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

时间:2023-12-26 14:3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教育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教育的区别

第1篇

论文摘 要:中西方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西方偏重精确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中国文学注重表现自我所感所识,力图将景物人格化,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文学是人学,以表现人为最高目的。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对这一原则达成默契的同时,并没有漠视写景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人与自然景物的现实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受到尊重。只是因为中西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两大文化传统的差异,而使得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景物的掌握、认知方式,必然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而形成不同的体系。其中,直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区别尤为明显,对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的种种差异的认识把握都由此而生。 

 首先,从审美意识上来分析,“写景”在中西方文学创作中因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在艺术态势上呈现不同的走向。 

 在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上所表现的基本区别在于:西方一般总的倾向,往往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景处于相待状态,主体(人)对客体(景)进行欣赏,因而人与景的双方事实上处于互相分立和对峙的关系中。中国一般总的倾向则与之有别:主体没入客体,客体融于主体,人与景的双方暂忘彼我,达到互相契合的一种和谐默契境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等佳句中描述的都是这样一种境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正是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审美意识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美学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中国向来是重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重再现、摹仿、写实。 

 正是由于这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形成了中西方文学创作在写景方法上的明显区别,从而发生了艺术态势的内倾和外倾的两种走向的分野。大致说来,西方因尚“进取”,而在写景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浮士德精神”,即多向外探索。这种明显的外倾态势导致了西方写景艺术上的偏重“描物——描写(再现)外界的自然景物呈现于人眼而被感觉到的客观“形象”。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的大段大段精确细致的描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呕心沥血的雕刻等等,都是西方文学所擅长的写景方法。而中国因较“安分”而偏于内向,总是喜欢到内心去搜寻情感的表达方法,故而表现出一种中国文学独特的“老庄精神”,在写景艺术上呈现明显的内倾态势。它注重“表现”自我所感及所识,也就是情景交融、物我相渗、主客同一的景与人双方内在生命律动的“气韵”。人与景在审美机制中构成了“双向同构”关系,自然景物取得了人物感情的同化,因而也产生了情。这里人与景的双向同构的主导方面是人。一旦无人,情消逝了,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阐发的。 

 其次,从创作思想上来分析,中国文学的写景目的与西方文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文学传统讲究:“写景就是写我”。景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是作为一种主体意识的投射和外化。景与人要求达到主客同构,合为一体。景物总是被心灵化、情态化、主观化、审美化,一句话,就是努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所谓“情景交融”成为中国文学中写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方,一向有把景物作为对象进行欣赏的习惯,面对景物,以景物为对象,由“我”观“物”,而重在写其眼前所见的景色。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出现的一种追求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与中国文学竭力将景物因素人格化的努力相反,现代派文学努力从景物因素中排除人的因素,如法国“新小说派”,他们写景,不是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相交融合——造成一种境界氛围,而是竭力将主观思想、情感、情绪掩藏起来,以摄影机似的冷眼来对待。同样,在“意象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要求在对待自然景物时做到“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庞德在给“意象”下定义时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他认为,在人的观照下的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因此,人的理智和情感与物的理智和情感应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内,主客双方无须通过审美活动达到某种交流或契合。 

 曾有人说:“西方艺术太象自然,中国艺术太象艺术”,在写景这个问题上更是如此。中国文学中的写景艺术,就其“艺术性”而论,与西方相比较,无疑更高、更丰富一些。中国的写景艺术从来不是消极、被动地只求“再现”自然之美,却是更多地重在“表现”人与景相默契和对景物之美的领悟,并且积极、主动地致力于大大高出“自然之美”的一种艺术之美的“创造”。 

 

第2篇

【摘要】:早教,这个前卫的名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蕴藏着太多的内涵,然而,在早教形式和教育方式上西方早教和中式早教却大有不同。通过对中西方国家对学龄前儿童的早教机构教学手段及形式的对比,从而帮助更多家长给自己的宝宝选择更适合的早教机构。

【关键词】:早教 中国 西方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怀着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出生便能有最好的照顾,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各种早教机构在这样的环境下便应运而生了,每家都打出不同的教育口号来吸引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家长不惜花重金将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开始接受早教的熏陶,家长对早教越来越多重视,特别是中国的家长对早教更是痴迷无比,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上了早教便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然,早教不仅出现在中国,在西方也有种种早教机构,但中西方早教机构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都大相径庭,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想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下中西方早教机构的一些区别。

一.早教教育理念不同

从源头上讲,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民主理念,人道理念,经营理念等思维抽象概念,而这种理念又出自于中古方根深蒂固的文化起源。中国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要注重“个性”等理念的同时,还应该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宽阔的眼光来研究,即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当具有特色,即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应当具有个性,即中华民族的个性,也就是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教机构中更注重知识的获取,早教老师通过各种教具来教授小孩子知识,比如认字、数学、音乐感知等等。西方的教育理念大多注重人的发展,注重独立和人格的发展。所在在西方很多的早教机构他们更注重孩子自由发挥和能力的训练。同时,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向来是多元的、多样的。正因为具有多元化、多样性,才有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正因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并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不断交融互补、取长补短,才使得世界文化不断共同向前发展。

二.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中国的早教形式通常是在课堂或活动中,老师指导或发挥主动性的情况较多,比如老师在上一堂音乐课,老师一般弹唱频率较多,孩子通常在下面听得较多,老师与小孩的互动较少。在西方的早教机构中刚好是相反的情况,整堂课基本上是孩子们做着主角,老师则只是在一旁起指导辅助的作用。

三.教育内容截然不同

中国早教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早教,家长也希望孩子通过上早教班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认识更多的字,会做更多的数学题,学会背更多的唐诗等等,有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们聚一起评比孩子们谁识的字多,谁背的唐诗多,把量上的知识作为相互攀比和炫耀的材料,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相比,西方早教的教学内容则更注重孩子学习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及训练。比如西方很鼓励孩子在画本上尽情地涂鸭,而中国家长看到孩子拿着画笔,满身油彩,则会阻止孩子进行涂鸭,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吸取知识的效率是与对该知识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人类是天然具有好奇心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诱导,刺激和引导这种好奇心。填鸭式和题海式教育是泯灭这种好奇心的天敌(必要的记忆背诵除外)。而且极易导致人对学习的反感心理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其他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儿童年龄越小,他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其理解力和接受力就相当有限,不宜于承担过重的学习负担。如果真的想让小年龄段的孩子获取知识,可以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学边玩,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乐,两全其美。这段时间应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用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加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地感受生活,积累对自然的认识。

早教机构的兴起和发展应遵循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遵从教育自然规律与否才是中西方教育的根本差异,也是中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中最深层次的,最实质性的,最难被人们注意到的要害问题。其实西方教育也没有什么高妙之处,只不过比较顺从客观规律而已。中国教育现实一时无法改变,但人们至少可以在主观决策中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有效地减少偏差的程度和确定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希望家长们不要把歪了中国教育界的舵把子,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误导了下一代。早教机构的初衷无非也是大多家长所希望的那样能让孩子们在学习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第3篇

论文摘要:在道德价值观中,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中西道德价值观差异的基本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本位意识将会增强。本文主要分析了二者的区别及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道德是通过道德主体的内心感悟自觉地实行善恶价值取向。中国与西方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关系不完全一样,二者的道德价值观差异明显,但仍有一定的相似。

首先,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有阶级性的,教育方法也自然会被打上阶级烙印,所以,二者道德教育理念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次,二者都倡导人道主义思想,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对神权思想,要求“尊重人”的思想,以及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的思想,这与孔子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治国》)的人道主义思想并无多大的区别。

西方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而中国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整体主义。个人主义最早是由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提出的,强调个人自由及个人自主与尊严,不受外来的约束。在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国家的革命就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自由平等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同时,个人主义的发展也为国家政治权力无节制、无休止的发展与膨胀提供机会。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i.强调个人价值与强调整体价值个人主义推行个人至上,以自我为中心,突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个人独立的思想。同时,强调自我是价值主体,离开自我就谈不上什么价值,自我是实现价值的主体。对于每一个具有独立人格与特定利益的正常人来说,最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就是允许他们以最大限度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目标和达到目标所用的方式或手段,并在不违背现行法规与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付诸行动。苏格拉底曾说过:“任何一种天生的倾向都是可以由训练和锻炼而使之在刚毅方面有所长进。”可见,苏格拉底把品德培养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夸美纽斯强调的则是人的身心是和谐的,他说:“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在德智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任何人都有能力在自己身上发展某种独特的人类优秀美德——不管是思想的、艺术的、还是伦理的,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是独特的还是共同的等等。”都是有能力实现他们值得钦慕的潜能。这里所说值得钦慕,也会有道德上的差异与文化上比较。某些特定范围内的人类美德,会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其中的方面,这些方面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德。

而整体主义以群体为中心,整体重于个体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中心,个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个人作为整体的部分依附于整体,且无条件的服从整体。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如不纳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就得不到肯定。整体主义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的道德原则,以宗法、血缘为纽带,培养群体人格,约束个性。在古代没有个人的观念,一个人似乎不是为其自己存在的。如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强调就是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义利关系上,强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论语·宪问》)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显仁》)“因民所利而利之。”(《论语·饶日》)强调了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舍生而取义的思想;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以整体为中心的观点,体现了为国家、为人民的献身精神,对于培养当代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为人民服务精神,及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2.培养心性修养(耻感取向)与信奉法制力量(罪恶取向)在古代传统思想中,有影响力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其认为是仁义礼智的根源,只要人们进行修养,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实现自己道德理想。强调了自我反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及“克己”反省的道德精神,从而提高人们修养的自觉性,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

西方文明在形成之初,就与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有着不同的特色。西方社会以地域划分层次,以个人为本位,认为哪怕是神与神之间,也会为私利而争斗,其社会契约论就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之上的,以一定的契约来约束管理社会事务,以一种制度对人们进行调节,这就是法律制度,法律在西方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法制是其主要的制约机制,它较之道德或其他的制约机制具有更显著的地位与更重要的作用,并在长期发展中完善自己的法治秩序。西方在法制建设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对西方价值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造成中西方道德本位区别的原因是复杂的,中西方道德价值观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环境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影响差异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西方不同的经济基础直接决定各自的道德本位。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无论中国或西方,“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中西方道德都是公开维护统治阶级的制度,只是中方的起源以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的,而形成了宗法制度。同时,人们依靠土地生活,若没有天灾或其他事情,一般不会迁移到其他地方,所以,整体关系愈来愈密切,形成了中国家庭稳定、和谐统一的优良传统,对家庭成员个人的独立性与个性得不到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古希腊,以居住地区与财产划分阶级而形成的国家、家庭关系没有中国古代那么重要,同时,以雅典为代表奴隶制城邦工商业十分发达,以行业分工制到行业内部分工都十分周密,在城邦内外贸易。工商业者的经济活动就是在交换中寻求利益,追求个人幸福,追求个人主义,在交换中得到尊重与尊重他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们注重平等自由,强调了个人权利等个体道德品质。

其次,统治阶级的专制程度方面。在西方,基督教统治着人们思想界,其教义认为人生在世上就是痛苦;对上帝应爱、服从,上帝会宽恕人们的一切罪行。其教义不仅通过教育,而且由仪式或日常其他方面向人们灌输。可见,其影响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很深,宗教伦理在超越性的意义上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可以说,西方市场经济的规范中,主要依靠法律与宗教伦理配合。同时,在社会中,一切都是商品,每个人都是商人,在交换上,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一直以儒家人伦本位思想为主导的价值观,因而对“礼”的维持既是传统伦理也是传统经济的最大价值,竞争必然被当作与伦理秩序不相容的因素。于是,经济生活被严格限制在伦理的范围内,人伦关系制约着经济关系,个体经济活力的约束必然抑制主体从事经济生活的能动性,从而达到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以至于遏止了工商业的发展,为专制特权统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物质条件。

如果以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任其发展,不仅会导致社会责任与集体意识的缺乏,还会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因素;而且在道德理想层面上无法造就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的理想人格。同时,还应认识到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西方价值观是在适应西方市场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并且这种价值取向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

而以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有它积极的方面。整体主义的内容会因时代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来说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如果走向反面,个人积极性就会受到伤害,特别是青少年由于思想上未成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能避免的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教育青少年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的同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第4篇

关键词:差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与西方接近三千五百年的史事不断交织,不断碰撞,又不断融合。而高中历史中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又是重中之重,今天,我就从中西方间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浅谈一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中西方文明差异性的比较研究。

一、中西方政治文化的碰撞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自此西周开始实行一种政治制度――分封制,用来册封有功的各诸侯,用来巩固周天子的统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周天子又开始实行――宗法制。区别于分封制的有功论赏,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血缘来分配政治权利。历史的轨迹继续前进,随着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各诸侯国混战征战的局面,相对的奴隶制社会开始结束,而封建社会随着前朝下诏实行君主专制而拉开了序幕,自此开始了君主制度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地位。君主专制又随着隋唐、宋、元、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了明末清初,已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政治制度,此时政权主要集中在中央,而中央又被皇上掌握,也就是俗称中央集权制度。但是这场统治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还是在中消失殆尽。1911年爆发的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却将中国的政治文化推上了一个新,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历史近代史的序幕。

聊完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咱们再来看一看有着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代希腊。由于古代希腊各城邦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所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开始实行城邦制度,一方面推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古希腊城邦制度也为新贵族取代封建君主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雅典城便是古希腊城邦制度下的一个卓然的产物。而雅典的民主政治却是实实在在的建立在奴隶制度上的,因为雅典不同于中国的制度,当时雅典社会的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所以才会进行民主政治,而这也为以后各国实行民主政治打下了基础。随着1640年英国查理一世召开议会再到1688年发生宫变,确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这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打响了新贵族阶级封建统治的热潮,同时如中国的般,西方的政治文明也被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中西方经济文化的碰撞

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战国的商鞅变法,再一次将中国古代的经济推到一个新高度。土地被分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部分。而商鞅的土地制度,也为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而大唐绝对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夺目的朝代之一,那时候不光海外会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技术,唐朝还特地将广州定为港口,特设市舶使来专管对外贸易。而到两宋时,对外往来贸易的收入已经成了当时两宋国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明清商人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区域化的商人群体,但是明清统治者目光短浅,实行“闭关锁国”,彻底断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直到“”,外国的大炮轰破大门,清朝统治者如梦中惊醒,才开始了中国近代的经济文化。

而相对于中国,古代希腊的奴隶制度主要分为两种,即斯巴达型和雅典型。前者属于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但是斯巴达使用的是土地国有制。而后者以农业为基础,高度发展工商业,手工业尤为突出,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雅典沿岸多为优良的港口用来出口贸易,而奴隶多为市场买来。但是雅典的辉煌也最终被战争所打败,留给后人的只是唏嘘和感叹。

三、中西方精神文明的碰撞

对于精神文明,我主要侧重的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和西方智者运动的差异和对比。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我们并不陌生。正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这场“百家争鸣”才会衍生出中国许多珍贵的思想、文化经典。这场思想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的雏形,其“治国方针”“中国之路”到现在也依然值得后人借鉴学习。而西方智者运动也被看作西方思想上的第一次空前大解放,而智者学派作为古希腊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派别,对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大门,同时也强调了人的决定作用,对于西方以后思想的绚丽多彩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育制度的加深,我们更加掌握中西方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差异和联系。针对政治、文化、经济,我所说的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但是历史悠远连绵,更值得我们,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还有高中生的仔细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松林.有效整合 融会贯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整合浅探[J].教师,2010(27).

第5篇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

0 引言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绘画思想的重要工具,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因素。色彩于绘画而言,就如同表情对于表演一样重要,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绘画中色彩的使用也能够搭建起一座画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使得两者能够跨越地域、甚至时空进行沟通。同时,色彩具有象征性、表现性的特点,色彩的这些特点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色彩窥见作者的内心,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受到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绘画对色彩应用有较大的差异。

1 中西绘画色彩在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赋予相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了中西绘画色彩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喜庆、成功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都会身着红色的喜服,床上铺设红色的被褥、屋内燃烧红色的蜡烛,这些都是一对新人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是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同时,红色还被应用在传统佳节、文人登科等诸多喜庆、圆满的场合,由此也能够看出红色在中国所代表的内涵。而在西方,红色则被赋予了残酷、血腥、灾祸等内涵。在西方的斗牛文化中红色是用来激怒斗牛的,因此红色在西方被赋予了比较消极的内涵。黄色也是中西内涵差异较大的色彩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黄色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高贵、荣耀等内涵,但是,黄色在西方的内涵则是恰恰相反,黄色不仅与权利没有丝毫关系,还被认为具有卑劣、等内涵。

2 中西绘画色彩表现形式的差异

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色彩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并没有较大的区别,都是借助简单的颜色来进行绘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颜料的稀缺。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颜色类型比较少,这也就使得画家形成了单调的色彩观,使得当时中西方的绘画都出现色彩单一、醒目等特点。

但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国的绘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简练。对已经发现的岩画或者陶器绘画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绘画大多展现了一些抽象的事物,并且大多数的绘画都是平面的,而西方的绘画则恰恰想法,其在色彩运用上比中方绘画更加丰富,且绘画倾向于立体感。到了其秦汉时期,我国的绘画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并没有出现表现形式的变化,还是平面化为主。在色彩应用上则是通过色彩的铺陈,从而形成一种美感;而西方绘画则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分野,一部分画家比较倾向于装饰性的色彩,而另一部分画家则倾向于再现性的色彩。

时间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向再现性发展。在《洛神赋》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熟练,通过色彩的名都变化来使人物、景色变得更加真实。而这一时期的西方绘画在进行颜色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绘画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此时绘画已经宗教统治的工具。通过绘画向人们展现出上帝的光环和天国的美好,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色彩的功能,西方的教堂往往被装饰的富丽堂皇。

在唐宋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趋向于两种发展方向。一种花鸟画、春绿山水画为代表的,另一种是一文人画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开始向清淡转变。文人更推崇用墨色的变化来展现苍茫天地、世间万物,因此,这一时期的画作极少设色,也是从此时起,中国的绘画开始倾向于一种精神的表达与寄托。而此时的西方绘画,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再次向再现性转变,作品也更加的饱满、鲜艳。

3 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中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画的典型代表就是水墨画,也就是用墨代替颜色,通过浓墨、淡墨等不同类型的墨色的运用,从而将空间、光感表现出来,虽然没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但是却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在进行墨色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色度、饱和度的控制从而对作品的光线进行控制,而西方绘画更注重对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光、空间等,从而是最终的作品非常的逼真。西方绘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油画,油画主要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的,通过光线和色调的组合,从而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细致的描绘出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光的具体表现就是色彩,通过色彩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使得绘画充满生机和情感。例如,印象派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主动性的运用色彩的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作品,会对事物的色彩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能够获得正确的主观认识,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同时,他们注重光线的应用,认为光线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

4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感受上的差异

中国画大多都是水墨画,都是通过墨色的调整来获得变化的,而西方则与之不同,西方的绘画以优化为主,主要是通过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来进行表现。

我国绘画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浓墨淡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绘画所用的采用有关系,中国画一般以墨作为绘画的材料,将墨进行研磨、稀释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看重的是色块厚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其所用的油画颜料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就使得西方绘画颜色更加浓郁、奔放。

5 结语

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风格各异的文化,而绘画风格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形成与其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绘画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画更加意境和思想的展现,对于事物的具体形态却没有太多的追求,而西方的绘画则要求形似,追求逼真的效果。同时,中国画的主要创作手段是用线条来表现一个个人、一座座山以及其他所有的事物,而西方画则与之不同,西方画更重视光和色的应用,通过光和色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任务。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中西方绘画之间也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旅程,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一定能够促进绘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宇克伟.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J].艺术研究,2009(07).

[2] 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12).

[3] 马小勇.中西方绘画色彩之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4] 董亮亮.浅谈中西方绘画之典型线质和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5.

[5] 曾诚.色彩与中国新文学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

第6篇

摘 要:本文从语言中的中外文化差异、食物上的中外文化差异、节日上的中外文化差异、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四个方面来讨论中外文化差异,分析了文化差异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讨论了中外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食物;节日;日常谈话;语言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很复杂的。

结合笔者多年与留学生交流的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中外文化差异:

一、语言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与汉语的文化上,语言上很多文化差异的例子。比如cat猫,中国人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且带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cat用来比喻坏心眼的女人。与cat有关的成语有: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坐立不安);It rains cats and do~(倾盆大雨);fight like cat anddog(吵吵闹闹)。hare野兔,但有时变成了“野鸡”。而汉语中的“野鸡”又与“野妓”谐音,结果成了俗语中的“妓”。在《罗米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戏剧)中,Mercufio讥讽老乳母为妓时的对话:Romeo:What have you found? Mercufio:No hare,sir.罗:你发现了什么?墨:倒不是野鸡,先生。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如译为约翰不但可靠,不吃鱼,还玩游戏是误译。其文化内涵是: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斋Et(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则这天拒绝吃鱼,表示忠于新教,“不吃鱼”就成为了“忠诚”之意,“玩游戏”变成了“遵守规则”。Hame duck跛鸭,文化含义为:将卸任而未重新当选的官员或破产的证券投机者,残废无能的人,说这些人失败后,垂头丧气,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活像一只“跛鸭子”。owl猫头鹰,英语中有“聪明”的象征,如as wise as a owl、A wise old owl lived in an oak;但在汉语中,猫头鹰表示不吉利,常与死人有联系。

二、食物上的中外文化差异

“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了解饮食文化的差别,可以看到许多文化差异。当今世界上有三大饮食体系:中国饮食体系、法国饮食体系和意大利饮食体系。从中国的饮食体系来看,特别注重形式,所以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在中国的烹饪上,各类菜系千变万化,食材多种多样,方式丰富精彩,但都讲究形式,这是一个本质特色,也反映出中国文化种形式。而就法国体系和意大利体系为代表的欧洲美食体系来讲,并没有过多注重形式,注重的是质量。跟中国的饮食相比,欧洲饮食没有那么多千变万化的花样,但特别注重的是饮食的质量,比如营养的搭配、保留等。这点区别也是中国的饮食和西方的饮食的最根本的区别。

另外从用餐的工具来看,中国的饮食和西方的饮食也有很多的区别。中国人用的是筷子,西方人用的是刀叉,筷子和刀叉的使用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筷子是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食物是装在碗盘里共通分享的,并没有分配食物属于谁,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文化,所以在中国流行集体主义。而西方的刀叉制度,必然导致食物是必须先进行分配的,每个人都吃自己盘子里已经分配好的食物,所以西方流行的是分配以后形成的个体主义的个人主义,强调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清晰的产权关系,强调独立性。

三、节日上的中外文化差异

中国与西方在节日上也有很多的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都有大量自己特色的节日和假日。但从根本上来说,二者有一个根本区别。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中国的节日中,有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的特征。由于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所以气候又跟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节日跟农业、气候有了密切联系。比如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都是气候、农业的重要标志。

四、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在日常谈话中,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文化,希望大家都好,于是会关心对方的生活,没有隐私的概念,所以打招呼习惯说“你吃了吗?”“去哪里?”,跟人聊天很容易问“什么时候结婚?”“一个月赚多少?”而这些问题在西方文化完全是忌讳的。西方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性,强调隐私权,打招呼简单的“Hi”“Hello”“How are you doing?” 就可以了,都不带实质性的问题。(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沈立文.试析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广州师院学报.1998(10)

[2] 朱俊.英汉文化的差异与翻译[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方校训;教育价值观;启示

收稿日期:2007―08―20

作者简介:成晓艳(1983―),女,汉族,陕西省合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韩文祥(1963―),男,汉族,陕西省韩城人,陕西韩城西庄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成长江(1957―),男,汉族,陕西省合阳人,陕西合阳坊镇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校训是学校教育理念、治学风格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最能反映学校特色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标志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差异,中西方学校的校训各有特色,而中西方教育价值的取向也体现在校训中。因此,通过校训这一视角,研究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学校校训的特点分析

(一)“主德”、“求善”的道德性取向

中国学校的许多校训中,都有一个“德”字或“品”字。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格物致公”,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志,爱国,爱人”,大部分学校的校训都引经据典,可从古典文献中找到渊源。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周易》中“乾”“坤”两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并有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①所以,中国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

《大学》开首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是为许多学校普遍使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是以“求善”为主旨,重道轻艺,“百工”之人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种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区别于古希腊对“求真”的关注。②

(二)“重集体”、“重和谐”的整体性取向

在分析所收集的101则校训中,“团结”出现了48次,是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北京邮电大学的“厚德,博学,敬业,乐群”,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等。不论是“团结”、“乐群”还是“爱国荣校”都反映了中国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重群体轻个体,重义务轻权利,这一思想受古代集体协作活动的影响。

(三)“静思”的学习取向

许多校训里使用了“思”字。例如,西安理工大学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静思”是中国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古之圣贤多强调“静”,认为“性静者可以为学”;强调“积学”,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厚德,积学,励志,敦行”,认为学习是一个安静的、积累的过程,无须更多的探索以及个人创新。

(四)“重意志锻炼”的态度取向

在分析校训时,“勤奋”出现了46次,唐代教育家在《进学解》中用“业精于勤,荒于嬉”来勉励青年勤奋学习。可见,在国人的教育观念中,“勤奋”备受关注和倡导。这体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的务实思想。

(五)“崇尚直觉、体悟”的致思取向

中国的校训,形式上,工整对仗,言简意赅;内容上,大多饱含誓言睿语,耐人寻味。可究竟什么是“厚德”?如何才能做到“止于至善”?各学校对此并无明确的解释。这种模糊的、直觉性的致思途径,使得我们的德育特别注重学生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内省和体悟。

二、西方学校校训的特点分析

(一)“主知”、“求真”的科学性取向

在西方的校训中,几乎找不到与“德”相类似的提法。如,剑桥大学的“剑桥――求职学习的理想之地”,芝加哥大学的“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耶鲁大学的“真理和光明”。张岱年先生曾说过:“在古希腊、罗马,人们关注的重心不是人际伦常关系,而是大自然和人类思维的奥秘。西方以‘求真’为目标的学术范式一脉相承,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各自独立发展,虽有联系,但从未混淆不分。”④西方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上,认为认知价值超过了道德伦理价值。

(二)倡导“自由”、“自我”的个体性取向

在西方的校训中,几乎没有“团结”的提法,感觉到更多的是“自由”、“独立”的气息。如,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真理使人自由”。这些校训凸显了西方的办学理念,体现了西方学校注重学生个体自由发展、提倡学生“特性学习”的特色。

(三)“实践”的行为取向

西方实用主义强调实践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许多教育家倡导“从做中学”。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是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四)“重神”的宗教性思想

早期,西方国家的学校几乎都是由教会创办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宗教的意志,制定校训也不例外。如杜克大学的“追求知识,信仰宗教”,直接体现了宗教在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牛津大学前任校长科林•卢卡斯曾说:“我们的校训由拉丁文写成,意思是上帝是我的光明,这是有宗教意味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是在宗教和教堂盛行的时候建立的,但是,它传递的是真理,当然是有宗教意味的真理。”⑤

三、中西方校训的差异及其启示

中西方学校的校训,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各有所长的教育价值取向。分析的目的在于改进我国校训的表达方式,增强校训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要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优秀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校训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

(一)校训的外在形式

1.校训的表达要清晰、明确,突出学校特色

通过分析发现,西方学校的校训简洁、具体,如密歇根大学用“艺术,科学,真理”几个字,就清晰地表达了学校对师生的要求,也表明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精神。校训不仅要清晰,而且要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充分体现了北京师范大学以培养“人师”为己任的崇高理念,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用象征品质高洁的松、竹、梅体现学校的性质和对培养目标的追求。

2.深化校训对师生的影响。要增强校训的影响力,首先,校训的内涵要与时俱进;其次,校训的精神要能敦促师生践行,即要将校训的精神融入到师生的思想中去,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办学工作中去。

(二)校训的内在意义

1.中国教育崇尚直觉、体悟的致思方式需要改变。根据上述分析,中国的德育实行无言教育。这种德育方式在历史上曾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这种需要学生长期反省、内化才能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与行为的德育方式,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针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教育应该重点关注、发展学生的四种道德观,即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2.我国教育中的教学方法需要改变。我国当前“慎思”、“积学”的教育理念依然浓厚。培养学生“静思”的能力固然重要,可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更需要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体验、参与、实践、探究与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教育不仅要“重整体”,更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人有双重人格,一种为“社会我”,一种为“个体我”。“社会我”是一种社会或社群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的体系,塑造“社会我”就是教育的目的。但是,教育在塑造“社会我”的同时,并不压抑“个体我”的适当发展。⑥

注释:

①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1.

②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

③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4.

④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50.

第8篇

[关键词] 影视音乐;声;调;器;自然;人工

经典的影视剧音乐往往会给观众以深刻印象,这些影视音乐常常有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民族与地方艺术特色。例如以电影《乱世佳人》、电视剧《红楼梦》为杰出代表的影视音乐,这些音乐也常常和各自的文化内涵、价值导向、认知体系有着密切关联。以《乱世佳人》为代表的西方影视音乐,不管是从乐队的编排、配器、音响、音律的使用,大都以西方交响乐的框架为主题来进行创作的。可是《红楼梦》的音乐是建立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基础之上的,它所根据的是中华民族的器乐、民族的音律、民族的配器编排。

本文就以《乱世佳人》《红楼梦》为基准点,在音乐主体和外延方面做一些比较研究和探讨。主体包括的大都是那些形而下的、较为具体的、技术方面的主体形态。外延方面大都是形而上的文化思想、价值导向、哲理认知等对音乐的主体有些具体影响的抽象东西。

这里所说的“声”是指音乐的音色特色,也即是乐音的音质特色。中国的艺术家认为我国乐器的音色和西方乐器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西方的乐器在音质上不接近人声,然而中国乐器却不远离人声。所说的“器声”就是说,此种声音在大自然中并没有,乃是人工创造的结果;所说接近“人声”,就是说乐器奏出的声音接近人的声音。西方乐器在出声一个鲜明的导向:声音尽力不接近“人声”,而试图靠近“器声”。靠近“器声”的最终结果可以将种种材料、那么多声部的乐器,在音色音质上获取某种“共融”“共通”“和谐、统一”的音效。这种共融的音色音质能使得各种声部各种材料的乐器在表演时获取一种完整的有效融合的功效,能够大大提升整个乐队的整体表现力。观众在《乱世佳人》等西方经典音乐中听到的就是此种近似“器声”的音乐。这种音色音质“共融”“共通”“和谐、统一”,或许可说是“平庸”,其特征不突出,个性不明显,重视的是整体的有机结合。

中国民族音乐的音色音质,从早期先秦时代礼崩乐坏时就进入了一个以民俗音乐为美,以人声最美的审美价值导向之中,没能把自身从人声中突出出来,抽象成纯粹的形式体系,转而进入普通的“器声”,而是一直暂停在那种自然而然发出的“人声”的层次,一直以相似人声当做自己最高的境界。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民族乐器要接近“人声”,除上面所提到的礼崩乐坏有直接的关联外,还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中国古代的演唱始终高于器乐的位置,并且对器乐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以看出中国的“丝”乐器的琴、瑟、琵琶、二胡等乐器的音色音质大都是接近“人声”的特征。在电视剧《红楼梦》里,弦乐的胡琴弹奏,就好像人在倾诉一样,满是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之感;听古筝的音色好像在展现温柔女子的铮铮傲骨,《红楼梦》剧中的民族音乐极好地展示了这个特征。东西方追求“器声”“人声”的差异,和东西方的文化内涵有着紧密的关联。拿小提琴来讲,小提琴音色抽象概括,不受地方、国家、年代等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都能展现其表现力,它的音色能够担当与和它声部适合的各种角色。与小提琴一样,其他的西方器乐也有相同的功效。然而中国乐器,却认可个性的张扬、色彩的独立、表现力的独特。因为在现实生活氛围中,长久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导致我国古人在展现主观内心精神为主旨的艺术领域,显现得较为潇洒、无拘无束、独特、脱俗。和它紧密相连的音乐音色也深受影响,很有个性特色。和现实整体为一、伦理纲常井然有序的封建秩序大不相同,个性特色特别凸显、张扬、洒脱、自由奔放。

这里谈的调乃是乐音的组织形式。乐音的组织形式导致调性调式的不一样,也是导致中西方音乐的主要差异的原因之一。西方音乐体系的调式结构的根本是四音列。有三种各异的四音列构成十二个调式,这些调式叫做“中古调式”也叫“教会调式”。经过文艺复兴时代又进一步发展,演变了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其不管是大调还是小调都是七声调模式。后来又变成为十二平均音律体系。

和西方调式体系区别的是,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的组成是五声性。由五声音阶组成的各调式都叫做“五声调模式”。包括五声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等五种五声调模式。先辈把超越五声的音阶比如七声音阶中基本的“五声”叫做“五正声”。在中国,有不同的七声音阶,是包括七个“声”组成的音阶。这些七声音阶没占主要位置,不起核心作用,有“奉五声”的帮扶之功效。

相比来说,中国的五声体系和西方的七声体系有一些不同。五声音阶比较简单、质朴、纯粹、调性凸显、个性张扬、地域特色独特。《红楼梦》电视剧中,主题音乐的四度、五度大跳是一贯性的,但却没冲撞剧情,反而让剧情更加紧凑简单明了。西方七声体系却给人感觉非常繁杂、精致、细腻。在电影《乱世佳人》中,整个弦乐组对斯佳丽内心世界描绘细腻、细致、有节。中国的五声音阶体系和西方的七声体系比较,无谁先进谁落后之说,就像《乱世佳人》剧与《红楼梦》剧一样都是很好的经典之作,不同之处就是风格的差异,风格的差异是缘自各自不一样的文化体系。

中国艺术文化是内敛式的,艺术重视生命、享受生活注重诗情画意、重顿悟、回归自然纯真。所以,看《红楼梦》剧听民族音乐,在东方式园林、五声调性的民族、中国诗词歌赋等中华文化的烘托下,观众就犹如走进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般的中华文化大观园,是如此的空灵、玄妙,不细品味、揣摩、推敲,是了解不透剧中的内容与韵味的。且在《红楼梦》剧的周围又暗暗弥漫着一层可触摸却不能打破的封建伦理纲常。西方文化却属于海洋性文化范畴,征服大海需要通力合作,要人们同舟共患难,需要革新。所以,西方文化思想活泼、外向合作能力极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乃是征服和被征服之关系,西方人能够做到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知,能够组建起繁杂的哲学体系,能够推算出复杂的逻辑体系,算计出微小的差距,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它相适合的艺术也有很复杂的体系、厚实的织体、极度概括性抽象的言语等等。可以这样认为,西方文化满是理性的美感,进取之美感,人们从《乱世佳人》剧的情节与音乐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文化力量之所在。

所谓“器”是中西乐器之风格与制作材质的差异。中国乐器始终以人声的极富演唱作为其审美准则。中国乐器总的特征是个性张扬、色彩凸显,不管是古琴、琵琶,还是笛子、唢呐,大都有着各自独有的音乐与演奏方法。可是西方乐器因为受标准准则、统一性的影响,导致西方乐器和中国乐器相比没什么个性、色彩不那么鲜明,整体结合性非常强的特征。在乐器的运用上,中国乐器的整体合作表演能力很差。在音乐作品的织体上,中国乐曲的音乐构思以单线的横向思维为主。偶尔有纵向的交叉但很少。这和中国独有的人文环境关系密切。具体来说,我国的审美文化特色是以时间性展开的。

《红楼梦》剧音乐和剧情相同,是在中国文化大观园中展开的,线性变化的旋律、持续变化的动机,有诗情画意的韵味,又有书法笔法的遒劲、明快,而且又有黑云压顶的焦躁,总之给观众以无限遐想的感受。剧中乐队以小型为主,乐器个性张扬。比如用古筝展现宝黛的不屈服,以二胡、笛、箫等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而代表封建势力的音乐则极其简单仅仅用一个大铜锣。所以,在《红楼梦》乐器较少,乐队很小,以小制胜。但这根本不影响音乐对情节、人物的描绘描写与烘托渲染。

西方乐器的整体能力很强,往往擅长庞大的合奏,且题材繁多丰富,音效的交响性极强,可以做到整体统一。大概说,西方音乐精神是以空间性的展开为主。所以,在《乱世佳人》中观众听到的剧中音乐大都是整体乐队弹奏,即便是局部描绘内心活动的弦乐,也都是以弦乐组为中心演奏的,单个的小提琴、大提琴描绘内心的较少。整体来说《乱世佳人》的音乐以整体为主,可这不会破坏对剧中人物角色、形象、关系的精心描绘、衬托与渲染。

在器乐制作材质上,中西方的差别很大,各自有各自的倾向。西方重视人工制作、标准化统一化的材质,比如提琴的木料,管乐的金属材料等等都经过人工仔细严格挑选。在制作工艺方面,更注重各自声部乐器的严格标准。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材质较为自然化、个性化。比如埙就是运用泥土烧造的,笛子就是把竹子掏孔定音就能表演,二胡、琵琶等乐器的制作也是相同原理。天然材质的运用意味着对材料性质的遵守与爱护,天然材质的多样性又使乐器有更多的个性特征。在制作大小上,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无严格的标准,同一调的笛子用各个地方的竹子变化就很大,音色由于材质的产地不同而不尽相同,在弹奏发声上,中国民族乐器是尽力展现材质的自然属性,所以其音色独有。西方乐器却尽力削弱材质在发生中的影响,从而达到音色的统一。

上面的区别,还是源自各异的文化艺术精神。西方和大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西方人长久以来以驾驭、改进、征服自然为傲。人和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的、远离的、无情的。西方的艺术直到18、19世纪才有了自然的音乐作品。中国和自然的关系则和西方不一样。中国没将自然当做人们的征服对象,中国和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亲密的、互相尊重的、谐和的,将自己当做宇宙的有机部分“天人合一”乃是最好的诠释。所以,材质、发声的自然化特性化就可以理解了。

综上所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别较大。还能从其他的一些方面作对比探究。笔者只是以中西两部风格不同的影视音乐作为考察对象,挑其中有典型性的一些方面做了些浅显比较。望能给喜欢探讨中西音乐比较的人有某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礼记•郊特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中国古代乐论选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第9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口语教学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常常不能用英语比较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雅思口语口试为例,据统计,在2006年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雅思口语平均分仅为5.39分,可谓全球倒数第一。而2007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2008年和2009年,中国考生的排名依然没有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类似的批评,不断见于报端,我国英语口语考试大纲早在1999年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语言得体性、适切性的要求。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确实对于口语教学,对于英语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人展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避免直截了当,以免过于直露,使对方没面子,令对方难堪。英语中婉转语也很多,但英美人在交际中更注重显示自我,他们认为大多数的人际交往只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面子”的考虑往往不如中国人多,他们期望对方做出比较直接明白的回答。如在交谈中,外方代表已经再三表达了否定的看法,但为中国人则误把对方的“No”当成谦虚或托辞。

二、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往往相互问“你吃过饭了吗?”其实问话者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这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种问候的方式。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外国人对于“Hello,have you eaten your meal?”这样的招呼,往往不知如何回答,甚至还有些不高兴,误认为那些同他们打招呼的人以为他们没钱吃饭,而回以“我有钱吃饭”。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isn’t it?”

又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 you”,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却是颇有学问的。

就像美国人英在受到别人祝贺、赞美时,“Thank you”是最自然恰当的回答;但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为荣,对赞美、祝贺往往会回以“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如按汉语直译过去,则变成“Where? Where?”或“I feel ashamed”,这样作答则会让对方迷惑不解,这样不得体的回答最终会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和使用英语的国家在各自的日常交往中,如问候、聊天、称呼及答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如A:You look beautiful. B:Thank 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第10篇

关键词:雕塑教学;理念;培养

1 中国雕塑教育的现状

1.1 中国式雕塑教育

雕塑是为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雕塑教育我们更是从小就对其有所接触,泥塑,木工等基础的雕塑技艺在我们美术课上成为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的平台,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而我们应该承认的是,在中国过去几千年雕塑艺术在师承传授方面未曾有过规模化、系统化即学院式教学体制,有很多东西停留在“经验”水平上,没有较完整系统理论,本世纪初才有一批批有志者远涉重洋去学习西方雕塑艺术及引进西方教学模式,过于“西式”的教学模式既带来了新血液,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本民族的雕塑教学迷失了自己的特色。在当今世界文化竞争、艺术发展异彩纷呈的形式下,我们反倒对本民族优秀的艺术形式了解和研究得不够,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重视与发展。作为教学,如果这样一代一代下去,我们民族教学体系的建设就一直难以被重视,我们民族自己的雕塑艺术传统就得不到继承、发扬、发展和光大,最终将会过度的同西方化而取消了自己的意识。

1.2 中国式学院教育

我们国家目前有几十所专门的艺术院校设有雕塑系或者雕塑专业,但是我们纵览一下,就会发现这几十所的艺术院校的雕塑教学总体来看都是一个模式,更为突出、甚至严重的问题就是都仍然采取着单一的西方造型手法和西方的教学体系。

现中国大多学院采取了以学习西方古典雕塑的技巧、语言和表现方式的教学方法,更加倾向于视觉审美。亦或是通过各种方式,接受西方现代雕塑的资讯,从事形式语言的探讨,强调雕塑的自身造型规律和语言,进行抽象、半抽象的实验,进行新材料的尝试。当然,在这之中也有部分学院注重了民族艺术的理念,比如西安美院雕塑系就把研究学习民族优秀雕塑遗产并逐渐建立民族特色的雕塑教学体系列为长远目标,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在中国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雕塑体系之后,一部分雕塑家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影响的同时,自觉将它们与中国传统的、民间的雕塑进行嫁接和融合,希望完成民族雕塑的现代转化。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中国的雕塑教育要学会从民族艺术的基础上衍生,与世界的多元化艺术相融合,共求发展。

2 中西雕塑艺术风格

2.1 中国雕塑

在中国古代其实是很少纯粹的艺术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的雕塑作品受到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的影响甚大。中国远古时期重视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才能,并且以此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是建筑装饰,如大型陵墓或者皇宫的修建里的装饰雕刻及各种雕塑成品。中国的雕塑作品大都讲求“神韵”,中国的古代雕塑同古代建筑、绘画、书法、诗词、歌舞、戏剧等一道,构建出不同于西方而属于自己的完整独立体系,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和充分认识本民族艺术体系的可贵之处。

2.2 西方雕塑

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在西方,“摹仿说”的艺术思想指引了古典写实主义的艺术发展道路,也带领其写实主义造型手法的古典雕塑艺术达到高峰,创造像古希腊的、古罗马、文艺复兴以致19、20世纪写实雕塑的灿烂辉煌,出现了无数雕塑大师,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写实性雕刻艺术遗产。

3 在雕塑教学中艺术理念融合

3.1 艺术理念融合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站在高山上和坐在草原上看到的事物千差万别,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梵高的星空绚丽又神秘,达芬奇对刻画人物细腻入微,毕加索的自画像疯狂又激烈。它们都是公认的世界艺术,不管作者感受也好,怎样理解也罢,但对美的诠释无疑是他们创造艺术最核心的部分。中西方的艺术理念纵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美的表达和欣赏却是它们都完成了的。何为“雕塑”?就是将无形的东西加上自己的主观意愿最终以实体的方式呈现出来,那里包含了你的思想,你的语言,没有情感的雕塑作品与坚实的铁块,山上的石头没有任何区别。艺术之间相互融合、互相借鉴以成为雕塑作品的大多数形式,艺术的发展规律既然如此,那么艺术教育当如何发展?是否可以套用一种模式、一种体系?我认为艺术教育模式同样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3.2 培养艺术理念

在学习培养艺术理念时,我们首先要打破原有观念的认同,在学习中要不只从民族的角度也更要从世界的角度去看待艺术的发展,在雕塑教学中采用中西观念结合的方式,不过分的夸大西式教育的有益条件,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风格的艺术之美,同时重视民族艺术的学习和吸收,强化造型和材料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材料,深化艺术思想和观念表达,展开并实施实验性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力。将其与当代艺术相衔接,并敞开胸襟主动接受西方艺术的冲击,积极借鉴西方艺术道路的成功经验,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理论基础和艺术形式,才能使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4 结语

从本文中我们了解到中西方不同的艺术理念,也明白了中国现有的雕塑教育中所存在的狭隘之处及如何来看待并解决这一问题。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的综合,唯有坚持自我的发展并积极的吸收外来的理念,艺术才会越来越丰富多彩。眼界的开阔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世界更多的美。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学家[M].中国雕塑史,2011.

第11篇

Abstrac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ransl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weak link. Many students find it hard to learn transl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many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which has produced advers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English level. From the relevant concept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Chinese-English comparis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ral co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关键词:汉英对比视角;大学英语翻译;翻译技巧

Key words: Chinese-English comparison perspective;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kills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16-02

0 引言

在文化多元化以及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往来愈发密切,这种潮流直接使得翻译人才要做出改变。但是就目前我们国内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以及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些欠缺往往是由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目前比较常见的误区为中式英语。为了很好的改善这种现象,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不断地学习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将会变得非常的有必要。

1 汉英对比视角下翻译教学概述

由于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因而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而这些比较深层次的差别也会十分直接地影响到中英文翻译的质量。为了使中英文翻译变得更加有效,更加准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入中英文的对比教学。通常会需要教师针对中英文翻译之间的明显差异来作出专门地讲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初期就建立起一种区别对待的学习方法,不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用中式的思维来解决英式的问题,避免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使大学生群体的翻译能力得到稳步的提升。

2 汉英对比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的几项技巧

2.1 转性翻译法

通过对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历程我么可以发现以汉语更加倾向于动词的使用,而英语则会更加倾向于对介词和介词组合的使用。其中,介词与名词优势即为英语静态修辞的本质所在,由于名词之间离不开介词的支持,因而使得名词优势的结果即为介词优势。所以在中英文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词向介词的转换和介词向动词的转换,才能使最终的翻译结果更加合乎情理和准确。而这也是整个翻译过程的核心所在,需要翻译人员格外的注意和重视。例如:在英文中经常会使用到go to school等等的词汇,但是在汉语中会说直接去学校,而不存在介词。但是英语中也有特例,即go home。

2.2 增添翻译法

增添翻译指的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适当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几个单词,最终使翻译的内容更加的合乎情理、表达流畅,进而使译文形式、内容及表现的精神等均与原文对等。例如:需要翻译的句子为“I went to school when she was eating breakfast.”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一定要省去when,才会使翻译的结果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这也正是英文翻译的核心所在。而when在英文中的作用则是连接上下的两个单句,作用不能忽视。

2.3 省略翻译法

省略的翻译技巧与增添翻译技巧的翻译过程是相反的,这个过程需要省略掉原文中词义重复的部分,使最终翻译的结果简洁、明了。例如,在翻译“我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翻译为“In the homework, we should avoid the mistakes”.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英语的翻译中省略掉了“不必要”这几个字,这就是英文与汉语的区别,英语更加崇尚句子意思的简洁明了,与汉语的重复形成对比,这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东西,需要翻译的结果满足对应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

2.4 抽象翻译法

汉语由于受到我国古代具象思维的影响,因而其表达更为具体。但对于英语而言,其在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其表达的内容相较于汉语而言是比较抽象的。正是因为这个区别,所以在汉语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形象化的词语和句子抽象化。例如,在汉语当中有许多的表达人思想感情的成语,其在翻译成为英文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抽象化的过程。例如“热心肠”可以译为“good temper”等等。这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2.5 换序翻译法

因为中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在语言的表达上我们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在许多的翻译过程中,如果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直接的翻译就会导致中式英语和欧式汉语的出现。所以为了使翻译的内容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技要注意语序的调整,使译文更加的通顺。例如“我们必须在下雨之前回到家”,其译文为“We have to go home before the rain is coming to here”,在这个句子之中,我们就将表达状态的一个句子调整了顺序,如果直接翻译,其译文会是比较尴尬的表达结果。

3 将上述技巧应用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本文作者为了更好地发现中英文之间的差异,采取了对照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某中学的两个实验班。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从汉英视角出发,加大对学生转性翻译法、增添翻译法、省略翻译法等多种翻译技巧,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相信大家对汉英翻译的难点和侧重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差别,并把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具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在大学的翻译课程中引入对比教学的理念,让大家在对对比的过程中了解到中西方表达之间的差别,最终使大家的翻译能力得到提升,符合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年红.汉英对比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技巧探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6(05):55-56.

第12篇

【关键词】英汉习语 翻译 策略

习语是经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与工作总结中,慢慢提炼而出的简单精辟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形象和语义组成,存在着字面、形象和寓意不同的意思。英汉习语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距的影响,容易出现诸多不恰当、无法准确表达的翻译现象,需要翻译人员多加注意,注意遵循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掌握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提高英汉习语翻译的准确率。

一、英汉习语翻译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翻译工作重在翻译的准确性,如果翻译意义违背原意,即使再精美的翻译也无用。英汉习语的翻译,要坚持对翻译准确性的坚持,挖掘习语在原文中的文化内涵,注重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习语进行具体解读,寻找恰当词汇准确翻译,实现习语意义的不同语言环境解读,达到习语跨语言传播的准确效果。英汉习语翻译的准确性原则,并不是要求翻译者一味的死译、硬译,而是要结合不同的语言背景,跨越习语翻译的表面意思,使用鲜活的词汇,言简意赅,准确形象地翻译出来。

2.生动性原则。英汉习语本就是人们在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反应生活哲理的语句,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形象性、生动性比较强。很多习语中都带有形象意义,反映了人们对这一形象的特殊理解。比如,英语中很多习语都带有狗,用狗来表达有关的积极词汇,但在汉语中狗表示的贬义居多,这就需要翻译者注意区别英汉文化背景中,对同一事物形象的不同表达,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恰当的用意。

3.可读性原则。习语最终要使用的,可以作为书面语使用,也可以作为口头表达,这就需要英汉习语翻译时,要提高译语的可读性,避免用晦涩难懂的词语翻译习语,而是要通过通俗化、易懂易记的词汇,帮助人们使用和记忆,使习语翻译起到传神达意的效果。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还要注意通过增加和缩减有关内容,使译语的表达能够符合当地语言的使用习惯,增加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策略

1.直接翻译与转换翻译相结合。英语习语翻译,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直接翻译,通过对习语中的原词翻译,实现习语的快速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原文的习语风格。直接翻译可以通过生动形象、原汁原味的翻译,增强习语的感染力,用传神的语言词汇表达鲜明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当直接翻译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转换翻译,对直接翻译中行不通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修饰,实现对翻译内容的深层次加工,通过架构翻译、扩词翻译等方式,巧妙表达原文意思,最终达到翻译的良好效果。

2.替换法与解释法的使用。在英汉习语中,会涉及到用比喻的手法,表达鲜明的道理,但喻体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别,需要在翻译时做出替换,选用恰当的词汇应用语义相同但形象不同的翻译场景。当习语中涉及到的形象,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出恰当词汇时,可以采用译语中人们比较熟悉的喻体来翻译,使翻译效果更加准确、鲜明。一些习语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具有相当强的寓意表达力,很难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找到高度一致的词汇,这就需要在翻译中根据原文的引申义,利用译语中的相关词汇进行翻译,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帮助读者的理解。在使用替换法和解释法时,尤为要注意中西文化差异,充分考虑原词语代表的民族文化、语言风格,准确理解词语表达的文化内涵,提高译文的翻译境界,帮助不同语言的国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

3.综合利用归化与异化技巧。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比较重要的技巧,在中外翻译工作中也是存在诸多讨论的翻译方式,需要翻译工作者在使用这两种翻译技巧时,尤为注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提高翻译的整体水平。归化与异化翻译,不能简单等同于直译与意译,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策略,二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起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在缓和语言矛盾、增强语言联系方面,归化的翻译方式起到了鲜明的积极作用,大大减少了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翻译差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归化,而丧失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异化的翻译作用强调对原文的忠诚度,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味道,但破坏了译语文化的内涵,使翻译出来的内容容易出现晦涩难懂的现象,尤其在对科普作品的翻译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这两种翻译技巧的使用,需要翻译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语言基础和对文化的洞察,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才能用好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王厚平.文化角度下的英汉习语翻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2]阳艳萍.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翻译[J].广西教育.2014(03).

[3]王俊凯.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