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工程地质的认识

对工程地质的认识

时间:2023-12-14 11:32:12

对工程地质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电气接地 设计 施工 质量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063-02

现阶段,我国工厂、家用电气设备大部分属于I类防触电设备。因此,电气接地防护作为防止间接触电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从这些年来从事电气工程施工及运行维护实践中,感到电气接地防护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虽然并不太复杂,但存在问题较多,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甚至给安全用电留下安全隐患的情况普遍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对施工图设计、图纸会审、到施工各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但关键控制点还在搞好施工图设计。取得接地防护系统最优设计方案,对保证接地系统安全可靠,提高接地防护系统工程技术经济指标,降低运行维护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GB9089.2规定了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共有TN.TT.IT三种,TN系统即保护接零系统,TT、IT即保护接地系统。TN系统按PE和N导体的组合情况,又可分为TN-S、TN-C-S、TN-C系统三种型式。其系统图见有关规程,不在复画。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以TT、TN系统应用最广,下面主要围绕此二系统,就提高设计及施工质量谈几点认识。

1 接地系统选择

1.1 接地系统型式选择

接地系统型式的确定需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综合确定。除规范要求必须采用TN系统型式外(如施工临时用电),生活、办公设施,防护水平要求高、用电设备少而分散的工程宜选用TN系统,其余工程均选用TT系统。随着漏电保护电器及中性线断线保护电器等电器部件应用的日益广泛,使间接防触电系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接地体选择

接地体尽量充分应用工程系统稳定的自然接地体,如建筑基础、地下金属架构、管道、蓄水池等设施。但必须注意接地装置的可靠性,不应受到某些自然接地体的变动而受影响。禁止选用传输易燃、易爆物质、维修率较高的承压管道(如供暖管道)用作保护接地体或接地线。建筑基础由独立基础组成取为自然接地体时,宜结合是否存在防雷接地设计,等电位联接条件、建筑梯度等状况,同采用人工接地体方案,人工、自然接地体组合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接地置尽量靠近主变配电设施。

电气主接地装置及工作接地,不赞成利用存在维修工作的单独地下直埋管道系统。在工程系统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工程地点的地质条件、土壤、电气参数对接地体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应予充分重视。需设置人工接地体时,接地体布置为开环方式还是闭环方式,是采用水平接地体还是垂直接地体主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接地或接零的范围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尤其是电阻率高、坚硬地质条件等特殊环境下,接地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对接地系统工程造价和运行稳定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1.3 接地线的选择

在TN系统里,单独敷设的保护导体一般由随架空线路敷设的导体或电缆芯线来实现。在TT系统里,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单个地、成组地或集中地接到独立于电力系统接地极的一个或多个接地极上。工厂配电工程中,可利用的保护导体在满足以下几项要求时均可利用:

(1)不论从结构和保证完整的电气通路上,它们均能保证不受机械的、化学的或电化学的损蚀。

(2)材料的导电性能必须与规范中所列保护线规格相当。

(3)属于固定式的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4)规范中规定的不能作接地线导体的除外(如输送易燃、易爆物管道,供暖管道、封闭母线外壳等)。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配电范围内金属管道,设备的金属架构,电缆桥架及建筑物的金属构架做接地母线,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接地系统可靠性及施工质量。

TN系统中动力电缆选用4芯电缆时,控制、信号设备外壳接零采用控制电缆芯线实现,省去人工接地母线敷设,将是系统设计中值得采用的较好方案。

2 设计及施工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TN系统及TT系统不宜混用

由同一配电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不宜同时采用两种系统接地型式。当全部采用TN系统确有困难时,也可全部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但采用TT系统供电部分均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在同一供电干线上TN系统及TT系统混用时,在保护导体干线故障情况下,使接零设备外壳可能产生危险电压,人为地造成安全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有的设计施工者由于对TN、TT系统概念不清,设备接地防护形成TN、TT系统双重防护,造成工程投资浪费。

2.2 尽可能实现总(主)等电位联结及局部(附加)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就是用保护导体将系统中的主保护导体、主接地导体及电气装置以外的主要可导电部分全部联结在一起。局部等电位联结,是用保护导体将同时可能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在一起。在系统防护设计施工中,采取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多点接地的措施固然可以减少预期接触电压值,从而可以降低保护电器总切断时间的要求,然而,重复接地的效果远不如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将使处于等电位联结影响区域内的预期接触电压明显降低。从提高建筑防雷性能指标角度,建筑实行总等电位联结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总等电位联结不易实现,或实现总等电位联结仍不能满足防护条件要求,则实行局部等电位联结。尤其在TT系统中实行等电位联结,不仅使接地安全防护性能显著改善,由于等电位连接导体遍布工程各部位,还可大量减少专用接地引线敷设工程量,显著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对提高接地系统施工质量,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也是非常有益的。

2.3 重复接地不能忽视

除个别情况外,在TN低压系统中,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其PEN线或PE线应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每个建筑物的进线处,均须重复接地。这一点必须严格掌握。尤其在TN-C-S系统中,大量存在单相配电负荷,三相负荷不易平衡,正常运行情况下PEN线上就存在电位差,在PEN线断线情况下,没有可靠的重复接地,由于中性点漂移,会在电器外壳上产生危险电压,危及人身安全,并造成部分相电器烧毁。这种情况在旧系统中时常发生,必须足够重视。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较大幅度减小重复接地电阻也是非常必要的。

2.4 设计图纸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由于接地工程在建安工程中所占投资比重小,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思想上不太重视,不按设计程序进行设计;专业协作不利,该在土建专业施工图中出现的接地分项工作没有绘出;接地图纸深度不够,该画图表明的部分,用文字笼统代替;重复接地点缺少设计等问题较普遍地存在。这些问题造成施工单位接到图纸时已过时,施工中工程变更多,不易施工质量及工程量控制、额外工程量增加等问题。

2.5 接地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1)把好施工图审查及技术交底关,把发现解决图纸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落实在施工前,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

接地装置利用建筑基础结构及利用建筑结构实现等电位连接工程,做好预埋件及结构钢筋结点连接施工。

(2)施工构架接零(地)连接线不分情况均采用16-25mm2专用多股铜绞线,造成接地铜编织线浪费现象较普遍。应注意连接线满足规范要求即可,不要无意义地过分加大导体截面,造成浪费。

(3)由于TT系统单相短路保护的灵敏度比TN系统低,接地引线间及接地引线与设备连接点的连接电阻,对故障情况下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触电压值影响较大,而连接质量又是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部位,应予重点控制。

第2篇

【关键词】课改;认识实习;教学质量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文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建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认识实习是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尽快了解专业方面的有关情况,安排一周时间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随着课程教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发现认识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因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不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参观学习机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出现走马观花、走过场的现象;在实习结束时,出现很多学生抄袭实习报告的现象。针对现状,本着体现“五个对接”为指导的“校企合作共建”、体现服务专业、服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原则,体现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的原则,我们计划从实习教育专业教育、施工现场参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等过程进行改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着重引导学生增加对认识实习的兴趣,督促学生认真对待认识实习,并改革考核模式,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1.转变学生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标

高职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很强,学校的专业设置会随着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就能上岗,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认识实习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岗位的基本情况,知道岗位对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的要求,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让学生们真正理解认识实习的意义,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其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细化实习任务

2.1为实习做好知识准备

在实习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各种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图的识读等新技术的科教片,并请有关教师和专家分别介绍与实习有关的基础知识, 邀请专家来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生产实际工作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去参观现场工地之前,让学生们进行一定的读图识图训练,准备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图纸各一套。问题的准备,问题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体现,也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在实习之前将实习内容设计为几十个相关的问题,并提前发学生[2]。

2.2细化实习活动的任务布置

实习任务细化到以半天为单位,具体任务见下表:

单元一和五时间固定,单元二、三和四可随联系的实习工地做适当调整。每日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建筑公司的业务运作程序;了解测量员、施工员、预算员、施工管理员及资料员的工作实情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建筑工程现场识图,并将与实际实际工程相结合,了解建筑施工几大分部工程的施工过程: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混凝土工程和防水工程等。每天明确要求学生自带日记本,或者相机,把所见所闻所想都要及时记录。记录要有条理,重点突出,有正规的图或示意图,不得抄袭。

2.3实习指导与要求

采用实习指导教师与外聘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组合指导模式,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以指导教师为辅,请熟悉工厂生产情况的技术人员配合现场介绍, 现场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安全措施、工程概况、工程预期效果等。通过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相互配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施工工艺、各种设备选用、工艺流程及施工参数的控制、施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有了初步感性知识,对建筑企业生产现状有了概略的了解,增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学生们普遍感到很有收获。

3.选择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选择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代表性强、设备较先进的的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3]。工地的类型应尽量多样化,如车站、办公楼、商住楼、学校、宾馆等,让学生对各类建筑有初步的了解。由于建筑企业施工的特点,学生到一处工地只能看到一部分施工过程,不可能在一个工程看到所有的项目,那么一周的认识实习时间,学校可以选定多家认识实习建筑企业,而且施工阶段也不同。

认识实习单位的选择应与学生就业去向相结合[4]。近几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的去向主要集中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市政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行业。因此,在选择认识实习单位时,选择与就业去向相同或相近的单位,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早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

4.做好实习评价工作

认识实习只有短短的一周,做好实习成绩的评定也是完成认识实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1)实习纪律考核,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表现、遵守纪律情况、出勤率、实习态度、与实习单位人员相处情况及工作的责任心等的考核,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该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检查听报告笔记。在校内,结合基本知识的实习教学,为实习预备了相关专家讲座和施工视频,这是实习安排的一项内容和要求。也是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实习,又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检查每天实习记录。要求学生实习当天完成此项总结,并由指导老师次日做好检查,并记录学生的完成情况。实习记录占总成绩的30%。

(4)检查实结报告。实结更是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机会。为杜绝学生抄袭实习报告,要求学生在教室指定时间完成,并在给定的专用实习报告纸上完成,在写报告时,可以参考自己在认识实习期间所做的每天记录、笔记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结语

专业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必须要把课程改革、课程建设做实、做细。虽然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时间只有一周,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职业生崖观,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创新能力、增强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习教学质量、增强人才竞争能力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z].2012.03.16.

[2]林日亿,黄善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7):35-37.

[3]白润波,刘福胜,朱坤.大学生认识实习体制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1,(9):82-85.

[4]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74-176.

第3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 教学方法; 认知实习

中图分类号:TV135;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98-03

当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目标也日益明确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转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转向从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别中即可体现,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近期逐步将硕士研究生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招生比例调整到1∶1。此外,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也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型工程技术高质量人才。在这种教育环境改革大背景下,工程地质作为水利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凸显出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理论知识部分与课外认知实习部分。课堂理论部分讲授基础理论、原理以及各种地质现象,课外认知实习部分通过实习让学生直接观察以增强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地质是水利类本科各专业(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也是水利类工程师必备的实践技能之一,同时也是水利类各种注册考试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合格的工程师应具有野外地质知识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水利工程涉及地质构造、地貌现象、工程岩土特性、地下水等知识,因此,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

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程地质教学与认识实习实践教学经验,针对提高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课堂内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图像、视频等媒体手段,展现地质实

物现象,启发与激励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避免纯板书式、抽象的教学方式,使工程地质教学从枯燥晦涩变为生动有趣。但任何事情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理论课程教学毕竟不是观看电影式的视频或图像放映,传统板书讲解仍不可偏废,要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这样使学生能够对照课本知道课堂所讲的主线与知识轮廓体系,帮助其课下温习与巩固。

针对课程的不同部分与环节有的放矢,比如工程地质的绪论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绪论部分讲解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在绪论部分充分讲解工程地质与水利工程的关系,诸如工程坝址选择、地基处理、防渗抗滑以及地质灾害处理等都离不开工程地质理论知识的体系框架。水利工程都是在特定的工程地质环境中建立的,其建设和正常运营都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如果没有掌握好工程地质知识将不可能设计、施工好一个水利工程,因地质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失效与失败的例子在国内外比比皆是。因此,在讲解后续章节时应适当穿插工程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工程地质课程与各项水利工程的密切性。

二、课堂外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地质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学在课堂,

用在野外。学完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读懂地质资料,并根据地质资料进行工程选址、工程设计。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环节是最终保证工程地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 野外实习场地及路线的选择

由于地质实习的特殊性,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地理位置选择适合的实习场地与路线。如果有固定的实习基地最好不过,但是一般高校没有地质类专业,仅仅有为数不多的水利类专业,学校难于设置实习基地,从经费及人员上都难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最佳的实习场地与路线是满足工程地质野外实践教学的根本所在。根据区域地理位置,高校的实习场地与路线应具备如下特点与功能。

线路应具有地质现象的典型性、易识别性等特点,有明显的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层系统基本齐全。周边具体工程与地质构造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起到学习地质知识、认识具体工程的作用。结合以上实习场地与路线的特点,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实习进行前规范野外地质实习路线,对各地质景点进行全面详细的踏勘、确认、标识,以明确后续各地质点的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具有特色的工程地质现象解释与讲解。高校周边应该有最佳的实习路线,在实习经费限制下,满足实习功能的要求,即在这条路线上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实习区域的各种地形地貌、岩层分布与产状、风化现象、断层、地质露头、褶皱、节理等地质现象与地质构造特征元素。以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为例,围绕玛纳斯河流域的阶地地貌可以获取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露头。因此,选择石河子—南山—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这条典型的地质线路能够满足学校各水利类本科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实习的要求。同时在这个实习路线途经的实习区域上能够结合具体的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坝、厂房等,使实习路线的选择更加完美。野外实践指导教师在每次带队实习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争取下一次实习的时候,使实习的质量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每次都要深入现场开展地质调查,借助现场拍摄、视频制作等方法,在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使野外实践教学条理化、系统化。水库、水电站、坝体工程、厂房、地下电站、水闸、渠道、堤防等水利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掌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将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实习有机融入到工程地质实习的范畴中去,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鼓励实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多提问

第4篇

【摘要】自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实施以来,工程监理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监理工程师的出现在工程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作用确保工程质量,本文就当前工程监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共同探讨。 【关键词】:监理;作用;质量;措施

Abstract: Since project supervision system implemented in China, the project supervision business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nd supervising engineer has achieved some achievements in project management.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ccurring inevitably in its development.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s of supervising engineer to guarantee the project quality will b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som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discussing together.

Key words: supervision; role; quality; measure

中图分类号:X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工程监理制度实施以来,监理业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中间力量,但是在开展监理工作的同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当今法制社会,各行各业管理越来越规范的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探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扬长处、改进不足,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工程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从1988年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在我国开始试点至今20多年里,国家对工程监理的初衷一直都是“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的管理职能,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实施全过程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该参与,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更发挥监理的职能。而在《建筑法》中仅将监理制度限定在施工阶段,实施中大多数监理单位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再有,《招标投标法》也对监理的实施范围有所界定,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确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以上说明尽管我国已颁布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于监理制度都有所涉及,但真正能全面明确监理工作职能的法律文件还不尽完善。 1.2 监理工程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 不够合理,一是在设计、施工单位工作多年现已退休的人员,尽管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对新知识接受的教慢,对新技术更无从掌握;二是一些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跨专业改行为监理,而监理单位不能及时给予他们业务培训,再加上自身不具有自学监理知识的能力,因而对监理知识掌握不够,对所监理工程的专业不了解无从监理;三是新来的院校毕业生,尽管他们精力充沛、勤学好问,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无法保证监理工程的质量。目前监理队伍缺乏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

1.3 社会对监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俗话说:“想要别人重视自己首先要自己重视自己”,许多监理公司没有认真理解自己的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自己不够重视。部分监理机构为了承揽到监理业务,擅自降低国家制定的监理取费标准,并想自己通过降低费用来保证公司在监理市场上的生存力,从而造成了监理的实际收费过低,进而影响监理质量和监理工作开展及从业人员收入降低,不利于监理业健康发展;其次部分监理机构为了降低公司成本,多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地的工程实行工程所在地招聘,工程结束后若无后续工程,就不一定能继续从事监理工作,造成监理队伍不稳定;再有,尽管绝大多数监理人员能够遵守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监理工作,但还存在小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缺乏专业知识,影响了整个监理业的形象

1.4 工程参建各方部分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 从我国实行工程监理制以来,许多部门不但没有认识到工程监理能够帮助他们管理工程减轻工作负担、确保工程质量,反而错误的认为工程监理作用不大,是个摆设,可有可无;还有的认为多个监理多道程序,麻烦多,故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工作中不好好配合,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中凡涉及质量责任问题不管什么原因,统统推到工程监理身上,并到处宣扬工程监理无能、无用、不负责任。其结果,无形中对监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 解决措施

2.1 国家应加强对工程监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我国在《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尽管都对建设监理有一定的涉及,但是这些法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把监理工作限定在施工阶段偏重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上,使人们对监理制度的认识存在不同形式的偏差。面对此情况,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需要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现有法律中关于工程监理的相应条款进行修订,统一对监理的认识。同时,还应建立能促进监理机构有序、公正、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监理机构的竞争意识得以提高,监理环境得意改善,促进我国监理业健康发展,尽快与国际监理接轨。 2.2 监理企业要积极主动不断强化自身,加强监理威信的树立。一方面监理机构是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管理工程,要服从于业主;另一面,监理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其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所以,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单位负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在确保工程顺利、保证工程质量方面双方是一致的。一旦有不一致意见出现,大多是建设单位存在问题。所以,在工程的监理过程中,监理要在此过程中坚持原则,独立行使监理的权利和职能,把监理的权威性强化起来。 2.3 工程监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一要加强监理公司内部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和激励监理人员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要不断地对人员进行调整、更新,引进缺乏的人才,适应监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对新老员工,要结合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更好地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法制法规不断健全的大环境,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有关控制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规程、标准能力的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工程监理人员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工程监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更好地创建良好的监理秩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工程参建各方应与工程监理加强合作,共同把好工程质量关。一方面各部门人员应转变对工程监理的错误认识,把工程监理看作是工程质量的保护者、是为管理部门减轻自身工作负担和压力不可缺少的好帮手,通过监理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工程情况;另一方面工程监理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工程保价护航。双方应加强沟通、加强协作,建立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共同把好工程质量关。

3、结语

总之,只要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5篇

实行建设监理,是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开始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在项目法人于承包商之间引入了建设

监理单位作为中介服务的第三方,在项目法人与承包商、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之间形成了以合同为纽带,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

水平为目的的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一种新的建设项目管理运行体制。

二、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万事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位于风景秀丽的舟山群岛,是舟山市监理、咨询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具

有工程监理甲级资质,招标代理甲级资质、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国家建设项目工程决算审计验证C级资格及浙江省财政性投资项

目工程预决算审价一级资质。公司专业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市政府项目代建、技术咨询、工程造价咨询、招

标代理、工程审计、工程审价等业务。公司各部门机构完整,职能明确,是目前舟山最具实力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公司现有员

工200余人,职工中技术人员比例高达95%以上,具有60余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咨询工程

师。监理及概预算人员均持证上岗。公司专业配套齐全,拥有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园林、道路桥涵、暖通空调、给排水、电

气、自动化控制、弱电系统、设备安装、测绘、概预算、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各种专业人才。公司坚持奉行“守法、诚信、科学、

公正”的原则,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各项业务有了长足进展。历年所管理的工程合格率都保持100%。多项管理的工程荣获浙江

省“钱江杯”优质工程、“浙江文明标化工地”、舟山市“海山杯”优质工程、“舟山市文明标化工地”等奖励。

三、实习内容

学习项目监理、了解监理与承包商、业主与监理的关系,认识工程质量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

1、 提高对实施项目监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业主、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对实行工程监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缺乏认识,对监理的地位及与各方的关系认识模糊,业主

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按自己的要求办,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利益的代表,是为业主服

务与说话的,不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质量监督机构又认为监理人员代替了自己的职能,因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

监管,由于以上的模糊认识,使工程建设各方在关系的协调上不顺畅,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实施,监理人员的意见不能落实,监

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2、 正确理解与明确业主与监理、承包商与监理的关系

业主与监理之间是通过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建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双方都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利和

义务。监理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理,但监理不是业主在项目上的利益代表,监理必须依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设

计文件、有关规范、规定及相关对项目实施独立、公正的监理,业主有权要求更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或解除监理合同,但不得干

预和监理人员的正常工作,不得随意变更监理人员的指令。监理人员接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要对业主

负责,监理的一切活动必须以监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以实现三个控制为目的,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在业主与承包

商之间要做到不偏不倚、独立、客观、公正。监理与承包商都受聘与业主,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合同或协议关系,也不得签署任何

形式的合同或协议,不得参与承包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任何活动,他们只是在双方各自与业主签署的合同、设计文件、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范约束下的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监理人员必须独立公正的行使监理权,认真维护业主与承包商的合法

权益,承包商对监理人员的决定不能接受时,可以通过仲裁、申诉等方式解决。

3、 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

一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要经过地质勘探、测量、设计、施工等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与工程建设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

工程建设质量简单归结到设计、施工或监理任何一方的说法或结论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当一项工程立项以后,要从工程的勘

探、测量、设计阶段抓起,直到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正常运行为止。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工程质量

的缺陷,甚至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当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后,要根据工程建设资料,认真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找出责任方,以

便追究其责任。

4、加大培训力度,严格培训措施,规范监理市场

建设工程监理是一项技术服务性的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监理人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都有着较

高的要求,还要求监理人员具有一定实践经验、足够的管理知识,要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规知识,要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

,要具有一定方面的知识。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是维护监理秩序、保证监理人员质量和监理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实习体会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过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的法制制度不完善

,监督引导机制不健全,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的看法:

1、业主与监理人员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监理人员与承包商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要始终维持自己独立第三方的

位置,既不为经济利益、为多揽工程而偏袒业主,也不收受承包商的任何礼品与贿赂,而做睁只眼、闭只眼、忽视工程质量的事

,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对业主和承包商做到“不吃、不收、不拿、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手软、不嘴短,客观、公正

地评价工程质量,维护自己的声誉,赢得双方的尊重,赢得客户。

2、我国持有监理培训证的人员有一万多人,从绝对数字上看人数不少,应该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建设市场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

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监理单位与设计、施工、管理单位没有脱钩,

许多持证的人员是各级领导干部或一些设计、施工、管理单位的骨干,有的甚至是单位的文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他们有证但

不能上岗监理,而另一些在岗的监理人员又无证,不具备监理资格。同时我们的培训工作有时又显得流于形式,没有严格的制度

,许多人只报名,但不参加培训,应付了事,对我们的监理工作和监理队伍建设造成了不良,监理质量没有保证。

总之,监理单位要建立监理人员学习与培训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监理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使监理人员有

第6篇

一、地质工程研究对象的特点

地质工程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赋存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的岩体和土体,就属性来说,其属于自然造物,是一种具有工程意义的地质体,是地质历史的产物,其形成是受地质作用支配。同时,作为工程所依存的地质体而言其又赋存于地质系统中,保持着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对地质体的组成、结构、特性和分布,以及发育规律的认识,要求有深刻的地质研究。地质工程是从根本上以地质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动态研究过程,对它的分析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包括地质的规模、动力模式、演化规律等。工程地质体是复杂的,其演化过程也是复杂多变的,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系统的复杂性源于地质体是特殊的开放复杂巨系统。

(2)实践手段的复杂。为解决复杂的现实的工程问题采取的工程手段复杂多变,并且多具有不完善、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等。

(3)地质体内在的复杂性。地质体内部是复杂的,其演化过程包含大量的相互关联、相关影响、相互作用,甚至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地质体内部来说,它的演化本身是统筹兼顾的,全面协调发展的。

(4)地质工程系统是开放性的,其演化过程具有能量积累与能量耗散,与其赋存环境不断地发生着交换关系,这又影响着系统的演化行为,同时地质工程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对其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反馈,进而相应的调节自身结构,实现对赋存环境的适应性。

(5)系统具有时间属性,包括工程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工程时间尺度只关心其工程运营期间的稳定性,属于短时间的尺度问题。对于地质时间尺度来说,工程失效是肯定的,这是地质历史演化的必然性。

(6)存在着控制性条件。控制的涵义是系统关键性制约因素,控制的过程就是借助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信息运动进而实现物质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在地质工程的系统观中可把地质体演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前进型演化,演化过程即为有序性增加的过程,其演化的最终结果是地质体的工程失效;一种是后退型演化,演化过程即为降低有序性的过程,其结果是地质体能保持其稳定性,这也是我们进行工程处理的目的,阻止正向演化甚至是让地质体反向演化。

由于上述特点,使得目前的地质工程研究正处于一个瓶颈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1)地质工程学界所用的分析模型多是线性的,这些线性模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地质体变形的发展,但无法表现地质体的本质特征,不能进行定量的描述;

(2)大量的理论研究与现场工程实践脱钩;

(3)缺乏对工程地质体特殊性的思考,轻视了对地质工程问题的整体性理解,而追求高精度的数值计算,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时间用在复杂而繁琐的数值计算上,使得研究成果与实际问题有很大偏差。

因此,尽管地质工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差异性,出现了大量的新问题,对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这也体现在社会对地质工程的需求上,例如:

(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不得不在极其困难的工程环境中开发建设巨大的工程项目,而大大缩小了对环境的选择空间,如我国在对大西北和大西南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

(2)人类自身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等不恰当的工程作用引起了灾难性后果等。我国大规模建设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无疑直接加重了地质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要求探讨在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中寻求地质工程研究新的定位。基于目前理论落后于实际及社会需要不断提高的现状,我们必须从地质工程对象实际出发,以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为指导,结合数学分析和力学分析,依靠原型的监测资料的反馈,走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道路。

二、地质工程的定位

由地质工程的定义可知,其是联结地质研究和工程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活动内容决定着对地质体的要求级别,也确定了地质工程认识程度;反过来,地质体的赋存环境和工程适应性也决定了工程活动的程度。工程活动和地质体研究之问是通过地质工程研究实现的(图1)。由于地质工程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工程活动,所以在地质工程的研究也体现在各种工程实践中(表1)。正是由于地质工程研究分布于各个与之相关领域的专业中,不同行业的发展不同,技术标准和分类级别不同,在相关教学活动中的要求也不同。地质工程研究需要回答工程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框架。然而,由于工程地质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各种因素量化很难具有精确的意义,这也导致对地质工程问题的判断往往更具有现实意义。Terzaghi在土力学研究中指出,无论天然的土层结构是怎样复杂,也无论我们的知识与土的实际条件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利用处理问题的艺术在合理的造价前提下,为土工结构和地基基础问题寻求满意的答案。有位教授亦曾指出,学好土力学,不仅要学到教授们懂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将掌握的知识与未知领域的判断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正确的工程判断与处理。关于地质工程的判断在处理工程活动中的重要性,刘建航院士诠释为:理论导向,实测定量,工程判断,检测验证。理论推断是工程判断的依据。尽管在很多情况下,理论分析的结果只能定性理解,但它在工程决策中起着导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实测定量是尽量将这种理论的推断赋予量化的特征,而检测验证除了对工程的信息化作业方面的意义之外,更是工程经验积累的资源。

三、地质工程的教学思考

1.地质工程的教学方式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提出了在地质研究中必须把地质与力学结合起来。作为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地质工程必须运用地质力学与地质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地质力学研究是地质历史分析的基础,地质历史分析是地质力学分析的综合。将对工程研究对象——地质体研究融合在力学分析之中使得地质和力学紧密结合起来。地质工程的教学步骤和方式应分为以下4个方面:

(1)野外地质认识。通过野外地质教学对地质工程对象进行感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初步的抽象分析,探讨相应的地质模型。

(2)理论分析。在对地质特征进行数学力学分析时,采用简单的弹塑性力学、流变理论和强度分析等知识将地质工程对象抽象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3)实验教学。实现对理论分析结果的检验,同时借助简单方式分析用数学力学分析显得十分复杂甚至无能为力的地质对象,并且这种方式还能在实验中激发想象力。

(4)机制探讨。将野外地质认识和实验结果结合起来,解释地质现象,进而得到和积累相应的工程判断。

2.地质工程的教学思维

由于地质工程涵盖的内容广,信息量大,不同的地质问题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针对具体的问题选用合适的思维和表述方法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对地质工程有深厚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如何在教学中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经验准确、灵活地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在学生大脑中形象地建立起地质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各种物理、力学场量及其之间的关系。关于地质工程教学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方式已经有了较多的探讨,并总结出了很多有意义与可行的教学方案。这里主要谈谈笔者对教学思维训练的几点看法:

(1)在教学课程中使用必要的动态图像,从而准确、生动地演示和表现地质工程问题,通过对动态图像的讲解,使学生能形象地了解地质体的结构、物理和力学性质随时问、空间、作用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过程,同时可有效地传递地质工程知识和经验,进而将解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理逻辑思维的能力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提高其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2)在教学中使用形象化语言,例如在讲述地质工程认识过程时,可用白居易的诗词作为辅助阐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对工程对象进行了多方位的思索和测试,但我们的认识仍仅是复杂问题的一部分,这是缘于我们身在其中。在讲述地质调查手段时,可用中医的医理“望、闻、问、切”进行说明,将地质体视为病人,地质工作人员则为医生,“望”和“闻”即对地质体的表象观测,对应的地质调查阶段,“问”是亦为调查的一种方式,“切”则是由现象向机理研究的必要手段,就如号脉一般。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质量;解决办法

引 言

程监理行业从发展到现在,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探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1、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从工程建设监理制度1988年在我国开始试点至今20多年里,建设部对工程监理的初衷,一直都是“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的职能,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监理就应该参与,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更应体现监理的重要。而在《建筑法》中仅将监理制度限定在施工阶段,操作中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另外,《招标投标法》也对监理的实施范围有所界定,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确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以上说明尽管我国已颁布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于监理制度都有所涉及,但是真正的能全面明确监理工作职能的法律文件还很缺乏。

1.2 社会对监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俗话说:“想要别人重视自己首先要自己重视自己”,首先许多监理公司对自己不够重视,大部分社会监理机构为了降低公司成本,往往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地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所在地招聘,工程结束后,若无后续工程,就不一定能继续从事监理工作,造成监理人员的不稳定。其次有许多监理公司为了承揽到监理业务,违背国家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制定的监理取费标准,自己通过降低费率来保证本公司在监理市场上的竞争力度,这样造成了监理的实际收费过低,使得从事监理的人员收入也很低。第三尽管绝大多数的社会监理人员都能按照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监理工作,但是还存在小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影响了整个监理业的形象。

1.3 工程监理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监理队伍的组成上,目前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 不够合理,一是在设计、施工单位工作多年现已退休的人员,尽管他们有丰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充沛的精力,对于新知识接受的很慢。二是一些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改行为监理,而监理单位没能及时给予他们业务培训,再加上自身不具有自学监理知识的能力,因而,在这些人只具有一定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而对监理知识及其匮乏。

三是新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他们精力充沛、勤学好问,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目前监理队伍缺乏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

1.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从我国实行工程监理制到现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但没有认识到工程监理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工作负担、确保工程质量,反而错误的认为实行工程监理制削弱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产生了抵触情绪。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监督时凡是涉及质量责任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全都强加于工程监理身上,并到处宣扬工程监理无能、无用。其结果,无形中对监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近几年,社会对监理的观念有所改变,认可度有所提高,并且有一些较好的措施和方法在工作中得以实施,但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问题依然存在。

2、解决办法

2.1 国家应加强对工程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在《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尽管都对建设监理有一定的涉及,但是这些法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把监理工作限定在施工阶段偏向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使人们在对监理制度的认识上存在不同形式的偏差。面对此情况,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现有法律中关于工程监理的相应条款进行修订,统一对监理的认识。同时,还应对建立一些更加能促进公正、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监理机构的竞争意识得以提高,促进我国监理与国际监理的接轨。

2.2 监理企业要积极主动不断强化自身工程监理机构要加强监理权威的树立。一方面监理机构是受雇于建设单位的,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要服从于业主;另一面,监理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其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所以,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单位负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在确保工程顺利、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是一致的。一旦有不一致出现,大多是建设单位存在问题。所以,在工程的监理过程中,监理要在此过程中独立行使监理的职能,把监理的权威性强化起来。

2.3 工程监理要加强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加强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推进监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术与管理的符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结构上,监理公司要不断进行调整,尽快引进缺乏的人才,适应监理工作的需要,对新引进的人员,要结合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培训,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在职人员,面对当今社会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应阶段性的开展有关控制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规程、标准能力的培训班,从而促进工程监理人员不断提高水平及能力、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工程监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应与工程监理加强合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应转变从传统的对工程监理的错误认识。不要把工程监理看作是削弱自身权利对象,去除对他们的抵触情绪。应把工程监理看作是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为他们减轻自身工作负担和压力的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是有利于他们为了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工程情况不可缺少的眼线、耳目;是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提高不可或缺的施工现场战斗员。除此之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还应与工程监理监理建立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伙伴关系。凡是由工程监理提出的正确的有关工程方面的意见,均应给予全力支持。让工程监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8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质量;解决办法

        0  引言

        工程监理行业从发展到现在,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探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以确保工程质量。

        1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从工程建设监理制度1988年在我国开始试点至今20多年里,建设部对工程监理的初衷,一直都是“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的职能,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监理就应该参与,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更应体现监理的重要。而在《建筑法》中仅将监理制度限定在施工阶段,操作中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另外,《招标投标法》也对监理的实施范围有所界定,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确有许多不规范的行为,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竞争。以上说明尽管我国已颁布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于监理制度都有所涉及,但是真正的能全面明确监理工作职能的法律文件还很缺乏。

        1.2 社会对监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俗话说:“想要别人重视自己首先要自己重视自己”,首先许多监理公司对自己不够重视,大部分社会监理机构为了降低公司成本,往往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地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所在地招聘,工程结束后,若无后续工程,就不一定能继续从事监理工作,造成监理人员的不稳定。其次有许多监理公司为了承揽到监理业务,违背国家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制定的监理取费标准,自己通过降低费率来保证本公司在监理市场上的竞争力度,这样造成了监理的实际收费过低,使得从事监理的人员收入也很低。第三尽管绝大多数的社会监理人员都能按照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监理工作,但是还存在小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影响了整个监理业的形象。

        1.3 工程监理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监理队伍的组成上,目前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 不够合理,一是在设计、施工单位工作多年现已退休的人员,尽管他们有丰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使得他们没有充沛的精力,对于新知识接受的很慢。二是一些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改行为监理,而监理单位没能及时给予他们业务培训,再加上自身不具有自学监理知识的能力,因而,在这些人只具有一定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而对监理知识及其匮乏。 

三是新的大学毕业生,尽管他们精力充沛、勤学好问,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目前监理队伍缺乏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

        1.4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  从我国实行工程监理制到现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但没有认识到工程监理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工作负担、确保工程质量,反而错误的认为实行工程监理制削弱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产生了抵触情绪。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监督时凡是涉及质量责任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全都强加于工程监理身上,并到处宣扬工程监理无能、无用。其结果,无形中对监理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近几年,社会对监理的观念有所改变,认可度有所提高,并且有一些较好的措施和方法在工作中得以实施,但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对工程监理认识存在偏见问题依然存在。

        2  解决办法

        2.1 国家应加强对工程监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在《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尽管都对建设监理有一定的涉及,但是这些法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把监理工作限定在施工阶段偏向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使人们在对监理制度的认识上存在不同形式的偏差。面对此情况,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现有法律中关于工程监理的相应条款进行修订,统一对监理的认识。同时,还应对建立一些更加能促进公正、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监理机构的竞争意识得以提高,促进我国监理与国际监理的接轨。

        2.2 监理企业要积极主动不断强化自身  工程监理机构要加强监理权威的树立。一方面监理机构是受雇于建设单位的,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要服从于业主;另一面,监理作为一个社会职业,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其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所以,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单位负责的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在确保工程顺利、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是一致的。一旦有不一致出现,大多是建设单位存在问题。所以,在工程的监理过程中,监理要在此过程中独立行使监理的职能,把监理的权威性强化起来。

第9篇

1。实习概况:

2012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特色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王振华(1979-),男,河南扶沟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何新林(1966-),男,宁夏隆德人,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71-02

一、专业定位和特色凝练

新疆是中国的干旱地区,属于灌溉农业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肩负着稳定边疆、建设边疆的艰巨任务,兵团的集约化农业是其经济的支柱,而且完全依赖于灌溉,没有灌溉就没有新疆和兵团的农业,也就没有新疆和兵团的经济,因此,农业水利人才的培养对于新疆和兵团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来说至关重要。

2007年8月总理视察新疆,进一步肯定了新疆农业水利建设工作,并强调了农业水利建设对新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发挥兵团集约化生产的优势,抓好优质棉花基地和粮食基地建设,要努力构建成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总理为新疆农业水利建设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同时,也为边疆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专业建设目标更加明确,以满足我国节水灌溉农业对农业水利人才的需求为目的,以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大力培养具有吃苦精神、具有节水意识、实践能力强,既了解一定的农业种植知识,又掌握水利工程设计知识和建设技能的本科大学生,为新疆和兵团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培养出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农业水利人才。同时作为节水灌溉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

1.建设思路

(1)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建设传统专业,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结合农业水土开发及农业节水技术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中所反映的问题,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重组。新课程体系既吸取了农业水利工程技术先进国家的优点,又结合了新疆和兵团农业水利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

(2)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使学生学到较为完整、有实际用途的农业水利工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程技能的教育。

(3)认真抓好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研究梯队,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发挥科研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与先进的水利企业联合,鼓励教师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企业、具体事项,达到理论和实践双赢互动,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带动教育教学质量。

(4)控制专业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研究型与应用型兼顾的复合型人才,优化培养模式。实施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保证课堂和实验教学水平。

(5)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不断扩大精品课程数量,提高精品课程质量。

(6)结合兵团水利建设企业的服务内容向周边国家延伸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国际院校交流,尤其是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对外交流,培养国际型节水人才。

2.教学改革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新疆的农业是灌溉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田灌溉工程。根据社会的发展,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修订:

根据新疆兵团农业水利工程发展特点,有目的增强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

结合新疆目前水资源日益紧张及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学”、“水利工程概算”、“工程监理”等一系列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节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双语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国际水利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针对新疆新老灌区出现的土地次生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以及灌区合理管理等问题增设了“渠道抗冻胀技术”、“农学概论”、“土壤与农作”、“盐碱地改良”等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结合兵团实际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涉及“建筑材料”、“水力学”、“土力学”、“测量学”、“工程力学”等基础课程,以及“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文学”、“地下水利用”、“水工建筑物”、“地下水利用”、“水工钢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近些年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课程中有三门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工程力学”、“水力学”)成为兵团精品课程,对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对传统的经典内容加以精选,通过贯通、融合和相互渗透,减少两门课程之间的重叠以及每门课程内容的罗列现象。压缩了总学时,由过去的168学时减少到144学时。在讲课中注意引入反映近代科技成果的内容、涉及广泛工程领域的工程实例、密切联系实际的例题和习题;在保证基本训练的前提下逐步引入计算机分析,减少重复烦琐的数字运算,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自己开发的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力学多媒体课件和理论力学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理论知识变得形象从而便于学生接受,教学效果良好。

“水力学”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水力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众多,经验公式和符号多,难以记忆;水流现象抽象、难懂。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辅助,通过视频、动画和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实验课和理论教学做好铺垫;为加深对抽象难懂部分的进一步理解,在理论课后都配有相应的实验,让学生能够及时以直观的感性认识来促进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还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不断引入教学,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结构及构件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授课时,将工程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该领域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方向;教师还举办学术讲座,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方向作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加入计算机CAD技术的教学简化了含有大量的传统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的内容。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

完善了“节水灌溉技术”课程教学体系。“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组始终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开展教学,在课题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大了课程设计比重(由原来1周增加为2周),加大了认识实习中节水灌溉工程的比重,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的机会和条件。

明确了节水灌溉技术课程教学重点,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协调安排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原理、方法、工程设计、应用条件及区域适应性的教学学时及侧重点。将节水灌溉技术和灌溉排水工程学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区分,灌溉排水工程学关于节水灌溉部分主要从宏观上介绍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和特点。节水灌溉技术则重点介绍节水灌溉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法等,特别是将膜下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特别是新疆比较典型的自压喷灌)作为节水灌溉技术重点内容。目前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及第二课堂。

1)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前,实习过程中通过参观节水灌溉试验站、节水器材生产企业、团场农田,邀请技术人员现场做专题讲解,使学生对新疆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情况和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学好理论课打下基础。

2)理论课:主要讲授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原理、方法、工程设计、应用条件及区域适应性,使学生对各种典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建立起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3)实验课:要求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并亲自完成实验,使学生掌握滴灌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对典型喷灌和滴灌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5)第二课堂:通过SRP、暑期三下乡、挑战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第二课堂,为部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五个教学环节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较为缜密的教学体系。

通过以上代表性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水利工程其他相关课程的发展。

(3)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倡导“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营造和谐的师资队伍建设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满足需求、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的师资队伍。

结合特色专业的实际情况,修订规范教学管理文件,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管理上,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完善教学运行规范,建立教学质量反馈监控体系,以现代化网络管理为手段,加强教学文件及档案的管理。制定各种管理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将教学检查列为教学管理的日常工作,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制度。依据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把教学质量关。教学督导员以听课、参加专业评估、毕业论文质量检查等形式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健全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健全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及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

(4)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应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产劳动的重要环节。农业水利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因此实践教学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近些年由于灌溉技术迅速发展,喷灌、滴灌等灌水技术在农业生产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灌水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先后增加了新疆天业集团实习基地、兵团灌溉实验总站实习基地(这些基地是国内知名的先进灌区、国内最大的节水设备生产企业、国内面积最大的省级灌溉试验站),学生(本科、研究生)通过在这些基地的认识实习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而且也掌握了许多生产技术与技能。

优化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多种实习方案。要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就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明确实习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并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制订出具体量化指标。找出目前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其他高校的做法,并根据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制定适宜的实习方式(模式),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时间、实习经费、实习考核指标等问题,不同的实习方式须涵盖水利工程、水电站工程、渠首工程、水库工程、大坝工程、渠道工程、田间工程、桥梁工程、水文站、水管所、灌溉排水工程、地质、自动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方案。在应用中,根据实习效果及反馈信息不断修改并完善实习方案。

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实习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和宏观布局,将原来1周的认识实习修订为2周,其中工程水文实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实习由原来认识实习中的一部分单独列出单独进行,时间均为0.5周,修订后的认识实习时间虽然还是1周,但由于已将工程水文实习和工程地质实习脱节,实际上主要进行水工和灌排工程方向的认识实习,使得修订后的各专项实习时间得到丰富和保证,实习内容得以扩展。另外,还对实习开展的季节和时间进行了调整。不断修定实纲与指导书,逐渐形成了具有石河子大学特色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即专业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体系完备,校内、校外,疆内、疆外实习点丰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热能动力;电厂认识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19-02

从人才类型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还有一部分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型人才[1]。因此,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学包括校内的实训,校外的专业认识实习、生产综合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2]。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开始学专业课之前,都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电厂认识实习。火力发电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设备数量多,系统繁杂,因此火力发电厂对其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要求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多次的实践,而通过电厂认识实习是获取实践经验的重要一环,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电厂实践的桥梁,是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电厂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火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工艺流程知识的技能课。学生通过实习熟悉电力生产管理的有关安全规程和工作制度,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进一步熟悉热力设备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和生产工艺,培养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作风,为将来在企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作者担任过多年专业基础课教学和电厂认识实习的实践指导,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以电厂化学专业为例,对如何提高电厂认识实习效果,寻找有效措施,作进一步探讨,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电厂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在当今条件下,企业把安全生产和效益放在首位,接收学生实习是属于经济效益差和安全责任重的工作,企业大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2.对实习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抓得不够,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目标不够清晰,内容设计不合理,质量监控不到位。学生一般是听讲座,参观电厂,大多只能走马观花,很难做到对复杂的生产工艺过程建立起整体印象和感性认识,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二、提高电厂认识实习质量的措施

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号召,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2006年7月我院与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了柳州教育教学区兼学生实习基地。为了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实习,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除了提供发电厂生产实习场地条件外,还提供了同时能满足150多人学习的多个教室、住宿和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馆等场所,给学生在校外的学习、实习、生活和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改革课程目标。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现场教学下,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加以证实,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期望达到一定的能力和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认识实习,能进一步熟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对发电厂主要发电设备、主要辅助设备和主要系统建立完整认识,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从事职业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能提高阅读工程图纸和工程技术资料的能力;能掌握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控制热力参数的操作以及热力参数的规定变化范围;会分析锅炉、汽轮机、电气运行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掌握相关运行岗位的岗位职责、业务范围;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方法,培养独立观察客观事物,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2)知识目标。了解电力生产管理的有关法规、厂规、安全规程及机组运行规程;了解实习电厂各热力设备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运行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热力设备系统图及运行基本知识。

3.改革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电厂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有热工理论及应用、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前者主要是学习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大模块内容。工程热力学要求掌握工质的六个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体积、热力学能、焓和熵)、水蒸汽定压下的形成过程、发电厂水蒸汽动力循环,为提高电厂热力循环的热效率,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和途径等;传热学则是要求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本质,热量传递过程,如何增加传热或削弱传热量等。后者要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与电厂化学工作相关的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如了解电厂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设备结构、作用和工作的过程。可以看出,认识实习与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电厂认识实习正是学生亲自到电厂现场了解和验证理论是否跟实际相符。

大一两个学期除了开设一些公共课程外,还开设了一些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如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热工理论及应用等。大二第三学期是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专业开设必修课程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和电厂认识实习安排在同一学期内完成,这两门课程如何安排,也即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课程先安排在校内完成后再安排电厂认识实习到实习基地进行,还是同时把这两门课程同时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不同的排课学习地点对学生获得知识就有不同的效果。

过去电厂认识实习安排,一般是在校内学习完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后、开始学习专业课之前,才安排一定时间到电厂认识实习。这样安排的缺点是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中对有关电厂设备与系统时就感觉比较模糊和抽象,没见过的东西要学习起来比较难以掌握,如果把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电厂认识实习安排在一起,如电厂化学专业的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课程与电厂认识实习课程同时安排到实训基地教学,学生对这两门课得到的收获应该更多。就以上述两门课作为例子分析学生得到的收获。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是电厂化学专业的必修课,主要是要求学习和掌握与电厂化学工作相关的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设备系统以及发电厂的汽轮机设备及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电厂认识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在现场教学,学生亲自目睹电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系统设备,这样更容易了解设备的结构、作用及系统工作流程,加深学生在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课程中所学的内容理解和记忆。眼见为实,在课堂上百说不如现场一见。

三、实习效果

授课的时间、地点应该合理的安排。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理论课每天安排在上午的基地教室授课,老师给学生讲解发电厂动力设备的理论基础知识,结合电厂讲解热力系统图。电厂认识实习安排在每天的下午时间,到现场由厂方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拿着电厂系统图听厂方专业人员讲解,认真做好现场记录。真正让学生在学习到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从现场中获得实际知识,在学习发电厂动力设备及系统内容时感觉比较容易理解,不再是抽象的东西了,这两门课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安排合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每个学生都说说在现场所看到的系统设备的作用和系统的工作流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也容易掌握了,正如一个学生在认识实结中写到:到实习基地学习,让我们真正看到了电厂很多热力系统和设备,回到教室看书中内容感觉容易理解多了,也能看懂了书中的热力系统图,在实习基地的时间里,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感到很充实,收获多多。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3]。认识实习有区别于生产运行实习,认识实习主要是了解发电厂各种热力设备的生产过程,了解各系统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作用及设备功率、设备工作环境和运行控制参数,结合课本内容客观增加对发电厂生产系统及设备的感性认识。通过认识实习,了解本专业方面相关的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认为,电厂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电厂认识实习课都应同时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教学,教学时间上应交叉进行,在教室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到了现场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讲解现场实际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完成两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

[2]方舒燕,阮涛,闫玉慧.电力技术类专业认识实习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7):1.

[3]钱初洪,郭海福,李红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方向)实习模式的改革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06,(2):1.

[4]景朝晖.热工理论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孙为民.发电厂认识实习[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6]谢诞梅,刘勇,戴义平.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软件人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21-03

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产业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其以工程实践作为立足根本。工程教育教学是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在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中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工程型人才培养始终在走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之路。工程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直接导致了我国工程教育创新人才的缺乏。教育部提出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软件工程专业是培养高素质的、系统化接受软件工程教育理论的工程技术人才,强调以工程的观点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秉承工程教育理念设置的课程体系,确立工程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并重的教学思路,把工程化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以工程教育思想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对实现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提高软件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实现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软件工程教育现状

目前,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存在如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在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下,现有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且泛化,重视学科理论知识而淡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吻合,无法真正培养工程型人才。软件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软件人才,尤其急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软件工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但目前较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体系与工程建设、企业技术创新脱节,与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节。目前工程教育,尤其软件工程教育领域存在各个培养层次趋同、丧失分类特色现象,客观上加重了毕业分配的压力,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水平。

2.工程实践教育缺位严重,与产业需求联系不紧密。目前软件工程教育教学课堂教学比重过大,工程特色不突出,实践环节形同虚设,与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3.工程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严重落后。“双师型”和团队型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严重缺乏,这是制约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4.工程教育与面向高校学生的职业认证体系联系不够。国外在工程领域内的职业资格制度已有很长历史,软件工程领域的职业认证体系也比较完善。因此社会需要一定的标准体系来对软件工程人才进行鉴别,其标准反映的社会需求反过来也会对软件工程教育体系施加影响。

5.缺乏对学生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创造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的工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存在手段不足、认识不清等问题。首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将创新教育贯穿工程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再次应积极鼓励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6.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结合不紧密。加快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的根本转变,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校软件工程教育实践与探索

1.理清办学理念,明确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南京晓庄学院软件工程教育以老校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树立“大工程观”人才培养理念和发展思路,坚持实施包括促进学生品德、知识、能力、身心健康在内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开展工程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软件人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育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作为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任务是为地方和软件产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在长期实践中,我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即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始终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和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学校培养、社会培养、自我培养进行多维度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融合统一;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融合统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融合统一;专业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融合统一,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工程意识、职业意识和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工程实现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在社会生产的“做”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做”中产生专业学习需求和形成专业认同,从“做”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做”中生成和创造新知识,从“做”中涵养基本人格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际中,按工程的观点标准地“做”,系统地“做”,科学地“做”,创造地“做”。同时,我们在办学机制上密切联系软件产业的生产实际,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服务外包方向、智能终端应用方向、软件测试方向、移动互联网等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认真听取诸如江苏软件行业协会、江苏微软技术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文思海辉合作企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产业紧密合作,明确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目标,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师。

2.借力企业,促进学校全方位开放式办学。学校应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吸引企业参与教育改革,按照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根据社会和产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是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核心。这需要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建立与社会、企业沟通的渠道,以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我校软件工程专业与国内外软件企业的合作模式多种多样,例如与多家企业组建“校企联盟”,采取不定期交流的方式了解企业与市场需求;我校已先后与中兴通讯、东软集团、江苏微软、文思海辉等二十余家知名企业成立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实施全程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成立“企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制定;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项目;与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共同培养创新型和工程实践型人才;与企业共建软件学院,搭建规模化定制软件工程人才等模式。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努力构建共赢的合作机制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在参与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成为自身人才培养和储备、项目研发、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受益者和利益相关者。例如,联合企业共建教育实践基地20余个,共建华为网络、思科网络、Oracle、苹果IOS开发、Microsoft技术中心等5个创新实验室,与中国移动游戏基地、南京多禾信息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网”和“Andriod应用”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学习俱乐部,分别与江苏微软和Oracle上海公司共建“江苏微软晓庄技术中心”和“ORACLE工程教育中心”等校内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趋势科技共建“信息安全研究所”,与东软集团共建“教育软件研发中心”,与南京市科委共建“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中心”,与东软集团共建“东软软件学院”等,实现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校企协同培养工程实践人才新机制。

3.“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工程应用人才的保障,学校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加速年轻教师工程化转型。聘任企业高管作为学校特聘教授到校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直接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或送高校教师到企业“充电”,委派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和整个工程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先后邀请近30名企业高水平工程师和企业总经理、技术总监到学校为学生直接上课或开设专题技术讲座,先后选派70余人次到企业参加培训和参与项目研发,从华为等知名企业引进6名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的工程师到校任教,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我校软件工程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4.构建工程环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亲身参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实践来实现。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工程实践环境和实践教学方面实现突破。学校注重对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实习基地的投入与建设。学院注重“大工程”的教育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经济,与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或协作关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工程实践氛围,构建多层次、共享的实验平台,把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都纳入工程实践。学院先后建立或在建的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共建“创新型软件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南京市科委批准的“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趋势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共建“Web安全实验室”,与苹果公司共建“IOS应用开发实验室”,与Oracle共建“Oracle工程教育中心”,与中国移动游戏基地和南京多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实践俱乐部”等校企共建工程环境。同时,学院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这些工程实践环境的建立将学生置身于“学”与“用”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实验、基地实训、企业实习、集成工程项目特别是来自产业一线的实践项目“做中学”,保证学生在基于项目的不断学习中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

5.与时俱进,坚持工程教育与专业认证和工程师职业资质认证相结合。工程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工程师的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工程教育专业实行认证和工程师职业资质认证,在发达国家开展得比较早,已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专业评估与专业资质鉴定的制度和方法。例如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间组织。它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为全国的工程教育制订专业鉴定政策、准则和程序,统管鉴定工作,并授予专业鉴定合格资格。软件工程专业参与ABET认证不仅在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专业教育、改进教学管理、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学校与产业界的联合和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顺应国际工程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软件工程师职业资质认证,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强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我校学生积极参加认证的职业资质证书包括思科、微软、ORACLE等国际知名企业职业资质认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认证的工程师证书等。这些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在相关领域反映的社会需求对我校工程教育教学的规范和促进学生就业起了重要作用。这促使在未来将软件工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质认证体系进一步结合,进而提高我校软件工程教育教学质量。

6.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办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就业是办学、招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就业率的高低虽然不是高校办学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其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性院校尤为重要。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作为工程教育的一个部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专业教育强调系统性和计划性,需要严格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而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更需要直接接触社会和生产实际,需要有具备创业条件的有效载体。我校与多家企业联合在校内共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和载体。通过聘请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总经理开设就业创业讲座、亲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做指导等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拉近与企业的距离,不出校门就能接触生产实际,得到系统的、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能力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将能高比例、高质量地就业创业。

我校积极校企协同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在长期实践与探索中,始终坚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工程教育质量,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工程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罗代忠,罗万成,李瑞.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