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5:3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在正常的运行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的防御能力。在受到来自外界的恶意攻击时,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技术能够进行除了被动防御意外的主动防御。计算机防御中的主动防御是利用计算机检测技术对计算机进行扫描,找出计算机的安全漏洞,对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分析,出现安全漏洞的部分可能是数据库、服务器和交换机等部分。将检测中获得各种参数喜爱那个系统的管理员提供,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提高提供数据上的支撑。
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检测,根据检测技术的执行主体进行划分可分为主机和网络两种。一般通过计算机的远程安全扫描技术、防火墙的扫描技术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扫描,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进行实时的监控。
2计算机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计算机进行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的基础,在计算机的主动防御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进行扫描,对计算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扫描。将扫描中获得的各种参数反馈给系统的管理员,管理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可能存在的漏洞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计算机的运行中进行实时的监控,将运行中的风险站点对管理员进行提示,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计算机网络安全扫描技术能够对计算机存在的漏洞及时的发现,及时的处理,保障了计算机的系统安全。
2.1计算机网络远程扫描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在外界恶意攻击下的防御能力和反击能力大大提高。但是计算机网络远程扫描技术在应用中也一度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弊病,黑客进行黑客活动是常常使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扫描技术对入侵电脑进行远程的扫描,发现其系统存在的漏洞,针对这些漏洞对目标主机实施入侵。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机网络远程扫描技术对实现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也有着其特殊的意义,管理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扫描技术对计算机进行扫描,及时的发现计算机中存在的漏洞并予以修复。
2.2合理配置系统的防火墙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目标的实现是通过防火墙系统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的。计算机防火墙系统的合理配置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配置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由于计算机防火墙的配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进行配置是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相关的从业人员在进行配置时因为防火墙的复杂性,常常会在配置上出现一些微小的错误,这些需哦唔的产生极可能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隐患。计算机的防火墙系统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出现运行的异常时,防火系统安全扫描系统会对计算机进行扫描,判定其运行环境是否符合。
2.3系统安全扫描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技术的建设时,计算机系统安全扫描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计算机系统安全扫描中将目标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将检测后的参数发送给系统的管理员,管理员通过对相关参数的分析,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修改。系统的安全扫描技术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3网络安全实时监控技术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监测技术对计算机的防护离不开对计算机运行的实时监控。计算机的实时监控技术是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对计算机进行网络流量的监控,在实时的监控中能够对计算机所受到的恶意攻击进行及时的处理,将有攻击企图的是举报进行过滤。在计算机网络的实时监控中将计算机的网卡设置成为广播的状态,在次状态下进行数据包的监控和分析。将可疑操作的特征码放入到计算机网络入侵特征库中进行比对,及时的发现入侵行为。
4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测技术的现实意义
4.1对防火墙安全构架的补充
在时代的发展中,计算机的防火墙系统不足以承担起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的重任。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测技术是对防火墙系统的补充,二者协同作用,共同完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在计算机的安全维护中,一旦恶意攻击活动避开了防火墙的监控,可能会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等软硬件造成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测技术在计算机的运行中国能够及时的发现计算机的网络弱点,并对这些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二者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实现有效的网络安全评估体系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为网络安全的评估机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一些公司和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网络的建设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对简称的内部网络监测系统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提交给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对建成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整改。
5结语
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之中,进入数字时代的人们利用计算机完成各项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时,相关的从业人员一定要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利用计算机网络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测功能,发挥防火墙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的协同作用,将计算机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相信通过相关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叶忠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科学出版社,2003.
[2]龙冬阳.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余建斌.黑客的攻击手段及用户对策[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随着该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将其总课时定在48~64学时,而其中的实验课时定在12~16课时。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程与其他实验课程不同,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对原理的理解非常重要。如何为学生们上好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程,成为许多高等院校教师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在网络工程专业中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网络工程专业中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是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编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导课程,在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同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也是上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前导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摒弃大而全的指导思想,重点在于引导学习者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中体系结构思想,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2)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程应协调与相应原理课程的衔接,在内容和模式上辅助学习者加深对网络原理的认知和理解。当前,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主要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式,如果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同样在内容与模式上与原理课程相对应,实验课程的设置紧跟原理课程需求,不仅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抽象感,还可以使原理课程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也是网络工程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的基础。通过对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关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建立宽口径、分层次、突出前沿的实验教学体系思路,将实验类型设置成基础验证型实验、配置操作型实验、编程设计型实验、综合提高型实验四大类,详见表1。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做到面面俱到是一件艰难的任务,即使采用网络仿真模拟器的形式来增加学生课后练习的时间,也很难保证达到所要求的实验效果。因此首先应明确,无论是原理课程,还是实验课程,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都属于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一般开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期,或者第三学年的第五学期。它为后续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网络工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等)打下坚实基础。仔细分析表1不难发现,第一大类基础验证型实验中,部分实验内容可以放在网络操作系统实验课程中;第二大类配置操作型实验中,部分实验内容可以放在网络工程技术实验课程中;第三大类编程设计型实验,部分实验内容可以放在网络编程技术课程中。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第四学年专门开设了一门综合实训课程,表1中的第四大类实验更是可以放在网络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中进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以及网络协议工作原理等。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设置,首先应明确该门课程在整个网络工程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其次,应结合该门课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以达到通过实验辅助理论教学,提高学习者动手能力的目的。
2“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与实验课程的结合
目前,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普遍采用两种教学模式:“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即基于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混合层次结构,由底层(物理层)向高层(应用层),或者由高层(应用层)向底层(物理层)展开讲解。两种教学模式各有特点。“自底向上”教学模式一般采用Tanenbaum编著的教材《ComputerNetworks(4thEdition)》是计算机网络的经典教材之一,属于典型的“自底向上”教学组织形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通信原理,注重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实现技术,注重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内容包含较为全面。因此,在此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从底层的基础实验作为起点较为符合原理课程的需求。“自底向下”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基础理论要求较高,强调通信原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尚未学习过,或者刚刚开始学习通信原理课程,在对底层基础技术细节理解中感觉难度较大,实验验证的难度也较大。因此,第一次实验内容建议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为主,例如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网线进行电脑间的连接。实验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目的。第二次实验开始于原理课程讲解数据链路层的知识,重点在于理解数据帧的概念以及了解网络中间设备的知识。建议实验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的中间设备以及数据帧的概念为主,例如采用多台电脑通过网线接入集线器或交换机,进行交换机配置。使学生了解到数据帧既可以在总线结构的网络上进行总线广播,使总线上所有的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数据帧;也可以通过网络中间设备进行转发,使互连的多台电脑可以接收到数据帧。当原理课程进入到网络层知识的讲解时,协议分析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第三次实验内容建议以使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包捕获、流量监控、IP报头分析为主,直观地将复杂与抽象的网络协议展现在学生面前,强调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性,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当“自底向上”的原理课程讲解到网络传输层时,原理课程重点在于介绍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各自特点,因此,第四次实验设置建议使用协议分析器捕获HTTP协议,分析其中的TCP三次握手的连接过程的,以及四次握手的关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TCP协议与UDP协议二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计算机网络的最后一层是应用层,建议第五次实验内容重点分析应用层的协议,例如通过Socket的基本知识与某种高级语言结合,去实现某个经常使用的应用软件或命令,比如实现Ping命令。鼓励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如何用程序实现Ping命令的运行过程,尤其是实现Ping请求与应答报文,进一步加深理解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上述每一层的实验内容设置,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底层开始,逐步向上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工作原理,使实验课程和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达到良好契合。
3“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与实验课的结合
“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上来看,内容组织形式正好相反,从网络的体系结构概述开始,依次到网络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较为经典的教材是Kurose&Ross编著的《ComputerNetworking:ATop-DownApproach(5thEdition)》,属于典型的“自顶向下”教学组织形式。“自顶向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应用,以Internet为对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内容重点突出。实验内容的设置以结合Internet应用为主,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本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论知识学习服务的指导思想,笔者所在学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在采用“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前提下,第一次实验内容的设置通常是利用某种高级语言,结合Socket函数,设计大多数学生在Internet应用中曾经用过的应用软件。例如用于文件处理的FTP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实验题目看似较难,但对于已经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通常已经学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只需在实验课上稍微补充一些Socket函数的知识,并且不需要复杂的网络底层知识,在简单的硬件设备(例如PC)上,就可以实现该实验。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并且该网络应用与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应用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通过第一次实验,学生对网络应用层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初步理解,例如学生们在设计FTP客户端程序时,注意到FTP服务器使用熟知端口来提供服务,而客户端使用临时端口来发送请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仔细设计不同的端口号。同时,对应用层的其他协议也能很好地掌握,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甚至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设计其他协议的客户端,如HTTP、POP3等。随着原理课程的逐步深入,同第二节中“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一样,每一层设计一个实验内容,紧随原理课程的进度与要求。实验内容的设置遵循3个原则:①实验不求多而全,但要力求使每个实验有代表性和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或能触类旁通,促进学生思考;②每个实验都紧紧围绕原理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争取做到边讲解边做实验验证;③实验项目的设计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
4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271-02
1 概述
教学定位:计算机网络定位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掌握基本的网络管理和计算机系统安全设置方法,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等各种网络应用及开发能力。
课程实施方案总体设计思想,学校的层次不同,学生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应有不同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实施方案,例如:按学科划分、按课程内容划分等。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实施方案设计方法,可以初步分成如下两大类:
1)以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网络模拟与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的功能、组成及基本原理,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网络应用开发等。
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重点高校的理工类学生,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水平,初步培养简单的网络应用开发能力。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讲解为主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硬件基本功能、简单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简单配置,网络服务的应用,Internet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等方面。
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重点高校文科类学生、一般院校理工类学生、文科类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特别是互联网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最常用的内容组织方式是采用基于OSI七层模型的方式分层讲解。从内容的性质和认知顺序看,将知识单元组织成不同的知识模块,知识模块又可以分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网络协议三个认知层次,从而为课程内容简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实验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实践教学除了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验证外,还将选择大量实际中有可能遇到问题,特别是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1实验内容基本要求
对于课程内容的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安排相应的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中的实验设计,对应的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
3.2实验项目设计
实验名称:简洁明了的反映实验的核心内容
实验目的:实验预期达到的目标。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会等词汇分条描述,也可用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等用词对目的进行强调。
实验类型:分为验证型、综合型、探究型三种类型
实验内容:实验的具体内容,分条描述
实验条件: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环境
实验分析:给出设计该实验的出发点,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实验难点分析等。
实验步骤:操作步骤和程序关键代码
实验拓展:在本实验的基础上的应用能力拓展,给出一个或几个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和迁移能力。
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形式可分为单人实验、小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3.3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分成3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实验项目,在项目设计和选取上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结合理论教学,实验项目应该能够反映和验证课程所讲授的主要知识点,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从原理到应用的知识迁移。
摘 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并对教学内容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校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 [1]。
1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TCP/IP网络协议[2-3],理论知识多,且内容抽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协议与原理极为枯燥乏味,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实验学时数比较少,缺乏全面的实践培训。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不好组织。因此很多学校或专业开设的实验内容比较片面[4-5]。
近些年来有许多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体系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校把它列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还是普遍存在着很多缺陷:(1)实践教学对象:学生的相关知识较薄弱,且程度参差不齐。(2)实践教学目标:以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以研究与开发为辅,学生后劲不足。(3)实践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培训,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具有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必然导致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4)实践教
学模式: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仍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看演示或参观已经建好的网络环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体现了老师以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热情很难激发,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5)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为主,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实验内容也受到限制。所以,作为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和锻炼他们的网络工程能力。因此,要想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并制定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6-7]。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 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积极进行体系结构的建设。针对各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在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上和组织形式上采取多层次的体系结构。使其具有初级技能训练、中级技能训练和高级技能训练,不仅可以和理论教学互相良好动态循环,还可以进行探索性实践;能进行“开放型”实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自由练习相关的实验项目,巩固先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
2) 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①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②多种教学手段交叉使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化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室主动进行实验学习、在实验室以外也能自主学习。③进一步优化考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实践前积极思考、实践中积极参与、实践后积极思考。
3) 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①编写适合层次教学的设计指导书。②提供各种教学资源的教学网站。③为所有参与网络课程实践的学生提供账号和主页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该空间中进行网络实验要求的除网络硬件外的大多数课程实验。④积极进行“开放型”实验探索[8]。
3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3.1 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条件,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7个实验内容。实验一:进行网线制作和组网实验。要求掌握有关网络的最基本的原理。实验二:交换机划分VLAN(虚拟局域网)。要求掌握交换机基本命令和虚拟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实验三:Windows Server网络基础。要求掌握系统的安装、配置,以及日常应用。实验四: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要求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五: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用来理解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六:网络数据包的截取和分析。用来掌握交换机的端口镜像技术及网络嗅探技术。实验七:网络安全实验。掌握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性的配置及防火墙的基本设置。
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可以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脱节,使许多学生通过实验去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技能而不是感觉这些原理特别枯燥、难学,继而失去了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9]。
3.2 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开放性实践内容的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课时的限制,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及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需要,所以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给有兴趣学习的学生开展课外“开放型”实验教学,从而延伸课程实验的载体。从实验题目的选取、实验环境建设、流程管理到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要进行研究和创新。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将来工作的能力,以及提高实验环境的配置,可以将实践内容进行扩展,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实验。组织了划层次的实验内容。其中,初级实验有:交换机基本配置;交换机划分VLAN实验;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应用层协议分析;路由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中级实验有:交换机堆叠;使用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动态路由的配置;单区域OSPF基本配置;生成树配置;PPP认证。高级实验有:交换机链路聚合;交换机端口与MAC绑定;NAT地址转换的配置;多区域OSPF配置;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的通讯以及文件备份。第二部分针对网络协议分析工具也称之为网络封包分析软件或者称为嗅探器,是一种基于被动侦听原理的网络分析方式。使用这种技术方式,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的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目前常用的协议分析软件有Sniffer pro,Wireshark,OmniPeek等几种。让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工具,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课本里所讲述的TCP/IP(Trans- 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联协议)的参考模型的四个层次(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每一层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关工作原理。这部分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可以使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实验的内容,也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更上一步的学习平台。
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为此,加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对于开放性实验,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选题或自选题,鼓励学生在做每个实验时开动脑筋独立解决问题,最后随机抽查学生对实验中所出现问题的理解,查看学生如何围绕实验目标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过分拘泥于实验的结果,对进行实验的学生酌情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10]。
3.3 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的建设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使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后,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内容也要体现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体会体系结构分层的思路;并且学生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体现上述课程设计的目标,特在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编程、计算机网络方案设计等相关领域组织了若干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 结语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建设,一方面不断更新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环境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使之更贴近于实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1-12]。
参考文献:
[1] 张念发,朱水龙,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 现代计算机,2010(8):50-52.
[2]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5-27,216-217.
[3] Andrew S.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中文版)[M]. 4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37.
[4] 邢翠芳,张正霞,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0):5557-5558.
[5] 陈琳.“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2010,7(1):328-329.
[6] 马永山.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07(8):136.
[7] 司文建,周楠.“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规范化探讨[J]. 福建电脑,2008(9):199-200 .
[8] 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4-245 .
[9] 湛德照.“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优化探索[J]. 现代计算机,2010(1):84-86.
[10] 卢加元.“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8):214-215.
[11] 张纯容,施晓秋,吕乐. 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2-65.
[12] 胡晓娅.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116-118.
Practical Teaching in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LI Juan, MA Fe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Ethnics,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of computer network and made some improvements.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omputer network and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nd creative ability.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research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HG64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它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一个集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专业课程,其教学与实践环节不仅是对学生所学有关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深化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必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实践操作人才。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必须整合课程资源,构建新的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理论,忽略应用
教育界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忽略应用的观念,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学科体系缺少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例和实用知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实验管理还是实验项目的设置,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按这种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学,会丧失网络专业的职业教育的特点。一些院校由于场地、设备、耗材、资金等现有条件的限制,缺少与理论教学紧密配合的必要的实验环节,因此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很少,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网络环境结合起来。
2.2 认识不足,缺乏实践
一直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形式松散,结果使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少学生修完了课程,拿到了高分,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认识并不深刻,尤其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了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组建、管理的教师,必定缺乏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2.3 资金有限,设备短缺
由于学校资金有限,造成计算机网络实验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短缺。加上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学生无法完成大规模的网络试验。网络实验的学时数太少,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差。有些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的比例仍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的比例是3:1,这就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上机实践时间不足,没有真正达到实践的目的。
3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体系、模式和方法。
3.1 整合课程资源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说,就是要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讲清楚,所以课堂教学应侧重基本概念的传授,以分析、比较为先导,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改变已有教学大纲中重点课程的理论分布比率,去掉部分过难的知识环节,突出重点。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网络的核心理论。在教育部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型网络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课程整合,将原来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局域网技术”、“Internet实用技术”整合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这样即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网络教学的时效性,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3.2 改革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意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大胆尝试、改革,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研究型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把课程讲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开放专业实验室;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课程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综合性、实践性强,使学生学习难度大。同时,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的基础差距比较大,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一,既不能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协调发展,又不能很好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新思维,这不但使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而且更难以适应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对理论和设计部分内容的理解;专门进行网络的综合课程设计。
3.3 注重实践教学 (下转第59页)(上接第57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网络实验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网络原理,从而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计算机网络”课程应该在注重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实验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学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根据计算机网络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应达到或超过50%。
3.4 改革考核方式
为了加强学生自学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对考试方法进行相应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原理与理论。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要使实践考试的成绩在总成绩中占到主导地位。理论考试考察的是最基础的网络原理,实践考试考察的是学生应用网络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为优秀学生提供施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既让学生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又使他们掌握了一些必备的网络原理和理论,同时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掌握了比较重要的操作技能。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十分重要。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并能为学生主动学习、独立研究和全面发展提供空间。“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高级层次的网络技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理论知识欠缺,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以后实践能力的持续增长,而实践技能欠缺则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止于表面,面对实际问题时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应用开发技能的网络人才,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计算机网络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海雄.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量化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2005(2):84~87.
[2] 龚巧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205~206.
[3] 李秀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53~5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要求
计算机网络是电信、信工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在教学培养方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掌握TCP/IP体系结构及其协议的工作原理、局域网(LAN)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网络规划技术;为今后学习各类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网络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锻炼、培养学生具备的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网络应用开发能力和网络协议分析能力。通过课程讲授和课程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装
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论居多,导致晦涩难懂
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对象是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OSI模型,TCP/IP体系为核心的各层的协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导致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工作原理介绍得不够透彻,晦涩难懂,学生理解不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十分有意见。
2.教师以讲为主,没有很好得与学生互动
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一般采用大课制,一连安排2个学时,学生常常高达几十人。整个学时,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滔滔不绝讲上2个小时,而很少与学生交流,忽视学生的认知。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思维能力,完全是灌鸭式教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3.实验课时少,许多试验课流于形式
计算机网络是内容较多,再加上学校试验环境的客观限制,导致实验课程安排很少,很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一方面教学成绩考核主要笔试为主,实验课成绩为辅。学生为了考试拿到高分,常常着重死背理论知识,不重视实验课程的实际练习,导致学习的网络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1.主动创造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认知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概念、属于较多,而且还有大量的通信原理,网络算法,协议应用等。这些知识,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将会导致学生学习掌握不到要点,理解不深入,也学不到有用的知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讲解这些复杂的概念、术语和原理,设计一些与现实相关的场景,让抽象的只是具体化来变成学生脑子中熟悉的事情。举例,介绍串行、并行通信时,可以设计汽车在并行车道行驶,以及在过高速路的收费口等情景。在讲广播通信时,可以设计老师讲课的场景,老师一个人讲,大家都在听,这就是广播通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某个学生的问题,学生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叫点对点通信。以此类比,多设计教学场景,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把多种教学手段融合在理论教学之中,让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
(1)比较法。网络课程中首先讲述的是标准的网络组织架构OSI 7层模型,但是在实际网络架构中应用的是TCP/IP四层参考模型,这让学生十分难以理解。对于它们之间的交叉关系的内容可以采用对比法,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再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详细比较集线器和路由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加深学生对实际的网络设备理解十分有益。
(2)类比教学方法。计算网络协议是比较难懂的内容,但通过类比方法,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加深理解。比如,把TCP/IP四层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类比层与层之间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可以让网络数据运转起来。
(3)兴趣教学法。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原理等,会去主动、积极地追求。因此,要想教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一定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结合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比如购物、支付、打车等,从而说明网络的重要性和便利性,让学生认识网络,理解网络的实用价值,增加他们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网络应用,给他们安排网络应用课程设计,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带着问题去了解网络,提高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在逐渐展开课程教学,一个知识的讲,并结合到学生的课程设计中,解答学生的疑惑,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基础上,要同时把网络实验融合在继续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转化实际网络中的技术能力,而且,学生通过边做实验,边学习理论知识,会事倍功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网络中心现场教学:建议计算机网络教学第一堂课安排学校网络中心机房,让学生实地认知常用网络中的设备,了解网络连接的顺序和方式,以及网络中一些常用的术语。通过实地教学,让学生看到相关网络设备,从而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学习理论知识时,才会理解更到位,更快。
(2)边教边做,让理论教学融于实验课程中:让学生动手做硬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认识网卡,了解网卡的功能组成,以及外部接口。更M一步,让学生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了解其网络组织结构。
(3)部署应用服务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给学生安排一些课题。比如搭建FTP服务器,通过FTP组建,学习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ftp的使用等功能。
四、结束语
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辨证的思维能力和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水平。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网络模型已经很难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特性做出客观的描述和研究。针对这个现象,复杂网络理论的产生和应用,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发展带来了新的平台和思路。对于复杂网络理论在计算机网络拓扑中的分析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复杂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理论
(一)复杂网络理论的含义及其复杂性
复杂网络是指具有内部相似、自行组织、吸引因子、小区域、无标度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网络。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结构的复杂性,表现在网络的节点数量较大。②节点的多样性,网络中的所有组成部分,代表的各种事物均为复杂网络理论中的节点。③连接的多样性,指的是网络中节点的连接方式不一致。④动力学的复杂性,指的是节点之间的复杂性,能够产生多样的结构特征。⑤网络结构的变化性,指的是网络节点之间消失和连接产生就像网页随时断开和连接一样,使得网络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⑥多重复杂性的融合,指的是上述所有复杂性的结合表现出的复杂性。此外,复杂网络理论有小世界、集团集聚程度更加密集和幂律的度及介数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等三种特性。
(二)计算机网络拓扑技术及分类
计算机网络拓扑最早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在1736年提出的,主要是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和传输不同设备之间数据的一种方式。不同的网络设计要选择适合的网络拓扑方式,在网络拓扑结构中,拓扑技术是以图像的方式来表示多种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机网络拓扑的主要类型有星行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型结构、混合拓扑结构、分布式结构等。由于计算机的分布和数据传输电缆的布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每一种网络拓扑结构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拓扑形式的使用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复杂网络理论在计算机网络拓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的同步行为现象分析
这主要是指计算机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同步行为,在复杂网络理论中,网络节点之间的同步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是受网络拓扑和各节点之间的动力学性质决定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同步行为并不都是有益的,如由多个路由器发出路由信息的网络,其同步行为包括了发出同一种路由信息和同时不发送信息,这就很有可能会使得网络出现拥挤或者瘫痪的现象。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来看,人们采取避免计算机网络出现同步行为的措施并没能完全奏效,经常会出现一种同步行为结束,另一种同步行为又产生的现象。因此,如何有效杜绝计算机网络的同步行为现象仍然是人们研究的课题。
(二)计算机网络拓扑行为的演化模型
计算机网络拓扑行为的演化模型由复杂网络演化模型逐步转变为了局部演化模型,这两种演化模型都是从路由器和自治域两个不同的层次来描述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的。从路由器上看,各个路由器相当于各个网络节点,而路由器之间的物理连接相当于边。从自治域上看,在边界网关协议的基础上,如果两个自治域之间对等连接的话,就说明这两个节点之间是有一条边相连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演化出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出现富者更富,穷着更穷的现象,即那些新加入的用户会倾向于那些品牌好、质量好、连接数量多的网络服务商。该模型遵循的偏好连接原则是基于整个网络上的,与优先考虑连接到本地区的服务器或路由器的实际不符。而局部演化模型的偏好连接倾向性是在局部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复杂网络演化模型的缺陷。
(三)计算机网络脆弱性和鲁棒性的动力学模型
1.计算机网络的鲁棒性。计算机网络的原始功能是保证军事资料的安全性,这样的保证就是所谓的鲁棒性。鲁棒性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区域或节点中出现问题或故障时,不会扩散到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还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相关研究表明,一般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只要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正常区域和政策阶段就能够保障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2.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虽然计算机网络有鲁棒性的动力学模型,但是一旦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区域或节点受到破坏时,整个计算机网络将会异常脆弱。更有甚者,如果计算机网络中一小部分的中心阶段被破坏后,整个网络就会陷入瘫痪的境地,计算机网络也无法保障正常运行。
(四)计算机网络病毒扩散模型和病毒防治的方法
网络安全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而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病毒的袭击和扩散。因此,复杂网络理论在计算机网络拓扑中的应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抑制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扩散,减少病毒的传播,避免病毒对计算机网络损害后带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复杂网络理论开始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拓扑行为中时,人们开始以复杂网络为基础不断研究和探索出新的防御病毒的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在规则网络中,人们经过研究发现计算机网络病毒只有在小世界中才能轻易的传播,在复杂网络理论里,计算机网络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小,一旦感染的话,网络系统将会受到大面积病毒的袭击,这对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技术而言是一大挑战。防御计算机网络病毒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防御病毒扩散模型,模型需要遵循的原则有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知晓病毒的传播原理、网络拓扑结构形式和知晓病毒传播原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此外,在计算机网络病毒扩散模型的构建和病毒防治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预防网络病毒的产生和传播的速度,通过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复杂网络理论来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抗病毒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法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点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软件工程、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编码技术等等方面,有大量的术语和技术细节,各章节内容相对离散。课程教学中集中了大量的概念,并且教学内容大多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涉及的概念,既要理解其内容和实质,又要建立起理论和实践应用中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关系,要让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教材落后。传统计算机网络教材多以通讯技术和OSI模型和TCP/IP模型为基本内容,理论偏多,其中OSI七层协议模型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占绝大篇幅,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往往就成为七层协议模型的教学。而这些知识与实践应用又相差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接受。同时,对于新出现的知识技能,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教材中未涉及或很少涉及,因此教学内容又相对滞后。与计算机类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的知识点凌乱繁多,缺少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不能把握课程的要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课程内容,这与教材内容的构架、编排以及叙述方式有很大关系。
2.教学模式不合理。计算机网络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它综合应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需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需要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需要教学与市场的密切联系。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靠机械地重复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3.实验教学环节薄弱。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内容与网络原理缺乏密切联系,有学校甚至将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然而,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对于学生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内容如果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学生就难以形成对各种原理的感性认识。(2)缺乏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境。目前中职学校中,网络实验平台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数十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的小型局域网;另一种是只提供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和计算机。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完整的网络体系,无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备了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组建、管理的教师,必定缺乏对大型网络形态和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导致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三、改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1.改革教材体系,建议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本校网络实验室情况,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念,采用项目教学法,对本课程进行开发,从情境上可以包括:组建局域网、网络互连情境、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组建安全的网络系统,各情境之间是递进关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合,符合新教学理念。并及时跟踪网络技术的进步,调整教材中相应的内容,以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此,必须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比如:简化了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如X·25、帧中继技术等部分内容,增加了如先进的ATM技术等;增加了已经走向人们身边的接入技术;增加了作为TCP/IP网络骨架的路由器技术;增强了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等内容。
2.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平台。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及信息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支持真实的情景创设,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方便地链接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新型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
3.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把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转到学上来,由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重视培养能力上来。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注重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让学生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与驾驭者。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育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因人而异,讲求方法,抓住时机,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今天的学习任务,到将来的工作、生活需要,从个人的品行修养到社会的文明规范,讲清专业课学习的目的;结合专业知识,从学生对计算机的热爱和计算机网络的神秘与兴趣,激发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把理论与实践成绩的比重调整为4:6。这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与实验课成绩,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比较客观,公正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平时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可以使学生重视实践,把知识学活,才能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提高整个教学的水平。除了送教师到网络公司顶岗锻炼以外,聘请知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另外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应用开发技能的网络人才,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要促进教学内容、教材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思想、观念向现代化改进。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更要体现时展的特点,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更高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5版),2008.
[2]耿金秀.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1.
[3]白燕青,邵得心.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09,6.
[4]段丹青,杨卫平,谭敏.开放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
[5]信忠力.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201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3-10872-02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它与计算机专业的其它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涉及大量的软件、硬件,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概念、名词、缩略语繁多。不少老师感觉这门课不好教,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易理解。本人根据自己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就《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做了一点探讨,总结了几点体会。
2 明确教学目的
当前,有些高职院校在讲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时,沿袭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偏重网络原理的介绍,忽略实际应用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大多围绕OSI 和TCP/IP模型展开,有些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在学完之后,还是对网络缺乏理性认识,到期末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所有相关的知识点。
实际上,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目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社会急需大量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及维护人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是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者、维护者。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培养在局域网组建、因特网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3 适当选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计算机网络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适当选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剪裁一些在实际应用中较少涉及的内容。例如:数据通信方面的知识对大多数非通信专业学生来说是难点,通信不等同于计算机网络。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不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不应追求深入和全面。在这部分教学中,主要目的是要树立串行通信和编码的概念;在局域网部分突出原理,突出介质共享和以太网交换机原理,对令牌环和令牌总线可以不讲,因为在我国几乎没有这种网络;在网络操作系统部分,可以重点介绍Windows 2000 Server的相关配置,忽略Netware操作系统相关介绍,因为Netware系统目前已基本不使用。
4 优化教学方法
4.1 多使用多媒体动画等辅助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抽象的过程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Arp协议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给学生看,可以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其工作机制;讲述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过程时,可以播放视频录像,让学生清楚地熟悉制作过程。
4.2 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在讲述网络概念时,要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感觉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端口概念时,结合netstat命令的运行结果,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讲授报文格式时,通过抓包分析软件,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各层协议单元的报文结构,可以使学生突破对协议“看不着、模不到”的感觉,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讲解网卡的MAC 地址时,给出操作命令ipconfig /all,让学生了解本机网卡的MAC地址。
4.3 以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换位思考”,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授课内容。如在教学中注重引入生动的比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说明协议标准的工作过程,使其便于理解和记忆。在解释分层通信的实质时,将两位语言不同的哲学家的交流过程与之相联系。在讲解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时,将数据的封装、解封装操作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打包、分检相联系;在讲述数据交换知识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这三种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区别,可用人们非常熟悉的电话和邮政这两种通讯方式进行比喻。
在计算机网络中还会碰到非常多的英文缩略语,正确理解并记忆这些缩略语对学习网络知识很有帮助。对这些词可采用双语教学,在解释含义的基础上要给出其英文全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5 注重实践环节
学习计算机网络,如果不进行实验就等于纸上谈兵,因此要加强实践环节。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让每一个实验起到应起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实验学时,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总学时数之比为5∶2(理论授课50学时,实验20学时),同时还在期末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经过实践环节训练,确实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从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开始进行局域网的硬件连接和测试,完成对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而且还可以进行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完成Web服务器、FTP 服务器、Email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的配置,进行网络防火墙的设置。
6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要适应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博琴. 计算机网络(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钢,邹红艳.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52-54.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新领域的应用不断涌出,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传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的高等院校,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使网络技术更好更快的为社会服务,则承担着主要任务。为此,高校应该积极的调研计算机网络课的现状,找出不足,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推动计算机网络课教学又快又好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
1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论多且陈旧
传统计算机网络教材多以通讯技术和OSI七层协议模型为基本内容,理论偏多,其中OSI七层协议模型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占绝大篇幅,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往往就成为七层协议模型的教学[1]。而这些知识与实践应用又相差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接受。同时,对于新出现的知识技能,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教材中未涉及或很少涉及,因此教学内容又相对滞后。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教材内容多以通讯技术和OSI七层协议模型为基本内容,理论较抽象,在精简的情况下掌握仍有一定难度,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相配合。但在实验设计上却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3 教学手段简单
许多高职院校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还依靠传统的讲台、黑板方式。教师只能通过黑板和语言描述某些网络的工作原理。对于网络协议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通过书本和教师的简单描述理解。
1.4 教学评价不太合理
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延续。考核的成功与否,对教学的影响教大。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考核,有的学校还仍然仅仅通过理论考试进行教学评价,有些学校虽然有一定的实践考核,但比例不尽合理,如此诸多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需要重新制定评价标准。
2 教学中的改革对策
2.1 分析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指导思想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的问题相应增多。对应用网络,解决网络中实际问题的网络人才,其需求也日益扩大。所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应注重技能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
2.2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首先,应根据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大纲的制定应为课程教学目标服务。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兼顾基础知识与新兴技术。如TCP/IP协议体系,教学内容应加强;而OSI参考模型只要介绍其特点和对学习网络体系结构的意义即可。再比如X.25、帧中继等目前已基本淘汰的技术可在教学中少讲或者不讲,增加目前比较流行的、成熟的实用网络技术,如无线局域网、网络管理等当前热门技术内容。其次,选择相对技术先进、通俗易懂,全面而且突出重点的教材。具体来说就是教材要能够简单易懂地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如对于通信原理部分、信息编码部分不用过多介绍,而对于如何组网,如何对网络进行划分、对于网络的安全管理等面向实际应用的知识则要侧重于讲解。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自行编写教材。
2.3 培养和引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网络技术人才
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如何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知识和技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网络课程教师不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先进的实用技术,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聘请双师型的人才。
摘要:该文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探讨,提出了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新领域的应用不断涌出,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传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的高等院校,如何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使网络技术更好更快的为社会服务,则承担着主要任务。为此,高校应该积极的调研计算机网络课的现状,找出不足,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推动计算机网络课教学又快又好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
1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论多且陈旧
传统计算机网络教材多以通讯技术和OSI七层协议模型为基本内容,理论偏多,其中OSI七层协议模型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占绝大篇幅,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往往就成为七层协议模型的教学[1]。而这些知识与实践应用又相差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接受。同时,对于新出现的知识技能,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教材中未涉及或很少涉及,因此教学内容又相对滞后。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教材内容多以通讯技术和OSI七层协议模型为基本内容,理论较抽象,在精简的情况下掌握仍有一定难度,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相配合。但在实验设计上却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3 教学手段简单
许多高职院校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还依靠传统的讲台、黑板方式。教师只能通过黑板和语言描述某些网络的工作原理。对于网络协议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通过书本和教师的简单描述理解。
1.4 教学评价不太合理
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延续。考核的成功与否,对教学的影响教大。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考核,有的学校还仍然仅仅通过理论考试进行教学评价,有些学校虽然有一定的实践考核,但比例不尽合理,如此诸多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需要重新制定评价标准。
2 教学中的改革对策
2.1 分析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指导思想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的问题相应增多。对应用网络,解决网络中实际问题的网络人才,其需求也日益扩大。所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应注重技能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
2.2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首先,应根据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大纲的制定应为课程教学目标服务。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兼顾基础知识与新兴技术。如TCP/IP协议体系,教学内容应加强;而OSI参考模型只要介绍其特点和对学习网络体系结构的意义即可。再比如X.25、帧中继等目前已基本淘汰的技术可在教学中少讲或者不讲,增加目前比较流行的、成熟的实用网络技术,如无线局域网、网络管理等当前热门技术内容。其次,选择相对技术先进、通俗易懂,全面而且突出重点的教材。具体来说就是教材要能够简单易懂地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如对于通信原理部分、信息编码部分不用过多介绍,而对于如何组网,如何对网络进行划分、对于网络的安全管理等面向实际应用的知识则要侧重于讲解。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自行编写教材。
2.3 培养和引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网络技术人才
教学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教,如何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知识和技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网络课程教师不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先进的实用技术,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聘请双师型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Analysi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Zhang Qing
(Neijia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Neijiang6411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rapid,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Therefore,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and social needs of network technician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the school'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continue to change,to develop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vocational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blems,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for its reform.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s;Network technology;Teaching;Reform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如何改变高职学校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培养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理论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取得有效成绩。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较高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技术应用型的人才。所以,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应该根据职业和社会需求确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教师应该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中引入培训课程和企业认证,实现网络技术教育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相连。
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更新比较快,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这一课程时应该结合网络技术的新变化,不断给学生引进新技术的和新的网络产品,着重给学生讲解比较常用的网络协议。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实验室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
当前,没有专门的网络技术实验室是影响很多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对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进行变革,就应该完善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积极改进实践教学。
首先应该加强硬件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一种设备安装、连接和测试的真实的操作环境,从而能够加深他们对网络技术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协议以及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技能。
其次还要加强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准确清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内部结构。另外,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也必不可少,因为虚拟实验室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安全、开放性好等优点,而且能够对实验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往往是通过“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或者通过多媒体展示完成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丧失。所以,要进行网络技术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典型的案例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逐步进行分解和细化,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知识。进行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与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其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认识与理解。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第一,给学生描述案例的基本情景;第二,提出该案例的知识点与问题;第三,讲解知识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四,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对方案进行验证。
(二)实施参与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生参与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来。教师在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新的网络产品、新的应用软件等新技术,让学生自主分析、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个小组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在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中有所提高。另外,教师也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把生产项目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小组之中,让小组成员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把合作教学和项目教学有效结合,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水平的高低对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高职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完善激励机制,估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师参见IT认证等考试;第二,设立教师实训基地,让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第三,学校聘请一些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专业人员担任学校教师。
五、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就必须对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进行变革。高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改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士新.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福建电脑,2009,6
[2]郑冬花,彭小娟.谈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