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1:21: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川西茶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谁也不会想到在号称西南现代的Mall里,会有成都最古老茶馆的缩影。顺兴老茶馆好像是一个天然的静音器,滤掉了市中心一切的嗜杂与浮躁。
在都市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你穿过底楼一排排时装店,坐上直达的电梯,在三楼一面高高的砖墙上,老旧的青砖显出沧桑与古朴,嵌于青壁上的九幅巨型浮雕精辟地再现出临江古镇景观、市井院落风貌、老茶馆风俗特定、旧时水井诸像等川西民风民俗和建筑艺术,这些号称西蜀现代的《清明上河图》第一时间让你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让你感受到时光倒流的神奇与幸福。跨过张灯结彩的大门口那高高的木门槛,顺兴老茶馆便到了。
这座复建于1999年春的老茶馆,俨然是一座集明清建筑、壁雕、窗饰、木刻、家具、茶具、服饰和茶艺于一体的茶文化历史博物馆。身临其境,犹如时光倒流,明清时期川西坝子民俗茶馆历历在目。茶馆内,蜿蜒而曲折的幽道,灯光投下或阴或暗的影子,古楼古亭古碑古灯,古乐古琴古字古画,仿明清的庭院或瓦房、房舍、青瓦白墙、红门朱檐,一切都显得那么错落有致,显得那么安静而整洁。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两扇或四扇洞开的大门,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向过往者讲述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
顺兴老茶馆之所以受到中西方、各色人群的青睐,其妙处便在于它集饮食、茶文化、经贸、休闲、娱乐为一体。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品茗清谈,也可以聆听评书、看川戏跳舞,可以休闲玩耍,也可联络朋友感情。茶馆中,灿烂而悠久的巴蜀传统文化,印在各式地道的古物之上,镶在那些三五百年前的清砖明瓦之中,更浓烈外显于五花八门的各式演出之中。
在美国学者王笛的眼中,成都茶馆文化的特征,其一是茶馆竭力择址在商业发达或文化氛围浓厚之地;其二,“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成都,人们以茶馆为娱乐中心,当然对民间艺人来说,茶馆也是他们极好的舞台。”他断言成都早期的剧场都产生于茶馆。茶馆不仅是市民的“社会俱乐部”,更是民间曲艺演出的“天堂”。据吕卓红博士考证,晚清民初,川剧、评书、扬琴、竹琴、清音等民间曲艺。没有专门的演出场所。没有专门的舞台戏院,它们的演出都在茶园。当时以演戏出名的茶馆有悦来茶园、大观茶园、万春茶园、锦江茶园4家,而成都第一个川剧团体“三庆会”就是在悦来茶园成立的。
这个夜晚,当身着旧时装束的茶倌茶娘穿梭其间,各类精美的川菜小吃摆在我眼前之时,“万年戏台”的川剧便开张了,变脸、吐火、扬琴、说唱、蜀宫伎乐舞蹈和茶艺绝技纷纷亮相,戏台下,美食相伴,倾心交谈,舞台装饰的面具与生活真实的人生,此刻便水天一色,合二为一了。
隐约中,我看见这个城市的过客、倾情的男女,在茶馆门口穿进穿出,他们在灯光下彼此倾诉或者喃喃自语。那些丰盛的美食、清淡的茶水、现代的时装与沧桑的古墙、传统的民乐,奇妙地混合在了一起。脑海中。我记起电影《somewhere in Time》的主题曲,这是我极爱听的,有个极其好听的中文名字叫《时光倒流七十年》。
各国各地都有“茶文化”,英国茶讲究的是高贵与精致,广东福建喜欢“功夫茶”。成都的茶文化,更加市井和平民。一碗盖碗茶,千载蜀留香。
木桌子、竹椅子,写着斗大“茶”字的布帘子,构成了成都茶馆的清淡图画。老成都,像这样的茶馆无处不在。哪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何迅猛,这种老式的茶馆还是顽强并见缝插针地生存着。因为,成都人需要茶馆,悠闲城市文化的积淀,不是那么容易消失在钢筋森林之中的。
老茶馆最容易生存的地方,是公园。公园有足够大的面积和鸟语花香来容留它们,也容留着茶客们。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城市最中心的公园,鹤鸣茶社几乎和和公园里的保路英雄纪念碑一样出名。人工湖畔,两层小楼,景色谈不上旖旎,却也有着小桥流水。只要天气稍微好点儿,大家更愿意选择湖边露天的座位。
冲壳子、看报纸、掏耳朵,伴随成都人喝茶的老三样。
冲壳子和摆龙门阵一样,是成都人关于侃大山和聊天的说法。喝酒经常有喝闷酒的,喝茶却很少有喝闷茶一说,一般都是三五好友,相约共同消磨时光。天南海北、张三李四一通神吹,那是少不了的。没有菜的时候,茶可以下饭;打发时间的时候,茶还可以下“话”。一边饮茶,一边聊天,不会口干舌燥,而且人人都有说话的空间。成都城市文化中的悠闲与包容,都在喝茶的时候体现出来了。
而这种茶馆,少则5元,多也不过10多元一杯,价格上远远不是英国茶或者沿海那些茶坊所能比拟的。
公园之外,市井茶馆出现最多的是在改造之前的宽窄巷子,老式的川西民居里面,以前旗人驻兵的地方。成都人在里面生活,顺便卖茶,5元甚至3元一杯都有,甚至引得老外都经常在这里出没。一般一人要占两张竹椅子,为什么?一张拿来坐,一张拿来放腿。在温暖的阳光下,半躺着,“偷得浮生半日闲”,不光钱花得慢,仿佛时间都流淌得缓慢起来。这是何等的富足与惬意的感觉呀!
闲适的宽窄巷子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老人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就算现在宽窄巷子改造得跟上海新天地似的,高档餐厅和酒吧成为了主流,仍然能找到市井茶馆,价格仍然是几元一杯。而它的附近,就是人均3、500元的私房菜。这又在告诉你另外一个成都的核心价值观:开限量版的跑车,和骑二手自行车,都能在成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而且不会太多看不惯彼此。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上档次的茶坊也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名气最大的是在成都新老两个会展中心里面的顺兴老茶馆。复古的装修、精彩的川剧表演,使顺兴在游客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杜甫草堂附近的斗茶,也颇具特色,一水儿的包间、卡座,精美的陈设和茶具,人均直逼三位数的消费,也就顺理成章了。用成都人的话说,这里也是谈“嗨生意(大生意)”的地方。
在各种茶馆星罗棋布的城市里,没有喝过盖碗茶,你就不是成都人。
浓缩在茶碗里的成都
这种院落式的茶馆在“宽窄巷子”非常多,如果想找人比较少的,安静的,就要找门头低调,没有服务员在那揽客的茶馆,虽然茶费相对贵一些,但池塘假山、绿荫环绕的氛围还是值得的(图1)。“宽窄巷子”有不少内饰古朴的茶馆在细节上却很摩登,比如配餐是西式餐点,也有WIFI,适合一个人的下午坐上小半天。他们传承了几个世纪以来的格调,也融入了今天年轻人们的行为习惯。这样的茶馆,绝不会让人想到“陈旧”、“过时”这样的字眼,这里的关键词只有“安逸”(图2)。
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在车水马龙、红尘喧嚣之中,却有一处清雅娴静的净地――她就是集佛教文化、旅游、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都市旅游商业文化区――文殊坊。文殊坊以中国四大禅宗丛林之一的川西第一禅林――文殊院为依托,在保护、维修、重建、复原古建筑、古遗迹和旧民居、旧景观的基础上,为成都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使之成为成都的又一张新名片。(图1、图2)
在“文殊坊”这张亮丽的名片上,有一个突出的闪光点――她既远古又现代,既传统又新潮,她就是地处白云寺街60号的“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图3-1、3-2、3-3)。
关于麻将的起源和发明,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所谓起源于春秋孔子猜想说;唐朝一行和尚发明说;《水浒传》――“抹将”说;宋朝宣和牌演变说;元末明初万秉迢发明说;郑和下西洋的娱乐工具承续说;江苏太仓“护粮牌”演变说;明朝马吊――马将成型说和清朝宁波人陈鱼门(1817-1878年)最终发明说等。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宋朝宣和牌演变说、明朝马吊――马将成型说和清朝宁波人陈鱼门(1817-1878年)最终发明说的可信度最高,证据更有说服力。关于麻将的起源和发明的传说和解说如此之多,这足以说明麻将与茶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内涵是很值得人们去考证、去追思、去探索、去研究的。
当今中国茶文化博物馆遍布九州,麻将博物馆则惟有两家。“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或许不是世界和中国最早的麻将博物馆和茶文化博物馆,但她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麻将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博览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麻将博物馆。
“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楼高院深,青砖黑瓦,滴水瓦当,画栋雕梁,雕花窗棂,朱红门墙,蹲狮把门,气势轩昂。进得门去,古朴典雅的陈设,悠扬悦耳的琴声,生动鲜活的雕塑,娴静淑女的茶道表演,琳琅满目的收藏品,由不得你不产生怀古幽思之情。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茶道体验区及经营场所和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展品陈列馆,不仅可以让游人尽情享受搓麻将、饮香茶的悠闲情趣,更能让你陶醉于麻将文化和茶文化的深邃内涵之中,感叹中华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博览馆分为麻将文化陈列馆和茶文化陈列馆两大部分。麻将文化陈列馆的收藏品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其中不乏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藏品。馆藏麻将文物达700多件(套)。就麻将的年代而言有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就区域而言,除中国各地的外,还有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泰国的、越南的、柬埔寨的;就材质而言,有黄金的、白铜的、象牙的、翡翠的、贝壳的、青花瓷的、紫砂的、竹骨的、牛骨的、人骨的,还有包括酸枝木、紫檀木、乌木等在内的各种木质的以及塑料的;就牌面的花纹、图案而言,除一般普通者外,还有水浒人物的、婴戏图纹的、岳飞“精忠报国”文字等特殊样式的。与麻将牌一样,搓麻将不可或缺的骰子也是五花八门,材质多样,纹饰丰富,形状奇特(见图4、图5)。
笔者历来对古代文物情有独钟,越是够年份的越是感兴趣。这里展示的最古老的珍贵文物是出土于四川的汉代陶塑“六博”俑(图6)。六博历史悠久,是一门古老的游戏――博弈(亦称博戏)中的一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古者与曹作博。”《世本・作篇》也说“乌曹作博”。乌曹是夏桀的臣子,也是夏代著名之能工巧匠,是中华民族游戏的始祖,距今已三千五百多年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说帝武已荒无道,制作了一尊人形偶象,把它叫做“天神”,然后“与之博,令人为行”。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可见,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卜前479年)亦认为博弈是有益的活动,给予博弈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博弈发展、演变、衍生出许多人们喜爱的游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从围棋、象棋到马吊、纸牌、麻将……都起源于博弈文化。四川不仅有陶塑博弈俑,还有画像砖上的博弈图画。这些陶、砖作品生动地再现出汉代民众丰富的博弈文化活动(图7)。
在博览馆的麻将牌展示品中,最古老的当属明代的纸质马吊牌。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瞿兑之都认为“麻将当为马将之讹,马将又源于马吊。”到了清代,宁波人陈鱼门结合纸牌和骨牌的特点,在马吊牌中加入“中”、“发”、“白”、“东”、“南”、“西”、“北”七张牌,并将纸质改良为竹木骨等材质,使之形成流传至今的近、现代麻将。所以说,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所藏明代纸质马吊牌,是目前存世最古老的麻将纸牌。这副麻将纸牌在时期流落到了英国,一个多世纪以后,由国际友人日本法政大学教授江桥崇先生购得转赠给博览馆(图8-1、8-2、8-3)。
博览馆麻将牌类展品最多的当属清代的麻将牌,笔者最为欣赏的是一副翡翠质地的麻将牌。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变质岩。因红色的翡和绿色的翠,很像古代一种红色和绿色羽毛的鸟,所以亦称它为翡翠。翡翠光泽油亮,质地坚韧,颜色艳而不俗,深得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酷爱。翡翠真正大量进入中国是18世纪,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在清代,翡翠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故而被称为“皇家玉”,所以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在清代,用价值昂贵的翡翠制作图案精美的麻将牌,非皇室宗族、达官贵人所能为之。称此副清代翡翠麻将牌为该馆镇馆之宝决不为过(图9-1、9-2、9-3)!
另外还有两副麻将牌和六颗人骨骰子,其人文内涵是很高的。一副是“梅兰芳岳飞牌”。这副牌是专为纪念梅兰芳先生定制的,其花牌含“岳、飞、尽、忠、报、国”等字样。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界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在日本时期,蓄发留须,以明心志,不惧威胁,不受利诱,拒不为日寇演出。这副“梅兰芳岳飞牌”的定制,当是对梅先生的精忠报国情怀的特别纪念(图10)。另一副麻将是“清代人骨宣和牌”(图11)。这副麻将因为年代久远颜色已变得暗黄,除此之外,和一般麻将牌也无太大区别。博览馆工作人员小胡对笔者说:“这副人骨宣和牌一共三十二张,据说是用一个江洋大盗身上的骨头制成的”,“相传这副牌为前清的一名捕快所拥有,这个王姓捕快十分嗜赌,破案无功,由于花了很多年时间才捕到一个江洋大盗,为了泄愤明志,于是他将盗贼的骨头做成了这副宣和牌。”馆藏的六颗人骨骰子和人骨宣和牌不一样的是,人骨骰子有比较明确的来历。小胡告诉笔者,六颗人骨骰子是取用清康熙年间乐山地IX-个管姓老千身上骨头制成的(图12),“当时这个姓管的人出于很厉害,当地很多人输给他,但却拿他没办法。后来有人花高价从外地请来高手,不但赢了他的钱还赢了他的命。管老千死后对他不满的赌友为了泄愤,就将他的大腿骨头作成了六颗人骨骰子。”
此外,博览馆的馆藏中茶文化文物也很丰富,有明代的锡制水壶、素三彩八角人物壶和清代的紫砂圆壶、藏式龙手执壶等藏品400多件,同时通过炒茶作坊、茶体验区和雕塑群像等场景再现,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关键词]乐山会展旅游旅游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会展旅游市场竞争中来。据国际联合会统计,会展业每年为全球带来的收入高达2880亿美元。我国各城市也逐步认识到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意义,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都已展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成都、武汉等省市纷纷提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建立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桂林、深圳、苏州、重庆等城市的会展旅游亦得到了大力发展。2002年5月,在北京还举行了“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
乐山的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最具世界影响力。乐山有条件也有必要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旅游城市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
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
二、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乐山要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1.政府大力支持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精品,将为优先开发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区,加快区域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打造“中国第一山”,就是全面整合峨眉山、乐山大佛及其周边区域和城市的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景区档次,建成我国一流的国际旅游精品,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乐山市旅游的“二次创业”,促进区域综合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2.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乐山风景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称。境内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中心,呈放射状相对集中地分布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境内还有以清幽著称的岷江平羌小三峡;有以古榕为特色,江水如镜的“小西湖”五通桥;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旧居和沙湾大渡河美女峰石林风景区;有具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峨边黑竹沟风景区等。全市已形成了朝山、观佛、探险、民俗、生态和休闲等多层次多品味结合的旅游发展格局。2003年乐山旅游收入达35亿元,在四川省仅次于成都。乐山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并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惟一的合作城市。乐山市文化底蕴丰厚,是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有2000多年的佛教发展历程。
3.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便捷
乐山地处中国西部成都平原经济圈,距成都仅100余公里,北靠成都旅游区,东邻自贡——蜀南竹海旅游区,西连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南接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是沟通南北和连接东西旅游区的重要枢纽地。乐山现已形成了以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国道213线、305线等公路为主骨架,岷江、大渡河水运为辅助的交通网络。乐山至峨眉山18公里的快速旅游通道把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联成一体。客轮出乐山港和沙湾港可直达长江沿岸港口。目前,正在筹建乐山旅游机场、乐宜高速公路、内江——峨眉高速铁路。预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成都至乐山仅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
4.通讯网络现代化,金融机构健全
乐山市的邮电通讯已形成以光纤、微波为手段,以数字程控为中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并建成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各种网上业务蓬勃开展。乐山金融机构健全,拥有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农业发展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乐山支公司和多家证券中介机构。
5.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乐山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自从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乐山同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频繁,朋友不断增多。乐山先后与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关系,同日本市川市和澳大利亚赫维湾市结成了友好城市,同国内30多个沿海、沿边城市建立了横向联系。包括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安森美公司、日本大冢公司、荷兰飞舸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团、大企业相继来乐山投资办企业。2002年,全市合同外资2.0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395亿美元,名列全省第二。
6.拥有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
为满足2005年世界遗产论坛召开的需要,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峨眉山温泉度假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3.5亿元人民币,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及配套设施,作为世界遗产论坛的永久性会址。整个会址由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世界遗产展示中心、世界温泉博览园等旅游项目和配套的五星级酒店等组成。
7.初步具备接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
乐山现有大型会展中心两家——乐山市农业展览馆和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乐山现有星级宾馆2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宾馆12家。三星级及以上宾馆大都拥有几个到十几个规模不等的会议厅,并配备多媒体、录像机、幻灯机等会议辅助设备。
近年来,乐山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外事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要做,却没有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场所,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为此,乐山市决定在时代广场对面建造一个与之相配的标志性建筑——会展中心。会展中心位于乐山中心城区柏杨路与凤凰路交汇处,宗地面积75.21亩,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会展中心主体以举办展览、会议为主,兼搞有关展示、表演、宴会等;场馆内部配以商务、旅游、运输、通讯、金融、餐饮等服务设施;外部设置广场和绿地,为大型经贸、文化、旅游活动提供开阔场地。
8.经验比较丰富
近年来,乐山每年都有各种大型会议和较多的接待工作。2002年9月,来自29个世界遗产地的代表和中外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的专家及各界人士相聚乐山,召开世界遗产保护论坛国际会议。2005年10月,世界遗产论坛第一次大会在峨眉山温泉度假区举行,邀请了177个《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代表、700多个世界遗产单位的代表、世界各国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的代表、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参加,盛况空前。世界遗产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乐山积累了举办大型会展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乐山会展及配套设施的档次和服务水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乐山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大型会议展览的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乐山发展会展旅游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乐山至今没有设立会展旅游的专门管理机构。近年举办的大型会展,如“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世界遗产保护节”等都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主办,乐山市政府、四川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承办。
(2)大型会展设施缺乏。乐山市现有峨眉山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和乐山市农业展览馆,但还没有一家具备千人以上接待能力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制约了会展经济的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需要既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策划、公关、组织展览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人才。但是,目前从业人员中,无论是包括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等在内的会展核心人才,还是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在内的会展业辅助型人才,还是包括高级翻译、旅游接待等会展业支持型人才都比较缺乏。
(4)周边城市竞争激烈。仅就四川省而言,乐山发展会展旅游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最大的竞争来自成都。成都是省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具有一批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都是乐山所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成都频频举办全国性以及国际性会议展览,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科技城绵阳也是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强劲对手。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防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多家,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绵阳还是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城市,并已建成通航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现有的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展览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建筑面积近二万平米,曾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暨世界航天科技展”、“恐龙化石标本展”、“潍坊风筝艺术展”等一系列展览。
三、乐山会展旅游的类型
根据乐山资源状况,应重点开发带有特色产业交流、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性质的会展市场。
1.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会展旅游
(1)动植物展。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峨眉山地外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得天独厚地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分,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美称。景区内已知的高等植物323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全省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欧洲大陆的三倍。还有木兰、木莲、含笑、石栎、铁杉、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1亿年前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而且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这里会聚一堂,融合为奇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世界植物资源的宝库。峨眉山景区内,还栖息着大熊猫、黑鹳、枯叶蝶、小熊猫、蜂鹰、牛羚、白娴鸟等2300多种野生动物。
另外,峨眉山建有博物馆,博物馆的自然标本的陈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气息,为各个层次观众所喜闻乐见。峨眉山博物馆是四川省近年来优秀的博物馆精品陈列之一,是世界旅游精品的具体体现。
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乐山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条件。乐山可以借此举办稀有动植物展,采用标本、图片、图像等形式,吸引国内外学者和动植物爱好者;还可以举办动植物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邀请国际动植物学会专家团以及国内动植物学专家学者参加。
(2)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峨眉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峨眉山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曾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4A级景区、世界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等称号。1997年10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在我国建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的景区还很少。
鉴于此,乐山可以举办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各世界遗产地管理者、学术界专家、政府相关部门前来共同探讨世界遗产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问题,促进世界遗产地会展旅游的发展。
2.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和茶文化博览会
峨眉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峨眉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峨山多药草,茶大好,异于天下”的记载。峨眉茶叶品种主要有“峨蕊”、“龙井”、“竹叶青”、“云雾茶”等。尤其“峨蕊”、“竹叶青”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乐山市在发展茶业经济的同时,大力挖掘茶文化资源,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乐山有一处集茶文化展示、品茗休闲、茶叶生态观光和茶叶加工工业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公园——竹叶青生态茗园。园区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国家级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园内。生态茗园园区占地280亩,分别由“茶博园”、“茗青园”、“生态园”、科研生产加工区四大景区和数十个景点组成,是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的茶文化、茶生态、茶科技旅游观光景区。这些都为乐山开展茶文化展览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国际茶业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两年一届。2004年9月19日~25日,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出席该届盛会的国内嘉宾有1800多名,外宾560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球权威茶业机构代表、茶业专家及企业家等。
乐山市应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大力争取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的承办权,以承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峨眉山茶文化走向世界,有力地促进乐山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山还可以举办中国茶文化博览会,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茶叶、茶器具、茶饮料等产品。
3.名人文化旅游节
乐山市西南沙湾镇为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故居,辟有沙湾石林风景区。198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郭沫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将“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2000年5月,郭沫若纪念馆经过一年的维修重新开馆,各展室陈列品做了大幅调整,更加方便游人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一生。
乐山可以尝试举办郭沫若生平展、郭沫若作品展、郭沫若文化旅游节以及乐山名人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名人文化、促进文化界与旅游界广泛交流,借此推介“名山、名佛、名城、名人”为主题的乐山旅游。
4.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
乐山夹江,作为陶瓷产业后起之秀,经过10多年的探索发展,培育壮大了陶瓷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批重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以东陶西移战略骨干新中源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以建辉、新万兴、米兰诺、威尼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竞争力强的重点陶瓷企业;拥有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目前夹江部分陶瓷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陶瓷生产新工艺不断涌现。其中新万兴、米兰诺公司的天然气抛光砖生产线,堪称世界之最。新北斗陶瓷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部扶持项目,“川煤气化技术”和“水煤浆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随着建陶产业的健康发展,夹江与国际的经贸合作也与日俱增。夹江先后与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陶瓷强国建立了广泛而稳定的企业间和政府间的联系与合作。2003年,意大利政府向夹江提供270万欧元的无偿援助和贷款,用于建立陶瓷生产培训基地。2004年,夹江境内新建的乐山铁路二类口岸已投入使用,陶瓷产品已顺利进入中亚、东亚、东南亚、南非国际市场,全年建陶产品出口将近800万美元。由此可见,乐山举办陶瓷产品展,以及陶瓷工业展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一方面为乐山陶瓷精品以及陶瓷工业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打造一个国内国际交易平台,推动乐山陶瓷业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也将推动会展旅游业发展。
四、几点建议
针对制约会展旅游发展的不利因素,乐山应着重从机构设置、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设置会展旅游主管机构
纵观国际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如巴黎设有“旅游与会议局”;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在其旅游管理机构下专设会议局;北京市旅游局下设有国际会展处。乐山也应设置相应的会展旅游主管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会展旅游业。
2.加强会展设施建设
高标准和多功能的会议展览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早规划决策,建造现代化的大型会议展览设施;除目前建造的新乐山会展中心外,对现有的乐山农业展览馆等会展设施按现代化标准进行改扩建,对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大型建筑物增强其会议展览的功能,以适应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
3.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
会展旅游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会展服务人员既要熟悉国际会展惯例,又要精于会展市场开拓,还要善于会展管理。因此,建议成立会展旅游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邀请国内外会展旅游发达地区的专家前来讲学;选派人员到会展旅游发达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参观考察世界名胜地,听授世界一流课程,学习世界先进经验,接触世界前沿信息,系统、全面地吸收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从而较快地提升会展专业素养。
4.加强与成都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
乐山在发展会展旅游的过程中,在资金、技术、交通、人才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于成都。同时,成都也需要借助乐山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休闲度假环境来增强其在国内、国际会展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成都与乐山在会展旅游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两个城市可以共同投资建立大型会展中心;可以进行经常性的会展信息与人才交流;还可以联合推出会展旅游产品,进行市场宣传与促销。
参考文献:
[1]娄世娣:会展旅游发展问题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经济经纬,2004(5)
[2]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10)
[3]杨玉莉叶文吴明远:云南省会议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1(7)
[4]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5]陈锋仪:对我国会展业与会展旅游的相关分析[J].理论导刊,2002(10)
[6]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1)
[7]谢红勇:重庆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前景初议[J].经济师,2004(2)
[8]杨群:深圳发展会展旅游的探析[J].人文地理,2004(4)
[9]胡林:会展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发展瓶颈问题——以广州的会展旅游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4(5)
[摘 要]茶马古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在滇西北、川西至藏东南进行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雅安在这条古代驿道的意义。
[关键词]茶马古道;茶叶;雅安
雅安是茶马古道三条大道中川藏道的起点,为何雅安成为茶马古道最重要一条线路的起点呢?首先四川是最早产生先进茶文化的地区。唐陆羽《茶经》讲茶之源,首句便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不但有历史依据,而且有科学依据日本学者在1970年代提出了照叶树文化带的新概念其认为从植物分布上看,日本列岛西半部经过朝鲜半岛南部,到中国南部的四川、云南乃至于印度的阿萨姆地区这样一个东亚半月弧(East Asia Crescer)均属于暖温带照叶树林带,而茶是照叶树的一种,致力于照叶树林研究的中尾佐助氏发现从日本西部到阿萨姆的照叶树林的最中心的地方就在四川、云南。
在古籍记载方面,西汉成都人司马相如《凡将篇》列举21味中药名,“”为其中之一就是茶就是。《尔雅释木》曰:“,苦荼。”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据姚公骞考证:字,唐韵作古雅切,茶属麻韵,马麻二韵同部,仅为声调上的区别,因此《尔雅》释为苦荼,这个荼字就应该读成茶音。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荼。”由此可知,汉蜀方言呼茶为。西汉成都人扬雄《方言》曰:“蜀西南人谓茶曰《茶经》,茶之源:其名一曰茶,二曰,三曰,四曰茗,五曰茶的五种叫法中,有两种出自蜀方言,说明西汉时四川人对茶已有相当的认识。《全汉文》引扬雄《蜀都赋》有“百花投春,隆隐芬芳蔓茗荧翠,藻蕊青黄。”《古文苑》四引作“百花投春,隆隐芬芳。蔓茗荧郁,翠紫青黄。”后两句描写蜀地春天到处滋生着茂盛的茶树,这是西汉时四川已有栽培茶的最好说明。西汉宣帝时(前73~前49年)蜀郡资中人王褒《僮约》谈到家奴日常应做的事情有:“烹荼尽具,已而盖藏……武都买荼,杨氏担荷,往市聚,慎护奸偷(《全汉文》卷四二“王褒”条)《初学记》卷一九“奴婢”条引作:“烹茶尽其哺,已而盖藏。”“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古文苑》卷一七引王褒“僮约”作:“烹荼尽具(宋章樵注:荼,苦菜也煮以为茹),哺已盖藏。”“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宋章樵注:“武阳,地名茶,茗也杨氏池产荷,其茎茄,其花芙蓉,其实莲,其根藕,皆可卖也。”),往来市聚,慎护奸偷。”《初学记》是唐玄宗时官修的类书,比《御览》和《全汉文》两书的时间早,所引《僮约》当更接近原作笔者认为,就《僮约》而言,有《艺文类聚》和《初学记》等隋唐类书引文,真实性无可怀疑。章樵注:“烹荼尽具之‘荼’为‘苦菜’,有误荼即茶,前面已有辩正.作为茗饮的茶为木本植物,作为苦菜的‘荼’为草本植物,二者有别。《古文苑》所引“僮约”荼茶并用,可见当时这两个字还处于混用阶段,当为西汉古文。烹茶尽其哺,说明西汉时蜀中待客均要烹茶,茶已成为日常生活必需的饮料武阳县治,在今四川彭山县江口镇“武阳买茶”,西汉蜀茶已作为商品买卖。
雅安自古就是蜀茶的主要产地,在雅州,凡蜀茶尽出此。”称蜀茶尽出雅州,显然系夸张之词。然雅州蒙顶茶在唐代名声远播,却是事实据唐李肇《唐国史补》载,唐代蜀茶名品除剑南蒙顶茶外,“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茱萸……夔州有香山”,然“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滇商、川商、藏商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并开辟了“碉门路”茶道。滇、川不仅成为边茶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贸易区,形成了黎、雅、碉门、岩州、松潘、丽江、大理等较大的茶市口岸。明川藏茶道分为黎碉道(南路)和松茂道(北路)两条。南路茶道中,由邛崃、雅州至打箭炉段又分为两路:一路由雅安经荣经,逾大相岭至黎州,经泸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炉;另一条是自雅安经天全两河口,溯昂州河,越马鞍山,经岩州,过大渡河,至烹坝,到打箭炉系山间小道,自打箭炉至的茶道路线是:打箭炉北行,经道孚炉霍、甘孜,由中扎科、浪多、柯洛洞、原邓柯县至卡松渡过金沙江,经纳夺、江达至昌都。然后经类乌齐、三十九族地区,至拉萨。西路茶道由灌县沿岷江上行,过茂县,松潘、若尔盖经甘南至河州、岷州,输入青海。
四川与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推动了川藏间的“茶马贸易”,不过这时的贸易已不再是“以茶易马”,而是以茶为主的各种物资的全面汉藏贸易。清道路的设置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炉设立茶关又于大渡河上建泸定桥,开辟直达打箭炉的“瓦斯沟路”。原由碉门经两河口、昂州河、岚安、烹坝、打箭炉的茶道,改为天全-两路口-门坎山-马鞍山-泸定桥-打箭炉一线。清代打箭炉至昌都的南条道一是南道:由打箭炉经里塘、巴塘、江卡、察雅至昌都。北路大道:由打箭炉经道孚甘孜、德格、江达至昌都,两道汇合于昌都后至拉萨。由此可以发现,茶马古道并不只有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道路群。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辅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在三条大道中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
关键词:旅游;生态旅游;雅安
2004年雅安荣获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魅力城市。 2011年8月21日,在雅安市雨城区召开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国际倡议大会上,中国气象学会向雅安市颁发了“雅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证牌,雅安成为国内唯一一个“中国生态气候城市”的城市。旅游业已开始从“接待型”逐步向“经济产业型”转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人次和收入快速增长,旅游产业支柱地位已经确立。
一、雅安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
其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雅安生态资源禀赋独特,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示范区。拥有以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和茶叶之都为代表的国际生态品牌。雅安为全川多雨中心,年降水量1000—1800毫米,素有“华西雨屏”、“西蜀漏天”和“雨城”之称。森林覆盖率61.3%,空气质量国家一级,雅安市城区大多数时段负氧离子含量6级左右、景区达到6级以上;出境断面水质国家二类,素有“天然氧吧”、“天府之肺”的美称。
其二,丰厚的资源优势。雅安是成渝经济区成都都市圈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之一。全市可开发水能资源1322万千瓦,约占全省水能经济可开发量的1/10、全国水能经济可开发量的1/40;到2010年,累计建成水电站875万千瓦。境内现己探明的矿产达 40 余种,其中战略储备原生辉磅锡矿被称为第二国宝,发现各类矿产56种,石棉、石材、碲铋、铅锌、芒硝、锰矿储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雅安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
其一,西部后发地区的劣势。尽管雅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且其城市的发展也能够逐步支撑起其生态旅游的发展,但是,雅安还只是一个西部大开发的小城市,其自身的发展基础是极为有限的,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有些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并没有全部到位,有的虽然做了整体规划,却无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招商引资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生态旅游的高新技术运用方面也偏少。整个城市的生态旅游对外宣传时间不长。
其二,生态环境的制约。雅安市是全国闻名的生态名城,其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是一个极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条件,即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开发的和谐一致问题。如何实施旅游区规划使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是雅安市旅游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其三,思想观念的落后。一是改革意识不强,从而深化准备不足;二是开发意识不够,从而没有用足用活开发政策; 三是整体意识不足,在涉及局部与整体、本区与他区利益关系时,往往只顾眼前可能出现的局部利益损失,而较少考虑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他区利益。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必然导致行动上的不协调和发展上的滞后阻碍。
三、雅安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威胁
其一,周边竞争激烈化。目前,雅安市生态旅游经济带还处于规划和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地方与其它旅游地区相比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从地理区位来看,四川地区旅游资源普遍比较丰富,雅安的周边地区有成都、卧龙、九寨沟等几个旅游发展较为快速的风景区,这几个旅游点的发展给雅安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来自这几个地区的竞争,以及周边其它各类旅游区的蚕食,对于雅安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设计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
其二,体制陈旧效率低。尽管雅安生态旅游区在创建初期就十分注重体制与制度的改革,加之政府的高度重视,己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雅安的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压力大,改革措施不到位,改革方向还不是很明确,改革力度还有所欠缺,制度和体制方面还存在有与旅游区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来自于体制与制度方面障碍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秩序方面以及人事制度方面的制约。
四、推进雅安市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4.1把握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1)准确把握地缘优势。雅安处于三大旅游精品景区连线和多条黄金旅游线路交叉重叠的黄金节点上,是进入大香格里拉的东大门,是全省旅游西环线上的大释站 (2) 科学认识生态优势。 (3) 着力突出世界品牌。雅安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 (4) 深度发掘历史文化内涵。雅安有熊猫文化、茶文化、文化、汉代文化、“三雅”文化等五大文化。全市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3 个,有列为全国、四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汉代高颐阑、樊敏碑胭、王晖石棺等 108 处。
4.2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力度
(1) 围绕景区开发规划交通建设,全面提升旅游道路等级。(2) 精心打造主会场会馆及接待设施,把周公山温泉度假区建设成为一流的会议、休闲、度假精品旅游区。(3) 挖掘茶文化,推动茶旅游,发展茶产业,高水平打造国家4A 级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区——蒙顶山风景区。 (4) 突出生态休闲度假特色,高水平规划建设上里古镇和白马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精品。 (5) 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全方位打造喇叭河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同时,积极开发宝兴赶羊沟等风景奇丽、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旅游资源,形成自驾车和户外运动最惬意的活动区域。 (6) 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建设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精品。
4.3创新旅游政策,加强旅游服务
雅安的生态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而政策创新则是发展旅游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1) 加强特色旅游城镇建设。完善雅安段内西环线旅游城镇的住宿、餐饮、购物、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使旅游城镇成为西环线的支撑服务中心。切实加强旅游城镇的生态、文化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各旅游城镇的可游性。雅安要以生态旅游为主线,突出川西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魅力,将雨城区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一体生态旅游城市。 (2) 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全面培训沿线旅游从业人员,规范服务行为,并在服务中体现民族及地方特色,提供个性化服务; 强化以游客为中心的意识,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完善景区医疗急救体系,保证游客安全; 加强对当地居民自豪感的培训,让当地居民了解 自身的民风民俗。(3) 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深入挖掘雅安线特色旅游商品资源,开发地方特色突出的工艺品、保健药品、绿色食品、民族服饰等旅游商品。对沿线的民族手工作坊与家庭生产的旅游商品要给予鼓励和推广,以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和经济创收 (5) 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加强与港澳台媒体及涉外宣传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境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重视促销的技术手段,建立多语种的旅游专题网页,加强与其它著名旅游、摄影、民族文化网的链接; 重视扩展海外分销渠道,尤其要加强对己入境游客的宣传,在重点旅游区、宾馆、机场发放宣传材料,尽最大可能分流这部分较为现实的入境旅游人群。(6) 拓宽投融资渠道借助现代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建设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优势行业、优势企业、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积极争取国家对红色旅游线路上 “老、少、边、穷”地区的政策性投盗。
参考文献:
[1]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01 (1).
[2]谭立勤,晏鄂川,赵曼.西部大开发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国土经济,2002 (7).
绵阳:攀升的不仅仅是千亿身家
2011年,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的几组数据让人过目难忘――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9.1亿元,是2008年的1.6倍,首次跻身千亿元俱乐部;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分别实现产值680亿、120亿、70亿、53亿元,是2008年的2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51.3%。
在绵阳采访期间,记者深刻感受到,长虹一枝独大的格局已经成为历史,绵阳工业呈现出骨干支柱企业群雄并起,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喜人态势:
优势企业倍增,全市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177户,注册上市企业达到7家,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四户百亿企业累计完成产值923亿元。
优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重点依托长虹、九洲、华晨、攀长钢、丰谷酒业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和冶金机械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
总投资将达到500亿元的“三新城”中的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发展。未来几年,绵阳将形成5000万部智能手机、2000万台数字机顶盒和50万辆汽车整车、50万台汽车动力总成、230万套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的生产规模,建成电子信息千亿级和汽车及零部件500亿级产业集群。
以产业为支撑,这为推进科技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以产业为支撑,科技城建设正在迈出崭新步伐……
德阳:“重装之都”的转型轨迹
走进德阳,记者在一个个现代化企业的车间、生产线上探寻这座工业城市产业升级转型的坚实轨迹。
“现在三天两头都有外国公司的人来厂了解产品生产情况,监督检查工艺流程。”特变电工德缆公司的工长严正伟的感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司广泛参与国际化合作的实情。
3月下旬,特变电工德缆公司刚刚交付了出口澳大利亚的一批“高阻燃清洁电缆”。“这批产品价值600万美元,也是我们公司今年最大的一笔出口订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莫川邻告诉记者。依托重装基地的优势,德缆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取得国家专利40余项,并在行业内率先通过欧盟CE、美国ABS等多项国际认证,为巴西、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品和服务,出口创汇已占公司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东汽干部职工发扬“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建成了总投资45亿元、世界装备水平一流的新基地。公司秉承“绿色动力、造福人类”的宗旨,大力实施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发电等“多电并举”战略,产品技术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其主导产品电站汽轮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近年来,德阳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德阳经济核心竞争力,同时围绕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大力推动“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37.4亿元。
一个充满活力的“重装之都”崛起于川西平原,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资阳市资溪社区的胡碧英大妈现在每天早晨跑步健身,下午又带着小孙女出来散步,浏览九曲河畔美景,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环境治理好了,现在的九曲河广场简直就是一座漂亮公园,老百姓健身娱乐好安逸哦!”
和胡碧英大妈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阳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 作为欠发达地区,资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市民生工程涉及的层次和涵盖的领域逐渐扩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资阳特色。
从满足群众基本民生需求着手,着力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2010年,全市共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355公里,提前一年完成了农村断头联网公路建设,解决了21.2万人饮用水困难。
抓好群众关注期盼、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2011年,投入资金50亿元,进一步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等9个大项、99个小项民生工程,比省定任务多了4个小项。
记者在资阳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财政民生投入将突破100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7.2%。
一笔笔民生资金的投入,确保了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扎扎实实推动了民生福祉“落地”:
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带动老城区改造,改善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连续三年抓了“幸福资阳行”送温暖、“农民工回引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作,让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偏远的雁江区东峰镇高家村,如今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变,1.6公里的通村水泥路、3.9公里的泥结碎石路,让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提高了。现在仅靠种植榨菜、海椒这两项,平均每户就年增收1200元,曾经的贫困村尝到了修路带来的甜头。
2011年,资阳市进一步调整补偿方案、提高参合农民实际受益水平,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其中中央补助124元,地方财政承担76元,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广覆盖目标。
眉山是坡的家乡,自古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来更是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一个城市敢于将“文化”提升到如此高度,其“底气”从何而来?
初春的眉山让参加巴蜀万里行的记者感受到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而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乡村、社区、基层所感受的浓厚文化氛围。
青神县黄桷村,20平米左右的农家书屋里,共有藏书1500余册,还配备了电脑、音响、投影仪等仪器设备,供村民随时使用。黄桷村的农家书屋刚一建成,村里的“读书人”便多了不少,乡亲们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文艺活动,大大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
“知识就是财富”。丹棱县顺龙乡万坪村6组村民张碧霞,是当地农家书屋的常客。通过看书,她学会了科学养兔的知识,去年全年通过养兔获益近两万元。而仁美镇高河村5组村民安永伦,在农家书屋学习栽桑养蚕之后,去年养蚕35张,收入4万多元。
2011年,眉山市率先实现了农村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共建成农家书屋1186家,藏书180多万册,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阵地。
走进东坡区复兴乡,但见集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健身练舞厅、乒乓球场、篮球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十分热闹,每晚来此健身娱乐的群众都不少于500人。而到了各种节假日,文化广场里更是人山人海。乡长谢伟华笑着说,“文化广场成了我们这儿的‘风水宝地’了,连周围的住房租金都涨了好几百块。”
在眉山,类似的文化广场还有许多,各地积极建设文化阵地,一个镇一个活动站,一个社区一个品牌的氛围正在形成。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努力建成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成了眉山“文化立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是雅安发展的“源动力”。
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曾有句掷地有声的名言:“生态,是雅安的国家责任;雅安,宁要青山不要金山!”
雅安采访期间,记者处处领略到生态产业的魅力。
已经是清明节前夕了,一棵棵树上挂满了黄橙橙的晚熟黄果柑,随口摘下一尝,清甜甘冽的味道沁人心脾……在汉源县,晚熟黄果柑成了老百姓的摇钱树。
35岁的红岩村农民羊本刚瞅准黄果柑来钱,通过租地、流转和搞合作社等方式,将种植规模从过去的4亩扩大到24亩,成为村里拔尖的种植大户,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现在一年收入就有十几万元,比好多在外务工的人强多了!”
此外,汉源花椒、汉源甜樱桃、汉源马铃薯、高山冷水鱼等一个个生态优质农产品,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道。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道出了雅安名山县蒙顶山茶文化的深厚历史内涵和影响力。
4月1日下午,记者在有绿茶之乡美誉的名山县乡骑龙村见到了不少正忙着摘茶的农民……村民陈明琴这段时间最愁的就是人手不够,“鲜茶叶最贵的那几天每斤要卖五六十元钱,几斤茶叶就把工钱挣出来了,就是找人难啊!”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乡有近两万亩茶叶,农民收入的七成以上来源于茶叶。2011年,名山县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半以上,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