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机械概念

工程机械概念

时间:2023-12-23 18:1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机械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机械概念

第1篇

物联网技术是一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技术,各个国家都在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上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就信息业技术来说,物联网技术属于信息业的第三次革命性的发展,这会极大的加快信息产业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带动很多的新兴产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业与工业化的结合也日益紧密,工程机械智能化也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物联网技术将会是未来推动机械智能化,实现工程机械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物联网;工程机械;监控

1物联网

1998年KevinAshton第一次提出物联网这一概念,在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正式确定了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特征、技术、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相关阐述,之后欧美各国均提出了本国发展物联网技术的规划,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起步与2009年总理提出的“感知中国”。物联网技术是以各种信息传感技术为基础,对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进行信息采集,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实现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网络连接,极大的方便管理和控制。该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和通信网技术的外延,是将多项技术与应用结合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具有实现全面感知、信息传送、智能处理的特征。所谓全面感知就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和识别工具对物体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传送就是通过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智能处理就是将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最终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决策。

2工程机械物联网体系与技术

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受到各国的重视,因为该领域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物联网技术提出后对机械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应用,例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工程机械物联网体系的构建和相关的技术如下。

2.1工程机械物联网体系

构建工程机械物联网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感知、传输、应用。感知层是工程机械物联网中网络和现实的枢纽;传输层就是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使信息能够进行相关的传送和共享;应用是核心,对已经收集和传输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最终发挥物联网的作用。工程机械物联网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和工程机械领域的特性有关。工程机械物联网感知层主要有压力传感器、液体传感器、RFID标签与读写设备,运动控制器、IO控制器、工业遥控器等核心驱动部件和负责机械设备定位和数据传输的移动终端,并且需要信息采集、信息融合、短距离传输等核心技术的支撑。传输层不仅包含互联网和通信网结合的长距传输网络,还有包括蓝牙、WiFi等短距传输网络,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与客户、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传输。应用层中包含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处理软件,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为工程机械企业打造智能化的决策处理平台。

2.2工程机械物联网技术

工程机械物联网技术与工程机械物联网体系相关,也是分为三个方面,及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都有各自需要的技术。感知层需要的技术主要是感知识别技术,工程机械物联网需要通过感知层获取机械设备自身的状态和机械设备工作的环境的信息。要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使用寿命,并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这些都需要获取精准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工程机械使用的环境差别很大,这也就要求工程机械设备需要更为精确的传感器进行信息的采集。感知层传感器主要分为采集机械设备位移、角度、速度的运动传感器;采集能耗、运行等工作状态的检测传感器;采集机械设备工作位置、环境因素的工作环境类传感器。采用相对灵敏、全面的传感器,才能较好的利用感知设别技术将工程机械物联网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层需要即插即用的标准化通信协议,建立工程机械物联网会涉及到很多的通信网络,同样也会有较多的接入方式,缺少统一的标准化通信协议会导致这些通信网络无法进行交互工作,影响数据信息的传输。因此在传输层需有一个统一的能满足这些通信协议的标准化通信协议。工程机械设备作业时会被较为复杂的因素影响,这就需要机械设备物联网要有即插即用的快速识别和通信协议,便于在复杂条件下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的准确识别。工程机械物联网在应用方面要有企业控制中心,通过该控制中心对各种工程机械进行监管、故障排除、快速服务。这种控制中心需要有两方面的职能,一种是面向企业研发的,可以通过收集和传输的各种信息对机械设备的设计进行改进,研发更多的新型设备;一种是面向客户服务的,可以建立相应的租赁、故障维修、设备分析等服务。

3物联网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物联网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GPS、GPRS、互联网等技术,将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工作位置、工作环境、运行情况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并通过智能处理系统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管控和服务、研发。物联网运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全寿命周期智能化管控。物联网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及展望如下:

3.1利用物联网进行工程机械远程监测

利用物联网可以对工程机械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工程机械发生故障还可以进行远程的诊断。对机械进行远程监测需要车载终端、数据传输、远程监控平台三个部分发挥作用。车载终端包括GPS、GPRS、RFID、GPRS,可以完成对机械运行的数据收集和上传。数据传输主要由互联网和GPRS组合而成,将车载终端上传的机械运行数据传送至远程监控平台,同时也可以传输远程监控平台指令。远程监控平台包含地理信息系统、设备信息系统、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保养系统。远程监控平台通过这些信息系统完成对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查询、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故障日志、维修保养日志等内容。如果单纯的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系统无法将故障排除,那么远程监控平台还可以推送相关的地理信息使工程技术人员尽快达到。

3.2物联网应用于工程机械租赁

工程机械设备租赁与按揭付款在该市场较为流行,但是资金回收困难、用户骗车逃跑等问题会给承租方带来较大的损失。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工程机械安装相关终端,一旦发生不偿还资金、骗车逃跑等问题,可以直接实现工程机械的定位、锁车等功能。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机械租赁可以较好的保护承租方的利益。

3.3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手机服务平台

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手机软件开发等手段,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为客户建立手机监控平台。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客户通过手机就能够掌握其机械设备状况,同时也便于机械设备制造商联系用户进行相关服务和技术指导。

3.4大数据利用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搜集大量工程机械相关信息数据,这些基础数据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企业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有助于找出工程机械的不足加以改进,进而提高工程机械的品质;同时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制定相应的制造和销售计划,更好的贴合市场;最后可以根据机械设备位置分析,在机械设备集中的区域有针对的设立服务网点。

4结束语

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和工程机械智能化的起步均较晚,物联网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运用还较少。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远程监控、检测和诊断是工程机械走向全面服务型制造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33(3):2-9.

[2]李瑚,雷蕾.开启工程机械智能时代[J].发明与创新,2013,(3):20-21.

第2篇

一、影响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进步,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工程机械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校园开始重视教学的改革,并且在根本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其改革的程度比较缓慢,改革的成果也是差强人意,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

在现阶段我国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上进行观察和了解,能够看出,很多校园中对于工程机械专业教学工作都存在着其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主要就是: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还有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缺失,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教学的发展。同时这些情况也导致工程机械教学活动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难题。教师在工作中无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仅仅是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教材知识内容学习,这也造成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远远落后于现代化教学进程的要求[1]。

(二)传统教学理念的障碍。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校园的教师在工程机械教学理念中,都没有意识到工程机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对于学校给予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很多高职校园的工程机械教师认为这一课程就是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教材中的概念性内容,同时进行习题的训练,因此导致工程机械教学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安排。这些情况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入校园造成了阻碍,最终严重制约了工程机械教学改革的推进[2]。

(三)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工程机械课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实现校园中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应该在根本上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但是现阶段校园中各项教学任务都被应试教育所禁锢,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程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校园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很多人都把成绩和就业率以及考研率作为衡量校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重视文教忽视工程机械教学的现象也出现了,造成校园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象[3]。

二、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

(一)重视教学资源的投入、利用和开发。

在校园的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课程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也是影响工程机械教学改革进度和成效的主要难点。也是教学资源贯彻工程机械教学改革的重要过程。想要保证高职工程机械专业教学的快速发展,还需要给予工程机械教学进展的机会,并且保证工程机械教师的教学理论以及方法都能够被现阶段的改革所接受。

(二)正确处理继承和改革的关系。

在工程机械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以往工程机械教学所取得的成就还有教学的经验,并且结合现阶段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内容,在批判教育的基础之上把继承传统内容和教学的改革相结合,使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工程机械教学的进步,为工程机械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应试教育的转轨。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后市场;现状;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技术营销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编号:ZJB2012004)的研究成果。

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超过500万台,而我国工程机械在平均使用6000小时后,就会进入第一个大修期,之后,设备维修频率加快,500多万台的市场保有量催生并进一步促进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

2012年,在整机销量大幅缩水,市场低迷的态势下,工程机械后市场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各工程机械企业开始把战略重心向后市场转移,后市场成为企业寻求利润点的一大平台;另一方面,在市场大环境和区域工程量锐减的情况下,用户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设备、大设备的投资,二手工程机械、小型工程机械凭借着价格方面的优势,销量出现增长,加大了工程机械行业后市场中设备的流通和维修服务。

一、工程机械后市场概述

(一)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含义

所谓工程机械后市场,是指工程机械产品销售以后,围绕产品使用过程中客户所需要的一切服务的总称,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工程机械后市场由设备维修及保养、配件供应、租赁、二手机流通和再制造五大部分构成的。

(二)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构成

在国外成熟的工程机械市场中,整机销售利润占整体利润的30%左右,余下的70%利润主要来自于后市场,国内正好相反。而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持续增长,500多万台设备的市场保有量带来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后市场,这个后市场涵盖了以下几个领域:

1、设备维修及保养

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包括质量保证期内的免费维护保养和质量保证期外的有偿维修服务。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转向定期维护保养,维修与维护并重,最大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的拓展了工程机械后市场。

2、配件供应

包括制造商对服务商或者用户的零部件供应和专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用户的零部件供应。目前零部件的销售、更换市场需求量非常可观,尤其是在中低端零部件和工程机械附属装置及其零部件销售上,还有巨大的市场潜量。

3、租赁服务

租赁市场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会:第一,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品种增多,工期缩短,租赁解决了单机工作量不足的问题;第二,以租代购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使企业资金周转更灵活。

在我国,目前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基本都是由专业的设备租赁商提供专业服务,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如果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开展租赁业务,必能在这块细分的后市场中获取较好的效益。

4、二手机流通

二手设备市场是工程机械前市场的一个补充。二手市场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回报率,而且可以帮助客户随时处置工程设备,实现设备与资金的迅速转换。

5、再制造

目前,工程机械再制造主要是针对零部件再制造,是以原产品为基础,但是质量和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原产品标准,再制造要求有专业的分工,专门的修复设备和检测设备,同时还涉及技术、市场、法律、政策,是一个比新机制造更为复杂的产业链。

二、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困境

(一)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观念不清,认识上走入误区

目前,行业内还有一些企业,对后市场的概念和覆盖范围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观念上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行业内的制造商和商,在过去的许多年基本上都把服务作为整机销售的辅助手段,主要开展的服务也是整机保修期内的服务,而对保修期外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维修与服务缺乏完整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导致质保期外的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

(二)透支性的营销方式同时也透支了整个后市场的盈利能力

在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最初几年,为了适应时展的新形势,提升销售量以及市场占有率,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透支性的市场营销方式来换取自身阶段性的短暂发展。于是,融资租赁、不断降低的首付条件甚至零首付等透支性的市场营销方式应运而生。这种营销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缓解了工程机械企业的生存压力,但是企业也必将为长时间的透支性销售付出应有的代价。比如说透支性的营销方式,造成商不堪重负:不断降低的首付条件透支了客户的还款能力,不断增加的销售,不断延长的维修时间和维修范围则透支了整个后市场的盈利能力。

(三)后市场发展速度滞后

在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10年里,工程机械社会保有量增长速度非常快,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机械后市场的服务、维修、配件、二手设备等领域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可是500多万台的市场保有量却无法培育出具有一定实力的、规模化的技术服务企业,目前行业内的技术服务企业的通病表现在服务体系反应速度慢,导致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差;售后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薄弱,影响了故障排除及维修工作效率;服务的利润率高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整个后市场的发展速度滞后。

(四)后市场的某些领域还亟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工程机械后市场的维修、服务、配件和二手设备等领域发展迅速,可是再制造领域却还存在很多的障碍,这表现在行业企业对再制造认识不清,将再制造与翻新、改装等混淆;在再制造的技术领域,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设计能力不足;针对再制造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操作细则还有待出台和进一步完善。

三、工程机械后市场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后市场的拓展

过去十年是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黄金十年”,受惠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500多万台工程机械的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租赁及二手设备孕育着一个广阔的后市场。

在国外成熟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后市场的利润与前市场相比是7:3,而我国是3:7。随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断波动和实体经济的整体下滑,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整机销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状态低迷,制造商和商开始转变观念,把战略眼光瞄向后市场,开发工程机械后市场成为了各工程机械企业应对行业危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进入后市场时代的标志是核心市场从产品转移到服务,因此企业要树立“服务也是产品”的观念,在后市场中,各个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积极拓展后市场领域,如在原来的服务、维修、配件和二手设备领域外,积极拓展再制造、设备管理、技术咨询和教育培训等领域,这些领域能够为后市场带来更多的收益。

(二)对后市场进行细分,找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

面对巨大的发展空间,工程机械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后市场这个具有丰厚利润的新领域,并及时抓住机会,注重经营管理的创新,对后市场进行精确细分,找到企业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寻找与本企业优势相关的领域,合理规划本企业后市场的发展路径。

全球最老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凯斯,抵制住了多元化的诱惑,执着于矿山和园林等细分领域,在滑移装载机领域成为世界行业内领导者。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需求满足后,机会会变小,于是细分市场成为企业更好的选择,在细分市场上,企业可以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能够集中全部的资源进行投放,因此对后市场进行细分,有利于企业找到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有利于企业在细分市场更专更精,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三)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而言,后市场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简单讲就是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企业为工程机械设备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全程的包括配件供应、维修以及其他的技术服务,这是一种国家、企业、用户、社会多方共赢的市场新模式。

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外包,实际上是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企业,由专业企业来承担工程机械的保养、检测、配件供应和修理,使专业的更加专业。一方面技术服务外包可以为设备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多产品类别、多品牌产品的综合服务,同时保障这些工程机械产品能够得到专业的高水平的维护;另一方面,技术服务外包延伸了技术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拓展了盈利空间;再次,技术服务外包使后市场中其他的利益主体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2012年,服务外包在市场困境中已经凸显优势。

(四)后市场各个领域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比如说要进一步的完善工程机械维修服务体系,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各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可以实现跟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培养维修和再制造方面的人才,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要逐步形成工程机械的诊断网络,配备专业的检测和实验设备;要建立专业的维修、装配、调试、检测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实现设备效能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经过行业迅猛发展的黄金10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于实现了理性的回归,在市场低迷、销量萎缩、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各个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实行战略转型,纷纷向后市场开拓。面对利润巨大、前景广阔的后市场,如何透彻认识后市场,仔细分析后市场,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与独特优势,找准进入后市场的切入点,进行准确定位,这是各工程机械企业步入后市场时代应当深入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易新乾.在后市场中找准角色定位[J],今日工程机械,2012(3):24

[2]谢获宝.在后市场中淘金――基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分析[J],今日工程机械,2007(12):70-74

[3]樊宇明.博弈工程机械后市场[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06):99-102

[4]王超.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2012(05):50-53

[5]俞琚.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8(01):73-77

第4篇

关键字:工程机械;公路工程;施工;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性

机械化施工是公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化施工可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随着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推广,一方面使过去高成本的施工作业,现在需要较少费用即可完成,将传统的一些高投入、低产出的工程变为技术型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工程。

2、机械化施工可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随着公路工程结构及设计要求的提高、难度的不断加大,连续及高精度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这只有机械化施工才能满足。例如公路的路面平整度,只有在使用摊铺机的条件下才能达到规范要求;特大桥的大体积混凝土只有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才能保证连续浇注混凝土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大型构件的运输等也只有机械化施工才能满足要求。

3、机械化施工可大大缩短施工期限

机械化施工一方面可大大简化施工程序、减少每个施工环节所需的时间,可使工程立体交叉地进行,另一方面,机械化施工可使工程按预定计划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从而使施工周期大为缩短。

4、机械化施工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机械化施工改变了公路施工组织计划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更多的社会劳动力调配到更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从而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会刺激新型劳动力的成长,在知识更新、新工艺的接受、新机械的操作等方面,更容易使工程施工的机械化得到普及和提高。

5、机械化施工可进一步拓展工程设计与施工

创新的空间已有的工程实践表明,公路机械化施工不仅建造了一个个跨越障碍物、具有承载力的构筑物,而且创造了一个个美丽的人文景观。不断出现的各种施工机械,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使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从而产生大量新的设计技术及施工技术。

二、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使用存在的问题

1、工程机械使用局限于微观,缺乏战略指导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非常的火爆,施工企业的生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施工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于施工效率和施工费用的竞争,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工程机械的使用对于施工效率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对于工程机械进行一定的费用管理也可以降低一定的施工费用,目前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一般都局限在了部分工程使用机械,使一些工程机械在完成了部分施工后就离开,要是再次使用机械还要再调过来,缺乏对工程机械统筹性的战略指导。

2、工程机械使用片面强调费用的降低

由于我国目前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片面的强调对于工程机械使用费用的降低,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缺乏系统性,这种片面强调降低费用的方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部分不大于总体,个体的降低导致总体的降低,这是一种静态的理论,但是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动态的,所以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能片面的强调使用费用的降低,应该把机械使用费用与企业的战略结合。

3、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规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跟上设备更新的脚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使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能很好的、规范的被使用,出现了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施工单位只用其简单的功能,白白浪费了资源,或者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不够规范,不懂机械性能,为了贪图一时的效率而拼命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开尽马力甚至超负荷工作也在所不惜,很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

4、工程机械的维护不科学

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机械可以稳定的工作,日常中应该对工程机械进行科学的维护,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工作不能严格的按照机械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或只作一些简单的、盲目的维护,比如公路施工现场出现的用油更换时不讲牌号、更换的周期不按时等不科学的作法,虽然其后果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却严重影响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也给突发性故障埋下了隐患。

5、过分依赖工程机械的使用,忽略了科学的人文观的指导

目前很多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只懂得工程施工须依赖于工程机械的使用,而忽略了科学的人文观的指导和不重视机械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所能拥有的各种资源中唯一的具有创造力的资源,仅仅依赖对工程机械使用是不科学的,忽视了“人”这个关键的因素,其局限性是显然的,漠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管理对象的人与工程机械、物资之间的和谐性要求的一面,各种管理措施经常会南辕北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采取的对策

1、工程机械使用的统筹化、经济化

对于工程机械使用的统筹化,应该先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对于工程机械的配套设施和施工现在的布局都进行整体的考虑,在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时,应该根据工程的施工量的大型、施工工期的长短来进行工程机械型号、使用时间、数量的确定,以达到工程进度和工程机械使用的协调一致和有效的控制,为了使工程机械可以更换的进行工作,公路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后,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布局尽量合理化,首先应该充分考虑运输车辆和设备的进出口通道位置、车辆设备调头位置,然后就地施工设备要尽量做到一次性布局到位,避免频繁迁移,保证施工作业连续性,最后设备布置应该尽量有利于保障道路正常通行需要,减少封闭道路进行施工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对于工程机械的费用不能进行片面的降低,应该在公路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施工方案及具体机型的选择,保证工程机械使用的经济性与高效性。

2、工程机械使用的规范化

对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无法对工程机械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施工企业应该组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应该定期的对施工人员全员进行培训,并且不定期的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不但要对工程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还应该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对于工程机械使用规划化时,安全问题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强化安全的概念是施工企业的重要观念,工程的施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规范化给这种风险增大了很多,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解决,因此在对工程机械进行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施工企业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责任制,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

3、工程机械维护的科学化

由于施工企业的维护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和对于工程机械的维护不重视,造成的对于工程机械的维护不科学现象,施工企业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公路施工机械的正确维护,不但能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还能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降低机械经常损坏的维修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时,应该注意对工程机械预防检查的日常化,对于工程机械的检查周期应该根据机械的不同而定,对工程机械的维护检查做到动态的管理,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对于工程机械的科学的维护是工程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所以工程机械的维护应该严格的按照说明书进行,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时,定期的专业检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应通过必要的仪器设备来测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确定机器的性能,决定其修理的内容和时间。

4、工程机械管理的专业化

对于目前一些公路的施工企业只懂得工程施工须依赖工程机械的现状,企业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不能忽略人的作用,为了改变此现象,首先应该对机械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进行培训,不能盲目的依赖工程机械的使用而又不重视机械人员的培养,应该注意把工程机械与人有机的进行结合,使他们在施工中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实现工程机械使用的经济性与高效性。其次是合理利用设备售后服务专业化人才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并派机械专业化人才到设备生产厂去学习,争取把设备的维护专业技术掌握在本企业,从而拥有维护主动权,更有利于机械管理的专业化。

结语:

对于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中的使用,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工期、施工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甚至在一些高空架桥的公路工程中,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是无法进行的,随着工程机械的更新换代,和对公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目前公路工程的施工已经离不开了工程机械的使用,而在公路工程中如何能更好的使用,有效的对公路工程的施工工期进行缩短、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对公路工程的预算进行降低,这都是研究的重点,都需要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统筹化、经济化、工程机械使用的规范化、维护的科学化、管理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张庆永.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组织与管理探讨[J]. 科技信息 , 2009,(11)

第5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机械;存在问题;对策管理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化、专业化、配套化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参与工程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正是由于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工程施工对机械设备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公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已成为公路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1.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工程机械使用局限于微观,缺乏战略指导

目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非常的火爆,施工企业的生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施工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于施工效率和施工费用的竞争,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工程机械的使用对于施工效率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对于工程机械进行一定的费用管理可以降低一定的施工费用,目前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一般都局限在了部分工程使用机械,使一些工程机械在完成了部分施工后就离开,要是再次使用机械还要再调过来,缺乏对工程机械统筹性的战略指导。

1.2工程机械使用片面强调费用的降低

由于我国目前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片面的强调对于工程机械使用费用的降低,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缺乏系统性,这种片面强调降低费用的方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部分不大于总体,个体的降低导致总体的降低,这是一种静态的理论,但是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动态的,所以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能片面的强调使用费用的降低,应该把机械使用费用与企业的战略结合。

1.3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规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跟上设备更新的脚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使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能很好的、规范的被使用,出现了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施工单位只用其简单的功能,白白浪费了资源,或者对于工程机械的使用不够规范,不懂机械性能,为了贪图一时的效率而拼命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开尽马力甚至超负荷工作也在所不惜,很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

1.4工程机械的维护不科学

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机械可以稳定的工作,日常中应该对工程机械进行科学的维护,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工作不能严格的按照机械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或只作一些简单的、盲目的维护,比如公路施工现场出现的用油更换时不讲牌号、更换的周期不按时等不科学的作法,虽然其后果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却严重影响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也给突发性故障埋下了隐患。

1.5过分依赖工程机械的使用,忽略了科学的人文观的指导

目前很多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只懂得工程施工须依赖于工程机械的使用,而忽略了科学的人文观的指导和不重视机械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所能拥有的各种资源中唯一的具有创造力的资源,仅仅依赖对工程机械使用是不科学的,忽视了“人”这个关键的因素,其局限性是显然的,漠视作为管理者的人和作为管理对象的人与工程机械、物资之间的和谐性要求的一面,各种管理措施经常会南辕北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采取的对策

2.1工程机械使用的统筹化、经济化

对于工程机械使用的统筹化,应该先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对于工程机械的配套设施和施工现在的布局都进行整体的考虑,在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时,应该根据工程的施工量的大小、施工工期的长短来进行工程机械型号、使用时间、数量的确定,以达到工程进度和工程机械使用的协调一致和有效的控制,为了使工程机械可以更换的进行工作,公路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后,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布局尽量合理化,首先应该充分考虑运输车辆和设备的进出口通道位置、车辆设备调头位置,然后就地施工设备要尽量做到一次性布局到位,避免频繁迁移,保证施工作业连续性,最后设备布置应该尽量有利于保障道路正常通行需要,减少封闭道路进行施工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对于工程机械的费用不能进行片面的降低,应该在公路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施工方案及具体机型的选择,保证工程机械使用的经济性与高效性。

2.2工程机械使用的规范化

对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无法对工程机械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施工企业应该组织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应该定期的对施工人员全员进行培训,并且不定期的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不但要对工程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还应该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对于工程机械使用规划化时,安全问题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强化安全的概念是施工企业的重要观念,工程的施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工程机械的使用不规范化给这种风险增大了很多,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解决,因此在对工程机械进行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施工企业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责任制,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

2.3工程机械维护的科学化

由于施工企业的维护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和对于工程机械的维护不重视,造成的对于工程机械的维护不科学现象,施工企业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公路施工机械的正确维护,不但能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还能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降低机械经常损坏的维修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时,应该注意对工程机械预防检查的日常化,对于工程机械的检查周期应该根据机械的不同而定,对工程机械的维护检查做到动态的管理,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对于工程机械的科学的维护是工程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所以工程机械的维护应该严格的按照说明书进行,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护时,定期的专业检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应通过必要的仪器设备来测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确定机器的性能,决定其修理的内容和时间。

2.4工程机械管理的专业化

工程机械在公路工程中的使用,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为保证工程机械完好率、利用率,首先应该对机械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进行培训,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不能盲目的依赖工程机械的使用而又不重视机械人员的培养,应该注意把工程机械与人有机的进行结合,使他们在施工中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实现工程机械使用的经济性与高效性。其次是合理利用设备售后服务专业化人才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并派机械专业化人才到设备生产厂去学习,争取把设备的维护专业技术掌握在本企业,从而拥有维护主动权,更有利于机械管理的专业化。

第6篇

    面,不但代替了传统的工程模式,更重要的是,引入了诸多的新技术和新的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与工程机械方面,无论是工况的繁重程度,还是在工作的复杂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在公路建设方面尤为明显。这些要求既是对道路工程机械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为我国道路工程机械前进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促使我国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们在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本国传统工程机械发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进。基于此,本文着重介绍在新时代,新技术引入对于工程机械的发展和应用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资料。

    一.发展概述

    1.1发展现状

    伴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其自身不但得到了进步,包括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同时,其应用空间遍布资源开发、交通建设、水利水电和市政工程等领域。就目前来说,工程机械的发展出现了一派繁荣局面。不但在于工程机械的整体性能,还包括使用寿命、技术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在国内主要的工程机械企业和单位包括徐工、柳工、厦工和龙工等,在这一领域占据国内的领先位置,并为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纵向来看,我国工程机械的理论研究阶段、设计论证阶段和制造阶段,都特别注重引入在国内外都较为领先的理论和经验,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建设、生产等方面的需要。例如,在工程机械启动装置增加净化设备、驾驶室内安装空调等,对于工程机械和驾驶员来说,都是进步。因此,可以说,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道路还在前进。

    1.2发展趋势

    从上述可以看到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在部分企业,已经可与世界领先水平进行媲美。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程机械领域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2]。

    1.2.1产业趋向国际化

    与国际接轨,从国内外借鉴并吸取先进的经验、理论和技术,一直是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与国际上的领先工程机械企业进行竞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若要取得进步,必须使工程机械从理论到设计,再到制造等一系列产业过程进行国际化连接。

    1.2.2产品趋向多元化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工程机械领域蓬勃发展,不但企业数量增加,机械品种增多,而且机型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并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随着进入21世纪,这种趋势不但没有减弱,而且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会加快行进的步伐,为适应市场形式和工程环境的多样性,而趋向多元化,继续发展。

    1.2.3结构趋向微小化

    在工程机械的发展初期,主要以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发展为标志,而进入到21世纪以后,随着工程更加复杂和工作流程更加细化,发展趋势的特点则转变为微小化和精细化。在这一过程中,工程机械不以其体积的减小而发生功能的降低,相反,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微小型机械设备会更加灵活,并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以满足诸如修道、建筑等领域的需要。

    1.2.4操作趋向绿色化

    节能减排一直是现阶段所有学科专业的主题,工程机械领域也不例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以破坏生态坏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发展定会工程机械发展的主要原则和生产及应用的标志。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机械设备,也会有专门的回收部门进行处理,以确保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达到绿色标准。

    二.应用实例

    在工程机械的发展道路中,以修路领域为例,装载机、挖掘机及压实机是其重要的代表类型,并在各种环境中进行工作。

    2.1装载机

    装载机属于工程机械中的基础成员。主要由驱动设备、传动设备、行走设备及工作设备和操作设备等组成;其标志性特征是工作设备主要有铲斗、动臂和摇臂等部分,主要应用在建筑、道路方面的土壤、石灰、煤炭、石块等物料对象。尤其是道路建设过程中,对于路基的填挖,沥青混合物料及水泥等的集料和装料作业等操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挖掘机

    挖掘机与装载机的构造基本相同,惟一的区别在于工作装置主要由挖斗组成。其主要功效在于通过挖斗,对高于或者低于参考面的物料进行挖掘工作,并进行简单的装 车和运输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针对土壤、煤炭和石块等对象进行开展。也属于工程机械中重要的形式之一。 2.3压实机 压实机通过对地面或者其他平面行走装置中巨大平整的圆柱形前轮和后轮等设备,进行碾压处理。在碾压过程中,对土壤、石块、沥青混合物等作用对象具有挤压、破碎和推平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道路修筑工程

    ,对于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填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技术应用

    通过对上述工程机械几种重要机型的列举,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新技术应用。

    3.1虚拟样机技术

    虚拟样机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领域的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在计算机虚拟世界中对工程机械产品整车或者机构进行设计分析、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以及制造分析等。这种技术引入到工程机械中,立刻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不但减轻了繁重的现场试验工作和样品制造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的研发成本。设计师或者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建模、运动、分析及优化过程,得到理想中的参数数据,有时甚至可代替人脑,对其进行改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3]。

    3.2电子、机群智能化技术

    电子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主要在驾驶室中对工程机械工作装置进行控制应用[4]。在如今国外的多家工程机械企业的多种机型都进行微机控制技术,使机械的灵活程度大大增加,而且更具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势。其中的全电子智能化控制,是将工程机械中的各项控制系统通过电子系统进行连接和操作,包括对行走装置、转向装置和工作装置等的耦合过程,能够大大简化现有的机械电路系统,而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用。同时还使工程机械达到部分自动判断等功能。

    3.3混合动力技术

    由于工程机械进行的工作大多繁重,因此也大多使用动力较大的燃油燃料,同时还具有较大的排油量和动力输出,尽管满足了生产所需,然而也大大增加了成本消耗;基于此,专家提出将混合动力技术引入到工程机械当中。其基本理论是在发动机输出动力的时候,会有混合动力系统将多余的动力进行能量转换,并保存下来。在工程机械抵挡行走或者待工前进的时候,便可消耗这部分能量,从而摆脱对发动机的依赖。主要包括串联和并联系统。这种技术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同时还能够提高燃油资源的利用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已经成为专家和学者们所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领域[5]。

    3.4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技术是基于电子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主要理论思想是使工程机械摆脱人工驾驶,通过远距离微机操作或者智能操作,使工程机械在不适宜人类工作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以道路工程举例,在盘山路等危险地区,通过技术人员在远处与工程机械设备机器人进行连接,进行无人驾驶操作来控制机械设备,从而完成道路修建工作。

    3.5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减排的思想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涉及到工程机械领域。工程机械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上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就是一种。除此之外,还包括环保材料应用、清洁能源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对工程机械的节能减排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鉴于工程机械对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工程机械列举,可以看出其涉及到的范围之广;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新技术应用又能够看出,工程机械具有广泛和深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着重对这些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士勇. 现代工程机械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风.2010(11)

    [2] 张金兴. 对工程机械发展的思考[J].工程机械.2001(12)

    [3] 李瑞涛.方湄.张文明.彭龙洲.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应用[J].金属矿山.2000(7)

第7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建议

1 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1 管理缺乏科学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的最大问题就是将管理目标都放到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上,很少有企业把设备管理放到管理中的首位,对于管理制度来说,设备管理的体制十分不规范、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没有将设备管理条文化,而仅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使管理缺乏科学性;二是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到位,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只是停留在说明书和经验的层面上,缺少系统和专业化的模式;三是管理人员较少,不能满足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求。一般企业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生产上,忽视了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这就导致了操作人员多、管理和维护人员少,忽略了设备管理环节的情况。

1.2 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1.3 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1.4 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1.5 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2 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路施工企业人员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性能的完好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机务管理的力度,要求机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联系和监管作用,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部门和机械部门的连接纽带,及时的掌握工程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我公司安机部由专人负责,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从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到维修保养直至报废,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都登记备案,以便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分析、判断,及时准确的消除故障。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机务管理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再次要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我经历的S241扩建工程、镇江新区经十路工程、通港路改造工程,S340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等项目中,由项目副经理兼管机械,坚持谁用机械谁管机械的原则,在抓施工的同时抓机械调配使用,保证了机械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机械出勤率和完好率。

2.2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对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维修保养成本首先要在操作人员的录用上考虑其文化水平,在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招收一些大中专筑机学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我公司在冬季施工淡季,开展内部学习,由专业人员给施工一线的职工授课,使他们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我本人就多次参与,授课内容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如何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工程机械日常养护项目等。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对机械的认识,减少了不规范操作,使机械的故障率大为降低。

2.3 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强保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机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并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加强广大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次数,缩小故障规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维修成本。

2.4 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 结论

机械设备的责任成本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出一批技术好、操作熟练、爱岗敬业的技术工人,降低机械设备的责任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航.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大众科技,2007,4.

[2]盖卫强.现代企业机械设备管理[J].山西建筑,2007,15

第8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应用

目前,电子控制技术已被工程机械众多领域广泛采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中对工程机械的性能要求有所提高,这就使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装置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1.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必要性

现代工程施工中,工程机械的性能、自动化程度及其经济性等可直接影响到施工工艺的好坏,而工程机械的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部分质量与性能的优劣又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施工质量,生产效率及使用寿命等。电子控制系统已成为现代工程机械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对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电子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其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而且其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这样就对使用与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现状

2.1机电一体化和工程机械的关系

在工程机械领域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性能,而工程机械性能的不断提高也使机电一体化应用更加广泛,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

2.2机电一体化对工程机械功效的改进

现代工程施工通常要求工程机械具有较高的性能:机械功效高且能耗小;自动化程度及精度越高越好;操作安全、简单,使用寿命长;较高的技术性价比;较低的使用成本;具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功能、自动报警及故障自诊功能,以降低停机维修频率,提高工作效率。以下对工程机械的电子控制系统功效进行具体说明:

2.2.1及时发现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监视功能、自动报警及故障自诊功能即针对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及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实施电子监视,一旦工程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发出自动警报,同时准确地对故障部位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及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使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难度降低,缩短停机维修时间,降低维修作业频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终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2.2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与传统工程机械相比,现代工程机械的能源利用率高出很多,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倡导节能减排,这就要求对能源利用率低的传统机械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2.2.3提高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现代工程施工中的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应用了先进的微机控制电子称量系统,使称量过程最终实现了现代化,成品料的作业精度和作用效率得以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设备采用了自动找平系统,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供料系统中引入的超声波技术也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摊铺质量。而电子控制系统应用于铲运机铲斗刀刃、平地机刮刀以及推土机铲刀中,不仅可以使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得到提高,还能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

2.2.4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工程机械领域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还能降低由于操作人员缺乏经验造成的对作业精度的影响程度。如日本小松公司生产的挖掘机配备轨迹控制系统,它能够根据操作者所操控的铲斗运动轨迹,自动感应不同角度的传感信号,控制斗杆和铲刀的运动,自动进行斜面精确挖掘、断面沟槽等动作,大大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2.5其他应用。国外在生产工程机械设备时采用了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使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很大提升。如装载机、推土机、铲运机等可以依据外负荷的改变自动对传动系统的传动比进行相应调整,这就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燃油消耗率,同时使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防止作业过程中断臂和翻车等危险事故的发生,现代起重设备中运用了电子控制的力矩限制器;为减少危险施工环境中的人为施工,实现无人操作,国外有些工程机械设备生产公司在生产机械设备时采用了无线遥控设备。

总之,电子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领域中的运用,使得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依赖于电子、控制、光学、计算机信息等多种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3.1智能化

作为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工程机械领域,智能化的应用趋势将更加明显。从目前看来,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是指在相关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运筹学、人工智能、模糊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新思想、新方法在工程机械上的分析和应用,使工程机械的行为能够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满足机电一体化的更高要求。虽然使工程机械具有等同或接近人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仍是时展的大势所趋。

3.2模块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机械产品的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机械接口等的生产一定要实现标准化,这虽然比较复杂却至关重要,所以说,模块化是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模块化有利于各部件或单元之间的匹配,例如研制集智能调速、减速于一体的动力单元,或具备图像处理、视觉、识别等功能的控制单元等。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扩大工程机械的生产规模。模块化必将进一步促进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3.3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必将促进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只要质量可靠、功能强大,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借助网络迅速畅销。此外,远程控制技术和监视技术将会在工程机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总之,机电一体化将逐渐趋向网络化和信息化。

3.4环保化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21世纪以来,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和投入越来越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绿色产品的概念和设计制造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工程机械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每个环节,都要适应环保的要求,满足人类对健康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绿色机电一体化产品将会在工程机械中占据优势。

3.5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以下两点:工程机械系统体系结构将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体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机械的通信功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4.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作为工程施工中工程机械的使用、维修的管理人员,应尽快了解和掌握这门技术,更好地融入科技含量越来越浓厚的现代工程施上中。

参考文献

[1]张新杰.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械与电子,2009,(11).

[2]胡倩.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科技咨询,2006,(3)

第9篇

半逆作法边坡稳定性与支护桩悬臂高度的研究

红荔路西延工程气象塔下穿隧道仿真分析

抗滑桩-桩板式挡土墙设计浅析

新天坪岭隧道和附近采石场施工安全影响分析

水平旋喷桩在地铁暗挖风道超前预加固中的应用

青岛地铁某明挖基坑桩移监测分析

尖峰岭隧道防坍塌施工管理措施

甲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浅谈如何编写境外工程投标书的技术标

影响铁路电力迁改总承包工程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起重机行业发展综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绿色施工评价研究

《工程建设》征稿启事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碱含量对水泥基材料干燥失水和收缩的影响

变刚度布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

跨渠建筑物桩基接触缝渗漏特性数值分析与试验验证

基于应变模态法的简支桥梁损伤识别研究

新农村城市化实施机制研究

尾矿库工程设计与低碳概念

城镇人工湿地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开始编制

电耙留矿法在遵义锰矿倾斜粘性薄矿体中的应用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膨胀加强带的应用统计分析及在某超长结构中的应用

真空预压法在南沙护岸围堰工程中的应用

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工程机械行业2010年发展动态

宁夏调整建设工程计价定额人工单价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分布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钢纤维增强部分截面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二次曲面拟合GPS高程的研究

邵东石膏矿采空区粘土固化充填试验研究

钢结构被优选为抗震建筑结构

对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及陶砂砂浆节能性能的计算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抽水试验探讨

杨家村矿段滑坡特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问题探讨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边坡固结灌浆试验

某既有铁路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法探讨

深圳出台全国首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多项法规及标准6月施行

高速铁路建设中提高CFG桩施工效率的措施

新邵资江二桥主墩桩基施工技术

嵌入式植筋在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2009年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工程机械系统污染的防治实践

工程建设项目信息

工程机械调研报告

一种T形短肢剪力墙的墙元宏模型

MATLAB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应用

掺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10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机械施工;精细化管理

桥梁工程机械种类、型号、规格众多,各种类别、型号和规格的机械设备有着独特的技术性能和作业范围,为了保证桥梁施工获得最佳的施工效率、质量和效益,就必须采用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而精细化管理就是现代工程管理中的“明珠”,应用于桥梁工程机械施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发挥机械施工的最大效能,因此本文对桥梁工程机械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1精细化管理内涵

毫无疑问,在桥梁工程机械施工中用好精细化管理,必须对精细化管理内涵和管理模式有所了解。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初由“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勒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经日本的精益生产实践助推,精细化管理思想得以形成和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管理方法是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手段,管理途径是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规范、准确、快捷的控制[1]。精细化管理还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将建设工程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流程化,流程化的问题定量化,定量化的问题信息化[2]。故此简单地将精细化管理思想理解为凡事量化和精细是不够全面的和完整的,精细化管理借助专业化手段,注重细节和量化数据,为的是实现精益求精和持续改进,并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细化,以便有效实施。桥梁工程建设往往投资巨大,生产周期长,管理风险大,通过采用精细化管理化繁为简,将笼统、概念化的目标,转化为便于实施和实现的具体步骤,所以深入理解了精细化管理思想,就掌握了通向彼岸的金钥匙。

2桥梁工程机械的选择与组合

2.1桥梁工程机械的选择

桥梁工程机械化施工要获得最佳效果,就需要根据工程内容、质量标准、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并遵循经济、可靠、安全、高效、易操作、易调试、易维护的原则。经济就是要求机械使用费用低,以降低施工成本。可靠就是要求机械性能好,能较好地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安全就是要求机械作业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高效就是要求机械效率高,能尽快完成计划工程量。易操作、易调试、易维护就是要求机械容易操作、安装调试方便、易于保养及修理。

2.2桥梁工程机械的组合

桥梁机械化施工通常由多种机械协同完成的,所以应合理组合与配套,一般原则是:根据桥梁工程特点,首先合理选择主导机械,再选择与之配套的其他机械。其次,配套机械数量能少则少,以简化施工工艺。再次,主导机械与各配套机械的施工能力必须匹配,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现象。最后,同一作业内容的施工机械型号尽量统一,这样便于维修管理。

3桥梁工程机械施工中人员、工序管理及科学化施工

3.1桥梁工程机械施工人员管理

随着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愈趋复杂和精细,无疑将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施工企业不断兼并重组和分流,新的操作人员不断顶岗,使机械操作水平面临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操作人员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可对操作人员提出必要的要求。首先要保证所有操作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其次,加强操作规程和技术的学习,达到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的“三好”要求,并会使用机械、保养机械、检查机械及出故障会排除的“四会”要求。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保障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

3.2桥梁工程机械施工工序管理

桥梁工程质量是由各个工序质量累积出来的,同时工程造价也是在各个工序中生成的,并且工期又是通过各个工序的进度体现出来的,所以加强桥梁工程工序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期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手段,应当引起桥梁工程机械化施工单位的重视,不断提高工序管理水平。

3.3桥梁工程机械科学化施工

根据施工任务和既定目标,需加强桥梁工程机械的现场调度管理,避免机械设备在现场频繁调动和一次性投入过多设备以致造成拥堵而相互掣肘现象,以更有效利用资源。同时加强机械设备使用管理,避免因追求短期效益而拼设备,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的不合理做法。加强并规范设备台帐、设备档案管理,及时分析设备使用记录,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桥梁工程机械科学化施工管理水平。

4桥梁工程机械养护与修理

4.1落实制度化保养措施

桥梁工程机械设备种类多,型号、规格复杂,加强维护保养是延缓设备故障的主要技术措施,制度化保养是在坚持岗前培训与“三定”(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度前提下所推行的保养制度,保养内容包括作业保养、班前保养、定期强制保养及等级小时保养等。作业保养和班前保养都属于日常保养,主要内容是外部清洁、检查与加油、漏油与杂音检查、调整或更换简易零件等,通常由操作人员利用班前、班中及交接班时间完成。定期强制保养及等级小时保养属于例行保养,一般是在机械设备运行若干时间后按计划执行的一种保养制度,要求停机清洗、检查、调整、修理和更换复杂一些的零件。不少施工企业存在工期紧就忽视保养的现象,以致设备出现大故障或事故后才肯停下来,这样不仅加大维修费用,也严重影响工期。因此,在桥梁工程机械施工中落实制度化保养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4.2桥梁工程机械的科学化修理

首先,随着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桥梁工程机械采用了电控、故障监控及工况自动选择等先进技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施工企业应积极推广设备故障检测诊断技术,通过监控故障潜伏期,使机械设备的修理更具针对性。例如检测发动机转速、气缸压力、尾气排放、液压系统压力等参数,再结合传统检测项目声音、振动等特征,达到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准确率、增加修理精确性的目标。其次,加强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控制修理工艺,明确修理项目责任,兑现修理效果赏罚措施。再次,对于修理内容复杂、技术难度大的部分可以委托社会维修机构或设备厂家进行维修。最后,新设备或大修后的设备要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磨合或试车,以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桥梁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桥梁工程机械安全主要体现在设备自身的安全、设备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安全两个方面,前者是设备运转安全,防止发生如拉缸、抱瓦等事故;后者要避免设备作业时伤及周边人员和设备。为了杜绝各类事故,应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并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加强设备自身安全管理、危险作业区域设置明显安全标志等。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学习安全规程;对设备自身要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工前、工中和工后“三检”制度;严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保持安全作业距离等。

6结语

桥梁工程机械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设备选择、使用、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中落实科学化、制度化、动态化的管理,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这样才能确保机械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并高效率地完成桥梁工程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海庆,方彦武,任立亮.城市桥梁施工精细化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4,40(17):272-273.

第11篇

关键词:再制造模式;工程机械;运营模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44-02

引言

2008年,工程机械行业年钢材消耗量约1 500万吨,占机械行业钢材消耗量的17.8%,占全国钢材消耗量的2.5%。在钢材消耗逐年增加的同时,工程机械产品社会保有量增多,废旧设备大量闲置,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通过废物利用使其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行业成为当前的新课题,再制造无疑是这个课题的最佳方案。再制造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再制造应用在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数企业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再制造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再制造的含义以及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中开展再制造工程的运营模式,以及遇到道障碍和解决对策。

一、再制造的含义

美国罗伯特教授将再制造定义为:将损耗的产品恢复到既能使用又经济即经过拆卸分解、清洗检查、整修加工、重新装配、调整测试的全生产过程 [1]。徐滨士院士将其定义为:以装备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装备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装备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2]。综上所述,再制造就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其耐用的工业制成品为原料,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化、批量化修复或技术升级改造,使再制造后的产品在安全质量与技术性能等方面达到或高于原同类新品的标准要求。

二、再制造对企业的重要性

再制造产品所需资源远远低于新产品,据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统计[3]:新制造一台汽车的能耗是再制造的6倍,新制造一台汽车发动机的能耗是再制造的11倍。另据研究表明 [4],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通过再制造活动可以节约400万亿BTU热量,相当于1 600万桶原油及5亿美元的能源成本,节省原材料约1 400万吨。同时,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中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有助于在当前强调低碳排放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再制造工程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成本,再制造品的生产通常会比新产品生产节约40%~65%的成本。这种由成本节约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以更低的价格向顾客提品,而且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与全新产品的质量没有差别。

再制造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Coddington通过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到:79%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环境保护主义者,而67%的人认为愿意为消费与环境相容的产品多支付5%~10%的费用的结论。因此,随着世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产品的再制造,创建良好的“环保形象”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三、企业再制造的运营模式

国外企业再制造模式主要是OEM模式,即由整机厂商或原配件供应商直接投资再制造企业,通过自己的物流渠道回收本品牌的废旧车辆进行再制造。销售再制造产品的关键流程主要体现在再制造流程、技术支持以及回收物流。这就要求我们要全方位做好统筹规划与各环节的相互协调。

此模式将企业的再制造分为再制造流程、回收物流以及技术支持三个板块,并且三方互相协同地支撑企业的再制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1.回收物流。物流包括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正向物流是产品的销售物流,即产品由生产商―商―客户的流程,但是再制造物流的关键在于逆向物流。废旧原材料的回收是工程机械企业再制造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工程机械企业再制造的关键一点就是如何规划逆向物流的问题。总所周知,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模式是制,商分布各地,分区经营。所以,如何保证在整个供应链下的所有成员均有动力去维持逆向物流的进行是关键。

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导者卡特彼勒的回收经验是务必要和用户保持产品的循环替换关系。如果客户需要替换一台机器或者零部件时,第一种方案只需要将其替换物品交到拆卸中心,经由拆卸中心确认是否符合回收标准之后客户只需要交新件的折扣价即可获得全新的机器或者零部件。这种形式使得企业和用户形成了互利的关系,不仅保障客户的利益而且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再制造原材料。第二种方案是将零部件交回商,并按相关回收标准给予新配件,最后由商统一转交生产商。此种方案使经销商在零配件的销售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零配件更换。以上两种方案均保证了废旧品回收链上三方的利益,使得厂家获得更多的再制造资源,商获得更多的销售收益,用户获得了廉价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2.再制造流程。再制造的流程是将回收的废旧产品进行拆卸,并对所有废旧零部件进行初步筛选与处理,将经过筛选后的配件进行清洗与检测,检测阶段是将零部件归为完全无再制造可能的易损件,此类配件没有再制造价值,直接做报废处理;经再制造可恢复的配件,此类配件进入下一道再制造工序;只需清洗便可使用的配件,此类配件进入装配工序。接下来的再制造加工阶段是利用再制造技术对第二类配件进行修复与加工,并对配件进行适当技术升级,使之成为与全新配件具有相同寿命和实用价值的再制造配件,并对再制造配件进行检测,合格的再制造零件进入装配工序,不合格零件作报废处理。最后在装配阶段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将再制造零件组装成再制造产品,其生产过程与新产品制造过程是完全一样。装配好的再制造产品经过测试、检验,在技术性能上和质量上都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的水平。最后,将装配完成之后的整机进行性能检测,测试标准均按新品要求,测试通过的再制造产品便可以进入市场。

3.再制造技术应用。进行再制造的主要技术是表面工程技术、粘接技术、零部件成形技术以及零部件再加工技术。目前,在国内以上四种技术在航天、机械、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与高新技术的研发。当然企业在再制造过程中还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再制造过程施行网络化、集成化管理;利用清洗技术将再制造原件进行除油、除斑、除氧化层;利用检测技术对废旧产品的可再制造性做出判断等。但是国内这些成熟且可以应用于再制造的技术的却少有企业应用在再制造上。国内企业再制造意识的淡薄无疑阻碍了再制造在中国的发展。

4.其他再制造运营模式。除了以上介绍的原产品制造商模式,还有独立再制造商模式、为OEM服务的承包性再制造商模式和联合再制造商模式。独立再制造商模式是不用经过OEM授权便可以对任何品牌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可以保留原厂标,也可以有自己的再制造商标,与生产厂家和或设备供应商无任何关系。为OEM服务的承包再制造模式商是再制造企业由OEM以外的企业进行投资,与OEM企业之间属于合同关系,再制造企业和OEM签订规范的供货合同,再制造企业可以同时供货给多个OEM企业,而OEM企业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再制造企业进行授权。联合再制造商模式是OEM授权承包再制造商,而承包再制造商通过自身进行再制造生产、向独立再制造采购再制造产品的形式来进行生产的模式。

四、企业开展再制造的障碍与对策

1.障碍。目前,造成中国大部分工程机械企业没有开展再制造工程的原因不是没有绿色生产的理念,而是因为国内工程机械的消费文化。在中国工程机械的客户群中,“一次性”消费观念占据主流地位。由于工程机械产品属于生产投资,以及产品多用于施工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环境,所以通常遵循“人停机不停”的原则在使用工程机械产品,导致机器超负荷运转直至报废。这种观念使得国内废旧工程机械产品的可利用度远远小于发达国家。

企业开展再制造的初期技术投资、运行费用以及人力资源培训花费较大,而且企业管理体制缺少环境责任制,组织结构未设专职的再制造职能部门,企业运行机制还是单一的管理经济体系。最终导致再制造产业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缓慢。

2.对策。政府通过在加强引导企业进行再制造的同时,还要建立再制造的质量标准体系,严格监管再制造产品的市场流通;并逐步推进再制造试点工作,进而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深入发展;加大再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建立和实施鼓励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

企业在再制造运营模式的选择上不仅局限于传统的OEM再制造商模式,也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考虑另外三种再制造模式。在引导消费者习惯上,企业不仅要引导市场和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同,还要给予消费者和经销商实惠且利润丰厚的再制造产品,鼓励消费,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在再制造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企业内部应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再制造任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目标;企业间更要互相合作,共同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以往的线性管理向循环管理过渡,正如徐滨士院士所言,中国再制造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大型企业的支持,更需要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可以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与实惠。在全球能源紧张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工程机械企业大力发展再制造无疑对于改变目前无序的竞争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希望广大新闻媒介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地向客户宣传再制造产品的信息,渗透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会振兴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obert Lund T.Remanufacturing:The Expe-rience of the USA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Countries.New York: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s,ISSN 0253-7494 No.31,1984.

[2]徐滨士.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及其发展前景[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3,(2).

第12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技术应用发展

1、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水平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正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在众多的领域,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革新与改造,这就促使了很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尤其是在机械工程领域,这一领域正在由以前的以机械电气化为主逐渐转变为机电一体化,这一转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而这也促使了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管理体系等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对机电一体化的理解

时至今日,机电一体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有着自身特点及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推进,一些新的血液还将会持续不断的注入进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突破使得机械工业实现自动化控制成为了可能,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它不仅继承了电子学、机械学、信息学等其他学科的特点,同时还发展了自身的特点。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机电一体化包括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将机械、电子和信息等有关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系统或产品整体最优的综合性技术。为加快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我们必须解决和推进以下几个关键型技术的发展:

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技术应当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个方面着手。机械系统的小型化及性能的优化都建立在机械本体的轻质化基础上,因此首先要减轻机械本体的质量,我们可以考虑选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代替传统的钢铁材料。以此来提高机械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2)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技术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进一步的促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传感技术

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应当注重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灵敏度和精度,而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避免干扰,目前光纤电缆传感器正在逐步的发展壮大。

4)软件技术

软件作为机械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和硬件协调一致的发展。为降低软件的研发成本没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应当逐步推进软件的标准化,包括程序的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等。

3、机电一体化未来发展方向

1)自律分配化系统方向

当机电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其执行和控制系统将获得足够的空间,具备很强的“柔性”,能够从容的面对突发事件,即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当这系统运行时,各子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影响,但其本身也具备足够的自律性,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一系统的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体的指令条件下,每个子系统的“行动”都可以有所改变。这一特征,既避免了因为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使得整个系统瘫痪,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柔性。

2)全息系统化方向

所谓的全息,即指全方位呈现,在将来的机电一体化发展中,其“全息”的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将从不同的角度使得“指令”得以准确执行,智能化发展是一大趋势,而这一发展趋势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和模糊技术的高度发展。

3)光机电一体化方向

机械电子工程,是光机电一体化的别称,它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引进了光学技术,充分利用光学技术的特点,进一步改变优化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感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能源系统等各子系统。

4)模块化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模块化始终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程。机电一体化发展到今日,其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商繁多纷杂,研发和开发具备标准化电气接口、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相困难的。然而,对于机电一体的模块化生产又是具备相当重要的意义的,这不仅能够降低机电一体化的生产、维修、维护的成本,还能有益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5)仿生物系统化方向

信息处理是机电一体化的一大核心,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其承载的信息处理的负荷也将越来越大,而其往往在结构上处于“静态”时不稳定,处于“动态”时,较稳定。仿生物系统化的应用能够是这一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4、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程施工的规模及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工程机械具备良好的性能,其自动化的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及经济效益。现代工程机械应当具备以下性能:施工质量、精度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好;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安全等,为满足这些性能要求,因此我们在工程机械领域引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监督控制作用

电子监控系统,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工程机械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运行状体进行监控,在机械工作当中一旦出现异常,电子控制系统能立即的触发报警系统并且准确的找出故障的所在位置,进而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检修和排除故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2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

相对于传统的柴油机能源利用率低,电控系统能够充分有效的发挥柴油机的输出功率,使柴油能够尽量完全燃烧、净化排气。为减少柴油机的能量损失,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根据负荷条件自动调节柴油机的油门,以此来增大能源的利用率。例如:日本小松公司挖掘机采用新型的节能控制器(OLLS系统),燃气可节省23%,同时机械的使用功率的利用率可达到98%之高,而这主要得益于其采用的卡特电子效率控制系统。

4.3提高作业精度

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引进电子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使称量自动化,而且还可以使称量变得更为精确,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人工称量效率低、误差大的特点,进而使得成品的作业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在商品混凝土广泛普及的今天,许多的商品混凝土拌合站都在混凝土拌合设备上采用了微电控制的电子称量系统,并使计量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电子称量系统的引用,保证了混凝土的绝对配合比,极大的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上应用自动找平系统,使沥青摊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可达到0.127m/3m。

4.4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工程机械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不仅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的降低作业的安全系数。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的挖掘机设有挖掘轨迹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在控制板上设定好铲斗的运动轨迹形状之后,微机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各种角度传感器的信号,自动控制动臂、斗杆和铲刀的运动,实现各种形状和断面沟槽,斜面的准确开挖,从而使挖掘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同时也降低了人工开挖的危险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使用价值也越来越高,机电一体化正逐步成为机械领域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传统的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分支高度发展以后,各分支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是必不可少的,以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众多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我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源源不断的应用于工程机械。

参考文献

[1]徐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现状、发展及对策[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7):2-5.

[2]陈军科.基于机电一体化背景下的工程机械应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08(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