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0:4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含氟化物污水处理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危险特性;鉴别;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X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4203
1引言
危险废物鉴别,是指鉴别机构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给出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结论的过程。《“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鉴定机制和制度,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固体废物属性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1~3]。我国于1996年颁布实施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并于2008年和2016年进行了修订。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固体废物检测方法标准等初步构成了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笔者针对江苏省内光伏行业、印染行业和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行业的污泥危险特性的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出了该省现行危废鉴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的优化方案。
2现行危险废物体系存在的问题
2.1鉴别标准因子不全面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项目包括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和急性毒性,涵盖了综合性指标和特异性指标,包括了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但是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中所依据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编制于2016年而且物质主要集中在小分子物质方面,对于近些年新合成的部分有毒大分子物质未能做到及时的增补,造成在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时样品或样品检出物不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质含量危害成分项目名录之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印染废水污泥鉴定中,部分染料及染料助剂等大分子物质未包含在浸出毒性或毒性物质含量的因子中。
有些项目的测定如氟化钠、氟化锌、氰化钠、氰化钡等无法直接测定其物质的含量,而是通过测定无机氟化物和无机氰化物的值来通过分子量折算,因此并不具有准确性,其参考意义也有待考证。同时浸出毒性中已测定的物质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等在毒性物质含量中仍然包含,造成重复测定和双重标准。导致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能出现漏洞盲区死角,给危废鉴别科学性带来不确定性,进而给固体废物决策管理带来一定风险[4~6]。
2.2鉴别程序不完善
现行危险废物鉴别流程及鉴定体系下,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周期普遍较长。原因主要为样品数量多、采样及检测时间长。鉴别周期过长造成企业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出现滞后,在鉴别的过程中会出现鉴别对象的不合理处置,对环境可能造成危害。同时鉴别结论的认定缺乏灵活性,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因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原因发生一些工艺或原辅料等方面的变更。直接要求企业重新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企业负担重且不科学。
同时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环评审批、竣工验收及危险废物鉴定分属不同的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如何对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介入时间进行明确的定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3鉴别工作缺乏环境监管
为有效监督鉴别机构的鉴定质量,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公正”,根据目前该省鉴别流程,环保主管部门将每年对鉴别机构完成的鉴别报告进行抽检,抽检比例数量不少于10%,但截至目前,该省尚未开展对鉴别机构的考核工作。
在际鉴别工作中,鉴别机构对检测机构的采样过程进行监督,陪同采样,但对检测机构的分析过程无法做到监管,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否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尚有待论证。如何对检测机构进行监管,在检测机构采样、分析过程中需采取哪些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目前管理部门对固体废物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危险废物方面,对于鉴定后的固体废物缺乏有效的监管,既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虽然鉴定对象被鉴定为一般固废,但若处置不当,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氟化钙污泥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若处置不当,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隐患:由于氟化钙在水及酸雨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浸出量远大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如氟化钙污泥直接用于铺路或填埋,其中的氟容易通过降水随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处置不当会引起地表水中氟化物浓度增加,造成地下水及土壤中含氟量超标,引起二次污染。
3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优化方案
3.1鉴别因子有针对性选取
从企业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污水处理工艺、污染物迁移等环节结合初步采样结果分析了待鉴别固体废物中可能存在的鉴别因子。各种污泥经原辅材料的迁移转化,鉴别因子较为复杂。从上述结果来看,不同的行业的检测因子是不同的,但当企业类型一致时,检测因子基本一致,略有差异。
3.1.1易燃性和反应性鉴别因子
目前江苏省鉴别的固体废物对象主要为废水处理污泥,对照易燃性和反应性鉴别标准中的条件,污泥基本可以排除易燃性和反应性。
3.1.2腐蚀性和急性毒性鉴别因子
从目前开展的鉴别项目来看,腐蚀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筛这两项的检测周期长,费用高,导致鉴别周期长、费用高。氟化钙污泥因其酸碱影响较大,腐蚀性速率的检测还是必要的,但是针对印染污泥及非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其腐蚀性速率和急性毒性初筛远远低于标准值,因此建议,对这两项可不纳入检测,腐蚀性仅检测待鉴别固体废物的pH值,如pH值超标,再复测其腐蚀性速率指标。
3.1.3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
光伏企业因原辅材料及废水处理工艺的不同,因子略有不同,氟化钙污泥中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大部分为无机物质,主要为铜、锌、总铬、镍、总银、无机氟化物等。因此建议光伏行业的主要检测因子为部分重金属和无机氟化物因子。
印染污泥因使用的染料不同,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略有差异。使用活性染料的企业有机物因子主要为硝基苯、硝基苯胺类、萘胺类以及酚类物质;使用分散染料的企业的有机物因子主要为苯酚、苯胺类等。无机物因子涉及染料中管控的铜、锌、总铬、镍和可能含有的氟化物、氰化物类物质。
污水处理厂的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因子因其接管企业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接管企业为电子行业时,鉴别因子主要为无机化合物和卤代烃类物质;接管企业为印染企业时,主要为无机物质和苯酚、苯胺类衍生物;接管企业的类型较多时,鉴别因子也随之变得复杂。
综上所述,鉴别因子的选择因企业类别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应进行针对性的筛选。氟化钙污泥的鉴别因子主要为腐蚀性、部分重金属及无机氟化物;印染污泥的鉴别因子主要为pH、铜、锌、总铬、镍、氟化物、氰化物类无机物质,根据染料的不同成分选择硝基苯类、酚类、苯胺及其同分异构体类物质;非重点行业工业污水处理厂的鉴别因子根据其接管企业的类型进行针对性选取。
3.2鉴别流程部分程序适当简化
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的鉴别程序中,需经两次检测分析:初步采样检测分析和正式采样检测分析;经两次专家评审会: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和鉴别报告专家评审会。通过分析,废水处理污泥基本上均不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在鉴别流程中部分程序可以适当简化。
3.2.1初步采样检测分析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初步检测中检出的物质大部分均可以通过分析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工艺、污染物迁移等得出,因此可以不需要进行样品的初步检测,直接通过污染物迁移确定其正式采样鉴别因子,如在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专家对鉴别因子有异议,再根据需要开展样品检测。
3.2.2鉴别报告专家评审会
鉴别报告仅是在通过专家评审后的鉴别方案中补充检测结果,相较于鉴别方案的编制工作,鉴别报告的工作难度较小,因此只要鉴别机构按照鉴别方案专家评审会上专家提出的要求及相关鉴别规范进行报告的编制,根据相关标准确定b别结论,无需进行鉴别报告的专家评审会,这样有利于缩短鉴别周期,提高鉴别效率。
3.3加强后续管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
含氟污泥、印染污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往往在鉴别后均不属于危险废物,但还是比其他一般固体废物具有更多的环境风险性。氟化钙污泥碱性较高,如管理不当,被随意堆放丢弃或作为一般固体废物进行填埋,会造成氟离子污染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环境质量超标。印染污泥由于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及衍生物,如简单的填埋或直接暴露在旷野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或成为土地的遗留污染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成分较单个企业的污泥成分更为复杂,造成二次污泥的可能性更大。
针对这些现状建议对这些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区别于一般固废,作为严控废物进行管理,有效防范这些污泥带来的一些潜在的环境隐患。另外,针对各类污泥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进一步探讨其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如氟化钙污泥含有大量的氟离子,可作为副产品出售、作为萤石替代剂应用于炼铁过程中的脱硫、作为飞灰的稳定化添加剂以及通过浮选回用污泥等;印染污泥因具有一定的有机成分,可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生产陶粒和悬浮材料;多种污泥由于具有团粒、颗粒坚硬等特性,可资源化利用烧制轻质的节能砖,生产水泥压制品,制作陶瓷等[7,8]。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及江苏省危废鉴别体系,分析了我国现行危废鉴别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典型行业污泥危废鉴别的优化方案。为后续危废鉴别体系及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正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已建立了初步的鉴别体系,但尚不完善。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水平,仍需继续加强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研究,总结试点工作开展经验,尽快完善现行的鉴别工作体系以及试行的鉴别工作程序等,正式的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及鉴别机构管理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江苏省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并借鉴鉴别工作开展较好的其他省市的经验,进一步对该省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及鉴别流程进行完善,强化监管,加强全省危险废物鉴别能力建设。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王琪,段华波,黄启飞.危险废物鉴别体系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科技,2005,6(28):16~18.
[2]林锋,张瑜,沈莉萍,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6(2):77~79.
[3]孙绍锋,胡华龙,郭瑞,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2):37~39.
[4]段华波,王琪,黄启飞等.中国危险废物名录研究[J]. 四川环境, 2005, 24(3):94~97.
[5]黄凤娟,柴春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危险废物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J]. 环境与发展, 2013(5):10~11.
[6]陈小亮,吕晶.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有关问题的思考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39(4):48~50.
近些年,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因此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就越发重视,废水处理更是我国环保工作项目的重中之重。本文就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论述,并针对废水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发电厂脱硫废水的实际相结合,进而提高脱硫废水的工艺处理水平。
关键词:
脱硫技术;废水处理;处理工艺
0引言
目前,由于许多大型燃煤电厂的开发建设,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也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加重了大气污染状况。废水处理的含量指标是国家严格控制的指标,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能外排。因此,在脱硫废水处理的设备和技术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提高。
1脱硫废水工艺现状分析
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是以石灰石的乳浊液作为吸收剂,进而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此项工艺对负荷变化和煤的种类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在大容量机组和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脱硫上被广泛应用。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工艺具有适应性强、脱硫效率高等优点,但目前的废水处理工艺还存在严重不足,主要问题就是脱硫石膏浆液产生的废水中有金属离子和氯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常见的腐蚀问题
环境温度的升高使防腐材料的防腐作用降低,还有燃煤电厂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氯离子、氟离子等污染物以及塔内物质的化学反应等都加重了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1.2关于厢式压滤机自身缺陷问题
厢式压滤机的止推板在加工精度上有一定偏差,推板处还有漏液现象,从而加重了机脚和大梁等部位的腐蚀,并且维修起来较麻烦,降低了其压滤的效率。
1.3堵塞和结垢
废水、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pH调和池、过滤、排放是传统废水处理工艺的净化流程,由于脱硫液的循环利用,使脱硫液中的氯离子和氟离子大量聚集,不但使脱硫液的pH值降低,加重了设备和材料的腐蚀,也增加了硫酸钙的结垢情况。
2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
烟气和脱硫剂是脱硫废水中杂质的主要来源,脱硫废水中含有氟化物、CaSO4、CaCl2、镉离子亚硫酸盐还有铅、汞、砷、灰尘等等,脱硫废水中的超标项目主要有悬浮物、COD、pH值、砷和铅等。脱硫废水水质具有含重金属、水质偏酸性、悬浮物和氯离子浓度高等特点。针对脱硫废液中含有溶解的重金属,一般脱硫废水以化学和物理机械方法中和进而对沉淀的物质进行分离处理。常见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脱硫废水→中和箱(加石灰乳)→沉降箱(加硫化物)→絮凝箱(加助凝剂)→浓缩池→出水箱(加氧化剂)→出水泵→排放或复用。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重新利用,就需要改造设备和提升工艺,从而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从以下七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1水质调节
以某电厂监测报告为依据,脱硫废水处理的进出水质。经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各污染物的浓度满足《火电厂石灰石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的限值要求,并且对进入水槽废水的水量水质进行均化。
2.2除氟反应
在氢氧化铬沉淀物生成后,添加铝酸钙粉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添加氯化铁使发生絮凝反应,从而使氟的含量降低。
2.3重金属离子的化学反应
在脱硫废水中一般含有汞、铜等重金属离子,反应箱中加入有机硫或Na2S溶液,离子态的重金属和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细小的络合物。
2.4澄清及中和反应
脱硫废水一般都偏酸性,在脱硫废水进入隔槽时添加石灰浆液,然后不断搅拌,使pH值由5.4左右升到9以上。废水处理在除氟后进行澄清,在控制盐酸度情况下进行中和反应。
2.5滤砂处理
废水是从下向上进行过滤的,过滤掉水中大的杂质,让排出的水达到标准。因为从下向上的滤砂处理装置,始终在底部的砂层设备,使得底部的洗砂污水可以直接进行澄清处理,保证了进入排水槽的为合格净水,从而进行排放。
2.6脱硫废水的回收利用
脱硫废水处理后的废水含盐量较大,浓缩机分离后把较干净的水再送回水箱,在回水泵的工作下送到锅底冲刷灰渣,形成二次循环利用脱硫废水。
2.7烟道蒸发处理工艺
在处理脱硫废水时,在空气预热器和静电除尘器之间的烟道内,利用雾化喷嘴将脱硫废水喷入,通过高温烟气蒸发,废水形成固体颗粒而被除尘器脱除的烟道蒸发技术能很好地处理掉脱硫废水。
3结束语
目前,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我国污水处理建设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和提高、自动化、设计及制造规范化,烟气脱硫设备将成为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烟一种不可缺少的辅机装置。
作者:陈继昌 单位:华润电力(六枝)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兴祥.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分析探讨[J].冶金动力,2013,(3):45-47.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2、氮氧化物(NOx) 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3、粒子状污染物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4、酸雨 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5、一氧化碳(CO)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6、氟化物(FO)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7、铅及其化合物(Pb)
二、大气污染物对人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现为呼吸系统受损、生理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残。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四、大气污染物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2、增加大气降水量: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
3、下酸雨: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4、增高大气温度: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5、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010以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五、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路”。政府有关部门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生物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
1、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
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绿色植物能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1hm2(公顷)柳杉林每个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绿色植物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榉林一年中阻滞和吸附的粉尘达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厂矿周围,种植一定宽度的林木,可以减轻放射性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第三,许多绿色植物如悬铃木、橙、圆柏等,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园空气中病原菌的数量比闹市区明显减少。总之,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净化大气的作用,特别是森林,净化作用更加明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发展林业有着比较优越的条件,我国古代许多地方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使我国的森林越来越少。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计算,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从我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关键词]电解铝;污染;治理;生产
中图分类号:T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054-01
1 引言
在我国铝产量一直在全球占极大的比重,而大多数铝都是通过电解法来生产出来的,这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电解铝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所以有效的对电解铝厂内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实现生产生活与环境相适应和统一。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顺应。
2 电解铝生产工艺流程
电解铝生产厂在当前阶段大多数都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融的电解法来进行铝生产。在这个过程中,电解铝是将熔融冰晶石来作为溶剂,生产溶质为氧化铝,将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并有强大的直流电通过,使温度一直在950℃与970℃之间,从而完成电解槽内两极进行电解电化学反应。
3 电解铝厂内污染问题成因
3.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产生是由于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会伴随着电解烟气的散发,其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沥青烟、二氧化硫、粉尘、氟化物等。而如果没有正确的有效的处理这些大气污染,必然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3.1.1 沥青烟危害
这主要是在煅烧工段的上料系统、排料系统、混捏机、预热螺旋机等中产生,其危害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个是沥青中存在蒽等光感物质,长时间的接触,并加之阳光照射,会导致皮炎等症状;另一方面是沥青对皮肤及粘膜等有刺激作用,其属于中度危害的Ⅲ级。
3.1.2 二氧化硫的危害
二氧化硫属于有毒气体,其被现行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分为轻度危害类。会对人的眼、呼吸道黏膜产生较为强烈的刺激。轻度会使得人或眼接触发生炎症,重度会使得人由于肺水肿、声带痉挛、喉水肿而出现窒息。
3.1.3 粉尘污染危害
这一类粉尘主要是指氧化铝粉尘、石油焦粉尘,粉尘其化学性质是造成人体危害主要因素,这是由于粉尘在人体内对生化过程的程度和速度都产生干扰,如果对粉尘不进行处理便会对人体的肺部产生危害,从而引起尘肺病等。
3.2 水、噪声污染
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外来水是无法进入物料流程中去,生产用水主要是一些设备的冷却水,就比如空压机和烟气净化系统主排烟机冷却水、生活用水等,而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处理,便会破坏周围的生态平衡。
噪声污染其主要是在化系统和焙烧烟气净化系统中产生,在电解车间尤其是电解槽附近,气动渣壳破碎机其在工作时噪音能够达到100dB(A)。而球磨车间在焦炭研磨中噪声也达到了这个水平。这样高频率的噪声会使人听觉敏感度下降,还会引发耳聋、神经衰弱等疾病,而噪声还会产生信息交流上的障碍。
3.3 固体废物污染
一般经过1800天后都要进行电解槽的大幅度调整维修,在这个过程中便会产生大量的废料,这也成为固体废物主要的污染源。而电解铝废槽衬是产生较为严重的危险废物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电解铝生产厂家如果没有对这些污染源引起注意,只是采用露天或者是直接进行土壤的填埋,这样不仅会使得大气污染加重,像氟化物等可溶性强的物质还会伴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污染地下土壤和水源。这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生长都造成极大的危害。如图1为电解铝生产工艺及污染产生示意图。
4 电解铝厂污染治理方法
4.1 电解铝生产系统采用环保处理设施
对电解铝预焙槽烟气使用干法净化技术,也就是用引风机负压进行电解烟气的收集,而由于氧化铝对氟化氢会产生吸附作用,这是在反应装置中完成,利用布袋除尘器可以进行气固分离,这样让烟气得到较好净化的同时,还会使得氟化氢和粉尘得到去除(如图1)。这种技术当前也较为成熟,并对大型的电解槽烟气净化系统也能够使其高效运行,并达到排放标准和要求。(图2)
4.2 水污染源环保处理设施
电解铝企业水污染治理相对较为简单,可以经过冷却再进行直接循环利用。其设施为电解车间循环冷却塔,铸造车间循环水除油,冷却系统;煅烧循环水冷却塔;浊循环经沉淀、除油后循环来进行炭块的冷却,清循环水是对设备间接冷却;生活污水处理厂。
4.3 噪声污染源处理设施
为了降低噪声,要从控制声源做起,选用低噪设备,对于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和设置,对空压机和排烟机等高噪声设备还可以进行隔音、吸音处理。对特殊的工作岗位进行保护装备的配发。
5 结束语
电解铝厂要加强环境管理,在保障企业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节能减排、保证清洁生产是高效率的重要前提,只有企业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并及时采取行动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娜;我国铝业综合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2]赵楠;我国铝业生产模式及成本变动趋势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艾秀娟;含氟阳极焙烧炉烟气治理技术[J];轻金属;2001年10期
[4]刘文;预焙阳极敞开式焙烧炉烟气治理方法探讨[J];中国有色冶金;2009年01期
[5]汪家琼;氧化铝在布袋上沉积和吸附HF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肖国华;中铝青海分公司一期160kA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改进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4年
[7]江浩;新型流化床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陈远望;铝电解槽革新近况[J];世界有色金属;2003年07期
关键词:生物氮去除(BNR) 硝化 反硝化 两阶段污泥法
1 概述
各种各样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氨氮废水:石化产品、化肥和食品工业、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站点或者猪农场垃圾的沥出液。处理这类垃圾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水生物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溶解水里的自由氨。
BNR工艺是去除废水中低浓度氨氮最普遍的方法,但是不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使用更频繁的物化法,比如吹脱。生物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主要问题是高浓度氨氮或者亚硝酸盐抑制硝化反应。但是从环境和经济观点来看,BNR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是一个引人注意的方法。
在设计生物废水处理厂要求氮去除中硝化和反硝化速率是关键参数。考虑到这个原因,非常由必要通过实验确定最大硝化速率(MNR)和最大反硝化速率(MDR),实验条件按照工业比例与处理厂相似。
本研究的目的是去确定对氨氮浓度5000mgN-NH4+/L实际工业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法。这个浓度高于所查找的参考资料的浓度。
为了减少法总体积同时保证两阶段污泥较适宜,BNR使用不同尺寸。本论文采用了两个独立阶段法中的一个;第一阶段是硝化活性污泥阶段和第二阶段是反硝化过程。每个阶段由一个反应池和沉淀池组成,产生两个不同微生物菌种生长:硝化微生物和反硝化微生物。
为了处理低COD/N比率工业废水,有必要增加外加有机碳源。在反硝化过程中使用不同标准选择特殊外加碳源。首先,有必要考虑碳化合物产生最高MDR。已出版的参考资料给出了一些对照数据。一席作者提出乙酸比葡萄糖、甲醇、乙醇取得更高的速率。然而,其它作者用甲醇取得了与使用乙酸相接近的结果。一些参考资料显示乙酸比甲醇达到更高的速率,尽管其它论文显示相反的结果。
也有必要考虑外加碳源的成本和有效性。如果碳源是化学混合物(乙醇、甲醇和乙酸),它能以一定市场价格得到。如果计划建工业规模处理厂,外加碳源应该是便宜的,并且能产生足够的数量保证污水处理厂连续运行。使用含碳副产品能满足这些要求,它们被由工厂普遍产生的,但不认为是废物产品。
本论文主要研究两阶段污泥法硝化和反硝化阶段,目的为了确定MNR和MDR.。另外,温度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和研究不同外加碳源对反硝化的影响。
2 材料和方法
2.1 废水说明
除了高浓度氨氮废水(N-废水),工艺还包括处理另一种工业废水,主要含有有机物(COD-废水),它有利于反硝化。然而,这种有机物不足够反硝化所有生成的硝酸盐。因此,要使用外加碳源。
表格2说明了两种实际工业废水基本组成。可以看到,在含氮废水中氨氮浓度范围为4000-6000mgNH4+/L,而含COD废水中COD浓度范围为1300-1500mgCOD/L。大多数这种有机物质是乙醇,因此很容易生物降解。含氮废水也包含了高浓度氯化物和硫酸盐阴离子。
2.2 外加碳源概述
两种外加碳源使用两工业加工副产品。第一种副产品是酒精饮料生产的混合废物。第二种副产品是化工厂的废物,甲醇、异丙基乙醇和丙酮构成。它主要成分是甲醇。表格3显示了两种副产品的成分。贯穿这篇论文,它们称为“乙醇混合物”(酒精饮料废物形成的)和“甲醇混合物”(化学废物形成的)。
处理厂每一个反应器都有在线传感器(溶解氧(DO)、pH、ORP、温度)连接到探测控制器上。所有控制器和水厂机械元件与一台PC相连接,尽管不同数据获取卡(先进技术PCL726、PCL813和PCLD885)。为了自动控制所有法,用C语言设计专门软件。根据以前软件设计,包括图形监控、数据备份、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流量、pH、DO和温度)。pH控制根据ON/OFF法则扮演可靠的药剂师作用增加碳酸钠。DO控制根据计算机里设计的数值PID法则,它能修改空气流量,使用了一个大的流量计(Bronkhorst Hi-Tec,0-20Ln/min)。处理厂位于室内,通过加热、通风和空调来调节温度。
2.4 实验设置
实验工作在两级污泥中进行,处理厂分两个独立的阶段:硝化和反硝化。图1显示了处理平面图。含氮废水流进硝化活性污泥法,一个27L好氧反应池和一个沉淀池构成。好氧反应池自动控制pH在7.5。DO通过PID控制器保持在3mgO2/L。保持温度在20℃300天,然后改变温度在15℃30天,最害将温度控制在25℃。污泥停留时间(SRT)大约为25天。
硝化活性污泥法的流出量是反硝化活性污泥法的流进量1/3倍(图1)。其它两个是含COD 废水和外加碳源。反硝化阶段由一个27L缺氧反应池、一个15L曝气池和一个沉淀池构成。氮气在缺氧池生成,在曝气池中吹脱,因此有利于下一步沉淀。温度和好氧反应池相同。pH不用控制,它的值大约为8.0-9.0。SRT在15天左右。
氮负荷率(NLR),硝化和反硝化率定义为:的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VSS]reactor是生物量浓度,[N-NH4+]in是流进氨氮浓度,[N-NH4+]out是流出氨氮浓度,[N-NOX-]in是流进氮氧化物浓度以及[N-NOX-]out是流出氮氧化物浓度。
2.5 分析方法
总悬浮固体(TSS)、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污泥体积指数(SVI)、碱度和氨氮按照APHA’S标准方法进行分析。氯化物(Cl-)、硫酸盐(SO42-)、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和氟化物(F-)用WATERS量子4000E CE根据毛细管电泳作用进行分析。分析条件为20℃温度,15千伏负电源,在254纳米间接用UV检测和5分钟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目前研究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池生物接种来源改进Ludzack-Ettinger反应器的初步研究,该反应器已经处理工业废水由一年多了。法用相同微生物菌启动,然后朝着专业菌培养(由于特殊的实验条件)。两级污泥厂连续运行了450天,使用实际、高浓度工业废水。
3.1 硝化
3.1.1 pH控制
含氮废水含有碱度比硝化根据化学计量所需碱度药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套自动控制法通过增加固体碳酸钠控制硝化反应池的pH。这个控制供应了必要的碱度,因此pH条件有利于反应。硝化反应最佳pH值范围为7.5-8.5。本实验选择7.5值,由于高的pH氨氮物会转化为氨,而氨会抑制反应。添加碳酸钠提供了硝化细菌适宜的条件,避免了使用它们培养基之一的物质无机碳,该物质会产生潜在抑制。
校正固体药剂师供给碳酸钠准确的数量(每剂量1.3gNa2CO3)。由于控制法记录每天总的剂量,可以计算出每天使用碳酸钠总量。在这个实验中,检验碳酸钠消耗量是否和碱度减少理论值相同,寻求硝化法适宜的设计值(每N-NH4+消耗7.1gCaCO3,或者4.26gCO32-/g N-NH4+)。所得实验值为消耗每gN-NH4+需要6.1±0.6g Na2CO3,与4.4±g CO32-/g N-NH4+(非常接近理论值)相一致。
在运行140天后,反硝化法部分水回流到硝化法。通过该污水回流重新获得了反硝化法产生的部分碱度,因此减少了碳酸盐添加量。
3.1.2 污泥培养
硝化反应池开始生物量浓度大约为4000mgVSS/L。图2显示该反应池的VSS和TSS浓度和它的SVI。在整个研究中VSS浓度保持在3500±700mgVSS/L。VSS/TSS比率为48±8%。但是,这个比率在200至250天时低于平均值;值降低是由于外加碱源引起的。最初碳酸钠改变为另一种便宜的碱源氢氧化钙;硝化反应池中添加钙离子引起硫酸盐和氯化沉淀。那些盐分增加了污泥无机成分,VSS/TSS比率减少到30-35%。为了解决该问题,碱源再用碳酸钠,VSS/TSS比率达到本研究的平均值。在整个研究中硝化污泥有好的沉淀性,VSI值低于50mL/g。
3.1.3 氮的去除
图3显示了在450天运行期间硝化法进水和出水所有氮化合物的浓度和氨氮去除百分比。有两个周期,一个没有碱回流,另一个有碱回流(反硝化法出水,如图1)。回流包括硝化法中稀释进水氨氮浓度,但没有降低NLR。表格4显示两个运行的操作参数。在两个运行平均硝化率非常高。在整个研究中氨氮去除率也非常高,范围为90%-100%。
比较进水氨氮浓度和出水氧化氮浓度(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证实了氨氮去除是由于硝化发应,两个浓度相等。另外,碳酸盐消耗所得值和硝化化学计量值相等。那些结果否认了氨氮是通过吹脱或者其他微生物(如ANAMMOX处理)途径去除的。
3.1.4 最大硝化率
和那些工业规模处理厂相似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确定MNR,连续等等。在进行那些实验遇到的问题是含氮废水中高浓度,因为如果NLR比MNR大,大量氨氮积累将会发生。积累抑制了反应,所观察到的硝化速率不是最大值。因此,实验逐渐地、控制 NLR增长的进行。紧紧当NLR稍微超过MNR时,法才有一些氨氮积累;但是,观察到硝化率依然时最大值。
三个实验分别在15℃、20℃和25℃进行。图4(a)显示第一个实验在温度15℃时的结果。实验开始时NLR为0.06gN-NH4+/gVSS-1d-1,没有发生氨氮积累。在NLR增加到0.13mgN-NH4+/(gVSS.d)时,NLR明显高于MNR,产生了150mg N-NH4+/L积累。测量了三个水力停留时间5-16天时段,可以知道计算除出作为平均值的MNR,其值为0.10±0.01g N-NH4+/(gVSS.d)。图4(b)和图4(c)分别显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实验结果。两个实验的MNR计算和第一个实验相同,第二个实验(T=20℃)MNR的计算利用了测量了二个水力停留时间13-20天时段,其值为0.21±0.01g N-NH4+/(gVSS.d)。第三个实验(T=25℃)MNR的计算利用了测量了二个水力停留时间12-20天时段,其值为0.37±0.03g N-NH4+/(gVSS.d)。那些数值说明了温度对硝化率的影响。温度系数是θ=1.14±0.03,调节那些速率适应于方程()。
图5将本实验25℃时MNR值与不同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法已出版的数据相比较。由于大多数早期数据在25℃取得的,因此MNR也选择该温度。本实验MNR明显高于BNR一级污泥法MNR见表。这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由于在一级污泥法进水COD/N比率对可完成的MNR的不良影响。
更具体来说,进水COD/N比率3.4,MNR硝化系统获得了0.37gN-NH4+/(gVSS.d),是一级污泥系统处理相同废水的12倍,其硝化-反硝化速率为0.03 gN-NH4+/(gVSS.d)。为了使本研究MNR与生物膜硝化速率对比,硝化速率采用容积负荷而不是质量负荷。在25℃做实验,MNR容积负荷为1.3gNm-3d-1。本研究实验数据与固定硝化生物膜系统比较,提供了十分不一致的结果。不同结果的原因也许是工业废水不同成分。尽管它们都能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但它们彼此有自己的特性,影响了生物处理过程。工业废水研究包括高浓度氨氮、高浓度硫酸盐、氯化物和一定浓度氟化物(见表2)。那些成分会影响生物处理;例如,高浓度氯化物或者氟化物会抑制硝化处理。
3.1.5 基质对硝化的抑
在第一次运行所取得的结果证实进水氨氮浓度5000mgN-NH4+L-1处理困难,由于小的去除百分比下降导致硝化反应器500 mgN-NH4+L-1积累。去除百分比下降的原因是NLR的增加超过了系统反硝化速率的直接结果。在500mgN-NH4+L-1,20℃和pH=7.5时,自由氨浓度大约7.7 mgN-NH4+L-1。自由氨引起氨氮氧化和亚硝酸氧化菌的抑制。抑制也导致1500N-NO2-L-1的积累和硝化速率从0.15下降到0.10 mgN-NH4+VSS-1d-1。为了减轻这个抑制,当硝化反应器中氨氮浓度接近300mg N-NH4+L-1数值时,NLR开始下降了。
3.2 反硝化
在不同阶段硝化系统的出水在反硝化系统中处理,利用两种不同外加碳源。为了研究两种外加碳源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在稳定状态,系统的MDR被评价。
3.2.1 乙醇混合物作为碳源的反硝化
乙醇混合物作为第一种外加碳源用来做实验。外加碳源作为COD-废水主要含有相同有机物,工业产生的。进水和出水氮浓度(硝酸盐加上亚硝酸盐,尽管亚硝酸盐的作用几乎忽略)见图5(a)。
温度保持20℃,外加碳源流量被调节保持COD/N比率为5gN-1,以确保系统不被有机物抑制。200天外加碳源研究分成6个运行阶段。表6概括了运行参数的数值和给出了每个运行阶段的氮和生物浓度平均值,采用了标准偏差。反硝化速率的误差根据消耗量来计算,误差与每个浓度标准偏差。
在运行1和2里,系统受硝化系统供应大量的氮抑制。为了使运行加快,在运行3-6固体硝酸钠添加一定数量到反硝化反应器里。
在运行3和4系统一直受到基质的抑制,由于出水氮浓度在0和30mgN-NOx-L-1之间浮动。在运行4反应器中生物浓度增加到平均值9700mgVSSL-1。高浓度生物量产生了大量氮气,引起了沉淀池上浮问题。在运行5这个问题被克服了,通过减少系统里生物浓度到平均值3600mgVSSL-1。在这个运行里,反硝化不再受基质抑制,由于出水氮浓度一直超过60mgN-NOx-L-1。在那些条件下取得反硝化速率是MDR:0.64±0.10g N-NOx-gVSS-1d-1。这个速率保持了21天,因此它被认为稳定状态被取得了。在如此高的速率运行导致操作问题,由于大量氮气产生。由于这个原因,进水浓度降低了。在新的反应条件下反硝化速率下降到0.22±0.07 N-NOx-gVSS-1d-1,该数值保持了55天高性能水平,没有引起任何大的操作困难。最后运行说明了本系统可以在高反硝化速率运行比较长的阶段。在反硝化阶段使用乙醇混合物消耗的COD/N比值是4.3±0.4gCODgN-1。
表7对本研究取得的MDR和几个已经出版的论文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本研究MDR高于一级污泥系统(硝化-反硝化)所取得的MDR。原因是在本系统没有通氧气到缺氧池,因此没有好氧硝化有机物质。在本系统产生了高百分比反硝化菌。但是,在序批式反应器里纯培养反硝化细菌,其MDR大于本研究的MDR.
3.2.2 甲醇作为外加碳源的反硝化
运行200天后,外加碳源改变为甲醇混合物。用自来水稀释,为了维持与乙醇有相同HRTs。图5(b)显示了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时反硝化系统进水和出水氮浓度(硝酸盐加上亚硝酸盐,尽管亚硝酸盐作用可以忽略)。
温度保持在25℃,进水COD/N比值为5gCODgN-1,为了确保本系统不会受有机物限制。以这种外加碳源运行了140天,分成了三个阶段。表8概括了每个阶段运行参数和显示了氮平均值和生物浓度,和标准偏差。反硝化速率误差计算采取误差与每个浓度有一定的关系为标准误差。用这种碳源,没有显示氮受限制的迹象,因此没有必要添加固体硝酸氮取得MDR。
在80天内反硝化速率从0.04±0.03gN-NOx-gVSS-1d-1增加到0.17±0.06 gN-NOx-gVSS-1d-1。这个增加是由于反硝化生物适应甲醇混合物需要一段时间。有报道说适应甲醇的时间在50和100天。利用甲醇混合物做碳源时COD/N比值是3.9±0.5gCODgN-1。
表9对比了利用甲醇混合物为碳源取得的MDR和不同已经出版了用纯甲醇为碳源的研究。一级污泥硝化和反硝化系统的反硝化速率是很大的,有比本研究更高和更低值。反硝化污泥系统和纯培养的结果比所有目前研究都要高。更低速率是由于碳源使用在本目前研究,纯的甲醇不能利用。
3.2.3 比较最大反硝化速率
为了比较使用两种碳源所取得的MDR,有必要修正甲醇混合物的MDR,由于该速率是在25℃测得而乙醇是在20℃测得的。相同微生物通过实验确定温度系数是1.10。通过修正后,甲醇混合物在20℃的MDR大约为0.11gN-NOx-gVSS-1d-1,然而乙醇混合物是0.64 gN-NOx-gVSS-1d-1。因此使用乙醇混合物的MDR大约是使用甲醇混合物的MDR的6倍。这个比率高于其他参考资料数值,使用乙醇的MDR大约是使用甲醇的MDR1.5-3.5倍。这个不同是由于乙醇混合物使用组分,它包括了丙酮(10%)和异丙基乙醇(10%)。
4 结论
本论文的结果说明了含有氨氮浓度高达5000mgN-NH4+L-1、高浓度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工业废水可以使用生物。两级污泥硝化-反硝化系统去除。
【关键字】电厂中水回用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1 中水回收利用概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目前水荒覆盖面几乎遍及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相当严重,水荒已成为工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
我国的中水利用虽起步较晚,但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已有成功利用中水的实例,并具有了初步的运行经验,如华润河南首阳山电厂、河南郑州东部新区电厂、河北晋州秸秆热电厂等均采用了将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经石灰深度处理后作为电厂冷却水的补充水,河北国电龙山电厂则采用了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经过百乐可工艺和石灰深度处理后作为电厂冷却水的补充水。目前,全国各大电厂尤其是北方的电厂大都确定将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及石灰深度处理后,回供电厂作为循环水补充水使用。
虽然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 SS、COD、BOD、色度、浊度等,但是,由于污水成分复杂,水质随时间、地点和季节而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给回用工程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影响。本文重点论述电厂不同中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方案,并进行比较。
2 中水水质对系统影响
中水在电厂中最大的用途是作为循环冷却水使用,开放式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具有水温适合微生物生长(水温10~40℃时适于微生物生长),不断曝气补充了水中溶解氧,含磷水质稳定剂。而中水中COD、BOD5、氨氮等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造成循环水中微生物更容易大量滋生、快速繁殖代谢,产生大量黏泥、悬浮物,危害系统安全运行。COD、BOD5、氨氮等还会额外消耗杀菌剂、水质稳定剂等,甚至生成一些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水中氨氮。
一般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氨氮含量在20mg/l 左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规定小于25mg/l 为合格)。氨氮的存在会给整个循环水系统带来许多影响。国内外许多应用中水的实践表明:较高的氨氮对循环水系统的pH 值影响很大,以致对循环水系统的防腐蚀工作造成威胁。
氨氮能与杀菌系统产生的HClO反应生成NH4C1等,消耗大量的氯气,降杀菌效果。反硝化菌的生化反应还可产生NH4+,消耗次氯酸,增加水中氯离子(氯离子是引起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一个主要因素)。氨在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作用下可使冷却水的pH值降低,加速缓蚀剂聚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的水解,既消耗了药剂的有效浓度,又增加正磷酸盐的浓度,加速磷酸钙垢的生成,且pH值降低可导致铜、铁等材质的加速腐蚀。
由于中水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环境下的繁殖代谢,还有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造成新的环境与健康问题。
3 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按其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组合法等。根据这些技术及其组合,中水深度处理常见工艺有:
(1)中水(二沉池出水)曝气生物滤池石灰处理+过滤+杀菌循环水(或经预处理、除盐作为锅炉补给水)。
(2)中水(二沉池出水)膜生物反应器(MBR)循环水(或经RO、除盐作为锅炉补给水)。
(3)中水(二沉池出水)预处理压力式超滤(UF)循环水(或经RO、除盐作为锅炉补给水)。
3.1 生物滤池石灰处理系统
3.1. 1 曝气生物滤池
污水进入中水处理系统时,先进入生物滤池处理,利用滤池内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降解有机物,去除NH4-N,同时降低COD和BOD。处理后的水通过重力流进入机械加速澄清池。
生物滤池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填料,在其表面及开口内腔空间生长有微生物膜,污水由下向上流经滤料层时,微生物膜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其自身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并在滤料层下部提供曝气供氧的条件下,气、水同为上向流态,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好氧降解,并进行硝化脱氮。定期利用处理后的出水对滤池进行反冲洗,排除滤料表面增殖的老化微生物膜,以保证微生物膜的活性。
3.1. 2 石灰凝聚澄清
在机械加速澄清池内加入石灰后,石灰会与污水中的碳酸盐硬度发生反应,生成CaCO3和Mg(OH)2沉淀,降低了水中的硬度和碱度。
石灰还会加速水中悬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快速的凝聚,同时石灰还与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包括生物颗粒与菌胶团)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在石灰凝聚的过程中还会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即BOD)从水中去除。石灰凝聚处理除了能够降低水中的悬浮的有机物、无机物和BOD外,还能够降低水中细菌和病毒含量,同时还能去除暂时硬度和碱度。
在机械加速澄清池内投加石灰的同时,还要投加凝聚剂。凝聚剂采用聚合氯化铁或硫酸亚铁(采用湿式贮存),由溶液箱搅拌均匀后采用计量泵加药。其优点是:
除色、除浊和除磷效果明显,浊度去除率可达80%~90%,色度去除率可达60%~80%,明显高于传统的铝盐和铁盐。
经过石灰处理的水是CaCO3的饱和溶液,有时候由于CaCO3的结晶过程没有完成,使出水为CaCO3的过饱和水,这样不稳定的水会在以后形成沉淀,所以在废水处理系统中还设置了加酸处理系统。浓硫酸由汽车运输,进入硫酸贮罐,由计量泵加入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后的水中。
为防止水中的细菌增长和微生物的滋生,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采用大剂量投加杀菌灭藻处理(杀菌剂是采用加氯还是其它杀菌剂由试验决定),药量由试验确定。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去除了BOD。
石灰凝聚处理除了能够降低水中的硬度和碱度、悬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去除一些钙、镁、硅石、氟化物,去除某些重金属:镉、铬、铜、镍、铅和银等外,还能够降低水中细菌和病毒含量。混凝处理对象是二级出水,二级出水中所含物质与天然水所含物质不同。天然水形成浊度的主要是泥砂等无机物,而二级出水中是胶体和菌胶团微粒,因而污水深度处理的混凝不同于给水处理的混凝。石灰法处理混凝的特点是:由于污水中生物微粒的存在,并且这种微粒与药剂以及相互间亲和力强,因而投加药剂后,凝聚过程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3.1. 3 工程应用
因电厂多采用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水源,因此COD、BOD等含量较低,且石灰凝聚澄清对COD、BOD等亦有去除作用。很多电厂对中水石灰深度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充水使用。华润电力首阳山2×600MW机组工程为超临界燃煤机组。凝汽器管材采用不锈钢管, 冷却水为经过石灰深度处理后的城市中水,采用敞开式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水深度处理设计出水能力2800m3/h,中水深度处理项目为上海巴安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系统设备总包项目。
3.2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
3.2.1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原理
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其核心是将高强中空纤维浸入式超滤膜直接浸没在曝气池中,直接与中水接触,通过过滤泵的负压抽吸使滤后水通过外压式中空纤维膜达到固液分离的作用。用超滤膜分离方法替代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和砂滤系统。其特点是处理水水质非常好,SS、CODcr 、NH3-N、BOD5 和浊度很低,可直接回用作为反渗透进水,用于生产锅炉补给水等。
在运行过程中,通过鼓风机在膜的底部不断通入空气,一方面气流上升产生的湍流对中空纤维膜的外表面产生擦洗作用,从而可连续清除掉膜表面上粘附的固体物质,防治或降低膜的污染或堵塞;另一方面这种气流同时也具有曝气作用,可提供生物降解所需要的大部分耗氧量。
3.2.2 技术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澄清过滤方法的诸多弊病,如系统庞大,管理繁琐,占地面积大,系统受来水水量、水质波动的影响,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水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系统,来满足系统要求。对于CODcr、BOD5、NH3-N、悬浮物等含量较低的中水采用高强中空纤维浸入式超滤膜浸没在中水中,减小曝气池体积,进一步降低占地面积。CODcr、BOD5、NH3-N、悬浮物等含量较高时在曝气池前增加曝气生物滤池,提高系统对水质适应能力,且可使超滤膜的通量提高,降低系统造价。
一、普查工作目标
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区域分布,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市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动态数据库,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20*年*月*日。
时期资料:20*年度。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市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污染源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重点污染源范围:
(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2)11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燉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燉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燉鞋燉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棉麻等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茶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养殖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淡水养殖场。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厂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
(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
(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以城市为单位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等。
(3)城市(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沙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市里指导,区、县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对工业源中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80%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2.对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3.对生活源由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本次污染源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年*月之前)。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协调机制,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定普查方案和各类技术规范,组织污染源监测,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清查,聘用普查员,开展普查培训。
2.全面普查阶段(20*年*月至*月)。进行入户调查,组织排污单位填报普查表,完成审核、汇总、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市级进行审核验收等。20*年*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本辖区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和汇总,报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底前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污染源普查进行抽查及审核验收,并按程序完成省级上报工作。
3.总结阶段(20*年*月至*月)。建立*市污染源动态数据库,核实修订污染源普查数据。
4.数据阶段(2009年*月至*月)。普查数据,总结验收普查工作。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一)基本原则。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县(市)区具体实施,各方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拟订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经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2.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方案;
3.组织开展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培训;
4.对各部门及县(市)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
5.向市普查领导小组提交普查报告,根据市普查领导小组的决定普查数据。
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普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三)部门工作分工。
1.市环保局负责牵头组织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具体实施市管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的入户调查和数据整理工作。负责拟定普查方案和不同阶段工作方案,组织制定普查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培训,负责污染源监测,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结果,组织普查工作验收。
2.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全市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配合办好新闻会及有关宣传活动。
3.市工商局负责向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单位的登记注册资料,并协助做好单位清查工作。
4.市发改委和经委负责协调企业做好工业污染源普查配合工作。
5.市建委、市政公用局、市容环卫局负责协助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的普查。
6.市公安局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工作。
7.市农业局负责牵头组织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污染源的普查,组织制定农业普查工作方案、工作细则和技术规定等,组织农业源产排污系数测算,组织实施农业源普查并对相关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审核等。市畜牧办具体负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污染源普查。
8.市卫生局负责提供医疗单位名单,并配合做好危险废物中医疗废物的普查和数据审核工作。9.市统计局配合环保部门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和有关具体政策,做好普查所需资料的提供和有关资料的衔接工作,参与普查相关数据的核定和普查结果的分析工作。
10.市财政局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11.*警备区负责组织驻济军队所属单位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的普查。
(四)培训。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各县(市)区普查办负责人、骨干、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培训。各县(市)区负责选聘本级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五)质量保证。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规定,指导全市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各县(市)区普查领导小组要根据市里统一规定,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并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各县(市)区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重新组织调查。
(六)宣传动员。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文件要求,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落实经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彻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重点调查产业活动单位应当设立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本产业活动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其他各类法人单位应当指定相关人员负责本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各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普查员。
五、普查经费
全市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各县(市)区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市级财政主要承担以下方面的经费保障: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运转;制定全市总体方案、编制各项普查技术实施方案;编印全市各类污染源普查培训教材,对市级普查办负责人和普查骨干进行培训;开展宣传工作;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数据的采集、分析测试、质量控制;农业污染源样本测试;普查数据的汇总、加工、分析和建档;建立市级污染源动态数据管理系统;普查验收与总结等。
各县(市)区普查经费分别由县(市)区财政部门安排,主要用于组织动员、培训,入户调查与污染源的数据采集、分析测试和质量控制工作,设备购置,数据录入、校核、加工、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等。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
水——生命之源。
水——城市发展的血液,维系着城市人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阜新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是全国
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来,缺水一直困扰着阜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
当前,阜新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能否顺利解决水问题将决定转型的成败。就此问题,本文对阜新水资源形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的利用战略,希望能为阜新经济转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阜新市水资源形势
1.1阜新市水资源自然特点
1.1.1水资源总量少,人均、亩均特别低
阜新市水资源总量为9.72×108m3,人均占有量507m3,为全省人均量(878m3)的58%,不到全国人均量(2160m3)的1/4,更不足世界人均量的1/14。由于阜新面积相对较大,故亩均占有量更是大大低于各级水平。
1.1.2地区分布不均
阜新市水资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区域资源性缺水表现相当严重。细河流域人口和工矿企业比较集中,2000年流域总人口105.98万人,人均占有水资源仅188m3,为全省人均量(878m3)的21%。而降雨量空间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递减。地表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凌河(支流细河)、柳河和绕阳河流域,呈西北部多、东南部少的趋势。地下水资源70%以上分布在人口稀少的彰武县境内。
1.1.3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大,灾害频繁
阜新地区河川径流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由于该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区,降雨少且集中。年内分配不均,6~9月占全国总径流的78%以上(见图1);年际丰、枯径流量相差7~47倍,少水年连续出现。自1999年开始至今,该区已连续四年干旱。由于降水补给河川径流和地下水量的减少,2002年全市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量的37%。这期间,政府不得不多次花巨资进行人工降雨以及采取其它一些措施。据市水资源办1994年统计,全市日最多缺水4.3×104m3,每天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约340万元。缺水已经严重制约到城市的发展。
图1降水量年内分布图
1.2阜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阜新市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可供水量有限,而且耕地、人口、城镇和工业相对较集中,用水增长快,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2.1开发利用不平衡
阜新市水资源贫乏,主要以开发利用地下水为主。如1994年城市用水中,开发利用地下水达8447×104m3;地表水引用1332×104m3,仅占其资源量的4%。究其原因,主要是各河流都缺乏兴建大型蓄水工程的条件,天然状况下年内、年际径流量丰、枯不均,加之细河流经市区段污染严重,特别在枯水期成了排污水河道,很难再利用。另外,由于境内丘陵起伏、平原较少,300多条季节性小河流,丰枯流量相差大,枯水期基本断流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区间地表水利用率很低。
此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彰武县地下水资源从总量看相当丰富,为4.7×108m3,占全区总量的70%以上,但由于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单井出水量小,难以成为集中供水水源。另外,水源井易淤塞报废、寿命短,采水成本高,且远离市区,难以利用,只适合就近的乡镇及县城供水。城市水源所在地区地下水目前已严重超采,开采率超过50%。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间断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而细河非汛期又常常断流并承泄城市污水,致使细河两岸的水源井和厂矿自备井遭严重污染,造成的恶性循环,加重了供需矛盾。
1.2.2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低
全市水资源主要用于工农业,城镇生活以及公共建筑市政用水。
农业用水包括农业灌溉、农村人畜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重相当大,且利用率低。2002年全市农业用水2.56×108m3,占总用水量(3.71×108m3)的69%。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渗漏水损失量达45%以上,有效利用率仅为55%左右。
工业用水中,一方面,就万元产值取水量而言:2000年整个工业万元产值平均取水量在140m3/万元左右,特别是电力行业高达850m3/万元、煤炭行业为270m3/万元、市郊细河区和清河门区及阜新县的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也高达210m3/万元。这一系列数据甚至远高于1995年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平均取水量85m3/万元。1995年北京、天津、沈阳、上海、济南等城市万元产值取水量为60m3/万元,青岛则低于20m3/万元。阜新市工业用水水平不但同国内其他城市比存在一定差距,同国外比差距更大。国外有些城市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仅为20—30m3/万元,如日本横滨市早在1977年这一数值(折合人民币)不过20.6m3/万元。由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全市工业用水水平相当低这与阜新市以煤电等重工业为主导工业这一现状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就水的重复利用率而言:除电力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已达到97.5%以外,其它行业(除煤炭业外)这一数值仍徘徊在70%左右;特别是煤炭工业,其重复利用率极其低下,1994年只有19.8%,而2000年才提高到31%。但发达国家1989年这一数值就已经达到75%左右,国内各主要城市1996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已经达到80%以上。可见,该市的工业用水仍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城镇生活用水方面:尽管目前全市居民生活用水水平还较低,生活用水标准也不高,但仍然存在很多浪费现象。居民节水观念薄弱、装表率低或至尽仍沿袭的“包费制”、水价过低(大大低于其成本价,差额由政府财政补给)、给水管老化、高耗水器具的大量使用以及管理松弛等原因,都导致严重浪费。居民住宅用水中,冲洗等日常生活用水占的比重特别大。例如:对我校学生公寓和东区教师住宅用水的一项调查表明:这一比重分别为:学生公寓为2/3(45L/(cap·d)),教师住宅为1/3(35L/(cap·d))。二者比重的差异与学生的生活情况(吃喝在外)密切相关的,但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节水意识差。城市公共建筑及市政用水中,浪费现象更加严重。如对我校各主要公共建筑的调查表明:东楼、西楼及综合楼每天都白白流失大量的水,这与设施老化(水龙头常失禁、管网漏渗严重等)、落后(便池冲洗器为耗水量特别大的高位水箱)、管理松散等有关。相比之下,设施先进(如:便池冲洗器为耗水量小得多的延时自闭冲洗阀)、管理有序的实验楼以及新楼,这一现象就轻得多。另外,诸如绿化草坪用水,多为大径喷头(喷径10m左右),较经济喷头(喷径1m左右)更容易出现喷洒死角、喷洒不均等现象,浪费大量的水。
另外,据阜新矿务局近十年的实测数据表明,全矿区28对(含露天矿)矿井涌水量达到7.7—9.6×104m3/d,而迄今利用量还不到2×104m3/d,绝大部分被白白浪费。
1.2.3水体污染严重
2002年阜新水资源水质概况:
①河流
详见表一:
表一2002年阜新各主要河流水质概况
水系
河段
水体类别
主要污染指标
水质基本评价
饶阳河
韩家杖子段
II类
良好,适合生活饮用水
东白城子段
III类
高锰酸盐超标0.4倍,氟化物超标0.2倍
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好
细河
它本段
III类
高锰酸盐超标0.4倍,氟化物超标0.3倍
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好
它本段以下至海州段阜新界
超V类
高锰酸盐超标11.2倍BOD超标37.8倍,氨氮超标38.33倍,挥发酸超标7.67倍
水质较差,污染相当严重,仅适用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
柳河
彰武段
III类
高锰酸盐超标0.4倍,氟化物超标0.3倍
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好
牤牛河
海苏沟段
II类
良好,适合生活饮用水
养息牧河
五家子桥段
超V类
高锰酸盐超标32.7倍,BOD超标15.7倍,氨氮超标159倍,挥发酸超标5.4倍
水质较差,污染相当严重,仅适用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
秀水河
大木头营子段
III类
高锰酸盐超标0.4倍,氟化物超标0.3倍
污染较严重,水质较好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9
②水库
选择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三项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佛石水库、闹得海水库均属中营养水平。这表明水库水质尚好,但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③地下水
2002年进行了10眼(仓土、大固本、大庙、大五家子、乱山子、双庙、苇子沟、新屯子、章古台、周家街)地下水井的常规水质监测。仓土、新屯子、周家街三眼井中钙离子、镁离子、硫酸盐、氯离子、重碳酸盐、离子总量、总硬度略有增大;10个地下水井中,水化学项目变化不大,但是铵离子、五氧化二磷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境内的地下水受到了农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的使用)的影响,水质污染有加重趋势。
调查结果表明:截止2002年,全市水资源有机污染严重,面污染也相当突出。
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工业用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都导致了严重的水体污染。水体污染造成的结果:江河湖库等的水体功能衰退,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可用水量减少。如:由于市区及阜新县污水大量排放到细河,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水质超过V类标准,使得位于其沿岸的海州、新邱两座水厂的水源被污染。特别是新邱水厂原有7眼水源井,因污染严重而被迫关闭了6眼;海州水厂的7眼水源井1眼被关闭,5眼改为工业生产所用循环水的水源。
严重的水污染,不但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生体健康,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该市目前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1.2.4城市供水工程存在问题
①供水保证率低
阜新城市供水水源大部分建在属第四系松散岩、覆盖层浅的沿河两岸,且地下水受降雨和地表径流影响年内年际变化大,因此供水保证率低。特别是连续干旱年份,供水出现严重不足。以王府水厂为例,因1980~1983年全市发生连续干旱,水厂产水能力由1979年的6.69×104m3/d,下降到3×104m3/d,下降了55%。
②市政供水设施建设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
随着阜新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活用水标准也逐年提高,而配水系统建设的滞后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闹德海水源工程建成运用后,市区部分管网得到了改造,但其余部分仍存在低压供水区和管网末梢地段供水紧张状况。如孙家湾地区,地势偏高,自来水管网压力低,每到枯水季节,自来水公司只能对本区采取定时间断供水,几万居民因一周得不到几次水而纷纷上访。尽管市里采取了一些计划用水措施,供水紧张仍未得到解决。
③水源建设投资大、建设工期长
阜新市区周围90km范围内没有可利用水源。要解决市区严重缺水的情况,得靠跨流域、跨地区引水。这就存在投资大、建设工期长等一系列问题。以闹德海引水工程为例,水源距市区90km,工程总投资达2.1亿元,自1986年开始筹建历经8年时间于1994年末才竣工。
1.2.5认识不足,管理薄弱
长期以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们对全市水资源的严峻形势缺乏深入科学的认识。认识的不足致使人们的“忧患意识”不足、缺乏“爱水惜水”的主人翁精神。全市普遍存在水利设施不完备、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节水措施少、浪费严重、水费不合理、保护不够及管理滞后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全市水资源的紧缺。如细河的严重污染,与保护不足、管理不力是分不开的。认识不足、管理薄弱是导致水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顺利解决水的供需矛盾。
1.3供需矛盾突出
阜新市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且区域资源性缺水特别严重,加之在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全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多年来一直异常突出。如1993年降雨偏少,佛寺水库蓄水较少,同年11月份,该库已降至死水位,而市内供水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因此市政府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临时措施取用水库死水位以下的存水,投资250万元,仅取水430×104m3,每吨水增加取水成本0.58元。1994年7月13日大雨前,市区供水不足13.7×104m3。全市用水告急,市区内共有20个区域定时供水占供水人口的40%,家家户户缸接、盆装、轮流接水。东梁矿区居民花2~10元钱买一挑水喝。可见缺水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对工业的影响也相当严重。据市水资源办1994年统计,最多时日缺水4.3×104m3,全市每天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约340万元。而且,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在经济转型中大量新项目的引进,这一矛盾将越来越尖锐。详见表二、表三:
表二集中供水城区水量供需平衡表单位:×104m3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平均日
最高日
日需水量
30.3
34.6
41.6
47.1
50.4
56.6
61.0
67.8
P=95%
保证率
可供水量
17.5
17.5
27.1
27.1
52.8
52.8
52.8
52.8
日余、缺水量
-12.8
-17.1
-14.5
-20.0
2.4
-3.8
-8.2
-15.0
P=75%
保证率
可供水量
21.4
21.4
31.4
31.4
57.0
57.0
57.0
57.0
日余、缺水量
-8.9
-13.2
-10.2
-15.7
6.6
0.4
-4.0
-10.8
表三近郊区分散用水供需平衡表单位:×104m3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年
日
年
日
年
日
年
日
需水量
1625.1
4.4
2224.0
6.1
2735.1
7.5
3636.7
10.0
P=75%
保证率
可供水量
1466
4.0
1676
4.6
1676
4.6
1667
4.6
缺水量
159.1
0.4
548
1.5
1059.1
2.9
1960.7
5.4
P=95%
保证率
可供水量
1311
3.6
1511
4.1
1511
4.1
1511
4.1
缺水量
314.1
0.8
713
2.0
1224.1
3.4
2125.7
5.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8
由表二可见,阜新市城区缺水严重,1995年保证率P=95%时缺12.8×104m3/d,缺水量将近占需水量的一半。2000年闹得海水源工程每天供水9.6×104m3,城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在保证率为95%时日缺水量为14.5×104m3。2005年引白水源工程建成生效,在保证率为95%时,每天余水2.4×104m3。2010年由于需水增加,在保证率为95%时,每天缺水8.2×104m3。同样由表三可见,近郊区缺水现象也相当严重。
据上分析,在已经考虑了可建设工程的条件下,全市仍然大量缺水,供需矛盾相当尖锐。
2阜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水资源紧缺多年来一直困扰着阜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紧缺这一问题将继续存在,其影响将更大。时当阜新经济转型之际,能否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将事关转型成功与否,因此实现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刻不容缓。具体战略如下:
2.1科学认识水资源,以节水为本
全民必须认识到全市水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人均占有量特别低这一客观事实,认识到水资源不单是一个自然资源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同时还需意识到经济转型时期需水量必然大幅度上升这一趋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各行各业、人人都要有“忧患意识”,树立保护水资源意识、节约用水意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应全方位地节约用水,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和潜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是关系到全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应当以建立节水型城市为奋斗目标。政府要把节水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加大对全市水资源形势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把节水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2节约用水、高效利用水资源
2.2.1节约工业用水
全市目前以煤、电为主的工业,普遍存在耗水量大、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等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途径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重复利用率。这将是解决其用水困难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有一个显著的效益是减少了废水排放量,从而减轻了工业污染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谓“一石二鸟”。在实行过程中,要以那些用水大户及大用水行业、污染大户及大污染行业为节水重点对象。对这些行业要制定节水规划、节水目标和标准。
2.2.2减少农业用水
目前,农业用水仍然是阜新市用水大户,其中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总用水的57%,比重大而且利用率极低。据统计,农业灌溉用水量用于作物生长的不到40%。改变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目前世界上应用较多的灌溉方式有漫灌、渗灌、喷灌、滴灌、微灌、计算机辅助灌溉等,如果改用喷灌、滴灌、微灌和计算机辅助灌溉代替目前全市普遍使用的大水漫灌和渗灌,则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可提高3~4倍。
就整体而言,农业节水要与市情结合,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渠间节水与田间节水结合,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结合,水利工程节水与农业技术节水结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在政府的宏观扶持引导下,依靠和发挥农民积极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节水、高效、高产。
2.2.3节约城镇生活用水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用水量将大幅度增加,节约用水势在必行。要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城镇建设、文明和环境建设,推动城镇节水工作的展开。采取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提高水价,修缮改造老化落后的输水管网,安装水表实现“一户一表”等手段。另外,着重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如卫生设备、洗衣设备等。比如现在全市仍普遍使用的便池冲洗高位水箱,每次耗水5~6L,而新建楼群中使用的延时自闭冲洗阀每次耗水2~3L,可见节水能力相当强。另外,如能使用电计数、时间自控等自动冲洗装置,节水效果将更好。再比如绿化用水方面,改用经济喷头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大径喷头,就将节约大量的水,同时喷洒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全市城镇用水方面存在着巨大节约用水潜力,有待开发。
2.3合理配置水资源
2.3.1跨流域、跨地区调水
阜新是资源型缺水城市,市区周围90km范围内没有可利用的水资源。要解决城市供水问题,必须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如1994年末竣工的“闹德海”引水工程,以及2005年将竣工生效的“引白入阜”工程。2010年,全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空前白热化,又得考虑修建新的引水工程了。
2.3.2合理利用矿井水
阜新市有大量的矿井水。1997年,全矿区28对井(含露天矿)每日涌水量为7.7~9.6×104m3,其中清水约1×104m3、温泉水0.2×104m3。预计其远景总量为每天11~15×104m3。目前日利用量还不到2×104m3,且多为矿区洗煤等粗用水,绝大部分被白白浪费。由于其长期潜伏于岩层中,水质较好,大部分水质指标均满足生活用水标准。利用矿井水,相对于跨流域调水不但能节省巨大的工程建设费用,而且还能免缴排污费。如能更细化地采取分质、分类应用,将更进一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开发温泉将为阜新市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活力和效益。
2.3.3建立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污水资源化
城市污水经回用处理后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领域,是解决城市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一个有效途径,可谓开辟“城市第二水源”。不但可以扩大水源,减少因缺水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减轻了环境污染。比起远距离调水,处理回用水在经济上也是十分合算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有效的管理政策。随着全市居民小区的大量建设,建议在小区内(单个或多个联合)建设中水回用系统。
2.3.4建造人工湖泊
在市内或郊区适当的空闲地、公园等地建造人工湖泊,将冬季径流、部分雨水径流、建筑施工现场排放的地下水储存于人工湖泊内,用于灌溉、市政绿化或地下水回灌。
2.3.5地下水人工回灌
利用坑、塘、洼地、旧河道、砂石坑、沟渠和井等将水引入地下含水层的直接措施即称为地下水人工回灌,水存储在地下,一旦需要可随时抽出来再利用。其中,“冬灌夏用”技术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城市广泛采用,效果相当明显。此外,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项利用大气冷源技术——“地下水密闭循环回灌”技术,其关键在于地下水仅作为温度的载体而被循环利用,无水量消耗、无水质变化(水温度除外)。
地下水密闭循环回用水系统由“冬抽夏灌井”、“冬灌夏抽井”、换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等组成。其运行方式为:冬季,自“冬抽夏灌井”抽取常温水(温度低于循环冷却水温)至换热器对循环冷却水进行间接冷却,被加温的地下水经空气冷却器依靠低温冷却后,再由“冬灌夏抽井”注入地下含水层并作为冷源储备;夏季,由“冬灌夏抽井”抽取低温水至换热器用作间接冷却循环水,被加温的地下水再由“冬抽夏灌井”注入同一地下含水层。如此往返循环,利用冬季的大气冷源。这种系统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冬季气温低和地下含水层),既不消耗地下水又节约了能源,意义重大。例如,采取这项技术之前水温差为4~5℃,而采取这项技术后水温差为10℃,则根据热平衡原理可知,将节省50%的水量。
阜新冬季气温特别低,夏冬温差可高达50℃左右,而且目前地下水也已经超采,如能利用这项技术,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3.6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在特别干旱的时候可以作为暂时缓解缺水的一种办法。在之前的多次连续干旱期间,阜新市政府拨款采取了人工降雨,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但这一技术投资大,不适合大面积使用。
2.4防治水污染,
随着阜新市经济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污染物的排放无疑也会有较大的增长,因此,全市水污染防治可谓任重而道远。应本着“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4.1控制和减少工业源头污染
工厂应从“先污后治”转向“预防为主”,从终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据估计,对大部分生产工艺不先进的企业,只要加强管理就可以削减人为污染量的30%~50%;实行技改的回用﹑循环等技术手段,又可削减一部分;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根本战略。
2.4.2保护水源,用区域的系统观点来考虑水污染防治
按流域﹑水系或区域实行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规划可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关闭、限产或限排措施。在农业生产中,改进施肥方式和合理使用农药、提倡科学种田,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
2.4.3具体措施
①建立监测系统,利用各种手段对污染排放的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期监测,实行排污监督。
②建立废水无害化技术处理系统。目前,全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05年将投入使用。
③建立资源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a企业内部的资源化系统:如水循环系统,重金属、人工合成有机毒物的中间产物、副产物和流失物的再利用系统;b企业外部(之间)的资源化系统:如一个企业的中间产物、副产物、“废物”转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系统,城市、工业、农业的有机废气物制造沼气、肥料,供居民、农村或工业使用;c外环境的资源化系统:如土地处置系统、氧化塘系统、污水养鱼系统、生态农场系统等。利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废水、料和能源,增产粮食、养殖鱼类和水生植物,以及制造沼气,这样既可以节省污水处理厂的费用,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④在经济转型中,政府要促使全市各行业用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外要对新引进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尽量避免对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项目的引进。
2.5正本清源,营造绿色水库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重要功能,一片3300公顷的森林贮存的水量相当于100×104m3的水库,因而有“绿色水库”之称。目前阜新有大面积的空置土地,如能够积极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可选择经济树木),将是战胜水危机、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实现“双赢”。
2.6加强水资源管理
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改变“多龙管水”的无序状态,加强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法规,增加科技创新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金投入。特别提出几点:
①促进水资源市场化,由于水资源归国家所有,绝大部分水利设施为国有资产,因此,水资源对使用者而言是一种特殊商品,应有偿使用。改变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用水观念,改变城市低价用水、农村无偿用水的格局,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市场化,即以其市场化、商品化机制调节水价,实行水的分类、分质、分时论价。这样才有利于运用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②实行节约用水定额制,进行计划用水,超额部分要提高水价。从城市和企业到各个生产环节,都要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实行“节约有奖、浪费加罚”的政策。
③制定全区水污染控制法,制定并实行取水、用水、排污许可证制度,只有对水资源、水源、污水排放等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管理,才有可能杜绝任意运用地面水源,任意开采地下水和排水。
④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还应从系统控制入手,综合考虑各环节包括技术、经济、管理水平和条件等,制定大多数单位和部门都能实施的各种更具体的有关标准。如按产品、品种制定单耗(水、能、物料)标准;按产品、品种制定流失(水、能、物料)总量标准;按产品、品种制定排放物的经济、可行、有效的浓度标准;按环境容量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等。这些标准虽然不是法律,但是属于强制性管理措施,应逐步纳入生产管理体系中,违者应按轻重受到行政和经济上的处罚。
3结论
阜新的水资源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供需矛盾特别尖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这是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经济转型、振兴阜新的唯一选择。实现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深刻认识全市水资源的形势,本着“开源节流并重,以节水为本”的原则,采取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相结合的举措。在政府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下进行,切实做到以行政为手段、经济为杠杆、法律为保障、技术求改进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需要全方位、全民众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家琦,王浩主编水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2]伊武军编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1
[3]董辅详,董欣东编著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曲格平主编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
[5]翁焕新编著城市水资源控制与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6]肖利萍矿井水资源化可行性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
[7]钱正英主编中国水利[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8]水利部辽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阜新市引白工作办公室阜新市引白水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12
[9]阜新市水利局阜新市水资源公报阜新日报2003,3,20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经济 光伏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1-02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源于中央政府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科学总结和对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深刻洞察。从2009年由总理主持召开3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拟定的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紧接着,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同年2月,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专门发展协调小组并且起草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我国方兴未艾。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意义及其盲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普通产业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它已经超越了普通产业的概念,成为一种集科技、经济、社会等诸多主题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单单意味着经济增长,也不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地区的发展问题。更多的是它还承担着国家使命,体现着国家意志,在很多领域决定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改善国家民生条件,保障国家安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而政府必须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1972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衡量已不局限于经济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增长的快慢,各国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以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不可否认,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意味着能够实现更持续的发展,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产生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并不能100%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可能出现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意外情况。然而,人们较轻易地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所诱惑,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的损失,进而产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盲点。{1}
二、绿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之优化选择
“绿色经济”一词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绿色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绿色经济将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如果说传统的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为特征的一种损耗式经济,那么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使用能源与资源的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要求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在区域经济范畴下,培育产业、完善产业、壮大产业是绿色经济最佳用武之地。而在新兴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如能够引入绿色经济理念,产业二次转型的步伐将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变将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
自绿色经济诞生之日起,20多年来许多地方都在探讨绿色经济的现实意义。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能够深刻体会绿色经济理念的内涵,并且可以更全面地指导具体工作,实现融会贯通。邻国日本,自身自然条件缺失,不得不选择绿色经济的方法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发现,日本绿色经济的实践已经硕果累累:全国高铁、地铁的无缝对接,电脑芯片等精密电子元器件的制造闻名全球,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绿色经济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实践印证,也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绿色经济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川省遂宁市缺乏自然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人均耕地不到全国的一半,单位GDP的能耗比全国高50%,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26.3%,而全国的水平是40.1%。经过近几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努力,遂宁在全国率先提出区域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其中遂宁市教育、医疗支出在GDP中的比重略高于全国水平,万元GDP的烟尘排放量只有全国的1/4,森林覆盖率是全国水平的一倍,在绿色GDP指数、人类绿色发展指数和城市管理效率指数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无锡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培育行为及启示
近五年来,光伏产业、太阳能产业等名词深入人心,各地光伏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上,我国成为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其中无锡光伏产能约占全球的20%;国内,则遍传“全国光伏看江苏,江苏光伏看无锡”的美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缘何选择在无锡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无锡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培育行为
1.确定光伏产业项目,全力以赴支持项目建设。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改造程度的扩大与深入,人均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同时地球上非可再生能源的可开采量日益减少,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摆脱能源短缺的困扰,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主要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无锡政府审时度势,经过系统性地甄别和讨论,充分认识到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拥有巨大生命力和经济带动作用,果断制定了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政策,并随即进入光伏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阶段。
2000年,留澳学者施正荣博士带着他10多年海外拼搏获得的10多个科技专利,回国寻找创业发展的机会,双方会谈一拍即合。第二年,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尚德公司成立初期,缺少资金和各层次人才,无锡市政府动用各类资源一次性融资600万美元,并且利用政府人才平台为尚德公司募集各类人才;2002年尚德公司面临市场拓展困境,无锡市政府再次为其争取到各类支持资金约400万美元。无锡尚德由此踏上了成为世界光伏企业前三强的道路。
2.以尚德产业项目为坐标,向上往下拓展产业链条。光伏产业的产品用途是太阳能发电,而现阶段通过该方法生产的电力所耗费的成本较高,从国际太阳能发电利用趋势来看,政府是太阳能电费的最终买单人,因此,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严重影响着光伏产业的兴衰。而无法掌控的政府政策给光伏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销售风险,严重影响着光伏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健全的产业链条有利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光伏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强大的产业链支持,从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
无锡尚德公司起步之初,除了巨大的资金缺口问题,更多的困难出现在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譬如原料成本的不可控,光伏系统工程的完成受制于人,售后服务应接不暇等。在以“服务尚德”为宗旨的产业环境建设过程中,当地主管部门意识到仅靠尚德一家公司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光伏市场的需要,必须要有配套的上下游公司相互衔接、相互合作,一起将光伏产业的市场做大,将无锡光伏产业做强。从应急性地组建光伏系统工程承包公司开始,“产业链”的概念在无锡光伏人的脑中脉络逐渐清晰。随后,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无锡新区的主管部门开始谋划光伏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形成一流的产业链为标准,短短三年间就吸引了数十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而作为无锡光伏企业龙头的尚德公司,利用资本优势,迅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性产业链。
3.打造外生性绿色产业环境。光伏产业作为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在于实现绿色能源的普及,消除以火煤发电为代表的传统发电模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光伏产业被称为绿色产业。可是光伏产业本身在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流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一般为酸液废水,废水中主要含高浓度氟化物、含硅,及部分有机物。如果这些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则对自然环境造成更为直接的水污染,间接的土地污染、鱼类资源污染等其他污染形式,进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妥善地处理光伏产业污水是关系到绿色产业实现绿色生产的关键。
无锡市在废水排放问题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2007年无锡太湖水域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一时臭味弥漫锡城。在此之后,无锡制定了一系列治污措施和政策:例如化工企业的迁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增设、现有企业污水设施改造等。最近,无锡市又走在了全国污水处理的前头:2008年,无锡市成为全国重点湖泊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到2010年,无锡建成了排污权动态数字交易平台,形成了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已初步建设完善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取得的管理体系,制定了排污权定价、申购、排污费核定、收费缴交、排污许可证管理、监测比对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并阶段性完成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平台建设任务。“排污权”建立起了企业自觉珍惜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太湖流域的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引导,对于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更是一种“绿色化”的动力。
(二)无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1.洗脑――谋略发展蓝图。思维决定行为,正确的思想作出正确的决定,正确的思路诞生正确的政策。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加速变化的社会状态,偏居一隅闭门造车的态度要不得,崇洋媚新全盘接受的态度更要不得,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进取精神,取他人之精华,去自身之糟粕,为当今之大事。作为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无锡政府审时度势,较早地将建设“绿色经济”作为准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城市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阶段无锡提出了打造“人才特区、东方硅谷”的口号,这是基于对“第三次信息浪潮”――物联网充分研究而作出的长远战略谋划。
2.用脑――创新体制机制。组织制度的变迁不断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内部的路径依赖则会禁锢组织变迁的进步{3},打破路径依赖需要额外的力量和勇气,而它们则源于决策者的决心和信心。决心来源于对现状的不满足,曾经的“苏南模式”让无锡闻名全国,但是进入新世纪,无锡人逐渐发现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经济发展要求;信心的基础是底蕴的深厚,无锡经济富足、文化繁荣、社会安康,完全有能力支付城市经济转型所需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无锡人利用聪明才智、采用广开思路、使用激励创新的办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做好了充分准备。
3.借脑――引进领军人才。无锡光伏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另一方面,施正荣这位光伏产业领军人才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依靠两只手,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看得见的手;作为看得见的手,政府行为无法替代那只看不见的手,而后者依靠的内生性调节也同样受“人”的制约,而这个“人”是市场人,不是研究人。市场人不是狭义的市场营销、销售人员,而是广义的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人。今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明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必将建立,将来主导经济的领军型人物必然是当今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因此,引进各类领军型人才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
4.建脑――建立健全智库。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有着对智库的需要。而现实状态则是,我国的智库建设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中国智库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而西方发达国家仅5%左右。我国智库的建设面临着三大难题:与体制过近、专业程度低、利益驱动明显。针对上述三个难题,考虑民间力量暂时不足的实际,通过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出力出资建立智库平台,是一个可以折中的方案,而智库质量优劣的关键点在于政府或者相关机构能否对智库的运行减少干预和干扰。此外,增加地方性智库、专业性智库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需要。
注释:
{1}张春霞,苏时鹏.从系统论角度认识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7-9
{2}赵斌.关于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6(2):44-47
{3}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