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1:3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工程地质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关系;问题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76-01
1.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
虽然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分别属于土木工程和地质学,但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专家概括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基础,是工程地质的进一步延伸。工程地质学是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而产生。
岩土工程的基础理论是传统的力学理论,但仅仅依靠力学计算难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与工程地质在发生之初就具有密切的关系。结构工程研究的是钢材、混凝土等人工生产制造的材料,具有均匀的材质,由于是工程师设计或选定的结构和材料,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具有十分明确的计算条件,所以说建立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基础上进行计算可信度非常高。但对于岩土材料而言,不管是结构还是性能,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在自然中形成,是复杂地质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工程师不能控制结构和材质,必须通过仔细勘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勘察清楚。因为工程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地下岩土体的区域性和不确定性,岩土工程师对工程的计算就会存在信息不全面和计算条件的模糊,不能仅仅依靠计算的结果,对工程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尽管岩石力学、土力学和计算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也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因为存在计算参数、计算假定、计算方法等与工程的实际有一定的误差,就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这就需要对岩土工程进行综合判断。
对工程地质的正确认识和研判,对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着关键的前期引导作用。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首先遇到的研究对象是岩土体,对其工程特性以及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地质规律进行研究和推测,就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分工而言,必须依靠相关的工程地质工程师。比如隧道工程,由于土木工程师缺乏对工程地质的深入了解,对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就会存在一些困难。在进行隧道钻探施工过程中,虽然土木工程师可以分辨岩芯的软硬状态,但是不能全面掌握在何种岩土体情况下使用何种钻进方法,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存在欠缺。但对于经验丰富的的工程地质工程师而言,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手段,运用工程地质经验,就能够对岩土体的工程性质进行初步的判断,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案建议。岩土工程需要工程地质方面知识来服务,工程地质研判出的地质问题、岩土特性及其它问题需要对岩土工程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根据工程条件和地质条件,为设计师提供合理的岩土参数和建议,为工程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以及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工程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2.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共同发展
2.1力学与地质学的互相结合
力学和地质学共同支撑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力学是岩土工程是发展的基础。力学的出发点是力学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条件相互结合,构建模型,然后进行求解,注重在条件设定情况下的定量计算,是演绎推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独特,主要是通过调查,收集较多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找出内在的科学规律,注重成因演化,对问题进行宏观把握,最后进行综合的判断,是归纳推理。对于工程地质学家来讲,假如力学理论掌握的不够精通,就难以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做出有深度的评价,就不能科学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岩土工程师来讲,假如地质学知识掌握较少,就不能把握好工程与地质之间的作用,难以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综合应用才能很好的解决岩土工程问题,促进学科发展。
2.2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相互依托发展
近几十年来,不管是岩土工程还是工程地质,在我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向着高空和地下同时追求最大化空间利用,深基坑越来越深,高层建筑也在追逐或者超越世界水平。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环境改善共同存在。但我国幅员辽阔,各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其独特性,给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带来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但是也给岩土工程技术和工程地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和隧道掘进的同时,如何很好的保护好周边环境条件,特别是在城市中心的工程,周边环境复杂,既要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也要保证地面建筑、已有道路和纷繁复杂的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的安全。这就需要工程地质人员对地下土层的分布,岩土工程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研判,充分发挥土质土力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利用能力。同岩土工程设计师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进行反复假设和论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以地质工程为基础前提,而地质工程又以岩土工程为服务对象,在地质工程师掌握项目工程条件时,其目的性就更明确,更加经济合理的开展地质工程工作。
在岩土工程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地质工程的勘探技术和分析技术也在发展。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要求就会越高。只有地质工程勘探技术和分析技术发展起来了,才能提供更精确、更多的地质条件,多种勘探方法的同时利用,对地质条件的解读也更加准确。比如地质数值模型的建立,将有利于岩土工程技术数值模拟的比较和选型。这需要两个领域的相互穿插和知识的相互融合,依托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技术的创新,创造高质量精品工程是工程领域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师和工程地质工程师克服各种困难,抓住机遇,在工程建设和生产中不断创新,探究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方法。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领先,才能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科技进步。
2.3人才培养
当前,很多高等院校都将工程地质学科与岩土工程学科进行合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而此过程中容易造成学员缺乏对所学学科的认识,容易造成学员认为配置的教材与所学专业缺少直接联系,以至于我们的学员在学习期间或者毕业后总觉得所学内容无所用处。我认为在高校期间的人才培养,需要利用工程实例,特别是一些失败的工程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析,培养学员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其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在高校外,学员进入各工作单位后,工作单位应根据学员所学专业配置情况,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经验传授,让学员学会应用规范、规程等工具书。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既需要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也需要社会工程实践的锻炼。作为一个合格或优秀的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什么样的工程问题需要寻求什么样的理论分析,什么样的技术在工程实际中可以得到创新,这是一个长期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果。
3.结语
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的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经济的工程技术,两者之间互为依托,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促使地质工程勘探技术和解析方法的发展,地质工程提供的高精度、高准确性的地质解读,为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岩土数据基础,两者共同组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者的发展和探索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对具有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孙强 朱术云 曹丽文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工程地质教学的主体内涵
为了顺利完成工程地质教学活动,有必要使学生明确工程地质学习的主要对象、基本任务和主体内容。首先,工程地质学是评价、预测和改造与工程建筑等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科学,以工程建筑及建设项目为服务对象,以地质学为研究基础;以数学力学为计算工具的学科。因此,工程地质的教学与学习都是在研究和讨论人类在工程活动中行为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适应性,其次,工程地质学习的基本任务就是掌握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特点,明确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正确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完善保护地质环境。最后,学生通过工程地质课程学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岩石和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工程性质,如岩石与土的矿物组成及其排列形成的微观结构等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弄清岩土体的不同的分类要求和指标,了解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岩土体的改良方法;建立起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工程地质观念,形成关于自然环境对工程活动的制约与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双向作用机制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熟悉工程常见的地基、硐室等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活动的影响;掌握主要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通过上面的对工程地质教学主体内涵的论述可以看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领悟和掌握的内容很多,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思路,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成为就事论事,事倍而功半,很难使学生把握这门学科的精髓。同时,工程地质会涉及众多的相关学科知识,如与地球科学相关的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学等,与工程学和基础学科相关的物理力学、数学等。
综摄教学法的运用
综摄法又称类比思考法,其源自在我们对外部事物的学习和认识过程中,常常是在某些带有启发暗示的“指挥下”进行的,而这种“指挥”与我们的思考方法和意识关系不大,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密切相关[11]。因此,可以利用外物来启发思考、激发灵感解决问题。工程地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开综摄法教学。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对所面对事物的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两种思维方式。当我们面临未知的或者不熟悉的事物时,常常会采取拿性质不同的现有事物的分析和模拟方式去与之相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想。这种方式称之为异质同化,即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分析比较所面对的问题。例如,当开展某项工程的地质问题调查时,可以与医生全面诊断病人一样,先逐项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存在的病症,这样会使得技术(研究)路线明晰,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指导性。如何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分析方法的桎梏,进行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因此,如何运用新的知识或从新视角进行审视、分析、研究和处理原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显得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使得认识有新的突破,这过程即为同质异化思考方法。例如,在狭窄的海边场地进行海底隧道掘进时,一方面需要的很大的场地存放施工材料(如做衬砌),另一方面又需要相关场地堆放掘进所产生的大量岩屑废渣,那么可以通过同质异化思维,我们可以考虑在不影响地质环境的情况下,用掘进产生的废料进行人为营造陆地,同时解决了材料堆放和废料处理的问题。
为了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的潜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可以进行以下4种模式的训练。人格性的模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感官认识。例如,在边坡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边坡,针对坡脚、坡肩、坡体等不同位置的特点与自己身体做对比,如果边坡发生失稳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如何去处理,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归结为削肩、捆腰、压脚三个主体内容。直接性的模拟,根据所要关注的对象与模拟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将模拟对象视为范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思考,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例如,边坡灾害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家乡或学校周边有生活的例子,可以直接作为例子讲授,既直接,又有生活气息。象征性的模拟,通过把问题构想成为直接的物质对象,使学生形成形象化的物质对象,进而激励其脑力活动,开发其创造潜力。例如,在学习岩石风化时,可以将植物的根劈破坏直接视为岩石的拉裂破坏。想象性的模拟,利用人大脑的自由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幻想和联想等为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寻找灵感,提出创造性方案。例如,在某处发生地震,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问题,进而扩展成地质灾害链和立体防灾减灾教学。总之,综摄教学法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就是以生活中的实例或学生已有知识为媒介,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要素,针对具体的要素进行分析讨论,并组织构建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在灵感,形成系统的认识学习,进而掌握工程地质的内涵要素。
结语
在应用综摄教学法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能够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贯彻同质异化和异质同化两个原则,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事物异同,建立形象而丰富的思考空间,通过新思考方式的训练,激发创造性设想,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综摄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学生认知能力会有很大帮助,体现为对问题的洞察、思考和解决能力的综合提高。通过综合训练、全面发展、扩展思维,加强交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0世纪60年代,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已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察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统工作。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2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的任务就在于为工程建筑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为建筑的位址选择和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是:任何工程建设不进行勘察工作就不准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这就赋予了工程地质重大而光荣的职责,避免了不顾地质条件是否适宜而盲目兴建工程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建筑设计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施(工)设计等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也随之分阶段进行,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愈来愈深入,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建筑位址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起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的作用。位址选得好,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而且工程处理也较简单,经济上合理。位址的地质选择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最后综合考虑选定。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查来实现的,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丁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解决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间题,为建筑物的设、施工以至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它的主要任务是:(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冈京;(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计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职配段各个注筑物;(4)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纠构和施工力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5)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义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山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顶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工程建筑的类型很多,如工业民用建筑物、铁路、公路、水运建筑、水利水电建筑、矿山建筑、海港工程和近海石油开采以及国防工程等。每一类型建筑又有一系列建筑物群体组成,如高楼大厦、工业厂房、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运河、海港、堤坝、电站、矿井、巷道、油库、飞机场等。这些建筑物有些位于地面上,有的埋于地下,都脱离不开地壳,无不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形式不同、规模各异,对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复杂。我国的各类工程、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城乡建设、工业、国防、矿山、港口等建筑,尤其是大型建筑,都是先做了反复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才进行设计、施工、修建完成的,因而基本上没有因为地质问题而失败。
3我国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地质问题是可以预测的,只要查清工程地质条件,又有了规划设计部门所提供的有关工程建筑的类型和规模,尤其是建筑物作用力的大小和性质,就可以建立二者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进而建立计算模型,做出问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建筑场地给予工程地质评价,指出问题的严重,哪些地质因素不利,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予以补救,是减小建筑物的规模以适应地质条件,还是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改善条件,以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消除不良影响。这要从技术条件上和经济合理性上进行比较才能确定。由上述可知,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协调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关系,既保证工程建筑造福人类,又避免它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工程地质的科研成就
4.1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建立与岩体力学研究
与土力学相比,岩体力学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是知之甚少。在治淮工程、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以及三峡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地质勘察中发现岩体中的裂隙发育情况不同对岩体的力学性质与行为影响很大,而岩体的变形破坏实际上是受其中的软弱结构面的控制,包括层面、断层面、裂隙、片理、劈理等,也称不连续面,使岩体成为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不联系介质。结构面之间的岩石体称为结构体。总体上来说岩体就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的。结构面按其延续的长短可以分级,但其形成则受岩石成因和后期地质构造变动的控制,因而其分布规律和形状、宽度等可以通过地质力学加以分析。这样他们就把地质力学与岩石力学结合起来对岩体结构加以分析,创立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把岩体结构分为块状结构、镶嵌结构、碎裂结构、层状结构、层状碎裂结构、散体结构等类型。不同结构类型的岩体其力学性质和变形破坏规律也不同。我国在软弱、破碎岩体的研究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例如断层岩的分类及其物理力学特性和稳定性评价的研究;泥化夹层的物质与结构特征及其力学性质的研究;膨胀岩的膨胀机理和处理措施的研究等。
4.2环境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我国开展了环境工程地质的研究。几十年来在一些重点地区和大型工程地区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以工程建筑所引起的闪生地质环境研究为主,包括对人类生存和生产造成损失和威胁的各种地质灾害,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库诱发地震、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5总结
【关键词】水库工程;水利水电;勘测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36-01
一、引言
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规范基本上是针对新建工程而编制的,倒是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还对己建堤防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有所界定。这也许与没有大张其鼓地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有关。虽然某些典型病险工程从一开始运行就被珍断为“有病”,甚至数十年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除险加固,但却一直没有被治好过。
近几年来,病险水库工程的除险加固在建设程序上已经比较正规化、程序化,规模较大的工程一般要通过总院审查,但一次性审查过关的工程并不多,可见此类工程看似难度不大,却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差异。勘测设计单位的理解与审查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出入,使得除险加固工程的前期工作出现了一些反复,走了弯路。我们在工程审查过程中体会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也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就勘测单位而言,根据白己对所承担的除险加固工程的理解去做地质工作,无可非议;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去做地质工作,似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地质是设计的辅助配合性专业,这一点我们还是有白知之明的;根据委托方的任务要求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就不好说了;最具有说服力的是根据除险加固工程的安全鉴定报告的评价意见去做地质工作,名正言顺。对于审查人员来说,按什么标准和原则来把握?这恐怕就有些学问了。
顾名思义,病险工程首先有病后才有险,然后才引出除险加固。是否有病有险,工程安全鉴定报告最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是否具有符合工程实际的权威性?本文回避)。因此笔者基本同意按照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中的评价意见去考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这是开展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原则。这里存在的问题是某些安全鉴定报告中对某些问题的界定有些含糊,造成了理解误差。
对于早期地质资料与现行评价标准有出入的,有可能需要考虑一些复核性地质勘探,以便有利于对前人留下的地质资料加深分析与理解。
需要讨论的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必须用勘探资料说话,或先有勘探后才有地质分析,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地质工作的一个误区。笔者比较强调先有地质分析判断,再行勘探验证,或进一步通过勘探资料修正先期的分析认识。这相当于我们在开展一个新工程的地质工作时,要尽可能地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工程区地质资料,再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工程需要布置勘探工作。反过来,在没有任何分析认识的基础上一开始就布置地质勘探,就可能会走弯路。传统的以勘探工作量来衡量勘测设计深度的原则,不是工程地质工作的正确选择,也不能体现出极具创新潜力的工程地质工作的水平!
二、工程地质工作的原则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概括地归纳出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一般性原则。
(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是工程安全鉴定报告中与地质有关的评价意见,此报告中没有提及到的建筑物地基的地质问题,说明没有问题或不是问题,不必白作多情地去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即不必而而俱到象勘测一个新建工程一样将所有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论证一遍。
(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基本原则
以查明与地质条件有关的险工、险段和险情部位的出险原因,这是除险加固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余没有出险的部位不必进行勘察,除非委托方另有要求。此原则就相当于医生而对一个腿关节疼痛的病人,用不着给人家做胸部CT和谓镜检查,除非病人要求作全而体检,否则就有“敲诈”之嫌!对于病险工程的全而体检,那是安全鉴定的任务,不是加固工程地质勘察的职责!这个原则一定要分清楚,否则费力不讨好。
某些工程还有大坝加高任务,是在原大坝上增加了新的荷载,坝基受力条件有所变化,这时必须进行坝基工程地质评价,作出坝基地质体是否能够满足大坝加高要求的地质结论,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因为工程安全鉴定报告并不一定对此提出要求。
(三)加强工程地质分析工作
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工程地质的分析水平。某些地质报告,只有地质条件的一般性描述,勘探资料的汇积堆砌,工程地质的肤浅评价,而没有地质师的认真分析、逻辑推理和基本判断,缺乏针对工程建筑物特性的工程地质评价,少有地质预测,甚至遗漏基本结论。
1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概述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由专业的勘查人员利用各种仪器设备,针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然后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可能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调整,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使得建筑工程能够与周边的环境相互协调。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勘查的内容需要实现全面覆盖,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地质勘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认识到,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排除地质条件异常的地点,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也可以有效节约工程的成本造价[1]。
2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问题
调查显示,现阶段许多地质勘查报告并非由专业的地质勘查人员书写,报告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校对,存在着制图错误、数据错误或者定义不明确的问题,更加缺乏对于地质报告的严格审核。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规范的体系来对地质勘查报告进行约束,使得勘查结果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2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质量问题是一个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一旦质量不达标,则地质勘查工作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概念的混淆、勘查地点不合理、数据采集不完整、作业方式落后等。一方面,与理论分析相比,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地质勘查方法和数据计算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得到的地质勘查结果会有所不同,加上理解和认知层面的问题,容易导致地质勘查报告概念的混淆,影响其参考价值;另一方面,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对地质勘查人员无法对施工现场地质的形态分布进行明确,也无法准确探知地下是否存在着溶洞、断层等问题,数据的缺失影响了地质勘查结果的准确性[2]。
2.3技术问题
技术人员的缺失是引发技术落后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来看,许多建筑设计人员都没有认识到地质勘查报告的重要作用,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个参考资料,影响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4监管问题
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查工作都是在工程前期进行的,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的检测分析,得到完整的地质报告,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不过,由于技术条件落后,勘查手段单一,多数企业在地质勘查中得到的数据信息不足,无法保证方案的最优化。同时,地质勘查属于野外作业,不仅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缺乏监督管理,放任勘查单位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很容易引发施工漏洞。
3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起来,加强与地质勘查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做好必要的监管工作,以确保地质勘查的良好效果,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引导。
3.1及时更新认识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查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了解建筑施工现场地基的地质构成,二是通过地质分析得到相应的力学指标,为地质环境的改善和处理提供参考意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地质勘查必须严谨,勘查结果也必须准确可靠。对于设计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而言,应该认识到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及时对自身的观念进行更新,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得地质勘查成果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3]。
3.2强化项目管理
应该认识到,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通过强化地质勘查,完善地质勘查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职能的精细化,实现对每一个技术人员的明确分工,在这种情况下,勘查的结果将会更加可靠,更加完整,同时也更加准确。对于勘查部门而言,必须重视对于建筑工程勘查合同以及地质勘查报告的审核与管理工作,对地质勘查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核实,做好必要的分析计算,进一步强调对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使得其可以按时完成。
3.3注重人员培训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保证地质勘查工作成效的关键,也是推动地质勘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勘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定期将勘查人员送到专业机构中,参与技能培训,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地质勘查技术,可以对地质勘查设备进行熟练操作。同时,应该构建起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流程进行明确,对勘查人员进行分级,依照地质勘查的难度,做好任务分配,对于技术较高、成果显著的人员,应该予以一定的奖励,推动技术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
3.4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切实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必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的监督管理。事实上,在当前的地质勘查工作中,许多勘查人员并没有对工作的内容进行明确,很容易出现遗漏,影响勘查报告的完整性。而做好监管工作,能够实现勘查任务的合理分配,也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问题,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查的水平和质量[4]。
4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勘查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勘查的结果直接关系着建筑的设计施工效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的顺利施工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林晓聪 单位:上饶市鸿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汲生伟,花尉攀.多层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5(23).
[2]张社.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4(8).
关键词:工程地质调绘 现阶段 重要性
1.基本概念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简称工程地质调绘。从字面上来讲,工程地质调绘有调查和测绘两层含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中均提到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但“调查”与“测绘”的先后顺序有别,有色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范》(YS5202-2004)只提到工程地质测绘,其它规范、规程也有类似提法。综合各家意见依为:工程地质调绘含有调查和测绘两层含义,工程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测绘的简化,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调查的深化,调查多在可研阶段进行,测绘多在初勘阶段进行,两者在字面意义、包含内容、工作方法、所对应的勘察阶段和工作的侧重点方面存在不同。语言表达时称“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即“调查”在前“测绘”在后较为合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到深之道理。但完全将调查和测绘割裂开来也将是错误的,调查与测绘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上又有相似和相同之处,在很多工作中,调查中有测绘,测绘中有调查,方法论上可以相互借用,工作内容上可以相互充实。调查和测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完全混淆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或完全割裂两者都将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2.工程地质调绘的内容和方法
工程地质调绘的目的在于利用工程地质手段和方法通过地面的工程地质工作,查明场地及其附近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地质环境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改造他、同时人类活动可以反作用与它、影响它、改变它、甚至恶化它。工程地质调绘是人们认识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岩土工程勘察最基本的方法。
工程地质调绘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测绘,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关键点:
1) 地形地貌调查与测绘:查明、标注、绘制地形地貌界限,确定地貌单元,分析其形成过程及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2) 地层岩性调查与测绘:查明岩土体的类型、年代、成因、分布、厚度、产状、风化程度等野外特征,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3) 地质构造调查与测绘:查明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结构类型、产状、规模、性质、形成历史、活动特征等,分析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4)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与测绘:收集水文、气象、植被、冻深等资料,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调查最高洪水位、淹没范围等,分析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5) 物理地质作用调查与测绘:查明不良物理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规模、发育程度、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6) 天然建筑材料调查与测绘:查明建筑材料类型、分布、质量、数量、开采运输条件,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7) 人类工程活动调查与测绘:调查人类工程活动类型、痕迹、范围、分析其对场地稳定性和未来工程的影响;收集变形观测资料、调查当地工程经验,确定其与其它工程地质条件的依存关系。
3.工程地质调绘在现阶段工程勘察中的地位
大家知道,各勘察单位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对于所承担的勘察项目,其运转程序一般为:项目洽谈----项目承接----方案编制----野外勘察----室内试验----报告编写----报告审核----发送报告等。项目洽谈阶段,经营人员会忽略工程地质调绘的计费或将工程地质调绘的收费作为优惠条件,这一点已为不重视调查测绘埋下祸根;方案编制阶段,为使方案审核顺利过关,有的简单涉及到工程地质调绘,有的干脆不提及该项工作,思想决定行动,工程技术人员不重视工程地质调绘的思想在方案制定中就已表露出来;野外勘察阶段,有的简单进行工程地质调绘,有的彻底省略了该项工作,行动决定结果,没有工程地质调绘的行动,就没有工程地质调绘的结果;报告书编写阶段,主要依据野外钻探、井探记录和室内土工试验,这也成为必须依靠和只能依靠的内容;人力资源方面,工程技术负责人成为唯一的现场技术人员已成为一般勘察项目的常态,复杂的勘察项目现场技术人员也为数不多。现场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其无暇顾及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有的工程技术负责人到野外去仅仅是一两天或几个小时的事情,目的是了解一下现场的地形地貌和钻探地层,以利于在编写报告时不大离谱;工器具配备方面,地质三件宝已不再随身携带,有的技术人员不会使用罗盘仪,即使简单的进行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其结果也可以想象。
总而言之:现阶段工程勘察中普遍存在仅重视各种钻探手段和室内试验,而忽视工程地质调绘工作的现象,工程地质调绘被搁置一边,一是思想不重视,二是无人力完成,三是工器具配备出问题。工程地质调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处于被边缘化或放置于角落被遗忘的地位。应有地位的丧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得到回归。
4.工程地质调绘在现阶段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是从地质学中分离出来的,是地质和工程的结合;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发展和延伸,是地质与工程、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岩土工程前辈(工程地质前辈)对工程地质调绘高度重视,当年他们采用的钻探设备比我们现在使用的设备差很多,获得深度方向的岩土工程信息的难度大,付出的劳动多,获得的信息量少,工程地质调绘成为他们主要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之一。尽管时代前进了,设备改进了,方法先进了,最基本的工程地质调绘仍然是珍贵的、有用的、不可抛弃的,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基于上述论证,工程地质调绘确实成为岩土工程师的本职工作,是必须开展的、不应忽视的、不可省略的工作。在工程地质调绘方面的不作为或少作为是一种机会错失和信息浪费,工程勘察方法手段的完整性决定了获得工程岩土体信息量的大小,获得工程岩土体信息量的大小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结论的可靠度,大量收集堆积在地表的岩土工程信息是一种方法简单、科学直观、事半功倍、经济廉价的行为。如果岩土工程师视而不见地表岩土工程信息,将令人遗憾和痛心。解决这一问题要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着手,在项目洽谈、方案制定、现场勘察、报告审核等环节高度重视。
5.案例(新疆某公路连接线工程地质调查)
新疆S232公路经也拉曼至S229公路连接线全长25Km+277.982,公路设计等级为三级,按照《JTJ064-98》规范规定,拟对该路段进行工程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明连接线走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建筑材料的分布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为设计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调查以拟建公路的中轴线为调查线路中线,向两侧个辐射50m,徒步穿越整个调查区域,对各区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要素进行认真细致观察记录、拍照、录像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对地貌单元界限、特殊地层、基岩露头、岩体的节理裂隙、地面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和特殊地质现象采用追索法进行追踪调查。地质点标测采用目测法,对过路涵洞、小溪、河流区段、干沟、不良地质现象等采用GPS进行定位标测,调查所用地形图精度为1:500。最终绘制了连接线区段综合工程地质图。
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1) 连接线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大的地貌单元,即K0+000―K4+340区段的侵蚀平原、K4+340―K18+900和K24+520―K25+277.982区段的侵蚀丘陵以及K18+900―K24+520区段的山间凹地。在三大地貌单元上又发育有沙漠、泥漠、沙丘、河谷等次一级地貌单元。
2) 连接线区域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风积粉细砂、风积―冲积粉土、泥盆系花岗岩、大理岩、片岩。在河流地段可见第四系冲积的中粗砂、漂卵石、粉土和粉质粘土分布。
3) 连接线区域构造单元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带南翼。南距额尔齐斯断裂最近距离30Km。地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4) 连接线经过地段分布多条间歇性河流,以黑路土马沟河最大;分布有三条较大的长年流水河流,分别是博拉德河、也拉曼河和无名河。连接线区域地表分布较多小溪、积水潭和干沟,对拟建项目有一定的影响。
5) 连接线区域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积雪、风沙、涎流冰、泥石流等。积雪灾害分布较广;风沙主要存在于K0+000―K18+900段;涎流冰主要分布与K4+340―K18+900丘陵段的局部;泥石流主要存在于博拉德河段,博拉德河较为年轻,泥石流重复发生的概率较高。
6) 筑路石材可在K24+520―K25+277.982段就地取材,博拉德河上游中砂分布较广,质量较好,数量足够。
7) 建议在间歇性河流K4+340―K4+680、K12+800―K13+280、K14+820―K15+560段内和常年流水河流K19+500―K19+610、K22+430―K22+490、K24+480―K24+520段内设计相应等级的桥梁通过。以避开洪水冲刷和泥石流袭击。
8) 建议在地势低洼点、干沟、小溪处增设涵洞,并在路基两侧一定范围内设置挡水堤,引导洪水从涵洞通过,防止地表径流淘蚀路基。
9) 建议对重要桥梁、涵洞进行施工图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详勘),使重要桥涵的设计依据更加充实。
分析该案例,通过对河谷地形地貌、地表径流、最高洪水位以及积雪、泥石流等的调查,提出在有关地段设计桥梁和涵洞,并建议对重要桥梁和涵洞进行详勘,这一点既没有否决钻探、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勘察方法、手段的互补性和组合拳的功效,而且通过工程地质调查为下一步详勘钻探指明了方向。
6.结论
工程地质调绘在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这种最基本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和方法将长期有效。重视工程地质调绘就是重视地表广度方向岩土工程信息的收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程地质调绘与钻探、井探、坑探、槽探、垌探、物探、化探、野外试验、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地位,它们是共存互补关系。工程地质调绘与钻(井)探等深度方向信息采集手段的组合使用,将使岩土工程勘察的结论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经济、安全、有效、实用。
岩土工程工作者务必重视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充分发挥工程地质调绘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关键字]工程 地质勘察 地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61-2
工程地质勘察中运用到的勘查手段和方法主要有:坑探、物探、钻探、槽探、井探、动探和触探等多种方式。调查研究并分析拟建工程场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资料和技术信息。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建设的进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经过科学仔细的地质勘察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1 工程地质勘察中地质问题
1.1 地形地貌方面的特征
地形地貌方面的特征在建设工程中影响非常大。如在地势较为广阔、平坦的地区,对于建筑物建筑条件要求不高,可以减少甚至完全不需要进行场地整平工作,这就对于节省土方工程开支起到极大作用。此外,在这些地势较为广阔、平坦的地区交通方便,这也会材料的进场运输费用的节省了很多预算。且在这些地区,不会受到来自地形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有利于后期的城市和工业发展。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可将建筑场地分为以下几种:即开阔平原场地、河谷地上的场地、地形起伏湿著的场地、较宽阔的溶蚀洼地中的场地、山麓或河谷斜坡上的场地等多种。建筑条件因场地不同而异,根据场地特征选择针对性的地质勘察方法。如在河谷地上的场地,应垂直于阶地的延伸方向进行勘探线的布置;对于较宽阔的溶蚀洼地中的场地,先需要进行地震法或是电法查明基岩的埋藏地形特征,之后再按照这种特种布孔;对于地形起伏湿著的场地和山麓或河谷斜坡上的场地应该根据自然地质现象和微地形特征来进行坑孔的布置。
1.2 水文和地质结构方面的条件
通过对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过程中由地下水引发的危害隐患。水文地质勘察中应对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绝对标高和季节变化幅度以及水样的化学分析等进行科学的勘察,判断对建筑工程的腐蚀性,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工程稳定性。地质结构主要是指土石的成土特性、厚度变化、产状、各层士石的性质等。地质结构对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结构、基础埋置深度,施工方法以及保证建筑物稳定的措施等方面,地质结构的勘测是保证建筑经济、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一旦在建筑物影响所涉及的深度内出现不良的土层,就会因此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选择安全经济的基础建筑方案必须要通过地质勘察来对地质结构进行了解分析,确保万无一失。
1.3 动力地质方面的作用
动力地质方面的作用对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如河流侵蚀、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库坍岸、地震、岩溶、多年冻结等多种地质作用,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为了能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通常地震区进行建筑时要考虑地震的场地效应等因素;在岩溶地区淤泥层埋藏较多,一旦打算地质的动力作用就会造成基岩顶面不平、土层厚度变化强烈等情况发生。因此,在建筑建筑工程设计之初,就应对复杂的动力地质方面的作用进行地质勘察,依此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2 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在基槽或基坑开挖以后,发现真实的岩土条件与设计之初的勘察资料并不相符;在建筑工程开工以后或使用期间,出现未预计到的地基土、边坡体、地下水变化等,这些都需要对工程进行重新施工勘察监测,并对已发生的变化做出对工程的影响评估。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工程地质勘察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工程地质勘察其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勘察地质的构成,根据地质构成选择基础处理方案,其次就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根据力学指标来对工程总体造价进行预估。地址结构在地下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无法用肉眼进行对比评估,只能靠专业的钻探勘察来对地址结构进行评价。同时,建设场地的唯一性和勘察成果的无可比性,就要求建筑单位必须在工程地质勘察行业中选择资质高、专业强、操作细、结果真的地质勘察单位来对建筑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这也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工程顺利施工和节约成本的重要基础。
2.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质量不高
目前仍有一些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质量不高,其中甚至还会出现错误。这也由多方面造成,有的工程地质勘察单位为了多接地勘工程,采取低价竞标,在中标以后为获取更多利润,在外部勘察过程中就开始弄虚作假,再到后期的土工试验和水文监测等,多是以参照附近工程的报告出具结果,胡编乱造,存在很多不真实性。在提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时,该省不省,不该省的都省略了,出具的表格全是无效数据,需要附图说明的地方没有附图说明,报告中文字不多却是废话连篇。
2.3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不当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工程地质勘察部门采取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由于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不同,其地基承载力压力定值根本就无法确定,其次压裂两侧土层亦然无法确定和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这不仅造成了建筑单位资金成本的浪费,同时提供的参数和质量评估报告就无可参考性,造成建设单位的信息失真。因此检测单位和工程地质勘察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规范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监测工作负责,选择合理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并帮助施工单位选择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2.4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首先在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般多是由建设单位来对工程地质勘察单位自行选择,由于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知识点的缺乏,对于工程地质勘察的认识不到我,对工程地质勘察单位的选择要求不高,出于节约成本考虑,对于技术方面的要求不高,只要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出具钻探成果即可,所以,往往会选择资质不高但是报价相对较低的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其次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均有勘察单位独立完成,在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等过程均无有效监管,对于勘探单位的工作量并无规定,工程地质勘察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目前对于施工图的审查工作也仅仅是对后期的地质勘察成果进行的审查,建筑单位只需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数据说得过得去就行。这就造成了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数据有的严重失真,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无法判别力学指标的精确性。
3 工程勘察方法的确定
3.1 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主要有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等,其中载荷试验发是确定承载力各种方法之中最为直接且最为准确,但由于工期、造价和场地要求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只能适用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甲级建筑物;理论公式法中的土质抗剪强度指标C、φ值会受到现场取样和人为因素等影响较大,只能提供参考意义;规范查表法在许多地区并无成熟的地区经验值,用土工试验数据和标贯击数查表得出的承载力值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只取低值,上部荷载较轻情况下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偏小,其实这样的承载力特征值已经失去了科学意义。
3.2 压缩模量确定方法
一般通过室内压缩试验就可确定粘性土的压缩模量,但是砂土的压缩模量在目前仍无具体的规范和规定来对其检测方法确定,通常在实践中采取通过标贯击数计算得出压缩模量、直接给出经验值缩模量、通过变形模量换算得出压缩模量等方法,其中经验值法只能是通过查找工具书,给出大概范围,并不能得出具体数值。通过标贯击数计算得出压缩模量、直接给出经验值缩模量、通过变形模量换算得出压缩模量等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得出的数值大相径庭。
4 小结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无可替代,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施工、设计、监测,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确保建筑过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健,刘军,贾兴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及重点[J].四川地质学报.2009(04).
关键词:F253.3质量管理;乡村公路;路面改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加大对乡村公路路面进行改建工程的质量管理, 这样是为保证提高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所做的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路面的工程质量就是公路工程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因此,为了可以使新建公路或者改建公路可以畅通无阻,并且可以真正为社会主义经济腾飞做出应有的作用。只有控制好乡村公路改建当中的每个过程,才能建设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公路。
1、乡村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
虽然对路面的改造投入许多的资金,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质量管理,许多的公路完工后,使用没过几年就出现许多的质量问题,同时在没有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就得需要进行各种修维修以及许多的维修经费。这样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给社会产生了不好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⑴施工人员素质低。从事施工一线的工人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平时主观能动性差。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上较为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漠,工地使用老、弱、病、残人员和童工的现象较多,使得事故频发。
⑵材料质量不过关。由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材料的用量大并且种类繁多,大多数施工企业只对材料进行了抽样检测,无法遏制材料的滥竽充数、掺假的现象。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自身的成本,使用一些破旧的安全网,在市场购买的用于施工工地的安全防护用品价格低廉,破旧的安全网和伪劣产品暗藏杀机,也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⑶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施工时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关系到之后施工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用的机械设备流动性大且种类繁多,施工单位进行抽样检查时质量差的设备往往会被遗漏掉,而且有些施工机械设备年久失修或带“病”作业,使得机械设备的质量没有得到很好地保障,最终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2 控制乡村公路建设的措施
(一)应该做好施工前的地质条件勘查工作
在施工前如果做好地质条件勘查工作的话,那么就可以在公路的改建之中取得良好的效益,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公路工程建设中, 只要可以调查出建设区域地质的条件, 并且根据地质条件, 同时充分利用路基稳定的地质条件, 并且绕开那些不利地质因素的影响, 那么就可以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 保证公路稳固以及稳定, 使得公路工程建设可以达到经济合理以及安全可靠的双重目的。
(二)公路勘察的主要任务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初步工程地质勘察以及详细工程地质勘察这三个阶段,同时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完成自然环境下的区域性、区段性、地区性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并且为公路设计、施工可以提供坚实有力的证据。
①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即就是为研究各工程方案场地内的区域性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有必要的工程地质的勘察,并且可以提出工程方案比选的地质依据。同时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可以进一步做好工程地质的比选工作,并且可以初步选好设计方案、工程场地以及初步设计文件可以提供出必要的工程地质的依据,工程地质选线工作,就应该交由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地质以及工程专业人员来共同进行。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各种因素,并且配合路线方案的设计,同时进行有必要的现场踏勘以及重点路段的调查,并且对其反复的对比,以及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则是最少、工程建设对于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进行施工。
②详细工程地质勘察
根据选定的设计方案以及技术要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来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勘探工作的重点因该布置在不良地质以及特殊性岩土路段及工程构造物的位置,勘探点的间距、数量、深度,应该满足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并且为确定公路的路线以及工程构造物的位置,编制出施工图设计的文件,提供出准确以及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使之设计以及施工的依据,可以避免因地质资料同实际情况不符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以及正常的使用。
(三)材料的选择
在对乡村公路进行改造施工前,为了能够对施工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首先在选择沥青原材料时应当进行管理控制。沥青原材料大体上包含有粗、细集料等,对细集料的选取,应严格的控制细集料中各种颗粒的含量,加大沥青混合料之间的粘合性。,质量监管人员对购买的包括粗集料等原材料应当具备质量合格证。应选择粒径大小合适以及具备良好的硬度的粗集料,加强沥青的抗疲劳性。在各种原材料的放置上,使得各类原材料独立、分类的放置,不能长时间的放置原材料,不符合使用标准的原材料予以清除。
(四)控制好沥青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和目标配合比的设计是沥青的配合比设计两大重点。其中,在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时,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管理,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按照相应的配合比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的目标设计,通过马歇尔实验,把沥青的使用量确定出来。在做好目标配合比设计后,下一步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要严格根据目标配合比的各项数据资料,对热料仓材料比例的进行统计,最终对生产配合比进行检验。
(五)严格控制沥青的拌合
在确保乡村公路的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中,首先要严格的对拌合设备的选型进行监管。应考虑拌合设备的生产性能,还要有除尘的能力,在拌合设备工作中,应该准确地进行统计和阅读数据,通过以上几方面,施工单位应当选择良好拌合设备的,并对其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运输沥青材料时也同样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在其运输时,选择运输设备时应尽量保证的具有大吨位运输设备,按照摊铺设备的需要安排运输设备的数量,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急刹车现象的发生,控制好沥青材料运输温度。
3、公路施工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利用、改造以及保护
在公路施工因该遵循着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以及动态设计的原则。施工单位应该配备着经验丰富的工程地质的技术人员,同时应该及时的发现问题,应该充分意识到,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应该对地质现象以及地质规律的认识则是不全面的,这个时候应该有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并且对照之前的勘察设计的方案,并且应该及时的发现新的问题,应该通过合理工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其一则是保证好工程本身的正常使用以及运营,其二则是保证不会因为修建工程而使得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对于周边地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保护。
在路基路堤的施工之中应该注意观测路堤填筑过程中或者之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同时也应该对路堤施工进行动态监控;要对乡村公路中的不良的地质、特殊的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应该使用施工的监测、以及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应该使用补救措施,在边坡开挖之后,一旦发现它有失稳的趋势之后则就应该立即给业主反馈和设计单位,同时及时使用最为适合的加固措施,这样的话可以避免边坡失稳。
总之,在现代公路事业日益发达,交通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的今天,公路运输势必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帮助,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公路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技术。严格规范,谨慎认真的做好每个步骤,严把质量关,更需要全面增强施工管理,精心设计并提高施工技术质量,保证乡村公路路面改造的施工质量,使其延长使用的寿命,为带动乡村的经济以及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与文献
[1]许凌云.当前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管理的有效措施.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常见问题;对策
地质勘查就是要依据经济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地下岩石、水位、地貌以及矿产的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地质勘查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目前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地质勘查的技术、方法等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地质勘查工作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传统的地质勘查相比实现了新的发展与进步。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查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地质勘查的精准对于工程效益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我国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常见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工程项目建设也逐渐兴起,基坑以及基础开挖的深度逐渐增加,工程建筑的风格存在很多差异,平面以及立面也不同,使得地质勘查以及结构设计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原有的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已经不能与当前的设计标准相适应,也就出现了一定的地质勘查问题。
1.1 地质勘察的技术问题
工程建设地质形态上的问题主要是不能科学准确的对地下的物体,形态分布进行掌握,不明空洞无法判断,土层的部分以及埋深不能准确的确定。岩土参数上,无法获取岩土的原状,室内和室外都不能开展岩土层试验,如残积土、粗粒土以及风化岩等试验[1],试验不能顺利开展也就无法准确掌握岩土层的主要参数,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工程勘察技术问题
一些工程地质勘查单位所提供的勘测报告,并不是由地质师撰写地质章节,缺少专业的责任以及校对人员对编制报告进行检查,地质报告没有经过科学严格的把关,使得报告以及测绘图纸中存在很多漏洞。并且目前地质勘查中,挂靠资质的现象比较多,使得审查的难度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勘测设计企业的形象,使工程的报批时间无限延长。
1.3 工程勘查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查中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比如概念混淆、勘探地点不够合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方法比较滞后,勘查工作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等。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查中,使用的方法,计算的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地质的适应条件与物理意义上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地质报告中对于地质条件的描述也不够科学,无法准确的对工程地质进行界定,缺少专业的论证数据,容易遗漏参数[2],结果导致报告出现错误。并且还有一些地质勘查人员出具的地质勘查报告中没有地质结论,甚至存在先下结论后勘查的行为。
1.4 地质勘查人才不足
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的竞争,地质勘查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就需要强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工程地质勘查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地质勘查能力,有效解决地质问题,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需要地质勘查人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总的来说,培养人才其实也是为了留住人才。
2 我国工程地质勘查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强化工程地质勘查的监督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工程地质勘查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勘查合同以及要求进行,防止勘查单位随意开展勘查活动,甚至出现越级的现象,努力做好勘查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查中,需要对施工现场中的所有勘查活动进行监督审查,监督审查工作应由专门的监理人员进行负责,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虚假记录,随意布孔等问题[3]。此外,还需要对地质勘查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报告重点数据、资料等进行分析,检查结束后,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稳定性的评价、论证,对勘查内容进行审核,避免出现描述性的报告内容,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开展技术论证,保证工程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更加专业、真实。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监督管理不仅需要政府以及监督部门的管理,还需要勘查单位强化自身管理,促进勘查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2.2 建立完善的地质勘查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地质勘查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全面落实是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顺利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管理制度就是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与优化。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职能分化,使每一位工程地质勘查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责任意识,能够积极认真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后,还需要制度的执行与落实,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教育,使其认识到地质勘查质量的重要性,能够积极认真的投入到勘查工作中。
2.3 科学布置工程地质勘查任务
地质勘查企业需要明确勘查的新技术与勘测的参数等内容,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对于地质勘查工作出现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明确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从细节上对问题进行处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能够有效落实,注重地质勘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应用标准和使用规则[4],加强勘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新的资料与数据需要认真分析,然后再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勘查工作中,明确地质环境和工程项目间的联系,更好的为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保证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4 强化地质勘查人员的教育培训
地质勘查企业需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集中最新的地质勘查技术,找到适合工程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机遇,科学的对理论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并向地质勘查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地质勘查人员需要做到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勘查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地质勘查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促进工程地质勘查水利的提高,保证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高效推进。
3 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地质勘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需要重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明确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常见问题,并根据问题采取有效地对策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促进勘查水平的提高,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丽男.水文地质勘查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作用[J].科技与创新,2015,16:30+33.
[2]张亚分.煤田地质勘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视界,2015,33:261+295.
[3]曹源,师明川.浅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2:79-80.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
目前,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发展的现状而言,我国的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发展,相对而言是比较完善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的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了提高。我们在庆幸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同时,也应深刻的认识到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正视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发展存在的缺陷问题,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现场的具体环境,在综合分析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对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过程的安全性,使之可以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要求的分析
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调查的质量通常取决于测绘地区的自身条件。在进行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测绘地区,进行一次全方面的考察工作。在对测绘地区的考察过程中,应侧重对测绘区的切割状况、岩层条件、地质地貌、井泉存在状况进行全方面的勘测。经过一定的分析与探究,能够通过对测绘地区岩土物理性、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情况判断测绘地区地下地质的整体结构,提高勘察的质量。另外,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在测绘区存在大量植被的情况下,遇到的勘测条件不明显的状况,如果还是照搬常用的、传统的勘察技术与方法进行相关的工作,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效果可能达不到岩土勘察的工作的总体要求。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结合测绘地区的实际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进行岩土勘察的工作,以期达到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具体目标,促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相关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二、关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应用意义的分析
(一)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地质测绘工作范畴是,对确定的测绘区域内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以及地理地质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的工作。同时,对相关工程的地质条件作出初步的判断与评价,并形成一定的书面资料。从理论层面分析,这些资料能够为工程选址的地质、水文勘察、桥梁隧道位置等施工勘探方案提供相对可靠的参考资料,有利于技术人员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整理的分析资料,通常对工程的地质测绘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完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地质测绘的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规划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地质测绘工作为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选址、施工建设、地质勘探、资源开采等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意义
现阶段,我国与国外的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发展水平,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方面,我们应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之上,积极的改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应用的技术与方法,从而实现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既定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过程,成为我国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GIS技术作为现代化技术,其自身融合了数字化测量、一体化测量、扫描矢量化、数据处理等特点,对于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创新与完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提供了精确度极高的地理信息数据。规范化的数据,在促使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实现规范化、智能化的发展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遥感技术应用与意义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RS)的应用,逐渐成为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进步与完善的重要表现。因RS技术自身具有时效性强、经济性能优越、监测数据准确等优势,所以较好的弥补了传统的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地质勘察中地质勘察图像不清晰、地质数据不准确等缺点。不仅提高了勘察地质图像的分辨率,而且为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后期,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将RS技术适当的应用于勘测区域,一方面可以提高岩土勘察地质测绘的水平,有效的避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出现严重的方向性失误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在确保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水平上,节约勘察的的工作成本。
(四)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我们必须及时的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根据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应的技术。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程中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以往传统手工绘制图纸中出现的问题。科学的提高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图纸的精准度以及勘察的工作效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中,直接利用现代设备将勘察得到的数据自动生成电子数字地质图纸,同时借助专业的绘图、编辑软件进行一定的修改与完善。从而有效的避免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出现严重的错误,影响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需继续努力探究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实际发展状况,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化技术提高测绘的精确度。使之可以在实践的运用中,不断的得到完善与改进。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容易在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岩土勘察工程地质测绘项目工作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黄亮,曾航.关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7)
[2] 李军,常利敏,邓小宁,李靖辉.地电成像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以西虎岭景区岩土工程勘察为例[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3] 王龙,章长松,王小清.岩土工程勘察在水下隧道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6)
[4] 周亚明,吕才能.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 中国西部科技. 2009(03)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水理性质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提供了准确的地质资料,保证了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对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的勘查,从而对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工程地质的简要概述
我们将人类活动范围内进行的工程施工中有关问题的研究、调查以及解决的措施的一门科学称之为工程地质。人们研究工程地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对施工场区以及周围环境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考察,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分析和预测在某个地质条件下,工程施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依此为依据来选择最适合的工程地质施工地点,为有关的可能会出现的有害的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地质工程在设计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稳定性。
能够提出对岩良的建设性措施;能够准确的鉴定岩土的成分;能够分析并确认岩土组织的自然属性对地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上述三点是地质工程主要的研究内容。但是,地质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是有针对性的,可以专业的回答在工程施工方面遇到的地质问题,并能够给予相应的解答,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质的实地勘察来了解工程地质问题,以及通过相应的措施和解决办法来确保地质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二、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都没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导致工程在建造或是使用过程中由地下水对岩土的侵蚀等引起基础下沉或是建筑物开裂等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充分的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从而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情况资料。目前水文地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应着重评价地下水对岩土结构、建筑物的影响和作用,提前预测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危害,以便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2、地下水与建筑地基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该将地下水与地基设计相结合,从而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来为地基的设计和选择奠定科学的基础。
3、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对建筑物的影响、人为活动下地下水的变化和对建筑物的影响等都是水文地质勘查中应该着重勘查的内容。
4、不同地下水情况对工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对其重点内容进行评价。比如,工程有部分基础是处于地下水以下的,那么就应该把评价内容重点放在地下水对砼和钢筋的腐蚀性上面;如果基础是以岩土层来进行施工的,则需要对地下水对岩土层的软化、崩解和胀缩作用进行重点的评价;某此建筑基础层中存着松散、粉细砂和粉土等,这就需要对流砂及管涌等情况进行重点评价;目前在地下水位许多时候会进行基坑作业,。这就需要对渗透性和富水性进行试验,并对土体沉降和边坡失稳等情况进行重点评价。
三、岩土水理性质
岩土水理性质指的是在岩土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对于岩土而言,岩土的水理性质以及物理性质都是相对重要的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对岩土的变形以及岩土的强度造成影响,部分的性质还会对建筑物稳定性造成影响。在以前勘查的过程中,较为重视测试岩土物理力学的性质,忽视岩土水理性质,在评价岩土工程的地质性质时,不具有全面性。
要想全面了解岩土的水理性质,需要了解地下水赋存的形式、对岩土水理性质所起到的作用,并了解岩土的水理性质。按照地下水在岩土中赋存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结合水;第二,毛细管水;第三,重力水。结合水可以分成弱结合水以及强结合水。
对于岩石的水理性质进行测试,主要的方法有五种:第一,透水性;第二,崩解性;第三,胀缩性;第四,给水性;第五,软化性。透水性通常的表示方法是渗透系数,通过进行抽水试验,可以获得渗透系数。崩解性主要指的是岩土在浸水湿化以后,破坏了土粒的连接,土体崩散以及解体的特性。岩土崩解的特性和土颗粒成分、结构以及矿物成分有很大的关系。胀缩性主要指的是岩土在吸水以后,自身的体积变大,失水以后,自身体积减小的特性。岩土胀缩性主要是颗粒表面的给水膜在吸水以后变厚、失水,就会变薄。给水性主要指的是受到重力的作用,从孔隙以及裂隙中,饱水岩土流出水量的特点,采用给水度表示。岩石的软化性主要指的是岩土体在浸水以后,力学强度有所降低的特点,通常的表示方法是软化系数,利用软化系数,可以分析岩石耐水浸以及耐风化的能力。
四、地下水可能导致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可以随着季节和降雨的多少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在地下水动力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导致岩土工程危害的发生。
首先,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包括水位下降和上升造成的危害,导致前者发生主要因素是人为的一些活动,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经常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质恶化等,尤其是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是,导致后者发生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地质因素的影响(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气温等)、人为因素(工程施工),但是通常情况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通常地下水位的上升可导致坍塌、管涌、建筑物失稳等危害的发生。
其次,地下水动压力的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地下水的压力作用是比较弱的,也不会对地质工程造成什么危害。但是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包括流砂、管涌等。
五、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高度重视在水文地质中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地质勘查的质量,在工程地质的勘查过程中,不仅仅要深入的研究水文地质问题,还要重点研究和岩土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第一,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研究地区的气象水文特征(包括季风情况和气候的湿润程度)和地形地貌(水系、地貌的侵蚀情况、地质环境等)等内容;第二,地下水位的情况。主要是要注意最近几年该地区的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以及有效的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等内容;第三,科学有效的分析含隔水层情况。其主要的分析内容包括对这两个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等内容进行勘察。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含水层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其厚度和深度等。
其次,重视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在工程地质的勘查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做好以下工作来保证获得精准的水文地质参数:及时测定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地下水压,即要做好压水试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并根据压力和入水量的关系绘制成最终的P-Q曲线;用几何法测量和确定地下水的流向,用充电法测定地下水的流速;做好工程地下水位的测定工作,凡在工程地质勘查的过程中遇到地下水层时,都需要及时的测定其水位。
结束语
近年来,工程地质勘查发展的速度较快,其作用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断的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对建筑物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地质勘查时,做好水文地质工作的勘查,不仅能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这将对地质勘查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岐山.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0,(16).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问题方法;内容报告
一、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1、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2、地勘部门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
地勘部门提出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并不乏错误。现某些地勘单位为承揽工程,低价中标,为获取利润,从勘察外业起就弄虚作假,后期的土工试验、勘察报告也是参照附近工程的胡编乱造,造成勘察报告的不真实性。一些报告中该省略的不省略,不该省略却没有;不该附的图附上,需要的表格又没有;文字不多,却废话连篇。
3、勘察方法不对
一些勘察部门用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一种误导,是不科学的。试想,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都不一样,究竟取用哪一压力定值来作为地基承载力。
4、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察是由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组成,整个过程只有勘察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漏洞,是勘探单位的“良心”活。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二、工程勘察方法的确定
1、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8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主要有3种: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而在2002版和2011版中仅有原则性的规定: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用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是最直接最准确的,但经常会受到场地、工期、造价等种种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仅用于较重要的甲级建筑物;理论公式法确定承载力,关键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φ值的确定,C、φ值由于在现场取样及测试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求得的承载力值差别较大,仅供参考;工程经验法实际上应用的还是查表法,因为许多地区并无成熟的地区经验值,对粘性土而言,用土工试验数据和标贯击数查表得出的承载力值往往不一致,为安全起见,取低值。
2、压缩模量的方法确定
粘性土的压缩模量较易确定,通过室内压缩试验即可得到;而砂土的压缩模量,其确定方法就含糊不清,规范中也无具体规定。实践中大体上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标贯击数计算得出;二是直接给出经验值,经验值都是通过查工具书得到,且往往是一个大致范围,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三是通过变形模量换算得出。工程实践中由以上三种方法确定的压缩模量值往往有较大差异。
三、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1、选址勘察
(1)目的。选址勘查是指对工程场地的地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2)选址阶段的勘察工作。1)对工程场地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震、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信息以及气候、自然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2)工程现场实地踏勘,初步了解场地的土层结构情况,形成原因和大致成型年代,主要土层、地下水位等情况。3)对附近区域的建筑物规模、结构、地质资料等情况有所了解;4)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复杂,现有资料不能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信息,应当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及勘探工作。
2、初步勘察
(1)目的。1)对在建建筑的地基稳定作出评价;2)为建筑的总体平面提供必要信息;3)为工程的主要建筑地基施工发案提供参考资料;4)如遇不良地质现象提交防治方案。
(2)主要任务。1)对场地地质初步了解。2)对地下水水位和冻结深度有个初步了解3)查明场地中不明地质现象,范围,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3、详细勘探
(1)目的。1)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建筑地基,提出相应建议;2)为建筑地基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工程资料;3)为建筑地基的加固和处理提供工程资料支持;4)为不良地质情况的防治提供地质资料。
(2)主要任务。1)详细勘查主要采用的手段以原位测试、勘探和室内试样检测为主。2)复杂场地或一、二类建筑物,详细勘探点宜按主要柱列线布置;对其他场地和建筑物可沿建筑物周边或建筑群布置;对重要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3)要以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钻探勘探孔深度。如果地基需要进行变形验算,部分勘探孔可以底基层压缩深度。4)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时,原位测试井、探孔数量级所取地质试样,应依据地质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或类别进行确定。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部位,应依据设计要求、地基情况进行确定。
4、施工勘察
1)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2)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3)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需进行有关地基监测工作。4)地基处理、加固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5)地基中溶洞或土洞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6)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进行观测及处理。
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文字部分
1)勘查工作的任务和概况;2)是否存在影响建筑物地基不稳情况存在及其影响程度;3)工程场地的地质土层结构、强度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4)低下水位的深度、水质情况、变化情况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5)在地震设防区划分场地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判别饱和沙土及粉土;6)对建筑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提出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意见,尤其对地基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地方检出建议;7)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2、图表部分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 3)土的物理力学性试验总表。重大工程根据需要,绘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地质分区图、地质柱状图或综合地质柱状图和有关试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