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物流市场调研

现代物流市场调研

时间:2023-12-19 11:1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物流市场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物流市场调研

第1篇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

按照服务客户的方式,物流企业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只为少数几个生产企业提供全部产品或原材料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完全融入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成为生产企业物流的管理者和服务商,物流客户比较稳定;第二类是在某些商品领域为许多生产企业提供部分产品物流服务,客户相对不稳定。物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任何一个物流企业都不可能经营所有商品的物流业务。铁路必须在提高货运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分析,发挥铁路网络、安全、经济、全天候、快速、准时等优势,科学确定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对定位市场客户需求的详细调研,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制定详细可操作的物流开发方案,促进铁路发展现代物流。

服务行业的定位铁路发展现代物流需根据旅客列车行李车、行包专列、行邮专列快捷、安全、定点、定时等特征,以及经营网络、运输网络、仓储网络、信息网络等优势,将医药、配件、电子产品、电子商务、服装、图书、食品、贵重物品等具有高附加值和需要快速及时交付的产品作为发展物流业务的市场定位,并对不同行业进行准确的物流市场定位。由于铁路普速线上客货混跑和运输安全压力大等因素,铁路不易开展爆炸品、剧等危险货物的物流业务。这些物流业务对专业管理的要求高,设备设施的投资大,运输风险大。鉴于铁路货运价格目前仍由国家管理,而公路货运价格已市场化,特别是返空汽车的运价更低,铁路不易从事货物价值偏低商品的物流业务。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利用铁路全天候、长距离、大运量的优势,开展煤炭、石油、冶炼物资等基础生产性原料的物流业务。

客户群的定位铁路具有运量大、安全、准时、网络化等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初期,可选择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通过为物流服务行业中的大中型生产企业或商贸企业等知名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铁路可以详细了解这些企业物流服务过程中的的需求,设计并实施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解决方案,培养铁路物流专业营销人员和运作人员,迅速提高铁路物流服务的总体水平,并利用“名人效应”扩大铁路物流业务。

发挥物流企业的骨干作用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和救助期间,铁路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铁路运输企业仍应积极参与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成为国家应急物流的骨干企业。

发展铁路现代物流

融入客户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物流企业融入客户供应链管理。世界知名物流企业以适应客户生产发展、提高产品服务承诺兑现率、降低物流总成本、合作双赢为目标,积极推进供应链管理。铁路具有网络化、安全、快捷、准时等优势,2010年铁路除大宗货物以外的其他货物平均运输距离是1671km,铁路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的优势比公路强。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目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造成货物破损、丢失率高和理赔难。铁路应抓住高附加值货物生产企业对国家铁路可靠性认识的机遇,发挥铁路中长距离运输的优势,利用社会运输资源建立以省会城市中心半径300km的公路运输网络,开展机械设备、医药、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的物流服务。

开展商贸和运输一体化物流服务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借鉴钢铁采购和物流企业的做法,发挥铁路大宗货物直达快速运输的优势,开展煤炭等大宗货物商贸和运输一体化物流服务。历史和自然条件形成了我国原材料产地与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分布差异,许多大型生产企业需要中长距离的原材运输。这些大型生产企业根据铁路运输紧张的情况适当加大了原材料仓储量,增加了企业物流总成本。铁路通过详细地调研分析,根据生产企业与原材产地的运输时间和每天的用量,研究生产企业合理的原材料仓储量,建立仓储补给线、警戒线和满仓线,铁路运输企业本着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总成本的原则,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和运输一体化物流服务。铁路运输集中多个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量,按照批量采购优惠的市场规则,可以使生产企业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通过满足生产企业安全合理的原材料库存量的运输组织,降低生产企业原材料库存成本。铁路可以赢得运输费用和原材料采购与卖给生产企业价格的差价,实现铁路与原材料企业、生产企业的合作共赢。

开展网络化物流服务商品市场的激励竞争,生产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反应速度和产品售后服务承诺的兑现率,对产品运输的时效和物流效率更加重视,需要网络化和服务质量同一化的物流服务。铁路利用网络优势,为生产企业提品异地销售中心城市仓储、产地与异地中心城市产品批量运输、异地中心城市与周边产品销售城市的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提高生产企业产品的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承诺兑现率,适应生产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总成本。

建立适应物流市场的经营管理机制我国物流市场处于物流企业被动推动状态,生产企业在物流市场中处于主动地位。生产企业资金紧张等问题,物流业务几乎按物流合同规定的期限结算费用,一般要在业务完成后一个月左右结算费用,使物流企业的资金压力十分大。因此,铁路开展物流业务必须研究建立满足物流市场现状的票据、资金、网络服务等经营管理机制,否则难以做大做强铁路物流业务,也不可能建立大型的铁路现代物流企业。

建立物流专业营销队伍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一般采取商务会谈和招标方式选择物流服务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物流服务商,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客户满意的物流解决方案和投标书是能否承揽物流项目的关键。客户详细物流需求的调研、物流解决方案和投标书的制定、商务会谈方案的准备等工作必须由物流专业营销人员完成。物流专业营销队伍素质和能力决定了物流解决方案和投标书的质量,发展物流业务必须建立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专业营销队伍。

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物流地产 运营模式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国也从过去的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全面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很多物流地产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时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很多物流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转型提速升级,创新求发展。一些物流地产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圈地热、投资缺乏规划问题,不利于物流地产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竞争的加剧让很多企业在思考如何提高效率、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的服务。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物流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业内企业有所帮助。

二、物流地产的运营模式

物流地产是当前一切工作专业化发展趋势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产业,是物流行业细化分工的体现,物流地产为物流业提供了物流仓储服务空间,进行物流资源整合,是物流业的基础设施。物流地产的发展体现了专业化发展趋势,是物流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集成后出现的重要物流设施。物流地产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位置,投资兴建物流设施,与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专业物流设施,投资物流设施包括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设施租赁服务,以有效降低客户物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我国物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日趋成熟,但物流地产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还缺乏管理经验,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违规用地现象

一些物流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违规用地现象,以工业用地的价格拿到土地后,私自改变土地用途,以发展物流地产名义从事其他业务经营。如一些物流地产企业以开物流园名义,经营商品交易业务,一些物流企业借土地升值赚取利润,这些现象都不利于物流地产业的有序发展。

(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很多企业受利益驱动相继进入物流地产业,众多的投资者的进入,让区域物流地产建设过于密集,一些物流地产企业未开展前期市场调研工作,准备工作不充足即开工建设,造成项目质量不高、重复建设等问题,有些区域物流地产空置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严重影响了物流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缺少规模发展效应

物流地产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规划不足、区域分布不合理、不平衡问题,让物流成本过高。一些物流地产企业高度分散、不集中,不利于形成规模发展效应,本身物流业利润较低,合理的物流地产布点是确保赢利水平关键因素。因此物流地产企业规模效应不足,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

(四)缺少前期市场调研

很多区域政府进行产业规划、制订物流地产发展方案,多是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角度考虑,多考虑区域利益,未从市场角度制订规划,导致物流地产投资建设缺少规划,重政绩、轻市场,一些区域物流地产建设盲目追求大而全,忽略了市场需求。

(五)国内企业竞争加剧

当前物流地产投资建设中,外资占了较大比例,推动了物流地产发展,同时对国内物流地产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国内物流地产企业服务与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于外资企业,因此国内物流地产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四、相关对策研究

(一)合理确定运作模式

目前中国的物流地产的运作模式包括以下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地产商作为投资主体,将兴建好的物流地产物业租售给业主,由业主作为总包租者将物流地产转租给物流公司,由业主进行物流地产的总管理;第二种模式是由物流企业作为投资建设,自己进行管理;第三种模式是物流企业和地产商合作兴建物流地产;第四种模式是由第三方联系物流商和地产商共同开展物流地产业务运营。物流地产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经营模式。

(二)加强市场调研研究

要做好物流地产的前期调研工作,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规划可行性,确保物流地产项目有效开展,降低物流地产项目实施风险,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物流地产项目科学性,减少物流地产的投资风险性。

(三)提高管理创新水平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物流地产企业要不断提高管理创新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做好选址工作,以客户为中心,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物流地产企业要做好货物跟踪和客户查询系统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整合水平,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质量,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紧密结合物流地产业实际,做好物流管理工作,促进现代物流地产企业的发展。

(四)统筹协调出台政策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物流地产业的发展,要对土地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提高物流地产利用率,要对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加以合理的引导,避免盲目建设,杜绝违规建设。对物流地产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以规避市场风险,要合理规划建设,改变分散的状态,形成规模效应,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做好物流地产业的发展规划。

(五)提升管理水平

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物流地产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同时通过培养物流地产行业人才,提高物流地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物流地产行业的整体发展。

五、结论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物流地产业的发展,当前形势下,要做好物流地产行业发展规划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在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推动物流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仲颖.我国物流地产的运营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2.

[2]许建辉.商务模式交互界面视角下的物流地产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

[3].对物流地产运营模式及趋势的思考[J].物流科技,2014,09.

第3篇

1.1服务营销

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从事的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因此服务营销的理念可以为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服务营销,首先要从服务的特点入手,相对于有形产品来说,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割性、易变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因此在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上,需要综合使用营销策略的7Ps,即除了要考虑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外,还需从有形提示、人员、服务过程等方面进行营销策略的设计。

1.2关系营销

第三方物流一般通过与重要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实现盈利,因此关系营销理论在中小物流企业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营销强调与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并通过有效沟通和反馈,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2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和问题

2.1宣传促销、主动服务的意识淡薄

临沂中小物流企业大多习惯在物流园区设立一个营业部,然后等待顾客主动上门寻找服务。很少有物流企业主动寻找客户,少数企业虽然也通过网络和报纸的方式,一些服务信息,但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渠道少,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开拓。

2.2同质化竞争严重

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受到资金规模的影响,现代物流设备设施较少,工作效率不高,综合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服务水平普遍偏低,使得低价竞争成为大多数企业采取的主要市场竞争策略,造成企业利润水平不理想,制约了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2.3市场定位不清

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无法掌握客户的真正需求,所以难以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而为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2.4品牌意识缺失

由于专业营销人员力量的不足,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固守在传统的营销方法上,忽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和品牌营销的思维。

3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改进建议

3.1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积极主动的开展营销工作

要想改变以往被动营销的局面,必须依靠专业的营销人员,通过广告、人员促销等活动,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

3.2提升服务质量替代价格竞争

客户在选择物流服务的时候会考虑到价格因素,但价格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物流企业只有依靠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要遵循服务营销的基本规律,从企业外在形象展示、人员素质提升和服务流程规范等角度,提升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

3.3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打造品牌形象

临沂中小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客户需求,对临沂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内部经营条件,进行企业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品牌营销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品牌传播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赢得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3.4物流营销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

注中规模原则,物流业产生效益取决于它的规模,所以进行市场营销时,首先要确定某个客户或某几个客户的物流需求具有一定的规模,才去为他们设计有特色的物流服务;注重合作原则。现代物流的特点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物流企业本身并不一定必须拥有完成物流业的所有功能。物流企业只有做好自身的核心物流业务,而将其他业务交给别的物流企业完成,才能取得更大的物流效益。所以,物流营销还应该包括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联合的工作;注重回报原则,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 物流行业 行业现状 生命周期 发展前景

一、概述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已经将物流业和信息业、金融业共同看作三大新兴生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物流行业的上游行业范围主要为各类物流设施、设备、燃油等行业。其中,运输设备、仓储费用、燃油等采购成本较高。物流行业的下游行业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因此,制造业物流亦是行业物流发展的重点。制造业发展不断加速且所需服务不断升级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物流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一)我国目前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第一,社会物流总额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201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9.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物流业总收入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总收入平稳增长。2016年1月~5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86.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回升,总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3.9%。社会物流总额稳步提升。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与物流业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及基础建设投入增加有关。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交通、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3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较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高于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水平。目前,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趋向衔接配套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加快完善、物流园区节点已初具规模。

第三,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中国物流市场需求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中高速的平稳发展阶段。自2011年开始年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到2014年达到7.94%。其原因主要为全球化的经济衰退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物流行业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得益于其经济动脉的属性,与企业生产销售息息相关。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的调查结果,大多数的企业采用物流业务外包的形式,在外包干线运输或配送服务方面,有37.9%的企业将其70%以上的干线运输或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物流行业生命力旺盛

第一,我国物流业正处于成长期的初级阶段。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引入概念,到目前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仅仅30多年的时间。2000年中国物流产业规模仅约为17万亿元,此后其市场规模一直持续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2010年以后其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每年约12%的增长率。而同时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已逐渐向成熟期迈步。根据中国物流产业规模数据统计,物流产业十多年来保持了大于l5%的增长率,与全球物流产业发展相比,目前中国物流产业正初步进入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

具体来说,物流产业在生命周期中经历着三个方面的变化:在行业规模方面,市场需求、投资规模的增长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在行业技术方面,技术逐渐成熟,质量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由最初的单一性逐渐多样化、差别化;在行业组织方面,进入壁垒由低到高,厂商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市场结构先分散、后集中;行业利润先提高、后降低。由于这些变化都与行业发展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因而能够从产业规模、产业组织等侧面反映产业发展过程,进而也为不同视角的行业生命阶段识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物流行业具体的表现来看,中国物流产业目前正处在“物流硬件升级阶段”末期和“物流成本管理时代”初期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第二,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中央相继出台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中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将趋于宽松向好。除此之外,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现代物流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并列作为深圳市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并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陆续了《关于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促进深圳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性政策。

第三,行业发展高端化。据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的数据资料显示,中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改善,中国物流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物流业经营模式在变革创新,物流业服务网络向覆盖全国范围拓展。企业间物流联动的发展(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转型),物流业各细分市场的成熟发展(公路货运市场、铁路货运市场、水路货运市场、航空货运市场、仓储服务市场、快递服务市场)。

我国目前物流市场结构按照服务对象和物流供给特点可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个层次。高端层次中为少数的规模化的快递及综合化物流公司,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全程式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并且拥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营销模式;中端层次中为数量相对有限的中型的快递、物流公司,此类公司能够整合物流资源,承接项目物流等全程物流设计,但受限于运输地域、资金调配和管理模式;低端层次的主要基础性的物流公司数量众多,零担专线。在物流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内许多物流企业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的管理及运营模式的经验,纷纷寻求产业升级突破。

三、结语

我国物流业处于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市场对于物流的专业性、高效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单位为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 关系 影响

一、企业的物流管理分析

物流活动自古已有,人类虽在数千年的物流活动中具备了一定的物流意识,但在二战后,系统的物流理论才得以形成。正如美国物流学者伯纳德拉隆德所言:物流活动源于由地区产品剩余导致的地区间产品交换,而生产力在工业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则推动着物流活动不断发展。

到了今天,物流管理思想也在不断得以丰富、完善,将传统物流实行业务流程的再造,把原来的组织结构,那种直线职能式的金字塔的结构改革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成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物流,实现了“信息化”与“网络化”。

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它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网络化“一流”就是订单信息流,订单信息流就体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就是指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运行,将各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仓库及车队连接起来,将整个供应链的客户和供应商综合到物流网络中来,向客户提供一种低成本、连贯性的、自始至终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二、企业的市场营销分析

市场,在不同的时期和年代都充满了变化,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企业,就必须要根据市场环境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和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然后结合自身条件等,针对现有的问题或者将会发生的问题,作出对市场的全局性谋划,这就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方针,研究和制定正确市场营销决策的出发点,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推陈出新。市场营销,它既代表着企业在市场上的活动或行为,同时它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最核心的思维方式。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全球化,电子商务在商业流通中的广泛应用也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营销方式有着重大转变,朝着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企业的营销范围日益突破区域的界限向世界市场扩张;营销方式也从大规模无差异营销向小群体个性化营销的转变。

由此可见,市场营销这种持续不断的发展,不仅贯穿了企业的整个生存期间,还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始终。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它不仅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

三、整合二者理念,互为相助

市场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 作为一个整体职能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和基础,是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物流作为一种独立的运作形式和产业形态的出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场经济及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在顾客对服务、质量价值、速度更为关注的情况下,企业要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除了依靠市场营销不断争得客户,扩大销售,提高企业利润以外,还要依靠物流采购活动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依靠物流配送为销售的连续性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企业在进行物流运作决策时,要以市场营销的眼光来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和顾客服务关系密切,从事销售和顾客服务项目的人员处在市场前沿,对市场信息最为敏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有意识地收集该产品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意见,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市场营销策划部门,为制定产品策略提供可靠依据。还要以市场营销的眼光去研究、设计企业的物流管理,选择合理经济的配送路线。

其次,物流管理的产品实物配送对促进产品销售,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促使营销成功。通过提高产品发送的速度,保证准时送货,方便顾客随时能买到所需的产品,提供商品在途运输的情况查询服务等,有利于和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另外,为顾客提供不同服务水平与物流费用之间的增减变化,有利于市场营销部门制定出最佳的定价决策。

第6篇

关键词:物流,核心竞争力,创新

 

一、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物流,即货物流通,是指企业依照不同客户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而展开的一系列以顾客为主的物流活动。博士论文,创新。从这个定义来看,物流服务是典型的服务环节,具有“非物质形态增值”的属性,即不以创造商品的形状、质量、效果、用途为主,而是为了将服务体现在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上以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因此,物流作为现代企业当中的一个必备的服务环节,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行使经营权利、遵循管理规律的组织功能,其本身的特殊性也奠定了其核心竞争力塑造的特殊性。博士论文,创新。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语境下,物流服务已经独立成为一个企业模式,因而现代物流系统不仅仅只是由运输、仓储、配送等几项常规的工作组成,而是立足于货物资源的采购、生产、营销、宣传、联盟以及物流数字管理一体化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博士论文,创新。因此,谋求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考虑到现代物流服务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方向。

二、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理念与模式滞后

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一直都是只以“重管理,轻经营”的简单生产模式来作为物流企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经营原则。大多数企业对涉及货品的各个运输细节步骤和内部产品、资金、人事管理的细节比较了解和重视,资金投入也相对较大,秉承“管理至上”,而缺乏经营意识,并且对物流服务工作的控制能力也有限。根本上是由于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观念较为陈旧传统。

(二)缺乏用户服务意识

大多数物流企业,秉承的就是以“物”为本的流通管理模式,而恰恰忽略了货物最终要实现对不同客户的满足。从我国物流企业的运营现状来看,我国的物流企业对顾客管理还缺乏基本的认识。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依靠完成货主委托的基本业务实现效益,他们把物流企业简单地理解为纯粹对货物的运输或仓储。却忽视了通过加强顾客管理、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值使顾客满意。同时,对客户需求及相关信息还没有意识或能力进行详细研究预测,对客户需求还处于被动反应阶段。如果缺乏用户品牌意识,那物流服务就只能停留在传统的运输加仓储的低层次水平。

(三)缺乏相对应的技术和设备

物流虽然是一种不创造商品物质形态的服务手段,但是它本身必须要依靠一套有形的物质基础,即现代物流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专业装备。因为物流服务必须涉及到运输和仓储,而现代化的物流要谋求高水平的服务,就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服务策略和技术手段。而在这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不具备的,在涉及到运输车、大型仓库、搬运车和集装箱等方面,都存在数量不足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对策

(一)制定战略目标,强化战略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一项庞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物流企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企业在核心技术、应变能力、管理组织和企业文化形象塑造的能力状况,分析这些能力是否有其独特性、创新性和竞争性;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具备哪些基础,还需哪些条件;然后制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及其选择核心竞争力获取的方式。因此就要在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并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领域和方向,确定科学的物流发展战略。首先,要明确战略发展思路。博士论文,创新。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优势和自身比较优势,迅速抓准并切入未来在物流市场处于核心地位的资源建设,逐步完善基于先进信息网络技术、拥有强大服务能力的综合物流体系,形成支持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有力支撑;建立具有一流水准的高质量服务体系,最大限度进行企业资源整合、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优化物流流程,从而有效提升客户价值。其次,健全机构,强化物流服务多层次建设:①强化协调能力建设。通过综合物流服务信息系统建立项目的科学管理制度、物流资源管理体系、客户关系管理和客户服务中心。博士论文,创新。②强化物流节点建设。投资或参股具有独特经营优势或物流基础资源建设或项目。③强化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综合物流信息网络技术优势,优化物流操作、规范服务标准,逐步形成满足客户需求、响应及时、运作灵活、规范统一、质量稳定的综合服务体系。

(二)完善现代物流一体化管理

首先是信息化。信息化滞后,也是困扰现代物流核心竞争力塑造的瓶颈。博士论文,创新。因此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内部流程改造,积极探索物流立体式、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因此,通过基于国际网络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控制,既使公司的服务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又降低了物流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强化用户服务品牌意识。物流企业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三)大力推进物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体现。健康的物流企业文化有利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和物流方案的最优化,能够使物流链的每个环节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就要构建以顾客为中心(顾客友好型、灵活性)、永远不对客户就“不”是物流服务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且这一服务观还体现速度性、责任感、供应链的整合性等,更要体现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识,提高客户产品的竞争力,倡导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和最终共同成长的经营主题。

参考文献:

【1】潘东达王桂平吴向南,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4)

【2】静涛,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科技信息,2010(11)

【3】李岫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6)

【4】李建华顾穗珊,物流成本及其管理模式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学报,2004(1)

第7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SWOT分析;现代物流;信息化;集装箱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22-03

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准提高,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日益明显。从197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物流这一概念,到2015年已满37年,这37年间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知识普及、实践起步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现代物流业的真正快速发展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其中我国铁路对物资流通贡献很大,确保电煤、粮食、化肥、农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也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 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的概况分析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近十年我国铁路发展迅速,路网建设取得新的成就,技术创新实现新跨越,运输经营迈上了新台阶,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可是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日渐繁荣,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不断优化,铁路运输面临着极大的冲击,货运总量总体下降,市场份额逐年减少。近4年铁路货运总量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1年货运总量39.3亿 t,2012年39.0亿 t,2013年39.7亿 t,2014年38.1亿 t,货运总量总体下降。随着铁路政企分开以及货运组织改革的深入,将铁路进一步推向市场化。近几年铁路系统也开始着手研究,尝试如何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为社会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铁路物流发展成果显著,并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物流产品,如中铁快运新推出的冷链快递、中铁特货的小汽车物流、铁龙物流公司的特种箱业务、长三角货物快运列车以及义新欧、苏满欧等中欧班列,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起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2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2.1 优 势(S)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广泛覆盖的运输网络

铁路物流企业的发展的网络化基础-统一的全国铁路路网体系。目前,铁路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区域之间的通道进一步强化,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铁路网已覆盖大陆各省区。按照“十二五”规划:将实现遍布全国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且分布在各中心城市、主要工业产区、重要港口口岸,货运集散地也遍布全国各交通枢纽,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 km左右。

2.1.2 较高的品牌价值

吸引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中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个人,并且与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厂矿和用户保持长期协作关系,具有最稳定、广泛的客户群和较高的品牌价值,为进一步开展物资配送、流动加工等物流增值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1.3 其他优势

在长距离、大宗物资的运输方面,铁路的地位不可代替,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率、大运量、低运价、全天候的特点,而且运距弹性大,能够持续均衡运输。

2.2 劣 势(W)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铁路设施布局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设施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以及科学论证,导致铁路物流的运行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大城市周边很多地区的铁路集装箱办理站过多,而且这些集装箱办理站大部分位于城区,和城市发展规划存在较大的矛盾,被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包围。

2.2.2 物流信息不够顺畅

目前,我国铁路的全国性大网络在现代化通讯和电脑联网设备上具有较强优势,有着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信息往往只作为其内部制定工作计划的参考依据,而市场上其他大量的供求信息缺乏合适的渠道进入铁路内部,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2.2.3 网络化经营水平低

以国内外成功的物流企业发展历程为例,实现网络化经营是物流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而由于目前我国铁路系统物流企业的思维定势、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还局限于某一个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为轴心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小生产式的管理模式,加之体制原因,造成“网点不活”、线不成网的情况,导致整个铁路系统失去了网络经营的战略优势。

2.2.4 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主要铁路物流企业都普遍严重缺少物流规划咨询、物流政策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掌握着供应链管理知识、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缺乏,使得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物流运作效益低下。

2.3 机 会(O)

2.3.1 政府政策扶持

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是现代铁路物流发展的“加速器”,随着近年来物流理论与实践逐步深入普及,社会各界对物流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及政策支持都有着强烈的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也都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物流发展支持政策。

2.3.2 行业规模大

铁路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在建设、经营、存量资产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规模性,而这种规模性特征也将会对外部企业进入形成较高的壁垒。

2.3.3 市场潜力大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多,且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

2.4 威 胁(T)

经过上面分析虽然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有优势有潜力,但是形势依然严峻,挑战还是存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 国际物流企业的有力竞争

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UPS(联合包裹)、FedEx(联邦快递)、德国邮政等纷纷进入中国,抢占市场份额。

2.4.2 国内其他类物流公司的竞争

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公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国内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3 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SWOT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那么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究竟该如何发展现代物流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跨局之间的合作以及路局与专业公司之间的联 系,强化网络化经营

随着铁路政企分开,货运改革不断深入,铁路物流企业市场化进程也将不断加快。加强各路局之间的合作与联系,相互了解彼此之间的业务需求,建立业务开展中相互沟通协调机制,将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将管内、跨局的业务连线成网,充分发挥铁路的网络化优势,为货主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同时铁路局际运输“站到站“的模式也不再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大力推行”门到门“以及两端的延伸服务成了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经之路。

货运改革之后,中铁集装箱公司与路局车站也不再清算装卸费用,这也间接地导致了铁水联运变更还箱站难以还箱的状况。空箱到站之后如果没有货主使用,可能还要再次排走,回送到别的车站,再加上箱子装卸费用得不到清算,所以部分车站不愿意接收。这给货主使用下水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无疑不利于铁水联运的发展。因此路局与专业运输公司务必要加强联系,密切合作,积极配合,畅通沟通渠道,共同为货主服务。

3.2 不断完善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加强铁路信息化

建设

在经济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空前繁荣,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成为潮流。电子商务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网络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不仅缩减营业成本,提高商业交易的效率,还能够为客户进行更好的服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化更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特征、时代特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十分密切。淘宝网、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因此铁路企业要想发展现代物流,打造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势在必行。2012年9月20日起,全国铁路试行货运需求网上受理,客户登陆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可以查询货物运价以及有关货运规章,点击我要发货,就可以在网上办理货运业务,铁路工作人员就会上门取、送货,真正实现了“人在家中坐,收发各种货。2015年2月17日起,铁路货物追踪功能在12306网站上线运行,货主可在该网站查询货物的最新位置及相关信息。虽然铁路有了自己的货运电子商务平台,但是运行时间不长,系统还不是很成熟,功能还不是很齐全,仍需要不断优化,不断完善。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推进了铁路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铁路信息化水平,使得铁路货运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这对于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有着重大的意义。

3.3 转变服务观念全面提高铁路物流服务水平

3.3.1 转变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的不断优化,国内外的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抢占国内物流市场份额,铁老大的地位收到严重的市场冲击,过去铁路货运人员坐等货主和货物上门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在铁路货运改革的新形势下,铁路货运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以货主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强货运营销和运输组织,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力拓展物流市场。内蒙古白城货运中心通过市场调研,决定在突泉县建立无轨站营业室,主动走出去,直接上门服务企业货主。突泉县水泉镇货主刘威来到营业室,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请3个车皮装运玉米,不到10 min,制票、请车、结算、发运等相关业务就办理完毕,之后货物由货运中心的车队拉到铁路,实现了铁路“门到门”运输。由于过去突泉县不通铁路,过去要往返百八十里地、两三天才能办的事,现在这么快就办好了。无轨站营业室的建立真正拉近了铁路与货主的距离,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3.2 设计个性化物流、创新运输产品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应从创新铁路货运产品入手,以产品创新带动体制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推出创新的物流运输品牌。2014年国庆长假,铁路部门开通了北京往返杭州的“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旅客9月28日将所需运输的汽车送至北京铁路局大红门火车站,10月1日到上海铁路局杭州货运中心艮山门火车站取车;10月6日再将车送往杭州艮山门火车站,10月8日车辆运抵北京大红门火车站。“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是铁路企业发展个性化物流、创新运输产品很好的一种尝试。

3.4 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以及服务质量优等特点,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对物流企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系统化,通用化,铁路企业若想发展现代物流,集装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由于集装箱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时,勿需搬运箱内货物而只需换装集装箱,这就提高了换装作业效率,适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式联运。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和国际联运对于铁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有着重大的意义。

2014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以打造铁路集装箱国际物流知名企业为目标,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做强中欧班列大品牌,全年发送集装箱26078TEU(标准箱)、共计15万 t,货物总价值约18.5亿美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2013年分别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重要倡议。2014年1月20日,首趟义乌至中亚五国的集装箱国际班列开始试运作,现在义乌至欧洲的班列已开始运行,由义乌西站始发,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班列干线终到站为柏林,境外段运行时间12 d,全程用时16.5 d。义新欧班列组织流程(国内段)如图2所示,组织开行义新欧集装箱国际联运班列,旨在满足市场物流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也是铁路部门深化货运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具体举措。对此,铁路总公司制定了构建铁路中欧班列大通道优化方案,将现有开行的“苏满欧、郑新欧、汉新欧、蓉新欧、渝新欧”纳入统一的中欧班列通道建设,分东、中、西3条班列线组织实施。同时,明确由中铁集装箱公司作为铁路国际联运班列的运营主体,旨在打造统一的中欧班列服务平台,形成市场分布合理、区域有序竞争的对欧贸易物流服务新格局。

3.5 培养铁路物流人才

发展现代铁路物流业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管理与组织才能,精通本行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铁路企业在开始制定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划时,就要把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在企业内部注重选拔有学习能力和愿望、业务熟练、有敬业精神的中青年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院校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加强与相关院校合作,形成产学研链条,适时有效地吸纳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引导其作为企业的人才储备,为企业发展构建人才保障。

4 结 语

本文介绍了我国铁路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然后对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情况进行了SWOT分析,接着分析了铁路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总体来说,目前铁路物流企业开始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很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构建和谐铁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铁路“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同时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进行,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人才的培养,通过一定的措施以及资源整合,相信我国的铁路物流企业一定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祝文婷.铁路物流现状及发展方式探讨[J].山西科技,2006,(1).

第8篇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lies in that logistics talents of higher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are very skilled and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cradle of training technical logistics personnel with high-qua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chanism of current higher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educ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higher profess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practice teaching;operat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79-02

0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是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部分有机构成,贯穿于物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它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考核的重要方式。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有很强的技术性,而且也要求有很强的职业性。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有力保证。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办学条件差,专业师资和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极其缺乏

实践教学包括了认识实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由于投入不足,缺少实践教学的场地和师资等保障,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存在设计不合理。有的没有认识实习和校内实训环节,毕业实习多半是“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主实习,既没有统一的组织,又无跟踪指导,实践教学效果差。专业师资方面,一是专业师资十分匮乏。现有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几乎都是相关专业的教师经短期学习培训后改行的。二是专业教师缺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的背景,仅有书本知识而无实践经验和实际的物流管理能力。缺乏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都依附本校经济、管理类系科建立起来,无论是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及专业教学资料都借助于其他专业,缺乏自身独立的实践教学基地。

1.2 缺乏专业建设的经验要发展现代物流业市场急需的物流人才,绝不仅仅是会管理仓库或某种运输方式,知识结构单一,操作技能单一的一线技术工人,由于没有统一的培养范式,目前的学校忙于争投资、争合作、争生源,无暇顾及教学改革研究,重理论说教而轻实践、实训,重学科系统性而轻实践的综合性。违背了物流整合的思想。培养出的物流人才与实践脱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供需矛盾严重,紧缺与过剩并存。

1.3 办学理念落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缺乏职教特色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在理论层面引入了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些新理念,如能力本位、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开发等主张,试图对现行物流专业课程的开发产生一定推动作用。但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工作职业指向性较弱。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制定课程目标,也并没有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开发课程,导致教学内容与物流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背离,造成学生在就业时,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这些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另外,现代物流强调系统的集成与优化,而现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又很难系统地把这些环节融合在一起开展实训,往往停留在某个环节的实训,这也制约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1.4 重学校本位,轻企业参与现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很多是未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由学校管理者闭门造车往往脱离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以致不为社会承认和接受。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加强产学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订单式培养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较快的工作适应能力,高职院校应该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专家讲座、教师挂职锻炼、与企业合作开发等多种途径的产学研合作教学。与物流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了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走“产学做一体化”的道路,我们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了认知性实习、专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如何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

2.1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

2.1.1 以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构建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课程间往往存在重复内容。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以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构建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结合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2]。

2.1.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校企合作[3][4]。利用企业资源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办好职业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更好地依靠企业资源。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院需要建设必要的物流试验实训基地,使学生得到初步培训。要使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学校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企业参与到对学生的培训中来。可通过订单式培养、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繁忙期学生主动参与企业实际工作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挥学院科研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2.1.3 采取宽基础、窄专业、专业与职业密切结合的教学形式

进行职业教育,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注意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协调。以职业教育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分析和整合,把专业课和职业密切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应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专业课设置方式。学校应紧贴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调研计划,用市场调研的结论来指导专业课程的设置。

2.1.4 建立开放式技能考试制度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采用实际操作、技术比武、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合理性来判定成绩。改革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与国家职业证书制度结合,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取得毕业资格。这样既可以检验和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与社会结合,走开放办学的道路,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5]。

2.2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等

2.2.1 案例教学体系案例教学的规划是否合理和科学,会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对物流案例的选择,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相关企业或单位,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情景或事件,对其所出现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用物流理论知识对所拟解决的问题形成案例,使案例来源于真正的运营企业,所涉问题具有真实性。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相关企业或单位,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情景或事件,对其所出现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形成案例所需信息,并运用物流理论知识提出案例拟解决的问题,使案例来源于真正的运营企业,所涉问题具有真实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教学环境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实训室是组织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为实训教学提供服务的教学设施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整合模式下,实训室应满足“理实一体、教中学、学中练、练中熟”的需要。其功能应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以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中心)的建设需求来看,其功能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部分。

校内实践可以主要采用实践教学周的形式,在实训室实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实训中心参与实验,通过操作物流软件等形式进行专业实践。物流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多数企业都有物流操作系统,或运营平台。如果实训室的规模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实训的时间,比如从2周延长至4周等。

2.2.3 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物流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 的教学方式。社会实践无论是到企业中考察调研还是顶岗实习,都能感受到物流工作的实际。因此,学生必须积极主动“走出去”,到企业中检验所掌握的理论并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学校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6]。

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和学习制度上强调灵活,力求满足企业和学生的不同现实需要。首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既适应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其次,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有利于教学相长,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通过综合实践,第6学期再做毕业设计(论文),能使学生理论联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思路,使毕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言之有物。最后,通过循序渐进、系统完整的实践,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综合实践经验,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受到单位的欢迎,拓宽了就业面。

通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探讨,就如何使高职学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及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进行探讨,学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活动)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利用多种物流管理手段(技术的或管理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并成为具有物流相关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型特色。

参考文献:

[1]吴义生.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物流科技,2008,(4).

[2]肖怀云,李正锋,吕玉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J].物流科技,2008,(7).

[3]李敏.朱美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丁依萍.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7,(15).

第9篇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职位设置

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物流管理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我国的物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家积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如高速路网、铁路、港口、物流中心等。企业从采购、生产、仓储及销售等方面重视物流成本的控制。一批仓储、运输企业转型升级为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互相促进。在此背景下,物流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通晓物流功能运作、具备物流规划能力的人才非常紧俏。虽然不少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学生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企业招不到适合的物流人才,而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因此,需要分析社会上物流相关职位及相应的能力需求,以引导高校物流专业教学与学生培养。

一、现代物流业的职位设置分析

要了解物流业的职位设置,首先需要对物流职能行业分布及物流管理层次有充分的认识。

(一)物流职能的行业分布。物流职能的行业分布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物流服务商,也就是纯粹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例如拥有仓库的仓储企业、拥有运输工具的运输企业、经营港口业务的港务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及物流咨询公司等等。二是流通企业,主要是指自身不生产具体产品,而仅仅在商品流通环节提供服务的企业,如大型超市、家电卖场、百货公司、地区经销商及大型的B2C公司等。三是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如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日化消费品、服装、食品加工等等。四是各类非企业机构,如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等。

(二)物流管理层次分析。物流管理层次可以简单概括为战略层、经营层、结构层、职能层及执行层。物流战略层确立了物流对企业战略的协助作用。物流规划需建设两大平台与两大系统,即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平台、信息网络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物流结构层是指物流系统的结构部分,包括渠道设计和设施网络。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而物流系统的渠道结构和设施网络结构提供了满足这些需求的物质基础。物流职能层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物流作业管理的分析与优化。包括运输合理化、仓储优化等等。在制造业的物料管理中,着重于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生产进度计划、采购管理等。企业物流管理的最后一层为执行层,包括支持物流的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指导日常物流运作的方针与程序、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维护,以及组织与人员问题。

二、主要物流岗位分析

(一)物流总监。物流总监要制定物流长、中、短期战略,完成大型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及内部资源整合,还要对公司物流运作模式及物流配送网络进行规划和设计等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监督、指导物流工作,制定物流管理和工作计划,对物流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进行完善;对运输、仓储等方面进行成本控制;负责物流部的预算、人员编制计划、人员分工和培训。

(二)物流经理。物流经理的职责是将销售收到的定单或是供货预测,转换为近期公司的主导生产供货计划,材料需求计划及成品分销供货计划。工作内容包括:管理供应商,控制采购成本。监控仓库管理,控制库存成本。制定本部门各种管理流程、管理规定、规范物流服务管理;改善及维护项目的物流运作系统,实现物流成本的最优化;安置、组织并调动整个团队充分执行目标要求的任务;确保区域层面上的最优组合。

(三)物流专员。物流专员是现代物流中活动具体负责各项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等,并保证物流流程的各项环节正常运行的岗位。工作内容包括:负责公司物流工作的正常开展;完善物流制度的程序;配合公司完成系统平台所需要的物流基础数据库;及时处理配送、运输过程中的突况;整理汇总每票业务相关文件资料,审核后归档备案;监控工厂发货、到货时间,及时安排入库,并随时掌握仓库库存量;

(四)供应链专员。供应链专员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包括:与供应商沟通,定期考核,还要进行运输市场调研,以及成本和运价测算和合同管理,控制成品及BOP的库存,定期编制相关报表,制定需求计划,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

三、现代物流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通过对江苏、浙江及上海地区物流岗位招聘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物流职位的能力要求,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素质,二是职业能力。

(一)专业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包括:(1)物流流程管理知识:主要涉及仓储管理知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2)供应链知识:包括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服务等。(3)物流信息管理知识: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RFID、条码技术等。(4)国际贸易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术语、业务流程、货运保险、国际结算等。

(二)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要求包括:(1)学习能力:是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物流从业者需在工作中主动学习、积累经验以提升能力。(2)人际沟通能力:物流工作需要协调企业内外多个部门,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3)团队合作能力:在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为其他相关部门和岗位着想,使上下游协调一致。(4)异常事故处理能力:物流工作中,经常碰到突发事件,要求工作人员既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并完成作业指令,又要具备处理异常事故能力。(5)创新能力:物流管理者既要保证企业物流的正常运作,又能不受经验的束缚,发现并改进潜在问题、优化运作流程,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

参考文献

[1] Ronald H.Ballou.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10篇

【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钢铁物流园发展方向,以及建设钢铁物流园的潜在风险,钢铁物流园定位必须尊重一定的经济规律,投资中注意节奏的把握,才能保证物流园后期的成本回收及盈利。

【关键词】钢铁物流园;发展方向;潜在风险

前言:本文论述了当前钢铁物流园发展方向,以及建设钢铁物流园的潜在风险,钢铁物流园定位必须尊重一定的经济规律,投资中注意节奏的把握,才能保证物流园后期的成本回收及盈利。

兴办钢铁物流园区中,有两大主力,一为钢厂,二为钢贸商。通常来说,兴办钢铁物流园区的主体,往往会站在主业的立场上确认钢铁物流园区的定位。钢贸商办的钢铁物流园区,实际上复制了钢材现货市场的一些传统做法,在招商中吸引客户驻扎园区经营、储存经销的各类钢材品种、提供信息和融资贷款服务、有条件承担某些钢材配送加工和钢材存储运输服务等,因而表现在钢铁产业链轴线上向流通环节的两端延伸,通过钢贸商向上游钢厂组织资源,再通过原有或其它钢贸商将资源分流到终端。据不完全统计,类似这样的钢铁物流园区,在全国至少有600多家以上,几乎传承了钢贸企业小、散、乱的通病。钢厂主办的钢铁物流园区,通常会承担钢厂供销部门的职能,围绕钢厂生产经营组织的包括钢铁生产原燃材料在内的物流活动,表现在钢铁产业链轴线上向流通环节和终端销售钢材产品,并以销售本厂生产的产品为主,建立完善原有销售系统,加大直供比例,强化、扩大商队伍,最大限度地消除产品库存积压量,有效且及时地回笼各项应收款,确保生产正常运转。发展钢铁物流园一定评估潜在的风险,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才能保证物流园后期的成本回收及盈利。

钢铁物流园区在兴建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一味求大求规模,不要重复建设,主办方应尽可能地做到尊重经济规律,控制好投入的成本,处理好预期目标与我国钢铁物流现状的关系。

钢铁物流在现代物流中是一个相当专业的物流,与其他专业物流相比,体量较大,流程涉及的环节较多。目前,我国钢产量达到7亿多吨。从钢铁物流大概念来看,围绕钢铁生产所产生的物流量,约可达到35亿多吨,这是许多专业物流难以到达的规模量,也可视为钢铁物流发展优势所在。但是,要算得再精细一步的话,钢铁流通环节发生的物流量,所指的是钢厂生产的成品,其中还要扣除非市场流通的直供量。按我国钢厂直供量还没有达到50%计算,社会钢铁物流总量也只有3.5亿多吨。按照相关部门统计,7亿多吨的钢材流通能产生市场价值1400亿元。由于市场流通成本较非市场流通的直供高,若设定平均吨钢物流成本价值300元计算,3.5亿多吨钢产量所产生的市场价值为1050亿元。

在这样市场价值面前,一下子就有一些投入300多亿的钢铁物流园区,是不是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值还是不值。那么,单个钢材物流园区在这1050亿元能分到多少份额呢?这就得看园区所在地的地理位置、钢材物流半径内产业布局情况、钢铁服务业发展前景等等,并结合当地市政建设规划,筹建一个让钢铁制造业、钢铁服务业、钢材终端用户和社会都能获利的钢铁物流园区。如果在一个产生数十亿元物流价值的区域,就很难说有必要搞一个投入数百亿资金的钢铁物流园区。因此,在办钢铁物流园区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报告,而调研本身的工作量很大,仅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就十分广泛,包括国内外市场环境、产品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各类钢材应用、价格、分销渠道、促销和竞争结构调查等等,且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继续跟进,掌握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存储信息,为钢铁物流园区保持原有的份额,并以渐进式服务开拓未来市场。显而易见,调研目的是为了掌握我国钢铁物流现状和区域钢铁物流特征,从中找出正在筹建的钢铁物流园区要做什么,并要预设怎么去做,再经过投入和产出的比对,从中找到钢铁物流园区的定位。当然,有针对性地明确定位,还得看这一钢铁物流园区主办方在产业链上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这样的现实,即或是一些财大气粗企业,也要尊重经济规律,控制好资金投入,不要简单地用巨资砸出一个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钢铁物流园区。早期的情况,各大企业似乎都想做到万事不求人,搞到最后企业成为无所不包的袖珍社会,而主业的生产率却又十分低下。基于这样的教训,主办方应立足钢铁物流园区,充分利用互联网现有功能,整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以获取小投入大产出效应。当然,钢厂在自办钢铁物流园区建成后,可能会承接钢厂原销售部门的职能,除了前面计算出来的1050亿元物流市场价值外,还会产生原燃材料、辅料等生产必须品物流价值,此外还有钢材贸易和加工配送等方面的市场价值,其市场价值容量有所扩充。但是,在我国钢铁工业整合未有效完成之前,一个钢厂营销多家钢厂产品只是美好的理想,纵然在理论上能找到很多理由,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至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因为钢厂所办的钢铁物流园区不可能是第三方的,各类营销计划均会不由自主地反映企业自身的利益。基于此,也就不具备与同行共享整个钢铁物流市场份额的先天条件。如果一下子投入了数百亿元,这些钱还是从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来的话,那么主办方应该请一位懂行的精算师,计算一下产出的纯利润有多少,以避免白白为银行打工,带来一些资金风险,做好投资计划,掌控好企业发展的节奏。控制好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服务理念为先导,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 [科]

第11篇

1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1.1促进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需要

常州正致力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由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制造业,迫切需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常州依托苏南板块的良好区位优势,以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升级,抓住全球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使常州日益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加工厂和上海工业后方基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对现代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材料、零部件与产品的分拨路线拉长,运输成本与库存成本增加,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保证运输的时效性对常州的物流支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物流支持系统正成为吸引众多的国内外企业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而物流园区是物流支持系统的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对常州的100家生产制造类企业的问卷调查[2],生产企业外包物流服务不超过26%。物流总等高增值、综合所占比重很小,而企业对自理物流中运作成本高的不满意率达30%。生产制造企业中有76%的企业想将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剥离出去,交给物流企业去经营管理,因此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2构建特色产业集散地,增强区域经济带动能力的需要

常州有几家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基地,如横林国际地板城、湖塘棉纱市场、江苏湖塘纺织产业交易中心、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江苏国际塑化城等。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年交易额均超过100亿元。大规模、高频率的生产商贸活动对物流系统有很高的需求和要求,物流园区建设也水到渠成,良好的园区物流系统确保了区域内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还能通过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提速”,加快其他领域的“运转”,对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1.3优化常州物流空间布局、整合提升物流资源的需要

常州五大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说明了常州物流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性,没有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常州物流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也影响了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进度,满足不了几个重要产业的发展需求,必须尽快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空间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建设与产业发展配套的物流园区。

2常州物流园区建设的可行性

2.1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政策为物流园区建设带来机遇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生产业对建设现代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因此,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生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强了规划和引导。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了生产业的发展,完成了《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常州港口发展规划》和常州综合交通体系研究。二是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前四年,市交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近400亿元。三是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充分利用产业发展的优势,建设3~5个交易额超百亿元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四是加强了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常州加强了与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的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常州产学研合作办公室[2]。

2.2区域交通网络不断优化为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交通,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城铁、京沪高铁、沪蓉高速公路、312国道、新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完成南移,宁常、扬溧高速公路常州段主线实现贯通。城市路网功能完善,市区南北大通道无缝对接。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2029万吨。民航常州站有通达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为物流园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3良好的物流业发展态势为物流园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常州市已完成了《常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常州港口发展规划》和常州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目前正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络构架的形成。并力争成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呼应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之一,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与节点。积极引导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建成了GPS系统、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常州通行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中国货运信息网。目前,凌家塘物流中心一期已建成运行,奔牛港物流中心新一轮规划建设方案已通过论证,长江常州港录安洲码头群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民航机场也已经完成了升级改造,正向国际物流方面发展,成为苏南地区的货运中心[3]。

2.4较快的物流业发展需求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常州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新型纺织服装业、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配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现代视听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全市制造业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达34.35%,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5.16%。因此,常州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发展,对现代物流业产生了巨大需求。同时,特色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也需要便捷快速的物流配套服务支持。所以科学合理的物流园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3]。

3常州物流园区的现状分析

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铁、公、水、空交通综合优势。物流交易市场起步也较早,市区目前有5个占地面积不小的物流市场。据行业主管部门调查,5家物流市场中有3家不仅没能跟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步伐,就连原来“办公、停车、住宿”的运转方式也无法维持,“物流市场”基本“名存实亡”;另外2家虽然能正常运作,但也存在缺乏系统管理、科技含量低、配套服务薄弱等不足。

3.15家物流市场的经营现状

位于新北区的城北物流市场,是常州市区于1996年建成的第一个货运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配套招待所、加油站、修理厂等设施,当时进场经营业户近50户,目前只剩下5家;8000平米的停车场,现在5000平米变成了仓储,1000平米左右的招待所也已歇业。位于五角场东路的五角场物流市场建于1997年,占地22000平方米,停车面积10000平方米,配套交易大厅、大型显示屏、商住办公用房等。原来有近40户经营业户,目前已减至6户。三分之二的停车场地堆存生铁。交易大厅则始终未曾启用。2001年组建的飞龙物流市场,占地64000平方米,停车40000平方米。设有交易厅、洽谈室,当时60余户进场,时至今日,交易厅改建成轿车专营店,洽谈室改成网吧,营业大厅租给保险公司,货运经营业户已不足30户。位于常锡路菱江桥堍的城东物流市场也在2001年建成,占地面积22300平方米,停车面积3000平方米。虽然没有配套设施,但由于较好的地理位置,目前市场仍保持40户左右经营户。2003年建成的城西综合运输市场,位于凌家塘立交桥北,占地99000平方米,配套商住房22000平方米,仓储30000平方米,停车40000平方米,另有交易大厅、电子信息平台等。因为交通便利,目前经营业户超过300户。5个市场累计占地20万平方米,现在驻场经营业户近381户,其中从事专线运输的占20%,非专线货物运输的占50%,从事配载、信息服务的占30%。

3.25家物流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3.2.1选址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常州市5个货运(物流)市场的总体布局,在90年代中、后期还是比较合理的,它们促进了常州市货运行业发展,为规范行业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进入21世纪后,市场位置就越来越不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飞龙物流市场有限公司组建时,紧靠312国道常州段南端,大型货车进出方便,货物集散便利。去年,312国道常州段南移,老312国道纳入城市交通管理,该市场货车进入、货源集散同时受到限制,驻场业户纷纷离开,另找市场。原本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市场,不得不重新调整经营思路。较早建成、设施较全的五角场货运中心,则纯属当时选址不当。该市场虽位于常州市货源集散较为集中地段,但地处市区东门腹地,货源又主要是市区发送或到达的铁路货物,一般为中短途运输,对货运企业吸引力不大。组建初期的进场业户,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甚至行政干预而来,所以也就失去了创业的长期动力。原本“领头”的城北物流(货运)市场因其地理位置原因已逐年萎缩,不得不将地块分割,经营仓储等项目。选址较好的城东、城西两个市场,目前运作较好,但同样面临是否适应城市发展规划的问题。两个市场由当初所在的外环路外面的郊区,变成了工业园区腹地,车辆进出,货源集散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只有了解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后,才能正确选址,使市场稳步发展和壮大。

3.2.2经营环境欠佳,政策保障不够常州市的物流(货运)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硬件如停车、仓储、办公楼等基本到位,但软件明显欠缺。主要原因是市场服务意识不强,仅停留在招商上,为了招商,甚至吸纳无证无照者进场。目前,入场的经营业户95%以上仍为传统货运,“多小散乱差”现象明显,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也上不了档次。另一方面,常州市道路货运站(场)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市场管理还不到位,造成经营环境不佳。物流(货运)市场要发展,需花大力气打造本身的品牌。目前物流市场拥有的较为成熟的物流企业为数不多,只有华宇、佳吉、佳佳等几个,且主要集中在城西市场,因此该市场的知名度较其他市场要高。而品牌打造需要政策保障,经营业户进场,大多希望有良好的货运交易氛围,有畅通的信息渠道,有方便的结算方式,有完善的配送服务等,但市场大多无法满足这些要求。目前,反映市场服务不尽人意较集中的是,有关部门对经营业户运费结算时对车辆吨位营收的限制。如华宇物流每月运费结算需近250万,但开票结算,按其在常注册登记车辆吨位还不到20万,差额十分大。城西市场目前进场业户300户,营收50个亿以上,但可以开票结算的运费还不到10个亿,40亿运费只能采取各种办法开票结算,流失的税费可想而知。5个市场经营业户共381户,流失的税费更是惊人。市场为难,经营业户也感到十分不便。因此,只有通过政策规范,给物流(货运)市场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再加之市场自身不断完善,树立品牌意识,才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2.3专业人才缺乏,行业管理薄弱常州的物流行业现状是传统货运还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物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虽然都冠之“物流”市场,但大多经营业户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只是从事简单的运输配载业务,市场管理人员也普遍缺乏物流管理知识和物流市场管理能力。两种专业人才的缺乏造成了经营者的低层次经营,管理者的不科学管理,成为常州物流市场发展的致命短处。另外,常州物流市场发展总体规划至今还在完善,常州市道路货运站(场)管理办法迟迟没有出台,行业管理部门对市场内的物流企业缺乏监管手段,这些都成为常州物流市场发展缓慢的因素。

4常州科学发展物流园区的对策

随着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市场的日益壮大,大大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物流园区(中心)的发展需求,如何科学建设适应常州经济发展的物流园区,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加强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园区在规划时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就是要合理选择物流园区建设地址,即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工业园区和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与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就是物流园区建设要准确定位:一是要准确定位所服务的产业;二是要准确定位建设的规模。常州的产业带应该说是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比如说城北新区的制造业、城南武进区的纺织业、城东的建材业等,要针对不同的产业带定位相应的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同时又要根据相应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前景定位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做到规模适当,不能一味的求全求大,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4.2构建物流交通平台

物流园区需要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作为支撑才能产生高效的物流运作效应。因此要充分发挥常州现有的沪宁、沿江和西绕城高速公路、沪宁铁路、沪宁城铁、京沪高铁,以及长江深水港、京杭运河、常州民航航空港等综合运输网优势,建设连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之间,以及它们和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货运场站)之间的货运道路系统,形成快速畅通的物流通道网络。

4.3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物流园区之间、物流园区和企业之间、客户和政府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非常复杂,因而各个单位物流信息子系统需要有一个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服务。常州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常州”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包括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可协调全市各个企业、各类市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可与其他地区的物流平台进行物流信息交流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全面共享,物流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4.4构建物流网络平台

常州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城北新区作为常州最早的国家经济开发区,其现代制造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在国家制造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常州现代制造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所以面对大规模的制造产业需求,城北新区物流园区建设迫在眉睫;而城南以湖塘为中心的武进区,原有经济实力雄厚,纺织业蓬勃发展,而武进高新区、经发区、西太湖开发区等开发区建设又方兴未艾,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十分强劲,所以湖塘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十分必要。再加上常州已有的横山桥建材业,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业以及金坛、溧阳等县级城市的超速发展都需要有相应的物流中心来支撑。所以必须加快建设“两大物流园区-七大物流中心-若干配送中心”的三级物流网络。两大物流园区即新区物流园区和湖塘物流园区;七大物流中心即横山桥、凌家塘、常州港、奔牛、新闸、金坛和溧阳物流中心。

4.5完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第12篇

【摘要】现代物流行业急需各个层次的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如何站在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角度,加强教育改革,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正在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教学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华北重要商埠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逐步由潜在需求转换成为需求现实。下面就高职院校如何结合16号文件精神培养出适合石家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石家庄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行业涵盖生产、流通、销售各个领域,以社会化大生产为背景,旨在整合各项资源,提高全行业生产效率。虽然整个行业发展较快,但国家与国家间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比如中国与欧、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物流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距;即使在国内,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就落后很多。具体到石家庄地区可以说整体水平较低,依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等物流传统功能上。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石家庄市物流行业还会有大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物流人才。

二、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整个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且分为多个层次:其中最低是操作层,这部分人的主要岗位是装卸搬运工、汽车司机等。人群特点为学历要求不高,有一项技能或有把子力气,这部分人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基层管理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岗位是库房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客户服务人员、采购员等,这部分人数量也较多,但少于操作层从业人数;再次是中层管理者,这部分人主要岗位是物流业务经理、运输经理、采购经理等,他们与基层管理者的区别是他们熟悉并掌握部分物流流程,并对其中某个环节或某个结点进行计划、组织、决策等管理活动,人数较少,通常是企业或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最高层是整个物流系统的设计、掌控者,人数凤毛麟角。

通过以上对物流行业人才层次分析就可得出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定位。首先,我们不能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操作层,主要原因是不能突出学生的专业和技能优势,是对自身才能的浪费;其次,我们也无法将学生定位为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因为这在客观上达不到。因此,我们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只能定位在基层管理者,主要岗位为库房管理员、物流市场营销员、车辆调度员、采购员。我们的学生毕业时要能掌握货物保管、车辆调度、物流市场营销等知识,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胜任基层的物流业务管理工作,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后能够快速晋升为职业经理。

这种人才培养定位是否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呢?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第一批05级毕业生107人今年面临就业的考验,截止2008年3月底,已有过半数的学生与企业用工单位签订了用工意向协议,就业单位包括石家庄中储物流中心、北京西南物流中心、芜湖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质押监管、物流市场营销、库房管理等工作,试工期间月工资在一千元左右。通过行业市场调研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我们发现学生就业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我校培养的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第二,物流行业工作的艰苦程度超出了部分学生的预期,一部分学生还在等待观望,是否有更好的机会。

三、高职教育如何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一)改革课程体系,适应市场需要

要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一种“按需育人”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要面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扣时展的脉搏。可以把学校学生就业人数相对比较集中的企业“老总”、技术人员请到学校召开专业论证会,同他们共同研究物流专业课程调整,按照物流专业的技能达标方案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变动,适时调整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课程建设市场化。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要充分体现高职特色

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毕业生,其动手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为此,办高职要办成既是学校又是企业,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工人,成为集教学、培训、科研、信息、服务为一体,并形成一定生产力的强势教育平台。要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我们还可探索考试制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课程设计、专案设计、操作考核、专题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可以请企业“老总”和学校教师共同出题、考试,以“能顺利通过就业实习”为毕业标准,避免“年年拿奖学金却找不到满意工作”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发展需要

从质量上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的教师队伍应是“双师型”的教师,即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指导。可以要求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三个月到企业实践,以克服“摩尔定律”的影响,将教师是否深入到企业一线实习培训作为一项核心指标纳入到年度考核及专业职务晋升中。

(四)加大定向性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就业实力

我们要确保实践课程的比重占到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70%,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常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将来可能从事工作情况,而且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有至少半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以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最终是众多的企业成为我们的回头客。

(五)就业指导要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我们的就业指导应首先解决“指导什么”、“谁来指导”、“怎么指导”等方面的问题,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就业指导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要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来传播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建立富有高职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有意识地去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使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则和前期的职业定位联系起来,使大学的学习生活都能成为未来市场上大显身手的前期锻炼,而不是沉迷于每天上课或考试及格的程式化生活中。

2.就业指导不应由教授来讲,而应聘请企业精英来指导,让这些“老总”导师从社会需求以及提升业务能力上进行指导,结合其自身经验,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岗位的导向性、指导性、咨询,更多地指导学生进行多项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