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技术现代化

农业技术现代化

时间:2023-12-23 18:1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技术现代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技术现代化

第1篇

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了进农业的发展。为探究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形势,以当前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具体推广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推广机制成为农业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农业发展现状入手,满足农业推广技术的要求。由于技术形式本身比较特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存在技术推广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农业的后续发展。

1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

基于农业发展形势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的要求,确定消极影响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推广措施。以下将对影响基层农业技术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1.1基层技术推广困难

在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是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技术,进而对技术形式的推广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基层工作人员在为农民讲解先进的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热情,没有认识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导致技术推广工作寸步难行,增加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难度[1]。

1.2推广方式落后

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户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发挥生产的最大化作用。因此需要以新型的推广方式为主,落实具体的技术类型,不断扩展技术的应用范围。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推广方式落后的情况,导致推广内容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后续应用,阻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1.3推广人员素质低

技术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对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告知广大农户相关技术的类型,增加农户的知识程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技术推广队伍素质低的情况,多数农业技术人员不重视推广工作,因此无法满足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需求,导致推广队伍的素质比较低,无法达到理想的推广成效。

2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技术体系的类型,从实际情况入手,减少干预因素的消极影响。以下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进行分析。

2.1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农业要想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技术形式进行更新,掌握新型技术推广原则,并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和发展形势无法适应已有发展体系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要将现代化农业技术落实到实处,强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2]。

2.2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我国地域面积比较广,农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风险体系的应用。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其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在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合理应用现代化推广技术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先进有效的技术体系能改变当前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升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经济收益能力低一直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农业发展阶段,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能不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我国的农业建设是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以往的农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必须实现转型,在现有的技术形式基础上,创新科技形式。不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并加大力度推广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全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上,我国农民的收益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3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分析

针对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满足技术形式的整体性要求,确定有效的推广策略。以下将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分析。

3.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满足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要求。由于农业发展竞争力比较大。因此,必须落实农业科技的创新工作,将农业科技的相关创新工作落实到实处。政府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此外,不能仅进行试验探究,要将科研形式和生产发展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而保证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

3.2落实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本身比较复杂,由于农民本身素质比较差,因此要想落实技术培训工作,必须从农业实际发展现状入手,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手中。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强化农业对基层生产技术的认识,保证生产技术落实到实处。部分地区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了解来自于农民间的交流,因此需要鼓励农民做好日常交流和互动工作,不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调整。必要时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的形式,亲身进行演示,让农民对其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保证后续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3]。

3.3增加农业社会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形势比较特殊,为了促进基层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适当增加农业社会保证,从技术形式的应用现状入手,满足新形势发展体系的具体要求。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减少农民应用新技术的风险。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新型技术形式,从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入手,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责任负责人在工作阶段要以技术形式为准,根据农作物类型,合理应用不同的农业技术[4]。

4结语

基于现代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控制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形式比较特殊,在优化管理阶段,要及时调整农村的生产结构,保证基层农村的推广和建设工作符合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要求。政府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不断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提高。

作者:曾凡宇 单位:贵州省仁怀市九仓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夏刊,张爱华,王美英,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 改革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37-01

我国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以世界上相对少的土地养活着最多的人口,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农业技术的推广来完善,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因此,深化农业技术推广,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业产业收益,是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一、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我们将发展现代农业提上议程。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必须加快农业向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的转变,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必须是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条件上,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力、科技支撑力、土地产出力、灾害防控力及社会化服务力,与此同时,要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只有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在需求方面,粮食供给仅达到基本自足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长出现了持续不可逆转的局面。然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加速科技进步,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要促进农民效益持续增长也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经营收入和非农业经营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托农业劳动生产力实现,因此,应提高质量赠送,降低能耗增收,节约成本增收,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收益,但这一切只有依托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实现。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强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率的转化较低,在新的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接收程度较低,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也给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局限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人群较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极多的阻力。

在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财政的支撑,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不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由于高学历的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造成了推广的制约。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得不到实际的成效。

三、农业技术推广改革的对策措施

1.创新推广理念,开拓农业技术推广新思路

我国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从单纯的“以技术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转变,实行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依托农产品为农业技术推广支撑,提供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生产技术等为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2.创新推广体制,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以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应建设一个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农村合作经济为辅,农业科技、涉农企业、教育单位广泛参与的改革创新,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同时,在财政上保证县乡的农业推广队伍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科技转化成果率

在当前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成果低下的状况下,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突出绩效奖励,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纳入考核范围。通过推行人员定编、定岗和聘用制度,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技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切实的将农业技术推广开,提高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率。

4.创新推广方法,让农业技术广泛深入户

要切实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根据自然条件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本地需求的建设模式,确保基层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确保农业产值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积极创新培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利用现代手段开展推广服务,满足农民需要,让农业技术推广真正深入农户。

一直以来,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并不大,因此,党和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带来实在收益,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海茹.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滞后原因及对策[J]. 科技风. 2009(02)

[2] 国家要求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 湖南林业. 2000(02).

[3] 单凤. 浅谈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2)

[4] 陈夏莉.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6)

第3篇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现代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而要发展现代农业,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而2015年,国家为发展现代农业,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等政策措施,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对象囊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达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涉及河北、山西、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广西等17个省市和自治区。我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中国行业研究网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农机化保持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超过5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水稻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预计分别达60.6万台、144.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8.1%、13%,其中玉米收割机同比增长23.8%;全年培训各类农机化专业技术人才达400万人次,新增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2.6亿多亩,但综合机械化水平仅约48%,仍属于较低水平,且存在小型机械较多而大中型机械较少、动力机械较多而配套机械较少、丘陵地带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等诸多不足之处。

2推广措施

2.1明确推广任务推广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首先要明确推广任务。

任务的明确有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给予上文提到的我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形势,本文认为,当前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国家鼓励性政策措施,加大购置、更新农机的力度以优化大中小型机械、动力机械和配套机械的结构,均衡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水平和不同作物的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丘陵地带机械化水平;加大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并融合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2.2宣传相关政策上文提到,国家为发展现代农业,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等政策措施,为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要推广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需对国家政策和技术优势进行深入宣传,一方面消除农民对推广和使用新技术的顾虑,另一方面让农民真切感受到应用新技术的好处,从而促使农民自觉购置和更新农业机械,积极参加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机械技术掌握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2.3加强部门合作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事关农机化推广机构,还事关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部门。

因为,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重点之一就是融合入农机和农艺技术,而二者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优良的农业品种适宜机械化栽培、生产,且具有一套良好的机械化栽培、生产模式,而该农业品种是否适宜机械化栽培、生产,采取何种机械化栽培、生产模式才能获得最佳效益,机械化栽培和生产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如何,则需农艺技术推广机构等农业部门进行指导。而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培训、普及有赖于农业科研部门,农机化推广机构只有与农业科研部门加强合作,才能提高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推广培训的质量。

3结束语

第4篇

(1)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还称不上是一个农业强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农业生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的状况仍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并不是很稳定。农村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可以随时掌握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地规划,使农业生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信息,在种植位置的选择、农作物种类的选择、肥料的选用等多个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在遇到一些农业种植技术相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专家的指导,让农业生产不再是盲目地进行。专家的一些专业指导和网络平台提供的可靠信息能够让农民在农业管理和经营上更新思路,以正确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带动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体系的完善,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3)及时反馈市场供求信息,加速农产品的流通。通过构建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了解到当前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可以在网络上联系需求商,通过信息化平台供求双方就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足不出户就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偏僻的农业生产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甚至可以让双方在信息平台上进行沟通后直接完成交易。农民也可以根据信息平台了解到各个地区市场需求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农产品会比较畅销,进而在产业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保障了农产品的顺利流通。

(4)加快农业科技化转变。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农村基本上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农村地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农村已经不是人们想象的样子。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农业进步的技术保障,将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农业技术和产品需求方面的信息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当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落实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快的农业现代化转变。

2湖南省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措施

(1)整合资源,进行系统设计。农村服务站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总结和发展的一个过程,需要得到行政方面的支持和推动。在信息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整合投资、设备、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资源,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地规划。首先要广开投资渠道,吸引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投身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中来,另外在设备方面也要进行合理地安排,将整个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地系统进行完善,逐渐形成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机制,推动农业的协调发展。

(2)信息化平台子系统的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要从多个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的,所以说系统要实现多种功能就要进行合理的子系统构建,子系统实现的功能具体包括对农业市场信息的分析系统,采购、生产和销售的模块,在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的建设中,要针对农业市场的需求,将市场需求涉及到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农民,包括具体各地区农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量等信息,还应该进行农产品市场的预测和供求比例的分析,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信息。另外还有农产品投入市场的信息模块建设,要构建有效的种植信息的平台,在采用什么样的种子、化肥的投入型产品信息分析上也要不断加强,农业投入产品对于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全面地了解投入品的质量,引导农民做出正确的生产投资策略。

(3)部门协作,合力支撑。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涉及到多种业务技术的综合集成,需要将这些部门统一进行组织和领导,在心信息技术方面要结合农业技术指导部门和农产品销售部门以及农业投入产品的采购部门等,多方进行协调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够保障信息化平台的顺利实施,保障农业生产能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重点突破,实现信息技术的集成。农业生产上一般来说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然灾害的问题,还有其他的就是农作物本身和一些环境因素造成的问题,比如说土壤的养分问题、农作物发病等问题。当出现气候突变或是病虫灾害的时候,常常会导致农作物的大量减产,给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说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首先要突破这一农业生产的重点问题,利用作业导航和变量控制的技术,以变量控制的方法加大施肥、施药的规模,合理地实现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构建网络基础平台,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技术进步。

(5)加强培训,打造现代化的队伍。在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竞争力,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很快,需要现代化的人才不断地进行知识结构的创新和发展,让信息化的平台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站人才基础上,要定期组织这些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将引进和开发的先进技术及时地进行普及和传授,加强人员的科技素质的培养。

(6)加强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力度。目前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是国家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说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也要加强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力度。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能够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宣传力度,将农业信息化建设放在重点发展的位置上,科学进行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另外还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保障,提高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来说具有实质性意义,是信息化平台能够得到顺利发展的有效保障。

3结语

第5篇

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机推广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背景下对农业发展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生态绿色、高效集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迫在眉睫。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实际,提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对策,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特征;对策

前言

作为一种创新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以其独特的生态性、集约性等优势也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我国对现有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发展方向前进,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较慢,规模比较局限。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进行分析,探索出符合我国农业实际的农技推广体系,促进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产品运输、流通、销售等方面的高效应用。

1.生态农业技术的特征

首先,生态农业技术不是私有的,而应当是社会公共产品,且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过生态农业技术示范,建立相应的农业生态示范点,成功的农业技术就能够广泛的被推广应用到农民的农作物中,在不断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受益农户数量激增,而且互不影响,不存在竞争关系,反而可能会互相推荐先进的农业技术。其次,生态农业技术外部性明显,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摒弃了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即只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不注重对农业资源的保护,甚至存在农业资源的滥用和农业生态的肆意破坏行为的方式。而且在农业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入新技术来提高农业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促进了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最后,生态农业技术还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即通过挖掘现有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提升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方面的综合效益,实现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综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完善体制机制

第一,要摒弃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农技推广组织构架和农机推广团队。在农技推广实践中,要以农机推广体系为核心导向,充分发挥现有的农村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多部门、多领域部门和人员广泛、积极地参与到农技推广工作中来。第二,要在实际的农技推广过程中,建立健全符合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技推广体系管理及运行机制,政府部门也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到农技推广,因为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职责是需要承担基础性的、公益性的农技推广工作,即将现有农技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通过农技手段的应用帮助预防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动植物病害、农产品质量检测、检疫等相关问题,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环境的绿色生态性,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对农技推广机制进行建立时还应当遵循市场规律,逐步完善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与检测、农产品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体系。

2.2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客观的讲,现阶段的一部分相关农技推广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我国政府要在全面分析现有农业经济及其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技推广法律及法规文件的修订,促进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法制化、高效化。而且为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支持,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保障,多元化的农技资金支持渠道。建立并完善公益农技推广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促进农业现代化设施的高质量。其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现有农技推广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和完善,并根据国家农业部相关法律文件,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实施文件及方法,并在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依法、合理、适度的进行调整和创新,并根据实际,提高相关文件的可操作性,严格依法推广。最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当认真研读相关的农技推广法律条例,并在其指导下,积极落实和细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各机构要积极引进专业性强、技能水平高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部门的合作,通过全面、持续的培训,优化人员梯队建设结构。对于现有的农技人员应当实行合理的考核机制,提高农技人员的准入门槛,使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与其绩效挂钩,建立合理的激励和全方位的考评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培训、考核,提升相关人员的指导农民进行农技应用的服务质量。

2.3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业科技特派员是农技推广的主体人物,首先,为维护特派员的切身利益,应当切实落实各类农业科技政策,明确特派员的权责利,并积极开展分类指导,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特派员的农技推广积极性,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并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其次,要为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公开招聘或者合作院校选拔招聘的方式,吸引符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派员,并帮助他们树立服务农民的意识,加强对其技术培训,提升其农业技能水平和对科技设备的应用能力。最后,应当寻求政府、社会机构的支持,将特派员工作内容划入新农村建设战略中,为特派员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提供必备的资本支持,解决特派员的后顾之忧。

3.结语

生态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相关人员建设农业的努力方向。因此,拓展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强化对农业推广体系的系统构建,能够让我国的农业发展的更好,能够让我国农业的建设越来越呈现蓬勃之势。

参考文献:

[1]张燕.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2011,02:100-103.

[2]胡皓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政府作用[J].福建农业,2015,07:99-100.

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建设水平日新月异,无论是从建设规模还是从发展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受限制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人员基数较大,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再加上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也不利于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同时也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与改革势在必行。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1 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推广不足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在农业技术发展中的投入力度较大,政策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效果十分显著,所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但是受限制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人口基数较大,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基层农技推广从业人数较少,人少事多,不少农技推广人员甚至身兼数职,也影响到了在本职工作上的精力推广的进度较为缓慢。农业生产人员较为传统的生产观念,过分依赖传统的种植手段,不相信科学技术指导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基层推广效率。除此之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另外一个较大的困难就是我国地域辽阔,偏远地区的农业发展基础较差,无论是资金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实现对分散化的基层农业进行技术推广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而产出效率不高,从农技推广体系的层面看,乡镇一级依然是短板。这也是当前基层农技推广受阻的重要原因。

1.2 资金匮乏成为基层较为主要的农技推广限制因素

自从上个世纪我国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政策之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扶持,特别是一些城市周边地区受到的影响较大,也获得了很大的技术应用与发展。但是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基层农技推广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而资金的匮乏同时反映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不足以及从业人员的推广人数以及推广动力缺失等问题上,,为了解决“有钱养兵,没钱打仗”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加强政策扶持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金吸引,从而实现农技资金问题的解决,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效率,实现共同富裕。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改善的对策

2.1 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整体建设,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结合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尽管纵向上对比来看,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基层农业从过去传统的靠天吃饭的限制中逐渐走了出来,农民也开始通过利用科学的力量来进行相对理性的农业种植活动,包括通过数据库帮助农民来分析种植的作物品种、类型以及种植的具体手段等来实现技术转换成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目标。但是受限制于我国整体农业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再加上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在进行农业技术的基层推广过程中,我们的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是农民自身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承认度不高,在种植过程中过分追求保守,从而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也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的回答与讲解,尽可能通过与基层农户的沟通来提升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解决好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从而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与推广成果。

2.2 农业技?g推广要与时俱进,组织创新

过去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主要依靠逐级推广的方式,由于这种推广方式存在着明显的推广效率低、形式化严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已经逐渐被证明其限制性过强,不利于实现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为了强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水平,在推广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推广的技术质量与水平之外,还要认真控制技术的推广效果,实现组织创新,与时俱进的推广模式,开拓推广渠道,从而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面。其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其一,地方政府可以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协力成立实体经营股份制企业,通过技术入股的形式与农民共同经营,从而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与成果转化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后的产品销售渠道问题,为打开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市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与建立品牌效益等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实行股份制也有利于吸引外部资金,形成农业技术服务共同体,实现辐射周边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二,地方上通过多元化推广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进行面对面对接,进行技术传授的同时还可以集中力量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在实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的前提下还保证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从而推进了农技推广改革,实现了更加广泛的技术转换成果的目标。

2.3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根据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来看,由于过分依赖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扶持,当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转变,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国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所以说,国家应该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金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全民参与,对于社会资金而言,综合推广效益是实现资金投资的关键,而技术转化成果效果十分显著,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证投资者获得丰厚的资金回报,还能够带动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实现生态农业以及循环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不但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的社会综合效益的提升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第7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技术推广 意义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35-01

1 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指以农民为对象,运用一定的推广方法,将现代化的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运用到广大农民的生产实践中去,从而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等目标。

农业技术推广是连接科研和生产实践的桥梁,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必要环节,也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2.1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一直存在着资金不足问题,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多乡镇的农技推广部门甚至还没有统一的农技推广场所,更不用说引进先进的推广技术和先进的农技技术了。农技推广资金短缺导致很多农技综合配套技术和农技示范工作无法开展,严重影响着农技的推广进程。

2.2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推广方法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广大的农民群众,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受众群,推广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总体上来看,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都偏低,再加上近年来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更加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难度。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非常现实也是非常尴尬的问题,而当前农技推广的手段和方法也主要以宣讲、走访为主,长期单一化、简单化的推广方法显然效果不大。

2.3 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人员素质问题

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技推广的受众,而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则主要以农技推广工作站的普通职员为主,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素质差异和隔阂。在实际的农技推广中,推广人员往往视推广工作为一项普通工作,甚至认为只是走走过场、宣读宣读而已,再加上他们对于农业技术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有限,服务意识不到位,就大大降低了农技推广效率。此外,近年来,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缺乏对于推广人员知识的更新和培训,新进的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又比较少,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不高。

3 解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基层推广艺术。为了更好的推进农业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转化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为此,基层政府都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各级政府应确保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专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优┮导际跬乒慊础设施建设,建立起统一的农技推广场所,可定期开放供农民相互讨论新农技,及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推广技术,切实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还可在丰厚资金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的收购、加工、存储、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2 融合多种推广方法,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面对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掌握一定的推广技巧和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灵活推广。多数农民的科学知识并不丰富,如果采用枯燥的说教式的推广方式进行农技推广的话,难以激发起农民对科技的兴趣,更谈不上具体应用了。因此,可以采用现场发放小礼品、有奖回答问题等方式,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技学习与使用中去。

二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的农技研究人员、农技推广人员与基层农民代表组成一个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基层农技推广单位可以组织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培育更多的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和壮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3 组织推广人员培训,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效。为此,要对在职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推广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得农技推广人员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方便给广大的农民群众讲解具体的农业技术知识,再加上通过一定的推广方式的训练和培训,可以更好的解决推广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更能使农民接受、理解和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此外,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8篇

1.1基层农业成果与生产需求不对应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现行科技成果仅仅注重于宣传单一技术,并未与产业形成配套体系,导致农业成果与产业出现割裂局面,这样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并不强。另外,某些基层农业成果往往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农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产生了严重的错位与不对应,无法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大多数为其他岗位调转过来的非专业人士,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也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此外,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偏老龄化,他们掌握和接受现代化新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更不会利用互联网去了解更多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无法较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的发展要求。

1.3基层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也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由于受到农村传统思想意识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基层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整体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另外,基层农民心存顾虑,担心收益率受到影响,仍然沿袭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和采用新设备进行耕种,也严重地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2.1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改善推广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业问题的重视程度的加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规定,力求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专项农业资金的投入,为了加快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国家和政府需要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同时,改善推广条件,并不断完善基层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多渠道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和融资体系,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2.2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引导各方面的人员积极参与并对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通过国家政府的引导和帮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中来,并根据我国“三农”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体向着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创新工作理念与工作机制,对现存在的农业技术运行机制进行科学的优化,拓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有效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2.3建立基层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的对接机制,促进农业技术有效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离不开生产需求,只有符合农业生产需求以及农业实际情况的科研成果才是成功的、实用的,才会在基层农业得到普遍的推广和适用。为了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层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的对接机制,促进基础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使优秀的农业科研技术成果向农民群众的实践应用进行转换,创造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使科研人员以及生产群众得到实惠,同时,不断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地快速发展。

2.4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积极吸收引进一批科学理论知识扎实、农业技能熟练的高端人才,在加强专业对口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对于多种农业技术有一定见解和掌握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扩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福利等措施来改善农技人员的生活质量,以保证其更加高效地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5注重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重点是要深化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以便于农民的接收和应用实践。在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同时,更要注重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和应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享受到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接受这些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定期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开展农业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农机化技术及设施农业技术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两种现代化技术,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使农机化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好应用,应用通过有效方法及策略对这两种技术积极加强推广,从而为这两种技术的更好应用奠定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农机化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进行分析。

1农机化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1.1在国家扶持基础上加强推广

为能够加快普及农机化技术,在对农机产品进行购买时可由国家出资对购买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补贴。根据国家当前补贴政策,在相关技术应用方面应当适当进行调整,对于国家所给出优惠政策应当充分进行利用,从而较好进行农机推广。在一定条件下可适当放大国家优惠政策,从而激发消费者购买积极性。在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可依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将科技示范园区建立起来,在实际进行操作时,可依据现有项目经验,在国家补贴政策实行过程中真正实现创新。

1.2通过体系的完善增强农机推广服务能力

通过对体系逐渐进行完善,基层推广部门中硬件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另外,应当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其所包括内容主要有工作考核制度、员工招聘制度以及培训制度等,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一些基层推广部门,将专家制度及全面奖励制度建立其起来,使相关科技人员能够在推广一线工作中积极深入,从而进行指导实践,使推广服务素质能够得以有效提高。

1.3各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合作

在农机化技术中农机农艺技术相互结合属于重点内容。为能够使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使机械化栽培模式得以有效开展,在品种优良且适于机械种植基础上,通过与农业部门之间进行有效配合才能够使农机农艺实现更好结合。因此,在对农机化技术进行推广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对示范园区加强建设,对品种、栽培以及机械化等相关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合理示范新型农业生产,并且在示范过程中应当使机械化水平得以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农机操作培训机构与农机科研机构之间应当加大配合力度。另外,当前在农业生产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增加投入,在对农机化技术进行推广过程中,与相关农业部门之间应当进一步加强联系,使现代农业技术对接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农机化推广人员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水平的培养应当加强重视,积极建设高素质推广团队,从而为农机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1-2]。

2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2.1积极提升相关装备质量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虽然比较快,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仍为一些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园艺设备,导致科技含量较高的一些设备发展比较缓慢。另外,在栽培、耕作以及植物保护与收获等相关环节,其相关技术装备仍比较少,机械程度也比较低,并且人工劳动量比较大,由于存在这些条件影响,导致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为能够使设施农业得以更加良好发展,在农业部门领导之下,各个地方应当利用示范园区的建立,使农业规模大幅度增加,对设施农业质量的提高加强重视,从而使设施农业技术得到更好发展。

2.2提升设施农业整体水平

对于当前设施农业装备而言,其主要用户为企业及园区等。就目前设备农业装备实际情况而言,仍缺乏较完善的一套推广体系。当前每个企业内部研发部门均在独立范围内研制设施装备,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所导致结果就是各企业所生产产品重复率比较高,并且创新程度比较低。因此,应当建立相应推广、管理以及服务与用户反馈机制,使各个企业之间通过进行研究,从而使设备及技术得到更好创新,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推动设施农业体系能够得以稳定健康发展。

2.3利用科学方法使耕地利用率增加

在土地产出量、资源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设施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若加大力度发展温室种植业,必然会对其它作物种植造成干扰。最终会对农产品生产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可对当前比较需要的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环境技术等,从而使设施农业和农业耕地之间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从而使耕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进而能够为设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2-3]。

3结束语

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对农业发展提供很大帮助。为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应当对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加强推广力度,应当积极探索有效防范及策略加强农机化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使这两种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宝强.农机化技术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要点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

[2]赵忠华.谈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4(5).

第10篇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原则和目标;问题和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多措并举加快推進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和目标

1.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优化队伍建设,合理分配相关技术推广的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支持其多元化的经营发展,履行公益职能,良好发挥积极性;坚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鼓励改革中进行探索和实践;兼顾统筹,与相关政府单位改革有机衔接,合理、准确处理改革、发展的关系。

2.目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目标是针对发展现代农业及建设新型农村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改革:明确职能、整理体制、优化配置、创新制度等,逐渐构建起以政府农业技术的推广机构为主体引导,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基础,农科研、教育等单位及相关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合作、功能全面、服务完备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及意义

1.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我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70%,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已成为重要支撑。

2.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相对缺乏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要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服务难以到位。由于农业“弱质产业”和农民“弱势群体”的地位,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缺乏有效技术培训指导,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2.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由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总体素质偏低;再者,受编制的限制,许多基层农技培训机构无法吸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和更新,人才出现“断层”,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3.农业科技供给不足且供需脱节。一方面,农业科技与生产结合不紧,研究课题不适应实际需要,农户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适宜性农业技术供给短缺,科技储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供给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的时代需要,难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同农业经济的发展极不适应。据统计,我国现有60%以上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消化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使得他们对农技推广培训活动不感兴趣,农业科技难以普及。

四、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要使更多的人明白,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工业尚不发达、对农业依赖程度仍然很强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耕地与资源都十分紧缺的超级人口大国,农产品供应绝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在我国,农业目前仍然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仍然处于“基础”与“领先”地位,粮食仍然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基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将地方农业生产、国家粮食安危、人民群众生活放在心上,进而切实提高对农业、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关注程度。

2.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组织必须加快发展。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机器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3.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21世纪是知识时代,需要大批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把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使农技推广事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戴鹏.种粮收益提高路径选择研究[J].吉林大学农业通报,2012,16(09).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科技素质 问题 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个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的今天,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根据多年从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管理实践的认识,现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当前农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基层科技推广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农业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

目前全国各乡镇虽然都建立了农技站和林业站,但有的乡镇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却不负责推广农业技术;个别乡镇没有农技人员;有的乡镇有农技人员,但却被政府抽调去干一些其他工作。

另外,运行机制也不符合市场的要求,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忽略了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具有的自主选择权,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造成推广效率低下。

2.推广经费不足,推广渠道不顺畅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但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且远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由于经费紧缺,配套设施不健全,难以开展必要的培训、试验推广,差旅费也难以及时报销,技术人员只好蹲在单位里,无法深入到乡村进行推广和技术指导,农民的技术水平无法到提高,严重影响农业的后续发展。

3.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在全国农业基层推广人员中,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问题严重。具体表现为老龄化、学历低、总体素不高。此外,在调研中我们中发现,乡镇农技人员的专业结构与当前产业结构极不协调。“只懂粮棉油,不知名特优”的现象十分普遍。

受编制的限制和待遇低,人员得不到补充和更新,知识出现断层。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具备农产品出口创汇专业知识的人则更少。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多,服务于新兴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

4.农民的科技素质薄弱

由于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有限,对新技术接纳能力差,不能从根本上对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种植手段有足够的认识,有时不懂农业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对使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从而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阻力。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1.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改革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改革就是对机制进行创新。在实践中,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组建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作为县级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建立科学的科技工作导向机制,引入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观念,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教学和推广活动,培养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的推广。

2.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加大投入力度,包括资金的投入、物质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投入。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合理利用信息化的媒介来推广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建立多渠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另外,要加强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制定相关措施,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增加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能维持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正常运作。

3.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推广人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具体做法是: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上,动员己调出农业部门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归队,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工作,并清除不称职人员。另外对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除了给予必要的福利待遇外,在晋级、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政府还要定期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新科技,向农民传播新方法。

4.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者。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活动,通过讲座、科技宣传、技术咨询等,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尤其要抓好村级干部的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科技骨干。同时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力度服务于三农,积极探索农业信息与农业技术推广密切结合的成功之路。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持续性工作,积极分析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的历程,建立高效运转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最终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传志.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2).

[2]王宏艳,郜云飞.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榆林科技,2008,(2).

[3]卢茂凯.新形势下创新基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技,2008,09.

第12篇

关键词: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49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的根本,而科技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源泉,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并建设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类型

1.1.1 以政府组织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国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负责是当地有关政府部门,最长用的推广方法就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政府部门管理推广工作中的技术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其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体系改革还算是符合要求的。

1.1.2 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体系

很多研究机构为了帮助农业科研部门尽快实现实验室研究到农业实际生产中的转换,主将工作的重心专业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他们和地方政府或农村合作社共同努力,促成研究成果到生产成果的转换。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各项经费主要来源于自己筹集、合作单位共同缴纳、政府部门支持等。

1.1.3 以农村合作组织、农民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体系

以农业生产技术骨干为基础,吸收一些科研技术工作人员做指导而形成的组织就是农民技术协会。该协会的主要目标在于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及设备、种植物品种的研发,以提高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1]。协会所需的各项开支一般以会员集资的形式获得,也可以借助股份制融资的形式来实现。

1.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果

1.2.1 推广新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

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我国每年的粮、棉、菜、肉、水产品等生产量位于全球首位,人均占有量远远大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在农产品供给量上占优势。

1.2.2 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增收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得到了拓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加深。

1.2.3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强化科技信息教育、做好实践指导工作,通过技术培训班来实现先进技术的广泛普及,全面提高农民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养。

1.2.4 参与执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疫情调查,帮助农业部门管理农资市场,指导农民群众用肥用药,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农产品使用安全,从材料源头上保证全国人民的饮食安全。

2 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对于农业进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市场对于农业产品的需求,农民对产量的增长形式,以及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都不同于过去。为了满足多元化的供给需求,真正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要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实现高效化、专业化的转变。

3 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中的问题

就现阶段国内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程度来看,仍然有许多缺陷与不足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弥补完善。具体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政府部门下拨的农业技术推广费用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相关工作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时候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要自掏腰包解决问题;专业技术队伍的构成质量有待提高,就客观情况来讲国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导致推广工作整体效果不佳;推广方案战略有待完善,目前使用的方案策略普遍不能与现代集约型农业的发展相适应,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效率低下;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的职能规划,影响技术推广工作的进度,阻碍了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成果。所以,必须重视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措施

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多元化,必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了实现推广体系的多元化,必须要提高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水平。整合资源,加强对推广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公益性作用。从农村合作社的角度出发,在进行依法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给予政策性、资金性支持。科研结构以及推广机构必须要加强与农村合作社的合作,科研机构应该走向农间地头,发挥指导作用,在科研成果转换为农业成果的同时,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人类生产生活已经进入了全面信息化时代,农业技术推广应该抓住机会,借助大众传媒渠道,加强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