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1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旅游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低碳化;建设;森林公园
“低碳生活”是现如今社会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低碳旅游”也在逐步为人们所关注,低碳旅游改变了一些人的旅游习惯与旅游方式,同时,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实施和推广低碳旅游难度比较大,因为低碳旅游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良好的人文景观,需要建设者以及广大游客的理解和支持。
1 低碳旅游所面临的问题
1.1 需要营造良好的低碳习惯
低碳旅游改变了人们的旅游习惯与旅游方式,使人们的旅游习惯旅游方式更加的生态环保,例如,交通工具有所改变,用原始的交通工具牲畜拉车来取代现代运输工具汽车,用电瓶车来取代汽油汽车等,这都需要游客的理解和接受,需要营造良好的低碳习惯,需要我们的有效宣传和引导,如果游客不能够理解和接受这种旅游方式,就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从而影响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
1.2 需要提高环保新能源技术
能源消耗是影响景区低碳环保的一个主要问题,森林公园低碳化开发建设,必须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耗模式,采用更加环保的手段对生态能源进行有效利用。例如:采用太阳能、风能进行发电,采用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牲畜拉车取代汽车,采用无污染节能产品与环保材料进行建设,装饰等,但是,这些方面的落实,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及经济支持,就目前森林公园的发展状况而言,有些方面还很有难度。
1.3 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成本
森林公园低碳化开发建设,需要更新原有设备,更新服务方式以及更新技术手段,由于能源建设以及新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必须付出比较大的经济成本,需要多渠道进行融资建设,因此,资金问题也是影响低碳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低碳化有效运营方法
2.1 低碳化建筑
森林公园要实现低碳化开发建设,首先要在建筑设计以及装修上实现低碳化经营管理理念,建筑要回归自然,采用新型环保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建筑模式要自然和谐,在设计中注重自然通风和采光,旅游住宿环境设施都是低碳环保型设施,能源消耗也都是节能环保以及生态能源,新思维新理念的生态低碳化建筑风格以及建筑理念。
2.2 低碳化交通
低碳化交通不仅环保,而且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低碳化交通要求在道路建设以及交通设施上实现低碳化经营管理理念,努力开发低碳化能源交通,同时,采用原始的交通模式牲畜拉车或者人力拉车,引导游客旅游观光时尽量步行,营造无污染的自然交通环境,将低碳化交通理念有效实施。
3 低碳化的用品和商品
营造低碳化消费理念,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使用用具,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服务设施以及客服用品尽量使用可以反复使用的产品,并有效回收废旧物品,将其用在再生能源的建设上来。同时,特色旅游产品也需要低碳化,要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合理生产和设计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保证绿色、无污染、生态环保,旅游产品要以全生态、环保绿色为导向,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全生态产品,引导游客积极消费生态环保产品,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4 低碳化能源开发
森林公园在低碳化开发建设中,要积极开发新能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生态能源,尽可能的采用自然能源,有效利用风能、太阳能进行发电,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积极推进能源低碳化开发建设,建立有效的低碳化能源消耗系统。同时,节约用水,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物品(洗涤剂等)进行洗涤,有效控制水的污染状况。
5 引导低碳化消费理念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引导游客低碳化消费,要将低碳化消费观落实到游客食、住、行等多个层面,倡导低碳化旅游观念,回归自然,自然和谐的低碳化消费与娱乐,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一些娱乐性宣传活动,转变游客的消费观念,在饮食上,选择绿色、无污染生态、有机食品,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6 结语
“低碳旅游”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维护,森林公园低碳化建设开发需要技术、财力以及游客的大力支持,同时,低碳化旅游改变了一些人的旅游习惯以及旅游方式,需要我们进行耐心宣传以及积极引导消费观念,管理部门要积极制定低碳化长远发展规划,按照低碳化标准和要求逐步落实,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地方政府可以给与政策扶持,以鼓励低碳化开发建设,有效发展森林公园低碳旅游事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旅游;理念;北部湾;旅游发展
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不仅不同程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在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世界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尽量减少国内碳的排放量。中国也是如此,在政府政策的感召下,各行业都在尽量想办法降低生产中的碳排放量。但是为了降低碳的排放量而停止旅游行业也不现实。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能够继续旅游但同时也能尽可能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旅游方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低碳旅游即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落实低碳旅游不但能够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拉动旅游城市的经济同时也可以将对旅游城市的环境破坏降至最低。这种环保的旅游方式的推行对北部湾经济区这类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但同时本身生态系统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影响的旅游景点而言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其更应当结合自身旅游特点和实际情况将低碳旅游落实到发展实处。
一.低碳旅游的出现和发展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这种新的旅游方式的产生为旅游行业实现永久发展这一目标提供了保证。目前针对低碳旅游已经有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邓琳琳和林喜庆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时,具有低碳的意识,把种种旅游消费方式的碳排放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的旅游方式。其中有政府和旅游机构推出的有关环保旅游的路线和交通工具等。富筱琪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里计算二氧化碳,尽可能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旅游,还要用自己的行为去补偿行动所排出的“碳”。蔡萌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时,经过利用低碳技术以及提倡低碳旅游消费形式,来获取较高的旅游体验质量与较大的旅游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一项永久发展形式。
(二)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保护地球家园提出的口号,而低碳旅游则是低碳经济的衍生物。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人类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地球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仅仅百年的时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就发生过两次大波动,且全球气温一直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地球气温的上升趋势更是明显。不断上升的气温不仅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作息,同时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升高、红树林生态平衡的破坏无一不昭示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坏境正在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境地。马尔代夫是很多人们都梦想去的旅游天堂,但是近年来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已经让马尔代夫的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不断被污染,若气候变暖一直不能缓解,这个人们心中向往的天堂最终只能成为回忆。
(三)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外国施行低碳旅游的时间早,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世界自然资金会提倡假日碳足迹工具,并算出游者的碳足迹分数并通过分数引导和教育旅游者改变自己的旅游方式,向着低碳旅游看齐。从这也可出,旅游确实影响旅游景区的环境。而这种碳足迹的发明也正是让人们能够在旅游的同时给当地的环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哥本哈根是一个低碳旅游建设较好的国家,在其酒店里都是可循环利用的东西,且人们日常旅游也都是以自行车为主。国家为鼓励市民和外来旅者用使用自行车出行,所有交通工具的变化频率都是根据自行车车道与停放位置进行设置的。可见国家本身对居民低碳生活和低碳旅游的支持与鼓励。
对我国而言,低碳旅游观念在旅游也刚刚有一点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民自己花钱进行的北极低碳旅行。广西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景点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重点规划目标。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想发展成为一个低碳城市,城市领导者应当积极引导本地和外来游者落实低碳旅游,从而达到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因旅游而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据笔者统计,当前针对低碳旅游这一领域的内容研究还是较少,在此笔者就低碳旅游的特点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旅游特点对如何实现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低碳旅游和如何尽量让旅游者实施低碳旅游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二.北部湾地区进行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广西北部湾地区中有三个海滨城市,一个近海城市,具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业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充分应用。但是海滨旅游开发前期都是粗放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且随着后来交通的发达以及旅游可量的增加,更对当地的旅游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高交通排放量及高数量旅游者带来的高碳化旅游经济在带动了北部湾经济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北部湾的生态环境。为了实现北部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尽量减少旅游给该地区造成的伤害,实行低碳化势在必行。
很多研究显示,旅游者旅游时通常都有挥霍倾向,这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且有的旅游人员因道德意识不强,在旅游过程中随地乱扔垃圾,在石壁上刻字,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景区的美观程度更甚者会给景区环境带来无法恢复的影响。在以前一味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观念下,沙滩周围都是接送客车与家庭轿车。虽然交通工具的使用却是提高了人们生活的效率,但是长此以往的高效旅游也会给旅游区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三.北部湾低碳旅游的措施分析
(一)城市的低碳规划
1.旅游行业
旅行社是旅游行业中的一个重压部分,旅行社在低碳旅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行社可以研究开发一些低碳旅游产品,研究一些低碳旅游方案,设计旅游路线,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一些徒步旅游或者是自行车旅游的线路等等,知道旅游人员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降低碳的排放量,进而保护海岛旅游可以持续发展。初次以外,旅行社还可以利用优秀的导游来引领旅游者的活动,使旅游人员的行为符合低碳旅游观念,导游可以向游客们介绍如何才能够实现低碳旅游,将低碳旅游始终与旅游活动相伴。
2.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是旅游活动中一个重要部分,为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在景点开发时,坚持做到提高利用率,尽量较少开发的原则,尽量开发一些低碳旅游资源。海滨景点从规划时,就将低碳的观念贯彻其中,实行低碳评价机制;景点的建筑用料言尽量地使用环保的材料,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一些情节能源;景点的管理也要实行低碳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降低办公用纸的使用量等等;除此以外,旅游景点还可以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电子门票,环保垃圾桶等,实行低碳旅游卫生设施。
3.旅游交通工具
交通是旅游时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具有很大的减少碳的排放空间。发展与完善城市原有的交通用具,利用低设施污染设施,防止造成海滨周围水体资源的污染。旅游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鼓励居民或外来游客能够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并在城市建设中提供免费自行车供应点以及固定自行车停车地点和相应的自行车道。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通过这种低碳交通工具感受景区和景区所在城市的风光与特色,同时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提倡旅游者徒步,这样不仅能够呼吸景区的新鲜空气同时也能够领略沿途美好风光。
(二)成立低碳组织推进低碳理念
从城市的低碳旅游构成来讲,政府部门对其有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不仅控制着碳排放的制造者,还影响碳排放的消费者。企业低碳生产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宣传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旅游者不感兴趣的现象,于是,低碳环保的宣传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需要政府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在制度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近海城市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明确分工,制定可行的计划项目和实施内容等。低碳组织将依据各个部门的要求,对海滨旅游区的低碳发展进行监督与落实,并要加大对其的惩罚力度,采用科学的手段完善海滨旅游区的低碳旅游建设。
(三)城市旅游区餐饮低碳化
旅游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餐饮也是碳量排放的重要部分,因此城市要能够从低碳旅游这一观念出发,建设低碳餐饮,从用具、原料等各个环节实行低碳安排。第一用耗能比较低的烹饪设施。多多的使用节能减排的灶具,耗能比较低的锅具,感应的水龙头等等。第二,使用可循环利用的餐具。和可循环利用的餐具比较,易拉罐和塑料制品等碳排量就比较高。因此就可以用容易分解的物质来取代那些不容易分解的物资,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第三,饮食所需要的材料实行低碳采购。第四,用低碳的烹饪方式进行烹饪,比如将武火更改为文火,少一些爆炒菜,多食用一些拌菜等,降低碳的排放量。
四.总结
低碳旅游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旅游形式,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状况下,提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里降低碳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北部湾是一个具有着丰富旅游自然但同时生态系统也相对薄弱的旅游发展区,而实行低碳旅游则是实现该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旅游对该地区环境破坏降至最低的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J].旅游学刊.2010(03).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8.
[3]王立峰,陈洁,章昌平.低碳旅游理念与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4]张艳玲,李悦铮,曹威威.基于低碳视角的我国海岛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6).
[5]李小明,张兆干,林超丽.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05).
[6]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7]黄玉斌,曾其龙.低碳旅游视野下的桂林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02).
[8]刘晓.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新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版,2010(12).
【关键词】海北;低碳旅游;发展;思考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内涵。发展海北低碳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海北知名度、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海北既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低碳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1树立低碳理念。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发展低碳旅游业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就海北而言,当地草原的原生态游牧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典型的高山草原社会遗产,是极其稀缺的低碳旅游资源。因此,特别要在旅游主体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购物点及导游中,倡导低碳消费,在旅游行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教育,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2倡导低碳行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在行为上低碳化。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生活和消费中,使旅游者建立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旅游方式。旅游开发者对自然景区不做“硬”开发,要做“软”开发。不改变原有地貌,坚持“多利用、少开发”的原则,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则要提供给旅游者低碳化旅游产品。在旅游餐饮上,尽量选用本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在旅游饭店上,要以绿色饭店的理念全面创建低碳旅游饭店,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行垃圾分类等。在旅游交通上,旅游者不妨多采用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徒步、穿越、营地等体验性强的旅游方式,同时要控制景区(点)内交通工具的进入,应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方式上,低碳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景区低碳的实现,景区在开发和管理上以低碳为理念,创建生态型景区,发展产业化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等绿色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购物上,尽量购买原生态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旅游商品。在旅游娱乐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当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2.1强化规划引导。发展低碳旅游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已有的规划重视旅游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保护。有的景区景点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因此,旅游服务要以人为本,旅游开发则要以天为本,也就是要将这种未经工业化污染的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保留下来,抛弃数量经济的观念,合理测算生态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走品质旅游经济的路子。一是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加强对全州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对以往已经编制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要按照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修改完善。二是在具体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制定规划,关键是要严格实施规划,使规划法制化,成为指导低碳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三是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依托海北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2.2制定政策措施。 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应注重相关行业规划或计划的衔接,以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标准、共同监督执行、共同评定检验等形式,将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综合规划、执行和考核。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一是统一认识,加强指导,全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要从建立循环经济这一高度来倡导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的认识。 二是制定相应低碳旅游的地方标准。通过制定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的地方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引导旅游企业投入到推行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中来。三是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对达到地方标准的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及优秀导游人员、文明游客,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是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利用旅游宣传推介的优势,在国内外节会、媒体、网络上宣传低碳旅游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加大行业监管。从旅游的各要素入手,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低碳消费、绿色旅游的鼓励扶持政策,引导旅游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3营造良好环境。海北州作为青海省4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地区之一,更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围绕低碳这一核心,推动旅游走向深入。一是要有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一个地方要有特色,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传统文化的积淀,靠建筑语言的表现,靠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所以,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必须要求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要珍重自身的文化,要热爱自身的文化,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形成一个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多措并举,保护好原生态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建设和经营。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镇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海北旅游生态环境。三是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关键词】海北;低碳旅游;发展;思考
To sea north state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our industry of what time thinking
Zhao Xie-hong
【Abstract】Along with the rise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concept, "low carbon tour" also gradually get into people's visual field.So-called"low carbon tour" is in the tour the development strongly decrease carbon dioxide of emissions, initiate with imbecility consume, low pollution is foundation of green tour. At"low carbon economy" ages, the tour industry should be be in advance.Protection good ecosystem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our is tour industry can keep on sex development of inevitable request.This text is from 2 to sea north development low carbon tour the industry carried on thinking.
【Key words】Sea north;Low carbon tour;Development;Thinking
低碳经济自20世纪末出现后,很快风靡了全世界。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低碳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且明确的内涵。发展海北低碳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海北知名度、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加快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把握的两个问题
发展低碳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海北既拥有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又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低碳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1树立低碳理念。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属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发展低碳旅游业是创建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中推行低碳消费、绿色发展带动示范作用突出,可率先成为实践者,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就海北而言,当地草原的原生态游牧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典型的高山草原社会遗产,是极其稀缺的低碳旅游资源。因此,特别要在旅游主体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购物点及导游中,倡导低碳消费,在旅游行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培养低碳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营造低碳旅游发展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低碳旅游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教育,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1.2倡导低碳行为。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各方参与者,都应在行为上低碳化。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生活和消费中,使旅游者建立健康、生态和可持续旅游方式。旅游开发者对自然景区不做“硬”开发,要做“软”开发。不改变原有地貌,坚持“多利用、少开发”的原则,选择性开发低碳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则要提供给旅游者低碳化旅游产品。在旅游餐饮上,尽量选用本地的食材,选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建议多选自助餐的形式。在旅游饭店上,要以绿色饭店的理念全面创建低碳旅游饭店,用节能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实行垃圾分类等。在旅游交通上,旅游者不妨多采用传统交通工具,选择徒步、穿越、营地等体验性强的旅游方式,同时要控制景区(点)内交通工具的进入,应禁止外来车辆、景区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景区内设置环保旅游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以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方式上,低碳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旅游景区低碳的实现,景区在开发和管理上以低碳为理念,创建生态型景区,发展产业化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湿地旅游等绿色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购物上,尽量购买原生态的商品,抵制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旅游商品。在旅游娱乐上,应减少开发大型实景和文化演艺类活动,大力开发原生态的、体现当地原汁原味文化的旅游项目。旅游管理者则主要控制游客数量,对旅游者进行低碳教育,通过游客管理、景区管理实现低碳化。
2.发展低碳旅游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2.1强化规划引导。发展低碳旅游业,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已有的规划重视旅游本身及其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而忽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资源保护。有的景区景点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因此,旅游服务要以人为本,旅游开发则要以天为本,也就是要将这种未经工业化污染的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保留下来,抛弃数量经济的观念,合理测算生态承载量,限制游客数量,走品质旅游经济的路子。一是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州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对以往已经编制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要按照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要求,重新审视、调整、修改完善。二是在具体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制定规划,关键是要严格实施规划,使规划法制化,成为指导低碳旅游业的纲领性文件。三是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依托海北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
2.2制定政策措施。 低碳旅游发展势必需要相关部门、相关主体的支持和配合,共建合作机制联合推进。应注重相关行业规划或计划的衔接,以共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共同制定标准、共同监督执行、共同评定检验等形式,将旅游业节能减排工作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中综合规划、执行和考核。各级政府和旅游业主管部门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机制,健全发展低碳旅游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发展低碳旅游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公众参与。一是统一认识,加强指导,全州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都要从建立循环经济这一高度来倡导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的认识。 二是制定相应低碳旅游的地方标准。通过制定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的地方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引导旅游企业投入到推行低碳消费、发展绿色旅游中来。三是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核和评价因素,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激励引导旅游主体争创低碳企业、绿色企业,使广大游客争做“文明游人、低碳游客”。对达到地方标准的绿色旅游饭店、宾馆,低碳景区、旅行社及优秀导游人员、文明游客,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四是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利用旅游宣传推介的优势,在国内外节会、媒体、网络上宣传低碳旅游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加大行业监管。从旅游的各要素入手,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低碳消费、绿色旅游的鼓励扶持政策,引导旅游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3营造良好环境。海北州作为青海省4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地区之一,更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围绕低碳这一核心,推动旅游走向深入。一是要有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一个地方要有特色,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传统文化的积淀,靠建筑语言的表现,靠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所以,一个浓郁的人文环境必须要求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要珍重自身的文化,要热爱自身的文化,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形成一个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多措并举,保护好原生态资源,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低碳旅游建设和经营。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镇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低碳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护并优化海北旅游生态环境。三是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在策划上要突出“天人相通、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理念;在布局上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资源节约、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性能上要突出“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4加快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省内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低碳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节会、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等设施档次。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农(牧)家乐精品,促进农牧业与旅游互动、城镇与乡村互动,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关键词:
焦作;低碳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4201
焦作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于是走上由黑转绿的旅游发展道路。焦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业成为了其重点开发的项目。然而创建一个行业简单,想要保持一个行业的竞争优势就很难。焦作旅游业正面临着发展瓶颈,旅游业该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关键,而实行低碳旅游方式,树立低碳旅游城市形象,是实现焦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是生态资源,环境卫生,景区里跑来跑去的一辆辆电瓶车,还是骑行户外运动呢?在2010年东北亚地区政府联合会旅游专门委员会年会上,各旅游专家指出,所谓低碳旅游,是一次科技创新的旅游,一次旅游从业者合理整合旅游资源的旅游,是游客们的一次特色旅游,低碳旅游的关键在于一个个低碳细节。
本文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采取低碳技术,减排、固碳,宣传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树立低碳旅游形象,践行低污染、低消耗、健康旅游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关键在于经济、社会、生态的整体效益,形成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
2焦作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焦作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与规范日趋完善,但在低碳旅游方面还属于学习和摸索阶段仍有许多的不足,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1旅游发展方式落后,地区环境遭到破坏
焦作在起初开发建设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大多数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旅游业长期以来受粗放型开发模式支配,在最初阶段缺乏科学的评估与规划,导致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随之带来的是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等,给旅游资源、社会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也浪费了旅游资源,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使现在意识到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由于最初的破坏导致地区环境、生态问题仍需改善和治理。
2.2碳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旅游企业良莠不齐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将会出现各种问题。焦作政府对低碳旅游发展的重视度虽高,但目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管理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排碳标准,使其在推广低碳旅游方面事倍功半。旅游市场的管理也不够规范,旅游企业良莠不齐,即使知道低碳旅游有利于焦作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可为了减少成本追求短期利益而未贯彻低碳化理念,例如旅游交通、旅馆、饭店等在旅游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碳,为推行低碳化旅游形成阻碍。
2.3对低碳旅游缺乏正确认识,未形成低碳旅游的思想
随着低碳旅游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不剥夺后代人的权益。但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认识还不足,还不能自觉践行低碳旅游。首先,一些旅游企业没有完全转变观念,只是把自己放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位置上,而没有想到应负的社会责任。其次,虽然焦作市政府非常重视低碳旅游,但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低碳旅游策略时尚有许多不足。最后,焦作市民普遍的环保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好,但是对于低碳旅游这种新出事物,很多人对其还是很陌生,缺乏全面的了解。
2.4低碳旅游缺乏投资,技术不足
低碳化方式的旅游变革涉及到开发、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交通工具的改进,餐饮住宿生产环节方式的改变和低碳减排技术的科研等各个方面。焦作旅游业的收益虽可观,但除了运营中的费用和消耗、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后备资金之外,可以用于改善低碳旅游的运营方式资金并不多。旅游业中碳排放在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想控制碳排放,就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而我市的低碳旅游发展比较落后,基本上是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旅游模式,在碳汇技术上焦作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处于初级阶段。
2.5资源浪费严重,减排压力大
旅游过程“吃、穿、住、行、游、玩”六大环节会产生消耗大量的资源,焦作在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清洁型能源的使用上属于滞后的阶段,资源浪费严重,一次性筷子、牙刷等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焦作有着特殊的情况,焦作以前是煤炭资源型城市,许多产业都是依赖煤炭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环境十分糟糕,随着焦作的成功转型,其空气环境才有所改善,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净化空气十分重视,因此在践行低碳旅游之路上面临的减排压力更大。
3焦作低碳旅游的对策
3.1提高政府重视度,普及低碳知识
一项措施能否很好的贯彻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度,面对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政府应该正确地对待这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加大低碳旅游的投资,开发低碳产品,配备低碳设施,为焦作提供低碳旅游的资金保障。
在全市倡导低碳旅游,走进旅游新时代,宣传低碳旅游的思想刻不容缓。不仅要对旅游者进行宣传教育,旅游企业、旅游行政部门具有正确的低碳观也是普及低碳知识的关键。可以通过举办低碳旅游活动,让游客、企业、政府三大主体参与其中真正意识到低碳旅游的意义。
3.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惩罚力度
要实行低碳旅游管理模式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措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节能减排”全面落实到低碳化工作每个细节中。低碳化管理制度的完善会规范旅游企业的行为,为低碳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完善管理制度外还要加强惩罚力度。可以如梯度水费制度一样,根据不同的碳排放量收取相应的税收。企业是排碳量的大户,要想实行低碳旅游不仅游客很重要,企业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税收等政策强制企业减少排碳量保护环境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3.3改进旅游发展模式,提高技术水平
焦作要推行低碳旅游方式首先要改进旅游发展模式,改变过去落后的开发模式,形成资源节约型的旅游模式,使用清洁型能源。焦作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实施对旅游企业进行内部化管理,对景区进行低碳化改造,这是减少旅游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渠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旅游业发展联系起来,着力突破制约低碳旅游的减排固碳技术,为加快转变旅游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3.4树立低碳旅游形象,建设示范点
焦作可以先建设低碳旅游示范点,逐步完善整个低碳旅游。云台山作为焦作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同时也是焦作旅游收入的主要部分,可以将云台山设立成为示范点,为其他的景区树立形象,从而也可以加大在游客间的宣传。制定旅游低碳化标准,在景区内建立风能、太阳能设施,循环利用资源,降低碳的排放,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向旅游景区内提供回收袋,将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开展低碳旅游活动,保护景点的环境,为焦作树立低碳旅游形象。
3.5植树造林,固碳减排
低碳化除了通过制度改革、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外,还可以采取植树造林的措施固碳减排,缓解减排压力。旅游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优美的自然环境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的开发又推动环境的改善,这就有助于承担碳责任,减少碳债务。绿色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人们排出的碳,净化空气,有一举多得之用。焦作的植树造林,生态园区工作开展得还比较顺利,城市绿化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通过固碳的深化为焦作的低碳旅游再添一笔。
4总结
低碳旅游在推崇绿色环保生活的今天,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焦作在城市转型前曾经是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之一,随着后期的治理和保护环境才有所改善,但没有建立正确的旅游体系不利于焦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面对新的革命的情况下,焦作旅游业该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采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9).
[2]牛冬霞.河南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特色及发展趋势[J].剑南文学,2011,(4).
[3]张瑜.推进低碳旅游提高社会经济效益[J].大江周刊,2011.
[4]孟志华.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J].魅力中国,2011,(2).
[5]孟德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9).
关键词 低碳旅游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1低碳旅游的含义
旅游业素来有“无烟工业”的美名,一些地方也以此标榜本地旅游业开发的积极效用,但是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却随着旅游业的繁盛而呈现出了愈演愈烈之势。旅游不再是毫无生态环境影响的行业,相反,其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越来越为公众所知,再伴随“低碳”理念的广泛传播,低碳旅游应运而生。
由于低碳经济刚诞生不久,关于其具体的定义仍无定论。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低碳旅游基本特点的简要分析,大致了解低碳经济的核心。
1.1绿色旅游的应有之义
从“低碳”二字来看,低碳旅游就是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秉持节约和环保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降低 CO2排放量,也即“减碳”,并且努力通过自身行动补救释放出的“碳”。旅游行动“碳”的低量化要求旅游的规划、开发和旅游者全部奉行低碳理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尽量减轻和弥补旅游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让旅游变绿,成为一种真正的无害产业。
1.2与低碳经济密不可分
低碳旅游和低碳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低碳旅游在多方面接受低碳经济的指导,同时旅游业的特定属性决定了它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推动低碳经济向前发展。旅游业是服务业一部分,资源消耗少,低碳排放优势明显,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天然优势。无论是旅游环境还是消费方式,经过低碳化的改造之后,都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3低碳旅游是理念更是行动
作为一种新生的观念,低碳旅游正影响并改变着人们传统生活方式。当然,这种影响和变化都是逐步发生的,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永久和深远的。必须强调的是,低碳旅游的理念如果得不到实施,那么其效用也形同虚设。也就是说,只有将低碳旅游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上,低碳旅游才会有“低碳”和“环保”的价值。
2低碳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1成本因素
一旦发展低碳旅游,各方面的资金投入都要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成本的增加,这是低碳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难点。首先就是旅游相关部门,包括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等。为发展低碳经济,经营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更新设备、重新规划和设计以及完善管理,这些无疑都会成为低碳旅游做大的障碍。其次是旅游者。每一个参与低碳旅游的旅游者为实现“减”碳都必须“加”花费。再次是政府。作为引导和监督一方的政府则需要制定和采取一系列措施用以应对低碳旅游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财税成本的增加在所难免。
2.2观念因素
“新”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旧方式的影响,低碳旅游自不会例外。这种干扰和影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民的固有观念。传统的旅游方式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要革新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旅游所涉及的多方面人员,从旅游经营者到管理者再到旅游者,其中很多人对低碳旅游的认知不足。而主体低碳观念不强,成为低碳旅游发展难的主观因素。
2.3制度因素
当下部分政策制度存在稀缺和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低碳相关的制度却没有关于低碳旅游相关的规定,使得低碳旅游的发展缺乏依靠和凭借。此外,面对低碳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方式,旅游企业的管理制度难以及时跟进,也给低碳旅游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2.4技术因素
低碳技术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技术支撑。但是既有的低碳技术创新有限,再加上低碳旅游技术的推广难度较大,导致旅游业中的低碳技术在开发和推广上都面临不少困难。
3低碳旅游发展的建议
3.1推广低碳理念,转变旅游观念
在低碳旅游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及时地进行绿色消费、低碳出行的宣传,逐步培养旅游者的低碳理念,帮助其转变传统的旅游观念。观念的更新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协力合作。只有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得到强化,绿低碳旅游的新风尚才可能真正成为影响深远的大潮流。
3.2完善政策制度,提供发展保障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为低碳旅游营造好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的营造,需要政府部门从重视低碳旅游开始,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及时跟进政策制度,灵活处理低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政策予以引导,为低碳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3探索运营模式,争取最佳效果
由于低碳旅游在我国处于新生阶段,旅游企业的实际营运经验不足,因此,低碳旅游在实际的发展中应注意借鉴国内外相关运营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际,探索适合地区特殊情况的最佳模式运营模式。同时,各旅游企业还应加强同本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协力推进低碳旅游向深入发展。
4结束语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关注自我享受对他人和整个环境的影响。但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并不意味着发展的一帆风顺,成本、观念、制度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障碍因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
【摘要】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低碳旅游;经济;内蒙古;旅游业
【作者简介】张晓娜,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管理。
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 内蒙古旅游资源概况
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陲,东西直线距离2430千米,南北直线距离1700千米,幅员辽阔,地跨东北、华北、西北,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内蒙古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草原、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场约8667万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场面积的19.2%,是中国五大天然草场之一。内蒙古森林资源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大兴安岭林区大部分在内蒙古境内,全区森林面积0.24亿公顷,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达到20%。另外内蒙古西部地区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其中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内蒙古第一大沙漠。沙漠中神奇的自然景观,众多的湖泊和绿洲,成为沙漠旅游开发的依托资源。内蒙古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古代曾有几十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和游猎民族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俗,与现代生活形成鲜明的反差,形式多样,可观赏性强,感受丰富,对旅游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内蒙古把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目前正在开发和培育高品质、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景点,建成一批年接待游客能力50万人以上的国内知名旅游景区,创建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和旅游强县,积极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推进旅游常态化。
(二)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旅游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初成体系,产业地位初步确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2013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403.46亿元,同比增长24.36%,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的8.34%。全区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61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343.73亿元,同比增长24.34%。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到130万人,同比增加13万人。截止到2013年底,全区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了276 家,其中5A 级2 家,4A级65家,3A级96家;星级饭店数量达到328家,其中5星级8家,4星级35家,3星级121家;旅行社数量达到901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和一大批旅游项目,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精品项目少。从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看,围绕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开发的旅游产品档次低,重复开发严重。依托草原、沙漠、湖泊等开发的旅游产品均体现民族风情这一主体,但在开发中对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为各旅游景区(点) 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体现民俗文化的方式过于形式化,参考性较低。
2.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内蒙古生态环境尤其是草原、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合理的过度开发或忽视必要的保护,不仅会失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缺乏。目前, 内蒙古旅游的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院校已设立旅游专业,培养出一批旅游专业人才,但现有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内蒙古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内蒙古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内蒙古正采取多项措施推行低碳旅游,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旅游景区的规划发展注重应用低碳旅游的理念,如内蒙古旅游局组织制订的《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2009~2025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提出“低碳旅游”概念,结合阿拉善盟建设国家生态战略示范区,将“低碳旅游”理念运用于旅游项目建设之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发展前瞻性。内蒙古低碳旅游区建设成绩卓著,2010年,由《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内100 多名旅游摄影记者评选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2010年颁发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我国首个获正式批准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为此,大兴安岭地区将低碳经济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构想。另外,自治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推行低碳旅游,引导广大游客绿色旅游、低碳消费。如建议游客在用餐、住宿时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采取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游玩,进而在旅行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政府责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自治区政府及各部门应当抓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个机遇,借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观念和理念的升级,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鼓励旅游者选择低碳化的旅游方式。要大力推动低碳旅游政策的制定,如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企业,制定政策支持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消耗。出台旅游行业新的行业标准,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量和评价因素,出台更为细化的政策,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二)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旅游,前提是实现生态环境观念上的创新,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重视其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发展低碳旅游,建立绿色生活方式,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普及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相关知识,鼓励人们将低碳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形成低碳思维方式。节约能源和资源要从小事做起,引导人们更多地选择低碳旅游方式,促使旅游者将环保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旅游业相关部门应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公关活动,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理念,强化他们的绿色意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绿色消费。
(三) 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低碳旅游是旅游的未来,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低碳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内蒙古地区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智勇.低碳经济背景下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44-45.
[2]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20-23.
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氧吧,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大兴安岭发展低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这里总面积达8.46万平方公里,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林地有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8.2%,人口仅有53万,黑龙江是当今世界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这里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7.8%。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嫩江的源头,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
二、大兴安岭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它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旅游生产的低碳化和旅游消费的低碳化。
大兴安岭旅游生产方式低碳化。大兴安岭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低碳理念,2010年,大兴安岭地区编制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旅游项目从规划开始就注入低碳元素,在景区、宾馆、家庭旅店中尽量使用新能源产品,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如北极村景区、观音山景区、寒温带植物园景区在道路照明、廊道建设等均就地取材,采取低碳化建设,普遍使用环保电瓶车、太阳能照明灯和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透水透气材料等。
大兴安岭旅游消费行为低碳化。首先在旅游管理工作中践行“低碳化”,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不良现象。其次是鼓励游客乘坐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交通工具,限制提供和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旅游消费“碳排放量”。在北极村景区,鼓励游客徒步进入参观游览区,以减少景区内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餐饮、住宿等接待服务中,采用电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使来到大兴安岭的每一位游客真切体验低碳绿色旅游。
三、大兴安岭旅游消费的低碳化建议
来大兴安岭旅游的旅游者,虽然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比较强,也知道低碳旅游一定会有好处,但是对于低碳旅游这种新鲜事物,很多旅游者还很陌生。对如何贯彻自己的行为却不知如何入手,那么我们有必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教会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自觉践行低碳旅游。
(一)帮助旅游者形成低碳旅游的意识
对旅游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形成低碳意识,在旅游活的各个环节中自觉实行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
1.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
大兴安岭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继续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在法律、政策、资金、技术、宣传等方面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样不但可以使大兴安岭的旅游业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另外,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法规对旅游者来说也起了很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2.加强宣传
强化整体宣传促销,塑造大兴安岭低碳旅游整体形象。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新闻媒体和各旅游企业的积极性,不断宣传大兴安岭低碳旅游,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大兴安岭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让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了解低碳旅游。
3.旅游中的教育作用
旅游业是窗口行业,导游是旅游团中的灵魂人物,导游人员在带团的过程中要有意向游客宣传大兴安岭的低碳旅游,在旅游中,对旅游者渗透降碳、节能、减排理念,使他们理解低碳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并付之于实践。这样旅游者通过旅游,亲身体验低碳生活,能够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对于推广低碳理念,传播低碳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旅游活动中实际上践行低碳
在大兴安岭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旅游者的全程参与,是旅游者的选择与践行。只有旅游者自觉践行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才能把低碳落到实处,大兴安岭旅游业才能实现真正的低碳发展。所谓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是指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和低碳购物。
1.低碳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旅游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以下几点:食用大兴安岭本地生产的食品,尽量减少外来食品因运输、包装、存储等环节产生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尽量选择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减少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和添加剂的使用,减少食品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餐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难以降解的一性物品使用对环境的破坏。
2.低碳住宿
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要求旅游者尽量做到低碳住宿。旅游者在选择酒店时应把舒适、方便、经济为首要原则,尽量少选择高档豪华的大酒店,因为越豪华酒店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高,而选择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不仅省钱耗能低,而且还惠及本地百姓。旅游者在住宿时,应尽量自带洗漱等生活必需品,少用宾馆饭店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因为饭店基于成本虑,提供的一次性洗漱用品质量一般不高,而且一次性洗漱用品的使用将产生大量难以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同时旅游者在住宿时,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控制室内温度、随手关灯、不将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等等。
3.低碳旅行
低碳旅行主要针对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低碳化的游消费方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旅行,即尽量采用低碳、环保、对环境影响小的出行方式,如来大兴安岭旅游的长途旅游者尽量选择火车这样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的交通工具;短途旅游者尽量采用自行车或步行等旅行方式,既可减少碳排量,又有利于旅游者身心健康。
4.低碳游览
旅游者在大兴安岭游览过程中应做到“留下脚印不留下任何西”,不随便丢垃圾,因为少一点垃圾,就少一点碳排放。同时,旅游者可以通过一些有益的旅游活动,如植树造林、采取其他“碳中和”手段,达到反哺环境的作用。
低碳旅游:我国乡村体育旅游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人数75%,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国家稳定的工程。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低碳乡村体育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4](p60-6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明确指出:旅游业发展必须节能减排,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旅游方式。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规定,各级旅游行业应成立节能减排管理机构,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旅游业重要评价指标。因此,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业也应该把节能减排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低碳乡村体育旅游促进环保建设,它是以农村生产、农村环境、农村体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农业生活等资源优势吸引游客,对自然环境要求很高,要求是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而国家提倡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因此,发展低碳乡村体育旅游符合我国国情需要,也是低碳时代体育旅游业发展必然选择。(二)低碳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符合和谐社会建设。乡村体育旅游是依托于农业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涵盖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中,乡村体育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更有综合性,涉及内容更广。因此,低碳乡村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一个旅游项目的开发,都会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减农村劳动力过剩所引发的不和谐社会问题。并且通过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共同低碳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城镇经济转移农村建设,[5](p46-48)加快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水利环境和乡村交通问题,也辐射周边的未开发的乡村集镇的环境建设,缩小城乡生活环境的差距。促进了乡村体育文化、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和谐相处,培养体育旅游者的保护意识,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和谐相处机会,随着乡村体育旅游的低碳发展,增强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因此,低碳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符合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三)低碳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早期我国体育旅游业开发处于一种零散的、无组织的状态,导致了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进入了瓶颈阶段。最初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因市场竞争不强而淘汰,造成体育旅游产品“断层”。[6](p15-18)直至1985年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成立,开辟了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先河,中国体育旅游业开始进入导入期(西方经济学家将产业理论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市场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导入期发展主要呈现经济粗放发展模式,易出现高污染、高排放的体育产品。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环保意识差,这种经济粗放发展模式必将要求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完成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减排能力提升和节能技术升级,充分利用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体育旅游产品。并且,独特的乡村风光和自然环境吸引着广大旅游者参加步行、自行车等低碳体育项目,低碳发展成为乡村体育旅游业必然趋势,这将为乡村旅游向更低碳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低碳时代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践行循环经济型乡村体育旅游。循环经济型乡村体育旅游是在休闲观光、农业生产、清洁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循环经济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能源循环使用方面,各公共厕所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用于经营旅游能源,沼渣、沼液用于制造有机化肥。在休闲观光方面,乡村体育旅游区的道路应该以徒步、骑自行车等绿色通道修建为主,通道两侧供游客休息用的桌、凳、垃圾箱以及低碳运动宣传栏均用当地石头修成。村户附近空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设计简单易行乒乓球台、篮球场、秋千架、拔河绳等运动场地设施。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生产是乡村体育旅游循环经济得以实施的载体,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需要的产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开发秸秆饲料和秸秆纤维板项目,沼渣、沼液还田、还土、还果实施化肥,将畜禽便集中处理制成肥料,发展高效循环型农业低碳化。在清洁工程方面,完善村级处理设施配套建设,通过处理废水灌溉绿化、田园、景观。在垃圾处理方面,加强垃圾的综合利用,首先进行垃圾分类、分离可回收垃圾,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产生的蒸汽用于印刷业、制造业,热水可提供桑拿按摩,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垃圾,减少污染,循环使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二)精心设计乡村低碳体育旅游项目。低碳体育旅游项目设计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7]充分考虑当地的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乡村聚落、农耕文化等资源特点,精心设计乡村体育旅游项目,[8](p20-23)结合乡村地形特征,开发一些低碳的体育旅游项目,如自行车、放风筝、登山、攀岩、武术、乒乓球、篮球、健美操、探险、漂流、龙舟赛、越野赛等低碳体育项目。也可以设计参与性体验体育旅游项目产品,满足游客多感官的需求,设计一些游戏趣味性强的集体活动项目,让游客体验参与在体育活动中的乐趣,结合当地农产品设计体验体育旅游产品,将农家的田、果树、池塘、花圃有偿提供给游客使用或者直接采取租借形式,农家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游客在耕耘中体验,体验到果实、加工、酿酒等体验活动的快乐,在体验活动结束过后游客自己计算碳排放量,以加强环保措施进行碳的补偿,游客在体验体育旅游活动中追求身心享受,达到低碳运动目的。(三)完善环保市场保护机制体系。目前我国乡村一般存在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状态,乡村体育旅游业经营者素质低,低碳经营理念落后的问题,出现污水随意排放、体育器材乱放、环境破坏等高碳现象无人管理、监督。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环保机制来保障乡村体育旅游低碳化,阻碍了我国乡村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完善乡村体育旅游的低碳环保市场保护机制体系,即环保“七机制”,一是加强乡村体育旅游监管机制建设。二是加强乡村体育旅游环境宣传保护教育机制建设。三是建立乡村旅游环境保护机制,清晰乡村体育旅游环境资源产权,实现体育旅游资源保值增值。四是建立乡村体育旅游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五是完善乡村体育旅游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六是建立乡村体育旅游环境保护奖惩机制。七是建立乡村体育旅游预警机制。保障乡村体育旅游低碳化,杜绝了乡村体育旅游重效益、轻保护环境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四)充实乡村体育旅游六要素的低碳内涵。乡村体育旅游六要素是造成高碳的重要因素。全面倡导乡村体育旅游低碳化,主要应充实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六要素低碳内涵。在吃方面:尽可能不喝瓶装水,自备水具饮用天然矿泉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鼓励消费者不铺张浪费,节约饮食,尽可能使用本地时令蔬菜、水果。在行方面:尽可能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多采用步行、自行车、观光车、电瓶车、蓄力车等低碳交通工具,避免使用私家车、飞机、轮船等高耗能交通工具。在游方面:作好引导、宣传,鼓励旅游者选择低碳旅游方式,组织者尽可能组织低碳有趣的体育项目,如体育游戏、拔河比赛,引导游客积极参加低碳体验旅游。管理者合理设计展示温馨低碳提示,杜绝游客随意乱扔垃圾现象发生。在购方面,经营者尽可能提供无污染的本地产品、时令产品,突出地方特色产品,避免过度包装生产设计复杂的产品。在住方面,倡导低碳住宿,减少资源能源使用量和污染物产生量,物品尽可能多次反复使用或者调节使用,减少污染排放,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约资源,在娱方面,尽可能设计生态的低碳体育文化项目,避免使用豪华大型文艺节目活动替换传统低碳体育文化项目。乡村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旅游业向农业的一种延伸,通过旅游业、体育产业的推动,将生态旅游业与生态体育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旅游产业模式。低碳时代我国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应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制度创新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总而言之,乡村体育旅游拓展了农业、体育的功能和领域,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缩小了贫富的差距,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对旅游消耗的需求,减少了环境污染和乡村体育资源破坏,节约了能源,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余万斌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巨大消耗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可以大大缓解传统旅游经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对我国环保旅游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旅游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英国最早提出的,指的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旅游业具有污染小、耗费低的特点,但若是旅游经济超出其承载能力,除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还会使人们对旅游景点的综合体验大幅度下降,进而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低碳旅游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融入新颖的低碳方式,更加契合低碳经济的目标,可有效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1低碳经济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低碳旅游指的是在旅游经济中运用低碳技术、推广低碳机制、倡导低碳消费,以最低的碳排放量换取最大的旅游经济价值。现代社会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日益恶劣,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1.1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低碳思想的传播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行业。低碳旅游的发展,既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精神享受,又注重旅游产业对游客生活理念的积极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低碳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在游玩中体验低碳旅游的必要性,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低碳理念,使更多人投入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来。
1.2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例如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个别游客在观光过程中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等等。低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与环境保护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1.3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旅游成了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主要方式。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更多人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发展中来,旅游业从原有的粗放型向经济环保型转变,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低碳旅游已经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的范畴,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人文关怀。
2低碳旅游发展中的不足
2.1低碳观念薄弱
低碳意识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游客普遍认为旅游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游玩过程中尤为注重个人享受,这种消费观念使得旅游资源的消耗巨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低碳观念淡薄,严重制约了低碳旅游的发展。
2.2开发过程不规范
在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上,企业为了短期经济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对旅游景点过度开发,不但使旅游景点缺乏特色,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2.3技术水平低
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水平的支持,目前我国的低碳排放技术尚不成熟,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低碳旅游的发展缓慢。
3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
低碳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在旅游过程中倡导低碳行为,通过整合政府、旅游企业、游客三方主体,培育出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
3.1新颖的旅游模式
低碳旅游从细微处入手,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新颖、独特的低碳体验,倡导绿色低碳的旅游理念。通过政府督促旅游企业转变旅游业单纯获利的方式,落实低碳理念的旅游方式,提高生态效益。旅游经济不单单是一项经济产业,更是一项精神活动,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低碳行动,才是低碳视角下旅游经济的核心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企业,边污染边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这与低碳旅游所提倡的保护环境、在自然生态承载能力之内发展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低碳旅游就是要扭转游客日常行为中的不当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旅游方式上,游客可以选择自行车、徒步;在用餐方式上,可以选择绿色环保标签的食品,拒绝一次性餐具等等。
3.2评估制度、认证制度的引入
低碳旅游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或人们发展性的消费活动,更是一项人类文明和发展理念的文化传承活动,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社会领域,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低碳经济刚刚起步,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关于低碳标准在旅游经济范畴更是完全空白,只有建立旅游经济发展的低碳评价体系、等级认证制度和监测系统,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当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制度,才能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确保低碳理念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落实,成为大众的生活指南。其次,低碳旅游的发展应该积极地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以经济利益为引导,辅以公益性的低碳实践活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3.3因地制宜,对旅游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更好地协调游客数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旅游景点进行规划时,应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结合旅游景区的区域特色,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应严格控制景区规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低碳技术,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旅游过程的每个细节。例如,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引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引入,污水处理及净化技术的引入,生态垃圾桶、卫生态生间的引入等等。
3.4对旅游景点进行低碳改造
低碳旅游是借助对旅游环境的低碳改造实现的,通过配备低碳旅游设施服务于游客,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低碳旅游设施分为专门性低碳旅游设施和基础性旅游设施两种,景区的环卫设施、能源设施等都属于基础旅游设施;专为旅游提供的餐饮、娱乐、住宿设施等属于专门性旅游设施。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景区中可以设置停车场,为景区游客提供新能源共享车辆,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动车和自行车等;其次,改造景区的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应该以低碳环保为主,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最后,构建低碳建筑,低碳酒店、生态型购物娱乐场所等。此外,在景区中还可以配备环保式的休闲缆车,可以让游客体验独特的低碳观光。
4结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屡屡遭到破坏,气候变暖、沙尘暴、雾霾,都是大自然发出的求救信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得到大力倡导和推行,低碳旅游被视为长期的旅游发展模式,经过低碳思路的改进,旅游经济具有了新颖、环保、低碳的特点,低碳旅游虽然目前尚不完善,但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将带动旅游经济的总体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冬冬.浅议我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2012,(19).
[2]查建平,王挺之,冯宇.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叶资源科学,2015,(03).
[3]袁箐,陈楠,程川.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承载力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论坛,2016,(03).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景区 长白山景区 策略
一、引言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似乎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基于“低碳经济”而提出的“低碳旅游”,似乎为旅游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它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形式。在我国,一些低碳旅游的方式已在旅游的各个方面初见端倪,例如徒步旅游,垃圾带回,旅馆不提供一次性物品。
打造低碳景区,探索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是旅游业走低碳化发展道路的必然环节,是旅游业谋求内涵式发展的必要途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加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列为世界保留地之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长白山低碳景区对实现景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达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内涵
1.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低碳旅游”的概念。
目前,尚没有对其的准确定义,一般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国内学者有其各自见解。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旅游,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富筱琦,2009)。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蔡萌、汪宇明,2010)。
总之,作为经济活动之一的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基础上的新型旅游方式,其内涵是以环境为中心,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为重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模式,强调保护环境而非享受环境。
2.低碳旅游景区的内涵
“低碳景区”的内涵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内涵两部分。自然内涵是指,把对景区的开发建设与低碳理念紧密相连,在开发和运营全过程坚持低碳化操作。人文内涵是指,低碳景区的建设要有一个良好的倡导低碳旅游的社会环境,要有对建设低碳景区的深度意义充分理解的广大参与者(包括建设者和游客),把建设和保护低碳景区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
三、长白山景区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及意义
1.长白山景区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是中、朝两国界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发源地,国家AAAAA级风景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加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列为世界保留地之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以其生物种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享誉全世界,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长白山景区本身是一个生态良好的景区,多年来始终以“保护”为主题进行建设,这使得景区发展低碳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综合体,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森林的季相变化千姿百态,让人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根据相关调研资料显示: 森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能够为旅游者解除工作压力、调节心理平衡、获得身心健康,满足旅游者求知、求美、探奇等需求。目前,世界的森林旅游业规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热点。就目前的基本形态来看,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它的发展同时也将低碳理念带入到具体旅游消费中,让更多人通过健康的旅游方式来愉悦身心,保护环境。
第二,保护是长白山永恒的主题。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保护方面下了很大功夫。2005年6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成立,实行长白山区域 “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方针。管委会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厅级建制,代表省政府依法对管理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行政事务,以及自然资源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委会的成立使保护开发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长白山景区立足于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开发,千方百计的扩大投资规模,高标准的推进旅游景区的项目建设。景区在2009年重点开发了78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了61亿元。可以看出,管委会在发展长白山景区旅游上,积极完善长白山景区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同时,管委会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加快景区的发展。目前,长白山景区正在兴建一个投资高达220亿元的开发项目。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看上长白山这片宝地,相继进行投资,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四,长白山作为中国北方民族的发祥地和关东文化的根据地,有着“原始、源头、元气”和“神奇、神圣、神秘”的文化内涵,是关东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也是东北旅游的灵魂和地标,更有朝鲜、韩国等将长白山视为其民族的发祥地。发展低碳旅游,保护长白山生态环境,是广大关东人民和朝韩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定会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2.长白山景区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首先,创新景区发展规则。低碳景区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其系统性则催生了新的景区发展规则。在诸如怎样将低碳的衡量指标融入到现有的景区评价体系、怎样在低碳运营模式中改革现有景区的管理模式、怎样实现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和新技术、生态文化综合效益能否最大化等等都需要制定规则予以引导。长白山低碳景区的创建会改革景区发展模式,适应大背景大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促进区域低碳产业的整合开发。长白山景区在低碳的建设与改造中, 不可避免地将低碳的发展理念向其他产业和区域全面渗透,有利于激活区域优势资源,构建整合互动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区域其他产业的低碳进程,构建互惠共赢的区域发展模式。长白山低碳景区构建将成为未来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最后,促进公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在低碳旅游景区的游客无论在饮食、住宿、交通、通讯等各个方面都能亲身体验到低碳生活的方式,并且通过景区低碳知识的宣传、碳补偿等活动深入了解低碳的意义,教育他们节约资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在旅游活动结束后继续坚持低碳生活,逐渐形成生态文明时代的生活方式。
四、长白山景区发展低碳旅游策略
1.政府的低碳导则
低碳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相比,成长时间较短,综合配套设施较弱,在起步发展阶段,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亟需政府的大力扶植培育,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成立于2005年的管委会作为保护和发展长白山景区的主体,应发挥其发展低碳旅游的主力军作用,从而真正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和统一开发的战略目标。
管委会应充分学习和实践景区《低碳建设专项规划》,合理规划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并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摸清景区低碳家底。管委会应该给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扶持,如:旅游企业运用相关低碳产品或引进低碳技术,管委会可以对该企业进行减税或退税。发展低碳旅游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低碳旅游的标准问题。管委会应加快对景区碳排放量、垃圾处理、低碳公共交通方式等制定严格标准,特别是在星级酒店和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中,突出增加和细化对各项设施碳排放标准的制定、执行、测评和检验,并最终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管委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区域间合作机制,统筹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及长白山景区周边地区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形成合力发展长白山景区低碳旅游的长效机制,开展低碳旅游的国际间合作。
2.构建低碳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向游客提供服务时依托的各项物质设施和设备,它是旅游景区的物质基础,一个景区要想真正实现低碳化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低碳旅游设施。低碳旅游设施的建立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节能环保的理念,更应该把当前世界先进的低碳技术或低碳技术产品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到建设过程中。
长白山景区的环保型旅游观光车仍是柴油汽车,其燃料仍是能源利用率很低的化石燃料。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通工具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应该利用生物能、氢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交通工具提供主要动力以及推广无碳交通方式。景区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控制措施上由传统的“集中收集、统一管理”模式向“局部区域分散式管理”模式转变。结合长白山景区特有的地形和自然条件,采用最新的生态系统工程技术――无动力型高效生态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加压泵站或吸粪车将污水输送到生态绿地进行处理。景区能源供应设施低碳化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太阳能采集板的应用,加强对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关注与应用。建立低碳化的旅店及餐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不主动为顾客提供包装塑料袋等。
3.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
低碳旅游吸引物是指用来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自然的、人工的低碳旅游吸引要素,既可以是各种自然低碳景观;如湿地、海洋、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可以是人工创造的低碳设施景观,如低碳建筑设施、低碳产业示范园区;还可以是多样化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如运动休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
据管委会2010年的一则公告中显示,自该年起,长白山景区的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展新的阶段。仅2010年一年,全区将安排10亿元以上项目3项、1亿元以上项目10项,重点建设白溪、卧龙、和平、漫江旅游休闲度假区。在未来几年中,景区打算围绕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3大旅游服务功能区(北、西、南线)为基础,建立7个主题旅游小镇(温泉小镇、运动小镇、生态小镇、养生小镇、滑雪小镇等)。这些旅游度假区及主题小镇的建设,无疑会大大拉动长白山旅游的发展,但也正是因此,长白山景区建设者们应该充分的意识到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应该合理、有效地引进先进的低碳化的景区设施建设方案,并且应该把前沿的低碳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人造设施景观吸引物的建设中去。努力做到在长白山内建立起一套以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休闲娱乐区、低碳社区和低碳旅游公共休憩场所为元素的低碳旅游吸引物。
4.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减少旅游者的个人旅游碳足迹。它是一种科学文明的现代旅游消费方式。
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最主要的是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形成低碳的思维方式。政府在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上主要起到引导和宣传的作用。管委会可以发出一个倡议书,鼓励旅游企业形成低碳联盟,推广、交流节能减排技术。对导游和游客采取免费发放《景区游客低碳旅游消费指南》,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旅游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建设旅游者可以进行低碳旅游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宣传和积极引导。旅游者作为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主体,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环保车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购物时,不使用商家提供的免费塑料袋和过度包装;在选择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自觉进行“碳补偿”,通过个人付款给专门机构,由他们通过环保项目抵消二氧化碳量或者自己亲自植树补偿。
5.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旅游体验环境是通过旅游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性的文化,管理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来为游客提供一种旅游的体验。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综合了各种形成和影响低碳旅游体验的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主导作用是景区自然碳汇机制的强化、弱化或者最大程度降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
营造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最基本层面。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主要通过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社区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政府要通过推行旅游碳汇机制,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旅游企业要引入碳汇机制的旅游环境培育理念,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打造低碳旅游企业。旅游社区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实施低碳社区行动,构建和谐畅爽的低碳旅游社区环境。旅游者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碳中和”的旅游消费理念,实行“碳补偿”或“碳抵消”的旅游消费方式。由此,共同实现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
五、结语
发展低碳旅游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创建低碳景区是新形势下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推动相关企业走低碳之路,有助于传播低碳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低碳景区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纳入低碳旅游的政府导向、低碳旅游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旅游环境以及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等五大要素,才可以实现景区的低碳转型,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2] 孙庆红.当景区进入低碳经济时代[J].中国旅游景区,2010,(14).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翼城县
低碳旅游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运用低碳经济的理论,以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过程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低碳旅游是带动第一产业、联动第二产业、拉动第三产业的纽带,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旅游被世界各国所关注。翼城县低碳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县域低碳旅游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翼城县旅游发展现状
翼城县位于临汾市东南,同晋城市的沁水县、运城市的垣曲县、绛县相邻。境内平川、丘陵、山地各占l/3,总面积l17km2,辖4乡6镇,211个行政村,总人口3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翼城县交通便利,侯~月线、晋—侯线、晋一韩线横贯东西。
“十一五”时期,翼城县委、县政府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实施了转型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促进翼城县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该县紧紧抓住晋南根祖文化旅游的机遇,主动把翼城旅游纳入其发展版图,形成临汾、侯马和晋城市低碳旅游的“接合部”。按照“以开放促开发,以政府启动促市场拉动、以历山开发带动全县旅游景点的开发,以旅游业拉动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旅游环境、打造旅游精品,全县初步形成了“五区三线一中心”的旅游发展格局。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对翼城县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翼城低碳旅游资源及类型
翼城县低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分为自然低碳旅游资源和人文低碳旅游资源两大类。
2.1自然低碳旅游资源
翼城县自然低碳旅游资源主要以山岳、河流、泉瀑和生物旅游资源为主(境内共有河流9l条),其自然低碳旅游资源的类型为:地文、水域、气候、生物等(见表1)。最具魅力的当属历山风景旅游区,该区位于山西省翼城县西闫镇境内,总面积220km。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华北著名的天然生物基因库,是临汾市十大特色旅游景点之一。历山有华北地区保存完整的舜王坪亚高山草甸,有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座原始森林。地貌奇特,风光迷人,绿树遮天,悬崖山石,千姿百态,瀑布似帘,溪涧潺潺,高山草甸,绿荫如毯。奇峰、怪石、清涧、溶洞、冰帘并称历山“五绝”;山林、清风、雪景、云雾、日出、舜迹、生物、药材、古村落被誉为历山“十胜”。它是长江以北大气、土壤、水源、环境质量较好的无污染的自然地理单元,成为人们度假、避暑、科研、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
2.2人文低碳旅游资源
翼城县人文低碳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古遗址、古建筑、寺庙和民间文化为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四圣宫、乔泽庙、南撖东岳庙、天马一曲村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木牌坊、石牌坊、裕公和尚道行碑、南石遗址、河云遗址、苇沟—北寿城遗址、南撖一枣同遗址、故城遗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处:城内关帝庙、中贺水泰岱庙、樊店关帝庙、感军遗址、冶南遗址、马册永定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0l1处。其中天马一曲村西周文化遗址、凤架坡一寿城一苇沟晋文化遗址、介子推绵山、冶南古冶炼遗址等,在晋国史乃至周史研究中都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大河口遗址,据专家分析,属西周早期一封国,syd2008一号墓葬,被定性为“2008中国考古十大重要发现”。当地的民间文化包括:节庆、社火、秧歌、花鼓、琴书、剪纸、目莲戏等,其中翼城化鼓、翼城琴书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翼城县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花鼓之乡”(见表1)。
3翼城低碳旅游资源的评价
3.1低碳旅游分级评价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评价标准,将翼城县旅游资源分为5个等级(见表2)。3.2翼城低碳旅游路线翼城县低碳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以县城为中心呈十字形分布,形成低碳旅游产业的“五区三线一中心”的发展总体框架(见图1o3.2.1“五大特色旅游区”五大特色旅游区为:历山风景旅游区、太后故里观光区、介湖古代文明观光区、晋国文化展示区和佛爷山风景名胜区。
(1)历山风景旅游区。历山有着丰富的自然低碳旅游资源和人文低碳旅游资源。历山风景旅游区主要是构建成为以尧、舜、禹、汤历史文化为背景的四圣山,以春、夏、秋、冬四季风光为背景的四季山,以度假、旅游、探险、娱乐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四时山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和实现低碳理念的需要。
(2)太后故里观光区。该区依托唐兴镇与南梁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城内木、石牌坊,元代舞楼,关帝庙,金代铁钟等人文资源。构建孝定太后故里古韵风情观光区。
(3)介湖古代文明观光旅游区。介湖又名小河口水库,建成于1959年,库区面积为153.41万m2,是翼城县的第一大水库。
依托小河口水库、枣园新石器文化遗址、冶南汉代冶炼遗址、南捍古堡民宅、南捍东岳庙、晋国古都尧都村等,推出唐尧古都、水上乐园、民俗风情园、汉代冶炼工业区四大区域产品。
(4)晋国文化展示区。主要以介子推遗迹、曲村晋侯车马坑遗址、晋国古都遗迹、滦池、翔山、千年银杏等资源为主,构建晋文化旅游展示区。
(5)佛爷山风景名胜区。佛爷山位于翼城县东部30km处,东部有尖山和辽河寨,西部有娘娘岭和张马河,佛爷山上森林茂密,覆盖面积达80%以上,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另外东侧60多年前抗击日军的东坞岭抗日伏击战旧址,可构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2.2“三条精品旅游线” “三条精品旅游线”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人文景点为支撑形成的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南线:县城一城内木、石牌坊一翔山一四圣宫—历山风景旅游区;东线:县城—介湖—佛爷山名胜风景区;西线:县城—古绵山名胜旅游区一天马曲村晋文化展示区。
3.2.3“一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在县城建立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如:景区介绍、旅游景区影视播放、低碳旅游宣传册发放等,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全方位需求。4翼城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虽然翼城县低碳旅游资源多,但是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可以说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甚少。目前翼城县低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缺乏低碳旅游意识和社会责任。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对于低碳旅游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以及低碳旅游的社会责任性,人们都还缺乏深刻的认识。翼城县现有的旅游资源,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积极开发的同时,往往忽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者、经营者和当地群众缺乏资源保护的观念,不能把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路融入到旅游的过程当中,阻碍了低碳旅游的发展。
(2)旅游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目前,翼城县的生态环境状况很不乐观。翼城县大多为山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无计划的开采和工业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违背了低碳旅游所推行的低能耗低消费的理念;绿化环境工作不到位,处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设施不健全,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水给低碳旅游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专业人才紧缺,行业组织不健全。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发展翼城县低碳旅游业的第一要素。翼城县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紧缺,初步成立的旅行社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模式,经济管理缺乏规范性,严重制约着各个部门的统一发展。
(4)景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翼城县各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还没有形成,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旅游者对游览景区的需求。要想把低碳旅游业做好做强,交通网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翼城县大部分景区缺乏系统规划和开发,景区的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景区内的道路交通开发尚未到位,旅游接待设施中的宾馆、酒店严重不足,环保设施急需完善。
(5)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深度开发。目前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旅游产品基本停留在粗放型开发的初期,创新性差,不能充分展示翼城山水的神韵、历史人文资源的内涵和民俗风情的魅力;旅游活动项目单一,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六要素尚不健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陈列化、静态观赏阶段,接待参与程度极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难以满足当今低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5翼城低碳旅游发展策略
低碳理念的增强和旅游观念的转变,使得旅游者对旅游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旅游模式正在或已经被新的旅游模式所取代,这就给旅游者、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带来了新的挑战。
5.1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低碳概念和重要性的了解是开展低碳旅游工作的重要前提。翼城县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切实将低碳理念贯彻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利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介,普及与低碳旅游相关的知识,鼓励人们将低碳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让他们形成低碳思维方式。节约能源和资源要从小事做起,引导人们更多地选择低碳旅游方式,促使旅游者将环保视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
5.2转变经济发展重点——发展低碳经济翼城县低碳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资源破坏比较严重,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生态县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粮食、林果、养殖、蔬菜四大基地建设,利用翼城县的农业优势为低碳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低碳食品,推出翼城的名吃“碗”;以“五区三线一中心”建设为重点,促进低碳旅游业的投人和开发,使旅游业成为县域低碳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从而推进翼城县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切实发展低碳经济。
5.3培育专业人才和加强旅游企业内部管理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的重点,翼城县应建立一定规模的旅游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聘请优秀专业人才传授低碳旅游知识,普及低碳旅游理念。旅行社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实施服务转型,发挥旅行社的主导作用,创新旅游模式。如使用新能源观光游览车、住宿低碳酒店、游览低碳商贸建筑等等,最大限度地帮助游客减少其旅行过程中的个人旅游足迹。
5-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翼城县的旅游交通路线还未统一化,在设计旅游专线的同时,要注重低碳环保的理念;旅游道路尽可能避开景观生态敏感区,以不破坏景区景观的完整性为原则;景区内不能使用对环境污染的交通工具;旅游城镇到景区的道路两旁要实现绿化;道路路面要整洁,应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大力提倡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旅游景区要形成真正的绿色景区就要着眼于低碳,景区环境应实现绿化、美化和净化;游览参观场所做到合理布局;生态旅游区要保持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合理规定景区容量,科学设置游览项目,减少景区办公用电、办公用品消费等来完善低碳旅游环境。
5.5创新低碳旅游产品以推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积极开发相关低碳产品,主要是开发以历山为主的旅游线路,以唐晋文化为定位,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创建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县。依托政府所营建的低碳景区开展旅游服务,设计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以减少产品在包装、运输和流通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把翼城的花鼓、琴书、浑身板的表演制作成演出的形式,开发出属于翼城仅有的特色产品。
6结语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之一。
发展翼城县低碳旅游,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利于促进“五区三线一中心”的实施,有利于带动以历山为龙头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降低碳消耗,节能减排,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