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

时间:2023-12-27 10:4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

第1篇

根据区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我局认真落实此项任务,立即安排部署,对涉及内容进行了自我梳理、总结完善,现将工信局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及时传达,精心部署。工信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传达学习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达成全局上下“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的迫切性、必要性和紧要性”的共识。同时,成立了工信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党组抓意识形态的主体责任,工作的相关制度、追责的相关责任,增强了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担当,为落实下一步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根据区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基本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全局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对全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副局长***同志为直接负责人,具体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监督制度建立、执行落实、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党办负责意识形态制度建立、宣传、监督等具体事宜。

(三)创新形式,注重实效。落实主体责任,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为应尽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来完成,由领导班子带头参与到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推进中去,为全体党员做出表率。结合单位实际,创新活动形式,2020年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26次,党员干部每人自学28次,组织专题讨论3次,召开座谈会1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2次,党员每人撰写心得体会3篇,开展党员活动3次,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1次,为身边群众办好事实事5次。

二、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局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掌握不够全面深入,对干部职工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倾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真实态度等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深度掌握;二是在信息化时代,受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如何把意识形态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限手段;三是部分干部职工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对意识形态方面的文件、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三、“十项”规定和“七项”制度建立及实施情况

按照区委要求,东昌****党组严格执行“十项”规定,在2016年12月制定并下发了意识形态工作“七项”制度,分别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制度》、《****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制度》、《****意识形态工作研究报告制度》、《****意识形态督查制度》、《****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制度》、《****意识形态责任追查制度》,从2017年开始工作当中按照“七项”制度严格落实。

四、下一步总体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74-02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说:“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1]而国家共同信仰的确立和维持主要是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来实现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当代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既存在一般共性,也存在特殊差异性。本文试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认同是个体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接受和遵从。通过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性别、年级、专业及干群身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总体认同程度来看,特别是基于认知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女生强于接受性有关,与男生相比,她们更加善于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和接受既定结论。二是从认同深度来看,男生往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更为深层,但也更容易产生偏颇。相比于女生,男生思维往往具有更强的发散性,同时也更具批判性。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与社会实践的反差,他们更易于产生质疑,并常伴随着强烈的外在表现。女生在此方面往往表现得较为平和,但认同深度往往不及男生。三是从认同内容来看,男生对于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发展等问题,如世界格局、国际战略、反腐倡廉、社会改革等议题总体上更为关注和敏感,而女生对于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四是从不同方式的认同影响来看,总体来看,男生由于更擅长逻辑思维,对于透彻的理论逻辑和理性分析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而女生更擅长形象思维,对感性方式的教育影响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年级差异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年级差异。一是从理论认知程度来看,一、二年级理论认知程度偏高,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三、四年级。这应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安排在这一阶段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二是从理论接受态度来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大一学生最为认真,随年级提高大体呈反向趋势。大一新生刚走出高中校园,原有的应试备考学习习惯仍然有所延续。课堂上能够比较认真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课堂抬头率、参与度都相对较好。而大二、大三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大一学生。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更呈现出功利化取向,如形势政策课的出勤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从认同程度来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加深的趋向。大一学生的书本理论认同掌握较好,但由于社会经验还比较少,所接受理论还未经历与现实的对接,因而往往浮于表面。而随着年级上升,大学生社会认知程度逐步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会相应加深,当然往往也会伴随认同反复现象。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专业差异

通过对政治、历史、中文、思想政治、外语、物理、数学、交通运输、工业工程、电气工程等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存在明显的专业类别差异。总体来看,文科诸如政治、历史、中文等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理工科大学生。其中,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最高。这一结果可以归结于接触效应,即文科大学生总体上会更多接触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同时,文科大学生往往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中会涉及更多的社会历史内容,并有更多的机会来发展自身分析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会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更加深入。而相比之下,理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当然,这也与文科大学生中女生比例相对较高存在着一定关系。

(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干群”差异

通过对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存在明显的干群差异,学生干部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种结果的影响因素大体上包括:一是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较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都是大学校园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诸方面表现往往更为突出,正因如此,他们能够成为学生干部而在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学生干部具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历。他们通过组织和参加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党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迎接新生、演讲比赛等,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三是学生干部基于自身优越感而更具有正能量。学生干部属于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往往对国家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评价比较倾向于积极和乐观,更加易于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影响。

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增强教育针对性。

第一,基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性别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式。要深入挖掘性别差异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影响,从而发挥认同优势,弥补认同不足。一般来说,和男生相比,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更容易和他人形成情感连接,有更强烈的共情体验和同情心,因此,对于女生及女生占比高的班级可更多地采用感性为主的教育方法。在进行国际国内形势等宏观理论教育时,应注意加入感性情节因素,使得女生更易于融入其中进而认同相关理论。针对男生思维逻辑性和发散性较强的特点,对于男生以及男生为主的班级,要注意授课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宏阔视野。针对男生的认同外显特点,应关注男生的认同反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认同冲突与认同危机,因势利导,进行针对性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照顾到男女生的认同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情理交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同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表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2]。大学生要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层认同,理性认知是基础,但不能停留于理性认知。能否形成情感共鸣、进行思想转化、实现心理调适,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沉淀固化都非常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任何教育途径和手段都无法一次性地完成全部任务。因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阶段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阶段。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强化主流意识的理性认知,适时地推动其情感共鸣,为思想转化奠定重要基础。在大学高年级即三、四年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跟进,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关心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此基础上,以专题讲座、辅导谈心、学术讨论、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各种形式来进一步增进其理性认知,激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其思想转化和心理调适,不断释疑解惑,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沉淀固化,从而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度和稳定性。

第三,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途径,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因素,增加其呈现频次,会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也就是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更多接触对增进认同具有提升作用。因此,要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其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当然,教育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们愈少感到落在他们身上的教育设想,教育效果就愈大,一旦他明白了你专门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他的心灵,便会整个封闭起来。”[3]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避免简单重复,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环节,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实践中加以夯实。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主流意识形态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是增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所在。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干部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程度高也说明了这一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并将之做到实处,通过校内社团活动及各种文体活动来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并通过参考观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走出校门,初涉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让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悟理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理论与实践反差的心理冲突,此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好跟踪指导,及时进行思想疏导,使学生思想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转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断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43.

第3篇

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自查报告

我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成立了以XXX园长为组长、副园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意识形态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组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小组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二是组织学习,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性、敏锐性,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六月份至今我园组织专题学习,梳理当前园所工作整体情况,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自查情况如下:

通过自查,幼儿园未发现有新疆、西藏、港澳台及少数民族学生;幼儿园无聘请外教,所有教师均无违法犯罪及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的记录;幼儿园小朋友无教材发放、幼儿园购买的各类图书无涉及宗教方面的;幼儿园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处理办法为基础,经常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幼儿园加强各种网上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杜绝有损国家形象、负能量、影响国家团结的信息转发。

本园将长期严格做好各项安全意识形态工作,做到更好地服务孩子、服务家长、服务社区居民,办一所让大家满意的优质幼儿园!

深圳市宝安区XXX幼儿园

2021年9月28日

第4篇

(一)微信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微信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学科的教育活动,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而是通过施教者的组织跟引导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纳入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范围之内,使其成为自身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最终外化为自身的外在行动的一个延续的过程。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因此思政教育者不仅应该重视课堂教导更应该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微信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大学生与思政施教者之间建立了一个课堂之外自由交流沟通互动的平台。”[1]教师可以根据朋友圈对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把握,针对偏离思政主题的因素及时通过沟通予以纠正引导,而针对积极正面的思想因素予以肯定鼓励,由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同时建立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长此以往,必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微信更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式

传统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即以枯燥乏味的说教法为主,一方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能认为思政教育课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产生逆反情绪。微信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衍生物,它的丰富性首先表现在它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颠覆,它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功能结合的形式比以往媒体更为直观、生动多样,相比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微信把过去教科书的静止与抽象的知识点以动态的、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微信平台极大地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外,微信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与开放性使得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迅速公开,而作为微信使用主体的大学生会在第一时间掌握这些信息并就自己的看法进行反馈,这样会无形中增加自身参与政治的效能感。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双管齐下,共同达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从而更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微信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取向与其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而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功利化倾向,即只阅读有助于未来就业的信息内容而对于其他跟自身利益不直接相关的东西涉猎很少甚至充耳不闻。微信的出现乃至普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了一种数字化的阅读模式。微信依托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客户端,不受时间跟空间的限制,阅读不再局限于纸质的书籍阅读,使我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时代,即纸质书籍刊物阅读与电子阅读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对于新兴事物具有浓厚兴趣且接受能力较强,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其思想意识开放、前卫,这说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点,所以说微信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必然会体现在他们的阅读习惯当中,全新的阅读方式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内在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及价值规范的定位。

(二)微信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微信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威胁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逐渐进入了自由、开放、即时、深入的时代,可以说只要愿意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微信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内容。因此微信从其诞生开始便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等的关注热情。在这种条件之下,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甚至是、反的言论等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大肆宣扬。例如在微信平台中出现的一些渗透着西方资本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等涉及价值取向的信息也频频出现,如“豪车相撞、千万豪车、黄金做嫁妆、辣妈为三岁女儿置办上百万奢侈品做生日礼物...”等等一些炫富题材的事件层出不穷;把“中国式过马路、中国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等等一些部分国民低素质表现上升到中国的体制弊端问题,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没有经过实证,有的已经辟谣,有的漏洞百出。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缺乏理性识辨能力,比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2.微信增加了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难度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与教育,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来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部分传统媒体的传播,使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然会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只保留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需求的内容和信息。[2]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及发展,高校思政教育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可控性越来越低,就微信而言,它作为目前最热门的信息交互平台,其信息的传播具有超时空、跨地域、跨文化的开放且隐匿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不受任何的时间、时空、资讯的限制状态,传播内容丰富多样但良莠不齐,可以说微信的使用使得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得高校越来越成为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相互激荡的前沿领地,从而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引领增加了难度。

3.微信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一直以来,一般高校所开设的思政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是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者而存在,也因此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信新媒体承载了巨大的信息量,同时微信为高校大学生与思政教育这之间提供了自由沟通与交流平台,老师或者学生作为信息的者跟评论者其地位是平等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政教育者的权威性构成了一种挑战。微信向大学校园的渗透,在更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削弱甚至替代了部分思政教育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具备传播职能和主导角色,同时来自微信平台的大量自由传播的信息也削弱了教师在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的影响力。

二、微信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补充

数字媒体时代的微信新环境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微信时代的常态发展,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专用的微信平台,有效发挥微信传播信息的及时性与时效性,号召学生全体积极关注思政教育平台,通过此微信平台与学生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从这一专用微信平台中的信息并不仅仅局限于浅显的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而应该是一个宏观的泛化的内容体系趋势,只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信息都可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件通过微信平台向学生公开,以此节约学生在课堂上抄课件内容的时间,学生可利用这部分时间跟老师进行更多的互动讨论,对所授内容有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一专用微信平台一些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仍旧理解不到位的知识点或者学生感兴趣、有疑问的内容,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2.加强对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教育

微信时代信息的自由、广泛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的形成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对于不良信息的自觉过滤、抵制能力,有必要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专项的培养与教育。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教育不仅属于一个长期的社会教育活动,而且发展成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的、具体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更新观念,以媒介教育的标准和要求重新寻找、开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中坚力量,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可以以专题讲座、主题学习活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新媒体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向隐性教育辅助显性教育、信息传播辅助课堂教学的新趋势发展。

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chinasoft”为你整理了这篇机关工委2020年“谁主管谁负责”落实情况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机关工委2020年“谁主管谁负责”落实情况工作总结 2020年,是我区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之年,是“七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制,机关工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普法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机关工委将普法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召开干部职工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统计部门七五普法工作,切实做到工作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活动,年度有总结。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兼职普法工作人员,落实普法任务。

二、加强普法教育工作的培训及宣传

以多种宣传形式为载体,大力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在机关形成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是积极配合区内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法制意识。机关工委的法制宣传工作坚持集中宣传与长效宣传相结合、平时宣传与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作为柳北区禁毒委成员单位之一,积极配合做好禁毒宣传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同时在机关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发展,使法制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二是以会代训,加强机关工委全体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我们按照“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总体要求,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将相关法制建设内容纳入党员每月学习建议,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二是按要求组织党课学习法制建设相关知识,在2020年6月29日组织机全体党员召开“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集中党课学习,按年初普法措施清单认真完成普法任务,向机关党员输送法制治理相关信息;三是认真开展普法学习,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七五普法网上学习。

三、加强普法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从并服务于柳北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坚持“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教育工作与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促进机关意识形态工作及党建工作全面发展。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做到依法行政。

今后,机关工委将进一步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做好普法工作。

第6篇

一、深化理论学习,着力创新宣传

认真抓好镇党委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制度,强化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督查、旁听、考评等制度,围绕全党的大局和各项中心工作,从部署要求,制定计划,安排辅导,总结经验,检查考评五个环节入手,推动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贯彻中当好表率。采取举办培训班、观看电教片等形式继续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选》、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把宣传思想贯彻不断引向深入,**年拟办各类培训班9期。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跳出“就宣传抓宣传”的旧模式,学会用非意识形态手段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策划,结合省、市、区、镇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将上一年的成果,新一年的任务宣传好,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线,继续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树立荣辱观、争当好公民”和“共铸诚信”、“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路规范,以“三大创建”为龙头、积极开展和谐农村、和谐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大主题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和谐发展稳定氛围。

三、全面推进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重点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学文化普及工程,卫生健康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四项工程”,采取“互动联动”、“共建带创”等形式,使**年村俱乐部在全镇覆盖面达×××以上,充分发挥农村“三校”、“四校”的作用,对接农民需求,加强实用科技知识,实用劳动技能培训,拟于明年4月份开始广泛开展“创绿色家园”活动和深化“整治村镇卫生、优化人居环境”主题活动。

四、加强宣传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举办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培训班,加强对新闻通讯员、村级文化协管员、农村文化辅导员等的日常管理,组织学习和培训,并完善表彰激励措施,促进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发展壮大。

第7篇

一、重点工作情况

1.圆满完成2021年春季开学学生返校安保工作

为确保学生返校各项工作安全、顺利有序地开展,保卫处根据学校有关学生返校相关要求,制定学生返校安保工作方案,联合派出所、辖区交警大队,共同为学生返校工作保驾护航,圆满完成学生返校安保工作。

2.组织召开2021年安全稳定工作会议

保卫处牵头组织学校2021年安全稳定会议,作2020年安全稳定工作汇报、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会上对2020年度“平安单位”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3.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根据学校机关党委有关工作要求,组织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岗位责任与使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4.落实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卫处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领域风险排查工作。

5.持续加强校园门岗管控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按照校园安全防范要求,切实强化校园门岗管理,召开门岗管理专题工作布置会,发挥“云管控”智慧力量,实现人员进出“留痕管理”。

二、常规工作情况

1.组织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春季开学前后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平安办组织12个组,36人次对全校进行了安全检查,共发现隐患37起,并及时落实整改。

2.开展校内交通整治

对校内交通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替换老旧设备;整理筛查数据库,及时做好系统数据录入工作;完成人行闸机安装;对车辆停放区域进行划线,联合属地交警对辅道栏杆进行集中整治.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消防组织建设,修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校院二级工作管理的职责和要求;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坚持每日巡查和重点部位巡查相结合。

5.完成重大活动执勤任务

开学以来,治安办牵头做好重大活动执勤任务10起,拟定活动方案8份,派出安保人员300余人次,维护了活动现场秩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下阶段工作部署

1.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省市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强校园管控,管好大门,看好小门。所有人员出入校园须凭通行码,按非必要不进入校园的要求,严控校外人员进出校园。

2.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

加强正面宣传,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安全教育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让师生体验式参与演练。

3.强化警校联动协作

与公安部门加强联系沟通,研究苗头性问题,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第8篇

公民教育与技能教育是现代大学必须担当的责任。在我国高校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即“基础课”)是直接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任。相形之下,理工院校大学生接受公民教育的机会少,加强对他们的公民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道德与法律的二维视角,从理论教学上探讨加强对理工院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

1 公民教育在理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公民教育由公民责任教育和公民权利教育组成。回溯历史,在西方国家公民责任教育先于公民权利教育,这跟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关。在民族国家构建时期,欧洲学校注重对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培育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资产阶级革命后,公民教育逐渐强调个人权利,这不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西方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国公民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重心正由公民义务向公民权利转移,但加强公民责任教育依然十分重要,这是我国理工院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展开的时代背景与约束条件。

大学阶段是学生公民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形成比较稳定的公民德性,就很难改变。因而,加强公民教育、尤其是公民责任教育在理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理工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近年来,一些科技干部的个人欲望膨胀,逐渐走上了违法乱纪的不归之路;一些科技人员为谋个人私利,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从事高科技犯罪,危害社会。科技干部、科技人员的违法犯罪跟其放弃对自己公民观的改造有着直接关联,跟他们在大学期间未能牢固地树立公民责任意识和法律义务观念有着间接联系。其次是理工类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需要。科技人员利用科技知识发财致富,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些科技人员回报社会的意识淡薄,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或多或少地跟他们在大学期间没能树立起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关。最后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先后推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人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需要科技人员具有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无私奋斗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理工类大学生是我国科技人员的后备军,加强对他们的公民责任教育刻不容缓,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牢固树立起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

公民德性包含“德”与“法”两个方面,道德观教育侧重于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而法治观教育倾向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养成。“基础课”从两个路径对大学生展开公民教育: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与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从“基础课“内容安排来看,“法律基础”课要比“思想道德修养”课所占的分量要小得多。可见,“基础课”注重的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义务和公民责任,道德观教育优先于法治观教育,公民责任教育高于公民权利教育,这对开展理工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在理工院校德育课的理论教学中我们应坚持公民责任教育与公民权利教育的结合,但公民责任教育优先于公民权利教育的原则,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德性,生产出大量的好公民。

2 道德观教育渗透于理工院校的德育理论教学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融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于一体,在理论教学中应兼顾灌输意识形态与培育好公民的双重需要,并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引领公民教育,从而彰显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灵魂铸造功能。理论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涉及到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教学时数的多少、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学生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后教学等环节。加强对理工院校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涉及到所有的人文社科门类,它与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较为密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具体内容涉及到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涉及到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政治学;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涉及到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涉及到伦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涉及到伦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不可否认,我国高校现采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在理论分析上显得比较肤浅,说服力不够。任课教师要全面吃透教材,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伦理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便弥补教材理论分析的不足。

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是讲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多学科知识,才可能对理工院校大学生浅入深出地讲明培养好公民的深刻道理。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结合理工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例如,运用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与启迪理工类大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去做一名好公民;采用讨论型的教学模式,让理工类大学生先去查阅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资料,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讨论,积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为何要做好公民;利用辩论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关涉辩题的正、反两种观点,从多学科的视角认识培养好公民的重要意义。总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既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又能调动理工类大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积极性,并加深他们对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公民权利与公民能力的认识。

其次,保障教学时数,以加强公民教育为核心组织专题式教学。一定的理教学时是保障完成包括“基础课”在内的理论课的前提条件。不可否认,尽管中央历来十分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但一些理工院校领导对理论课的重视不够,挤压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据笔者对河南省理工类院校“基础课”的理论教学时数的调查显示,该课的理论学时多在24学时至36学时之间,理教学时被专业学时严重挤压,这跟教育部的要求不相适应,也不能满足“基础课”的理论教学。

第9篇

        本刊特稿

        (4)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黄蓉生 白显良

        专题研讨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道路、体制的创新与发展 顾钰民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兼论私有化对中国的毒害 鲁品越

        (23)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纪念“”发表20周年 吴声功

        思想理论研究

        (28)我国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新情况新特点研究 石云霞

        (33)核心价值观:从“仁义礼智信”到“人义法自信” 冯颜利 廖小明

        (37)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认同的着力点——主体评价结构的完善与合理化 刘静芳

        思想教育研究

        (43)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力 刘莉 游运珍

        (48)传媒“碎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 郭智勇

        (53)大众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李书吾

        课程教学

        (57)打造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徐光寿

        (61)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李克荣 张骥 张泗考

        党团建设

        (66)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党建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陈荣武

        就业指导

        (71)香港地区高校职业生涯辅导的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个案的研究 王占仁

        网络思政

        (76)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上海海洋大学易班为例 刘智斌 雷卓伟

        (80)微博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与舆论引导 徐兵 李安英

        实践研究

        (84)辅导员工作中道德两难问题初探 任开蕾 武娟

        (88)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观教育探析 张文潮

        (92)构建高校应对媒体舆论监督整改反馈的长效机制 钱薇

第10篇

关键词:西方文论;影响;在中国的接受

一、源起

西方文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诞生,但在60年代才开始流行。该文论是与西方思潮紧密联系的。20世纪初,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效仿来获取同样的胜利,但都失败。革命失败后,西方国家对苏联胜利后的政策、措施等持否定态度,被认为是“庸俗经济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物。其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其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都发生变化,而引起了是否暴力学说仍有意义。当时,由于战后各个国家的社会格局及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才使得西方者提出了种种不同于传统的新理论。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标志西方的产生。从严谨度来说,各个文艺理论家各有己见,但都是按照基本本质理解文学问题并持有一个共同点:主张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阐读文学作品,反对作品与社会历史分割开来;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来审察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的社会功能高度重视。故该文论在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卢卡奇、葛兰西、伊格尔顿和最具代表性的法兰克福学派中的本雅明、阿多诺和哈贝马斯等都是有别于传统的经典代表人物。

二、西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

对于西方文论的研究,学者在其研究过程中是一个从基本否定到一定的肯定最后阐释为的新形态。任何事情从刚开始的否定到肯定都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同样,西方文论在我国的接受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60年代是中国最初接触西方时期,当时是以卢卡奇等西方文论家为代表引进的,但作为反面教材引进的。30年代开始,中国的一些学者就某些理论家的思想进行翻译的,但因其只是对其部分内容进行翻译与介绍,故该文论并未被引进中国作为系统的译介。例如,1935年,卢卡奇的《左拉与现实主义》被翻译过来发表在《译文》上及其他被翻译过来的西方文论家的代表作品。后来,中国学术界对西方文论的热情不断高涨,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被翻译并介绍到中国,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葛兰西和本雅明等。

文论初次被引进中国时,曾在1978年在太原召开首届西方哲学研讨会,当时,徐崇温先生曾就“西方”做了专题演讲,该发言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促进了西方文论在当时的一个新的探讨。而在改革开放时期,“双百”方针的提倡,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西方的原著及其实际内容后,开始对80年代初各大家提出的关于西方文论那种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其中杜章智和张本两位先生的观点尤为代表,他们了有原来徐崇温先生提出的对西方的性质。此后,学术界各种针对西方文论的文章得以发表和会议得以召开,相继出现了不同观点的交锋,此时,西方文论在中国进入热议阶段。当时的争论焦点是就如何看待西方与传统的关系的以及如何更客观地评价西方文论的几个重要代表人物。在后来召开的数次会议中以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中,经过一系列的探讨后,当时学术界对该文论在对其定性、本质等方面有了更为完整和全面的一个把握。

90年代后,中国学术界有关对西方文论的研究进一步的得到了深入。开始将该理论运用到当时中国文论界中,例如文学、语言学等领域。这一时期的西方文论,相对于前两个时期来说,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等都现实地批判着社会文化,而西方文论因那种批判意识而被学术界所接受。

(二)在中国文学中的接受

西方文论运用到我国文学批评中是始于“”时期。当时,由于,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对理论的理解也就是限于教条化的僵硬理解,并且当时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典型人物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这样一个意识形态使得人们极度反感,急于冲破这样一层意识。当时,人道主义思想史西方文论的核心问题,他们主张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样一种思路被广泛运用到当时文学领域,其中像鲁迅、巴金等其他文学家们也比较推崇这一思路。当时西方文论中的法兰克福学派也对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关于艺术品的复制对于当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条件为引进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创造了条件。当时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许多复制与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介深入到民心,已占领了大众文化市场。这于当时中国文学界来说西方文论为我国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在中国语言学的接受

80年代,西方文论引进到中国语言学,当时我国虽然出现了文艺学方法上的一些探讨的热潮,但这些探讨并没有集中在人文科学上,我国真正将西方文论运用在语言学上是在国际人文思潮向语言学转向之后。西方文论注重将文学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而这样的一个反映是人、社会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人和社会的存在时语言中的存在,而人在语言中的存在就是其历史的存在。通过借鉴西方文论来进行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来围绕语言学中重要的术语进行开展,如语义、符号、能指、所指、代码和话语系列等来对文学文本的一个分析。

通过对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我国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展开对作者、文本以及读者的语言本体及其意义的研究,并将此文论运用到我国古文中,通过这样对语言的分析,可从语言中挖掘出其文本含义、社会价值、人生经验等,这样可将其用较精确的方法确定下来。虽然目前对于西方文论在我国语言学领域的运用,但是还是很表面的,不够成熟,故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杨松芳,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

[3]梁树发,黄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认识的发展,学术研究,2009年.

[4]危磊,国外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建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

[5]冯宪光,西方文论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教育;情感

College students ' patriotism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is immense, especially China's University students,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ld economy, so as to dilute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Guid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environ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stablishing nobility of patriot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the college students ' patriotism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atriotic education; emotions

引言

当代的大学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经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和社会的导向上,民族情节逐渐地被弱化了。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直接关乎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其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并承担起祖国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在意识形态上深深地触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一、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内涵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在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都属于是描述性的,主要是一些活动领域,诸如经济贸易、商业投资以及金融等等能够产生世界性影响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已经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从广义上来看,经济全球化属于是经济范畴的概念,其已经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资本的流动和技术的转移,使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并相互依存。在世界经济中,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备受世界关注的重要特征之一,正是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使国际分工更为明确,从而使经济不再受到国家疆域的局限而走向了世界。

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来看,其是由经济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主导的变革。为了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这些国家制定了全球规则,主要还是倾向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事实上,其目的是要将全世界的经济整合起来,并进行有效掌控,以占领世界经济的市场。所以,世界经济全球化属于是在社会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经济发达国家有意识推动的结果。

(二)爱国主义的内涵

与经济全球化有所不同,爱国主义所规定的是道德规范,属于是社会历史范畴。从概念的界定上来看,其是人们热爱祖国的社会意识形态。

从学术的角度来解释,爱国主义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

第一个层面是将爱国主义定位为对祖国的深刻情感。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中,对于爱国主义的解释存在着历史积淀和历史延展两个方面。历史积淀,即爱国主义是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对自己的祖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历史的延展,则是指爱国主义的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感也会有所差异,这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的阶级性质上。所以,爱国主义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发展,带有浓重的历史色彩,但是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内容上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个层面是将爱国主义定位在道德和实践上。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思想倾向不同,所以在对于爱国主义的界定上,有会有所差异,但是都离不开道德和实践的范畴。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爱国主义的界定往往会强调阶级性,阶级的不同,对于爱国主义的定位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个层面是将爱国主义以描述性概念进行表达。由于爱国主义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情感的差异性,所以,需要从广义上加以界定。那么,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可以将上述观点进行综合,其中涉及到社会意识形态、精神力量以及价值观的定位。社会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精神力量是建立在强大的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的基础之上的,其中强调的是民族凝聚力,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演变,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价值观的定位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需要从政治的角度,针对个人的道德情操加以约束和引导,以形成固有的人生价值规范。从利益的角度来加以衡量,对于一个人来讲,需要面对国家的责任、民族的利益以及个人的利益,那么按照个人的倾向,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态度,即为爱国主义的本质。

二、大学生爱国情感特点分析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讲,面对爱国主义和全球经济之间所存在矛盾冲突,往往会从个人角度出发,迎合时展的特点,更倾向于全球经济,从而使民族文化面临着被淡化的可能。为了使爱国主义的内涵应时代的要求有所发展,就需要将其内涵从经济全球化加以界定。在整个的世界范围内,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的冲突,也使思想上实现了相互的渗透,这就需要对于爱国主义从不同的角度,以新的思路来定位。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情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可以培养其对于祖国的依恋,并以爱国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见,爱国情感中涵盖了心理认同的因素,也属于是社会性情感。在人类的情感体系中,对于祖国的感恩心理从个人的发展中形成,并成为了最为高尚的情感表达。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需要首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进入大学时代,就已经建立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并可以独立面对和解决社会上的一些问题了。一些感性的思维已经逐渐地被理性所掩盖,对于事物的观点和看法都已经从个人主观的倾向开始向客观性转移。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实质性地接触社会,对于社会上一些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含有情感的分量。这种情感往往会受到其所接触的环境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如果在思想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就会避免不了地产生偏激的情绪。从思想的高度上来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是非常强烈的,但是,涉及到实际的问题,特别是社会敏感话题,就很难于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加强爱国情感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释放。

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策分析

(一)在校园内创设爱国主义氛围: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环境背景,高校可以在校园内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小环境,利用健康的人文环境来强化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地发挥校园党团活动的作用,适当地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文艺表演、专题讲座、研讨会等等活动,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二)根据时代特点制定爱国主义教育规划:在教学内容中,始终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置在首位,以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为重点。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爱国主义教学当中,从世界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的角度进行延伸,使大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同时,还要建立起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提高教师爱国主义道德素质:在大学校园中,教师起到的是为人师表的作用。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感情。高校教师要自主学习,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道德思想水平,不断地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完善教学质量,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已经逐渐地在高校教育中得到重视。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要使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并推动社会的进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然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汪宏伟.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感培育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9).

[2] 张松青,唐志为.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23).

第12篇

关键词: 恩格斯 《反杜林论》 现代道德观

恩格斯是创始人之一,关于道德观他在很多著作中都作了阐述,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在《反杜林论》中,对德国哲学家欧根・杜林的道德观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并阐述了的道德原理,对现代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杜林的道德观

伦理学界关于道德的普遍认识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的力量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道德观则是关于道德准则、规范和实践活动的观点和看法。大约在1875年,杜林出版了《哲学教程》、《政治经济学教程》、《科学社会主义教程》等著作反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提出的有关道德观,宣扬其形而上学的永恒道德观。恩格斯在1876―1878年间写了《反杜林论》,对杜林的道德观进行了尖锐的反击,并系统论述了关于道德的科学理论体系。

杜林在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在永恒真理思想的指导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进行了论述,他认为道德和其他社会现象有着一致性,有其“永恒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他认为存在一种方式,适用于一切生物中,从这种方式中引出人类生活的规范,并广泛适用。他提出的道德原则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世界的,是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的终极真理,并称“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它有“凌驾于历史的和现今的民族特性差别之上”的善恶道德准则,是超历史的、超民族的。

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存在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于一切时代、民族、社会生活领域中,根源于社会关系,受社会关系制约。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杜林却否定社会对道德的制约,宣扬永恒的道德,认为善恶观念在一切时代、民族中是一成不变的,认为“善不是恶,恶不是善”,善与恶是超历史的、超阶级的、永恒的,是人类天生的本性,从这种超阶级的道德观念出发,确立了人绝对的道德标准,即暴力是恶,相爱是善,“人类相爱”是天生的,是超阶级的、永恒的。杜林在社会主义革命前大肆鼓吹和宣扬这种道德观念,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而鼓吹资本主义道德为永恒道德。恩格斯认为道德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是变化的,而非永恒的,道德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展,道德不是超阶级的,只有消灭了阶级之后才可能产生超阶级的道德。

二、的道德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道德的本质及其产生根源,并对杜林关于形而上学的道德观进行了抨击。恩格斯指出:“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一切道德都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并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相反的,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但是我们还没有越出阶级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人们在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同时,也就改变着自己的道德理想。道德不是永恒的、抽象的,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历史发展来看,所有的道德思想都是历史的、不断变化的。[1]

恩格斯指出,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人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的产物。人们通过把对错、善恶、真伪等作为道德评价的原则,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道德问题和一切意识形态问题上都将之放到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普遍联系中去,道德不是产生于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物质生产的状况,而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中,产生于人与人的关系中,因此道德观能有别于之前所有的思想家的道德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观。道德问题是复杂的问题,恩格斯在分析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后,认为道德在总体上是进步的,指出当时存在的三种道德,即封建主义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的道德。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无产阶级道德代表着变革和未来,在社会道德的发展问题上用社会历史的标准代替了先验的唯心主义标准。恩格斯虽然在反驳杜林永恒道德的观点过程中对道德继承性谈论得较少,但“共同道德”的存在也说明了道德的继承性。需要指出的是,道德继承性并不是指道德的永恒,道德仍旧是依赖于所处的历史条件的。

三、积极构建科学现代道德观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阶段,面对社会道德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以道德观为基础,解决好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树立科学的现代道德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道德的产生依赖于所处的社会物质条件,道德根本上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的,因此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其阶级地位也不同,进而在不同的阶级中形成了不同的伦理观念,也就是说道德是阶级的道德,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剥削积极已经被消灭,但是国际国内仍存在不良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多元化的特点,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都有了明显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主动明确道德观发展方向,积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现代道德观应该能够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人们将自己的发展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能够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促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引导人们用立场、观点、方法评价道德多元化的现实。

恩格斯的道德观是历史的、具体的,道德观的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规范框架,但是也要认识到国际国内新形势对道德提出的新的挑战,市场经济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人们更加具有自主性,道德得到了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市场经济体制仍有待完善,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道德观念,从而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道德体系。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道:“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他解释为:“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

对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德治和法治都不可缺少,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说:“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离开了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群众的高度自觉性,法律便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可见道德有着法律没有的特殊作用,对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道德的实施主要靠教育的方法,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在当今社会,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人们群众的内心,使其认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在国家干部队伍建设上,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注重干部的道德素质,让优秀干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最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也要进一步突出道德建设和德育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道德觉悟和境界,肃清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让以德治国开展得更加顺畅。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确保我国道德观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我们要不断为道德补充新鲜血液,注入新鲜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民,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念和公平观念,充分重视以德治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晖.从《反杜林论》看的道德观[J].法制与社会,2009,(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