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护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26 15:2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护理理论 PBL

Nurse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in the graduate student to search using the PBL the beginning of pattern

Liu Huayu

Abstract:In clinical practice stage development nursing theory teaching,not only is advantageous in stimulates students study interest,nurses the theory knowledge consolidated;Moreover is advantageous in sharpening students judgment power of thought,the analysis question,solves the question ability and the synthesis quality,will in the future become a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worker for it to lay the reliable foundation.

Keywords:Nursing theory PBL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74-01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以问题为基础,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习的主动与知识的“内化”始终贯穿其中。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其思维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护理理论是护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涵盖了当代护理学先进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近几年授课老师在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应用PBL教学模式,开展临床护理理论教学的尝试,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护理理论指导和改进护理实践,提高其评判性思维和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1 方法实施

1.1 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实施PBL教学法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首先教师简单介绍理论的基本情况后,提出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将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认真综合分析,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如不同的护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护理实践中如何运用的,等等。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到临床上观摩。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真正理解和懂得护理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查阅相关理论最新进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外文水平。

1.2 自主探究,互动学习。

为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意识,授课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以临床真实病例为主导的PBL教学法,始终以临床――理论――临床为线索。即对每一个病例从临床表现入手,运用相关理论去评估,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护理诊断,指导护理方案的设计。力求使学生每碰到一个病例在运用一般护理程序的同时自然联想到其他护理理论,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其有机的结合,提高护理实践的系统性,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病例讨论教学要求学生以真实病例为基础,以幻灯片形式汇报病例,随后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综合分析病例特点,列举护理程序的步骤以及对该护理理论的认识和体会,并结合社会、伦理、法律、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所选病例应避免重复,以保证病例的覆盖面和讨论效果。

1.3 总结归纳,点拨提高。

讨论完毕后,由教师对学生所作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点评和总结,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尽解答。对讨论的问题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联系,复习护理理论相关的知识,以及其他学科像公共卫生学、心理学、行为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如:多萝西亚.E.奥瑞姆及其理论发展背景?奥瑞姆自护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奥瑞姆和纽曼对护理实践的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如何运用西方的护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护理实践?这些问题都由教师给予梳理,形成明确的层次结构关系与理论基础,为更好的指导护理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 经验体会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研究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主力军。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和个人的特殊需求。临床型护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大学服务于社会功能的体现。因此,对于立志临床护理研究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在其对研究生进行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和科学研究课程培养后,让学生尽快进入临床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国外的护理理论有哪些,掌握常用的护理理论的基本内容,通过病例(例子)讨论,真正领悟护理理论核心知识、理论基础及紧密联系临床的能力,达到中级职称护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根据导师的临床护理研究方向,以某种疾病的护理为研究材料,运用护理理论作为框架,对其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做更深层次的研究,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及其研究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在PBL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实施者,起着引导与组织的作用。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必须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层面;这就要求教师有厚积薄发的功底,并不断更新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满足PBL教学的需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应提倡结合PBL模式,加强对护理学专业研究生护理理论的教育,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护理理论对护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对护理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夯实护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临床评判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临床评判思维习惯。此外,让学生参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不紧使学生明确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巩固和增强专业思想;培养独立思考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护理病例报告的书写要求、护理诊断的用词以及诊断的应用范围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其日后成为优秀的临床护理研究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丹,黄文霞,邱雪菡.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05)

第2篇

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而护理实习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护理带教是实习学生在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活动。护理带教可以使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同时也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临床带教中发现妇产科护理学生在实习中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2.1“独生子女问题”

随着独生子女毕业,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到护士的行业。独生子女护士的增多使护士队伍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如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同情性;固执任性,自制力较差;动手操作能力差和缺乏沟通交流技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等,具体在实习工作中表现为工作适应性差,临床护理工作独立性差;不懂得如何关心患者,缺乏与患者交流;在工作中出现错误而受到批评时,固执任性,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动手操作能力差,实习期间该掌握的基本操作不能很好地完成;在工作中表现为当遇到患者突况时或危重患者时,往往不知所措,同时不能根据病人的职业、教育和疾病,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开展健康心理教育。

2.2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

部分实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发药、打针,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护士只要正确执行医生医嘱就可以了。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妇产科很多护理操作都需要无菌操作,但相当多的实习护士对无菌技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但在具体妇产科临床操作上无菌观念不强。[2]如在阴道灌洗上药时存在跨约和污染无菌区、未按规定消毒、洗手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妇产科各种器械材料应用比较多,而实习护士不能按照不同器械的要求严格消毒灭菌,对于一次性的不能严格管理,这样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2.3保护病人的隐私的意识不强

妇产科因为专业的问题,涉及到病人的隐私比较多,如不孕不育、未婚先孕、性病等,而实习护士没有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不强。如在询问病人病史时声音比较大,没能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适合。妇产科的很多护理操作,都涉及到病人的隐私部位,而实习护士在操作时,态度欠严肃认真,具体在处理伤口时不注意遮挡,暴露病人太多。

3实习学生在护理带教中现的问题,让我们感到重视及加强护理带教的重要性

具体在护理带教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3.1加强护理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新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具体在工作中要多关心病人和照顾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注重病人躯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整体健康。所以要教育实习学生关怀病人的意识和能力,满足病人的需要,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职业道德要求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管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多么专业,也是不合格的。[3]所以在护理实习的带教工作中,不但要传授妇产科临床护理技能,更应加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患者热情负责的品德。

3.2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妇产科实习护理学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打针、发药,认真执行医生的遗嘱,护理工作还体现在对病人的心理支持、生活护理与病人加强沟通,指导康复等工作中,同时在对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妇产科实习的学生,在加强护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妇产科专科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无菌观念的灌输,注意交叉感染的预防控制,熟知妇产科相关药物、器械的用途与性能。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多沟通、多思考、多观察、多分析。刚进临床的实习学生不知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在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教学。在进行操作示范前,先让学生熟悉操作过程,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教师在操作时边讲边做,并选择合适病人,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使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充分结合。

3.4加强对病人隐私的保护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隐私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所以要加强实习学生注意对病人隐私的保护。[4]如在询问病人病史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合适,同时在进行隐私部位护理操作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注意对隐私部位进行遮挡。

3.5加强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

护理学生在妇产科实习期间,要加强对护理基础知识、妇产科护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考评考核。内容包括:(1)口试:实习护生口述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2)妇产科操作技能:选择一项妇产科专科护理操作让实习学生实际操作。(3)沟通与健康教育:设定一项健康教育内容,让实习学生对患者进行教育,同时观察护生与患者的沟通情况。(4)实习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服务态度。(5)有关护理病例的书写。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护理管理 护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54-02

一、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较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管理理论知识多来源于实践经验,护理管理的相关教学内容,对于未接触过临床工作的护生而言,较抽象、枯燥。护理管理能力的掌握,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好能到医院中实践学习;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教学设施的欠缺,护生不仅对护理管理缺乏了解,而且对其作用更缺乏相应的认知。所以,护生学习兴趣不高。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改变了以往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通过案例教学为护生提供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管理实践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护生接触医院护理管理实践难的问题,帮助护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调动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护理管理案例所展示的管理活动中的现实背景、具体情景,不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理性,让护生置身其中,护生根据案例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模拟情境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且很多问题没有具体的标准答案,护生可以大胆设想,自由地发表见解,锻炼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通过护生间的充分讨论,去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逐渐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有效思维路线,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护理管理实践中,分析处理所遇到的护理管理问题。

(三)有助于培养护生团队意识

案例教学是护理管理教学方法中最形象的方法,它可把部分日常生活和护理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护生在较短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护理管理的事件和问题,把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有利于教与学的互相促进

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护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开展对各种方案的讨论分析,以此来提高每个人的护理管理思想认识,并使护生在优化个人方案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护理管理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临床的管理经验,还需在平时工作中多关注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和临床护理管理的发展新动态,并能将管理的新知识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灵活运用,对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同时,根据护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办法,对拓宽教师思维大有帮助,从而促进了教学相长。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管理课程中的组织实施

(一)认真准备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的案例是教学核心,教师在授课前应针对所讲的相关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素材,按以下标准撰写或选择教材里的教学案例:

要突出教学目的。要注意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吻合、适用的教学案例。还要考虑护生是否容易理解。

教学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案例的真实和典型,才能更好地引起护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加深印象。

案例应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为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分析讨论,不要选择内容过多、情节复杂的案例。将案例于课前交给学生先思考,写出个人或小组分析、讨论的观点和提纲。

(二)认真组织好课堂的案例讨论

要想调动护生踊跃参与案例讨论,达到良好的预期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是关键。

一是在理论教学前,可将案例先行导入,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让护生思考,接着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让护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如此可以引导护生有目的地集中精力听课并思考。

二是先讲授管理理论,让护生听完理论知识后再布置案例让护生思考分析,这样让学生先有理论基础,再实践训练,与前者相比,这样做可能有些护生事先不知道课后有案例分析,所以,护生听课的注意力及边听边思考的积极性可能不如前者。

三是案例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情景,让护生能更热烈地讨论,这是关键。授课教师之前应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尤其要帮助年轻教师解决棘手问题。

四是在课堂讨论和代表发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组织和导演,不仅要提前准备好案例的点评要点,还要在课堂讨论中指导护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多鼓励和赞扬,提供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轻易否定护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求异或提出不同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与聪明才智。教师只在恰当之时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点拨,并掌控好案例讨论的大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管理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现教学预期目标的先决条件是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很重要,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将案例内容进行透彻分析、互相交流,做到在指导案例教学过程中能信手拈来,对案例的背景、情景要熟练把握。同时,由于时间有限,案例教学课前集体备课教学团队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案例中的重点做好优先排序。

(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未能定期到临床进行相应的护理管理实践,就难以准确分析、判断案例,同时也难以指导护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案例教学的效果就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定期到临床顶岗实践,以积累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并对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积极的研究,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同时对教师要加强培训,使他们掌握运用案例分析法的技巧和能力,能够较好解释案例、把握方向、引导讨论,做好案例教学的导演角色。此外,由于案例教学具有开放式的特点,给教学组织带来了较大弹性,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须遵循课程案例教学的内在规律,明确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依据教学的预期目标、进度、学情等开展发散式教学引导,拓展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三)护生缺乏对临床护理管理的感性认知

案例教学要想实现预期效果,需要护生具有丰富的阅历和临床管理实践的感性认知,如此才能使护生在开展案例讨论中,结合情境充分讨论与分析。由于护生社会阅历少,没有临床实践经验,难以形成充分讨论的局面,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又要有与时俱进的临床护理管理的实践经验,既能引导和激发护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又能对护生提出的问题从容应对。

(四)护生案例讨论动力不足

护生因阅历少、缺乏临床护理管理的实践体验,故而在案例分析讨论时普遍感到迷茫无措、畏惧,难以提起兴趣。同时,由于学习任务重,护生没能真正意识到提高自身护理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投入案例思考和查找、收集相关资料的精力和时间就少,从而影响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案例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界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护理管理学由于理论较抽象,不少内容难以理解,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院校合作,安排护生到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实践,进行课程的临床见习,并在见习中开展案例教学,如此既可以让护生对护理管理有更多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又可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完善护理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素养

案例讨论课能否上好的关键是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素养,途径一是教师先要认识到案例教学对护理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二是通过聆听优秀教师授课,学习和借鉴同行独特或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三是用心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而累积经验。此外,在教师队伍培养中,有计划地安排课程教学的教师到医院顶岗实践,以积累医院护理管理经验,并积极开展对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顶岗实践,对教师获取案例或亲身编写案例,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案例教学的真谛,对提高自身的整体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二)激发护生案例讨论的动力

案例讨论课要想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护生的兴趣和积极配合。在案例教学中调动护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因此,在案例讨论前,要提供需要护生了解和阅读的案例相关背景知识,并要求以小组(约7-10人)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案例的分析讨论。此外,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应有驾驭课堂讨论有序进行的能力,应关注课堂上对学生参与讨论的动机的激发,引导并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健康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教师还要注意把握讨论方向,多站在护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不断将问题深入,拓宽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提出新观点。讨论结束后,由各组组长或组员代表进行汇报及回答提问;然后,教师要对护生的汇报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对护生的恰当回答及创新观点要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也委婉指出并说明原由;并提示护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管理学的哪些知识。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为调动护生的积极性,还可视具体情况运用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志愿者服务等不同形式,想方设法为护生提供更多不同的认知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萍,冼静贤.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第4篇

关键词:见习护生心理问题带教对策

护生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护生在医院见习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到的医学理论,增强疾病的感性认识,学习护理病人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强化护生角色转换,为下一步学好理论知识及临床实习工作打下基础。本教师通过对2005~2010年带教见习护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带教对策,作如下分析,现将一些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第一阶段(见习早期)

紧张、兴奋、好奇、困惑的特点。

1.1原因

护生刚进入校园一年,从未以护士的身份走进医院,对陌生的环境感到紧张和兴奋,对患者经受的疾病和康复感到好奇,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在医院如何应用,对此感到困惑。

1.2带教对策

1.2.1介绍医院环境。提前带领护生熟悉医院整体环境,对医院结构有个整体概括,介绍医院各科室的位置及根据病种进行的分科收治,如门诊、急救中心、内、外、妇、儿等科室;再介绍相关科室的位置,如供应室、检验科、放射科等,消除其陌生、紧张情绪。

1.2.2介绍医院护理规章制度。如见习制度、实习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使护生有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初步制约观念,为日后的见习学习设定警钟。

2第二阶段(见习中期)

急于护理操作,不重视临床护理全程化的特点。

2.1原因

见习生活纳入正轨后,护生急着要做各种护理操作,主要想法都放在静脉输液、导尿、鼻饲、吸氧等操作上,而忽略临床护理的全面性,如评估病史、观察患者病情,不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缺乏人文护理,缺乏疾病知识指导和健康宣教。

2.2带教对策

2.2.1带教教师掌握护生心理。根据科室情况,制订严密的带教计划,避免护生产生“只看不做”的依赖心理,必要时满足护生的求知欲,操作时让学生多看多记,待其熟悉后,让其结合理论知识,反复思索,采取晨间提问的方式,扩大知识点,再放手让护生练习,纠正存在的问题,指导正规操作。

2.2.2重视评估病史,观察病情。带教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评估病史,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人的家庭、社会环境是否有利于病人恢复,患者的精神状态能否接受此时操作,应学会临床观察与独立思考,锻练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主动拉进与病人的距离,消除病人不信任感。

2.2.3加强人文护理。护理服务是“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就是要求护理活动始终要为人服务,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一切为了病人的舒适、方便,护理才能产生一种与患者的亲和力,才能使病人主动参与配合护理活动,从而提供确切可行的护理与服务[1]。带教教师应言传身教,如与患者说话的态度、语气、手势等应亲切随和,语言通俗易懂,贯穿疾病知识指导和健康宣教,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与理解程度。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念。

3第三阶段(见习后期)

厌烦、自大、骄傲自满的特点。

3.1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护生已熟悉了医院的环境,了解了科室的护理常规及基本操作,加之护理工作本身的平凡与重复,使护生感到厌烦与自大,再加上即将结束见习,使护生情绪不稳定,产生骄傲自满心理。

3.2带教对策

3.2.1加强护生的思想教育。使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项神圣而高尚的职业,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护生的思想教育应贯穿于整个见习过程,使其全面而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严谨性,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培养护生职业自豪感,从而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事业。

3.2.2加强护生安全教育。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见习,活动时间多了,及易忽视理论知识的复习。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护生在一起住宿,选择离医院较近的旅店,每晚7:00~9:00安排部分护生在病房科室上夜班,一部分在旅店组织学习,就一天的见习情况开展讨论,一方面调动护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在科室有病人抢救时,使护生积极参与,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统一安排,强调安全,客服护生自满情绪。

3.2.3考核、考评制度。针对学生见习情况,给每位护生发一张见习考核表,有带教教师在护生出科时对护生在本科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及护生对带教护理评价与意见,表的内容包括:(1)你所在见习医院行政级别如何排序;(2)你对带教教师是否满意;带教教师是否讲解专科理论知识;带教教师是否演示正规操作;(4)你认为见习安排是否合理;写出你所在见习科室值班表;(5)你对此次见习有哪些建议;写出见习心得体会。见习结束回校后,我们开座谈研讨会,对护生的见习意见我们进行整改,护生满意的带教教师,我们写出报告,上交医院护理部,作为年末评优指标。鼓励临床带教教师,使其更好的提高带教质量。见习中表现突出的护生进行表扬及奖励,为护生今后实习、就业提供优先条件。

4小结

通过分析见习护士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带教措施,提高了带教医院护理部与护生的满意度,缩短护生临床适应期,减轻了临床带教的压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护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以上是本人一点肤浅的带教体会,在日后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将带教工作做得更好。

第5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76-01

临床实习是每个医科学生的必经阶段,也是护理实习生从学校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过渡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临床护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学生还要把理论上升为临床实践技能的掌握[1]。近年来由于医学院校招收护生人数不断增加,护生素质的参差不齐,给医院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我院护理部针对近年来护生及带教管理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讨论和研究,总结带教过程中的问题,改善带教方式和方法.加强护生岗前培训,重视护生心理及生理状况,选拔优秀带教老师,从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于带教方面的问题

一、实习护生的问题

1.角色转化比较慢:护生由于刚刚从学校步入到工作岗位,内心充满了好奇与胆怯,从心理上不能正确认识护理岗位重大责任。

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经过了3-4年的学校学习,大部分的护生的理论成绩较好。但具体的临床工作与书本理论的衔接有一定的差距。

3.安全意识淡薄:对于现在90%的“90”后护生而言,她们大部分性格热情开放,勇于竞争。做事大胆、不拘小节、行动迅速但不计后果。缺乏慎独精神,并且犯了错表现出无所谓,对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毫无认识,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二、带教老师的问题

1.对带教工作不重视:在临床上很多实习生认为带教老师只会让他们做跑腿或机械性的工作(如扫床、更换被服、测体温、血压、换液体)却不能详细的讲解护理操作细节和重要性。久而久之护生认为护理工作枯燥、乏味。

2.带教操作不正规:有的个别科室护理任务重时,带教老师在带教中操作不正规,事必导致护生出现轻技能、轻护理的现象。

3.消极行为影响大:很久以来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职业风险高,以及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带教老师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了懈怠的消极情绪,从而直接动摇了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对策

一、加强理论知识,积极接受新技能。

要求带教老师做到基础扎实,技术操作娴熟,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护理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更新 ,带教老师也应积极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发现自身理论操作水平不足时,不要固步自封,应该勇于自我批评,勇于向护生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注意为人师表,正身为范。

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端正工作态度,恪守职责,遵循“以德为先,以质为本”的原则。带教过程中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带教老师不仅要教会护生护理理论操作技术,更要教会护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做到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

三、消除护生心理压力,耐心带教。

老师以热情的态度、和善语言介绍自己及工作环境。护生刚刚进入到一个科室,科室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陌生,也能够燃起他们对学习工作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对待每一位护生,应向她们详细讲解病区住院环境、医护工作人员、环境设备、各种物品摆放、各项规章制度、打接电话和与人交谈时所应该使用的文明用语。

四、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老师在带教的同时也应不断的增加自己的护理知识。带教过程可根据护生的学习的不同时期,做好教学计划,进行细节带教。例如实习初期是学习知识强化记忆的最强阶段,也是学生求知欲最强的阶段,应注重正规化的操作指导并结合理论知识的提问,加强印象。在带教中晚期对待护生应多说、多做、多指导,及时纠正护生在护理工作中不正规的操作,做到“一看、二练、三放手、不放眼”的临床带教方法。积极培养护生观察病情的能力,可进行上午下病房,下午集中授课的方式,使用PPT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问题学习法)等教学模式,不但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员带教能力和业务水平。

五、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动手能力。

带教老师指导护生理论知识与学习操作程序同步进行。带教老师先操作,并反复演示讲解。根据护生的性格和学习接受能力,因人施教。对于刚刚入科的护生要抓护理安全,做好教学互动,出科前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教与学双向评价。

小结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技能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临床实习护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护生以后的专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临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而不懈地努力。

第6篇

【关键词】护理教学;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效果

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校的主要专业之一。每一个合格的护士在走上护理岗位之前,都要在医学院校进行系统的护理技术学习[1]。过去,护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该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护理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但无法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普遍不高[2]。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护理安全的逐渐重视,各医学院校也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的效果,我们对2011年9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校学习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1年9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校学习的80名护理专业学生。我们将这8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学生。在观察组学生中,有男性学生2名,女性学生38名。他们的年龄在17~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1±1.6岁。在对照组学生中,有男性学生1名,女性学生39名。他们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1.4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在这两组学生学习护理技术期间,我校使用常规教学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进行常规教学法的方法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在护理操作课上将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定期组织学生到临床上观摩和参与实际护理操作。我校对观察组学生在进行常规教学(方法与对照组学生相同)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教学的方法是:①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对每一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说明,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并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抽查。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向其讲解有关护理安全的法律和法规,以便使学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有充分的认识。③教师可通过网络大量地收集有关护理安全的案例,并在向学生传授护理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案例一一展示出来,以便使学生形象地记住各种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风险[3]。④在上护理操作课时,教师可在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故意为其制造一些护理风险,以便提高其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⑤在上临床观摩课时,教师可根据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解决护理风险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教学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学生护理技术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其中,学生每科成绩的总分为100分。学生每科成绩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对该科知识掌握的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92.2±4.6分和94.5±3.5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80.7±7.9分和82.1±6.2分。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接受护理安全教育教学的观察组学生其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只接受常规教学的对照组学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4]。本次研究的结果说明,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教育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此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乌兰图雅.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探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6):212-212,213.

[2]牟静.带教老师护理安全认知现状及其对实习护生护理安全行为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

[3]卢秋云,黄健桃.实习初期护生的临床带教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158-159.

第7篇

首先,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史韦泽强调人应该敬畏生命,护理是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神圣职业,由于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从业者应该树立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这是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理念,也是始终贯彻我们教学的一条主线,这是前提和基础。通过护理伦理学的理论教学要让学生明白选择护理专业,就是选择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其次,增强护理专业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事护理专业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古人讲“医乃仁术”,学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护理伦理学教学就是要培养道德素养较高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伦理学教学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处理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准则,增强医德情感,进而转化为医德信念和医德意志。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医学生道德素养的又一个着力点。最后,提升护理专业医学生职业良心。妇产科专家林巧稚说:没有同情心的医务人员是不合格的。护理学生职业良心的形成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病人的爱和同情心。2011年刚走上护理岗位不到半年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网络爆料“希望患者在自己下班之后再死,免得自己麻烦”等一系列紧张的护患纠纷事件,引起社会一片唏嘘之声,究其原因不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而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护理伦理学教学塑造护理医学生道德人格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良心。

二医学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改善的途径

(1)更新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

护理新技术、仪器设备的应用和新理念的出现,都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我们的教科书对临床的护理实践活动的伦理指导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护理活动中,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再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不信任危机的出现,都使得护理实践活动中出现很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患者知情权的实现与护理人员保密义务之间的矛盾,护理人员在遵守医院制度与维护患者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也仅限于告知我们在护患关系,护际关系中应该怎么做,并没有针对特殊的实际问题给出伦理学的解决方案。尤其在很多护患矛盾问题的解决中当法律没有涉足的时候,伦理上最多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具体的指导方法。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的杨丽教师在其护理伦理学教学调查结果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护理伦理学讲授涉及面太广,但是具体内容不叫局限,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未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突出反映了护理伦理教学内容构成上的问题。所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伦理学,在知识体系的设置上,要着眼于护理的实践活动本身,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案,让学生能够了解面对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2)提高护理伦理学课程在护理教学中的地位

从2009年、2013年全国两次医务人员从业调查结果来看,从业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医疗矛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核心场所,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正如吴阶平先生所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护人员高尚医德的培养,首先就要来自医护学生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习,从而把一种外在的他律性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律性的道德良心。因此在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护理伦理学课程应该具有和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实实在在地赋予护理伦理学一定的地位,从根本的教育制度上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

(3)增强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伦理学学科重要性的认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护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而仅有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这一实际的社会需求,简单的护理伦理学理论也无法胜任,只有通过强化考试或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一手段作为提升学生对护理伦理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4)改善护理伦理学课程的的教学方法

第8篇

【关键词】 实验准备 基础护理学 护理教育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学习护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为保证护生更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我校护理系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指导护生参与部分实验项目的实验准备过程,探讨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式,以提高实验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2月~6月,从本校2008级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班级中随机抽出1个班为实验组(42人),由老师指导护生亲自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另外1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44人)。两组学生入学前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且均通过前期护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相同课程安排及相同老师讲授。

1.2 方法

实验组按照床号(3-4人/床)每次由1名同学提前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次课的试验用物准备,并按照实验项目安排依次轮流,同时要求确保实验准备的质量。对照组按照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由实验技术人员在每次实验课前统一准备好本次实验所需用物,带教老师完成讲解和操作演示后,护生进行操作练习。两组实验带教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理念,且两组实验教学计划、考核项目及考核标准均相同。

1.3 评价

以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验组问卷调查。

实验课程结束后,选取无菌操作技术、导尿法、注射法作为学期末统一考核项目,按实验用物准备、仪容仪表、技能操作、沟通交流、理论知识提问5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总分以100分计算。

2 结果

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评价良好的占85.71%,评价一般的占14.29%;对照组对教学方法评价良好的占63.64%,评价一般的占36.36%。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91.26±3.16分;对照组86.94±3.8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转贴于

3 讨论

实验用物准备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中的重要内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中实验用物均由实验技术人员课前统一准备,护生用不着查资料、思考及创新,影响了护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抑制了护生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1],导致护生常课后机械记忆用物名称及用途,或忽视其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而通过护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在相对轻松的氛围和老师的讲解中提前认识实验用物,可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求索,大大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护生在实验课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和大胆,操作思路更为清晰,操作过程更为流畅。

通过课前组织学生参与实验用物的准备,可有效促使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课内容,巩固强化理论知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后,在试验课带教老师提问时回答更踊跃,对课本内容更为熟悉;在实验考核中理论知识提问部分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由此说明护生并不是机械的将实验用物分类整理,而是通过提前对理论课的复习和实验课程的预习后,将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验操作流程有更整体更系统的认识,深刻理解每件实验用物的用途及必要性,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护生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是护理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2]。指导护生参与《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的用物准备,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护生实验操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护生自己主动思考提高评判性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可作为改革护理实践教学的方式之一,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护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第9篇

那一天我们穿上洁白的护士服进入医院的时候,心情是多么的激动,那一刻告诉我们——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是我们护士的职责,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们应该在医院认真努力学习,使自己获得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为我们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垫下基础!

实习伊始,我们几个小护士总是跟在带教老师的屁股后面,不放过老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有的还做了小笔记,遇到不懂的我们都及时地向老师询问,老师总能给我们细细解答,虽然有的老师态度不是很好,但是我们都能理解的,护士工作确实非常的繁杂,老师要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还要负起带教的责任。就这样刚开始我们做了几个礼拜的见习护士,渐渐的我们开始尝试操作,而老师只放手不放眼,让我们安心地去操作,给我们了一个很好的饿锻炼机会,也许只是尝试,而那一刻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勇气,战胜自己的心理。

护士实习是一种复杂的生活,我们既要学会做事也要学会做人。做事,实习中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争取多一些的操作锻炼机会;做人,在医院我们要处理好自己和同学,带教老师,护士长,医生,病人和家属的关系,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最重要的,能给我们的护理工作会带来方便,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性操作,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还要帮助和指导恢复健康的人维护健康。在实习中我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深深地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沟通带给我的快乐。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理解、信任的桥梁。会不会沟通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且也影响我们的工作。

与病人相处时,我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尽我所能地与他们交流、沟通。用我的心去感受他们的病痛,体味他们的需求,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护理与帮助。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充分获得患者的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患者才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护士才能充分了解病人,给予到位的护理。

短短几个月实习过去了,在医院的走廊里,已经能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我们不停地穿梭在病房之间,我们很累,但应该值得高兴,因为我们终于能胜任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可以自己去独立完成护理工作,这为我们的未来踏出了一大步,我们应该值得庆贺。在实习当中我们不忘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按时参加科室和医院护理部开展的各种护理知识讲座和教学查房,这样才能不断地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就应该是这样的。

在实习当中我意识到要做一名护士很不容易,一名合格优秀,具备有良好素质的护士更不容易。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护士具有良好的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不但要良好的心理方面,专业技术方面,职业道德方面,身体方面的素质,还要有文化仪表方面的素质。

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饿锻炼机会,让我们在发现问题当中去解决问题,为护士之途铺上了一条很好的道路,我们不仅学会了做一名护士,也学会如何做一名具备有良好素质的护士。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遇挫折不灰心,有成绩不骄傲;能临危不惧,在困难和复杂的环境中能沉着应对;有宽阔的胸怀,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能互相交流经验。而在专业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有丰富的想象力,勇于技术创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

在实习当中我学会了以良好的品德去对待每一位病人,护士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我们工作职责,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与患者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个体,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对患者应象对待朋友亲人一样,为其创造整洁、舒适、安全、有序的诊疗环境,及时热情地接待患者,用同情和体恤的心去倾听他们的诉说,并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施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护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且服务对象是人,关系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断送一条生命,因而工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因此要求我们要有健康的身体,精力的充沛才能保证顺利地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 麻醉学;实习生;护理技能;岗前培训

目前我国麻醉护士尚处于起步阶段[2],麻醉医生既要履行医生的职责,也要担当麻醉护士的双重角色。我院从2006年7月起对新到医院实习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先行1周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麻醉专业临床实习。培训实施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06年7月至今在我院实习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共计164名,主要来自遵义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麻醉系的学生,实习时间6个月,其中男85名,女79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2名。

1.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有手术麻醉科概况;手术麻醉科管理组织结构;手术麻醉科环境、层流手术室布局及环境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开取棉签,开无菌溶液,抽吸药液,推注药物,倾倒无菌溶液,开无菌包,使用无菌持物钳,铺无菌台,穿封闭式无菌手术衣,外科手臂消毒,术中无菌技术原则,指示卡带的判别,一次性物品开启方法等);手术室护士工作职责;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内容及方式、方法和技巧,保密性医疗制度,爱伤观念,术后护送病人及交接班内容);查对制度(包括三查七对,病人的查对,输血查对等);自身防护知识(包括标准预防,锐器处理,伤口处理等);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和原理,常用化学消毒液及用途;手术后一般污染用物处理,污染手术后用物及手术间的消毒处理等。

1.3 教学方法

1.3.1 制定岗前培训计划

实验组: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由手术室教学组长介绍手术室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和手术室各项工作流程及手术室着装要求等,正规演示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讲解正确操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不正规操作导致的不良后果。且由资深的手术室护士带教1周,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麻醉专业临床实习。对照组: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由麻醉教学组长介绍环境,按常规直接安排麻醉医生带教。

1.3.2 现场情景教学法

设立一堂《手术室无菌理念》专题讲座,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相关录像和实物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指导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通过集中练习,将操作练习中的不足及时纠正,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

1.3.3 评价方法

1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室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考试按教学计划规定统一标准出题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技能考核按照教学内容抽签考核,总分100分,大于或等于60分为合格,同时发放麻醉专业手术室临床调查表,对不知道或不了解的内容再讲解直至熟悉或掌握。

2 结果

培训前后的麻醉专业实习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协作精神评分成绩比较见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说明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表1 护理理论、技能及综合成绩、协作精神评分效果(略)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与培训,笔者认为麻醉专业实习生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是可行且有必要的,主要依据有:①实施手术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有利于手术室管理[3]。针对新到科的麻醉专业实习生,实验组进行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其理论、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协助精神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有利于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使技能与实践相结合[4]。②采用现场情景教学法调动了麻醉专业实习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观看相关录像和实物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指导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分析存在的问题,先观看再实践,并结合科室规章制度,观看术后感染的病例,再“一对一”由有资质的手术室护士的带教,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效果。③有利于培养麻醉专业实习生的爱伤观念和无菌观念[5]。通过“一对一”教学方式,了解手术期的手术护理工作流程,让他们扮演手术前后患者躺在推床上的角色,以体验手术前患者的紧张与焦虑及术后的不适,树立其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同时讲解感染控制、消毒隔离技术在围术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大大增强了实习生的爱伤及无菌观念。④规范了麻醉专业实习生的手术室专科护理技能,提高了手术工作效率。培训后的麻醉专业实习生,既培养了护理操作技能,也培养了主动配合与工作的意识,同时为今后的麻醉专业医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技能培训,使麻醉专业实习生较快适应手术室环境,熟悉与麻醉临床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技能,正确执行各项基本操作技术,参与执行监督与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共同维护好手术环境,为患者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瑞芬,冯旭阳,徐礼鲜,等.麻醉学临床教学实习改革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43-244.

[2] 商临萍,杨 辉,马涛洪,等.我国开展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56-58.

[3] 曾 俊,王 莉,陈小丽,等.外科进修医生手术室护理技能岗前培训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4):13-14.

第11篇

关键词:护理继续医学教育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87-02

护理继续医学教育是护理人员在就职后,为提高护理能力,获取新的理论知识、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我国的护理水平。但是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由于起步晚,许多机制还没完善,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继续教育意义认识不到位、护理教育方法陈旧、教育条件有限、教育师资薄弱等问题制约着护理继续教育的发展。笔者总结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希望对护理继续教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护理继续教育认识不足。有些护理人员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反复的护理技术操作上,而自身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不到实际性的运用,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由于人们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还要更具患者的心理情况、知识文化、家族病史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1]。有些护理人员认为工作压力太大,工作繁忙,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也掌握不到护理知识和技术。

1.2护理继续教育方法陈旧。在护理继续教育中,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满足现在护理继续教育的要求。护理继续教育起步较晚,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没普及到护理继续教学上。就业的护理人员想利用工作的空余时间进行护理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获取较高的学历,但是这种想法往往仅限于幻想。教学方法陈旧,主要以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实践活动很少且单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课程凌乱,不能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

1.3护理继续教育师资薄弱。我国的护理继续教育师资结构中有不少的高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但是很多的教师都是空有理论,没有实际的经验。而有经验的教师,护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整体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佳,再加上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师只注重理路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对护理人员进行实际的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护理观念的更新,涉及的学科广泛,一些教师知识面有效,无法满足护理人员需求。

1.4护理继续教育条件限制。教育的条件有限,导致护理继续教育很多项目无法顺利进行。教育条件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不足、信息传播较慢等。首先,教育经费不足。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是医院培养优秀护理人员的重要措施,但是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一些基层医院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的经费,使得护理继续教育无法开展。第二,信息传播较慢。在一些城市医院或者其附属医院条件优越,可提供护理人员很好的学习环境,接收很好的护理信息。但是在一些基层的医院自身条件有限,所以信息传播的较慢,导致基层护理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及时掌握。

2提高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

2.1加深护理继续教育的认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护理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工作只是单纯的护理技术操作,而新的护理理念不仅要掌握常规的护理技术,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病史、知识文化等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人们恢复健康[2]。很多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还存留在传统的思想中,加深护理人员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识,了解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现代护理理念的要求,为患者提高更好的护理服务。

2.2护理继续教育教学方法革新。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继续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限于课堂授课,而没有实际的操作活动,针对性不强。新的教学方法摒除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不足之处,根据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开设不同的教学课程,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学分制的考核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参与护理继续教育的渠道有很多,主要包括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及就职脱产等,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更好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3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护理继续教育是在职护理人员再深造,再学习,提高自身护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护理继续教育的发展。激励机制主要是将继续教育的考核分数与工作绩效及优选活动等相连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护理继续教育中。

2.4改善护理继续教育的教学条件。医院要加大对护理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护理继续教育制度,促进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医院要对护理继续教育给予经费支持,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政府同样加强对继续教育的投入,积极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让先进的信息技术得到普及,信息能够有效的传播,解决基层医院信息传播慢的问题,为基层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5加强护理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护理继续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师的素质要求也会相对较高。加强继续教育师资的建设。定期对继续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3]。教师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要根据不同护理人员的需求,开设相应的护理课程。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得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

3结语

面对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继续教育的认识,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壮大教师队伍并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荻,贾炜.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医学.2009,6(11):90-92

第12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1优质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是指在骨科护理服务的全部链条中,就软件方面而言,所有医护人员应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就业务环节而言,应该加强基础性护理服务,同时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以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在此内涵中,"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所有医护人员应该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同时围绕患者所需,严格控制医疗成本,切实简化治疗服务流程。"优质护理"除了上述患者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外,新时期的优质护理服务还要充分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要,用充分的优质护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主管满意程度。

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这给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骨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方法

2.1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 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提高认识,激发工作热情,统一思想。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逐步改善护理服务,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如在调查中某院开展责任护士"五心六声六要"特色服务,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对比如表1所示(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

2.2拓宽骨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可以通过派遣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开展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等方式鼓励骨科护士学习优质护理理论及提高护理实践水平的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拓宽骨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由于骨科患者情况特殊,进行康复训练难度较大,这更需要骨科护士为患者详细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且督促患者及时、定时进行康复训练。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和学习某些专科医院提供的健康教育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床旁个性化指导,同时根据病情和恢复情况辅之以功能锻炼计划,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各肌肉关节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加快患者康复。

2.3建立护理责任制 在骨科护理中考虑到该种护理服务的特殊性,应该建立以护士长为主导的护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同时应该在综合考虑各个护理科室的职责轻重、工作量大小和专业技术的要求等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富有弹性的护士队伍配备和调剂制度,严格杜绝目前普遍存在的医疗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对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要以为护士只是辅助人员,可有可无,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和患者接触最多也了解最多的人,对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心理状态,甚至家庭状况等等有更为全面和实际的了解,所以护士应该是患者和主治医生之间信息的传递着,而且护士也应该为患者提供主治医生之外较为专业的狐狸和健康指导。鉴于此,必须加大对骨科护士队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骨科类医院医疗服务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2.3.1专业照顾 根据患者自理能力提供帮助,促进患者尽快恢复,之外提供心理支撑。

2.3.2协助治疗 执行医嘱并协助主治医生执行患者的诊疗计划,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及时观察,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2.3.3健康指导 给患者提供的健康指导包括教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和并发症,饮食指导和康复指导等等。

2.3.4沟通协调 与主治医生、辅助检查等专业人员联络沟通,讨论有关患者的治疗、护理等问题。对于患者,护理应该是24h持续的不间断的服务,护士是联络与患者有关的一切医疗活动的协调者。

2.4改善医院配套设施 完善的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救死扶伤所必须的,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脏起搏器、B超、X光机、CT机、核磁共振机、动态心电图机、纤维支气管镜、纤维胃镜、血球计数仪、电解质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电子阴道镜、氦氖激光仪、颈椎康复牵引仪、电针机、医用推车5辆,30张病床等设备。

3结论

护理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根本,只有不断的改进护理流程、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服务,才能把我们的"六心"服务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使我们的患者感受到我们在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明白我们优质服务的目的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