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27 14:3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对策;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并在土地管理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提高了重视程度。对于当下自然环境而言,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加强了相关企业的建设力度,从而导致自然环境被大规模破坏,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产生。为解决该问题,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并制定合理利用对策。

1自然资源发展现状

针对自然资源的概念较为广泛,其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被人们利用的相关资源,其产生条件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并有利于社会发展,可以在不同方面减少劳动生产率。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的资源。可再生资源也可以成为实物性资源,主要包括生物、土地、水资源等对人们经济发展道路上有帮助的生态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多数指天然形成的物质资源,其中包括金属矿物质、化石、燃料等。第三种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此种资源在利用完毕后不会减少其资源使用量。自然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当下需求,并可以为人们的生存、生活、生产等方面带来有利的影响,在满足人们各类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生存环境的维系与优化。在此条件影响下,自然资源不仅包括以上三种资源,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都可以成为自然资源。如森林、土地、草原、湖泊、耕地等。对于当下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在人们的不断利用中产生了不同的问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这样一来,导致生态系统及耕地资源无法稳定,耕地质量及利用率成下降趋势,从而对自然资源发展造成阻碍。相关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商业用地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开发及利用,导致内部土地分配不合理,耕地利用不全面的现象产生。为保障生态效益的完整性,相关部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是土地资源得以转换并能够满足当下经济、人口、政策的要求。

2自然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分配不合理

相关人员没有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导致土地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产生。这样一来,在长期的运作下,造成不可再生资源出现短缺现象。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地球上不可人为创造的资源,一旦被开发利用就无法恢复。需要通过其自行转化,在一定时间内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可创造的自然资源。其再生时间缓慢,超过人类的生长历程,在人类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几乎不可再生。所以,此种资源极为珍贵具有一定意义的利用价值,当下人们常见的不可再生资源有煤矿资源、土壤资源、石油资源、矿石资源等。有关部门没有根据国务院下发的耕地非农化需求进行转化,造成其无法满足财务税收及市场开发需求,使相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坏影响整体生态资源。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关环境保护制度相对不完善,对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没有定向的法律法规,多数制度倾向于行业发展,造成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恶化现象产生。相关环境保护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没有相关条例可遵循,从而导致其在执法方面出现空白区域,城镇建设范围多样农业耕地,相关人员治理工作开展时仅凭个人责任意识,造成资源管理人员对此工作的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时出现冲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更有先进科学产物诞生,相关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上没有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协调工作,导致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产生。

2.3废弃物处理不合规

人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较多的生活垃圾,如污水、粪便、垃圾等,相关环境保护人员没有加强清理工作,造成当地空气受到污染,土地受到垃圾破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极易生成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常见的塑料制品、泡沫制品、高分子化合物等,增加了环境保护的难度。

2.4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更向往自然生活增肌案例旅行频率。在此条件作用下,加大了对林业系统的伤害。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在旅行过程中不重视垃圾的合理摆放并随意丢弃垃圾,造成水资源被破坏。当地生物长期受污染影响,出现死亡或变异的现象,导致生物资源和土壤资源受到侵害。人们不注重林业是保护并在丛林中生火,导致森林出现火灾,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及林业资源并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3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对策

3.1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为保障内部资源的稳定性应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自然资源长期存储在山川、河流、土地内,其生长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经过长时间运转后形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态随当地环境而定并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有利于环境要求的物质及气体,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可再生资源的产生受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人们为保障生活质量,加大了荒地开垦的力度及相关工业建设力度,对相关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采使用,造成资源短缺现象产生。部分人员为谋取暴利大幅度破坏不可再生资源,造成其不必要的浪费。在长期的破坏下,阻碍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使资源利用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我国相关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将资源开采区域进行划分,根据时间、空间、企业规格等制定相应的开采计划,落实农田建设、土壤质量检测相关保护工作,使不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合规的利用。制定统一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这样一来,工程建设仅可在城镇边界进行开发,减少城市内部的资源使用情况。增加相关资源的使用途径及利用率,尽量将没有用尽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避免资源浪费现象产生。实施生态保护红线计划,划分基本农田耕地,减少不必要的耕地现象产生。

3.2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当下大环境而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评估不足,所以无法采取出实效性、针对性强的优化措施,在资源使用、分配、回收上的工作无法准确进行。这样一来,不仅出现了相关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产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使管理制度无法完善,造成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浪费现象及不合理现象产生。根据当下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自然资源利用条例,使相关人员可以按照正确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间的监管工作,合理规划粮食种植面积,根据相关地区土地环境要求引导种植作物并加强退耕还林的工作。针对林业资源加强监管力度,将丛林进行保护将此区域进行划分,让人们在进入森林时就可以看到环境保护标语并禁止在丛林中生火,避免对林业资源的不必要破坏。为高效保护自然资源,设立环境保护监督队伍,根据不同时间点,安排相关环境保护人员在丛林、湖泊、田地中进行巡视工作。如保护区间较大可在其中设置巡查点,监督进入保护区域人员的实时状况,同时加强环保人员的监督工作,对其携带行李进行检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减少森林、海洋、耕地中的火灾产生概率。这样一来,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的保护。对于企业项目工程建设而言,需要根据当下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实施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分配自然资源的使用并实施新型资源的开发工作,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避免造成自然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因此,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并实施整体保护。

3.3制定废弃物处理条例

相关环境管理人员应增加废弃物的处理政策,根据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例如,粪便可作为肥料,由专业人员进行运输并在农业产地中使用,增加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整体产量,减少沙尘气候的产生。同时,要注意其处理方式,减少肥料中的传播性疾病产生,以此保障粮食安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可由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将不再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清洗、消毒、溶解,最后合成新的产物。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生活中的废弃物产生,还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减少耕地及粮食安全问题产生,以此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

3.4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流转土地运用不合理,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农业种植结构整体失调,使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及耕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害,阻碍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使自然资源不能发挥其根本价值。在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时,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运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当下的多媒体软件、电脑、手机等终端通信设备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宣传工作。相关部门可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开展自主学习课堂,以此减轻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相关视频的制作、宣传海报的策划及环境保护标语的编写,让人们可以通过相关内容学习了解自然资源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由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在住宅区域、工作区域、工程建设区域定向培养相关环境保护人员,以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让人们都能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行为,使人们都能明确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增加黑土地的利用技术并明确责任,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公民。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相关人员必须加强资源及土地管理工作,结合当下环境需求制定出相应的保护制度。若未落实到位,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影响下,为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利用相关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艾文静.探究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4):157-158.

[2]罗国峰.探究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对策[J].低碳世界界,2021,11(06):42-43.

第2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并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活和生产实例出发,说出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对我国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的现状有一个清醒认识,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据说明、文字分析、阅读材料等的学习,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明白我国资源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辩论或案例分析等形式,说明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新观念,在教学中认识我国的资源现状,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形成资源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及其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难点:对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评价;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观赏FLASH动画视频“拯救地球”,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教师板图中国轮廓图。

介绍:我是来自大连的张老师,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飞跃长江、黄河来到了珠江三角洲美丽的城市中山和同学们共上这一节课,这是一种缘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和学习相互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导言:课前同学们观赏了视频片段,看完后有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学生:人类应该和动物做朋友,不应该残杀它们;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教师: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她敞开胸怀,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相信《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大家并不陌生。在一次海难中,鲁滨逊漂流到一个孤岛上。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是如何解决吃、穿、住等问题并最终生存下来的?

学生:(略)

教师:鲁滨逊在求生时,所利用的土地、木材、淡水等物质就叫作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我们吃、穿、住、行的主要源泉,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活动: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对此比较熟悉,便于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简单明了,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自然资源概况

判断下列四种物质(阳光、森林、衣服、铁矿石)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学生:衣服不属于自然资源,因为它不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

教师: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吗?闪电是不是?

学生:目前技术条件下闪电还不能被人类利用,不属于自然资源。

教师总结:自然资源应该具有这样两个特点: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属性,有利用的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过渡:大千世界,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根据性质不同,这些物质都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课件展示:学生观察水循环动态示意图,了解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的获得途径和示意图反映了水资源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这种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物质,属于哪种资源?

学生:可再生资源。(学生再举出几个例子)

教师:出示“英国石油公司日前发表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拥有的石油储量只够用40年”相关资料,提问:石油属于哪种资源?

学生:非可再生资源。其特点是用一点就少一点,用完就没有了。(学生举例归纳出矿产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展示几种自然资源让学生判断,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再生资源利用合理,便可以实现永续利用。而非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面对这种状况人类又该如何应对?

学生:利用新的物质来代替。

教师:这些物质称为“新能源”或“新材料”。现在科学家正致力于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面请观看一段视频短片。

学生:观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视频。

教师板图“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教师: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从我国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为我国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设计意图: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这两个问题如果教师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使学生造成对概念的模糊。因此可从定义入手,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两个属性,再进行区别比较,这样学生很容易辨别。可再生资源可以水循环示意图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其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可拓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知识,让学生懂得人类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目前部分资源枯竭的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利用

过渡: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这个泱泱大国中自然资源又有什么特点?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分析和总结。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国土面积、土地总面积、森林总面积、耕地总面积同世界其它几个国家的柱状图比较。

学生概括: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教师:我国自然资源不但总量大,而且种类也很多。(以矿产资源为例,指导学生看书了解)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同世界其它几个国家的土地、森林、耕地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柱状图比较和在世界国家的排位。

学生概括: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

教师:为什么我国很多种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却不足?

学生:我国人口世界最多,因此平均占有量少。

第3篇

1.1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农业重视的是要利用自然的生产力并且要提高生物转化的效率,而生态农业正是传承了这两个优点,并在这基础上增加了利用科学技术的效果,将现代农业建设成为了基于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与自动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1.2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

农业能够在保持为社会提供高质、高量的产品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住最佳平衡状态的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是通过科学的农业管理,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大气、水体、土壤等公益环境,实现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环境污染。

2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1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湿地,并且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的恶性发展趋势严格控制,努力实现中国自然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大力造林护林,改造农业自然环境,森林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改造自然、保证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增加植被,实行集约化经营,使农村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应用农业技术,改造农业土壤环境

首先要在田地与水系统适当隔离,如设置一定宽度的植被缓冲带,要在田地景观中增加湿地所占的比例,还在地形改变的过渡带设置一定宽度的树墙或水沟等设施。还可利用农地的立体空间实行轮作、套种等方式,这样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对地下水系统的污染。

2.3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发展农业生产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使农业生产逐步走上生态平衡、生态良性循环的道路。

2.4应采取多种措施

防止工业及其他行业污染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特别要减少“三废”的排放。要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行种养一条龙,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5重视科技创新

让科学技术支持保护着农业生态环境的进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出新理论,研究新型科技。

3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3.1依靠新兴能源

沼气能源结合养殖与种植业,将禽畜所、沼气池、排泄处还有阳光温室等在封闭的条件下结合一体化。这十分有利于充分合理、多层次利用生物能资源、加速能流与物流运转、保护林草植被和自然环境、改善农业环卫情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化学农药和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少,提高农作物、食品的质量并且保障食品安全。

3.2治理有害生物

治理有害生物即是利用天然因素,保持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是增强和保持自然控制的方法。在每年农业生产时,粮食的产量常常因为杂草、病虫害等而造成大量损失,平均要达到25%左右。直到现在,要预防、治疗这些病虫害更多的还是利用化学农药,而大量的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是造成环境污染、禽畜中毒、天敌灭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农药过量还会增加这些农业有害物的抗药性,使得来年病虫害更会来势汹汹。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用方法才会将杂草、害虫等有效控制住,减少经济损失。

3.3合理发展养殖业及污水的灌溉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控制养殖业的规模,成立生态养殖农场,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污水灌溉问题与农业、水利、城建和环保等多个部门息息相关,所以,眼前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建立治理污水灌溉的机构组织,尤其是农业、水利部门要加强水质的监测指标与手段,提倡利用灌溉污水预处理技术。

3.4利用天然生态优势,提高农作物品质

第4篇

    1.重在保护的原则

    森林公园旅游是一种度假旅游,它形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环境信息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森林公园自然环境的要求才更为严格和苛刻。因而人们对这种旅游资源的依赖度很高。“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命根子”。[5]因此在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尊重森林原有的特殊景观,保护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构建森林与人类的和谐生态环境。所以,重在保护原则是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

    2.生态至上的原则

    生态环境这个理念需要任何森林公园旅游的规划项目都与之符合,它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者的活动能够恰当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使生态平衡始终贯穿于整个森林公园的开发过程中。所以,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生态至上的原则。

    3.突出主题的原则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必须突出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展现自身独有的特色魅力。可见,森林公园开发的主题尤其重要,主题是森林公园的灵魂,主题明确,森林公园才会有特色,才能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品牌,从而避免与其他资源开发项目相似而降低产品生命力的后果。所以,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突出主题的原则。

    4.市场导向的原则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初始阶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森林公园的准确定位。这就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其潜在的客源市场,并依据这种潜在客源市场而推断出游客的需求来进行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形成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渠道。

    5.分级开发的原则

    在宏观的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这一大标题下,我们应按照森林公园旅游的实际开发能力,依次分级逐层开发,务必要保证开发的准确性和成功性。先从条件较好的区域着手,由点及面逐步从实体开发向网络开发拓展,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保证其效率。为了避免造成资源的灾难性破坏,要坚决禁止在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将森林公园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开发。

    二、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

    我国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6]为了能更好地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物种的重要性,一定意义上要求我们要建立森林公园。

    1.森林公园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合理利用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保持物种的良性循环,使野生动植物的数量趋于平衡,这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环节之一。[7]树木、草本、藤类等植物和野生动物是构成森林物种的主体。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大自然的生物种群生长就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森林旅游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产生。在森林公园的开发过程中,保护森林物种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在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就可能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2.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森林生态植被是森林公园的灵魂,而森林公园的景色也是通过森林植被表现出来。许多的森林公园观赏性不足,是由于森林景观结构比较单一。这就要求当地旅游部门应在保护森林景观主体的前提下,采取以本地植物物种为主,适量添加观赏花草、树种,结合各种园林绿化艺术手法,把森林公园打造成独具自身特色的、灌木以及花草相结合的具有立体绿化格局的森林公园度假区。旅游开发尽可能完整地保持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的同时,还要保持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以保障生活在森林公园的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持森林公园生态多样性。

    3.森林公园集团旅游开发

    “任何对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撑。目前我国只有个别国家级森林公园通过股票市场以及其他途径获得足量的旅游开发资金,确保森林公园能够按照规划的要求适量开发,其余大量的省级森林公园、地方森林公园在开发上都存在着开发资金不足、规模小、开发层次肤浅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缺陷。”[8]为了解决这一类问题,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把这一类的森林公园景观带整合成大区域的森林公园集团,以达到共同对外促销、共同融资的目的。森林公园也可以用股票的形式,采取个人、集体和国家的资金以及各种资金的集合,来共同开发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发展,争取尽早实现旅游的规模化和多元化。

    三、森林公园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

    1.合理开发资源

    森林公园的资源保护与开发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两者是互相依存、协调统一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旅游开发是一项利用自然资源的事,而保护资源则是为了能够更加长期地利用资源。持续开发的前提就要求我们保护自然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中的植物资源。因为‘每丧失一个物种,我们的后代就会失去一次选择的机会’”。[9]能够做到对森林公园资源的合理开发,就是已经做到了对森林公园资源最好的保护。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措施最重要的是要与其森林景观相适应,应以不影响自然风景和不引起水土流失为原则,尤其是在主要景点附近和游道两侧的经营活动。为了避免造林毁林,要及时改变过去的大面积全垦整地的方法,多种植被混交林,在采伐方式上变大面积皆伐为择伐,并且采伐后要做到及时更新,以保证自然资源的永久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以良好的气候、茂密的森林、秀美的山川等自然景观来突出森林公园的特色,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到高质量、长时间地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从而体现森林公园的优势。保护好自然资源是长期利用森林资源的根本保证,开发建设好森林公园的关键是妥善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坚持“以旅游养保护,以保护促旅游”的方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公园建设道路。

    2.提高经济效益

    在大型的森林公园所覆盖的区域内,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落后,景区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依照我国森林公园现行管理体制规定,大部分森林公园都由当地林场直接管理。然而在一些相关国家政策例如禁止砍伐森林、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以后,当地林场大部分都面临着严重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0]各地林业部门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单纯的砍伐效益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益转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展森林旅游业。这将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确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优势,创建森林公园,从而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必然会成为从事森林企业的最佳选择。这样一来,发展经济旅游效益,不仅能保护森林环境,而且还能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所以说发展森林公园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森林企业,另外一方面也能使森林公园覆盖的各地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平稳环境容量

    “旅游区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接待的合理旅游人数就是旅游规模。旅游规模的确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森林公园的环境容量。”[11]目前,我国大多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人数均已大大超过其本身的环境容量,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观光效果,而且更深层次地影响了旅游资源的长期利用,增加了维修和管理费用,使利用效率严重下降。其次是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即当地社会经济条件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通常情况下,当地要想以环境容量作为旅游规模的主要依据,前提条件是当地社会经济条件优于当地的环境容量,而当环境容量优越于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时,则应以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允许才可作为旅游规模的主要依据。

    4.细化法律法规

    在相关政策、法规有效实施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人类生活环境才得以良好保持。近几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但具体落实到森林公园的却无详细的法律法规可循,因此时常会造成森林公园管理体制紊乱、多家插手管理的混乱局面,严重阻碍了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12]因此,我国应及早颁布《森林公园管理法》或《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层面确立森林公园的地位,以保证森林公园管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处理好森林公园与当地居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自觉性。

第5篇

环境哲学思想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环境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它是人们凭借以往得到的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认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与价值,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关系,其目的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类、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环境哲学领域的先行者,他们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环境两大部分,二者之间彼此制约和影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环境哲学系统阐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路径,这恰恰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支撑,环境哲学思想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继承和发展了环境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对环境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把握,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一致性[3]。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环境哲学思想,正确的分析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环境哲学思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环境哲学是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以哲学的观点来研究环境问题,通过哲学思想建立起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环境哲学思想来指导解决环境问题,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书中一段话令人深思,“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4]。这也说明哲学思想的重要性。环境哲学是为解决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门哲学思想,运用哲学思想解决环境问题,经过辩证的肯定与否定,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环境哲学思想的本质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其实就是经济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自身的发展。环境哲学思想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它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唯物主义的阐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5]。告诫我们不能只坚持过去的传统的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有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哲学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实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环境问题的改善,加速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快速进行。

结语

环境哲学思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可持续发展内在价值的拓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要求我们树立全新的可持续理念,实现社会粗放型发展向循环型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也促使经济的发展,真正地做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并贯彻环境哲学思想对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王瀚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第6篇

【关键词】人类;环境;保护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geographyangle,elaboratedtheideologicaleducationandtheenvironmenteducationvitalrolewithprofundityandaneasy-to-understandapproach,andpowerfullyelaboratedtheprotectionnaturalresource,thecontrolpopulationgrowthimportanceandthenecessitybythevividdemonstration.

【Keywords】Humanity;Environment;Protection

地理课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逐步形成地理科学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科书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思想教育是地理环境教学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跨世纪的首要问题。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协调人类环境关系一向是地理学的主题。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人类生存环境。例如教师就结合学校目前工作部署,开展环保活动,帮助学生设计出一期环保专刊,做一些环保活动(如开展变废为宝活动等)。

2思想教育渗透在具体章节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大,在有关各章节教学中,都要根据国情,讲授国家的基本国策和法令,如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区的建设和保护等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小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志向。

3思想教育渗透在每堂教学中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很清楚的。为了不使学生盲目地、被动地学习本课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应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地理时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为什么”等等,还要多读、多看、多动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扩大地理知识信息来源。

例如1“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一段,老师问学生:“地球气温为什么逐渐变暖?”学生推断,现代工业燃烧煤、石油、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被大气吸收而使气温变暖,危害:使两极冰川融化;使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平原与城市遭淹没;如何防止气温变暖?激发学生兴趣。例2“自然资源一节”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可再生资源?

学生:森林、水、鱼、土地。

老师:举例说出几种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石油、铁矿、煤。

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答案后,再要求学生想一想,如果资源使用不合理,森林、水、鱼会不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学生很快说出盲目砍伐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山区土壤渐渐变薄以致变成石山,树木不能长,森林消失,淡水、湖泊水遭受污染,不能饮用。鱼如无休止地捕捞,不让繁殖或不放养可使鱼灭绝。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例3“世界的人口问题”一节,引导学生看“苦难的母亲”漫画,指出全球人口己超过60亿,个个都要“母亲”来照顾饮水、吃饭、穿衣,这有多么难啊!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的需求。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本身的问题。

人口如何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教育学生对人口问题能有一个正确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4“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老师问学生有哪三种?

学生:1.科技移民

2.劳动力输出

3.国际难民迁移

第7篇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的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促进林业的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生存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生态林业是自然动态平衡重要的核心枢纽系统,因地制宜,把眼前和长远利益有效的结合,构建了林业立体工程充分展现了森林的原有的效应和相互协调的功能,保护了自然资源利用下的永久平衡,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生态林业的功能

    生态林业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对水利工程使用寿命有巨大作用,对农牧畜产、稳产起到屏障作用。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三、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基本要求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科技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不可取代的基础作用。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可以有效的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林业也促进了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的建设也使自然界的生物链得以生存。生态林业经济建设是人们生活天然无公害的重要保障。加快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

    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节约资源、生态平衡相结合。生态林业建设,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正处于发展建设中,资源的保护与使用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遵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才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四)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农村的经济富裕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的实现小康社会,因此,坚持“治林”与“治穷”相结合、“富林”与“富民”相结合,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宜林荒山绿化和次生林改造,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

    1、保护森林资源,要建立健全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

    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首先要完善森林法制、加强林区管理,建立完整的林业机构,其次是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宣传,严禁乱砍乱伐,严格遵守采伐审批手续,并且注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这就要求林区的人民改变“靠山吃山”的传统意识。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不要让悲剧发生。以法兴林,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深入基层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生态林业的事业上,把精力用在实处,真正从起点做起,才能做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要加大对管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目标。并且要注重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才能促进经济的大跨越提速。

    2、加强宣传力度,让大家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在做好法律宣传的同时,一定要加大保护森林资源的科普宣传,对人们进行素质教育,只有人们自觉地去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平衡才能得以维护。

    3、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火灾一直是最大的隐患,一定要加大防火力度,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杜绝隐患的发生。

    4、封山育林和人工栽培相结合,扩大森林资源

    在适当的时期和地区进行封山育林,保护原有的森林资源不被破坏,同时要大量培育新的品种,不断的扩大森林资源。

    5、对于分散的树木做好监管和维护工作

    6、适度开采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7、营造地沟林,加速山地绿化

    8、注重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三、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根本的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要发展经济,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就要依靠科技来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所以,在生态林业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水平。

    2、大力加强生态教育

    大力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如通过网络,电视,论坛,等形式,让全民都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提高大家爱护森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让全民投身到植树活动中。

    3、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森林资源的建设是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森林资源的保障,就无法实现森林生态的建设和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森林资源的建设,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国家应下达硬性任务,用科学技术解决目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质量不高的问题。从林业分类、经营管理,造林育林设计,提前整地,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培育壮苗,抗旱造林,集约经营,幼林抚育,现代栽培技术,山川绿化,定向栽培等方面实现科技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跨越发展。促使林业科技更好的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也要注重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快对低产林分和残次林分的改造,调整林业的结构,合理分配树木,提高树木的产量和森林资源的质量。

    4、加强森林资源的法律政策的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8篇

关键词:化工环境保护 教学体系 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逐步加快,资源的人均占有率逐年下降,加上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加强环保的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置环保课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教育。

一、明确教学目标,构建教学体系

1.课程特点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其中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绿色化工以及化工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污染源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因此,环保学科已经由单一学科拓展成为覆盖化学、物理学、等多种科目的综合性学科,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交叉性。其次是要求污染物处理技术更具综合性和实用性。如化工、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废物,污染物成分是不一样的,因此,单一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处理其废物的需要,综合处理技术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保护我们的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化学化工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污染性最高的行业,对学习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必不可缺的,而且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也是意义重大。学习本学科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不断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是要求学生理解化工生产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要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前提下发展化工经济,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获得最大的净收益。

3.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学科范围也很广泛。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课程属性,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人与环境( 绪论)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 、环境治理( 三废治理与化工三废处理) 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环境监测、化工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四个大部分。

二、开设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的必要性

环保问题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须存在的,是人们周围的环境发生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加剧,使得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以至于危机人的生命。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工业,而化工产品的生产又会有污染产生;因此,对于化学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端正思想,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走向工作岗位后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点运用到科研和化工生产中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提升到与化工工艺同样重要,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前提下去发展化工经济。

三、化工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强化环保意识

教学观念是改革的引擎,是效果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就没有科学的改革思路,也就没有突出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从教学思想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环保的社会意义和环境价值,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同时将这个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环保教育效果

2.1 创造情景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要求教师在教材基础内容上,增加对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特别是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现状的图片资料,创造教学情景,增强内容的直观性。通过这种图片对比教学,改变学生的观念,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对社会、对人类、对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融合环境保护法,强化法律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灌输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这些法律法规融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熟悉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内容,加强学生的环境法律意识,使学生尊重和善待自然,了解人和自然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养成“天人合一”的环境伦理道德观;节约资源,优化环境,让自然资源“细水长流、永续于后人”。

2.3 把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

为了确保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化工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的科研成果,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设备都融于课堂教学中。由此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应用不至于脱轨。

3.改革课堂教学手段,把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到学习中

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改革教学手段。在《化工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收集资料,并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抓住重点,在图片上加入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和一些关键性概念。教师结合图片和关键词句进行讲解,以便更直观的反映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与化学和环境以及邻近学科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设备,课前要认真备课,熟悉掌握全部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参考文献

[1]贾志谦.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34-136.

[2]阮玉林.化工企业生产运营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43-44.

[3]王志芳.危机下化工行业如何与环保并行[J].环境保护,2009,(17) :69-71.

第9篇

关键词:商务星球版;八年级;课程标准;教材

表1修订前后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教材结构、内容对比

修订前修订后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

第1课辽阔的疆域

第2课行政区划

第3课众多的人口

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

第1课地形地势特征

第2课地形分布

第3课气温和降水

第4课气候的基本特征

第5课长江

第6课黄河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

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

第1课自然资源

第2课土地资源

第3课水资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第四单元经济与文化

第1课农业的分布

第2课农业的发展

第3课工业的分布

第4课工业的发展

第5课交通运输网

第6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7课丰富多彩的文化第四章中国的经济文化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节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地大地理区域

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六单元首都――北京

第1课祖国的心脏

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节东北三省

第三节黄土高原

第四节首都北京

第七单元黄土高原

第1课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四节台湾省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第八单元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课珠江三角洲

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第二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九单元台湾省

第1课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第2课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活动课区域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十单元走进西部

第1课自然环境

第2课特色农业

第3课工业、城市与交通

第4课西部地区的重大工程

第5课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二节海洋利用与保护

第十一单元认识家乡――河南省

第1课位居中部的人口大省

第2课举足轻重的农业

第3课迅速崛起的中原城市群

第4课方兴未艾的旅游业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新、旧两个版本教材存在如下几方面的差异。

1.旧版教材中“单元”和“课”的名称统一改为“章”和“节”,由原来的十一章调整为现在的十章,删除了原教材第十一单元认识家乡――云南省。

这样调整更适合现行教材的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现行教材一般使用“章”和“节”的方式呈现,学生更能适应这样的标题。

而删除第十一单元则不是很合理,旧版教材每个省份都编写的是自己省份的内容,如云南省则为:第十一单元认识家乡――云南省,河南省则为:认识家乡――河南省。当然也许是考虑统一性,旧版教材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样会使得教材在编写、印刷过程中都产生很多麻烦,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样的编写是比较好的。我们可从表2“义务教育地理乡土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及其说明中看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旧版教材乡土地理的加入可谓是教材该套教材的一大亮点,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地域性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优点不言而喻,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毕竟对自己所生活的周围环境更熟悉一些,通过这样一个更熟悉的环境能使学生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更有利;同时,有这样一个范本也给教师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做了示范,毕竟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有时间去研究、开发乡土教材的教师还是少数。最后,就云南省而言,加入乡土地理,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云南省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资源优势等各方面的地理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考试层面考虑,由于高考地理选考模块有“旅游地理”模块的内容,云南省又是旅游大省,很多学生在选考内容部分也常常会选择该模块,让学生八年级打好基础对高考也有益处。个人感觉此章的删除实在是教材的一大缺憾。

表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乡土地理课程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

标准活动建议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开展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例如,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开展调查,交流调查结果;开展为实现家乡的绿色生活献计献策活动。

说明: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里的“乡土”范围一般是指县一级行政区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也可以讲授本地区(省辖市)地理,或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并切实加以落实,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至少应安排一次野外(校外)考察或社会调查。

2.增加了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使教材内容趋于完善。

该章内容的增加,确实是教材的一大亮点。正如本章教材前言部分所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海洋国土非常辽阔;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环境意义重大;维护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是我们神圣的责任;……

海洋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从图1中我们也能看出,世界地理部分有“海洋与陆地”一块内容,对于中国地理部分也有“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一块内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也属该部分内容应有之意。本章的增添实是适时、得体,也能准确反映地理学的学科优势,体现出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其次,近年正值中日争端之际,该章内容的加入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让学生自小就知道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可强化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图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图

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

3.教材体例的调整。如将旧版教材“第一单元第1课辽阔的疆域”和“第2课行政区划”两课内容合并为新版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节;将“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第1课地形地势特征”和“第2课地形分布”合并为“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将“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第3课气温和降水”和“第4课气候的基本特征”合并为“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等。

这些调整显然更科学、更合理。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辽阔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是密不可分的两块知识,讲解完我国的疆域很自然就能联系到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将其整合成一节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地形、地势乃是地理学上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实应放在一节内容中来讲解,气温和降水乃是气候的两大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应合并在一起来讲解,当然至于“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此标题似乎应该使用一个更加概括性的标题较为合理,如使用“气候及其基本特征”。显然,以上处理更能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使学生学到的是有机联系的知识,而不是一些分散的概念。

4.旧版教材第五单元到第十一单元调整为新版教材第五章到九章,旧版教材第五单元单讲我国的地理差异,而第六、七、八、九、十单元则分别讲解一个单独的地形区,新版教材在整合的基础上,把这些独立的地形区用四大地理分区来统领,把这些地形区分别嵌入到各大地形区中。

这样的整合无疑也是很合理的,更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体系。让学生能够宏观的把握所学知识,而不像旧版教材是一些孤立的地形区,比较散乱。同时,这样编排与高中教材也有密切的联系,使两套教材能够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新版教材而言,“第五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教材加上前言部分总共只安排了4个页面的篇幅,给人的感觉还是显得比较单薄,建议适当加入一些内容以使其更充实、紧凑。

5.旧版教材没有活动课,新版教材“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活动课区域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4堂活动课的加入也是一大特色。

这些活动课符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这一基本理念的要求,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新版教材(2014版)在旧版教材(2005版)的基础上都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些调整是适时、必要和合理的,相信这样的教材将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第10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物权合理限制生态补偿

一、自然资源物权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意义

自然资源,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包括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中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物权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客体的物权,即权利人为满足其权益需要,对自然资源依法或依合同所享有的直接支配与排除妨碍的权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没有分清对土地本身的使用与开采埋藏于地下的矿藏以及采伐生长于土地之上的林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土地是承载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其他自然资源均依赖于土地而存在。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资源是可以与土地分离或相对分离的,或者具有独立于土地的自身价值,同时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价值性与可支配性,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尤其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资源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而学界也一般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土地与除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也有简称资源的)。相应地,自然资源物权亦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

与一般物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属于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础物权。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意味着对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要素的垄断或专有。在此基础上,学界认为,自然资源物权体系是指由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基本的物权权利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由于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又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

(二)生态补偿的意义

对于生态补偿的意义,国内外有不少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对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起的缓冲和补偿作用。另一种则是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保护的经济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受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我们认为,生态补偿不单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应该包括因自然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生态功能丧失的恢复和补偿,具体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以“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人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的对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是,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产生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以经济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这里的环境利益是保护活动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或破坏行为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经济利益是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或效益。纠正后的利益关系应该是,享受因劳动付出而带来的生态服务的主体要支付费用,生产生态服务的主体应得到经济回报;相反,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主体支付费用,生态服务功能的产权人或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如政府)应得到经济赔偿。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有系统和过程的意义。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理解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它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促使环境、资源、生态的受益方给予施益方以合理的补偿,实现索取与禀赋的相对平衡,以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度和法规。由此可见,建立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直接受益于每个人,也是我们最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二、我国在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研究薄弱

自然资源物权人在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之下,遭受的损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补偿对象有时很难准确确定。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对象,成为制约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全面实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

1、补偿强度难以货币化。要对物权受限者进行合理科学的补偿,就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投入成本及效益进行科学的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和重建行为的科学性。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难以科学确定补偿强度的量化。

2、补偿者和补偿接受者问题。产权的界定是生态环境补偿的前提,只有生态环境的产权明晰了,才能确定谁补偿谁的问题。但在资源和环境领域,产权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生态环境的产权往往是模糊和虚化的,甚至是不可能清楚界定的,这样在实践中往往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主体,导致无法清楚地确定补偿承担者和接受者。在对自然资源物权人进行补偿时,补偿承担者难以确定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生态补偿的内容不明确。生态补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极广,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需要补偿的范围还要增多。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在重点保护区农民的自然资源物权有更多的限制,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日益显现。

(二)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融资机制

补偿资金渠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补偿的重点为西部部分地区,而且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三)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法进行,基本上是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收费和使用主要以部门或行业为界,部门间各自为政,行业、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也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部门行政色彩浓,导致生态补偿不到位,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

(四)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

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的收取和利用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用于生态建设项目而投入的巨额资金,被广泛用于部分地方和政府部门的私自渔利行为上,“暗箱操作”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权利受限者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偿,并产生了高额的管理成本,从而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观念上存在障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资源无价”的错误观念还未根除,广大民众对生态补偿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认为征收生态补偿金是“乱收费”,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是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很大障碍,也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巨大阻力。

(六)资金筹集问题

资金积累和筹措不足,是建立补偿机制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没有充分的资金来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七)补偿强度问题

一般来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直接投入成本进行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可等同为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正常或预期的状况所需支付的费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它的保护和改善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它的破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较容易感受,但是很难评价到底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并且在不同地区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和需求是不同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无法科学确定补偿的强度。

(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我国对该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小的缺陷,主要有:

1、立法体系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有些资源保护法未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其立法目的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刑法》对破坏自然资源罪的规定欠缺生态效益考虑。

2、技术上的困难。征收生态补偿税需要准确确定税率,补贴需要确定补贴率,而税率和补贴率的确定都面临技术难题,政府为获取这些信息会支付较高的成本。生态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量和生态建设或恢复的效益量为标准,而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充分开发、建立和普及。

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植树造林、草地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未对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利益的补偿加以规定,即使有体现,约束力也不强,而法律条款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更加影响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

三、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当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明晰界定自然资源产权

环境产权界定应该是对环境归属、环境质量及环境侵权程度,从质和量、近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上的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行为规定和使用约束。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规定“矿床、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意味着在我国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它在本质上不属于单一的个人或某个团体,是公共财产。但在实践中,往往因这种复杂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缺失。生态环境所有权的虚化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所有权的虚化直接导致产权的模糊。建议在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分散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将因生态治理过程中发生的补偿直接分配给自然资源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强化社会经济主体的环境产权意识,把环境资源视为环境资源资产,逐步将其划入资产领域进行有效调整,给予自然资源物权的享有者相应的产权的确定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权利人以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环境产权的作用和流转机制。

(二)明确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是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自然人和法人),它包括两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主体就是政府及各类相应的机构和组织。由于生态经济的公共性,而且本文讨论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的补偿主体,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主体参与生态活动补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由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该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即主张补偿主体行政化。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治理中的受损权利人的补偿需要政府实施。从而权利人的权利将得到政府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充分体现了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三)补偿制度法制化

生态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利益协调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观念途径、制度途径等多条途径予以实现。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是指针对利益关系直接进行协调,是通过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人的利益行为范围的限制来实现利益协调的。从人类社会利益协调的历史来看,利益冲突的利益协调通常是以国家协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益协调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在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中,法律制度是其中核心的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机制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政策协调、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利益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补偿政策法律化”使补偿制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法律手段。

1、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只有明确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2、制定与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和生态补偿制度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对《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已确立的生态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其它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增加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生态补偿要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通过这些立法措施,对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权利加以具体规定,并且给予权利受限后的有效补偿。

(四)确定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立是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的难以计量。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的限制性征收的行政法律行为,生态补偿是基于这一行政行为对法人或个人生态资源财产的收益权限制的行政补偿制度。补偿标准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对生态效益的需求间寻求平衡点。

对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可以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环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同时进行,在环评阶段确定生态补偿金的数额,同时也可提高环评的准确性、科学性,还可以节省环境管理机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赔偿与补偿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尽管如此,生态补偿机制也要在力求在公平公开的层面上运行,必须有科学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五)确定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

1、政策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政策补偿,即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发展并筹集资金。技术补偿,是指中央和当地政府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给予支持。具体内容有:补偿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训因自然资源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

2、连续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相结合。以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来看,例如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农牧民来说,退还之后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使其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至少在5~8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连续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补偿,以推动其生产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型。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退还后失去了生存条件的农牧户,应实行“生态移民”安置,其具体办法可以是一次性发给移民搬家费,再给予工作就业机会或分给承包地。

3、政府补偿和民间补偿相结合。政府补偿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实物进行的补偿。这是由政府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职责所决定的。政府补偿的实质是建立公共支付体系,其受付方为土地使用者、自然资源的经营者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资金来源广泛而稳定,包括税收、发行债券和对生态环境受益方收费,但事实上,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有必要把政府补偿与民间补偿结合起来。民间补偿通常是指在私人之间即受益人与利益受限人之间相互商议的基础上订立的补偿方法。

(六)规范生态补偿管理

1、生态补偿必须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保护者有权利得到投资回报;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代价;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做出赔偿;环境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进行适当的补偿。这里应当特别强调,对于生态治理过程中,其权利受到合理且必要限制的权利人的补偿。

2、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建立起清理、核查、勘测、统计受限权利人的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存量,并跟踪、统计自然资源产权变动情况,加速建立对该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体系,完成生态环境资源实物及价值形态的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账户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国家环境督察制度,加强对跨地区、流域经济区以及产业间环境问题的管理,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之间的补偿。

3、实行统一监督办法。建立财政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对各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使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实施生态补偿的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七)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多样化

生态补偿资金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筹集:

1、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生态利益补偿资金,首先来源于生态环境税收;其次是依生态环境法所得的罚款、没收所得;其三是国际组织、社会各界为生态环保的捐助资金;其四是设定生态环保彩票,建立环保基金,由统一的基金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生态环保基金。

2、各级财政生态专项补偿。目前进行得较多的是国家财政专项补偿,国家作为生态效益补偿的主要提供者,即作为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来源,由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补偿生态环境利益外溢问题。但这种单一的补偿渠道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起国家财政补偿与区域内财政补偿及部门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层级的利益补偿系统、中央补偿系统和地方补偿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补偿资金和地方补偿资金,中央资金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而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同时,建议设立专家组,对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同时,地方设立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度、效果进行评估。专家组还要对项目结果进行检验验收,确定资金的发放。

3、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基金。可以由国家涉农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基金”,首先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垫底资金,在此基础上,号召有关企业、组织和个人捐赠,这既可为社会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又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4、优惠信贷[]。优惠信贷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向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鼓励当地人从事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同时贷款还可以刺激借贷人有效地使用贷款,提高行为的生态效率。

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将部分生态环境价值市场化,采取生态环境产权交易补偿,例如在旅游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补偿基金。

(八)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

1、重新审视现有的GDP指标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或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在规划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此需建立相应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约束不顾环境后果,不顾他人利益的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恢复之间的环境补偿,资源输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环境补偿等。

(九)建立生态保护价值增值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

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开发适用于生态资源价值的数量化技术,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培训评估人员,使评估尽快掌握生态资源数量化技术,为生态补偿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数量化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生态资源存量的年度调查与统计制度,掌握区域生态资源存量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变化,根据人们普遍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条件和生态资源存量的合理值,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

(十)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试点工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原则为大多数人尤其是被补偿地区所赞同。但具体的补偿形式、补偿方法和补偿力度,有些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具体操作有难度。可以先逐步在若干地区、若干领域先进行试点。

(十一)生态目标与农村发展目标相结合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生态补偿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然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多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山区,有些农户的林地被划为了公益林或划入了自然保护区,以至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益。郑易生提出的“剥削农民就是破坏生态环境”是有其深刻含意的。欲使生态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若背离农村发展的目标,完全由政府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将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这就要求我们从农村发展的角度,把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摘要]生态补偿机制是为防止自然资源配置扭曲,通过制度设计来修正发展平衡的问题。在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形下,应当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这类权利人的受损利益进行补偿,以保证国家的生态治理过程顺利实施。

[关键词]自然资源物权合理限制生态补偿

一、自然资源物权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意义

自然资源,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包括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中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物权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客体的物权,即权利人为满足其权益需要,对自然资源依法或依合同所享有的直接支配与排除妨碍的权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没有分清对土地本身的使用与开采埋藏于地下的矿藏以及采伐生长于土地之上的林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土地是承载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其他自然资源均依赖于土地而存在。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资源是可以与土地分离或相对分离的,或者具有独立于土地的自身价值,同时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价值性与可支配性,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尤其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资源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而学界也一般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土地与除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也有简称资源的)。相应地,自然资源物权亦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

与一般物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属于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础物权。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意味着对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要素的垄断或专有。在此基础上,学界认为,自然资源物权体系是指由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基本的物权权利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由于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又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

(二)生态补偿的意义

对于生态补偿的意义,国内外有不少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对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起的缓冲和补偿作用。另一种则是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保护的经济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受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我们认为,生态补偿不单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应该包括因自然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生态功能丧失的恢复和补偿,具体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以“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人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的对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是,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产生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以经济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这里的环境利益是保护活动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或破坏行为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经济利益是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或效益。纠正后的利益关系应该是,享受因劳动付出而带来的生态服务的主体要支付费用,生产生态服务的主体应得到经济回报;相反,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主体支付费用,生态服务功能的产权人或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如政府)应得到经济赔偿。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有系统和过程的意义。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理解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它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促使环境、资源、生态的受益方给予施益方以合理的补偿,实现索取与禀赋的相对平衡,以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度和法规。由此可见,建立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直接受益于每个人,也是我们最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二、我国在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研究薄弱

自然资源物权人在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之下,遭受的损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补偿对象有时很难准确确定。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对象,成为制约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全面实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

1、补偿强度难以货币化。要对物权受限者进行合理科学的补偿,就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投入成本及效益进行科学的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和重建行为的科学性。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难以科学确定补偿强度的量化。

2、补偿者和补偿接受者问题。产权的界定是生态环境补偿的前提,只有生态环境的产权明晰了,才能确定谁补偿谁的问题。但在资源和环境领域,产权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生态环境的产权往往是模糊和虚化的,甚至是不可能清楚界定的,这样在实践中往往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主体,导致无法清楚地确定补偿承担者和接受者。在对自然资源物权人进行补偿时,补偿承担者难以确定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生态补偿的内容不明确。生态补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极广,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需要补偿的范围还要增多。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在重点保护区农民的自然资源物权有更多的限制,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日益显现。

(二)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融资机制

补偿资金渠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补偿的重点为西部部分地区,而且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三)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法进行,基本上是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收费和使用主要以部门或行业为界,部门间各自为政,行业、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也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部门行政色彩浓,导致生态补偿不到位,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

(四)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

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的收取和利用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用于生态建设项目而投入的巨额资金,被广泛用于部分地方和政府部门的私自渔利行为上,“暗箱操作”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权利受限者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偿,并产生了高额的管理成本,从而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观念上存在障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资源无价”的错误观念还未根除,广大民众对生态补偿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认为征收生态补偿金是“乱收费”,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是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很大障碍,也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巨大阻力。

(六)资金筹集问题

资金积累和筹措不足,是建立补偿机制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没有充分的资金来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七)补偿强度问题

一般来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直接投入成本进行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可等同为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正常或预期的状况所需支付的费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它的保护和改善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它的破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较容易感受,但是很难评价到底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并且在不同地区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和需求是不同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无法科学确定补偿的强度。

(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我国对该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小的缺陷,主要有:

1、立法体系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有些资源保护法未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其立法目的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刑法》对破坏自然资源罪的规定欠缺生态效益考虑。

2、技术上的困难。征收生态补偿税需要准确确定税率,补贴需要确定补贴率,而税率和补贴率的确定都面临技术难题,政府为获取这些信息会支付较高的成本。生态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量和生态建设或恢复的效益量为标准,而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充分开发、建立和普及。

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植树造林、草地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未对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利益的补偿加以规定,即使有体现,约束力也不强,而法律条款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更加影响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

三、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当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明晰界定自然资源产权

环境产权界定应该是对环境归属、环境质量及环境侵权程度,从质和量、近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上的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行为规定和使用约束。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规定“矿床、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意味着在我国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它在本质上不属于单一的个人或某个团体,是公共财产。但在实践中,往往因这种复杂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缺失。生态环境所有权的虚化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所有权的虚化直接导致产权的模糊。建议在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分散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将因生态治理过程中发生的补偿直接分配给自然资源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强化社会经济主体的环境产权意识,把环境资源视为环境资源资产,逐步将其划入资产领域进行有效调整,给予自然资源物权的享有者相应的产权的确定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权利人以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环境产权的作用和流转机制。

(二)明确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是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自然人和法人),它包括两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主体就是政府及各类相应的机构和组织。由于生态经济的公共性,而且本文讨论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的补偿主体,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主体参与生态活动补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由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该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即主张补偿主体行政化。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治理中的受损权利人的补偿需要政府实施。从而权利人的权利将得到政府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充分体现了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三)补偿制度法制化

生态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利益协调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观念途径、制度途径等多条途径予以实现。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是指针对利益关系直接进行协调,是通过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人的利益行为范围的限制来实现利益协调的。从人类社会利益协调的历史来看,利益冲突的利益协调通常是以国家协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益协调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在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中,法律制度是其中核心的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机制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政策协调、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利益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补偿政策法律化”使补偿制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法律手段。

1、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只有明确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2、制定与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和生态补偿制度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对《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已确立的生态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其它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增加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生态补偿要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通过这些立法措施,对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权利加以具体规定,并且给予权利受限后的有效补偿。

(四)确定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立是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的难以计量。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的限制性征收的行政法律行为,生态补偿是基于这一行政行为对法人或个人生态资源财产的收益权限制的行政补偿制度。补偿标准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对生态效益的需求间寻求平衡点。

对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可以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环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同时进行,在环评阶段确定生态补偿金的数额,同时也可提高环评的准确性、科学性,还可以节省环境管理机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赔偿与补偿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尽管如此,生态补偿机制也要在力求在公平公开的层面上运行,必须有科学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五)确定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

1、政策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政策补偿,即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发展并筹集资金。技术补偿,是指中央和当地政府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给予支持。具体内容有:补偿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训因自然资源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

2、连续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相结合。以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来看,例如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农牧民来说,退还之后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使其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至少在5~8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连续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补偿,以推动其生产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型。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退还后失去了生存条件的农牧户,应实行“生态移民”安置,其具体办法可以是一次性发给移民搬家费,再给予工作就业机会或分给承包地。

3、政府补偿和民间补偿相结合。政府补偿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实物进行的补偿。这是由政府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职责所决定的。政府补偿的实质是建立公共支付体系,其受付方为土地使用者、自然资源的经营者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资金来源广泛而稳定,包括税收、发行债券和对生态环境受益方收费,但事实上,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有必要把政府补偿与民间补偿结合起来。民间补偿通常是指在私人之间即受益人与利益受限人之间相互商议的基础上订立的补偿方法。

(六)规范生态补偿管理

1、生态补偿必须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保护者有权利得到投资回报;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代价;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做出赔偿;环境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进行适当的补偿。这里应当特别强调,对于生态治理过程中,其权利受到合理且必要限制的权利人的补偿。

2、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建立起清理、核查、勘测、统计受限权利人的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存量,并跟踪、统计自然资源产权变动情况,加速建立对该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体系,完成生态环境资源实物及价值形态的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账户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国家环境督察制度,加强对跨地区、流域经济区以及产业间环境问题的管理,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之间的补偿。

3、实行统一监督办法。建立财政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对各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使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实施生态补偿的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七)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多样化

生态补偿资金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筹集:

1、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生态利益补偿资金,首先来源于生态环境税收;其次是依生态环境法所得的罚款、没收所得;其三是国际组织、社会各界为生态环保的捐助资金;其四是设定生态环保彩票,建立环保基金,由统一的基金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生态环保基金。

2、各级财政生态专项补偿。目前进行得较多的是国家财政专项补偿,国家作为生态效益补偿的主要提供者,即作为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来源,由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补偿生态环境利益外溢问题。但这种单一的补偿渠道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起国家财政补偿与区域内财政补偿及部门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层级的利益补偿系统、中央补偿系统和地方补偿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补偿资金和地方补偿资金,中央资金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而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同时,建议设立专家组,对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同时,地方设立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度、效果进行评估。专家组还要对项目结果进行检验验收,确定资金的发放。

3、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基金。可以由国家涉农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基金”,首先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垫底资金,在此基础上,号召有关企业、组织和个人捐赠,这既可为社会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又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4、优惠信贷[]。优惠信贷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向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鼓励当地人从事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同时贷款还可以刺激借贷人有效地使用贷款,提高行为的生态效率。

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将部分生态环境价值市场化,采取生态环境产权交易补偿,例如在旅游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补偿基金。

(八)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

1、重新审视现有的GDP指标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或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在规划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此需建立相应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约束不顾环境后果,不顾他人利益的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恢复之间的环境补偿,资源输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环境补偿等。

(九)建立生态保护价值增值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

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开发适用于生态资源价值的数量化技术,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培训评估人员,使评估尽快掌握生态资源数量化技术,为生态补偿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数量化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生态资源存量的年度调查与统计制度,掌握区域生态资源存量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变化,根据人们普遍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条件和生态资源存量的合理值,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

(十)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试点工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原则为大多数人尤其是被补偿地区所赞同。但具体的补偿形式、补偿方法和补偿力度,有些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具体操作有难度。可以先逐步在若干地区、若干领域先进行试点。

第11篇

关键词:保护区;资源管护;问题;分析

1 保护区现状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系的北端,位于宁武、五寨、岢岚三县交界处,总面积21453hm2。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和以云杉(Piceaasperata)、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35年的建设,在行政管理、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各项事业方面不同程度地得到了长足发展。

国家从2000年开始,至2012年,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分三期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计投资2173.0万元,各建设项目均已按批复要求完成。

通过三期项目的建设,《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2015年)》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基本上全部完成,改变了保护区过去那种基础无设施、科研无手段、一穷二白的面貌,大大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的综合实力,使保护区各类自然资源处于安全有效的保护状态。但基于保护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对照国家规定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资源管护方面目前仍存在一定问题

2 存在问题

2.1 需要重新开展确标定界工作

为了适应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变化的需要,使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建设等各项事业建立在更加务实、科学、和谐、规范的基础上,应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的需求,2012年,以国家林业局林函护字[2012]246号文件批复同意,对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调整后,保护区各个功能区界有较大的变化,为确保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有必要对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重新进行确标定界工作,调换、增加功能区界碑、界桩等。

2.2 森林防火建设体系需继续完善

(1)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在资源保护方面,森林防火压力增大

①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林下可燃物数量、可燃物分布面积在不断增加。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乔木林地面积5634.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26%,这些林分多集中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属于边远山区。由于保护区35年来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使区域内森林植被的盖度在不断增加,林下可燃物(枯枝落叶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并由过去的斑块状分布发展成目前的连片分布,给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带压来很大压力。

②火源控制困难。由于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有52个行政村、11922人居住于保护区范围内,这些居民多为农民,居住区多分布于林缘缓坡地带或河流两侧,呈分散状分布。这些居民法律意识淡薄,接受信息渠道不畅,对森林法规及森林防火知识了解不多。

但当地林下资源丰富,生长有种类繁多的可食用菌类、山野菜等,而且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量一直持续不断的增加,价格不菲。当地居民受经济收入的影响,在菌类、山野菜可采收季节,会成群结队的入山采集,这些人员的野外用火行为(吸烟、生火烧烤食物等)难于控制,对于这些人员的安全管理,有效控制火源,成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安全体系的又一大隐患。

③入区参访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森林景观、独具特色的亚高山草甸、香火旺盛的庙宇及地质奇观),随着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入区旅游人员不断增加。由于从多个方面均可入区旅游,因此保护区对入区参访人员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困难,这些人员是否带有火源入区,是否烧香拜佛、燃放烟花爆竹等用火行为不好控制,成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不安全因素之一。

④自然地理条件给森林防火带来隐患。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主要组成树种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油松等,这些针叶树形成的林分多分布于海拔1600m以上,最高海拔达到2600m。由于海拔高,受气候条件的影响,6-9月份,易产生雷击事件形成自然火灾。

(2)森林防火微波监控系统运行不畅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国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先后在保护区范围内布设了四座森林防火微波监控塔,配套建设了森林防火微波监控中心,购置了相应的设备,森林防火微波监控系统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的防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效率、扩大了可监控范围,减少了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但芦芽山保护区的微波监控系统在运行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由于这些微波监控塔全部安置在相应区域的制高点处,远离村镇,当时建设时,对可供电源的选择采用的是太阳能供电电源,太阳能电源,虽是环保节能电源,但因安置处冬天是严寒、风吹,夏季是雨淋、日晒,这些自然现象对太阳能电池的损坏非常严重,造成太阳能电池给微波监控塔供电不正常,严重的影响了微波监控塔的正常运行。

第二,微波监控系统最早建于2006年,微波监控塔上的一些监控设备,在老化的同时,同样存在着受不良自然气象条件的影响,也多有损毁情况,影响了监控功能的正常发挥。

第三,对微波监控塔缺少常规维护。由于受技术条件和资金限制,森林防火微波监控塔日常维护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微波监控设备目前已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正常保修期限,而正常的维护费用没有来源,因此整个监控系统的维护一直处于半瘫痪状态,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维护措施,对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小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故障的不断积累,造成一些仪器设备不易修复等,影响监控效果。

(3)森林防火巡护路网欠通畅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地形十分复杂,多山高路陡,通行条件差。在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中,虽对保护区内的巡护路网进行过维修,但由于受暴雨冲刷、冻融现象的影响等,路面损毁严重,致使路面多坑洼不平,路况不佳,通车性能差。另外,由于受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一些防火巡护道路存在有山体滑坡等现象或存在有滑坡隐患。

(4)防火设备配备不足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离不开必要的防火器材。在以往的器材购置中,虽购置了大量的防火器材,但多限于森林灭火弹、防火工具等,对于一些高端的灭火设备购置较少,这不利于森林火灾的快速扑灭。另外,由于森林灭火弹等均有保质年限,过期的灭火弹等,应给予销毁,并及时补充新的灭火弹药,以做到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充足。

2.3 主要保护对象褐马鸡栖息空间有待扩展

由于自然保护区对区内自然资源的良好保护,使得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褐马鸡的种群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保护区内适宜于褐马鸡栖息的生态空间并未有明显的增加。如狼迫沟、西庵、高崖底等以北区域是褐马鸡等野生动物扩大分布范围后种群密度增加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它们最喜欢栖息的生境就是以华北落叶松、油松为主形成的森林生境,但该区域目前的生境主要是植被稀疏区和荒草地,无法为褐马鸡提供良好的栖息空间。依靠天然下种进行植被更新,需要漫长的时间。为此,拟通过人工栽植华北落叶松、油松等,为褐马鸡扩展栖息区域,短时间内达到褐马鸡对栖息生境的要求。

2.4 独具特色的亚高山草甸资源有待加强保护

荷叶坪亚高山草甸区,土层薄,生长的草甸植被根系浅,受雨水冲刷,日积月累形成了许多顺坡向的沟系,且呈逐年加宽和加深的趋势,致使岩石。如不加以治理,区内现有亚高山草甸将会逐渐消退。

2.5 需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林分多为针叶纯林,其主要的病虫害有落叶松鞘蛾、油松毛虫、红脂大小蠹等以及桦树林内的桦毛虫、杨树林内的杨元蚧、天牛等。这些病虫害在保护区范围内发生率较低,目前未对保护区林分形成不良影响。但这些病虫害的存在,给自然保护区林分的生态健康及安全带来隐患,一旦受极端自然条件的影响,会使自然保护区的林分产生毁灭性灾害,为做到提早预防,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宜加强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监测及生物防治措施。

2.6 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不完善

“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是我国小康社会的具体要求。候鸟等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的本源基础,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全面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切实维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是保护区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中的重要建设内容。

在以往的监测中,保护区虽对疫源疫病进行过监测,但只限于每日进行汇报有无情况发生,并未真正对疫源疫病等情况进行系统监测,无固定监测点、无专业监测技术人员,无年度监测经费等。

3 解决问题途径

3.1 争取资金,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资源管护中存在问题

保护区于2014年完成了功能区调整后的总体规划(2013―2022年)编制工作,规划期限为10年,规划总投资约2.4亿元,其中资源管护项目规划投资0.97亿元,该规划已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批复。因此,保护区管理局应依据规划积极争取投资,通过项目建设完善资源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资源管护综合效力。

3.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公众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由于保护区内分布的村民较多,入区参访人员也较多,针对这一特点,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以达到社区居民和入区参访者熟知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意义,使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形成自觉自愿的行为。

3.3 制定措施,强化法制管理

保护区管理局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制定《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形成法制化管理制度,提高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能力。

3.4 结合林地变更工作,做好本底资源清查

保护管理局应结合山西省2016年的林地变更工作,切实厘清自然保护区的界限、土地类别及管理权限,形成保护区内部的“一张图”管理,以达到对保护区各类土地资源的精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建萍.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管理对策.野生动物杂志.2007(28).

第12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医治应试教育束缚、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新一轮课程改革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平台和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见”,“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要求。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真正体现素质增长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新型人才?下面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方向,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没有落脚点。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2.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有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每个学生的权利和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选择,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二、转变办学理念,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

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多种资源;二是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三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是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五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点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中学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写入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知识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又如,在讲述原生动物时,讲述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此外,教材还设有“生物与环境”专章,集中讲述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重庆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教师是关键。因此,生物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认真分析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努力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中学生物课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落到实处。

三、丰富教学手段,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