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质量管理核心

医疗质量管理核心

时间:2023-12-14 11:3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质量管理核心

第1篇

1 依法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的基础。虽然我国尚无院前医疗急救法律法规,大家期盼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仍未出台,目前无全国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相关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急救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急救中心应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的工作特点及工作性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工作制度和各级人员职责,还必须制定并执行院前医疗急救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主要包括: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流程,转运患者及特殊情况处理的规定,长途转运患者的规定,医疗急救特需服务管理规定,院前医疗急救病历管理规定,院前医疗急救护理查对制度,院前医疗急救消毒隔离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措施与处理预案,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等。

2 加强管理,成立质量控制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核心是院前医疗急救质量,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应与急救中心组织机构相一致,由中心领导及各科室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职责、权限,建立中心、科室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对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管理起到了保障作用,为使这一管理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成立中心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科室质量管理组,明确机构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重点深入调度科、急救科和车管科进行现场督查,对科室的工作质量标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3 科学管理,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质量标准

3.1 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评价方法

标准化是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的基础,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质量标准,标准化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急救中心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质量标准已迫在眉睫,急救中心应根据院前工作特点及工作性质,结合急救中心评审有关标准要求,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新技术的要求制定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融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为一体的质量标准。结合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特点,必须制定120电话受理评价方法、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和病历质量评价方法,重点做好120电话受理和患者现场救治工作。

3.2 中心与科室签定绩效考核责任书

急救中心既是医疗机构,同时也是公共卫生机构。近年来实施绩效考核,必须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与分配办法,制定各科室绩效考核责任书,并与科室签定绩效考核责任书,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测评,考评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激励和引导全体职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并要求科室落实绩效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急救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在责任书中明确科室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包括科室管理、学习培训、行风廉政、业务工作等,主要技术指标为救治有效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一次性灭菌物品合格率100%、常规器械消毒率100%、每班救护车消毒率100%、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危重患者处理率100%、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3%、日常急救途中病死率≤1‰、回车率≤3%、平均到达现场时间≤15 min、甲级病历率≥90%,处方合格率≥95%、满意度≥93%。

4 落实到位,加强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监控

4.1 加强教育,调动质量改进的积极性

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使急救中心全体人员提高认识,熟悉各项规章制度,急救人员要注重院前医疗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遵循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执行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质量标准,积极参与到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中。

4.2 加强领导,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

中心领导、中层干部应经常深入科室,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两级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对质量控制做到全程动态管理,正确运用前馈控制、过程控制、终末控制,实现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

4.3 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

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监控是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促使工作质量标准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必须落实到位,并将与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监控相关的重点制度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如把好人员准入关,未取得执业证的医务人员不能从事临床工作,未经岗前培训的急救人员不能单独从事临床工作;抓好工作流程的管理,保证呼救电话受理、合理调度、及时派车、赶赴现场、现场抢救、途中监护治疗、医院交接等工作环节质量。

4.4 加强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的检查

科室对照绩效考核责任书做好自查工作,中心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管理委员会按月进行抽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按月在绩效考核会上通报,通过绩效考核以促进质量管理。

5 强化责任,实施绩效考核

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科室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管理委员会行使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一次考核。考核评价对质量管理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十分注重做好院前医疗急救质量考评工作,每次考核均要求考核人员严格执行标准,不徇私情,考核结果与科室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科室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与措施。

综上所述,院前医疗急救质量控制通过重点抓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立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制定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质量标准、加强院前医疗急救质量监控、实施绩效考核这五个重点环节,将显著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并不断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收稿日期:2012—07—1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03

作者单位:650106 昆明,云南省急救中心

第2篇

[关键词] 病历; 书写; 流程; 意义

[中图分类号] R197.3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62-01

Prepare case file writing process in quality control,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gulate case file writing, improve the case file writing quality. Meaning Convenient medical personnel memory the case file writing basic norms and“ core medical system ”. ResultsThrough training after execution, our college each post-anesthesia case file writing quality obvi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procedure applies to level 2 hospital medical staff.

[Keywords] Medical records; writing; process; meaning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病历书写质量是医疗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的重点。崇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1]和13个《核心医疗制度》[2],将病员从首诊至出院全过程编制病历书写流程,旨在进一步提高二级医院病历书写质量,供同行参考。

1 编制依据标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 方法:按照《病历书写规范》时间顺序和核心医疗制度,结合医院历次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专家组督导、检查中病历存在的缺陷,将病历书写过程程序化。

2.1 病历书写流程:(见图)

2.2 组织培训: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结合13个核心医疗制度,对照流程讲解“下一步”,强调病历书写时限,规范书写格式,不断提高内涵质量。

2.3 健全院、科质量管理组织,加强科室质量管理,院级和科室质控组定期和不定期对在科运行病历进行重点质控。规范交接班本、术前讨论记录本、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等。

3 结果:医院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组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全员质量责任,并通过对全院医务人员分期培训,医务人员人人知晓核心制度。每月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进行检查,甲级病历率分别上升0.45%和0.72%,本院各临床科室病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4 结论:通过试行,本院医务人员全员知晓核心制度,全院病历书写质量得明显提高。本流程是我院质控科首创编制。二级医院管理方法和水平仅适用于同级医院参考。

参考文献

[1]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家卫生部医政司编.(2010年版).

第3篇

1 质量改进的基本概念

1.1 质量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比过去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它是注重过程管理与环节质量的一种方法。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在不断的改进中得到完善的,而这种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在质量改进的过程中,要树立只有起点,没有终止的质量进取意识,培养职工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质量服务理念,质量改进就是要不断的研究医疗市场,研究患者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不断从质量的战略高度来改进我们的工作,调动全体职工参与质量管理,使医疗服务工作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

1.2 质量改进的涵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做事情一定要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②适合患者健康的需求和利益;③质量改进是一种活动过程,有其主动性;④质量改进要讲效果、效率。这是质量改进的最终目标;⑤质量改进是一种不断完善的措施,它关注问题的发现,原因的分析,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在质量改进过程中,我们应树立为患者服务的责任心,要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尽职尽责,关注每个程序,用“慎独”的精神认真工作。

2 环节质量管理是持续改进的关键

环节质量管理,强调以预防为主,改变过去“救火”状态,能有效地确保目标的实现。按照《包头市中心医院质量管理控制办法》改变了管理模式和检查方法,建立了部门责任制,谁的部门谁负责,谁的任务谁完成的分工责任制;各职能部门每周定期不定期检查,检查所管科室的工作完成情况,将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上报质控办,每周交工作总结;职能科室不定期与医院总值班进行早会交班,汇报工作情况。

临床、医技科室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微控质量的关键层次,是医院管理的第一线。科主任、护士长及医技科室主任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代表、决定着整个科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因为,科主任及护士长处于技术操作层和医院管理层的连接点上,他们操纵着医院整体的质量,他们具有无与伦比的管理能量,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从基础环节抓起,对新上岗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训,保证医疗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医疗质量管理不出现断层,扎扎实实的从基础抓起。

作为医疗质量集中反映的病历和医疗文件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医院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力求将医疗护理文件中的缺陷和差错消灭在其行进的环节之中。目前,我们采取科室自查、医务科、护理部进行职能检查,质控办进行跟踪检查。质控办设立了2名专职副主任和1名护士长做此项工作。分别对运行病历、出科病历以及终审病历进行抽检、审核。护理工作也是如此。让技术专家走上质量管理的前台,因为专家处于质控上游,具有实时质控的优势,重大技术活动几乎都在专家的视线之内,医生、护士无力与专家争辩,体现了专家质控的权威性,说服力强,使环节质量管理对医疗安全与提高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实现了内涵质量的稳步提高,实行院领导周巡查制,每周由巡班院领导带领质控办及相关领导进行检查,上查职能科室,下查临床、医技、总务后勤等

相关科室,并作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有处理意见。这样,使院领导对所管科室起到促进作用,协调了医疗、护理、行政三方面的合作,代替了单打独斗,使整个医疗团队有了良好的沟通,提高了办事效率,使医院工作有序进行。

3 持续质量改进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

持续质量改进已成为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质量改进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航行,质量改进贯穿于医疗诊治的全过程,不要设想一时质量提高了,就认为质量没有问题,所以,质量管理无须惊人之举,切忌浮躁,把质量改进提高到战略高度,扎扎实实地抓好内部管理,摆正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存在的或检查出的问题,只有不断改进才能保证质量品质。以患者为中心这是质量改进的思想基础,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患者的需要,减少医疗缺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改进的永恒目标。

第4篇

关键词:科级质控;PDCA;医疗质量与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2011年我院共发生有效投诉及纠纷206人次

由此可见,对医患沟通、工作责任心、核心制度、诊疗常规工作方面监管的缺失是患者投诉及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1.2方法 运用PDCA循环质控方法在医院临床、门诊、医技部门开展全员医疗质控执行标准培训;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严格进行全程医疗监控管理,最终达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目的。

1.2.1全员培训医疗质控执行标准

1.2.1.1每年开展1~2次医务人员质量意识、医疗安全教育。

1.2.1.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诊疗、技术操作常规等内容,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执行标准。

1.2.1.3加强对新员工、实习人员的岗前培训,加大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注重医院品牌形象的树立。

1.2.1.4医务人员对医疗质控标准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

1.2.1.5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分层培训、管理,并建立人才技术档案。

1.2.2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

1.2.2.1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服务规范、工作认真负责,将患者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

1.2.2.2恪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做好首诊、首问负责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及诊疗常规,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及合法权益,不越权越级行医。

1.2.2.3对突发事件不隐瞒,对力所不及的事情及时向上级汇报,以减少负面影响及对患者不利因素的扩大态势。

1.2.3严格全程医疗监控管理

1.2.3.1选拔科室优秀的业务骨干为科室质控员,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科级质控组织,充分发挥科级质控管理作用,完成从患者就医直至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努力较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1.2.3.1.1对科室每位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内容的培训,主要内容为医疗安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意识。

1.2.3.1.2科室质控员首先应熟悉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及方法,质管科将相关内容制定成手册,人手一份,让每位医务人员熟悉质控标准。

1.2.3.1.3建立医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科室对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日常医疗技术行为、医疗纠纷或投诉次数等考核内容每月有信息记录,目的是让全院医务人员重视并参与医疗质量管理。

1.2.3.1.4细化规章制度落实等方面的奖惩细则,加大奖惩力度,主要是核心制度落实、病历文件书写、处方质量、专科理论及业务技术水平、医患沟通、医疗纠纷及投诉等方面的奖惩。

1.2.3.2始终坚持管理与监督并重的理念

1.2.3.2.1科级质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控方案、落实目标、计划、效果评价及奖惩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2.3.2.2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讨论,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向院级质控部门反馈。

1.2.3.2.3检查科室质量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医院规章、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1.2.3.2.4重视对医生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近年来的跟踪调查,医患关系80%源于沟通不好[1],医务人员不善于倾听,倾听是发展医患间良好关系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沟通技巧[2],做好此项工作,可以充分了解病情,减少漏诊、误诊,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

1.2.3.3全面落实六个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

1.2.3.3.1抓关键制度的落实,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解决医疗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月按标准督查医生核心制度、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实施情况,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演练,确保快捷、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

1.2.3.3.2抓关键质量的管理: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制定具体评分标准、奖惩措施,坚持科室、医院两级审查在院和出院病历,保证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5%以上。院科两级质控组织联合督查毒麻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及管理;保证科室各类急救设备处于功能状态。这些管理,对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等环节质量起到保障作用,为取得预计的终末质量提供质量保证。

1.2.3.3.3抓关键的工作人员:质控科负责对科主任工作的监管,科主任对业务骨干、思想有波动、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差、新上岗人员要加强监控。

1.2.3.3.4抓关键的服务对象:科室高度重视对危重、疑难、新转入、手术、有纠纷隐患患者的诊疗服务工作。

1.2.3.3.5抓关键的环节:危重抢救、医患沟通、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环节。

1.2.3.3.6抓关键的时间:交接班、早夜班、节假日、特别繁忙和易疲劳的时间段。

1.2.3.4对影响诊疗活动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调研,有计划、针对性地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做好持续质量改进工作。

1.2.3.4.1科室组织医生从患者角度讨论医疗质量,寻找阻碍医疗质量提高、影响医患关系的症结及因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进入下一个质控循环。

1.2.3.4.2将每月各项医疗质量检查结果记录于医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根据奖惩条例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

2 结果

通过加强对科级质控组织的管理和监控,我院2012年~2014年发生有效投诉及纠纷114例、医疗纠纷及投诉发生率比前3年下降了43.06%

3 结论

巧用PDCA方法加强医院科级质控组织的管理和监控,真正发挥了其作用,做到了全员参与质控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总之,计划是写好要做的、实施是做好所写的、查核是看所做的、处置是指导下一步质控工作重点,运用PDCA进行循环医疗质控,让我们的工作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相关制度,重点监控核心制度:医务科将不定期检查门诊、住院部各种登记记录,对出现的问题汇总,下发不合格报告单。并于院周会上予以通报。

2、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落实“三基”训练,将“三严”作风贯彻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每月进行一次“三基”考试,考试内容以专业眼科知识为主,穿插基础理论。汇总考试成绩,装订如“三基”考核档案,对考试不合格者,及时通知补考。对再次考试不合格者,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3、核查新制度的落实情况。

4、对于客服反馈的医疗问题深入相关科室进行调查,及时给与解决、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反馈客服。每周对反馈问题汇总,在院周会上通报。

5、按时完成各项考核表格的上报工作。

6、本季度决定安排一次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质量和安全意识,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7、本季度将安排一次全院的医德医风考试,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我院的医德医风教育。

(二)病案管理

1、建立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与质量检查制度:包括门诊病历、门诊处方、检查申请单、检查报告单等,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在《简报》中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2、充分发挥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严格按照会议讨论结果,重新修订《病历月度考核方案》,并下发通报到各相关科室。

3、每周二、六对住院部的运行病历进行检查,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汇总,下发不合格报告单,按我院的考核方案进行处理。并在《简报》中通报检查情况。

4、对上交的终末病历严格按照《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填写《病历质量评分表》,符合甲级病历要求的,装订后于病案室进行归档。对于不符合甲级病历要求者,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改。每季度末将对本季度的所有病历检查情况汇总,在《简报》中予以通报。

5、接待复印病历人员,完成日常病历复印工作。

6、整理病案室,对病案室病历重新打标签,决定采购书立,以达到病案的整齐摆放。

7、认真完成病案的借阅工作。对借出时间较长病历及时催促,尽快规档。

(三)其他

1.认真完成院领导下达的各项指示工作。

2.人员安排:医务科计划招聘干事一名,协助处理日常工作。

以上为医务科第二季度的工作计划,我科将按照计划,稳步、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

第6篇

【摘要】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用科学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医院管理就是根据医院工作的实际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使医院获得不断更新、不断前进的源泉。

【关键词】医疗质量 医院发展 作用 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体制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对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认识,将促使我们在新世纪更好地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首先,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质量第一”是我们必须贯彻的方针。加强医院管理,狠抓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常抓不懈的主题,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这不仅为争取患者、占领市场和发展医院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而且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医疗行业要谋求自身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健康需求,为人们提供适合要求的健康产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出贡献,就应该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如果医疗质量差,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而且还会因质量、安全等问题影响医院甚至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第二,抓质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巧妙地概括了“质量”在发展中的内在含义。近年来,医疗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医院的命运,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新形势下医院的竞争,就是医疗质量水平的竞争。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市场,关节点在于能赢得患者的认可。卫生事业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机制引入卫生领域,医院之间竞争是必然的,医疗质量在竞争中已经越来越显示出了竞争的分量。医疗质量高,病人就愿意来,产生的效益也就好,医院的生存发展也就有了保障。反之,一个没有医疗质量作保障的医院,将少人问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向衰亡亦是必然之势。

另一方面,医疗质量又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单位,医院工作人员是治病救人的“使者”,医疗质量提高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就有了保障,就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客观上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抓好医疗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无疑会惠及医患双方,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第三,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是医院竞争的手段。

医院要适应市场变化,对社会需求高的项目要扩展、强化;对社会需求少,正在萎缩的项目,要坚决压缩、合并;要结合实际,开展具有特色专科、专病门诊或新技术、新项目,以特色吸引病人,以特色培育新的增长点,激发医院生存的活力。医院要在不增加病房、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院的成本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要实现此目标,医院必须对可用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及时发现潜在的瓶颈,并通过平衡流程中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大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要实行医疗服务流程的动态分析和管理,使医疗服务处于动态的适应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可以在低谷时不浪费医疗服务供给,在高峰时增加服务的提供量,构建高效、精干并充满活力的新型医疗机构模型。

医院的成功有赖于每个人的努力,在于每个人每个环节的管理,只有对每一项操作、每一项服务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医疗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医院的产品就是医疗,医疗服务是外延产品,要想吸引大量顾客(患者)前来消费(就医),就需要在产品(医疗)和外延产品(医疗服务)上下工夫。因此,往后,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 狠抓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对此,我们应该格外重视,成立了医疗护理质量委员会,完善了各项医疗制度并形成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施了一系列保证医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我院实行病历质量四级质控,一是科室质控员对全部病历进行逐项检查,及时发现病历书写中出现的任何细小问题;二是科室主任对住院病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杜绝不规范病历的上报;三是医疗文书评定小组对归档病历进行终末质量抽查,每月对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小结并通报全院;四是院领导不定期抽查运行病历和门诊病历,经常组织本院检查组督查病历质量,对不合格的病历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我院实行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加强了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加强了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巩固了我院在当地卫生行业中的权威地位。

二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1 充分发挥医务处和护理部的管理职能作用。医院转变机关职能部门长期以来被动应付的局面,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既治“标”又治“本”,改进管理模式,将各项医疗质量指标列入年度计划,并将目标分解至科室,制定管理细则和“医护质量综合评定标准”,明确各级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责、权、利,调动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医疗质量管理。此外,机关还主动深入一线,向患者发放医疗、医技工作调查反馈表,寻找阻碍医疗质量提高的症结,限期整改,并积极协调各临床科、临床科与医技科间的矛盾;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重点查处违规、违纪事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患关系。坚持质量检查分析讲评制度,定期在院周会或全院大会通报阶段质量状况,加大奖惩力度。

2 充分发挥退居二线老专家的参谋和监督作用。医院聘请退居二线老专家作为顾问,通过参与重点查房、重大手术、病历审查、质量监督、医疗问题剖析、阶段质量讲评等,充分发挥帮带和监督作用,并及时向医院提供质量和安全信息,为确立质量管理目标和决策提供依据。

3 加大医院质量管理社会监督制约的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将针对工业产品和服务行业的质量问题建立社会监督制约机制,医疗服务也不例外。这种监督制约将逐渐从软制约(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向硬性制约发展(法律和经济制约),从而使这一社会制约层次具有群众性、法制性和经济赔偿的性质。

三 凝练核心理念,铸造医院品牌。

理念系统的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是现代意识与医院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也是医院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的反映。其一旦在医院形成群体心理定势,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员工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支配员工行为,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持续不断的宣传,用自身的表率行动,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引导全院职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逐渐形成医院的风格与文化。医院核心理念的提炼要避免雷同,切忌空洞的大话、套话,也不要单纯追求辞藻的华丽,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医院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医院个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医院精神,并以此给人以理想、以信念、以鼓励、以约束。

总之,医疗质量管理决定了医院的发展,而要抓好整体医疗质量,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终末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萍,张乐辉,马利,等.医院评审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6.

[2] 徐德志,李红英.经营管理创新与医院跨越式发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

[3] 徐武仪.加强科室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89.

[4] 江波昌,张宝库,王玉华.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现状及趋势.中国医院管理,1995,6:16-18.

第7篇

我国传统医德倡导“大医精诚”的精神,医疗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医务工作者,同时又应该是白求恩精神的继承者,在人民的健康面前、在最宝贵的生命面前、在履行医务人员的职责面前,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要坚持仁术济世的精神,积累厚厚的“德”与“行”,才不负于这个时代。

******集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集团内各医院医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质量管理。由其制定专业质量考核方案,对各医院实施质量考核评估等。通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力争使集团医院在同一专业上统一质量标准,结合各地区托管医院的实际情况,开展JCI的研究和试点,稳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行JCI评审,建立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引导医院向重质量、重安全、重服务、重绩效的方向发展。医院评审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护服务品质、医药费用、病人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等绩效内容为核心。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管理者必需树立质量管理重于泰山的意识。所谓医疗质量意识,就是指医院的每个工作人员在思想深处时时处处都装着医疗质量这个问题。而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假如病人在医院诊治的过程中,医、护安全都没保障,那就说明你这家医院的医护质量有问题。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新形势下医院的竞争,就是医疗质量水平的竞争。医院要生存,就需要有病人。卫生事业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机制引入卫生领域,医院之间竞争是必然的,医疗质量在竞争中已经越来越显示出了竞争的分量。医疗质量高,病人就愿意来,医院的生存发展也就有了保障。医疗质量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单位,医院工作人员是治病救人的“使者”,必须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尽力地治疗和挽救每一个伤病员。否则,则有悖于医德规范,有负于“白衣天使”的崇高荣誉。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对一些最为基本的操作环节不重视、责任心不强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反复强调的“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都会讲、会背,然而病人的利益包含哪些内容却不甚清楚。要知道病人的利益,除了少花钱,看好病之外,更重要、更大的利益是医疗安全。病人到了医院,把生命都交给医院了,还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宝贵、更重大呢?因此,医护人员的责任重于泰山,绝不是一句空话。医务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任何一个检查、治疗环节都要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都必须一丝不苟,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否则就会出差错、事故,甚至大事故,就会损害病人的根本利益,当事者则要负刑事责任。因此,医护人员,特别是年青的医务人员,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警惕,清醒地认识到医护工作确实责任重大,要把医疗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满腔的热情、极端负责任的态度,精神高度集中地去做好每项检查、治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确保医疗、护理的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作为质量直接管理者的科主任、护士长要利用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结合本科的实际,举一反三,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意识教育、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教育要形式多样,体现自主原则,变被动为主动受教育。差错事故纠纷的责任者一般都能主动地从差错事故中吸取教训,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在院科两级管理中,分层次发挥医务人员的作用,由医务人员自己讨论医疗质量上的问题,充分发挥医学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作用。再次教育要及时持久,医疗质量意识教育的及时性与长期性并存。质量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育的长期性必须与教育的及时性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医疗服务不能与工业化生产相比,有其特殊性,但对质量问题特别是发生质量缺陷时,是进行质量意识教育的好时机。及时性强调“第一时间”观念,无论质量优劣者,在第一时间进行强化,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还要从教育效果上评价,医疗质量意识教育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其效果的评估也应建立、包含在具体的质量检查标准之中。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狭隘的质量观,对医院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社会性提出新的要求,对医院质量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提出更广泛、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医院不仅提供良好的医学技术服务,还要求能提供良好的心理、社会、生活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并以现身说法、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启发大家,教育大家,使全体工作人员真正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

***医疗集团****总裁从医疗工作的角度,对医疗安全提出了十条具体要求。结合卫生部关于“医院管理年”的精神,集团医管部要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了医疗质量控制管理。重申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要求各科主任要将安全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要责任到人,会后各科组织自查。通过自查,找出存在的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及时整改。

医院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救死扶伤的场所,更应该重视安全工作,加强责任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舒适、洁净、安全的就医环境。要努力实践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坚持落实医院各项制度,建立健全门、急诊和各项医疗安全责任制。广大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医疗质量重于泰山的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程,业务上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医院管理部门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手段,重视事前、事中的服务质量管理,形成规范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切实保证在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管理不善、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的医疗机构和工作中不负责任、推诿病人、服务态度恶劣的医务人员,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第8篇

一、成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组负责制定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工作。下设八个专业组,负责进行专项检查,分别是质量管理组、病案管理组、处方管理组、血液管理组、临床专业一组、临床专业二组、护理一组和护理二组等,每个专业组成员从各检查医院抽调质控、院感、病案、药剂、临床和护理等专业专家组成。

二、检查安排

时间

第一组

第二组

7月29日上午

市人民医院

中大五院

7月29日下午

省中医院*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

7月30日上午

市第二人民医院

遵医五院

7月30日下午

香洲区人民医院

侨立中医院

检查时间:

三、检查内容及项目

按照《*市医疗服务质量检查表》和《护理工作检查评分表》,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管理组:查各单位上半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情况。重点是管理年上半年工作措施、取得的成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情况,包括院科两级质控、医疗安全控制、核心制度落实等。

2.病案管理组: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情况,抽查内、外、妇、儿科归档病历各5份,另抽查上半年两专科危重病历10份,按照国家新的病历质控标准打分,统计甲级病历率和丙级病历数。

3.处方管理组:查单位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的情况,抽查门诊处方100份并统计处方合格率和平均每门诊处方费用,查合理用药情况,抽查精麻药品处方50份及精麻药品管理情况。检查兴奋剂管理情况。

4.血液管理组:查血库,抽查输血病历,考核医生的临床输血知识等。

5.临床专业一组:查手术与非手术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

6.临床专业二组:查门、急诊和ICU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考核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以及传染病防治(手足口病、登革热等)知识掌握情况。

7.护理一组:查落实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的情况,护理安全管理。

8.护理二组:查手术室、ICU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检查方法

实行分组交叉检查,共分两个组,第一组组长由李异明担任,第二组组长由周丕明担任。

采取实地查阅资料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安排医院汇报,不进行现场反馈,检查结果在8月份全市医疗质量管理检查通报会上通报,并以文件形式下发至相关单位。

五、相关要求

1.各受检单位要做好工作安排,配合检查内容准备好2008年1—6月份的质控信息报表、病历、处方等。

2.各受检单位要如实反映情况,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3.各受检单位安排人员引导检查。医务(教)、质控、护理等部门要安排人员配合检查。

第9篇

1.1制订医院医疗管理计划。医院管理部门依据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和指令以及地区整体卫生规划要求,并结合社会对医疗的需求情况,根据医院所有的医疗资源,以全院医疗工作为总纲,制订各个部门的工作计划,分为远的医疗管理计划和近期的即将执行计划。1.2合理组织医院医疗技术团队。按照医院医疗管理工作计划的规定,科学地组织医院医疗技术力量,内容如下:医疗组织机构的科学设置和调整,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合理分配、科学调度,医疗技术人员的岗位调整与日常排班、建立高效的职能部门和领导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达到最佳。1.3制订医院各项医疗规定、章程和各项制度。医院的各项医疗规定、各项章程和各项制度的修订,是要完全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法规以及相应要求,并够反映当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临床医学的发展。要从提高医院医疗的技术水平出发,从整合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方面出发,科学地制订适合本医院的各项规章、各项制度,比如:医疗管理责任制度、各级人员工作职责、执行诊疗常规流程制度、各项技术科学操作规范等。1.4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医院的工作要比其他行业的工作内容,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变化因素,有些也是无法预知的。所以要做好所有医疗活动中的各项调控工作,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是常规性的任务,既要保证整个医院处于应有的状态,又要能处理随机工作中的随机问题。所以医院医疗活动的协调内容繁多、环节相对比较复杂,在诊疗工作中,时常有不协调的情况发生,比如在某些急诊患者的诊疗工作中,不好确定病情属于某学科等问题,所以要在充分掌握情况,掌握其主要规律,经主要部门共同研讨,才能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协调与合作制度,使医院的医疗管理处于一种惯性状态。1.5检查和评审医院医疗工作。医院医疗工作的评审,在医院医疗管理管理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医院管理是否是科学标志。在医院检查评审医疗活动中,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要建立科学完善相应制度和章程,这样才能正有助于评审工作的开展。第二、确保制定的各项制度、各项章程准确实施,使医院工作中的医疗检查和评审更加科学化,这才能保证医院评审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2医院医疗管理的基本内容

上述医疗管理的职能是从管理功能角度阐述了它应做到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可视为管理的基本内容,而这里要谈的是从管理业务项目角度,说明管理的基本内容。2.1医院诊疗组织的管理。诊疗组织是医疗活动的组织保证。没有诊疗组织,医疗活动无从谈起。因此,加强诊疗组织的管理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诊疗组织的管理在保证诊疗活动的有序、相对稳定的同时,应当重视适时地变革。2.2医院医疗技术细分化管理。医院医疗管理是技术规范的核心也是医院医疗工作中心环节。临床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医疗管理日益呈现各种形态,包括精细化、综合化、系列化和实时化等。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依靠行政部门,还需要各科室的合理配合,以及医务人员的自身管理。2.3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医院医疗工作面向的社会中的人,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则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门,这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发展。针对医源性方面的因素、医疗技术方面的因素、药源性方面的因素、医院卫生学方面的因素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关键在于医院医务人员树立医疗安全的观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采取预防措施。医疗安全管理既是医疗行政部门的职责,又是政治部门和后勤保障部门的职责。医院的领导者更应时刻放在心上。2.4对医疗管理的几点建议。做好医疗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每一项操作、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把影响质量的问题控制在最低范围内,才能是取得最好的医疗效果和最高的公众满意度。但通过日常的医疗行为监管仍然能发现大量的不安全因素,针对全过程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特提出如下建议。要有全员参与、全员行动的质量管理的理念,真正让医院的每一位员工参与进来。医疗管理服务于医院的各个工作岗位。从接到的各类投诉案例看,投诉几乎涉及各个科室,从为患者挂号到为患者取药,从医生诊疗到护士护理,从医院卫生环境到饮食安全,从临床各个科室到后勤各个部门,都要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管理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医疗管理必须做到全员参与。不断的质量检查,考核指标的完成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质控方法。按照医院评审考核标准应常规性的对重点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寻找质量缺陷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进行定性分析,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医疗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质控可采用环节管理和终末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经常开展质量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工作。当前大部分医院员工不够了解与自已工作岗位和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管理办法;有的医生甚至不清楚现行的医疗核心制度,有些年轻医生甚至不熟悉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和操作的规范;部分科室的中层干部不清楚自已应该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也不够不关注质量管理,造成本科室全体成员精神涣散、医护人员医疗缺乏规范、技术水平不断下降,医疗纠纷投诉经常发生。所以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质量培训,如熟悉工作制度、熟悉操作规程、熟悉诊疗常规、熟悉护理常规等内容的培训,对于提高全院职工对现行制度、规范内容的知晓程度来指导其医疗行为,避免医疗工作中失误。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实行统一招标,主渠道进药,杜绝医疗服务收入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现象,狠抓收受药品回扣等现象。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加强医药费用管理,杜绝不合理收费。实行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收费透明度。

3讨论

作为医院的管理工作者,我们现在应该着眼于整个医院资源的整合,找出管理的创新模式,并用高瞻的眼光看待整个卫生行业,力求各方共赢,推进整个医疗管理工作的进步。

作者:苑仁坤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医疗保健中心

参考文献

[1]袁春云.“浅谈医院医疗管理”[J].《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134-136.

[2]易学明,杨宝林.“对医疗质量管理本质的再认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3(22):170-172.

[3]曹荣桂.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第10篇

一、基础情况

全院现有职工人,其中执业医师人,执业助理医师人,药剂师人,开设病床张,院外门诊个。

二、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1月底,全院完成门诊人次量人次,其中急诊人次;完成住院治疗人次,治愈率为%,好转率为%,逝世亡率为%;平均每一患者住院日为天;抢救危重病人人次,抢救成功率达%,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床位应用率%,单病种治愈好转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把持标准。全院业务收入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人均门诊费用为元,平均每一出院人次费用元。从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分辨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及人均住院天数的降落,可以看出,医疗收入比去年有所上升,药品收入有较大幅度降落,两者所占比例逐渐趋于合理,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让利宽大患者的根本目标,“以药养医”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良,进步了现有资源利用率,体现技巧含量,讲究投入产出,保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等宏观调控机制已施展作用。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压减支出,减少糟蹋,进步效益的目标。

三、医护质量管理程度不断进步

一是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医院管理的核心肠位,今年,在持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制定了《xx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量把持网络,调剂和充本质控和业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形成了全院高低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严重毛病事故的产生。

二是保持以两种效益为保障。一方面请求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不要有以“救命恩人”自居的思想,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请求行政工勤人员不要有“低人一等”的思想意识,要有为临床一线服务就是为病人服务的胸怀,坚固建立全院一盘棋,当好主人翁的思想。在全院领域内正确处理好了两种效益的关系,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是一切服务以病人满意为标准。我们定期征求病人及群众意见,持续聘请社会监督员,针对群众提出的热门难点问题,联合医院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参加医药招标采购,降低成本,减少损耗,进步效益,病人住院天数仅为4天,减轻了病仁攀累赘。在检查、诊疗过程中保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掩护了病人的权益。在门急诊工作中,积极摸索调剂诊疗流程,规范导诊服务,基础缓解了“三长一短”的难题。在院务公开方面履行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制,药品及检查项目费用公示制,掩护病人知情权,尊重病人选择。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让病人明明确白看病”的争创百姓放心医院运动,博得了病人的信任。

四是强化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开展以“优质、高效、低耗”为主的“卫生管理年”第二主题运动。按照医院质量系统和考核内容保持了医院季度考核、月考核和院领导不定期深入科室的工作制度,基础形成了年终有评比、季度有检查、月月有考核,考核成果与绩效工资挂钩,逐步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四、人才造就和临医学教导成绩明显

xxxx年我院共到县市级医院进修4人次,其中急诊医学一人,妇产科一人,放射一人,管理一人。通过培训,明显进步了我院的业务程度与管理程度。

五、硬件建设著有成效

为进步医院诊疗程度,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改良就医环境,经院领导努力争取,我院门诊楼项目顺利实行,并于年终投入应用。年内医院先后投资1。2万元生化分析仪一台、制氧机一台、急诊科抢救床1张等,使得医院的诊疗程度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急诊科成立创造了必定的基础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 分管院长;查房;医疗质量;医院管理;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c)-0162-02

院长查房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1]。通过分管院长查房能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重点控制环节质量,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我院从2006年1月~2010年12月实行分管院长查房,通过5年的实践,对分管院长查房的做法、流程、效果等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提高分管院长查房的效果,促进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1 分管院长查房的做法

1.1 查房安排

每月第1周由分管行政副院长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人员检查科室管理、制度落实、医院环境以及职能科室工作情况;第2周由分管临床业务院长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和部分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检查医疗质量、护理质量以及临床科室工作情况;第3周由分管医技业务院长带领相关职能科室和部分医技科室负责人检查医技科室工作质量;第4周由分管安全的副院长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人员检查工伤急救、医疗安全、医院安全等工作情况。

1.2 查房时间

一般每周四下午,遇特殊情况可以调整时间,但必须保证完成查房任务。

1.3 查房内容

按照“山西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考核内容要求执行制定“医院科室质量考核标准”。临床科室重点检查:危重患者诊治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控制、病房管理、“三基三严”考核等;医技科室重点检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检查报告质量、医疗设备使用维护情况等;职能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科室管理、科室工作等。

1.4 查房流程

职能部门制定查房计划分管院长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现场查房听取科室意见了解科室对医院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临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关系等检查结果汇总现场反馈院务会通报书面反馈提出整改措施职能部门落实整改情况和科室绩效工资考核挂钩资料登记归档[2]。

1.5 查房要求

准备工作到位,职能部门事先准备好科室医疗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各科室在查房时必须科主任护士长到场陪同,检查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与弥补。严格检查到位,依据医院制定的考核标准认真检查,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对科室重复出现的问题给予重点督查。认真落实到位,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职能科室要认真对待,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科室严格落实,对不认真落实的科室要和考核挂钩。

2 分管院长查房的效果

2.1 促进了科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分管院长查房是对科室各项工作一次全面检查、考核、评价、改进的过程。通过查房,科室接受了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对实现PDCA循环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3]。科室对查房中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查房后及时召开科室质控会议,重点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查找发生原因、制订整改措施,严格落实到位。实行分管院长查房可以促使科主任更加关心本科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业务发展情况,可以促进科室管理,有力调动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2 提高了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分管院长查房可以加强对运行病历的监控,尤其对山西省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3项一票否决项目和29项单项否决项目重点检查,如入院记录是否在24 h内完成,病程记录中有无明确的诊断依据,病情变化时和辅助检查结果有异常时有无分析、判断和处理记录,抗菌药物使用是否规范,病程记录能否及时准确反映病人病情变化,规定时间内有无上级医师查房情况,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有创检查操作知情同意书是否完备等。通过分管院长查房对各级医师查房行为、临床诊断处理、医疗文书等环节质量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使医疗文书书写逐步规范[4]。

2.3 强化了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

通过重点检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死亡、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山西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规定的15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促使各科室在临床医疗工作中能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了医疗安全。医疗安全要常抓不懈,建立分管院长下科室的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5]。对查房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提出医疗安全预警,尽早采取干预、防范措施,采用分管院长查房和职能科室质控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变终末质量控制为环节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前移,尽量把医疗缺陷抑制在萌芽状态,使医疗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到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6]。

2.4 协调了各科室之间的工作

协调工作是分管院长查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了各科室工作中的困难,促进了相互理解和支持。查房中要认真听取科室的工作汇报,对临床科室的质量管理、技术水平、人才培养、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结合职能部门对科室检查的情况,分管院长对科室工作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有利于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较严重问题,尤其是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及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制订全院性对策,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2.5 加强了领导和科室之间沟通交流

实行分管院长查房是深入科室调查研究的过程,通过分管院长查房能及时了解医务人员的思想状况,可以收集到医务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领导和职工的感情交流,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在分管院长查房过程中,采取了科主任参与查房,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相近交叉学科还能增加相互了解等[7]。

3 医疗查房的体会

分管院长重视是搞好查房的关键,有利于掌握第一手资料,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分管院长查房作为医院管理以及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一项制度常抓不懈。查房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自查自纠,解决认真改进存在问题。

职能部门要正确认识到分管院长查房的作用和意义,要有的放矢做好查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通过查房,解决各科室在管理方面、医疗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分管院长查房促进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要认真追踪分管院长查房的效果,职能部门对科室要给予客观真实的点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查出的问题要做好反馈,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追踪,督促科室积极进行整改,提出整改意见,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整改达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分管院长查房要与考核挂钩,查房中进行的管理质量考核、医疗质量考核、“三基考核”等结果必须要与科室考核挂钩,与评比先进、职务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提高查房的严肃性,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工作的主动参与性,提高了主人翁意识。

做好协调工作是分管院长查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要帮助临床科室解决实际问题,对在查房时所发现的问题,指示职能部门进行调研,限期落实和督办,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分管院长查房是将分管院长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主导作用与职能部门的检查监督作用有力结合在一起的全新医院质量管理模式。采取这种具有前馈质控和环节质控性质的分管院长规范化综合性查房,可以动态了解和掌握全院各科室工作质量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和控制,使全院的各项工作处于受控状态,这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等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牛江平.医院基本管理制度与规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27.

[2]牛江平.医院管理流程图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39.

[3]赵丹凤.浅谈我院院长业务查房的做法及成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10)201-202.

[4]李景波,张勇,吴昊,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76-279.

[5]郭丽敏,王丽姿,刘晶星,等.实施医疗安全查房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2):913-914.

[6]赵宁志,刘文华.现代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的探讨[J].华北国防医药,2007,9(4):21-23.

第12篇

目前,医院临床科室门诊质量管理有如下现状、特点:

1.1质量监控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师大多采用轮换制,由各专科派出,流动性较大,因此不能确保质量监控的系统性、连续性。

1.2质量监控的困难性

临床科室门诊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健全,可操作的指标少,有实际意义的指标少,标准不统一,缺乏标准化,缺乏完整的监督体系。

1.3质量缺陷反馈的及时性

临床科室门诊质量产生具有快速性,时效性和风险性大,质量缺陷特别是医患纠纷发生多、发现早,采取措施弥补和纠正的机会小,不易被掩盖。

1.4影响质量因素的广泛性

医院质控监管部门、临床科室、医师个人、患者、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临床科室门诊质量的管理。

2构建临床科室门诊质量管理体系途径

2.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和会诊制度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详细询问病史,要有初步诊断,凡门诊2次得不到确诊的患者提请上级医师诊治,上级医师仍无法确诊可申请门诊疑难病会诊或转至上级医院治疗,以求提高门诊确诊率。

2.2准时出诊,不随意停诊、换诊

(1)坐诊医生应按时到岗,准时接诊病人,不得早退、中途脱岗,着装整齐、佩戴胸牌。(2)医院定期更新门诊排班表,各科室应确定好门诊排班交至门诊办公室,如遇出门诊医生不固定的科室,应在更新门诊排班表之前,正常上班时间内将排班表及出诊医生联系方式交至门诊办公室。(3)坐诊医生因故不能按门诊排班表正常出诊,本人填写“门诊医生停诊申报单”,由科室领导签字同意后,并指派同级同专业医师替诊;于开诊前一日下班前将“门诊医生停诊申报单”报送门诊办公室办理停诊手续。如遇紧急情况不能提前办理申报停诊手续的,可先由科住院总医师或科秘书通知门诊办公室,事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2.3认真检查治疗疾病,与患者沟通,病情处理及时合理

坐诊医生应合理检查、治疗、用药,减少避免病人投诉。

2.4门诊处方合格率≥95%,门诊病历合格率≥90%

(1)门诊处方按照一般项目、药名书写、剂量、剂型单位、给药方法、毒麻药慢性病、配伍禁忌、处方用量及时限、处方权、签名几方面质控。(2)门诊病历按照“六有一签名”,即有无一般要求、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置、签名几方面质控。

2.5各种检查单书写合格率

检查单开错、漏开、项目不全、无诊断、术语不确切、内容不完整、紧急申请未在申请单的右上角标明“急”字样、无签名等应质控扣分,未实行电子检查单的还应字迹清楚。

2.6门诊日志登记率≥95%

坐诊医生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登记日志数与挂号数符合,符合率≥95%。

2.7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坐诊医生就诊患者发生病情变化需抢救时,应及时有效处理;非本科室患者其他科室要求协助抢救不能推诿。

2.8保证一次诊疗活动的完整性

应看完挂号患者方能下班(患者多的科室可根据医院规定进行限号处理),并安排好病人看回单的问题,确保诊疗活动的完整性。经过以上一系列的质控措施,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医师按时到诊率有大幅度提高,以往所存在的迟到、早退、随意停换诊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全年门诊无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特别是病人的回单的问题的得到妥当处置,患者满意度得到改善,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