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4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文化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总体上讲,海洋文化战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海洋观。具体而言,海洋文化战略具有以下功能。
1.1.1提升海洋意识
海洋文化战略有助于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海洋意识是人们关于海洋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形成,海洋意识的确立,是制定及贯彻国家海洋战略的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对海洋开发、利用和防卫等重大海洋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有学者认为海洋意识就是海洋观,是“指人们对海洋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包括对海洋和人类的关系如何、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认识”。“海洋意识的提高,可以转化为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管理和捍卫海洋的原动力。同时,海洋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世界贸易的80%以上是要依靠海上运输。南海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海上通道,每天约有400艘船只通过这里。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几乎都是沿海国,而一国之内的发达地区也往往是沿海地区。“正确认识海洋的地位、作用,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当前和子孙万代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不容乐观,即使在知识层次比较高的大学生中间,仍然存在这一问题。据调查显示,“60.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95.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其中64.6%的人认为这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海洋意识的淡薄源于国民海洋文化知识的欠缺。海洋文化战略恰恰是继承、发展、创新海洋文化的战略,可以使普及海洋知识、培养海洋人才、繁荣海洋文化体系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从而具有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功能。
1.1.2弘扬海洋精神
海洋文化战略可以促进海洋精神的传承。“海洋精神是海洋人的内在品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是海洋人的共同信仰和共同追求,是多年来海洋工作者创造出的一面精神旗帜和发展品牌,也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源泉。海洋精神体现了一个群体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所表现的势不可挡的意志”。海洋精神并不只限于海洋人,它是人类面向海洋所展现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崇高情感和不畏风浪、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在西方大航海时代,面对浩瀚无边、变幻莫测的海洋,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人率领船员们,凭借自身智慧和血肉之躯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狂涛骇浪、暴风骤雨,终于发现“新大陆”,开启了西方伟大的大航海时代。在中国,早在汉朝就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谱写了海洋和平贸易的壮丽史诗;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创造了人类海洋史的壮举。海洋文化战略的核心使命,就是要通过海洋文化的传承创新弘扬海洋精神,使其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内在禀赋。“海洋精神关乎国运的兴衰,海洋精神是发展海洋事业的精神支柱。中国人要进军海洋,一定要具备海洋精神。有了海洋精神,海洋事业就兴旺发达,就可以持续发展……我们只有倡导海洋精神,坚持海洋精神,才能使海洋事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1.1.3创新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走向海洋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比如渔文化、船文化、港口文化、文化、海鲜饮食文化、海岛文化等。海洋文化一方面需要继承;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继承是创新海洋文化的前提,创新是海洋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继承包涵对海洋文化的挖掘、研究、分析、保护、推广和应用,创新是对海洋文化形式、内容、应用方式的发展和再创造。海洋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时代,创新海洋文化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创新是海洋文化战略的关键点,也是海洋文化战略的根本目的。只有创新海洋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海洋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方兴未艾的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内容。
1.1.4促进人海和谐
海洋文化战略具有促进人海和谐的功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最终表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恩格斯说过:“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海洋文化战略是促进海洋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有助于不断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海洋文化成果,满足人们对海洋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有助于培养“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观。走向海洋,开发海洋,首先需要树立“人海和谐”的海洋观。然而,当前海洋开发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世界70%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77%的鱼类面临极限或过度开发,每年有近8600万t的鱼被渔业部门捕捞,预计到2050年世界鱼类贸易将陷入停滞。“2010年6月,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不久,科学家们很快就发现了墨西哥湾海洋食物链的变化,一些海洋生物相继死亡或受到严重污染,另一些生物已经适应了污染的环境,种群数量正在增长”。因此,海洋开发必须坚持人海和谐原则、环境友好型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5丰富文化生活
海洋文化战略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国际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居民的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应占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20%”。“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1993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消费支出为194元,2010年为1627元,是1993年的8.4倍。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文化教育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已经从1993年的9.2%增长到2010年的12.1%(在2002年曾达到15.0%)”。以上统计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十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文化战略需要贯彻十精神,通过战略设计、部署和实施,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海洋文化作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海洋文化战略的二级结构
海洋文化战略根据需要,可以设计为不同二级结构,如根据类别来分,有海洋教育战略、海洋文艺战略、海洋传媒战略等;根据时间来分,有海洋文化短期战略、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根据空间来分,有国家海洋文化战略、地方海洋文化战略等。此处将海洋文化战略分为核心战略、继承战略、创新战略、人才战略和特色战略。这既可以反映海洋文化战略的主要方面,也可以方便其他划分方法对本划分法的参考和应用。
2.1核心战略
海洋文化的核心战略是有关传播、推广人海和谐的海洋观、价值观等海洋意识的战略,如海洋精神、海洋权益和海洋环境观等方面的倡导、推广和普及等。受几千年“以农为本”的思想影响,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不容乐观。“大多数国民认为海洋灾害、领海及国防、海洋科学研究、航运安全并不是十分重要”。因此,海洋文化的核心战略就是对此及时制订战略部署,在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中间分步骤、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地普及海洋知识,提高海洋意识,培育海洋精神。这是开发海洋的前提,也是实施海洋战略的保障,促进“人海和谐”的基本保证。
2.2继承战略
海洋文化继承战略是对既有海洋文化资源挖掘、研究、继承、保护与应用的战略。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也不会有真正的创新。我国的海洋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内容博大精深,留下了诸如《山海经》《观沧海》《西游记》《西洋记》等著名海洋文学作品,以及精卫填海、哪吒闹海、张生煮海、八仙过海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其中,《山海经》的奇特想象,《西游记》所展现的东海水晶宫,至今仍令人浮想联翩、叹为观止。海洋文化继承战略应围绕这些宝贵的海洋文化财富,制定详细的挖掘、保护和应用策略,如对海洋神话传说、海洋文艺作品、海洋民间信仰、海洋文化、渔歌渔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等。做好继承工作是海洋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2.3创新战略
海洋文化创新战略着眼于海洋文化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战略。“创新,其实就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源于个性化基础的思维特征。它不以现有的一切认识成果为局限,表现出人对世界的不断求知和探索,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创新有多方面含义,包括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渠道创新等”。海洋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海洋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展需要。海洋文化创新战略包括内容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形式的创新、传播模式的创新等,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纽带。
2.4人才战略
海洋文化人才战略是实施海洋文化战略的人才保证。“有了人才,一切皆有可能;没有人才,一切将是空谈。那种认为可以靠‘花钱买人才’的想法是片面的;而那种认为仅仅只靠‘借脑’,就可以照样有好效果的想法,也过于简单”。对此,《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海洋教育,扩大海洋人才培养规模,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海洋人才资源总量翻一番,达到400万人,占海洋产业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35%”。这实际上明确了海洋人才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海洋文化人才战略同样需要确立发展目标和策略,同时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培养海洋文化人才;
(2)开展海洋通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海洋文化素质;
(3)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及对海洋文化常识的了解。
2.5特色战略
海洋文化特色战略是海洋文化战略成败的关键。“特色战略,更主要的是一个区域文化产业或一个文化企业的战略。它讲究的是利用自己的独特资源、条件和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类型、质量以及形式”。特色战略就是重点围绕特色设计海洋文化建设路径和方法。特色既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统筹兼顾,又要避免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当前“许多原本有特色的资源,由于经营者不注意提炼,采取了用一般手段或通过一般途径去经营的办法,结果将本来有特色的项目做成了没有特色,把本来的个性又变成了共性,这等于浪费了特色资源”。特色战略就是在共性中创造个性,在人云亦云中挖掘与众不同。
3.结束语
【关键词】京族;海洋文化;社会意义
我们团队于2011年7月9日到月15日参加了京族哈节对万尾渔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主要考察了当地的海洋文化,通过了解当地的海神信仰,具有海洋波涛的舞蹈,蕴含海洋心弦的独弦琴对京族生产、生活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本文通过有趣的文字描写从而使有关专家甚至更多的普通人得到某方面的启示,或者启发某方面的兴趣。甚至为我校开设海洋方面专业提供有力依据。
京族信奉的海神主要有镇海大王、海公、海婆、龙皇天子、水口大王、观世音和伏波将军等,京族传统的海神信仰习俗的传承,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和边疆稳定。海神信仰成为京族祈求海上平安、渔业丰收、村社和谐信仰习俗之核心。京族人把镇海大王列为崇奉众海洋神灵之首。据说京族祖先迁徙到三个岛上不久,就在海岛东边的白龙岛怪石滩(旧时叫网地)西岸白龙岭上兴建镇海大王庙,后几度重建。现在保存的镇海大王庙为尾村哈亭民间事务会于2005年农历十月初六重建,次年正月二十一日立有《镇海大王庙简介》石碑。庙宇和庙碑均坐北朝南,面向大海,距海面约80m,日夜守护着这片广阔的海域①。京族人在修建或重建哈亭时还把镇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央供奉,唱哈节期间要到海边将镇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
镇海大王是传说中的万尾、巫头、山心三岛开辟神兼海上保护神。京族祖先确定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为镇海大王的“诞日”,各户京族派代表到镇海大王庙内或哈亭举行祭拜仪式。镇海大王的传说和镇海大王庙的建立,表达了京族人民对英雄神仙的感恩和怀念,体现了京族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过伟和韦坚平在《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文章中认为:外来的
京族渔民祀奉当地土著居民的海上保护神,是外来居民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认同的表现[1]。
尾村京族人苏维芳说:“镇海大王是我们京族人心目中的保护神,我们尊称他为“神翁”。凡是出海打鱼的渔民,都要在海边祭祀镇海大王,特别是到了哈节和大王诞日,全村各大姓氏的京族代表都会到哈亭和镇海大王庙拜祭镇海大王,感谢他一年来对我们的保佑,祈求
来年更加平安、丰收。” ②
京族的海神信仰仪式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京族人世代面对辽阔的海洋,久而久之便具备了博大的胸襟和富于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他们在面对海上天气变幻莫测、复杂恶劣的海域环境又感到不安,出海平安归来成了京族最虔诚的祈祷。钟珂认为:“镇海大王在京族人心目中是一位足智多谋、机敏勇敢的老者,……京族人尊崇降妖伏魔的镇海大王, 这与京族人以海为生,畏惧大海又渴望征服海洋、战胜海洋的心理特征吻合,表现了京族的海洋民族特性。” [2]京族把镇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供奉,且每年哈节村民抬着神座到海边将镇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祭神当天,师公读祭文,“哈妹”唱道:“月下是谁顶灯?行舟为何停?……”[3]
此外,京族海神信仰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也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京族人在开展迎送、祭拜海神仪式中涉及的“海洋神话”、“海洋诗歌”、“海洋舞蹈”、独弦琴“海洋音乐”以及频繁的出海前祭祀、海上生活禁忌等各个方面,通过共同完成祭祀活动和遵守海上作业禁忌,彼此相互合作、交流思想、互相帮助,不但陶冶了族人的情操,培养了协作习惯和合作精神,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某家有人畜不宁、天灾人祸、生病卧床等,京族民间认为是家有婆媳不和、邻里口角争吵,或是家人有犯禁。京族民间就要请当地的“法师”或“降生童”到家里降神解难。生童烧香念咒,双目微闭,手舞足蹈片刻,渐渐入化,“令箭”穿过左右面颊,以神灵的口吻,为主家道明缘由,如说“主家出门犯禁,冲撞土地”,或说“府上翁媳不和,神灵欠安”等[4]。同时降生童会按照一定程序帮主家做法事,驱邪除鬼神,保佑主家恢复安宁,人畜兴旺。京族的海神信仰心理及信仰习惯的养成过程,自然而然规范了京族人的道德行为,形成了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团结的邻里关系和良好的村风村貌。
京族舞蹈穿插于祭祀仪式活动之中,祭祀一般与或神秘的自然崇拜有关,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京族舞蹈在维系自然与社会关系、情感交流与达成统一民族心理等多个层面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京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唯一的海上民族,祭神时,主祭向神灵献酒,这时跳起《敬酒舞》和《敬香舞》,这两支舞表示对神灵的尊敬,并向神灵祈福;《天灯舞》是人们对海洋渔业文化、对族人出海打渔归来的抚慰,对族人辛勤劳动的感恩;哈节结束前跳《花棍舞》,具有驱逐鬼邪欢送诸神回归天位的意义。除了哈节舞蹈外,京族还有专门用于丧葬的《竹马舞》和《摇船舞》等。族舞蹈常常穿插于祭祀仪式中,以鲜明的表演形式表达京族人民与神灵、与自然以及族群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美好期望。舞蹈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元素构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组合成的,京族舞蹈的起源正是祭祀仪式、劳动生产、海洋性文化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年的哈节除了祭祀祖宗之外还有祈求来年丰收和出海平安的意思,在哈节举行的地点哈亭内供奉的神灵以镇海大王为首,其他福神为高山大王、兴道大王、广达大王等等,这些神灵代表达了京族人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敬。京族舞蹈是与祭祀活动紧密相连的,在祭祀活动中,舞蹈穿插其中,成为了祭祀仪式的一部分,语言动作是表达涵义深刻的意旨符号,京族舞蹈以固定的祭祀意义的身份形成和发展,这也是京族舞蹈区别于许多民族舞蹈之处。京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屈不挠地向海洋进军,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形成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京族舞蹈起源于京族人民在沿海的生活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和需要。劳动生产是力度、姿势和技巧的配合,京族人织网、撒网、收网、出海捕鱼,在劳动经验和审美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塑造了京族自身表达美感的特殊方式,渗透到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京族的舞蹈必然也会带上浓重的海洋性劳动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舞蹈动作对海洋生物、海水波浪、人类游泳姿势等相关的海洋特征的模仿和表达。
京族舞蹈的民族特点很明显,表现出了海洋性特征,在动作、道具、节奏和整体氛围这几个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一)在动作上,圆、柔、收三个字可概括京族舞蹈的总体特征。
特定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了特定的生活习惯。“京族哈节文化植根于处于特定地理环境中的海洋文化,体现了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适应独特的海洋环境而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 [5]轻与柔的手部动作,是对海洋的模仿,让人想起海水的起伏不定,吞吐反复。海水能够根据地心引力保持海平面,京族舞蹈模仿了这种平衡感,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手臂和腰、腿互相弯曲的具有和谐美感的角度。在模仿海洋生物方面,舞蹈《海石花》就模仿了水母、鱼和螃蟹等海洋生物,展现出了海洋生物生动的生存状态。人遨游于海水中,利用海水浮力与大自然进行嬉戏与活动,手的摇摆正好展现了人类在海洋中的自由浮动状态。
(二)特定的舞蹈都会有特定的道具,用以象征、表达不同的含义,京族舞蹈也不例外。
跳《天灯舞》时,跳者的头顶放一只倒扣的大碗,碗上再放一只碟子,碟子上均匀地竖放着三支点燃的蜡烛,舞者双手各拿一只酒杯,杯中也竖放着一支点燃的蜡烛,这被称为“天灯”京族人靠出海打渔为生,需要提防风浪,也需要时刻辨别方向灯有光明之意,少女头顶天灯,扭动缓慢柔美的舞姿,一是以灯象征光明和灯塔,时刻为海上远航打渔的族人指明航向;二是头顶“天灯”以缓慢柔美平衡的动作来祈祷渔船在广阔的海面上一路平缓安全出航,用于丧葬仪式中的《摇船舞》,是由一女两男配合表演的舞蹈,道具是用纸模拟船只的样子扎成一个小舢板,女性表演者在前面做拉船动作,男性表演者持浆在船左右划动,“船”的道具不仅反映了海上生活的场景,再现了族人的劳动状态,追忆了亡灵生前的劳动场景,寄托了亲人的哀思,同时“船”还附有佛家“渡”的含义,有把死者“超度”之意。
(三)在节奏上,京族舞蹈在展览一个动作的姿势时比较舒缓和缓慢,注重对过程的展示;整体氛围虔诚肃穆,宗教气息古朴浓重,表达了京族人民对海洋的崇敬。
京族的宗教祭祀舞蹈,是祭祀诸神及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表示对先祖的怀念,这些宗教及习俗规约着京族人民的行为,世代传承,成为京族海洋文化习俗的主要组成部分。京族人民居住在偏僻的海岛上,每当男人出海打渔,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祭海活动,在家的亲属无不牵肠挂肚,担心着亲人的生命安危。一遇险情,家人们就焚香点烛,祈求神灵保佑,并扶老携幼,拥向海滩,盼望着亲人的归来。
因此,京族舞蹈有很深的海洋审美意义。京族舞蹈能表达人类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同时京族舞蹈的现代意义――回归自然,放慢节奏,构筑温情氛围。京族舞蹈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出了特有的海洋性特征,它曾在京族人几百年的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海洋文化中的奇葩和瑰宝。
京族海洋文化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独弦琴。独弦琴又叫一弦琴,因为它装有一个匏瓜状的扩音器,所以又叫匏琴。又由于它的音律主要表现出悲凉婉转,因此又叫“悲凉琴”。一琴多名,反映了京族同胞对独弦琴这一祖传乐器的珍爱。
独弦琴在独奏时使用若有若无的共振表现手法,是京族语言特色的加工和扩大,是京族民歌民谣、小曲小调等所独有的艺术才能,是京族独有的特色风味的演唱技巧。当独弦琴与独唱者同发一个音时,演唱情趣和演奏的魅力相济共融,能把听众带入迷宫式的幻想,回味无穷独弦琴用一根弦奏出了丰富的曲调和感情,其曲调时而高山流水,时而鱼翔碧波,时而百鸟朝阳,时而惊涛拍岸,音调丰富,音色优美,每当明月当空,夜阑人静时,琴师拨弄琴弦,悠扬的琴声划破海岛长空,动人心魄。
注释:
①访谈人:吴恒.男,汉族,年46岁,白龙村村农民.访谈时间:2011年9月17日。
②访谈人:苏维芳.男,京族,是年68岁, 尾村籍人,退休前为防城港市公安局副局长,长期从事京族民歌和喃字的收集整理工作.访谈时间:2010年9月16日、2011年5月12日。
【参考文献】
[1]过伟,韦坚平.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2]钟珂.京族鱼文化在哈节中的表征与传承[J].河池学院学报,2010(4).
[3]陈学璞.略论京族文化的民族性海洋性特色,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黄有第.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象山县位居长三角地区南缘。全县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滩、涂、岛、礁、湾资源的地区。象山生态环境优美,2006年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先后建成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个国家级保护区的县域经济体。象山海洋渔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象山县深入推进海洋文化大县建设,打造出“中国开渔节”、“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节、“国际海钓节”、“海鲜美食节”等知名文化品牌,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
渔家有了开渔节
“红灯一盏照碧海,笑迎八方嘉宾来”。
14年前,象山人以保护蓝色家园,弘扬提升海洋文化和渔家文化为宗旨,率先举办起中国开渔节。
中国开渔节一届比一届内容更丰富,影响更大,更具魅力,现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喜庆节、渔家狂欢节,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节庆文化。象山县委书记李关定说,在国家规定的开渔日首创开渔节,其深刻的含义就是,千百年来东海渔家早出晚归随意出海的传统被打破了,休渔、开渔有了国家法定的期限。
在东海渔家世世代代相传的习俗中,每当渔汛来临,渔船远航的时候,总要举行一系列祭祀、祈祷活动,这是群众的美好意愿,也是独具魅力的东海渔家文化。1998年适逢“国际海洋年”之际,象山县委县政府决定,顺应民意发掘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举办中国开渔节,把原本朴实随意的民间活动,创办成一个极具特色、涵义丰富的文化盛会。
每当开渔节来临之际,四面八方的宾客游人纷至沓来,住进了象山的宾馆,品尝石浦的海鲜,购买当地的特产,游览半岛的美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而众多海内外客商除慕名参加庆典活动外,还乘此机会考察投资环境、洽谈经贸合作项目。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关注、传播,大大提升了象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展示自身新形象,提高文化品位,开掘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开渔节还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重点旅游文化活动。
象山成了开渔节最大的赢家。近年来,象山旅游人数以每年50%的速度快速增长,现全年已突破735万人次。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与象山一海之隔的大上海对象山青睐有加,上海企业财团纷纷入股参与象山旅游开发,用市场和资金打造东方加勒比湾。在上海的带动下,南京、杭州、温州、宁波、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等地海内外客商也对象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象山旅游对内对外两个辐射前景看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匹骏马。
开渔节唱响渔文化
说起象山的海洋渔文化,人们自然想到创办于1998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的中国开渔节。
中国开渔节因休渔而诞生,但开渔节的根是延续千百年的渔文化。
开渔节主体活动项目有祭海典礼、开船仪式、妈祖巡安等,其着力展现的正是象山丰富的渔文化内涵。传统的祭海仪式,在政府的引导下让渔民群众参与祭海活动,凸显祈求平安丰收、人海共荣的弘大主题。开船仪式港面千帆竞发、气势恢弘、蔚为壮观;吉祥喜庆的气氛贯穿始终,充分表达了出海渔民的喜悦之情;妈祖巡安则在创新中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展示人、神、海和谐的渔区文化气息。
历年来,中国开渔节还举办全国渔歌号子大赛、渔家服饰比赛、渔文化摄影大赛等活动,象山本地的许多渔区文化节目走上了表演舞台,从而走向了全国。
通过开渔节这一载体,象山不仅让散落在渔区、海岛、渔民生活中的踩街、对歌、抬阁、挂鱼灯、舞龙灯、跑马灯等一系列古老的民间活动纷纷登台亮相,重新焕发出了新鲜而持久的活力,而且在推动渔文化保护、研究、创作、交流、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象山渔文化的核心区在环石浦港区域,中国开渔节的举办地也正是这一地区。十多年来,在中国开渔节的推动下,象山县对以石浦为中心的全县渔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规划、保护。通过制订并实施《象山县民间艺术资源保护规划》《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一系列保护规划措施,对以石浦为中心的全县渔俗文化资源进行普查立项,共收集汇拢各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对石浦渔港古镇进行保护性抢修,石浦镇升格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在开渔节等节庆活动的带动下,各种民间艺术纷纷焕发活力,一批渔文化文艺精品喜获大奖。如以民间传说辣螺姑娘为题材创作的大型广场舞蹈《辣螺灯》列入2003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节目;以渔家船鼓为基础改进的《海达渔鼓》在2006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表演双金奖,2007年喜获全国群星奖。与此同时,一批具有渔文化特色的根雕艺术馆、剪纸艺术馆、船模制作中心和渔灯制作中心、渔文化工艺品展销中心相继成立,在传播渔文化的同时,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同时,象山人还将渔文化注入海鲜餐饮文化,挖掘开发了一菜一咏一故事的象山民间“海鲜十六碗”,使象山海鲜红遍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开渔节也让老百姓关注开渔节、享受开渔节、参与开渔节,让老百姓唱主角,使开渔节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节日。广大群众特别是石浦渔区的渔民群众,不仅成为节日活动的观赏者、参与者,更是节庆文化的创造者。仅在近几届开渔节中,当地群众参与文艺表演的就达数千人,志愿者队伍超过1000人。
开渔节架起两岸交流之桥
象山半岛与祖国宝岛台湾,一海相连,祖脉相承。中国开渔节架起了两岸民众交流的桥梁。
在第十届中国开渔节的一个夜晚,在灯火通明的象山石浦港,两艘分别供奉着台湾和大陆妈祖像的渔轮,引导着身披彩旗的妈祖巡安船队缓缓而行。船上渔灯齐射,渔鼓擂鸣,岸边马灯起舞,管弦协奏,彼此遥相呼应,渔民们纷纷焚香跪拜,场面气氛肃穆感人。这是台东和浙江象山两岸妈祖分离了50年后,首次在祖国大陆认亲团聚,并举行盛大的巡游祭奠仪式。
东海渔文化,包括妈祖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两岸人民的根。
象山县与台东县地理环境相似,人缘相通,文化气息相融,特别是台东县富冈新村(又名小石浦村)与象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年的象山县石浦镇渔山村村民迁居台湾,搬迁时渔民们搬走了岛上供奉的妈祖娘娘,在台湾小石浦村建海神庙供奉。当年迁台的400余人小石浦村现已发展为1500多人的大村,但他们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妈祖的信奉始终不改。村民们依旧说着象山石浦方言,延续着石浦的乡风民俗,与老家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文化维系着亲情。半个多世纪的分离,没有阻隔两岸同祖同宗、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反而使小石浦村村民思乡之心日益深切。两地商定,从第十届中国开渔节开始,此后每届中国开渔节都要举行两岸如意信俗省亲迎亲仪式及石浦港“妈祖祈福巡游”活动,在次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开渔节,恰逢中秋佳节,富冈新村海神庙如意娘娘真身首次经海上回归故里,两岸同族同脉的亲人,借如意娘娘回乡省亲之机,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里实现了团圆。通过两地共同的文化,让两岸兄弟姐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2008年6月,石浦―富冈如意信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目前国家级“非遗”中唯一包含海峡两岸的民俗文化。正是这种同祖同宗、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使得海峡两岸的儿女心心相印,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抒写浓浓同胞情。
象山县因势利导,利用中国开渔节这个良好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使象台经济文化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象山县政府与台东县签署了《象台交流合作关系备忘录》,进一步拓宽了两地文化、经贸、渔业、旅游等交流领域,促进了象台两地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
破茧成蝶寻求新发展
2011年9月在象山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开渔节。开渔节是一个由国家休渔制度和民间传统出海仪式演变而成的节庆活动,发展成为象山的文化盛事和中国渔事节庆的品牌活动,成为目前中国县一级举办节庆活动最成功、最有影响力、最有魅力的知名节庆品牌之一。这其中有收获也有困惑、有成绩更有挑战。
中国开渔节以鲜明的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见长。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象山人把一个渔民的开渔祭祀庆典仪式,打造成吸引全国的开渔节,我们相信,它也有能力将中国开渔节推向世界。
世界上有许多海洋国家,各国渔民都有自己的开渔习俗,都有各自的丰富多彩的渔民文化礼仪和艺术形式。为此,每年可以邀请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渔民表演团体,来象山参加中国开渔节,不仅增强了“国际化”,还可以加强象山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扩大中国开渔节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开渔节的精华是“三个仪式”,这是需要保留的传统项目,也是被列入“非遗”的项目。但是,如何才能使这种仪式类的“非遗”既得到保护,又有所创新,每年给人新鲜感呢?一成不变显然不行,许多当地人会失去观赏的兴趣;变得太大,也会丧失“仪式”的原汁原味。
节庆活动的魅力首先是要吸引当地人的热情参与,唯其如此,才能吸引外来游客参与。所以其内容与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中国开渔节的文化背景是海洋。这几年,开渔节每年都会举行“中国海洋论坛”,把“保护海洋”作为一项突出的“保留节目”来做。中国开渔节将逐步增强在“海洋”节点上的聚焦与突破,转变海洋论坛的举办模式与方法,创新性地采用“政府决策层面和学术研究层面结合、宏观政策研究和地方发展对策研究结合、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和服务外包并举”的办节模式。与此同时,每届开渔节都要在坚守原味的本质的渔文化基础上有新的创意。如引进一些时尚的大型文艺演出、增加海洋文化、加强与台湾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使开渔节历久而弥新。
事实上,相对于海洋而言,渔民、渔业、渔村都是海洋的一个个小贝壳。中国开渔节展现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展示的是大海对人类的恩赐,表达的是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的意愿。
【关键词】 颜色词;汉语;英语;翻译;文化差异
一、汉语中“蓝色”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内涵
1、“蓝色”在汉语当中的基本含义
在清代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对“蓝”是这样解释的:蓝,染青草也。也就是说,蓝是一种植物,是可以用来提取染料的青颜色的草。而在古代汉语中,蓝作为表示颜色名词,出现的时间要比“青”晚很多,也因此在我国古代提及蓝色时,也往往会由“青”所代替。在古代,蓝色(青色)作为重要的服饰颜色,在各个封建王朝当中都有得到体现。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唐代政府官员,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五品袍浅绯,金带十。六品袍深绿,银带九。七品袍浅绿,银带九。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所以,白居易所著《琵琶行》当中的脍炙人口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让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白居易当时左迁任江州司马,应是一个不显赫的小官阶,位在九品。
2、“蓝色”在汉语当中的引申含义
(1)“蓝色”可以指“原始的,基本的”。 这层含义下,最为我们熟知的应该就是“蓝图”(blueprint),表示“宏伟计划的早期设计”英语可以翻译为an original plan or prototype that influences subsequent design or practice. 比如 their blueprint for economic reform (他们经济改革的计划) 。
(2)“蓝色”可以比喻“破旧”。 《左传・宣公十二年》里记载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中的“蓝”是“褴”的通假字,形容衣服破烂不堪,英语可以翻译成“shabby or ragged”。“蓝缕”原本喻指破烂的衣裳,后引申为低位地下,知识浅陋。《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二、英语当中“blue”的含义和翻译
不列颠民族起源于岛国,对海洋文化的崇尚是其文化当中具有特性的一部分。而代表了海洋颜色的“blue”也自然受到青睐,单单是表示蓝色深浅层次变化的形容词,就有几十个之多,比如:蔚蓝(azure ) 、月光蓝(moon blue) 、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海蓝( sea blue) 、湖蓝(acid blue) 、深湖蓝(vivid blue) 、蓝绿(aquamarine blue)、冰雪蓝(ice C snow blue) 、孔雀蓝(peacock blue) 、浅蓝(baby blue)、宝石蓝( sapphire) 等等。
除了表示颜色的确定含义以外,“blue”在英语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它派生出很多新的含义和词组。如果直接望文生义,就很难准确理解。
1、几个最常见的“blue”所引导的词组
作为英语学习者,有若干个由“blue”所引导的词组应该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笔者尝试将其例举如下:
(1)Out of the blue: unexpected 突如其来,预料不到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is opportunity is out of blue.
就我个人而言,这个机会真是意想不到。
(2)True blue: to be loyal or faithful 正直的,忠诚的
You can depend on him for help whenever you're in trouble. He is true blue.
你碰到麻烦时总可以依靠他, 他是个可信赖的人.
(3)Once in a blue moon: an event that occurs infrequently 千载难逢
I don't know why I bought that CD-ROM, I only ever use it once in a blue moon.
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买那张光碟,我用到它的机会少之又少。
(4)Blue blood: an aristocrat 高贵的,具有贵族血统的
Peter comes from a blueblood family.
彼得来自富贵之家。
2、blue可以表示忧伤的,心情低落的
因为蓝调本身属于冷色系,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哀伤或者低落的情绪。这样英语当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如下的用法:
Blues(布鲁斯,蓝调音乐)。 这种音乐起源于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劳动时候的哼唱,节奏缓慢,而且充满了受压迫的悲伤。把这种音乐用blue来命名,恐怕再恰当不过了。“in a blue mood”“fall in the blues”都表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而“blue Monday”可以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经过周末的放松,重新投入繁忙工作的星期一是多么让人沮丧和低落。
3、blue表示不道德的,下流的
“blue movie”是指,“blue jokes”是指猥亵的笑话,”“blue talk”指下流的言论。
Telling the blue jok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sexual harassment.讲荤段子也应该被认作是某种程度的性骚扰。
4、英语中的“blue”和经济有关
“blue sky”表示“股票不可靠或者财务不健全”,喻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blue button”不能直译为“蓝色纽扣”。而指“股票交易所的低级经纪人”:“blue chip”指“蓝筹股,回报率很高风险又很低的股票”,可以用来比喻“靠得住的,杰出的”人。
5、blue用来指代某一类人
作为一种比较醒目的颜色,blue会被用于服装当中,也因此产生了一批短语,借blue这个颜色词,来指代某一类人。
“blue-collar”是“蓝领工人”,因为这一类工人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深色的领子更容易打理。“blue coat”是指“穿蓝色制服的士兵或者警察”,“blue jacket”是指水手。“blue stocking”“蓝色的长袜”是指“受过高学历教育的女性”。但是这个词在现代英语中,已经呈现出更多的贬义色彩。被形容为“blue stocking”通常是指这位女士过于醉心于知识,并且喜欢卖弄自己的知识。
6、blue表示警示、提醒
“blue alert”的意思是“空袭警报”。“blue ruin”表示“灾难”。“blue pencil”指因为美国的编辑过去使用蓝铅笔校对或者删改文章,所以现在它的引申意义为喻指“否决、不准”。
7、blue的其它一些特殊短语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些blue所构成的短语,值得大家注意和仔细品位。
“blue room”特指“白宫总统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
“blue-eyed boy”指受欢迎或者受宠爱的人。
“blue beret”指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因为统一穿戴蓝色贝雷帽而得名。
“bluenose”美国俚语当中指过分拘谨,大惊小怪的人。
当然,现代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Blue Ray”蓝光光碟和“Bluetooth”蓝牙技术。
三、总结
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一直是文化的最真实的反映。汉语“蓝色”和英语“Blue”在使用过程中,既有相似点,又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当然来自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在翻译和写作过程中,重视两个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参考文献】
[1] Duncan Black, Ian Brookes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Tenth Edition [Z].2009.
[2] Angus Stevenson,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Third Edition[Z].2010.
[3] 吴夏娜 中西颜色词比较中“蓝”的文化喻义及其翻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关键词】狗;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联的,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生活背景、以及文化习俗不同,翻译不是简单的将一种语言机械的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的传递和表达。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汉英翻译既是汉英语言的转换也是汉英双语文化的交流。”(邵志洪,2005)同一个动物词在一种文化中被欣赏的动物可能在另外一种文化中不被认可,甚至被排斥,正如一句英文谚语所说“One’s meat is another’s poison."。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克服语言与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以及实现语言的对等和文化的移植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1 习语的文化差异表现及原因
1.1 习俗文化的不同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意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例如:英语中“lucky dog”指幸运的人,若是简单的按字面意思翻译“幸运的狗”,那样就与其本意截然相反了。但从英国人对狗的价值取向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但狗在中国的待遇却截然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或坏事比如“狼心狗肺”、“狗屁不通”、“狗腿子”等。同样的,中文中的“狗仗人势”、“走狗”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也就不能涉及到dog。
另外,英语习语的表达形式非常丰富,习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这样就使得习语的意思更加形象生动。
例如:翻译“ 爱屋及乌”就应译为 love me, love my dog.这里就用到了排偶的修辞手法,即把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并列地排在一起,从而达到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明朗。感染力强的效果。至于在这例习语中,中文意思“爱屋及爱乌”与英文意思中的“爱我及爱我的狗”,意义对应上的差异就归结为中英习俗文化的差异了。
1.2 地域文化
社会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与环境、社会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地理环境中,必然会有特色鲜明的民族个性。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例如: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乍一看,sea(海、海洋)、water(水)似乎和狗都没有联系,但是结合英国的地域文化,英国为岛屿国家,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海在英国人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习语中除狗外,还出现海、水的字眼,所以a sea dog译为“老练的水手”、a water dog 译为“水性好的人”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1.3 历史典故及话寓言故事
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量由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因此我们还要学会从他们的根源上寻找他们真正的含义。
英语中,例如:如:rain cats and dogs源于北欧神话,猫对天气有很大影响,英国水手至今说:“猫尾巴藏大风”。据说,驾暴风雨的巫土化为猫形。狗是风的信号。狗和狼都是暴风雨神奥丁的随从。to rain cats and dogs即to rain heavily/hard,汉译为“下倾盆大雨”。如果我们仅从单词意思本身来翻译就很难理解到其深层含义。
但中文中习语,因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则完全没有与之相对的习语,例如:“鸡鸣狗盗”、“东施效颦”,因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耳熟能详,但在英语国家却因没有类似的事件,不能完全准确的翻译。
2 翻译对策
基本上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狗就是“dog”,“dog”就是狗,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翻译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在翻译习语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要注意理解其文化内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2.1 直译法
直译是既传达原作意义又照顾形式且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全译策略,一般能显出译文与原文较大的形似。换言之,比较容易看出词对词或短语对短语的痕迹。
比如说: 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like a dog trying to catch mice―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狗仗人势A dog bites on the strength of his master’s position.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直译法是翻译习语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仍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
2.2 意译法
意译是传达意译不拘原作形式的全译策略。如果说汉语中的“猪狗不如”worse than a cur or a swine,很多西方读者可能会不理解,因为汉语中的狗大多带贬义,而在西方国家,狗基本都是当宠物养的,是主人的心肝宝贝。在这种情况下,即当直译法无法表达出原文含义,译入语又没有对应表达时,意译就成为了第一选择,否则,读者会不知所言。由于狗在中国文化中的浓厚贬义色彩,许多习语在英语中没有相关联想,汉译英时,多采用意译。
如:狗胆包天monstrous audacity,狗苟蝇营seek personal gain shamelessly,狗屁不通nonsense,狗头军师a good-for-nothing adviser,狗尾续貂make an unworthy continuation of a great work,猪狗不如(狗彘不若)a worthless fellow,狐群狗党(猪朋狗友)a gang of scoundrels
另外,一些英语习语给狗赋予了褒义色彩,或者因为生活习俗和审美差异等对狗进行了设喻,为了避免中国读者的误解,也应使用意译法。如:lucky dog(幸运儿), top dog(头头), war dog(老兵), yellow dog(胆小鬼), go to the dogs(堕落), wake up a sleeping dog(招惹是非)等。
2.3 增译法
增译,即增加式全译,指从原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由于双语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结构以及习惯表达法的差异,翻译中有时会增加补充某些必要的词量来衔接语义,填补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使译文语言更加明确,达到和原文相似的某种修辞效果。增译不是无中生有地随意增加语言单位,而是增加原文中虽无其形但有其意的一些语言单位。这也就是说,增译必须是最小限度的,切不可增加过多而有画蛇添足之感。
有一些习语,其中的形象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对其进行意译又会失去其原有的形象性。此时,就可采用增译法,对习语中的比喻或表达形式在译文中作适当的调整,进行文化补偿,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如:狗尾续貂a dog’s tail joined to sable―a wretched sequel to a fine work; 狗咬吕洞宾snarl and snap at Lv Dongbin(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n Chinese mythology)―wrong a kind-heard person; 狗仗人势like a dog threatening people on the strength of his master’s power―be a bully with the backing of a powerful person.
3 结语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英汉本属两种语言体系,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加上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如此显著,对此造成了两种语言对习语翻译的千差万别。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对来年各种语言的熟练运用和对两种文化的熟练掌握。毫无疑问,只有掌握这两种能力,才能更好的翻译两种语言。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极其语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2月
[5] 王勤玲,《试谈中英文习语中“狗”的翻译》,山西教育学院报,2001年01期
[6] 何慧刚,《英语习语翻译与文化交流》,1996年03期
[7] 孙凯,《关于英语习语的翻译》,2002年02期
[8] 李艳,《汉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及其对策研究》,2001年9月
[9] 李富宁,《英语习语》,1980年
关键词:文化内涵;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
习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和短句。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包含不同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即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修辞,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
一、正确理解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英语习语所反映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
英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使其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点。所以航海业在英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英语词汇产生了大量与航海有关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
Miss the boat 误船--失去机会。
Ships that pass in the night 过夜的船--萍水相逢的人。
(2)习俗
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狗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尤其是英美国家,狗是他们忠诚的朋友,所以他们用狗来比喻人和人的生活。例如: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都有得意的日子。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
(3)宗教
宗教文化是由宗教传说和组成的。英美等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宗教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语言文化领域。例如:a Judas kiss--犹太之吻(比喻背叛行为)。as poor as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4)历史典故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反映在语言上则是在大量词语打上了历史的文化的烙印。例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5)谚语,俗语等
英语谚语体现了英美民族的智慧,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布丁好不好,吃了才知道,即评价人或事物只能凭实际体验,不能凭表象或理论。"Rome was not build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伟业建成非一日之功。
三、习语的翻译
1、在翻译中使用归化法处理语言文字的相通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当代,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活和思想观念都有相似之处。有时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中类似的成语和词组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结构上几乎完全一致,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通性。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表达方法不谋而合之处就很多,例如,"as light as a feather"轻如鸿毛,"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们都可以用归化法,根据其字面意思找到在另一语言中相似或相近的对等习语,比如中文中的"雨后春笋"因英国不产笋,故可借用英语短语like mushroom ,"隔墙有耳"可译为walls have ears ,"杀鸡取卵"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红运"good luck,
2、在翻译中使用异化法处理习语内涵的文化差异性
翻译中的异化法就是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及语言,不仅为后者带来了全新的成分,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
(1)民族心理差异的影响使习语翻译中的异化法成为必然
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导致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文化背景,惟妙惟肖地传递真实的信息。如: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张培基)
又如,"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在西方人的心目中 "lily"(百合花)是"清白"与"贞洁"的象征,因此给百合花再粉饰抹彩当然看作是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2)用异化法翻译带有异域感情的习语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种动植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因为"红蝠"喻"洪福"谐音,与其相关的词汇有"五福齐天""洪福齐天等",而在西方的传说中,蝙蝠是一种丑陋,邪恶的动物,含bat的成语as blind as bat和as good as bat等,在翻译这两个词语时,既要了解蝙蝠所具有的贬义,还要知道蝙蝠喜欢在夜间空中飞翔,故这两个习语分别是"有眼无珠",和"健步如飞"。比如说,"望子成龙"我们就不能简单的译成hope the son to become a dragon。在西方神话中龙是一种形似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巴的凶残怪物,故在西方人的眼里,龙是凶恶的象征,因此该句应译为hope the son to become something,这样才能真实的传达其含义。
四、结语
中西文化处于不断的相互影响,渗透和趋同过程中,入世后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和趋同的广度和深度还会进一步扩展和延伸,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尤其是习语的翻译更是蕴含着独特的民族内涵,因此有效地提高译文的质量,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 商务印书馆,1979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而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喻特定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幽默的跨文化研究,能使人们能更好的掌握其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幽默语言,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 中西方幽默的溯源
幽默(Humou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or”,它在古希腊是一个生理学术语,是指“体液”。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健康及不同的气质类型取决于人体内四种体液的混比例。气质学说在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影响甚大。因此,“humor”的原意是人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所决定的人的思想上、体质、习惯上的倾向、气质、脾性、或一时的心里、情绪。第一个把幽默引入美学领域的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本. 琼生。17世纪末,幽默开始具备了现在的含义;18世纪,以幽默为美学特征的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和以幽默为创作风格的文学家、艺术家已屡见不鲜。当幽默作为美学范畴流行全球的时候,便成为一种智慧与美感的象征。
首次把幽默引入中国的是林语堂先生。“幽默”虽然是外来词,但中国人民的幽默感却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诸子寓言、民间笑话无不包含着幽深的哲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巧智奇思,成为民族幽默感的佐证,如春秋时期的孔子、汉代的东方朔、近代的林语堂先生、钱钟书先生和鲁迅先生等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幽默的智慧和精神。
二、 中西方幽默的不同原因
中西方幽默的不同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引起的。中国人是典型的旨在求安足的内倾型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则是唯求富强的外倾型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随性而张扬,都是各自文化的投影。中国在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势。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势,便形成了重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及方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为了说帮一个人的愚蠢,便着重描写此人说话、做事是如何蠢,使人在读过后,能马上直观地得出结论。而西方文化属于外倾型的海洋文化,主张创新。因而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在幽默中,就体现为利用克制陈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在阅读幽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解曲言,来理解幽默本身。中西方幽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但人们对幽默的喜爱和认同却惊人的相似。
三、 中西方幽默的跨文化对比的特征
总体说幽默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幽默的诠释和运用也不相同。中西方幽默在不同的文化体系的滋养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特征。西方幽默的底蕴深厚,有句话可以将这种情况解释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可以不做个优秀的人,但绝对不可以做个不懂幽默的人。西方幽默大多充满智慧,含蓄而有思想,懂得自嘲,善于用自嘲的方法展示幽默,同时博取对方的亲切感。相比而言,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慢的。中国经历几千年封建体制,人的思想自我约束感很强,顾虑太多,与人交往中更希望展示完美自我,难以自嘲。所以,幽默也是多为针对第三方,简单而直接的多。因此,中西方幽默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
1. 幽默的内容和功用不同
a. 主题
幽默是人类的一种审美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首先在其主题和内容上折射出本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理念。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
b. 社会功能
幽默按其社会功能划分为:否定性幽默(属批判性的,对生活中的缺点和反面现象加以否定)、肯定性幽默(对生活中的优点和正面现象予以肯定)和纯幽默(既不包含肯定,也不包含否定,它只是对日常现象进行富于情趣的反映)。
欧美各国的幽默中单纯娱乐性的纯幽默比重很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纵观流传至今的几百段传统相声,讽刺段子占绝大多数。
2. 对技巧和分寸的把握不同
a. 表现手法
幽默的民族特色在艺术手法上的表现远不如主题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表现的也十分隐蔽、微妙。
中国幽默刻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递进的情趣性。最能显示中国人幽默文化底蕴的幽默形式莫过于相声。相声的四个环节(垫话、瓢把儿、正话和底)对应了幽默结构的四部分。相声从头至尾包含多个“包袱”,使听众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从紧张的期待走向缓和的满足,然后又跨向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
而欧美的幽默小品往往只有一个“包袱”(悬念),喜剧中“包袱”更多一些,但由于喜剧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情节性的要求,运用“包袱”的限制很多。相声则不然,尽管它有一定的情节主线,但从不为死守情节的需要而放弃使用“包袱”的机会;相反,有时还以“包袱”为媒介。巧妙地从一个情节跳跃到与之毫无关联的另一个情节。
冰冷 as cold as ice
雪白 snow-white
轻如鸿毛 as light as a feather
狐狸般狡猾 as cunning as a fox
过牛马般的日子 live like a beast of burden
壮得像头牛 as strong as an ox
然而这种文化重合现象(cultural overlap)在两种语言中极其有限。比喻富含民族文化特征,往往个性多于共性。愈是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运用比喻的形式和内容就会愈丰富多彩。某事物为一个民族所独有,因此很难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找到等值的形式。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而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必然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环境因素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而且它的影响无处不在,也是很难意识到的。人们把环境划分为三个方面: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时间环境。在这三者之中,物理环境对英汉比喻中的喻体的选择影响最大。物理环境包括地理、气候、建筑、家庭房间的布置、装饰等,以及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行为方式。本文着重从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生产生活方式、建筑等几个方面来逐一说明物理环境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英汉比喻取象的影响
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区域的自然面貌特点。我国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水往东流恰恰反映了这一地形走势,古人多以河流作为喻体来表达“哀愁”,“气势恢宏”及时间的一去不返。对于处于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的英国人来说,就很难明白其中的含义。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洋、渔业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英语里表达“船”或“舟”的词汇举不胜举,因而许多比喻都与船和海洋有关就不足为奇了,例如“守口如瓶”即英语的“to be 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未雨绸缪”即“cast/lay/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进退维谷”与“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更是一山一海,对比鲜明,这里的“devil”即“gunwale”(船舷的上缘),是水手用语。中国人说“内行”,英美人则用“to know the ropes”来表示;形容“陷入绝境”,汉语比喻为“山穷水尽”,英语比喻则为“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汉语用“疾风知劲草”或“过五关,斩六将”来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强者,对应的英语表达则说“A good sailor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water is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水手),或“weather the storm”,英语的这种表达方式与航海有关,指的是好水手才能在海上航行时采取措施,安然度险。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使英汉两大民族对同一概念使用了不同的喻体来指代。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物产。例如新鲜事物的大量涌现,英语比喻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汉语则用明喻的表达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来表示。这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的取象“mushroom”和“竹笋”。究其原因,乃是英国的丘陵地形和潮湿的气候很适合于蘑菇的生长;而在中国,一场春雨后,竹林的笋子都争先恐后窜出了地面。所以,英汉比喻中取象就出现了不对等。英国人曾经用“黑莓遍地,俯拾皆是”来表达“多”这一概念,而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比喻则为“多如牛毛”。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中国物产“丝”(silk),它常出现在比喻之中。丝业是中国人发明的,“silk-road”即“丝绸之路”或“丝路”,最初出现在一位来过中国六次的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Richthofen)所著的地理书籍《中国》(1877年)一书中。唐宋时期,丝绸纺织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被广泛用于制作服装与饰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丝的特点是细长洁白,文人墨客常用它来比喻缠绵情愁。如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少游《浣溪纱》
绝塞但惊天似天,流年不忘鬓成丝。(陆游《记梦》)
然而在西方世界,丝绸制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的高雅时髦装束。因为丝绸来自遥远的东方,造价昂贵,也因此丝成为“高贵”“地位”的代名词。“A silk stocking” 用来比喻富人或贵族,身穿丝绸的人通常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在英国文学中,我们很难发现用丝绸做喻体的比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在选择喻体时,深受其环境的影响,总是以自己熟悉的常见的事物作比。英汉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必然影响比喻的使用。
二、气候条件差异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气候条件在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影响人类的思维、概念及语言系统。中国人往往在下第一场春雨时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比喻概念对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因为那里的春天不会下绵绵细雨,而常有暴风雨。因此气候条件不同对英汉比喻的取象有很大的影响。
汉语词“夏”常给人以“赤日炎炎似火烧”这一“夏日可畏”的感觉;而在英国,“summer”却是“最温馨宜人”的季节,它温暖如“春”而不炎热。因而,在英语中“summer”常具有“温和、美好”等意义。如,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把青春比作“夏日朝霞”:youth like summer morn;夏日是“芳香郁馥”的:the summer’s sweet;夏日是“欢乐多彩”的:summer joys;因此,summer是应为自己的光艳而感到骄傲的:three summers’ pride。在这个意义上,“summer”与“春”的载蓄涵义是何其相似。汉语里“秋”常与“悲、凉、伤、愁”连在一起,以“秋”为背景,描写“离愁别绪、烈士悲情”的特别多,且与“秋”字组合者,如“秋风、秋雨、秋色、秋云、秋草、秋河、秋雨、秋韵”等大多赋予了“秋情绪”——“悲凉怨恨”这一载蓄含义。而英语“autumn”却刚刚相反,它不仅没有“秋”的“愁滋味”,而且常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秋语、秋声”也常有欢乐之意。相同季节词,词义却完全相反,不理解两国气候的特点,也就不能理解比喻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看“东风”与“西风”。英国地处西半球,西临大西洋,东面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上徐徐吹来,给大地带来温暖和充沛雨水,给万物带来生机,所以英国人对“西风”很有好感,不理解这一点的中国人,就很难明白雪莱(Shelley)妙笔生花的名作《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中,“西风”是摧毁旧事物,孕育新事物的力量象征。然而中国人崇尚东风,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它是严冬过后春天的向导,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因此中国的诗人和作家们多颂扬东风。例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而西风在中国人眼中的确是令人讨厌的,晏殊的名句“西风凋碧树”则形象地描写了西风萧瑟、草枯叶败、景色凄惨、严冬在即的景色。因而如果西方人了解中国人对东风和西风的特殊的认识和体验,他们便不难理解的“东风压倒西风”的名句。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气候因素便是英国多雾多雨的气候,英国的雨已不是令人烦恼的小事,也不是“季节的客人”,而是家常便饭,因此有“as right as rain”的说法。在英国,下雨是正常的,不下雨反而反常。比喻小的东西也能派上大用场,英语说“small rain lays great dust”;再比如形容困难过后,胜利就会到来,英语说“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类似这样的比喻还有很多,总之,气候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概念系统。
三、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文明体系,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也与他们所处的地域文化和文明体系息息相关。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此人们在运用比喻表达思想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各自物质生产活动的痕迹。例如中国人要表达“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某事”时,会用“趁热打铁”这一表达方式,这与英语中的“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最初无疑都出自铁匠之口;而英美农民和渔民、船夫又根据自身经验分别创造了同义谚语: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和hoist sail while the wind is fair,由此可见语言中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痕迹。再看在英语习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马”(horse),英美人在表扬某人工作卖力时会说“He works like a horse”,因为他们早期用马耕地;而中国人则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他有一股牛劲儿”等,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以牛耕为主,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人们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依附在土地上,土地与蓄养的动物常作为喻体使用;而在英国,海洋、渔业、造船、海运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所联想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例如中国人说“挥金如土”,英语比喻则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中国人说“牛饮”,英语比喻则为“drink like a fish”;当有人在恋爱中失意时,常常有朋友会安慰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而英美人则用:“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汉语比喻“易如反掌”在英语中的一种等效取象为“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像从圆木上掉下来一样容易)”,这一比喻的取象来自于美国人民的生产活动。美国中西部开发时期,许多美国人纷纷从内地涌向中西部,在那里砍伐树木,开垦土地,走在被砍倒的圆木上极容易掉下来,因此美国人用“as easy as falling off a log”来比喻做事极为容易。总之,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语言,语言植根于民族之中,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折射并窥见的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而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髓,往往都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四、建筑方面的差异影响英汉比喻的取象
建筑的风格、物理结构及其内部设计的风格都会受它所存在的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活动方式。例如,中国人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相当于英美人所说的“fish begin to stink at the head”,但对于不懂“上梁”与“下梁”的外国人来说恐怕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梁”是中国人建造房屋常用的一种木头,也因此而产生了不少的比喻。例如形容起重要作用的人,汉语常说“栋梁之才”、“顶梁柱”、“台柱”等,而英语中与此相对应的取象却是“salt(盐)”,如“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这种说法与建筑毫无关系,而是源自《圣经.马太福音》。再看一下建筑的风格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中国的四合院代表着主次分明,渗透着等级差异;而西方林立的高楼则代表着直截了当,坦诚直率。
总之,人们按照自己的文化塑造了周围的物理环境,环境反过来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因为环境所处的文化不同,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对行为的制约也自然因文化不同而迥然有异。因此,研究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的物理环境及其相适应的文化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课题。
比喻是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艺术手段,是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善譬的惠施就对比喻的作用做了这样的论述:“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他的《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致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理解。”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以及英汉民族文化的个性,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比喻,有的取象各异却是等效的,有的取象相同意义却大相径庭,有的由于两个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而造成比喻的不对应而出现空缺项,还有极少数比喻则因取象与喻义都趋向一致而出现文化重合现象。文化差异对英汉比喻取象的影响不可低估。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很重要也很有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物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1994.
[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 廖文丽.比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关键词:族群;族群与族群饮食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14-01
1.族群与族群饮食文化
族群(Ethnic group / ethnicity),是指一群人,他们认为彼此共享了相同的祖先、血缘、外貌、历史、文化、习俗、语言、地域、宗教、生活习惯与国家体验等,因此形成一个共同的群体。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演变,最新的看法认为民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历史以及发展的空间环境不同,民族就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存在。我们可以说,民族是族群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成因以及发展的种种差异,族群不仅在地域上有区别,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上也有着差异,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的基点。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族群有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的族群饮食文化汇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体系。族群之间的差异也在族群的饮食文化当中得以体现,不同地区的饮食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重庆四川地区喜好吃辣,上海江苏等地喜好吃甜食。
饮食文化跟地域的关系是很明显的。我国一共有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其中川菜跟粤菜尤为出名。川菜,顾名思义,是以四川地区菜谱为主。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是在"味"上下功夫,川菜的口味以麻辣著称,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四川人性格火爆,热辣直爽,饮食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同时在地缘上来讲,四川位于四川盆地,气候湿热,日照少,麻辣的食物有助于帮助人们排除湿气,利于身体健康。粤菜,也称为广东菜。粤菜的特点是味美色鲜,种类繁多。广东地处我国的东南沿海,交通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处于东西文化、南北文化、大陆与海洋文化的交汇路口让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粤菜种类也因此繁多。同时,粤菜的原料千奇百怪,这也跟广东人善于冒险、敢于为天下先的精神传统有关。四川和广东不同的地缘和历史背景,造就了两地各异的饮食菜系,所体现的就是族群饮食文化与族群的发展关系。
2.饮食文化研究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传统的观念看来,翻译只是两种语言单纯的转换,而忽视了当中的文化翻译的问题。但当我们谈到翻译又往往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因此如果在翻译时不能同时对语言和文化进行双重翻译,就不能发挥翻译作为桥梁的真正作用。文化不像是货币,可以轻易地转换,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难题。因此我们从饮食文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手进行研究,找出这类翻译中常犯的错误,并总结了一些翻译方法。中国人讲究"吃",富含美好寓意的菜名更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菜名就是我国文化一定程度上的体现,菜名是外国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恰当的翻译能让外国人加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菜名本身就具有其文化价值,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最大程度地保留。但是当今对于中国菜谱的翻译参差不齐,如何更加贴切地翻译,让其最大程度地传播中国文化以达到语言的共通,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一些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2.1由于中华文化含蓄的特点以及人们在求取菜名时讲求美好的寓意,我国的菜谱就具有很大的不可译性,很难从其名字上判断出到底这道菜的原料。例如"龙凤呈祥",龙和凤都是中国神话当中虚拟的,并非真实存在,所以如果我们直接翻译成"the Dragon and the Phoenix "的话很是让人困惑,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直接翻译出其食材,译为"Snake and Chicken Soup"。当面对这类难以直接翻译的菜名时,我们就对其进行改写,把其中主要的原料直接翻译出来。翻译的三大原则为"信、达、雅",即 "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翻译的目的是在转换不同的语言的同时进行跨文化的交际,所以首要的就是实现"信"跟"达",再在此基础上追求翻译的"雅"。
2.2由于中外文化、宗教方面的差异,菜名翻译不当可能会引起外国人的不满和质疑,导致不必要的误会。例如 "玉兔馒头"(Rabbit-shaped Mantou),只是把馒头做成兔子的形状而并不是真的是兔子肉做的馒头,因此如果直译成"Rabbit Mantou",就很容易让人误会,产生不好的印象。某些宗教里是有一些饮食上的禁忌的,例如,伊斯兰教徒不能吃猪肉。因此在翻译这类菜谱的时候应该翻译准确,这既是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更是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例如"京酱肉丝",应该翻译称为 "Sauteed Shredded Pork in Sweet Bean Sauce"。
2.3比起翻译,文化的传播更为重要。汉语如今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因此我们在进行饮食翻译时不要过分地追求用英文单词去进行翻译,可以适当地直接用汉语拼音进行音译,这样既能达到到翻译的目的又能对汉语进行传播推广。如"豆腐"直译为"tofu"。糍粑,是湖北土家族苗族地区传统的食物,常见于当地食谱。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糍粑,就可以译为"cí bā( cooked glutinous rice pounded into paste)"。北京烤鸭颇具盛名,其中以全聚德的烤鸭尤为出名,在翻译时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特点,就译为"Beijing Roast Duck"or"Quan jude Roast Duck"。我们对这些菜名进行汉语音译让其极具中国特色,既能让外国人理解其含义,又很好地宣传中国文化。
2.4中国的很多菜名都是源之于历史典故人物或是地域名称,在翻译这类菜名时应予以保留,因此可以采用音译加英语注解的方式。例如著名的"东坡肉"就音译为"Dong Po Pork","老北京豆酱"翻译成"Traditional Beijing Bean Paste",这样就体现出其中的历史渊源;"元宵"既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又代指元宵节当天吃的食物,译为 "Yuan Xiao",英语注明为"Glutinous Rice Balls for Lantern Festival"。汉语音译加上英语注解的方式是很好的文化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严复《天演论》。
[2]《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北京市商务局。
关键词:创业教育;区域商业文化;温州
作者简介:马德龙(1979-),男,山东金乡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基于温州区域资源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Y201018651)和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温州资源的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CG29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马德龙。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81-03
一、区域商业文化的含义
商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区域,由于历史习惯、文化氛围和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商业文化,即区域商业文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有资源、科技、劳动力等“硬实力”的运用,而且还需要有优越的商业文化这个“软实力”的支撑。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1]相对说,“硬实力”是可以通过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倾斜迅速提升的,而“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靠投入的增多和政策的倾斜。
区域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创业文化,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创业氛围是浓厚还是淡漠,是衡量这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标志。一般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人们的致富欲望、风险观念、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内容。创业文化是一种环境文化,它可以形成一种商业氛围,有很强的渗透性,对被氛围覆盖的每个人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创业者可以感知这种氛围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并萌生创业意识和动机,进而产生创业行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要与市场经济相一致,即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习惯了遇到问题找政府、找官员思维方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和在市场中解决问题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譬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优良的人文传统,但有些文化传统不太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就全国来说,当前最需要克服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
二、温州商业文化的内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浙南闽北的商业中心,在漫长的经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商业文化。关于温州商业文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即永嘉学派提倡的事功、注重实用,反对空谈的“义利”思想,这种思想是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近3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温州人又在实践中发展了这一思想,并形成了著名的“温州模式”,可以说温州模式是温州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而温州模式的核心就是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在温州,无论是对企业家还是对温州创业群体进行梳理和总结,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创业集体,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事例都深刻体现着温州人浓厚的创业精神。
温州商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涵盖了经商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与温州的资源禀赋相关联。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但温州自古在农业方面就没有出现过繁荣,主要是温州的农业资源十分匮乏。“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状况,使得温州人不得不到处奔走,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来维持生存,如“弹棉花”、“理发”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由此形成了温州人的经商意识。这种经商意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温州人捕捉商机、艰苦创业的身影。在温州,人人谈创业,人人谈致富,由此形成了“重商主义”文化。在这种“重商主义”文化氛围中,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形成全民创业的局面。可以说,温州人的创业欲望是他们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是温州企业诞生与发展壮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二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主要在于温州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温州人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创新意识的高度概括。温州人在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时,只是看实践中需要不需要,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需要的而且又能做通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温州永嘉县的李云河开创了“”的先河;“胆大包天”是温州人王均瑶的创举;温州人金忠苏包雁荡山、季展敏包楠溪江开发旅游风景区;几个温州农民可以到黑龙江承包下建三江农场的6.7万亩粮田;甚至温州人范鸣强还承包了天安门城楼开“马列书店”;最绝的是温州商业人物彭星邀请克林顿为法派形象代言人。目前,温州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正逐渐成为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温州企业家又在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争取把温州企业做强做大。
三是温州人四海为家的流动性品格。资源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资源流动可以促进资源优化整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温州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中冒险、开拓、自由漂流、四海为家的潜能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开拓创业。“温州人在流动和移民过程中,具有区隔和逾越这两重性,一方面温州人总是聚集在一块,与当地社会存在一定的隔离,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需求超越地域界限的行动模式和认识观念。”[2]
四是温州人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市场经济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腻,同时也使合作越来越密切,要求人们具有合作意识。合作意识能够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商业活动中,温州人很“抱团”,即团结合作。但早期温州人合作团队,往往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在近期才逐渐地开放起来。
五是温州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和移民文化。近些年,温州市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引进人才,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外来人员(新温州人)有300万,所以温州将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同时形成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的特点就是拥有“杂交优势”,来自不同文化、经历背景的人集聚温州,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有利于经济开放体系的形成。
三、区域商业文化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一)基于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逐渐地开展起来,有些高校还比较活跃。但是,从总体上说,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就业而被动创业或生存型创业,这充分说明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缺乏。[3]究其原因,我们以为主要是缺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因此,坐落在温州的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温州商业文化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把它提炼和融合于教育资源中,通过创业教育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浓厚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精神是温州商业文化重要内容,创业教育必须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第一、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可以这么说,没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坎坷,因此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非常重要。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充分认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虽然市场竞争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残酷,有成功也有失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第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懂得创业成功不仅能使自己就业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题。第四、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如在半小时的露天军训动员会上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晕倒,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改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除正常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外,要加强耐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创业做好身体准备。
2.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的品格,在创业教育中要突出这方面教育内容。第一、要学习温州人白手起家创大业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敢冒风险的创业者。敢于创业才有成功的希望,墨守陈规、望而生畏永远没有希望。第二、要学习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养高职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所学专业、市场机会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社会财富,个人价值才会得到体现。第三、培养大学生善于创业的能力。“敢”与“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魄力,然而仅仅具有“敢”与“先”的精神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善于创业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只有把这些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这些能力与专业教育有直接联系,所以我们必须把专业办好。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极端者专横跋扈,所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重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才能成功,所以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团队创业能力。大量数据表明,超过2/3的新企业是由在一起密切工作的创业者团队所创建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项针对高成长企业的调查显示,其中有83%是属于团队创业的形态,证明了团队创业型企业的成长速度高于单人创业形态。[4]团队创业包括了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样让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创业的整体性。
4.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务实又是温州商业文化的一大特点。温州人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重视温州人的务实精神。第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大学生也要学习专业理论,但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此要设计好专业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不断改革专业培养计划,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符合实际;第二、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资本,依托专业技能来创业,成功的机率会更高。第三、要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成功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特征、学习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第四、要解读学生创业政策,让学生掌握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增强创业欲望。第五、要建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学生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把学习、实训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学生的工作也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二)创业教育促进区域商业文化的发展
商业文化对创业教育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创业教育对商业文化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商业文化保存传递、传播交流、创造和更新。[5]区域商业文化是后天习惯得来的,它无法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那么,教育无疑是保存和传递商业文化的最佳手段。首先,温州商业文化是在受到生存环境限制和经过商业实践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本土化特色,将其应用于创业教育,是为了将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也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优秀文化。其次,创业教育即使有丰富的温州商业文化作为内容,也还是需要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来引领。那么,在理念引进的同时,中国创业教育不是在被动接受,而是经过交流进行扬弃,去劣存优,加以吸收。第三,最重要的是创业教育有创造和更新商业文化的功能。将国外先进的创业文化通过教育进行融合,这是一种区域商业文化内容上的更新;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它体现更多的是实践性创业,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紧跟市场,掌握商业讯息,这对区域商业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源同根,强调首创精神,培育的是具有创新和创造精神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行为,创新观念和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区域商业文化的优化。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
[2]袁亚平.世上温州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3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巅峰时期,当属郑和下西洋时代。当年他七下西洋,一切本着开展平等贸易,从未对他国构成任何的威胁,带去中国人的友好情谊,堪称人类历史上首次伟大的和平之旅。
驻足21世纪初,武汉一位女记者范春歌再次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四下西洋,追寻600年前先祖留在18国的遗踪。
不能忽略的海洋文明史
2000年,《武汉晚报》选择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追访选题。重走郑和路就是为了唤起世人对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史的关注,进而思考人类文明的走向。人选自然落在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身上。她曾以独行中国万里陆疆、三赴、登上南极扬名新闻界。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向世界展示了明朝的强盛,促进了中国与海外的友好交往,直到今天散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一提起郑和都引以为自豪。但对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后人并不是十分了解。当然因素很多,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记录非常少,以致后人研究郑和难度很大;另外历史学家了解的都不多,一般人了解的就更少。” 范春歌说:“我原以为只有我在关注,因为郑和是中国人,当我在找资料的时候,才知道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在1998年就走过并做过郑和的选题;英国探险家也在我出发那年,一个人驾着一条小船沿着郑和的航线一直到达非洲。郑和既不是美国人,又不是欧洲人,为什么西方人会关注这段历史?这让我们很脸红,我们说自己没有魄力、眼光和视野去做麦哲伦和哥伦布,但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做我们自己的探险家、我们历史上的人物?既然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士都在研究探访郑和遗迹,我们为什么保持沉默?”
于是范春歌决定重走郑和航海路。2000年7月11日,也就是郑和下西洋595周年纪念日那天,范春歌在同月同日、同一地点――江苏太仓刘家港,循着当年郑和航海的路线出发。
“共享太平”并非虚言
范春歌乘飞机坐轮船一路追寻郑和,到处能看到“和平遗产”。
在马六甲历史博物馆,一幅幅油画再现当年西方人登陆马六甲的情景。登陆者手持火把、刀剑,以征服者姿态面对土著。画作并非虚构,马六甲的炮台、碉堡遗迹呼应了画中场景。油画中,有两幅是中马史,画面上身穿朝服的郑和率使节会晤苏丹。一侧,礼品堆积如山。郑和面容祥和,画面友好亲善。强烈的对比下,战争与和平,一目了然。据记载:暹罗欲攻打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求救中国。皇帝朱棣让郑和带信给暹罗国王,劝他收兵。朱棣应马来西亚请求,颁赐镇国碑并题诗其上,该碑文收录在《永乐实录》中。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竖碑该地。
在印度科钦,古时称科枝国,中国番属国之一。1405年,郑和登陆科枝国时,带来永乐皇帝应科枝国王请求撰写的“勒石封山”碑文:“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据史料:郑和船队携带大批能工巧匠,沿途传播中国先进生产技术。先进技术在科钦岛上的一块石碑中得到验证――“中国渔网大约于公元1350年至1450年从中国传至科钦。”科钦人告诉范春歌,“中国渔网的传入使大海成为我们的银行。”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藏有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在锡兰(斯里兰卡)立下的“布施碑”。碑文由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写成:金一千钱,银五千钱,各色丝绢五十匹,织金宝幡四对,古铜香炉五对,金莲花六对,香油二千五百觞……3种文字让范春歌意识到,“中国对印度半岛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不同信仰和文化是一视同仁的。”
南非的友好礼物
范春歌一路求解。郑和是否到过好望角?《瀛涯胜览》《星槎胜览》没有记载,但有一句模糊言语“去中华绝远”。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推测:“1420年,有一条中国船横越印度洋,通过迪布角外的男岛、女岛绕过好望角,向西和西南方向连续航行2000海里,40天后又回到迪布角。”郑和航海图研究专家朱鉴秋认为,1420年的船队非郑和莫属。
没有想到范春歌在南非驻中国使馆办签证时,使馆人员霍杰士告知她南非国会档案馆藏有中国古地图,它绘出了非洲大陆。亦是航海爱好者的霍杰士对郑和到过好望角深信不疑。霍杰士一说,范春歌如同发现新大陆。霍杰士帮范春歌联系到了南非史学家贝利。在南非,贝利让范春歌在电脑上看到了绘在丝绢上用篆体汉字写就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它长180厘米、宽145厘米,清晰地绘出亚非全貌,世界尽头恰是好望角。贝利告诉范春歌该图传奇。1402年由中国人金士衡绘制,李茂考订,李荟校对,由权近补充朝鲜及日本部分。完成后,由一朝鲜使者带回国,日本侵朝时又被掳掠到日本,现秘藏日本某大学。南非国民议会议长访日时得到这件复制品。范春歌当时很激动,“这张图的出现,意味着比国际公认的1497年欧洲航海家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早了近一个世纪。这么说世界航海史要重写了!”贝利承认“数百年来,中国人远航的光芒一直被欧洲航海家所掩盖。”他将李约瑟的推测推进一步:“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接下来的问题是,郑和船队初航是1405年,1402年的海图说明第一个绕过好望角的并非郑和。那是谁?贝利笑答:“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之后,贝利满足了范春歌将地图复制品带走之愿。他交给她时说:“这是南非带给友好的中国人的礼物。”
马尔代夫激动的泪
马尔代夫是郑和下西洋途经之地,也是范春歌行程的最后一站。当年随同郑和下西洋的费信记载,船队从斯里兰卡到“溜山国”(马尔代夫)顺风行驶了7个昼夜,而6个世纪后的9月27日这天,范春歌从斯里兰卡飞到此地仅用了50分钟航程。
飞机是在一个四面环海的小岛上降落的,这是机场岛。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建在另一座岛上,因此范春歌一下飞机就乘坐岛上的机动船开始“漂海”,约10分钟航程就登临了马累岛,仅用20分钟就走遍了这个袖珍国都。
岛的四周泊满装载货物的渔船,环岛公路上喇叭声声,一片繁忙。她在密密匝匝的商栈中发现了许多来自祖国的日用消费品,尤其是中国的儿童服装、玩具、室内洁具器皿等,在这里很有市场。
在马尔代夫整整一天,范春歌没有遇到一位中国人。就在第二天她到机场候机准备返回斯里兰卡时,发现了一个穿着白色中山服的中国人,她赶紧叫住了他。他的一番故事让范春歌落了泪。
这是一位来自中国山东的厨师,经人搭线到马尔代夫机场做为期两年的餐饮主厨,现已来了一年整,是住在这个岛国的唯一的中国人,白天在机场岛上班,晚上搭船回首都马累岛住宿,工作非常辛苦。范春歌和他聊起了当时正在举行的奥运会,一提这事厨师激动了,机场有电视转播,每天都有来马打工的外籍人员聚在屏幕前收看,中国队的金牌长时间排行第二,让他非常自豪,可是也有少数外籍工人对中国冷嘲热讽,他的英语不行,没办法和他们理论,于是捋起袖子和他们打了一架。为此,老板训了他一顿,威胁说要炒他的鱿鱼。这位山东大汉说:“我不能容忍别人侮辱我的祖国。以前在国内不太懂祖国的含义,到了异国他乡,中国对我来讲就像亲娘老子,想得很。”
关键词: 文化意象诗歌翻译《天净沙・秋思》
一、引言
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但是文化意象在以翻译的形式从一国语言中转换到另一国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传递既是难题,又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文化意象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
何谓意象?《文心雕龙・神思》里的“窥意象而运斤”,是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里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20世纪的庞德则给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谢天振先生则给出了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解释: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词性中的形象或喻体等,悠久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积淀,都是构成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原因。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是诗的灵魂,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如酒、月、柳、松、竹、梅、水、芙蓉、梅、大雁等。诗歌意象的组合和表达各有千秋。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的意合特点,意象与意象之间亦可以直接拼合,这与西方电影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出一辙,观众根据自身的感觉、经验和审美能力去补充完善。
三、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写羁旅游子思乡的佳作,作者以巧妙的构思摩画出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郊夕照图,将人在天涯的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十二个意象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平凡朴实之物,作者将这些精选出来的孤立的景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派萧瑟而黯淡的画面便随之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意境悠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的译文:
TUNE TO“Sky-clear Sand”AUTUMN THOUGHT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评判上文的两种翻译,我们只能说哪一种翻译更合适。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才创作出来的。对于诗词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跨越字面义才能抵其达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字面义,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跨越。首先看“枯藤”一词,两个译者分别用了“withered vines”和“dry vine”,因为withered有枯萎、萎缩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withered的用词更能表示出秋冬季节树木凋零的意味。“小桥”一词,丁译的“narrow bridge”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没有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因为narrow在英语中是狭窄的意思,用在这儿给人狭窄急促的感觉。再如“人家”一词,丁译译成“a few houses”,显得有些僵硬,倒不如cottages更有诗意,更加能融入原诗的语境。再如“古道”和“断肠人”,这类词都是古汉语有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概念,“古道”用“ancient road”给人一种宏大史诗的感觉,用在这儿不是很合适,因为此诗描述的是一副古朴的、萧瑟的乡村画面,因此worn path更合适,也更具体化。再看“瘦马”,英语中表示马的词很多,horse是最普通、最没有特性的一个,nag意为老马,所以更贴近原文。再看“断肠”一词,lovesick意为害了相思病,通常是指情人之间的相思,而此诗此处并没有这种意思,原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情怀,因此用“breaking heart”更好。“天涯”的译文,丁译为“at the end of the world”,Schlepp译为“at sky’s edge”,丁译的用词表示在世界的末端,而Schlepp用的edge“边缘”一词更能表示人心理情感上的距离。
四、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规约性
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而有所区别,因此,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虽然语言不同,但各民族所面对的世界大部分是一致或相似的,那么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所反映出的思维内容主题应该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文化的共性。也就是说,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尺度,如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对各个民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人类思维的超时空特性同样决定了文化的普遍性。统一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普遍性是跨语言、跨文化翻译活动的基础和根源。
再来看民族规约性,人类既有共性的主流文化,更存在千差万别的次文化。文化的民族规约性使翻译成为一种必需。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西方人则直接明了;中国思维呈螺旋型,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型,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强调合作,讲究集体主义,西方人则注重竞争,讲究个人主义。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中国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汉文化的这种特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性质是分不开的。汉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大陆农耕文化具有固守本土、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稳定而颇具内倾性的文化特征。西方文化可被归纳为外倾性的海洋文化。英语民族的祖先生存的环境变幻不定,非常恶劣,除了与自然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须不断地向外探索、扩张,以满足其生存的需求与内在的不足。
五、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三种处理方法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语际之间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意象表现为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文化意象空缺,对他们恰当地处理可以保证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奈达曾提出“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强调译文“不但信息内容对等,且尽可能形式对等”。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文化意象的三种处理方式。
1.直译加注解
这是诗歌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的最常见方式。这既实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需要,又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那些文化色彩浓重、对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的意象。比如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花里。”这其中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注解才能使读者理解。关于加注,有人认为会造成译文的冗长,因此不太提倡,但也有译者认为这种方法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是必要的。
2.意象的替换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提到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问题,并提出要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有些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是空缺的,并且它所传递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有着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诗歌的翻译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我们便会使用意象的替换这种方法。文化意象替换也有它的缺点,读者会因此了解不到源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及其引申意,但是如果意象替换得恰当,我们便能找到目的语中读者熟悉的意象传达原诗歌意象的含义,读者也许更容易感悟和体会诗歌中抽象而深刻的内涵。
3.不译或减译
当汉语中某些意象在形式上重复且不那么重要时,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语言的简洁,译者也可适当省略其中一些意象的翻译。例如“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一句,如果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全部翻译过来,译文必然显得拖沓冗长,反而会使译文读者觉得模糊不解,因此译者可以只翻译句中中外读者都能理解的“羞花”一词就可以了。另外,当一些文化意象的传达可能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解释说明时,并且所解释的文化意象又并非那么重要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不译或减译的方法来处理。
六、结语
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绝对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传达原作和源语国的文化意象。翻译好一首诗绝非易事,处理好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更是难上加难,如能在翻译中达到最佳近似度,就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读者对文化之间交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我们要在对西方文化及文化意象深刻全面了解的同时做好诗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建中.翻译与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