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1:1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城市建设逐渐扩张的城市,原有的城市近郊的农村土地逐渐向新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转变,进而造成城市被城郊农村包围的格局。再加上一直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影响之下,自20世纪90年代起,城中村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愈演愈烈。在城中村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其产生的负面与问题越来越突出,围绕重建式的改造工程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二、城中村现状分析
就城市而言,城中村的形成必然与历史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可否认,城中村对于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城中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住房解决未来人口的居住与安置问题;其次,站在农民的角度,城中村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再者,外来人口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城中村发挥着重要的过渡带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城中村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城中村占用了大面e的城市建设用地,显然不利于城市土地价值的充分发挥。通常情况下,城中村在土地规划与布局上显得相对凌乱,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也不理想,相较于城市景观,城中村的整体情况有着巨大差距,土地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城中村的居住环境相对恶劣。城中村的各种土地资源交错混杂,功能尚未统一。很多村民住宅存在严重的超标违建现象,这导致城中村内部建筑具有很大的密度与容积率,在安全性方面有所缺失,整个建筑布局混乱无序。城中村内部道路系统也显得曲折、狭窄,甚至连人流、物流、车流以及消防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给排水系统方面,很多日常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一些村民需要打井取水,村内排水堵塞情况十分普遍,一到阴雨天气,那么就会发生积水等现象。在电力系统建设上,城中村内部电力情况并不理想,存在普遍的私搭乱接现象,安全隐患较多。最后,关于公共卫生方面,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更是十分严重,绿地与室外活动场地建设几乎停留在空白阶段。
再者,城中村存在严重的治安问题。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背景下,城中村居民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其整体犯罪率相对较高,整个治安环境十分不理想,对于城市社会治安而言,城中村成为了重灾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此外,就文化观念而言,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在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之下,很多村民在角色上难以快速转变过来,不管是文化心理,还是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真正与城市相融合,这显然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设计探析
1.兼顾内外使用设计原则
对于城中村回迁社区规划设计而言,兼顾内外使用的设计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兼顾内外使用者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与社会层面的意义十分重大。城中村内部人员与外来者属于一个子系统,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十分微妙,在具体改造中,如果这一平衡被打破,那么整个系统必然会崩溃。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人这一因素发挥得作用非常关键,如果简单改造物质空间,那么城中村“人”的问题必然无法得到解决。城中村回迁社区的改造如果没有考虑低收入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权,那么就会使其居住趋于边缘,给新一轮城中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就体现在改造中忽视了低收入外来人口的空间使用权。因此,对于城中村回迁社区改造而言,必须对低收入外来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权予以足够的尊重与肯定,确保回迁社区在原城中村发挥着的关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新城中村对城市建设产生的消极作用的控制与消除,为城市化与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兼顾内外使用者的设计原则,还需要重视城中村村民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这不仅需要考虑居住空间设计,还需要对出租空间设计予以重视,促使出租屋易租性得到提升,为村民生活来源提供可靠保障;为了使村民出租易租性得到提升,还需要重视回迁社区新涌入的中等收入租用群体的使用需求;对于城中村原有的低收入外来群体而言,也需要关注他们的使用权,应不断调整与优化城市外来劳动力资源配置,使村民出租屋承租人群范围得以扩张,使易租性要求的提升得到保障。
2.遵循使用需求与空间对等的设计原则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使用需求与空间对等的原则是建筑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的。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人们的使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其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契合度,实现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改善使用者对空间的体验。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分析使用者使用需求,围绕建筑空间的功能构成、环境布局以及面积尺度对设计进行优化,如此才能够将人本思想体现出来,为改善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状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坚持高效、经济、灵活的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空间设计而言,为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就必须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予以充分考虑与分析,基于此对回迁社区住宅空间的功能构成、尺度空间等进行优化设计。而灵活运用空间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套内空间设计的灵活性,换言之就是同一空间在稍微的改动之下就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指不同套型的合理组合,对一些特殊空间进行合理运用,可以使套型设计的多样性、丰富性需求得到满足。此外,建筑空间设计还需要基于对空间的高效、灵活运用,不断追求经济性的提升。除了需要建筑空间建造具有可观的经济效果,同时也要对空间使用的经济性目标予以关注。例如对于不必要的空间面可以进行压缩,如此就能够使回迁社区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建,赵肖丹,崔璨等.城中村的“保留性”改造模式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21(1):76-79.
[2]唐蕴婷.转型期“城中村”更新策略及设计控制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北山村“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为例[D].长安大学,201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urbanized advancement's quickening, presented more and more “Chengzhong Village”. not only “Chengzhong Village” has restricted the urban function development, also has brought the huge pressure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order, must therefore carry on “Chengzhong Village” the transformation, realiz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fusion gradually. Right “Chengzhong Village” in the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 position and the solution measure's research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关键词:城中村 困境 建议 昭潭乡
key words:Chengzhong Village Difficult position Suggestion Illustrious deep pool township
作者简介:唐逢九,女,汉族,1988年出生,本科大三学生,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生。
一、昭潭乡“城中村”改造的困境
(一)拆迁补偿困境。拆迁补偿困境首先来自于土地产权不清,由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土地产权归属难以进行明确划分,对于部分违法建筑的拆迁改造问题,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难以区分土地产权的情况地。同时,昭潭乡现今所采用的按农村集体土地政策补偿的方式,给予村民的补偿安置费往往偏低,加上目前房价上涨,大部分村民买不起商品房。
(二)村民安置困境。昭潭乡在1992年对商贸特区进行了开发建设,全乡村民已全部完成建制转户。当时,对年满16周岁的村民每人给予7000元的劳动力安置费用,而现今7000元根本难以解决村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另外当时有上千人未满16周岁而至现在以到该年龄的村民没有进行安置,现在进行征用拆迁,导致这一部分人要求安置。而目前对于村民的这种安置补偿昭潭乡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村民安置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三)就业发展困境。由于土地的征用,昭潭乡村民的土地大量减少,而村民素质普遍不高,村民普遍表现出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状态。目前,昭潭乡村民主要依靠出租房屋、小本经营等方式取得收入,较少人员主动在文化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提高,村民这种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不仅使政府安排的一些就业机会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且也给昭潭乡长远的发展埋下了不利隐患。
(四)规划实施困境。要改变“城中村”对城市景观、城市形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合理对“城中村”进行规划建设,如果“城中村”在改造的过程中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会给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及今后的城市建设带来不便,造成“城中村”改造混乱无序。而事实上这种规划不仅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且要涉及到众多村民的意愿以及利益,村民的补偿要求、搬迁地点众口难调等问题的出现给规划问题带来了困境。
(五)财力不足困境。昭潭乡在“城中乡”改造的主要瓶颈来自资金缺乏。无论是村民的拆迁、安置补偿、就业保障,还是“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都离不开资金。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不足,仅靠改造后的土地增值所带来的部分建设资金,无法从根本上平衡资金的匮乏状况。
二、“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由于目前“城中村”改造在我国尚没有形成具体指导制度和体系,城中村改造的很多政策尚无先例可循,为推动“城中村”改造的开展,笔者建议首先对以下几个重大法律和政策问题进行解释:如旧村居民宅基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法律依据;违章建筑的界定;房地产开发商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城中村”改造规划指导方案;“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政策等。
(二)坚持针对性原则。要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村落进行具体分析,按照“一村一方案”的方式,对各个村的问题进行灵活处理,尽量照顾旧村居民的利益。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做法,对规模较小、区位较好、问题较少的旧村先进行改造,为其他旧村树立榜样,然后根据房地产市场的承受能力,有计划地逐步推进旧村改建项目,最终从总体上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
(三)提高村民就业能力。为了保证“城中村”改造以后的社会稳定,除了让村民安居以外,还应当保障村民的生活来源,这就需要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昭潭乡村民素质普遍不高,因此,让这些失去了土地的村民去从事二、三产业,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政府一方面要保障他们的生活,积极实施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组织村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村民的技能和就业能力。
(四)加强规划管理。规划设计要统一切具有长远眼光,着眼于城市自身的品味和特点,适应城市发展的未来。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和眼前利益随意进行开发,要确保实现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城中村”改造和谐两者的双向平衡。
(五)拓宽资金支持面。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城中村”改造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优惠招商制度,在对招标的开发商加强管理的同时,对此类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政府的优惠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开发商的经营风险,保障其获取一定的经营利润,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城中村”改造中来,使旧村改造得以顺利实施。
总之,在“城中村”改造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实现人民权益得到最大的保障,城市规划符合城市品位,开放建设互利共赢等多重目标,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月红,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初探――以广西西林县为例,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10期
一、城中村商业运转模型
城中村商业活动主体主要包括村民、租户、经营者和村外消费者。(经营者也是一类的租户,因其特殊性在此分列出来。本文所提的经营者包括店铺老板和员工。)他们之间的相互经济往来关系构成了城中村特有的商业运转模式,其包括两个部分: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城中村营生的收入用于城中村的消费,它包括三个方面:物业出租是城中村经济的重要特征,村民将房屋租给租户,以及外来经营者,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在村内;租户大多在村外工作,租赁村民的住房居住,并向经营者购买商品;外来经营者一般也租赁村民的住房在城中村内居住,向村民支付租金,并向村民、租户提供一定的生活资料。村民与外来人口的商业往来使得城中村商业初具规模。
公转是指城中村与村外资源的交易及资源流通,主要涉及经营者与村外消费者之间的商业往来关系。城中村商业服务对象并不仅限于本区域的消费者,其所形成的商业街或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所聚集起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城中村内大大低于城市商业区的消费成本,吸引了部分城市中心消费求廉购买者。因此,城中村自转基础上形成的商业规模,在由公转带来的消费刺激下进一步扩大。在商业繁荣的城中村社区里,公转消费所带来的收入甚至超过了村内消费所带来的收入,成为城中村财富增长的新的切入点。
二、城中村商业特征
城中村作为另类社区,其商业具有一部分社区商业的特点,但也有独立于社区商业的自身特征。
1.物业出租的特色经济
房屋出租是村民的收入支柱,也是城中村最主要的经济形式,主宰这一经济形式运转的理所当然是“亚当斯密的幽灵:市场规则下的自发秩序”。村民为了补偿其土地收益低于竞争均衡价格的差价,最大化地利用可支配的面积和空间,具体办法就是使住宅向更高层发展,以更高层的空间收益置换目前空间收益,因此形成城中村内密集建筑的“怪物”。麓山村内“握手楼”、“亲嘴楼”等城中村风格建筑的分布让人惊叹。伴随着物业出租的产生和发育,物业出租逐步被纳入“霍布斯的幽灵:公共管理”的范围之内。麓山村村委会成立长沙腾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着手规范村内房屋出租、租金等的管理。高桥村在社区统一规划管理下,建立起村民安置小区。在高桥大市场的发展及商业市场的规范管理的惠及下,高桥村租金上涨,村民收入随之增加。
图 城中村商业运转模型图
2.低成本的生活消费
城中村居住人口中外来人口数远远大于村民人数,这些来城市打工的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决定了城中村成为城市低成本生活区。据调查麓山村内租户的个人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经济较为繁荣的高桥村内,月支出1000~2000外来人口占总外来人口的四成左右。这样的收入与长沙市的人均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从经济角度来说,低成本生活区降低了城市的生产成本,为经济发展积累了资金,实际上有助于控制城市的营商成本;从社会角度来说,它们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因此作为低成本生活区的城中村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
低成本的生活区特色在商业方面主要表现为廉价的生活消费型商业形态的繁荣。由调查可知,麓山村村内消费者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一日三餐、吃特色小吃、买衣裤鞋帽上面,其中一日三餐的消费人数占总人数的近八成。
3.商业公转的财富
城中村内的外来流动人口基数大、密度高、流动性强,使村内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商业形态,从而自发或规划形成商业街或者商业中心。麓山村自发形成麓山村商业文明街,商业服务业辐射整个大学城;高桥村规划建成批发特色的高桥大市场,商业辐射整个中南地区。在这样的城中村内,服务于村内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的店铺基本与普通的城市社区相当,而服务于村外消费者的公转商业却相当发达,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城市社区。据调查,36.5%村外消费者在麓山村的消费频率在每周1次左右。消费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依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吃一日三餐和特色小吃、买精品店内的小商品、买衣裤鞋帽、泡酒吧上网吧等娱乐消闲消费、美容美发等
城中村在通过公转获得财富增长的同时,某些硬伤也阻碍着商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据调查,麓山村消费障碍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管理不规范、安保工作不完善等。而高桥村虽然经过规划安置,村内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已然较为完备,但流动人口的复杂性、密集性导致村内治安十分不理想,每年处理的治安案件达几百起。
4.业态齐全但规模普遍偏小
城中村商业事实上已涉及到商业中心、餐饮店、超市、便利店、维修店、美容美发店、书店音像店、家庭服务等几乎所有社区商业业态,基本形成了一个业态较完备、功能较齐全的城市社区。城中村内业态有以下特征:一是店铺面积不大,装修要求不高;二是商品和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于生活消费品;三是经营成本较低,获利能力较大,经营风险小。由此可知,城中村与便利店、连锁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可以实现对接。麓山村面积仅400亩,位于一土一金的大学城内,本身并不具有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商业价值和可能,但它通过引入各类商业业态发展了社区商业,实现了自身财富的增长。高桥村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运用社会资本等多种手段,引入便利店、连锁店等业态,对“城中村”旧房屋和设施进行改造,使“城中村”彻底改变面貌。
但是,由于商业发展缺乏资金,城中村内店铺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手段原始。而村内存在的内在保护机制又常常限制优势企业的进入,使得城中村商业发展遇到瓶颈。如果可以如高桥村引入企业集团进行开发、经营(如高桥大市场),城中村商业将出现新的局面。
三、城中村商业发展的对策讨论
各个城中村有其特殊性,因此改造措施应立足于村落特征,坚持“一村一策”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本研究认为对于适宜“加入商业成分”改造模式的城中村,需要通过发展特色社区商业实现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政府实现角色的转换
政府有必要实现一种角色的转换,即从直接参与干预转变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城中村商业发展的环境,具体措施有:①把城中村作为商业据点的方案纳入政府政策与计划,增加其经济价值;②引导市场改造城中村,鼓励主流民间组织与城中村建立企业间的活动;③整治治安的混乱与环境的脏乱差,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和不规范的服务内容的管理与引导,营造一个安全清洁的市场环境。
2. 鼓励商业组织成为促进城中村商业发展的主体
鼓励企业做好探索城中村商业模式的先行者。企业应根据城中村特殊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以及城中村的具体特征来开发城中村的市场空白点,尤其是与社区商业对接的的零售业、连锁业等。做好践行城中村现代业态的实践者。企业应注意与城中村社区搞好公共关系,如雇佣本地员工、提倡文明消费理念等。同时应避免与传统小作坊、小工厂开展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改变城中村商品消费货品化的消极趋势,生产或销售安全优质的名优产品,要注意自身的长远发展,使城中村作为企业进城下乡的市场中转站而不是终点站。
3.合理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
社区组织的角色转型也是很有必要的,即将商业主导地位让位于外来企业,自身充当好协调、协助的角色。具体措施包括:培育好村落社区的市场观念,走出狭隘的地区保护主义思想;引导商业据点的改善与发展,协助政府的环境清理,改善商业环境,协助企业发展商业用地,引导商业中心或者商业街的形成;提高村民的就业意识,鼓励当地村民自主就业,并配合政府做好政府与村民、外来人口的利益关系协调;创造工作准备和推荐就业系统,鼓励村民就业和人口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谢志岿: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P187.本模型部分参照谢志岿城中村地下经济模型图,有修改
[2]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M】.三联书店,2005,P315
关键词:违法建设 现状 机制建设
Abstract: for many years, binzhou city planning bureau always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create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enter city and create national garden city for the target. But illegal construction remains pervasive, how to stop illegal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investigate long-effect mechanism, become planning law enforcers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consider subject.
Keywords: illegal construction situ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基本情况
自2001年撤地设市以来,滨州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坚持‘五个统筹’,打造系统‘九州’”(小康滨州、开放滨州、生态滨州、诚信滨州、科教滨州、人才滨州、文明滨州、民本滨州、平安滨州)的战略部署,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违法建设行为屡见不鲜,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这都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发展的布局,提高了城市发展的成本,降低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据统计,违法建设主要发生在城郊结合部等偏远地带及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多年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坚持多措并举,突出重点,严管重罚,狠抓落实,强力控制违法建设。
二、违法建设的认定和查处分工
根据相关职能分工,违法建设由滨州市规划局法规监察科认定,由滨州市规划局规划监察支队进行查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凡符合以下八条内容的皆为违法建设。即: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建设的;擅自买卖、转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利用失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批准的临时建设工程改变成永久性、半永久性工程或者临时建筑逾期不拆除的;旧城改造中规划明确应予以拆除的建筑而未拆除的;利用越权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其它违反城市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
三、违法建设产生的原因及查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违法建设产生的原因
一是经济利益驱动。这是违法建设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不论是开发商开发还是城中村改造,均可涉及到拆迁补偿的问题。一些居民在拆迁过程中,受到利益驱动,希望通过拆迁补偿达到迅速致富的目的,便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甚至不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违章搭建,试图扩大被拆迁面积,牟取更多的补偿款。二是法律意识淡薄。虽然新规划法自2008年已经实施,但是很多居民受到利益驱动,心存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在看到别人违法建设获利时出现跟风现象。有时,开发商为了快速征用局部土地,适当认可违法建设的存在,对违法建设的处置标准不一,让群众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多占多建,从中获利。三是规划建设滞后。规划滞后主要原因有村两委内部矛盾、村集体经济薄弱、镇(街道)等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村庄规划得不到及时修编。同时,由于历史原 因,我市的城中村有一部分未经规划建设,更多的是由村居委会自行规定建设地点,导致村居范围内房屋院落风格不统一,建设地块随意,布局杂乱无章,甚至严重影响交通。更严重的是,村居民规划意识淡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随意建设现象严重,擅自加层,改变建筑外观,变更建设位置等行为层出不穷。四是监管难度较大。一方面,有些基层的村居委会存在违规收取村民建房费用,随意批准宅基地的行为,同时对违法建设视而不见,知而不报。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工作难度大。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广大与监管人员的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监管人员对于突发性强、隐蔽性高的违法建设缺乏有效的监察措施,导致违法建设短期内不能受到有效处理,助长了违法建设行为的气焰。
(二)查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违法建设查处过程中存在着三大现象一大难题。
三大现象:一是开发商改变规划进行建设。建设前开发商规划手续完备,设计外观、体量、容积率等相关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划强制标准和有关规定。但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开支,有的开发商往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有意识、有计划的去改变已经批复的规划。他们瞅准时机,加速建设,造成事件的突发性,形成木已成舟的事实。有的开发商擅自改变外观设计和颜色,有的加建、扩建和改建等,不一而足。二是个别机关、企事业单位改变规划进行建设。同开发商一样,建设前一般都办理规划相关手续。在具体的建设中,由于受长官意志等影响,往往会改变原来审批的规划,而且随意性较强。他们在改变规划时,自恃有背景,往往不予办理规划变更审批手续。被查出时,要么倚势凌人,要么故意拖延,敷衍塞责。三是城中村改造中居民私搭乱建。城中村违法建设由来已久,屡禁不止,这其中固然有群众逐利的内在因素,但个别村、镇干部暧昧的态度也成了幕后“看不见的推手”,甚至出现了个别村干部带头违建的现象。有的城中村地理位置好,出租房屋效益可观。为增加收入,居民采取加层、扩建、改建的方式,建设“贴心楼”“靠背楼”;有的准备开发的城中村,虽然政府明文规定不予补偿其违法建设,但开发商为了赶工期,息事宁人,主动给予较高赔付款,使这些违章者尝到了甜头。一些其他地方的居民,纷纷效仿,大肆违法建设,导致了城中村违法建设在个别地方的泛滥。
一大难题:违法建设认证容易执行难。一是执行违法建设成本高。一般对违法建设拆除的执行,都必须提前制定执行方案,涉及部门广、人员多、成本高。如今年5月份,市西办事处洼于居委会3户居民在长江三路以北渤海十八路东侧建设的房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之规定,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布局和进程。当时,由市政府牵头,组织规划、执法、消防、电力、卫生等部门,召集约400多人,并租用挖掘机两台,最后彻底拆除三户房屋,建筑面积1200,可谓是兴师动众。二是执行违法建设过程难。一般来说违法建设,当事人损失比较大,情绪比较对立,且此类案件一般都不只是一户而是几户甚至几十户,很容易引发暴力抗法,也极易造成群体性上访。同时,对扩建、改造、增高部分的“切蛋糕式”的拆除处罚,一方面合法性审查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对混凝土结构的违法建设部分难以切割,实际执行难以操作。
四、违法建设查处经验
滨州市规划局自2008年以来,以新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强化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加强督查,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推进规划执法工作不断向纵深进展。自2008年以来,违法建设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违法建设行为逐年降低。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直以来,滨州市规划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全面加快旧城及城中村改造为重点,从提升城市规划执行水平,加强城市规划监管力度入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使市城区内规划建设环境明显改善,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二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最近几年,滨州市年年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2011年市规划局牵头成立市城区规划管理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和督导组。根据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分解目标,细化责任,抽调专人负责,迅速启动了城区规划管理综合整治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确保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执法整治活动。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规划执法的重要意义,全方位、高密度、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形成人人关心执法整治,人人支持执法整治,人人参与执法整治的浓厚氛围。一是向新闻媒体投稿并编发简报、信息进行宣传。我们及时收集各方面信息,向新闻媒体投稿,同时不断加大简报信息的编发力度,严把质量关。自2008年以来,已在各类报纸、期刊、简报上发表相关文章300余篇,进一步提高了宣传效果。二是发放材料进行宣传。规划执法工作人员在商场、居民小区、广场及车站人员集中的场所多次举办宣传活动,通过展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明白纸、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规划执法的意义。共举办宣传活动50余场次,印发宣传材料10余万份,悬挂、张贴宣传标语1500余条。三是出动宣传车进行宣传。同办事处联合,出动宣传车200余次,在城区进行巡回宣传,全力营造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
(三)强化治理,突出重点
一是加强巡查,集中检查。一直以来,滨州市规划局坚持日常巡查机制,对市城区划分区域,分片管理。首先,以早发现、早制止为主。加大对重点路段、重点项目的巡查监控力度,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次,探索建立建设项目承包责任制。细化包保责任制,由划片包干到定点承包,实行建设项目承包责任制。再次,抓好“三个”时间段: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验收前;把握好“三关”:施工前放验线、施工中建设的“拐点”、竣工前验收。第四,集中时间重点针对建设单位违规变更规划用地性质、容积率,规划审批程序履行不完备,擅自增加建筑面积,变更规划效果等内容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在保证对违法建设高压态势的同时,采取调查摸底集中检查的方式,全面梳理滨州市在建工程规划审批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部门联动,拆除违章。根据日常巡查和集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滨州市规划局采取自行拆除及的方式处理违法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三是行使督查,促进整改。滨州市规划局除日常巡查和集中检查外,还行使城市建设管理总督查职能,针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
(四)探索机制,巩固成果
一是坚持“二个机制”,推进规划执法工作稳步推进。一方面在内部建立了综合协调机制。信息组负责采集重点工作的信息,定期编制整治工作简报,填制各项报表,整理汇总整治工作开展进度、存在困难和其他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并向上级领导及时报告;督导组负责履行总督查任务,对违法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巡查,并通过督导通知书督促责任部门按期整改问题。另一方面在外部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在违法建设查处过程中,联合办事处深入到基层,既坚持属地管理,又坚持齐抓共管,切实建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机制。并在市西办事处多次召开执法现场会,在洼于、西谢拆除多户违法建设,有效打击了违章业主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二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规划执法工作全面深入。一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在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发动群众、鼓舞士气的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重点结合大型违法建设行动,对违法建设单位、个人在报纸、电视台进行曝光,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和满意率,打击违法建设的气焰,确保各类问题能及时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合。针对集中整治过后容易出现反弹的状况,进一步明确职责,不断探索完善长效治理机制,使各个环节责任到人、落实到人,杜绝出现“一阵风”现象。
五、对策与建议
(一)协 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违法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面积广、数量大,已经成了阻碍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顽疾,仅靠某个部门管理是无法遏制其蔓延态势的。要彻底解决违法建设这个“老大难”问题,必须结合各级政府的力量,加强规划部门与各办事处、村居委会的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才能在工作中形成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快速反应,保持快速查处的高压态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因此,若当事人拒不拆除违法建设,违法建设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拆除组织的主体职责,采取强有力措施,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是“一创六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会议,就是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更加扎实深入地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工作,确保我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卫生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既是市委市政府“一创六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打造我市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档次和品味、扩大城市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首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营造整洁卫生、舒适优雅的城市环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既可约束人们的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既能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化程度,又能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促进我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社会“大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各级、各地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人民健康和卫生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全民的健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可以全面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增强全民的健康素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再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不断改善提升我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客观要求。通过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把临沂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健康的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树立美好形象,形成人才、资金、信息聚集的洼地。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的有利因素很多,已经初步具备了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条件。一方面,这几年我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随着双河大道建设和岭路、金一路等一大批改扩建工程的实施,蓝天、亮化、碧水、绿化工程和公共卫生管理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国家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创建成功,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市民的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我们一定要既看到创城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又看到良好的基础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不创则已,创则成功,志在必得,决战决胜的精神和勇气,扎扎实实地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众志成城,加倍努力,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考核标准包含10大项、60条、近千个得分点。每一个得分点都很重要,必须认真地、扎实地、全面地抓好。在具体工作中,要本着“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分配资源和精力,突出抓重点、抓难点、抓薄弱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一)要努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地参与到创建活动中去,真正把创建工作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之所以还存在不少难点和薄弱环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热下冷,市民的知晓率,特别是参与度不够高。城市管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管不过来的,必须充分发挥好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的作用,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建,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我相信,大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日常管理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要以街道、居委会、社区为单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性、群众性创建活动,用活动引导、组织广大市民支持创建、参与创建,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创建目标上来,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切实打牢创建工作的基础,形成人人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可喜局面。另一方面,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专题宣传栏目,各部门、各单位、社区和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广告牌、电视幕墙、宣传栏、墙报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城的重要意义,宣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确定的宣传标语,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的清理整顿,在重要路段、公共场所和“窗口”单位,有计划地设置公益广告牌,进一步提高社会知晓率。
(二)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围绕集中供热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厕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市城建、经贸等部门要搞好配合,尽快拿出集中供热的具体实施方案,尽早组织实施。市规划、建设部门要会同三区政府和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建设,对市区内各类公共卫生设施特别是垃圾箱、果皮箱等进行全面调查,提出建设和改造规划,限期完成任务。要搞好公共厕所的改造建设。凡新开发的地片、小区新建和改造,一定要把公共厕所规划在内,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厕所临街的单位要实行对外公用,力争明年上半年建成区内公厕数量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要立足目前市区自来水普及率比卫生城标准相差较多的实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进自来水管网的延伸普及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率,力争尽快惠及市民。要进一步加强市区道路的建设,重点搞好较差路段、背街小巷和城中村道路的整修改造,促其尽快达标。要完善粪便垃圾处理设施。三区都要加快粪便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争取年内每个区建设一处符合标准的粪便处理厂,实现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限期达到集中清运密闭化和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投入,核心是资金。近两年,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但只靠这一条还远远不够。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融通城市建设资金的力度,积极利用bot、tot、boo等方式筹集资金;要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营步伐,千方百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同时,要搞好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利用政府信誉吸引银行资金的注入。
(三)要大力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一是要开展“城中村”卫生整治。组织专门力量,对建成区内241个城中村环境卫生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逐一提出整治措施。已经列入改造计划的要抓紧落实,短期内不能改造的要加强街巷硬化、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和粪便处理,并落实卫生制度,加大督导力度,全面改善环境卫生面貌。二是要治理和规范集贸市场。由市工商局牵头,市执法局、卫生局、公安局和各区政府联合行动,对市区所有集贸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整治,做到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并建立严格的卫生责任区和管理制度,彻底解决乱摆乱放、乱倒污水、乱扔垃圾等问题。要加大市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占道经营等摊点。要建立健全集贸市场保洁专业队伍,严格保洁责任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加快推进“农改超”(即城区农贸市场改超市)建设。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经贸等部门要把“农改超”作为改善市容村貌、提升城市档次的重要措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方案,尽快实施。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放心早餐活动,集中整治露天早餐夜市和烧烤摊点、无证经营和流动摊点业户、学校、医院等周边的小食品经营以及农贸市场中的食品摊点,严厉打击食品污染、掺杂使假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三是要开展环境污染整治活动。市环保局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实施“蓝天工程”,重点治理市区内小锅炉、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扰民等,认真解决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物乱弃及河流污染等问题。罗庄、河东两区要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步伐,尽快解决城市污水净化问题。四是要开展“五小行业”的卫生整治。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要依法加强对市区内小旅店、小饭店、小食品店、小饮食摊点、小美容美发店的整顿管理,凡达不到卫生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要责令停业。五是要开展“除四害”活动。消除老鼠、苍蝇、蚊子、蟑螂“四害”工作指标,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五个入门硬件之一。从现在起,要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达标活动,通过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务求除“四害”工作提前达标。
(四)要建立健全城市卫生保洁机制。改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必须坚持突击整治与经常监管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和完善环卫保洁的长效机制。要建立爱国卫生突击周制度。从今年起,要在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之前,安排一周的时间,组织动员驻城单位和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像迎接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检查那样,集中整治“脏、乱、差”,开展全民清扫活动。要强化“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制。把门前保洁、绿化、美化、秩序、公共设施看护的责任真正落实到所有单位和居民小区,并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快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市环卫管理部门要逐步实施“干、管”分开,走环卫保洁市场化的路子。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类保洁公司参与竞争,将市区大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市区内铁路与河流沿线的保洁工作落实到保洁企业,环卫部门主要承担监督管理职能。要坚持依法治城。尽快制订出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环卫管理、爱国卫生等工作有章可循。各级规划、城建、环保、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要运用好行业性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各个领域的卫生秩序,推动城市卫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五)要切实建立健全创城档案资料。国家卫生城的验收主要是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听汇报来衡量每个城市的综合水平和档次。要把建立健全档案资料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办公室要设立专门的档案组,明确人员专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汇总、整理、保存。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收集、汇总、整理、保存好本系统、本单位的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提供资料,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档案资料,确保在档案资料上一分不失。
三、力争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今明两年是决胜时期、冲刺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创建任务。市里已经成立了由市级几大班子领导同志担任正、副指挥,三区政府、两个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从市直和五区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办公,负责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创建分工安排和要求,真正把创建卫生城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创建机构,搞好任务落实。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检查。分管领导作为具体责任人,要集中精力,狠抓任务落实。要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地把创建工作做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各自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责任主体,把目标任务真正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人员。要及时了解掌握工作任务进度、各项指标完成的质量,找准薄弱环节,抓住重点难点,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决不能因哪个部门、哪个单位工作不力而影响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各县、乡镇以及没有具体任务的单位也要参照卫生城标准改进各项工作,与整个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协调推进。要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责任单位的效能监察,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并将督查情况作为考察干部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因工作不力、延误整体创建工作进程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和新闻曝光,影响实现创建目标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9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06-01
治理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根本方法:
真正做到城市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社科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袁振龙曾指出,这部分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天量”流动人口,并不会因为城乡接合部的改造和城中村的拆除而离开城市,只是从一个地区又被挪到了另一个地区,始终生存在城市边缘,最终造成“城市烂边”的扩散效应。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点,必须打破“不完全城市化”束缚,实现流动人口有条件、有秩序、低成本向城市转移。只有真正做到城市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污染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要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还要从政府、社区和市民三方面来着手。
1、在政府方面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出租房制度。逐步实现以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制度的转变;把房屋出租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产业来抓,有效地实施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管理。
(2)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体制。明确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划分,完善规划,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3)切实做好区域环境规划工作。根据城乡结合部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和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要切实加强污染源头控制。
(4)大力开展环境执法工作。从污染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解决环境问题;坚决打击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排污企业和无证经营企业。
(5)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在街道办事处设立隶属于环保分局的专业环保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科学定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在污染严重的区域设立环境监测点,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环境预警监控体系。
(6)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形式,积极开展示范与推广工作;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
(7)改革管理体制。由市环境部门统管全市的卫生,做到环卫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考核,实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
(8)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必需的清运设施;对现有的环卫设施进行全面整修,以保证其正常使用。经费采取市里补一点、街道拿一点、村里贴一点的办法,由村具体组织实施整修,市环卫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组织验收,使“城中村”的环卫设施能基本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
(9)制定环境教育法,完善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城市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要细化,加强可操作性;设置环境教育奖项,认可作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努力;将环境教育设定为学校的必修课程。
(10)治理手段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现代化信息系统,可提高城市周边区域的环境治理水平。
(11)保障社区居民自治,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发展。
一、通过法规和规章,赋予城乡结合部社区各类工作委员会以一定的权利。 二、要通过各项制度,确立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职权范围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对各组织机构工作的内外监督制度。
三、切实保障居委会的自治性、相对的独立性。
四、政府部门给环保组织提供经济援助;与非政府环保组织加强合作。
2、 在社区方面
社区要高度自治。社区的自我管理主要是通过居委会和村委会来完成的。居委会和村委会应从中介、协调和自治三个方面来治理城乡结合部污染问题。
(1)中介。将社区内居民对环境治理意见整合和当地的环境情况及时反映给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另一方面,积极向社区居民传达国家关于环境的方针政策、环境保护知识。
(2) 协调。当发生矛盾时,居委会应及时协调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达到和平共处。要使外地租赁者和本地人尽量融合,增强双方之间的交流。
(3)自治。一是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负责组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环境建设规划和涉及全体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二是组织居民制定和修改村落环境自治的章程和民约,建立健全社区、村落的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完善社区的运行机制。三是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公共环境的管理,自己动手改善社区居住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
3、对于公民
(1)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素质。不断通过广播、电视、杂志等社交媒体的学习和不断参加环保知识讲座等方式,了解生产、生活中的有害垃圾,学习生活中处理垃圾的环保方法,坚持分类丢弃垃圾。
(2)从自身做起,坚决不污染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注重保护和美化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
(3)积极向自己熟悉的人和社会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小君,《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研究--基于温州瓯海区梧田街道个案分析》,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6月21日
[2] 李元超,《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模式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10月20日
[3] 姜洪,《着力解决城边农村垃圾问题-----牡丹江市城乡结合部环卫工作调查与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期
[4] 路全斌,《城乡结合部市容环境机制研究----以新乡市渭滨区平原乡为例》,上海财经大学,2008
[5] 王雪梅,《社会治理的首都实践案例研究》,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实践与反思:社会管理价值体系的构建论文集,2012年11月16日
[6] 福建城市建设网,《浅析城乡结合部垃圾处理及对策》,2010年5月25日
【关键词】危旧房改造;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对于衣食住行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社会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大把大把的花钱,有些人甚至一生中都在为住房问题给烦恼。危旧房改造作为一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到目前,我国仍然有大量的危旧房需要改造,但纵观以往危旧房改造,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为了提高危旧房改造工程的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必须研究其对策措施。
1 危旧房改造的重要性
危旧房改造作为一项惠民政策,是保障人民居住安全以及居住质量的重要措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必要进程。从现在我国的居民住房以及商业用房来看,需要改造的危旧房还有很多,而这些危旧房大多数来自于六七十年代,有土坯房也有砖结构的,因为建设时间过长,已经失去了使用性,并且存在较大危险。从城市地区来看,危旧房主要是因为老房子年久失修造成的,其中不排除有的房子本身质量问题需要改造的,比如没有经过审批私自建设的,另外也有部分是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比如:地震,洪水等等造成房子主体塌陷,结构遭到破坏以致不能居住的,这些都属于危旧房,并且需要改造。危旧房从本质来讲是不能供人使用和居住的,其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也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对于危旧房政府主张改造,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民财产安全,同时也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更是建立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危旧房改造存在的问题
2.1 执行政策问题
国家对于危旧房改造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指示,不仅是用来规范危旧房改造工作,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农村危旧房改造,要求要达到因自然灾害导致危房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和因其他原因的农村贫困,符合这六类标准的才可以享受危旧房改造,然而一些工作人员把关不严,甚至出现的现象,对于一些真正需要危旧房改造的视而不见,却将政策倾向于其他人,导致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危旧房改造的意义也不能实现。同时,在危旧房的改造中会不断的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而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不能满足对新问题的制约作用,无法有效指导问题解决。
2.2 人民意识问题
旧城改造主要包括城市危旧房改造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道路拓宽改造建设等等,而危旧房改造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部分 。 危旧房作为国家的一个惠民政策,其本身是为着大众服务的,但是部分人却只肯享受权利,不肯履行义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现在处于“留守”状态,农村家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选择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人孩子,在危旧房改造的时候,由于老年人对于政策的不理解,意识过于老旧的问题,很多老人对自家的房子存在念旧情绪,不肯配合工作人员,导致在危旧房的改造中困难重重。
2.3 未批先建现象较多
危旧房的改造也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可以进行的,但是部分危改对象在刚政府申报文件刚下来或者是区级公示名单刚出来,而危改材料并未上报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进行改造了,虽然很多在危改完成之后对于手续会进行完善,但这仍然是违反政策的,因此需要严厉打击。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利用危旧房改造进行建筑面积扩建的情况,但是在这过程中却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本身比较贫困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扩建更加会加重贫困,得不偿失。
3 提高危旧房改造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职能,规范改造工作
为了规范危旧房的改造工作,真正起到危旧房改造的作用,使需要改造的房屋得以改造,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职能,在具体改造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改造标准,对于不符合改造标准的坚决不予改造,不能出现的现象。对于实施改造的工作人员,管理者要起到管理只能,另外还应该实施互相监督的组内制度,对于出现的现象和人员要积极举报,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另外一方面,还应该杜绝利用危旧房改造谋取拆迁房款的行为,由于这种现象导致危旧房改造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比较普遍,主要还是由于监管不严造成的,因此,在某个区域危旧房改造的时候,有关部门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涉及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要及时检查,做好监督工作,防止问题的出现。
3.2 提高人民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农村区别于城乡的特殊性,在改造的时候要和人民做好沟通工作,不能出现强拆现象,对于危旧房改造涉及的程序、手续以及要求要向群众做以说明,对于涉及的群众要及时进行沟通,对于他们存在的疑问要及时进行解释说明,困难要及时解决,真正让群众深入了解危旧房改造。另外在平时,也应该加强宣传工作,使得农民可以意识到危旧房改造的重要性以及好处,对于符合危旧房改造的群众,领导工作小组要组织人员尽快帮助他们完善改造手续,确保他们能尽快取得合法的手续,这样一来也可以确保危旧房改造顺利进行,降低改造困难度。
3.3 规范改造程序,加强监督作用
危旧房改造虽然不是新建工程,但仍然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工作,在改造工作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为了保证危旧房改造合法合理性,在危旧房改造的时候有关部门要加强操作规范,加强监督作用,对于未经批准改造私自改造的,根据有关规定,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拆除。另外,在改造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扩建、升层,不按规定改造,私自加大建设面积的情况,要进行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监督管理人员,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实时监督,对于出现的违规现象要及时制止并进行上报,对于在改造中出现问题的,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明确责任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每个改造对象都可以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危旧房的改造,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包括执行政策问题、人民意识问题和未批先建现象较多等,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并针对这些问题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做到提高政府职能,规范改造工作、提高人民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和规范改造程序,加强监督作用,通过这些对策措施,真正提高危旧房改造工作质量,逐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危旧房改造机制,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祥生,安旭东.旧城改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长江建设,2011(02)
[2]李林.浅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科学与监理,2011(03)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着眼改善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统筹城乡发展,落实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功能,聚集人口,扩大规模,通过大力开展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使城乡建设水平和整体面貌显著改观。
二、主要任务
以谋划实施“42134”工程为主线,突出抓好以下任务:
㈠全面建设四大类17项重点工程
1、基础设施建设。⑴城区道路工程。投资1994万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6.4公里。中大街改造工程,西环路至友谊路5月底完工,友谊路至劳动胡同6月底完工;学苑街改造工程,5月底完工;祥和路新建工程,10月底完工;西环路路面翻新工程,5月底完工;建设路路面翻新工程,9月底完工。⑵集中供水工程。投资1900万元,实施给水三网改造及中水回用管线工程,9月底完工。⑶集中供热工程。投资3050万元,新增供热面积45.3万平方米,10月底完工。⑷集中供气工程。投资2000万元,实施城区二期管网建设及宋道口钢锹工业园区供气管道工程,10月底完工。⑸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投资3873万元,年底前投入使用。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2、中心商业区建设。⑴成兆才大戏院及步行街二期续建工程,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⑵百货大楼及其以东商贸区开发,占地29亩,年内完成调查摸底、土地出让及拆迁准备工作。⑶银泰商厦改扩建工程,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及搬迁工作,力争开工。⑷信用联社现址开发,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及搬迁准备工作。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
3、住宅建设。⑴鼎盛花园。一期工程10月底前建成;二期工程12月底前主体完工。⑵原供热中心及周边。占地21亩,年内完成土地整理及土地出让工作。⑶原外贸旧址。占地20亩,年内开工。⑷谷家营住宅楼。6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及土地出让工作,7月初动工。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倴城镇
4、市场建设。⑴二贸市场改造。投资2600万元,9月底完工。⑵汽车交易市场。占地60亩,投资8000万元。6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及土地出让工作,7月初动工。⑶果菜批发市场。占地60亩,10月底前建成使用。⑷建材批发市场。占地50亩,年内完成选址及规划设计。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市场服务局、倴城镇
㈡实施两项搬迁改造工程
1、县城东部企业搬迁。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加快“退二进三”步伐,鼓励县城东部部分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2、城中村改造。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整体提升城市档次为目标,实施县城规划区内部分城中村改造工程。今年重点加快东北街城中村改造工程进度,年内完成房屋拆迁,争取开工建设。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工促局、倴城镇
㈢启动北河新区开发
一是北河公园扩建。8月底前完成北河公园规划设计编制。10月底前完成北河南岸北河宾馆以东地上建筑物搬迁。新建绿地面积4.25万㎡,年底前完成。二是建设跨北河大桥。年内完成大桥的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力争开工。三是年内完成北河新区2平方公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四是谋划实施宾馆建设。年内完成新宾馆的选址、规划设计、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管局、倴城镇
㈣谋划三项公益事业项目
谋划县一中、县医院、体育馆建设。年内完成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做好房屋拆迁准备工作。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卫生局、文体局、县一中、县医院
㈤大力实施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
1、城区绿化。实施5条道路(南大街、友谊路、西环路、北环路、和平南路)、5块绿地(成兆才纪念广场、友谊路与南大街十字路口西南角、原边防大队旧址、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侧、西环路北口东侧)、3个县城出口(高速公路出口、长凝道口、友谊路南出口)绿化工程,年内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10月底前完成。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2、夜景亮化。结合县城规划和沿街建筑特点,实施夜景亮化工程。一是编制夜景亮化规划,6月底前完成。二是重点实施南大街、友谊路沿街亮化及重点区域的亮化改造,7月底前完成。三是北环路路灯改造,5月10日前完成。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城管局、电力公司、有关单位
3、城容美化。一是拆除主要道路两侧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围墙,实现拆墙透绿。6月10日前完成。二是以县城主要道路为重点,对拆违工作进行“回头看”,7月底前完成。三是整治和规范户外广告,做到整齐划一,规范有序。9月底前完成。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城管局、有关单位
4、县城净化。一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责任区域干净整洁。二是铺设西环路、北环路、中大街、学苑街彩色人行便道砖,10月底前完成。三是利用3个月的时间,在全县开展环境卫生及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活动,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城管局、爱卫办
㈥小城镇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按照“合理布局、分步渐进、集约发展”的原则,重点加快柏各庄、胡各庄、长凝等3个试点镇建设。鼓励支持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的其它5个重点镇建设。其它各镇也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各镇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同步开展。要以编制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整治镇村面貌为重点,制定本地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建立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
责任单位:各镇
㈦推进农村新民居示范工程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和居住观念,改进农宅建筑保洁样式和建造方式,全面推进功能完善、经济安全、节能省地、特色鲜明的新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享现代文明。一是集中力量组织编制中心村村庄规划。二是以姚王庄镇李营村、坨里镇贾庄村为试点,逐步推行平改坡工程。各镇也要谋划建设一个试点村。三是实施新建房屋样板村、样板房工程,积极推广体现冀东特色的农村新民居样式,年内建成1个样板村,10户样板房。四是继续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力度,村庄建设要逐步探索向公路沿线或集中连片式发展,营造“红顶、白墙、绿树”农村新景观。
责任单位:县建设局、各镇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开展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县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蔡洪魁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王宝兴同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姜凤武同志,县长助理张云江同志任副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各镇镇长、街道办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建设局。各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领导组织及办事机构,迅速开展工作。
2、全面发动,加速推进。开展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尽快实现城乡面貌大改观,是当前各级各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内容,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单位开展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具体方案,明确思路和目标,落实具体项目和工作目标标准,明确完成时限和要求。要倒排工期,挂帐作战,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广泛参与。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导向作用,多形式宣传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大拆迁拆违工作宣传力度,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打一场拆迁拆违工作攻坚战,为城乡建设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创造良好条件。
一、集中精力保增长,辖区经济逐步回暖不断上升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增长趋紧的形势,我们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五项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一,推动区域开发实施大项目来带动。在推进区域开发上,以规划为先导,相继编制完成了小寨商圈、鱼化工业园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这些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出台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城中村改造、财税征管及培植财源等重点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大了激励力度,加强了服务力度。在大项目建设上,突出抓好3亿元以上特别是10亿元以上大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工作,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充实服务小组的工作力量,定期走访产权单位,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第二,细化经济管理措施,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制定出台了《区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工作深化强化工作措施的意见》,明确各项经济指标的支撑点和工作的着力点,提高抓经济工作的针对性。加强了项目清理,做到应统尽统、应收尽收。第三,促进消费,制定了《区关于培育消费热点促进城乡消费的实施意见》。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精心策划、大力开展各项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刺激了辖区消费。市上在我区召开扩内需培育消费热点现场会,推广我们的经验。第四,加强对困难企业的帮助和支持。建立企业经济信息直报点,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技改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增产增效。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利用区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第五,多措并举促进就业。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进校园直通车”等活动,搭建就业供需平台,多方开发公益性岗位,多种形式促就业。在以上工作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支持开发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把支持开发区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始终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加强融合、共同发展”的思路,全力做好保障工作。配合浐灞生态区完成了1316亩土地征用工作,启动了浐灞生态区在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支持曲江新区新扩展20.7平方公里。积极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保障了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贞观文化广场、寒窑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配合高新区征地1900亩,基本完成了西滩村的拆迁工作,为华为通讯和电子信息集团两大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在经济大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开发区建设持续保持了较快速度。二是小寨商圈开发改造全面提速。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将小寨地区综合改造工作上升到市一级推进和管理的层面。在领导小组的强有力领导协调下,进一步加大了开发改造力度。截止9月底,商圈内28个在建项目累计投资达12.6亿元,兴善寺东街特色街区建成并盛大开街;电信十所综合楼、国际大酒店等基本建成;西旅国际中心、西北政法大学综合楼等项目提前封顶。进一步加快了商圈内重点区域开发,吉祥村十字拆迁工作已经完成,东八里整片开发正在招商,长庆坊开发项目已经动工,省军区军人服务社改造一期的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在此带动下,全区89个重点项目推进顺利,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60.05亿元,占年计划的124.5%,8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面完成计划投资和形象进度。三是城中村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整充实城改工作力量,强化政府主导,以规范促进城中村改造,以项目带动城中村改造,以区街联动加快城中村改造。全市重点改造项目齐王村、后村整村已拆除,共拆除旧村72.84万平方米,建成新村24万平方米,安置村民519户、2176人。加快推进无形改造,后村、辛家坡村丈八东村等13个村完成农转居工作,西三爻堡、后村、辛家坡村全面完成了无形改造,成为了全新的城市社区。四是招商引资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围绕福田庄、西沣路城市综合改造、丈八北路住宅小区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快了丈八北路土地储备一级开发、西沣路区域综合改造等区域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围绕大项目建设、区域性开发,深入开展发展资源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西洽会上,我区签订合同外资项目3项,总投资额9873万美元,合同外资额2782万美元;签订国内联合成交项目25个,总投资75亿元人民币,引进外地投资65亿元人民币。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得到落实,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提前达到市考要求。成立了全市首家区县级贸促会,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截止10月底,我区实际利用外资3196万美元,预计全年完成408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5.2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38亿元。五是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紧紧抓住鱼化工业园被省政府正式列入全省首批批准工业园区的契机,积极整合工业发展资源,进一步加快了建设力度,筹措8500余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全面展开了3条主干道建设及标准厂房的建设,整合企业6家,完成投资6.4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全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从融资、信息、技术、经营、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值和效益,促其尽快向规模以上企业跃升。
通过以上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投资规模,刺激了消费潜力,辖区经济逐步回暖不断上升。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96.74亿元,同比增长15.4%。截止10月底,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60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年底达到15.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1.95亿元,同比增长2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9.07亿元,同比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1.20亿元,同比增长7.2%,全区经济继续在又好又快的轨道上运行。
二、扎实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辖区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街区景观全面提升。以景观街区建设工作为主线,扎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完成了8条重点路段、3个重点区域、5个城市出入口、1个旅游景点的景观化建设,建成了西路美术一条街、兴善寺东街等特色街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区主干街区景观化建设基本完成,辖区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市委、市政府在我区召开了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工作现场会。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集中开展了“户外广告大整治、建筑立面大清理、城市道路大整修、增绿植绿大行动”活动,展示了靓丽的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力支持地铁二号线建设,基本完成地铁三爻站拆迁任务。完成了鱼斗路、农机化学校西侧路等10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市民出行更加方便。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朱雀大街南延伸段、公园南路南延伸段等建成通车,大寨路、东月路等正在加紧施工,全区连接城市三环的主干道已增至14条,城市形态不断完善,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卫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建成长延堡、曲江、等驾坡三个街办保洁员公寓,新建10座环卫工人道班房,全区道班房达到46座,保洁员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购置扫路车14辆,道路机扫率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工作全面加强,持续开展占到经营、大型户外广告、拉土车、违法建构物拆除等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门头牌匾精品街创建活动,完成4条精品街创建工作,拆除违法建设22万平方米。
绿化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面推进“创园”工作,增补修整绿化5.7万平方米,建成了南方星座、蓝山公寓等10个绿地广场,高标准完成了电子正街、光华路、太白南路等14条道路的绿化增补改种工作,超额完成“万棵大树进古城”活动承担任务,在三年植绿大行动首轮工作中,植树90万株,进一步提高了全区绿地率。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集中开展了扬尘污染、锅炉拆改和工业“三废”专项整治,认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夏、秋两季无一处着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2%,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良好开局
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提出并实施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结合全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修编,明确了区统筹城乡建设规划编制的定位、时效和主要内容,把辖区所有农村地区全部纳入中心城区进行规划设计,促进城乡地区各类设施加快连接。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快道路、供排水管网等公用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加大投入,对12个村、17条对接三环农村道路进行了硬化,完成了6个村出村路和村内道路的改造。积极协调,将2条公交线路延伸到了偏远农村,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完成人饮工程建设12处,提高了3.5万人的饮水质量,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农村饮水安全达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投资960万元,新建、改造9所农村学校教学综合楼,积极推进城乡教师转任交流工作,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水平。大力开展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截止10月底已完成10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其中75个村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109个行政村的村卫生室与等级医院开展了帮扶工作,有力提升了农村卫生室医疗水平。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在辖区所有农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成立了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加强了针对返乡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服务,将公益性岗位拓展到登记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0881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1325人,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截止9月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959元。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在12个城中村、8个偏远村开展市容管理和综合执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招聘223名农村保洁员,经过培训后全部上岗。区财政投入305万元,在农村地区新建、改建公厕10座、垃圾台20个,积极配备各类环卫设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市容面貌。今年,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加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面对这一状况,区政府始终坚持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的理念,积极筹资1.06亿元实施了十大类、33项民生工程,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我区出现后,我们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投入资53万元,加强了应急药物和医疗物资储备,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预案,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截止10月26日共处理甲流疫情95起(其中聚集性发病32起,散发63起),流调发热病例3775人,确诊住院病例325例,已出院287人,对密接接触者居督导家隔离3775人。无一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甲流防治工作稳定有序。
就业服务更加全面,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制定《区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创建就业培训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以多种形式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在全市率先完成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任务,市上在我区召开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仪式暨促进就业现场会。预计到年底,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30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86人。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达到15176元,同比增长19.6%。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到11月中旬,共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各类救助金2873.7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新增5300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4122人。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区农民群众参合率达到99.94%。前三季度,共为参合群众补助1361.8万余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6%。积极推行城镇廉租房制度,累计保障已完成937户,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完成西影、紫薇等10个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改扩建工程,80%的社区硬件设施达到了国家新标准,建立了500余人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为全区89个社区铺设网线,配齐办公设备,搭建起了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
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将公办学校公用经费同比提高50%。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涉及13所学校的综合楼、旱厕、操场、取暖等方面的建设改造工作,北池头小学、曲江池小学完成整体迁建任务。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区职业高中综合楼全面竣工。大力实施公共卫生工程,全面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初步建立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向10个村、28个社区配发文体活动器材,财政出资为偏远农村铺设有线电视光缆,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郊区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区全民健身中心规划方案已获市政府批准,预计年内开工建设。配合建国60周年庆典活动,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文体活动,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五、加大力度保稳定,辖区社会环境更加安定和谐
把保稳定作为保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规范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集中整治活动,成立了6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了农村干部约谈制度,集中力量对越级访、集访等异常访进行专项治理,收到了明显效果。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加强基层派出所建设,电子城派出所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明德门派出所已挂牌办公。完善全区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施工设备、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等的安全状况进行严格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组织了全区商贸设施安全排查,全区网吧、娱乐场所安全排查,全区学前教育场所安全排查等大排查活动,通过拉网式的排查工作,及时发现,扎实整治安全隐患,全区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国庆节前后,积极开展“红袖章飘起来”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和辖区群众定点定时上街巡逻,在全区形成了安保高压态势,出色完成安保任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国庆安保先进集体”。
按照市委要求和区委部署,从今年3月以来,区政府党组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影响区域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和群众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针对性较强的调研报告。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三问、三体”活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网络征集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共征集到与区政府工作有关的各类意见建议12类。在此基础上,区政府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努力方向,扎实整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民主评议各界代表测评,社会各界对区政府分析检查报告满意度达100%。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区活动。今年10月份,全省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县工作座谈会在我区,与会国家、省、市法制办领导及全省法制工作者代表在我区进行现场观摩和座谈,对我区依法行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1年,我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快发展的压力还比较大。在经济发展上,主要体现在支撑不足,后劲需要增强。在经济发展结构方面,主要存在二产的短板、三产需升级等问题,经济运行的质量还需要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二是城市建设管理还需深化。城市建设的档次还要继续提高,城市环境面貌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买菜难、社区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好要下功夫解决,建设幸福南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四是稳定压力依然较大。
六、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启动的准备之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整体经济形势企稳回暖,国家将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201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不动摇,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抓住机遇,挖掘潜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不断开创建设幸福南城的新局面。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管水平,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维护好和谐稳定的局面。
(一)在加快发展方面,要在破解难题,增强后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下功夫。一要放大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支持开发区加快发展,加强对开发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化对开发区社会事业的服务工作,认真研究、切实推进依托发展、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工作。同时,在旧村改造、区域开发、道路建设、城市管理方面引进开发区团队,不断强化多支力量促发展的良好格局。二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开发区在行政区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加快鱼化工业园区建设,加大道路、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园区尽快形成规模,加快发展。三要加快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加大改造力度,加快处理遗留问题,在处理遗留问题上破解难题。四要积极推进旧街区开发改造。加快探索旧街区的开发模式和破解盘活土地的政策障碍,加快推进小寨核心区域的项目建设,不断启动新的项目。同时,把旧街区开发改造向太白路、西影路等区域扩展和延伸。五要尽快启动土地一级开发。围绕福田庄、西沣路城市综合改造、丈八北路住宅小区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推进措施,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处理有关问题,尽快启动西沣路城市综合改造项目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工作,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
(二)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方面,要在巩固已有成果,深化工作措施,再创新亮点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实现创卫、景观街区建设、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的长效化管理,促进相关工作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提升。二是结合2012年全市工作要求,在创建园林城市、景观街区建设、城市综合执法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造亮点,不断彰显新型城区良好形象。三是围绕旧街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业园区建设、全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继续加大道路、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四是充分调动辖区单位、社会力量参与到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工作中来。
(三)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要在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不方便、不安全、不丰富”等问题上下功夫。在方便生活方面,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先安排解决群众关心的供气、供热、供水和出行等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推进服务居民生活的基础服务进社区,全面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在提升质量方面,主要是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就业、创业基地作用,切实做好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加大对城乡居民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努力解决城乡劳动力和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深入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双高普九”工作,加快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挖掘全区文体设施资源,大幅增加公共文体活动场所,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加强治安方面,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发挥好技防设施和人防队伍作用。对治安问题突出的区域和部位加强巡逻,进一步改善治安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在改善服务方面,创新机制体制,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教育,使公务员队伍从思想和观念上彻底转变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轨道上来,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开发区、基层单位以及广大群众服好务,特别是窗口单位要积极创建全市一流服务窗口。
七、关于对市政府2012年工作安排的建议
1、建议出台支持旧街区改造的政策。加快推进全市十大商圈建设,加快旧街区改造关键在于出台政策,调动沿线单位积极性,让利给沿线单位,盘活国有土地,促进改造工作。建议尽快研究出台支持旧街区改造的政策。
2、建议城改工作加强政府主导。加强政府主导是保障城中村改造平稳顺利进行的有效办法。建议市政府组织对全市已批城改项目进行梳理、检查,对于已批工作计划和方案两年以上的城改项目,未实施的,一律撤销项目批文、规划,进行清理规范,以各区城改办的名义重新办理手续。
3、加强三环沿线建设管理。三环路是城市快速干道,带动产业发展作用大。两侧应以发展产业为主,建议控制商品住宅建设,减少住宅,多布置产业项目,在规划、土地上加以控制。
一、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情况
1、认真学习,提高对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社区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有关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精神,认真学习《街道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学习,提高了对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决心按照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维护社区财产与群众生命的安全。
2、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我社区明确社区相关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确保生产安全,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维护社区安全生产长期稳定的局面,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社区两委班子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分工明细表》,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并按照要求上墙公布。二是完善社区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管理办公室规范化建设,为安全管理办公室安排专门的办公场地,做到门牌、制度、组织架构图上墙,安全管理工作台账整理归档。三是完善社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科学划分网格,编织社区网格化管理地图,上墙公布。四是全面排查辖区各类场所,按照安委办提供的台账和档案的模板,建立安全生产台账。五是按照《通知》的要求,从辖区范围内筛选一条“三小”场所商业街、一个出租屋片区、一个工业区作为本社区“一岗双责”工作的示范点。
3、完成火灾隐患整治工作
我社区按照街道下发的《关于印发福永街道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完成消火栓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专、兼职业务消防队,对“城中村”的消防供水管网、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加压泵站进行改造,全面整治火灾隐患,确保不发生火灾,增加社区消防安全感。
4、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我社区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切实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落实措施,整改到位。同时,对街道挂点领导和挂点工作组到社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做到认真记录,认真总结,定期向街道安委办报送挂点工作组在社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信息简报。
5、把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推广到企业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具有积极重要意义。我社区探索将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推广到企业,考虑将企业安全主任纳入社区网格,发挥其安全管理作用,提高企业和社区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意识
我社区准备把社区相关负责人培训一次,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意识,增强责任心与紧迫感,努力做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
2、加强火灾隐患整治工作
我社区要加强专、兼职业务消防队建设,提高素质与能力,确保有火灾时,发挥专、兼职业务消防队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消防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消防设备设施完好,随时可投入使用。
3、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关键词:土地整治;分区;对策;黄山市
一、前言
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土地整治规划是开展土地整治活动的重要指南,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整治分区是在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条件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这些子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和工程措施相对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子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黄山市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开展该区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明确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对增加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全市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都意义重大。本文在明确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域功能、产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区域发展趋势等因素对黄山市进行土地整治分区,分析适宜各区域的土地整治方向,并提出完善区域土地整治的相关对策,旨在为黄山市今后开展土地整治活动提供参考。
二、黄山市土地整治目标
(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大规模实施农村土地整理与补充耕地相结合的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严格落实耕地补充任务,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保证等质等量足额补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2011~2015年期间,安排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总规模35286.3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200.00公顷。
(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和其他土地整治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防护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2011~2015年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0000.00公顷,经整理后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城乡建设用地整理规范有序推进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重点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推进自然村落的撤并与整合,发展中心村,促进农村人口从自然聚集、散落定居向集中规划、配套建设转变。加大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厂矿改造力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得到优化,环境得到改善。
2011~2015年期间,整理农村建设用地214.52公顷,建设美好乡村409个(省级中心村90个、市级中心村16个、自然村303个)。
(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度开发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避开生态脆弱区和退耕还林区以及水土流失区,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有效补充耕地数量。
2011~2015年期间,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502.82公顷,补充耕地322.69公顷。
(五)土地复垦稳步推进
加大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利用力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确保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及时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恢复和增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服务功能。
2011~2015年期间,全市土地复垦规模83.48公顷,补充耕地43.39公顷。
(六)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对废弃工矿用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耕复绿、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为打造“和谐、生态、宜居”黄山创造条件。
三、黄山市土地整治分区
(一)城市功能拓展区
该区面积33255.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屯溪区和黄山区,共11个镇(街道)。本区位于盆地及河谷地带,城镇用地和大型工矿用地集中,是黄山市社会经济活动最为密集的中心区域,是未来城镇建设发展区。该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大、农业生产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高,长期的开发建设和工业生产,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地整治方向以城乡建设用整理为主。加强旧城、“城中村”、工矿企业用地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基础、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在充分挖潜现有建设用地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
(二)中部平畈岗丘区
该区面积92739.9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58%,主要分布在歙县、休宁县和徽州区,共12个乡(镇)。该区位于盆地及丘陵地带,区内有部分中心城镇和文化旅游区,工业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耕地面积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基础好。
土地整治方向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耕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合理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
(三)北部山地旅游生态区
该区面积426000.90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4.02%,主要分布在黄山区、休宁县、黟县境内,共37个乡(镇)。该区处于山地丘陵地带,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和太平湖均座落于区内,区内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良好的、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对发展黄山旅游经济和维持黄山市生态支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治方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坚持土地资源保护性开发,在不影响生态修复功能的前提下,进行荒草地和滩涂等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通过修建和完善灌排系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太平湖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力度;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调整并优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完善区内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歙县东南部山地环境恢复区
该区面积133715.9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82%,均分布在歙县境内,共18个乡(镇)。该区地貌以山地为主,以山地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新安江贯穿东西,有清凉峰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重要的经果林生产基地和黄山贡菊原产地,但是长期的开垦耕种,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明显。
土地整治方向以修复生态环境为主。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恢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实施生态移民;适当开展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整治中禁止开发25°以上坡耕地,积极开展以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为目的的退耕还林、植被培育工作,力争将该区建设成为“新安江山水画廊”。
(五)阊江及新安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山地区
该区面积282126.2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15%,主要分布在休宁县和祁门县,共27个乡(镇)。地貌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4.2%,是黄山市主要水源涵养区,也是水资源丰富和水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是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
土地整治方向以生态保护为主。以加强现有自然保护区、阊江及新安江源头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和建设为重点,结合月潭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优化农田水利设施,适当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一般农地整理;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强散乱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减少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优化林种结构,稳定深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四、土地整治对策
(一)强化规划管控引导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后,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严格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类土地整治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监测监管和考核评价,将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为主体、国土搭台、部门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土地整治项目招商力度,积极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整治;开展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交易,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减轻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税费负担,对投资土地整治的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土地整治决策模式,政府部门一方面参与土地整治的决策,一方面在政策和技术方面提供指导帮助。由技术部门负责制定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认真征求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收集处理后,按照结果制定工作目标,并让公众广泛参与到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参与实施后监督工作。
(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
在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要加强地方特色建筑保护,避免大规模拆旧建新对古村历史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要保留传统文化景观用地,并将其确定为禁止建设区,同时保留原有乡土、民俗、休闲等用地。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中国土地,2012(04).
[2]刘彦随.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J].中国土地科学,2011(04).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
[4]黄晓阳,金晓斌,郭贝贝.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4(03).
[5]郑治文.释放土地整治机制创新能量[N].中国国土资源情报,2012-08-27.
[6]蒋胜强.长沙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
国务院办公厅7月1日印发《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这是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政策文件。
《意见》提出四项主要目标:一是提高政府运用大数据能力,增强政府服务和监管的有效性;二是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三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降低服务和监管成本;四是实现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体系。《意见》还明确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一要提高对市场主体服务水平;二要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三要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四要提高政府运用大数据的能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大数据采集制度等;五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化征信服务。
《意见》旨在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开放为抓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
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
国务院6月30日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意见》提出,按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部署,实施三年计划,2015-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其中2015年58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其中2015年432万户),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布局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便捷。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意见》明确了四方面工作举措:一是加大城镇棚户区改造力度;二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三是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四是创新融资体制机制。
加快棚改、城市危房改造,既可以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消化目前的楼市库存,对扩大投资、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有重要作用。
证监会融资融券新规
健全两融业务的逆周期调节机制
7月1日,证监会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已开信用账户但证券类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可以继续从事融资融券交易,取消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应追加担保物的规定,并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
《管理办法》明确,证监会建立健全融资融券业务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对融资融券业务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同时要求证券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对各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动态调整和差异化控制。
《管理办法》规定,合理确定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与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相匹配,要求业务规模不得超过证券公司净资本的4倍。对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证券公司可维持现有业务规模,但不得再新增融资融券合约。此外,《管理办法》允许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在维持现有融资融券合约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基础上,新增规定,允许证券公司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与客户自主商定展期次数。
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有助于完善现有风险监测监控机制。
控制重点城市煤炭消费总量
核定输配电价时需考虑交叉补贴
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当前节能环保工作具体安排,《工作方案》将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前10位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进一步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及预警工作。
《工作方案》提出需要制定工作方案,重点城市要确保完成煤炭减量目标任务,研究建立中长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制度,制定煤炭减量工作方案,提出煤炭减量具体措施和相应目标。在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要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还要加强建筑节能。
《工作方案》旨在细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进一步促进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获批
满足国家经济战略产生的市场需求
7月3日,国务院批复《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原则同意。根据《方案》,基金是主要由保险机构依法设立,发挥保险行业长期资金优势的战略性、主动性、综合性投资平台。一是作为直接投资基金,满足国家经济战略、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产生的市场需求。二是作为母基金,对接国内外各类投资基金,特别是有政府参与、投资领域类似的其他投资基金。
《方案》指出,基金总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首期1000亿元,存续期限5―10年,投资期后可发起设立后续基金。基金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开展投资,主要投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项目,拉动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走出去”重大项目等。此外,基金投资形式主要包括上市和非上市股权、优先股、债权、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
这是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打造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新引擎的重要举措。
环保“领跑者”制度开始实施
遴选和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
7月1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环保部《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对环保“领跑者”的基本要求、遴选和等做出规定。环保“领跑者”遴选和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每年遴选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