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5:3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种医学学科评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即“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的是政治、人间世事和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具体到医学也是这样,以当初的综合性,由于各个专业学科的发展逐渐分科越来越细。直至今天,有的学科不但是三级,而且是单病种形成专科态势。而诊治的医师也由于天天看一种病或一类病,在大学学习的基础知识或在三年、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学的大内科、大外科知识逐渐缩水或淡忘,不用则废。仅仅知道日常处理这一类病或此专病的知识,而对非自己从事的专业或更为基础的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往往知之甚少。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管状视野,只见树林,不见森林。而现代医学发展,由于诊治手段措施的进步,使人的生命延长,进入老龄化社会。其特点是老年人有多种慢性病和基础病且常年服药,干预治疗的因素多。这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旦某一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得一种新病,由新发病引发基础疾病导致多器官受累,不知道到哪个专科救治。同时由于医疗政策的规定很具体,如缩短住院天数、加快床位周转、单病种付费、推行临床路径、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实施和考核,使得三级医院各专科医师面对有多种合并症、并发症的危重性疾病,往往手足失措,不知从何下手,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基于此,各专科分会及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求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积累,甚至要求学科专业重新整合、融合、交叉。其主要宗旨:①回归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从有机体的整体观诊治疾病,而非一律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兔放鹰”的救治原则。②利于在学科相互之间的交叉部位,在新的更高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整合以实现新的突破。③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除治疗主要疾病外,兼顾一般医学问题或其他学科问题,这样既方便患者又节省费用,也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反思众多专科分会及专家呼吁的加强学科融合、交叉、整合,就更凸显了专科的局限和综合、交叉学科的优势。而急诊医学恰恰是以综合交叉见长的学科。急诊医学科是以专门对急性危伤病进行识别、评估、处置、进一步救治,以减少死亡或伤残为宗旨的一门临床学科。其临床特点是综合的、什么病都看、博而不专。另外是交叉的,主要是处理各学科的边缘疾病如中毒、心肺复苏、休克、理化和环境所致的疾病及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危重病。在诊断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即用鹰一样的眼睛或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众多急、危、重混淆的患者中,识别出哪些疾病即刻有生命危险及对危重病和普通疾病患者加以区别,分别救治。具有这一特殊的能力就要有综合、纵观全局的的能力,而该能力来自于对各个学科疾病基本诊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笔者为了证实急诊科对诊治危重、疑难疾病具有的独特作用,参阅了2007年至2011年5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病例讨论。结果发现,这些病例讨论的疾病有1/4首诊均来自于急诊科,病种基本涵盖了各个专业学科。这足以证明急诊是融合各学科,并且是各临床专科交汇点的重要之处,也是发现新发疾病或疑难之病的前哨地点,如SARS或H1N1均是以“发热、呼吸困难”而首诊于急诊科。另外急诊不同于其他临床专业学科之处,在于诊治的患者是以患者症状就诊的,这就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个临床专业知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如胸痛患者,既有心脏疾病的胸痛,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也有呼吸科的肺动脉栓塞、自发性气胸;同时也包括胸外科的食管破裂,皮肤科的带状疱疹,心理科的癔症,以及神经肌肉性疾病,消化科的食管反流等。对危重病的治疗,也涵盖了各个学科交叉问题,如脓毒症,既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又有心、肝、肾损伤等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问题,治疗时需要注意各个器官的协调,采用集束化治疗方案,如机械通气、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等。
由此可以看到,在当今各个专业学科纷纷要求融合、学科交叉、提倡综合的时候,急诊科要发挥固有的综合、交叉的学科优势。在此基础上,应用科学的方法,善于观察、分析,进行科学研究,可能会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上形成优势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急诊医学除具有上述的学科优势之外,还具有其他临床专科无法比拟的专业特色,如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多发伤救治以及灾难医学等的学科特色,这些均为急诊科而非其他临床专科所特有。例如心肺复苏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心肺复苏学本身,而且由此可深入到缺血-再灌注理论机制的研究,以及心搏骤停后综合征多学科参与的问题。由此不但以各个学科的理论指导临床,而且也通过应用亚低温治疗、CRRT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发现这些疗法之间新的对接点,以及互相的作用及影响,可能会使心肺复苏医学有新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突破并实现第二次转化,使之产生飞跃性的发展,创出一条多器官功能不全联合治疗的新方案。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基础理论探索,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能量利用功能障碍的机制,应用中药进行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及保护作用,可能会有更好的前景。另外对急性中毒及多发伤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的救治。通过在理论和救治方法待研究会使“伤害”这一占中国居民病死率第5位的伤病死亡率降低,为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做出贡献。
总之,在当今各个学科发出整合、融合、交叉研究的氛围下,急诊医学就如其学科本身一样独立桥头,保持已有优势,发挥自己固有特色。经过急诊医学界同道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在强手如林的临床专业学科中拿出自己独特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以证实急诊医学不但是临床医学的特种兵,也是实现转化医学的尖兵。
(收稿日期:2012-12-08)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1.001
作者单位: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P5-P6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育技术;教学资源;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46―04
一 高校精品课程发展现状与构建教学资源的问题
1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1],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随后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同时,开发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成为高校教学资源构建的基础,先后搭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管理及支持服务的提高。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首先,教学信息的“呈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课件表现形式单一,学习兴趣缺少引导和调动,多媒体技术缺乏集成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如有的课程不能顺畅浏览,有的一旦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就很少更新,易忽视资源的采编质量,课程建设不能反映或机械反映相关教学理论。多媒体资料制作粗糙,缺少与最新信息的沟通。其次,课程只是在报评之前接受校外专家、校内督导组及部分学生参与评价,入选精品课之后容易失去与教学的再次交互,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
2 根据很多高校一校多区的现状,这对网络教学环境有着更高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精品课程、名师课堂,并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所以投入较多的师资和设备,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更谈不上教与学的互动。基于资源的教学模式对“学”的关注进一步扩展到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正确反映[2]。
目前教育资源建设标准难以有效规范和推广,教育信息系统的资源种类功能各异、许多资源成为离散独立的闲置,并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评价机制,忽略了网络课程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之间的联系,知识教育资源形成无序化管理状态。如教学平台不支持在线课程及开发,FTP权限也有局限,使课程目录结构、数据备份、修改记录难以同步更新。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模式难以实现分布式协作开发和资源共享,高成本、低质量、重复建设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学资源的开发除了课程专业科学外,还应有教育学、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多方向的支持。
二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模式比较
1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模式分析
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涉及到电子课件、实验案例、教学名师、文献资料、多媒体素材、测试评价等方面。
2 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模式分类
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具有超强交互性、含量高信息性、共享虚拟性等特征[3],由网络教学环境、课程教学主体内容、课程评价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其模式是多样化、分层次的。国外大学较重视“课外教学整合模式”,即信息技术与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后研究过程的整合教学策略。由于课堂教学涉及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教学技术支持环境,所以可划分为基于多媒体演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仿真实验等多种或交叉实用的模式类型。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以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教学标准,其他辅助教学方法结合的模式,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过渡阶段。
教师队伍必须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掌握必要的教学策略,具备相当的文化和理论素养,将教师的资源属性构成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如图1。
教师的素质结构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利用程度及效益水平。在以上模式分类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课程目标的分析、学生基础的判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进行教学实施,预想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3 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的设计方法
信息化的教学过程拓展了教学时空观,逐步实现 “教师为主导”和 “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设计通过存储资源的特点、课件的使用方式、必要的传达信息,形成“公共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系统-应用接口”的构建体系,基于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性,选择有效的运作方式。其次,合理进行资源建设,根据网络资源的应用需求出发,加强反馈系统的建立。通过对各种类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完成教学目标,因而在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中,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环境的整合,解决好资源共享、交互参与和协作、环境营造和更新,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4 在实践应用中的模式比较
各高校都在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要方式。但针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际情况,各种资源模式也有不同的需求,如在像英语、数学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建立实用的习题库;像设计、美术、音乐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建立丰富的素材库;像医学、军事这样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中,需要建立经典的案例库等。本着因校制宜、因课制宜的原则,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网络教学在教师作用、教材组织、教学环节、质量评估等应用方面都必须有所区别和创新,最终形成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 构建网络教学资源效果的因素比较
影响网络教学资源效果的因素众多,从教学互动的角度分析,在教学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关键的制约因素。
1 多媒体素材呈现
好的课件界面转换设计有助于理解知识结构层次,在课件内容较多的页面上,尽量提供框架形式,用来分离导航成分,如采用切换或滑变效果,表明独立内容间的转换,确保效果的一致性和精简性。分段落或用尽量少的文字体现信息含义,字体色应与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图片精度要高,图解目的明确、易懂。音效音量可调,用来引起注意、情景提示的短音效更容易达到持续记忆与反馈的效果。运用简短的视频动画效果,其存储格式便于传输,某些课件需要特殊的驱动程序,其兼容性需做特殊处理。考虑色彩搭配带来的情景效应,如空间划分、层次变化及几何形状等配合颜色使用,以增加视觉效果,提高人机界面的效能。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设计元素的调用功能尽量使用简洁图形符号,增加用户对多媒体材料的控制,增强模拟实践经历。
2 交互界面设计
交互界面主要解决与教学相关的课程分析、交互方式以及相应的课件开发过程等。如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课件制作工具,以及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达到用户控制性、反馈性、美观性、形象性目标,并对交互需求进行功能分解,预测不同的设计效果,以增强交互活动的易用性,根据建立交互界面的结构层次和动态行为过程,确定适合的系统学习方式。
首先,封面导言应简明、架构清晰,按用户要求设定系统运行的有关参数,演示课件要便于理解。其次,课程解说应紧密结合画面,言词准确、生动。另外,正确选择色彩基调,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注意画面间的切换,窗口数量适中,使教学信息的呈现清楚。由于使用者在生理特征、知识水平、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各有差异,适当选择和有机组合各种媒体信息,自动演示也能随时中断,具备充分的指示引导。
3 网络平台搭建的稳定性
搭建功能强大、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提供“研究型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实时交互平台,学生在线学习时可以查询、选课、答疑、讨论、提交作业等。应用多种导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和方法,设立指导专栏,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或心理咨询等。给学生创造人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的引导、指导、督导。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网络教学资源,打破师资、教材、受教的局限,达到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以及教学的及时反馈。同时,教学管理部门也能有效地检查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教学信息的传播变为双向交互作用,利用信息共享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挖掘。
4 授教角色的确立
基于网络环境,师生角色的变换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发展探究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和归纳,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人文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1) 教师作学生的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应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关的网络课程信息资源库,运用相关链接、邮件、课程论坛、远程答疑等,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结合实践,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专题报告。
(2)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熟练运用网络基础技术,并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设法加以验证,同时自我测试、自我检查、判断或检测其学习行为是否有效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5课程体系的调整、划分
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着力建设大学英语、计算机等面广量大的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模块中,按照理工科、文科、艺术类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每一个学科遴选多门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作为课程群进行重点建设,以精品课程为榜样,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所谓“精”,就是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致的教育内容、精湛的教学特色、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显著的教学绩效;所谓“品”,就是要有示范效应,也是品牌课程的重要生成要素。相对于一般课程来说,“精品课程”就是“高水平,源于创新,且有特色的课程”。
四 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的优化措施
1 构建模式提取(如图2)
(1) 技术呈现:HTML多媒体(WEB超文本形式课件,文本、图片、声音、动画);音视频(适合网络传输的课堂、讲座的移植);多分屏课件(视频窗口、PPT、内容导航等形式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FLASH动画(视听表现形式多样);3D仿真模拟(讲解、展示复杂操作结构知识点)。
(2) 教学形式:受教式(被动接收讲解课件);获取式(互动形式主动操作)。
(3) 课程内容:管理技能、IT操作使用、语言学习、财务金融等。
(4) 专业标准:理工类、艺术类、外语类、军事类、医药类、特种技术类等。
2 资源利用的策略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教学的开展有赖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必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教材制作的优势,根据模式划分提取分析。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在构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过程中采取了多种资源并用策略,集成电子教案、数字学术报告、远程答疑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媒体课程、科研创新平台、专业教学示范基地、虚拟图书馆等资源于一体的构建模式。收集大量多媒体课件,重组归纳网上,较好实现了在线浏览和远程学习,并在多媒体教学服务器上集成网页素材,如图片图形、视频动画、音效等建成多媒体素材数据库,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近年来,依托名师建设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96门,先后取得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机械设计等一大批电子教材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优质系列课程群。
3 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创新
为了配合两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和网络运行的正常稳定,校园网建设需要完善、先进的资源配置,对全新的教学资源利用的需求,经历着认知、适应、实用的教学模式。西北工业大学校园网集成了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上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网络学习资源(并融合了支持100用户并发的远程答疑和无线移动学习支持等应用系统)等,形成了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分布式的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并用、构建网络学习支持中心、增加应用的交互功能、集成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如图3。
(1) 对收集到的现有多媒体、网络课件分析,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我校实际情况选择开发多媒体课件、优化陈旧课件,逐步形成课题开发协作形式,实现网上教案共享,以精品课程的方式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同时,积累的教学软件经过反复应用后持续修改、更新。
(2) 教学各环节被记录在教学过程数据库中,为课程教学评估提供完整依据,建立教学评价模型,利用教学过程数据库完成定量化的教学质量评估,并建立教学过程激励机制,要有跨平台、开放性、可扩展性和重组性等特点,形成信息的检索、分析和分运用。
(3) 充分发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科技媒体在教育上的应用,提供基础教学领域的知识本体和教学资源管理功能,为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开发的综合平台,采用研发与应用并行原则,为优质资源共享等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规划,使之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和跟踪学科前沿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
(4) 利用多媒体信息和网络通信的优势,完善用户界面的动态展示及高效的交互性能,将校园应用系统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整合,使之综合化、本土化、实用化。
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由仅仅关注学习资源的数据内容管理转向同时关注学习资源应用环境的支持与管理,是关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一个新趋势[4]。学科群资源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网站群,目的是使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能更加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五 结语
教育技术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5]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基于网络教学有限的资源为越来越多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信息服务,形成全新的现代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对于促进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发展,学生在多种学科教学研究中学习,以及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对教师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用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教书育人,才能真正实现 “精品”课程和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参考文献
[1] 周明圣,蒋平.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76-78.
[2]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精品课程的共建与共享[J].中国电化教育,2007,(8):57-60.
[3] 李华伟.优化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对策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