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20 11:3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 环境要素 影响 研究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话题,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激增,很多大中型城市陷入了严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能源匮乏等恶性循环中。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复苏,工业能源消耗巨大,废水、废气的乱排放现象严重,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城市生态安全。

1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1.1 城市生态安全的介绍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对于生态安全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并且考验着区域生态环境是否有足够能力抑制重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土地、水资源、大气污染、生物安全等,当区域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时,就说明当地的生态是安全的。

1.2 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及其环境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危机逐步呈现出来,例如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城市建筑密集,出现的严重的热岛效应,现在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等,这些生态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切身利益,所以,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2 环境要素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表现

2.1 自然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1)非农用建设用地增多。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用地和工厂用地等不断增加,很多城市在前期规划时,没有结合当地情况,缺乏设计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并且,随着房价的日益增长,给外来务工人员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2)水资源的匾乏。我国局部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造成水资源紧张,加上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节水设备不完善等因素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使用率低。

2.2 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管理方法不到位,考核指标不明确,加上地方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监管力度与法律法规不协调,产生较大的实施阻力。

2.3 尾气的大量排放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加重了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影响人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影响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

2.4 城市中的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城市中,大量的流浪动物影响着城市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很多城市对于流浪动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安全。

2.5 人为因素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水资源浪费、工厂排污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态安全。

3 防范措施与对策

3.1 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

改变传统的防治观念,加强预防工作,加大整治污染源力度。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排污能力,将排污量降到最小。强化群众的环保理念,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市场出现了各类环保产品,如生态厕所、节水淋浴等节能产品,可以大力推广和普及。对于工业污染,企业内部必须加强排污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设备的排污能力达到最优。

3.2 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规划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二、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并逐渐向生态经济方向发展。生态经济能够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初期,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物协调统一,保存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

3.3 完善立法,加强管理力度

相关部门应结合城市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执法程序,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对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企业和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大力施行赏罚制度,进行责任分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或个人,对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到有章可循,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及时解决。

3.4 引入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目前用得较多的是生态承载力分析方法,最新的方法是生态足迹法。利用生态足迹法可直接分析某城市在给定时间内占用的地球生物生产率的数量,通过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消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能源的比较,判断该城市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其生态系统是否安全。同时应该注意城市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在作评价的时候应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指标,不同的城市的具体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3.5 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来自人口的压力,但人口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完善系统的人口管理体系,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外来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外来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一些贫困地区深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教材中,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保的社会氛围,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4 结语

解决城市生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复杂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解决城市生态安全问题,需要我们提高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政府方面应加大整治力度,狠抓落实,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达到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朝蓉,孙永玉,朱清科,叶文.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8).

第2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99-03

Abstract: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scenic spot is the key of sustainable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rea.In the planning of a scenic spot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reason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cenic spots should be take into account,to avoid excessive development,resulting in destruction of scenic ecological safety.Karst landform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eastern Yunnan Provence,formed a unique scenery of Karst, Puzhehei tourism spot is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but because of Karst area ecological fragile and easily damaged,so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Puzhehei tourism spot,we should analysis its ecological security situation,so we can harvest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cenic spot;Ecological safety;AHP

对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似乎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但是人们往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的开发不仅导致其原来的面貌遭到破坏,长此以往,旅游业也失去了竞争的优势,不仅经济得不到发展,生活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规划先行、分析先行,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适当开发,取得经济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一、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与过程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二)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针对旅游区生态安全评价,大多是都是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测定,如陈菁等[1]对湄洲岛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与生态安全耦合研究中,便从社会层面的人口、环境和经济层面进行指标构建;周国海[2]对武陵源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则从自然、经济和社会层面构建了22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根据指标选取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以及代表性原则,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本文构建了如下指标体系(见表1)。

(三)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过程

通过专家评价,对两两元素进行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构造按照两两元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见表2)(该比例标度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提出),然后计算相对权重并且进行一致性检验。要研究某一地区的生态安全时除了有研究区的原始数据、各项指标的权重,还需要有每一项指标的标准值(也称为阈值)。针对指标存在正指标和负指标的情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3]计算各项指标的安全指数:设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S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基准值,P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则:

1.正安全趋向性指标:当Xi≥Si,则Pi=1;当Xi

2.负安全趋向性指标:当Xi≤Si,则Pi=1;当Xi>Si,则Pi=Si/Xi。

二、丘北普者黑景区生态安全现状

(一)丘北普者黑景区生态安全定性描述

丘北普者黑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峰林洼地”是其主要的旅游景观,喀斯特地区又是生态安全较为脆弱的地区,从普者黑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以来,游客人数不断增多,景区内外围都承载了较大的生态安全压力。目前从调研的状况来看,普者黑景区还处在安全承载范围之内,但是在旅游的高峰期游客体验在不断的下降,也有不少游客反映普者黑景区的开发速度过快,与游客期待的和谐、自然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丘北普者黑景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

1.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笔者采访了20余位从事旅游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研究的学者及专家,邀请他们对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两两相关因素重要性程度进行评判,综合得到的数据结果,构造出如下判断矩阵:

自然系统构建出的矩阵:

经济系统构建出的矩阵:

社会系统构建出的矩阵:

2.由判断矩阵,在matlab中进行运算,[4]得出了相关的指标权重(见表3):

(三)丘北普者黑景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结果

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普者黑景区生态安全的总得分为0.6045分,但是在具体的每个系统内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系统内,得分为0.74(0.2467*3),经济系统得分为0.6492(0.2164*3),社会系统得分为0.4243(0.1414*3)(本文认为三个系统对于生态安全的贡献比例应一致,所以三大系统各占总分的1/3)。根据相关研究,给定出了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层级划分(见表4)。

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分析,可以认为普者黑景区现在处于生态安全较好的阶段,但是靠近一般,说明普者黑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存在或大或小的一些问题,要引起充分重视;具体到每一个系统层内,自然系统得分高于经济系统得分高于社会系统得分,这说明在丘北普者黑景区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还处于较为和谐的状态,尤其是自然系统较为良好,表明丘北普者黑景区的开发还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其自然状态。但是社会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说明在丘北普者黑景区发展的过程中,外围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针对丘北普者黑景区生态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管理者应该加强宏观引导作用

当地政府尤其是旅游监管部门要注重对景区的管理,包括对景区污染的处理、对旅游旺季人员的控制、对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的维护、对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规范、对景区游客的合理引导等,这些都是实现景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景区内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维护景区生态安全

旅游从业人员很大程度上能够对游客起到引导作用,但这也要求旅游从业人员首先自己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应当树立起对于生态环境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在给旅客带来快乐体验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劝阻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三)游客应当树立起较强的环境责任观

游客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起着无比重要的影响,很多游客在旅行的过程中不注重环保意识,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比比皆是,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足为奇,这些都是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积月累将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在旅行的过程中做一名文明游客。

第3篇

关键词: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51-04

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1]。生态安全研究涉及从种群至全球等各种尺度,可以从国家、区域及行业等三个层面来进行,其具体内容包括生态安全测度评价、监控、预警、调控、维护与管理等内容,其中生态安全测度是最为基础的关键性工作[2]。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近年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1)旅游地生态安全因子的筛选与计量;(2)旅游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3)旅游地生态安全区内外影响程度;(4)旅游地关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等等。近年来,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方法代表性的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态承载力概念体系测评法、生态足迹法等等。目前尚未见到对各类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综合比较的研究文献。本文拟对比分析上述几种代表性方法,以期考量各类方法在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中的具体适用场景,进而为科学全面评价各类旅游地生态安全提供些许借鉴。

一、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的特殊性

旅游地生态系统从自然生态要素上看,和其他地域空间一样,其生态安全测度内容主要包括:(1)水体安全,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等各类水体;(2)森林和草场、湿地等生态空间的安全;(3)大气安全,大气健康气体含量及结构;(4)地表安全,包括地表性状稳定、各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等等。与其他类型区域生态环境一样,旅游地生态安全受到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法规、开发技术、管理体制等的综合影响。

此外,旅游地作为一种休闲观光类生态地域,其生态机理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生态风险时空的非均衡性。旅游者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一方面,绝大部分旅游地旅游者人流及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时间差异性必须考虑;另一方面,在旅游地不同功能分区中,游客的活动性质、消费类型、停留时间等均不相同,核心景观、游乐区、服务区等生态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测度时要考虑旅游者生态消费的空间非均衡性。

2.生态威胁因素的特殊性。旅游地生态不安全的主要诱因是旅行空间尺度不等的外来人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其在旅游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成为旅游地生态安全的威胁因子,这其中还需考虑生态风险具有弹性,因为旅游地生态风险直接受旅游开发方式、旅游活动性质、旅游管理等影响,相应地,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管理水平、旅游地社区可能的响应方式都需被视为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3.生态安全内涵的独特性。基于旅游地主体功能是为了满足游客观光休闲游憩的需求,对其生态安全测度不能只重视旅游地显性生态因子,还应重视直接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等非污染性的隐性生态影响因子,如景观美感度、开展旅游活动的生态适宜度(如河流两岸及河床地形、水位改变可能对漂流活动的体验影响)等等。

正是因为旅游地生态安全具有上述特点,在对其生态安全测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二、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方法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测度,从各测评方法的立足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1)从生态系统中各生态要素与标准状态的差距来测评;(2)从旅游地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及稳定度来测评;(3)从现有容量与旅游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或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来测评。

(一)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着眼于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测评,该方法依照系统思想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评价,再对关键旅游生态安全影响因子进行测量,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其关键[3]。

1.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着眼于整个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各个自然关键因子,属于多因子小综合评价法,其过程为:(1)分析旅游地生态安全变化规律,建立表征各生态安全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2)确定评价标准;(3)建立评价函数曲线;(4)根据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5)将各因子的变化值综合,得出生态安全测度值。

其代表性的模型为:

ΔE=(Ehi-Egi)×Wi

式中,ΔE为旅游开发前后生态安全变化值;Ehi为开发后因子的质量指标;Egi为开发前因子的质量指标;Wi为i因子的权重。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的信息基础是人们对每一层次生态因子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过程为:(1)建立层次结构,分目标、准则、指标、要素层;(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中,人们常采用P-S-R模型同时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先从层次结构的角度分析旅游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然后再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旅游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内部功能关系的影响,最后再从层次与功能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评价旅游活动对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

其代表性的模型为:

P=C/Cs

P= Pij=Cij /Csij

式中,P为旅游地生态安全度;C为实测值(或预测值);Cs 为标准值;i为第i个生态要素;n为生态要素总数;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m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生态因子总数;C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实测值(或预测值);Cs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标准值;P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安全指数;Wij为第i生态要素中的第j生态因子的权重。

此外,为克服单一数学模型存在的缺陷,在综合各方法优点的基础上,人们相继开发了各种方法相结合的EIA复合评价模型,如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模型、层次分析―变权―模糊―灰色关联复合模型、AHP-模糊数学评价法[4]等等。

(二)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是大量简单神经元联结而成的非线性复杂网络系统,以其并行分布处理、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健全性与容错性等独特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生态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在知识处理、模式识别、方案决策等方面,ANN具有很强的能力。其中,BP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具有非线性的模式识别、分类、预测、优化、控制等功能。旅游环境质量的许多指标是不能用数值确定的,即没有明确的边界,只有评价程度的高低,因此采用BP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为旅游生态安全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5],被越来越多生态研究者采用。其过程为:构建网络拓扑结构;提供训练样本;用实测值进行网络测度;生态安全等级评价等[6]。其代表性模型为:

Qj(t)=fwijxi(t-τij)-Tj

式中,xi(t)为t时刻神经元j接收的来自神经元i的输入信息;Qi(t)为t时刻神经元j的输出信息;τij为输入输出间的突触时延;Tj为j的阈值;wij为i到j的突触连接系数或权重值。f(•)代表神经元传递函数,可以选择传递函数为所希望的函数形式――平方根、乘积、lg、ex等,除线性传递函数外,其他变换给出的均是累积信号的非线性变化。

(三)景观生态学方法

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了生态学和地理学相关方法的优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地域内异质土地单元之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生态斑块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其指标体系的构建涉及多个维度,如景观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均匀度、优势度、分离度、破碎度、蔓延度等,较为全面的景观生态学评价体系涉及指标可达五十种以上。在旅游地,景观生态学方法能够描述生态安全变化的时间动态和空间累积两方面特征。旅游地常从景观结构稳定性、景观功能效应性、景观受胁迫性等方面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测度指标体系[7]。其代表模型为:

EQ=WiAi /N

式中,EQ为旅游地景观生态安全;Ai分别为景观结构稳定性、功能效应性、受胁迫性等方面阈值;Wi为各方面对生态安全的权重。

此外,还可根据旅游地生态特性采用专门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要素安全测度,如以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法来测度景区内游步道对生物物种的影响。实际运用中,人们往往将综合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8]。

(四)旅游生态承载力测评方法

生态环境承载力(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CC)方法着眼于在维持旅游地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旅游地到底能承受多大的生态压力。换言之,该方法总体过程为:确定旅游地生态安全承受量或生产量;测算旅游地各类旅游活动的实际承受量或消费量;评估旅游地生态安全状态。

1.旅游环境容量(TECC)方法体系。旅游环境容量(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ECC)是指,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使用一个景点的游客人数最大值[9]。旅游环境容量的最初研究者认为,旅游环境容量主要指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游憩区域的容量问题主要是指区域生态条件的恶化问题[10]。

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代表模型为:

EEBC=min(WEC,AEC,SEC)

EEBC为生态环境承载力;WEC为水环境承载力(以水面为主要旅游资源,取WEC=污水日处理能力/人均污水产生量);AEC为大气环境承载力(对于不产生大气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可取无穷大;产生大气污染时,AEC=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人均废气产生量);SEC为对产生固体废弃物的承载力(SEC=固体废弃物日处理能力/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固体废弃物量)。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扩展性生态容量;n为污染物种类数;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种污染物的数量;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净化时间;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种污染物数量;Pi为每位游客每天产生第种污染物的数量。

受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的启发,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和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方法,从游客体验质量(旅游需求)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旅游地生态供给)两方面结合来对旅游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测度。LAC用一组指标来对相应地区进行监测,如空气洁净度、空气湿度、道路两侧土壤状况、优势动植物营养水平等等。VERP体系比LAC方法考虑到更多的旅游地实际情况,如来自于游客行为、活动种类、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及地点等更多方面的影响[11]。 此外,Prato提出了判断一个环境系统的状态是否与容量要求相协调的(AEM,Ex Post Adaptive Ecosystem Management)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和寻求获得这种协调的MASTEC(Multiple Attribute Scoring Test OfEcosystem Capacity)容量多因素评分检验技术[12],使TECC方法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实用性逐渐增强。

2.旅游生态足迹法。旅游生态足迹法(Tourist Ecological Footprint,TEF)由生态足迹法(EF)发展而来,是生态足迹法在旅游业的具体运用。TEF是通过测定一定区域内维持人口(含本地居民和外来旅游人口)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费量以及吸纳人口产生的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大小,与给定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评估人口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测度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近些年,生态足迹法已成为国内外一批旅游界学者来评估旅游地生态安全及旅游行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法[13~16]。其基本模型为:

TEF=TEFtransport+TEFaccommo+TEFfood+TEFshopping+TEFentrainment+TEFvisiting

旅游生态足迹(TEF)分别由旅游交通生态足迹(TEFtransport)、旅游住宿生态足迹(TEFaccommo)、旅游餐饮生态足迹(TEFfood)、旅游购物生态足迹(TEFshopping)、旅游娱乐生态足迹(TEFentrainment)以及游览观光生态足迹(TEFvisiting)组成,是6个子模块计算结果的总和。

其具体测算公式为:

EF=Nef=N(aai)=N(Ci /Pi)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

三、各种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对比

EIA测评体系中,综合指数法简明扼要,该评析对象侧重于生态安全的自然环境要素,能直接反映旅游地某一自然要素或自然环境总体所处的安全状态,可以对比测度旅游开发前后旅游地的自然生态位差。由于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其自然环境要素和旅游开发项目两者内部各因子之间的生态联系常常不能准确表现,而且不同类型旅游地又包含了不同的显性和隐性生态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权重关系确定等又受测评人员专业背景、经验和目标等影响,因此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时难免会有失偏颇。AHP法可对单个生态要素(如水体、大气等)或旅游地区域综合生态系统进行安全测度,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能从层次和功能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评价开发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自然、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正因如此,涉及多个因子的取舍及其权重关系,其准确性也会受到数据和专家经验的影响。神经网络法数据处理能力强大、拟合误差小、预测灵活、参数调整控制方便、模型建立快捷等优点,适合解决各类旅游地安全测度中信息不完全、分析指标较多、指标非线性关联难以确立等问题。但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受到人为设定的标准(教师信号)影响,而标准设定的恰当与否又直接受测评人员自身的经验影响,因此测评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尤为重要。

景观生态学对区域内某种指标生物自然栖息地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能够以整体的思想审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避免了大量反复的生态调查,是在中国各旅游地现有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较为缺失的情况下,进行远期旅游发展影响评估的好方法[17]。但由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主要评价对象是自然类旅游地,因此较适用于生物物种尤其是植被占优势的自然类旅游地,如森林、草场等类型的旅游地。

相对而言,旅游生态承载力测度方法体系容易理解和操作。旅游环境容量通过测评水、大气及污染物等是否超过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来反映旅游地生态安全程度,它第一次将生态安全与游客数量直接联系起来。但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旅游环境容量只能是一个阈值,很难直接表征旅游地生态安全水平,因为旅游环境容量模型缺乏对旅游地生物多样性、景观稳定性、旅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深入探讨[18]。此外,旅游环境容量直接受制于旅游地生态环境性质,普适性不强,还受到旅游规划水平、旅游管理水平等“软”要素影响[19]。但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可用其来简易测评目前各类非都市型“纯”旅游地承受的生态压力。LAC和VERP作为旅游环境容量方法的发展,融合了自然环境、游客、社区、管理者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该方法常被运用于以自然类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旅游生态足迹法则从资源消耗和供给的角度,提出“可持续性”的解释和测度方法,容易理解也更加简便,不需要很多专业技能[20],并能给出一个关于整个旅游行为所引起的生态消耗的清晰描述,甚至能从旅游产品分类的角度对生态安全作一个明晰的测度[21~22]。但由于任何旅游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外界有物质流和能量流交换,对那些开放度较高的旅游地而言,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旅游容量要考虑外地物质和能量输入,而外地输入量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作为一个区域旅游承载力的极限值难以准确界定。从各类旅游地看,该方法较适用于范围较大、游客消费链完整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

旅游地生态安全与一般的区域生态安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特殊性,把握其特殊要求是确定测度方法的基本前提。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因子,实际操作中,不能片面断言何种测评方法最适合或最不适合,需根据测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测评目标对各种测评方法进行优选。

参考文献:

[1]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3).

[2]刘红,王慧,张兴卫.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J].生态学杂志,2006,(1):74-78.

[3]陆书玉,栾胜基,朱坦.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2-44.

[4]张凤玲,王铁.基于AHP和模糊数学的旅游景观生态环境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4):96-98.

[5]朱兵,姚国荣.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3):221-226.

[6]孙家振,徐平.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拟建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1):51-53.

[7]李魏,谢德嫦,张杰.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09,(6).

[8]仇恒佳,卞新民,姚剑亭,等.环太湖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

[9]Mathieson A.,Wall 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82:21.

[10]Wagar J.A.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ild Lands for Recreation [Z].Forest Science Monograph 7 .Washington,D.C: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1964.

[11]Stankey George H.,Cole David N,Lucas Robert C.,Petersen Margaret E.,Frissel Sidney S.The Limitsof Acceptable Change LAC System for Wilderness Planning[R].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Inter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1985:37.

[12]Tony Prato.Modeling Carrying Capacity for National Park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321-331.

[13]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

[14]王辉,姜斌.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15]罗艳菊,吴章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足迹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3).

[16]章锦河,张捷,王群,等.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2).

[17]王娟,崔保山,姚华荣,刘世梁.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J].生态学报,2008,(4).

[18]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76-81.

[19]张骁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2004,(4):78-88.

[20]Colin Hunter,Jon Shaw.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7,(1) :46-57.

第4篇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意识;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森林覆盖面积较少,人均资源占有量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森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同时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认识。为实现对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生态意识重要性的规划,必须对森林保护现状以及人类生态意识进行了解,促使森林生态发展真正发挥其意义与作用。

1森林生态资源的功能

植物资源以及动物资源共同构成完整的森林资源,植物以及野生动物是森林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不仅可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还可提供多种原材料,同时森林资源还可对陆地气候进行有效调节。单纯地注重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与破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灾害发生频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水土流失以及旱涝灾害等现象都是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表现,森林生态资源可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改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具有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环境治理工作时,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

为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进行森林工程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保护。同时阻隔污染以及净化空气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之一。一直以来,森林都有“天然氧吧”之称,因其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同时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路边种植树木可对噪音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森林资源有多种积极作用,一直都在对地球上的生物进行保护,人类也受到森林资源长期的给予,对人类生活以及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人类应该对森林资源进行正确认识,同时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促进森林资源生态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2 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自1998年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以来,2016年我国南方有再次发生特大型洪水,受灾面积约为14个省份,直接经济损失137亿元,不仅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影响,还对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过度开采森林以及乱砍滥伐是造成洪水灾害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退化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占现有草地面积高达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2%,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醒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森林资源匮乏是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政府以及人民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森林工程建设,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努力。森林覆盖率世界标准水平约为23%,我国与世界水平相差悬殊,因此必须进行不断的努力,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森林资源覆盖率进行有效提高。成熟林和过成熟林是用材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上述木材蓄积量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树木数量锐减,按照当前消耗速度,地球上的树木使用量仅剩7-8年。因此,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该种手段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荒漠化面积进减少,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3 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意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400种野生动物长期处于饱受威胁状态,濒临灭绝。野生动物身上带有多种传染病毒,人类食用后会导致该种病毒进行快速传播,一旦爆发将造成大面积危害,严重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科学研究证明,艾滋病就是由于人类食用森林中灵长类动物所造成的,最后导致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同时,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类应对其进行保护,而不是肆意的捕食与杀害。禁止违法捕杀以及实用野生动物不仅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人类安全的维护。

4 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意识现状

4.1 森林生态保护的现状

我国政府以及人民已经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但保护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森立资源生态保护工作中。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给森林资源生态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对可持续发展的忽视同样给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上述现象最终导致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挑战与危机。粗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种经济发展方式大大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发速度与保护速度不协调是现阶段森林保护工作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滥砍乱伐现象更是加重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劣程度,稀有植物与动物面临大量灭绝的现状,森林生态保护工作面临极大的问题与挑战。

4.2 人类生态意识的现状

人类生态意识单薄是导致森林资源浪费与破坏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人类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城镇建设对大量土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进行征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补的破坏。人口数量激也导致资源需求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的思想与观念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以及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人类的生态意识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更加适应时代,甚至对森林生态的破坏程度有增无减,大片森林被砍伐,变成荒漠,人们却仍然对森林生态大肆开发,即使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森林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却很难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人类的生态意识更加有待强化。

5 保护森林生态和强化生态意识

森林生生态环境是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森林资源与生态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对人类长远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仅是保护了木材资源的储备量,也是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对我国的自然c经济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森林生态与海洋生态一样,是孕育物种多样性的摇篮,森林的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也遭到破坏,而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的问题,为野生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为我国带来很强的经济效益,由于生态环境长期被破坏,导致我国的资源产量严重不足,而保护森林生态能够使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开发和利用平衡,还要保证利用程度要低于开发程度,确保森林生态环境的长久稳定发展。针对强化人类生态意识的方面,重要性其实不言而喻。

6 结束语

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同时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人民生态意识进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转变发展观念,让森林生态更加能够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黄建强,曾海,毛燕.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南方农业,2014(9).

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064-0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stitutional-Regulatory-Disturbance-Security (IRDS) model, it found that there are serious ecological security issues, such as decrease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to vegetation in suffered varying degrees, disturbed or harm on animals in some of China′s forest scenic spots. These issues revealed the follows reasons: environment-related regulations of scenic spot lagged the needs of i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anagers had tendency to get benefits from social certification and neglected its responsibilities and constraints; there were too many interest conflicts for main regulators when played the roles in using and protecting forest resour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enic environment-related regulations was lack of support in the complementary systems; the disturbance on environment from scenic managers had not been effective supervi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was serious imbalance;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keholders were unbalanced. Accordingly, it suggested that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virtuous development model of forest scenic spot based on IRDS and lead by ecology priority should be built. Meanwhile, multip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s of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of accountability and harmony among interests among participating bodies should facilitate to achieve a high level of ecological security.

Key words: forest scenic spot; ecological security; IRDS mode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priority guiding

森林旅游的发展,使得景区林木资源的开发价值由原来的林产品生产等转向景观游憩,这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起着巨大推动作用,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优美的环境是高质量旅游体验的前提,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景区在实际使用中遭到诸多主体的影响与干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无论在容量严重超载的热点景区,还是门可罗雀的效益不佳景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这逐步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制约小康社会实现的一大障碍。在经济新常态下,弄清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问题及其主要致因,以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实现森林旅游与景区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是当前森林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的迫切性工作。

1景区生态安全IRDS模型的提出

笔者通过系列研究[1,2],发现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Security state,S)主要受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I)、监管与建设行为(Regulatory and construction Acts,R)和干扰行为(Disturbing activation,D)3类因素影响,在分析上述因素间关系基础上构建了景区生态安全的IRDS关系概念模型,其简要关系如图1所示。景区的生态安全状态是在景区相关制度环境和监管与建设行为的双重规范与约束作用下,各类干扰主体的干扰行为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安全研究中“因素度量与研究尺度” [3]间的紧密关系,有助于实现研究结果由“小研究尺度推演至大尺度” [4]。但该模型仅仅是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概念模型,还未在该模型框架下来分析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实际。本文拟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探讨景区生态安全受制度环境和监管责任等方面的影响关系,并提出基于制度和责任的我国景区生态安全的提升路径。这有助于在面对景区生态安全问题时避免“相互推诿”,也有助于参与各方“在环境管理与政策制定中发挥沟通与对话的重要作用” [5]。

2景区的生态安全S的状态分析

2.1景区资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1.1水体污染是许多森林旅游景区最为突出的问题

水体污染在我国森林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景区服务设备污染。比如,湖泊里的摩托艇、游艇、游船等水上运输工具,动力多为柴油,除排放尾气污染水体外,船体也经常出现漏油现象。2)景区服务设施落后造成的污染。景区内的餐饮服务等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废水,缺乏排污管道或过滤设施时,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与湖泊。3)原住民日常生活污染。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景区,常有原住民生活在其中,生活污水也多因基础设施落后而直接排入附近水域中。4)游客不良行为造成的污染。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乱丢塑料袋、水瓶等生活垃圾,不仅产生视觉污染,也容易引起某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2.1.2部分地表及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我国绝大多数景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地表裸露、水土流失现象。景区的开山铺路、建索道等项目建设,使得部分地表植被受到损毁,土壤长时间的裸露,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游客的踩踏,使得地面含水量降低,土壤产生板结。裸露的地表在雨水冲刷下,土壤有机物质下降,其微量元素含量等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

2.1.3景区空气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景区空气质量在不同主体干扰下,主要呈现出以下情况。1)餐饮加工类空气污染。景区的餐厅、烧烤等餐饮服务,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2)燃油类空气污染。虽然某些旅游景区内部分游览车已经采用电力驱动,但仍有许多景区内外的交通工具,仍然以柴、汽油等油类作为主要动力燃料,造成空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3)特殊活动类空气污染。在一些景区都有寺庙香火等或大型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同样对景区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1.4景区的噪声污染主要与旅游活动有关

我国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标准中[6]明确规定,所有等级的国家旅游景区的噪声质量要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所规定的一类标准,即不超过55分贝。然而,许多森林旅游景区的索道、过山车、机动船舶等旅游服务设备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此标准。在游客集聚的场所,人员众多,容易产生较高的噪音。噪音不仅影响游客的心情和游览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对植被、鸟类、鱼类、动物等生物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2.2景区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2.2.1游客对植扰显著

游客接触较多的树木植被的生长状态明显异于远离道路的树木植被,路边植被常出现向非道路方向内侧退缩现象。游客对树木抚摸、靠压、上树照相、刻画、玩耍等的频繁接触,造成一些树木树枝形态变形、外观美感下降、脱皮、生长缓慢、枝叶折断,甚至造成根系裸露,吸收水分与养分困难,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树木的枯萎和死亡。

2.2.2景区开发等各类资源使用主体对植被破坏严重

森林资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受到景区经营者在内的各类使用主体的干扰与破坏。景区在开发过程中开山建路、建设设施等,占用部分森林平缓地带,使得植被面积明显缩小。而景区内外其它使用主体也对森林资源产生着不同程度威胁。比如,包括云台山在内的一些森林旅游景区中的原住民或企业不断地在其中建造别墅、厂房等。在江苏阜宁县的阜宁森林公园里,某组织建设豪华别墅群和休闲会所;在?Y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地带新建了大量房产项目。这些行为不仅大量侵占森林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对整体景观的破坏。这些基础建设类行为对森林旅游景区的微环境生态安全来说是毁灭性的。

2.3景区动物受到了一定的惊扰或伤害

景区的旅游旺季也往往是动植物繁殖生长季节,大量游客活动给各种动物的繁殖、觅食、迁移和其它生活习性造成不良影响。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遇到小动物会有意对之追逐、拍照、惊吓或逗弄,使小动物长期处于惊扰状态。而游客随意将诸如面包、点心、水果、饮料甚至是香烟等投掷给动物,这不仅可能改变动物的饮食结构和规律,也易引起动物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3景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致因――IRD因素分析

3.1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我国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第一家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但其正式的法规文件《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却是在29年后才颁布。其它相关环境相关法规对景区环境监督管理的作用同样相对薄弱。如像《风景区管理条列》、《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较少涉及日常监管、环境监测等详细内容,而更多的是涉及对资源破坏行为的约束。作为日常经营,仅仅保证不破坏资源是不够的,景区在日常经营中难免存在“合理性破坏”,其对环境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如果不予关注,很容易出现环境成本外部性问题。在缺乏相关法规制度支持的情况下,景区监督管理则变成了日常的“捡拾垃圾”、“巡山护路”等活动,这无法应对旅游经济活动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复杂性的局面。

景区环境法规制度的执行效果受其它相关制度的影响较大。景区环境法规制度是围绕景区内的监督与管控范围,涉及的内容也多为对资源的显性破坏,但它过多地考虑了责任与惩罚,却少有涉及对相关主体权益保护的内容。如:景区内外的农民因森林旅游的开展可能要放弃原来的土地耕作、林木砍伐、水产养殖等生产方式,以及“乱扔垃圾”、“烧柴做饭”等生活习惯等等。由于农民从森林旅游发展中的应有利益,在许多地方制度保障(生态移民补偿、生活补贴等)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自然而然,景区环境法规实际影响力就难免受到制约。前不久发生的峨眉山景区村民堵路事件,就是因景区原住民对相关保障性制度不满所致。

3.2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

虽然许多景区都进行了ISO之类的环境管理认证,但实际应用中,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环境制度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景区生态资源的监测、评价与保护方面作用不突出。比如,在武陵源、武当山等景区,就曾出现过充分利用社会认证对景区制度建设、知名度提升等价值同时,却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监管与保护责任要求的现象。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4月对54家1A~5A级风景区进行警告、严重警告甚至取消称号的处理,均反映了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没能很好地履行应有的责任。

3.3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

作为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监管者政府和景区部门,所发挥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事实上许多景区本身就如一个小政府,如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有自己下辖的园林局、公安局等等,具有完全的行政执法权,政府环境监管执法与景区环境监督管理是合二为一的,这虽便于对景区内外各干扰主体的控制,但在经营中往往涉及到经济发展与政绩考核等多目标协调问题,在处理内部事务时常出现一手遮天的现象。而对于中小景区来说,森林资源的管控,既受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在面对外部主体干扰时,又常需要政府环境监管执法的协作。而政府部门间却常因对自身利益考虑过多,在执法协作上相互掣肘,更有甚者,越过政府审批或公然违反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实际上在某些森林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政府与景区扮演着合谋的角色,“建设性破坏”、“开发过度”现象也就悄无声息地掩盖在了“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改善游客体验”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因此,无论行政管辖权在谁的手里,若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之间存在过多的利益纠葛,又缺乏相应的权力监管制衡机制,景区的生态安全就难以得到保障。

3.4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

在经济利益目标导向下,景区在环境保护中较为关注诸如垃圾堆积等直观的显性生态安全问题,而常常忽视诸如生物繁殖力下降等对景区生态安全影响深远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虽然新的风景区管理法规中不再提及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但对许多景区生存而言,生存发展确需要资金支持,在经营艰难竭蹶时,单靠政府补贴很难保证景区生态环境的安全,那么旅游活动不仅不能促进景区环境的良性发展,反而会严重危害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状态。但笔者看到更多的是,“更好保护环境”和“满足游客切实需要”成为许多景区不顾景区环境生态风险进行肆意开发的完美托辞,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只要从外表“看起来挺好”就够了。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多数景区的经营收入是透明的,而景区环境投入、环保举措却是遮遮掩掩的。对于景区生态资源来说,资源保护利益最大化和旅游经济利益最大化本身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若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间关系,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则势所难免。所以虽不能因噎废食,但若一味地追逐经济效益而忘了森林资源保护的初心,那么留给后代的将是美好环境的传说。

3.5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

在一个生态区域内,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范围很广,景区外部环境状态往往影响景区内部资源环境,致使景区所面临的生态安全往往远大于其管辖权下的行政边界。在缺乏政府部门有效协作或政绩考核指标的驱使下,一些景区成了逐利者的掌上明珠,周围或“烟雾缭绕”或“高楼林立”,景区内的植被因空气沉降、水体因河流水系而遭到外部主体不断干扰等现象时有发生。

3.6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衡

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涉及了政府、景区、游客、农民、周边企业等多种主体。其中,政府和景区是监管主体。监管主体自身与资源的利益纠葛使其未能发挥有效监管作用,而景区常扮演着监管者与破坏者的双重角色,在约束其它主体时却无视自身行为,造成“只许自己破坏,不许他人砍柴”的现象。森林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强调自身利益,忽视各干扰主体在森林资源使用中合理的利益诉求,致其无视环境法规与道德责任。可见,即便监控机制效力很高,若各群体间利益关系不平衡,也会引起景区生态安全问题。从另一个视角看,包括周边企业、农民在内的各相关群体,它们本身是资源的使用者,理应保护森林资源,但因相关政策与制度对其利益缺乏充分考虑,逐渐将其推向保护的对立面。比如人类本身就是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因为申遗而盲目迁出大量居民,在缺乏相关补偿或补偿不力情况下,使得农民由原有贫困转向另一种贫困,出现另类“生态难民”。恰恰是这些为保护景区资源出台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在某些层面上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4基于IRDS模型的景区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路径

森林旅游经营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景区经营只是森林资源使用的一种形式,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各方利益均衡是景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森林资源的产权所属、生态管理边界、各利益主体众多等问题,单纯依靠景区经营者来实现景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无疑于棘地荆天。因而,还需要立足于政府视角,通过制度的规范、监管的优化、产业服务的促进与引导等手段,在促进景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森林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4.1建立生态优先导向的景区发展模式

从景区生态安全角度看,一般情况下随着景区对资源的开发,景区环境所能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也会随着景区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若景区一味忽视生态环境的需要,景区生态安全问题迟早会出现。反之,若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将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生态保护,或无视经济发展对景区资源保护的支撑作用,则景区的长足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之路,应建立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图2)。在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景区开发,改变过去一味由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应转向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内涵式发展模式为主。景区经营者以更高的环境敏感度,主动关注生态环境变化,重点关注景区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景区盈利与否也不再是影响景区生态保护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是在确保生态安全处于较高水平下,来适度进行景区开发。即使发展速度慢一些,经济效益增速低一些,但景区开发始终是在较高安全水平下进行的。

4.2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景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资源的使用主体成本外溢所致。将外部性进行内化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7]。通过构建多元化景区环境保护制度机制,有助于实现森林旅游资源使用中环境成本的内化。1)健全现有的刚性制度。根据景区生态资源重要性,制定严厉的惩罚性制度,让违法违规成本高于其相关得益。2)增设相对柔性的环境保护激励性制度。如:对景区及周边企业等在提高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鼓励与支持,对于良好遵行环境保护的企业给予减税、低息贷款等经济激励和其它精神文明激励。3)完善平衡利益相关主体的支持性制度。如:健全土地使用补偿、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移民安置补偿、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制度,让农民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中真正受益。4)建立景区生态发展基金,对赢利能力较弱或政府补贴能力较差的景区提供一定的生态保护资金支持等。5)发挥自愿性环境管理制度的功能。鼓励景区及周边企业引入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认证体系,引导企业增强环境保护的自律性,以降低刚性制度等产生的社会成本。

4.3建立以前馈和现场控制为主的景区生态安全控制机制

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完全的情况下,增强前馈与现场控制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平。1)改变被动监管环境的局面,在通过立法逐步完善景区环境制度的同时,需要增强对环境的防御性监管活动。如:增强景区经营者进行定期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应向引起水质变化,或水质变化所带来的隐性生态安全问题转移;并对可能的影响结果进行预判,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2)提升预防性制度的执行能力。在环境影响评价的执法、与影响景区环境的相关项目审批中,若能进行严格执法,降低“走过场”的现象,景区的许多生态安全破坏活动均能得到有效遏制。3)鼓励与引导景区扩大对现代电子监控技术的使用,并将之与政府环境监管系统联网,实时动态了解相关区域的环境状态,为及时掌控与处理景区内外的生态安全风险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4.4形成景区生态资源的责利关系均衡机制

市场机制要求森林资源的各使用主体,在资源使用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保护责任。在生态优先导向下,将所有管理主体综合为一个类似“大部制”的管理机构,各参与主体间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不以使用中的得利多少为驱动力,而是以景区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为前提。除了管理体制外,尤其要考虑农民在森林旅游业发展中的利益。森林旅游发展应以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除了在立法上让农民参与到森林旅游活动的盈利分配中,还要考虑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问题,以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让各参与主体在森林资源的使用中得益,得益的同时又保护森林资源,从而达到人类需要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 水土保持 水土监测 生态环境

Abstract: As our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city'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rojects is also increasing, also causing soil erosion of the city. Destruction of vegetation, destruction of surface landforms, resulting in the contamination of drinking water, urban soil erosion is serious, and huge economic losses and serious har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exposition of the dangers of soil eros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construction,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event soil erosion and soil erosion detection role.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soil monitoring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土流失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及危害。

1、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毁林、炸山取石等行为会导致丘陵山体治理破碎,城市面貌一片狼藉,破坏城市面貌的同时,环境自净的调节能力随之下降,生态环境的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的质量又直接制约着投资环境,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2、造成水体的污染

水土流失会使表层土进入水体,造成土壤养分是,并存在着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带入水体的可能性,造成水体面源污染,相比之下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的治理前者更加困难。在相关资料的调研中发现,城市河流的水质在汛期污染最为严重,明显高于非汛期,这充分的反映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极大。同时水土流失也会造成大量的泥沙进入河道,这也会对水体中的动植物构成造成威胁,因此说,水体中的泥沙同业可以被看做是污染源,大量的悬浮泥沙会严重的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

3、对城市排水防洪的影响

排水防洪能力的下降是水土流失对城市造成危害的最为明显的影响。水土流失会造成城市江河水库的淤积以及排水管到的堵塞,江河湖库抗洪能力减弱,排水管渠过水能力减弱。在暴雨频繁的季节就可能会出现洪水出槽,城市被淹的现象。深圳市在93及94年的4次洪水就是很好的例子。这4此洪水是水土流失造成的,不仅严重后果的城市的正常运行,同时经济的损失巨大。调查表明深圳布吉河的上游植被覆盖率仅为6.7%,远远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布吉河的含沙量由过去多年的15 kg/m3升至187kg/m3,在暴雨季节含沙量的数字更为惊人,甚至超过了黄河的含沙量,达到10%~15%。

二、城市建设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1、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加强水土保持,大力的植树种草我保证生态安全的根本。植物和土壤是保证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破坏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开始。此外,水土的流失是诱发和加剧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土保持的各种措施能够提高抗灾能力,降低灾害的发生。

2、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

水是人类发展与生存最重要的资源,水资源质量关系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的质量。水土保持以植被的恢复以及水源的保护为核心,建设生态保护带、治理带和修复带,构建良好的防护体系,能够达到水土保持、水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核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水土保持可以有效的以后土地质量,提高生产力,增加城市环境的容量,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城市水土保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探讨以及解决对策和措施。

1、水土流失的成因

1.1土地开发过度

全国的很多城市,特别实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房地产开发过热,迫使城市人口集聚增加,用地面积规模增大;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政府为了筹资,出让土地,迫使城市开发区过多,导致了土地供给总量的失控。在地产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平整土地,毁坏山林,开山取石等经济活动使得大量的水文系统以及植被遭到破坏,迫使了地形地貌的改变,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流失。

1.2水土保持工作滞后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远远的高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脚步。在早些年由于没有相应的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松懈,水土保持工程的毁坏随处可见。在土地的开发建设中,开发单位大多都没有考虑有关生态恢复和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一些闲置的土地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工作,土地,不仅仅破坏了城市的面貌和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水土大量的流失。

1.3城市化的危害

洪峰流量以及暴雨径流与水土流失量密切相关。一些土地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之后,该土地就转化成为了“人为状态”,开发中,为了平整土地,一些河流或天然的水体必会被改造或填平,这会缩短暴雨径流在地面停留的时间,洪峰流量更为集中;此外,天然的土地被建筑物以及水泥、路面所取代,这会大大的削减地面阻力,使暴雨产生的能量更为集中,增强了侵蚀能力,任何没有保护能力的地表图层很容易的被冲刷掉。

2、解决水土流失的措施以及对策

2.1做好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资源的保护是提高环境质量,降低城市灾害几率的必要途径。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城市建设和水土保持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合理的利用水土资源,以调查评价水土资源为基础,编制出合理的水土保持规划,将水土保持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并强调其必不可少的地位。并且在工作中要划分出城市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并重点监管和治理。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 城市水务工程; 景观工程

中图分类号:TV14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水务工程建设的重点就是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河道整治,现阶段的河道整治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表面层次的意义之上,还应该有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等等一些内在要求,而这恰恰就是现阶段城市水务行业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经历了一种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种阶段过程中,城市快速的发展,一切以城市发展为中心而忽略了不当发展所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副产品”。而现今大多城市存在的城市河道问题大多就是当时城市一味的追求快速发展而忽略了河道的保护和治理所遗留下的“副产品”。现今的河道问题还和人们对于河道应具有的功能认识不是很全面、理解不够透彻并且有些方面存在理解错误有关。而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对于防洪排涝工程的认识,人们只是单方面的重视其本身的属性,而忽略了生态、景观等等一些社会属性的重要性,而这些恰恰是引起诸如像城市河道因污水的大量存在导致水质低劣、破坏了周边环境和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等等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整治河道是十分必要的。

1.城市河道的功能

河流孕育着人类的文明,这也正是黄河孕育着中华文明,人们把黄河称为母亲河的原因。我国有不少的城市都是临河而建,并且依托河运,城市也不断的发展壮大,这就充分的体现了河流对于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人们对于河流的利用日益增多就使得现今社会河道的功能也变得愈发的丰富,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功能。

(1)防洪排涝功能。长久以来河道下游不会形成洪峰,甚至只出现较低强度的洪峰的原因是由于河道本身的自然形态和河道两岸的湿地对减弱洪峰强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道的这种防洪排涝功能是城市河道首先要满足的要求,并且也是作为河道所应首先满足的要求。

(2)对农田的灌溉和城市生活供水功能。河流作为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河流中滞留的河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灌溉农田和满足城市工业居民用水的需要。而没有污染的河道环境也是确保河水能够正常供应的首要条件,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保证城市居民和其他生物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3)河道运输功能。我国铁路和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渐渐忽视了河道运输这种古老的运输方式。但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独特的运输方式,使得其在我国河流运输比较方便的城市中扔被广泛采用,同时沿河的河道和堤坝等等也日渐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一种好的去处。

(4)对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的功能。河道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河道上空及其附近的空气湿度,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的热岛效应给人们带来的不舒适。同时河道由于河道的天然属性,其周围适合种植植被,易于植被生长,植物有着净化空气和吸收噪音的作用,为人类提供更适宜生存的空间。

(5)景观功能。城市河道其本身的特性适合植物生长,而我们也可利用这一点,使河水两边绿化称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人民的生活增添一抹绿色,使人类的现代生活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6)休闲娱乐的功能。城市河道在视觉上可以给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美学上的享受,让人们精神上又神清气爽的感觉,同时还能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市河道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为人们直接提供划船、滑水和漂流等水上娱乐项目;在河流两岸给人们提供露营、野餐和摄影等陆地娱乐项目。

(7)生态功能。河流经过自然的演化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等等作用。

河道的这些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这些作用恰恰确实现今社会对对河道所要求具有的功能,是维护子孙万代长期在地球上生存所必需重视的问题。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应重视这些功能,科学合理的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

2.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原则

河流本身的自然规律是河流经过长期的演化所形成的,而我们在进行科学的河道整治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尊重河流本身的自然规律,以尽可能还原河流本身自然规律为主要目的,这样才能科学合理的实现上文提到的河道的各项功能。以下提出了几点河道整治的原则。

(1)不破坏河流本身特性的原则。这一点是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根本原则所在。在整治过程中应充分的还原河流本身自然环境,尽量不破坏河流本身的特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河道的各项功能并且不为以后治理留下隐患。

(2)注重生态和防洪安全的原则。人们在注重防洪安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而河道的整治不仅仅是为了防洪,还应注重保证人和河道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安全,以生态安全为根本,保证防洪需要的同时促进人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3)地域差异化适应原则。河道在整治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域的河道分别提出相应的、独特的、适应于相应河道的整治措施,而不是生搬硬套别的地区的整治措施,造成不适宜本地区的河流气候特征、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等现象出现。

(4)河道应具有本身的特点原则。在河道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河流的历史文化、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等因素,综合设计出适应于这条河流的独特的综合治理方案,建设出具有本身独特的功能特性、可以给城市带来“灵性”的河道。

(5)截污治污并重的原则。我们在城市河道整治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治理污水的重要性,这其实是不妥的,只治不防是无法做到合理整治河道目的的,在治理河道污水的同时对污水的排放也进行综合的治理,防止不达标的污水排放到河流中,治和防双管齐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河道的目的。

3.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工程技术

河道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河道生态景观工程完成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河道生态景观功能的重要性,而其具体的工程技术也在日渐成熟,以下对主要工程技术作简要的介绍。

(1)生态护坡技术。生态护坡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边坡防护种类,较为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以土质条件来划分,分为土质生态边坡防护和岩质边坡防护两种,其中为植被创造出有利的生长条件是岩质边坡防护的重点。

(2)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技术。综合的概括水质修复与净化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做好治理污水与防治污水的相关工作保证河水的清澈;保护好河水自由的生态圈使河水自净能力可以发挥出来;使用合理的技术人工参净水与保证河水的水质。

(3)河道景观设计。河道景观的设计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主题要求因地制宜的合理设计,保证即满足河流原本生态系统不破坏和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还使河道为城市增添一缕景色。

结束语

以前那种单一的、硬化的河道整治方法已经不适用现今社会了,当前我们对于河道的整治应该更注重河道本身的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成果理论,为创建更更美观的河道景 观,构建良性循环的河道生态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珊. 城市水务工程规划与管理[M]. 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2008.

第8篇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化;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

将水利设计与生态化的理念相结合,是我国水利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理念的必要性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水利设施的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大。水利设施的兴建能够在防洪排涝、蓄水发电、农业灌溉以及航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未能加以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便盲目的进行修建,便很容易对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干扰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也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水利设计当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改变原有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对生态环境重视不足的问题,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纳入到水利设计当中,令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以生态化的理念设计水利设施,不仅能够保证水利设施实现其原有的功能,还可以令水利设施与原有的水环境和谐相处,确保水体的生态功能得以完整的实现,水利设施周边的生态平衡不被破坏。

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生态化理念要求水利设计遵循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水利设施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水文特征,结合水利设施的具体功能,充分利用当地水环境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与规划,在确保水利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自然条件来完成水利设施的建设,从而降低工程的造价。在对水利设施进行设计时,设施的运行安全是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河流的泥沙堆积与转移情况、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河流的变化规律等,都是影响水利设施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河流带来的影响,确保设施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其次,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要求水利设计以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为主,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和谐。在应用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时,应当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结构,尊重河流的空间异质性,确保水体本身的生态多样性不被破坏,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使水利设施建成之后,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原有的平衡。同时,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还应当考虑到如何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通过可续的规划和合理的设计,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能够增强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将原本较为单一的食物链变成更加复杂的食物网,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充分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组织的功能,形成稳定的生物结构,保证生态结构的合理性。此外,在利用生态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水利设施的设计时,应当尽量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从而缩短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时间,而在引入外来物种时,则应慎重的进行考虑,避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破坏生态系统现有的结构。

最后,生态化的水利设计应当尊重河流的整体性,并根据运行的效果进行不断地调整,以保证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生态化的水利设计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立足于河流现有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工程,考虑到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影响,全面的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态系统不单单是指水环境内部的生态,也包括沿河两岸的陆地。而水利设施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应当随时的调整自身的状态,根据环境的反应作出恰当的调整,最终形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水利设施。

三、水利设计中生态化理念的应用

1.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在应用生态化理念进行水利设计时,首先应当了解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状况与社会状况,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经济状况、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有无环境敏感区等。并结合工程的实际进行综合的考虑,确保在进行生态化的水利设计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同时实现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

2.科学的进行规划与设计

利用生态化的理念进行水利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状况与经济状况,结合水利设施的实际功能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并充分发挥其优势,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涉,而是对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整,来实现水利设施的使用功能,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少破坏,同时也可以起到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

3.注重环境敏感的生态保护

在进行生态化水利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环境敏感点的保护。例如,在水利设施所在河道为鱼类洄游的通道时,应当谨慎的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鱼类的洄游不受水利设施的影响。同样,在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建设水利设施时,也应对当地的生态系统继续拧细致的考察,使水利设施的建设成为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确保水生生态系统机器周边环境的稳定。

4.将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良好结合

水利设施建设的初衷便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使用功能,因此,遵循生态化理念水利设计也应当注重水利设施在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上的协调,并充分的利用陷阱的理论与技术,使水利设施能够为当地带来丰富的使用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结:

在水利设计中引入生态化的理念,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使水利设施实现原有使用功能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积极地作用,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

[2]曾红鹰,刘四芳.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第9篇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环境的关注也逐渐重视起来,“绿色工程”应运而生。绿色工程注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地缩小污染范围、节约资源。因此,对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的思考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课题。

一.对绿色工程管理的理解

想要做好绿色工程管理,首先要对绿色工程管理的内含进行充分地了解。早在19世纪80年代,随着对工程安全需求的提升,工程管理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我国相关专业人员在19世纪90年代将工程管理与建筑行业相结合,并得以广泛应用。绿色工程管理的形成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有着推动性的作用。绿色施工是绿色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确保施工质量、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做到节省资源,达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的目的[1]。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作用

(一)绿色工程管理具有生态目标导向性

绿色工程管理以科学发展为依据,充分体现生态目标导向功能。绿色工程的价值观,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性价值观念。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其具体体现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培养环保意识、尊重施工基地环境等等,确保环境的生态化。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全面性

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摒弃以经济价值为首要目标的工作意识,将环境、经济、社会进行有机结合,纳入其工作考虑范围之中,降低施工对环境、对社会、对经济的影响,将真正的“绿色施工”时时运用到具体施工中,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角度开展绿色工程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2]。

(三)绿色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率

绿色工程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充分考虑,同时,绿色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其工程效率。具体体现为:绿色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期、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随着工程管理力度的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绿色施工认识的提高,绿色工程管理可以通过控制工期、成本以及质量的方式,提高工程效率。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施工过程是有价值取向的活动过程,正确的工程思维是工程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绿色工程管理对我国科学性工程管理有着极大地推进作用,工程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3]。因此,想要保证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效率,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工程价值观,以此为导向,优化工程管理。

(一)传统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传统工程管理以经济价值为潜在导向,以此确定工程价值观。传统工程管理要求为:施工质量达到建筑品质标准,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尽量缩短工期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在不违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收益。传统工程价值观念突出利益,过于自我。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绿色工程管理在质量上,要求建筑产品品质达标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方面做起,主动改善、优化生态环境,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对于成本和工期,提前完工、节约开支不是工程的唯一目的,而是将资源的节约、质量的保证作为首要目标;在施工中,注重施工人员安全、确保建筑安全的同时,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施工质量的绿色工程价值观[4]。

四.促进绿色工程管理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绿色工程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绿色工程管理者对绿色工程的实施有着带头性的作用。提高工程管理者的绿色工程管理意识,可以有效地带动绿色施工的风气。因此,工程管理人员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将社会、经济知识与工程管理知识融为一体,注重生态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的高度融合,达到两者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目的。此外,绿色工程管理者还应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专业的工程管理知识进行施工管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施工人员起到带动作用,确保绿色工程的实施。

(二)加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注重绿色工程施工,因此,绿色施工是需要建筑团队集体完成的。当前,我国工程施工人员的普遍现状是缺乏文化知识、缺少生态环保意识,这给绿色工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时,应从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入手,注重其绿色施工价值观的形成,提高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文化知识、生态知识等综合性知识培训。

(三)创建推动绿色工程管理实施的相关政策

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参与合作。政府通过严谨的考核和分析,充分理解绿色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绿色施工的重要性,改革传统工程理念,加强各部门对工程标准要求的统一化,使环保检测标准、施工规划统一化,保证绿色工程管理的实施进度和效率。

此外,由于绿色工程管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资源节约,传统的工程管理欠缺绿色施工意识,两者比较来说,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工程的施工投入要更大,其环保、节能的施工结果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体现[5]。对于投资方来说,绿色环境工程管理方式不具备商业吸引力,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顺利开展,必须要由政府出面,全面推广绿色工程实施的优惠政策,建立生态环保的绿色施工的扶持措施,以此吸引投资方。

(四)加强民众参与性

绿色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取决于施工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大力推崇绿色工程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绿色工程管理的环保意识,需要人民群众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并且人民群众要参与其中,监督施工状况,确保绿色施工。此时,作为绿色工程管理的工作者,需要积极地宣传绿色环保意识,将绿色施工渗透到每一位民众的内心,让大众提高环保意识的同时,拥护绿色工程的实施,保证绿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绿色工程价值观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提高绿色工程的实施质量,共同维护绿色施工环境,保证绿色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

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工程管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施工有着推动性作用,基于绿色工程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工程效率的提高,绿色工程管理将逐步取代传统工程管理方式。将绿色工程管理渗入到工程价值观中,建立绿色工程价值观,全面改善工程价值理念,确保绿色工程管理地良好实施,是当今工程管理的重要课题。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久的将来,绿色工程管理将取得工程管理者的一致认同。

参考文献:

[1]王建廷,李迎迎,肖忠钰等.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1):41-45.

[2]郝亮.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与创新的意义和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31(15):86.

[3]周钟扬.对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的相关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48.

第10篇

城市景观是一种典型的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类型,由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1]。城市景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环境、城市用地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有关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类,一是以环境要素为导向的评价体系[2],也包括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3];二是“经济—社会—环境”构架指标体系[4],在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和区域规划环评中使用较多,另外还有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5];三是“压力—状态—响应”框架[6~7]评价模型体系。以上体系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安全进行了评价,但是和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本研究主要采用环境影响识别方法,针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景观格局进行评价研究,提供城市总体规划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2研究区概况

2.1滇中高原湖泊水环境和社会发展情况云南高原分布有滇中、滇西北、滇东和滇南四大湖群,现有湖泊的汇水面积约9000km2。高原湖泊位于分水岭地带,汇入径流少,降雨量小,蒸发量大,使得流域内水资源贫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湖泊生境敏感。“滇中五湖”(滇池、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区域是云南省核心发展区域[8],湖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云南省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城镇体系是以滇中“五湖”城市群为核心的单极化结构,“滇中五湖”城市群涵盖了昆明、玉溪两市的11个区县80多个乡镇,预计2020年人口将达到800万;“滇中五湖”城市群首位度较高,列前四位的城市人口规模为:昆明主城270万人(P1),曲靖(麒麟区)约30万人(P2),玉溪约20万人(P3),大理约20万人(P4)。城市首位度(P1/P2)高达9,四城市指数P1/(P2+P3+P4)也达到3.9[9],加剧了人口、产业在滇中高原湖区的集聚效应。此外,持续快速城市化和聚集效应导致湖泊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等问题。因此亟待解决城市空间拓展和湖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2研究范围以昆明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昆明市2008年总体规划对昆明市中心城区的范围界定是:含昆明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范围;西山区的主城二环路以内地区和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镇;呈贡县的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大渔、马金铺六乡镇,总面积为1722km2。

3评价体系构建

3.1评价体系结构模式本研究的评价体系采用“组合结构”模式,较典型的有“PRED模型”(图1)。该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按照评价目标,有针对性的组合评价指标,鉴于高原湖泊区独特的环境资源问题和城市发展状况,本研究将借鉴这一模型构建评价组合结构(图2)。

3.2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强制性内容)可能对城市安全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总体布局、用地规与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的环境要素大体可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资源(自然资源、能源、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逐一分析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布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采用矩阵法识别,得到城市景观格局的环境影响识别表(表2)。通过环境影响识别的分析,得出城市景观格局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分析表(表3)。

3.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以上环境影响因子,依据图2中有关人口、水资源、水环境、城市发展四项内容的相关指标要求,按照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体系要求,根据表1、2、3的内容形成高原湖泊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参见图3。

3.4确定权重及评价标准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专家咨询,确定准则层权重及各项指标权重。定性指标评价标准结合专家咨询意见确定,定量指标评价标准设计采取三个原则,一是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二是科学已判定的生态效应,如根据相关研究确定的城市绿地破碎度的最大值,在不超过此限值方能满足城市绿地的生态效应;三是“期望目标”,即通过科学研究确定的期望达到的目标值,如污水处理率期望值为100%。

3.5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是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消除原始指标单位影响,分以下几种情况。(1)指标为正向,即原始观测值越大越好,如绿地率;或负向指标,即原始观测值越小越好,如破碎度的情况,则标准值取最小值(对于正向指标)或最大值(对于负项指标),采用以下标准化公式[11]:其中:B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为原始观测值;y为该指标的评价标准值;n为调节指数。n取值规则为:当x为正向指标时(即指标值越大,评价结果越好),n取值1;当x是负向指标时(即指标值越小,评价结果越好,n取值-1。B分布于[0,1]之间,值为1意味该指标达到标准水平;值越小,该指标代表的情况越差。(2)评价标准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的情况,即评价数值应该位于标准规定的区间内,如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按照规定应该是15%~25%,当观测值位于区间内,即为达到评价标准,B值取1;当指标不在观测值标准区间内时,低于下限值按照正向指标取下限值标准评价,高于上限值则按照负项指标取上限值标准评价。(3)评价标准为分级别标准(如富营养评价标准分为五级)的情况,结合专家咨询按照分级标准制订五级指标值,确定观测值的评价赋值。(4)评价指标为定性指标时,专家咨询确定评价赋值。

3.6评价结果分级标准参考国内外指数分级方法,评价结果分5级分级标准。

4昆明城市景观格局安全评价结果参考本研究前期对于昆明景观格局研究得出的数据和政府各部门相关公报、资料,对昆明市进行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评价,2008年昆明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分数为0.5895(表5),按照评价结果分级标准(表4)得出城市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为“临界安全”。

4.1城市总体布局的资源环境安全性城市总体布局的资源环境安全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得分最低,总分0.540,得分为0.2127,主要在于城市环境资源尤其是水资源问题较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水质性缺水严重,昆明(行政区)水功能达标率(21.7%)较低,滇池湖泊水质(水功能)低下(滇池草海劣Ⅴ类、外海Ⅴ类),地表水水源地水质受污染(水库污染达75%),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的供水安全;其次,水资源总量不足,水资源严重短缺。昆明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发展规模和水资源保护的矛盾,要对昆明乃至全省的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做出调整,提高次级城市的就业和生活的吸引力,缓解昆明增长压力。

4.2城市规模合理性从城市规模结构来看,各类用地的规模结构基本合理,主要问题在于城市道路用地规模不足,为国家相关标准最低值的74%,对城市日常交通、城市应急快速反应机制、防灾减灾等重大生命线的保障形成较大制约,道路用地规模不足已经成为现状用地结构最突出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能力中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污水处理率为82.23%)指标较低,未达到环境安全的基本标准,应及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4.3用地格局合理性道路格局中的两项路网密度指标均未达到国家最低标准,快速路网密度仅为国家最低标准的52.5%,说明快速路网便利性、通达性较差;近几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量增加,快速路不足导致过境交通对城市道路资源的挤占,降低了城市道路的通行率;主干路网密度为国家最低标准的88%,导致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和效率低下局面。绿地最突出的问题是绿地斑块破碎化严重(破碎度评价得分为0),极大地限制了绿地生态功能;城市绿地景观在满足规模(总量规模、人均规模)的前提下应该着力提高格局分布的效率。工业布局的问题在于工业用地独立性较差,说明与其他类型用地斑块之间有较大程度的混合分布情况,对城市形成的环境和交通方面的干扰较大;工业斑块聚集程度情况相对较好,工业斑块基本呈现用地集中化布局状况。

4.4综合评价结论昆明城市景观格局安全评价综合分数为0.5895,评价结果为临界安全。昆明城市景观格局安全最主要的问题在于:(1)存在水质性、资源性缺水并存的问题,是城市生态安全最大的制约因素;(2)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模不足,加剧湖泊水环境恶化局面;(3)道路总用地规模、路网密度不足,导致交通效率低下;(4)绿地景观格局破碎化严重、城内外绿地资源分布不均,未形成有效地绿的网络,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较低下;(5)工业用地布局较为分散,对城市其他用地干扰较大。

第11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以前的林业是人们生活的依靠,而现在林业的地位更是更上一层楼了,人们对生存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担负着改善生态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是人类与自然和

和谐发展的桥梁,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我们应重视对林业的生态的发展,为人类的明天创造更好地生活环境。

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森林资源总量小,资金投入不足 日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小、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突出,人均占有森林而积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差很多,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过低,在与生态改善的要求差距很大的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而比较广,任务比较繁重,而国家投资总量严重不足,生态建设整体进行缓慢,生态治理的速度与规模受到阻碍,导致局部在治理、总体却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1.2 生态环境意识淡薄,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较严重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浅薄,导致了人们仅仅把林业当作一般的经济来看待,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注重短期中的经济效益,过度地砍伐森林,使得我国本来就很少的森林越来越少,使得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还有就是一些政府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深远意义贯彻到群众中去,从而导致建设工作进展一直很慢,甚至停止不前,对建设成果保护不足。

1.3 治理成果技术含量低 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技术含量低是现今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治理措施的实施上,讲形式、不讲科学,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少,人才流失严重;技术设备落后,高技术应用少。这样的治理方式使得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一直来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

1.4 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效益低 由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出台,一些地区短期内退耕而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带来很多的问题。“粗植滥造”的问题严重,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较低;林木栽种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林木抵御病虫害能力差等问题使得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不能较好的发挥预期的生态效益。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对策

(1)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的关系,树立生态经济思想意识,积极搞好宣传,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的制定,加强干部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的认识,有步骤地实施方法,力争改变林业的基本现状,必须实行森林资源永续性经营,要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结构,培植优良的树种,加快森林资源的优化。

(2)不断提高造林的质量,在造林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来进行改造施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大力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后续工作要及时,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严格对森林采伐利用进行管理。(3)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国家要适时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要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则政预算,统筹安排,专项使用,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外的资金投资,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健全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4)转变观念,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现代化建设。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加强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并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林业的生产条件进行改善,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努力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思想教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

3 结语

对于森林资源的来说,它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它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优化林业生态结构,对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项目,我们要逐渐建立健全各种针对林业资源的保障机制,逐步寻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林业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效益评估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86—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13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源地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1]。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起步早、发展成熟,国内对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始于90年代,随着水源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水源地的生态补偿研究逐渐增多,并且用来指导实践。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综述了我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对于我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水源地生态补偿基本概念与特征

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能有效地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以期实现整个水源地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水源地生态补偿概述

生态补偿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主要表示生态环境加害者支付赔偿的代名词[2—3]。随着生态补偿研究的广泛开展,生态补偿的广义内涵与狭义内涵逐渐达成了共识,而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并未统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国内各领域学者对于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理解,黄昌硕对于水源地生态补偿定义较为深刻[1],其他学者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4—7]。笔者认为水源地生态补偿就是,依据“公正、公平”、“共建共享”和“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 通过资金、政策、制度、实物、技术、产业等补偿方式,让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及破坏者对为保护和治理水源地生态系统而受到发展限制的受损者提供补偿,使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从而维持和改善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证供水的水质水量,以期实现水源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对水源地进行生态补偿是一种卡尔多—希克斯(KaldorHicks)改进[8]。

1.2 目标与原则

生态补偿的目标即是生态补偿实施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生态补偿的原则即是为实现生态补偿的预期目标而遵循的准则。

生态补偿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外部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其机理在于将生态环境视为一种公共物品,并采用经济激励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9]。也就是调整水源地保护区与受水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水资源是一种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资源, 水资源市场配置可能影响水资源社会分配的公平, 因此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才能保护弱者, 保护更多主体的利益[10]。同时应遵循“共享共建原则”及“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付费”原则[11],即国外常用的名词PGP (Provider Gets Principle) 和BPP (Beneficiary Pays Principle)[12—13]。

1.3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不同地区的水源地有着各自不同的地理特征,因此不同地区水源地的主体与客体也不尽相同,在具体实践案例中也有所体现[14—15],但是补偿的主体一定是受益者与破坏者,补偿的客体是保护者和利益受损者。主体与客体的细分是较复杂的,有时可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比如说水源地的企业,以其排污可以定为补偿主体,在受到限制发展方面来讲又是客体。因此,在确定某区域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时要具体分析确定,一般来讲,补偿的主体是受益地区的企业、居民、政府、发电厂,补偿客体是一切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的群体,如水源地的居民、企业、政府、水产养殖户[16]。根据生态补偿对象的利益相关程度可分为三类[17]:核心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还有学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并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影响程度分析[18]。笔者建议在确定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时,应先进行利益相关程度分析,然后明确补偿主体与客体,在主客体难以确定时,应在比较其受益与受损的机会成本之后加以确定。

孟浩等: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2 国内外历程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