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精神的起源

时间:2023-12-18 10:11: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精神的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1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依然承继了人文精神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是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桎梏的对治和超克。故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Renanissance的本来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从神的蛰伏之下解救出来。所谓“再生”,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种现实的人间爱。这样,因重视个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别重视人的气质性的一面。

二、舞蹈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元素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接受范围最广泛的、影响力最大的艺术门类--舞蹈,其本身蕴含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想象,在远古社会,必定会有反映先民最原始、最自然、最本质的精神状态融在先民的舞蹈之中。在近现代和当代社会,舞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成为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灵魂支撑。

(一)远古时期舞蹈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们最早产生的舞蹈,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自娱自乐型的游戏舞蹈。舞蹈的目的就是一种情感的渲泄,就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而加固族群的力量。

(二)现代舞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

现代舞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生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舞蹈艺术,舞蹈,无时无刻不展示着生活,展示着人的精神面貌,展示着人的精神境界。在战火硝烟中,我们看到《再见吧,妈妈》,那是军人离别的悲壮与豪情,让人感受到热血沸腾;那是母亲的期待与柔情,让人顿觉得白发苍苍与生命的凝重。我们看到《担鲜藕》中的农家女孩,在赶集的路上那活泼的舞步,欢快的心情,充分表达了改革开放的农家雀跃在小康路上的幸福与骄傲。我们看到《小溪.大海》那欢乐的孩子们无忧无虑、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天真和灿烂。

舞蹈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元素正是舞蹈的精髓所在,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和光大人类赖以承传的精神,它使我们的舞蹈艺术也会更好地代代相传。

认知角度和审美习惯出发,捕捉了形形的舞蹈之起源论据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来自遥远时代的材料,或偏僻地区的例证,对于我们今天来全面认识舞蹈的起源,乃至舞蹈的不同时期的不同价值,生命本质和美学特征,具有价值连城的意义。

但总体说来,这些材料大多仅停留在支离破碎的描述中,更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嫌,结果使如此错综复杂的舞蹈起源问题,遭到了如此轻率的简单化待遇;而在更加广阔的范畴中,这些学说对具体论述对象的生态环境,文化习性,美学特质,运动习惯等许多关键性的方方面面,则缺乏搜集的意识和严密论证,最关键的症结还在于,这些学说论及的都只是舞蹈起源的外在,虽然举足轻重,却有严重的缺陷。

舞蹈的意境有许多种,第一个是心态意境。心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的表露形式,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复杂多变,在一定的范围里,标志着社会某一个民族或个人的精神斗志。第二个是生态意境,舞蹈从乎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原始状态起,就由各种物体打击出各种节奏想伴随,而打击出来的各种节奏也正是音乐的原始状态。舞蹈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与音乐难舍难分。好的舞蹈构思创作出好的舞蹈音乐,好的音乐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的成功之作比比皆是。舞蹈音乐属于音乐的一个品种,但它通过音乐塑造的时空和舞蹈的形体动作珠联璧合,使观众同时从听觉和视觉两条审美通道去欣赏同一作品。三是情态意境。情态,顾名思义是指“情”和“景”的交融,“情”是人所为,“景”是客观存在,两者统一形成动态情势。当人与景观产生联系融为一体时,情态便在情景交融中自然结合,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蹈艺术和其它的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而情真需要创作者对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艺术家们对社会生活有高屋建领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也便会透过情节自然浮现出来。

第2篇

【关键词】护理; 人文精神;实习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99-02

护理人文精神以“患者”健康关怀为终极目标,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国民社会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护理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中的影响力明显弱化,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进行探讨。

1 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所处背景

医学人文精神提倡关爱生命、尊重患者权利、营造患者康复的心理社会环境,强调医学人本化与人性化。护理人文建设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脱离实际的人文建设形同空中楼阁,无法实施践行。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抱怨已经成为国民重要话题,医患关系紧张日渐为社会各界瞩目,医学人文精神已在当前医疗系统中存在现实缺失。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出既符合公众利益又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医疗改革机制,强调卫生政策与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提倡充满人文精神的医疗保健服务。新医改坚持“以人为本”的路线,充分认可医学人文属性,提倡对医学人文精神进行价值重构。因此,当前历史阶段的护理人文精神建设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2 当前护理人文精神建设困境

2.1护理队伍人文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护理教育门槛较低,护理队伍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人文知识的储备量自然偏低。护生在校接受护理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应付专业课程教育而花费大量时间,真正用于扩充人文知识的时间则微乎其微;即使是学校能够开设人文教育相关课程,护生也多是为了通过考核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并树立人文精神者仅为凤毛菱角。

2.2 社会价值观变化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变革已经使得人们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价值观变迁,影响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增加,很多人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几近枯竭,对社会不满的情绪逐渐发酵,变得难以控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人文精神建设存在较大难度。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使得人们过多地关注自我发展,而护理人文精神建设则提倡关注他人(患者),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从职业道德要求来看,护士关注患者是职业要求,与发自内心的“关爱”患者有很大差距,这正是社会价值观变迁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的影响例证。

2.3 护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培育

我国护理教育,多数侧重于护理技术的培养,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往往被忽视。首先,护理技术的培养容易在短期看到成效,而人文精神培育的收益则是体现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在短期之内不可能有所成就。过于追求功利的短视者,往往会在护理技术上竭尽全力,而在人文精神建设上则选择主动放弃。其次,护理学校对人文精神建设的教育手段单一,认识水平缺乏高度。人文精神建设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具体事例中,自觉地找到处理护患关系的措施与手段。

3 加强护理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提倡将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

我国当前正处在新医改的攻坚阶段,新医改的内容对护理人文精神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积极导引人文回归。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不排斥,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护理教育领域,我们提倡将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

3.2 人文知识积累强化人文精神建立

“人文”一词并非泊来品,我国历史上对“人文”的记载可以溯源至《周易》、《汉书》。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起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中国自古就把医学称为“仁术”,清代著名医学家喻昌说: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中国传统医学主张对病人的同情与关爱,主张与病人进行情感沟通,形成了“仁爱救人”的医德精髓。西方古代社会对“人文”的理解为,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公正平等地对待病人,认为医疗行为的目的就是为病人服务,为病家谋幸福。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理解,对“人文”的关注都集中于人本理念。对护理实习生的教育,有必要确立这样的历史渊源认知,从而为牢固树立人文精神奠定坚实基础。

3.3 鼓励社会实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人文知识累积与参与社会实践,都能够起到开拓视野,培养护理实习生主动分析与处理护理事件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除职业操守以外还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方式力求多样化,引导学生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精神理念。

3.4 注重护理工作中的细节

优秀的护理带教老师往往是通过工作细节,来展现人文关怀。南丁格尔曾经说过: “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我们护理人员正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体现着我们的护理关爱。住院患者除了满足患者生理需要外,更要注重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方面护理需求。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床边呼叫系统的使用讲解、院内引导标志的解释、入院后的健康宣教、出院时的援助之手,都可能让患者有亲人般的感受,增加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提倡对护理实习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采取护理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文知识积累强化人文精神建立;鼓励实习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责任感;在具体护理工作中,追求细节成败。

参考文献

[1] 周向锋.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 ( 21): 923-924.

第3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因材施教”原则自孔子创立以来一直被我国教育界和非教育界尊崇为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为何“因材施教”原则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笔者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包含着一种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

要探讨“因材施教”的人文精神理念,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范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赋予其不同的含义。人文精神起源于十四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以后又经过西方的人道主义理想和人本主义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最初主要是指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同封建神学相对立的一种精神,最基本的理念是“提倡个人解放,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国自古代以来也极力倡导人文精神,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对人性的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情况下也越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要,人文精神理念因此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对于人文精神则强调“要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以现代眼光研究人的状况、特点、前途和利益,并认为要依靠爱的力量来恢复人的本性,来实现人道的理想。”

不管其内涵如何丰富发展,我们都可以看到,总有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贯穿其中。有学者指出“人文精神是一种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重视人的生存环境、人的价值与尊严、情感生活和道德理想。”也有学者认为“现代人文精神以彻底的人道主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确定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在‘真’的追求方面,它提倡尊重实践,尊重劳动,尊重经验认知,尊重自然的和社会的公理,尊重知性逻辑,尊重每一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利,在‘善’的追求上,尊重每个人在不同的道德价值面前作自由选择的权利和个性自由发展。在追求‘美’上尊重每个人建立在教养有素的基础上、既把自己当人看,也把他人当人看的情感自由发展,尊重每个人选择不同的情感方式,尊重人们的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和风格”。事实上,“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人类实现自身的,身心全面价值的追求,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关怀,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它深深根植于历史与现实的人的实践之中。”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和个人的自由与真善美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因材施教”的人文内涵

(一)“因材施教”的人本位思想

“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属性之一。“因材施教”原则最根本的也是重视教学过程中人的问题,“因材施教”中的“材”即是人的意思,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这个“材”即是指教育中的学生。虽然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提倡根据每个学生的心性才能予以启发诱导的。但是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这个“材”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全面。有论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学习者的特性,以学习者为本,还应重视“教材”之“材”。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因材施教”的“材”还应包括我们的教育者。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原则应是指导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共同原则,不单单由教师指向学生,由教师单纯来遵守某一个原则,而应对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共同有指导作用,才是合理、全面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不仅仅要求教师要遵循教材、学生的特色来教学,同时也应该要求教师要依据自身的特色来施教“因教师教”,即教师也要关注自身的发展特点,根据自身的条件、特长来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通过教学活动都得到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亦各不相同。就学科角度而言,每个老师擅长的科目不同,因此他会依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选择所教授的科目。对于同一门学科,每个教师有其自己的教法,每个老师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依据自己的条件,来安排课程的进度和重难点。对于同样一片课文,不同的教师也会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同样教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有老师普通话标准且音色圆润,表情朗读是他的强项。他在讲授课文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桂林山水的美丽与独特再现的淋漓尽致,把学生引入了文中有美的意境;有老师擅长绘画,讲课时边讲边画,虽是简单勾勒,但却把桂林山水的壮美再现出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也有老师可能普通话不标准,也不会作画,但他有他自己的着法,同样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各有其特色,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充分运用自身之“材”,也会增强教学效果。不仅如此。也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仅仅让教师去适应教材、学生,可能会让教师丧失教学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如果能合理依据其自身以及教材、学生的特征来施教,相信教学效果会更佳,学生和教师也会得到最大发展。

无论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中要因学生还是因自身而教学,最根本的仍是要因“人”而教学。这种精神内涵即深刻的体现了教学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

(二)“因材施教”的人性自由发展观

所谓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倡导以人性、人文理念来关注社会上的一切个体以及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充分考虑每个个体发展的个性以及他们的个性发展。“作为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人文精神始终是人类对于自己存在与发展的理解与把握,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高度关注。”“因材施教”原则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追求一种能够考虑一切个体的特殊情况,关注每个个体发展的个性,通过教育的手段促进每个个体个性的自由发展的境界。

对于因材施教的含义,归结起来有:“第一。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作出分析;第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每个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和个别差异(主要是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方面的差异),第三,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已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车文博,1982;王策三,1985;柴崇茵,1990(1);李秉德、李定仁。

1991;等等”。这是对于“因材施教”含义普遍的解说。用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话来总结即“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

从这个含义的分析可以看出。“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依自己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个性自由发展。对于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在教育界已受到很大关注。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的自由发展也应是是教学原则中应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现今教师教育的理念之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个个体发展的自由性,包括尊重自己的个性,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只有自身也获得了自由发展,才有意识和能力去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在关注学生的自由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自身条件积极投身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学生一起促进自身个性的自由发展。

(三)“因材施教”的和谐发展观

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只体现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层面上,更主要的是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关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人际关系,追求一种理智地对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关系的精神理念,最终的理想是实现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不仅要求教学中要因“生”,因“师”而教,还应该因“教材”,因“教学环境”而教。这也是对于“因材施教”中“材”字含义最全面的解释。并且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不能简单的依据某一个因素来教学。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活动,一个好的教学过程需要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因材施教”原则向我们所阐述的即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一切“材”而教学,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和能力范围内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学生,课程以及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即是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

第4篇

关键词:广告 人文精神 广告批评

广告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大众传媒、户外、互联网、售卖场到处充斥着广告,广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广告却经常不尽如人意,有些广告在力图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接受观念的同时却发挥着负面功能,遭到官方禁止、消费者抵制或社会道德的谴责。应该说这种现象同当代中国广告创作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广告虽然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广告身上所承担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要求广告应该立足于人文精神,成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广告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人文精神英文为“humanism”,也被称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人文精神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它反抗神权,提倡平等、自由,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后来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有了多种层面和角度的解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尊重人的生命、自由、人格、价值、权利和需要。本文中,人文精神立足于这样的理解: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同时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代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人们面对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往往迷失自我,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倡导并发扬新型的人文精神。

广告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经济行为和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更应该是其内核,不应以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通过正常合法的经济手段赚取利润的同时,更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兼顾社会整体利益,提倡高尚的人格,体现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广告中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该推荐健康的产品、好的生活方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真正做到对人的生命、权利、人格的尊重。

广告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代商业和广告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广告人竭尽所能去吸引和说服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地追求商业利益,故意或过失导致了广告中出现了多个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对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所表现出的人的异化和扭曲。广告创作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虚假广告。人文精神在当代首先体现为自由、平等和公正。公正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包括道德权利义务与法定权利义务。立足于人文精神的法律和道德是对人文精神的保障和促进。虚假广告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对人文精神的践踏。我国目前虚假广告问题仍然很严重,主要体现在药品、保健品、美容、房地产等行业,消费者协会每年都接到大量有关虚假广告的投诉。虚假广告轻则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重则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并且造成不正当竞争,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社会的整体效用,当然不为道德所认可,同时也为我国法律所不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我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十条规定,“广告中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而虚假广告的欺骗性、夸大性、遮蔽性、误导性违反了上述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这也是对人的权利与价值的侵犯。

低俗广告。低俗也表现为庸俗、恶俗和媚俗。当代很多广告为了吸引注意力,侧重于感官刺激,不惜以丑、恶来吸引眼球,以厌恶情绪来增强记忆,甚至将人看做自然而本能的人,侵犯人的尊严,缺少人文关怀。这里面既包括价值观的低俗,也有审美的低俗。广告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并非一定要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要求高雅,广告的商业性决定了它的通俗性,但通俗并非低俗,广告的传播应该有道德底线,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要健康,我国《广告法》中也规定“广告应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引起文化冲突的广告。品牌营销的时代,企业、商家都在为其品牌塑造一种价值和文化。塑造品牌也是在塑造消费者,因为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就意味着向某个品牌的文化靠拢,或意味着投票给那个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对某一品牌的消费行为可以转变为我们表述自己认同与该品牌相关联的团体的一种方式。所以消费者认同品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品牌文化的吸引。品牌传播是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文化的传播,内涵丰富,诱导性强。全球化时代品牌的营销不断走向国际化,虽然当代文化的沟通与共融逐渐增强,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方式、文化规范还是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样广告与营销就面临着跨文化传播。广告可以再现某个特定年代的价值观,也可以透露一个国家的群体文化。广告比什么都能反映出国家和时代的特色。人文精神要求对于各国多元文化的尊重,正像阿伦?布洛克所说的:“不论是古希腊的还是中国的、罗马的、法国的、印度的文明,它们所形成的道路,都需要认真对待,需要做出努力根据它们自身的条件来了解它们。即使当我们不能接受它们作为我们自己的文明时,或者由于它们不容异见的偏狭性而使我们被迫捍卫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也应当这样做。”但是我们看到由于对于当地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却并不鲜见。像耐克的“恐惧斗室”系列广告中就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冲突而遭到官方的禁止和受众的抵制。丰田霸道车的石狮敬礼鞠躬、立邦漆的龙下滑虽属调侃但由于没有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内涵,不了解中国民众的心理,被中国消费者认为是一种伤害,甚至是一种侮辱。站在人文主义的角度,全球化时代要求国际化品牌面对异文化市场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尤其要避免文化冲突中带有的文化霸权主义色彩。这就需要“理解”。“理解”就是“把对象看成和你一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主体。当代著名翻译家伽达默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在解释自我,在理解他人中来理解自我,这就需要有一种‘视界的融合’,即消除各种文化、历史条件等造成的隔阂,达到人际的沟通。”

暗含负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广告。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的负面效应经常是显性的,容易被发现和受到关注。但广告中隐性的负面效应却因为人们认识的不足,很可能导致深刻长远的负面影响。广告不是显在的教育手段,但广告中包含着内隐的价值观和文化规范,广告说服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和文化规范传播的过程,消费者接受广告和消费商品的过程也是将价值观和文化规范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广告既可以建构负面的道德意识,也可以消解正面的文化规范,所以,这种隐性的风险不能不让一些传播学者担心:传播活动使民主社会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氛,但也会带来风险,让民众感到失望,让社会脱离正轨。现在广告中存在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已经呈现:广告中为了商业利益,制造幽默或者恐惧效果,经常采用贬低某一类人的做法,如对于肥胖者的偏见和歧视,肥胖者经常会作为笨拙、缺乏能力和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广告中;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倾向于家庭,家居用品的广告中多数是女性,女性在广告中表现出柔弱、依赖、被动甚至无知的角色特征,这些会潜移默化地传播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深化女性的刻板印象,最终会影响女性的多元发展,而且广告中的女性人体形象过于强调外貌美和瘦文化,也对女性造成身心压力和伤害,阿伦?布洛克曾说,如果两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平等的话,人文主义传统就是一场笑话。

广告中人文精神的建构

广告在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中并非独立,广告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广告中人文精神的建构,从宏观上来说应来源于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但同时广告是一种具有操控性的传播过程,它会说服消费者接受认可广告中的传播内容。商品(包括其文化层面)都必须在一个市场(无论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拟的)当中被出售给消费者。广告也有自己的传播系统和传播效果。为了避免广告中由于人文缺失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广告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加强广告的管理和监督。广告的监督管理方式主要有法律行政管理、广告行业自律管理和包括新闻舆论与消费者监督的社会性的监督管理。广告的监督管理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适当的监督管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广告问题众多,虚假广告严重,同这些监管措施的不到位是分不开的。《广告法》以及相关管理配套规定的滞后性、模糊性和某种程度的不可操作性,影响了广告的规范管理,如《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但此规定执行起来关于更正的范围、更正的次数、更正的期限、更正的程度是很模糊的,等额广告费用的规定也并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所以此规定形同虚设。国家也曾多次针对虚假广告做出整治,但是只见短暂效果,整治行动一过,虚假广告又死灰复燃,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出现。广告的规范管理不能依靠一次性的整治行为,而是有赖于广告管理系统的全面提升,广告立法要不断地完善。广告行业自律问题也很突出,我国目前也有关于广告行业、企业主和媒体方面的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也会有自己的自律规则,但是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企业主、广告公司、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捏造事实,对虚假广告视而不见,任低俗广告肆意传播,行业协会经常听之任之。这是广告行业组织的自律性尤其是中国广告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有效广告批评和媒介批评的机制。广告是一种大众文化,也是大众传播行为。广告越来越关注的是文化,而非产品本身;是价值观,而非事实本身;是神话世界,而非社会现实。广告的社会性影响有时并不为大众所明确地知晓,但却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影响大众的思维和观念,逐步建立一个新的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只要传媒拥有自己的传播理念和价值体系,就可以逐步影响人的思维并被接受和认同。所以广告如果传播负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其后果是严重的。我们目前对于广告中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和伦理问题的研究是不够的,虽然上世纪80年代媒介批评就已经在我国初见端倪,但广告批评、媒介批评在我国并不成熟,并没有建立我国自己的媒介批评体系。对于相关的批评很多照搬国外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的观点,具有乌托邦的性质,缺少建设性的建议,并不切合中国实际。“我们也必须承认,在90年代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中,忽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错位,机械进口、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乃至话题的现象同样十分普遍。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而是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做自己的批判对象。也就是说,这种批判假定非西方国家的知识分子所面对的是与西方国家完全相同的社会文化关系,他们所要解构的是完全相同的文化霸权。它所犯的正是在文化理论的跨语境移置过程中的简单化错误。”13

目前我国广告批评、媒介批评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且应尽力加大这种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避免负面社会效果。

尊重文化差异,寻求多元的创意灵感。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生活方式、道德价值、审美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虽然全球化的过程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融合,但文化差异仍然存在,人性中对美、健康、安全等需要的文化共性在不同的文化圏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文精神要求以人为中心,现代的营销观念和传播观念也要求必须考虑消费者和受众的心理和需求,人有价值、人格和尊严,消费者也有自己的需要,有主动性和判断力,立足于尊重不同而多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正是广告创作应该有的态度,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阻抗,也可以避免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这正是人文精神的要求。所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和种族,不要强迫推销你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国际广告应该对各目标市场区域的文化、心理的特异性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非扼杀广告的创意和营销,相反它给广告创作提供了源泉。广告和营销可以利用文化的多样性,创作出好的广告。其实真正的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美国广告大师韦伯·扬认为创意是旧有的要素做新的组合,广告人应该立足于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意点,从生活中挖掘真善美的符号体现,因为真正的生活才是创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注 释:

①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哲学研究》,1996(8)。

②④让-马贺·杜瑞[法]著,陈文玲、田若雯译:《颠覆广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③马克斯·萨瑟兰[澳]著,瞿秀芳、鹿建光译:《广告与消费者心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版。

⑤⑧阿伦·布洛克[英]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杨韵刚:《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长白学刊》,1995(6)。

⑦弗朗西斯·巴勒[法]著,张迎旋译:《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⑨⑩格雷姆·伯顿[英]著,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5篇

关键词:苏轼;词作;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谈到人文精神,我们不得不先对它作出一个解释。在西方,一般以为,“人文”范畴起源于14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扬神抑人的观点,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所谓“来世”观念,反对封建等级束缚,反对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等,而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高贵,赞美人的力量,颂扬人的特性和理想,提倡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发展人的事业,满足人的欲求。要注意的是,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并不完全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天地人三者中,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等,正是由对人在天地万物中这种能动、主动的核心地位的确认而确立起来的。其实简言之,人文精神尤其强调人在对天道认识的基础上,对进退、存亡、死生、荣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进行取舍和追求,以美化人的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这些说法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我们也很难体会到人文精神的内核,需要有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去帮助我们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文化内涵的很好的手段。传统文人不可能不受人文精神的影响,在其作品中也一定会有所反映。苏轼就是很鲜明的一个代表,开豪放派词风的他,在词作中也反映出了人文精神的影响。下面以几首词为代表来具体谈谈这个特点。

一、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词了,这是苏轼醉后抒怀之作。此词作于他外放之时,应该说苏轼当时的心情是很寥落的,词的整个基调和色彩也是比较清冷的。但是细细品读,却有一种仙风道骨的通透与潇洒,并没有浓郁的自伤情绪。对月抒怀,这其实本身就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在里面,这也是人文精神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肯定人的价值并不是要否定自然本身的独立价值。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是互相包容的,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十分强调顺应自然。这里的顺应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可以折射出一种人生态度。

苏轼在人生低潮期,在心情低落时,并没有否定自己,在对月抒怀中,在与自然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他对悲欢离合,荣辱进退有了更达观的认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的世界再美好也是冷清的,人间尽管有那么多不如意,但还是令人不舍的。出世与入世,退与进,尽管很矛盾,但最终选择的仍是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不能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而全盘否定自己的生活。到了下阕,苏轼已经把认识的境界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联系自然和社会,用变换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合少离多的事实,意境一转豁达。结尾两句,进行更高层次的变转,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真挚的祝愿,增添了积极奋发的意蕴。从小我到大我,从伤怀到释怀,从矛盾到豁达洞明,整首词表达的就是自我情操与价值的超越。处境的寥落并不能使他心灰意冷,也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这正是人文精神非常好的体现。

二、临江仙(夜饮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并不是很著名的小词作于被贬谪黄州期间,之前苏轼曾以所作诗文语涉讪谤罪被捕入狱,出狱后就被流放到黄州,这首词讲的就是他在黄州居住期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入狱的经历对每个人的打击都会是很大的,也肯定会对自己的思想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这首词,我们不难感受到苏轼的精神世界仍然是强大的,生活的磨难,壮志的压抑都对他造成了一些影响,但词中仍体现了一种特有的人文精神。

醉后归家,家童却已睡熟,无人开门,他只好在外“倚杖听江声”。这里所说,虽仅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体现出了苏轼的处事态度,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善于自我开解。下阕开始描述此时的心理活动,“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其实是一种老庄思想,庄子提倡“吾身非吾有”,提倡人身自由,主张不为外物所役,这正与苏轼的思想一致。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他在反省造成自己处境的原因。本想作一番事业,却总是事与愿违,他不能自由,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世间名缰利锁的羁绊。在矛盾与痛苦的时候,大自然总是能给他提供一个疏解的途径。面对平静的江水,在自省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痛苦来源于未能忘却人间的功名利禄,此时,他只想从此以后都不再理红尘俗事,驾舟江上,终此一生。他得出的这个结论自然见仁见智,积极消极也不是我们在此讨论的重点。关键是这个自省的过程是人文精神很好的体现,在不断的思辨中去得到人生境界的提升,在强大的外物环境中强调自身的价值,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求变通的途径。

三、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也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描述的是出行途中遇雨的经历,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这首词不妨结合小序来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途中遇雨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苏轼却从中悟得一番有关人生的哲理。这是因为他仕途并不顺利,终至身陷囹圄,而后又被贬谪到黄州,政治和生活上都经历了不少风险和磨难。但他的心胸就像大海一样,对风雨变化虽然十分敏感地不时泛起涟漪,但总体上又能维持大体的平静。这首词就是借助这样一件途中遇雨的小事来抒写他此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处事态度。

我们可以把这首词分为两部分,上阕写的是在雨中行走的心情,风雨而来,苏轼却吟啸徐步前行,轻快而悠闲。漫天风雨,就象征着人生的崎岖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却泰然自若,毫不在意地按自己的节奏前行,这也反映了他处事的态度。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不受影响,坚定地按自己的方式走下去。下阕写的是雨后的感受,雨过天晴,一切风波都已成为过去,回望刚才走过的风雨萧瑟处,已是斜阳映照。经过风雨洗礼,得来的是轻松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又何尝不是如此。这里既是写的经历风雨的感受,其实也是他对自己经历的一切生活风波的内心体验与反省。自然的景象也可以说是他心灵和经历的艺术投影。有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照耀,人生中所有的波折都不算什么了。风雨之类的外界磨难是我们所不能左右的,就像我们不能支配自然界,只能顺应它的规律,我们也不能完全回避生活中的坎坷,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人的因素才是主导的,正是在一次次与外物的博弈中,在一次次的内省中,我们才会有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与超越,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这也正是人文精神尤其强调的人在对天道认识的基础上,对进退、存亡、死生、荣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进行取舍和追求,以美化人的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苏轼的作品很多,在这里仅仅是举出三首词作,难免有疏漏之处。但是从这三首词,我们不难看出他身上所闪耀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无处不在,苏轼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因为这种精神是突出而悠久的,关注人、重视人的思想是一贯的,故其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价值,人的自我提升,主张积极面对现实社会和人自身,这种精神应该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词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刘乃昌.苏轼选集[M].齐鲁书社,2005.

第6篇

【关键词】医学人文 文学作品 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J

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很强的科技、人文合一的科学。医疗关系的核心是医患关系,其内容是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构成的。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关系可精确检测病位、诊断病情,对症下药,而非技术关系中医者的道德、价值、文化、利益、法律观念亦对疗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思想被认为是最早的医学人文主义纲领。医学人文学倡导、宣扬和维护人文精神,珍视“人”的概念,是医学传统中最为绵长深远的一脉,也是医学的实质和精髓。

《爱丁堡宣言》指出:“应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医生应是保健提供者、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要求医生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就是理解“完整的病人”,而不是一具有问题的躯体,这是Downie于1991年在“Literature and medicine”一文中提出来。Cassell也认为:“医学人文学在理解疾病、生命与病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方面有平衡技术的作用。”

中外医学人文教育丛览

医学人文学的教育模式建构应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融合,任何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当代卫生保健难题。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兴起医学人文主义思潮。70~8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把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40所美国南方医学院校的36所学校课程有所变更,以培养临床医学技能、与病人交流的态度和知识背景为重点。①宾夕法尼亚大学规定从1988年秋季起,学生一旦进入该医学院,就修习一门为期3个学期的必修课《门诊医学概论》,重点是在医院用非专业人员的口吻与病人交谈。迄今美国、德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20%~25%。英国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②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也于2000年1月开始为医学生开设文学与医学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医学生对健康与疾病相关经验和情绪的理解。英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15%左右。法国提倡医学院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的医生。而日本则要求医学生修满60分人文课程学分,以达到“全人”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教育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庄老诸子。这也就表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医生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构筑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人文修养。以贯彻执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契机,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其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九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一文中强调了人文社科学习在高校科研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秋芳发表了“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等文章。虽然我国在人文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医学教育中长期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回归经典阅读,重构医学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是其在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并内化为精神理念的综合表现。大学教育若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就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地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是这样说的:“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博爱思想、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无不体现了人类心灵的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在人文精神的发展及推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何为经典读物,即那些影响过历史和现实、经过时间的筛选,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作品。

在人文精神起源时,古希腊的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和《神谱》等文学作品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描述,展现了人类对自我价值研究的雏形。其中,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是人文精神的绝佳体现。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教导人类,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勇于献身,无惧于严酷的惩罚,也要盗取火种拯救人类。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阐释了人类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探知自我,实现价值的思想。

经过古希腊思想的洗礼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又掀起了一场对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的革新。此时,人文主义精神变成了这场历史运动的核心。这个时期产生了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在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的人文主义基础上,17、18世纪的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人文精神是贯穿于西方文学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是支撑西方文学走向繁荣的脊柱。人文主义的探索影响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引导他们写出了众多具有丰富时代意义的著作。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肯・凯西的《飞跃疯人院》、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拷问医生道德及社会面对传染病、衰老、死亡等的感受。涉医作品中有些是关于医者形象的,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inclair Lewis塑造的Arrowsmith,点燃许多年轻读者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契诃夫的《第六病房》、Richard Selzer的《给年轻医生的信》等由既是医生又是作家所著的作品更能引起医生的共鸣。西方文学作品不仅宣扬了人文精神,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经典力作。

人文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当代中国作家无不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民为贵”,“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尚诗品、文品、人品的统一。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敬畏自然,追怀历史,感悟人生,歌颂英雄、亲情、友情、爱情,充满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重义轻利,珍惜心灵的自由,好学不倦。人们千古传诵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体现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著名的《大医精诚》中提出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即医术要“精”,医道要“诚”。总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教以化之”的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王蒙在“想念真正的文学”中认为,真正的文学,发展人的思维与感受能力,丰富与提升情感,回答人生的种种疑难,激起巨大的精神波澜,满足灵魂的饥渴。读以前与读以后,人生的方向会有所区别。在政府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医疗服务人员通过阅读经典,品味其情境,感悟其内在意蕴美,领会文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人文精神,让文学中的人文因子沉淀于内心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及人文情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重构医学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不失为一项良策。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资助项目“西方经典文学传承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M201510025003)

【注释】

①《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北京:高教出版社,2008年。

第7篇

1.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必修一及本课内容,归纳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起源的背景。”①政治: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②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③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教师阐释:“人文思想是一种思想文化现象,思想文化主要由什么决定?政治、经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虽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点内容,却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和教材对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也为学生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先哲的政治设想的了解埋下伏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智者学派。提问:“什么是智者学派?关于智者学派,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展示材料并分析。)

“材料一: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提问:“这些材料体现了智者学派的哪些主张?”

这两则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论断,具体表现:①人的感觉是判断标准;②制度、法律是人为产物。

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智者学派的主张,一分为二地评价智者学派,从而得出智者学派由于过分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导致了当时雅典世风日下的局面这一结论。

(2)苏格拉底。学生首先归纳苏格拉底的主张,教师提问:“‘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中的思想力是什么意思?”

提问:“如何做到一个有思想力的人?”(展示材料)“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思考:“熊究竟有没有美德呢?如果苏格拉底读到这个寓言,他会得出什么结论?”追问:“怎样获得知识?”继续追问:“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小结:“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就有美德;所以主观上你要认清自己是否具备知识;客观上知识是来自教育。”

思考:“如果让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对话,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是从关注神到关注人,一个关注什么样的人,追求真善美。

(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思考:“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仅青出于蓝而胜与蓝,处处皆有超过老师的成就,还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他们关注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关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步步设问,让他们对这些先哲的观点有较深刻的理解,并认识到他们关注的对象都是人,而智者学派关注的是自然的人,苏格拉底关注的是有道德的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有理性的人。

3.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与意义

学生归纳: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就是注重人和人性(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理性思考。

学生活动:如果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四人中有一位被评为“感动雅典人物”,请结合他们的思想主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某学生所写的颁奖词如下:一个垂暮老人,一副疲惫的肩膀,支撑起的却是所有青年的精神世界,美德即知识,让他身上散发出圣洁的光芒,大街小巷是他在针砭时弊,侃侃而谈,被诬陷,被迫害,濒临死亡毅然不弯腰,就像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主动发现。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学生活动,为他们写颁奖词,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只有学生自己参与了,他们的印象才深刻。

第8篇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逐渐倡导“以人为本”“相互关爱”“个体价值”等教学理念,因而,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展,将“人文教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人文精神了解语文学科本质,同时,发挥自身个体价值,挖掘语文知识点,达到高效性语文知识学习状态。

关键词:

初中语文;人文教育;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当前的状况来看,语文课程仍然缺乏人文教育问题研究,因而,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灌输人文精神,即在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人文个性,从学生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挖掘学生潜在的人格与学习能力。以下就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渗透问题的详细阐述,以期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益参考。

一、人文教育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但随着人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逐渐被解读为:人们应掌握自身命运,同时,突破封建社会的压迫,挖掘自身价值,坚守自身尊严与人生意义,突出人类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思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路径

(一)引入优秀文学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应注重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导入初中语文课堂中,由文学作品丰富学生思想,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完善自身人格,同时,探索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意义,让学生心灵、思想健康发展。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文学作品读后感评比”活动,即鼓励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即《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如,在《水浒传》的赏析过程中,可受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故事的熏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正义感,同时,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依照文学作品中正义的人物形象,重新塑造自身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课堂环境

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文课堂环境的营造将影响到人文教育效果。为此,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幽默的语言交流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人文教育内涵,体会人文思想。此外,在人文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性人文教育状态,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关爱,然后,共同解决语文学习难点,感悟人文精神,同时,激发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

(三)挖掘教材人文精神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人文教育的更好融入,应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选择富有思想内涵、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例如,在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从“深刻的印象”角度出发,自主阅读课文,同时,勾画优美词句,感受达尔文所要表达的严谨科学态度,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最终将文章内涵与自身学习状态相联系,改变原有浮躁的学习心理,且调整个人目标,完善个体品格。第二,在人文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材课文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诗句相关资料,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继而感悟陶渊明在诗句中寄托的思想情感,挖掘诗句丰富的人文意蕴,最终受恬淡人文精神的熏陶,改变自身人生观念,形成良好的品质,做好自律、自强。

综上可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环节的展开,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为此,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人文教育融入问题的重视,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然后,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和现有教材,传达人文意蕴,且对学生人文精神实施教育,提升学生美好品质,改变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作者:罗魁 单位:四川省米易县丙谷镇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第9篇

《西方史学史》是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历史学基础知识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依循时间顺序对人类最古老的自我认识形式之一――历史学在西方世界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考察和认识,如果说客观的史学是对人类客观历史过程的认识和反思,那么西方史学史亦可称作一种特定的思想史,是对西方历史认识的再认识和再反思。《西方史学史》这门课程一般是针对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开设,经过了前期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习,大二或大三历史系的学生此时需要从理论上、从学科的发展史上来认识历史这门学问。《西方史学史》的内容丰富,涵盖从古至今史学起源、古希腊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古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近代史学和现代史学等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里面有不同的史家、作品及其史学流派,作为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讲授清楚每一个历史时期史家、作品及其所属流派,更重要的是要深刻阐述每一时期影响史家创作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在每个时期的表现和演变趋势。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非常强,因此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教材中在介绍每一位代表性作家的史学思想和作品特色时,都非常具体的将现成的结论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听课和考试的时候只需要记住每位史家的史学思想即可,更严重的是在课堂讲授中如果仅仅只涉及到现成的理论或思想的讲解,那将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笔者一直认为大学历史专业应当增加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从经典中感受历史学的魅力,从经典中学习治史方法,从经典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西方史学史》恰恰是一门研究西方史学经典作品的学问,笔者试图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做一点教学改革的尝试,将经典作品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使学生从中领略经典作品之美,另一方面也从作品中分析和挖掘出作家的史学思想,以及人类各个阶段历史认识的特点及趋势。

一、选取经典作品

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西方史学史上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选取出来要学生来阅读和分析,只能选取每个阶段一两部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选定其中的某些能够深刻反映作者史学思想的段落,以期从这些作品的段落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史家的史学思想和作品的特色。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了“古希腊史学”中的《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罗马史学”中的凯撒《高卢战记》和塔西佗《历史》,“中世纪史学”中的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史学”中的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和维柯的《新科学》,“近代史学”中的兰克《罗曼与日耳曼民族史》和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现代史学”中的汤因比《历史研究》、布洛赫《封建社会》和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等,至于在每一部作品中该选取哪些段落,则完全取决于该史家所具有的史学思想,教师可以依循教材的线索找到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二、组织课堂教学

选取好了经典作品及其段落之后,接下来到了组织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计划的时刻了。在上课之处,教师要做前言性的背景介绍,譬如史家所处的时代及其成长经历,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然后接下来就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教师将经典作品电子版本放映在投影上,按照学号或座号顺序每个人读一段。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阅读的学生保持站立姿势,具有端正的仪态,声音需具有节奏性,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阅读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分钟内。阅读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譬如从刚才阅读的段落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史学思想?语言、文字和内容有什么特点?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待同学发言后,教师做出总结,并结合教材的观点讲述史学作品、史学思想、历史认识论等问题,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评、总结之后所得到的知识更加鲜活和牢固,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讲授的效果较好。

三、经典作品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归宿,关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关怀人类的命运和发展,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价值,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一种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大问题,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并进而具有一种爱生活、爱生命、爱他人的人生态度,这是教育者所需要研究和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经典作品中,尤其是在西方史学经典作品中,史家所阐释的人本精神和人文素养是非常深刻的,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到李维、塔西佗的作品中,都在记述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的伟大作用。事实上,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文精神就发轫于古典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走向复兴,并在当扬光大。而我们中国的学生要摈弃国界之分和东西之分,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培养成为具有世界性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道德精神;人性精神;生态精神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有力支撑,更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怀。因为,和谐社会追寻的民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价值目标及其涉及的深层次问题的合理解决,都内涵于人文精神之中并最终都要依赖于人文精神的作用。

所谓道德精神,就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精神,即渗透在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中包含着特定意向的意识。道德精神决定着道德信仰、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因而,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的道德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

首先,作为道德精神重要内容的道德信仰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上的原动力。道德信仰可以作为巨大的凝聚力或内聚力,把群体和社会成员团结在为共同理想的奋斗中。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道德信仰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人生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是建立道德价值体系的依据和支撑,为道德价值体系提供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根本价值日标是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最大限度地增进每个人的幸福或者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其次,由道德精神所决定的道德规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调节机制。日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最迅速、最激烈的阶段,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高发期。可见,妥善处理好社会各方面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由道德精神所决定的道德规范在调节社会矛盾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和法律不同,从调整方式看,法律调节依靠的是外在强制性,是一种他律性的方式;而道德虽然也有一定强制性,但主要是软约束,它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起作用,最重要的是在人们内心认同的基础上起作用,是一种自律性的方式。再次,由道德精神所决定道德素质和道德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实践精神方式,它从现实出发,注重于实践,却又指向理想。因此,道德精神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中,道德活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向性的道德激励活动,也就是通过各种道德宣传、道德教育、道德教化活动,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起全体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反向性的道德调解活动,也就是通过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屑,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正向性的道德激励活动,还是反向性的道德调解活动,都离不开道德精神的支撑和指引。因而,只有按照道德精神去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真正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人文精神从起源、孕育、兴起到发展,都有一个思想内核,并且延绵不断。这就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性精神。不论是在哪个发展阶段,这个内核始终不变,只是根据特定时代的现实,围绕着人文精神的内核展开这一理论体系,或者为了维护这个内核而发展人文精神的理论。

人性精神首先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表征的是人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与意义、道德与情感、善与美等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追问,它是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自觉生存状态的体现,是对人高出于物的部分的肯定和弘扬,凸现的是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的自然性的超越意向,以及人对于一切非人东西的拒斥倾向。"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目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说明人的活动具有普遍性、超越性、自由性,而人性精神就是人的自由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构架,当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无限度地滥用科技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战争威胁从而导致人的生存困境的时候,当人类的社会结构高度技术化、组织化、科层化导致人的异化的时候,当功利主义抛弃人的伦理情感而走向享乐主义最终使人道德沦丧和精神萎缩的时候・・・・・・一句话,当社会的发展挤压乃至消弥了"人的自我存在"从而使社会发展失去本体精神动力的时候,人性精神就会出场,它呼唤人的感性生命和个体独立,它要复活人的自我存在意识和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人性精神于物质中张扬意义、于当下中追寻永恒、于本能中激活精神,丰富了人类对自已的目的性、可能性和潜在力的认识,使社会发展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终极关怀,人性精神为和谐社会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理想境界。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这种超越既是一种超越客体世界的"外在超越",更是一种超越本体世界的"内在超越"。人性精神对人的关怀不是浮光掠影和暂时应酬,而更多的是本质的和形而上的,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域"层面的问题,因而它属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状态。人性精神内蕴着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理念,它使人确信,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已的手中,社会发展能够而且应该体现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历更的转型必然使人生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价值实现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价值悬置和价值虚无现象。而人性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则能唤起人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全新理解和把握,是人们走出精神生活困境的牵引线。事实上,精神是人生活的支柱,千不何文明化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且人类的现实生活也不能只是允满喧哗和骚动,还必须有意义和价值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人性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狄特富尔特.等.人与自然[M].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图书馆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16-02

从20世纪末开始,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界开始广泛普及,高校图书馆也在时代主旋律下遇到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探索与研究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大部分图书馆工作流程都实现了电脑录入,制作与使用图书条形码极大地方便了图书馆的工作,继而提高了服务效率。互联网参考咨询工作也为读者服务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动力。时代变迁,电脑、通讯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快速普及到各个高校图书馆,应用于读者服务当中,馆员从繁琐的工作程序中脱身出来,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下,图书馆不再局限于就近地区的读者的借借还还,跨地区的读者群正在日益壮大,并可以享受到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服务。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单个图书馆成为整个信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任何时间都利用互联网享受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具有广泛性,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查询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到图书馆领域之后,除了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外,也深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现代引进信息技术的图书馆大部分都具备全世界检索电子文献的先进功能。读者只需输入检索关键词,检索结果就会自动显示出来。读者在网上就可以查询到所需文献所在的多个图书馆,然后利用网页链接查询到这一类文献在各个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快速查询到所需文献。读者还可以为图书馆的文献建设献言献策,例如,就采购新书可以给图书馆流通部留言或者就图书馆建设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预约与续借等服务也可以在各个图书馆的网站上进行操作,极大地便利了读者,也减轻了馆员的工作负担。各大图书馆网站都会开展网上咨询或是利用微信等新兴交流平台来提高图书馆服务。所以说,现代技术影响下的图书馆不受地区、时间的限制,可以24小时全天候开展网上服务。

二、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与人文精神的失衡

在科学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图书馆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忽视了传统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失衡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便性

图书馆文献建设中,在对信息资源利用与共享时却往往忽视读者的主体地位。不论是资金还是精力,现在大多图书馆将重心都放在了对先进信息设备与技术的投入方面,而恰恰忽视了建设传统文献信息。关注不断更新的电脑软件,却疏于对文献资源进行管理。当配备了较为先进的管理系统之后,由于操作专业化太强,却难以及时快捷地为读者服务。在读者使用的过程中,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不能不说是一种技术上的浪费。某些开发者自认为经过数次培训后就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但却忽视了读者群体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问题却是在一代代更新换代中不断完善的。

因此,造成这种不良后果就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化的图书馆在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二)缺乏服务的人性化

图书馆服务工作人性化意识的逐渐淡漠体现在图书馆的工作当中,最明显的便是服务质量的下降。读者来到图书馆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代替了温馨和蔼的馆员服务。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关于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评估体系中,设备技术的占有率却要占评估的很大比重。例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计算机的使用率、新兴交流平台的开发与利用情况等都占有很大比重;而将传统的馆藏利用率、读者满意度的测评放在一边。这就严重导致了各大高校图书馆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当中,图书馆工作逐渐转变成了只着眼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却忽视了馆员为读者服务的本职。图书馆的现代化演变成了馆员电脑操作的熟练化。结果,大量读者却很少从图书馆的服务中感受到技术优化的结果。

因而,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图书馆也与时俱进,需要实现数据化、智能化和科技化,以致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现象――必谈网络化建设,而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服务似乎变成了科学技术应用教育。忽视了读者对文献知识的基本需求;注重在大数据环境下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却大大减少了对文献信息的利用;过多对读者进行硬性要求,缺少对读者的人性关照。这样本末倒置,图书馆为提高现代化而殚尽竭虑,疏离的却是对读者的温情和人道主义关爱。图书馆学派的创始人谢拉就曾在其代表作《图书馆学引论》中说道:“尽管图书馆学在逐渐地利用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社会科学有密切关系,但实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时代的大环境下被忽视了,这需要引起人们的忧虑与关注。

(三)崇尚科技至上的倾向

崇尚科学技术的工具主义学者坚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未来定会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片面化地强调信息技术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这样的观点却恰恰忽视了“人”才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无论是从图书馆发展的起源来讲,抑或是图书馆历史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史看,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人”来讲,都不能忽视其存在。在使用图书馆时,都不可避免地给予读者各种需要和人文关怀。但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图书馆评估指标中,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料与数据化的占有比率,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对设备投资和技术投入与要求的攀比,难免对图书馆造成巨大的经费与心理压力。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已经到了强大得足以淹没其他领域的地步。”

三、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渗入到图书馆事业的视野中来,但我们绝不能忽视,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人文精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人相信图书馆只要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就是在图书馆学研究和教育中,信息技术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言必谈科技,甚至图书馆学的学科研究、学科建设都大有计算机教育之势。我国图书馆学知名教授肖希明就曾指出:“计算机图书流通系统功能先进,而藏书却没有向读者开架借阅;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十分娴熟,而对读者却冷若冰霜;管理系统不断升级换代,而文献的利用率却并未上升;图书馆为提高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档次殚精竭虑,而对如何满足读者需求却表现冷漠,如此等等,不正映照出图书馆人本精神、人文关怀的缺失吗?”这样的现象同样存在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与管理工作当中。

这种“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称“技术决定主义”(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其最大的特征与缺点便是对人文主义的排斥。就连执着于信息技术至上的著名图书馆学家、情报学家F・W・兰开斯特也不得不承认:“计算机只是在处理纸印刷式的文献目录的记录方面提高效率,文献资料本身的处理实际上没有改变,图书馆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革,所以其效果只是表面性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的研究指向是以满足用户的文献需要为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图书馆学研究的终极对象与目标都是人。”为此,所采用的一切科学技术活动都是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手段。而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手段的支撑,手段同时又要服务于目标,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制约。不可否认,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一直都是现代事业的强大“推手”,当然,这其中人文精神的指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保证了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学的价值源泉和人文精神传播“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并思,兰小媛.信息技术冲击下的图书馆人文思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05).

第12篇

【关键词】 新时期 高中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高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当然,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这些能力,还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其它学科。因为语文和其它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好了语文,自己的语言解读和理解能力会有所上升,这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自然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新时期下,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者人道主义。它起源于十四世纪,之后在欧洲非常流行。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命运、价值和尊严的关切、追求与维护,它关注的是精神表现与人类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万物之灵的原因在于人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地区、一个名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有力因素和核心内容。同时它也是衡量国家与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国民素质和人文修养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水平。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将人文精神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积累知识,而高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则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与精神,这为他们继续学习和步入社会是有很大帮助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世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极度渴望被认同,想要在集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这一系列特点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整体身心的发展,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

(二)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灌注人文精神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唤起学生的高尚情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其中一定包含了人文精神。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善于发现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将其展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情感,这样能够滋养学生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 营造具有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真诚的,这种真诚表现在对学生的爱与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无论何时,教师都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中营造一种人文气氛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引导作用。教师不应该将学生当成专门容纳知识的器具,否则将很容易扼杀掉学生的求知欲和各抒己见的积极性。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收获一种成就感。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成了各高校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中语文在教学模式上也实现了完善与改革。在改革进程中,被应用最多的是创新教学。高中语文在创新教学上的表现就是要求各项教育内容都体现创意和个性表达。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多高校在语文教学上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写作的教学上,很多教师侧重于写作的文体,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固定按照某种文体来写,这种要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练习能够适应高中语文的考试。虽然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提出了创新教学的意识,但是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丝毫创新的体现,还是在为了迎合考试而教学。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就给学生规定好了题目,还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即便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其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

(二)高中语文教学在写作上的创新要求

1. 写作内容应该新颖,重视自由表达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由表达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写作时不会照搬照抄教师的写作要求。写作的真正目的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很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文章能够体现出真体验和真性情。

2. 读写关系应该同自然融合

写作不是能够闭门造车的过程,它需要同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从自然中去寻找写作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与读的关系。写作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因此,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应该多多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三、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

阅读是一个有创造性、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心理过程。一般,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会保持一种主动积极的状态。从该角度来看,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可感的形象。在新课标的实施下,阅读教学的课堂开始渐渐走向多样、灵活和开放,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成果。现在很多高中语文的课堂看似重视了教学理念的贯彻,课堂气氛热烈,师生间的互动很多,但是仔细研究,会看出其实很多教学内容都没有和教材紧密结合。这样的教学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由于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为了应付高考,老师往往都只是强调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其弊端开始显现出来。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被扼杀,造成万人同言、千人同声的局面。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下去,课堂将会变成一片死寂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