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时间:2023-12-23 10:0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1篇

中华文化本身蕴涵着两岸关系和平、包容的深刻精神内涵。在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传统,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珍贵遗产与宝贵财富。比如,对于“仁爱”的领会和阐扬,演化出大陆“以民为本”、台湾“苦民所苦”的执政理念,成为两岸处理内外事务的基本准则。

文化交流是突破海峡两岸政治藩篱的重要渠道

上世纪70年代,台湾面临的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并提出两岸尽早结束敌对状态,实现“三通”和开放各种交流。在这一背景下,岛内知识界和民众出现了“思乡热”、“寻根潮”,从而给当时的台湾当局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强大的民意推动下,当时的台湾当局不得不让“政治”给“乡情”让步,并首先在政治敏感性不强的文化领域进行开放,尤其是两岸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中华文化和两岸文化交流是遏制“”和“去中国化”的重要力量。李登辉和分别执政8年,尽管都采取各种方式限制两岸关系发展,并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和“”活动,但并没有取得成功,正是由于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致使“去中国化”反而成为“”分子的噩梦。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就曾说:“当前台湾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面临着政治上‘去中国化’的内在压力,但政治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文化的,两岸文化一脉相承,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

文化可以成为两岸政治分歧的“缓冲带”。两岸虽然经历了60多年的隔离,两岸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不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反而越来越强烈地成为两岸的共同认知和精神财富。较之政治互动、经济交流而言,两岸的文化交流不如政治互动那么敏感,也不如经济交流那么重利,可以更多地选择双方均可接受的“中性”主题,包括双方虽不赞同但仍可包容的内容,因而文化交流内涵更为丰富,可操作性更强。

现阶段中华文化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现实意义

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问题。2009年,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宝贵财富,台湾地域文化是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胡总书记的话对两种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诠释,因此,现阶段的对台广播应该重视传播一・种理念,那就是台湾本土文化、台湾当代文化中许多具有活力、创意的内涵,理应成为两岸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新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吸纳了台湾文化中具有创意的活性元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文化认同不等于民族认同,寻找交集合一任重道远。台湾媒体人陈文茜认为,在蒋家专制和执政期“去中国化”政策下,大部分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是什么“根本搞不清楚”,中华文化难成两岸统一基础。陈文茜说,占85%的台湾闽南、客家本省人,以前中华文化的根很深,但这些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中断得很厉害,时代已去掉了2/3,执政8年里只差“不好意思废掉(中华文化)”,导致许多台湾人对中华文化一知半解。而台湾TVBS电视台2009年3月进行的民调也显示,44%的台湾民众自认为是“台湾人”,认为“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占49%,选择回答是“中国人”的只有3%。在这种背景下,对台广播要做的就是唤醒那些已经迷醉太深、失去判别力的部分台湾民众,使海峡两岸同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台湾文化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与侵蚀。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过去受到荷西海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影响,现在又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冲击,导致部分台湾民众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欧美化、日本化,许多人崇洋的心态十分严重,他们忘记传统文化,排斥甚至否定中华文化,这无疑给两岸关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两岸民心依然是对台广播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台广播中积极运用中华文化元素的核心策略

牢牢掌握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导权,力争将中华文化打造成对台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今两岸的文化大交流中,对台广播应该站在两岸关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大陆必须牢牢掌握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导权。要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的关系,牢固树立中华文化是根、是台湾本土文化之源的传播理念。另外,通过广播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用文化的力量提升和展示大陆文化“软实力”,力争将中华文化打造成对台广播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增加中华文化对台湾同胞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凤凰卫视一直实践着一种文化上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来“拉近全世界华人的距离”,因此避免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为全球华人建立了一个认同的空间。凤凰卫视的成功经验值得对台广播借鉴。传播中华文化中为两岸同胞所接受的内容,建设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两岸文化都蕴涵着传统的民族精神,包括国家“大一统”思想与民族责任感,对国家分裂的忧患意识与民族凝聚力,锐意进取精神,“天下为公”思想,这些都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的思想渊源和构建两岸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条件。因此,对台广播应突出这些内容,使两岸同胞所接受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台湾同胞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

注重台湾本土文化,用“乡音”、“乡情”拉近两岸距离。对台广播应该通过台湾同胞喜闻乐见的乡音来传播中华文化。比如,曾有一位来自台湾云林县的听众打电话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闽南话节目《你我好时光》,要求点播一首“台语歌曲”,主持人首先感谢他参与节目,同时提醒道:“您刚才提到的‘台语’其实就是闽南语,是从福建闽南地区流传过去的,因此,‘台语歌曲’的正确叫法应当是闽南话歌曲。”听了主持人一番话,这位听众表示赞同,他说:“不说不知道,以后要改过来。”

第2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两岸人民;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2)0100720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底色”,它积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海峡两岸同根同祖、同文同种,地缘相近,血缘相通,文缘同根,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联系两岸人民的纽带与桥梁,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1、文化的延续性与地域性

文化是人类思想的历史集成,是人类历史的积淀。它作为人类生活最深层的东西,是人的活动及文明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自觉地积淀和凝结的结果。文化作为稳定的生存方式一旦生成,它对于置身于这一文化之中的主体的生存就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它像血脉一样构成人的存在的灵魂,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相对于具体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形式而言,积淀于不同地域人们头脑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尤其是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渗透力,它能赋予人们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并且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不断发展但不会轻易消失和改变。

中国不仅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的文明延续传承未曾中断的“声名文物之邦”。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繁衍生息,以其独特的智慧不断积淀,并创造出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灿烂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审美趣味、创造才能、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民族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五千多年的迁徒、演化和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地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一个地方传统的地域文化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公共选择后,所最终积淀在这个地区和民族的血液里、构成这个地区社群特色和民族特质的文化底色。”[2]

文化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地域环境、民族背景和历史传统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的人们由于所处自然及人文环境的不同,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说,“应当理解为文化多元和政治一体的关系,政治上的单一中华民族已经形成,而文化上的中华民族只能是多元主义的。”[3]中华文化“以民族划分”,有56个民族的文化;“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如中原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如草原文化、绿洲文化、海岛文化;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如齐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等。

延续性指文化的传承性,它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沉淀在人们的基因中。地域性是指不同的地域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特点。延续性使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地域性使不同的文化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

2、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

台湾是中国大陆移民世代辛勤开垦的宝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文化是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自然延伸与发展,和中国大陆各地域文化同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系统。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与台湾移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步。

从远古至今,中国大陆移民台湾先后有三批:第一批是旧石器晚期的“左镇人”和“长滨人”,他们距今约在1.5万至3万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由中国大陆移入台湾;第二批移民原属大陆南方古越族,其最早移入台湾者可早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最迟者由约在2000年前的汉代,今天的原住民大多是他们的后裔;第三批是汉民族的移入,始于宋元之际,止于20世纪40年代末,其间明郑时代、清初和1949年前后有三次移民。台湾得以渐次拓垦,汉文化得以在岛内传播和发展,都是汉民族大量移入的直接结果。尽管中间经历过荷兰和日本分别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但中华传统文化在宝岛台湾始终延绵不绝,长盛不衰,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

著名学者徐博东把汉文化在岛内的传承与发展分为萌芽期(宋、元、明时代)、奠基期(明郑时代)、发展期(清代)、苦斗期(日据时代)、繁荣期(光复以后)。

在郑氏父子治台时期,岛内逐渐出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学院、府学、州学和社学等各类学校,还开办了科举制度,以儒学为主干的大陆汉文化自此开始全面、系统地在全台湾传播。

清朝后,先后在台湾设府、设道、设省,使有史以来在台湾第一次出现了中央王朝管辖下的地方政府。闽粤移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变成以汉族人口为主体的移民社会,这连带使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的主导文化。清政府在台湾各府、州的孔庙内设立官办最高学府──儒学,并设置各级学校即“社学”。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较为重视教育,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的学校。由此台湾教育迈入现代化时期,台湾当时也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先进的省区之一。

1949年政权退踞台湾,大陆各省约近200万人口迁台,他们把大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带到台湾,使台湾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使台湾文化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期。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考古发掘、历代传世文献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地脉相连、血缘相通、文化相同、习俗相袭,无论从地质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讲,都本为一体,都是流与源的关系,密不可分。占台湾人口98%的汉族同胞,与高山族同胞在开发和建设台湾中,不仅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也形成了其独具魅力的台湾地域文化。两岸的文化相通,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二、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

1、台湾文化的源头在中原

汉语是中华民族借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汉语除了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外,还包括北方话、吴语、粤语、闽语、客家话等七大方言。在台湾,普通话广为流行,即使在落后的偏僻山区也是如此。

台湾同胞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为传统节日。台湾同胞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连日常起居、饮食结构、服装样式、审美情趣、消费心理与方式、房屋建筑样式,均与大陆无异。而民间的礼数待客之道、茶文化、食文化与酒文化也与大陆毫无二致。

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2009年底访问台湾,对“河洛文化与台湾”进行了总结: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根底和源头。河洛文化随人口转迁传至台湾,深刻影响了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台湾大多数人与中原人血脉相袭、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一脉相承。第一,族群同宗,血脉相连。陈、林、黄、郑四姓的根源均在中原河洛。第二,语言同系,文字相同。台湾方言“言多周秦之语,声含中原之音”。第三,礼仪同承,民俗相近。台湾地区的风俗民情、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习惯,都继承了河洛文化传统。第四,宗教同源,信仰相通。台湾的民间和神像虽直接来自闽、粤,但是追溯历史渊源,又是与河洛宗教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的源头在大陆,台湾文化的根源是洛河文化。

2、台湾文化是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文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它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更具有“闽文化”、“岭南文化”的显著特质;同时还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大陆其他地区文化的特征;此外,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外来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影响。正由于台湾较之大陆内地更多地受到各种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影响,从而吸收、融合了各种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台湾地方文化,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但是,与大陆其他地域性文化一样,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如戴逸先生所言:“区域性文化是属于全国文化的一部分。各个区域性文化之间是有共性的,正是这些共性使许多区域性文化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联系成中华民族的文明。但是区域文化也有自己的个性,有它的地域色彩,它在语言、艺术、风格、风俗等方面都带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个性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多样性。”

三、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

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寄托和归宿,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中华文化蕴涵的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与民族精神,既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无形纽带,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中包括大道运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贵和执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砺志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以民为本、舍己为人的价值观,崇礼重德、重义轻利的伦理观,等等。这都是支撑我们这个伟大古老民族生存、发展、渡过各种艰难险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连结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理纽带。

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祖国传统文化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和联系世界的桥梁。我们要始终站在民族利益角度,凝聚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焕发民族全体的力量,实现激励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中国完全统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增加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目前可以增进民族间的感情,从长远来看,则是两岸最终走向政治认同的前提与基础。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文化全面复兴之时,便是一个中国完全统一之日。

参考文献:

[1] .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911.

第3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46-02

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中华文化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发祥的。中华文化涵盖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东西。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们的文化。记得一首歌曲里有这么一句:“走出了远游的港口,走不出期待的双眸,走遍了万水千山,走不出梦里的神州。虽说四海都能安家,老家总觉得亲切温柔。”这是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绵绵情思。故乡的四合院,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除了中华文化恐怕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能把中华儿女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从我们“呀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当我们走进教室,开始跟着老师认字;当我们走进考场,开始书写我们的人生;当我们大学毕业,开始施展才华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证明着这个文化的重要性。

从总体来看,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既为国家大一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神的内在支撑,也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即使在今天看来,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首先,它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了大一统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政治版图。在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无论是仰韶的彩陶还是河姆渡的玉器,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神话,还是女娲造人的传说,都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文化更为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从禅让到世袭的制度开启了奴隶制国家的开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这些文化的辉煌成就,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创造了条件。而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更是一以贯之,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思想上的大一统很好地促进和巩固了政治的大一统,大一统模式成为统治者追求和奉行的至上原则,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一成果,各少数民族也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归宿,例如北魏的孝文帝改革,正是这种将落后的原始森林文化与中原先进的汉族文化对接,以摆脱本民族落后的状态,同时也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后世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拓展。

换言之,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深入人心,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相互间的取长补短,不仅丰富了文化内部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同时因文化内核的不变,而不断增强了政治与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保证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增进各民族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功不可没。到了近代,中国虽然屡遭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但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国土的基本统一,在外来侵略面前,各民族、各阶层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侵略者,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不能不归功于以统一为宗旨的中华文化的整合凝聚作用。

其次,它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了长期的历史连续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文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无一不在战争或灾难的冲击下瓦解重构,而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经历过外族的入侵,短暂的分裂,但始终保持着大一统的趋势,这与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包容性不无关系。

中国大一统的文化体系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扩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和平与非和平的方式,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不断地汇聚沟通,相互影响,如此循环往复逐渐将落后的融入到先进的文明之中,中华民族实体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巩固。因此,历史上的匈奴、突厥、蒙古、满族文化乃至域外的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等,虽曾作为与“华夏文化”对立的一极而受到排斥,但最终还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有机的融合。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在各种外来冲击下,非但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通过吐故纳新,不断地更新自己,增加了自己的活力和多样性。正是中华文化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和自觉意识,使得国家民族始终在统一的大趋势下绵延不息。文化像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中华之本,就是文化之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如果没有文化的建设做基础,也无法提升社会的品质。我们中华子孙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本。

第二,我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谈点看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即中庸之“中”、和谐之“和”、包容之“容”。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和为贵的观念等等都源于此。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的源泉、文化传承的载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西方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毫不吝啬地赞美过中国文化,他说:“在欧洲,我们没有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可以被证明是能和的文化相媲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崇尚自然、注重和谐的思想,并且被作为一种文化的特质很好地延承了下来。所以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园林中充分体现了这种人和自然的完美共处。飞起的屋角指向浩淼的天空,寓意着人和天之间存在一种隐晦的联系,亭台楼榭,沟沟渠渠,加之花石掩映,置身其中,人也是自然界里一个微小而又独特的生命,在自然面前人也变得谦卑了。

而如今高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西方工业文明在300年间创造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财富,几乎等于传统社会的总和,但也消耗了亿万年的自然储备,带来了不可克服的经济危机和全球生态危机。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大机器时代,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成果,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西方大国迅速崛起,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工业文明,到处征服世界,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的大帝国,就这样东方传统的农业文明被西方新兴的工业文明吞噬了。当西方都在为他们的文化占领全世界而欢呼、鼓舞时,岂料危机已经来了。大量的煤炭被消耗,大量森林被砍伐,还有大量大量……被消耗殆尽。西方的工业文明开始到处掠夺,被掠夺的东方开始了血与泪的反抗,于是战争、屠杀、流血便成为家常便饭,世界再也不是以前那样安静祥和。城市里的烟囱就像森林里的树木一个挨着一个。它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吐出浓浓黑烟,城市的天空一片乌云,工厂的下水道时刻都在排放着刺鼻的液体。它们都流向了干净的河流,资源枯竭了、环境污染了,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开始反思,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发展模式,文明的发展不能再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向太空、向宇宙寻找为人类造福的东西。我们在强调物质文明的巨大作用时,同样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人类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精神文明世界才会健康、和谐的发展下去。而这种精神文明是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华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第4篇

考点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例1 (2016年四川成都卷)回文诗是中国文苑的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明独领、主导世界 ②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汉语文化内含丰富、风格独特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组成了世界文明,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为此,中华文化独领,但不能主导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从题干的回文诗中无法判断其实用性。

考点2: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例2 (2016年四川广安卷)我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是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多年的伟大文化之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了巨大贡献 ④为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应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解析:选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例3 (2016年山东威海卷)在2016年央视春晚上,《华阴老腔一声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这启示我们( )

①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②在新时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③要致力于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④积极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A。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积极宣传、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考点4: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例4 (2016年浙江金华卷)“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沭雨栉风……”年过八旬的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却累计捐款37 000多元,被评为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传统美德角度,他感动我们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解析:选D。吴锦泉老人的捐款行为属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彰显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匡扶正义的传统美德,而与爱国情操、英雄气概、为政风范无关。

考点5: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例5 (2016年四川内江卷)2015年是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国人民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表明( )

①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 ③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抗战精神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选A。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抗战精神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保障,而物质保障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考点6: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例6 (2016年山东威海卷)2015年我国先后开展了“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这(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解析:选A。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属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例7 (2016年四川成都卷)“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2016年4月25日总理一行来到成都宽窄巷子,走进见山书局和散花书屋,购买了关于老成都的书和明信片。总理关心书香社会建设、关注全民阅读的依据是( )

①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②阅读是提高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决定因素 ③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 ④推进全民阅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B。阅读是提高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发展教育和科学两个方面内容,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考点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8 (2016年四川自贡卷)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引领中,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是( )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 爱国、敬业、文明、和谐

解析:选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考点8: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例9 (2016年福建福州卷)某市在打造“满城书香”活动中建设了一批流动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群众申办新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等。“满城书香”活动有助于( )

①建设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②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滋生 ③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④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选C。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和病毒也在伺机传播。我们要保持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加以抵制。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抵制与减少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滋生,而不是杜绝其滋生。

【真题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年广东广州卷)“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直言:“,刑也。平之如水,从水……”;“”从“D”,“D”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今天,“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法”字的语源表明,中华文化( )

A. 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B. 独具特色 兼容并蓄

C.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D. 绵延不绝 固守正统

2.(2016年四川自贡卷)阅读漫画。“世界读书日”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这表明( )

①读书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②读书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读书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读书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2016年山东聊城卷)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之所以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③只有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④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2016年重庆卷)龙灯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铜梁龙灯起源于唐宋,盛于明清。1923年铜梁民间艺人创作了蠕龙,玩舞时犹如蛇行,慢时轻盈秀雅,快时跳跃飞腾。改革开放后,重庆市大力支持铜梁龙灯艺术创新,民间艺术家进行创作,推出“挂腰式、金龙蛟柱”等表演形式,这些使铜梁龙灯表演更加富有生命力。下列理解有误的是 ( )

A. 重庆市尊重、珍惜和保护铜梁的龙灯文化

B. 铜梁龙灯艺术传承千年,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 龙灯艺术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D. 龙灯艺术的发展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

5. (2016年湖南衡阳卷)种茶喝茶本来是中国人的“专利”,由于对外贸易的缘故,茶传遍了世界,“茶”字也跟着走向世界,英语“tea”是闽方言“茶”的音译。而“咖啡”是地道的外国货,中国在进口咖啡时也引进了这个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应保护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B.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应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C. 面对不同文化,我们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D.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会导致文化的单一

6. (2016年四川宜宾卷)2015年9月4日,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该节目的播出有利于引导同学们 (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②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以抗战精神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16年四川南充卷)近年来,南充市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层出不穷,如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汉字书法比赛等。这是因为(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③只有中华文化才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2016年甘肃武威卷)从2016年起,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在甘肃省每年举办一次,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以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成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对于外来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 保护自我,拒绝来往

B. 相互融合,实现统一

C.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 照搬他人,摒弃自己

9. (2016年山东临沂卷)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尊老……在传统节日的保护方面,近些年国家做了大量工作。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完整的民俗体系( )

①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思想道德内涵 ②承载着弘扬传统美德、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 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④传递着团圆、忠孝、和谐、仁爱、诚信、爱国等精神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2016年四川达州卷)2015年11月,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中国泉州举行。本届艺术节以“情系亚洲・逐梦海丝”为主题,以“展示・共享・合作”为宗旨,全方位展示了亚洲各国文化风貌。这场文化盛宴( )

①有利于增强各国文化的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冲突与仇恨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2016年山东德州卷)“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连续三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国家对于普及全民阅读、共筑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共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③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 (2016年山东济宁卷)“京腔京韵,校园处处唱响中国梦;国宝国粹,心头时时凝聚正能量。”2011年至今,济宁市金乡县正式启动“京剧进校园”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京剧走进校园四年来,该县努力传承京剧文化,联手京剧名家,培育了一批京剧爱好者和表演者,让校园京剧逐渐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了中国国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京剧进校园”有利于( )

①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弘扬中华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主观题

13. (2016年四川宜宾卷)为落实教育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求,某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信息: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致辞时表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抗疟药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她请大家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

中华文化对西式快餐文化的接纳与快餐文化的“中国化”其实是同步进行的。

……

针对以上信息,小王同学认为,我们对中华文化应充满自信,要用中华文化去替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请运用《天涯若比邻》的知识,对小王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14. (2015年贵州黔东南卷)材料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广受瞩目,新加坡、比利时等国纷纷购买版权,很多外国人想从中国的美食开始,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部提出,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材料二:主席在2014年9月24日的纪念孔子诞辰2 565年开幕式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内容,说说教育部出台的这一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句话的理解。

(3)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新题速递】

一、单项选择题

1.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有(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思想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继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后,由五洲传播中心精心打造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近期于各大网站同步播出。这( )

①将有助于人们更多地认识与了解中华文化 ②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会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2016年6月1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廉”“互联网+”等分别入选年度国内字、词。同时,报告关注了去年的多个“热词”事件,包括“全面二孩”以及“南大”等校名简称之争,也关注了网络低俗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原因,建议要加大对规范用语的宣传力度。对于网络语言,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 ( )

①全部包容并吸收 ②对内涵健康的,要善于利用 ③明辨是非、理性鉴别 ④对于内容低俗的,要坚决抵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铁榔头”郎平身上充分彰显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自强不息 B. 勤劳勇敢

C. 爱好和平 D. 爱国主义

5. 2016年5月28日,为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有效地深化中国文化的传播,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为“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届中国践行文化软实力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这一论坛的举行( )

①表明中华民族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为优秀 ②有利于促使中国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有利于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能够避免外来文化对我们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6. 2016年3月,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在各地开展系列活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有利于( )

①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④促进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进一步实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16年1月13日,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预计有近2万人次的“非遗传承人群”走进大学接受文化通识教育。这样做( )

①是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有利于增强人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④有利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文化强国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2016年3月3日,由等部门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承制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一大型纪录片的价值,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B. 有利于引导国民增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守护精神家园

C. 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二、简答题

9. 材料一:百姓希望党和政府增强阵地意识,搞好舆论宣传,凝聚向上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突出了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地位的不可动摇,也充分表明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阅读风尚日益成为时代潮流。

材料二:2016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十年来,国家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社会影响日益深远,读书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在“文化重大工程”方面,纳入了“全民阅读”“文化精品建设”“中华典籍整理”“传播能力建设”等。其中“全民阅读”包括:举办“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实施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1)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倡导全民阅读?

(2)当前,如何在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的良好风尚,打造书香中国?

三、活动探究题

10. 中国是文化大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中华魂・强国梦”系列主题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魅力】小明:党的十以来,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强国方面,我们首先要重视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创造,其次要重视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文明的源泉,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世界上少有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1)请你说说为什么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加强交流】小华: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将深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坚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合作,形成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标准等重大项目。

(2)请你谈谈应怎样通过文化交流来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

第5篇

一、课前体验———感悟教材、准备体验

“课前体验”是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教材、定向收集资料并发现问题的过程。其基本流程为:教师挖掘教材,设计问题,学生感悟教材,收集材料,发现问题。

例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的教学中,课前给学生布置了思考题: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你是怎么理解的?如何解读源远流长?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了教材内容,并定向收集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相关资料,了解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过程,为后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体验———丰富内容、深化体验

“课堂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通过合理的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的过程。其中,教师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设疑导思,启迪思维点拨总结,合理评价。学生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参与体验思考探索、合作探究交流总结。

程序一: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参与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直观性教学的原则,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运用形象直观的语言或视频、图片等方式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以表演、演讲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其基本流程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程序二:设疑导思,合作探究,丰富体验

必要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为学生的认知打开了感性的大门,如何使学生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获得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间形成平等开放的民主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设疑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知识、情感由过去的“灌输—被动接受”到“体验—理解—自觉接受”这一转变。其基本流程为:教师设疑学生探索,发现问题教师启发思维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领略了中化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且合理设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最终认识到:中华文化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汲取着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粹,彰显出极大的包容性,这使中华文化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最终使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饱受磨难却历久弥新。

程序三:交流总结,合理评价,深化体验

在这一环节,学生将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同时,师生间进行对话交流,彼此交换看法。最后,教师在学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评价要符合激励性原则,要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协作精神、知识能力方面的可喜进步;同时要客观地指出学生在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其基本流程为:学生交流、讨论互评师生对话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三、课后体验———知识拓展、升华体验

“课后体验”是学生通过合理的作业对课堂知识进行重构、找到知识间内在联系、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拓展和升华认识和情感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开放性作业这一平台,升华学生体验,提升学生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具体实施中,笔者通过个性化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激励性评价等形式实现作业由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

例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课后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任选一种感兴趣的兰州文化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探源寻流,提出发扬传承家乡文化的策略。开放性作业的实施,既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重构知识,又能促成学生思想的转化,实现德育目标。

第6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思品教学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50-01

党的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是传承、培养和造就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新人的主要载体,中学各学科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更是培育、弘扬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责任者。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教材的结合,深挖结合点、遵循学生认知和理解的层次,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来解读、传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深挖思想品德与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涉及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知识较多,如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基本路线;民族精神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知识,还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生活体验。

结合教材挖潜、梳理、养成学生践行社会社会核心价值体的结合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国情和传统文化;二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勇于承担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是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实践者;四是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 以民族文化内涵培育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教学中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向学生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和中华文明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具体内容向学生解读和浸润。

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以民族文化传统美德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学中要把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渗透在课堂内外各环节,使学生逐步养成具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 以民族精神浸润核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1民族精神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丰富内涵与中华民族之间有着血肉联系。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我们的民族非但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退缩、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和困难的不竭精神力量。

3.2现时代民族精神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民族精神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4 在社会生活中融入核心价值观

第7篇

〔关键词〕文化;融合;力量;幸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8-0021-02

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就中国文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华文明做了精辟的概括,他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

连续5000年的文化,本身就昭示一个道理:这个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本质在于,能有效地协调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这种文化既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又有利于族群的发展;既有利于当前的发展,又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从而保证了文化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维系着民族的旺盛生机,使中华民族保持着幸福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着不怕困难愈挫愈奋的品质,保持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品德。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要培养的基本品质。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中华文明提炼为: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我将中华文化与积极心理学联系起来的理由。

一、融合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群的总称,中华文化也是多种文化的融合。这一特点可以从“龙”的图形中得以体现。龙是地球上没有的动物,而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却有龙的图形和龙的概念。古人没有文字,抽象概括的能力也相对较低,然而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创造了龙,设计了龙的形象,龙是一个九不像的形象,表现出了融合团结的理念,表现了叱咤风云、腾云驾雾的力量,鹿角、鱼鳞、蛇身、狮鬃、鹰爪、虾眼、马齿、牛嘴、狗鼻、公羊须,总之是众多动物的组合,众多动物优秀成分的组合。

所以,中华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它综合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约定俗成形成共识的是以儒释道为主的文化,有众生平等的佛学思维,有阴阳统一的道家哲学,更有讲究秩序、讲位置的儒家思想。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从而决定了它的包容性,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它会不断地从世界各种文化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

二、天道的概念蕴含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力量和幸福的学问,中华文化蕴含着这两个基本理念,价值先是强调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永不停滞的动力。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克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至理名言。

中华民族对“天”、对自然有着敬畏之心,他们敬畏天的永恒,敬畏天体运行规律的强大力量,他们发现月球围绕地球周而复始地运转,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表现出不可抗拒的规律性;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种秋收、暑往寒来,表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太阳又在银河系,随着众多星体,各有其位、各有其序、有条不紊,不急不缓。究其原因是宇宙天体各守其位,各自遵循自己的运行规律,运行在特定的轨道内,不错位,不乱序,才保证了宇宙天体的正常运转,保证其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的祖先,带着对上天的敬畏,发现了“位置”和“秩序”是天体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坚信人世间也应该有种规律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了社会制度以外,还有社会的伦理和道德。儒学认为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就像是天体运行规律一样,是不可违逆的,故而称之为天理。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种,既为“五伦”。也就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处理好的五种关系:一是夫妻伦,这是五伦的基础,是保证一个人充满自信,有力量有幸福感的基础。二是父子伦,强调父慈子孝,父母要关爱子女,慈爱善良,明是非,辨善恶,以身作则;儿女要尊敬父母,承父志,扬传统,为父母争光。三是兄弟伦,强调为兄之道,要关爱弟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显兄长之风;为弟之道,要尊敬兄长,表现出谦让和恭敬的品德。四是君臣伦,也就是上下级关系,讲究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的相互负责的上下级关系。五是朋友伦,强调朋友间诚信友爱。

在这五种关系中,中华文明特别强调了三个关系的三个主要方面。父子关系中强调了父亲的主导作用,即父为子纲。在君臣关系中强调了君的主导作用,即君为臣纲。在夫妻关系中强调了丈夫的主导作用,即夫为妻纲。中华文化认为,这种有重点的五伦关系,像天体运行一样有着不可抗拒性,顺之则安,违之则乱。

其次是幸福感,中华文化强调品德与幸福紧密相联系,有德才有幸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一个人的道德,是力量和幸福的保证,厚德才能载物。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都强调了一个人的幸福感与其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孔夫子有一个最聪明的学生叫子贡,他曾向孔夫子提出了一个很智慧的问题:“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意思是,您可不可以教一个字而让我终身奉行?孔子说,是宽恕。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博爱,才能行仁道,才能接纳别人,关爱别人,从而才有自己的幸福。

三、中华文化的三个传承渠道与社会支持系统

中国佛教界有一位大师,就是八十三岁高龄的净空法师,他曾很形象地说,中华文化,靠三个庙传承下来。一是祠堂,二是孔庙,三是城隍庙。

祠堂是中华民族家庭、家族祭祀祖先教育子孙的重要场所,祠堂中设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特别是为家族立过功,争过荣誉的先祖,都会以浓重的笔墨写下光辉的一页。他们的事迹和功德就成为教育子孙的最好的教材。祠堂的教育都要求子孙守道德,立大志,光宗耀祖。那些违背道德辱没家族的人会被家庭家族所抛弃,摆不上祠堂,入不得家墓,成为奇耻大辱,所以祠堂在美德的传承中发挥了很强的作用。

孔庙是传承儒家文化,教化国民的场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尊师重道的光荣传统。教师在社会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讲求“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位置仅次于父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只有品德高尚、学问精湛的人方可为师,他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

城隍庙是以因果报应为基本理念,劝导人们行善戒恶的场所。俗语道行善之家必有余庆,行恶之家必有余殃,使人们对做坏事的后果有畏惧之心,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引人扬善抑恶。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三个庙堂保证了人的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系统,祠堂使每个人归属到自己的家庭、家族,从而保证了最基本的安全感。孔庙,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靠师生组成的无形的组织,成为另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使人有力量感。城隍庙使那些有道德做善事的人们形成一个以志同道合为目标的无形的组织,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社会支持系统就成为人们有幸福感有力量的保证。

第8篇

2、撰一短信兮,诵国疆。诵我国疆兮,词无量。千年神州兮,土地广。五十六民族兮,立于上。诗经词曲兮,无尽藏。方块汉字兮,渊源长。华夏儿女兮,当诵扬。转此短信兮,身健康!

3、中华饮食冠天下,各具特色与花样,乱炖首推东北菜,川菜兼有辣与麻,粤菜清淡会煲汤,湘菜香辣味道大,中华美味遍中华,营养健康美名扬!

4、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千里传,万里路途多遥远,异国他乡中华文化美名扬。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细细品。

5、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个魅力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诗古词和一些文学名著。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实在是很妙曼优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怡悦的感受。

6、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7、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8、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9、等我有权时,让国家大剧院做你的练歌房,水立方做你的游泳池,博物馆做你的历史书,长城做你的散步走廊,鸟巢做你的家。

10、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12、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13、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第9篇

摘 要:“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由“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我们在与来自西方国家的人交往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差异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文化价值观指导人们的看法和行为。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价值观念,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从人类学角度看,人不仅是“社会人”,而且是“文化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始终发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文化无所不在。由于人类的生理构成的一致、自然环境的大致相同,不同的文化之间会有某种重叠,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共性。同时,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又可以造成不同文化之间自然而缓慢的融合。然而,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不同,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大不相同的文化现实。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很微妙,并且容易被人们忽视,因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中的一种潜在危险。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是两种文化的核心,这两者在性质上并非截然对立。它们在两个文化系统中的存在形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是指中国全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围绕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而以海洋文化为主导的思想使古希腊人产生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这就引起他们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膜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而要驾驭自然(贾玉新,1997,58)。先决条件就是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知识就是力量,因而“ 爱智” 成了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在这种条件下,就形成了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集体主义与与个人主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以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例如:All people are equal before the law(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个体主义至上的精神传统深入人心。只要看看英文词典中的合成词中,有多少词是以self为前缀的就可以看出“个人”在英语民族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self-confidence,self-reliance,self-respect,self-made等等)。

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传统的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对集体或群体仍有很强的归属感,维护整体利益仍然是主流的价值取向。人们仍然认为追求个人吃喝玩乐是渺小的、卑劣的,个人主义被视为无父无君无友的忤逆,是要严加防范的恶行。一个人真正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最大程度地履行各项社会义务。对于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而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异同之别。

(三)中庸和平与开拓精神

中国文化从集体主义目标出发,必然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论语》 中有 “礼之用,和为贵” 的主张要达到“和”,自然需要每个人都抑制其血气方刚。这便是儒家所说的“修身”。由此衍生出“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

以个体商业活动为经济基础的西方文化,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与幸福。要在竞争中获胜,就得击败对手,这样就形成了敢拼敢斗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西方人大多奉行利己主义的行为准则。对于他们来说,尽可能地趋利避害,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便成为人生的目标。二是强烈的竞争意识。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大原则的确定,商业社会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及商品价值的动态性,可以永久依赖的亲族关系的缺乏,这些都给西方造成了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三是对力量的崇拜。与中国文化宣扬的以德服人不同,西方文化中有力量崇拜的传统。西方人在个人竞争或民族战争中都奉行以力服人的强权统治战略(许力生,2004,79)。

(四)环式时间观念与线式时间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喜欢朝前看,几乎总是着眼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价值观念,他们认为着眼未来才能掌握世界。他们追求变革,反对传统,标新立异似乎成为西方国家的时尚。所以,西方的时间观念是线式的、向前看、重求知,这种价值观念有利于鼓励开拓创新。

在时间概念上,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人们相信失去的东西还有时间补救,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上,中西方也有着明显的差异,霍尔曾经指出,美国人对待时间就像对待物品。赚得它、花费它、节省它、浪费它。人们的整个生活完全受制于严格、精确的时间安排“,Time is money”几乎成了每个美国人的信条。而在中华文化中,“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却是千百年遗留下来的生活方式,至今仍在许多地区盛行。守时在西方文化中是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不守时常常被看作是傲慢或不负责任。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不难看出,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这些不同将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如法国和英国就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中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促使交际顺利进行。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文化的兼容与融合则是人类文化精神发展的总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HuWenzhong & CorneliusL.Grove,Encountering the Chinese―A Guide for Americans [M],

第10篇

关键词: 中考备考 思品课 复习方法

“教无定法”。这告诉我们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同样,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备考方法、策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备考的实效性?笔者尝试结合教学实践从强化目标意识、钻研意识、细节意识三方面展开探讨。

一、强化目标意识,统一师生认识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如果想快乐,就为自己立个目标,使它支配自己的思想,放出自己的活力,并鼓舞自己的希望。”目标是方向,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学习和生活就会缺少前进动力。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确立考试目标,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推动自己不断进步,否则没有考试目标就迷失前进方向。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强化目标意识,教师和学生应确立相应考试目标,通过目标统一师生认识,共同实现中考目标。

在确立教师目标方面:首先,备课组教师在第一学期开学时总结上年中考得失和分析本届教师及学生情况,讨论备课组第一学期期末统测成绩目标、第二学期区一模统测成绩目标、中考考试成绩目标及备课组成员教师个人成绩目标,并把目标写进教学计划。其次,根据上学年中考经验教训和本届学生实际情况,备课组共同制定备课组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实际,抓好基础知识落实,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开卷考试的能力,增强学生学科素养。通过确立教师目标,备课组教师都有共同的理念目标,形成统一认识,工作态度更积极,都成为“先进教师”,即上课铃还未响,提前三五分钟,教师就先进教室,准备上课内容、与学生沟通或者辅导学生。

在确立学生学习目标方面: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学习思品课的信心,让他们达成共识,在会考学科中思品课是最容易学的,分数容易拿。其次,教师应通过课堂或者课后关心和爱护学生,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深深地认识到老师与学生有共同目标――促使学生成绩得到更大进步。正如马云所说的“不能统一人的思想,但可以统一人的目标”。通过统一师生目标,师生形成共同认识――学生进步就是师生共同努力目标。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第一学期末统测和第二学期区一模统测和中考初定考试分数目标,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自身定的目标调整学生三次考试分数目标,当然制定的目标要遵循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的原则,学生经过努力能实现目标。如原来某学生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思品考试30分,教师经过与本人协商调整中考目标到40分,鼓励他平时尽力学习,考试时力争每一分。通过帮助确立学生考试目标,学生找到目标和努力方向,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有了前进方向,提高复习效率,有利于实现中考目标。

二、强化钻研意识,抓准考试方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坚持继续学习,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应强化钻研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尤其钻研《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思想品德》(以下简称《学标》)和往年广州中考试题,提高备考有效性。

钻研《学标》,达成教学要求。《学标》是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于“三维目标”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分为明确具体、操作简便、易于测评的学业表现标准。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学标》,准确把握各考点对能力的要求,依照《学标》的要求备课。因此,教师无论在复习课或者新课设计学案时,都要依据《学标》梳理教材知识点,确定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堂上小测等方面,从而达到高效备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情感价值观是“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传统美德,形成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意识”,知识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相应能力表述为“阐述中华文化特点,领会中华文化的力量;列举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介绍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品质和特征;举例说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重要性”,教学建议是“组织学生分组分类收集有代表性的、表现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资料及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的史料和现实时事,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我们按照《学标》的三维目标要求和教学建议设计《灿烂的中华文化》课前预习学案:一、填空:1.中华文化由 创造。2.中华文化特点: 。3.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是 。二、简答题:1.中华文化内容包括哪些?2.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哪些?3.中华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作用?三、课前一周布置学生分小组按中华文化内容收集相关代表性中华文化及本地特色文化,然后上课展示。思品教师通过钻研《学标》,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提高思品备考的实效。

钻研考题,抓准考试方向。往年广州市思品中考试题对教学有明确的指引性和有效性,所以教师应花费较多时间钻研,如可以把每年中考试题主观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分类,分析近年常考知识点和主观题设计技巧,如科技创新这一重要知识点在2011、2012、2013年广州中考都没考过,2014年复习备考过程要高度关注,科技创新知识点在2014年广州市中考主观题得到体现。又如2013年广州中考23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什么现象?有什么危害?”以前平时经常练“意义”题型较多,但是“危害”类讲的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2014年复习备考过程中重点讲解“危害”类解题方法,这类题型在2014年广州市中考主观题中有所体现。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中考年报。每年广州市中考年报对中考试题立意和特点、命题工作反思、学生答题分析、复习备考建议进行详细讲解,对平时教学、备考工作有很大启发,更有针对性。

三、强化细节意识,实现中考目标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做事不从一点一滴中做起,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这“一点一滴”其实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实现中考目标,必须落实好常规教学,平时做好“一点一滴”的教学工作,强化细节意识,落实以下三方面的教育教学细节。

细节一要激发兴趣,调整心态。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学习态度是学习的保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端正学习思品的态度,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课后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时事知识竞赛活动、时事手抄报竞赛、政治小论文竞赛等活动,营造学生学习思品的氛围。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会出现厌学等情绪,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平时多鼓励学生包括物质鼓励、口头鼓励、加分鼓励等,充分利用课间、宿舍、饭堂与学生沟通,在每次练习题中写上一些鼓励的语句,使学生以积极心态和良好纪律听课。

细节二要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平时教师要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答题技能教学:在提高选择题解题能力方面:首先,对基础知识多读、多背,基础知识要过关。其次,对于基础选择每两周要测一次,不过关课间或课后进行扶差,然后每框题练习都根据《学标》三维目标要求出相应知识点选择题进行训练。最后,教会学生做选择题用好排除法(一排除选项本身错、二排除选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在提高主观题解题能力方面:首先落实课本知识,做好课本上的笔记,做好课前预习学案,基础知识要过关。其次平时出主观题训练必须考虑《学标》知识点要求,同时命题时知识点紧密联系热点时事,尽可能把当下的热点时事渗进平时训练中,命题时还要渗透各种中考题型。最后,教会学生掌握主观题解题方法,因为近年来中考命题形式灵活,对考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更加凸显。因此,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审题,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材料有效信息,加强解题方法指导,主观题解题方法可以概括为“一审(审题目),二联(联系材料、课本知识),三答(组织答案)”。尤其在区一模统测之后,教师应精心筛选各区模拟题,对中考常考题型进行专题模拟训练、限时训练,在训练中提高学生主观题答题能力。

细节三要关注学困生,实现均衡发展。我们决不能放弃学困生,因为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关键点,有利于实现教学的均衡发展。因此,教师平时要多与学困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理想目标,增进师生情感,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甚至有时个别调皮学生不惜使用“激将法”激励他,提升学习动力与信心。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时间教会学困生掌握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时事知识及一些简单答题技巧,如上新课时,宁愿花多一点时间也要等他们做好笔记再继续讲新课。布置作业时尽量做到分层作业,让学困生做一些简单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找到成功感,对思品课学习保持信心。

总之,要提高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复习备考实效,教师必须强化目标意识、钻研意识、细节意识,明确师生目标、钻研学标和考题、落实常规教学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做好中考思品复习备考工作,使中考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归化异化 汉语拼音 校名翻译

一、引言

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是一所高校的“名片”,它关系着一所大学给社会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融汇了大学精神,体现了大学的品牌形象。[1]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的重要平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等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需要进一步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中外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作为传播中华文化和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国各高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高校的校名翻译作为一张文化名片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校名翻译如何做到既弘扬中华文化,又能在外宣翻译中让目标语人群看懂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在高校校名翻译中要采取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方式,然后逐步提高汉语拼音在校名翻译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汉语拼音在校名翻译中的影响力。

二、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提出过“归化”和“异化”两个概念。归化翻译策略旨在将源出语文本按照目标语言人群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以使对原文的表述能更加贴近目标语读者的体验;异化翻译策略则相反,它重在保持源出语文本的语言特色,从而使读者能够较为真切地感受到源出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2]

三、汉语拼音在高校校名翻译中的运用

目前,中国高校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地名(包括国名、省名、市名、方位名等)+专业学科名+学校性质类别,如武汉理工大学;地名+学校性质类别,如山东大学; 精神属性+学校性质类别,如复旦大学;人名+学校性质类别,如中山大学等。[3]

鉴于中国高校校名翻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大高校的校名翻译也不尽统一。结合中国高校汉语命名的结构方式和中国“211”高校及其校名翻译,中国大学校名翻译基本包括以下几类: 综合类大学校名翻译、理工类大学校名翻译、财经贸易类大学校名翻译、农林医学师范类大学校名翻译、政法军事外语类校名翻译、音乐民族体育类大学校名翻译等其他类校名翻译。在112所“211”高校(截至2011年3月,不包括四所双校区高校)中,涉及威妥玛拼音校名翻译在“211”高校校名翻译中所占比例不多,例如: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isty),河海大学(Hohai University),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哈尔滨工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校名翻译涉及地名和其他汉语拼音名称在内的高校有70所,如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校名翻译中除去地名的汉语拼音外仍然有其他汉语拼音名称的高校有10所,如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由此可见汉语拼音在高校校名翻译中的重要性。汉语拼音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其在校名翻译中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四、归化异化视角下汉语拼音在高校校名翻译中的应用

众多校名翻译中有的坚持归化翻译,有人坚持异化翻译。以211高校为例,校名翻译中无任何汉语拼音或威妥玛拼音且采用归化翻译的高校有 35所,如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此类大学按照英语翻译习惯所进行的同化翻译可以让目标语言国家的人轻松地了解此类大学的所在地/学科及学校性质类别。

除去地名汉语拼音和威妥玛拼音高校校名翻译外,在校名翻译中涉及其他汉语拼音名称的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isty),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此类高校校名翻译带有鲜明“中国色彩”的汉语拼音被大量使用。例如Renmin, Minzu,Jiaotong;表示简称的汉语拼音如Beihang, Xidian;表示方位的汉语拼音如Huazhong, Zhongnan。对于出现在以上10所“211”高校的校名翻译中带有鲜明“中国色彩”汉语拼音,对于目标语言国家的人来说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但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汉语在世界语言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相信越来越多的汉语拼音翻译会被目标语言国家的人们接受。

五、结语

拼音音译的固有汉语词汇对于西方人来说,需要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汉文化向世界的传播。[4]汉语拼音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中国高校校名翻译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高校校名翻译在采取同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基础上,逐步采取异化翻译,尽可能多地采用汉语拼音来表达校名中鲜明的“中国元素”,这不仅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国高校走向世界,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的相关机构应该采取措施加以规范高校校名翻译,大力弘扬在高校校名翻译中汉语拼音的使用,使高校英译校名走向世界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 孙立平,宋予佳.中国大学校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6):62-67.

[2] 苏秀云,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对汉译英教学策略构建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5(1):72.

第12篇

内容模块的设计是为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而服务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文化感情和基本文化认知;初中阶段是提高文化认同;高中阶段是增强文化自信;大学阶段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把这些教育目标进行归纳,可以用形成文化自觉来概括。展开来讲,就是使受教育者熟知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精神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具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使其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四大模块和三大重点内容。四大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熟知中华文化的精要,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主要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人生,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文化与中国发展”内容模块主是使学生在了解多种文化,在主动赞赏和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为他人所理解;“文化与世界”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积极开展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华文化积极参与到世界新的多元文化体系建构之中。三大重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能够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做出整体性的理解,以达到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和尊重自然的状态和境界;“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夯实才能、才华和才干的人格修养基础。当然,不应苛求所有课程都能够承担这些教育任务,也不能要求相关课程把所有内容模块都纳入其中,而是应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模块,加以提炼和提升。三大重点内容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并没有涵养所有的教育内容,不同课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设定教育内容。就《基础》课而言,它作为一门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可以选择“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和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