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风险分析的目的

财务风险分析的目的

时间:2023-12-19 10:30: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风险分析的目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风险分析的目的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财务风险;水电项目;应用

对于大型的水电项目建设工程而言,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的特点。因此,大型水电项目的投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造成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除了工程周期与资金投入之外,还有运营成本以及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这些因素使得大型项目建设在财务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可以说,风险分析是一项较为高深的学科,目前我国金融业、项目建设业、保险业、工业等许多领域都将风险分析划为了重点研究对象。风险分析并不仅仅指的是通过研究数据进行财务上的预算与决算工作,而是要依据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市场的经济状况来进行的。

一、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一般的大型项目都是由国家来进行投资的,在宏观调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类项目普遍表现为超长的建设周期、巨大的投资金额以及复杂的施工技术。在建设过程中,市场上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工程未按图纸规范施工造成返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导致预算增加,都会造成财务上的波动。

大型水电项目的财务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拨款而来的,并且有一部分为社会上的融资。这种具有投资倾向的建设工程,投资者除了关心投入的款项是否能够有效利用之外,还会关心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多少回报。换言之,资金的投入者更加看中的是财务的可行性,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的财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探究

对于一项项目工程而言,风险意味着一切会影响项目施工进度与资金浪费的因素。这种风险属于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变化,可能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项目工程的风险一般包含以下3各方面:工程本身存在的风险因素、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以及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

鉴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风险事故,因此有了“风险源”这一词汇。风险源指的是任何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的来源。风险事件由风险源引起,包含任何可能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因素。并且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在风险发生时间的不确定、风险程度的不确定、风险带来的后果不确定。

由于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方面较广,因此在预测方面并不能够保障面面俱到。项目施工环境的变化加上本身的复杂程度,让人们对项目的客观认识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致使预测能力受到限制。在风险发生之后,财务部门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保证将损失降到最小。因此,工程项目财政部门就应该设定相应的风险预测计划与解决计划,风险的存在会让工程遭受不确定损失,这种损失是潜在的,在短期内无法准备鉴别,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三、风险分析的过程

风险分析是将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结合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对于一项项目而言,风险分析通常是在项目建设之前就完成了的,并且要随着项目建设的过程加以改善。财务风险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行性分析的一部分,为项目的投资、招标以及任务目标的确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风险分析虽然是渗透在整个工程建设建设之中,但施工期间的分析效果远远不如计划前期。根据财务风险分析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在阶段的划分上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评价。

首先,财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风险上的辨识,通过对设计图纸以及设计目标的详细了解来进行项目资料的客观统计,并且从主观上分析资料的准确程度以及对风险评估的有效程度。接着,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项目风险预估工作了。风险预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估计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潜在风险,这种预估一般需要专业人员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查验,对周围环境,包括气象环境、当地土质以及土层结构等进行分析,列举出容易影响项目施工的因素;二是对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预估,这种预估需要结合周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来进行参考,充分利用其他工程的档案资料,详细了解该地段事故发生的类型与几率,以便于日后做好防范工作。在分析结束之后,需要对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就是风险分析的评估工作。

四、财务风险分析在大型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一)有效辨识风险因素

对于大型的水电工程而言,其项目建设工程量较大,因此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在进行风险分析之前,需要派遣专门的小组对工程建设地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

1、筹建工程

筹建工程包含有征地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施工供电工程以及线路架设等子工程,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以及施工质量问题。

2、准备工程

项目的准备工程包含导流工程以及临建设施的建设这两个子工程,风险因素包含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或是弊端。

3、大坝工程

对于大型水电站项目而言,大坝的建设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因此应该对大坝工程汇总双曲拱坝以及水垫塘和二道坝分别展开分析。双曲拱坝的风险因素有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建设材料的供应、气象条件以及施工管理是否完善;二道坝与水垫塘的风险因素与双曲拱坝相同,但在期望值与标准差方面存在着差异。

(二)电量与电价的风险因素分析

水电站的建设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用电,因此需要对水电站在建设之后的吸收电量以及电价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1、吸收电量项目

吸收电量项目受到经济增长速度、电源建设速度、负荷特性以及径流量这4种因素的影响。

2、电价工程

水电站的电价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其风险因素大多在于增值税的变化、煤价的变化、环保的发展、资金成本的变动以及物价上涨这几方面。

(三)风险评价

从对水电站工程的风险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进行水电站项目建设能够很大程度的保障投资是盈利的,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并且在贷款的偿还方面,水电站若是建设成功,在几年内就能够收回成本,因此在财务投资方面还是较为乐观的。在投资收益方面,工程建设完工后前几年肯定不会有收益,但在发展若干年后,投资者就能够看到投资回报。

对于大型水电项目而言,其供电能力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保障其在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因此投资是具有保障的。从工程建设财务角度来说,水电站的投资在几年之内就能够收回成本,因此这个项目的投资是可行的。

五、结语

我国的财务风险分析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优化的问题还有很多。研究者们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需要注意的方向,尽可能的完善风险分析因素。对于大型水电站项目而言,需要事先对各项风险因素做出期望值的预估,在经过详细调研之后算出标准差,以此来判定各项风险因素对工程子项目的影响程度,这样才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以防范,从而将工程施工的风险降到最小。总之,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分析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前进行详细数据论证,并结合实际展开实证研究,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1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根据这一概念可以推知,财务风险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对于高速公路公司来说,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有持续流量的通行费收入符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②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③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④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⑤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⑥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2.1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应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全系统、全过程的两个基本特征,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财务风险。

(2)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要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单位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3)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同时,要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2.2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以高速公路公司风险管理为基础,以组织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为主体,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为辅助,借助于财务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该体系首先表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以风险管理为出发点,并且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体系,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其次,此控制体系的主体部分是从组织、制度、文化三个角度入手,即构建有效的分层级的组织控制体系是基础,财务预算、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审计控制制度体系是核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文化控制是保障;最后,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包括风险分析的组织机制、处理机制和责任机制。预警分析控制机制包括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财务预警标准的确定以及预警分析系统。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两者对上述的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起辅助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严密的、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见图1。

3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应先理清风险管理中内外部关系,即风险管理框架并非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替代,而在于对内控框架予以包含和深化,企业应将COSO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能中,诸如提高风险反应决策、确认并管理多重风险、减少经营意外和损失、提高资金配置能力、抓住机遇以及和企业战略相互关联等。同时,还要分析企业面临风险和机遇之间存在联系,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也存在可控和不可控之分,只有保持风险管理框架中要素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图2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其建立思路重在制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在此前提下,对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具体而言,首先确定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各个变量,其中一级变量主要是控制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二级变量是各个要素的分解变量;三级评价变量则是评价要点,即各个二级变量所关注的财务风险控制关注要点;其次要确定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评价标准主要从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以及体系执行的有效性展开,评价过程则包括评价完整性(很完整、完整、一般、较不完整、很不完整)、有效性(十分有效、有效、一般、有效性较差、无效)等。通过构建COSO风险管理框架下的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对风险控制成果予以评价,为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奠定基础。

第3篇

一、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一)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足。在如今的这个经济市场中,竞争十分激烈,这也就使得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一味想着如何的竞争,却忽视了很多重要的工作,这是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足的重要表现。对于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个别领导仅是盲目的追求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到其具体的财务状况所存在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于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在公司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完全将会计与财务的职能“融合”,而未对其进明确行划分。除此之外,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中,相关制度、资料并不规范,未能形成完整的财务工作信息,自然导致企业管理层无法及时获取专业、有效、科学的财务风险评价报告,这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三)过度注重利润问题。从利润的角度而言,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但是在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随着其规模的逐渐扩大,公司的领导者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浮躁”。大多数情况下,公司领导仅仅是简单的对销售额地增长、利润总额的实现进较为重视,最终造成财务风险问题。由于过度注意利润,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本没有进行严格、科学的成本管理,未建立完善的定额管理制度。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没有先进又切合实际的定额标准,现有的消耗定额只是根据以往经验简单估算,缺乏仔细的分析和计算。

二、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风险问题的控制策略

(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无疑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基础问题。在现实情况中,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自身企业才财务方面存在的风险,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毫无疑问,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在财务状况中,已经存在了很大的风险,也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就是前文所说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的问题。意识决定一切,这是基础中的基础。除此之外,对于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还必须要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进一步加强客户信用管理,从而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所谓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主要是针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控制的体系。总的来说,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整体管理、控制过程而言,其本身就应该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对于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应高度重视加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应聘请财务风险分析、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的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控制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建议该公司能够在对领导层及财务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使他们能够在加强协作得基础上,共同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三)强化成本管理。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必须从财务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逐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针对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问题,有以下二点可行的解决措施:第一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社会,电脑用于企业管理也使办公更加的快捷和便利,长远看来,它能够真正地降低成本。若在企业内构建了这样的系统,就能完成内部资料的共享,提高决策效率,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减少企业成本风险。第二该公司应该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

(四)对财务软件的运行环境进行监控。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会计电算化与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必须要经常对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的维护,以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相关的程序不被破坏,还须配置专员定期为系统进行维护,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财务风险分析是分析企业当前财务状况、评价企业过去经营成果的主要手段,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挖掘经营潜力、减少财务风险的目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据此,本文以江苏鸿德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对其具体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第4篇

摘 要 本文结合棉纺行业和企业特点,简要分析了棉纺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阐述了加强棉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 棉纺企业 财务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一、棉纺企业经营环境与特点

(一)棉纺企业特点

⒈棉纺企业劳动密集程度高

在人力成本日渐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棉纺行业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率水平低,导致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劳动力成本占棉纺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范围在15%左右,目前很多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⒉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比重高

棉纺织产品原料主要是棉花棉,棉纺行业中企业的原料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范围大致在70%。

⒊产能布局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纱产量排名前五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浙江、福建,其纱产量合计占全国比重为72%。

(二)棉纺业经营环境

⒈国际环境

⑴国际经济形势恶劣,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

我国棉纺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国际经济形势恶劣、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欧盟经济增长减缓,这将对棉纺行业带来冲击。

⑵国际棉纺纺纱业重心向孟加拉等低劳动成本的东南亚国家偏移

由于孟加拉、越南等国家的人工成本很低,导致大量的棉纺纺纱生产厂在那里生产,致使国际棉纺纺纱业重心向孟加拉等低劳动成本国家偏移。这就使得一些国外大客户已将大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国家。

⑶国际市场贸易保护政策频繁而至

由于美、欧实施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全球纺织业采购将出现大幅变更。

⒉国内环境

⑴人民币升值,利润下降

棉纺为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棉纺织服装业出口一向占中国出口重要地位,以往以廉价劳工为主,令出口利润可观。目前,人民币每升值1%,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在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压力下,行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⑵原料棉花价格波动大

棉花为区域性种植的作物,多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区, 如: 新疆、河北、山东、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新疆地区易发生霜冻、降温、暴雨及大风天气, 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易发生多雨天气,不确定的气候因素将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进而导致棉价的波动。

二、加强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汇率的波动都能影响棉纺企业筹资、投资、运营过程,致使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始终,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出的。企业面临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加强有效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成为一项必然要求。

(二)加强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当前我国棉纺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相对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常常面临着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回收保障不足,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资金周转不畅。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能使企业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安全防线,科学采取预防性措施,既可保证自身运营安全又可以大胆开拓新市场,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发展。

三、棉纺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经营过程产生的财务风险

⑴流动资金不足。多数棉纺企业由于到期债务压力过大,而短期生产资金周转不足以应付到期债务,即使生产和销售状况正常,也无力支付到期的债务本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像我们这样的棉纺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使原料款、电费、工人工资,三项主要资金缺口很大,面临企业资金链断裂。

⑵存货占用的资金比重大,存货周转率低

我们2011年纱线库存同比增长57%,这就导致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这时候企业对营运资金需求就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若企业没有现金储备或者借款额度就不能增加资金的投入,这势必会导致企业原有营运资金因周转速度较慢而不能支撑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库存货物时间过长,企业还要承担市场价格跌落、人为原因以及物资自然损耗而造成的损失,这又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⑶企业赊销比例大,应收账款回收期长,资金运转速度慢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企业采取了宽松的信用政策,大量赊销商品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占有率,但增加了应收账款数额,也延长了应收账款回收期。致使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和营业收入不能同步。虽然从企业财务报表上看到了盈利,但是在应收账款上却没有真正的现金流量增加。一旦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金实力出现问题,企业长期拖欠贷款会出现坏账,这不可避免地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⑷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加大

棉纺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其他制造业是造成用工短缺的直接原因,再加上棉纺企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高温高湿、噪音大以及经常需要上夜班等不利条件更增加了棉纺企业招工困难。企业已经采取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高工资,为员工上全保险,免费班车接送工人上下班等福利吸引工人。即便如此,对我国棉纺企业的调研报告中显示,河南、河北、湖北地区棉纺企业仍面临用工紧张。高成本低利润使得企业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

⑸高征低扣,差额税费一直由企业自行承担

棉花是棉纺织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料,占生产总成本的 70%以上,目前,根据现行增值税制度(1994年开始执行),棉纺织企业棉花购进抵扣税率为13%,而棉纺织产品增值税销项税率为17%。即使不增值,棉纺织产品也要承担4%的税赋,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迅增,存在“高征低扣”不合理问题。

(二)筹资风险

棉纺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其成长性不被市场看好,制约了筹资功能的发挥。银行在信贷方面提高了对棉纺织行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的门槛,导致棉纺企业贷款困难,流动资金紧张,影响到纺织业的装备提升、技术改造、改进落后的工艺、开发新品种,阻碍了行业企业经济方式的转变。

(三)投资风险

棉纺行业的投资收益率整体偏低,但投资回报的风险也较低。对于单一主业的棉纺行业的投资风险较小。但由于诸多企业近几年都不断进行多元化扩展,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投资风险。

四、棉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风险意识,健全企业风险控制制度

首先,我国棉纺企业并没有对财务风险高度重视,防范意识较差。棉纺企业三分之二是民营或家族企业,经常是靠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由此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例如应用ERP软件,设立总公司、分公司、车间三级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制定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管理。企管部做出预算,由总公司财务部按制度规定负责监督检查,年末总公司组织内部审计。

其次,建立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资产安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现金流量等指标,及时找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企业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项目每月末进行分析评估,并详细分析指标变化背后的企业日常经营决策过程,挖掘其变化的真正内因,为领导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便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预见、快速反应、采取有力应对措施。

(二)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首先,应强化现金流管理。在目前形势下,棉纺生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管理。企业必须尽可能使资金投放少、回收快、保持良性循环。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将不同经营阶段的预期目标汇总,并准确计算各阶段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我们企业以周、月、季、半年、一年为周期,编制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的反映出来。通过现金流量分析,使领导能看出企业内部现金流量产生能力有多强,营业现金流量是正值还是负值、原因何在及企业是否有能力通过营业现金流量来履行其短期偿债能力等。

其次,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我企业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库存管理上应建立起规范的操作程序,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在淡季减少生产量,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减少产品的库存量。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处理好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关系。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将客户细分为多个信用等级,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用户制定不同的赊销额度和时间,定期(如三个月)重新评估一次,额度也根据市场和企业现金流状况加以变更。

最后,选择最佳资本结构,使企业风险最小而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化。企业筹措资金时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与发展的不同时期,既充分考虑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场状况,又要考虑企业现有资金以及未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选择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确定银行融资规模与结构,动态地平衡短期、中期与长期负债比率,降低风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斌.试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9(25).

[2]杨冰.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措施和方法.山东纺织经济.2010(06).

第5篇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机制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风险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解释风险含义。随着风险理论研究的深入,被普遍接受的风险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对对象系统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负偏离的综合,它也可以表述为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C)

式中:R―风险;

P―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

C―该事件或损失发生的后果。

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是指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而财务危机是由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所引发的。因此,全面认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准确界定财务危机是进行财务预警系统研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理论作为对现有管理理论的扩展,是一门专门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逆境现象、管理波动、管理失误的本质特征、成因机理和发生规律,研究如何构建企业管理系统的防错、纠错机制及建立避防失误、扭转逆境的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它将企业内的各种逆境现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来考察,在分析了逆境与危机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内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预报与预控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用于监测、评价、预报企业逆境现象与危机现象的预警指标体系,并设计了企业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决策事务管理、技术管理等的具体预警模式和方法。

二、企业财务风险与预警机制分析

1、财务风险的分析

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财务活动中,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失性、收益性等特征。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表现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不为人们的意志所改变。我们只能通过某种技术或方法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却不能完全避免、消除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财务风险的损失性表现在财务风险会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及获利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企业蒙受损失。财务风险的收益性表现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地避免财务损失的发生,还能取得较高的财务收益。

依据风险分析的一般过程,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对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进行综合辨识,然后在特定分析方法基础上拟定一个基本风险标准,并以此来估计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大量的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统计、会计和数学工具,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结合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各种形式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财务风险主观分析方法和财务风险客观分析方法,前者主要依赖于企业主观因素,而后者主要依赖于企业客观因素。

2、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分析

(1)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性质。财务预警系统属于微观经济预警范畴,事实上它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它集预测与警示、排警于一身。首先要预测财务危机及可能的风险,然后将其以特别的方式警示利益相关者,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规避风险。

该系统作为经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子系统,为企业改进经营决策、有效配置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财务预警系统具有参照性、预测性、预防性和灵敏性四个特性。

财务预警系统可以依据企业财务运行特点和相关规律等,从大量的财务指标中,筛选出能及时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指标系列,运用财务管理原理和数量分析方法,测算出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状态的指标和指标体系,使其成为我们判断和认识企业财务运行规律的参照指标和指标体系。企业财务运行各影响因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财务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预测和推导与此密切相关的各因素的发展变化。

尤其是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不良征兆时,可以及早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一旦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中相关指标贴近安全警戒线,便可以及时寻找导致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以化解财务危机。由于企业财务体系中各因素之间密切相依,存在互动关系,某一因素的变动,会在另一因素上敏锐地反映出来,从而提供相关预警信息。财务预警系统的上述特性,使其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将企业财务中不良因素解决在萌芽之中。

(2)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特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先报警。因此,它可以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在合适的时点上报警,使决策者提前作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切实可行、高效运行的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一个完整的财务预警系统应包括预警机制的建立、指标体系的构成、预警方法的使用和防警排警的措施等四个方面内容。

财务风险预警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特定事件进行预测,根据各种财务指标的实际状况与企业制定的标准进行比照,如果发现企业的实际财务指标与预定标准不一致,就会发出警报,使管理者针对这些偏差作出决策。管理者还可以根据对企业经营中的预警结果,发现财务指标的偏差所在,并通过分析找到影响这些指标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处理。先找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根本因素,再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方案和措施。通过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就能够系统而敏锐地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通过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地避免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并在以后的经营中防止类似不利影响因素的再度发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进行。

三、企业财务预警的方法

企业财务预警的方法可分为黑色预警方法、红色预警方法、黄色预警方法、绿色预警方法和白色预警方法,每种方法中都包含了一套基本完整的预警程序。

黑色预警方法:依靠考察某一有代表性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循环波动特性来进行预警。黄色预警方法:是一种由因到果的分析。利用反映警情的一些指标的指数来进行预警,需要对指标进行综合,经常用到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两种形式,把一系列反映警情的指标与警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处理,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分数预测警情程度,在统计预警方式的基础上对预警进行进一步分析。红色预警方法:其特点是重视定性分析。红色预警方法经常用于一些复杂的预警。主要内容是对影响警情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进行不同时期的对比研究,最后结合预测者的直觉、经验及其它有关专家学者的估计进行预警。绿色预警方法:同黑色预警方法相似。白色预警方法:在基本掌握原因条件下用计量技术进行预测。

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运作

1、预警系统的目的性

预测与警示只是手段,排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是目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若要有效运作,就必须要有正确、实时且合乎企业需要的各种管理资讯系统,提供实时而完整的经营结果数据,供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以实际经营状况数据体系,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经营者应早日依数据所代表的经营内涵作进一步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用最恰当的办法将之解决,及时防止财务恶化。当有超出或低于指标数据的情形发生时,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将有不健全的症状出现。

2、几个预警系统的制定方案

(1)在财务危机分析清楚后,要立即制定相应的预控、转化措施,尽可能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为此我们可以设立企业预警部实行预警管理,将财务预警组织作为企业预警部的一个分支。将财务预警的职能和其他方面预警的职能全部交给一个单独的预警部来执行,有利于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总体把握。

(2)在财务部门中设立财务预警分析员的工作岗位。这种模式对财务预警分析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了专门的分析员,财务预警工作可由财务部门直接开展,因而可以获得更全面、更可靠的财务信息作为预警分析的依据。

(3)由企业的某些除财务部以外的职能部门(如审计部门,安全部门)承担财务预警工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将财务预警与企业的内部审计或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并能保证预警工作的独立性和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

(4)财务预警系统要在实践工作中实现理论上的功能,需要建立起计算机信息系统。由于计算机的自动性,它还可以为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提供“标杆”的作用。

(5)企业可以在面临不正常的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状态下设置临时性的机构,如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财务预警咨询小组、领导小组等,其成员由临时从主要职能部门中抽调的负责人或有能力的人组成,因为这些管理人员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及过程非常了解。

3、达到的预警效果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可以在对大量资料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经营波动或财务危机征兆。这个信息系统还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使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体系,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还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实施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及反馈的职能,并为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控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一、引言

经过多年迅速发展,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参与者,并深刻影响经济、社会以及公众生活。在互联网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间并购态势越来越强。尤其是2012年以后,经过激烈并购活动,数十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产生,极大增强了互联网行业公众认知度及影响力。关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众多学者及调研机构进行研究。Edmans(2009)对企业并购后管理成效与财务健康水平进行关联研究,结果发现许多并购失败的案例有一个共同点:由于新企业管理水平不足以支撑新组织,管理效率低下导致财务水平下滑。RobertJ.Borghese等(2011)从组织适应性角度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如果新企业组织适应性低,将难以完成两家或者多家企业资源整合,从而导致运行混乱,影响财务健康水平。Megginson等(2012)认为,互联网企业并购并不会必然增加企业价值,它与并购企业业务匹配度等因素有关。DavidW.等(2005)对互联网企业如何应对并购财务风险进行研究,认为资源整合以及组织协调是关键。尽管国内企业并购历程较短,然而相关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张远德等(2014)学者对互联网企业并购案例进行大样本研究,发现存在最佳并购方案。然而,该方案非一成不变,它需要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类型、企业规模以及市场环境进行灵活变化。王蕾(2012)对如何进行并购财务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提出AHP-GRAM模型。吴泗宗等(2014)对互联网企业跨国并购进行案例分析,发现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周雪等(2009)认为,在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关键是做好危机预警。通过量化研究,提出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财务风险模糊预测模型。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通过F分数模型以及SPSS分析软件,本研究将对互联网企业并购风险现状进行研究。同时,对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进行讨论。通过相关研究和讨论,希望对改善互联网企业并购效益有积极参考价值。

二、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估

(一)财务风险模型的选取

如何进行财务风险分析,研究人员提出过众多理念与方法。经过不断验证,最终受到广泛认可的财务风险模型包括Z-Score模型与F分数模型。二者在适用范围与分析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分析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时,为确保相关分析过程及结果具有可靠性,首先须确保所选择分析模型具有最佳可靠度。(1)Z-Score模型。Z-Score模型由美国财务研究人员EdwardAltman于1968年提出。在运用该模型对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时,须对主要财务预警因素赋予一定权重,并根据最终加权得分来表征其财务风险综合水平。基于该理念,Z-Score模型基本表达式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0999X5(1)其中,X1为产规模及其变现能力;X2为企业累计获利能力;X3为总资产利润率(税前);X4为股东权益总值与企业总负债比值;X5为总资产周转率。根据Z值计算结果,不同得分预示所评估企业处于不同财务风险水平。在研究实践中,形成如下判别规则:当Z<1.81时,所评估企业财务风险极高,正面临“财务困境”状态;当1.81<Z<2.675时,所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偏高,正面临财务不稳定的“灰色状态”,须及时改善经营效率;当Z>2.675时,所评估企业财务风险较低,企业未处于财务困境状态,且经营效率良好。(2)F分数模型。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且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成复杂。在这种背景下,为确保财务风险分析过程能够包含足够大样本,财务分析人员提出F分数模型,其表达式为:F=-0.1774+1.1091X1+1.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2)其中,X1为资产变现能力;X2为累计获利能力;X3为实际偿债能力;X4为股东权益理论偿债能力;X5为总资产现金创造能力。如表1所示,为上述各参数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运用F分数模型时,对其计算结果参照如下规则进行判断:当F<0.0274时,所评估企业(行业)处于“财务困境”状态,经营水平差;当F>0.0274时,所评估企业(行业)生存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概率低。(3)模型比较。为检验Z计分模型与F分数模型适用性,本研究以TG公司(被标记为ST公司)财务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模型财务风险评估结果可靠度。如表2所示,为TG公司2012~2015年度财务数据统计结果。由表3可知,TG公司2012年未发生财务危机,从2013年开始便一直处于财务困境状态。由表4可知,TG公司2012年、2013年处于财务困境状态,2014年以及2015年则处于财务水平正常状态。事实上,TG公司于2012年被作ST标记处理;2014年公司完成重组,财务指标恢复健康,并被摘除ST标记;2015年,公司财务水平正常。对比可知,Z计分模型存在预测滞后,而F分数模型预测结果则更加及时,其可靠度更高。因此,本研究将运用F分数模型对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选取

在选择样本数据时,遵循如下几点基本规则:公司于2013年完成并购;持续经营,且近四年财务数据完整;从互联网上市公司数据库中随机选择,降低主观干扰;以A股互联网上市企业未研究对象。通过新浪财经上市公司数据库,本研究共随机选择20家A股互联网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其公司代码分别为:002649.SZ、002421.SZ、601519.SH、300299.SZ、300170.SZ、300300.SZ、300271.SZ、300264.SZ、300311.SZ、002642.SZ、300079.SZ、300075.SZ、300113.SZ、002405.SZ、300245.SZ、300209.SZ、300168.SZ、300324.SZ、002401.SZ、600756.SH。

(三)财务风险分析

在完成数据收集后,运用SPSS2.0软件进行资产负债率指标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在完成并购后,所选取互联网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态势,发生财务危机风险偏高,须及时采取财务控制措施。如表6所示,为0.95置信区间下样本公司描述性统计F值计算结果。由表6可知,在完成并购前,样本公司财务F值均值为7.930545;在完成并购后,样本公司当年F值降低至5.048085;后续经营过程中,F值持续下降至4.599735、4.123035。可见,在完成并购后,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显著增加,且保持连续上升态势。如表7所示,为各个样本公司F值分年度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为20家样本公司多重比较F值计算结果。结合表7与表8可知:完成并购后,各公司F值呈明显波动,表明并购活动加大了公司财务压力,提升了公司财务危机;在完成并购后第二年,样本公司F值有所提升,表明公司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自身所面临财务风险,并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并购前一年与并购后第三年的F值均值差达到3.807573,且显著性水平为0.03(小于0.05)。可见,即使上市公司管理层采取了财务危机应对措施,然而其财务风险仍然较高。

三、互联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在经历“野蛮生长”后,互联网企业之间进行并购是产业规律所致,它不仅有助于增加行业运行效率,而且可以为督促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上文分析结果可知,互联网企业并购的确会增加其财务风险,为此需要在并购前、并购过程中以及并购后分别采取应对策略。(一)并购前的应对措施在提出并购目标后,须制定完善的并购方案。在制定并购方案时,需要确定资本回报率、短期财务压力以及并购后公司中长期经营目标。互联网技术及产品存在更新换代快、客户群体流动性大等特点,因而在确定并购目标时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及合理预测。若企业财务储备不足以应对短期财务压力,且并购后可能带来的资本会回报率又难以积极支撑企业发展目标,则需要谨慎做出并购决策。(二)并购过程中的应对措施(1)合理分析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形成与显现有一个过程,在预测时需要确定合理的测试时间长度。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至少需要分析并购后三年的财务风险。若预测年限过短,既有可能由于过于短视而夸大财务风险水平,也有可能难以预测到后续财务状况改善的希望。(2)构建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在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时,既需要结合原公司、新公司实际情况选择财务指标,也需要根据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尤其是在引进国外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时,一定要进行合理改造及优化。(三)并购后的应对措施(1)积极改善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互联网企业产品研发及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现金。尤其是在完成并购初期,会对新企业现金周转造成较大压力。因此,对管理层而言,需要制定合理的并购预算,并在完成并购后严格实施预算方案。同时,需要对现金流进行监控,提升资产周转率,并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提供准备金。(2)快速整合并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进行并购的目的是改善企业经营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因此,完成并购仅仅是新企业经营活动的开端。对新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改善其治理体系,尤其是对原公司经营场所、人员结构、资产分布、市场份额以及组织架构等进行有效对接与融合,避免由于治理混乱而带来成本提升,从而有效改善财务水平。

四、结论

本文以20家互联网上市互联网合并企业为样本,对其并购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如何应对该类风险进行讨论,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其一,相比较于并购前一年,完成并购后,样本公司各年度财务风险显著增加;其二,并购后第二年开始,经过管理层控制,财务风险水平处于逐渐降低态势;其三,并购财务风险显现及发生存在时间持续性,要有效控制并购财务风险,需要从并购前、并购中及并购后分别采取对策。

参考文献:

[1]藏秀清、张远德:《并购风险的多层次权重分析研究》,《技术经济》2014年第11期。

[2]王蕾、甘志霞:《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财会通讯》2012年第5期。

[3]杨柳、吴泗宗、佟爱琴:《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14年第30期。

[4]周雪、顾晓敏:《动态现金流量模型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中的运用》,《财会月刊》2009年第2期。

第7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特征;经济效益;促进措施

Abstract: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soul of the enterprise,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is the core issue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In Chin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whether it is corporate profit organizations 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ions, such a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ust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s the focus.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and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it is worth dept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Keywords: 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benefits; promo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530.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算和控制监督的职能,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并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加强财务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水平。通过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中所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1要保障企业经济效益。首先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对企业来说异常重要,资金循环和周转良性与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效益的高低。所以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1.1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加强公司的资金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公司的各类应收款项应及时进行结算。只有及时结算回收,才能真实、完整、及时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有利于公司的资金周转。把应收回的资金及时收回,是避免呆账坏账损失的重要手段。

1.2加强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一是做好银行结算票据及限额支票的管理,对银行直接结算的票据取回后及时登记、传递和报账,对必须使用限额支票的经济业务,要规定明确的报账期限和要求;二是重视和加强银企对账工作,及时处理未达账项,对企业银行存款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抓好应收账款和往来账款的清理核对和清收工作,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四是抓紧做好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五是抓好会计凭证、账簿的管理,努力做到真实、完整、合理、合法:六是要努力增加现金流量,尽量减少流动资金贷款,增加自有资金比重。

1.3加强资金的日常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银行贷款。使用银行贷款筹资要做好下面几点工作:一是对银行短期借款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还贷,避免逾期还贷发生高额罚息支出;二是加强银行贷款利息的核算和管理,及时与银行核对利息支出,避免利息误支付现象的发生:三是及时调度资金归还利息较高的贷款,减少大额贷款利息支出。

1.4要加强负债比例的控制。要考虑贷款产生的效益,要权衡资金回报率和银行贷款率熟高熟低,作好投资项目的考察考核工作,了解市场考核投资回报率及投资风险比率,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投资损失,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加强预算管理。通过节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财务预算管理是按照企业指定的经营目标、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是推动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总之,建立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对提高经济运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预算管理应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重点,高度重视企业财务资金理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把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工作重点转到推企业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工作上来。针对当前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普存在的使用分散、效率低下、体外循环等突出问题,一是从资金集管理入手,建立、完善并推广企业结算中心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统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监控、服务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二是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将预算作为企业内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把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序之中:三是明确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以现流量监控为重点,分门别类,把好关键点,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测,强化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监控,严格限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实施大额资金的跟踪监控。

3积极处理沉淀资金,盘活存量资产,保障企业经济稳定运行

我国企业的存贷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背着沉重的贷款,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许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资金运用不良的问题,如何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部门针对物资设备部门的储备资金占用过大、积压物资较为严重的问题,每年必须集中一个月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物资和处理积压的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或变卖成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对每个仓库都应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

4加强材料、设备价格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资金使用大部分用于购进材料与设备上,因此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要在采购部门设立比价采购小组,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要货比三家,采购组长由采购业务部门主管担任,明确采购小组的职责、权限及采购程序,比价小组要对采购的物资向供应商询价、压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并把确定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然后通过专门人员进行继续询价、压价,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网上调查和信息收集等工作后,确实做到货比三家,核实无误后再进行采购,如果是大宗货物、批量货物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最终实现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的目的。

5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避免影响企业效益事件发生

企业为了科学规避风险,必须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控制,完整地收集、传递、分析、评价财务信息,使企业经营和财务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第一、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建立风险分析的组织机制。风险分析机构的组织成员由企业经营者、企业内部熟悉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及外聘的管理专家组成。财务风险分析工作要做到经常化、持续化,并具体到人。第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效果,建立财务风险分析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对企业不同时期、企业内部不同业务部门和外部同行业企业作比较分析,自动地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管理提供“标杆”,一旦实际值超过预警值,计算机会计系统便会自动向主管人员发出警报,使企业经营者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防范不必要的财务风险。第三、建立财务风险责任机制,明确企业经营者应全盘负责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并将风险责任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找到责任人。要结合有效的奖惩制度,真正促使各责任人保持高度警觉,在未来经营期内不再重犯。第四、建立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在加强财务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财务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后,企业应制订相应的预防、转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发生在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投资等日常各项经营活动中。因此,财务风险处理机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财务活动和大量的财务数据,而且应充分考虑到各部门的常规性财务风险因素,以便对各项经济和管理活动中可能经常出现的风险,进行系统、连续的管理和控制。

第8篇

市场经济的特性,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刻都会面临财务风险,如何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些风险,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财务分析的方式有很多。相较于其他方法,现金流量分析法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于财务风险分析意义重大。

【关键词】

现金流;财务风险;分析

一、引言

现金流量衡量的是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企业的各种活动产生的现金存量的变化。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直接反映企业现金情况的变化,能够最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运营状况。正是由于现金流量的这些特性,所以有人将现金流量比作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体现,也和财务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一直存在着的,具体来说,起源于资金垫支,终结于资金的增值。一般来说,企业凡是涉及到现金变化的业务,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财务风险。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一方面,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是财务风险的来源,另一方面,现金流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提供了更为详实的财务数据。

二、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对于一般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是导致其现金存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在经营活动中,企业经营收入越多、应收项目越少,说明现金流动越快,企业就有更充裕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财务风险也就越小。相反,一旦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比如产品出现滞销或者赊销金额所占比重过大,会导致大量资金被占用,进而引发财务风险。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发财务风险:一是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比如,赊销行为虽然在会计上能够确认为收入,然而并不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如果只注重销售数量而忽视质量,可能会导致一部分货款无法收入。二是采购行为带来的风险。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计划和实际之间往往存在出入,如果这一差距过大,就会导致存货的挤压,占用大量资金。尤其是对于存货周转时间较长的企业来说,还会面临存货价格降低的风险,这样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造成更大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投资活动,指的是企业为了将来获取更多的收益,需要现在支付现金的一种活动。投资活动不同于经营活动,需要企业对将来的现金流入进行评估。这种未实现的现金流入评估,可能会出现极大的不可预期性,导致资金出现断裂,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其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府政策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缺乏系统的针对投资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扩大规模、提高收入,盲目的进行多元化投资,没有对自身财力、物力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导致决策失误,资金回收困难。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包括:自有资金,发行债券,借款以及发行股票等,是企业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基础。筹资活动中现金流的断裂直接影响着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引发财务风险。企业筹资活动引发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高的负债规模导致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存在盲目贷款的现象,导致了负债规模过高、利息费用支出加剧、利润下滑,从而可能引起贷款无法清偿,个别情况下有可能造成企业破产。同时,企业负债比重过大,相对应的股东权益也就越小,企业还款压力增加。一旦企业无法按时还本付息,就会面临破产的危险境地。(2)负债的期限和资金使用期限之间不匹配,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负债期限的结构不匹配不仅包括长短期负债的数量比例存在问题,也包括资金与负债偿还的时间安排不适应。比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资金的使用方向大都是长期性的资本性支出。如果企业采取短期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的话,企业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需要短期资金,却利用长期借款满足资金需求,虽然暂时不会面临还款压力,但是在使用资金之后,还需要承担一定时间的利息支出,等到长期借款到期时,会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现金流下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分析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前文已经介绍了现金流的几种形式以及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目前企业针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出了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和利润分析法之外,很多企业也引入了现金流量表分析法。相对于前两者,现金流量表分析法更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分析现金流量,首先就需要比较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以判定现金收支的合理性。对于港口服务型企业来说,经营性现金流入应该占其现金总流入的大部分比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应该小于其支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正负之间徘徊。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出现异常,企业管理层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如果某一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入出现负数,可能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规模,过多的采用赊销、客户优惠等模式,也有可能企业在短时间支付大量前期劳务及材料采购欠款,虽然这些不严重影响企业利润,但是经营收支不配比,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使用不当引发资金链条断裂。当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呈正增长趋势时,说明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处于一个机遇大于挑战的外部环境中;当现金流量表反映出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不断加大时,说明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和融资困难。

(二)结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进行分析。单纯的分析现金流量表,对实际工作意义有限。企业应该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的主要数据,并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比较经营性现金流入和资源的投入量来计算分析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企业可能通过销售现金比、每股现金净流量以及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来对企业的这一能力进行评估。现金销售比=经营现金流入/主营业务营收,该指标衡量的是每一元销售额中,有多少是现金收入,多少是赊销收入;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年平均净资产,该指标表示的是每单位净资产能够带来的现金收入;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年平均总资产,反映的是企业单位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上述三项指标数额越大,说明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企业爆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三)利用现金流量附表判断企业收益质量。现金流量表除了主表之外,还应包括一张附表,其主要功能就是讲企业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净流量,为企业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提供更加多样、有效的工具。具体的调整过程如下:净利润+未实现费用-未实现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减少-经营资产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根据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将无息债务划分为经营性负债;有息债务划分为金融债务)。将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径流量之后,将该数据和经营应得现金进行比较,即为现金营运指数,其中经营应得现金=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未实现费用。如果这一指标数额小于1,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好。一方面,企业确认的收入中,有一部并没有收到现金,而是以债权或实物的形式存在着。债权部分能不能转为现金收益或者有多少能够转化为收益,还存在不确定性;而实物在没有变现之前,也存在着减值风险。而另一方面,说明企业为了获得相同金额的收益,需要占用更多地营运资金,这表明企业获取收益所需付出的代价增加。

四、小结

通过文章上述的表述可以知道,现金流量表在财务风险分析中发挥着重要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分析工具。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经营各期所发生的现金存量变化,并据此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相对于其他财务指标,现金流量造假难度更大,在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都有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科学评价并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情况。

作者:李翠巧 单位: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分析与应对

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均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国内周期性结构的调整,企业比以前更加重视风险。

集团企业,作为企业组织发展进步的一种形式,因其具备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等优势,近年来尤其趋向成为主流的企业组织形式。因此深入研究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便具有了现实的紧迫性与理论的可行性。本文站在实施角度试图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实施体系,自上而下主动进行财务风险防御,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简述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财务状况存在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既包括企业筹资风险,也包括企业投资风险、资金收支风险、日常财务管理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多方面风险。

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是伴随着集团企业的各个经营阶段的,比如说在企业的投资、筹资、经营、分配等各个环节都会遇到一定的财务风险,它是集团企业各种风险的集中式表现,一旦出现财务问题,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裂,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等。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是在一定系统环境下,为了完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目标,而建立的相互联系、功能完备、要素完整、联系紧密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整合而成的一种结构表述。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三层结

1、目标层

目标层的目标要素就是按照环境分析起点原则分析、制定、选择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本文认为分析、选择的最终目标就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包括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目标是集团企业层面的长期的、整体的目标,具体目标是不同层次责任主体的具体目标。

2、管理层

管理层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目标层诉诸于实践的具体表现。管理层包括责任主体、程序方法和保障体系等要素。管理层以目标层为导向受到目标层的制约,同时又对目标层层级目标的实现起决定作用。因此,管理层是连接目标层和基础层的桥梁,它是目标层的具体实践和基础层的现实表现。

3、 基础层

从目标的建立到为完成目标所开展的管理活动,基础层都是这个过程的基点。它立足于实际,详细分析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实情,是整个体系构建的基础。管理层的管理主体、管理活动和保障体系受基础层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基础层又为管理层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要素分析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管理目标、责任主体、程序方法、保障体系和管理基础五个要素。

1、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达到的目标,是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它是在对集团企业的宏观、微观环境进行SWOT 分析后得出的战略选择基础上进行战略评价,在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使命和风险承受度后制定的。

2、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力量,通过各自职责的履行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所有岗位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集团企业所属的子公司往往也存在背离母公司的倾向,从而使母公司面临失控,导致财务风险。

3、程序方法

程序方法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责任主体所表现的行为集合,同时也是控制系统主要监督、控制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我们必须加强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引导、控制和评价,以便使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朝着有利于管理目标去组织、贯彻和实施。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保证各责任主体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来实施管理的程序方法得以落实的制度、机制和手段。没有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仅仅依靠责任主体的程序方法,很难保证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体系。

5、管理基础

管理基础是企业有效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环境,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客观环境和经济基础。本文认为体系的管理基础主要包括: 公司治理结构、正直诚信原则和道德观、财务风险管理哲学、企业的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和授权、员工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应对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是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它是风险应对的直接依据。

(1)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集团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集团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集团企业根据分析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应对策略。

(1)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3)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4)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

(5)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

四、结语

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非常复杂的,责任主体仅仅实施程序方法、落实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很难达到有效、高效管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体系,通过综合治理来进行。我们构建的体系分为目标层、管理层和基础层三个层次和五个要素。三个层次与五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共同构成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从而集体企业在选择或调险应对策略时着眼于集体企业整体层面,致力于将风险降低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罗爱彬.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上海会计,1995,(7).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吉利 沃尔沃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活动中达不到预定目标而使企业面临失败的可能性。按照并购风险的成因,可将其主要分为: 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信息风险、和财务风险。由于各种风险因子的作用结果最终仍然表现为财务信息,而且财务风险属于众多风险中最易量化的指标,因此,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一种综合性风险。

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方面,Robert & Paul (2005)认为并购双方的战略及组织适应性差、缺乏有效的整合计划是企业并购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郎咸平(2006)在对香港四大地产商的对比研究中发现:企业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来自于房地产的现金流连续五年为负,但是其在主营业务外的行业现金流比较稳定,所以解决了并购带来的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史佳卉(2008)以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控制为主线,将现代企业财务理论,与信号博弈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关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动态控制理论框架。志(2011)从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并购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确定目标企业价值、及时、有效进行财务整合的必要性。孙轶等(2012)通过对2004到201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509例并购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并购企业在跨行业并购、对目标企业缺乏投资经验、外部市场环境恶劣、并购交易规模较大等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专业咨询机构以控制并购前和并购后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关于公司并购风险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沿用西方的资本运营理论,局限于国外并购理论的框架,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不够紧密,致使我国的并购风险理论研究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二、企业并购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Carson等人曾在研究中将不确定性分为波动性和模糊性。波动性是关于无法或准确预测的未来的不确定;而模糊性意味着对现在和过去的不确定,涉及测量和评价问题。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需要支付的总价值等于被并购企业当前价值和协同效应产生的价值,价值本身即存在不确定性。波动性是无法准确预测并购后新公司的协同价值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指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同样,由于不确定性导致的并购风险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并购前的融资风险、并购中的偿债和支付风险以及并购后的管理风险和整合风险。Reuer和Koza认为,并购前评估不充分带来逆向选择;并购后整合不确定性表现为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

信息经济学认为,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我们可以将柠檬市场模型从产品市场扩展到企业并购市场,目标企业作为一个待出售的“特殊商品”,当并购活动的买方不能通过获取足够的信息来有效评价目标企业、被并方也无法通过提供相关信息来揭示自身价值时,具有市场潜力的交易就被视为同其它普通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并购买方难以获得真正具有发展前景的“并购产品”;而目标公司也难以找到真正合适的并购方。在并购双方持续博弈的过程中,由于双方不同的经营战略、不同的品牌定位、不同的文化氛围等会增加整合难度,使企业面临并购风险。

三、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吉利并购沃尔沃背景分析

1、福特出售沃尔沃原因分析

福特汽车从2004年开始,累计净亏损额390亿美元。为了扭亏为盈,福特汽车在2002年实施了五年振兴计划。不过,2008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福特振兴计划成为泡影。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开始,为了还清债务,福特就开始在市场上寻求买主,把手里的若干汽车品牌脱手卖出,并且已经把捷豹、路虎品牌卖给了印度的塔塔汽车公司。同时福特希望沃尔沃出手后可以帮助自己付清债务,迅速回笼资金,避免进一步陷入困局,同时也希望借此获得充足资金集中发展核心品牌业务,更有助于其未来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

2、 吉利并购沃尔沃动因分析

吉利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上半年吉利共销售汽车14.7万台,总体经营利润达到5.96亿纯利,较去年同期上升145%。吉利汽车的销量上升了21%,吉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较强的盈利能力是收购成功的根本因素。通过收购,吉利将共享沃尔沃在汽车安全技术的优势,将极大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有。同时,沃尔沃的加入也会拓展吉利的国际营销网络及先进的西方企业管理经验,从而弥补吉利作为自主品牌短期内难以获得的国际资源优势及发展后劲。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风险分析

1、并购前的融资风险分析

吉利这次收购资金是18亿美元,加上后续运营资金是27亿美元,而其中吉利自有资金仅4.5亿美元,其他全部来自融资。根据双方的协商,交易合同一旦签订,吉利就要先交付交易保证金,并出具并购交易全款的资金担保。要在短时间内筹措如此巨大的收购资金,体量比例远不及沃尔沃的吉利,亟需资本市场的支持。

吉利用以收购沃尔沃的资金来自几个方面:银行贷款、自有资金以及日后国产沃尔沃项目所在地政府。这些资金一半是在国内融得的,吉利占51%以上;一半资金是从境外融得的,来自美国、欧洲、香港等地。事实上,这是由吉利牵头,另有国内部分私营企业参股的合营公司。在这么纷繁的资金来源里面,吉利是否能够保证资金流的通畅与安全?90%的收购款来自负债,这等于将资金风险转嫁到融资机构上。所以其中的资金风险非常大。

2、 并购中的偿债和支付风险分析

吉利控股在竞购全球五大高档汽车品牌之一沃尔沃的全程中,伴随着英国洛希尔公司、美国高盛等国际知名投行的身影。洛希尔公司、高盛分别与沃尔沃、福特有着密切的人脉关系,而吉利控股的主要竞购对手―美国皇冠集团资金来自于多家美国私募基金,由福特两位前高管以及一位瑞典投资者组成。而皇冠集团的一大优势是解决了竞购融资方案,而吉利控股的一大难点正是融资方案。爆发竞购战,这正是福特所乐于看到的,多一个竞购者,将抬高竞购价格。虽然吉利控股最终击败了皇冠集团,似乎已触手可得沃尔沃,但吉利控股也付出了代价―收购交易价格已涨至28亿美元,而沃尔沃的账面价值为24亿美元。

3、 并购后的经营风险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绝对是要把价值和规模结合起来,要把价值变成规模,就是把高端价值链变成规模。变成规模肯定要在中国变成规模,就一定要在中国扩大产销量。但是国外还有几十万辆的产销量,按照现在的亏损十亿欧元左右,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双方合同约定,其中2亿美元将以支票支付,另外16亿美元将以现金支付。业内预计,沃尔沃后期的营运资金可能也将达15亿美元以上,其中初期投入就需7.5亿美元。同时,对于18亿美元收购资金以及后续营运的巨额资金贷款是否会给项目的运营以及吉利自身业务的经营带来资金压力,这也是吉利集团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

4、 并购的整合风险分析

企业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必须进行资源的重组或整合,小则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改善经营方式;大则调整经营战略、业务流程、销售网络和治理机制。因此,即使上述风险都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控制,也并不意味着这场并购的成功。因为在并购协议签订后还面临着一项重要风险―整合失败的风险。吉利面对的整合风险主要有:各关联方利益关系的处理、品牌整合的难题、文化融合的挑战以及先进技术的消化。

四、对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风险控制建议

吉利收购沃尔沃标志着中国企业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国影响力在更快速的提升。但是不能否认的事,吉利并购沃尔沃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风险。针对上文对此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协调各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加强整合和重组

在各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处理方面,吉利首先应实施有效的财务整合以提高财务整合效应,以确保全额偿付债券;其次向债券持有人披露相关信息;最后再保障并以合适的数量增加用以偿付债券准备的基金。至于沃尔沃的原有的债权人,也都亟待了解公司的发展动向,吉利也需及时通过各种途径向他们说明公司的经营战略和政策稳定性,使其打消疑虑,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

(二)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风险

并购财务风险主要源自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以及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解决并购融资不能仅仅用一种途径、一种方式,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以解决。如发行普通股、可转换债券等等。因此,吉利应根据自身的融资条件和资本结构来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尽可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根据时间期限来合理匹配企业资产和负债,通过建立流动性资产组合增强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若涉及到杠杆收购,目标企业应加强自己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对于因利率、汇率变动带来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可以在外汇市场上运用互换、远期协议、远期、期货交易或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

(三)加快并购后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整合

吉利在进行资产和负债整合时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可用性原则,被并购企业资产是否符合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可发挥效用的资产予以保留或重组,无用资产则予以出售,以便做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二是成本收益原则,资产的使用和运营必须考虑成本收益比,只有当资产产生的收益大于其运营成本,该项资产才应予以保留。资产整合可以选择出售、置换、托管、回购、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进行。负债整合主要通过债务重组和负债转股权等形式来实现。

五、结束语

本文在对企业并购风险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的案例为出发点,分析整个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可行性的风险管控建议。通过对此案例的深入剖析,可以反映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为今后企业的并购风险管控提供了宝贵的方案建议。

参考文献:

[1]Robert Conn, Paul Mgh Guest. The Impact on UK Acquires of Domestic, Cross-border, Public and Private Acquisi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5.

[2]史佳卉.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与控制[J].新金融,2008(12)

第11篇

(一)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含义。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和陷入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工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工程建筑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要比一般的行业高。

(二)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分类。关于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大致可以包括投标风险、合同签订风险、资金短缺风险、资金筹集的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投标风险,每一个工程项目都会以招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企业,这样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这也是考验企业领导者的智慧和企业本身综合实力的时候,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往往会有多家建筑企业进行竞标,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准确核算投标成本与盈利空间,在竞标的时候进行准确的资金估计,避免投标成本过大,有损企业的经济效益。合同签订风险,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在合同签订初期,只是以当下的材料价格进行成本估算,但市场是变动的,材料价格的浮动一般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施工期间材料价格飞涨的情况,这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资金短缺风险,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一个企业如果是多个工程项目同时进行的话,难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一旦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将很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施工中断,让建筑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资金筹集的风险,很多时候,建筑企业的流动资金都不足以支撑工程项目的运行,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利用房产、土地等不动产办理了数额可观的银行抵押贷款,虽然能及时缓解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但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当工程项目利润率小于银行贷款利率时或利率提高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将提高。资金回收的风险,这是当下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很多业主在工程项目完工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拖欠尾款,使得建筑企业的资金回笼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一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业主的工程款一旦不能即时到账,将会严重影响建筑企业接下来的正常运作。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要素、程序和方法

(一)财务风险预警要素。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存在很多不可预知性的,主要是因为市场的变化比较快。但只要通过专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准确把握影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要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缓解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危机,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来说,财务风险预警包括预警征兆、预警指标、预警信号、预警度和预警源等几个方面。预警征兆,就是对预警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快速反馈给检测人员,方便检测人员采取下一步行动。预警指标则是建筑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时候,用来反映财务预警内容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比率等内容。预警信号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监测各项预警指标的时候传输的各项数据,监测人员正是根据这些预警信号进行财务风险的判断。预警源则是最开始发生预警情况的地方,预警监测人员需要在接收到预警信号后,尽快找出预警源,进一步制定并实施预警方案。

(二)财务风险预警的程序。工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程序主要包括选取财务指标、设定财务变量、确定预警区间以及评估财务风险预警等四个部分。选取财务指标,这属于财务风险预警的前期准备工作,研究人员可以需要从大量的财务指标中选取能够符合研究目标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设定财务变量,在财务指标选择完成后,需要设置不同的财务变量,方便监测员监测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专业的分析方法对所监测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预警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预警计划。确定预警区间,这是用数学方法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分析时得到的预警阶段性成果,缩小了预警的范围,当然,这需要分析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经验。评估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用数理模型结合财务变量指标的变化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方便下一步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三)财务风险预警的一般方法。财务风险预警方法一般包括定性预警和定量预警两种。所谓定性预警,就是指对建筑企业进行抽象的、概括的、感性的评估来预测,这是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一个整体性的分析,不需要具体的数据支持。定性预警主要包括表征观察法、流程图分析法两种形式。表征观察法,是指分析人员通过对建筑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中得到的异常情况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得出比较客观的分析报告。流流程图分析是选取企业的每一个财务流程的关键点进行分析,相对表征观察法来说较复杂,但同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其能快速有效找出每一个财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要素,实时监测各项预警指标的变化情况。定量预警方法,其要以建筑企业财务报表和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得到的分析报告判断企业当下的财务风险预警状况,相对于定性分析方法来说更加准确,但需要分析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一)建立收集风险信息系统,并设计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企业财务风险系统的预警体系构建,最主要的首先要广泛地、持续不断地收集财务风险相关内、外部信息,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其次是要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监测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找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从而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目前,选取最多的财务风险检测指标主要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权益净利率、投资项目报酬率等。

(二)制定风险预警时应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跟踪监测关键指标成因的变化,一旦出现预警,即实施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全体成员应高度重视,将措施落实到组织,明确分工和责任,全员行动进行降低财务风险管理。为确保工作的效果,落实到位,要对财务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实施进行持续监控改进,并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

(三)完善建筑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只有不断优化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才能快速有效地对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方便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方案,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建筑企业的资金流通。建筑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选取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树立科学的风险应对策略观,对出现的突发状况快速有效的分析,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应急预案,避免企业蒙受损失。

四、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一、财务风险定义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即偿还到期的本金加利息)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只与负债经营相关,没有债务也就不存在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财务活动由于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不仅仅是筹资风险,还应包括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经营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的防控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安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我们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1.企业筹资风险的防控

当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一般来说,发行股票是风险最低的筹资方式。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本成为企业可长期使用的权益资本,不需要到期偿还,因而不会发生到期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但发行的股票如果不能上市,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则其筹资对象比较狭窄。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虽然筹资面广,但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发达,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上市发行股票,因而所能筹集到的资金也比较有限;如果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筹资,除了要考虑到期是否能够有能力偿还的情况外,还应考虑利率风险的因素。一般地,公司债券的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利率安排。当市场利率较为稳定时,利率风险相对较小,而当市场利率波动较为剧烈时,由利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便成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为降低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企业可利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衍生工具来锁定利率,如订立利率互换协议、套期保值、期货交易等。如果预期是确定的,则可在预期利率上升时采用固定利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资,而在预期是不确定时,则可在预期利率上升时采用固定利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资,而在预期利率将会下降时,采用浮动利率来安排债券的发行。银行借款也同样应该考虑到利率变动的因素,因而其实际操作与债券相类似。

2.企业投资风险的防控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投资风险主要应该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而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消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中,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因而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

3.企业汇率风险的防控

(1)选择恰当合同货币。在有关对外贸易和借贷等经济交易中,选择何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企业应该争取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在出品、资本输出时使用硬通货,而在进口、资本输入时使用软通货。同时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等措施。(2)通过在金融市场进行保值操作。主要方法有现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汇交易、期权交易、借款与投资、利率—货币互换、外币票据贴现等。(3)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这种方法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使其折算风险头寸为零,只有这样,汇率变动才不致带来折算上的损失。(4)经营多样化。即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及原材料来源地,通过国际经营的多样化,当汇率出现变化时,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生产、销售和成本的变化趋利避害,增加在汇率变化有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而减少汇率变化不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5)财务多样化。即在多个金融市场以多种货币寻求资金的来源和资金去向,实行筹资多样化和投资多样化,这样在有的外币贬值,有的外币升值的情况下,公司就可以使绝大部分的外汇风险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4.企业流动性风险的防控

企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是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应该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手中持有现金过多,会由于较高的资金占用而失去其他的获利机会,持有现金太少,又会面临资金不能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风险。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5.企业经营风险的防控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时,应先对产品市场做好调研,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价格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决定因素之一,销售价格越稳定,销售收入就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无法避免。但风险不仅给企业形成了压力和威胁,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措施得当,企业即能针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