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0:4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足球培训指导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足球的职业化道路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然而,在十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足球不仅没有进步,反而一步步沦为亚洲二流球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良好的群众基础对于国家足球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项关于20 08 年欧洲杯闯入八强球队国家青少年在足协的注册人数显示:西班牙国家人口 4050 万,其青少年注册人口为 67.5 万;德国 8210 万人口,其注册人口为 63万;荷兰 1599万人口,其注册人口更是达到了 105 万。而中国,一个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其青少年在足协的注册人口只有 13524 人。 从中看出青少年足球人才储备不足。
2 青少年的特点
2.1 青少年的概念
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2.2青少年体质发展的特点
少年时期肌肉的含水量比成人高,而肌肉蛋白能源物质等的储备比成人低,肌纤维较细,肌力弱、耐力差,易于疲劳。年龄越小与成人的差异越大。所以,年龄较小的少年不宜进行长时间、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肌肉训练。近青年期后,肌肉增长相对稳定,这时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效果最好。
2.3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青少年时期好奇好问、好动好试、爱好模仿、富有想象、热情活泼,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接受现代信息的,他们身上潜藏着无穷的创新能力。
3 对青少年培训的现况
3.1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世界足球强国都有雄厚的后备人才基础,有适合于本国足球人才的培养途径。中国足球从1994年实行职业化改革以来,随着足球俱乐部体制的发展,青少年足球学校和青少年业余足球队大量涌现,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当今世界足球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为了保证足球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足球后备力量培养,即加强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
3.2培养制度不完善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单位,搞成年化训练,忽视青少年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对青少年培育指导思想上进入误区,虽然明确青少年训练的重点应该是在培养上,但是没有整体性的、长期而具体的训练大纲;过分追求成绩,训练指导思想上及训练方法手段落后;培养没有完善的体制来保证。
3.3训练方法、手段的落后
科学训练是提高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关键,我国青少年足球各级二、三线队伍从训练手段而言均与成人无太大差别。青少年训练成人化的现象产生,是由于各地方对于二三线队伍成绩的需要,违背了青少年培养的根本性宗旨。过分看重短期效应,使一些青少年队伍在全国取得较好名次,我国的国家青少年队伍在比赛中也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一旦进入成年队,我们的竞技水平就与外国先进国家逐渐拉开距离。
4完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
4.1创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形式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应该注重足球文化和城市的足球氛围,努力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足球运动员,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通过眼前和长远的利益都要兼顾到,利用我们现有的体系和各种条件,使我们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4.2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原则
体能训练一定要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必需要贯彻在每个训练阶段中,体能训练要结合专项有计划、系统的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体能不断的巩固与提高,以适应运动比赛的要求。根据足球运动比赛的时间长、活动量大、拼抢激烈、技术动作难度大等特点,应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以最大限度的动员机体潜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在训练中要使运动员在思想上明确大运动量训练对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调动他们参与运动训练的自觉性,通过大强度运动训练,既能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拔战术水平,也能练思想作风。运动实践证明,大运动量的训练能迅速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4.3综合训练法
在体能训练中,专项身体训练是在一般身体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专项运动的特点和要求来发展专项所必需的身体素质。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运动员应具有迅速的反应能力、良好的速度、高度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耐力能力,这些专项素质一定要通过系统的、长期的专项身体训练才能获得。身体训练要与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身体训练是为了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保证和促进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训练中应该注意身体训练要与技战术训练密切结合起来,使在训练中获得的良好身体素质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来。
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球类运动竞赛中,常常要在落后的情况下,在逆境情况下进行艰苦的对抗,此时运动员的心理机能和意志品质往往成为取胜的关键因素。心理机能和意志品质的训练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体能训练中的心理机能主要是指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使神经系统充分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完成比赛和训练任务的能力。心理机能取决于运动员完成比赛任务的愿望、意志和自我调节对照能力。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世界足球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具有强大的足球后备人才,才更有利于选拔和造就优秀的足球竞技人才,才能为本国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根本条件。
通过中国足球对后备人才现状分析发现:受到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很大,参加足球运动的时间与精力自然受到了限制。同时,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单位,搞成年化训练,忽视青少年培养的长期性、系统性。对青少年培育指导思想上进入误区,虽然明确青少年训练的重点应该是在培养上,但是没有整体性的、长期而具体的训练大纲;过分追求成绩,训练指导思想上及训练方法手段落后;培养没有完善的体制来保证。我国青少年足球各级二、三线队伍从训练手段而言均与成人无太大差别。青少年训练成人化的现象产生,是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5.2建议
5.2.1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教练员具有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懂得与队员交流、通过什么来激励运动员、制订科学合理的足球训练计划。他们必须了解青少年训练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各年龄阶段的不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并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关键有一个指导思想明确的总体性培养大纲。而这一指导思想就是培养,所以其青少年训练并不注重成绩,而是各个年龄段的训练中,制定了各年龄段详细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青少年在其所处的年龄段训练中,必须达到,同时也只限于完成此年龄段训练大纲要求,如哪位教练超出这个年龄段大纲的要求,而进行下一大纲进行训练,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与具体情况,这位教练会被解职。
二、工作措施
1.成立燕小足球工作室
建立在学校校长领导下,分管校长领衔负责的燕小足球工作室。招募一批热心足球事业的有志之士加入其中,具体策划、指导本校校园足球的开展。
2.采购一批足球训练急需器材。
3.开辟专室为足球工作室定点办公室。
工作室成员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足球专题会议,研究校园足球教学与管理工作,学习校园足球工作的法规、文件,搞好学校足球工作的发展规划,并进行宏观调控。
4.建立"燕小足球工作室"专题博客。
5.选拔足球运动员,成立燕小足球工作室下设的燕小足球俱乐部。
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以普及促提高,认真抓好校级足球队的训练,并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建立足球运动员梯队,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健全校级代表队档案库,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6.确定训练时间、地点开展常规训练,足球俱乐部的男女队员训练是工作室工作的重中之重。(详细训练工作计划见训练计划)
7.联系校外定点足球场。
由于我校暂时没有能进行正式比赛的草皮或泥土场,条件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校园足球训练比赛的要求。通过校长室童校长亲自牵头,帮我校足球队联系了中关村实验学校,借用其场地,每周周五带领校足球队前去训练比赛。
8.开展足球指导课的教研活动。
大力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及业务能力,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实施全方位的考核,促其不断提高,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室成员没人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与足球相关的教学训练研讨活动。
9.备战春季校园足球联赛。
溧阳市校园足球联赛在4-5月份举行,校足球队教练组要科学制定赛前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训练,力争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足球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教育局关于加快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措施,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养健康的足球文化。通过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为提升人口素质,振兴民族精神提供有力支撑。
二、任务目标
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普及足球运动知识,让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运动技巧,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到2017年,全县重点打造10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10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20所市级足球特色学校,组建40支校园足球队伍参加县以上级足球联赛,吸引2000名以上青少年学生(在市级以上教育体育部门注册的球员)参加各类校园足球培训和竞赛活动。以此为依托,建立并完善全县校园足球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相互衔接的“一条龙”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分别组建小学、初中、高中代表队,力争在市以上比赛中取得好的名次。
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师资配备、补充和培养激励措施更加多样有效,场地设施和运动管理更加完善,形成青少年校园足球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三、实施原则
(一)分级管理
建立县、校二级管理机制,分级管理,多模式发展。
(二)分类指导
对涉及校园足球活动的师资配备、场地设施、经费保障、教学竞赛、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明确标准目标,措施落实到位。
(三)逐步推进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园足球工作逐步全面铺开,小学、初中保证每周不少于1节足球课;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至少三次足球大课间或课外活动;建立足球社团,通过比赛选出球员,进行集中训练;大力培养、逐级推选足球特色学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校园足球的统筹管理。
各镇街教委、县直各学校建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切实落实工作。
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校园足球工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把引进足球教师列入每年的教师招聘计划。足球教师不足的学校,聘请社会足球教练员进课堂,进行课堂教学与训练。每所校园足球项目推广特色学校要配置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经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每所足球特色学校要确保配置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经过专业培训体育教师,负责开展足球教学、指导学生足球队训练、组织学校足球赛事。县教育主管部门与体育部门积极配合,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员开展足球教师培训。2016年至2017年,每年举办规模不低于60人的市级足球专项培训班。挑选热爱、精通足球项目的教师参加省市级以上教师培训,并以此引领带动县内分级分类培训。积极开展足球校本教研活动,定期对学校足球教学进行专题研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足球校本课程和教学日趋科学合理。
(三)改善场地设施条件
加大足球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把校园足球场地列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对学校现有的足球场地应注重维护和保养,提高使用效率。要创造条件新建、改建、扩建校园足球场地,添置足球、球门、球网等小硬件,保障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到2016年底,新建改扩建符合教学要求的人造草坪足球场45个,实现全部学校有人工草坪足球场。
(四)完善教学与竞赛机制
1.深化教学改革。聘请专业教练进行课余训练,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开展足球课外活动;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高水平足球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各校结合实际,围绕足球活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足球人文环境。
2.完善二级联赛。根据学生年龄成长和身心发育特点,分阶段制定相适应的足球竞赛项目及规则办法,循序渐进,形成科学的竞赛体系。制定全县校园足球联赛办法和规程总则,形成“校长杯”和“县长杯”二级联赛竞赛体系,推动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
(五)完善评价奖励机制
根据校园足球发展需要,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评估标准》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办法》等,制定全县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评估标准及办法,定期对各镇街教委、县直各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情况进行评估。
把足球发展情况纳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和检查评估,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学校负责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争取财政部门支持,适当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用于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列出专项经费,支持学校的足球场地改善、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每年列支专款,主要用于竞赛、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信息化管理、国际交流、校园足球评估工作等;设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接受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资助;鼓励、引导有关企业、足球俱乐部等社会机构资助校园足球。给予县级以上足球特色学校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承办各类赛事的学校,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七)加强安全保障机制
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工作,对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的检查实行常态化,对安全隐患积极整改。对活动的安排、内容的选择、过程的实施要层层把关,提高足球训练安全保障意识,增加足球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保险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2019年高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
韶关市韶钢第一中学:曾韶山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全社会对教师素质的期望和重视,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逐渐地深入开展开来。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生们最喜爱的学科之一也随之进入深化改革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次本人积极参加了全市高中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在这里我就体育学科的学习体会进行个人的一些总结:
一、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形成,强壮的身体不是随便就可以得到的,必须要经过积极、持久的锻炼才能造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兴趣是发展的动力”这样最通俗的一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一个人生存的重要性。那么,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最好的锻炼机会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坚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表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一视同仁,以及用心教学,以心教人的认真态度上,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身体特殊情况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学生积极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体卫艺是一家
体育课不仅要传授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为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主动培养“核心素养”。我们学校足球、篮球、乒乓、羽毛球等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健身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让“音体美整合先行”,积极让“体卫艺”融为一体。把音乐艺术的元素穿插到体育与健康课堂当中去,这样一定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自己塑造自己,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通过此次网络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不断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性,通过专家老师们的授课,本人深受启发,知道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教育教学中必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摘 要 青少年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如果忽视了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中国足球将很难有未来,所以今后中国足球必须把青少年足球发展当成重中之重的任务。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学校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提出能使郑州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更合理的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资金来源的不足也阻碍着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均衡发展,学校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可以与同城企业合作寻求赞助,教育部也应给予一部分资金支持。
关键词 郑州市 青少年 校园足球 开展现状
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市试点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调查,了解郑州市校园足球试点小学足球活动开展的状况,找出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郑州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并为国家发展校园足球提供参考。
通过以往研究表明,中国足球后备力量一年不如一年,注册的足球队员不断下降,足球人口日益减少,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研究对于校园足球的发展也提出要求,总结所看文章有以下几点:怎样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解决家长对孩子踢球的顾虑;怎样做到 “体教结合”;校园足球的宣传活动;学校的管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郑州市六所试点小学校园足球活动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郑州大学图书馆等查阅并收集相关足球活动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分别制作学生、教师和家长问卷,并发放到所研究的试点小学,取得第一手资料与数据。
二、研究结果
(一)郑州市足球试点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分析(表1)
通过对郑州市校园足球试点小学的比赛成绩调查显示,足球传统学校(春晖小学、郑上路小学、中原特色小学)的成绩明显较好,这些成绩证明了他们更加的重视孩子的培养,有一定的足球基础,有较系统的训练体制。
(二)郑州市足球试点小学足球专业教师水平分析
学历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是反映其教学质量的标准,一名优秀的专业体育教师才能交出优秀的学生,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在调查的郑州市12名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专业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有8名,其余4名均为高中学历。这一研究充分说明校园足球教师与体校足球教练相比较,校园足球教师的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研究调查可以看出,郑州市现阶段小学足球专业教师足球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对于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郑州市足球试点小学场地器材设施情况分析
通过对郑州市春晖小学、建设路三小等调查的6所小学学校的足球设施来看,部分设施缺乏,无法很好的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四)郑州市足球试点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1.校园足球活动的资金来源没有保障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单靠国家、省、市各级体育部门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赞助不足,没有多渠道开发市场资源也是校园足球开展的瓶颈。
2.足球教练员专业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中国足协对于教练员培训力度小,造成了我国教练员水平不高。而目前青少年教练员的待遇低,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基层教练员的需要。
3.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配合力度不够
从郑州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效果看,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很少参与这项工作,校园足球活动缺少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
三、结论与建议
郑州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均衡发展,学校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向家长灌输体育锻炼的对学生的重要性,改变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
目前郑州市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很少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工作,校园足球活动缺少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足球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大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监督力度,体育、教育部门应该进行统筹安排,使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李喜来.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85-86.
[2] 李坤.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指导思想的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3] 张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4] 张辉.德国足协促进青少年人才发展计划剖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7).
关键词: 足球 教练员 基本素质
一
教练员的素质由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三方面构成。其中思想素质是主导,能力素质是主体,知识素质是基础,三者互为渗透,相辅相成,不能截然分开。
(一)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由思想、意志、品格三要素构成。
教练员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对振兴中国足球有高度的责任感;敢于实践,大胆改革,不断进取,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困难、复杂的条件下,敢于当机立断,不失战机;能经受得住挫折、困难、荣誉的考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律己,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事业乐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时时处处为运动员树立良好的形象。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国家,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是教练员在艰苦环境中奋斗不息的保障,是抵御形形色惑的力量源泉。
(二)能力素质
教练员的能力素质由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要素构成
1.基本能力。
(1)认识能力包括正确感知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计划能力包括预见能力、想象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的能力。
(3)交际能力包括控制自己情绪与感情的能力、取得他人信任的能力、交际的主动性、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4)组织能力包括提出任务并保证完成任务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关系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能力。
(5)教学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控制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的能力、控制运动员注意力的能力、技术示范能力、纠正错误的能力。
2.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教练员在指导足球训练中所需要具备的一种独特而敏锐的思维能力。
(1)对运动员模式的识别力。教练员依据足球运动的需要,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球技战术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和潜在的特点和类型的识别力。这种识别力主要表现在对运动员选材和心理模式的设计上。
(2)对运动员反馈信息的感受力。教练员下达行动指令和行为程序后,运动员在执行过程中所传递出的有形和无形的信息,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时一目了然,有时又隐蔽在大量的假象之中,教练员对这种反馈信息的敏感程度将直接影响下一指令和行为程序的正确性。这种感受力在一次训练课、一个训练阶段和一场比赛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区别对待中的创造力。教练员往往会带不同的队,即使同一个队,队员的个体差异也必然存在,因此训练或比赛计划的制订与修正都需要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以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灵敏性为标志,并与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精细的观察力、领悟力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具有这种创造力的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表现为训练指导思想、方法不落俗套,富有个性和特色。
(三)知识素质
教练员的知识素质包括教练员对足球运动的感性认识、足球理论知识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三个要素。
1.对足球运动的感性认识。
教练员应具有一定的足球运动体验,掌握足球技战术。这种感性认识对于提高教练员的直观感受力、理解运动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足球理论知识。
包括足球运动的发展史、当代足球的发展趋势、技战术发展动向、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管理经验等。教练员应结合训练实际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基础理论知识。
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测量学等。当代的科学训练必须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
二
具体的要求如下:
(一)改变观念
练习可以提高技术。训练的“利益”只会从正确的练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真知中自然产生,若不理解这一最根本的事实就意味着失去了训练的基础。
对足球训练的错误观念:足球运动员应是先天造就的人才不需要进行训练。在非对抗情况下练得的技术能够转移到实际比赛中。需要考虑的是不同的情况,包括心理情况、用力情况等。
要让球员感受到挑战性,竭尽全力地投入学习,并且不断体验成功。最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态度、正确的习惯和正确的行动。
(二)年轻足球队员怎样学习
前提:1.必须有兴趣;2.应充满热情;3.要观看到精彩的示范并树立高起点的目标;4.通过正确的练习和不断重复这种正确的练习来学习;5.为练习的结果而学习;6.会为挑战而学习;7.他应有信心学习。
(三)足球队员要学习什么
包括三方面:1.技术:是从事足球活动的工具;2.意识:指运动员懂得能做什么和需要做什么。(不要做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增强意识需要运用知识、想象力和感知能力;3.身体素质:人体机能能力方面和心理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
(四)主导因素引出足球技巧五要素
1.心理注意力。
足球比赛是双方智慧的较量,要集中精力思考,投入到比赛中。足球人要根深蒂固地养成一种习惯,树立一种态度。
2.正确的技术。
技术要全面掌握。
3.观察和洞察。
影响观察视野的原因是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或不合理的接应角度。比赛中队员要学会抬头观察双方队员和球的位置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洞察领会所有信息的真正含义。
4.决策和判断。
知识和理解力是决策的基础,应促使队员了解足球比赛实质上是判断和决策的比赛。
错误的决策比没有决策要更好。
5.行动。
这是决策结果的具体实施与落实。足球比赛中会出现很多错误,但最大的错误是作出一项错误决策或是在实施决策中改变想法。
(五)教练训练的原则
明确训练的关键因素:目的、任务、主次顺序与逻辑序列、计划与组织、观察、交流。
综上,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得到一些启示,为成为优秀的教练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飞宇译,李冬生译,审.国际足联草根足球培训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5.
兰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选择足球为必考项目,更是让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不能接受。事实上,足球本身也是必考备选项目之一,只是由于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训练,一直以来选择的城市并不多,再加上中国足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成绩,只能从娃娃抓起――使得校园足球风靡全国。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选择方式,让孩子不能只针对某一项目临时抱佛脚,至少在国家规定的十多个项目中,样样都得事先有个准备,老师也不能搞突击训练。只有这样,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才能健康发展。
自1979年上海市崇明中学率先试行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以来,我国有部分省市陆续开展了这项试点工作。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简称中央7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至此,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本文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兰州市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便为兰州市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兰州市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现状
兰州市于2011年5月全面实施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正式把体育纳入升学考试科目。其具体方案下:设必考项目3项,选考项目2项共5个项目,外加体育课出勤及表现进行考核。
[项目名称\&身高体重\&肺活量\&800米
1000米\&选考类1\&选考类2\&体育课出勤及表现 \&权重得分\&2分\&2分\&6分\&2分\&2分\&6分\&必考3项\&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或台阶实验\&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选考1类\&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选考2类\&50米跑\&立定跳远\&篮球运球\&排球垫球\&足球运球\&跳绳\&]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由七、八、九年级体育考试成绩相加而成。初中毕业升学体育成绩在高中招生时以等级呈现。满分为100分,其中七、八年级各占20分,九年级占60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90分及以上为A等,75~89分为B等,60~74分为C等,59分及以下为D等。2009级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总成绩为80分(为八、九年级成绩),68分及以上为A,56~67分为B,45~55分为C,45分以下为D。
2014年,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七、八年级设必考项目3项(其中女生 800米、男生 1000米计10分、掷实心球计5分、篮球运球计5分), 九年级设必考项目3项(其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计30分、掷实心球计15分、跳绳计15分)。考试成绩由三年成绩相加而成,满分100分,初一、初二年级各20分,初三年级60分。高中招生时以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计算。
2015年更近一步:设必考项目3项(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足球运球;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选考2项(备选项目有排球垫球、立定跳远、50米、篮球运球、掷实心球、跳绳),每人共考五项。考试成绩由五项相加而成,每项10分,拟以满分50分计入2015年中考总分。对丧失运动能力并符合残疾标准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要实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试,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教学内容及目标命题考试,总分50分。由于种种原因,2015年体育中考任按等级考核,并没有将50分计入中考总分。所不同的是,高中录取时,体育成绩被单独设置为高中录取的前置条件,考生要被某高中录取,体育成绩需达到其设定的等级要求。
体育中考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调动了广大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身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同时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社会反映良好。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兰州市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体育教师因为升学考试的压力,把大多数课堂时间用于体育中考项目,体育课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升学考试项目进行。体育中考项目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技能被淡化减弱,体育升学考试考什么,体育课就上什么,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仅局限于体育升学考试项目。正常情况下,初中各年级每周会有3节体育课(按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四节、3~6年级每周三节、初中7~9年级每周三节),体育老师会按照教学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教学活动。教育部规定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早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保证学生每日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可是各学校执行此规定的情况参差不齐! 体育工作在相当多的学校被挤压和边缘化的情况仍然存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开课率不足。
其次,体育教育也变成了应试教育。由于体育会考及中考的出现,大部分学校为提高学生成绩,在考前围绕考试项目突击训练。许多专业训练的手段、方法出现在体育课上,不仅把体育课变成了专业训练课,而且早操、课间操、大课间活动也安排了相应的训练内容。枯燥、乏味的训练,虽然在短时间内能较快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直线下降。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初中阶段的体育课都围绕着体育升学考试进行。这不仅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而且还忽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忽视了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更谈不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场地器材、教师待遇等。在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中,部分学校由于土地的紧缺和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场地普遍较小,因体育场地狭小、器材不足,不能满足升学考试的需要,考试中使用的器材型号不统一,场地不规范,也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在体育升学考试过程中,各学校体育教师从学生报名、选项、编排、裁判培训、场地器材的准备,学生考前辅导一直到考试成绩输机上报,都必须全程参与。加上每天的体育课,工作量很大,导致许多体育教师疲惫不堪,再加上体育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而结构性缺编现象又比较严重。这对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对兰州市初中体育升学考试的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初中体育升学考试
初中体育升学考试是兰州市中考改革的重要措施,但我们不能因为体育升学考试而忽视了体育课和阳光体育活动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广大体育教师要以基础教育改革理念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健康放到第一位。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组织好每一次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加大宣传力度
虽然兰州市教育部门和媒体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上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家长、学生、教师对体育考试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体育考试不够重视。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推动体育中考的发展。
3.考试过程实施计算机管理
目前,兰州市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的大部分工作(如成绩登记等)都是手工操作完成。不但工作量较大,而且因为字迹潦草等问题容易出现误差,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教育主管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开发适合体育升学考试的应用软件和器材。使考试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轻教师的负担。
4.逐步改善场地器材条件
体育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必须具备的基本设施之一,是学校进行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以及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只有充足的场地器材才能满足教学、学生锻炼的需要,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器材,逐步建设、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统一体育中考使用器材的型号。满足学校体育和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的需要。
5.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素质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促进学校体育发展,顺利完成体育中考工作的有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下大力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学习,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6.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初中毕业体育升学考试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考试实行全程监督,保证体育考试的顺利进行。这种监督机制应该是长效的,不但对体育考试实施监督,还要对学校体育日常工作进行检查评价,规范学校体育活动,保证体育教学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烨,刘礼国.对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年12月
[2]姜静,张磊.对西安市中考体育成绩纳入总分后的几点思考.内江科技,2010年11月
[3]王燕.关于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的研究综述.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年12月
足球教学是中师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规定: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虽然足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中师体育教学中与篮球、羽毛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其群众基础远远不足,因此在中师体育教学中足球往往没有受到充分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中师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中等师范学校的足球课程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一、提高中师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同样在高中体育足球训练中教师应当充分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训练。首先,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 进球时的画面往往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兴奋和激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多观看几场足球比赛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进球时的激动和兴奋感,提高对足球的喜爱。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足球知识和足球文化,帮助学生了解足球,理解足球,从而对足球这一项运动产生兴趣,进而为日后的足球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如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转变传统的枯燥体育训练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始终保持对足球训练的饱满热情。
二、创新中师足球教学理念
在我国,足球的历史悠久而且长远,国民对足球的兴趣十分浓厚。但为何我国足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中师学生对足球虽有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但学生对足球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运动,水平参齐不齐,缺乏专业的足球技能培训和具体的足球战术,团体的合作能力较差,配合程度不高等因素,是造成中师学生体质普遍较差,足球运动水平不高的原因。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教师应创新足球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足球水平为目标。创新足球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制订符合学生的教学技术,对学生的技能及时提出建议。要改变足球体育的课程现状,课程的随意性,学生的态度消极、散漫、没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足球的教学质量,必须解决。教师需要制订学习计划,让学生完成计划,让课程气氛严肃起来,若没有完成计划,需要受罚。如,在足球场设置障碍物,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带球掠过并将球踢进龙门,每人有3次机会,分小组进行,若3次都没有将球踢进龙门或者带球时出现纰漏,则需要受到惩罚。同时,学生在进行训练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提出他们的缺点和优点,对于某一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教师若能及时对学生进行一番评价,除了能帮学生了解自己的动作规范程度,还能改进、巩固学生的足球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帮学生树立信心。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足球运动,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教师便为学生制定目标;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教师便在训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克服恐惧,战胜困难。在足球运动中,必须要有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这样学习才有动力,足球技术水平才能进步。
三、制定合理的足球训练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它能够促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在进行中师体育足球训练之前,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计划的制定应当满足一下几个要求:首先制定的足球训练计划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使足球训练不与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冲突,同时又能保障训练时间足够充足达到提高学生足球水平的目的。其次,制定的计划应当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求,由于不同学生在足球训练上的水平不同,所以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如对力量不够的学生加强其力量方面的锻炼,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重点训练其基本的足球技能等等,做到训练能够全方面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薄弱点。最后,训练计划应当能够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足球的训练不应当仅仅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功,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目的,而应当与本学期的体育足球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正正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知。
四、提高中师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师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提升足球训练有效性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体育训练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往往都是以跑步、压腿、做伸展运动为主,整个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倦怠、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以一种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枯燥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愉悦的环境中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接棒短跑”的形式代替以往的跑步训练,将学生分为几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接棒跑步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耐力;再如,以“躲避碰触”的形式来让学生在一定区域距离内躲避区域范围外的另一个学生的碰触来训练学生的身体的灵活度以及反应能力等等。
五、改革中师足球教学方法
当今世界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体育也应该提倡以人为本。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创新,要敢于运用更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们不妨转变一下思维角度和关系地位,把教师的注意力从对教学的“控制”转向对学生“学习”与“理解”的指导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目的或被动的,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水平按所需学习足球运动的技巧,加深了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让其通过人人参与的自由比赛,让其认识各种技巧和战术在实战中的作用和意义,加强临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有机地结合足球的特点,设计和采用各种创新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过顶长传球、搓球、挑球三项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直接进行过顶长传球的教学,很多学生不能快速领悟。如果先进行近距离挑球练习,再在挑球的基础上练习搓球技术,最后再练习过顶长传球技术,这样就会容易很多。可见,通过对比式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更快地掌握各项技术,同时更加深刻领悟到此三项传接球技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揣摩教学内容,找到课程中知识点存在的联系,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穿课前教学思路,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块教学;选项教学;课程改革;利与弊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小组在部分实验区启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领域中不断推广与宣传,课程标准中一些新的体育教育思想理念也以其科学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在体育教育中逐步开始应用,我校在去年(2008年8月)开始执行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模块教学,在这近一学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既有收获,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我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和各位同仁交流、探讨,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批评。
1.开展体育选项式模块教学的情况
依据高中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可在七个模块:田径模块、球类模块、体操模块、水上或滑雪模块、民族民间体育类模块、健康教育专题模块中进行选择性教学,其中田径和健康教育类模块为必修模块,其他为选修。考虑到我校是农村中学,场地、气候等原因,不选择水上或滑雪类项目,由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场馆、器材有限,体操模块和民族民间体育模块作为介绍或欣赏项目。
高一第一学期前十一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田径项目教学在这期间对学生进行课程改革的宣传以及选项式模块教学前的动员与报名,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进行选项的准备,并根据学校各模块的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做了各班各模块报名人数的规定。从第十二周开始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四个模块进行模块教学,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学生收获较大,总体教学效果较好。
2.选项式模块教学的利与弊
2.1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素质明显提高;也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提高教学效果体育组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和自身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多人撰写的论文获奖或发表。模块教学能根据不同的专长来选择所开选项进行教学,做到扬长避短,能较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在模块教学中从经历到理解,不断自我学习与研究,把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并相互学习、交流、探讨,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创造性教学能力得到增强,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2.2 教师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去年以来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新课程,在实践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疑惑,向同行请教与交流成了最习惯的方式,有的甚至上网查找,在相互的交流与探讨中彼此对新课程的理念得以梳理,教育教学能力、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得到空前提高。
2.3 学校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蓬勃有序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参与意识大幅提升。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东西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学习与提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小组中的每位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实现组内的共同发展。另外,选项式模块教学将一个单元的技术放在一起系统、有序地教授,内容是绝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感兴趣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习评价的激励性等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上体育课。
2.4 成立了各个选项的学生社团,有学生自己组织比赛。
通过各个社团组织的比赛来丰富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比赛的组织和编排工作都有学生进行,老师只是起指导作用。在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和训练中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都有一技之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模块教学真正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快乐体育中促进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推进课程改革的必备前提是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健身育人的功能。选项式模块教学的开展,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打破了学内容的吃大锅饭现象,重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选项中想方设法改进技术动作,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另外,选项式模块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快乐、自由、兴奋、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时代性,有利于显示的身心健康。
2.6 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6.1 每节课人数多,不易组织球类模块中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课时人数较多,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集体荣誉感淡薄,课堂纪律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有些班级教师拖堂,影响体育课按时进行教学。
2.6.2 场地、场馆器材缺乏篮球模块人数较多,但只有四个球场,只好轮流练习,运动量太小,足球更没有像样的场地,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进行比赛。羽毛球场和篮球场共用一块水泥地板,打羽毛球时篮球无法正常教学,羽毛球模块只好到跑道上拉网练球。总之,人数较多,各项都缺乏场地器材,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2.6.3 师资匮乏,学生缺乏教师指导。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只有四名体育教师,每一模块只有一名教师上课,每一课时学生人数又较多,学生练习时,教师需要逐一进行指导,一节课根本无法完成,只能粗略地走马观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练效果。
3.小结与建议
3.1 下一学年高一高二两级进行模块教学时,建议增开武术和健美操项目。
3.2 建议学校适当增加一些体育经费投入,并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建造一些简易的羽毛球场和排球场。
3.3 建议学校在购买体育器材时,要充分考虑学校体育教学所开的模块或选项,做到所购买的器材用得上,不闲置。
3.4 建议学校把体育学科与高考科目同等对待,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制度,把我们山区农村的教师分派到教改经验好的地方进行观摩与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把教师培训、教学实践、校本研究结合起来,这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教学课时,发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开展业余训练工作,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实施,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工作要点:
(一)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我校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教研组将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动员全员参与,制定课改教学计划,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加快我校课改实验的进程。
(二)严格执行体育法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认真上好体育课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意识。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充分意识学生身心发展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和积极的言论去换取全校上下的信任和支持。
(三)加强教研组管理和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常规管理水平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一流的组风是保证一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体育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加强教研组内部管理,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
2、在教研组内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个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研活动,推进实验,本学期我组教师人人上课改实验课,在实验中得于提炼,得于升华。
4、一丝不苟地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体育资料库。
5、 认真开展体育教科研工作,从体育体育教学中的点滴写起,逐步提高教师们的写作水平。
6、高标准的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广、测试、统计工作。
(四)加大学校体育训练力度,全力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在抓好普及的基础上,下大力抓提高,才能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将加大课余训练工作的科学管理与训练的力度,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长年训练,向科学训练要成绩,不断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
三、主要活动时间安排:
十一月份
1、全体体育教师组织好学校的早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
2、组建学校的足球队和田径队,并写好训练计划
3、迎奥运接力赛
十二月份
1、跳绳比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裁判员;体育
为了全面贯彻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展示高职院校学生风采,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各高职院校体育部门都力求在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上,学生参与人数上,做到普及和广泛,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我院利用现有的师资条件,每年在新生中培养一批具有三级水平的裁判员,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形成了裁判员培训制度,夯实了学生体育骨干支柱,为我院各项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学生进入企业后更好地为企业组织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丰富企业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体育裁判员是必要的。
一、培养学生裁判员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具有行业性强的特点,是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运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直接为企业一线服务并成为企业的主人,他们除参与企业的生产,还参与企业各项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工作,这就确定了他们自我发展的目标,也界定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总体方向,其办学模式、发展方向、客观条件等为高职院校学生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先决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1.培养学生成为体育裁判员的兴趣。我校是工科类学校,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平时喜欢通过网络、电视观看一些体育比赛,大多数学生观看比赛时,只注重明星们的优美动作和一些精彩画面,往往会忽视比赛过程的一些细节,尤其是比赛中裁判的判罚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了裁判工作在比赛过程中的重要性,裁判员判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我们告诫学生,只有熟悉和掌握比赛规则和裁判法,才能真正懂得观赏比赛。因此,许多学生对学习裁判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这些学生身体素质良好,思维敏捷,为我们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人才资源。
2.建立培养裁判员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裁判员,不仅要师资力量雄厚,而且群体文化层次要高,我校是刚升格不久的高职院校,近几年我校陆续引进了一些年轻体育教师,除本科生外还拥有一批研究生。他们受过专门的教育,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拥有篮球一级裁判员两人、足球二级裁判员两人、排球二级裁判员三人、田径二级裁判员两人,有了这些师资,就为裁判理论与实践发展创造了条件,为裁判员培养提供了保障。
3.裁判员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新校区,体育设施完备,条件优越,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比赛频繁,为裁判员培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机会,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要求。首先,学校可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在新生中定期组织理论培训,通过细致的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比赛前的准备和组织工作,熟悉各项比赛规则及裁判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请校外的有关专家来校指导,传授临场执法经验。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中的实践,不断丰富和提高裁判能力。另外,在裁判员培养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在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大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
4.裁判员培养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裁判员判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公正、准确、积极、稳定”是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热爱裁判工作,恪守职业道德”是裁判员的基本准则。因此,在裁判员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与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协作的发展理念相统一的。通过裁判员工作的实践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其道德水准,塑造健全的人格。
5.裁判员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在裁判员的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走进社区,充分利用学到的裁判技能,参与、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培养他们做事细心、考虑全面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二、我院培养学生裁判员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从高校大学生自身具备的素质优势出发,根据高校运动水平的不断发展及裁判员后备力量的需求,就培养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必要性、可行性、裁判知识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出发,我院组织开展了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项目的三级裁判员培训工作。
1.从我院的群体工作看,培养学生裁判员是必要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台球、田径运动会等项目是我院开展较多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每学年分两学期完成。第一学期:排球、羽毛球、台球、田径运动会。第二学期: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每学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系部自行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各项比赛,从中选拔队员组队训练参加院级比赛,第二阶段:院体育部组织,以系部为单位进行各项比赛,决出各单项名次及团体总分。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兴趣,但也面临一个实际问题:首先,比赛场次过多,专业体育教师匮乏,缺少裁判就成为比赛顺利进行的一个瓶颈。其次,各系部都是采用学生进行裁判工作,但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裁判的培养,有些系部比赛时出现场上队员对裁判的不尊重,场下观众对裁判的不满,影响了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一场观赏性强又激烈的竞赛活动,离不开会执法的裁判员。这说明为了提高我院体育比赛水平,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院体育活动与竞赛工作的重要内容。
2.从我院的培养目标看,培养学生裁判员是必要的。我院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企业培养高素质的运用性人才。目前许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我们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在这类企业就业,他们的企业文化都搞得很好,据我了解,扬农集团、保来得集团、牧羊集团等,每年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比赛频繁,裁判员难找,需要企业内部挖掘。为了丰富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文化水平,他们渴望学校向企业输送有体育裁判技能的毕业生。作为我们学院,培养学生裁判员,也可以为学生多提供一项就业渠道,这是双赢的。因此,从我院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渠道看,培养学生裁判员是必要的。
3.从我院学生自身的需求看,培养学生裁判员是必要的。我院是三年制高职院校,共有六系两部一中心,还有一个成教院,各系部、各年级均有一大批体育运动爱好者,在他们中间活跃着一些热心的“业余裁判员”。他们热情高,虚心好学,渴望学习竞赛裁判方法并掌握相关技巧,尽管他们对于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还没有掌握,但仍然积极参与院级及系部的各种比赛工作,且受到学生的欢迎,对于他们的需求,我们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在时间上可以统一安排,定期指导,也希望学院为我们培养裁判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再说我院每年都要定期组织学生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比赛,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裁判员提供了良好的临场实习机会。院内比赛的激烈程度有高有低,也有利于实践教学,并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他们的临场执法能力。因此,从我院学生自身的需求看,培养学生裁判员是必要的。
三、我院是如何做好学生裁判员培训工作的
我院在培训学生裁判时,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必须要加强学生对规则及裁判法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
2.必须要加强学生对比赛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的学习与掌握。
3.必须抓好对学生基本技能练习,包括手势、移动跑位、鸣哨、抛球等。一名称职的裁判员,除了必须具备专业裁判知识和临场判罚技巧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果断、自然的手势等裁判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4.突出重点,精选细讲。
5.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观看裁判临场执法录像。随时提问,说出好坏,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6.加强心理素质培训,要做到情绪稳定、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临危不乱、泰然自若。
7.重视临场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吹哨、多练篮球“三人制”、足球“九人制”的教学比赛,加深体验。
1. 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课堂教学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多数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更改体育教学计划、缩减课时,甚至将体育课时挪为劳动、排练、开会、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剥夺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被轻视的位置。
(2)场地器材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影响体育课堂教学。
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器材的资金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有些学校甚至几年都没有资金投入,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一些学校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管理不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像样的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必要设备。五六十人的班级只有几个球。田径场地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材也长期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3)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
①体育认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深,缺乏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②体育情感投入不够。学生中能自觉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等的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③体育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没有形成自觉主动锻炼的习惯,体育意志薄弱。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其原因在于: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治表”,即增强体质,忽视“治本”即培养体育意识;二是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较少;三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4)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
①体育教学过程重视技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现代体育教学应重视健身与健心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过程教学,淡化技术教学。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苛求技术的规范性,将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本末倒置为体育教学目的,混淆了手段与目的的认识,造成教学目的的偏差。由于对技术的追求,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②体育教学组织走向极端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的组织将由以往的组织纪律化向宽松和谐的教学组织过渡,这一过渡不仅是教学形式、教学组织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理念的更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混淆了主体性教学与“放羊”课的区别,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教学指导、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混乱,使教学组织走向另一极端。
2. 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
体育教学改革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1)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办学思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教学用品与器材,建立健全体育管理制度,保证体育教学的课时量。学校、社会、家庭三管齐下,提高对体育认识,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理念。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我评价、自我组织与管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将健身、健心与适应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健康“三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