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4 16:3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科学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想要我的宝藏吗?如果想要的话,那就到海上去找吧,我全部都放在那里。”这就是《海贼王》里哥尔・罗杰被处决前的最后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漫画里的主角――路飞奔向了大海。当然在现实世界的海洋里并没有什么“ONE PIECE”,但是那里确实存在有各种宝藏。下面将为你一一揭晓。
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与海洋研究相关的一级学科有: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交通运输类、水利工程类、水产类以及公共管理类。
要出海首先我们得了解海,海洋科学类专业研究对象就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其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相关专业有: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管理、海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了解了海洋我们就可以改造使用海洋资源了,海洋工程类专业正是为此而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把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专业归入了海洋工程类。前两个专业主要涉及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及建造法规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等知识,解决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后两个专业则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主,包括海洋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海底采矿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化学、药物资源开发技术等。
如果你想与大海有个亲密接触的话,那么交通运输类的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则是你的不二之选。前者培养的是具备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人才。后者则是培养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在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造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简单来说,这两个专业就是培养海员的。需要注意的是航海类专业毕业后如果要上船工作,需要通过《交通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具体内容可查阅交通部网站。
要是你喜欢海,但却不敢下水的话,你可以考虑学习水利工程类专业,这类专业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这两个专业是与土木建筑类专业相交叉的学科,主要以江河治理、防洪工程和流域规划管理为重点,兼顾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培养的是具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
当然如果你和香吉士(路飞船上的厨师)一样喜欢大海的美食的话,你的选择面又增加了水产类专业。这类专业中的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教育、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都是与海产品息息相关的。就业方向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除此之外,管理学里也有涉及海洋的,分别是海关管理、航运管理以及海事管理。这些管理学专业需具备管理、经济以及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外事工作较多,你还得有过硬的外语能力。
看了上面的介绍,不知你有没有动心,下面就由我们未来的学长学姐们来详细介绍几个海洋类专业让你一饱眼福吧。
第四桶金: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类专业
重点大学推荐: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长安大学等。
二本院校推荐:重庆交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
打开谷歌地球。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依稀可见无数公路、铁路及航海线路的痕迹,它们贯穿于每座城市之间,是连接你我、沟通彼此的桥梁与纽带。“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15年末。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完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港口群布局,加快内河航道网、民用机场、油气管道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形成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489万公里,不愧是大手笔。
如果让你列举几种交通运输工具,相信每个人都能毫不费力地说出N多种,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都是信口拈来。确实,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就像坐上了“和谐号”动车组一样――日行千里,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管道五种形式有序结合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业正以“神八”速度向前奔跑着,这也给交通运输类专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金牌专业】交通运输类
谈及交通运输,旗下“艺人”不仅众多,且星光璀璨,不乏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这些每年都炙手可热的“大牌”专业,也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物流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等深藏不漏的实力派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口径宽、内容涵盖广等。也就是说。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海里游的,统统都在它的麾下。
“大牌”最有范儿,先说“大牌”吧。交通运输专业是一门研究旅客货物运输线路、站港土木建筑及相关技术设备组成,交通运输发生、构成和运动规律的理论及其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各个学校略有不同,但一般都会开设交通运筹学、交通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路基路面工程、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环境污染与控制、交通运输组织学等主干课程。打住,别嫌累,之所以这么做,为的就是同学们将来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工作时能够游刃有余,挣足面子。
“大牌”固然耀眼,“小牌”也可圈可点。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物流工程专业每年的报考热度也跟着水涨船高,该专业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它与交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关系密切。现代物流被企业界称之为“尚未开发的新大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有“第三利润源泉”之说。目前,该类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特别是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时期物流相关产业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该专业的毕业生们一定会“钱”途远大的。
【金刊提示】
交通运输类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数学、物理成绩要好,处理繁琐的计算、复杂的图纸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及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等。同学们选择院校时应注意,行业院校如石家庄铁道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主要面向行业内就业,就业很有优势;综合通大学和理工科院校,由于学校的历史背景不同,培养方向和就业定位有一定的行业取向,报考时要注意区分。
第五桶金:能源产业
能源类专业
重点院校推荐: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二本院校推荐: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这表明未来几年国家将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定会加大力度。新能源研发之路其修远兮,高校们并没有“袖手旁观”,在今年新增专业中,能源类专业成为一大亮点,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重庆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节能”“新能源”等俨然成了时下的“热词”。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大背景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横空出世正引领世人进入一个崭新而辉煌的时代,冲破能源枯竭的桎梏,能源动力类、核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金光大道已经悄然铺就。
【金牌专业】能源动力类、核工程类
动画片《怪物电力公司》讲述了一个变收集人类世界小孩的惊叫声来为怪物世界提供能源,化解能源危机的有趣故事。事实上,人类也正经历着与怪物世界同样的能源变革,而为这场变革提供人才支撑的正是能源动力类旗下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以及核工程类旗下的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安全工程、工程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等专业。
先侃侃能源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吧,它最早是由动力机械衍生而来的,目前拥有热能工程、流体工程、低温与制冷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大学阶段主要接受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课程的学习。对于这个专业可能有些人存在不少误解,以前有个讽刺的说法是说能源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都是烧锅炉的,又脏又累。事实上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确实是锅炉,但这个方向的真正目的是设计、制造出更加完美的锅炉。这些锅炉主要用于大型炼钢厂炼钢或者作为大型核电站的核燃料发生器。
提起核能,可能很多人谈“核”色变,会立刻联想到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其实,核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恐怖,人类完全可以安全有效地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当然,前提必须是
“有艺在身”,核工程与核技术就是这样一门由基础学科、技术科学及工程科学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密集、技术超前,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选择该专业的同学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物理、数学基础以外,还要有敏锐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计算机作为现代科学的一门辅工具,也是必须掌握的。大学期间,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核工程、核技术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工程实践的技能和本领。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几乎16%的电能是由441座核反应堆生产的,而其中有9个国家的40%多的能源生产来自核能。可以说,在当今能源稀缺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高效能源,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
【金刊提示】
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都属于工学类专业,录取时有的院校会参考考生的物理和数学成绩。
第六桶金:海洋经济
海洋类专业
重点院校推荐: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河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海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
二本院校推荐:青岛海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淮海工学院、盐城工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占全球总面积的71%,实施海洋战略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从辽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到江苏的沿海开发战略、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再到福建的海西经济区、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沿海省份虚位以待,它们或借海洋经济实现转型,或发展科技进行产业升级,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共同拼接海洋经济的蓝色版图。
海洋经济因海而生,目前主要包括海洋运输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造船业、海洋新材料业、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矿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与农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等产业。中肯地说,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正当时,不断拓展的经济发展空间正日渐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
【金牌专业】海洋工程类、海洋科学类
瓦良格号航母的改造点燃了中国的航母梦,加之,近来愈炒愈热的,相信很多同学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强我国防,壮我国威,而海洋工程类专业,特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将是你实现梦想的阶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侧重于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强调制图和建造。大学期间,要学习物理、数学、力学、船舶及海洋工程原理的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及船体制图方法,熟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建造法规。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大多位于沿海、沿江地区,为学生们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实践机会。
海洋科学类专业主要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等专业。这些专业主要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研究主要分为对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应用研究。现代海洋科学的研究体系大体可分为基础性学科研究和应用性技术研究两部分。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有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应用性的学科有海洋工程、海洋水文气象预报、航海海洋学、渔场海洋学、军事海洋学等。近年来,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报考此类专业的同学除了数学、物理基础知识需要较扎实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毋庸置疑,海洋是国家发展战略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一个重要命题。海洋经济发展之船已经抛锚起航,唯缺舵手远航,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愿意成为一名肩负光荣与使命的神圣舵手吗?
关键词: 海洋管理专业 海洋生物学 课程教学
1.引言
目前我国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及涉海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管理的专门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具备一定海洋专门知识的海洋管理人才更少[1],为了适应海洋管理部门和涉海企事业单位加强海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海洋管理专业应运而生。
海洋管理专业开设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海洋科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海洋管理、海洋法等理论知识,能从事海洋管理及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该专业实际上是“海洋+管理”,因此,海洋科学基本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对该专业来说都非常重要。由于管理学和海洋学这两类知识属于不同范畴,在专业开设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两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该专业在加强管理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的海洋学知识水平,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洋生物资源管理也已经成为海洋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领域[2]。海洋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海洋生物学知识,是其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保证,因此,应当重视在海洋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开展海洋生物学等海洋科学知识的教育[3],[4]。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海洋管理专业在海洋生物学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为其它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参考,我们对学过该课程的海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问卷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对课程实用性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情况等方面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问题,形成了本次调查的问卷。接受问卷的对象主要是开设过“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海洋管理专业学生,包括海管071班、海管061班和海管051班的部分学生,以上3个班共计81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学生态度方面
在对学生关于海洋生物学课程兴趣调查中,仅有23.5%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海洋生物一类的课程;有33.3%的学生对该课程感到好奇;有43.2%的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大或没有兴趣。
对于该课程在学生今后工作中预期实用价值的调查中,有24.7%的学生认为能用到该课程所学的知识,18.5%学生认为不能,而一半以上的学生(56.8%)对于该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究竟有什么作用认识不清。同时,我们还发现,虽然我们开设的是海洋管理专业,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45.6%)希望将来能从事海洋管理工作,有30.9%的学生选择不希望从事涉海工作,而另外23.5%的学生则对职业预期不明确。
以上结果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对于目前所学的海洋生物学知识在今后工作实际中究竟有什么用处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多向学生介绍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多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在海洋生物学教学中,也应当注意多联系海洋管理工作的实际。
3.2授课内容方面
我们将海洋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划分为六个方面(见表1),试图了解学生关注的重点内容和学习难点。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A 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B 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 海洋生物的习性、生理和代谢;D 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E 海洋生物的进化、分类和分布;F 海洋生物应用与开发技术
由表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以及海洋生物的应用与开发技术比较关注。这与学生对将来工作中能用到哪些方面的海洋生物学知识的认识相一致:在该项目调查中,有67.9%的学生认为将来工作中最可能用到海洋生物应用与开发技术方面的知识;其次是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知识(49.4%),并且认为其它方面的内容可能较少用到。此外,部分学生表示还比较关注海洋生物的发展史、远古及未来海洋生物研究、海洋生物与海洋地理之间的关系、海洋生物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难点,学生的看法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例如,有35.8%的学生认为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比较难以掌握;相反,有33.3%的学生认为该项内容比较容易掌握。其它各项内容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生物学基础不同,造成学生在对课程难点的感受不一致。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到生物学门类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采用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
此外,我们还根据海洋生物的物种分类,将海洋生物划分为海洋鸟类和哺乳动物类、海洋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植物及海洋微生物等生物类别,分别调查这些生物类别的教学情况。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海洋鱼类方面的内容最为关注,对于其它生物类别的关注则差异不大;同时,学生认为海洋鱼类方面的知识较容易掌握,而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微生物则较难掌握。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关注海洋鱼类,因而学习兴趣较高,有利于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微生物由于种类繁多、各门类差异很大,因而成为了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当重点突出,尤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海洋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提高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另外,60.5%的学生认为将来工作中最可能接触到的海洋生物门类是海洋鱼类,其次是海洋植物(占35.8%),绝大多数人(占87.7%)认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将来的工作中难以接触到。实际上,海洋无脊椎动物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可作为渔业捕捞对象、水产养殖饵料,或在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学生恰恰忽略了这一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课上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注意联系海洋管理工作的实际。
3.3教学方式方法方面
通过调查和走访,大多数学生(83.0%)认为采用多媒体的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认为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其它教学形式中,54.3%的学生选择实验或调查实习,有49.4%的学生选择观看实物展示。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和视频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多组织学生开展实习、观看实物或标本,使学生获得对海洋生物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此外,大多数学生(77.7%)认为今后还应当专门安排海洋生物学实验课程,一些学生认为应当结合海洋管理专业多作实地考察,拓宽授课内容。
上述调查表明,学生普遍欢迎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同时应当重视实践过程在海洋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吸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4教材和参考资料使用方面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教材的依赖并不是很强。56.8%的学生认为,教材的有无,对于学习该课程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只有22.2%的学生认为有较大影响。绝大多数学生(87.6%)课后复习主要依靠教师的授课课件和上课笔记,只有11.1%的学生课后复习主要依靠教材。
调查还发现,22.1%的学生经常查阅我院图书馆的相关参考书,47.0%的学生有时查阅这些参考书,25.9%的学生偶尔查阅过这方面的参考书,还有5.0%的学生则从未在我院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参考书。这表明,图书馆中海洋生物学方面的参考资料已成为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
上述调查结果提示,今后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课外的知识,同时,在学生成绩考核中也应当注意增加对授课课件内容以外知识的考查。鉴于图书馆中的参考资料对于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作用,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参考资料的建设力度。
4.结语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该学科的知识对于海洋管理的许多方面都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增强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重要性,尤其要结合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得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学生较感兴趣的方面,比如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以及海洋生物应用和开发技术,在内容上应当有所拓展。在课程教学的同时,还有必要开展就业指导,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用处,增加学习动力。
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方面,应该做到重点、难点突出。适当照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采用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活体或固定标本展示、幻灯片和多媒体放映等直观手段,创设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形象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吸取知识。海洋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海洋生物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海洋生物学”教材的使用价值,可以组织本院专业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编写适合的讲义。除此之外,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挖掘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使学生能巩固课堂知识,并拓展课外知识。
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对于改进我院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其它院校海洋管理和其它海洋相关专业开展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苗振清,刘煜.对海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浙江省为例[J].高教论坛,2009,2:21-24.
[2]王斌.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1999,7(4):347-350.
[3]李百齐.加强海洋管理,保护海洋环境[J].理论界,2007,12:229-230.
[4]勾维民.海洋经济崛起与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5:14-17.
关键词:海洋生物制药专业;生物药物学;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汉释英文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61-03
一、前言
21世纪是海洋科学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蓬勃发展的时代。探索海洋的自然科学规律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新世纪海洋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
半个世纪以来海洋天然产物引起了全世界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关注。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致力于将其中有效成分发展成新的药物。目前已经发现了至少16000种海洋天然产物,其中许多化合物显示出很有前景的生物活性。海洋如今成为潜在药物的巨大资源宝库[2]。现代生物技术在制药产业中逐渐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海洋科学得到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海洋生物技术推动和承载着海洋生物药物的发展和进步[3]。
为顺应我们国家海洋药物发展方向和难治性疾病治疗新药物的探索的要求,我们国家迫切需要对海洋药物有着最全面了解的药学工作者。在“向海洋进军”的感召和新世纪国内外海洋科学和教育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前身)融合生物学科、海洋学科、化学学科和食品学科等优势学科资源,于2001年设置了面向“海洋世纪”、支撑上海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海洋药物人才培养体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方向,070402)[1]。该专业自2001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经过14年的建设,已经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和就业途径等方面形成内涵丰富、方向明确的教学、教管体系。
上海海洋大学“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高水平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是“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的一部分。“该项目的5大内涵建设工程之一是“国际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工程”,而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是“国际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工程”中重点要建设的10个本科专业之一[4]。
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利用海洋生物来源的、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按照制药工程原理进行系统地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海洋药物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具备系统的海洋药物科学的基本思想,掌握药学科学、海洋药物科学和药物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海洋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医药、生物制品、食品和精细化工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属于海洋生物制药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3]”。
生物技术专业(海洋药物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化学类课程和生物科学的基础课程支撑的生物技术学科、药学学科、海洋药物领域的交叉融合,生物技术学科和药学学科共同支撑着海洋药物这一新兴学科领域[5]。
生物药物学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生物药品的化学结构(或组成)、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构效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主要介绍由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药物。生物药物学是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方向)专业建设的5门重点课程之一[4,6]。
二、背景
“生物药物学”这门课是我校从2006年开始为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新配置的课程。这门课刚开始时面临无教材,主讲教师缺乏该门课程授课经验的现状。由于当年在拟定新的教学计划之前我们到沈阳药科大学做过调研,了解到那里有一本校内讲义《生物药品化学》(王起振,郑新立主编),并且买到了手中。真正接手这门课后,才发现这本讲义的某些内容已显陈旧,亟待更新。
三、改革方案与效果
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开始了对“生物药品化学”从无到有、由简至精的课程建设。
(一)举措一:收集讲课素材
以《生物药品化学》(王起振,郑新立主编)这本讲义所介绍的内容为框架,在网上大量收集相对新鲜的相关文字资料,补充进讲课时的PPT中。
(二)举措二:丰富教学资料,使PPT图文并茂,动感形象
借助互联网搜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物药物结构示意图、作用关系示意图、课件资料,或自己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使教学PPT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知识理解得更充分,掌握得更扎实。
比如,下面这张示意图就是从互联网上找到的,它清楚地说明了干扰素这种生物药物是如何由病毒诱发产生,又是如何在邻近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这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更加形象地得以介绍。
(三)举措三:从“必然”到“自由”的发挥与启发式提问
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中学生有所耳闻的某些病症或生理现象有机联系起来介绍,俗称“发挥”、“展开”,在适当时机启发式[7]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学内容动起来,避免一言堂的单向教学方式。这解决了学生听课犯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温故知新,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四)举措四:以双语形式授课、自编双语讲义
我们在找寻资料时发现,国内关于生物药物学的资料相对不足,不完整。而国外英文版的资料相对来说更丰富、全面、专业、新颖,与时俱进。于是,我们手中积累的关于生物药物学的资料,英文版的越来越多。
我们并没有将这些英语翻译成汉语写在PPT上,而是直接让它们以英文形式原样出现在PPT上,并在课堂上即席口头翻译,即以双语形式教学。
教学实践的迫切需求(只有PPT没有讲义,学生上课时不便做标记和记录,不仅不方便他们做课后复习,上课时也容易走神)与学校关于双语课教材的具体条文竟在这里不谋而合。于是将手中的英文资料进一步整理成双语教材、汇编成册的念头就此萌生,并且迅速化为行动。我们将PPT中的内容,进一步整理,并将其中一些专业词汇在文中做了中文标注。这促成了《生物药品化学》双语讲义BIOLOGICS的诞生,并在2011年暑假后付印成册。
(五)举措五:改革考核方式
本门课的内容知识点中有些是反应原理之类的比较容易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而有些知识点则很琐碎,其中有些未必一定要学生牢记。因此,我把学生的考核成绩分为两部分,50分的闭卷考试分,督促学生学习、记忆,而另外50分则为平时成绩,其中40分可以以开卷考试的方式出现,这样,只要学生头脑中有某些知识的轮廓,却不甚清晰、准确时,也可以快速地找到答案,获得不错的成绩。毕竟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靠查询即能找到的知识完全不必要占用学生的大脑空间。让他们记住更有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才更有可能向创造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六)举措六:双语教材的编辑
经过两轮教学实践的检验,证明我们编辑的这本讲义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适合学生学习“生物药物学”的基本知识,并在同时强化了相应科技英语词汇的学习,对科技英语的句法、语法也有了进一步熟悉、巩固的机会。
借着这次“国际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细化,我们有机会对“生物药物学”这门课程进行更系统、更高端地建设,也有机会对“生物药物学”教材进行建设,即将原讲义进一步充实、完善,成为正式出版教材。几年前“生物药物学”教学实践正在进行中时,本文作者征求了正在上这门课的本校2009级海洋生物制药专业李天宇、陈方乾、桂庆元等几个学生的意见,他们建议将讲义中某些重复出现的生词或专业词汇,在每章列个单词表,便于查询,提高学习效率。我们采纳了这个意见。而BIOLOGICS这本双语教学用书也在我们师生集体智慧的凝集中日渐成型,如今成为了大家学习生物药物知识最方便、最开卷有益的教材、专业参考书和健康宝典。
(七)举措七:开辟自学战场
在汉释英文版教材《BIOLOGICS/生物药物》》(王春晓,钦传光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5.)出版后,学生终于可以手捧着教材,边听双语课讲述,边在教材上做着必要的注释、记录了。在2014-15、2015-16学年第1学期的两轮“生物药物学”授课实践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增加――具体体现在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上。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既能学专业知识,又能提高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生物药物学”。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紧跟教师的讲授思路走,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然而,双语的授课模式,会使课程进展略显缓慢。这时,我们又做了新的调整:选择教材中最有意思,却不甚难懂的章节,留给学生做课外阅读。为了提高阅读有效性,我们提前留好自学思考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阅读。这过程仔细想来有点像英语水平考试中的Reading comprehension。又经过两轮教学实践,发现应用这种模式,学生们在认真跟随教师的双语授课完成课堂学习后,还能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课本课外阅读,并以较高质量完成与此有关的阅读巩固题目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量和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我们教师也会依据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一次次给出他们的作业成绩,并计入平时成绩,以鼓励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
四、讨论
(一)关于双语形式授课的一些想法
1.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揣摩学生心理[8],改变教学形式。这门课程我们以双语形式教学,先英文叙述,后中文讲解。先以英语讲授时,毕竟听众是中国学生,并不能一目了然,即刻全部领会那句话的意思,难度增加了,其实这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想知道其中的意思。这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而如果采用中文,学生便认为自己反正看得懂,反而不在意听教师说什么,教学反而会显得平淡无奇、淡而无味,尤其是针对“生物药物学”这种类型的课。
2.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上过这门双语课的学生,在后面的学期再上专业英语时,跟没上过这门课的学生相比,更显出驾轻就熟的优势。
3.外文版资料中有很多药品历史、逸事等方面的知识,在课程中介绍这些,像讲故事一样,也可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
4.采用双语教学,同样的内容用英语说过,再用汉语说,学生对知识印象一定会更加深。但缺点就是教学进度会有所减缓,即在单位时间介绍的专业内容相对偏少。但由于学生学到了专业和专业英语两方面的知识,因此并没有使学习效率降低。而且我们也已采用增添课本课外阅读的方式,使学生知识量进一步增加。为使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更加完整,建议对本门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学时数。
(二)从育人着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将“教书又育人”的理念贯彻其中。在课堂上不忘培养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强意识,唤起学生们的责任心,使他们本着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精神,更努力、认真地学习目前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吴文惠,陈舜胜,刘承初,杨靖亚,许剑锋,王春晓,周培根.海洋药物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内涵[J].科技创新导报,2008,(03):219.
[2]Bhakuni,D.S.,and Rawat,D.S. Bioactive Marine Natural Product[M].Anamaya Publishers,New Delhi,India,2005.
[3]吴文惠,张朝燕,李燕,包斌.海洋生物制药本科教育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适应性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36):195.
[4]上海海洋大学.《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的高水平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规划(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规划)[Z].2011.4.
[5]张朝燕,吴文惠,王春晓,李燕,陈舜胜.海洋药物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药房,2013,24(32):3069-3071.
[6]王起振,郑新立主编.生物药品化学[M].沈阳:沈阳药科大学(内部教材),1990.
关键词:海洋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领域。1996年,中国也非常及时地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标志着我国海洋生物技术走向了新的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的需求,盐城师范学院新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为海洋开发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改革了教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中,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 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设置课程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大量吸收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压缩了理论课时,相应地增加了应用型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的比例。
我们取消了纯理论性的“海洋科学导论”,新增加了应用性的、跟盐土农业有关的课程“滩涂增养殖学”。更改了“海洋生物技术”课程中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将课时比例调整到了2:1。开设了多个个性化课程和海洋生物技术前沿科技的专题讲座,让学生能够实时的了解该专业的发展现状。
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应更新教育理念,将过去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开放式课堂教学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将单纯的传授知识发展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创造力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启发式、互动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在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授中多插入图片、动画和影音,做到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教”和“学”的统一,改善教学效果。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开拓双语教学,鼓励学生养成查阅外文文献和阅读外文原版教材的习惯,实时了解国外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做到与世界接轨。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注重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第二学位,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此外,从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向出发,改革考试形式,在试卷设计上减少客观题目的数量,加大主观性、设计型和综合性题目的比例;在考试总成绩计算方面,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通过改革考试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做到彻底领会知识的内涵,做到举一反三。
三、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海洋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活动, 需要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推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善教学实习基地,实行产学研教育的科学培养模式。
第一,完善实验课程建设,建立具有研究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构建技术平台,系统合理地安排实验课程体系,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加大自主设计型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的实验,模拟全真的操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操作环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第二,搞好校企联合,创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联合办学模式。教学实习是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从而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我校已与盐城大丰海洋生物产业科技园进行了合作,作为我校海洋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在海洋生物的生物周期内安排学生进行实习,鼓励学生将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还要注重用企业文化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另外,校外企业也可以作为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基地。我院每年暑假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研究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做到专业建设跟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使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能够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要实行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还要洞悉海洋学科的发展前沿,以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以科研方向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的理想局面,提升教学质量。另外,还要搭建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一方面,指导他们申请省级和校级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的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让学生亲身参与科研项目选题、申请、开展、结项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动性。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文献阅读、方案设计、数据处理、总结分析、论文写作等方面得到有效锻炼,为将来的就业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四、强化第二课堂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修养
海洋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将来主要是为海洋开发服务,因此,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也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加强文哲史、艺术等人文知识以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比如我院已成功举办了读书节活动、青春风采大赛、音诗画朗诵比赛、生态美环保服饰大赛、通讯报道比赛、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和活动的实施,可以锻炼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修养,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积极推进人才联合培养的办学体制,加强合作交流
遵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加强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交流,是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学院相关领导和教师曾先后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等涉海类科研院所和高校参观、学习,获取宝贵的办学经验。通过学校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我校与中国海洋大学确立了合作关系,生科院每年都会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到中国海洋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培养,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我校也有合作项目。
六、以就业为指导,掌握人才培养的方向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强化了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首先,将就业指导课或讲座以及考研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对学生积极开展择业指导、求职指导及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招聘季节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亲身参加招聘会,提前感受就业形势,端正心态,做好去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心理准备。其次,将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相结合。按照用人机构的要求来定向、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和类型结构, 或者安排专业合适的学生去企业实习,并择优录用。再次,在学院里成立就业指导中心。由专职教师负责就业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搜集并建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需求资源信息库,设置并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体系架构,为人才资源配置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外,积极利用学生资源。聘请往届成功就业和考研的学生跟在校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体会,帮助在校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 海洋生化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一、引言
海洋生化工程是以海洋生物学为基础,利用陆地生化工程体系和工程原理,将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的一门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综合性学科[1]。其作为高新技术之一,正以巨大的活力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通过对实验室研究成果大的开发、放大和工程化,进而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商品和社会服务[2,3]。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不可逆性增长,人类生活水平的不可逆性提高,陆地资源和可耕种面积的不可逆性减少,全球性陆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将日益增加,海洋生化工程将成为人类缓解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矛盾的至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九五”期间国家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和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的“海洋863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加大了对与海洋生化工程研究相关课题的支持力度[4,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十五―863”计划也对该学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由此可见,这门课程的开设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很多学者认为,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6,7]。因此,工科院校学生掌握一定的海洋生化工程基础知识,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就业能力的提高,适应新世纪、新形势和新环境对本科学生的要求等都至关重要。海洋生化工程是面对具有理工科基础的非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由于海洋生化工程包含了非常广泛的研究内容,除了涉及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两门基础课外,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生物工艺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都是该领域中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然而对非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一一列出这些课程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笔者认为,海洋生化工程既然是公选课程,面对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就应该充分考虑选修此门课程的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该围绕这个特点来进行。
二、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专业分别为材料化学、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本课程的目的是向非生物工程专业类学生介绍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他们在学习本课程后对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本课程应该以介绍性为主,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尽量展开,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海洋生化工程的方方面面,而在深度方面则不作特别的要求,毕竟他们的专业不是生物工程,而且本课程的总学时数只有32个课时。因此,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个原则,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原理为主线,以非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海洋生化工程基本知识为目的,将海洋生化工程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及最新研究进展有机地融合起来,笔者将本课程的内容分成四大部分。
(一)微藻生物技术基础。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藻的特点和分类、微藻的大规模培养和生物量采收、微藻的生物量和代谢产物及其应用以及常见的经济微藻和赤潮微藻。此部分内容对于未接触过海洋生化工程课程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然而此部分内容对他们学习后续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会以大量实图,包括主要微藻的显微图片(中国浮游植物图谱)、微藻的大规模培养设备、生物量采收的工艺流程和以色列等微藻生物技术发达国家在某些经济微藻养殖、采收等方面的示范视频短片,使学生能对微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轻松地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
本部分内容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生物功能材料等各种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由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一般都是以微量形式存在,因此如何获得足够量的活性物质一直是能否进行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初始来源大部分甚至可能全部来自低等海洋生物如藻类及其共生菌类。因此,笔者认为本部分应围绕以低等生物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培养、基因工程、DNA重组、生化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生产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讲解,并应该大量结合当今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此外,由于此部分涉及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无脊椎动物、海藻和微藻,因此,笔者讲解活性物质种类及功效时配以活性物质来源的海洋生物的相应图片。在讲解过程中,笔者发现此种方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时安排上适时调整,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力图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海洋生化工程的发展前景和动态。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
海洋生化制备技术是生化制备技术在海洋生物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原理、方法和技术与生物化学制备基本一致,因此,重点讲解内容为海洋生化制备技术与其他经典的生化分离方法不同的特点及海洋生化制备的实例。在此部分,对于传统的分离技术如过滤、离心、结晶等未进行讲解,而对生物产品分离的方法,如盐析、离子交换、等电点沉淀、亲和层析、双水相萃取和超临界萃取等进行了相应讲授,这能够充分拓展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学生的视野。并且,在讲解过程中,笔者会配以上述基本单元炒作的原理演示动作图和实验人员规范操作的视频短片。令笔者兴奋的是,课后不仅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的学生反映这些实验方法对于指导他们的课程实验和毕业实验非常有用,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感觉这部分内容很好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四)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和资源约束的不断加剧,浅海滩涂资源开发不仅已成为缓解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一项世界性的事业。我国浅海滩涂面积大、分布广、地理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讲授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以适应国际新环境。因此,本部分也是笔者的重点讲解内容,包括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模式,等等。由于荷兰、日本、挪威、英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浅海滩涂开发较为典型,因此,有很多实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以图片方式)“围海造地”、“自然保护区公园”、“海水增养殖业”和“建机场、码头和人工岛”等浅海滩涂的利用途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关于包括滩涂在内的湿地保护工作备受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重视,扬州大学、浙江大学、集美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11所大学加入此工作,相应的宣传短片不仅让学生感同身受,而且让海洋生化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一)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一些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海洋生化工程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海洋生化工程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行之有效。例如,在讲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中,很多活性物质都已经被开发成为新药,那么可以讲授过程中,侧重于这些新药的疗效和应用,让学生领略到海洋生化工程的强大功能;同时,也要注重趣味性。例如,化妆品广告中大宝SOD蜜中的“SOD”指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奶粉广告中的脑黄金“DHA”、“AA”就是指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将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大大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和颜色于一体,使知识传授和教学艺术高度结合,而且将较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海洋生物及活性物质结构等直观、动态地显示在学生的面前,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改变以往专业人才培养狭隘的“对口”观念,将学生培养成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科技型人才。而海洋生化工程公选课的开设,正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让非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具有相应的生物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很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跨学科交叉综合思维的能力。笔者对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让笔者更有信心开展下一年度的跨学科公选课。然而,在教学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例如,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课,而学生专业跨度较大,因此,每年开课前授课内容都要相应改动,而且有时候做很大变动,这就给本课程的教学增大了工作量。同时,课程内容涉及面太广,而现有国内海洋生化工程教材理论程度都较深,很难用于本课程的教学。因此,选编适合的教材对于海洋生化工程公选课的开设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然,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笔者相信通过教学实践,跨学科公选课海洋生化工程面临的困难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欧阳藩.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化工进展,2000,5:5-9.
[2]欧阳藩.21世纪中国的海洋生物技术产展望.97’中国青年学者生物技术前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北京,1-2.
[3]欧阳藩,董志峰,白新盛.发展我国医药工业的探讨.生物工程进展,1995,5(5):20-24.
[4]中国海洋学会.21世纪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展望.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5]韩晓鹏,彭海青,翟世奎.海洋科学中若干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6]管华诗.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4):12-14.
淮海工学院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主校区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学校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响应国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改革开放,1985年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创办的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世纪之交,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省盐业学校、江苏省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3年8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学校占地1956亩,校舍面积56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4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039人。下设18个二级教学单位,开办62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3个专业被评为特色专业,9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5个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海洋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硕士授权学科和农业推广、测绘工程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建有江苏省优势学科“海洋科学与技术”、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药物活性分子筛选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文化产业研究院、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等一批省级科研和产业孵化平台。
面向未来,全体淮工人正坚守“经世致用、明德至善”的育人理念,传承“严谨、求实、团结、献身”的校风,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为争取早日建成海洋特色鲜明、区域优势显著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艺术学院是淮海工学院富有特色的二级学院之一。设有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四个专业。学院遵循开放办学、兼收并蓄、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注重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基础教学扎实、专业教学规范、学生素质好的办学特色。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和总结大类培养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即学生统一按设计学进行招生,前三学期不分专业,按同一教学计划学习,第三学期末再根据个人的兴趣、条件选择所学专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艺术人才。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建有综合材料工作室、模型工作室、数字艺术工作室、动画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一批校内实践场所,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产品设计专业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构成、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通识与专识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在专业教学上,面向地方旅游城市定位,从传统产品设计向旅游产品和海洋特色产品设计转变,实行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工作室相结合制度,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入工作室,强化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现代意识强,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环境设计专业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设计艺术学、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及施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制图、工程管理与预算、设计管理与务实、建筑设计、室内陈设、室内设计、景观艺术设计、模型制作与空间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通识与专识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紧扣“服务沿海经济、注重区域文化、强调设计创新”的主题,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日常教学与毕业设计中结合本市景区规划、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以及西游记文化主题空间进行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艺术学、互动媒体设计、版面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设计等平面形态、系统、类型设计及数字媒体设计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通识与专识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立足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将本土特色文化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与毕业设计创作中,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专业紧随信息时展,积极开展新媒体视觉形态研究,拓展了专业研究方向和人才发展口径,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培养基本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好、设计能力强、专业口径宽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互动媒体设计、数字摄影、摄像基础、视听语言、动画原理、网页设计、非线性编辑、数字音频制作、视频特效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虚拟现实、影像专题创作、交互专题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艺术创新,坚持将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及现代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艺术创作,推行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接受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基本训练,能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修养,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动画、虚拟现实等现代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以及专业艺术设计机构、文化传播机构等部门,从事相关创意策划、作品制作等工作。本专业培养专业基本理论扎实、富有艺术创造力、实践操作能力强、专业口径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各省招生计划
省份
山西
广西
江西
河北
山东
湖北
江苏
计划
30
15
30
30
30
10
105
三、省外专业考试、报名
类别
省份
考试地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美术类
山西省
太原师范学院
1月12-13日
1月15日
广西区
广西师范大学
2月19日~2月20日
2月22日
江西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网报
1月26日
河北省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2月29日-3月1日
3月3日
山东
潍坊市招生办
网报
2月22日
湖北
使用联考成绩
1、校考报名时应办理手续
(1)交验本人身份证及相关省2016年普通高校美术专业考试准考证明。
(2)缴纳报名费、考试费150元。
(3)领取《淮海工学院美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
2、专业考试科目
(1)素描(8开画纸,人物默写)(满分150分)
(2)色彩(8开画纸,静物默写)(满分150分)
3、考生食宿自理,自备画具、用具。
4、考生须持报考我校的《淮海工学院美术类专业考试准考证》及《身份证》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生须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5、我校于4月15日前公布美术类校考专业测试成绩。考生可登陆淮海工学院招生信息网查看自己的成绩,网址:zsxx.hhit.edu.cn/。专业考试成绩不查卷。
四、文化考试
考生按所在省(区、市)招办公布的《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简章》及其它有关规定参加高考报名及全国(省)统一文化考试。
五、志愿填报
获得我校《美术类专业测试合格证书》(所在省专业统考成绩须合格),符合填报志愿基本条件的考生,方可报考我校。
六、录取原则
(一)合格分数线确定办法:专业分数线由我校按照不超过各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文化分数线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划定的美术类专业本科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录取办法:
1、对报考我校,文化成绩达各省美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取得我校《美术类专业测试合格证书》的考生,将根据文化统考成绩与专业校考成绩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顺序择优录取。当投档分相同时,专业分高者优先录取。
2、如果在“文化成绩达线、校考专业成绩合格”生源范围内征集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则在“文化成绩达线、该省美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合格”生源范围内征集志愿,直至完成招生计划。
3、非美术类专业校考省份,则在“文化成绩达线、该省美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合格”生源范围内,按照各省录取办法录取。
七、学费标准:6800元/生.年
八、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淮海工学院招生办公室
此次参加ETSTOPE首次考试的全国考生共有965人。考生们表示,ETSTOPE考试非常贴近实际。
据悉,考生在两个半小时的考试中,要一次完成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4部分考题。考试结束10周内,考生可收到ETS提供的成绩报告单。成绩报告单中将对考生的各部分成绩分别给出评估。考生同时可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上进行ETSTOPE职业英语专业证书查询和认证。ETSTOPE还将于2003年5月31日、9月21日、11月9日举行三次考试。
港澳台四类证书不认可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从3月中旬起,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学历学位开展认证工作。
香港、澳门、台湾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范围是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有关方面批准的正规高校获得的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学位证书,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学生在外国获得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书。
以下证书不在学历认证范围之列:在港澳台攻读的其他非正规课程和外语补习所获得的结业证书;在港澳台的访问学者、进修人员的研究经历证明;函授取得的港澳台学历、学位证书;非学术的港澳台荣誉学位证书或荣誉称号。
中国留日专科学生就职难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日就职日益艰难,专科学校毕业生就职形势更为严峻。
据日本厚生省透露,今年的专科学校的就业率平均只有54.8%,中国学生就职之路将更加艰难。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13年来在日就职的专科学校毕业的外国人只有516人,而今年就职之路将更加狭窄。从去年舂末夏初开始,日本的人才需求开始饱和,公司招人人数骤减。允许专科学校毕业生应聘的工作岗位只有去年的一半。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在京举办校友会
3月28日,英国文化协会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于在北京举办南安普敦大学校友招待会。南安普敦大学校长比尔‘维克汉姆(BillWakeham)教授主持了这次活动。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教授、中英智能交通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建平等近百名南安普敦大学的中国校友参加了此次活动。
南安普敦大学是英国最优秀的研究型的多学科综合大学之一,提供众多不同领域的课程。其中著名的课程包括工程学(拥有英国最好的工程系),海事法,海洋科学,管理和财会等。南安普敦大学的主校园紧邻南安普敦市中心,拥有完善的学习条件和设备,包括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以及庞大的计算机系统。
南安普敦大学现有约2,000名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其中约360人来自中国。许多中国学生学成后返回了中国,在商业和学术等领域担任着重要的职务并做出成绩。
中国大学专业难以满足来华留学生“胃口”
如今,中国正在日益成为留学“输入国”,但中国为国外留学生设置的专业范围相对狭窄且缺乏灵活性。
上海交通大学
力学学科形成了各具特色、实力雄厚的四个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和工程力学。此外,生物力学是力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中研究与人类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诊治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该方向属于当前国际前沿。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上海交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前身是冶金系,下设3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国家重点学科,整个学科的实力都非常强大。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其科研覆盖面宽、综合实力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培养高层次人才数量多、质量高而列居国内同类学科前茅。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学科从1987年开始就一直是国家重点学科。
创立于1943年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已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势学科,造就了一批以院士为核心的著名学科带头人,成为了我国学科门类齐全、综合研究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科研和教学基地,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优势专业主要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
电气工程学院是我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全的学院之一,历届毕业生中有近30人成为院士,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非常高,学生知识能力强,颇受企业青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品牌”学院,其能源动力学科实力强大,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拥有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4个优势专业,基本覆盖了所有能源类专业方向。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进入电力、能源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收入高。
管理学院在全国同领域非常知名,工业工程专业具备了工科的扎实基础和管理学的思维方式,颇受企业好评,出国率是同类高校中最高的。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涵盖电子信息领域几乎所有新兴工程学科在内的一个学院,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每年都备受Google等知名跨国企业的青睐。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原本属于铁道部,现划归教育部,运输在全国排第一,源于和铁路的渊源,交大可以说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和铁路联系密切的学校,全校各专业几乎都和铁路相关,所以一些原铁道部企业最认可交大,交大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会去这些企业。
交大的特色还在于和铁路的相关专业,比如电信学院的通信、信号,土建学院的桥梁、隧道,机电学院的车辆工程,运输学院的运输、交规、物流,经管学院的企管、会计等。
电信、经管很知名,每年报名人数很多。理学院也有很不错的学科。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在地铁、物流配送、人机和环境工程、智能交通技术等方面拥有不可代替的地位。上海磁悬浮列车、长江三角洲之间的子弹头列车,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代表着未来铁路交通发展的方向,而西南交大正是在这方面有着优势。
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学科和电子信息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地铁主要是依靠电力能源运行,因此许多电气学院的学生被聘请到各地铁运营大市。电气学院的磁悬浮列车与悬浮技术研究所等重点研究所和实验室可是几块金字招牌,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国内第一,世界领先。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是我国高校最早成立土木工程系的,现在的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国家级特色学科土木工程等优势专业,结合西南地形复杂的特点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学院,下设飞机系、人机与环境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4个系所,支撑起了北航的学术高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主要是和飞机、航天材料打交道,拥有大量省部委材料学重点实验室,如民航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不仅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等民用行业,就业范围非常广阔。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名动力系,拥有一批获得国内同行业公认的高级学术带头人作为学院的师资主体。
宇航学院堪称航天人才的摇篮,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三个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都是以“平台课方向课”的模式构建,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
计算机学院是一个特别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展现自己才华的地方,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设计是南京航天大学最著名的专业,也是历年学校招聘会上最受瞩目的热门专业,建有我国直升机技术研究方向唯一的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内唯一专门从事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航空重点实验室以及CAD中心、结构振动两个部门开放实验室。
飞行员专业是这个学校最牛的专业,学校与多家航空公司联合,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方式,共有“31”和“22”两种招生模式,采取国内国外两部教学,如“31”就是学员前三年在国内校本部进行飞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学年派送到国外飞行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飞行训练,并取得中国民航总局认可的符合多发仪表等级要求的国外商业飞行员驾驶执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且前景很好,拥有航空电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技术工程中心,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也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最具海洋特色的学院,包括国家级重点学科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其中海洋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15个基地之一。
生物科学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系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生物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也设在本系。
军事海洋学是海洋学与军事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以军事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海洋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研究如何利用海洋要素的变化规律为军事作战服务。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的水产、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也是很具有优势的,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等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可谓久负盛名,实力非凡,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海事组织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设立世界海事大学大连分校。
如果说航海学的是开船,那么轮机学习的就是如何修船了。轮机管理(轮机工程)专业现设有轮机管理和船机修造两个专业方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由于这个专业自身的特点――工程部件精确度要求较高,所以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也是格外高。
法学院是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单位,其中海商法专业在国内同类法律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大连海事大学进校要求分数最高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法学基础,而且还要求熟悉海运及相关业务,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海事管理学科主要培养的是负责水上安全运输监督管理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一般进入海事局、海上监察、港口监察等单位工作,是海上运输的第一道防线。
海上物流专业是解决港口运输、海洋运输的各种问题的学科,备受欢迎。
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是长安大学最好的学院,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学科最齐全、专业配套规模最大的公路交通学院。公路学院公路建设学科与技术学科均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院还是全国交通系统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和公路交通高新技术培训基地。
汽车学院也是长安大学很牛的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权威学科点之一,只有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可与之一争高下。学院有自己唯一的汽车高速实验环道和综合测试场,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实验机会,让学生在赏车、鉴车、试车的乐趣中发现和学习。
资源学院、建筑学院、工程机械学院等都是在公路交通这一大学科的基础上不断细化而建立起来的,从地质勘探到建筑开发,与公路交通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强势专业学科作支持。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当前,就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海洋产业投资的模式研究上,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海洋和海岸利用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海洋产业投资的模式,其中代表性的有SorensenandMaCreary(1990)、Vallenga(1991)、Pi-do(1992)以及Chua(1993)。AdablatroVal-lenga提出了关于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综合管理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模型。波兰著名海洋生态学专家斯蒂芬•伊格纳尔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对策。国内学者则较深入地研究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问题。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张德贤等人(2000)修正了Vallenga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提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是社会发展、海洋经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可持续能力五个维度对海洋的可持续进行界定[1];金建君等(2001)根据辽宁海岸带的特点,建立一个分三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韩增林等(2003)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树状的层次结构设置[3];②评价方法与应用:现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等。如李夫星(2013)采用了德尔菲法对环渤海沿海地区津冀鲁辽四省市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进行了定量评价[4];刘明等(2008)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1个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5];方景清(2009)等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集成测算[6];黄萍等(2008)采用熵值法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7];冯晓波等(2006)、邵桂兰等(2011)、何显锦等(2013)分别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8~10],对11个沿海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白福臣(2009)、方欣等(2012)分别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1个沿海地区、浙江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11,12];狄乾斌等(2012)基于社会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3个模块,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13]。以上研究侧重于全国、区域及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尚缺乏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为系统的评价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因子分析法较难获取指标样本容量和指标量化数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权重时,有较大主观性,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熵值法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强,且对数据序列变化的敏感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权重计算结果违背实际判断。鉴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将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通过集成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全面、系统地评价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及发展为目标,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为途径,逐步实现一条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即:为了满足当代及后代人对海洋产品的需求,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手段,选择适当的海洋开发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在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正确保护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某时间段内,其中的任意前一时间点上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后一发展水平。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来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海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主观条件、内在动力,即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包含以上主观因素。因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海洋系统内部各要素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互动反馈,获得的支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能力。
2.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的分析,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海洋系统,具体包括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海洋科技等子系统,在对其能力评价指标选取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子系统因素。本文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参考《2014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14~21],并根据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包括经济发展(A1)、社会民生(A2)、资源支撑(A3)、环境状况(A4)、科技创新(A5)5个子系统,以及14个准则层和35个指标层(见表1)。
2.2.1经济发展系统指环渤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人力、技术以及资本等经济发展要素,通过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配置,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发展质量、产业发展四大方面来刻画海洋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面选取了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结构优化方面选取了三产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两个指标,发展质量方面选取了海洋劳动生产率、海洋经济密度两个指标,产业发展方面选取了主要海洋产业的实物量指标,包括海水产品产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滨海国内旅游人数。海洋经济规模的扩大、结构的优化、发展质量的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推动力。
2.2.2社会民生系统反映海洋对于环渤海地区社会民生改善的贡献程度,本研究从就业拉动、收入分配、生活质量三方面刻画。就业拉动方面选取了环渤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收入分配方面选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城乡收入比,生活质量方面选取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渔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随着沿海地区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强,就业拉动力得到增强、收入分配得到优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海洋在改善沿海地区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从而保证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3资源支撑系统指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对沿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起基础性支撑作用。本研究从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三方面刻画。空间资源方面选取了人均湿地面积、海水养殖面积、盐田总面积,生物资源方面选取了海水养殖及捕捞量、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矿产资源方面选取了海洋油气产量、海滨砂矿开采量。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作用。
2.2.4环境状况系统指环渤海地区海洋环境压力,以及各级政府及社会有关各界拥有的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从而使海洋环境恢复到一定目标的能力。本研究从环境压力、环境治理两方面刻画。环境压力方面选取了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风暴潮直接经济损失、工业废水直接人海排放量,环境治理方面选取了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污染治理当年竣工项目数。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5科技创新系统指环渤海地区利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海洋环境保护能力等,以此服务于海洋经济更高效的发展。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直接体现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本研究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两方面刻画。科技投入方面选取了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万名涉海就业人员中海洋科技人员数、海洋科研机构数量,科技产出方面选取了海洋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投入成果应用与科技服务合计占科研课题总数比重。海洋科技始终影响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并渗透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从而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研究方法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综合发展指数(CISD,ComprehensiveIndexof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构建此指数来定量评价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各指标的特征,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计算。
4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4.1指标赋值及无量纲化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及权威性,本文选取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数据构建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类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海域使用管理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等。
4.2指标权重确定考虑到渤海海洋经济系统的多目标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的通用性和稳定性,为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指标权重体系,本文选取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法)、熵值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23~27],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综合确定权重,然后运用简均法进行综合集成,权重结果见表3。由表3结果知,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状态、科技创新5个子系统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依次为26.1%、13.3%、27.4%、15.1%、18.1%。
4.3测算结果及分析根据公式(1),以及上文确定的指标标准化值及权重,计算得到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和各子系统指数值(见表4),参照表1中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等级标准,得到渤海海洋经济整体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级(见表5)。下文从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水平、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3.1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由测算结果知,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见图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其中,2007—2009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总体效果为不可持续,2010年为弱可持续,2011年为中度可持续,2012年为强可持续。值得注意的是,2008—2009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度较缓慢,主要是因为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海洋经济发展趋缓。随着2009年“蓝色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2010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增速快速回升,2011年之后在世界经济形势衰退和国民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下,指数增速持续回落。
4.3.2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2007—2012年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包括经济发展子、社会民生、资源支撑、环境状况、科技创新5个子系统,根据5个子系统的指数值变化趋势(见图1),可知:(1)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子指数值从0.13持续平稳上升至1.35,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7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08年的弱可持续,再由2009年的弱可持续过渡到2010年的中度可持续,2011—2012年指数值均超过了强可持续发展等级0.75的临界值。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逐步向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型提高阶段发展,从经济规模看,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8787.8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7925.1亿元,且占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由34.3%增长到35.8%;从产业结构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发展质量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劳动生产率实现稳定增长;从海洋产业发展看,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2)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上呈较快上升趋势(2008年除外),科技创新子指数值先降后升,2008年为波谷点,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2007—2008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09年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再过渡到2010年的中度可持续,2011—2012年指数值均超过了强可持续发展等级0.75的临界值。海洋科技创新是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力量。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科研投入与产出均呈增长态势,且科技产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贡献大于海洋科技投入,且海洋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3)环境状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环境状态子指数值从0.08持续平稳上升至0.53,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由也由2007—2009年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2010—2011年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再过渡到2012年的中度可持续状态。2012年,渤海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已降低至约47%,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3倍,达到1.8万平方千米,约占渤海总面积的23%。尽管面临着海水环境质量恶化、风暴潮经济损失等严峻的环境压力,环渤海地区也在加快对海洋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沿海城市污水处理率、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在逐年提高,其中,2007—2012年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年均增速达24%。(4)资源支撑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资源支撑子指数值从0.04持续上升至0.48,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也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由表3中的结果知,渤海海洋资源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的贡献最大,所有子系统中,资源支撑权重最大,为27.4%,虽然资源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却不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状况。其中,传统的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的开发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的开发处于快速增长。渤海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偏弱,反映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在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承载力在减弱,这与环渤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海洋资源无序掠夺性的开发是分不开的。(5)社会民生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社会民生子指数值从0.06持续上升至0.32,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也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反映了海洋对沿海地区就业拉动、收入分配、生活质量等社会民生改善方面的贡献突出。其中,环渤海地区涉海就业人员数量逐年递增,2012年涉海就业人员数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环渤海地区渔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达到1.3万元,年均增速为8.1%。
5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状态、资源支撑、社会民生五大方面建立了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并运用CISD线性组合模型构建了可持续综合发展指数,对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及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测算结果显示,2007—2012年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快速上升至强可持续;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快速波折上升至强可持续;环境状态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稳步上升至中度可持续;资源支撑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缓慢上升至弱可持续;社会民生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由不可持续缓慢上升至弱可持续。综上所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而环境、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偏弱。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科技各子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提升路径和政策支持的切入点:
5.1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强化海洋科技发展是提升渤海海洋经济科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科学知识的创新和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依托,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高新技术的发展。当前渤海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其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环渤海地区应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形成新兴海洋产业,提高海洋技术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渤海海洋创新投入体系;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洋技术跨越,全面提升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集聚创新要素,加强海洋科技园区建设;健全高等院校的海洋专业,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海洋科技创新人才。
5.2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健全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当前,由于近年来盲目开发和环境污染,渤海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环境负荷已处于过载状态,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渤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由损害为主向恢复保护为主转变,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环渤海地区应建立污染防治与管理的法规体系,对渤海的综合管理、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有偿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使渤海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海洋环境统一监督管理,使各沿海省市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成为环渤海环境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域环境监测网共同组成从流域到海洋的有效的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对海洋灾害实时评估监测与灾后快速反应,有效地减轻和控制海洋灾害。
5.3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当前,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海洋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摆脱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部分资源过度开发,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将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从外延式开发为主向内涵式开发与恢复为主转变,对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应制定统一协调的海洋开发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法规;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综合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应与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建设良性循环的资源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系统。
【关键词】IT专业 工程训练 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
Research on the way of the IT specialty of the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aunch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Xie Shiyi Peng Xiaohong Zou Ajin Zhang Xiaohu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wrier has made a main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the practicing way of the IT specialty of the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aunch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established the three-leve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IT specialty engineering practice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ith the specialty background, which has a good leading function for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he application-typ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ith 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to obtain employ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Theory specialty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pplication-type person with ability
1.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的必要性。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社会对IT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1],IT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学会信息检索和信息查询,而且更要学会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信息通常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并且通过载体进行传输和移植,因此IT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工程”的概念,在工程训练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实践和方法[2][3]。
1.1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但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还是工程和与工程有关的活动,如: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教育是一个树人工程,发展卫星是一个航天工程,发展IT是一个信息工程。工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2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教学改革的需要。由于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改革滞后,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没有意识到工程训练的重要性等现象,以至于造成很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不合理,连最基本的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训练等与“工程”有关的课程都没有开设,完全脱离和违背了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1.3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高校不断扩大校舍规模和招生规模,新引进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士,他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如果不首先进行工程训练的学习和提高,不但科研水平上不去,而且在走上讲台讲授课程的时候,也只能是内容空泛和理论脱离实际[4]。
1.4 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事关其今后就业和发展。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参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工程训练、科研项目开发,其工程实践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生毕业后缺乏实战经验,学生能力和社会需求脱轨,以至于造成学生就业没有信心,学校信誉逐渐下降。
总之,应用型为主的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特点正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不同的学科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特点,构建以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强化工程训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和出色的高度专业化技能人才。
2.IT专业开展工程训练的思路和方法。IT专业虽然都是理工科专业,但它的专业性质和专业内容与机电、航空、航天、船舶、轮机等专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IT专业的工程训练方法不能简单照搬传统意义上的工程训练方法,而是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设计和实践。
2.1 加强与IT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深入交流和合作,紧跟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条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教学资源。
2.2 按照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化建设目标为要求,优化各相关专业实验室资源,努力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最大化。
2.3 在保证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课程实验正常进行的条件下,积极探索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端,按工程认知训练、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系统训练三个层次构建以独立实验实训课程群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工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
2.4 改革工程实践训练教学手段,开创“多元化”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通过开设个人技能强化实习、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外创新性和创业性实践等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2.5 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加大力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实验人员的同时,强化在职人员进修提高,培养一支爱岗敬业,有较强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教师队伍。
2.6 积极探索建设科学的实践技能综合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实验考核方法,推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3.IT专业进行工程训练的教学体系建设。结合IT类专业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
3.1 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各自长处,积极探索以实验课程化教学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互为有机配合,各类实验室资源互补与共享,验证性实验精炼有效,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不拘一格,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保证实验教学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3.2 建立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探索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建立工程训练实训网站,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仪器设备等资源全部上网,实行对外开放、预约、登记与指导的管理制度。
3.3 改革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加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专业课教学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着眼点放在工业、工程一线先进的实用技术和工艺上,放在解放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上,精选理论内容,强化应用知识。专业课教师要根据工程技术可预测的发展情况,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引进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的讲授。通过生动、具体的工程实例讲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4 处理实际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分析,进行综合判断,得到较优化的教学方案。因此专业课教学必须增加综合性训练,除课程设计外,还应大量增加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作业训练,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3.5 按照如图1所示的工程认知训练、工程基础训练、工程系统训练三个层次,科学规划和分步建设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实训课程群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工程实践训练教学体系。
3.6 工程训练要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方式(如表1所示)。
①工程认知训练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焊接、装配、调试、修理、制版等,计算机组装、调试、维护,常用软件安装及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
②工程基础训练是在工程认知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工程基础训练主要包括:电工与电子系统实习、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训练、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训练、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
③工程系统训练是在工程基础训练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具体研发环境进行工程系统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系统训练主要包括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与开发、课外科技活动和比赛等方面。它可以为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学校的各种竞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实验研究。
4.IT专业进行工程训练的特色。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从工程的角度制定加强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内工程基础训练、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创新基地项目开发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4.1 根据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核心修改信息技术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和学科体系结构,构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行业应用、前沿探索等不同的工程实践模块。
4.2 根据专业设置和学科交叉,分别建立起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主的大类工程训练专业实验平台,同时建立起以企业环境相适应、以项目开发和前沿研究为主的科研实验平台。如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专业,建立跨学科的海洋遥感实验平台。
4.3 针对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的特点,进行CAD/CAM设计、PLC控制设计、DSP应用设计、ARM应用设计、基站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设计等创新实践项目的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4 通过对现有人员、条件等资源的整合,加强工程训练条件建设,规范工程训练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努力把中心建成高水平、高效益、高质量、管理规范、辐射能力强、覆盖面宽的开放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5 使学生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研究性学习”。
5.结束语。对IT专业的学生进行工程训练主要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目前广泛采用的以“项目”为中心或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得到学生的欢迎。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项目开发来掌握所学知识,然后再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开发复杂项目的目的,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润成.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0
2 张光斗,王冀生.中国高等工程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麦康森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说,人只有勤快才能做出点事情,绝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他看来,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何况自己的工作能够为国家创造不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麦康森的科研成果创造出的直接产值已经超过40亿元。
1958年出生的他,幸运地赶上了恢复高考,1978年考上了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他到湛江水产学院任教。湛江海岸线较长,水产养殖企业很多,这为麦康森水产养殖及饲料开发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外在条件。
麦康森说:“养殖有三要素:水、种苗和饲料。其中饲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从现代养殖业发展史来看,没有大规模的饲料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大规模养殖。那时国内的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尤其是水生动物营养的研究,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相当大,我们必须向国外学习。”
1990年,麦康森远渡重洋,到爱尔兰国立大学攻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博士。学习过程中,他不仅在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研究领域走到了前沿,而且在鲍鱼的比较营养学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回国后,麦康森选择了回母校――中国海洋大学工作,长期从事水生生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2001年,他作为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学者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随后他辞去了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等行政职务,一心扑到了科研上,主持制定了农业行业标准-鲍鱼配合饲料(20002242),共主持承担包括“863”、“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大会,被国际鲍鱼学会授予青年科学家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要生产无公害水产品近年来,麦康森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品种高效饲料的开发和研究,多年的研究工作使他深切感受到中国水产业存在养殖方式落后、水产品质量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去年欧盟一纸禁令,国内水产品药残、品质差的痼疾暴露无遗。因此麦康森提出:国家应该在水产品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方面给予支持、示范和引导,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品种、分地域逐步使用优质的饲料,采用新的养殖模式。
麦康森说:“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一套完备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作为法律来执行的话,那么将会引导养殖者改变现有的养殖模式,引导经营者按国际标准办事,遵守有关条例,根据卫生安全标准引导市场。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们可以根据大城市推行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模式来运做,可以先从某些品种或某些地域开始着手做起,将其推广开来。最终引导所有养殖者按照这套标准来生产和经营,否则你就无法占领市场。同时,这样做还可以推动对环境的保护,增强环保意识。”
麦康森说:“另一个和水产食品安全有关的关键环节,就是水产饲料问题。饲料本身是养殖对象的食品。如果没有饲料的安全就谈不上水产品的安全。无公害水产品要求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最后的认证都要符合无公害的标准,那么饲料的品质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2000多万吨的水产养殖产品。需要大量的饲料,但我国目前饲料工业所提供的饲料仅能供给几百万吨养殖对象食用,所以我们养殖的水产品要靠浪费大量的农副产品来提供食物,是靠耗费大量的资源养出来的。这种养殖模式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大量残留饲料的流失对我们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的,甚至很多的饲料残料已成为病原传播的途径,所以我们应尽早结束目前的这种养殖模式。
欧洲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从法律角度要求使用无公害饲料,而在我国至今推行无公害饲料仍较困难,但我们可以开始分品种、分地域,分步骤实施使用优质的饲料和引用新的养殖模式,这是逐步改变养殖观念的一种办法”。
麦康森围绕”无公害渔用饲料生产”这个核心,根据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水产饲料的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我国渔用饲料的生产实际,分析渔用饲料的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结合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优质水产饲料生产实践技术指导,提出了我国水产饲料生产质量和有害物质控制良好操作规范及有关饲料成分与污染物分析方法,使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与渔用饲料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年轻科技人才不能拔苗助长
谁业务冒尖,就给谁挂上一个“长”字,这到底是“得”大还是“失”大?一些人大代表批评时下颇有愈演愈烈趋势的拔苗助长现象,呼吁正确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解放人才。
过去的10年里,科技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这些45岁以下的科技捐英正担负着很多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家重大项目评审专家的重要职责。麦康森对一些人才使用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表示忧虑,他说:“现在,一些年轻人业务上稍微出点头,马上就给他带个‘长’字,这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一些好苗子,有了‘长’字,整天忙于琐碎的事务,哪有时间搞研究?”“搞研究的人不能太早离开实验室。如果让现在业务上的尖子都去当官,势必加剧我国人才短缺的状况。”曾经担任过4年行政职务的他,对行政事务和研究工作的冲突深有体会,他说:“当上官后,虽不是把时间100%地被挤掉,但会把你的时间分得支离破碎。搞科研,需要的是整块的时间。”
一些年轻科技人员出国之后,业务上的进步要比在国内工作时快得多。这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在国外能够潜心搞研究。麦康森提出.人才需要正确培养,正确使用。作为年轻的科学家,他呼吁社会解放人才。他说:“业务上好的人,不一定适合行政工作,要因人而宜,不能让有希望攀上科学高峰的人半途而废。”
重视海洋技术开发
为什么鲍鱼会这么贵,“当有人问及这一问题时,麦康森这位国际著名的鲍鱼专家显然早已思考过这一问题,从1990年开始,麦康森就一直坚持在做鲍鱼营养问题研究,十几年来不曾间断过。他说:“如果仅仅是因为物以稀为贵,那物稀的东西多着呢!为什么鲍鱼这么贵?海参也不好吃,为什么也那么贵,我不知道!中国人啊,有很多奇怪的事情。”他认为,今天世界上盛行吃鲍鱼,并且把鲍鱼的价格推得如此之高,都缘于中国的饮食文化。他说,“在英国,一只鲍鱼就是一英镑,在法国是十个法郎。美国人原来根本就不吃鲍鱼,是日本和中国到旧金山的移民把鲍鱼的价格抬了起来,随着华人移民在世界各地的增多,现在全世界都在吃鲍鱼。”
尽管作为一位鲍鱼研究专家。麦康森对鲍鱼的价格之高不以为然,但他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有很深刻的认识。
麦康森曾经给大家讲述过自己的一次经历,颇发人深思。1994年,在夏威夷海滨,夏威夷大学一位教授对这位时年36岁的中国学者说,“麦先生,我们把海岸保护好,你们把海岸破坏掉,目的都是一样的,赚钱,但我赚的要比你赚的多得多。”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属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300万平方公里。中国沿海地区以13%国土,承担了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水产品在动物蛋白质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五分之一,海洋已经成为人类蛋白质供应的重要来源。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蓝色农业”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成为一些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