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2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中国当代生态坏境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6.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8.大气污染严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9.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二、正确建设中国当代生态文明
1.生态经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a.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实施清洁生产。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使采用清洁能源,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d.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生态政治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a.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b.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c.推进生态民主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3.生态文化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a.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b.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c.强化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在认真发掘、弘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
d.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强化生态理念,在保护生态中凸显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播中注入生态内容,在文化场所设计和建设中融人生态理念。
4.生态社会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1现在全国的城市基本上都建有垃圾回收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一整套环保系统,但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有效的收集处理系统,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处倾倒,严重污染了耕地、空气、水源,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2地方政府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环保方面的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3一些地方受利益驱使,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尤其是城市近郊的农村,使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4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不惜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使有益的鸟类和昆虫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5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切实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地
把保障饮用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依法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严禁直接或者间接向河流、溪沟、水库、山塘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村庄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加快推广“户保洁、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步伐,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边远分散地区可采取资源化的就地处理方式。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控制煤和柴草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力和工艺、设备。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规模以上养殖户和散养户的污染治理。各地要结合实际,确定时限,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B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现有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据土地消纳能力,进行畜禽粪便还田。根据水质要求和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的种类、数量,合理控制水库、山塘养殖规模,坚决禁止化肥和畜禽粪便养鱼。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农资管理,禁止生产及销售劣质农膜,提高农膜使用周期及使用寿命,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
6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做好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情况,把握机理,逐步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污染土壤综合治理试点。加强对污灌区域、工业用地及工业园区周边地区土壤污染的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监管。
7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和整治村庄现有水体,努力恢复河沟池塘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对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开发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环境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破坏。
8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监管机制
建立公共政策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政策源头上把关,控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把环境监管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可在全区范围内分片设立环境卫生监察大队,专职负责镇容、村貌的管理。在全区各乡(镇)统一设立环境保护管理站,负责乡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强化对各级党政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考评,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引入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机制,开展绿色经济核算,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绿色统计和审计制度,将统计、审计结果作为考核提拔基层领导的重要指标和基层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煤炭资源开采;生态破坏;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 A
一、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研究背景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高达70%以上,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30%以上。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仍处于粗放式开采阶段,大多未进行严格规划,环境保护措施不当,往往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如植被破坏、地面沉陷、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地下水枯竭等,其中很多破坏甚至是不可恢复的,后果相当严重。项目规划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提出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煤矿开采的环境污染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而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区别性大、多变性、难于量化、衡量标准模糊等,同时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规模、建设方案、内容、建设性质等差别较大,使得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确定和量化比较困难,因此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相较于空气、水体、固体废物污染的评价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且相关法规、标准、守则尚不完善,更增加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难度。
本文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等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预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等角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相关经验,探讨煤炭开采项目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重要价值。
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2.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在充分收集和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可用路线调查与定位实测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和方法,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评价。目前较为常用的生态现状调查方法包括:应用遥感图像处理、野外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手段。
2.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应当结合上述方法,从生态系统现状调查、植被现状调查、野生动物现状调查、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土壤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质灾害情况现状调查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其中,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应包括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状态、功能等内容;植被现状调查应包括评价区植被的类型、优势种、分布、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特别是珍稀保护种的种类、分布、保护级别等内容,并给出评价区域植被类型特征表和常见植物名录表;野生动物现状调查应包括种群、分布以及保护种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生境状况、保护级别等;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应给出水土流失面积与分布,土壤侵蚀类型、侵蚀类型等;土壤现状调查应包括类型、特性、结构、侵蚀强度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给出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并明确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灾害情况现状调查主要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2.3 生态环境现状质量评价
生态现状评价是将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或者比较精细的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生态影响评价一般采取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进行文字分析与定性描述,辅之以数学模拟预测。
三、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对象识别、影响效应识别。其中影响因素识别主要是作用主体(建设内容,应包括主体工程和全部辅助工程)的识别,就煤炭矿区而言,作用主体主要是指工业广场、矸石场、道路、洗煤厂等;影响对象的识别是影响受体(主要是生态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识别,就煤炭矿区而言,是指受煤炭矿区规划实施影响的生态系统及生态因子;影响效应识别是影响作用的性质及程度(正影响、负影响、累积影响、可逆不可逆影响等)的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可以从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不同时期分别进行,其中建设期生态影响识别包括: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排矸场、进场道路、附属设施、洗煤厂等设施永久和临时占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对区域植被分布、生产力、生物量及连续性的影响,对区域珍稀动植物栖息、活动的影响,对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场地、风井场地、排矸场、进场道路、附属设施、洗煤厂等设施建设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弃渣对区域植被、植物、动物活动及鱼类的影响;运营期生态影响识别包括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表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区域土地利用性质的影响,对区域植被类型、生产力、生物量、连续性的影响,对区域动物栖息、活动的影响,对区域水土流失现状的影响,对区域敏感目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现状、景观等的影响;配套洗煤厂、煤化工企业、瓦斯、煤矸石发电设施外排污染物对赤水河保护鱼类的影响,对区域珍稀保护动植物的影响。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规划方案实施影响因素识别以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可知,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工业场地、道路、辅助设施、煤化工基地等施工区域;煤炭开采项目煤形成的地表移动、变形是规划方案实施后生态环境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因此规划方案实施前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才能使规划方案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4.1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原则
①在规划方案编制阶段,遵循选址、选线“避让”原则,尽可能得避免方案实施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②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通过限制和约束行为的规模、强度或范围来尽可能地使开发活动对环境影响达到“最小化”。
③贯彻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通过行政措施、经济手段、技术设备等措施,对矿区内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气、废水等进行综合利用,做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④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环境进行修复或补救;对无法恢复的环境,通过重建的方式来代替原有的环境。
⑤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建设单位组织专门的队伍,结合开采进度,对采空区上方出现的沉陷台阶或地表裂缝及时整平、填充。
4.2 生态环境综合防护、恢复措施
结合煤炭矿区规划实施中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按照“规避(避让)、减缓、补偿”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1)避让措施
工业场地、矿区铁路线、公路等工程选址选线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二级以上等级公路、铁路、基本农田等。
(2)最小化措施
①合理选择科学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应以采煤导水裂隙不破坏含水层为目的,对可能受破坏影响的含水层区域留设保护煤柱。
②在保护区边界留设足够的保护煤柱,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的影响降至最小。
③饮用水源保护区留设保护煤柱,保证饮用水源影响最小化。
④项目施工过程中,划定施工界限,将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小区域。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禁止“滥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
(3)减量化措施
①利用井下掘进矸石充填井下采空区和井下废弃巷道,延缓和减小采煤对地层结构的影响,降低采煤裂隙带高度,减少地下水资源流失量;矿井水全部处理,尽可能提高矿井水回用率和资源化率,用矿井水替代地表水源,从而减少矿区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提高地质勘探程度,对导水断层等留设保护煤柱,减少地下水的漏失。
②加强环境管理,取先进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提高项目污染物处理率,使建设项目运行各种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相应标准或无害化处理。
③最大程度利用矿井水,减少矿井水排放量和取水量,减轻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4)修复措施
①对施工期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对所占基本农田进行了异地补偿。
②对受地表沉陷影响较大的区域,采取地表裂缝填堵与整治的生态恢复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城市宜居水平
Abstract: based on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though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Throug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ory to guide urban plann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urban livable level,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hina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lay the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riefly discussed.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ity livable level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现代城市扩建、改建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影响城市宜居水平、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快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进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过多的关注如何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城市加快了对周边的扩张与规划,进而使得城市周边湿地、自然环境等收到了影响。随着近年来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出现,城市周边湿地的含水蓄水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加强对以往经验与不足的分析。同时,利用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理论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更多的考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现代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发展目标为重点,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到缓解,使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了解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开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首先对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指导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指导城市规划中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理论的应用。立足与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关注城市规划需求,以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针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现有在建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在原有城市江边、湖边的休闲建筑中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运用,同时注重植被保护设施的设置,减少人员活动对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另外,在城市会现有建设工程中,还应注重植被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将生态环境理论切实落实在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促进城市会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以生态环保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应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从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引导入手。使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将生态环保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从宜居环境的改善入手、运用景观设计、生态环保技术等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例如:增加高层建筑设计应用、减少对周边湿地等环境的征用。增加现代城市节能住宅小区的规划、注重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城市绿化设计等,以此构建节能减排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目的。
四、注重城市基础设施中生态环境理念的运用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注重节能技术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镂空步道板与植草技术的运用进行露天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绿化工作的开展、注重原有面积中绿化工作的开展。以垂直绿化、垂直幕墙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绿色容积率的价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所选择的指标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或可租)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
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结语: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以及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运用。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马连宇.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环保理论的运用[J].城建资讯,2011,4
摘要:以北京市温榆河生物通道设计为例,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提高城市自身的环境质量调控能力,其设计应注重2个方面:①把以
>> 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刍议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资金“洼地”效应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问题研究 豫中地区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评价与对策 石嘴山:努力打造生态城市,改善环境质量 健全耕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扬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分析 基于AHP法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宁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对策 渤海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加强白云湖湿地建设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河北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测评 襄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探讨 基于AHP法的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川西北某县域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嘉兴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与对策建议 陕南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调控能力设计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调控能力设计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以北京市温榆河生物通道设计为例,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提高城市自身的环境质量调控能力,其设计应注重2个方面:①把以植物为主体的、具有合理异质性并达到一定面积的自然组分作为控制性组分,并保证其持久存在;②要保证“物种流”在城市景观内的顺畅流动。关键词:生态城市;控制性组分;物种流;生物通道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N)02―0018―04
关键词:水利;河道治理;生态环境;关联性;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的水利河道治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疏漏,在河道治理中存在违规治理、过度采砂等现象,给甘肃省的环境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对于水利河道治理,应考虑环境因素,进行生态水利修建,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今后甘肃省水利河道治理应该明确的方向。但对水利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性,却需要作进一步分析,只有分析好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才能打好生态水利的基础,促进环境保护与河道治理两不误。笔者对于甘肃省的河道治理现状、水利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间的关联性以及下一步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联作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1甘肃省河道治理的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多次召开了河道治理研讨会,探讨甘肃省的河道治理问题。甘肃省70多座城市都是依靠河流而发展起来,如果河道治理不好,将会影响到这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甘肃省整体发展水平严重下降。但从甘肃省近期的河道治理现状来看,很多地区对于河道采砂仍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违规河道采砂的事件经常出现,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导致甘肃省的河道治理问题一直难以改善。
2水利河道治理与环境生态存在的关联性
2.1水利河道治理影响生态环境
水利河道治理关系着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要,但人们往往过度重视对水利的开发,而忽略了自然因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有些水利河道治理甚至还出现了违规治理,治理不到位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资源遭到破坏,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河道砂石是维系河道河流走向的关键,维护着河堤的安全,但在河道治理中过度采砂将会导致河堤坍塌,河流走向发生变动,影响自然河流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着关键性的破坏。
2.2水利河道治理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生态的发展,倡导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水利河道治理作为河流整治的需要,也是推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水利河道治理的好与不好,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两者之间关联性很强。对于环境复杂的地区,如果河流分支多又没有统一的流向,就会影响河道水流的走向,从而会导致河道不通,加之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污染严重,就会加剧河水污染,河流不通又污染严重,不光会影响河堤安全,又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做好水利河道治理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2017年1月份,根据人民网甘肃频道报道,甘肃省开始依法进行水利河道管理,维护甘肃省河流的生态健康。甘肃省政府开始重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出台了《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其中不仅对河道治理中的违规治理行为进行了法律条文的处罚规定,还对于河道治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了改进规定。甘肃省把好水利河道治理的关卡,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对违规治理的行为进行处罚,整治好河道水流,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3水利河道治理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需要
水利河道治理是改善生态循环的一个办法。在干旱地区,气候炎热,降水缺乏,大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为了获取生产生活用水,就会过度开采地下水,由于过度开采,将会导致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多,从而影响该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利,改善河道,做好蓄水的准备,将可以在降水不足的季节引水灌溉农业,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减少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在降水多的季节,水利工程可以蓄水,降雨充沛的情况下,对河道进行治理,做到水资源的合理调整,降低发生洪水的危险。但是,如果河道遭到污水破坏,将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污水要做好处理,对于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及时清理河道,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生态循环的效果。
3如何处理水利河道治理与环境生态的关联
水利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维护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生态效益,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针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如何进行处理,做到水利河道治理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河道治理中的不足,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制定严格的河道采砂制度,对于违规河道采砂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做好河道治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促进河道治理工作人员严格进行河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进行生态水利修建,利用植被保护河堤,对于污染严重的河道进行整治,加固河堤,做好防洪抗洪准备,避免洪水对河道的破坏,改善河道治理的现状,从而维护好生态环境。
4结语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利工程;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2301
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1.1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
不同的区域人类生态的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以受人类不同程度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有的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如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工矿区生态系统等。在一个具体区域内,能代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的生态系统称为主体生态系统,有一种或几种。主体生态系统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反映出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我们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它涉及到以后评价的环节的准确性。
1.2目标分解
项目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应从整体最优原则出发,以局部服从整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综合多种因素,确定项目的总目标。对目标按其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解,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1.3因子的确定
根据己确定的主体生态系统,确定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限制因子,并根据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力、信息量与可靠性等来确定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确定是整个评价环节的关键。可采用信息统计法,专家打分法,SPSS软件中的主导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来确定主导因子。
1.4确定指标体系
通过系统分析,初步拟出评价指标体系后,应迸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以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筛选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是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综合反映项目本身和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的不同属性的指标,使按隶属关系、层次原则有序组成的集合。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其特殊性,每个工程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不同,那么评价的方法和所选择的指标体系也就不同。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水利工程的普遍性。
在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之前,也就是评价的主导因子确定之前,先进行主体生态系统的分析,分析所评价的生态环境到底由那几部分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确定。确定指标体系的思路是:从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出发,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再反过来具体的推导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培训教材》中提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2.1环境系统状态相关概念
(1)顶级状态。生态环境系统在其自然演替中的最后的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顶极群落,它是与物理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自我维系的系统。处于顶极群落的生态环境系统态势即为顶极态。在顶极态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有机物质可能没有年净积累,但却具有总体上最大数量和最优质量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一个特定区域,其顶极群落有气候顶极群落和土壤顶极群落之分,前者是理论上的群落,该区域的演替发展都趋向于它。如果当地的地形、土壤、水、火灾和其它干扰,使得气候顶极群落不能形成,那么演替就以土壤顶极群落为终点。
(2)最佳态。退化生态环境系统在其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往往不是将其恢复到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顶极态,而是在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稳定及一定的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将其建设成具有最大产出贡献的生态环境系统,这种生态环境系统就是最佳态的生态环境系统。
(3)现状态。历史时期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压力的干扰,而使得生态环境系统发生退化,其呈现的现状状态即为现状态。现状态的生态环境系统是生态环境评的对象。而顶极态和最佳态则可作为评价标准的参照系。
2.2标准建立的原则
(1)保障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不受破坏。
(2)既要与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又要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保障人群的身体健康,使人类不因环境质量的变化而受到危害或毒害。
(4)可计量性。特别是通过数量化计量能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或其环境功能。
(5)先进性和超前性。特别是能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例如,选取植被覆盖度作为指标时,应考虑未来:的环境功能需求,在植被覆盖率不高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或在生态脆弱地带,其指标值应高于背景值。
(6)地域性。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征使得评价工作不宜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指标值,而应根据地域特点科学地选取。如山区的植被盖度应高于平原地区,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2.3评价标准
(1)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国家己的环境
质量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804-2)、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9)、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等。
行业标准指行业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等。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特别区域的保护要求(如绿化率要求、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等,均是可选择的评价标准。有关于各项指标的发展目标,可以作为评价标准的参考。
(2)国外标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生态环境评价进行的较早,有一套较完整的标准。可从中选取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和成果作为评价标准的参照。
(3)背景和本底标准。以工作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和本底值作为评价标准,如区域植被覆盖率、区域水土流失本底值、生物生产量、生物多样性等等。
(4)类比标准。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相似生态环境或以相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类比标准;以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和功能作为类比标准,如类似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蓄水功能、防风固沙能力等。类比标准须根据评价内容和要求科学地选取。
(5)科学研究己判定的生态效应。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己判定的保障生态安全的绿化率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等,均可作为评价的标准和参考标准应用。
3定量指标计算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3-0033-01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相比于监测环境生态恶化与破坏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依旧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在监测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为依据,监测的内容不是很多,检测的范围也不是很大,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态监测的范围将不断扩大,由微观检测向着宏观监测转变。其中3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其在技术方面充分展现了快速、宏观和准确的优势,利用这一技术能够遥感监测和调查生态环境系统,得出更为准确的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环境领域做出环境监测的完整评估方案;GIS技术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报、预测对各种生态环境系统所造成的威胁,进而能够保障环境恶化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防止和解决。GIS技术系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及统一的技术路线、准确的规划要求和完整的指标体系,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属于方向性的技术。这一技术通过预测产量、预报灾害、保持水土和调查资源等工作途径,不断对于监测环境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全面为监测生态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的意义
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环境生态系统,也会伤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可以说,人类经济社会要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切实保护环境生态为前提。首先环境保护要以环境监测为基础,生态环境监测主要是指通过现代技术综合性地监测环境中所含有的污染因子,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研究污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环境的质量及其发展的未来走势,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并充分利用环境为生产生活服务。除此之外,越来越宽的环境监测范围和越来越丰富的环境监测手段,也促进了环境监测能够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提供科学和系统的方案。
3在环境生态领域相关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以来,不断加快的环境破坏速度,要求不断提高相关的监测环境生态的技术水平,持续扩大监测范围。应该说,监测生态环境的相关技术既非常系统又十分复杂,同时外界因素也会常常干扰监测的过程,监测结果也会受到监测范围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环境监测的传统手段是利用仪器设备手工操作来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人工计算分析监测所得到的数据,并得出最后的结果。但是目前在融入现代化技术以后,将极大地提升监测环境的技术发展水平。在环境生态领域相关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是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的新型技术,它随时可以进行定位和导航,具有很高的监测精度,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得出空间的数据坐标,并能够完成图形和图像数据库的构建,用图形和图像在在数据库中反映出观测传感器的平台与位置。在环境生态领域,与PS技术有所不同,GPS技术能够动态和实时地监测被监测物体,并准确地监测出被监测物体所处的环境和所呈现的状态。例如:采用GPS技术能够实时地监控城市中汽车的保有量,并利用所得的数据信息来进一步判断该城市所有汽车排放尾气的总量。GPS技术如果运用合理,不但能够实时地监测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够在分析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判定,最终使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
3.2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化,在当前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属于最大规模的系统,主要包括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输入和结果输出。该技术应用在拥有数据库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辅助决策与空间分析两个功能,能够在宏观方面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动态监测、空间分析等的决策管理。GIS技术根据所处的监测环境所拥有的地理信息,可以准确分析该区域在地理方面具有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规划与管理该区域的地理资源和生态发展,预测、预警该区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同时,该技术可以更为真实、准确地监测环境生态。
3.3RS技术的应用
应用RS技术是以卫星作为核心内容的,通过卫星来准确监测既定范围之内的电磁波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最后再进行总结与反馈。变化的电磁波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S还能够通过高空扫描对监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拍摄,具有迅速准确采集信息的优点,特别是对于遥感物体这一优势更为明显。如果要监测一定范围内的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气温闭环情况、生长的植物情况以及森林的覆盖率,就能够发挥RS遥感技术的优势。其中,利用卫星拍摄来监测一定范围内所覆盖的森林面积,就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森林的面积在缩小、是否已经被破坏,以及确定在预防和处理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依照所监测森林上方的空气温度,来判断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森林是否有自然灾害发生,以及自然灾害属于何种类型,并根据突况提出最佳的处置方案,确定最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保证生态环境不被进一步破坏。
4结语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12
良好地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开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前提是不诱发生态环境问题。而事实证明,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诱发较多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应当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斫饩錾态环境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1.1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
湿地是位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分布在世界各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对于湿地的概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湿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多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生态脆弱性、生产力高效性、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的易变性等特征。
1.2 湿地生态系统开发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2.1 湿地资源面积持续萎缩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确定近些年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致使湿地资源持续受损,大大减少了湿地资源面积,相应的湿地的调蓄功能降低,无法对周边环境进行调蓄,导致干旱洪涝灾害越加严重。
1.2.2 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湿地有动物410种,植物361种,其中有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在湿地生态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没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其生存受到威胁,更为恶劣的是有些物种因此而灭绝。
1.2.3 湿地气候发生变化
湿地还具有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但是因为人们肆无忌惮的开发,致使湿地的这一功能受损,引发气候异常,造成当地气候变化,不利于调节和保护生态环境[1]。
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1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
因湿地生态环境具特殊性,与一般环境不同,相应的所进行的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能运用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价,而应在以湿地功能为核心的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下,对湿地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衡量,也就是用一套功能指标对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量化,产生描述湿地功能现状和变化的功能指数,再通过功能指数在外来影响作用下的变化,判断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2.2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目前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过程中,遵循的评价程序是:湿地类型资料查阅资料收集(土壤调查、土地利用图、动物调查、地下水调查等)湿地类型及现状分析湿地功能分析和工程分析影响原因分析影响程度分析减缓措施及代替方案规划。
2.3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具体表现为:适宜于湿地资源开发EIA(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监测。作为EIA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监测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观察、测定特定的湿地区域,了解湿地区域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聚合体的类型、数量、结构、功能等。但目前并没有形成适用的生态监测系统,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开展湿地资源开发EIA,除了对大气、水、土壤、动植物资源等进行单一的影响评价外,还要尽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但因为可持续的EIA理论与实践尚未成熟,致使影响评价难以有效实施。
3 结束语
在湿地生态系统开中产生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大降低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为了解决这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有效落实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减缓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经过本文的分析,确定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但因其研究还不够深入,致使其缺乏适合的生态监测系统、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效果不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
1.1水污染严重
1998年,全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55.6亿t,这些废物水中大部分末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和水库,造成地面水的严重污染。流域现状地表水的污染河长比例高达75%,2/3站井的地下水达不到饮用水要求,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1.2河道干涸、功能退化
由于用水大量增加,造成河道干涸断流、河道功能退化等问题。现状流域各河大都成为季节性河流。据初步统计,在流域一、二、三级支流的近10000km河长中,已有约4000km河道长年干涸。一些河道虽然有水,但主要是由城市废污水和灌溉退水组成,基本没有天然径流,“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已成为海河流域的一个突出问题。河道干涸还引发河道内杂草丛生、土地沙化、土壤盐分累积。山前平原与河道两岸附近的浅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区,河流冲积沙地和砂质褐土、砂质潮土、砂质草甸土等耕地沙化趋势严重,沙土随风迁移造成覆盖沙地。近30年来,流域内“沙化”土壤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缺少人海水量,山区进入平原的径流、引黄水量和降雨中带来的盐分不能排出,引起区域性的积盐。
1.3入海水量锐减、河口生态环境退化
统计表明,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流域年平均入海水量减少了72%。90年代年平均入海水量只有68.5亿m3,只相当于总水资源量的18%,而且40%集中在滦河及冀东沿海地区。由于入海径流减少,各河河口相继建闸拒咸蓄淡,引起闸下大量海相泥沙淤积。据统计,闸下总淤积量达9500万m3,致使海河流域骨干行洪河道泄洪能力衰减40%。另外陆源污染也给河口近海地区造成很大影响。渤海湾受纳天津、北京两大城市的污水,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等指标严重超标。由于入海径流减少和严重的污染,河口地区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基本上绝迹,渤海湾著名的大黄鱼等优良鱼种基本消失。近10年来,渤海赤潮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4湿地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消失
50年代海河流域有万亩以上的洼淀190多个,洼淀面积超过10000km2。现今,除白洋淀和部分洼淀修建成水库外,大部分的洼淀都已消失或退化,即使加上30多座大型水库和100多座中型水库,湿地面积仅剩2000多km2。在区域湖泊洼地演变过程中,人类活动干扰是其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以白洋淀为例,50年代以后,白洋淀上游兴建了总库容达36亿m3的水库,大大减少了入淀水量,1964~1981年,白洋淀因围垦造田减少了90%的湖面面积,导致1966~1995年出现5次干淀,1990~2000年又多次面临干淀的威胁,依靠定期补水才得以维持。
1.5地下水严重超采
海河流域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始于70年代。到1998年,扣除补给量后,全流域已累计消耗地下水储量896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471亿m3,深层水425亿m3。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了地面沉降、地裂和塌陷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天津和流域中东部平原已发生区域性地面沉降。至1998年,河北平原累计沉降量大于300mm的面积达1.82万km2,天津市累计沉降量大于1500mm的面积133km2。平原区已经发现地裂缝近200多条。地下水位下降还引发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等问题,使得成淡水边界向淡水区移动。
1.6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海河流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海河流域年降雨量虽然不大,但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而另一方面流域内山区地面坡度较大,且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加之人口密度大,生产落后,广种薄收,陡坡开荒等人为因素,导致流域内山丘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1.7污灌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由于水资源短缺,海河流域排放的废污水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农业灌溉,绝大部分灌溉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给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2海河流域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流域的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天然联系,千万年来大自然所形成的自然水循环造就了一个地区特有的稳定水生态环境。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改变了水的自然循环,使一些地区稳定的水生态环境趋于不稳定,并出现流域水生态环境整体退化现象,海河流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对流域进行大规模补水,加大了流域水循环通量,虽然其直接主要供水目标不是流域生态环境,但也会对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定量研究评估这种影响,首先需要研究流域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的自然关联。
2.1流域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分析方法
为了比较简单清晰的描述流域总体水循环的状态及其与水生生态环境的关系,本研究不着眼于流域内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之间的转换关系,而以整个流域为一个单元,以年为尺度,重点描述流域各种水量变化与各种耗水之间的关系,以揭示水循环过程、状态与水生态环境演变的宏观关联。
研究的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以流域边界为界,在竖直方向以深层地下水上隔水层为下边界,以地表及其附属物、植被为上边界形成一个封闭的单元。首先分析年度间进入单元的总水量,单元内的总蓄变量和总消耗量,摸清水循环过程中各种水量之间的转化关系,然后分析各种水量对不同水生态环境子类的驱动关系,以此分析和判断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对未来的水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水循环的过程可通过水量均衡方程式来表示。
Twe-TWs=TWc
式中:Twe——进入单元的总水量;
tWs——单元的总蓄变量;
TWc——单元的总耗水量。
在水量均衡方程式中,进入这一单元的水量有降雨形成的当地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并扣除二者的重复计算量)、从外流域调入的地表水水量和从深层开采的地下水量三项;平衡方程中的总蓄变量是当年在单元内增加(或减少)的水量,包括水库蓄变量和浅层地下水蓄变量;总耗水量是指通过不同方式排出本单元的总水量,主要包括水平排出单元的入海水量和竖直排出的蒸发消耗量。总耗水量又可以根据其消耗性质分为经济社会耗水量和非经济社会耗水量。经济社会耗水量是指由人工供给的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所消耗的水量,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用水的消耗。而非经济社会耗水可视为水生态环境消耗水量,包括维护河口生态环境的入海水量,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和陆地生态环境耗水量。其中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包括天然河道水面蒸发量、湖泊湿地水面蒸发量和城市河湖水面蒸发量。陆地生态环境耗水是指平原区和山区河谷盆地陆地上地下水的腾发量,但不计灌溉回归地下水的腾发量。
应用以上方程式可以描述流域单元的整个水循环过程和状态,同时由于水循环中的各项几乎都与水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水循环中各项的分析就可以反映出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状况。上述水量均衡方程式中的各收支项可以对三类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第一类有关地下水超采问题,包括进入单元的总水量中的深层开采量以及浅层地下水蓄变量。从多年平均来看,如深层开采量过大形成深层超采或浅层地下水蓄变量小于零形成浅层地下水超采时,水生态环境就受到破坏,超采量越大,受破坏的程度就越深,直至出现地面沉降、地裂和塌陷以及引发海水入侵等各种环境问题;第二类是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和陆地生态环境耗水量减少问题,如果二者特别是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则会出现河道干涸,湖泊萎缩,湿地消失、土壤沙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三类是入海水量衰减问题,如果入海水量不能满足河口生态环境要求,则河口海区会出现盐度升高、升温迟缓、松散的底质消退,进而影响鱼类产卵、生长,导致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此外,入海水量减少还造成泥沙淤积、河道萎缩、河道自然功能下降。
在流域水循环中,水量平衡方程两侧收支各项是遵循流域水循环的规律相互关联的,即来水。蓄存和消耗量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比如经济社会耗水增加,非经济社会耗水必然减少;河道、湖泊湿地耗水增加,入海水量也会减少。因此区域水循环的状态可能会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被改变,从而引发严重水生态环境问题;但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甚至采用跨流域调水,可以重新调节水循环状态而使区域水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流域水循环的收支平衡关系直接影响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因此既可以利用水循环的状态来评价水生态环境情况,还可以通过分析预测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情况下的流域水循环状态去预测流域水生态环境未来情景,进而从流域水生态环境的角度去调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实现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这就是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在此需要特别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本单元将深层地下水上隔水层作为单元的下边界,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作为系统的输入处理,因此关于地下水超采问题并不放在循环过程当中进行研究,而是利用深层地下水补给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直接比较单元该部分输入和深层地下水补给量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2.2海河流域现状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分析与评价
根据以上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物理模型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流域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的数学模型。应用1994~1999年水资源公报和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的相应数据,对单元水量平衡方程各项进行了计算,得到相关的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结果,见表1。
表1海河流域1994~1999年流域水循环相关数据与计算结果(单位:亿m3)
数据来源:1994~1999年《水资源公报》和《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
从表1中进入单元总水量栏可以看出,进入单元的总水量主要受降雨影响。如降雨最小的1997年和1999年,年降雨量分别为366mm和385mm,进入单元的总水量分别为329.6亿m3和317.6亿m3;降雨量最大的1995年和1996年,年降雨量分别为609.0mm和599mm,进入单元的总水量分别为556.5亿m3和635.1亿m3。进一步考察表1数据总体构架和变化,由于流域降雨年际变化大,因此不同年份进入流域的总水量变化很大,变幅可高达300亿m3,导致相应的蓄变量和总耗水量变化也很大。当流域单元在输入减少条件下,总耗水量也减小,同时蓄变量也呈现为负值,说明枯水年份会消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蓄存量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
另外从表1输入栏和蓄变量栏间的数据波动关系看出,总水量加外调水量与深层开采量加浅层超采量之间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前者越小,后者就越大,说明在当地水资源与外调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和浅层地下水的开采量成为满足区域用水需求的主要途径,从而发生超采并引发相关生态环境问题。
考察枯水年份的各分项耗水,可以发现尽管总耗水量大幅度减少,但在一定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下经济耗水量的变化不大,变幅大多在10亿m3以内,而非经济社会耗水会大幅度减少,与总耗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进一步说明了即使在降雨小、水资源量少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用水并未因此受到较大幅度的影响,仍然通过超采深浅层地下水、挤占非经济社会耗水等手段来维持,总耗水的减少几乎完全转嫁为非经济社会耗水量的减少。在非经济社会耗水项各栏中,水系生态耗水目前所占比例很小,非经济社会耗水的大量衰减主要是减少了入海水量,从而对河道内和入海口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比较非经济社会耗水和入海水量,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图1)。对非经济社会耗水量和入海水量进行回归得到方程:
式中:x——流域非经济社会耗水量
y——入海水量
该关系式相关系数R2=0.9381,相关关系极为显著。因此在得知非经济社会耗水的情况下可由此式推求入海水量,反之亦然。
图1入海水量与非经济社会耗水量关系图
以上探讨了海河流域近年的水循环状态,从它与生态环境的关联中可知,目前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虽然全流域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年平均衰减8.9亿m3,但由于超采区比较集中,因此超采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另一方面流域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很小,说明流域内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现象由来已久,水系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破坏状态,给今后流域的河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带来很大困难:现状入海水量在偏旱年份仅有十几亿m3,在一般年份也只有几十亿m3,河口生态环境堪忧。
3不同情景下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预测
通过以上水循环与水生态环境关联分析方法的介绍和现状生态环境评价案例分析可知,只要对水量平衡方程式两端的若干输入和输出变量进行界定和计算,并确定好状态约束条件,即可根据未来不同时段流域水循环收支项变化去预测同期的水生态环境的情景。
作为情景分析,本报告中拟定对两种类型的四种水资源配置方案下的水生态环境进行预测,简要分析如下:
(1)无南水北调条件下的水生态环境预测。包括两种情景,一是延续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包括保持现状外调水水平、继续保持现状深层和浅层地下水超采水平以尽量满足经济社会耗水需求;二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停止深层浅层地下水超采,恢复湖泊、湿地等水系生态面积;
(2)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条件下的水生态环境预测。包括两种调水方案相对应的两种情景,其中基本方案2010和2030年调水总规模分别147.0亿m3和223.0亿m3,其中调入海河流域片分别为61.0亿m3和96.0亿m3;高方案2010和2030年调水总规模分别164.0亿m3和249.0亿m3,其中调入海河流域片分别为69.0亿m3和103.0亿m3。两种调水方案情况下均采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停止深层浅层地下水超采、恢复湖泊、湿地等水系生态环境面积。
3.1计算条件和输入变量
3.1.1无南水北调情景
在无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时,水量平衡方程式两端各项输入和约束条件如下:
(1)进入流域单元的总水量
水资源总量:为反映出海河流域现状水资源衰减的实际情况,水资源总量按1994~1999年6年平均值358.0亿m3考虑。
外调水量:目前海河流域实际平均引黄水量一般在54.3亿m3,但实际配水定额只有41.0亿m3,因此按41.0亿m3计算。
深层开采量:
情景一仍保持目前深层开采水平,年均深层开采量为62.0亿m3。
情景二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停止深层地下水超采。目前海河流域深层地下水年均开采量为62.0亿m3,但对超采量的认识差别很大。《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提出深层超采14.8亿m3,另外此规划认为承压水开采量为25.0亿m3;《海河流域环境用水研究》提出深层超采41.0亿m3;水文地质研究所海河流域地下水现状评价提出深层地下水补给量仅13.0亿m3,则按现状开采量计算超采49多亿m3;也有认为深层地下水全部属超采。根据本次研究成果,以超采量占41.0亿m3考虑,可以开采但要逐步替代的开采量按22.0亿m3考虑,因此计算中深层开采量以22.0亿m3计。
(2)流域的蓄变量
水库蓄变量:水库蓄变量取为零。
地下水蓄变量:
情景一按近年年平均蓄变量一8.9亿m3计算。
情景二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停止浅层地下水超采。浅层地下水具有以丰补枯的能力,因此超采与否按多年平均的蓄变量来考虑。从流域平均概念出发,地下水蓄变量为零即可满足不超采。但由于海河流域超采主要集中在海河南系,而其他区域如滦河和徒骇马颊河地下水开采较少,流域片内各区来补平衡必需考虑这种来补地域不均衡现象。全流域实际年均蓄变量仅为-9.0亿m3,而实际局部地区多年平均超采量为20.0亿m3,因此只有全流域在蓄变量为11.0亿m3条件下,才能实现海河南系等严重超采区的采补平衡,实现全流域各片均不超采的生态环境目标,因此地下水蓄变量按11.0亿m3考虑。
(3)消耗水量
经济社会耗水量:本次研究当中,单元的经济社会耗水量是按流域片的供水量和耗水率相乘求得。今后供水增长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二者目前的耗水率很低,通过节水耗水率会有提高;而农业用水由于节水措施的实施,耗水率也将有所提高。根据分项分析计算,2010年总耗水率比现状0.667提高至0.687,2030年提高到0.705。
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
情景一不考虑水系生态环境的改善,耗水量按目前年平均值2.7亿m3计算。
情景二以实现生态环境目标所需的耗水量为标准。根据海河水利委员会的“海河流域环境用水研究”所提出的保护目标,流域片水系生态环境用水目标必需在2010年“保证南运河、清凉江等骨干输水河道用水,重点补充京津石等大城市周边和东部地区1900km河道用水,恢复水面面积445km2。湿地修复,重点做好白洋淀的保护,改善团泊洼、大浪淀、千顷洼三个湿地的生态环境,4处湿地面积471km2”。另外兼顾考虑北京、天津、石家庄及河北11个省辖市的河湖用水,水面面积100km2左右。根据以上水面面积、蒸发量、降雨量计算水系生态耗水量。2030年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滹沱河、滏阳河、唐河、子牙河干流、大清河干流等河道的水面使恢复水面的河道长度达到4100Km,面积达到1023Km2。湿地计划全面恢复,包括宁晋泊、东淀、青甸洼、西七里海;大黄铺洼、思县洼等6处湿地,面积559km2,加上2010年恢复的白洋淀等4处,共计1023km2。城市河湖补水面积达到373km2。三项总计水系面积达到2426km2。
3.1.2有南水北调情景
在有南水北调供水时,水量平衡方程式两端各项输入和约束条件如下:
(1)进入流域单元的总水量
水资源总量:按近6年平均值358.0亿m3考虑。
外调水量:目前海河流域实际平均引黄水量一般在54.3亿m3,但实际配水定额只有41.0亿m3。按41.0亿m3计算。另外在高方案中需要扣除被置换出去的那部分引黄量。再加上南水北调进入海河流域的水量则外调水量是:
情景三在2010年为99.4亿m3,2030年为1345亿m3。
情景四在2010年为108.2亿m3,2030年为142.0亿m3。
深层开采量:同情景二,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停止深层地下水超采,深层开采量以22.0亿m3计算。
(2)流域的蓄变量
水库蓄变量:水库蓄变量取为零。
地下水蓄变量:按情景二,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停止浅层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蓄变量按11.0亿m3考虑
(3)消耗水量
经济社会耗水量:按流域片的供水量和耗水率相乘求得,2010年总耗水率比现状0.667提高至0.687,2030年提高到0.705。
水系生态环境耗水量:同情景二,以实现生态环境目标所需的耗水量为标准,2010年达到各类水面面积共1016km2,2030年达到各类水面面积2642km2,以此计算耗水量。
3.2不同情景下的流域水生态环境预测分析
将以上各情景下的输入变量和总体约束条件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得到2010年和2030年有天南水北调条件下四种配置方案的运算结果(表2)。
根据以上运算结果,2010年和2030年
表22010年、2030年海河流域不同方案水循环(单位:亿m3)
不同方案的水生态环境预测结果分述如下:
情景一:无南水北调工程且延续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在这种情景下,2010和2030年外调水量维持现有的41.0亿m3,深层地下水保持年超采41.0亿m3,即开采水平62.0亿m3,加上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8.0亿m3,进入单元的总水量为461.0亿m3,全流域深层地下水超采22.0亿m3,水系生态耗水保持目前水平。在这种条件下,2010年和2030年经济社会耗水量分别为298.8亿m3和320.8亿m3,较1994~1999年的平均水平分别增加16.2亿m3和38.2亿m3,增长幅度为5.66%和13.52%。在经济社会耗水增长的同时,2010年和2030年非经济社会耗水较现状平均值分别衰减15.5亿m3和37.5亿m3,减幅为7.67%和18.56%。在非经济社会耗水子项目当中,水系生态耗水继续维持现有的极低水平,区域陆地生态耗水无明显变化。入海量较现状平均水平进一步下降,2010年和2030年分别衰减17.1亿m3和33.5亿m3。另外单元年平均水资源蓄变量为-8.9亿m3,为浅层地下水年均蓄变量,年均深层超采量为220亿m3。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无南水北调工程条件下,继续采取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2010年和2030年经济社会耗水虽有增长但仍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相距较大;而水系生态系统继续维持现有的病态,陆地生态系统无明显变化,入海水量进一步有所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按目前开采规模,浅层地下水在80年内所有浅层含水层将完全枯竭,深层地下水10年左右将会完全疏干,从而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生态环境灾难。
综上所述,本情景分析中模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于区域水循环过程来说无异于杀鸡取卵。为了经济发展进一步破坏了自然水循环状态,既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对水的需求,又将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全面退化,直至区域生态系统的崩溃,从而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情景二:无南水北调工程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
在这种情景下,2010和2030年外调水量继续维持现有的41.0亿m3,停止深层地下水的开采41.0亿m3,加上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8.0亿m3,进入单元的总水量为449.0亿m3,较现状平均水平减少25.2亿m3。另一方面,为保证浅层地下水不超采,浅层地下水蓄变量必需维持在11.0亿m3。根据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2010年和2030年水系生态耗水量分别达到6.4亿m3和13.2亿m3,较现状耗水量增加1.37倍和3.89倍,水系生态系统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到2030年基本上可以实现流域提出的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陆地生态耗水主要受区域气候背景影响,无明显变化。本方案下2010年和2030年入海水量分别为47.1亿m3和32.5亿m3,较1994~1999年的平均水平低39.9%和58.5%,介于1998年和1999年之间。可以看出,本方案下的入海水量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有较大幅度地衰减,入海口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本方案中2010年和2030年的经济社会耗水量分别为256.9亿m3和277.8亿m3,较1994~1999年的平均水平低25.7亿m3和4.8亿m3,这表明在今后的二三十年当中,经济社会耗水不但没有上升,而是在现状水资源短缺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从而转化为经济损失量。以上数据和分析表明,在实施本方案情景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甚至出现倒退。
综上所述,本情景中模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虽然对于地下水超采、水系生态环境等问题有较大的改善,基本能够实现既定环境保护目标,但入海水量仍将进一步减少,河口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更为突出的是,将大大限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如果不依靠调整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甚至有可能倒退,人们生活水平将会降低。但如果打破原有产业结构,势必要放弃原有的一些优势,如土地资源等。可以看出,本情景是一种典型的以经济换生态的方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符合。
情景三: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基本调水方案
本情景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规模分别为147.0亿m3和233.0亿m3,其中调入海河流域单元的水量分别为61.0亿m3和96.0亿m3。在有外调水条件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停止深层和浅层地下水超采。在满足上述前提条件下,2010和2030年进入流域单元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79.0亿m3和515.0亿m3,较现状平均水平高出8.8%和13.5%。
在这种调水规模下,2010年和2030年水系生态耗水量分别为6.4亿m3和13.2亿m3,水系生态系统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到2030年基本上可以实现流域提出的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同时,2010年和2030年入海水量分别为55.8亿m3和51.5亿m3,比1994~1999年平均入海量要低22.8亿m3和26.9亿m3,可以看出这一规模的调水对于入海水量的增加没有明显效果,河口生态环境状况仍然较差。陆地生态耗水与与无南水北调工程时没有明显差别。
本情景中2010年和2030年的经济社会耗水量分别为291.0亿m3和332.0亿m3,较1994~1999年的平均水平要高出7.0亿m3和50.0亿m3,比情景一高出0.3亿m3和11.0亿m3,比情景二高出33.0亿m3和54.0亿m3。可以看出,南水北调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社会耗水增长需求与区域水资源形势的矛盾。
综上所述,本情景中模拟的外调水方案,对于深层和浅层地下水超采、水系生态环境等问题都有较大改善,2030年基本能够实现既定环境保护目标,但对于入海水量的增加无明显效果,河口生态环境不会因为南水北调工程而出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本方案经济社会耗水量较现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情景四:实施东中线调水高方案
本情景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规模分别为164.0亿m3和249.0亿m3,其中调入本流域单元的水量分别为69.0亿m3和103.0亿m3。在该调水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完全停止深层和浅层地下水超采,另外仍需利用引江水置换出相关引黄水退还给黄河流域。基于上述前提条件,2010和2030年进入流域单元的水资源总量分别为488.0亿m3和522.0亿m3,比现状平均水平高出14.0亿m3和47亿m3。
在这种调水规模下,2010年和2030年水系生态耗水量按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分别达到6.4亿m3和13.2亿m3,大大改善了水体生态系统状况,到2030年基本上可以实现流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另外,2010年和2030年入海水量分别为57.9亿m3和53.1亿m3,虽然较情景二和情景三略有增加,但由于经济用水的挤占,与1994~1999年平均入海量相比仍低20.5亿m3和25.3亿m3,可以看出这一规模的调水对于入海水量的增加依旧没有明显效果。陆地生态耗水与与无南水北调工程时没有明显差别。
本情景中2010年和2030年的经济社会耗水量分别为297.0亿m3和337.0亿m3,较1994~1999年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4.0亿m3和55.0亿m3,2030年较比情景一高出17.0亿m3,比情景二高出40.0亿m3和60.0亿m。依据前面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规模的调水情况下,海河流域2010年和2030年缺水率为6.8%和3.4%。可以看出,南水北调工程基本上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耗水增长需求。
综上所述,在高方案调水规模情景下,海河流域单元内深层和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水系生态环境问题也有较大程度的改善,2030年基本能够实现既定环境保护目标,但对于入海水量的增加仍然没有太大效果,河口生态环境不会因为南水北调规模的加大而出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本情景经济社会耗水量较现状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基本能够满足经济社会耗水增长的需求,从而保障了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与基本调水规模方案相比无大的差别。
4结论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由于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的压力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人类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使得流域天然水循环过程和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有关的水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目前海河流域已经出现了地面沉降、地裂、海水入侵、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消失、土地干燥沙化、河口生态环境退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继续延续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按照情景一的预测结果,海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将遭受无法逆转的损害,从而并发区域经济发展将不可持续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采取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在没有外来水源的条件下,其结果必将如情景二所描述那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受到极大制约,甚至有可能产生经济倒退现象,其前景也是不足取的。从情景一、二预测结果分析表明,如果没有外来水源,海河流域今后的发展势必陷入在经济和生态间进行两难选择的困境。
关键词 生态足迹;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69-01
现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环境承载力分析方面有很多局限,往往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基本不可能度量。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中,如何度量的方法没有明确提出,很难量化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生态足迹方法在承载能力度量方面,能对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度量,可操作性强,数据资料易得,有助于评价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是一种基于生物物理量的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概念和方法。其定义为:维持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球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人类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生产性土地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按生产力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用生态足迹来衡量生态承载力的定义是:一个地区能够拥有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就是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
1.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是基于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人类能够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二是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量可以折算成生产或消纳它们的生态生产性面积。人类活动的消费和污染消纳都归结为消耗的各种资源。将消耗的资源量分别折算成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等六大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Aj,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j=0,1,2,3,4,5分别代表化石能源地、可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Aj为生态足迹,ha;EPi为单位生态生产力,t/ha;Ci为消费资源量,t;Pi为产生资源量,t;Ei为出口资源量,t;Ii为进口资源量,t。
由于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在不同地区间生产力存在差异,其实际面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其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乘以产量因子进行产量调整。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汇总为区域的生态生产力和生态足迹,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要乘以一个均衡因子进行等量化处理。不同类型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经过产量调整和等量化处理后再进行加和就得到某特定区域的生态足迹。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足迹法的应用
生态足迹法可以定量地测算项目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把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折合成了统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应用生态足迹法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可按下列步骤实施:1)识别评价区内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占用,列出消费污染和生态足迹清单,计算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前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现状;2)计算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引起的消费和污染生态足迹的变化量,同时对在影响区域内造成的生态生产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对生态生产性土地供给能力的影响;3)计算和比较建设项目或规划实施后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可以获取其在其评价区域内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从而分析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或者调整规划。
3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生态足迹法可定量描述和评价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程度,国内已有学者开始利用生态足迹法来评价建设项目或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刘年丰等通过生态足迹法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樊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新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资源产量法。陈述文等对重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熊等对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寇刘秀等对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
生态足迹法虽然在建设项目或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主要对现状及实施后的生态足迹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定性化建议,缺乏对预测目标的定量评价;二是生态足迹核算均以“世界公顷”为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在等量化处理中因均衡因子大部分数值相同,不能充分说明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导致得出的建议失真;三是现有生态足迹评价研究采用的是主要生态足迹的传统核算方法——综合法,由于所需核算数据部分难以获得,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的相关应用研究尚未开展,研究深度不强。
4 展望
为了让生态足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是进一步探讨以“地方公顷(或者实际公顷)”为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的生态足迹评价模型,体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考虑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别性、土地生产力等,重点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生态生产力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研究,建立区域、流域的生态生产性土地计量单位的标准值;二是开展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在计算生态足迹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年丰,谢鸿宇,肖波等.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述文,汪鹏.生态足迹法在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5):84-87.
关键字:生态补偿 分类和实施现状 完善的意义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对于生态补偿的理解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主要是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1、生态环境有价值论
生态环境除了直接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价值意外,还使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这种效益即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
2、外部性理论
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
3.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并不等同于公共所有的资源。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生态环境由于其整体性、区域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很难改变公共物品的基本属性,需要从公共服务的角度,进行有效的管理,重要的是强调主体责任、公平的管理原则和公共支出的支持。
二、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分类及实施的现状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效益是全民和国家在享受,但损失的责任全部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居民承担,这无疑是不公平的。因此,建立并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对因保护自然而损失经济利益的居民进行合理的补偿,有利于优化保护区产业结构,激励公众保护行为长效机制的形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指具有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的区域,包括生态脆弱和敏感区、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涵盖所有除自然保护区以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区外的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它们主要分布于经济落后地区,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突出,对其进行适当补偿,有利于促进生态脆弱区功能的维持与改善。
(三)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水资源的流动性以及稀缺性是造成流域上下游矛盾的主要根源。为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意义重大。从水质、水量、水安全等角度,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分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水权使用、重大水利工程、洪水控制5方面。
(四)大气环境保护生态补偿
大气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直接导致大气环境破坏,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大气的流动性与效益共享性,决定了大气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大气环境保护生态补偿。
(五)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补偿
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依据“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建立生态环境税费制度,将成为矿区生态补偿的重要手段。
(六)农业生产区生态补偿
2000年、2002年国家相继推出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对农产区丧失发展机会的农民、牧民予以补偿。
(七)旅游风景开发区生态补偿
旅游风景开发区生态补偿旅游风景开发区大多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发掘自然观赏功能,建立娱乐休闲设施。旅游风景开发区的补偿客体包括风景区内自然景观效益,以及因设立、保护旅游风景区而受到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三、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明确《环境保护法》对生态补偿的规定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即保证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保护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偏重于污染防治,关于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具体明确。因此,应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作必要的修改,对《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进行更新,引进生态保护的思想。增设并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相关内容,增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比重,改变其偏重于污染防治的现状,从整体上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强调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和整治。
(二)建立专门的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
近年来,随着流域污染的加剧,流域上游和流域下游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流域生态补偿成为协调流域上下游之间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流域在地理上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区域,而在行政区划上,被不同的行政区域所分割,这就造成上下游地区之间在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开发上存在的实施主体与受益主体不一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在各行政区域之间产生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流域内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在各行政区域的共享和共赢,推动流域区际的协调发展。
(三)完善地方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目前,全国各地区已经建立了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实施条例。地方性生态环境法规便是地方立法机构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以调整本地区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法律规范。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地区差异性大,因而立法形式灵活多样。地方环境立法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延伸和补充。它既是各地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的主要手段,又是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管理本地环保事务的保证措施。
参考文献:
[1]戴文礼.公平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2.
[2]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23
[3]蒋伟.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J].生态经济,1994,(2):21.
[4]徐祥民,田其云.环境权――环境法法学的基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4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