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田灌溉水利工程

农田灌溉水利工程

时间:2023-12-22 11:2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田灌溉水利工程

第1篇

【关键词】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

中图分类号:S155.4+4文献标识码: A

1.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1.1水泥质量要求

在施工中,水泥的种类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在选用时,要根据施工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的水泥,依据水泥自身的性能和其使用方法,在不同施工程序中应用不同的水泥,不仅节约了水泥,使水泥得到了充分合理地应用,更重要的是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1.2骨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混泥土组成中,骨料的选用很重要,对一些混凝土要求高的工程,对骨料的要求则显得更加严格。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要充分保证骨料的质量,严格贯彻骨料质量的标准要求,根据不同混凝土的标准采用相应的骨料来进行施工,骨料的质量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得出,不能对骨料的质量情况有任何含糊。其次,要确保骨料料场的适宜,场地必须开阔,场地的高度也要符合规定,能够保证容纳较大量的骨料。场地环境必须满足对骨料质量的要求,充分保证骨料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1.3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

只要可以饮用的水,均可以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和养护中,任何废水或质量不达标的水一律不能用于混凝土中。在施工中,如果极其缺乏水源,就可以用地下水和地表等洁净水代替,但水的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必须满足用于混凝土中的质量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制作和保养符合质量要求。

1.4混凝土的配料

混凝土的制作必须经过事先试验,试验后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经过审批的,才可被应用于工程中。混凝土配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上级的审核授权,混凝土配料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的内容进行配料,任何人都不能进行擅自更改。如果配料中发现错配、少配或多配等情况,混凝土按不符合质量标准处理,一律不得进入仓库,并需进行重新配制。

2.混凝土的制作和运输要求

混凝土的制作必须根据配料单进行,在渠道的施工过程中,配料顺序和混凝土搅拌制作都必须事前进行试验,试验后符合质量设计要求并达到审批要求的,才可进行施工。但配料比,配料单和搅拌顺序时间等都不得随意改动。混凝土的运输是将混凝土搅拌完成后,施工进行前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混凝土必须做到及时搅拌、及时运输、及时应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不分离、不漏浆、不泌水等情况。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渠道防渗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地基进行处理。先对施工渠道进行放样,各尺寸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依据放样的标准对渠道进行开挖,土方的开挖工作应提前进行,以便保证地基的水分自然充分风干,使得水位降低,地基的强度从而增强,降低地基在低温下的冻胀程度。对于模板工程而言,安装要按照设计图测量放样,有的重要结构控制点的设置应尽量多,以方便检查。模板拼装要求准确严密,便面平整整洁,保证其形状不能有大的变动。

4.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求

4.1浇筑前准备工作

对砂砾地基而言,要保证表面的清洁平整,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原有混凝土表面的游离石灰,使表层石子呈现半露状,从而形成麻面,有利于层与层间的结合。纵横表面位置,可以不凿毛,但必须要做到清洗干净,保证灌浆工作的顺利进行。缝凿毛施工后应将表面残渣、尘土等污物冲洗掉,结合面处铺好水泥浆,保证施工缝结合良好,最后才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

4.2入仓铺料工作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干燥起土的渠床进行洒水湿润处理,避免已有的部分因缺水而干燥开裂。在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中,常采用根据伸缩缝情况分块浇筑的方法,渠底和渠坡部分则采用跳仓浇筑技术。具体的浇灌顺序要按照设计的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是先浇筑渠底,在浇筑渠坡,最后浇筑压顶部分,从而确保浇筑工作在有支撑的安全情况下进行。

4.3平仓与振捣工作

把混凝土卸入仓内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平仓振捣,不能使其堆积。在仓内如果有粗骨料时要将其及时的散布到砂浆较多的地方,切忌用砂浆水泥覆盖。在有一定倾斜的地方浇筑混凝土时,要采用从低处向高处浇筑的程序,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平仓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振捣流程中,混凝土中的较粗骨料就不会再明显下沉,要以泛浆为准,避免出现欠振和过振情况。在采用平面振捣器时,要将混凝土依照模板的高度把仓面铺满,表面整齐后开始振捣。首先控制移动速度,使其均匀缓慢,使表面达到泛浆结束第一次振捣。要注意混凝土边沿和坡脚处达到振实。第二次振捣要在振实的基础上达到振平,可以稍微提高速度,进行浇筑渠底时,在整个仓面都被铺满料后,用平面振捣器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达到泛浆为止。浇筑过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速度越快越好,这样就会保证混凝土的收面效果,严禁在施工中无故停工。

4.4收面工作

这阶段工作要使混凝土表面做到平整光滑,没有石子外漏现象和蜂窝麻面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立即用原浆收面,并保证不得洒水收面。工序操作是先用长木抹粗麻后,使其表面平整,稍停片刻,用铁泥抹细抹,等到大量的水分散失后,用铁泥抹压抹,直到混凝土达到平整、光滑、密实的效果。

4.5拆模工作

在混凝土凝结后可进行拆模工序,拆模过程中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能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模板的一端轻轻撬起,用较坚硬的物体在其背面进行敲打,等其全部松动后,把模板从另一端移出。模板拆完后要立即清理,修理,校核。这样的做法既能保证混凝土板的平整光滑,还可以保证模板的完整性。

4.6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湿草帘或湿芦苇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在一般气温下,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后6至18小时进行即可,养护时间根据水泥和气温的不同而不同。在养护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一定的潮湿状态。此外,养护工作还可以通过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来达到使混凝土保温保湿的目的。应用塑料薄膜时要把混凝土表面包裹严实,充分保证混凝土水分不被蒸发。

5.结束语

渠道是农田灌溉的重要途径,在农田灌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渠道渗透现象还很严重,水资源的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灌溉的效果。根据这一问题,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农田灌溉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渠道的利用系数。为把农田灌溉工作做得更加更有效,相关部门应加大渠道施工的管理力度,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采取积极的防渗措施,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农田灌溉工程安全优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关瑜.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2]王金爱.农田灌溉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第2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设计原则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38

1 前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消耗都特别大,尤其是水资源。近几年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对农作物来说十分重要。想要提高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我国的农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下苦功,才能改善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农作物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资源问题。近几年,水资源的缺少,农田灌溉跟不上水量,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而且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城市建设加速都对农业资产产生了影响。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变得十分重要和关键,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需求,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水,农作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农作物生长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水量跟上就产,跟不上就降低,非常现实。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能满足这种要求,在水资源缺乏的现在,不仅能够让水资源循环利用还能满足农田水利灌溉。利用水资源让水循环利用是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特点,这项技术运用的科学技术和科学设施能够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植被的种植效率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3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标准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前进,农业的发展水平也不容小视。水资源的短缺给农业发展灌溉带来了很大困扰。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设计就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地方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水资源有着独特的意识形态,不好控制多变,因此农田灌溉会出现,灌溉不均匀,不好控制的问题。需要根据每个时间段的气候和水量作为衡量标准和是是前提,利用科学的手段为灌溉工作打好基础。自然因素是整个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

4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原则

4.1 安全首位原则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时安全施工是首要问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这关系到整个个工程的安全可行。在布置灌溉渠道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深挖方路段作业,和高填方作业。实际情况,实绩分析。根据地形尽量避免遇到河流,减少塌方和山洪的影响。在沿线干渠的良好地段进行施工。

4.2 充分利用地形的原则

农作物生生产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量需求有所改变。农田水利灌溉的合理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施工,制定相应合理的布渠方案。一般情况,农田灌溉的渠道是设置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分支是设置在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可以利用地势之间的高低差距布置好水渠,最大面积的灌溉农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在一些局部地区,面积比较小,比较高的位置可以采取小片提灌的教官方式。在布置水渠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尽量灌溉范围最大化,减小人为损坏基础设施的行为出现。在一些丘陵地带灌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利用水电资源,对与平原地区,就可以充分利用河水和河水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使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4.3 满足动态发展的原则

生活状态在变化,经济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根据生活和经济的不断改变具体改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调节和改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也应该考虑社会发展农业发展的前瞻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5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的缺少,农田灌溉跟不上水量,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近几年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城市建设加速这些情况都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影响。水利渠道有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它能够保证农田的基本灌溉和使用发展。要善于归纳总结,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基础。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对农田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进行实例分析,细化设计方案,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中跟进数据完善方案,对需要施工的农田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他的地形,气候,降水情况。通过科学进行分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减少风险的出现,增加效益。

6 结束语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的缺少,r田灌溉跟不上水量,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近几年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城市建设加速这些情况都对农业产生了影响。水利渠道有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它能够保证农田的基本灌溉和使用发展。但是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认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进行归纳。讨论研究出真是可行的实施方案,为解决这方面问题作出实质性的改正。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上,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农田水资源短缺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根据我国国情,土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设计,帮助国家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和谐生活。

参考文献:

[1]韩伟.张家口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

[2]陈雄.新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J].北京农业,2011(18).

[3]李树新.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4]何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2(06).

第3篇

【关键词】农田灌溉用水问题解决策略

1、前言

现如今,我国的农田灌溉用水机制是非高效利用的机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给农田灌溉用水机制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责任不明确,服务体系比较落后,缺少技术监督和管理等,造成灌区建设与灌区管理不能协调发展。所以,为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农田灌溉用水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确保灌区建设与灌区管理同步进行下去。

2、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

2.1重建设、轻管理。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水利部门就将农田灌区改造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工程,而且又指出了在认真抓好灌区建设的同时,更要落实“两改一提高”政策。我国水利部门先后对全国200多个较大型的灌区进行了改革建设,而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较大型灌区改革工作相对工作量大且复杂,在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单位或者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对灌区改革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大多数地方灌区仍然是重建设、轻管理,对改革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再加上,水利部门没有对灌区进行深入调查,大多数都是就事论事,对于深层次的问题研究很少。

2.2产权制度改革不完善。目前,我国灌区水利工程的产权分配还不是很清晰,而且对制度改革也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管理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拍卖或者承包过程过于隐蔽;第二,拍卖后没有对水价进行合理调整,水价制定不够科学;第三,有些灌区管理部门聘请专业人员来维修渠道,让农民来承担维修费用等问题。

2.3农田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技术管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能否保证技术规范化实施,因为灌区的技术管理水平会对技术效益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技术管理和技术规范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我国还缺少统一、标准的技术规范要求。

2.4缺少健全的节水体系。从灌区建设的整体水平来看,还缺少健全的节水体系,尽管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由于没有落实监督制度,也没有发挥出现有政策的作用。

3、有效解决农田灌溉的问题的策略

3.1完善农田灌溉的各项体制。近几年,我国政府结合农田灌区用水现状,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在未来几年内,我国水利改革还会更加深入,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水和节水的需求,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快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的步伐,并且还要合理的调节水价,使各项管理体制变得更加完善。

3.2相关部门要做好农田灌溉宣传和培训。我国各地区的水利管理部门要加大节水、合理用水、科学种植的宣传,同时,还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群众对水情以及水价调整政策宣传,例如:发传单、参加讲座等。加强对群众灌溉技术和节水技术的培训,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

3.3转变政府职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灌区管理体制出现了职能交叉的现象。水利部门在改革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地区政府的责任,将灌区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调查研究、政策制定、调控等方面,因各地区的灌溉条件的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其它地区的灌区管理体制,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灌溉体制。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不能干预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让给这些企事业单位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动性,从而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4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由于水价改革和水利部门的体制改革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所以,应该将水价改革与体制改革两个内容同时开展。事实上,水利工程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公益性和综合性。如果事先不能明确水利工程的性质,那么水价也就不能充分反映出客观实际。由此看来,只有在明确水利部门性质,而且认真核对水利工程管理与经营管理的人数的前提下,才可以确定出合理的水价,这样一来,也能大大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主要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经营效益、经济指标的制定等,这些都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定,从而提高水价政策的可操作性,极大的避免了水利工程成本制定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4、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当前农田灌溉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想要真正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就要运用多种技术,例如:节水技术、管理技术等,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农田灌溉的各项体制、水利部门要做好农田灌溉宣传和培训,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多种节水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与此同时,还要合理使用灌溉水,这样一来,将灌区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损失降低到最低。只有真正认识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才可以实现节水的目的,而且也将会有效的解决当前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因此,为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农田灌溉用水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确保灌区建设与灌区管理同步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吴鸿亮,唐德善,沈阳农田灌溉用水趋势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

[2]杨颉,朱耀麒,李月萍,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6).

第4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顺利发展,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是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工作。 

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工程是農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近几年,水资源的缺少,农田灌溉跟不上水量,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而且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城市建设加速都对农业资产产生了影响。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变得十分重要和关键,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需求,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水,农作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能满足这种要求,不仅能够让水资源循环利用还能满足农田水利灌溉。利用水资源让水循环利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特点,能够将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植被的种植效率,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三、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规划的设计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者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业发展中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众所周知,各地关乎农业经济的项目较多,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依据本地农业支柱型种植作物作为该工程主要服务对象,方可确保本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满足动态发展的原则 

生活状态在变化,经济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根据生活和经济的不断改变具体改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调节和改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也应该考虑社会发展农业发展的前瞻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三)因地制宜 

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需切实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地形地质因素等情况,合理的对渠道和拦河闸等展开优化设计,保障农田的灌溉质量。通过对地势因素的利用,将渠道布置在高处,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利用,从而达到提升灌溉效率的目的,减少水资源浪费。 

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 

(一)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标准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其主要与灌溉地区、农作物有关,按照相关要求,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应至少在50%以上。其中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且水资源多的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保证率应最少为70%;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而且水资源较少的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保证率必须达到50%~80%。二是抗旱时间。抗旱时间主要与灌溉工程供水能力有关,确保灌溉工程供水能够满足旱期农作物的需水天数。不同地区旱期时间长短不同,而且农作物也有很大差异,旱地农作物需水量少,但旱期往往持续较长的时间。而水稻需水量大,所在地往往旱期时间持续较短。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就该地区农作物、旱期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设计。 

(二)分析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规模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主要是满足某个区域的灌溉需求,这就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灌溉面积、农作物类型、旱期的灌溉天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中的水资源承载力也是影响灌溉规模的因素。因此,要充分论证灌溉区的灌溉规划设计规模,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做到整体把控、统筹安排。 

(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技术和方法 

要做好灌溉规划设计工作,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对当地的气候、土质、降水量等因素要做到了如执掌;其次对当地已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要进行调查,包括这些工程的施工历史都要做到详细了解;最后要对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收入水平进行调查了解,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打好基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或相违背的情况,就需要设计方与施工方及时沟通交流,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法,甚至是直接修改设计方案,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制定设计方案时,也要对施工管理工作做好规划设计,例如如果施工期处于雨季,在设计方案中就要体现出对储水和排水、清淤等工作的合理安排和设计。 

五、结语 

总之,水利渠道有着重要的发展地位,它能够保证农田的基本灌溉和使用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惠民,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是做好农田灌溉的第一步,对减少水资源浪费、合理配置水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小型农田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微灌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灌溉是农田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在农田灌溉方面提出节水思想,主要是推进农田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节水灌溉可以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可以改善农田缺水的现状,深度优化农田灌溉途径,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量。节水灌溉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若干问题,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中应用。

1 农田节水灌溉现状

分析节能灌溉技术在农田中的应用,深化节水技术实际现状,提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1.1 节水意识淡薄

基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农村落后的技术,导致农民意识不到节水的重要性,其只关注农田的生产力以及经济价值,忽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大力提倡节水灌溉,但是无法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1.2 无法全面实行节水管理

我国在农田方面,实行责任制,基本由家庭自由管理,所以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行方面,始终无法做到全部统一,即使采取政策约束,仍旧无法改变灌溉的传统现状,部分农民无法正确认识节水灌溉技术,制约技术发展,长期以来,政府逐渐失去管理的积极性,最终无法实现全面的节水管理。

1.3 缺乏有效的节水机制

受多方面原因影响,在节水方面并未形成有效的机制约束。在节水灌溉技术中缺乏合理的设备支持,缺乏资金支持和政府干预,导致农田节水不能实现到位的发展,更无法有效的投入到农田灌溉生产中。

2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田种植中的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喷灌技术

喷灌属于机械类技术,需要外置设备提供一定的动力,达到喷灌水压后,进行农田灌溉[1]。例如:利用水泵为灌溉系统提供压力,促使水分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在喷头处流出,保障灌溉的匀和性,体现节水理念,近几年,喷灌技术不仅应用于农田灌溉,还在园林绿化方面存有表现。

2.2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即是利用滴头,将水分滴入农田,属于自动化技术,其可以借助滴灌系统,合理控制水分,充分灌溉农田,例如:利用系统控制滴水,确保滴灌在农田灌溉中的全面性,还可以在水分中融入肥料,既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还可为其提供养分空间,提高农田产量。

2.3 管灌技术

管灌技术需要借助低压条件,将水分通过管路输送,此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同时还可避免水分输送过程中的渗漏。管灌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平时不需拆卸,无需投入过多成本,而且技术掌握上相对简单,做好日常的装置维护工作即可。管灌技术在我国农田中的使用范围较为广阔,可见其节水和灌溉的效果都比较明显。

2.4 微灌技术

微灌与其他节水技术不同,其主要应用在灌溉面积较小的区域,根据农田种植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灌溉。在农田内部科学的安装管路,促使水分顺流管理,直接作用到作物根部,避免水分过多造成浪费,还可合理控制水分的流速和流量,节约水分。微灌技术在节水方面效果明显,保障灌溉的匀和性[2]。但是微灌技术较容易受水质影响,如在水质较低的地区,管路容易受水中泥沙的影响,形成堵塞,所以必要时,需定期清理流水管路。

3 优化农田节水灌溉途径

提高农田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科学的途径,达到优化灌溉的效果,体现水资源的节约特性。分析节水灌溉的具体途径,如下:

3.1 合理利用节水灌溉的政策

政策是推进技术应用的基础,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维持农田生产与节水灌溉平衡发展的状态。例如:政府可以农田效益为基础,大力推进节水工程的建设,重点是为节水灌溉技术提供运行环境,推进农田节水建设,实行科学规划,达到优质的节水灌溉效果。

3.2 拓宽农田投资渠道

推进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必须具备丰富的运转资金,所以需要拓宽农田的投资渠道。主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加强政府各级部门对农田灌溉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落实投资文件,保障节水灌溉的建设环境,在保障农民获益的基础上,实行效益再利用,号召农民参与到农田投资中,积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3 完善农田水利工程

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保障水利工程发挥高效益。农田在节水灌溉方面,需要实现先进技术的转型,重点完善水利工程[3]。工程是技术运行的基础保障,可以为节能灌溉技术,提供一定的生产和运行环境,例如:完整的工程,能够推进节水技术的使用,不论是在技术的应用还是管理方面,都可体现节水的高质量性,同时也可为农田新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提高农田建设的力度,着实体现节能灌溉技术的应用力度。因此,水利工程对节能灌溉技术的应用,具备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4 结论

提高农田生产量,必须借助科学的技术手段。目前,最主要的是平衡农田对水资源的利用,既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效果,又要达到农田灌溉的水平,促使2者处于相互协助的状态。在节约灌溉技术的参与下,着实提升农田产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显示节能灌溉技术的优势,推进技术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晟.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j]. 北京农业, 2011(03):89-91.

[2] 韩云峰. 浅谈农田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2):23-25.

第6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

农业用水占水资源利用的一大部分,解决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是缓解目前大范围水资源短缺的关键。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规模较小、数量多、管理困难、政府投入少的特点,所以解决该问题需要从制度及治理模式方面下手,加强管理,以期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

1 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

我国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情况严重,由此造成的效益下滑现象严重,对农田的丰收、水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除此之外,因为政府扶助资金在这一方面的投入较少,大部分都是靠农民投资投劳,所以配置标准较低,质量较差,设备及技术比较落后,与应有的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投资数额相比差距较远。其次,由于大部分水利灌溉都是由农民独自完成,缺乏必要的管理或者管理体系较弱,运行困难,在这一方面的制度与管理方案都不太健全,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进行农田灌溉管理的措施,但实施起来不能够完全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水的作用、功效很多,是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

2 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原因的具体分析

2.1 设施老化问题严重

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大都由农民独自承担费用修建,所以容易造成长久失修的现象,影响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导致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目前的水利设施还大部分是很久以前投资配置的,设备功能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农田对水利设备的要求,既造成了排涝能力的减弱,使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了灌溉能力的低下,不能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影响收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2.2 管理体制欠缺

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由于已经严重受损已处于闲置状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水利工程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不利于农民的增收和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3 我国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主要是指工程的供给、建设、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规则的综合表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朝着和谐的方向变迁需要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为了工程治理制度朝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变迁,就需要研究现有的相关利益主体角色和关系。农村实行村委会民主治理后水利责任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旧的工程如何完善、运营和维护以及转轨阶段如何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工程的问题。如何经营和管理好它们关系到农田灌溉乃至农民的生存问题。随着“小农水”治理制度的不断调整,转轨阶段“小农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也随之不断调整。我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制度的改革上主要的变迁是产权形式的改变。我国“小农水”治理制度变迁首要表现形式就是其产权制度。制度变革是通过股份合作制、拍卖、承包、租赁、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形式,将工程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出售给农民及农民联合,试图利用产权激励使购买方精心运营和维护工程,提高灌溉服务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甚至彻底私有化,通过产权的激励功能来刺激产权所有者提高管理效率,减轻政府的财政和管理压力,提高了现有工程的运营效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对需要改制“小农水”的产权进行清晰界定:如由乡镇直接管理的界定为乡镇水管所所有资产。“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激励了农村水利工程领域内的制度创新,它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搞活农田水利的经营,使农民有明确的经营目标,从而更积极地管理工程,并通过运行效率的提高获得利润的增长。

4 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

4.1 集权式的治理模式

集权式治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采用政府出钱、农民出力的融资方式,使集体享有水利工程设施建成后的所有权,集体对所有权进行统一管理。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没有冲突,处理决策由上级部门逐一下达。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模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建造并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这种政府或集体集权治理的模式对计划经济时代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改革,这种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越来越无法适应农田建设发展的需求。其产权归属不明晰,决策机构单一,对水利工程负有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利不能良好的统一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高的交易成本。并且由于是采用上级对下级命令传达的治理模式,在设备的购买和采用上,上级部门不能对实际情况有具体的了解掌握与分析,就容易造成采购的水利设施不能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现象产生,这样就会不利于现代小型农田的发展。

4.2 合作式的治理模式

在合作式的治理模式中,小型农田灌溉主要以村集体为单位进行管理,通常采用收取共同生产费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健设、维修以及管理,这种方式也被称为集体所有制。原则上是农民要想获得农田灌溉服务就需上交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公共水力资源,可是在实际生产中,“搭便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都源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享有权与使用权不够明确,就容易造成农民对公共财物的乱用。要想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行产权制度进行改革,通过租赁或者承包等方式,将经营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分给不同的个体或组织,对经营权和使用权进行合理管理。

4.3 私人式的治理模式

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通过拍卖等方式变更给个人,这就逐渐形成了私人治理模式。在工程设施的修建管理及维护上完全由私人对费用独自承担,对水利工程享有所有权,这在土地所有权比较稳定时是比较好的治理模式。但这种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是私人承担,所以大多数水利工程是微型水利工程,服务范围一般都很小,,再加上私人投资能力的有限性,私人式的治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整体需求。

5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当今资源形势严峻的今天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水资源的节约与充分利用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这一方面进行的创新改革将会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形势,对具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而言无疑是改善水资源利用形式的最佳也是最有效方式。所以加快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与治理模式是十分必要且紧急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泽俊,吴善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变迁与选择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

第7篇

摘 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地标志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农田水利工程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淡水资源日趋紧张。我国更是严重缺少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必须要把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之中,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利用珍贵的淡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讷河;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思考

讷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因讷谟尔河横贯境域而得名。全市总面积6674平方公里,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和优质大豆主产地的美誉。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嫩江、讷谟尔河、老莱河、石底河、南阳河等一江四河,泡沼泽共有117个,泉子52个,自然水域面积30万亩,地表水多年平均地表径总流量为4.38亿立方米,本区过境流量171亿立方米,可利用量3.1亿立方米,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三类水质标准。丰富的水资源为农田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紧张的现状,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收相结合的有效举措,既满足了农田灌溉,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最大效率的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农田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益处,得到最大的实惠,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长效发展。

r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工程。解决好农田灌溉节水问题,直接关系到三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新型农村的发展进程。讷河市农田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发展时间较早。截至2015年,旱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7万亩,水田节水灌溉面积新增达到4.64万亩。其中兴旺灌区0.8万亩,修建防渗干渠12.79公里,防渗支渠12公里;太和灌区1.14万亩,防渗干渠16.3公里,支渠12公里;尼尔基直供灌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修建防渗干渠17.42公里,支渠11公里。在国家、省市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已初具规模,为各乡镇的农田灌溉提供了有效保障。

讷河市是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农业生产总值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确保全市经济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都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程度。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十三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历来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水是有限的,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水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手段,进行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最大效率的发挥淡水作用,来为农田灌溉服务,从而实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农民收益的稳定。

加强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更好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灌溉方式,直接影响到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矛盾。水资源的浪费,也有悖于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与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相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即可节约水资源,又能提升水资源利用的实效性。采用喷灌模式灌溉,一般可节约30~50%的水资源。

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还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农药和化肥功效,减少农业污染,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坚持并持续推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实现农业高效率、高产出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确保全市农业经济的可以持续增长。

虽然讷河市江河较多,水资源相对其他城市不属严重缺乏,但仍然要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使这一利国利民、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随着全市农业生产和节水灌溉农业的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地实情,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田产出率。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农民学习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倡导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等众多物种都离不开水,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更离不开水。农田节水灌溉必须要有洁净的水源,才能实现最终的灌溉目的,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全市人民有责任、有义务的要做好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水域周边必须要杜绝一切污染源的存在,如工厂、矿山、采石场、化工厂、印刷厂、制药厂等工矿企业的存在,减少一切可能存在的污染性。一江四河的附近周边、沿江沿岸,要进行综合治理,分段到人、分片到户,实行最严厉的层级负责制度。发现问题层层追究,从根本上杜绝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现象。可将此项工作列入到领导干部考核、人事任免过程中,使领导干部真正负起肩负的职责,真正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结束语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发展,并将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产区的灌溉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以及农业现代化较为发达的国家来看,农田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吸取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探索出适合讷河市的发展道路。省市相关部门结合各地实情,不断研究探索,建设出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既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实现了农业增收增效,又最大化的发挥水资源作用,节约了淡水资源,使人类和自然界得到和平共处,实现生态和谐、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敬礼.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4).

[2]孙伟.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3]薄清富.浅谈水利工程建设要着重运用节水灌溉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6).

[4]黄少江.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4,12:210.

[5]董娜.吉林省中西部农田节水灌溉效益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第8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 水利建设 策略

水利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在航运、水电、农业灌溉、抗旱排涝、清洁能源的开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这些水利功能就必须综合考虑生态资源状况、国家地理位置、区域差别状况、人文居住环境。新型农村背景下,综合运用水利功能,实现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提高建设水平,做好水利保障。

1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

1.1 国家对农村水利建设重视不够

虽然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大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近几年的洪涝灾害中反映出,农村水利建设还很脆弱,不能容纳和及时排除洪水,导致各地出现不同的水患事件,特别对于南方,水患更加严重。可以说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了。水利建设在水患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无法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首先思想上没有重视农村水利建设,例如水利建设中开挖的渠道,其宽度和深度是否满足排涝需求,重点地段设置的是明渠还是暗渠,水库建设的标准和水容量是否满足排涝需求,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测量,很多水利建设还是在沿用原来的建设标准进行。没能从生态环境改善,气候变化方面思考对水利的影响。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气候变得湿润多雨,一旦下雨就会阴雨不断,这样雨水量自然增加,江河湖泊自然上涨。其次,很多水利水库建设没有加固,无论从库容量还是水库设计,任然沿用旧水库标准,这样水库无法安全及时排除洪水。甚至有的小型水库被遗弃,老旧不堪。

1.2 水利系统不完善

国家重视了对水利水库的建设和研究,但是对水利管道建设研究,水渠设计优化没有认真进行思考。这在洪涝灾害中表现的非常突出,例如洪水淹没农田等,在洪水来临的时候仅仅靠地面水渠进行疏导河流,这样排洪的能力非常有限。地下排洪根本没有,对地下管道的铺设和排洪设计很脆弱。特别在农村水利管道的建设中,更是混乱不堪,该铺设暗渠的铺设了明渠,不但浪费了国家资源,而且也不安全,农村水渠发生儿童溺水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其次,对水渠的维修、加固不到位,这样造成水渠容纳雨水量无法达到要求,只能冲出水渠堤坝,淹没农田。有的农村地段的水渠已经风华损坏掉了,但是没人去管没人过问。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陈旧化程度高,丧失了水利疏导的作用,增加了水患危险。最后水利系统建设没有与生态系统建设结合,导致很多水渠,加速了风化现象。

1.3 水利建设督察不到位

水利建设督察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在建水利工程不论从质量上还是在水利功能上督察不到位,导致水利建设质量不过关,特别是在水利建设功能上,更是没能引起重视,看似水利基础设施完善,但仅仅是农田灌溉的作用,甚至有些地方连基本的农田灌溉的作用都没发挥好。在不用说水利发电、水利续航、排涝减灾保护农田等。二是有些水利大坝建设任然存在安全隐患,拦截水力能力不够,如对坝底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导致坝底出现漏水现象。长期下去必然影响水坝安全。

2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策略

2.1 农田灌溉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与传统的根本不同,再不是挖几条水渠或者修建几座水利大坝。而是要提高建设的科技水平。特别针对近年来高温天气的变化,我们要及时做好抗旱工作,为此做好以下方面:

(1)提高农田灌溉设计。首先要将农村农田全盘考虑,统一进行规划,要把水渠建设修到每一户农田到达的地方,也就是说水渠建成网络化,主管道与分管道相结合,把明渠全部修建成管道滴灌,提高灌溉的效率,节约水资源。这就要求重新开挖水渠,水渠尽量沿着各家各户的农田堤埂走,以节约土地资源。管道滴灌的好处在于能及时将水利大坝中的水完全引流,充分保障灌溉的水源。由于是地下流淌,所以减少了高温天气的蒸发,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水渠的破坏,而且滴灌技术还能将水源引到农田地势较高的地方,所以保障了农田灌溉的全覆盖。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支撑。其次农田灌溉水渠设计双渠道进行,暗渠用来农田灌溉,明渠用来防洪泄洪,若遇到发大水两水渠同时进行泄洪,这样就会减少或者避免洪水对农田的危害。明渠中的洪水是不能用来灌溉农田的,它有大量的酸碱性物质,会腐蚀农田的根、茎、叶。所以暗渠滴灌农田,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对农田增产增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增加水利建设投入。不管是明渠还是暗渠管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因此国家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农业现代化实现是不可能的。在水利建设投入方面,以国家投入为主,引入农业发展合作社为辅,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辅,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进行水利事业建设,广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重点建设水里大坝,做好水源蓄水能力。其次做好,农田灌溉水渠的修建、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明渠暗渠管道,做好对水利大坝的检查维修,确保水利运行安全。

2.2 做好生态植被防护

生态植被本身就是一座容纳水源的地方,所以进行面山绿化,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做好水利大坝附近的生态植被建设,以提高水坝的蓄水能力,生态植被具有良好的蓄水能力,能有效涵养水源,所以它的的建设情况影响着水坝的水存量。二是做好水渠沿线的生态植被,因为生态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它能起到加固水渠的作用,从而避免水渠培土不受损害,增加水渠质量的稳定性,避免水渠。三是生态植被能减轻洪水对农田的损害,阻挡了洪水冲击的力度,所以不管是保护生态平衡还是保护水利建设,都必须加强生态植被的建设。积极进行农村面山绿化,植树造林,切实提高生态资源建设。

2.3 积极开发水利建设功能

从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走向水力发电、水坝养殖、农田水利观光旅游、生态植被保护等,才是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渠道。现代农业的滴灌技术离不开的电力的支持,而农业用电完全可以修建小型水力发电站实现,所以大大节约了农业发展用电。其次水利发电也为国家发展,社会经济提升提供了能源支持。如三峡大坝水力发电,不但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而且对于保护下游的农田灌溉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有了电的支持,农田灌溉可以到达任何地方。水坝养殖,实现了内地偏远山区渔业的发展,只要能充分应用和妥善管理,其渔业发展也是完全可能的。这样就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最后农田水利观光旅游作为新兴的农村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它可以培育出不同的观光产业来,如花卉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特色农产品种植和采摘产业等,可以大大吸引游客进行农业观光旅游,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变化,很多市民选择了乡村旅游和乡村观光,进行避暑休闲。为此水利建设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从农村水利建设发展来看,它与农业、农村、农民增收是紧密联系的,水利建设搞好了,其他产业也会得到很大提升,为此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水利建设是很必要的。

2.4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加强对材料选取的监督和控制,材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以及完工之后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认真选取材料。例如采购部门必须选择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材料,然后再由其他部门对材料进行检查,只有通过认可的材料才能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监督部门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若发现违反标准行为,应给予他们严厉的惩罚,确保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2.5 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及法律

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前,完善规划体系至关重要。在进行编制、规划时,须遵循统筹安排原则,将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纳入考虑范畴,并将工程、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以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多层次、多元化、协调发展。在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基础上,将有关部门水利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提升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此外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法律尤为必要。不论是国家还是省级政府,皆应制定、出台相关法律,以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在促进农业发展、确保农民日常生活用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为此通过采取科学规定各级政府享有的权力、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健全相关法律等策略,以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富丽.农田水利规划中的多功能设计实现方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

第9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良好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省份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而且干旱地区的灌溉设施也不完善,导致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缓慢。为了有效缓解灌溉问题,国家加大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然而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造成农田灌溉问题未能得到良好地解决。因此,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进而提高粮食产量。

关键词:小型 农田 水利工程 建设与管理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粮食产量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的提升,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每秒在1立方米以下,通过排涝、防洪体系的建设,从而确保能有效缓解农业旱情。然而,一些地区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且水利工程数量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平均水平不足45%。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仅占全部水利工程建设的6%。此外,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从而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依据[1]。

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为了向农业生产提供水资源保障,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继而促进现代农业更好地发展。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在农田灌溉不充足的情况下,导致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必须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同时,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并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当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小型农田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地运转。因此,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提高小型农田工程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资金不足

当前,尽管我国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但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却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截至到2014年,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只占全部水利工程的10%,同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主体方面存在着不明确的现象。此外,各级政府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导致国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上存在矛盾,最终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诸多阻碍。

(二)运行管理力度不足

一些地区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工程管理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工程效益,并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未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而且水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例如,一些乡镇水利站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予以管理过程中,管理手段落后,甚至是存在对管理工作不重视的现象,对设备的维护力度不足,导致了水质受到了污染[2]。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从而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三)规划设计不科学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必须对项目的建设予以全面地规划,继而确保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利保障。然而,在规划过程中,施工方对建设资金和施工环境和技术等等因素未能充分的予以考虑,导致在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的科学性难以保证,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容易出现重建的现象。同时,由于规划不合理,也造成了建设资金未能达到合理化设置,从而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某地区为了确保农业农业生产质量有明显的提升,通过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标准。首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设计人员结合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资金等情况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并设计完善的施工规划和勘察。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充分了解地形和地势,对施工的难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综合因素,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其次,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必须选择优越的施工材料,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予以使用。同时,在采购材料过程中,应当考虑价格的合理性,将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造价符合标准,并使得工程质量有所保障。最后,对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保证施工技术符合规范,并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进而促进工程质量有所保证。因此,完善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大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有所保证,需要加大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工程建设施工统一管理,对申请规划予以严格审批,申请符合标准后才能进施工。同时,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作用下,施工方需要健全施工流程,按照规范施工;其次,建立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4]。为了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社会必须对水务部门进行监督。同时,县级水利部门向其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有所保障;最后,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进行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止洪水、人为等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对破坏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为予以打击,并采取防洪措施,避免工程建设受到影响。因此,加大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能够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上级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保工程建设有一定保障。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这样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就能够有充分的资金用于购买综合性能良好的设备,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5]。同时,水利部门还应该将部分资金用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上,继而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并优化管理模式,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建设水平和管理手段都符合规范,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利保障。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能够有助于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结束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保障。然而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为了提供工程质量,并保证农业生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完善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等措施,从而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以良好的运行下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有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恩胜.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813-813.

[2]高新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思考[J].大科技,2015(13):118-119.

[3]陈德令,杨贝贝,范永斌等.师宗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57-8358.

[4]唐彩凤.浅谈南涧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5(12):80-81.

第10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运行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生产提供服务职能的重要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主要是通过众多的水利工程技术的运用来有效的改变不利于农田生产和发展的水利自然因素,从而保证农田运行的良好和高效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修建可以为农田生产提供合理服务的水利设施,例如农田的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农田的防涝和除旱工程等。我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所以对于农田的灌溉和除涝等水利维护的建设也根据时代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现今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朝向科技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效益。但是相应的也产生了许多需要不断去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需要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一、现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完善水毁灾毁的修复工作。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农田的防洪这一薄弱的环节,对各类损毁的农田灌溉设施进行合理的修复,推进中小型灌溉引水河流的治理,对存在危险的水库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加强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

(二)完善灌区的建设和节水设施的改造。建立健全农田的灌排体系建设,加强对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的节水改造的技术应用和资金的支持,推进大中型的农田灌溉的排涝泵站的节能改造,从而保证节水措施的有效应用。

(三)加强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完善。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完善是保证国家整体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形成集中连片的小型水利工程发展,推进县区水利工程的发展。

(四)加大水土保持的生态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加强农村耕地的综合治理,对水土流失易发的区域更要加强治理,推进区域的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将农田灌溉和水土保持策略有效的结合,从而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二、限制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一)限制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

目前大多数的区域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和运行,只重视水利工程的应用上,而对于工程自身的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上,缺乏创新,促使管理方式缺乏有效性。并且许多工程建设没有按照工程的特点和组织的要求进行管理规范,促使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管理粗放、效率低、建设的水平不高等问题。

2.产权和责任落实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所以原有的机制、体制的问题依然存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水平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并且国家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之后会交给乡镇进行统一管理,又因为土地是国家集体的,而农民是农田的承包主体,所以区域的小型水利工程通常由几家农户进行管理或者由管理的村民小组进行管理,所以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3.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为了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成立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拨款制度,采用“民办公助”的形式有效的支持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依然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维护。所以后期建设的资金依然不足,并且存在资金不到位的问题。尤其是在不富裕的村庄,资金的问题依然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限制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1.运行机制的缺乏是重要的限制因素

现今一些农田的水管单位还不能合理的进行深入的改革,存在管理不规范、组织僵化的问题,出现越级指挥的现象 ,不能明确的区分管理的职责。并且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的缺乏,使得各个管理部门不能严格的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从而出现管理目标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从而限制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思想认识水平落后是主要的限制因素

主要是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国家虽然注重大修水利工程,但是却对后期的维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促使后期产生的生态管理问题严重。并且许多居民普遍存在重视个人的利益而忽略集体的利益观念,致使后期的水利工程设施老化严重,管理不足。从而对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限制。

三、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发展

1.管理层次的科学性建设

主要是指要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上层最高组织人员以及下层的基础工作人员要实行科学的分层管理建设,对各层工作人员的协调关系和数量的安排进行良好的管理。主要是要根据水利工程的管理幅度来合理的确定各个管理层次的工作人员数量,将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落实到位,明确各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缺失的问题。

2.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要对农田的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进行改革采用职能性的组织结构形式,除了要对各个下层的基础管理单位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建设指挥,同时还能有效的对上级的管理的指挥进行支持。例如,对于跨县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要由县部门相关领导进行统一指挥,跨村镇的水利工程由村镇进行指挥,并加强各层人员的工作监督体制的建设。

3.运行机制的高效性

(1)完善工程的管理体制。对于自管、自用的居民个人的小型水利工程要明确村民个人的产权归属;对于农村集体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加强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规范;对于那些由国家的建设资金支持而建成的水利工程要交给农村供水合作单位进行管理等。同时要完善各层管理机制的建设,做到责任落实,明确到位。

(2)完善政府的资金保障机制。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对农田用水费用的征收,所以要加强农村有偿用水机制的建设,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维护得到资金的保障,因此就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宣传力度,使村民和各级的管理者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加强自主管理机制的建设。因为农民是水利工程用水的主体,所以就必须加强农民的自主管理的意识,保障落实农民自主管理机制的建设,通过大力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农民自主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和积极性建设。

结语:

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农业合理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的合理完善。相信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的扶持力度的提升,农田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崔世彬,马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1,29(4):1-5.

第11篇

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水利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实施整治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千里堤防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这些工程的顺利开展,显著改善了农村的人居水环境。

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落实

1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承担保护广大农民群众不受洪水威胁的责任。建设水库、闸坝和巩固堤坝等是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程抗洪工作的主要项目。只有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工作,强化水利建设监管人员的管理意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科学、合理、有效。只有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才能保证水利工程防御区域性、流域性洪水侵袭的能力。

2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承担地区排水的责任和降渍除涝的责任。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导致的渍害、区域性降水密度过大造成的涝灾以及部分地势较低区域产生的积水过多等因素的影响。

3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承担供给广大农民群众用水和灌溉农田的责任。众所周知,农业和水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合理、有效、科学的开展,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就不能忽视对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用水供应的有关工作,特别是在某些极端气候条件下引起的缺水问题进行预防措施的考虑。规划设计方案,尤其要重视对合理引水、调水、蓄水、供水的方案设计。保证正常农业灌溉的同时同样要兼顾对农民群众的日常用水供给。

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1农村生产结构改变和不断缩减的农田面积,对我国新农村水利工程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当今我国新农村建设将在不同程度上占用农村土地资源,这就预示着我国农田面积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的减少。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原有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这就意味着,未来我国农村中将有大量的工厂企业入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农村农田面积的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渗透,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也在悄然的改变,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灌排设施的布局和建设问题。农村水利工作要积极适应这些变化,调整灌排渠系,整合灌排设施,既提高保障程度,又达到经济合理。

2农民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对我国新农村水利工程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当今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逐渐认识到根据市场需要选择种植农业产品的重要性。当今很多农民在进行农田种植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种植一种农业产品的老模式,而是根据市场经济价值的考虑,选择多样农业产品在农田进行种植。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剩余造成市场价值降低的风险,但是多样的种植方式,却给我国新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以一片农田为单位,发展到以产品、以一块农田为单位,由季节性要求发展到长年性要求,由一般性水质要求发展到特殊性水质要求等。农村水利工作必须主动考虑这些变化了的需求,力求提供多样性的水利服务。

3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环境,对我国新农村水利工程的挑战

一直以来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是一个很难权衡的问题。同样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自然资源的不断恶化,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面对资源不断恶化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也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水利工程不仅要承担农田灌溉、农民日常供水等任务,还有承担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给予我国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落实新农村水利工程合理规划的要求

落实新农村水利工程合理规划的要求,就是在进行新农村水利资源规划工作的时候要严格参照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进行水利工程规划时,要针对未来农村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考虑。比方说,农田缩减和农民种植模式的改变等问题,进行预测并统筹相关预案。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统筹的过程中,要渗透科学发展观思想。实现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满足新农村农田灌溉、农民日常用水需求的同时,具备防洪抗灾能力的目的。

2加大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落实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利资源建设,要在农村原有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更多的满足农村田地灌溉和农民日常供水需要的水利设施的同时,要加强对那些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只有不断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才能实现我国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关要求。

第12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 小型 对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282-01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水利等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对农业的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对农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因此,规范和加快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具有现实性的重要意义。

一、当前国内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管力度较差,重复建设多

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轻管理”的现象,对工程的建设往往热情较高,但对工程的质量监管常不能严格到位,在工程建设前,不能对建设所需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工程建设中,不能随时进行质量抽查,工程施工程序不规范,或施工建设中不能保证责任到人,难以保证较高的工程质量;另外,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审核力度不够,也较难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同时,对完成的水利工程忽视后期的养护,导致工程的寿命缩短,致使存在的重复建设较多,影响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

(二)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完善,缺乏持续性投资

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就国内的整体建设情况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水利建设工程,需要进行长期性、持续性的投资,既保证单项工程建设资金的充分到位,以利于建设质量的提高;同时,要保证工程完工后的后续养护费用,以能保证工程建设后实现在较长的年限内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农田灌溉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水利工程运行状况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工程建成后,在具体的运行中部分工程并没有实现良好的效果,运行中能源的消耗较多,且故障发生较为频繁,机电站内的相关设施设备质量较差,有效使用情况不乐观;另外,部分水渠在使用中存在渗漏现象,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另有部分水渠则存在比较明显的堵塞现象,运作效率很低。目前我国东部一些地区的部分水渠即存在上述问题;同时部分水库的状况堪忧,险库和病库均还存在,尤其在夏季洪涝季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完善当前国内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整体规划力度,提高建设的科学性

小型的水利工程在建设前,应以地区为单位,在对当前建设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以保证工程地区性分布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并从整体上保证整个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合理性,各乡镇以及自然村应有适当数量的水渠以及水库等,对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可通过合理的规划,从临近地区获取一定的灌溉水源,实现水利建设中的区域性优势互补,以提高地区性农田灌溉的整体效果。

(二)加强监管力度,减少重复性建设

在水利建设中,应注重加强全程性的严格管理,保证工程各个建设阶段质量的达标。在工程建设前,应对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禁止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应注意定期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实地考察和监督,保证工程建设能严格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竣工阶段,应加强对工程的质量验收,并注意对工程建设的关节环节与细节的验收;同时,在水利工程运行使用后,应注意定期进行养护,以尽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减少重复性建设,并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

完善投资机制,加大持续性投资的力度

小型水利建设需要具备持续性的投资,以保证农村水利建设的长远发展。基于当前小型水利建设投资机制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应予以不断完善。首先,应保证小型的农田水利专项建设资金到位,以利于基础性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其次,应注意通过多方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可逐步将农村饮水予以市场化,通过股份值形式以及公私合作的方式等,引导社会性资本的加入,以扩大融资的渠道和规模,并利于工程建设资本的长远化保证。另外,还可充分借助“农村土地长期性承包权”,通过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权的质押,引入信贷资金,提高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化,以利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持续性保证。

改善水利工程运行状况,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工程建设后,应保证实现预期的运行效果。在通过质量验收的基础上,应注意定期加强养护,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对于运行中出现渗漏的水渠,要及时进行修补,必要时进行部分翻修,以避免出现整个水渠难以运行的不良情况。机电站内的设施设备要注意及时检修,对于质量差且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新。及时发现险库和病库并给予适当的弥补,对运行障碍较多的水库要考虑部分性翻修;洪涝季节应加强对水利建设的养护,防止险情的出现。

结语:

加快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对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亟需解决。今后应注意从增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投资机制,以及改善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等方面着手,不断解决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并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德金,王光耀.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3)

[2] 赵艳芳.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