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0:4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族文化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中的日用品,看似平常,但其造型、纹样、色彩都烙有当地的风土特色,是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最为直观的途径。这些生活日用品,与当地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是当地意识形态的“物化物”,是这个地域所特有的“集体意识”,它们借以感官来感受。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因素,将这个地域所独有的文化、习俗,以“物化”的形式,得以保存、传播、继承。
关键词:
文化产品;产品开发;瓦猫
经济的竞争必然涉及到文化竞争,而文化竞争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就云南所特有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瓦猫”而言,虽然其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但身处其中的人们并没有对瓦猫给于足够的重视,更忽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忽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瓦猫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对瓦猫文化内涵的研究,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丰富其应用范围。
一、瓦猫及其文化内涵
瓦猫,作为众多保护神的一种,其取形于猫、寄意于虎,常被安放于屋顶正脊,飞檐或是门头的瓦脊,属于屋脊兽,其主要功能是辟邪镇宅、求吉纳福、招财进宝,和中国其他地区的镇兽如吞口、石敢当、石狮子等所承担的责任相差无异,但为云南所独有,是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云南各地人认为是有灵之物。而其称谓,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在昆明被称作瓦猫,在楚雄一带被称为镇山虎、辟脊虎,在大理鹤庆被称为吉祥虎、降脊虎,因昆明地区称呼在前,后统一将其称为瓦猫。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瓦猫其造型都是经过了时间的筛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虽说有所差异,但都以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面目狰狞而可爱的神怪,虽然不管造型怎么变化,瓦猫的大体特征(大嘴、尖牙)及主要作用(保家护宅),从古至今保持着高度一致,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这是瓦猫文化得到保护继承的前提所在,也正是因为瓦猫的整体特征,使其成为了云南省所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代表物,具有整个云南地区所共有的人文认同感。通过定量分析瓦猫的制作特点,发现瓦猫的制作多出于烧制砖瓦、陶罐的民间工匠之手,同时因为制作简便,参与者多,造型上没有严格的戒律,制作者在制作瓦猫时,按照瓦猫制作的程序,在保持了瓦猫大体形象不变的前提下,加入了个人对瓦猫的理解,于是瓦猫的形象呈现出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特点,令其显得丰富多彩,对其进行了归类分析。
二、目前瓦猫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高楼的修建,农村平房和院落的拆迁,瓦猫逐渐失去了其生存所依赖的环境,面临着退出市场的危机。以昆明为例,几乎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发现瓦猫的身影,它是被当作一种收藏品、纪念品被精心地保护起来,以示其曾经出现在云南地区。这表明目前对瓦猫这种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保守的保护方式,缺乏进一步的积极的措施。瓦猫这种基于整个民族整个地区的一种集体人文认同、文化精神的物化物正在以一种悄无声息的状态,淡化出我们的生活,走向消亡的边缘,对此我们不能对其坐视不管,袖手旁观,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利用云南省发达的旅游资源,利用瓦猫本身的文化内涵,拓展瓦猫的文化旅游产品及其适用范围,将其从屋脊上请下来,不局限它存在和适用的地点,使瓦猫具有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起到保护云南民间原生态文化,达到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瓦猫市场的调查,瓦猫的造型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民间手艺人手中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较之以前的造型显得生动了不少,但其造型仍然略显粗糙而单一,缺乏趣味性、年轻化,且相对传统而繁琐,不利于机械化的生产,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产品开发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瓦猫的制作,仍然以家庭式手工作坊为主流、其制作原料还是传统的陶泥为主,而且就目前的状态来看,似乎很难跳出这种模式。这些客观的条件,使瓦猫的存在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环境,制约了瓦猫文化的传播推广。通过前文分析,一方面,人们能够意识到,瓦猫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于是越来越多的瓦猫走进了博物馆,使之能够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的展示代表;而另一方面,我们对瓦猫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却远远不够。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古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当得到我们的保护和珍惜,而保护和珍惜并不是让我们对其一成不变、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而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提炼,进行再创作,使之真正地成为我们民族的财富。或许会有人对失去传统手工技艺而制作的“瓦猫”提出异议,认为其已经脱离了“瓦猫”原本存在的意义。然后我们应该知道,文化的传承其实一直都是靠少数人来完成的,而文化的传播是基于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瓦猫新产品开发时,应当做好两手准备,既不能一味地追求产量而完全放弃对手工制作的重视,因为这是已经经过千百年的传统,也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不能墨守成规地排斥机器化生产,这是瓦猫文化走向市场的基本条件。
三、瓦猫衍生品探究
虽然科技发展神速,但人的变化却很缓慢,尤其是人们对于驱邪祈福的心理,几乎是不变的。再纵观目前的吉祥物市场,不难发现,在年轻一代中,Q版的吉祥物具有很高的流行程度,对比造型,会发现以目前瓦猫的传统造型,想在这场吉祥物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高的共鸣,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抓住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寻求年轻消费者的人文认同,迎合大众心理是瓦猫本土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突破口。在大工业生产及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产品数不胜数,我们不能强迫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因为对产品的选择权掌握消费者手中,所以如果要占领市场,我们只能提高产品的自身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就吉祥物的流行程度来说,瓦猫并没有占领很好的市场,然而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瓦猫起源于本民族的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很容易让人信服其有辟邪祈福的功能,然后对其造型进行变通加工,再满足了其基本功能后,使之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观,让人更容易接受。前文分析了瓦猫目前存在着造型过于传统而繁琐;适用范围相对单一;色彩使用也较为枯燥等几方面的问题。综合前文所论述的观点,笔者认为瓦猫文化想要占领市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改变造型,在以保持瓦猫主要特征为前提的条件下,即大嘴,“吃鬼怪保家”“吃铁屙金”,“吃”是其区别于其他吉祥物的最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打开市场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型进行简化,变通,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的、现代的辟邪祈福观点,及其他的吉祥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甚至可以结合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形象使瓦猫既带有当地的文化特点,又能跟上社会的潮流。这种造型的改变,既便于适应现代社会众多青少年的审美观;又便于后期机器化生产需要。其次,扩展瓦猫的适用范围,传统的瓦猫只能置于屋顶,保家护院,适用范围及方式都相对单一,而这种局限性和城市化的进程导致了“瓦猫”市场日趋减少,提取“吉祥物”的基本心理功能后,我们可将“瓦猫”从屋顶上请下来,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部分,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置于家中,而其主要作用及其人文记忆并不会因为地方安放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保证了瓦猫”文化的传承性,也扩展了瓦猫的适用范围,是其进入市场的一个必要保证。最后,传统的瓦猫都是以泥色,或者基础釉色问世,色彩应用过于传统。而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猫,色彩、花纹各异,既然是以“猫”为原型的吉祥物设计,我们可以师法自然,赋予“瓦猫”各式的色彩、花纹,同时赋予不同涵义,从而到达丰富“瓦猫”种类的目的。综上,对瓦猫进行了试验性的创新设计,抓住瓦猫大嘴的形象特征,将其卡通化,结合招财进宝、金榜题名寓意,将瓦猫形象进行了丰富,使之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吉祥物。
四、结束语
可见,“瓦猫”现在正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社会的发展,缩短了时空之间的距离,各个国家、地区的来往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必然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优胜劣汰。认同度高的文化观、习俗在这场竞争中会被保留下来并逐渐扩大其群众基础,反之亦然。作为设计师应当肩负起平衡好传统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具有独特代表性的文化纪念品,充分打开市场,在起到保存、传播云南民间民族文化,同时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的责任。我们需要发展生产与经济,同时也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研究以“瓦猫”为例的云南本土文化产品创新开发,深层次地挖掘“瓦猫”的实用价值、存在意义以及其隐藏在背后的文化底蕴,将其形象应用于多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使之成为被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并演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达到继承、保护、传播文化的作用,有益于使云南本土文化及其物化物在全球文化交融的无硝烟战争中,取得胜利得以保存,也有益于探索如何丰富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的渠道。
作者:刘希玺 颜开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基金项目:
云南财经大学青年课题,项目编号:YC2012B21
参考文献:
[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02):145-149.
[2]罗美兰.从台湾和国际文创案例看昆仑文创发展的潜力[J].青海社会科学,2014(05):168-172.
[3]刘建华.论民族文化现代性与陌生化的背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06):120-125.
[4]周煜啸,罗仕鉴,陈根才.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10):1319-1328.
[5]朱上上,罗仕鉴.产品设计中基于设计符号学的文物元素再造[J].浙江大学学报,2013(11):2065-2071.
[6]朱上上.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区域文化意象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5):209-210,225.
[7]王汇涓.中国吉样物文化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7(4).
[8]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有着自身的传统文化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世界经济及文化正慢慢实现全球化,各国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往来,而且还存在着文化的渗透,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很多民族及地方特色文化都慢慢被外来文化所取代而濒临消失,有些甚至已经失传了。民族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印迹,是我国人民不可或许的文化体系,为保护民族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展了民族文化。
1.民族文化进课堂的意义
[1]桂署钦.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本文由收集整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一文当中提到:“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文化以其独具魅力的东西文化色彩,构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深厚的文化根基……推动着国家的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知,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其是推动国家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每个民族都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必须保护民族文化。
[2]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中提到:“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对于引导学生领略民族音乐魅力,改善音乐课堂教学结构,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张兆华.曲径通幽香探春色梨园芳菲香醉人——越剧进课堂的有效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9)中也有提到:“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应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这两个观点都表明,民族音乐进课堂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4]焦艳.京剧进课堂的实践与体会[j].青海教育.2011(07)中有说到:“京剧进课堂无疑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民族艺术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艺术的保护就是保护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进课堂是保护民方向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保护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国家民族事业的发展。
2.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
2.1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
[2]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在文中讲到了其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教唱民歌——‘山珍野味’入课堂、民间歌谣——清风徐来耳目新、唢呐声声——民间吹打动起来、杨柳新枝——金曲翻作心头浪”,利用这些方法将民族歌曲、歌谣都进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更多当地的民族音乐,深入体会民族文化。另外其还通过将老歌翻唱的方式将传统的民族音乐作了现代化的改变,让传统音乐在不失传统韵味的基础上有了现代化的新意境,也使得民族文化深入人心。
[3]张兆华.曲径通幽香探春色梨园芳菲香醉人——越剧进课堂的有效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9)中提到分四个步骤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其分别是“借得梅花一缕魂——戏歌架桥梁、碾冰为土玉为盆——范唱引共鸣、种来梨蕊三分白——学唱品韵味、半卷湘帘半掩门——身动促心动”,利用这四个步骤而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
2.2民族艺术进课堂的实践与方法
[5]邓小英.康巴地区民间美术走进课堂的重要意义[j].艺海.2012(12)中提到可使下列方法让康巴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不断搜集民间美术资料、建立民间美术陈列室、建立民间美术的校外实训基地”等,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及教学设施来让民族艺术真正走进课堂,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民族文化。
[6]陈启鹃.苗族民间工艺进课堂的教学途径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1(13)中提到:“以十字绣引入神秘华丽的苗绣、以蜡画引入对苗族蜡染的实践、讲苗家故事,剪苗家剪纸、五谷画表现苗族图腾绘画”等方式来将苗族民间工艺带进课堂,让学生在了解当地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培养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带有象征性和传承性的特征,成为了民族的一个标志,产生于农耕时代的《走马民间故事》,其繁荣的场镇文化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摇篮。将《走马民间故事》应用到动漫中,是一种极为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保存和传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动漫;传统民族元素;走马民间故事
我国的动漫产业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国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上也逐渐趋于国际化,为了体现我国的动漫特色,因此在我国的动漫作品中,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这样在传播和宣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深深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更能彰显我国动漫作品的特色。可谓一举两得。国外许多的国家也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具有本族特色的民族元素,这也说明民族文化在动漫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因此,要想使我国动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也必须使动漫设计体现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这样也能推动我国动漫发展。
一、《走马民间故事》:农业时代驿道上的故事
重庆的《走马民间故事》是产生于农耕时代驿道上的故事,其传播的温床就是繁荣的场镇文化,驿道上的故事是草根文化与外来文化复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故事,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曾经是古巴国的中心地带,后属巴县辖区。巴人勇猛善战,能歌善舞文明于世,其中春帖、楹联、龙灯、狮舞、车灯、连箫、高跷等民间文化活动源远流长。由于各路客人各自交流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后来逐渐成为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这些人都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耳濡目染,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外地的民间故事不觉地转化成了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并且将其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民间故事不仅是农耕时代人们传播见闻见识,道德规范,以及表达信仰的载体,也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场镇自然成为了传播民间故事的中心。走马镇位于重庆西部的长江河谷丘陵地带的缙云山尾端的山脚,村庄分布在谷间低地,生产活动也相对富有。走马镇车水马空,相对繁华,成为民间戏说,讲故事、评书等活动的中心,走马镇与走马故事共同发展,走马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括故事、神话、传说、笑话、寓言、民间歌谣等,蕴藏着厚重文化信息。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民族元素在动漫中的应用
1、民族元素在动漫角色的塑造上的应用
绘画、雕塑、建筑、服饰、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洒脱的书法、生动的水墨画、应物象形的雕塑、宏伟壮观的建筑群等,为动画片提供了许多造型元素。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必须要求作者充分体现其艺术性,所以创作者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而又全面地要让其故事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特征。如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充分地运用了夸张的脸谱造型,以及京剧表演中人物的服饰,使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彰显了民族个性,带给了观众很深的印象。《功夫熊猫》中,选用中国国宝级的动物大熊猫作为动画片的主角,并且完美地将中国的传统功夫与熊猫结合在一起,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从而,我们可以总结出,为了使动漫取得成功,就必须将中国元素充分应用在设计中。
2、民族元素在动漫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要有特色的动漫造型,精彩的动漫场景也十分重要,因为,突出的场景能够加深观众对动漫的印象。对于动漫场景的设计,一定要更好的烘托出故事情节背景和人物造型,只有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凸显整个动漫的风格。我国的动画片《宝莲灯》,加入了我国壁画和古建筑等特色,该部动画片的场景极具民族特色,与其中的人物造型交相呼应,使其更好的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功夫熊猫》中在片头也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中国的剪纸艺术,在场景中表现中国的山水特色,很快地将观众带入了影片的氛围中,也能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艺术氛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独特的元素魅力有利于塑造动漫中的场景,这样能够增强影片的效果,使其更具吸引力,还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
3、加强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成功的影片,都将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灵活地结合起来,设计出来的真实而又饱满的人物,都是通过运用三维动画等技术,加深了画面的清晰度,画面表现出来的质感和营造的氛围,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感,通过建模的技术,让动漫中人物具有更多的真实感,人物中皮肤,毛发等都更近的接近真实的实物。在场景制作上,更是运用高科技的计算,使得画面中的空间具有层次感,可视性和真实性。将二维画面转化成三维画面,将静态呈现出视觉上的动态化,其中的动作也化复杂为简单,更具有画面效果。
三、动漫艺术与民间故事的契合
20世纪初诞生的动漫艺术集合了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建筑、戏剧和电影这七大艺术门类。经过大约一百年的发展,动漫艺术开始像人们展现其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特性,其完美的表现方式能让动漫具有无限的魅力,还能启发人们的创作思维。动漫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虚拟出来的,它的形象也大多运用夸张的手段进行塑造,更多的是其象征的多具传奇色彩。动漫艺术与电影不同,它并不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真实性,而是人们通过想象和虚拟重新赋予其生命和意义,也就是说,动漫更多的在于人们的想象力。恰好,民间艺术大多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都来自于人类的一些信仰或者内心中的美好愿望。民间故事为平凡的生活中增添了许多色彩,民间文学通过偶然、巧合、夸张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因此能将故事的真实性和传奇性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能体现生活气息,又能使故事离奇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动漫与民间故事有着共同的虚拟性和传奇色彩,因此为二者能够良好的契合打下了基础,民间故事给动漫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同时,动漫也更好地对民间故事进行传播。
四、结束语
在以后的动漫设计中,应该要把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更好的应用于其中,而且要与现代技术进行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丰富动画的视觉效果,还能给动漫注入新的活力,巧妙地将传统的民族元素应用到动漫中去,还能给我国动漫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虽然我国动漫还处于不稳定的转型时期,但是这一做法不仅能够促进动漫的发展,还能更好地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者:杨凡颖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产品;定位;营销策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005-02
此文为云南省红河学院校级科研博硕项目《云南民族文化产品营销》的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0BSS2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了文化多样性宣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原生态文化”,获得了人类杰出的文化评价,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价值已经被提到“人类文化的高端”。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早在1996年云南省委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大量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本文从较为微观的营销角度来研究民族文化产品的发展策略,即从认清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开始,确定民族文化产品的定位,并从产品开发、产品价格的接受水平,销售行为的选择到营销渠道的建立,设计合适的营销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更好地体现民族文化产品的独特价值。
一、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市场价值实现形式
按照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分类,民族文化产品可以划分为:民族工艺文化产品、民族歌舞乐文化产品、民族节日文化产品、民族服饰文化产品、民族饮食文化产品、民族建筑文化产品、民族医药文化产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云南有八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6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资源与自然资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一)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初具成效
云南民族歌舞乐文化产品走上市场化道路。《云南映象》的成功带动了一系列的民族歌舞乐产品的市场化发展,先后出现了体现迪庆藏族文化的《香格里拉》,凸显楚雄彝族文化的《太阳女》和文山壮族苗族文化的《七彩神韵》等。民族工艺产品部分产品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发展,如石林的刺绣,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都在进行和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发展。各地州的民族工艺文化产品开发也呈多样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民族工艺文化产品有按用途可分为服装配饰、家装饰品和艺术品,更多艺术品的出现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产品正从生产实用性产品到艺术品发展,不断提升工艺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弱化其使用价值。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也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2012年来滇旅游的游客数量超过2亿,同比增长20.3%;旅游收入1702.5亿元,同比增长31.2%,比全国平均收入高出17.2%。
(二)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实现
大部分的饮食文化产品、节日文化产品、建筑文化产品是与文化旅游产品融合在一起的,民族文化产品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很好地结合起来显示其独特性,产品的市场价值是通过到当地旅游体验实现。游客可以到怒江双拉怒寨,体验怒族的饮食和感受节日气氛;也可以选择到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家体验走婚习俗,而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产品是当地人文、历史和自然紧密相连的结果,旅游结束,体验也就结束,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
另外,大部分的工艺文化产品、服饰文化产品、歌舞和医药文化产品流通性要更强,这些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既可以通过游客在旅游体验中购买实现,也可以通过实体化的商品零售实现,如音像制品和工艺品商店零售。这些文化产品因融入了或多或少的艺术加工和现代的表现形式,使得民族文化产品与现代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如大型歌舞巡演《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远销国内外的“云南十八怪”。
民族文化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是靠消费者用“注意力和时间”来换取文化产品的内容。因此,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组合应在尽力抓住消费者“注意力”的同时,提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时间价值,从而增加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价值感知,使民族文化产品走创新和高附加值发展道路。
二、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定位
文化产品的价值包括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信息价值、娱乐价值、遁世价值等(汤晖、钟洁)。而文化产品的价值判断和感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即取决于消费者的文化水平高低、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大小(李东华)。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首先必须从定位开始。
结合目前省内外和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定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国外消费者为主导,以国内其他省份消费者为支撑,以云南本土消费者为基础。国外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比重目前来说要比国内,费者要大,而大部分国内消费者都是为国外的消费时尚“马首是瞻”。以国外消费者为主导,能带动云南文化产品的发展走国际带动国内发展的路线。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吸引着大量的国内消费者,到云南来的游客数量每年都呈递增的趋势就能说明其越来越受省外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云南本土消费者这个目标群体的关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引导本土居民参与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来的有效途径。如果云南本土消费者都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产品,那更谈不上文化产品的流通壮大。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投放应根据国外、国内和云南本土市场的调研结果投放不同的产品。
三、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产品的设计应以突出云南本土民族文化为重点,产品诉求点应致力于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人类历史、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好奇心、审美和艺术追求等需求。
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策略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衍生产品如饮食、建筑和节日产品的开发尽可能突出民族原生态特色并以游客的亲身体验为主。第二层次,工艺品、服装和歌舞产品应多加入一些艺术加工和现代的表现手法,使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主流价值。
(二)价格策略
价格应与顾客感知价值相结合,实行心理定价策略。例如对于偏好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看重的是产品蕴含的民族文化价值而非价格,如果定价能符合顾客感知价值就能产生购买行为。
另外,定价应与目标市场的收入和消费习惯相结合,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以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为例,同一个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行企业可以通过更换高档酒店、高档接待车辆和配餐来提高旅游产品的价格。
(三)渠道策略
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是旅游产品的重要依托,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以旅游消费的形式出现更能增加顾客体验和感知;经过艺术加工和运用现代表现手段创作的产品一则可以通过旅游消费,一则可以以零售和会展的形式让国内外消费者获得民族文化产品的感知和体验。
(四)促销策略
民族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特别的促销方式,即只有增加消费者对民族文化的体验和感知,主观上获得价值感知才能促进其对民族文化产品的购买。民族节庆活动和民族歌舞巡演都是能够提高消费者参与性的很好的途径,使消费者在参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购买。
四、结语
云南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不同的定位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设计和开发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目标群体;坚持与顾客感知价值和消费者个人和消费特征相结合的心理定价策略和差异化定价策略;提升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以旅游文化产品消费带动其他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等候时机发展民族文化产品的专营零售店,积极参加国际会展和巡演,增加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从而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参考文献】
[1]王勇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价值研究[J].大舞台,2010年(第3期):96-97
[2]郭家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78-89
[3]汤晖,钟洁.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感知价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32卷11期):136-140
[4]李东华.文化产品价值分析[J].科技广场.2006年(第6期):123-124
[5]樊泳湄.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和反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3卷6期):99-103
[5]施惟达.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4-9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品牌资产评估;大湘西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86-03
引言
鉴于旅游品牌资产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在旅游品牌资产评估方面的不断研究,如Konecnik和Gartner(2007)分析了目的地品牌资产评估的因子,认为不仅要注重目的地形象,还要从游客感知、旅游质量和忠诚度等多角度来评估[1]。Boo、Busser和Baloglu(2008)建立了基于游客的品牌资产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多个目的地的研究中[2]。崔凤军、顾永键(2009)提出了景区品牌资产评估的经济性和非经济性指标体系,并运用品牌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将非经济性和经济性指标联合起来,提出了具体的评估模型[3]。曹晓鲜(2010)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区域品牌资产理论和协同理论分析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的内涵、特性及其构成体系,并结合湖南西部地区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进行了具体研究[4]。显然,上述研究已表明学者们对旅游品牌资产问题的高度重视,但研究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对具体旅游地品牌资产的研究方面,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资产价值评估研究还很少见。基于此,本文以大湘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研究将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构成
品牌资产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一个既定品牌赋予产品的附加价值[5]。很明显,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品牌资产,它属于一种区域品牌资产[6]。借鉴蒋廉雄(2005)提出的区域品牌资产的定义,在此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界定为:在满足外部文化旅游者的需要、实现内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者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文化旅游地品牌的游客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提高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营销效应和竞争能力,为民族文化旅游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居民创造最大的附加值,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地政治、经济、文化目标的实现。根据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的特性,我们可以从其核心价值来源的角度,通过较深入的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构成要素的本质特征来诠释其价值构成。
1.理性价值是旅游消费者通过其在整个消费过程所接触到的各种要素而形成的对旅游地的直接价值的评价,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地理特性,从而显示其差异性。从这一角度来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主要是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也就是最直接的旅游吸引物,如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民居建筑、民族工艺品等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域特色,由这些资源和产品传达出的独特性、唯一性和稀缺性,形成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特色性优势。
2.象征性价值是指民族文化旅游地的品牌个性,所谓品牌个性是企业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风格而产生的区别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品牌特质,是品牌独特性的表现。品牌个性是品牌文化的集中表现,有什么样的品牌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品牌个性,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而言,其品牌个性塑造的核心就是要凸显民族地区的文化气质差异,即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由于大多数的景区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文化性,那么民族文化旅游要体现其差异性,更要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元素。
3.感性价值是旅游者对民族文化旅游地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和民俗风情,这对旅游者来说具有一种新奇感,易被认同和便于参与,亲身体验异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最明显的一大特色。丰富的参与体验感知,形成了民族文化旅游缤纷多彩、独特的旅游形态。另外,“非标准化往往才是人们对服务的期望。因此对服务企业而言能够提供有别于他人的服务就代表着自己具有一种优势。”[7]因而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服务在标准化基础上具有与众不同的差别也能成为一种优势。
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进行评价要通过构建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在指标的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即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从多角度来综合判定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的价值;(2)顾客主体原则。旅游者对旅游品牌价值的形成与实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需要考察旅游者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认知、态度、文化旅游倾向等因素的影响;(3)层次性原则。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按照各要素层次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不断细分。(4)动态性原则。即指标的设计既要有反映现有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指标,也要有反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潜在价值的指标。
2.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评价内容。品牌资产实质上是一种来源或基于消费者的资产,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广泛而高度的知名度、良好且与预期一致的产品知觉质量、强有力且正面的品牌联想以及稳定的忠诚消费者这四个核心特性,那么在此主要从消费者即旅游者这一角度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进行评价。具体来看:(1)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品质认知是指旅游者根据出游动机,与备选旅游目的地相比,对民族文化旅游地资源和配套设施的全面质量或优越程度的感知。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品质认知度的评价主要通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指标来进行,其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品质的重要来源,是最核心的价值,而基础设施的健全程度也会对旅游者对其品牌品质认知度产生重大影响。(2)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是指民族文化旅游地或民族文化旅游企业凭借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旅游市场和客源市场两个角度来进行,其中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能直接反映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而客源市场则决定着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能否保持竞争优势。(3)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是指该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潜在旅游者认识到或记起该旅游地属于何种资源类型或其突出特点的能力。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被旅游者认可的程度、品牌个性、民族文化旅游地的区位特征等因素都会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产生影响。(4)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忠诚是指旅游者重复购买同一个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产品或反复地向亲友以及其他人推荐某个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忠诚度可由游客的满意度和偏好度来衡量,其中满意度包括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偏好度则主要是游客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识别程度,并受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5)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联想是指旅游者透过某个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能够联想到的与该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相联系的所有事情。民族文化旅游地的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都会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产生更为持久和根本的影响,旅游地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产业发展的条件及受重视程度等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直接关联,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提升至关重要。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上述分析,在此构建出衡量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如下页表所示)。
三、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价分析
大湘西地处湖南省的西北部,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是一个以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以张家界市为中心的北部土家族文化旅游圈、以吉首为中心的中部苗族文化旅游圈、以怀化市为中心的南部侗族文化旅游圈,构成了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民族文化资源由于其独特性、体验性、原生态等特点日渐成为更富内涵和价值的旅游资源,从品牌核心价值的角度来看,品牌价值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其核心价值的来源也是不同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便是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的重要来源。大湘西的吊脚楼建筑群、德夯苗寨、板岩寨、古镇城堡城墙等民居文化,苗族服装配饰、蜡染扎染、土家织锦等民族工艺文化是形成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理性价值的基础;土家族、苗族、侗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歌舞等民俗文化,神秘的巫傩、土司、赶尸等民族文化等体现了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的象征性价值;具有酸、香、辣特色的湘西饮食文化,由上刀梯、下油锅等绝技绝活和八人秋千、玩龙灯、鼓舞等地方传统项目形成的民族体育文化便构成了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的感性价值。
依据所构建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构成层级及相应的测度指标,结合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的构成,我们可以对大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作简单的评价分析:
1.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品质认知度的评价。首先,从大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来看,千年古镇凤凰、德夯苗寨、美丽的王村芙蓉镇、南方长城、里耶古城、名人故居,民族风俗等人文旅游资产都具有较强的体验性、感染力和名人效应,这些都是具有较大的游客吸引力的品牌资产。其次,随着大湘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项旅游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如在交通方面,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尽最大努力支持湘西州交通建设。
2.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的评价。大湘西是湖南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方,并且因其具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域优势,该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从2005―2009年的五年间,大湘西的旅游收入在不断增长,但在湖南省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在不断下降,从2005年的22.34%降到2009年的17.99%,这说明其竞争力有减弱的趋势。
3.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的评价。目前,张家界拥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数14个,湘西州拥有“国字号”旅游招牌13个,怀化市具有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7家,这些旅游品牌增强了大湘西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影响力。但就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而言,还不是很鲜明,没有将大湘西丰厚的自然景观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提升。
4.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忠诚度的评价。除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本身的吸引力外,旅游服务对旅游者的影响也很大。在大湘西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有些旅游景区就存在欺诈游客的现象,民族文化旅游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游客的满意度不高。另外,旅游地存在的负面宣传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游客的旅游品牌忠诚度,如湘西土匪之说等。
5.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联想度的评价。就旅游地环境而言,大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注重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旅游地环境维护较好,能给旅游者带来一定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Maja Konecnik,William C.Gartner.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for adestin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2):400-421.
[2]Soyoung Boo,James Busser,Seyhums Baloglu.A model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ple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8,30(1):1-13.
[3]崔凤军,顾永键.景区型目的地品牌资产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模型初探[J].旅游论坛,2009,(1):67-71.
[4]曹晓鲜.基于协同的湖南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资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9-103.
[5]Farquar,P.H..Managing Brand Equity[J].Marketing Research.1989,(9):24-33.
贵州省位于西南内陆地区,是西南腹地,同时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省地貌类型较多,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四种类型。贵州省约有50多个少时民族,因地质地貌特殊保留了众多的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在黔东南地区,拥有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优势的苗族侗族的原生态文化、原始自然生态和原貌历史遗存的“三原”结构旅游资源。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寨,黎平肇兴是全国最大的侗寨,台江苗族的姊妹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的施洞是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黔东南地区还有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还具有“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有千百年屹立的侗家鼓楼,还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苗族服饰,可以说,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垄断性、参与性、互补性等优势,已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苗族侗族文化遗产的核心保留地”,黔东南的独具特色、原始风味的民族建筑文化、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是人类历史上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该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6项(第1-3批共有52项,加上第四批公布的4项,共有56项),位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位,可以说,黔东南地区利用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代旅游,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
(一)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现如今,黔东南地区以旅游引导城镇化建设已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居民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仍旧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挤压下,影响了当地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状况的保护情况。城镇化建设从表象上看是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但是背后的生活方式、观念意识、民族习俗等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苗侗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不断被挤压,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逐渐消失,这一矛盾从实质上而言,是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行不通的,而只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也是行不通的。可以说,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寻求平衡是今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
(二)城镇化建设规划和旅游规划之间的矛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城镇化建设确立后,部分区域规划不详细,甚至出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在投入之后,城镇区域的功能却发生相应的改变。如:一些苗族侗族村寨,原本规划的是住宅区的地方,但因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城镇区域功能发生改变,土地用途也随机发生变化。此外,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脱节,城镇规划部门不能够及时调整土地的详细规划,致使旅游用地被搁置,拖延了城镇化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个别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建设由于未能处理好当地民众的利益诉求,而出现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导致景区规划建设未能有效监督实施而失控。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商业化
黔东南本是富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该地区自然风景优美,有着较为深邃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地区,上到年迈的老人,下到年幼的孩童,都有可能间接或者直接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事情,商品经济观念意识增强。在利益的驱使下,苗族侗族的后代不愿意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现状不仅使得有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技艺失传,后继乏人,并且在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过早的进入到发展旅游业赚钱的行列,而对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统计,苗族侗族自治州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这对该地区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过度商业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的淳朴民风能被商业意识埋没,其民族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取代。
三、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关系
(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逐渐形成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就是拓展城镇的服务对象,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使得小城镇范围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场所,这些场所会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使很多原本需要靠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的当地百姓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实现在家就地就业和创业,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并且,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苗族侗族居民开始从事少数民族工艺品、纪念品的加工与制作,直接或间接的从事相关的旅游服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自然景观外便是利用居民闲置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进行修葺,因投资少,风险少,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农民开发经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及其他产品多是在旅游地销售,游客作为新的消费群体,有效地解决了旅游地产品找不到市场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产品运销问题。此外,少数居民的零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现金收入,可直接获得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由此,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较为明显的新兴产业。2、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加速了城镇的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设施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给游客提供便利优越的旅游条件去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旅游的目的,提高了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此外,加速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1、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创造了更优越的市场环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不再单方面的向城镇转移,城镇内市场需求增多,更多的是现代服务业及新型业态在镇域内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专业化旅游职能,不仅对旅游业的各个职能进行分化,使之更能符合当地的旅游市场。2、城镇交通的便利提升旅游业发展环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交通,连通城市和城镇间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发展。此外,高铁时代下,交通更加便利,使得游客出行便利,因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可以说,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包括民族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后的多元文化人文景观的感知。
四、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文化的保护
(一)提高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因而,提高认识是对苗侗族民族文化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高铁时代下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建设,基于此,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苗族、侗族传统文化需要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威胁。因此,苗侗少数民族首先应当意识到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只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够成为可能和可为。
(二)大力保护和扶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非遗传承工作,一要着力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研究制定传承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为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二要逐步制定完善非遗保护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以保证非遗项目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学术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的正常开展;三要加强大型活动的开展与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力;四要健全非遗传承人医疗保障制度,给他们购买医疗保险,保证传承人良好的身体传承条件,控制、降低因为生命健康问题给文化传承带来的风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保护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根植于苗侗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重视发挥基层民众的作用,苗侗族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山寨是广大民众繁衍生息、生产劳作的地方。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这些村寨为其文化活动空间并通过村民进行传承。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应根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自的特点,结合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实行分类保护。具体而言,如对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对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或市场价值不大不宜进行产业化开发、传承对象少且面临濒危失传的非遗项目实施档案化保护,等等。如此,保护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民族文化是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的独特之处,也是民族建筑文化的特质所在,因此,民族民居的传承、转变和创新必须以民族特色为原点才能使民族建筑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根据建筑设计的构成和民族特色的形成机理,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原点效应主要表现在建筑外部造型、内部结构、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民族化。
关键词:
民族建筑;设计;民族特色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各种政策的推进,民族地区民居建筑的规划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民族民居特色问题也因此凸显出来。建筑是文化的凝固,也是文化的表征,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居建筑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保留不仅可以使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与民族地区风土地貌保持协调一致,更可以使民族文化借助建筑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因此,民族特色在民族民居建筑规划设计中具有原点意义。目前,虽然大部分民族地区民居规划建设中也把民族特色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对于民族特色的理解片面或者缺乏合理的思路,部分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设计并没有完整保持民族特色,不仅影响了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也使得民族地区民族风貌的形成受到了影响。对于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民族特色问题的解决应从深层次探讨和论证,才能使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问题需要具体探讨,以便形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民族文化在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原点意义
民族文化在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的原点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民族特色的实用性。实用是建筑的第一要素,根据功能需求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是所有建筑的共同特点,而对于建筑功能的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建筑相应也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大多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各有不同,因此,多数少数民族形成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少数民族建筑,如白族的四合院格局、傣族的吊脚楼等,这些因适应民族地区气候环境而形成的建筑特点在民族民众长期的智慧沉淀中成为地区民族建筑的民族特色来源。当前的民族民居建筑同样需要适应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传统建筑沿袭下来的建筑特色借鉴可以增加民族民居建筑的实用性。二是民族特色的文化性。建筑是文化的凝固,每种建筑都因为其中的文化内涵而具有了生命力,不同民族的建筑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实际上也是对本土文化的背离,难以得到认同,因此,建筑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性,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土家族的土掌房等传统民族民居建筑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且在时间的积淀中,已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各种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建筑设计中对于民族特色的结合实际是民族民居建筑形成民族文化韵味的根本来源,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特色的原点效用因建筑的文化性需要而产生。
二、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民族文化原点效应
(一)造型民族化
建筑分为两个主体部分:内部空间和外观造型。外观造型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在整体建筑中,外观造型是最能直观表现建筑特色、体现建筑气质的部分,因此,在各种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达成某种效果,往往会在外观造型方面尽力调整,以达到理想目标。[1]另外,从外观形式与建筑功能关系上来讲,建筑外观造型对于建筑功能有影响,但相对于内部空间而言,外部造型的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功能保障要求下,建筑外观造型仍然有较大的发挥余地,民居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外观造型方面的努力来促成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造型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形成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借鉴传统民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使民族民居与民族地区风土地貌相一致。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地区环境风貌的一部分,民族民居建筑在外观造型上的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民族民居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融合和一致,因此,各个民族地区的民族建筑都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材质等条件来设计的,最终形成了和当地风土地貌一致的特色化民族民居。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一方面受经济文化水平制约,主要是对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这种适应也是对于民族民众居住方面的需求满足,因此,对于适应自然条件而形成的建筑形式的借鉴,不仅可以使建筑更加适合当地民众居住需求,如冬暖夏凉、驱蚊去湿等,如侗族的“吊脚楼”建筑所使用材质是当地常见的杉木,因当地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多蛇虫猛兽,建筑时层层出挑,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形式。另外,云南南部多竹子,因此,当地傣族、布朗族以竹子为建材,设计成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的竹楼,以此来适应当地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造型的借鉴,可以很好地实现民族民居建设设计造型的民族化。第二,结合民族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下民族建筑的外部造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因民族文化不同,傣族的竹楼设计灵秀飘逸,而佤族的竹楼则透露出更多的圆浑质朴气息。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建筑造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特点。因此,现代民族民居造型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形成,可以结合民族文化进行适当创新,只要是在民族文化基础上使建筑设计在总体上和民族风土地貌达成一致,就有助于建筑造型民族特色的形成。
(二)结构民族化
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在外观造型对传统民族建筑的承袭,内部空间同样需要保持民族文化气息,才能使民族民居建筑从外内到内保持一致,浑然一体。但是相较于外部建筑造型对民族特色形成的明显视觉效果,民族民居建筑内部空间的民族性表现较为隐蔽且不容易突出,且内部空间由于要实现民族民众起居所需要的多重功能,因此,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保持相对而言更不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民族民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民族特色无法形成。民居内部空间为民族民众日常起居的场所,民族文化隐含于民族民众的言行举止中,因此,在民族民居的内部空间规划中,通过与民族民众日常行为活动的结合,很容易显露出民族文化气息来。这一点可以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藏族信仰佛教,因此在藏族传统建筑的居室内外都设置有礼佛的设施,以便藏民敬奉菩萨。西南地区的侗族、哈尼族、傈僳族、怒族等民族都有火塘文化的传统,哈尼族的蘑菇房中有常年不灭的方形火塘,侗族的火塘除了有取暖、照明灯基本功能外,还有休息、娱乐和文化传承的功能,火塘边也是聚会、待客场所。火塘形成了少数民族的凝聚力,体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伦理文化和待客习俗。壮族的干栏式建筑的厅堂的板壁神龛中,从上到下供奉着祖先神台、土地神,侧面则是火塘间,室内角落简单的设施布置便体现出了当地民族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及火塘文化等特有的民族文化习俗。从传统民族建筑内部空间的格局划分和功能特点可以看出,这些建筑不仅在外形上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更是在室内形成了延续民族文化习俗的结构和布局,使得民族传统建筑从内到外都具有了民族文化的神韵。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建筑格局已经成为部分民族特有的建筑特色,如白族的“三坊一照壁”,仡佬族传统民居的“长三间”或“长五间”建筑格局等,其他民族楼上楼下的空间格局功能划分也都遵循一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2]对于传统民族建筑格局的借鉴不仅可以使建筑更具民族气息,更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加适应民族民众的需求,有助于建筑功能的更好实现。对于现代民族民居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同样可以通过民族文化习俗延续和现代居住功能的结合来体现现代民居建筑的民族气质。每个民族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待客习俗、伦理习俗、信仰习俗等都和民族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有紧密联系,无论是火塘习俗还是礼佛文化,都是民族建筑内部结构生成民族色彩的重要原因。随着民族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其对建筑居住条件越来越高,卫生、坚固、多功能等都成为民众对居住建筑的需求,在此需求的变迁下,传统民族建筑的卫生问题、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合拍等问题都成为现代民族民众居住希望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以上民族民众的需求,现代民族民居设计必须有所创新和改变,如根据需要设置储藏间、卫生间、工具间等,虽然原有传统建筑也可以实现此功能,但是在当前空间有限的前提下,需要对这些功能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成为整体建筑的新的组成部分。[3]在为了达到新功能而进行的空间创新活动中,同样需要根据建筑的民族特色来进行创新。因此,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规划中在因卫生、安全、舒适等功能追求下而进行的食寝分离、人畜分离等行为展开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各民族不同的习俗在民居建筑内保留民族文化习俗展开的空间和设施。建筑以人为本,文化习俗是民族民众与传统的衔接,现代民族民居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以提高民族民众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为原则,也要尊重民族民众特有的文化习俗,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调整,为民族民众文化习俗的展开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使得民族民众在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也能与传统文化保持沟通,使现代民居建筑成为民族传统与现代沟通的桥梁。
(三)装饰民族化
内部空间和外观造型构筑了建筑的基本框架,在此之外的装饰则是建筑焕发生机的助推剂,通过刻意的装饰可以使建筑具有更多生动气息。虽然建筑设计对于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两者的用心可以使民族民居建筑形成民族气质,但是这样的处理还不能使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气息协调自然、生动,民居建筑规划设计需要通过细节方面的装饰来使民族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更加丰满和充实。为了使建筑更加生动有趣,多数民族传统民居都在建筑装饰方面颇费一番心机,通过木雕、石雕、彩绘等方式形成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和标志,这些图案符号除了增加民居建筑的魅力之外,同时也使建筑的民族气息更加浓重。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是爱美民族,在民族独特审美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有较为特色的民族装饰特征,如藏族对于住所装饰十分讲究,除了吉祥图案及蓝、绿、红色带的绘制,不同地区的藏民在建筑装饰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装饰特点,如日喀则的藏民居门上会绘制日月祥云图或者悬挂标志性的风马旗,昌都芒康藏民居的彩绘装饰则别有一番特色,在各种装饰下,民居显得气势非凡。新疆伊犁地区的民居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是从墙角、窗眉等细节处仍可看到建筑者的精雕细琢。由于气候原因,喀什地区的民居更加注重内部装饰,在建筑内部随处可以看到色彩艳丽的彩画,加上其他门窗、外廊等部分的雕饰,整体建筑装饰气息浓重。白族是个十分爱美的民族,当地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气息使得白族人在建筑装饰方面形成了突出特色,注重装饰是白族人的建筑习俗,在白族建筑装饰中,石雕、木雕、水墨图案是其装饰的主要手段,墙角、门头、飞檐多用石雕,山墙屋顶用水墨,吊柱、走廊多用木雕,加上白族特有的三坊一照壁的空间格局,白族民居显得精美、典雅、清丽,形成了白族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富有特色的装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形成了独特的魅力,而在民族传统建筑中,特有的装饰图案和符号更是增添了民族建筑的民族气息。在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同样可以借助合理的装饰来增加民族气质。从以上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民族特色形成来看,其更多是借用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来形成,因此,现代民居建筑设计装饰中民族气息加强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实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经过长期的引用和宣传,部分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成为民族的表征,在建筑装饰中对相关民族图案符号的合理使用,自然可以使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民族意味加强。对于民族文化元素的在建筑装饰中的引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情境和民族审美,不同民族文化符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隐喻,对于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民众的禁忌和爱好,才能使图案在设计装饰中的运用和民族习惯保持一致。[5]另外,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需要考虑到民族民众的审美观念,虽然民族文化符号引用自民族,但是对于民族民众而言,建筑装饰中的图案和符号如何装饰已经形成一定的审美习惯,民族文化符号的引用和使用方式需要对民族民众的审美有所观照。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不同标志的应用自然可以使建筑装饰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意味。
结束语
民族民居建筑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民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民族特色对于民族民居建设设计具有原点价值,无论是民族民居的建筑造型、空间结构,还是建筑装饰设计,都需要基于民族特色形成来努力,通过民族特色合理发挥原点效用的,新时期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不但可以合理创新,还可以有效保留和延伸民族地区建筑的民族特质,形成崭新的民族风情。
作者:朱琦 徐晶 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姬长武,李诗修.民族建筑环境艺术美感的整体认知[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
[2]余熙文,李晓琼.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
[3]姚栋,苗壮.新农村住宅的传承.转变与创新———映秀镇二台山安居房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探索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9).
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中国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7-01
一、中国民族文化概述
中国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涵盖了众多方面,语言、文学、宗教、科学、艺术、风俗等包含其中。中国民族文化尤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许多文化都被通过各种方式记录和传承下来,它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保留着其中的精华,并且许多方面都值得人们的深入研究,并且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同时它的一些表现形式还影响着当代的许多设计创作。尤其是一些国画、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剧脸谱、皮影、剪纸等,以及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习惯等元素都对现代的设计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
(一)现代服装设计与唐山皮影的结合
唐山皮影将内在美与形态美进行完美的结合,最典型的特点是将戏曲艺术与美术造型进行综合的结合。唐山皮影造型有其独特的装饰性,形象性明显,造型大部分情况下都比较夸张,同时通过运用几何图形分割重组、透明线条或大小色块进行组合来体现造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许多服装造型的款式风格、色彩、图案、以及线条组合方式、分割方法等都会借鉴唐山的皮影艺术。其中唐山皮影的色彩运用特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较广,主要以红色、黑色、绿色为主,并且较多的采用大色块。唐山皮影造型的色彩较为艳丽,并且运用夸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正比例、反比例、局部色彩比例对服装进行自然色的设计,在服装的色彩搭配上较大胆,有的运用撞色设计,很好的将红色和绿色融合到一起。同时在许多的现代服装设计中都将皮影造型作为衣服的图案设计,许多植物、动物、或者是抽象几何的皮影造型都运用到服装设计元素中,成为服装的点缀。
(二)现代服装设计与剪纸艺术的结合
剪纸通过手工剪裁,颜色的点染后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镂空艺术设计以及独特的审美视觉感受给现代服装设计师带来了很多灵感,使其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剪纸属于镂空艺术,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对这种镂空设计进行创新研究,许多服装设计师都将服装的整体进行镂空剪裁,增强了其独特的美感,使服装更具有观赏性。同时将剪纸艺术中的图案纹样也吸收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使服装设计极具地域色彩,强化了服装的民族文化。
(三)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画元素的结合
中国画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也被广泛运用。中国画追求的往往是飘逸的意境,让人有遐想空间。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就充分的运用了这种意境,进行服装设计。通过不规则、不连贯的一种若隐若现的轮廓线来构成服装的新的廓形,使服装具有层次感,并且产生多种观看视觉效果。中国画的色彩运用也受到了设计师的争相模仿,在许多现代服装设计中,都运用了中国的水墨和色彩晕染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画中的一些山水、蝴蝶、花卉等用夸张或者打散的方法进行服装的装饰,呈现出中国画水墨晕染的效果。同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中国画元素通过刺绣、手绘、数字喷墨印花等方式在现代服装中表现出来,其中的数字喷墨印花受到普遍的欢迎,可以将图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使中国画元素更加立体的展现在服装上,同时还能够进行大部分的中国画元素渲染,在结合刺绣手法,突出装饰重点。
(四)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传统图案的结合
中国的传统图案多种多样,不同的图案在当时有不同的寓意,在现如今的服装设计中,将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的传统图案进行结合,有着特殊的装饰作用。旗袍一直是中国女性的象征,传统的旗袍设计只是有简单的刺绣图案,将吉祥的纹饰融入其中。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在保留原有旗袍的线条特点的同时,进行创新,许多创新后的旗袍被中国影星当做礼参加各种社交礼仪场合。同时在图案的运用上也较为大胆,许多中国传统图案被大面积的应用到旗袍当中,例如龙、凤、孔雀、蝴蝶、鱼、福、喜、吉祥等,使的旗袍在现代感的设计下同时还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征,增强的现代旗袍的独特审美价值和视觉享受。
三、结束语
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并且其内在价值是值得人们不断探索研究,并且运用到现代生活当中的。现代服装设计师将自己的服装设计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既是对服装风格、款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同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中国民族文化进行理性和感性的分析,进行重新组合,使现代服装设计在具有现代感的同时,也能够充分表达独特的中国风格、中国文化、中国韵味,增加现代服装的审美价值和视觉感受。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 教材教法
中学生的美术教育决定了未来民众的审美素质,民间工艺美术在大理州中学美术课堂的传承就意味着大理的民间工艺美术在未来长久的弘扬和发展。因此,传统文化通过中学美术教育进行传承是延续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途径。
保证良好的传承效果就要细致入微地考虑教育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对于大理州美术教师的随机调查中,突出反馈了新版美术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1.课程时间少,课程内容多,安排上无法协调;2.教具准备麻烦。
一、大理中学生传统文化缺失因素
1.教材内容与教学时间因素
受课程评价制度的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如传统的语文和数学受重视,因此,现阶段中学生美术课程安排一般为每周一节,属于调节性课程,现行教材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中希望传授尽可能多的内容,因此教材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从素描速写的基本功,到国画雕塑的体验,甚至涉及了云南省周边国家的美术。①大概分为鉴赏类、技能训练类和手工艺制作类。
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素描、国画、雕塑这类专业性强的课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教学过程。而在短短的时间内,教学收效甚微。相比之下,手工艺制作类课程,如彩绘土陶罐、民族剪纸,扎染等课程难度适中,具有上手容易、作业效果精美的特点,能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没有课余时间完成美术作业。再者,课程理论与实践应该有一定的连贯,否则,教学效果不好,会直接导致民族民间艺术在教育中的缺失。
2.教具因素
云南省各中学的教材由于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材内容覆盖有一定的广度,但教材的编写方式使教具缺乏循环利用,学生在准备中有一定的难度(表4)。比如,泥这一材料,在七年级上册的《用泥塑像》需要准备一次,时隔一学期后,在七年级下册《浮雕造像》又需要一次;再如,刻刀在八年级上《黑白木刻》需要准备一次,之后没有与之相呼应的内容需要再用到这套教具,有的教具需要学生购买,学生购买后只用一次,这样的利用率使大部分学生选择放弃购买行为,而放弃购买教具又会影响教学体验,课程形同虚设,如此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意义的民间工艺课程却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可见,教具准备也是造成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策略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要在教材内容上精挑细选,还应该综合考虑教育链中的各个因素,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做到对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只有学生对该知识领域产生兴趣,认识、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情结,才能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各行业中将本民族的文化以各种形式创新发展,真正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针对现阶段大理中学美术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所产生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1.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在该阶段课程中应适当减少难度大、训练周期长、见效慢的技法训练类专业性课程,如素描、国画,改为安排制作周期短、对专业技能要求性不高的装饰画、手工艺制作类的课程,民间艺术也大多属于这样一类型。
2.对循序渐进教学过程的侧重。艺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除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感觉和感受捕捉,这需要一个能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民间艺术的传承并不是只要继承,继承并不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唯一目的,传统文化更应该推陈出新,使其融入时代精神、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才是对传统民族文化形式的传承和发扬。②因此,也可以考虑将原本一周一节的美术课改成隔一周一节,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延续性。
3.注重课程衔接的连贯性。现阶段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在教材编写和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应尽可能地涵盖知识点的方方面面,不能忽视课程之间的衔接;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小环节都有可能成为知识传授效果的阻碍,如教具利用率、课程训练技能的呼应。因此,教材的编写也应当从教具的准备和课程训练技能的呼应因素考虑课程安排,注重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
结语
有学者提出,“传统民族文化是需要传的,这个传就是教育。”③把民间传统文化引入美术教育活动中,让传统文化审美种子在孩子的心灵萌芽,培养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热衷,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产生审美典范的力量,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所以,重视教育。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是通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实现的。这三者虽然互相牵制、影响,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在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导向能引导未来几十年家庭的教育倾向,并最终影响社会教育的趋势。因此,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学校教育。教育机构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会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编写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任何艺术作品都以“像”和“不像”的刻板标准去评价,在大理州,高中生面临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没有再继续开设美术等副科课程。因此,初中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教育载体之一。
传承民族文化在初中阶段最为合适。为保证传承的效果,就要关注教育环节中的各个因素,以引导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标新立异的创新力,让民族艺术在其知识体系产生新的理解和阐释,以推动民族文化更具有当代性特征。
注释:
①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民族艺术――美术[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13―18.
②彭辉华.论纯粹的形式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消极因素[J].商业文化,2011,181期:253.
通过研究凉山彝族文化教育发现,我国当前大力推广的现代学校教育实行大众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者特殊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所呈现出的文化濡化与教育相结合的特征,对现代学校教育模式改革具有一定启发作用。我们应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有效、持续传承出发,充分运用文化传播中的采借、选择理论,对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有针对性地借鉴,使其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融合,形成助推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将家支教育模式和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相结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现代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
一、凉山彝族传统家支教育模式
凉山彝族的家支文化教育是该民族最主要的文化教育模式,其所传承的主要是家支文化,包括家族谱系、组织形态、、组内婚姻、人伦道德等文化知识,也包含家支仇敌、头人信息、习俗习惯、谚语传说等世代相传的族内信息,还包含农业生产等劳作技能信息。[1]这使得教育内容涵盖了家支发展中所获得的各类文化知识,既涉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制度文化,也涉及物质层面的文化,可见,家支教育是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家支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关于行为活动类的教育内容通过实践了解、传播;关于常识性知识则通过对事物的参与潜移默化而最终掌握;至于民族习俗则会通过开展专门的民族活动而对年青一代进行传教使其掌握。[2]父亲或母亲则是文化的教授者,父亲负责传教血亲家支的总支谱系、分支谱系等内容,而母亲则负责传教姻亲家支,尤其是母舅家的父子联名谱系等内容,彼此间分工明确。在家支教育模式中,教育时间比较灵活,依据教学双方的基本活动而定,可以是在早晨也可以是在活动的间隙,也可能发生在具体的劳作过程中。[3]这使得教育地点具有随意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育场所,类似于背诵式的习俗文化内容多会在内部场所开展,而类似于行为活动类的内容,则只能在活动开展的地点进行。其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口耳相传,也可以是手把手的行为示范,没有涉及到现代教育模式中的相关工具。教育对象则涵盖所有家支成员。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家支内成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化和培养,使其在具备基本生存技能的同时能了解家支的发展史,在于确保每个家支成员均能了解和掌握家支的主要文化知识内容和道德标准,并以此作为规范自我言行的指导准则,使自身最终能成长为家支所要求的那种人,并将这些内容永远传承下去。家支教育模式根据教育内容的差异进行分类教学,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进行知识传授,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加人们的知识和道德养成,这些都与现代教育理念具有相同之处。可见,凉山彝族家支教育模式中既体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征,也隐含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影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家支教育模式是凉山彝族特有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与实施方式上具有独特性,注重的是受教者的家族意识和道德培养。这一模式能够规范受教者的言行,使其不断适应本家族的行为规则、遵从本家族的习俗礼制,最终形成强烈的家支意识和观念。这种意识和观念会给受教者留下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可以说,家支教育就是一种终身教育制,而这也正是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和家支文化长久沉淀、传承的结果。
二、多元文化碰撞下现代彝族学生获得信息的新渠道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现象及相互关系
1.居于主导地位的汉族文化在凉山彝族地区开始扎根发芽。
对于汉彝文化最初的交流现已无从考证,仅在彝族古文献《勒俄特依》一书中有过记载,[4]但两个民族的交往一直贯穿于彝族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凉山彝族解放之后,伴随革命的推进和民族政策的广泛宣讲,汉族人和汉族文化迅速渗透至凉山彝族地区,改变了该区域文化的封闭状况。社会主义制度在该地区确立后,汉族文化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无论是日常使用的语言文字还是学校教育都开始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发展至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文化与外界甚至与国际接轨的特征日益凸显,不仅表现为人口流动的频繁,还表现在汉彝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目前,凉山彝族地区使用汉语交流的居民人数逐年增多,甚至一部分彝族人开始认为说本民族语言是思想、认识落后的表现,他们更喜欢选择使用汉语交流,这也间接显示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力。
2.快速传播的西方文化日渐影响着彝族居民的思想。
早在18世纪就有传教士进入凉山彝族地区传教,但由于语言沟通障碍,彼此间尚未进行真正的文化交流,但使彝族居民开始明白在汉族之外还存在其他民族,开阔了彝族人的视野。[5]随着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的推广,初中英语课程的开设,使彝族的中学生初步了解西方文化。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兴起的内地旅游业,使西方人开始进入中国内地,进入凉山地区,给彝族人带来了西方文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本文化。日本人的寻根活动使凉山彝族居民发现两者间存在很多文化共性,有人甚至认为日本人是本民族传说中“日本忍根”这一凉山彝族家支的后代。[6]近年来,国际彝族学研讨会、国际火把节等文化活动的举办,使得凉山彝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影响,彼此碰撞,也极大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认知领域和视野范围。由此可见,尽管家支文化依然占据着凉山彝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但已明显受到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的文化交流,不仅扩大了凉山彝族人的视野、丰富了彝族人的思想认知,而且逐步影响着该民族的文化结构、文化信息和文化传承模式。尤其是作为主流文化的汉族文化,与传统家支文化共同成为影响凉山彝族地区的核心文化。这意味着探寻两者间的融合路径,形成有效的、新兴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缓。
(二)现代凉山彝族学生获得文化信息的渠道
1.从凉山彝族学生获取文化的类型上看,文化信息元素种类明显增多。
从获取的文化类型看,除本民族自古传承的家支文化外,有居于主流地位的汉族文化,有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凉山彝族自身的家支文化、汉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三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认知。[7]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完成。但学生在获取三种文化信息时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征。从学校教育看,学生获取信息量最多的自然是主流文化———汉族文化;其次是外国文化,至于本民族的家支文化几乎不涉及,这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就可窥见一二。从文化交流看,由于对主流文化的大力推广,使学生间交流最多的也是汉族文化,对于涉及较少甚至不涉及的家支文化自然也就很少交流。再从文化传授者看,教师作为主要的教授者关注和推崇的自然也是广为大众社会接受和认可的主流文化,至于家支文化只能由家庭进行传授。从凉山彝族学生获取文化的整体情况看,极少数长期居住于城镇的、接受现代学校教育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主流文化和外国文化;而人数众多的生活于农村地区的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家支文化,很少涉及主流文化内容,几乎没有外国文化信息。由此可见,尽管文化元素种类在增加,但目前凉山彝族学生所能了解得最多的还是家支文化,其次才是主流文化,最后为外国文化。这意味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主流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推广、传播工作,而家支文化也需要与现代性相联系,方能维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学生从学校获取的信息是文化涵化的结果,完全不同于家支教育模式下的文化濡化。
在教育使命的履行过程中,文化涵化和濡化需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若只有文化濡化就会严重限制受教者的思维,使其固步自封;只有涵化又会导致受教者忘却传统和根本,陷入迷茫。结合现代凉山彝族学生的文化获取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学校接受现代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明显的文化涵化性,横向上影响着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而在接受家支教育的过程中,正好相反,表现出更多的文化濡化性,纵向上影响着学生获得的信息度。可见,两种教育模式都对彝族学生的文化教育和传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的深层次思考
(一)文化传承与教育
文化传承强调文化自产生后在同类人群中的传授、传递、传播、运用和发展情况,目的在于助推人的发展,至于传播行为的实施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濡化过程,且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传承均符合该规律和特征。[8]教育虽然也是文化现象,但更强调对文化的选择。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特定的课程设置,将社会主流文化加以转化,使其成为能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而在师生的交流中使受教者了解、掌握。可见,在单一民族社会采取单一教育模式传承文化无可厚非,而在多民族国家则需要综合考虑受教者的文化背景。若不顾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强制通过学校教育推行与其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主流文化,则可能会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迷茫、抗拒情绪,进而影响教育的成效。这意味着在多民族国家,只有实现文化教育的多元化才能有效避免文化领域内的霸权主义,也才能真正推进文化发展的公平性建设。王军教授认为,民族教育所强调的受教主体并非一般大众而是少数民族群体,而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非仅仅是接受教育与否,还包括以何种形式接受。其中汉语的学习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是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他尤其指出应该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9]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少数民族教育现实可以发现,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真正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教授、传播的并不多。仍然以凉山彝族教育为例,其家支成员所接受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几乎不涉及本民族家支文化内容的教育、传播和传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然涉及对民族地区教育体系的重构,即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体系和课程文化内容设置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留有更多学习当地文化知识的机会,通过对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播而助推乡土文化的发展。
(二)文化传播与教育
1.教育行为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播,两者的表现方式相似。
教育和文化传播同步发生,一旦教育行为开始,文化传播行为随之进行。从内容上看,教育所传播的就是文化,只要有新的文化内容出现,就需要通过教育形式进行迅速的传播、扩散,同时也直接充实和更新教育的内容,保持教育行为的时代性。从教育的教化过程入手分析可以发现,其采用的形式主要是人际交往、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方式则主要是公开和私下两种,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所要实现的目的都是完成文化传播。从文化传播来看,其方式与教育教化方式一样,可以说,教育和传播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一切事情之中,成为构建社会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正是基于此,可以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两者的具体表现都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变化,无论是最初的民间传说还是现代的课堂讲解都是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能够保存和传承则是文化传播基础上进行文化教育的结果,这点在凉山彝族的家支文化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这也为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应当适时地对学校教育环境、模式、内容进行更新,在实现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提升文化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
2.教育虽然与文化传播具有相似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所涵盖的传播内容一样。
事实上,教育是一种范围更狭窄的、有选择性的文化传播。从教育的首要目标出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行为实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即能满足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要求,通过对受教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影响而使其掌握必要的经验知识和生存技能。因此,教育的内容是受到特定目标限制的,其所传播的文化内容应具备社会价值,能够为社会所认可。这也就意味着在教育行为实施之前要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即从文化传播的内容中选择被社会认可的部分,舍弃不被认可、不具社会价值的内容。有效的教育能够高效、正确地传递、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内容给受教育者,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其在跳跃式的发展过程中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顺利完成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
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借鉴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要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充分运用文化传播中的采借、选择理论,对主流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借鉴,使其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融合,形成助推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同时,积极扩大本民族教育传播的范围,实现在教育中掌握技术,在文化传播中更新观念,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习惯习俗、、道德观念等要批判地继承,对于符合时代特征能被社会广为接受的文化内容扩大其传播的范围,保障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能被更多的群众所熟知和喜爱。而对于那些落后的、不为社会认可的习俗习惯等要坚决取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二)创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学校教育。
要立足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改革,在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地区的特色教育,而不是简单推行一元化、大众式的教育模式。学校应同时考虑国家规定教育内容和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在教学内容上适时增加与本民族相关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适合本民族农牧业社会实践相关的课外教学方式。在师资配置上,适当增加本民族的教师,从而确保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避免因现代学校教育模式与民族传统教育模式的区别而产生抗拒心理。同时,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在改革民族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民族技艺、民族特点,适当增添职业技能学习相关内容,加强对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消除当地民众“读书升不了学就无用”的观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民族教育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文化的传播特点加强民族地区的跨文化教育,尤其是双语教学,这样能够有效规避因语言障碍而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认知的限制,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既能充分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同时接触外界新兴文化。
作者:马会芳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
参考文献:
[1]《凉山彝族谱系》编委会.凉山彝族谱系(彝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11.
[2]杨六金.绿春彝族施氏土守备世家[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2:3.
[3]白兴发.彝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3.
[4]马长寿.彝族古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8.
[6]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
[7]伍精华.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一凉山的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9.
[8]威廉.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
关键词:遗产保护 民族文化 数字化 价值取向
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千多年来的文明发展中,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至今仍留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图书馆、博物馆里保藏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风情习俗、节日庆典中保留着大量“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符号。凡此种种,都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产品、作品的创新、设计、制作、生产、经营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一、何谓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
所谓“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保存和传播。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并非简单地将有形的资料数字化或文化遗产的数字记录。将数字化手段引入文化保护、保存和传承、传播中。现有文物保护手段大多采用传统方式,征集、整理、收藏、研究、出版或演出。由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提炼、展示和传播的能力严重不足,遗产往往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造成保护与利用的脱节。这远远不能适应遗产大规模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需要。数字化可以使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作为新的传播手段,为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无限潜能。以文物保护为例,真实文物往往具有唯一性、不可共享性和不可再生性,数字化之后,文物信息变成无限的、可共享的和可再生的,不再沉睡于荒郊野外或清冷的博物馆、研究院,而成为大众随时可欣赏和共享的人类文化财富。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判断的价值取向问题
要对遗产进行价值判断,首先要考虑的是选取什么样的角度或从哪些方面去作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哪些方面值得进行价值判断,哪些方面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本文所谓价值判断的价值取向。我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应该选择三种主要的价值取向:第一种价值取向是美学价值;第二种价值取向是社会价值;第三种取向取向是学术价值。
美学价值判断的取向是解决美和丑的问题。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都是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剪纸、绘画等艺术,有些遗产形式如少林武功,虽然不是艺术,但中国武术中也包含着艺术的审美因素,因此都具有美学价值,都需要进行美学价值的判断。按理,我们在作美学价值判断的时候,应该认可和肯定那些感染和净化我们民族精神的美的艺术形式,否定和排除那些无益于我们民族精神的丑陋的东西。但是,美学价值的判断标准事实上一直是很有争议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给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不过,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不等于没有标准,而是说各人在判断美时会持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判断美学价值的时候应该重视人类学、民族音乐学一直提倡和鼓励的“局内人/局外人”(insider/outsider)和“主位观/客位观”(emic/etic)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学术价值判断的取向,主要是针对学术研究而言的。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定需要写入保护名录或列为保护项目,但可以对它加以研究。比如,某种存活至今的古老传统音乐可以解决音乐史上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很多在史书上记载的后来失传的音乐,在民间被发现,在学术方面就很有价值,但不一定很美、很动听,也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却也值得去研究。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忽略它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关注它的学术价值,对它进行适当的保护或博物馆式的保存。
三、民族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而又具体的概念,对其的讨论众说纷纭,其中泰勒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
民族生活和思想观念领域的改变引发了民族文化本身的变迁,并且呈现出了一些鲜明的带有时代烙印的突出特征:第一,民族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途径。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才真正带动了民族文化的保护,才真正激发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动机,并且,这种被动性很强的民族文化保护不得不依赖民族文化旅游业来完成;第二,民族文化的文化价值逐渐被经济价值所取代。随着旅游经济、文化替代等影响,民族文化正在朝着满足经济价值需求的方向转变,其民族性所反映民族生活的现实性逐渐降低,伪造和牵强的成分增多;第三,民族文化产业处于形成和生长期,文化创新前所未有。民族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以民族文化为卖点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其中最明显的文化产业是民族文化旅游业。因此而来的文化发展必然是以结构和重组、创新与包装为客观需求,文化在此环境中的创新将是前所未有的;第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功利化倾向明显。所谓文化竞争,指的是以增强文化价值为目的的各种竞争活动。事实上,文化领域的竞争源自于经济之间的竞争,是一种资源的竞争。民族文化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而且这种资源在旅游业和商品化过程中兑现成了经济利益,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来提升本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外来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经济不发达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内容。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杨昌儒.民族文化重构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2]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 2005,(02).
关键词:民族文化;大学生艺术教育;思考探究
一直以来,民族文化都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现阶段来讲,大学生艺术教育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导致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扬受到重重阻碍。对此,各高校和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培养理念,紧跟时展步伐,构建更适合的艺术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培养机制,从而将艺术教育在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突显出来。
一、当前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的融入现状
1、教学中过度重视技能传授
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的融入来讲,当前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难以将艺术教育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注重的通常都是一系列专业技能的认识与掌握,而经常会忽视民族文化理论内容的详细讲解,进而导致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也逐渐降低,以及一些优秀民族文化的遗失[1]。
2、受到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
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带动下,通过网络、电视等诸多媒介的传播与更新,大量信息不断涌向学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而不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难以实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有机整合,难以将所学文化知识与艺术信息进行恰当融合,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3、学生缺乏民族文化底蕴
在应试教育、就业为目标的传统大学教育培养理念下,导致现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难以实现对民族文化内涵的透彻理解,从而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分析、辨识等综合能力的发现,难以获得完善的思想理念。虽然,现代大学生中,有很多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绘画等艺术教育,但由于缺乏良好的艺术理解、感知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艺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拓展,难以在传承、发扬和创新民族文化方面获得理想成果。
二、民族文化融入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策略
1、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特色文化资源
中国文化体系作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有机整合,由于区域、民族的不同,其形成的区域文化也是各有特色的。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课程来讲,应不断加强对区域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深广度,积极引入一些具有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始终遵循因地制宜,以及理论与实践淤积整合的原则,并通过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地考察,以及现场操作等活动来不断加强现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全面发挥、提升其视觉想象力与审美力,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区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2]。另外,广大高校在艺术教育方面拥有诸多资源获取途径,对此,和院校可以充分整合、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平面宣传、产品研发,以及广告制作等灵活多样的手段,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创新民族文化艺术,以此来不断为大学生艺术教育课程融入丰富特色的文化资源。
2、转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西方文化的引进,不论是在社会价值观、还是审美意识方面都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一定冲击,而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对满足文化的认知却在随之不断降低。对此,各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应对一系列外来文化做出严格筛选,并将优秀民族文化恰当的渗透到各个艺术教育环节中,在加强我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红交流的同时,应始终坚持自身的文化价值,将民族文化力量充分突显出来,这就需要其教师不断培养、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一方面,应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对蕴含的精神实质进行准确把握,在指导学生传承、发扬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也要给予积极吸取,进而在不断提升鉴别外来文化能力、弥补自身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艺术创造方面的深广度;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性教育,在逐步提升民族文化传承水准的同时,还应对现代社会理论做出深入解析,带领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对现代科技、应用意识与传统文化意识间存在的传承关系给予充分掌握,真正懂得运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诠释,也推动大学生艺术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3]。
3、加强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为了将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设置其课程中,应对本区域实际条件,以及学生具体学情做出综合考虑,不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整合,在具体落实中不断探索新颖方式,真正从不同渠道、全方位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方面,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学设备、资源进行不断优化,壮大师资力量,在适当增加教学设配上投入、科学安排课程时间的同时,还应加强教师专业技能、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具体学情,为不同年级安排难度系数不一的课程,其相应教师在授课中,也要结合实际需求选用不同授课培养模式,以此来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承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文化艺术作品展、满足文化交流等教学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更好的传承。
三、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在传承、发展方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各高校艺术教育也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充分重视起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并构建出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发扬民族文化,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理,推动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的健康、同步发展,也为大学生艺术教育发展提供重要重要思想指导。
作者:曾红梅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洁.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6,(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