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0:4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非常规水资源;再生水;雨水资源化
1 再生水合理利用研究
1.1 再生水定义及用户分类
再生水俗称“中水”,指受到污染后的水体(如居民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废水等)通过处理、净化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些使用要求,可以重新被利用的水。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1],城市污水处理再利用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也能减轻污水排放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再生水作为城市的一种非常规水资源,能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城市日常生活、生产对有限自然水的依赖。与海水淡化、雨水利用相比,污水处理再利用在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跨流域调水相比更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综上,污水资源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回用按照用途不一样其主要用户为:工业用户、市政用户和生活杂用用户、生态环境用水用户、农业用水用户等。
1.2 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方式
城市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主要分为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两种。其中,直接回用是指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污水经输水管道、输水设施等直接运送到用户进行利用;间接回用则是将处理后的中水排入水体,用户再从水体中利用抽水、引水等措施进行使用。伴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由农田灌溉逐渐转向城市环境用水(补充城市河流及湖泊)。
按照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市政再生水利用和建筑再生水利用两类。市政再生水利用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水质指标要求,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处理后的中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用水、城市生态用水、生活杂用谁用等用水环节;建筑再生水利用是指建筑物中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次利用到生产生活作用杂用水的一部分,如:回用于冲洗公厕、洗车、浇洒道路、绿化灌溉等。不管是市政再生水利用还是建筑再生水利用根据回用方式分类,都属于直接回用。
2 城市雨水资源化
2.1 城市雨水资源化
降水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陆地水资源主要补给来源,降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降雨。天然流域中,降雨一部分通过产汇流形成地表水,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水,使水资源处于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城市城区和天然流域不同,首先,城市的地表主要是水泥、沥青马路,降雨通过下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减少;其次,城市当中土壤与植被对雨水的滞蓄作用不明显,加大城市发生水害的危险率;最后,城市雨水携带着大量的污染物,不仅会污染城市河流,同时还大大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量。
2.2 城市雨水资源化现状
城市作为一个独特的小流域,和天然流域有显著的差异,城市中不透水面积占的比重很大,城市中流域的蓄渗作用不显著,由此导致大量城市雨水流失,城市水循环系统平衡基本上遭到破坏,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前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国内众多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面临着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然而大量的雨水资源流失,没有被利用起来,目前国内雨水资源利用率不足10%。
(2)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不透水面积逐步增加,以前的天然地面由沥青马路、水泥地、屋顶、大型游乐场等不透水表面所覆盖,这导致城市雨水蓄渗作用不明显,洼地蓄水量减少,而雨水则直接进入城市下水系统流失。
(3)降雨径流污染严重。沥青混泥土路面磨损轮胎、生活垃圾、工业废气排放、建筑工地灰尘等都能致使地面形成的降雨径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油污等。
2.3 城市雨水资源化合理利用途径
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包括:利用渗透设施集雨;对收集的雨水就近利用;对城市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建立单独的城市雨水系统;将雨水转化为城市生态环境用水。
2.4 城市雨水资源化潜力分析计算
雨水资源化潜力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理论潜力,二是可实现潜力,三是现实潜力[2]。
2.4.1 理论潜力分析
一个流域或区域的雨水资源的理论潜力,可以简单认为是该区域的降水总量,即:W=1000×P×A。式中,W为该区域雨水资源的理论潜力,m3;P为区域降水量,mm;A为该区域的总面积,km2。
2.4.2 可实现潜力
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有效降水概念,将雨水资源化可实现潜力定义为:在一定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已有的方式和技术,雨水资源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最大量[3]。其一般公式表达式为:Wa=1000×?姿w×P×A。式中,Wa为区域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m3; ?姿w为降雨调控系数,与技术、经济水平、工程措施等有关。
2.4.3 现实潜力分析
现实潜力是指当前的利用方式和技术水平已经实现的雨水资源利用量。现实潜力的表达公式为:Wr=1000×?姿r×P×A。式中,Wr为区域降雨水资源现实潜力,万立方米;?姿r为当前区域降雨调控能力的现实水平。
根据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概念和降雨径流量的分析计算,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只要调蓄降雨径流的蓄水池达到调蓄计算法设计的蓄水池有效容积,可以保证全部可集蓄的降雨径流得以利用。
3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解决城市的常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当务之急,而再生水和雨水作为非常规水源具有开发的潜力。文章旨在研究城市非常规水源,即再生水和雨水资源化。通过城市雨污水资源化系统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建设,充分利用城市中含有巨大节水潜力的非常规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城市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A.N.Angelakis,L.BonToux.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in Eureau countries. Water policy .3(2001):47-59.
[2]赵然杭.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动态优化;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6-0072-02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而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没有采用量化的状态空间技术进行动态分析与最优决策管理,不可能实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和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1~2]。因此,各高校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交叉学科,彰显特色学科,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优化设计
1.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实施步骤
以某(省市)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历年来来的招生、培养、就业人数为样本,应用隶属度函数法或相关性分析法对其数据样本进行适当筛选与整理,构建数据矩阵;然后,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技术构建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
(1)某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人数需求预测的样本的采集与选择。根据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及该区域历年研究生教育招生、培养、就业人数,对其进行数据的筛选和归一化,构建输入输出数据矩阵。
(2)确定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各态历经模型(ARMAX)进行学科专业结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识别。
(3)确定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的阶数。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准则),确定学科专业结构人数需求预测ARMAX(p,q)模型的阶数(p,q)。
(4)确定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多变量时间序列型的参数估计。利用样本中所构建的数据矩阵,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科专业结构人数需求预测模型参数,使样本参数满足整体参数估计要求。
(5)开展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检验。检验所拟合模型的残差序列是否为白噪声序列,如是,可认为所建立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人数需求预测ARMAX(p,q)模型是可接受的。
(6)应用通过模型检验及实际检验后所构建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预测该区域未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招生人数,从而得到不同年度的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招生培养人才数量,并以此做为学科专业结构人数调整的依据。
2.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动态优化实施步骤
根据该区域现有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目录及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人才数,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构建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招生培养计划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并构造满足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最优控制,为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体步骤如下:
(1)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数据样本的采集与选择。以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确定现有招生学科专业结构人数,得到学科专业结构状态方程的初始值。
(2)构建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系统状态方程和目标函数方程。不防设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招生培养计划系统为离散系统,其状态方程为
(状态方程);
以完善招生、培养、学位、就业一体的动态规划体系,实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资源最优配置,构建其目标函数方程为
(目标函数方程);
其中, 为状态变量, 为策略变量。
(3)构造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哈密顿目标函数。即根据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状态方程及目标函数方程,引入辅助算子 ,则其学科专业结构哈密顿目标函数为
(4)动态优化求解该区域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最优策略。由于所求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最优策略为为全局最优策略,但经典的最优算法只能得到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是基于孟德尔的遗传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原理的“生存+检测”群体搜索算法,能够最到系统全局最优解。
首先,以所构造的哈密顿目标函数进行适应度函数转换,构建适应度函数;然后,以策略变量 进行实值编码,创建初始种群;采用选择、交叉、变异进行迭代优化计算,最终获得最优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策略。
(5)根据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最优策略,制定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招生培养政策。
二、实证分析
现以南华大学为例,我校研究生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历程,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45个,涉及工学、医学、管理、经济、文学、理学、法学和教育门类,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的授权培养单位。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应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及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动态优化实施步骤,充分发挥核科学特色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核类学科专业与理、工、医、经济、管理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加大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满足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分析与对策实施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充分挖掘学校现已形成的“核心突出、支撑有力、工文渗透、核医结合”核学科体系,着重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核类”学科专业群、“生命科学”学科专业群和正在形成的“核”与“医”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专业群。大力加强与国防科工委特别是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博、硕士学位授权点,挖掘它们的技术人员、科研条件及科研成果共同申报诸如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的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争取“核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两个核特色的一级学科及相应交叉学科(如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的博、硕士学位授予权,大力争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国防特色的学科学位授予权,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国防科技事业培养“高、精、尖”方面的技术人才。
二是整合和共享核特色学科教学与实验资源,建立起能基本覆盖主要重点学科的学科类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平台体系。要在开课人数、实验面积、设备水平、学科交叉、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这些教学实验平台,同类学院或学科都能够共享,使不同方向的研究生们在这一特色学科类及强势学科类实验平台上掌握了专业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乃至由于学科交叉和相互借鉴而形成富有创新的研究思路后,再回到各自导师的实验室里进行具体的课题研究,将这些创新思想加以实现,必然会大大提高研究生创新研究能力和成果质量。
三是围绕核安全、核燃料生产与循环、核能科学(尤其是核电)等热门应用技术设立研究方向,培养能够解决国防科学或核科学研究中关键应用问题的高层次人才。需要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有:铀矿的溶浸开采、铀矿冶生物技术、核设施泄露监测技术、220Rn和氡的计(剂)量学研究、人因可靠性、核设施可靠性、核设施安全与环境监控、核辐射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机制及防护研究、微重力场下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及其保护药物的研究、放射损伤基础和临床救治研究等,其中核设施泄露监测技术、220Rn和氡的计(剂)量学研究、高性能浸铀工程菌选育技术、人因可靠性、核设施可靠性、核设施安全与环境监控等更是国防重点研究领域,我校在这些领域已基本具备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这些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将大大提升我校的国防科研能力。
四是积极开展湖南省及衡阳市企事业对未来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工作,充分发挥南华大学的工学、经济、管理、人文等学科领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及时申报并调整会计类、计算机技术类、环境保护类、保险类、法律类、金融类、咨询服务类、市场营销类、专业公关类、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类、教育类、心理学类、旅游类、人力资源类的研究生专业结构招生计划,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五是积极开拓湖南省、衡阳市及地方医疗预防人才需求市场,适时调整研究生教育医学专业。根据南华大学医学品牌优势,在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及衡阳地区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及时开办了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医学、眼视光技术、口腔工艺技术等专业;针对基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办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专业;根据一些制药企业、医疗单位和药品市场的需要,开办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
六是积极申报与动态调整南华大学工程领域学位点数与工程领域硕士生培养规模。根据南华大学核特色及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除了充分利用现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矿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工程领域,还可以联合申报和建设“机械工程”、“物流工程”、“计算机技术”、“材料工程”、“控制工程”等工程领域。这些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充实到核电站(如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核燃料生产与循环企业(如核工业四0四厂)、铀矿开采企业、矿山机械企业等广阔的领域,直接参与国防或核工业建设,同时还可为湖南省及衡阳市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实现学校与核工业或地方企业的互动双赢。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南华大学核类学科专业与理、工、医、经济、管理相关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南华大学现有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现状及培养规模,构建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专业结构状态空间模型,以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指导,以实现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做为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函数方程,应用遗传算法进行科学最优决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研究生教育各学科专业结构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技术创新
1996年10月,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力图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出现及其日益的发展壮大,它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生态工业园区要求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1推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与物质流动模式相关,原有的物质流动模式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转向对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关注。回收利用型技术的物质流动模式可以表示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通过对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在加拿大Burnsde工业园区,通过回收废纸然后外运供其他公司生产衬垫板,另一家包装公司则重新利用电脑公司的过剩的聚苯乙烯;它还拥有各种回收和再利用公司,处理颜料盒、丝带重新涂墨、轮胎翻新和家具翻新等;另外还使用银回收系统回收印刷工厂的银;同时园区内的19家化学品生产销售公司还联合进行化学品交换。
在美国,查塔诺加(Chattanooga)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来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如将旧钢铁铸造车间改造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紧邻的肥皂厂则循环利用废水;而肥皂厂旁边是利用肥皂厂副产作原料的一家工厂。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网络。Choctaw生态工业园区则基于园区所在地丰富的特定资源,也就是俄克拉何马州大量的废轮胎资源,通过采用高温分解技术将这些废轮胎资源化从而得到炭黑、塑化剂和废热等产品。
在我国,天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将汽车生产中的废钢及其它边角废料回收后,通过熔炼等加工过程制成钢锭,再提供给丰田模具工厂作为其生产模具的原料。另外,针对食品饮料业能源消耗量大且稳定的特点,天津开发区开展了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蒸汽梯级利用;并进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共生合作,构建废水代谢链条。还致力于雨水的收集和再生利用;致力于垃圾分拣和再生,使危险废物实现资源化;以及有机废物堆肥化处理、剩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一个成功的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例子。园区由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大行业组成。根据技术可行性及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附属企业组成5个相对独立、相互共生的工业生态群落,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构成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在这其中,有3条属于闭合循环的生态链:环保仪器设备厂生产的产品在消费后报废予以拆解,其中可以再利用的零件供维修用或回到企业供生产用,不可再利用的零件经五金加工厂回炼成金属原材料,重新生产零件供给厂家生产仪器设备;可降解塑料厂产生的废塑料进入塑料添加剂厂用于生产增韧剂,然后返回可降解塑料厂供生产使用;绿色板材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树皮、木屑等,通过加工成生产板材用的胶黏剂,再次返回板材厂生产使用。园区内企业的废弃物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废物排放,而且还能吸收消化园区外的塑料废物、废旧五金等,不仅如此,每年还可通过节省原料和能源、处理废物使得成本降低、再利用废物等方式获得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从这些闭合循环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园区企业间利用彼此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经过加工后重新返回系统循环使用。这种循环生产的理念,充分带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更很好的体现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
2推动了物料消耗最小化的系统技术的发展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彼此利用“废物”,使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而使物料消耗达到最小化。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而物料的消耗绝对减少。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主要包括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其中,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厂作原料;将粉煤灰出售,供铺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给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另外,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冷却水用于冷却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而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回头又供给炼油厂;热电厂同时也把蒸汽出售给石膏公司和市政府;热电厂的脱硫装置使燃烧气体中的硫与石灰石产生反应,生成石膏供应给石膏材料厂作为原材料。而炼油厂生产的多余的燃气,又可以作为燃料供给发电厂和石膏厂。由此可见,通过对一系列的能减少物质消耗、封闭物质流的技术的应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极大地节约了相关公司的成本,并且带来了许多新的收益。据测算,在这些交换中产生的共生物料量大约相当于Asnaes电厂每年购买的煤量(200万t/年),亦或相当于Statoil精炼的北海原油吨数(480×104t)。由此可见,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再利用网络,实现了绝对减少物料消耗的目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减少了污染。从生态学角度说,卡伦堡表现了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的特征:生物体消耗其他生物体的废物和能源,彼此之间共依共存。
另一方面,产值相同的前提下,单位产值消耗的物料相对减少。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内部包括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3条密切相关的生态产业链,这些产业链通过系统化、网络化,协同、共生,构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系统。
具体来讲,以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为例。在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简称PSC)中,磷矿与硫酸制取得到的磷酸与合成氨反应制得磷铵,副产品磷石膏送往水泥厂生产水泥。富含SO2的水泥窑气送往硫酸厂生产硫酸和液体SO2,液体SO2用作生产溴素的原料。硫酸送往磷铵厂用于磷铵的生产。以煤矸石为燃料的热电厂产生的电力和蒸汽供各厂使用,锅炉副产的炉渣、炉灰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在这个系统中,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用于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而硫酸又再返回用于磷铵的生产,上一层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了下一层产品的原料。使得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循环利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排出,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系统。这使得对磷矿的开采降到了最小的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对硫矿以及石灰石矿的开采,使对物料的消耗达到了最小化。据测算,它的磷铵成本比同类企业的产品成本低30%,水泥成本低20%,硫酸成本低50%。
我国山东鲁北工业园区创新出了3种关键性技术,以实现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源的循环与转换,这3种技术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磷石膏分解技术;补加高硫煤、窑外分解及控制氧化气氛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应用,实现了整个鲁北生态工业园的完整链接与运行,进而实现了降低物料消耗、综合利用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这种生态工业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技术的系统化发展。
3使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
治理整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单个工业企业的环境问题截然不同。在生态工业园区出现之前,前两代工业园区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企业间副产品与废弃物的有效流动和再利用,缺乏环境治理技术上的相互合作机制,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并且环境污染严重。
对生态工业园区而言,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够再局限于对一种有害废物的处理上。如在处理污水时,不能简单的只处理水污染问题,因为处理污水的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泥。在处理某个成员企业的废弃物时,还要考虑到是否可以进行交换再利用,处理方法是否可以在成员企业间形成贯通的链条。这就要求环境治理技术要系统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成员间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链条。如供水——收集污水——污水处理——有害废物存放和处理——垃圾填埋,就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集成。
根据各生态工业园区所采用的环境治理技术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均采用现有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综合,使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或者称之为一个集成;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就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类是针对自身生产的特点,采用新开发的一整套技术,从而使环境治理技术达到系统化。广西贵糖生态工业园区可作为此类型的代表。
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集成现有技术,形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体系。它将回收的废旧塑料品直接供给塑料制造公司作为原材料。抽去废旧轮胎中的钢丝后,将其粉碎成橡胶颗粒,通过传动带输送到联邦循环技术公司进行高温热分解,得到塑化油和碳黑;而钢丝在集中处理后,作为钢材再利用;塑化油经管道输送到塑料制造公司加工处理,成为可用的塑料。塑料再经管道传送到两家公司,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塑料标牌,另一家用来生产彩色胶片。碳黑以浆的形式经管道输送到另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小型硬胶轮胎。由此可见,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将这些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处理技术集成化,充分利用废弃物,使其分解后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生态循环网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贵糖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业为主体,兼容了甘蔗种植业、造纸业和酒精业以及热电厂。众所周知,制糖业本身是一种排污多、污染重的行业,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制糖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制糖企业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一直是该行业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港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引进制糖业以外的其他相关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工业链系统,成员企业间均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相互依赖关系,物质和能量在这条生态工业链中被系统化的利用,十分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净化率和转化率。例如,在制糖工艺中输出的废糖蜜,被酒精厂酒精车间作为资源用来生产能源酒精或食用酒精,酒精车间产生的酒精废液经过浓缩、干燥和补充必要养分后,制成复合肥,这样就使废糖蜜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造纸中段的废水(碱性)与热电厂锅炉的含硫烟气(酸性)通过除尘脱硫塔进行中和反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水的重复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废水的排放。总之,贵糖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除尘脱硫、回用水工程等系统化的环境治理技术,形成了包括处理废水、废气、生产水泥、轻钙等副产品以及利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酒精废液制造复合肥、向园区制造系统提供回用水的一个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充分体现了其环境治理技术的系统化,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区域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4催化绿色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按创新的新度来分,可区分为重大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是指由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创新。渐进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原理无重大变化的产品和技术改进。重大技术创新可以是单元技术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同时涌现数种技术甚至是整个系统层次上的创新。后者亦可称之为蔟状式创新。IT业的技术创新形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众所周知,IT业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领头军,其技术的更新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往往一夜之间就会涌现出数种新技术,淘汰掉前一天还十分盛行的技术及产品。这就是典型的蔟状式创新。
由生态工业园区所引发的绿色技术革命就属于蔟状式创新。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人类需要超越现代技术,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绿色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由此可见,绿色技术不仅要解决之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还要防止未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园区成员间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上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或食物链,以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少化。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改进现行技术,使技术向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企业纷纷致力于发展绿色技术。在生态工业园区这样的大环境下,绿色技术是如雨后春笋般大批量的涌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蔟状式创新。这直接促成了整个系统层面上的绿色技术革命。
在小区域范围内,由于生态工业园区是以生态工业链为基本结构,园区企业间的排列结构类似于生物链,均存在着物质的输入输出关系,这就直接决定了园区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将以蔟状式涌现为主要特征。以日本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为例。为了实现由末端治理技术向减少废物和降解废物方面的转化,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园区迫切需要一系列的绿色适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的上属公司EBARA公司开发出了各种废物转化新技术,主要包括硫化床气化燃烧和处理系统、烟道气处理系统、太阳能光电池系统、风能涡轮发电机、污水加热交换泵以及新型的燃料电池技术等。通过应用这些绿色技术,使得园区与传统的工业系统相比,估计降低40%的能源消耗,降低30%的水消耗,减少95%的废物排放和30%的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讲,绿色技术的创新更不会是以零星出现、散状分布为特征的。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涌现及发展壮大,为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目的,企业对绿色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为了实现物质在整个社会系统内的良性闭合式循环,势必要求绿色技术形成一条绿色生产工艺的链条,主要包括水的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再循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生态工业模式需要无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势必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要实现这些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政府、园区、企业的相互促进,从政策、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兆华等.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2(2)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兆华,王国红,武春友.生态工业园:我国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至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后工业化农业阶段十分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之同步提高的唯一方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善生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如通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育种,培育农业生物的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另一类是调整生物的外部关系,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新的生产项目,建立新的食物链。这就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的应用。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尝试过取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多种替代农业形式,如带有反朴归真色彩的自然农业,带有哲学色彩的生物动力学农业,注重土壤基础作用的有机农业,开展新物种引进的再生农业等。生态农业也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但是偏重于小型个体农业,且投入主要靠内部独立循环。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科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倡导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的生态农业概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概念不限定农业规模,而且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并不全盘反对。
我国当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农业企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等,都是围绕农业的经济目标提出来的。生态农业也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也可以同时实现这些提法,而且由于注意运用事半功倍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持续推动,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外部投入低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民有很多自然生态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累积,如地力常新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等。这些经验就象传统的地方品种资源一样宝贵。生态农业十分注重对优良农业传统的继承与吸收。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倒退。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也十分重视对高新科技的吸纳,如节水农业技术、控释肥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农业的生态合理化方向要求逐步用低物耗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替代高物耗低科技含量的技术。
4.生态农业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辨证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一个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指导农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上有意义的一个完整单元通常是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和一个村等经济单元或行政单元。在生态上有意义的则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景观区和一个小流域等。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兼顾考虑经济和生态的、农业实践中较稳定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系统或单元,可称一个农业模式。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可称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育种方向方面,培育抗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在植保技术方面,更多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水患;在环境建设方面,减少工业和城镇排放物对农业的污染等等。然而,发现、评估、设计、推广和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才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紧缺,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都很密切,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要解决诸如农林牧副渔的资源分配、耕地无休闲的轮间套作与培肥、秸杆和动物粪便在肥料、燃料、饲料利用间的冲突等问题的过程中,巧妙的协调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具有较稳定结构与功能的、采用适用配套技术体系的和适合各地特点的农业模式。农业模式按其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可分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要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南方红黄壤区,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黄淮海盐碱区,有建立引黄与井灌结合、林果粮立体配套和种养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内蒙草原退化区,有控制放牧强度和加大水肥投入的草库伦模式。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要解决光、温、水、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是对高水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西北的集水农业模式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华北的庭院农业模式利用了通常被忽略的庭院资源。近年在北方推广的大棚、猪、沼、菜“四位一体”模式和南方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是指生产不含污染物的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在国外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国内也有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尽管标准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中以绿色食品发展较早、较快。绿色食品生产不仅涉及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技术改进,也涉及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广东徐闻的海鸥农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他们能多年不施农药、少用化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一头牛、两头猪、三亩茶、六亩蔗”加防护林网的系统模式。
5.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民通过世代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通过对农民实践的各种农业模式的广泛调查与考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与例证。然而,也有不少失败的、短视的模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筛选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并且对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环境评价很不一样。基于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环境评价有一套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然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通用评价标准的努力都失败了。这是由农业生产目标的多样性和生产结构的可塑性决定的。因此,评价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建立是否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否决标准和衡量生态农业模式水平的相对标准。所谓否决标准是通过对农业模式的评价,只要不满足社会基本供求平衡、经济最低收支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不恶化的最低要求,即表明模式不可持续,可被否决。所谓相对标准是农业模式的好坏只能与条件相同的相邻模式或系统自身以前的模式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大量农业模式的评价、筛选,可以寻找到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雏型。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随气候温湿梯度、流域地形梯度、城乡经济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揭示这些模式的组建规律和收集整理模式的组建参数是生态农业建设从经验阶段走向理性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生态农业设计的基础。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经验阶段,实践走在理论的前头。过去,我国也尝试过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但模式过于复杂的倾向较为普遍,另外模式过渡问题也常被忽略。有些为农户设计的模式加了很长的食物链与加工链,种养项目多达二十种以上,生态上象是合理,但实际上却行不通,经济上也不合算。农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生态农业模式通常要三到五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中,系统要建立新的土壤肥力平衡、害虫天敌平衡和经济收支平衡等,有时还可能由于旧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确立,出现短期的不利效果,如产量低、害虫多和收入少等现象。认识转换期规律,有利于全面评价模式,并有利于制定适当措施,克服转换期的困难。
6.加速中国农业发展中生态合理化的实现过程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农业总体上刚越过求温饱的阶段,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比较自觉、比较热切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要加速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合理化,避免重大生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有远见卓识、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强化自上而下的配套立法与行政措施。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合理收费收税和建立奖惩制度等。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特别是象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这类生态灾害的报道,大大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在普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让更多人能自觉应用有关协调、平衡、循环、再生原理主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定配套地方法规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但最迫切的是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国家在投资造林、开展水利建设、投资节水农业和农村能源项目方面力度很大,但通过计算经济的外部性来调整税率的措施还可加强。例如,把一般农药污染危害的外部性通过增税方式内部化,制约其生产,相反,可通过降低税率,鼓励生态无害的生物农药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生涯规划;个体发展;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184-05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身体成长日趋成熟,社会接触面以及社会交往日益丰富频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更为复杂和深刻。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在不断发展完善,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也在发生重大转变。青少年时期能否顺利过渡,关系到青少年的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发展,而在这一阶段中,生涯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生涯规划概念的提出和内涵
生涯规划这一理念在我国的认识与起步尚晚,但在美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领域中著名生涯理论专家Super认为,生涯(career)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种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所谓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生涯目标的过程。生涯规划按纵向而言,所关注的范围从幼儿园到退休甚至死亡,即人一生中的各个人生阶段;就横向而言,范围不仅局限于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而是覆盖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观点随之也推动了“生涯辅导”和“生涯教育”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在生涯辅导和生涯教育的内容上包含生涯决策能力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人价值观的发展以及挖掘个人潜能等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在考虑自身智能、性向、价值、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妥善安排,调整和摆正人生位置,尽其所能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该历程是有益于人终生发展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的。一般而言,一套完整的生涯规划方案应包括三个部分:一为确定生涯目标。生涯目标的确立是依据全面综合地分析个体和社会的信息。即在了解个体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能力、潜质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现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整合,选择最适合的符合社会价值的目标。二为制定实施策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策略活动,如可行性的探索、方案的拟定、分析和决策等等。其中方案的拟定需要制定科学的长短期计划,计划要有持续性和可行性,紧凑而不失灵活。在制定实施策略阶段,为个体回答了实现目标需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何时做等问题。
三为进行反馈评估,同时也是一个对决策重新审核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即使个体自认为对各方面情况都了如指掌,也不能忽视对决策进行重新估计,时时审视自己,不断修正和调整前进的步伐。
人类对生涯规划的理解和探索经历了从关注单一事件和某一方面到关注、统合各种因素所有事件、所有方面的过程。尤其是在关注青少年成长方面,从关注青少年单一时间段的活动到关注青少年毕生发展的过程。这一静态到动态的研究历程,是生涯规划统合了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理念,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
二、生涯规划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较儿童期会更多的关注、探求和评价自我,将精力集中在自身,一切问题以自我为核心开展,随之扩展到广泛地关注社会,用以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知识以促进内在自我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时期较儿童时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个体开始考虑将来,如成年后的职业发展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青少年探寻自身。在这一人生阶段进行生涯规划能帮助青少年更好的认清自我,进行自我反省,不断调整和完善目标。由于生涯规划是一个积极的能动过程,是在适应――不适应――适应、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中不断进行内外调整,认识自我、分析环境、确立目标、制定策略以及反馈调整五个环节的循环与更替,进而追求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如目标与规划引导着青少年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检验着目标与规划的可行性和匹配度,其结果作为反馈信息重新进入自我认知环节。在青少年行动和规划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疑问、困惑和混乱的现象,这会唤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可以极大地推动个体进行深度的自我认知。在目标达成的结果中,青少年会得到满足感和愉悦,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唤起对自我的肯定和获得自信心。
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E,H,Erikson以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以人格发展为主线的自我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Erikson认为人在青少年时期(12-20左右)很容易遇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危机。即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社会的冲突和要求变得困扰和混乱,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青少年不能完成同一性的确立就会引起混乱等消极发展的问题,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或形成社会不予承认接纳、的角色。如果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消极的同一性或同一性扩散,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Virtue of loyalty)。“忠诚”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按社会规范去生活,尽管它存在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但这并非要求青少年去接受不完善。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在的社会,当然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忠诚”意味着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能奉献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有意义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关系到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个人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整个生涯规划阶段就是青少年亲自去做一些试验,积极探索、摒弃不适合的东西,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根源。这些是建立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部分。在探索过程中,青少年会遇到积极探索但未完全确定的状态,因此他们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确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在逐步探明方向的过程中,回答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如“我是谁”“我的偏好”、“我适合什么方向”“有哪些助力和阻力”等等,在逐渐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职业生涯和发展目标。
(二)有利于青少年参与体验式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缺少实践的环节,因此
容易产生教育内容与实际应用和学生发展相脱节的情况,造成学习动机不明确,不能活学活用,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接受被动的填鸭式学习。生涯规划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目标和理想,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在这种目标学习下,能够促使个体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唤醒青少年的潜能,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主动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并能持续地朝目标前进。
诸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被家长和老师分配学习和娱乐时间,受人监管,很少自己去规划,缺乏自控和自律的能力。而生涯规划则有效地培养了青少年的自我监控能力。确定活动目标、分解成不同的阶段和步骤、分配活动时间、检查和分析活动效果、反馈调整、采取补救措施等等,这一系列的安排都是对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锻炼。在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内化规则和程序,使得他们在面临困难或生涯抉择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指导。
(三)有利于青少年的自我实现
生涯规划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一层,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也就是说,必须干称职的工作才会使人感到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中实现潜力,使个体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每个家庭会赋予每个青少年不同的才智、天赋、秉性和能力,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也会有所不同,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探知能力也会有较大差异。生涯规划就是在宽容、尊重和欣赏的前提下,将不同个体引导其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性蕴含的潜力。虽然个体在某一方面技不如人,但对于自身而言是成功的经历。是探索的经验,是寻找方向的基石。自我实现的过程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它强调个体的竭尽所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价值,全面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同时也是生涯规划的目标所在。因此,生涯规划中的自我实现是不完善的个体努力追求完善的动态过程。在生涯规划的引导下,个体习得追求崇高目标,学会有效学习,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
(四)有利于青少年构建完整健全的人格
个体的心理可以视为一个完整而开放的系统,而生涯就是个体在一生发展过程中,心理系统与环境中其他系统之间发生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在个体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并在这个交流过程中重组内部的心理结构。这个过程是平衡与波动、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是适应与障碍、成长与危机的交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机制是心理系统的重组,即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均衡与协调,这种重组在生涯规划中体现为对人格完整和均衡发展的重视。可以认为生涯规划的根本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人格。因此,在进行生涯规划指导时,教育目标是使个体充分而完整地发展自身的潜能,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社会、道德、精神、伦理、创造性各方面的发展;在教育原则方面。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对健康人格的追求;在教育内容方面,个体的学习内容必须加以统整,兼顾认知与情意、人文与科技、专业与基础;在教育方法方面,教育者必须提供学生充分探究身心潜能的机会,重视思考与操作、观念与实践、分工与合作、欣赏与创作。
(五)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涯规划不仅能实施技能与方法的训练。还更多考虑到青少年素质的培养,重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提倡青少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设计出自身特色个性化的生涯规划。协调发展,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和谐,是人内在与外在各种关系的和谐状态。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引导青少年实现这些方面的和谐、融合与统一。其一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要求广大青少年学生通过规划,树立起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道德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其二是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增长科学文化知识,还应确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正确的生态责任感,培养环保意识,使规划中的人生发展与生态发展相一致。其三是与自身的协调发展。要做到思想道德、职业目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并确立“人、我、物”正确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合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生涯规划实现了把今天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在促进未来发展的前提下确立了今天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真正做到了青少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毕业分配基本实行的是按计划统招统分制度。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考上大学就等于拥有了铁饭碗。因此上大学成了拥有国家正式工作的代名词。随着高校扩招、统招统分制度的改革以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模式的不断推行,人们才开始逐步关注和借鉴生涯规划这一理论。
在国外,许多国家在小学阶段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例如美国的《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就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六岁开始,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美国在小学阶段就设置了生涯规划课程,让学龄儿童从小根植生涯规划理念,这对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好的启蒙指引作用。在美国的中学和大学一般都设有生涯服务中心或生涯资源中心,当青少年面临升学时,学校可以提供多种心理测验,帮助学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等,同时为学生的报考和学科选择提供参考意见,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指导。中心的老师一般都具有辅导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一定的考核机制。在每年的冬假、春假和暑假里,学校会要求每位Grade9-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工作和项目,并提供多种实习岗位,甚至有多个跨国项目可供学生选择。由此可见。国外的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形成了科学的体系。而目前,我国仅在大学阶段设有生涯规划课程,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几乎为空白。可见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要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而且就目前已有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生涯规划教育尚未形成系统
虽然我国已进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改革,但学生仍然是以考试为指挥棒,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造成了学生在整个求学过程中几乎接触不到职业生涯的相关信息,而且也没有养成主动探索职业生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2005年以后,全国各高校陆续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尤其是2008年教育部作了统一要求,各高
校必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有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形成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生涯辅导体系,在教育内容和衔接上的缺失,同时也加剧了大学生择业的迷茫。在职业生涯理论中,著名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其中探索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15-17岁为试验期,18-21岁为过渡期,22-24岁为尝试期。根据这一理论可以看出,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生和初中生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成长阶段,高中生则处于职业生涯发展探索阶段里的试验期。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应实施不同的生涯规划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应注重树立学生生涯规划的基本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培养动手能力。处于试验期的高中生,个体对自身的需要、能力、价值、兴趣和就业取向都会有初步的考虑和规划,并据此进行试验性的尝试。在这一时期,应进行生涯规划的价值引导,以防出现自我评价偏差。大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过渡期,是个体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着重进行专门训练和提高,以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时期。大学毕业后的三年为生涯发展探索阶段的尝试期,是个体在现实社会中选择和实施调整,最终确定一种适合自身职业特点的工作,并将此作为终身职业来发展的时期。但由于生涯教育的空白,广大青少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无法获得任何相关的生涯辅导经验,以至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感到盲从,绝大多数学生填报的是“家长的志愿”或“老师的志愿”,进人大学阶段才顿感生涯辅导的重要性,甚至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仍然没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陷入被动择业的困境。
(二)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一般高校都重视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以及科研成果的考察,而在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在人财物上的投入有限。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部门一般设置在招生就业部门或者学生工作部门里。工作的范围和重点是给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办理就业手续、提供就业需求信息、政策咨询等方面。高层次、个性化的生涯辅导和生涯服务几乎没有。生涯规划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存在,普及面低,绝大多数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没有相关的课程安排,没有形成为自身职业生涯学习的理念,明显缺乏学习动力。校园里也没有营造出励志、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良好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人生发展就业择业的重大意义。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总认为选学校比选专业重要,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应和将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进人大学后,谈及生涯规划,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是自己的事,就业是父母的本事: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为时展瞬息万变,计划赶不上变化,到时候再说: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教育本身就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反正以后走上社会也要在工作中重新学习,所以先混个文凭再说。还有少部分学生抱定了继续读书是回避就业的途径,本科毕业就去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了再继续读博士。等读到头了就自然会有工作等着自己。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生涯发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道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更谈不上在认识和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个人走向职场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
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将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混为一谈的现象,认为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制度指导、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教育等。殊不知二者在针对性、系统性、实施对象、实施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别。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意义。是帮助个体发现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特质、能力、兴趣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和生涯准备的过程和活动。它涉及一个人一生能否顺利地成长成才,同时也关乎个人是否能正确的选择和享受自己的生活,是在积极认知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意识,最终目标是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因此在实施时间上的跨度为人一生中的各个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涉及不同的生涯辅导内容。而就业指导主要针对的是临近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指导的内容主要为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生涯规划教育容片面化,专业师资队伍匮乏
生涯规划教育理应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发展教育。但目前在高校已经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主要采取的是“你听我讲”的大课堂授课形式,教学资料和案例不能推陈出新,教学效果差,无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考核被动学习,无法领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由于学生众多。学校经费投入有限以及学校和社会企业的沟通联系不够等因素,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往往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导致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片面化。
根据教育部规定,学生与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的人数比应该是500:1。按此比例,一个普通的本科高校应有30-40名专业教师,但实际上,兼职教师都难以达到这个数量。再则高校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一般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学的扎实专业功底,熟悉各种相关测评工具,要对所在学校的相关学科背景,行业前景、就业方向和劳动力市场有深入了解。但是直到现在绝大多数高校仍不具有这些标准。目前高校的生涯规划师资队伍一般由学生政工干部或普通的学生辅导员担任,这些任职教师一般都不具有“职业规划师”的认证资格,学校在对任职教师实行专业定期培训方面也做得不够,也没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导致任职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较低。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成为制约职业生涯教育普及的主要因素。
四、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化实施的方法和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体系
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完善仅靠学校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和小学、中学、大学一起携手齐抓共管。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以法律的形式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必然会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美国,为推进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别于上个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曾两次颁布法令,《生计教育法案》和《学校就业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极大地推动了生涯教育的发展。其次,政府应提供资金保障,实行专款专用,在各个学校建立标准的生涯指导中心以及对专职教师给予专项津贴,用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在韩国,为了在短期内快速推行职业规划教育,韩国政府在46个地区的小学、中学、大学建立职业指导模范学校,起到了规范和榜样的作用。最后,政府应向社会上
的生涯规划服务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等提供一定的优惠措施,如补贴、减税等方式,用以鼓励他们走进校园,更好地为广大青少年服务。各企、事业单位及工厂要和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参观和实习的便利条件,以熟悉各种职业和工种,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小区或居民社区中也应构建相应的机构,积极投入到生涯规划服务中去,这样营造出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青少年生涯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数量稳定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各小学、中学应引进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培训学校已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大学本身就具有人才优势,应着重挖掘校内现有的师资资源。有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请专业课教师挑起生涯规划教育的大梁,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广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则可以担任兼职教师,通过组织定期专业培训的形式逐步提升兼职教师的水平。也可以分批次推荐专兼职教师参加“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培训,取得认证资格。另外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的专家、心理学家、企业经理、成功校友、社会知名人士、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领导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有效拓展社会资源为学生的生涯教育服务。构建专职队伍为主,兼职教师为辅,外聘教师为有益补充的服务模式。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评价体系建设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行科学合理生涯规划的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存在年龄局限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正确的评估自己是职业生涯评价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国外引进的量表和常模等测评工具,缺乏本土化适合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测评方式,也未曾建立和更新适合90后青少年的常模作为比较和参照。建议相关专家在仔细研究国内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研发出能对个体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等做出科学评价、权威有效度的测评系统。职业测评对帮助个体客观认识自我和调整生涯期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仅凭此就下定论是往往不够的,应在研究测评报告的基础上,结合个体自身,以及老师、同学、父母的认识和评价,得到一份综合评估报告,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之路。
(四)构建实践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课程体系
现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强调工作经验,看中雇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即要求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学生往往对外面的职业世界了解不多,缺乏实践能力和业务经验,因此学校应当看到用人单位和学校培养之间要求的差距,注重构建以实践为主,授课为辅的生涯教育体系。
在生涯教育方面,学生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意向测定等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但任何规划与认识都源自于实践,而且也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知晓是否具有时效性。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体验式的生涯学习中来,在实践中不断修订自己的生涯设计,使之更加完善。其一,学校应发挥网络的优势,构筑校园网络生涯规划指导平台,让校园网成为生涯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可以实现校园和企业的网上对接。其二,在校园内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模拟职场、我的生涯我做主、户外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生涯设计和生涯展示的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其三,学生管理方面可以施行辅导员和专业导师齐抓共管的形式,辅导员侧重事务性工作方面的管理,专业导师侧重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发展前景以及求职和择业。这样的管理方式既方便班级学生和老师一对一的沟通,又能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其四,学校和诸多社会上专业对口的公司、部门建立联系,成为定点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长效的实践锻炼平台,不断输送在校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实习,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它在引导青少年理性思考和规划人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生涯教育体系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不懈的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
[3]程利娜,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科学研究,2010,(9),
[4]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4),
[5]Robert G,L Pryor,Jim E,H,Bright,Applying ChaosTheory to Careers:Attraction and attractors[J],Journal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7,(5),
[6]杨林,生涯规划的要素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6,(7),
[7]裴利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8),
[8]韩宝庆,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