部《咨询要点》的要求加强指导,深化设计,并适时向部公路司和部专家咨询组进行设计情况汇报,条件成熟时召开一定范围的现场会推广该项目的勘察设计经验。请省公路局在国省道和一些地方公路的设计项目上也要积极推进设计示范工程,做到以点带面。

二是抓好路面设计工作。根据厅的统一安排,今年的建设管理工作中,要“以路面质量为中心”,交通部在设计工作会议上和质量监督会议上也把路的早期损坏作为重要课题来加以研究解决,根据新颁布的路面设计和施工规范,学习外省的先进做法,针对*省的荷载和环境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系统分析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场地、现场试验、工序控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要求,特别是要总结*省已经通车运营多年的高速公路(如佛开、机荷、华南快速干线、广珠东等)沥青路面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和提高我省路面建设水平的综合措施。对新建和扩建高速公路、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加强养护工程中的路面设计工作,提高养护工程中的路面设计水平。因为从现在起我们要对几千公里的国省道路面进行大修或罩面,方案的选择关系到超过100亿元的投资,所有在座的特别是*的设计单位要注意我们已有的国省道和地方公路的设计存在的问题,多研究,多思考,拿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方案。

三是切实降低用地单位指标。工可编制单位要认真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交通需求、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尤其是国省道和县乡公路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指标,从根本上减少用地数量。设计单位要把降低用地单位指标作为设计控制的重要标准,对占用农田较多的线位应进行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比选中,要把占用土地因素考虑在内,深化路基与桥隧的技术经济比较,择优推荐桥隧方案。严格控制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旧路改造项目中,要结合旧路技术状况最大限度地利用旧路。项目审查和审批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对用地数量进行核查,并优先选择用地数量和非农用地数量少的技术方案。我们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请大一定要家理解和支持。

四是切实提高审查人员的技术水平。目前,我省基层审查单位的技术力量有限,根据扩大县级权限的要求,县一级技术管理能力与技术管理要求的矛盾尤其突出,要加强设计审查人员技术水平,建议在市县交通主管部门设立总工程师,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并应对其技术职称和技术经历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今年在不同的阶段,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设计审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五是做好施工图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的要求,施工图审查是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对施工图审查的方式作了一定的调整,项目法人在施工图审查工作中将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同时交通主管部门还是要审查批复施工图,这与我省以往的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厅将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推出具体的管理细则,把施工图审查这项长期而具体的工作做好。

第4篇

关键词:营林绿化;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132-03

1营林绿化现状

石林县营林绿化工程始于1989年,至今已有25个年头,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发展等阶段。在1989~2014年的25年间,累计实施完成营林绿化任务35831.7hm2,其中各类营林绿化项目分别是:一般造林12628.2hm2;工程造林1033.9hm2;退耕还林工程10342hm2,涉及国家级退耕还林1800hm2、荒山造林3066.7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3355.3hm2,市级退耕还林2120hm2;珠江防护林工程4745.7hm2;特色经济林核桃种植2804.9hm2;石漠化综合治理2111.2hm2;交通沿线面山造林600.3hm2;县级政府样板林156.5hm2;重点示范造林83.7hm2;五采区植被恢复69.5hm2;辖区绿化355.1hm2;杨树种植900.8hm2。其它项目:新造林地补植补种1161.6hm2;幼林抚育169.3hm2;封山育林7809.7hm2;全民义务植树1382.93万株;苗木基地建设2335.5hm2;国家森林抚育1333.3hm2;省级中低产林改造666.7hm2;村庄绿化376个,绿化面积935hm2,植树234.14万株。

25年来,石林县的营林绿化工作在“科技兴林”思想的引领下,打破简单粗放的造林陋习,开展了营林绿化工程,在试验示范、推广、发展中不断总结完善,全面提升了营林绿化档次,彰显了新的造林发展模式,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造林质量奠定了基础。

回顾石林县的营林绿化工作,大体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发展等几个阶段。

1.1试验示范阶段

1989年,分别在本县境内的山区、半山区、坝区三种不同类型的尾窄黑、松园口、黄家庄三个自然村进行工程造林试点,面积66.7hm2,分三个试验林组:华山松林组;桉树、圣诞树林组;圆柏、桤木、麻栎林组,成活率分别达95%、92%、89%。在三个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1990~1993年试点工作范围扩大到全县所有乡镇及一个国营林场,累计完成造林3187hm2,平均成活率达87%以上。经过5年的试验示范,证明在石林县开展营造林绿化工程,只要选择好立地条件、造林时间,效果还是明显的。这一阶段的试验示范为日后营造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造林时间选择、施工、管护等积累了经验。

1.2推广阶段

1994~1996年是营林绿化工程推广阶段的第一个高峰期。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以工代赈林业建设项目、干果基地建设,工程造林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展了华山松菌根菌接种育苗工作,成活率提高2%~3%。这一时期共规划设计358个地块,累计造林4378.7hm2,工程造林地块分布在海拔1530~2500m之间,树种主要是华山松、桉树、圆柏等,成活率90%以上。但这一时期正处于推广阶段,范围、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资金不足,管护经费不能落实,使工程造林地的幼苗管护差,受人、畜践踏和山林火灾危害,影响了造林保存率。

1.3发展阶段

1997年至今,随着营林绿化技术日益进步,营林绿化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省林业重点项目: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绿色扶贫攻坚工程、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种植业以及市、县项目的相继实施。这一时期在全县境内规划设计18005个地块,累计造林24007.1hm2,营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活率达95%以上,树种主要有桉树、板栗、核桃、墨西哥柏、圣诞、樟木、华山松、竹子、栾树、清香木、红叶石楠、球花石楠等等。并推广应用Ⅰ号、Ⅲ号生根粉移栽干果苗木,成活率由以往的85%提高到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营林绿化工作采取的措施

2.1对营林绿化项目建设管理

2.1.1项目计划管理

各年度计划任务一经下达,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属于建设地点、项目调整、建设规模变化、投资变更等重大变动,须报原审批单位批准;不涉及投资和造林面积、不降低质量、不影响项目功能的一般性变更,须报原审批部门备案。

2.1.2财务管理制度

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预、结算制度,并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措施,实行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管理。工程建设实行报账制,重点项目实行监理制,以工程检查验收结果作为支付工程资金的依据。按照工程建设进度,根据单项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有关财务凭证予以报账。

2.1.3工程技术质量监督制

重点营林绿化项目,如石漠化综合治理、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委托有资质、技术力量强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项目监理聘请信誉度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工程建设监理公司,以利于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及合同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设备采购采取政府招标采购形式;施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2.1.4工程质量标准的管理

工程质量标准按国家、行业及实施部门有关工程标准执行。项目实施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工程纳入合同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谁主管、谁负责,做到目标任务、责任质量,奖惩明确。在施工中,施工方必须按作业设计施工,并按要求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监理单位加强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若工程质量不合格,除责令其停工返工外,经济损失由施工方负责。

2.2技术保障措施

2.2.1技术培训

搞好技术培训是营林绿化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造林技术规程、施工作业设计及相关法律法规、生物措施技术等等。

2.2.2搞好技术服务

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如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指导,加强林业、水利、农业、气象、土地、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各项目的技术指导。林业及相关技术部门严把造林种苗关,实施从栽培到管护的全过程科学管理。

2.2.3其它

项目实施中,按要求做好任务完成情况与资金使用情况的统计工作,按时上报月报、季报报表及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出工程信息简报;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搞好宣传工作;完成的单项工程及时组织验收;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营林绿化取得的成效

石林县在1989~2014年的25年间,共设计工程造林地块22828个,累计造林面积35831.7hm2,保存面积26515.5hm2,保存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74%。经过长期营林绿化工程建设,通过“造、封、管、改造”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大面积的工程造林,有效地恢复了植被,自然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工程造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3.1生态效益方面

提高了森林植被,形成了乔、灌、草多层次多结构的植被群落;水土保持和固土保肥效益不断得到改善;提高了固碳释氧效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有了较好的抑制作用。

3.2经济效益方面

2002年、2003年实施的国家级退耕还林工程项目,补助资金足额到位,第一轮8年补助期已满,第二轮8年补助政策正在实施。2012年又启动实施市级退耕还林项目,经济林核桃补助期8年,其它树种补助期5年。这些工程项目和配套的补助政策受到了全县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被称为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石林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稳步、持续和健康发展。

3.3社会效益方面

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尤其是增加农村妇女的就业机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林地面积增加,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并趋于合理;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的食物结构也发生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得到明显提高,项目区内有一大批农民接受到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提高了生产技能。

总的来讲,石林县的营林绿化工作通过长期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营林绿化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4营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现有森林纯林比重大,林分质量低、效益差,林分生态功能减弱。近年来气候连年干旱,旱灾、冻害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巴江、普拉河、大可河等水系源头森林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江(河)航道水土流失严重。

4.2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尚不完备,营林绿化任务艰巨

受营林绿化用地、资金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全县营林绿化进度还不是很快。林农矛盾突出,城镇面山绿化任务艰巨,全县还有2/5左右的村屯需要进一步绿化达标和提升绿化档次,道路、河渠等绿色廊道建设相对滞后。

4.3营林绿化用地和资金矛盾突出,营林绿化推进难度大

(1)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营林绿化征占土地补偿费用太高,此项资金又无出处,导致营林绿化用地很难落实。

(2)物价持续上涨,营林绿化成本不断提高,尤其是生态条件恶劣的地方,立地条件差,县、乡镇财政困难,群众筹集营林绿化资金能力弱,致使营林绿化工作资金筹集的难度加大。

(3)营林绿化机制不完善,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影响了群众营林绿化的积极性。

5对今后营林绿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5.1切实保障营林绿化用地

在严格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落实好农田防护林、护村林、城郊苗圃、公园、运动绿地、经济林、生态林等营林绿化地块。

5.2进一步放活林地使用权

坚持树随地走、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

5.3实行营林绿化和林木采伐优惠政策

凡参与营林绿化的集体、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只要符合相关项目规定的条件,可享受国家、省及市、县资金补助的优惠政策。

5.4多渠道筹集营林绿化资金

采取向国家争取一块,省里补助一块,市、县投入一块,集体、个人解决一块,吸引社会参与一块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营林绿化资金。

5.5继续实行财税和信贷优惠政策

对个人造林育苗的,继续实行林权抵押贷款、享受当地信用社小额贷款等扶持政策,其它金融部门要提供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石林县1989―2014年造林绿化作业设计及检查验收报告[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2009.

[2]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石林彝族自治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2009.

[3]李灿云.云南省飞播造林回顾与展望[J].林业调查规划,2002(3).

第5篇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指评估人员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定技术和方法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本文介绍了昭通市当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对策

1.昭通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的现状

昭通市林业主管部门于2008年成立了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中心,并对全市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中心积极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林业评估专家库,同时引进专业评估公司并组织评估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工作,使得昭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林业生产多集中在山高地险处,加之昭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准则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指南等相关制度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进展[2]。

2.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存在问题

2.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性强,精准评估难度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其它资产评估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受地理条件、交通条件、树种、森林面积以及评估人员的专业素养等的影响,因而对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数值很难精确,只能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

2.2评估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昭通市现有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人员基本都是林业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兼任,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评估的方法不能熟练的掌握,对评估结果是否之我见、公正、科学不能准确把握,凭借个人经验进行评估,极大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质量。

2.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一般以总体、森林类型或小班为单位进行评定估算,主要方法有: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成本法、清算价格法等。然而在实际评估中,昭通的森林资源不是规模化种植且处于山高坡陡的偏远地区,基于复杂的林地生长状况以及粗放的管理方式致使评估理论无法简单套用公示进行评估,因而特别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不同龄组林木基于不同的林龄,所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就不相同。首先对于近、成、过熟林的林木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要是用市场价倒算法。其次对于中龄林进行评估经常选用的是收获现值法。第三重置成本法对于幼龄林进行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较为适用。最后任何林木年龄阶段,任何形式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另一种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计算容易的方法是市场成交价比较法,这也是资产评估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2.4林农和金融部门对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昭通的林权大多属于农民所有,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只知道用林木用来燃烧,不知把林木变成活钱,加之,金融部门认为林权评估的价值风险大,金融部门对林权评估后的抵押贷款并不感兴趣.

3.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发展的对策

由于昭通市的林权评估工作尚在萌芽阶段,使得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艰巨而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积极配合,反复研究与实践。

3.1完善制度,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规范化管理在贯彻国家、省有关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其他部门资产评估的制度和方法,在通过调查研究后,制订出适合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管理的制度和办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质量,最终达到盘活林业资源的目的.

3.2加强资产评估队伍建设,提高评估人员专业水平因昭通的林木大多在高寒山区,要做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能力强且熟知当前政策,还要能吃苦耐劳和强烈的责任心.因此,对评估工作人员要求高,除具备林业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具备经济、管理、测量、统计等方面的专业常识.昭通市林业主管部门每年会派出评估人员和评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接受系统学习.同时,参与财物部门的学习,提升经济和统计方面的专业素养,学习后,应加强考核,对学习效果通过评估实战进行跟踪问效,使昭通市有一批既懂林业资源评估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的评估专业人员.

3.3积极引导昭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公司加入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估协会云南省森林资源评估协会是由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林海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云南林投林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的评估协会。含盖了林业调查、森林资源评估、林业科研等机构,目前,昭通的评估机构还未加入此协会,积极引导有实力的评估机构加入协会,不仅能学习先进的经验,还能使昭通森林资源评估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通过协会的指导,可以对森林资源评估相关领域进行积极研究,推广森林资源评估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合理反映森林资源多层面、多角度的外在和内在价值。同时可以宣传昭通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整合相关各行业技术、人才等优势,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行业的社会公信力,推动昭通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加大对金融部门的沟通,加强对林农的宣传引导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是林业抵押贷款的基础,评估的结果需要金融部门的认可才能产生效用,昭通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应主动到金融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让金融部门认可林业资源的评估价值.同时,通过宣传让林农改变传统的思维,真正意识到林木的价值,积极参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使林业资产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4.结语

做好森林资源的有效资产评估不仅能保护珍贵、稀有的森林资源,有效减少和控制森林资源的破坏,也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是实现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韩玉才,钟传东,何淑萍.浅谈林权制度改革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05):106-107.

第6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营林技术

木材在人们生活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现在林木资源不仅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还遭受一些病虫害侵袭,进而影响了森林的稳定发展。笔者针对目前林业发展情况探究了营林与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研究结果见下文。

1存在于防治森林病虫害中的问题

1.1未清楚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

在森林保护方面,我国还没有制定较为健全的政策法规,如:大部分法规都只关注人为破坏因素,而未对病虫害以及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加以重视。所以,防治病虫害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因为没有完善的制度法规,一些林业部门始终未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一些设施以及技术也未得到有效应用[1]。此外,由于对病虫害的具体危害认识不清,所以导致林业资源不断减少,这给以后的林业工作开展带来极大困难。

1.2防治技术较为落后

由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虫害给森林带来的危害,所以,现实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情况发生。除此之外,在森林病虫害方面还没有先进的防治技术,致使在防治时,经常会使大面积森林遭受病虫害破坏,可是确没有明确的方案处理此种现象。

1.3健康检测与要求不符

对病虫害情况进行检测也为防治病虫害中的一重要部分,可是现在一些林业部分未能清楚地掌握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才去研究。这样就会给防治工作带来重重阻碍,进而使病重害情况持续恶化。

2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2.1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树种

森林之中生长在同一层上的不同树种间存在着较大免疫力差异,甚至,同一树种不同个体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免疫能力[2]。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杂交或引种的方式获得抗病虫能力强树种,进而使林木不被病虫害所破坏。例如:我国林科院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一系列抗天牛的树种,这些树种不会遭受天牛害虫的破坏。

2.2建立阻隔害虫的隔离带

大部分森林害虫都具有非常强的扩散与迁徙能力,特别是食性非常单一的害虫,当食物数量满足不了它们的日常所需时,它们便会大量快速的迁移,例如:油松毛虫等等。假如我们可以建立隔离带,那么害虫的迁移就会受到阻碍,进而保护了森林资源。

2.3保持林内卫生

要定期对林内进行清洁,把杂草及时的清除,这样便可以清除寄生物的生存条件,进而阻止森林害虫大量繁殖。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松土工作,以为林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林木的抗病害能力。

2.4施肥工作

施肥也为森林管理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适当的施肥可以改善林木的生长条件,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健康成长。假如病虫危害林木时,林木没有较强的抗病害能力,那么必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反之,林木的抗病害能力非常强,那么病虫害将不会对其造成危害[3]。所以,在进行营林管理时,一定要给林木施加肥料,以使林木抗病能力得到提高。

2.5做好砍伐与修剪工作

营林管理过程中,做好修剪以及砍伐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定期对林木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病死树或枯树,要对它们进行砍法与修剪处理,这样不但可以将病害根源彻底去除,还可以时林木获得良好的自然光照而快速生长。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修剪病枝与枯枝时,要保证切口平滑并且还要能削皮,确保伤口面积达到最小。

3混交造林

3.1对混交林的树种进行选择

通常我们会将喜阳与喜阴两种树种、有根瘤菌与无根瘤菌的两种树种进行混交栽培,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土壤费力,还能够使树木加快生长,并提高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阔叶与落叶两种松进行混交栽培,这样落叶松将很少再发生落叶病。混交栽培时一定要注意,不同树种间也会相互感染,进而发生严重的病虫害,所以,选择树种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3.2混交模式搭配要合理

混交栽培虽然有众多的优点,可是在应用营林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有部分树种可能因为受病虫害的影响发生了改种,但在混交时害虫便会在改种的树种上继续存活,所以,在混交时必须合理搭配混交模式。

结语

总之,森林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以及突发性,所以,想要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必须掌握营林技术。控制病虫害即合理地配置植物与树种,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森林系统,促使生态系统快速进行自行演替,并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其中可以人为的改善森林环境,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控制其大范围蔓延。同时,还要改变营林观念,引进新技术,使林业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可以协调向前发展,最后在病虫害得到合理防治的同时,促使林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莹.WebGIS与知识库在森林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4):65-69.

[2]郑文超.基于ZigBee的东北森林病虫害监测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108-4109.

第7篇

关键词:采运技术;森林生态;可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 S718.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69-1

1992年,在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国际社会颁发了纲领性条约。如:生物多种性公约,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生命原则,21世纪的议程,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宣言等等,这些纲领性文件为人类的行动规定了范围,说明了与森林息息相关的联系,尤其是生物多种性公约、有关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更是以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为目标阐明的。森林持续利用、森林经营的可持续以及森林可持续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可持续森林经营指的是在森林的经营阶段,要使生产能力得以持续扩大,要将基本点定位在人的可持续利益中,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要稳定的生产,要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共同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点,森林可持续发展既是战略,又是原则,同时也是目标。我国的森林采运技术是以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的。

1 生态采运技术是森林经营可持续的保证

所谓森林生态采运技术,是指借助研究、应用保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采运技术。如今,森林环境恶化、资源锐减。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森林采运技术不符合相应的条件,有的人还认为,森林采运技术发展的越迅速,生态问题就越趋于恶化,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的木材采运技术理论――“发正林理论”,是以木伐利用为根本。因此,采用的技术需要将新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点,倡导新经营的理念。要将生态采运的理论探究不断深入,使林业发展目标要接近于自然。多年来,作者对全国部分林区进行了多次调查,提出了木材采伐的个人观点,即对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红松林要大力提倡采用强度择伐,强度择伐也是小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比较适合的采伐方式。有关森林经营可持续的经营体系和经营标准及如何操作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 森林生态采运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森林采伐方式可分为抚育主伐、皆伐、更新采伐、地产林改造四种采伐类型。主伐在一定意义上包含皆伐、择伐、渐伐;如何选择正确的采伐方式,要视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定。择伐和皆伐能否适合整体条件,要充分考虑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若采取正确合理的采伐方式,将会达到森林的永久利用以及良性循环。采伐机械设备的正确应用与设计,是呵护保留木、降低砸伤率、减少立木摔伤率,增强作业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的根本条件。例如051A,YH25,YG-5B,YJ4JB-1等油锯降噪的设计与研究,采伐机械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液压采伐被油锯带动之后有效的提升了采木的质量,使得采伐木摔伤率合理有效的降低,有助于保护幼树和幼苗。

我国森林采运技术的发展过程,可总结为:布设林道网,伐后及时清理,伐后及时更新,适宜条件的机械设备,选留母树以及保护幼苗幼树,选择正确采伐方式,选择合理集材方式、类型等等。

3 森林经营中采运技术的重要作用和表现形式

为了正确的认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采运技术的关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采运技术。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逆生态采运的技术;生态的采运技术;非生态的采运技术。近年来,森林采伐人员都认识到采运技术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例如:以林区的特点及伐区作业条件为基础,选择科学的采伐方式及工艺技术,严格控制皆伐量和面积,降低采伐木对幼树和幼苗以及保留木的破坏程度。同时,要预防水土的流失。非生态采运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森林生态的主体,对于生态系统没有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森林是可再生的资源,并可净化环境,具有蓄水保土的功能。

森林采运技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包含:正确的利用森林资源,改善森林结构的品质,促进林木的生长等。在森林采伐的探究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基材工序对环境损坏的重要性,研制了特殊的集材设备,这类设备对环境破坏相对较小。例如,湿地中履带式拖拉机的生产过程,都要求使用索道集材和空中集材,将与林地接触面积减小到最低程度,由于森林采运技术的有效应用,让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有了质的飞跃。

4 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研究探讨,森林生态采运技术所要分析的内容包含很多的因素,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将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加以应用。例如,森林采运技术如何应用在天然林的保护工程中,包括各种类型森林经营的类型区,主要有公益林,商品林,多功能林等经营区。因此,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将采用的相应技术阐述明确,要将双重性充分落实,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生态技术的核心目标。在森林经营中推进森林生态采运技术,有利于实现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建钢,周新年,丁艺.不同集材方式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l997(4).

[2] 邱仁辉,周新年,杨玉盛.架空索道集材对林地土壤影响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2).

第8篇

关键词2025杨树;伐根萌芽更新;植苗造林

中图分类号S792.11;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237-01

中林2025杨的母本是69杨,父本是美洲黑杨。该杨树品种具有速生性、抗病性、抗虫性,是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1990年起,先后在北京、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河南、内蒙古、等地进行造林测试,基本掌握了其植物学、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

灌南县于1992年引进2025杨树,由于其速生性和适应性强而得到大面积推广,现已成为绿化造林中的杨树主栽品种之一。但由于2025杨树苗木极易受冻失水,而该地区早春大多干旱低温,栽植成活率较低,不仅加大造林成本,同时也挫伤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通过利用2025杨树伐根萌芽更新效果显著的特性,从2006年春季至2010年进行连续跟踪观测,以为提高2025杨树的移栽成活率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观测地概况

观测地为2块大型排水沟的堤坎更新造林地,地下水位2.5 m,土壤为两合土,面积为4.17 hm2。原有的十一至十二年生2025杨树于2005年1―2月采伐,伐根径在25~40 cm之间。2005年3月下旬植苗造林580株(成活453株),栽植苗木高度2.6 m左右,利用伐根萌芽更新580株(成活575株)。第1块观测地在花园乡孙花河堤的上河堤,为东西向,更新造林4行,其中南边2行为伐根萌芽更新,北边2行为植苗造林。第2块观测地在李集乡馒头河的北堤上,也为东西向,更新造林4行,其中南边的2行为伐根萌芽更新,北边的2行为植苗造林(表1)。

1.2观测方法

2006年3月中旬调查成活情况,实测树高和根径。2006年11月中旬和2007年11月中旬调查观测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木实测,计算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

2结果与分析

2.1成苗率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更新方式其成苗率差异显著(表2)。利用伐根萌芽更新,因其有发达充满活力的母根系可充分供应其萌芽水分和养分[1-3],成苗率达99%。而植苗造林的苗木,其成活受苗木质量、栽植质量、气候、土壤、抚育管护等影响,成苗率仅为78%,需要进行补植。

2.2生长量调查

2.2.1一年生杨树生长量。于2006年3月中旬观测,结果表明:伐根萌芽更新当年的平均树高和根径分别达到5.6、5.5 cm;而植苗造林的苗木树高和根径当年处于缓苗时期,生长量很小,当年新梢生长只有60 cm左右,平均树高和根径分别为3.9、3.7 cm。前者的树高和根径生长量分别比后者提高了44%和49%,差异显著(表3)。

2.2.2二、三年生杨树生长量。分别于2006、2007年11月中旬观测,伐根萌芽更新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均高于植苗造林。其中,伐根萌芽造林二年生杨树的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比植苗造林二年生杨树提高38%、28%和116%;三年生杨树,前者分别比后者提高17%、21%和89%,差异显著(表3)。

2.3变异观测

幼龄期的观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更新方式的单株之间,生长量差异不明显。但是所有的伐根萌芽更新单株,其树高、胸径和蓄积量都比植苗造林的单株要高,且均达显著水平。

2.4经济效益分析

多年来,林业生产中2025杨树采伐更新一直采用植苗造林的作业方式,由于造林成活率较低,造成资金浪费,耽误了林地更新时间,损失严重[4-6],而利用伐根萌芽更新,可显著减少育苗、整地、栽植和幼林抚育费用。根据分析计算,利用伐根萌芽更新幼林3年可节省投资3 969元(表4)。此外,因植苗造林成活率低而需补植造林的成本还没有计算在内。按此推算,就地采伐更新产生的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3结论与讨论

2025杨树是适宜利用伐根萌芽更新的杨树品种。伐根萌芽更新成苗率高,幼林生长整齐,生长迅速,成材快,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大,经济效益显著,并可显著减少植苗更新的育苗、整地、挖塘、栽植和抚育费用,效益明显。

2025杨树伐根萌芽更新林木的中后期生长速度能否保持幼龄时的状况,还需进一步观察。利用2025杨树伐根萌芽更新,对树龄和采伐时间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 方升佐,徐锡增.杨树萌芽更新及持续生产力[J].南京林业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4):43-48.

[2] 吕文宣,刘桂芳.杨树伐根的萌芽更新[J].新疆林业,1988(3):62-63.

[3] 任长海,姚桂兰.采用伐根萌芽法进行杨树更新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1992(1):15-16.

[4] 寇纪烈,董金伟.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9(2):162-168.

[5] 张振中,薛寿祥.利用I―69杨树伐根萌芽更新与植苗造林的效果[J].江苏林业科技,1999,26(4):23-25.

第9篇

论文摘要: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林分马尾松与山杜英种间关系协调,山杜英在马尾松的林冠下生长良好,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比纯林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马尾松大径材出材量,提高单位面积林分的生长量。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造林树种,明溪国有林场长期以来种植了大量的人工马尾松纯林。明溪国有林场经营区地处武夷山东南侧,位于东经116°37′~117°35′,北纬26°8′~26°39′。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多在300~800 m,最高1 20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9 ℃,极端最高气温38~40 ℃,极端最低气温-11.0~-8.1 ℃,年降水量1 500~1 800 mm。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植被为高矮灌木、蕨类、五节芒、芒萁。冬短夏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适应林木生长发育。

由于纯林物种单一,抗病虫和自然灾害能力差,林分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较差,森林总体效益不好等问题越来越突出[1-2]。山杜英为福建省乡土阔叶树种,具有耐阴、生长较快等特性[3-6]。为了改变马尾松纯林的状况,提高经营成效,通过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试验探讨林木的生长情况,为马尾松纯林改造成复层异龄林总结经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明溪国有林场狗谷岭工区,海拔500~700 m,土层40~80 cm,立地等级为Ⅱ、Ⅲ级。马尾松林于1961年造林;2002年调查平均胸径27.2 cm,平均树高19.4 m,郁闭度0.7,保存密度540株/hm2,2002年10月对马尾松林进行强度间伐,伐后密度340株/hm2,同年11月进行挖明穴,穴规格50 cm×30 cm×30 cm,密度820穴/hm2;2003年1月造林,造林后1~2年每年块状锄草松土抚育2次,3~5年全劈1次。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成对对比设计,共设2个处理,即未间伐马尾松纯林处理(纯林)、强度间伐后马尾松林下套种山杜英处理(混交林),4次重复,共有8个标准地,标准地大小为20 m×20 m。

1.3测定内容

2010年12月对标准地进行调查,调查林木株数、树高、胸径、冠幅等,并计算林木蓄积量。

2结果与分析

2.1马尾松生长情况

2.1.1胸径。由表1可知,套种山杜英后对马尾松的胸径生长有促进作用。纯林马尾松平均胸径为30.5 cm,而套种林马尾松平均胸径达35.9 cm,是纯林马尾松的117.7%(表1)。经方差分析F=65.9>F0.01=21.2,为极显著差异。

2.1.2 树高。由表2可知,套种山杜英对马尾松的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纯林马尾松平均树高为24.64 m,而套种林马尾松平均树高则达26.49 m,是纯林马尾松平均树高的107.5%。经方差分析F=14.71>F0.05=7.71,差异显著。

2.1.3林木蓄积量。由表3可知,套种山杜英对马尾松的蓄积生长有促进作用。纯林马尾松单株平均蓄积量为0.683 2 m3,而套种林马尾松单株平均蓄积量则达0.976 5 m3,是纯林马尾松单株平均蓄积量的142.9%(表3)。经方差分析F=34.06>F0.01=21.2,差异极显著。套种林分中的马尾松胸径大,又在林冠上层,优势突出,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有利于提高单位材积的木材价值[3]。纯林林分蓄积量为366.93 m3/hm2,套种林林分蓄积量为331.15 m3/hm2,是纯林林分蓄积量的90.2%,两者较为接近。但已到成熟林的马尾松,生长速度减缓,而进入中龄林的山杜英,生长速度加快,今后套种林的林分蓄积量大。

2.2山杜英生长情况

山杜英在马尾松林冠下生长良好,互补性强,十年生山杜英的平均胸径达10.4 cm,年平均生长量达1.04 cm(表1);十年生平均树高达6.71 m,年平均生长量达0.67 m(表2);十年生单株平均蓄积量达0.028 9 m3,年平均生长量达0.002 9 m3(表3)。

2.3 套种林分林木冠幅情况

由表4可知,套种山杜英对马尾松的冠幅生长有促进作用[4]。纯林马尾松单株平均冠幅为5.79 m,而套种林马尾松单株平均冠幅达6.82 m,是纯林单株平均冠幅的117.8%;山杜英在马尾松林冠下生长良好,十年生单株平均冠幅达2.77 m,树冠生长良好。

2.4套种林林分结构情况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马尾松与山杜英长势良好,改善了林分结构,森林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马尾松、山杜英胸径、树高等的生长都较好,说明种间关系协调好。林冠下山杜英生长良好,说明山杜英在幼龄阶段的耐阴性较强,生长量较大,山杜英是改造马尾松林分、林冠下套种调整树种组成的优良树种。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后,有利于增强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提高美学效果[5-6]。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根系生长情况、作用机理和生物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 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马尾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3] 叶省发,余荣贵.速生阔叶树种——山杜英[J].华东森林经理,1996(3):51-52.

[4] 魏柏松,罗坤水,杨斌.山杜英的栽培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1(4):66.

第10篇

营林工程建设要素主要包括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安全体系建设和林业基础建设。在工作中必须控制好质量,做好验收活动,积极开展迹地更新工作。要避免过分看中建设忽略管理,要做好抚育活动。目前造林工作很明显的过分看中造林,没有把管理放到应有的层面上,在抚育幼林时缺乏资金,而且没有积极开展检查督导工作。搞好调查,建立迹地更新长效机制。每个区域都要派出足够的人员,具体负责迹地调查工作。对于那些砍伐或是灾情等较大规模的迹地,必须要积极调查,并且做好记录。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开展造林规划工作,尽早安排造林重点项目、迹地更新造林工作等,而且要不断争取项目。做好公益林资金补偿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该项工作关乎到林业机构以及国家的发展,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此项活动。此外,还要采取正确方法,开展好绿色通道项目创建活动。加强林政管控力度,切实做好资源保护工作,提升相关工作者的责任意识。继续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要抓好采伐限额管理。不断改进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管理木材流通管理,重点是加强对木材检查站的执法管理,切实把握林地征占用管理要求。

2不断完善营林工作

当前阶段必须要积极的完善造林活动,仅开展天然林,是无法从根源上应对我国目前的资源布局不均衡等现象,而且也不会对生态问题产生明显影响。当前时期,我国积极的开展退耕还林项目,实践证明其意义非常显著。如今林业面对着全新的发展局面,开始由产业模式变为公益模式。在以往林业发展,林业仅仅是国家经济的关键构成要素,但是在今天,它不仅是经济的关键构成要素,还是生态创建的中坚力量。造林形式以及结构等正在由基本以人工造林、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换句话讲,林业当前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在实施转型。以往林业的发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此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不断出现,以便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2.1强化造林基础

造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积极的开展造林工作,才可以从根源上保证林业资源充足,才能够保证相关行业发展稳定。我国目前非常关注造林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也获取了很明显的成就。不过林业本身赋税非常高,这就导致造林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在过去只能从精神层面鼓舞人们种树,没有重视物质层面的支持。要想做好林业造林工程的建设发展,就必须重视物质奖励。

2.2实施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发展功能

在发展林业时思想不能太过保守,要把林业和花卉等项目有效的联系到一起,切实提升林业技术能力。我国林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较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林业技术不先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开展林业建设工作时,就要积极发展林业技术。

3营林工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森林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更是一种能够有效更新的资源,所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不过前提对其利用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已经难以维持后续的开展作业。资源无法被很好的维护,这种可持续资源就很难被长久使用。所以,必须通过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福利,这也符合我国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也就是常说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当前时期,国家非常重视林业生态创建工作,不断颁布相关法规条例,而且投入许多资金,获取的成就也很显著。不过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1产权结构方面的问题

当前林业资源绝大多数归于国家,这种产权体系的形成和以往的经济模式有很大关系。其所体现的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公有制经济)和政治意愿(社会主义制度)而非林业可持续发展。

3.2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法律制度。这一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使用权人向其所有权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是所有权人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方式;二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努力并付出代价者理应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而生态受益人也不能免费使用改善了的生态环境,应当对其进行补偿,这是因为生态功能是具有价值的。

3.3加强林业保护管理的监督力度

最近几年,我国林业保护工作获取了很多成就。尤其是国家林业局派驻各地森林资源监督的管理机构加大了对政府违法征用林地、毁林开垦、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为国家挽回森林植被损失数亿元。不过监管机构在工作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监督力度不严,所以应切实加强林业保护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些不利现象,林业监管机构必须要将造林活动当成是所有工作的关键点,切实结合国家相关条例,采取合理措施,积极监督因政府行为发生的违法征占林地及毁林种植农作物、林间过度放牧等导致有林地逆转问题,巩固扩大林地保护的成果。由于最近几年国家积极的开展建设工作,此时很多行业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许多规模庞大的建设项目频频出现,它们在建设时占用了很多林业用地,这就使得林业面对新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由于气候不断变化,灾害频发,导致很多树木被破坏,加上造林措施选择不恰当,导致树木成活率严重下降。

4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山区公路勘察常规测量方法困难 LiDAR技术

1、前言

在山区公路勘察过程中,线路所经范围大多由于地形复杂,测绘人员无法到达,给常规勘测方法和手段带来极大困难。以重庆巫溪县至陕西镇平县高速公路为例,路线经过区域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5%以上,个别路段山势陡峭;地形为南低北高,绝对高差达2000米,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按传统勘测方法,很难按时保质的要求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测绘工作,尤其是设计用1:2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成果图及路线和结构物纵横断面测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目前技术最先进国内较成熟的能实时获取地形表面三维空间信息和影像的航空遥感新技术即机载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简称LiDAR)勘测新技术。与传统遥感技术相比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受天气影响小、数据生产周期短、精度高等技术特点。

2 、LiDAR 技术原理

LiDAR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POS系统,传感器系统,采集管理系统,存储与控制系统。其中POS系统由GPS定位系统和IMU惯性导航系统组成。GPS定位系统通过差分精确测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IMU惯性导航系统精确记录飞行姿态,激光传感器通过计算激光回波时间,精确记录传感器与地物回波点之间的距离,由此可直接测量地面及地物各个点的三维坐标。

使用激光进行距离量测可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当来自激光器的激光射到一个物体的表面时,其中一部分光会反射回去,被激光雷达所配备的接收器所接收。当仪器计算出光由激光器射出到返回到接收器的时间为2t后,那么激光器到反射物体的距离d=光速(c)×时间(t), 结合GPS得到的激光器位置坐标信息, IMU得到的激光方向信息,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个激光点的大地坐标 (x,y,z),大量的激光点聚集成激光点云,组成点云图像,这就是机载激光雷达的测高原理。激光束发射的频率可以从每秒几个脉冲到每秒几万个脉冲,拿频率为每秒一万次脉冲的系统来说,接收器将会在一分钟内记录六十万个点。LiDAR系统还能记录同一脉冲的多次反射,激光束可能先打在树冠的项端,其中的一部继续向下打在更多的树叶或枝干上,有些甚至打在地面上被返回,这样就会有一组多次返回的具有(x,y,z)坐标的点记录,并分层表示。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和滤波处理,获取地面高程以及树高及建筑物的高度等信息。 利用机载LiDAR系统进行测高作业,根据不同的航高,其平面精度可以达到0.15~1 m,高程精度可达到10~30cm, 地面分辨率甚至可达到厘米级。

3 、LiDAR特点及优势

3.1、 采用激光探测技术,直接获取地物三维坐标,采集数据精度高;

3.2 激光具有植被微小缝隙穿透能力,多次回波,获取更多地形、植被信息,传统航摄在植被密集区域不能获取地面数据;

3.3、 多传感器集成,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与影像数据同时获取;

3.4、 少或无地面控制作业,大大减少外业工作量,特别适合困难地区作业;

3.5 、航飞采集与控制作业同步进行,内业处理流程少,生产效率高;

3.6、 不获取影像数据的情况下,激光对天气要求相对宽松,具备全天时作业能力;

3.7 、获取的数据信息全,可广泛应用于公路勘测的各个阶段。

4、LiDAR技术在新建山区公路勘测中的运用

4.1、 困难地区勘测:适用于高山峡谷、森林、无人区、沼泽等地形地貌复杂地区勘测;

4.2、 公路走廊带高精度DEM数据:三维仿真环境中,基于土石方、拆迁量、地形走势等因素,综合考虑优化路线走向;

4.3 、土石方量计算:基于DEM进行精确填、挖土石方量计算;

4.4、 真实地形断面量测:利用LiDAR多回波技术及基于点云、DEM、DSM数据成果,室内任意量测断面,数据准,效率高;

4.5、 三维可视化设计:多视角真三维设计场景,可实时交互操作;

4.6、 地亩图勘界及林勘数量统计:根据三维点云、DOM影响数据,提取树种、树高等信息,进行现场勘界复核、林业砍伐面积及数量统计、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评估等。

LiDAR提供的数据产品包括:激光点云数据、三维地表模型(DSM)、数字高程模型(DEM)、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地图(DLG)、道路要素三维矢量图等。

第12篇

关键词:松花江;林业生态;规划设计

1松花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和任务

1.1生态建设的目的

以流域内县级行政区域为统计单位,重点查清流域内不同立地类型的宜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郁闭度在0.3(含0.3)以下的残次林地的范围、面积、立地条件、权属等,确定林分改造方式和植树造林方式、方法。使流域内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生产力水平高、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的产业体系。

1.2生态建设的原则

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以完整林班为一个治理单元的原则。

1.3生态建设主要内容

一是对调查范围内的各项目区宜林荒山荒地、荒沙、疏林地、灌木林地、郁闭度在0.3(含0.3)以下的残次林地进行全面普查。以县(市、区)为统计单位,以林班为治理单元,以小班为基本单位按乡(镇)、国营林场、村、林班,分小班进行面积、位置(GPS坐标)、权属、地类、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因子进行现状的调查与统计;二是在掌握立地状况的基础上,选出影响造林的立地主导因子,编制立地类型表;三是根据立地类型,确定林种、树种和植树造林模式;四是统计并汇总调查设计单元内造林需苗量、用工量,并对投资进行概算;五是编制项目区植树造林调查设计说明书、绘制项目区植树造林作业设计图。

2对符合吉林省松花江中上游流域生态建设的地块外业调查

2.1项目区域内的资料收集社会经济调查。收集项目区林业资源、人口、劳动力现状、人均收入、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情况方面的资料。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掌握当地的苗木、设备物资的生产情况和价格和机具、劳动定额,编制出适用当地的技术经济指标。收集项目区地形林相图以及调查、区划、规划的图面资料,调查底图采用1∶5000~1∶25000的地形林相图或航片、卫片。

2.2专业调查地形地貌调查。分低山、丘陵、平原,低山为海拔小于1000米的山地。丘陵为没有明显脉络,坡度较缓,相对高差小于100米。平原为平坦开阔起伏很小的区域;土壤调查。主要调查植树造林项目区土类,并记载土层厚度;植被调查,调查植树造林项目区宜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残次林地、植被类型、种类、盖度等;林况调查。主要调查疏林地、残次林地的树种组成、平均胸径、林龄、蓄积等。植树造林作业小班区划以土地种类和立地类型为主要区划因子,兼顾地理因素,最小小班面积确定为0.2公顷。按林班(村)进行作业小班编号,造林小班应在现地用GPS实测小班边界与面积,测量精度闭合差不大于1/100。或用罗盘仪进行导线测量,导线闭合差不准大于1/200。准确勾绘小班形状,绘制项目区植树造林作业设计图。

3GPS坐标转

换数GPS手持机WGS84坐标转北京54平面坐标参数为:a=-108,f=0.0000005x=1.0,y=129.4,z=-48.2中央子午线:21带选123;22带选129。

4内业设计

4.1整地

根据植树造林立地类型、造林树种、造林方法、种苗年龄、种苗规格,因地制宜,确定整地方法。红松采用两种整地方式:在土壤湿润、杂草稀少、排水良好的荒山荒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残次林地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穴径60厘米,深30厘米。在平地及缓坡,整地沿等高线进行,规格为:带宽80~100厘米,深30厘米。整地季节在造林前一年秋季进行割灌、林地清理和整地。杨树整地方式采用规格为盘径80厘米,穴径60厘米,深度60厘米,清除草皮、树根、石块。4.2树种设计提倡营造有生态互补作用的混交林,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项目区立地条件,东部长白山林区造林树种以红松、水曲柳、大青杨等珍贵树种为主;中部农林复合区和农业区造林树种以晚花、西+加等品种杨为主;西部平原沙地荒漠化治理区造林树种以小×黑等品种杨为主。

4.3造林方法和造林季节

造林方法分为机械造林和人工植苗造林,各地要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平原区、沙区发挥机械优势,山区则以人工植苗为主。造林季节一般以春、秋两季为主。

4.4造林密度

根据林种、树种特性、立地条件、造林方法、抚育方法等确定最适宜的株行距和最佳的造林密度。大青杨、品种杨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株行距为2米×2米;红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株行距为1.5米×1.5米。

4.5混交方式

可采用块状混交,在树种上采用针阔混交。配置方式分为三角形、正方形和品字形。

4.6幼林抚育

主要包括松土、除草、修枝、灌水、施肥等。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和树种,分别设计抚育年限、方法、次数、时间等。

4.7种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