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4:5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彩的文学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间文学艺术应当给予保护,对此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是否应当给予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应当给予何种知识产权保护则各执一词,这源于各方对民间文学艺术不同的认识和利益诉求。
学术界一般认为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模式有版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邻接权保护、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等几种。其实,在这些模式中,邻接权保护的对象并不是民间文学艺术,而是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这种保护模式不能作为直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选择模式。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等只能在市场环境中从一个侧面发挥作用,如地理标志保护只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护注册了证明商标或者地理标志的民间文学艺术,防止“搭便车”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能赋予权利人在市场环境中排除不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不能规定权利人的积极权利,而不正面确定权利人的权利内容,就无法准确认定他人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简言之,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属于辅的保护手段,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主要的、基本的制度要么是特殊权利保护,要么是版权保护。因此,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之争实质上就集中在特殊权利保护与版权保护这两种模式的选择上。
仔细比较可知,无论是在版权体系下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抑或是构建独立的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权利保护体系,都是在承认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性的基础上展开具体保护模式探讨的。以上两种主张在出发点上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具体保护路径上,主张版权保护模式的学者强调版权体系的包容性,认为在版权体系内建立特殊版权制度即可妥善处理该问题;主张特殊权利保护模式的学者则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客体的特殊性使其难以被包容于既有的法律保护制度之中,主张摆脱已经发展成熟、具有较固定保护范围的版权体系而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独立的制度构建。笔者认为,相比之下,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更具有优势。毕竟法律制度的使命在于确认和保护权利,而不在于维持现有的制度。
二、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之较优选择
(一)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权利保护制度的合理性
正如前文所述,选择特殊权利保护模式是因为民间文学艺术相对于版权客体的特殊性,这也正是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特殊权利保护制度的合理性之所在。
1.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范围大于作品范围根据《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及核心原则(草案)》的规定,民间文学艺术的外在形式包括以下4种:
一是言语表现形式,如故事、史诗、传说、诗歌、谜语、文字、标志、名称和符号;二是音乐表现形式,如歌曲和器乐;三是行动表现形式,如舞蹈、游戏、典礼、仪式和其他表演,而无论其是否已浓缩为某种物质形式;四是有形表现形式,如艺术品,尤其是素描、设计、油画(人体画)、雕刻、雕塑、陶艺、镶嵌、木工、金属器皿、珠宝、编织、刺绣、纺织、玻璃器皿、制毯、服饰、手工艺、乐器和建筑形式。这些表达形式中有一些属于作品范畴,如故事、史诗等,也有很多按通行标准不属于作品的表达形式,如没有浓缩为某种物质形式的典礼、仪式、陶艺,等等。这些无法归入作品之中的民间文学艺术完全无法适用版权法的相关规定,如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等。保护客体上的差异决定了权利内容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保护制度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2.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具有特殊性民间文学艺术在权利主体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版权主体的不同。首先,版权法的权利主体是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而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创作者通常是某一族群,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人。即使某种民间文学艺术曾经由某一个人所创作,但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社群群体的改造,这就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变得无法判断。其次,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是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民间文学艺术则必然处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之中。这一点与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是有区别的。再次,版权制度的权利主体是版权人,包括作者和受转让而取得权利的权利人;而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族群存在本身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不可能与在历史中积累、创造它的族群分开而让与他人。这也说明了版权体系的经济本性与民间文学艺术格格不入。
3.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不应受期限限制目前,包括《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定》在内,国内外的版权制度均规定了作品的保护期限。保护期限届满之后,作品便进入了公共领域,不再受版权法保护。这是法律为了保护社会公众利益而对版权作出的最有意义的限制。然而,民间文学艺术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的问题。民间文学艺术是社区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是各个民族成员共同的心愿。因此,即便是在某个族群已经式微乃至于消失之后,也不容许使用该族群传统文化的人对这种传统文化有任何歪曲或者任意利用。这不仅是出于对该族群的尊重,更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尊重。对于这一点,无论是有关国际公约、各国立法,还是学者之间,都不存在分歧。民间文学艺术无保护期限的特点与版权体系存在着根本差别。
(二)民间文学艺术特别法保护模式之制度设计实现
保护客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只能采用独立的特别法保护模式,笔者将这种特别法称之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在此,笔者就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做一个初步的设想。
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的原则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原则,学术界众说纷纭。《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及核心原则(草案)》提出的9大原则综合了多年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众多意见,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9大原则分别是:反映相关社区的愿望与希望的原则;平衡原则;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协议文书并保持一致的原则;灵活和全面的原则;对文化表现形式的具体特点和特性予以承认的原则;与保护传统知识互补的原则;尊重原住民和其他传统社区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尊重TCEs/EoF的习惯使用和传播方式的原则;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原则。
《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及核心原则(草案)》中所列的9大原则对我国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律制度有着很现实的借鉴意义。根据9大原则,笔者认为我国在设计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时至少应当遵循以下4个原则。
1.尊重和体现族群意愿原则。在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各不同族群的文化保护现状和实际需要,并将这些意见在法律制度中予以完全体现至关重要。族群是民间文学艺术的实际保有者,也必然是权利的拥有者和行使者。他们对各自所保有的传统文化的法律需求认识最为深刻。
只有从他们的意愿出发所构建的法律制度才可能是有实效的。如若只依理论和国际立法共识来构建法律制度,似有纸上谈兵之嫌。
2.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维持、传承和发展原则。这一原则也应当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的立法宗旨。这是因为:一方面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历经数千年仍散发着无穷魅力,让这些人类的无价宝藏永远流传下去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正是因为看到了民间文学艺术维持、传承的危机,全世界的有识之士共同发出了对这些文化进行立法保护的呼声。另一方面,在立法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对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促进。发展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民间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经过了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持续不断的创新。例如,中国的诗文化在两千多年的时间中发展出了五言、七言乃至于现代诗等多种形式;而每个民族的民歌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革新。民间文学艺术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持和传承。因此,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必须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维持、传承和发展。
3.保障族群正当利益原则。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过程中,族群的正当利益是保护的核心。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的所有立法意图,最终只能通过对保有民间文学艺术的族群的正当利益的保护来实现。族群的正当利益至少应当包括:族群内部对本族群所保有的民间文学艺术的各种使用;相关精神权利的实现;他人使用民间文学艺术时收取合理费用的权利等。族群正当利益的实现关系到民间文学艺术的切实保护,应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的原则之一。
4.利益平衡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指的是授予保有民间文学艺术的族群的权利必须适当,要保持与其他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保持利益平衡是任何法律制度的使命之一,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也不例外。民间文学艺术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它体现的是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因此,任何人均不能成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独占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民间文学艺术看成是本国的民族文化遗产,允许在不歪曲篡改的前提下自由使用。我国在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时为了保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有必要在制度设计中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和权利行使原则作出一些特殊规定,以保障社会公众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正当利用,避免形成某一族群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垄断。
三、结语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其他知识无可比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对于我国维护民族传统、弘扬华夏文化,扩大国际影响更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笔者认为,构建独立于版权体系的融合公法与私法法律保护手段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符合国际立法趋势,符合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具体国情,符合民间文学艺术这种特殊客体内在的保护需求。这种立法模式能够最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促进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利用和发展,因而应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俄]E.P.加佛里洛夫.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版权参考资料.1984年.7.
[2]参见WIPO:《传统知识保护的政策目标及核心原则(草案)》实体条款第1条(a),WWW.sipo.省略/sipo/ztxx/yczyhctzs-bh/zlk/gjhywj/200703/t20070319_145482.htm.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至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二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三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至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四
本书作者共计八百位左右,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集,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四十几位作家,共三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万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精华。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古典诗词文本,以其精美的文学样式、丰富深邃的情感内涵、深刻的思想内涵、亦真亦幻的画面等,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感悟、背诵、默写它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主动受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人文品格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的熏陶,在中国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哺育下健康成长。故此,我想从科学性、情境性、全面性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高效古典诗词阅读课堂的体会。
一、科学预设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题材丰富,风格众多,难易不同,内容不同,意境不同,艺术形象千姿百态。教学时,应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储备,把握不同古典诗词内容的深浅因素,科学预设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江南可采莲”)时,教学目标可如此确定。
1.认知下列生字:“采”“莲”“何”“戏”“间”“江”“可”“叶”“鱼”“西”等。
2.熟读、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3.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歌美在何处。
但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则应如此确定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其代表性词作。
2.说说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首词改写成记叙文或者写景抒情的散文。
二、将情境引入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既要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还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古典诗词教学的难度、广度、深度和节奏,采用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快速激发学生诵读、理解、品鉴、背诵、默写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请看我执教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时的几个教学片断。
1.情境导入
课前,将从网络上下载的4-6张以荷花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成PPT幻灯片,并打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的字幕,再插入贾鹏芳的二胡独奏《睡莲》为背景音乐。上课伊始,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上述幻灯片供学生观赏。如此,学生在欣赏美丽荷花画面、美妙音乐《睡莲》的同时,必定会随着PPT画面的翻转、音乐的旋律等仔细观看甚至低声吟诵这首诗歌。这个情境导入环节大约需时3分钟。
2.情境探究
鉴于课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文的下方配有美丽的荷花图片之缘故,阅读鉴赏时,教师无需另行设置情境,只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意弄明白下列几个问题就行:(1)从诗歌的意思看,荷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2)诗歌下面的荷花画面与诗歌中的哪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是一致的?(3)如果我们把诗歌中的第一句改成“毕竟西湖二月中”,是否可以?理由是什么?(4)请问,这首诗歌哪两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快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诗句。在正常的班级中,完成上述情境探究环节,大约需时20分钟。
三、全方位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元素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可谓篇篇都是流传广远、脍炙人口的,集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与丰富美丽的思想内容于一体的文学艺术载体。因此,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读与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还要引导学生按照古典诗词固有的节奏与韵律进行吟咏、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鉴赏其美丽的画面与意境,还要借鉴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元素,熏陶学生美丽的灵魂,以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古典诗词的文化品位,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美好情操,做一个“文也彬彬,质也彬彬”的有用人才。
比如,教学《江南》(“江南可采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山水田园诗时,应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先人在古典诗词中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景,是我国古代美好生态环境的浓缩。但是,近年来,由于有不少的人违背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对我们的地球母亲进行了贪得无厌的过度开发与索取,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这种破坏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将来就只能在古典诗词中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山水风光了。如此,则让上述古典诗词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与利用。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今后五年文联工作目标和任务,推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特制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关于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和“三创新”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发展先进文化,切实加强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提高文艺活动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改革,努力开拓文化产业,创造优秀文化产品,推进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和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
以“弘扬先进文化,突出地域特色,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加强组织、协调、服务,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协调指导所属各协会、各县(市)区文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
“十一五”期间,大型文艺活动要注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艺术创新,积极引导鼓励主旋律文化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密切结合我市项目带动、建设新型工业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大创编力度,打造文艺精品,使文化活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市文联每年主办两次以上大型文艺活动,各协会每年主办或联办一次以上大型文艺活动,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美术方面
每年举办2次以上美术展览,重点搞好“美术新人新作展”、“油画展”、“中国画作品展”。根据具体情况,每年组织1次以上考察采风、理论研讨等活动。(承办:市美术家协会)
2、书法方面
每年举办大规模书法展1次以上,“十一五”期间,在各个县(市)区创办1个书法培训学习基地。(承办:市书法家协会)
3、音乐方面
承办每年一次的全国音乐考级和省声器乐大赛;每年至少举办1次大型音乐赛事活动;适时为我市有成就的作曲家、歌唱家举办独奏、独唱音乐会。(承办:市音乐家协会)
4、舞蹈方面
每年举办1期以上骨干业务培训班,举办舞蹈家或舞蹈工作者成果展示宣传周活动。“十一五”期间,组建青年舞蹈团、青年模特队、小舞蹈家协会,每年至少举办1次大型舞蹈赛事活动。(承办:市舞蹈家协会)
5、戏曲方面
每年排演1台新节目,定期举办戏曲晚会,组织戏曲工作者体验生活活动。(承办:市戏剧家协会)
6、民间文艺方面
对我市城市农村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大调查,摸清全市民间文化资源的底数。每年举办1次全市高水平的民间文艺作品展。(承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7、社区文艺方面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全省十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原平”的发展方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文艺活动,进一步展示我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证明:文联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1、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
1月份,由市文联精心组织书法家协会的老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市民义务书写春联。翰墨飘香,春意融融,一副副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的春联把美好的新年祝福及和谐之声送进寻常百姓之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展示了我市书法家现场作业的高端技艺。
2、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结合文联实际,坚持以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为载体,加强学习,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活动中,文联全体人员在学习研讨了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讲话、摘要、讨论以及长远意义,提升了自身素质。
3、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文联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行创作,这更是时代立场、生活态度及其创作取向,是“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真正得以实施的创作源泉和创新动力。
4、原平市地方特色文化诗歌创作迈上新台阶。
5、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成功举(协)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书、画、摄影展览赛事。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6、成功举办文艺创作研讨会,打造本土艺术精品
7、各书法、美术协(学)会积极参与各展览、赛事及创作活动,成绩突出。
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文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从文联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促进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紧紧围绕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焕发文联组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抓文学刊物
针对近年来我市文学艺术良好的发展状况,市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梨花》杂志,克服了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的困难,今年全新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关爱下,新改版的《梨花》以丰富多彩的栏目版块和文艺形式,展示了原平纯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第五期特设“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专栏,记录和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原平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成就,力图展现魅力原平、和谐原平的崭新面貌。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及全市人民的好评,为我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创建了必须、必要的刊物平台,起到了与全省、全国优秀作家、作者交流的预期效果。另外,市文联与范亭中学合办校报《范亭园》,长期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迄今已出版发行了70多期。我们将一如继往地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抓文学创作
今年市文联推出了近10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包括: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呈现诗丛》套装,含雷霆《大地歌谣》、韩玉光《一九七零年的月亮》、赵泽汀和麻小燕合著《与一只蝴蝶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马增祥诗词赋》。出版社出版的贾良田游记《旅途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天涯丛书系列》之《神水扬波》等优秀作品集。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屡屡发表我市文学作品。
二月份:《梨花》杂志影响版“2010中国诗歌档案”出刊。《北京写作》发表丁页的组诗作品。《山西文学》第二期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诗刊》上半月二月号发表刘小雨组诗作品。
三月份:《人民文学》“瘦西湖杯”风物扬州全国征文大赛中刘小雨获优秀奖。《黄河》双月刊第二期发表王海英散文《酒事随笔》。《华夏散文》发表王海英散文作品《凤凰》。在《山西文学》发表《一个人和他的城》。《诗刊》上半月三月当代中国女诗人专号发表我市诗人丛林、麻小燕作品。
四月份:《诗刊》上半月四月号“每月诗星”重点推出诗人雷霆诗歌作品及评论。韩玉光获选2012年度中国十佳诗人。赵泽汀、韩玉光主编的《超超主义诗选》由出版社出版。《诗歌月刊》举办的“桃园杯”全国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二等奖。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宁波四明山红枫诗会。《诗选刊》下半月第四期发表诗人刘小雨诗歌作品。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五月份:在第二届国际红叶节“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中刘小雨获诗歌一等奖。《诗选刊》下半月第五期“第二届中国诗歌节陕西诗歌专号”发表刘小雨诗作。《黄河》双月刊第三期发表王海英诗歌作品。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二届太行山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韩玉光、帅树森赴西安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屈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中韩玉光获二等奖。雷霆、刘小雨诗作入选四川文艺出版社《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
六月份:《读者》第六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诗选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诗人雷霆、帅树森诗歌作品。《诗歌月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韩玉光诗歌作品。《五台山》发表张爱凤散文作品《云中谁寄锦书来》。由山西文学院与《诗选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韩玉光诗歌作品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七月份:《五台山》第七期诗歌专号收录我市诗人雷霆、赵泽汀、麻小燕、王海英、田长水、尚文才、丛林、刘小雨、帅树森、韩玉光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七期“五台山诗群”发表我市诗人苏志刚、杨妙川诗歌作品。
八月份:《读者》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华夏散文》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醋乡的日子》。《五台山》发表了王海英的散文《夏天记忆》。《星星诗刊》上半月8月号文本内外头条发表诗人雷霆诗作及创作谈。
十一月份:《人民文学》第十一期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人麻小燕赴湖南株洲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大型诗歌刊物《诗人村》在我市出刊。
十二月份: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红叶节暨“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颁奖仪式。《五台山》第十二期发表韩玉光小说《苏州往事》。《诗刊》青春诗会专刊发表麻小燕诗歌作品《祖国之书》。
3、抓艺术精品
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推出的很多优秀作品,经由市文联选送,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在“鱼水情”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作品展中,李卯生的书画作品《紫气东来》荣获优秀奖。在山西省双拥书画作品展中,刘开源的国画获一等奖、李海屿的国画获三等奖,李卯生、郭建扬、弓权的国画获优秀奖,李膺昭、杨满才、孙志刚的书法获优秀奖。
影家协会樊乐园的一幅作品,在省级书画摄影展中获得优秀奖。
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张存堂、张舒文、王喜宽、郑亮分别在省级书画大赛中获奖。
农民书画研究会的郑田红、陈高楼在“国庆60周年山西省农民书画展”中获奖。
石莲印社荣获五月份山西省举办的“首届印社联展”优秀组织奖。
在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中,张存堂、郭建扬荣获一等奖,兰岩山、杨霁、刘永青荣获二等奖,武九在、张晓凤、王紫殿荣获三等奖,聂存贵、丁页、李文光、郑田红荣获优秀奖。
4、抓文艺队伍
截止目前,市文联发展了摄影、书法、美术、石莲印社、墨友社、民俗研究、青年诗词学、诗词联研究、老年书画、青年书法、农民书画共11个文艺家协(学)会。各文艺协会积极向上级协会推荐会员。今年,王海英、贾良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金所明、茹建堂、赵泽汀、麻小燕、付春林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有十余人申报加入省书协,1人申报加入省美协,为文学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文艺创作队伍体系。文艺人才的大量涌现储备,已成为全市文艺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一大亮点。
三、立足实际搞好基层文艺建设,扎实有效拓展文艺工作
一是主观能动性强。全市11个文艺家协(学)会,立足实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各协会围绕今年的主题活动,配合开展了各类采风创作、展演活动。二是职能发挥较好。各文艺家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中积极参与,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发挥了突出作用。书法、美术、农民书画协会为进一步活跃全市农民书画艺术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太平街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和“农民书画协会大库狄分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事实证明,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性。
四、加强党风廉政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绩
一是加强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党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坚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推动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做好监督防范工作。把反腐倡廉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三是组织文联全体人员引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原平市“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加强单位档案、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作家、文艺工作者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特殊作用。六是加强机关建设。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注重创新文联体制机制,机关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改进了党员干部和职工思想、工作、生活、组织作风,加大了联络协调服务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着力为文艺家分忧解难,使文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更多关于2012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查看更多>> 单位工作总结
通过以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使文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创了2012年的新局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市的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关键词:日本 庭园建筑 古代建筑 文学缩影
在日本传统建筑中,庭园建筑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不同于中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的庭园文化,日本庭园设计中传达着更为丰富的文学信息,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底蕴。日本庭园建筑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庭园建筑的各个结构之中,赋予其绚丽多彩的文学韵味。下面先讲一讲日本庭园中的文学艺术。
一、日本庭园中的文学艺术
庭园作为一种尽人皆知的建筑形式,散发着独特的艺术色彩,要理解和欣赏庭园中的艺术和文化,就要先了解庭园的由来。古代的劳动人民经常在房屋的四周栽种各种作物,由此收获更多蔬菜、果实等食粮。而种植的作物类别是根据季节的变迁来决定的,随着节气的往复变化,房屋的四周也环绕着不同植物、不时变换着的色彩,呈现着季节变换的艺术之美,劳动人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和掌握了这门艺术,又在其中加入了更多的自然元素,使之更为丰富和完美,庭园便是在这种不断的丰富和变化中发展而来的,并逐渐成为了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庭园的艺术形态中,传达着自然之美、四季之美和劳动之美,同时表达着自然的柔美和张力,并将建筑的观赏性和使用性完美进行了结合。《作庭记》是现有最早的一部关于庭园的建筑作品,书中充分强调了庭园的文学性,体现了较高的建筑欣赏品味,将庭园建筑的艺术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日本庭园建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从日本的庭园建筑中可以看到许多中国庭园建筑的影子,这与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不无关系。在中国文学艺术对日本庭园的影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文学和绘画。在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庭园建筑师中,可以看到当时最出名的画家的身影,赋予了庭园建筑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散发着浓厚的绘画艺术气息。在日本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庭园建筑曾受到不同形式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在飞鸟时代与奈良时代这将近两百年的时间内,受中国绘画山水文化的影响较深,其庭院建筑中体现了较强烈的自然山水色彩;而步入平安时代后,又兴起了具有日本本土色彩的日式庭园,这也是日式庭园的发源时期;在随后的镰仓时代又受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较深,使得庙宇类的庭园大为流行;到了安土陶时代,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广为流传,其庭园风格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变,形成了茶庭露地这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在日本著名的古籍《源氏物语》中对日本庭园风格的这一系列转变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三、 日本庭园中的文学元素
(一)日本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池
在日本的庭园设计中,“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在日本的庭园中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池塘设计,有的是临宅建池,在主建筑的侧面引入池水;有的是四面均被池水环绕,通过桥与外面进行连接,看起来就像在池水之中建造了一个小岛,岛上栽种树木花草,经常吸引鸟儿的驻足,使建筑巧妙地融入环境之中。这样的建筑设计体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原始自然生活的崇尚和向往,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
(二)庭园中的静态元素――山石
日本庭园的建筑理念中非常注重自然环境的概念,其中山石作为一种静态的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在庭院设计中。山石多被用于池边或小岛之中,或与池水相互映照,或与树木花草相辅相成,随着节气的变化散发出不同的韵味,又充分表达了依山傍水的建筑理念。在《更级日记》中曾描述了一段山水花草相互呼应,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庭院布局,体现了古代日本在庭园建筑文学方面极高的造诣。
(三)引入动态元素――瀑布
在将静态的布局发挥到极致之后,日本的庭园建筑师又在山水之中引入了动态的元素――瀑布景观,使得庭园建筑从对自然的勾画和模仿发展到了更深的层次,真正的生动活泼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世界。在借助地理位置的基础上,通过对水流的引导、拦截,使之形成一道自然的瀑布景观。这种建筑设计完美地诠释了日本传统文学对自然的理解――动与静相互交映。
四、总结
如今人们在欣赏古典建筑的时候,鲜少能够做到全面、透彻地去理解建筑中所传达的精神层面的信息,感受其特殊的文学之美。本文通过剖析日本庭园建筑中的各种文学元素,揭示其隐含的文学气息,发掘其潜藏的文学魅力,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建筑欣赏品味。
参考文献
[1] 王莘盈.日本文学中的庭园建筑文化[J].现代交际,2012(11).
[2] 郭选昌,罗筱婧.和风吹――品“日本庭园建筑”与“中式园林建筑”的异同[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
民族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某一民族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包括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道德文化、农耕文化等。双语教学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的语言作比较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譬如:藏汉语、苗汉语、侗汉语、汉英语等。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居住地区,该方面的教学,主要运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服饰文化
在苗族服饰文化中,历来是苗族用自纺自织自制自染的家机布为面料自缝的。男人穿的衣服,一般是上身为对襟便衣,下身为家织便裤。老年人过年过节时喜欢穿花锻长衫。苗族男子所戴的头巾,一般是红绿丝线织成花格,着衣内白外黑。在黔东南,女人穿的服装,式样和制作较为复杂多样。节日、起集和走亲访戚时,苗族青年妇女特别注意着装和整容。着装分为便装和盛装。盛装的上装在肩胛、袖口用丝线绣花和缀上各色花边,系上围腰、花裙子、鞋面、背带都绣上花鸟虫鱼、龙凤草木、蝴蝶。裙子有长条裙、青色白褶裙。长条花裙周围共有24条彩色缎面飘带,绣上不同的花样。裙子的长度各村寨也不尽相同。有的裙子长到脚踝处,有的只盖过膝头处。有的裙子未盖过大腿部,长约五寸。苗族古典式盛装,较为特殊,苗语称为ud baid(乌摆),该盛装无领,对襟开,边大,绣上花纹,缀有金银片,熠熠生辉,较为珍贵,一般在节日或去世后入殓时才穿古装。在劳作中,苗族妇女着装不算繁杂。一般为头挽髻,插银簪或木梳,有时中年人搭印花枕巾,老年人搭黑色头巾,戴银耳环,穿绣花衣服,系围腰,穿绣花布鞋。苗族盛装的苗、汉语名称如下:ud(衣服) ud nix(银衣) gib nix(银角) hliongt (手镯) hlinb( 项圈) ud bad ( 古装) ud hmub zaid ( 土布衣) ud gangb ( 丝绸衣) ud hmub ( 绣) ud xit hsaib ( 绸锻衣)ud lul (寿衣) ud nix ( 镶有银片的女盛装) ud qub ( 衣物、衣服) ud vis bangx ( 绣花衣) ud nox ( 蓝衣服) ud liangx ( 单衣) bangx nix ( 银花) tat nix ( 银圈片)nes nix ( 银雀) vas nix ( 银梳) ghab zand naix ( 银耳环) hlinb ghongd ( 银项圈) yat linx( 银压领) ghab liul ud ninx(银衣片) pot nix ( 衣肩银泡)等。
二、民族建筑文化
苗族民居建筑,一般为傍山而建,次第升高,大多以半边吊脚楼为主要特征,如西江千户苗寨。这种建筑,适应于地势陡峭、平地不多的山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楼,四排木柱,三间房屋,有的两边还配有厢阁,名叫偏夏。中层为居住层。设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客房、晒台。堂屋设有长栏凳子,苗语称为阶息(ghab xil)。人们闲暇时,在此休息、娱乐、制绣、远眺,极为方便。
火塘是苗族同胞生活起居中心,烤饮宴兼备。吊脚木楼的上层以贮藏物件为主,面积大,空间多,是堆放谷物的好地方。下层以生产利用为主。在这里,置有牛栏猪圈,可堆积粪便、农具等,与居住层分开,互不干扰。苗族吊脚楼的建筑工艺为祖传,在木匠建筑师傅中,有文化的人不多,全靠记忆、应用、实践和创新。吊脚木楼的墨法准确,不用一钉一铆,结构合理,装饰精巧,美观大方,整洁不潮湿,居住极为方便。 其苗、汉语名称如下:zaid(房子、家) ghangb zaid(屋脚) ghab but diux(门边) ghab but zaid (房子周围) ghab but sot(灶边) ghab but vangl(村边、寨边) nais gas (使穿枋跟柱子固定的眼儿) guf zaid(屋上边、顶上) hfud zaid (屋侧) vib zaid(瓦片) vangx zaid(檩子) tangb zaid(椽子)tangb lox(楼梯) dongs zaid(木柱) max zaid(枋子) qongd zaid(房间) qongd zaid dud(教室) dongs diongb(堂屋中柱) dongs(柱子、掷) dongs tit(庭院门的柱子) dongs niangx zab (边桩) ghab xil(美人靠) qongd zaid hlieb(大房间) qongd zaid yut (小房间) dongs nongl (粮仓柱) lox zaid (拆房)denf zaid hvib(贺新屋) xongt zaid(立新房) guf cot(楼上)ghangb lox(楼脚) lox ghad(厕所) ghab vangx diux (门槛)等.
三、民族饮食文化
在饮食上,苗族历来以大米为主食,包谷、小米、红苕、洋芋、麦子为杂粮,副食有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蛋等,尤其喜食鲤鱼。鱼以稻田饲养为主,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苗族人民喜食酸辣味,每家都备有酸汤、酸菜、酸辣子、酸番茄.在烹调时常以此为调味品。酸菜有青菜酸(vangd vob gat)、韭菜酸(vangd vob nix)、蕨菜酸(vangd vob hveb)、腌汤(vangd ghangf)。煮火锅时用一勺作佐料,菜肴鲜嫩,味美可口。鱼、狗、鸡的烹调方法别具特色。如炖狗肉和鸡肉时,要加米煮成稀饭,有时将整鸡加米炖熟后提鸡切成块,用鸡汤煮稀饭。鱼则用酸辣、酸番茄搀和着煮,加大蒜、生姜、花椒为佐了料,称为酸汤鱼(vangd liol nail),鱼腥味全无,味鲜而美。逢年过节,用豆腐和鱼一起煮,待第二天冷冻后取出食用,称为冻鱼(nail dongs)。因过去当地不种油菜,食用动物油,故少用油炸或干炒,习惯用水煮烹调法。将蔬菜置于甑脚煮,称甑脚菜(vob dlongb)。煮饭多用甑子蒸。煮饭的甑子不放入锅中,而是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气盆(naf)放在锅里,再将饭甑置于气盆上,靠气孔冲气煮熟饭菜。这种蒸法可避免米饭渗水,味美而清香。
四、文学艺术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俄成语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英语和俄语作为世界两大通用语言,影响深远。英俄虽然隶属于同一印欧语系,却属于不同的语族,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而俄语属于斯拉夫语族。成语是语言的精华,都是在人们长期以来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两个国家的不同成语也体现了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通过对两国文化的对比分析,从而理解并掌握其语言差异,了解成语,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层次的理解语言文化的内涵。
一、成语的概念及重要性
英语成语(idiom)指的是短语和句子,以及用这一短语和句子来指代想要表达的整体意义,而非单个单词的个体意义[1],它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了世世代代的演变并且保留下来。从文化层面来讲,英语的成语内容丰富,它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俚语(slang)、谚语(saying)、熟语(catchphrase)和习惯搭配(habitualcollocation)等等。英语成语大多想表达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单个单词、单个短语或句子本身,与其内在的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对于俄语成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而言,它表示的是语言中固定表达与结构的总和[2]。俄语成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logos和phrasis[3],被俄罗斯人译为(учебниеобоборатахречи)(短语学)。俄语成语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俄语成语包括谚语(пословицы)、俗语(поговорки)、名言(афоризмы)和成语性熟语(идиомы)[4]。狭义的俄语成语只限于成语(идиомы)和成语性的固定短语(устойчивыеоборотыфразеолоическаохарактера),俄语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俄罗斯人语言的智慧,是其民间艺术的精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到处都在追求一种“极简”主义,成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正是因为它言简意赅、铿锵有力,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被各个国家人民所接受,广为流传。因此,成语在语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成语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些深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
二、成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广义的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水平。成语来源于民族文化,不断充实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又通过成语得以体现出来。语言便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成语除了反映了一种语言现象,也反映一种民族文化,具有民族归属意义。
三、英俄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一)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即自古以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习惯风俗,同社会心理和民族情感密切结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在年轻一辈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具有指导意义,传统习俗具有稳定性和社会性,分析长期以来英俄两国的传统习俗对成语的影响,对语言的学习亦具有指导意义。英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苏格兰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民族文化[5]及传统习俗,它是一个既具有封建文化传统,同时又蕴含现代社会韵味的国家,英语成语作为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精华,见证了苏格兰民俗文化的发展及演变,将其保存下来。关于英国传统习俗的成语有很多,例如:featherinone’scap(功勋卓著: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将羽毛作为勇敢的象征,每杀死一个敌人就会把羽毛插在帽子或者头饰上,以示荣誉)、abirdofoilomen(不祥之兆:出自古代的占卜之术,相传渡鸟嗅觉灵敏,能够在很远的地方确定死尸的气味;而猫头鹰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会叫喊,恶劣天气常常会带来疾病,因此渡鸟和猫头鹰都会被认为是不祥之鸟,寓意坏的消息或会带来不幸消息的人)、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英国人一直认为狗代表忠诚,是人类的朋友,对狗有很深的情感)等等。俄罗斯同中国一样,民族众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在这一大背景下,俄语成语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俄语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当地的传统习俗,虽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演变,但其内涵却历久弥新。俄罗斯人的婚礼习俗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有时在中国人眼里有些无法理解,在俄罗斯人的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在来宾的呼声“Горько!Горько!”(苦!苦!)中接吻,原因是俄罗斯人认为酒是苦的,新人的吻可以把酒变甜,俄语中有很多成语,例如:получитьотворотповорот(吃闭门羹)、ударитьпорукам(击掌为盟)等都来源于俄罗斯的婚俗文化[6]。除了婚俗文化,俄罗斯很多地区迷信色彩浓厚,一般不喜欢黑猫,他们认为出门路遇黑猫从自己前面走过是不会给他们带来好运的,含有猫的成语普遍具有贬义色彩,比如:Знаеткошка,чьёмясосъела(做贼心虚,直译:猫知道它吃了谁的肉)、Чернаякошкапробежаламеждукем(发生不和,直译:一只黑猫在两人之间跑来跑去),可见猫在部分俄罗斯人心中并不讨喜。与猫不同,狗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有好有坏,比如:Лезетвволкиахвостсобачий(原形毕露,直译:尽想混入狼群,却拖着一条狗尾巴)、Собакабрешетветерносит(恶言不入于耳,直译:狗吠之声让风一吹就散了)、собачьяпреданность(忠心耿耿,直译:狗的忠诚)等。(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泛指艺术范畴的文学,通过文字来表达的一种语言艺术,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劳动时便产生了,一个时代的文学会反映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其文学艺术形式所使用的语言艺术也被保存下来,那些形式固定的句子便有了统一含义,被后人所引用、传颂,成为经典。英国文学历史源远流长,题材丰富,能够在历史洪流的演变中经久不衰,其文学中蕴含了诸多典故,蕴含于成语中,例如来源于希腊寓言的:killthegoosetogettheeggs(杀鸡取卵,直译:杀鹅取卵)、来源于《圣经》的:flyintheointment(美中不足,直译:油膏里的苍蝇)、sparetherodandspoiledthechild(玉不琢不成器,直译:闲置了鞭子就会惯坏了孩子)等等。它们往往只是摘自一本书的一个片段或一句话,被后人当作典型传诵了下来。俄罗斯在文学艺术方面体现了俄罗斯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性格,俄罗斯是一个文学传统深厚的国家,民间文学丰富,孕育了许多小说及神话故事,这些小说及神话当中的经典句子也产生了诸多俄语成语,例如:来源于寓言《猫和厨子》的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直译:一边听一边吃)、源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всёсмешалосьвдоме(七颠八倒、乱七八糟,直译:家里一片混乱)、源于俄国剧作家格里鲍耶陀夫的喜剧的гореотума(聪明反被,直译:智慧的痛苦)等等[7]。
四、英俄成语的掌握
上文提到了成语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英俄成语中的一些文化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日常学习英俄成语有一定的启示,那就是要透过一个国家的文化现象去了解、去掌握其语言,或者透过其语言现象去深层的挖掘隐藏在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知识,通过了解一个成语背后所涉及的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历史典故等,对一个国家可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任何一句成语都有其特殊的来源及内涵,一个成语中的文化现象在一个国家具有褒义色彩,而在另一个国家的文化现象中可能就会有贬义的含义,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婚俗文化及猫与狗形象的分析;也会出现各个国家分别用自己本国的文学艺术来指代一些类似的现象,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些引自各自国家本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它们都与其本土文化密不可分。本土语言与其民族文化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特性,帮助学生掌握英俄成语。同时,对于当今世界的国际交流而言,体会英俄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必要环节,通过跨文化的视角来比较和分析英俄成语的来源及特点,了解潜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霍恩比(ASHomby),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4.
[2]张建华,王伟.现代俄汉双解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153.
[3]张豫鄂.对俄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гизмы)与汉语成语(熟语)概念之关系的梳理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4]王翠.俄语中几个表示“熟语/成语”意义的概括区格[J].俄语学习,2018,(5)88-90.
[5]黄丽辉.英语成语折射出的英国民族文化特点[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2.
[6]郑晓敏.浅析来源于民俗的俄罗斯成语[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131-132.
新闻性
报纸副刊最能反映时代精神,是社会生活的再现。笔者认为,报纸副刊作品的共性是新闻性,个性是艺术性。
报纸副刊所反映的都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这些题材原本是新闻,只是报道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类文学艺术手段,反映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生动形象地再现新闻,使之更具有火热的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优美。
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一般的新闻报道各有异同。它们的相同之处都突出一个“新”字。其一,时间新。报纸副刊的作品必须是反映新情况、新事物、新风尚、新精神的新作品。其二,内容新。副刊作品非常讲究有新意。如果内容陈旧,主题不新,套用别人讲过写过的东西,步别人的后尘,当马后炮使,就没有什么意思。其三,角度新。要使新闻副刊有新意,选准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改换新角度,不断深化主题,找到新的感觉,开拓新的思路,才能创作出读者喜爱的作品。其四,思想新。我们的报道要有时代精神,要反映蓬勃向上的生活气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超前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引进别国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的同时,一些腐朽的东西难免乘机而入,使少数认识模糊的人容易步入误区。为此,我们的报纸副刊既要旗帜鲜明地弘扬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坚决抵制没落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宣传方式,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出乱子。所以副刊作品必须要有鲜明的思想和鲜明的党性。副刊的新闻性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主要是间接与直接的区别。副刊的新闻性是经过艺术加工的间接报道,而一般新闻报道则是就事论事的直接报道。作为报纸副刊必须坚持间接性和直接性的高度统一。
艺术性
艺术性是报纸副刊的个性。报纸副刊要有个性,如果失去了个性,把副刊办成格式化的新闻,就失去了副刊的意义。要想把副刊办好,要想副刊有活力,必须充分发挥个性的特殊作用,从而实现新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报纸副刊之所以能吸引人,就是因为它具有艺术性。美是报纸副刊的一大特点。体裁多种多样,语言娓娓动听,故事清新圆润,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服务性、娱乐性、实用性于一体,从而尽可能地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
形式更加新颖和多样化。我国文学的发展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逐步发展完善的。现代人类必将把社会推向更加灿烂文化的时代。作为文学艺术也必将以广、快、深、新、美等全新的面貌展现给读者,必然是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那么,报纸副刊作为新闻与艺术有机结合的读物,将是读者了解外界、透视社会、寻觅知音、倾吐心声、陶冶情操、指点迷津、丰富生活的文化圣地。所以,我们既要使副刊内容丰富多彩,又要讲究新颖活泼、形式多样。
内容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宣传方针,是我们办好报纸副刊的基本指针。我们党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艺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多组织记者编辑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多关心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群众喜闻乐见的点点滴滴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还给人民群众去赏阅,群众才会叫好,副刊才会有市场。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阶段,特别需要给广大人民群众形象生动地解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刻地反映社会变革的发展形势,并以新鲜活泼、贴近实际的内容和形式,真实地反映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人物、新事件、新思想、新观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群众的目的。
由于读者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我们不仅要追求艺术的高品位,而且还要追求版式美的高品位。版式设计本身就是艺术。好的副刊作品,加上精巧的设计,会使副刊作品更完美。笔者认为,好版面的基本标准,首先是好的作品,能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的主旋律,讴歌真善美;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是体裁多种多样。报纸副刊文章不宜太长,力求短小精悍,编排内容要丰富多彩,让诗歌、散文、随笔、微型小说、纪实文学唱主角,艺术照片、书画、对联等作补充。最后,是标题字形、字号、底纹、分栏线条选配恰当,尽可能让版面活泼美观。
新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实现新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笔杆子队伍。作者应深入体验生活,勤于观察思考,以使副刊作品在忠实于生活本质的基础上姿态多变,文采飞扬,从而使读者喜读爱看,在满足新奇感和求知欲的同时获得一种艺术享受。其次,要选好副刊编辑。副刊编辑既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又要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既要遵循新闻规律,又要遵循文学规律。要求编辑知识渊博,博览群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科,无所不猎。从一定程度上说,编辑素质高低决定着副刊质量的优劣。只有具有一定政治敏锐力和艺术素养的副刊编辑,才能在大堆来稿中浪里淘沙,筛选出好作品。
总之,报纸副刊要实现新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好新闻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好新闻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必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必须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作者编辑队伍,必须达到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让报纸副刊健康、活泼地走向读者。
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对文学和艺术充满兴趣,执着追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走进了作家、诗人和书画家的行列,被列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美术家选集》等,一百多种报刊对我做过介绍,并发表过我的文学、书画、篆刻、绘画等作品,共计3000多件,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了我的诗歌、散文、书画作品8本。
新闻工作是我的职业,艺术是爱好,新闻与文学及书画艺术有共性,即皆以自身的磁场和特点去吸引人、打动人。“艺术相通”,广义上说的是文学与艺术之间的相通。人说新闻与文学是一对“双胞胎”,那么,新闻与艺术不也是一对“兄弟”吗!我喜爱写写画画,且涉及多门类。多年来我在新闻与文学及其艺术结合方面作了诸多尝试、探索,颇有感悟与收获。我致力于创新新闻写作和传播形式,把坚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摆在首位,让文学与艺术作为一种陪衬与内在涵养。来衬托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可读性,让读者喜闻乐见。
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写作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分为消息与通讯。消息写作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在文字语言上力求凝炼简洁,不矫揉造作。但古板、单调,没有生气,也没有吸引力,读者不喜欢看,从而大大减弱了传播功能。因此,在消息写作中适当掺入一些文学因素可增强感染力。我在《福建日报》刊发的消息《福清市江阴半岛“海上工业城”将崛起》,导语中就富有诗情画意地写道:“海风轻吟,半岛沸腾。一艘艘吹沙船开足马力在作业,一辆辆大卡车在工地上来回穿梭。”我在《农民日报》刊发的《闽候县白沙镇特色农业出成效》中写道:“绿树成荫,春意盎然,那一个个装有橄榄汁的瓶罐顺着碾带有序行进着,几个工人娴熟地操作着。”通讯更适宜用些文学性语言起到渲染、烘托、描摹等作用。我在《人民日报》刊登的通讯《生机勃发落脚湖》,展示出江西余干县落脚湖农业开发区景象:“只见稻浪翻涌。湖波荡漾,虾蟹欢舞”……仅十余字,充满诗情画意。在《福建日报》刊登的《福清岸兜村新农村建设展风貌》通讯中这样写道:“每当旭日初升或夜幕降临,孩子们在球场上跳跃奔跑,年轻人在运动器械上自由健身,老年人在舞剑弄拳……”运用了对仗、排比、拟人等文学修饰手法。
让书画艺术融入新闻能创新形式,活跃版面,激活视觉,提升文化,吸引读者。我兴趣广泛,书法、篆刻、绘画等皆有所长。作为《福建日报》的记者与编辑,有了这些特长,做大做强新闻的空间就增多了。为活跃版面,有时以书法与绘画结合制作成新闻标题;有时根据内容、情节配上插图;有时根据版面和栏目的需要画些刊头设计。此外,我还时常为其他报刊创作些书法、篆刻、绘画。为配合庆新春活动,2011年2月3日《人民日报》2版要闻版刊登了我的两枚篆刻“新春走基层”“神州递心声”。为配合“八一”建军节的专题报道,200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我的装饰版画。这些对渲染主题、吸引读者发挥了作用。
把文学艺术融入专版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活跃版面、增强可读性
让文学艺术与新闻以及报业乃至文字专版结合起来,可使专版或特刊文化含量提高,内容丰富,展示出新闻人的文化素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新人、新事、新情况不断涌现,媒体时常策划一些活动以专版形式进行展示。有时媒体所采集到的报道对象的材料较零散,或较单一,这就需要整理、梳理。有时专版文章冗长,平铺直叙、缺乏生气。要使报纸特别是专版、特刊等可读性强、读者爱看:一是内容丰富,二是版面活跃。《人民日报》推出的“欢庆党的十特刊”可作借鉴,一个版中既有概述性文章,也有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清新活泼。
近几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锐意改革,致力于新闻创新和报业发展的开拓。特别是《福建日报》的专版、特刊有创意,文化多元,版面活泼,读者喜欢。
几年来,在报社领导的重视与鼓励下,我发挥爱好文学、书法、篆刻、绘画、摄影等之所长,帮助本报专版、特刊部门搞好策划,精心创作,做出的专版等“内容耐嚼,形式活泼,可读性强”,很受读者欢迎,还受到省新闻阅评小组的好评以及报社的赞扬,报社领导勉励我扬长避短,力求完善,不断提升。
如何让写写画画融入报纸的专版、特刊,创出特色和品位呢?
一是内容翔实,文化多元。在新闻版面中融入多元文化使其内涵丰厚,形象生动,具有魅力和感染力,提升办报质量。我在专版中施以文学和多种书画艺术,力求创出特色,让人青睐。
二是化长为短,变换文体。有时围绕主题将干涩长文变换成其他文体,如通讯、诗歌、散文等。形式多样,读来有味,宣传单位满意,读者称好。
三是素材较少,将其展开。专版整个版面一般五千多字,配五六张照片为宜。但有时只有一两千字材料,口头介绍也乏力。文字太单薄,版面不雅观。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围绕主题辅以多种文体形式表现,既增补了文字也提升了品位。
四是灵活机动,易于编排。专版上有了小插画、篆刻、书法等,易于放大与缩小,就能灵活调整版面。诗词字数少,占版面不大,这样的小板块好比图像,也有助于编排中填空补缺。这些元素既利编排,又呈文化品质。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得以极大升华。
《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讲述唐朝三大诗人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相约郊游,图中饭店吃饭偶遇几个歌手,三人即兴打赌看谁的诗歌被传唱的数量多,结果,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先后被演唱,难分伯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唐代,诗歌就是人们传唱的歌词,唐诗可以直接入乐歌唱。
(二)内容上与音乐美的结合
诗中有乐不仅仅体现在唐诗入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还体现在音乐入唐诗更是时尚之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其中, 酷爱丝竹之声和操琴之乐的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下有关音乐的诗歌近五十篇,由此可见“音乐入诗”之广泛性。音乐入唐诗,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描写音乐演奏的场景
《长恨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是众多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诗歌中,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来形容“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而在“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 李商隐也借用音乐来描写了非常浓厚的思念和惆怅。
2.强调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最广为人传诵的就是“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垂髫牧童的芦笛声,竟能使镇守边关的铁血将士整夜抬头回望故乡,音乐那强烈的感染力,在这十四个字里一览无余。李白的名作《听蜀僧睿弹琴》中,也有“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诗句,用自己听琴音入迷而忘记时间的表现来渲染蜀僧琴声的感染力。
3.借音乐抒发丰富的情感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虽然简单易懂,耳熟能详,但是这两句诗句所蕴涵的节奏感非常强,在无言绝句中属于佳品,将音乐节奏和文学性融合得很好。《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阅读时如果将重音落在“/吹芦管”“尽望乡”上,将“一夜”读得平缓,“征人”开始上升,“尽望乡”达到顶点,“尽”字更重,则可读出诗的韵味,深刻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作流畅的感觉。而王维一向以精通音乐著称, 其《秋夜曲》中“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以夜半弹筝这一行为,抒发了独守空房的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殷切思念。
二、唐诗中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的结合
(一)唐诗声韵中的音乐美
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二)比喻手法营造出音乐的意境美
除了遵守声韵规律使唐诗朗读起来富有音乐美之外,唐代诗人更注重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营造出充满音乐气息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几句诗词中,作者妙笔生花,将琴声描绘如急雨般沉重舒长,似“ 私语”般细促清幽,像“珠落玉盘”般的圆润悦耳,类“银瓶乍破”“刀枪鸣”般的铿锵雄壮。大弦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将之比喻成急雨,比喻成私语,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种琴弦的美妙和各具特色。读者虽未身在现场听琵琶女演奏,却似身临其境。试想,要是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琵琶行》怎么会给我们带来极富音乐之美的享受,又怎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关键词:群众文化;健康发展;思考
当前群众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增强了吸引力、感染力。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群众文化的内涵及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群众基础的广泛性。另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受民族、区域、季节等限制。
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参与的广泛性和文化享有的民主性。群众文化范畴,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独特的文化传递性。群众文化由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亲和性”,它的传递不受时空的限制,更具有广泛性和时效性。群众文化的特殊地位,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多元文化的互补性。当代多元化文化环境下,群众文化越来越富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中,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研究、辅导都不断扩大视野,不仅考虑接受对象,也关注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状况,增强互相学习、借鉴的互补性。
二、群众文化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早期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视野较为狭窄,表现形式较为简单,一般把生产对象和劳动过程作为主要的表现题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民间文艺逐步扩大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民族民间歌舞、武术、戏曲、曲艺、故事、谣谚、皮影、剪纸、绘画等形式;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礼仪、节日文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饮食、民居、服饰、器具、建筑;在一定范围流行的语言文字、传统医药知识、有价值的手稿经卷及碑碣楹联等。民族民间文艺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一种文化生活。民族民间文艺有鲜明的个性,即口头性、集体性、流传性、通俗性。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中一些有益的东西,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参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件,没有任何命令,端午节全都吃粽子祭屈原;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相声、京剧为很多人耳熟能详,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再以春节为例,人们的理想愿望、精神情感、审美习惯被强烈而又极致地发挥着,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盛典。很多地方的春节文化庙会,民间文艺大放异彩。民族的凝聚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学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
三、抓住机遇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要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创作,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通过多样化的题材、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唱响代表时展方向和进步要求的主旋律,把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艺术情趣传递给人民,使他们得到鼓舞和激励、教益和陶冶,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人民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的新需求,适应文化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新变化,要紧紧围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心指导和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