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12-19 15:1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内容与目标;和谐社区;问题;对策

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不断改善社区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当前,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1.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内容

人们对社区环境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区环境是指“社区的外部环境”,即把社区作为主体,研究社区的外部环境对社区的影响。狭义的社区环境是指“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环境因素”,即社区的内部环境。狭义的社区环境也可称之为特殊意义的社区环境,它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研究社区范围内一切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社区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社区环境是指狭义的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内容包括:社区绿化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文化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治安环境建设与管理;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与管理等五个方面。

2.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就是要努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的美好社区;就是要通过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建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新型文明社区。值得指出的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社区在规模上的扩大,给社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绿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社区环境绿化重视不够。部分社区,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社区,由于土地及物业出租收益高,对绿化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提供绿化土地。二是社区绿化率低,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绿化标准。三是绿化资金不足。社区干部存在着“等、靠、要”的心理,根本不去想办法筹措社区绿化资金,也不给予政府应有的配合与支持。

(2)绿化管理跟不上。有些社区由于缺乏足够的绿化管理资金,加上没有配备专人从事社区绿化管理,绿化度保持不够。

2.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卫经费不足。社区环卫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社区的环卫经费投入和社区居民上缴的卫生费。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环卫经费投入偏少、卫生费收缴率低、外来流动人口卫生费收取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社区环卫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2)环卫配套设施总量不足。环卫配套设施是搞好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不少社区存在环卫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例如公厕不足;垃圾堆放点缺少等。环卫设施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环卫保洁水平的提高。

(3)环卫设施布局不合理。现在我国很多社区存在环卫设施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如部分社区在人流集中的街道或“十字”路口的附近没有设置垃圾桶,这样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

(4)部分社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部分居民对有关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法规知之甚少,环境卫生意识差。这突出表现在:拒绝交纳环卫清洁费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社区居民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扔乱吐、乱丢乱倒的现象较严重等。

3.社区文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娱乐、休闲设施与场所不完善。部分社区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比如有些社区的小孩在小区绿地上踢球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其根本原因就是社区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场所。

(2)社区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文化设施、设备的分布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居住密度、文化程度及年龄、职业结构等因素,才能满足社区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很多社区在文化设施、设备的建设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3)社区文化设施没有体现继承性、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社区文化设施、设备只有凝固了该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才能使本社区居民感受到自豪感和亲切感,才能对外来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有的社区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盲目性。

4.社区治安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不健全。很多社区的警务工作做得很不够,没有发挥好社区治安的防控作用,社区纠纷、社区犯罪和社区治安灾害事故时有发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不必要的生命与物质财产损失。

(2)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欠科学。不少社区的警务工作,在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如没有开发使用电子警务系统,社区治安情报信息收信不及时、不准确等。

(3)缺乏必要的社区治安设施与装备。很多社区缺乏必要的设施与装备,如有的社区最基本的社区治安岗亭都没有设置,较多的社区没有设置治安报警设备。治安管理人员也没有配备必要的保安器具,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5.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譬如相当一部分居住小区停车位不够或根本就未设置停车场,从而使部分有车族将车停在人行通道上或索性停在绿地上,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便于管理。

(2)社区生活环境的规划不合理。如有的社区道路规划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当一部分道路只讲究“横平竖直”,没有考虑方便行人,因此,小区绿地屡遭行人践踏,形成“踏坏了补,补了又踏坏”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1.着眼长远,统筹规划

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事关社区居民长远利益的系统工程。在社区环境建设过程中,要把建设环境优美、舒适怡人的城市社区作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制定社区环境建设的长期规划。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吸纳国内外城市社区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人口规模、发展速度及环境承受力等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制定社区环境建设的长期规划;其次,要统筹兼顾,着眼长远。社区环境建设既要考虑各种类型居住小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又要注重对现有的各个居住小区各种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做到统筹兼顾。同时,要着眼长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再次,要注重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按照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完善社区道路、活动场所、垃圾收容与处理等各项基础设施,同时也要搞好包括园林绿化、给水排水、垃圾处理、通信、电力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应注重社区绿化建设。在规划与建设小区时,要留足绿化用地,使绿化率达标。

2.依法整治,严加管理

建设优美、舒适的社区环境,首先要严格执法,对新建的居住小区要按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对开发商在小区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严加管理;对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规划、建设及城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切实把好审批关。其次要加强管理。一要发挥好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协调、督促、监督等作用。二要发挥好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充分调动业主委员会在小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发挥好物业管理公司的作用。物业管理公司是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在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一套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要逐步建立物业公司资质审查与考评制度,把物业管理公司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实现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完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完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运作机制,是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一环。区、街道办事处市容管理部门负责社区的市容管理。街道市容科要依据社区的设立情况,将街道所辖范围划分为若干市容监察责任区。原则上,一个社区为一个市容监察责任区。一个责任区下派一名市容监察队员实行包点、包片,行使市容监察职能。责任区市容监察队员受区、街道市容监察部门领导,接受社区群众监督。总之,完善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机制,就能提高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效率。

4.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提高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实效

开展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设计一些活动载体。设计活动载体,一要注重多样性。如“自愿者服务活动”、“绿化工程活动”、“街巷卫生竞赛活动”、“创楼道卫生、比里弄整洁活动”活动等。二要讲究特殊性。注重发挥本社区的优势,形成本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特色。三要追求实效性。活动载体的设计要找准社区群众思想的脉搏,把握社区环境建设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四要讲究科学性。活动载体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设计构思、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按照上述要求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就能达到提高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城中村;泉州城东片区;状况;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17-0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的外拓,过去处于城郊的农村逐渐被纳入城区的范围,最终为城市所包围,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城中村”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受到城市生活的巨大影响,但在土地权属、管理体制以及思想观念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管理存在漏洞、治安问题突出等,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发展步伐。对“城中村”的有效治理,是一项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理论难题。

本文以泉州市城东片区中的四个社区:华大社区(华侨大学社区)、城东社区、南浦社区、浔美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访谈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城中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城中村”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城中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城东四社区“城中村”治理的基本状况

城东片区是泉州中心市区的重要板块,是泉州市“东进、南下、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中“东进”计划的主战场,自2005年10月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初具现代化宜居新城的雏形。但是,城东片区作为原城乡结合部基础之上建设起来的新区,存在一些典型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城东片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形象。通过对城东片区四社区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这些“城中村”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与困境。

(一)经济问题

1、“城中村”治理所需资金不足

“城中村改造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1]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往往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重点建设区重点项目,对“城中村”问题无暇顾及,当资金充足时,“城中村”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治理难度大。华大社区与城东社区处在政府建设目标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代住宅建设,被征用土地居民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对该社区的治理也是街道办重点扶持对象;而浔美社区和南浦社区则没有在建设计划之列,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土地与生活方式,“城中村”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会形成一种现象或者认识“一区得道,鸡犬升天”。

2、社区居民经济来源种类有限,生活水平较低

城中村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农村中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也有民营经济、外来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所占的比例因村而异,彼此间差距较大。据调查所得,四大“城中村”基本上不存在第一产业,大部分居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比较突出的第三产业,以房屋出租、餐饮小店和零售为主,科技含量低。同时限于文化水平与思想观念,居民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工资较高或者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这就制约了“城中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政策问题

困扰四大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是缺乏统一政策支持。“城中村”的治理是一项新问题,又是一项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制度、财政制度、投资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虽然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治理改造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例”,符合坚持实际、因地制宜,但也相应的增加了改造的难度。目前泉州市政府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理规定,在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制定的政策往往是领导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是朝令夕改式的。同时政府的政策倾向是有特殊照顾对象的,而“城中村”内部治理政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操作文件或者方针,因此缺乏实用性。

(三)社区管理问题

1、城市农村双重管理体制并存

“城中村”虽然被纳入了城市的管理范围,但是在实际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农村的管理体制。城市居民委员会是负责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等常规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却承担着各项政治、社会职能、村民就业、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居委会式的工作,造成城乡两种管理体制责任不明。很多“城中村”管理机构直接由原来的农村居委会直接改制成社区居委会。同时“城中村”管理者往往与本村村民血缘密切,是村中大族姓成员,这使他们在管理时总是会优先照顾本族居民,容易造成“管而不治”“治而不严”的局面。

2、管理人员自身定位出现偏差

原来的农村村民委员会承担农村集体管理所需的一切费用,拥有对集体实物的管理权,包括土地管理、人口管理、宅基地使用等,有很高的自主性。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则只是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政府承担社区居委会管理费用,只负责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以服务为主的辅工作。因此,一些社区人员特别是原村委会人员就会认为社区居委会只是“上级信息传达站”,没有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没有存在的价值。偏差的自身定位难免造成消极怠工、影响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与质量。

(四)社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主要表现在四大“城中村”内部存在没有规划的建筑群和违章建筑物。社区内居民有的只是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翻盖,部分用作住房,部分用作出租,用地方式杂多。同时建筑群密度较大,参差不齐,布局十分混乱,容易给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隐患;在规划管理上,政府乃至街道办把重点放在新开发建设的新型居民住宅区,而没有把社区内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范围;城中村的绿化建设(华大社区内华侨大学除外)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

2、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建设滞后

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便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衡量社区建设。“城中村”内居民所需的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不足,缺少文化娱乐设施,老人活动、儿童游戏场地和公共绿地等更是不见踪迹,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缺乏,供水、供电、排水系统不完善。同时交通建设滞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调查中,泉州城华北路,作为一条城市主干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路面磨损严重、立交桥太少、不利横穿马路、违章摩托车过多等等。严重的交通问题不利于居民的出行,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加大了“城中村”治理的难度。

二、“城中村”治理对策分析

“城中村”治理是一项复杂、艰辛的过程,需要政府、开发商、居委会、村民等各种组织团体共同努力。

第3篇

关键词:社区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132-01

社区作为城市化的产物,其功能日益显现,城市居民由过去依赖于工作单位变为更多地依赖于社区,社区服务的对象也由单纯的民政优抚对象向全体居民扩展。长春市在如此趋势之下,也加快了社区建设步伐。2002年贵阳街社区在大势之下诞生,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长春社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巨大的成绩,但社区在全国来说毕竟是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道路,理论建设也不完善。本文通过对G社区的实态调查来分析目前长春社区发展状况,探讨现实社区与理想社区的差距,寻找问题与对策。

一 、 基本形式分析

G社区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南部,是该区14个街道之一新发街道办事处下属的一个社区。东起东二条街以西,南起上海路至新发路以北,西起人民以东北起吴淞路以南。占地面积0.17平方公里,总户数系4657户,总人口数19832,辖区内现有工商企业家235户,吉林省政府座落在G社区。“实态分析报告是对社区主体调查.社区事物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对社区发展的机遇与风险.有优势与劣势作出客观评价,确定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找出问题及改善措施。”本文对贵阳社区的实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文化与教育、社区卫生与环境、社区治安和司法。以下的分析建立在《宽城区社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贵阳街社区活动记录和统计资料基础之上。

二、 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社区来源和本质的模糊认识,社区在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广之下,其框架基本形成,但人民的观念还是没有跟上,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人以行政人员自居,而社区居民仍把社区当作政府机构。在这样情况下,权利下放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还得接受上面的指示和领导,一切活动被限定在行政框架指引之内,用社区工作人员的话来说“权利是下放了,但都是干活的权利”,工作只能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自治无法体现。

其次是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在社区居民自治团体、社区活动参与方面,该社区“社区人”意识薄弱,缺乏对社区的了解,谈不上认同,而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发展的内在生命力量。该社区服务项目比较齐全,基本制度完善,但服务活动开展困难,该社区位于长春老城区政府开发比较晚,居民文化水平不高,还不太了解社区。

再次是社区工作力量和动力不足,经调查发现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多为下岗者,文凭不高,社区工作培训不足,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不足。另一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低,没有社会福利保障,月工资维持在500元左右,在长春属于低收入水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使社区虽有明确的制度和方向,但没有实施起来的动力。

最后是社区物业名不符其实,目前的物业公司管理极为落后,一般都是一些私人承办,缺乏信誉,管理混乱,收费过高,仅以盈利为目的,服务项目华而不实,对业主没有责任心,也不服从社区管理,而社区在这方面又无丝毫执法、强制的权利,社区似乎“全能”,但又“无能”。致使社区环境卫生比较差,公共设施不齐全,受苦的是居民,居民因而也对物业和社区产生抵触情绪,使社区工作难以落实,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

三 、一些建议和对策

从调查分析中,贵阳街社区取得了成绩,也存在大量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着一个社区,它只是目前长春社区建设现状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就是长春社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硬件设施基本齐全,现在到了软件建设、各方力量协调的阶段。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和强化社区意识

在现有的相对比较完善的服务和活动基础上,一方面要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和宣传现代社区观念,使社区进一步成为居民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点,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及追求社区民主自治的热情;另一方面应对政府传统的办事制度、办事方式进行改革,另外,通过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改变固有的错误意识,真正营造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必须进行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的创新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以党和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支点,以居民参与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社区资源难以共享。

其次是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高效的民办公助机制,引入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培养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城市社区建设是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过程。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双向启动,整合各种社区力量及社区资源,逐步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真正下放权利和职能,形成新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区建设运行机制。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解决资金来源

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补贴待遇,尽快达到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要研究解决社区干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学习社会工作理论及相关知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保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取得合法收益;吸收市场资本投资经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提倡和鼓励社会捐赠。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创建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内核。培育社区文化意识,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居民是社区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创造者和体现者。这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一个具有个性特征的社区文化形象。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强化社区特色文化意识;发展服务功能较完备的特色文化产业,在社区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修养,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第4篇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第5篇

一、生态旅游和社区参与的管理机制

以自然角度来看,在1992年时生态协会把生态旅游作为有目的进行旅游,该旅游方式是在不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可以为经济带来发展;以旅游业来看,生态旅游为观察自然为主,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必须把不必要的影响降低最小。以区域社会作为背景,生态旅游必须由以下构成:①必须确保保护区与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与当地文化的存在;②到此访问者大多数生态旅游者都来自城市,并且出现形式大多都是以分散小组出现的;③能够让当地居民得到理解并且对他们有经济上的收益。生态旅游的促进与实施,对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几也有了提升;④对旅游经营者来说,对生态旅游者需要对旅游者提供横好的生态资源;⑤行政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向其传达有价值信息。

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时,只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研究组等相互磨合。总而言之,生态旅游管的合理运行需要旅游经营者、行政部门、当地居民等协调与配合。社区参与定义社区参与作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并且介入社区发展方式、过程与手段当中,也是社区参加项目等事务的过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居民长期游览当地民俗风情、自然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管理、经营等,是对旅游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之一。忽视社区的管理与居民利益,就很难得到社区支持。在进行生态旅游管理中,社区参与主要强调其社区能否参与到决策中。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内容与发展研究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在国内也非常受关注。旅游发展的决策等各个方面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早在1980年,加拿大学者首先提出了社区参与文化旅游的概念,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1983年,墨西哥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并且在1986年,对此召开国际会议进行确认;在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此再次进行了确认,并且对此支出了两个内涵,“责任”与“维系当地居民生活”。

在1998年,国外对生态旅游提出了社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并且认为基本生态旅游必须是社区拥有的管理旅游。之后在2002年,联合股、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同召开世界性的生态旅游会,并且提出“生态旅游主要参与者为社区人员”。所以,早在很多年前社区就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国外生态旅游新趋势为基于社区生态旅游,但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基于生态旅游认为其最大意义是,可以尽其所能的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防止经济的损失并且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基于生态旅游定义:当地社区有管理生态旅游的条件,能够提供原真,对利益与社区内部做大最大程度的保留,并且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还能够促进社区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拥有:当地社区必须对发展旅游业有决策权,必须对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进行参与,还需要对旅游业的发展与规划进行控制。社区收益:社区的收入必须大部分都在社区内部,除了参与该旅游业的居民外,必须对整个社区都带来效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居民必须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从而提高社区居民保护的意识。

(一)社区参与生态管理的重要性与作用

1.经济角度进行分析

经过社区参与,居民能够直接管理各种旅游活动,他们能够直接获利,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实现“旅游扶贫”。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提高。对其社区教育、医疗、通讯、交通等带来改善。

2.旅游业角度进行分析

社区居民参加旅游管理服务,能够为旅游活动中添加更多吸引力,还可以增加更多的民族文化的气氛。生态旅游资源由两大部分形成:①原生自然景观;②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风民俗。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风民俗的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旅游者旅游时都喜欢当地特色设施,这样可以更加直接的体会当地民俗风情。当地居民必须真正的参与开发,当地居民可以通过传统手工艺术品的制作、家庭旅馆等建立,使游客对当地旅游风情有更深的了解。只有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管理当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当地传统,增加游客对当地文化特点的了解。

三、目前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建议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社区参与”的发展参差不齐,在短时间内,要想对社区实现充分的参与,是很难做到的,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与限制。由于各个地方的文化、经济不尽相同,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还处在尝试状态,所以,各个地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

2.由于社区人员民主意识低,社区居民参与的意识都比较缺乏。政治与文化传统式导致居民参与根本的原因。由于体质与观念的问题,导致社区人员对旅游管理都处于事不关己的心态。

3.管理人员观念与知识水平也是影响其重要原因之一。管理中首先考虑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把社区居民没有纳人其中,所以忽视了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性。

4.没有完善的参与渠道与参与途径,没有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创造专门的机构,所以导致社区居民缺乏合作的关系与社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建议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可以让社区的居民进行生态旅游管理发展的决策与规划;②可以制定鼓励机制,对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居民进行鼓励,从而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积极性;③在发展的同时,需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生态旅游管理的教育与培训,这要才能使社区居民更有效的参与其中;④不仅要加强信息的沟通,还要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加强。

四、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现状;建设问题;建议

2011年,小榄镇政府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在现有社区食品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由80名巡查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巡查员队伍,开展一系列的社区食品药品巡查员的技能培训,建立了“镇级职能部门-社区巡查员队伍”二级监管网络,各社区食品安全巡查员结合实际情况每天对辖区内“四品一械”经营单位进行日常巡查,填写《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记录表》,督促轻微违规经营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发现有重大违法行为的及时上报到镇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及时发现和消除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将食品安全风险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一个角落。本研究通过进一步摸清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的现状,充分了解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我镇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1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队伍现状

1.1巡查员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80名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男性75名,占总人数93.75%,女性5名,占总人数6.25%。年龄主要分布在20~59岁,平均年龄为38.13岁。

1.2巡查员文化程度情况 巡查员文化程度主要以高中(中专)和大专为主,分别占55%(44/80)和32.5%(26/80),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1.25%(9/8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仅占1.25%(1/80)。

1.3巡查员职业分布情况 在被调查人员中,专职从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3人,仅占3.75%;绝大部分为从事其他专业而兼职的人员,从事城市管理工作37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6人,从事物业管理19人,集贸市场管理工作12人,其他工作3人。

2目前食品药品安全巡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食品药品安全向社区一级延伸后,监管工作机制未能配套跟上,与当前的形势发展仍有一定距离,缺乏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制约,人员管理问题仍存在。

2.2社区领导不够重视 由于该项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社区领导未认识到该项要作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没经济效益的事情。所以不重视,对该项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大。

2.3人员素质不高、人员流动性强、人员身份重复 通过调查显示,我镇 80名巡查员有60%年龄>40岁,61.25%学历为高中(中专)或高中(中专)以下文化水平,很难适应专业性较强、信息化的工作需要。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中大部分为兼职人员且流动性大,有的社区人员架构在6个月内几乎全部改变,新的同志由于没参加过培训,工作较难开展。个别巡查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经费投入不足 市、镇政府投入运作经费有限,日常工作中人员、办公、车辆等费用均由社区自行解决,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也制约了社区开展该项工作的积极性。

3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巡查队伍建设的建议

3.1完善管理机制 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了相关制度及规范文件,但由于社区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建议将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纳入镇政府对社区工作的年度考核,以提高社区对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的重视及积极性,奖励做得好的先进社区,鞭策后进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3.2加强对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且针对性强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员业务能力及素质。

第7篇

关键词: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发展

一、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背景

自2000年大规模开展社区建设以来,各级政府推进了体制改革、创新了运行机制、加大了财政投入、强化了发展规划,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取得了较大成效。主要体现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数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社区公共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并且日益专业化和规范化;社区公共服务对象和内容得到拓展;新型社区公共服务机制在探索中初步建立;社区建设投入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我国社区公共服务取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以社区公共服务人员为操作依托,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运作载体,以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为服务对象,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性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内容,政府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二、我国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问题

(一)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不明

大多数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都停留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就是政府部门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所履行的职能与职责,狭隘片面的理解忽略了社区成员、社会各类组织、社区公共意识等物质性或意识形态因素来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外延逐步拓展,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上更难以把握,对社区服务没有进行较为清晰的梳理、归纳和分类,导致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商业性操作多、公益性操作少,物质生活服务项目多、文化生活服务项目少,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思路不清晰,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指导。

(二)社区公共服务载体不活

一方面,由于受基层干部人员偏少、工作能力偏低的限制,社区没有过多的精力来专门研究和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对社区公共服务人力资源、设施资源、项目资源不能有效整合,难以创新社区公共服务载体。另一方面,社区民间组织数量少,发育程度低,基础条件薄弱,资源不足,能力不足,行政依赖性依然较强,社区民间组织服务的范围和领域还比较狭窄,社区民间力量兴办的社区服务大都是一些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专业性的社区民间非营利机构数量较少。

(三)社区公共服务参与率不高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驻社区单位共驻共建意识不强,不积极支持配合社区工作,居干关系还不密切,甚至存在一些矛盾。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社区公共服务难以覆盖东风公司移交地方的社区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导致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参与率与满意度还很低。

二、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的有效措施

(一)推进社区服务机制改革

努力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参与机制。通过大力培育和引导与政府社区服务管理关联度较高的民间组织发展,以居民利益需求为导向,使其成为政府服务居民、引领居民社区参与的平台,改变单纯运用行政动员方式推动居民参与的做法,变政府要居民参与为居民自觉参与。

(二)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对社区公共服务的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要求,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服务居民、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拓展覆盖范围、强化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社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社区管理,努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模式,拓宽供给渠道。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充分利用其核心地位进行规划、融资的同时,还要转变职能,改变以往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的局面,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适当下放权限,把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能下放到市、区、街道和社区,政府要根据服务的性质、服务的规模等不同待征,合理地规划、融资,配置多层级的供给主体。不同供给主体之间要通过契约的方式明确权责,各尽其职,防止相互推诿或各自为政。政府始终处于公共服务的主导地位,在不同供给主体之间做好协调和监督工作。

(四)强化政府行为,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决定了其倡导者必然是政府,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出台规划,建立政策支持体系;要建立财政扶持机制;要健全指导监管机制。

(五)建立完善合理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为社区居民参与提供保障机制

社区居民广泛地、充分地参与,是社区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政府组织对社区的干预过多,影响较大,而社区独立性较差,致使其在开展社区服务、运营有关服务项目时不关注社区居民。同时,自治本身也体现了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人们的行动自主性,而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主体性认识尚有差距。除此之外,还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慈善组织、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和民间闲散资金共同投入和发展公共服务事业,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鼓励市场化专业机构如物业管理公司、房屋中介、养老服务等,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和服务,开展良性竞争,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有关公共服务行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中,对经营采取公开招标、委托经营、委托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及政府特许经营制度等,调动各种市场力量包括国内、国外市场专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毕景媛.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2]王国枫.我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5(3).

[3]王建生.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

第8篇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社会经济改革、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城乡生活拉-推力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最终转变为市民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十年过去了,流动人口仍然是城市的一类特殊群体:居住生活在城市但在身份和心理上并不属于城市的外来者。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构建的提出让我们再一次把视角投向流动人口:尽管在有些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由于资源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放开户籍制度,但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已经生活多年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流动人口因其特殊性一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半城市化”、边缘化的城市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社会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途径成为学术界探讨的主题。于是一直难以跨越的户籍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认为只要解决户籍制度就能完成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户籍制度成为瓶颈。然而中国的现实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社会环境资源的最大承载容积限制还做不到完全放开户籍制度。同时,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并不仅仅是制度系统的融入,更重要地是社会和心理的融入。那么怎样才能让更多地流动人口跨越制度的屏蔽在生活方式和心理上融入城市?有学者指出,关于流动人口向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以往研究中所专注的关于流动人口城市生活中户籍身份以及附加在其上的各种福利制度变革,更是一种通过强化既有内群体身份或创生新的“共享内群体身份”,以实现其自我及社会认同,是一种“制度建构”的研究范式到“文化场域实践”的研究范式的颠覆性转换。[1](张广利,张瑞华.山东社会科学.2012(5))即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归根结底是流动人口群体从所属农村文化场域到城市文化场域的适应和融入问题,是一种从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特点、社会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体系等方面的继续社会化过程。城市社区作为除工作单位之外的基础生活单元,是城市文化场域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是流动人口日常生活中融入社区的行动构建相比于制度变革同样重要的文化场域实践,城市社区可以实现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尤其是满足“社会人”社会背景下“社区人”的安全需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社区,不仅是一种地域位置和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向另一种地域文化的进入,这种进入既有当地居民角度对异己文化的认知和接纳,也有流动人口角度对融入地文化的认知、适应直至融入。

二、社区文化视角流动人口融入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的融入实质上是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接纳和融合的过程,是体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社会参与、心理特点等不同文化方面的相互适应。来自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和生活在城市的当地居民在长期的不同地域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一般而言,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少标准进行划分。农村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基本由同质性劳动人口组成的社会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域社会。城市社区是以各种非农业生产和其他活动为基本特征,由异质性劳动活动人口组成的,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人口密集的地域社会。两类不同的社区,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内容、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点、心理、意识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古典社会学时期的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农业社会和城市社会伊始,学者们一直未曾间断对两个不同地域社会文化差异的研究。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不同特征中成长起来的社区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出现城市社区生活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是流动到城市社区的农村人口难以很快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融入障碍。布迪厄尔将语言能力看作一种文化资本,是“身体化内在资本”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肢体技能,语言,具体指的是言语,特别是语音,成为个人整体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它完整地展示了个人与其社会世界的关系。[2]语言作为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前提是人们之间拥有彼此可以相互理解的表达方式。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来自全国各地,语言表达各不相同,人们往往因为语言的差异而难以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群体,语言成为区分当地人与非本地人非常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地域跨越比较大的流动人口,如南方流动到北方,或者北方流动到南方,语言表达差异较大,出现沟通障碍。曾经调查过268名流动人口,其中调研对象的22%表示,因为语言不通而不愿意与当地人交流,并且希望有语言培训,以期能够在语言沟通方面与当地人无差别。

2.社会关系适应障碍。农村社区的邻里关系是首属群体为主,社区成员之间面对面形成的、具有亲密互动、情感交流全面的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远亲不如近邻……”、“房前屋后,经久相处,友好往来”等镜像是农村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状态,农村社区居民之间大多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交往全面,生产和生活上的互助活动较多,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体现人际交往的人本主义,尽管这种“熟人社会”交往半径和交往空间较小,但更容易形成我属群体,具有较为强烈的心里归属感;而城市社区由于居住模式、单位社区解体以及流动性的增加,邻里关系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邻里之间很少交流和互动,“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常态,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大多是“陌生人的社会”,人际交往的“业缘性”大于“血缘性和地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为事本主义,有限性的交往和目的导向的交往方式。长期文化氛围内形成的人际交往态度,让流动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很难适应城市社区人们的交往模式,总感到城市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只能在有限的内卷化交往空间内获得安慰和温暖。

3.价值判断的融入障碍。一方面,流动人口作为外来的、试图融入主流社会的群体具有主观能动的价值判断。在城市生活较久的流动人口认同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社区,并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名成员,这是一种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内在期望,也是为应对各种生活困难和挑战、保证个体本体性安全所做选择的应对策略和行动,由此而形成影响流动人口行为倾向的内在动力,外在表现为对城市社区生活所进行融入的努力行为。在与社会主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构建自身的城市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和城市主体的友善以及对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接纳,但同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使其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和当地居民存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差异,如户籍、住房、语言、交往方式等方面,使其在社区活动参与及认同方面仍有退缩,难以完全融入。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社会主流群体的当地居民在生活中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排斥和不认可。尽管在形式上接纳流动人口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建设,但并没有从内心承认和构建流动人口的成员身份,与流动人口存在着身份的差距,有着一定的心理距离。调查结果显示两大群体出现身份认同的错位:一方面流动人口自我认同自身生活社区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自身社区成员的身份,但当地居民虽然接纳他们在社区的存在,承认他们的贡献和努力,但不认同于他们的社区成员身份,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户籍差别基础上多种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差别共同作用在社区成员身上的持久反映,也是当地居民对自身生活社区本体性安全的要求。

三、社区文化视角下流动人口融入的路径

1.城市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城市社区教育是城市社区融入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流动人口继续社会化的有效方法。通过社区教育实现流动人口语言、行为、城市社会规范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缩短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时间。流动人口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不仅要面临自然环境改变的适应,如南方到北方或者北方到南方等地域和气候等适应,也要面临从一家一户低密度的开敞平房居住方式变成人口高密度的单元楼房居住方式等居住环境的适应,同时更要面临与以往农村社区生活不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原有的生活知识在新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需要更新、继续学习或者重新学习,这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施化群体不仅仅是流动人口所工作的单位,也包括街道和居委会、城市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以及较早来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当以社区为视角的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过程中,城市当地居民、社区各类组织的施化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城市社区的环境系统,包括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城市社区卫生环境、城市社区治安环境、城市社区文化环境以及城市的大众传播媒介等,都对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也要通过社区教育当地居民对文化异质性的包容和理解,流动人口自身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吃苦耐劳、朴实、为人真诚等,是社区居民该学习的方面,同时,多元文化的存在、优秀文化的互相借鉴本身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的形式包括在社区内创办流动人口学校,协调各类资源进行专题讲座;在社区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邀请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搭建社区交往平台,增加两大群体的相互了解和互动关系;通过制作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指南的书籍,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城市;通过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为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参与提供空间等。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两大群体彼此正确的认识,增加两大群体的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对于减少社区矛盾和冲突,促进社区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2.创设社区文化互动空间。通过对社区各类群体的交往需求以及和谐社区构建的需要进行各种评估,分析社区内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回应生活于社区群体的社区融入问题而策划各类社区互动和交往活动,以各种方式动员和邀请社区成员参与,为社区群体搭建增加社会互动的平台。如运用社区开阔场地动员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成员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建立社会民间组织团体满足各类群体的多种参与和实现福利的需求,或者运用网络资源,创建各种板块,宣传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中的贡献,以及通过网络交流促进社区内两个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增加互相了解的机会,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建构两大群体共同的社会认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基础是居民之间的信任,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居民活动组织为社区居民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平台,以外界干预的方式建立交往通道,因为参与者之间的交往(直接的或间接的)越多,他们之间的互信就越大,合作也就更容易。[3]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各种活动组织,促使社区居民之间横向联合,增加居民之间的人际互动,从而以较低成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人可信性的信息,增加彼此间的信任。

3.流动人口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一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邀请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相比较而言,流动人口缺少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信息渠道不畅是流动人口参与文化建设的障碍因素之一,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中一些专业动员参与的方法,如给流动人口写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宣传、说服和建立关系,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如建立社区网站、展板和广告宣传、招贴海报以及小区广播或者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和动员。当然也可以通过召开流动人口代表会议,选择家庭代表的方式改变过去流动人口参与环节薄弱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以获取流动人口的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通过构建互助合作的参与式文化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决策和过程的介入旨在打破原有的只有当地居民是社区建设主体的思路,流动人口同样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共享者,由此建立由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居委会以及辖区内的文化机构共同协商,针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社区文化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评估等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由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主体参与决策并做出选择的高度介入社区协商和管理形式,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身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共识;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行政化和单位化的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很难适应现代较为复杂的混居社区类型的多元文化需求以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的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应该从自上而下的“被动参与”向互助式、参与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转变。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运用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在现有社区文化制度滞后的情况下,另辟蹊径,通过动员资源协助社区创设各类有多元社区群体参与的社区文化组织和机构。通过公共参与培养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实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利益分享,建立多元化的、互构共建的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广利,张瑞华.城市外来人口“身份 - 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12(5)

[2]朱红.转换.融合——中国技术移民在加拿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260

[3]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204

基金项目:“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项目资助2013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社区服务;对策;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85-01

一、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组织功能定位不准,服务职责不分明

社区服务在我国总体上还是由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基本上仍沿袭着政府组织的特点,社区的功能不十分明确,很多居民都不真正知道社区服务的所有功能。社区居民委员会是联结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也是社区民主建设的主体,它应该具有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性质,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政府的触角伸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被转移到了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力量仍依附于政府权力,或者直接是政府的下属部分,受到政府机关的过多干预,难以发挥作业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的优势。政府机构没有发挥出管理、规范和指导方面的作用,出现了触角过长和角色缺位的尴尬局面。社区组织没有将解决居民日常事务放在首位,因此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功能。现代社会社区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民政工作的职能和权限,单独民政部门的管理难以适应社区服务大环境的发展要求,在组织领导上制约了社区服务的发展。

(二)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素质不高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现在社区服务已经全面启动但仍然存在形式简单,内容单调,服务面较窄的情况。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存在的问题,目前较多的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专业化和高素质的年轻人少。再加之有较高文化素质、受过高等教育、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年轻人多不愿从事低端面的社区服务工作,导致了目前的社区服务人员不足和素质低。其次,社区服务的人员很少接受过专业化训练和培训,社区服务方面的技能掌握的较少,面对复杂的社区问题难以提供有效服务。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各方面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服务呈现出更加专业化,如果不改变社区服务的现实状况,是难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会阻碍社区建设以及民主自治的进程。

二、社区服务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社区职能和建立和谐社区

政府部门的角色应该包括对社区服务工作进行指导,但具体操作的工作主要就应该由社区居民自主去完成,自我服务,这样才能科学地定位需要什么服务和进行什么服务。在推进社区服务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需要认真确定社区的职能范围,明确界定哪些职能必须由社区承担,哪些职能不需要由社区承担,并且通过法律法规等途径将其固化;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尤其是需要严格限制和规定具体管理职能的责任主体,打破上级给下级,级级分配布置执行的不良现象,切实减轻社区的负担,让社区职能真正回归到为社区居民服务这一宗旨指导下。

社区服务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是社会转型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需要面对的现象,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实给城市带来诸多问题挑战,社区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社区服务的核心就在社区民主与自治的真正落实,提升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幸福感,通过建立和谐社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真正实现政府与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平等对话,在合作中达成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二是从内源上培育社区公共领域并扩大社区公民参与程度,三是应当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提升社区治理绩效;四是完善社区制度化的参与机制与利益表达机制,并从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入手;以上措施通过治理求和谐是达到社区和谐的一个较好的办法。

(二)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

适当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待遇,吸引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大学层次人才到社区服务岗位当中来,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壮大服务队伍;同时还要多方发现吸引高素质群众人才参与社区服务,规范管理,培养基层社区服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对相关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以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使社区服务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道路。

社区应该加强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服务队伍。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是: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可以进行业务外包,对于适合市场化的事务可以交给市场来做,将社区管理与市场供给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机构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动力与热情,以提升社区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可以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社会发展环境和出现的新问题。

三、结论

面对变化的社会发展形势,我们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社区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社区服务真正担当起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局面,稳步推进我国社区服务的健康向上和良性发展,让生活在社区中的普通居民因细致和贴心的社区服务倍感幸福。

第10篇

关键词:和谐社区;物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38-02

1 社区建设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二十多年来得到了迅速推广,对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在发展过程中物业管理还存在法规不健全、市场不完善、企业管理不规范、业委会运作举步维艰等诸多问题,给和谐社区建设带来了不和谐因素。这有待于物业管理行业及社会各界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实践工作加以研讨解决。

1.1 政府主管部门的问题

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可见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无疑是重中之首。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以下问题:

(1)法规不健全,操作难度大。如业主组织的法律地位,业主组织与其它组织的关系协调,业委会和居委会关系的协调,业主组织成立,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成立、地位和职能,物业管理权力交接程序和前期物业管理等,依然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建管不分,前期物业管理矛盾突出。对于一些开发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物业管理企业作为开发商的子公司,在对共用部分、共用设施设备交接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承接验收手续。对暴露出来的质量与配套设施等问题,不能也不敢站在为业主排忧解难的公正立场上,督促开发商加快解决。种种问题,引发层出不穷的纠纷,严重破坏了物业管理的生存环境。

(2)监管薄弱,职能缺位。物业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要承担企业年审、招投标管理、投诉受理、综合考评、业主团体工作指导等多块业务管理,根本分不出人手和精力对物管事务严格监管、深入指导。行政监管薄弱使得物管公司取得管理权、业主大会召开成立(包括业委会成立)这两个后续纠纷的“源头”就不能得到有效地规范,发生问题各方也投诉无门或投诉无果,后期其它问题的预防与发生后的处理情况可想而知。此外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对物业管理关注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减轻行政管理负担,所以难免会将诸如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方面的许多行政职能加诸于物业管理企业身上,忽视了其“经济人”的主体地位,对于整个社区的管理没有形成有效整合。

1.2 物业管理企业的问题

企业是物业管理的提供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角色错位,代人受过。角色错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出来的,这种建、管不分的体制决定了物管从属于、依附于、受制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留下隐患,往往要靠物业管理来处理,引发业主对物管的不满,并给工作带来被动。同时,在公司运营目标上,也是为房地产企业服务,地位不高,许多企业处在亏损的边缘。这使物管公司留不住人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另一种则是由我国物业管理实践的超前性和不配套而造成的。在社区建设中,物业管理常常“义务”履行了部分政府职能,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由于没有相应的行政手段,导致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业主往往也迁就于物业管理公司,使物管公司出力不讨好。

(2)管理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据建设部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全国近三万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中,体制新、机制活、竞争力强的企业不到10% ,按现代企业制度完成企业改制的不到4%。大多数企业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产权关系模糊、内部管理薄弱等问题。企业的管理不规范,往往导致部分物业管理只顾眼前利益,为减少成本或追求利润,收费与服务不相符,物业日常维护上收支不透明甚至只收费不服务,侵犯业益、损害业主的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部分物业管理服务意识不强,没有从原来的“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过来,还未形成“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机制,造成服务意识不强、水平不高。

1.3 业主的问题

业主是物业管理的需求者,目前,主要存在的是以下问题:

(1)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给物业管理带来难度。2008年5月,在重庆市人大、市房管局和重庆教育学院等单位组织的物业服务认同度调查结果显示,自认为对物业管理知识了解的仅占28.3%,56.9%的业主认为“了解一点”。相关知识的缺乏使大多数业主并没有从财产、契约和消费的角度理解物业管理,公共权利淡漠,缺少主动参与和自觉守约的意识。部分业主认为物业是业主的财产,业主想交给谁管就可以交给谁管,业主想怎么处理财产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人不得干涉,而且自己付钱给物业管理公司,是业主养活了物业公司,把自己放在“雇主”的地位,把物业公司当作“仆人”,观念的混乱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某些业主不服从正当管理、拒交管理费等行为成为物业管理的一大顽症。

(2)物业管理基本主体的缺位,业主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业委会组建率很低,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还达不到10%。广大业主没有和物业管理公司对等的平台,监督职能的缺失,利益被损,往往只能忍气吞声。而业主委员会只是一个无法人地位和独立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相对松散的业主自治性组织,其法律诉讼主体地位不明确,谈不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此外,在实际运作中业委会主任、业主代表等人又难以得到适当的激励。受托责任机制和激励制约机制欠缺,部分业委员成员或业主代表便会因认识片面、利益驱使和角色意识偏差而不公、不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不能真正地履行其责任、代表大多数业主利益。

2 应对策略

政府、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对社区建设中的物业管理无疑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其中的存在的各自问题,所有相关的社会群体都在努力试图加以解决。只要相关群体彼此关心、相互支持,就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秩序的和谐社区,最终达到共赢。

2.1 制定和完善物业管理领域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对目前争议比较多的以及真空地带,及时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可操作性,特别是在目前大量出现的纠纷和矛盾的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以化解各方矛盾;加强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主体的培育,严格实行建管分离,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真正建立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双向选择市场竞争机制,改善市场环境。

二是加强政府监督和指导,强化社会监督力度。积极探索物业管理行政管理模式,推广“三级管理”模式: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本辖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运作的具体管理工作,区主管部门负责业务的指导与监督,省市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和行业监管,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引导发挥物业管理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和指导作用,实施“业必归会”制度,改变目前的物业管理行业仍过分依赖于行政监管的局面,提高行业自律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再者,要依靠业委会、人大代表、社会代表等各方力量,加强对物业管理的社会监督。拓宽群众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问题。

三是加强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的指导、引导,确立起物业管理市场的真正的买方主体,并增加这一主体的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有利于明确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在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对业主观念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规范和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行为和质量。

2.2 加强管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效益

一是企业要加强苦练内功,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完善各项服务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程序,重视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出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技能,实现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度达到与承诺和业主期望相应的水平。

二是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文化品位。首先,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等多种方式,提高物业公司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自身修养,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其次,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品位, 发挥营造社区文化、引导消费的作用。应建立必要的文教娱乐设施,引导社区健康文化生活,营造社区欢乐、祥和、文明的氛围。

三是拓宽服务领域,开源节流,提高经济效益。物业管理企业应创新思维, 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在拓宽服务范围上下功夫,形成一个好的物业经营服务机制,把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和兄弟物管公司合作,共用部分资源,节能增效,提高规模效益。只有良好的效益才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否则只会落入低效益-低素质员工-低质服务-低收益-低效益的恶性循环。

2.3 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一是业主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物业管理相关内容和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监督物业管理的日常工作,对物业企业提出改进意见、建议,规范和提高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服务行为和质量。通过学习,要认识到自己作为物业消费者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转变“少花钱,多享受”及歧视物业公司的错误观念,树立“物业服务也是消费”的商品经济观念和“平等”的法治观念。

二是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支持业主委员会的工作。要明确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物业管理是涉及全体业主长远利益的大事,需要全体业主共同关心和支持,并主动配合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业主委员会是广大业主的代言人,没有大家的支持,业委会的工作就无法全面开展。通过业委会这个平台,业主才能更好的和物业管理公司沟通、交流意见,加强对物业管理单位的日常运作,促进和谐社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豪,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5.

[2]周明侠.互联网扩散的社会建构分析[J].求索,2004.

第11篇

一、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滞后,对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不高

从基层干部重视程度上看,一些街道和居委会干部对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作用认识不高,把精力主要用在了计划生育、居民低保、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等工作上,没想也没有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群众基础上看,社区居民人员结构比较复杂,一部分群众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还不能充分认识,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不配合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经费短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缺乏物质保障

从我市的社区实际来看,经费不足是当前困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社区收费、财政拨款的制度不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缺少必须的经费,甚至有些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没有保障。*市148个社区的510名工作人员中有近300人是聘任的,月工资只有400元左右,社区工作人员工资低、待遇低,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体制不完善,削弱了对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

一是街道、社区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在体制上不完善,工作运转不协调。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力度还不够。目前,我市仍然有2个县区没有设置街道机构,而是由县区所在地的乡镇代行街道职能,不能对社区工作实施有效的指导。二是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界定不清。有些部门兼有管理服务、执法监督、具体作业等多项职能,有些部门受利益趋动,对无效益的问题该管的不管,对有效益的问题不该管的争着管,使社区管理的具体任务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三是社区的功能作用没能有效发挥,街道不得不直接承担和具体从事各项社区操作性事务,而弱化了对社区工作的指导。

4、队伍素质不高,影响了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近几年,随着社区建设的开展,我市通过采取原居委会干部留下一部分,乡镇、街道干部下派一部分,在离退休干部、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中选聘一部分的方法组建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由于人员构成复杂,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影响了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发挥。

二、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

1、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协调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管理体系。要建立市县两级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指导,街道主要负责的三级管理体系,以街道为核心推动社区建设,通过调整“条块”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下放管理权限,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和监督职能。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社区内街道机构,专业管理机构,社会产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等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以逐步克服目前存在的街道、居委会包揽的难以摆脱的大量本不需要承担的具体事务。二是加强居委会自身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不能采取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而只能靠自身组织的凝聚力和居民群众的自觉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居委会建设的指导,帮助选好用好居委会干部,充分发挥其在安全防范、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切实加强对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市、县区、街道的法制宣传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社区,调查了解掌握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参与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完善法制宣传制度,利用市民广场、法制夜校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

2、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与平安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把社区综治、消防安全和法制宣传等同谋划,一齐抓。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栏等阵地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强化宣传,使各级干部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社区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群众的社区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使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坚实的群众参与基础。

3、拓宽经费筹措渠道,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财政投入一部分。市、县区政府要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比例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的资金应该主要保障发放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解决其工作的后顾之忧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社区自身创办实业自筹一部分。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创办实业增加居委会的收入。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社区文化活动、法制宣传等公用设施建设。三是社会各界帮扶一部分。在发挥政府主渠道、社区自筹的同时,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投入、驻区单位支持、社会赞助的多渠道的社区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宣传、综治、民政、公安、司法、交通、消防等部门也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帮助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4、加强队伍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12篇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周庄古镇的旅游得到成功开发后,全国各地也开始大量开发古镇旅游,古镇旅游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然而,古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经济的收入差距、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针对古镇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社区居民作为古镇自然历史及社区文化最为密切的人,在社区参与古镇旅游中,当地居民在旅游地形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区居民的态度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及对旅游目的地的感觉和印象。只有当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高了,古镇旅游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社区参与

(1)社区参与的内涵

社区参与是一种公众的参与,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社区参与是对各种决策及其贯彻执行的参与,是对社区的民主管理,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向地方政府表达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的本质理念是以人为本、社区自治: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古镇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作为最重要的主体,只有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才有可能减少当地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景观、文化、环境造成破坏,使得社区居民对旅游满意度提高,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社区与旅游业的发展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20世纪末人们才开始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并指导旅游目的地的发展。1985年,墨菲(peter?e?murphy)在《旅游:社区方法》中指出:旅游业自其产生,就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能使其从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中脱离出来,从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将旅游考虑作为一种社区活动进行管理,那么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就是社区方法。墨菲是第一次把社区参与这一概念运用到旅游中去的,强调能从社区参与的角度研究分析旅游,希望最大限度地让社区参与旅游发展。pauline j?sheldon等指出可持续发展旅游如果没有社区参与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裴敏莉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开发的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参与是社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社区参与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客体是社区旅游中的各种事物。可以看出,尽管社区参与旅游还有待于更为准确的给出定义,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已开始了研究,这说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也被国内外学者所普遍接受。

二、重庆安居古镇社区参与评价

(1)安居古镇历史文化及旅游特点

安居古镇位于重庆铜梁区安居镇,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第四大古城。安居依山为城,阁道连居。坛庙众多,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建筑独特,城门摇相挥映:街景保存完好,明清建筑鳞次栉比,群雄林立,名震川东。安居乡学兴盛,人才辈出,文化灿烂,是集县文化,古巴渝文化,庙宇文化,书香文化,码头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镇。

自从安居古镇旅游业发展以来,安居古镇呈现出与其他景区截然不同的景观,是“一个记住乡愁的地方”,特别是安居古镇被评为中国第四大古镇之后,便成为主城区以及西南地区游客旅游休闲的首选地之一。2014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万人次。从重庆铜梁旅游网的数据显示,区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五一”期间,全区主要景区(安居古城、奇彩梦园、沙心玫瑰园和龙温泉)累计接待游客19.7万人次(安居古城17.45万人次),累计旅游综合收入7 448.59万元(安居古城6 980.4万元)。从铜梁政府网据悉,2014年,安居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 200元,同比增长16.5%;到2017年底,安居镇将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年均增长18.02%。运用旅游容量分析,安居古镇旅游人数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其正处于旅游生长周期的发展阶段,只有使社区居民参与古镇旅游,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安居古镇社区参与感知调查与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