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6:5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历史遗迹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区域概况
抗战时期,重庆为战时首都,数以万计的企业、学校、近8万吨黄金搬迁至此,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二战时期,它作为中国的战时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名扬海内外,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历史名城。八年抗战,为重庆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抗战陪都文化遗址。
歌乐山山洞片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部,区内林木茂密,被誉为“山城绿宝石”;时期,随着政府西迁,山洞地区行政机构、要员公馆林立而成为事实上的战时行政中心,被誉为“小陪都”。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根据普查,确认的旅游资源单体共 98 处,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的分类,山洞所占主类资源的汇总情况统计如下(表 1)。
从表中可以得出,山洞人文资源远大于自然资源的比重,其中遗址遗迹类比重超过 50%,历史文化价值颇高,是旅游开发的重点所在。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山洞片区含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既有历史文化类资源,又有自然生态类资源,是一个乡镇、山地森林、抗战陪都文化集中的区域,最突出的几大类资源是抗战陪都文化、袍哥文化、山地与森林景观。而本区因其历史原因,抗战陪都文化名区久负盛名,在大文化背景下,每一类旅游资源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质。无论从整个区域的知名度还是部分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山洞抗战文化遗址在全市甚至全国、海外都有较高的声誉,如官邸、美龄楼、马歇尔公馆、林森公馆、美龄舞厅、林森墓等。
(二)自然旅游资源以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山地森林景观为主要代表
山洞背靠沙坪坝区天然大氧吧――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洞地区植被密集,空气清新,具有丰厚的山林乡村资源,自然资源覆盖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和气象气候四大主类。
(三)人文旅游资源以陪都文化为突出代表
山洞地区人文资源相对突出,拥有范围覆盖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和旅游商品四大主类。据统计,山洞辖区抗战文化遗址共79处,现存遗址36处,包括市级文物6处,区级文物 15 处,待定文物 15 处(保存完好但未定级的 11 处,急需修复且未定级的 4 处),其余 43 处已被毁。由此可见陪都旅游资源类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三、开发现状
(一)文物遗迹破坏严重,未得到有效保护
山洞陪都遗迹居多,但得到有效保护的不多,大量抗战历史遗址遗迹失管失修的情况严重。除极少数革命历史文物外,其他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山洞旅游资源相对完善,但地区的可进入性差、周围旅游环境恶劣,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在旅游区域没有看到景区标识牌、信息引导牌等基本旅游设施。
四、山洞旅游开发建议
(一)结合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对该区旅游开发进行精准定位。
先前的旅游规划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因素,与旅游市场脱轨严重,造成旅游项目无市场,旅游规划未能落地实施。在此后的旅游规划中应从市场角度出发,对接游客需求,从市场定位、旅游形象定位上吸引游客。
(二)旅游开发要重视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对于物质形态的资源,如遗址、遗迹、文物,要保护;对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文学、艺术、精神等,要挖掘、弘扬。山洞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大量物质形态遗产,而且有大量的非物质形态遗产(如文学、戏剧)。在旅游开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并重,增加抗战陪都文化旅游的内涵,不至于形成“ 空壳”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资源开发应重点突出,彰显旅游特色。
资源开发循序渐进,主次分明,对体现陪都文化、寻根文化、民俗文化的资源点(片区)重点开发,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规划目的,准确包装,充分体现旅游特色。
(四)与周围景区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环线。
山洞周围旅游资源富集且品质较高,有国家AAAA级景区――歌乐山森林公园、磁器口古镇、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山洞资源比较单一,凭一己之力很难将市场做大,与周围景区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集陪都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山洞抗战遗址――歌乐山森林公园――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磁器口”精品旅游环线。
(五)旅游营销信息化,通过开展节事旅游来增加市场知名度。
[关键词] 人文旅游资源 民族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已发现不同时代的各类历史文化遗存45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15处。此外,有300多个其他的不同等级的保护遗址。黑龙江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50余座。黑龙江省历史文化遗存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六座历史名城和松花江沿岸、牡丹江沿岸、嫩江沿岸、黑龙江南岸以及绥满铁路沿线这五条文化分布带。
一、优势分析
总体说来,黑龙江省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的优势:
1.人文旅游资源的原始状态得到保持,有利于旅游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1949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利用现代的考古学技术和方法,黑龙江地区多数国家级或省级古代历史遗迹都已被挖掘出来,遗迹保存完好。一些主要的历史遗迹,如上京会宁府和上京龙泉府还没有得到全面开发。许多遗迹直到最近几年才被开发,如日军侵华731部队遗迹以及东宁和虎林要塞都是在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才决定开发的。
独具民族特色的、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原始的、引人入胜的文化状态的成分没有受到极大损失,它在现代社会中非常有吸引力。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也没有受到损坏,仍保持原样。因此,资源的质量很高,必将成为将来旅游产品开发的中心。
2.相当多的人文旅游资源是独有的,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在黑龙江省,除了有很多由于地理和自然的原因形成独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外,也还有许多显著的、独有的人文旅游资源。譬如,位于渤海县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曾是亚洲第二大都市的宁安,这些遗迹都保存完好。哈尔滨的索非亚教堂是当今东北亚最大的东正教堂。欧洲巴罗克建筑和中国建筑的“中华巴罗克建筑”也非常有特色。
3.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并具有复合性
黑龙江的文化总是开放的、有吸引力的。因此,这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复合型的。即,它含有多元文化。例如,许多少数民族作业范围有限而且单一。然而,在黑龙江地区,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满族、蒙古族和回族等是国际性的民族,其文化涵盖的空间区域广阔。它们的文化构成要素是相当复杂的。
二、劣势分析
黑龙江省的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利条件也很明显:
1.黑龙江省区域文化不完整、不稳定
就地域文化本身而言,在黑龙江地区,历史上多次出现大规模的民族迁徙(鲜卑、蒙古、辽、金和清),特别是清朝康熙七年(1668)以来,对东北地区完全封闭有200多年,使得该地区的文化不完整、不稳定。没有完整和系统的文化积累。黑龙江的文化和内地地区的文化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与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异。
2.缺乏被广泛认同的人文旅游资源
在黑龙江地区的整个人文旅游资源中,尽管文化遗存如三江平原汉朝和魏朝遗址、齐齐哈尔昂昂溪石器时代的遗址和肇源白金堡遗址极具历史和人类学价值,但是它们没有多大的欣赏价值,对非行家也没有吸引力,得不到广泛认同。除了宁安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和阿城上竟会宁府遗址外,没有发现其他大的、有特色的历史遗迹。因此,努力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对于黑龙江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至关重要。
三、开发黑龙江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建议
1.大力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民族文化,边疆文化是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对宁安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和阿城上竟会宁府遗址这两个遗址努力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并将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的“亮点”。他们对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的国际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重视传统文化的开发。黑龙江流域文化底蕴深厚,怎样才能开发它,转化它,从而构成黑龙江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和优势,这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挖掘。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云南省的经验,建立一个黑龙江省自己的民俗风情园并开发少数民族节庆日的旅游项目。
2.整理外来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项目
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哈尔滨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从城市的形成开始,这里便充满了异国情调,到处弥漫着西方文化的浓重色彩,从最初的城市规划到市政管理,从文教设施到工商企业,无不以“洋”为主,时至今日,这里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乃至语言习俗等方面仍留有昔日西方文化的遗痕,在哈尔滨外来文化遗存也随处可见,这些外来文化无论对国内游客还是国际旅游者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发整理外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些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如可以把外国领事馆、外资银行以及一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建筑作为旅游景点,让游客去参观,从而身临其境的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辽宁;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接壤和交融地之一,历史发展持续性极强,至今仍然留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已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取精去粗,并深入加以挖掘、整合,必然能够使辽宁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开发利用。
一、现今辽宁省在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纵观辽宁省对现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整合形式也不够丰富:
首先,挖掘力度不够。由于交通、通信的地理限制和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局限,很多民俗遗产和历史遗迹掩藏于历史的尘埃之下,隐蔽于荒山僻壤之间,并不为世人所知。这些地区由于交流不便,保存有更为完整和真实的原生态文化内容,往往是难得一见的传统文化经典。对于这些实物和文化,目前开发的力度还很不够,这一方面是交通造成的阻碍,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其了解不多,解读不深造成的遗漏。例如:在东北民俗中有很多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生活习惯、衣着和饮食,如今在城市生活中已不可见,即使是民俗村中的复制品也无法再现真实的场景,而这些特色习俗往往是很多农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习惯,如果加以适当开发,既能够直观反应辽宁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够得以完善保存。又如,桓仁地区抗联密营遗址的整理、保护与宣传至今少为外人所知,这也是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其次,整合点少而呆板。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点大多固定在其历史史实方面。民俗村虽然将饮食、服饰、方言等传统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但更偏重视觉和味觉的体验而非互动。这样的整合虽然让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迈出了初始性的一步,却无法支撑其长远发展。互动性差、游乐设施和自然景观承载的传统文化稀少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很多历史意义丰厚、收藏文物众多的博物馆,更是只可眼观而无所谓交流,很难让参观者形成长期记忆并宣传推广。
再次,利用范围小而单调。历史遗迹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最为直接的承载物和标志性建筑,其承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外延自然而然的要多于其他自然的或非物质的景观。但现今比较常用的利用方式大多是在历史遗迹之上罗列曾经发生于当时、当地、当处的事件,生搬硬套历史课本,缺少更为广阔的外延和更为深刻的内涵。另外,在方法上也不够丰富,无非是导游讲解或附加文字说明和照片,形式都过于单一,内容很多也比较枯燥,对于旅游者而言,短短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行程中,太多的景致一走而过,无法领略完全,甚至只有不明所以的惊鸿一瞥,时空便已急速转换。对于一些承载着纵向历史发展脉络的历史遗迹,在同一景区中并不容易被关联起来,单一的串联又很容易给人以无法衔接的割裂感,反而降低了人们对其本有的兴趣。
最后,重开发轻保护。现今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更多的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走出大门,走出居住地去体验和感受新鲜的文化资源。然而,过多的客流量和不善的管理方法致使很多古建筑、古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商业化的短时高效也使得无法批量生产的传统手工艺濒临灭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没有合适载体的情况下悄然流逝,不为人知。单纯的任由市场主导的开发很多时候并不能够顾及全面,但是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需要传承的内容,一旦消逝就可能再也无法挽回。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产业提高保护意识,适度开发,合理存留,不能万事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主导,应当提倡保护与开发二元并存。
二、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辽宁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有别于其它地区独具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总和,对其深入的挖掘和整合,必然会为地方经济带来诸多新的增长点:
首先,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有利于驱动创新,增强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寻找更多新的突破口。辽宁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有别于国内和国外其它地方的特色内容,是不可复制甚至无法效仿的物质和精神的集成所在。深度发掘辽宁的传统文化并使之与旅游业相结合,能够让旅游文化产业闪耀出与他处不同的并且不会重复的光芒,是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创新的精神源泉。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产、经营、消费理念和深藏于其中的多方位日常观念及价值观,会给游客以无法从它处获得的新鲜感受,也是进一步创新发展自身特色的动力之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把持好基本思路基础上的创新正是一个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断释放光彩的成长根基。因此,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必将大力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发展,为辽宁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可以更好的促进相关产业融合,有利于催生出新型高端产业业态,能够将历史、文化、民俗、语言、手工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与经济、金融、通信、传媒、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出更为优质的文化产品和传播路径,使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周边行业之间都能够被带动起来,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再次,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有利于辽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传统文化有形载体的遗迹遗址在自然力和人为力的双重作用下,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道德的双重"压力"下,近年来已经拉响了危机的警报。偷盗贩卖文物、损毁遗迹古建筑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一方面与其后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当代人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昭然若揭。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让世人了解文物古迹在历史和文化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懂得和珍爱这些流传千古、得来不易的文物,进而自动自觉的加以保护。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福陵便是将清代的陵寝建筑文化与天柱山的自然风光和地理风貌充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秀丽的自然风光中观赏和感受古代帝王陵寝散发出的文化底蕴;沈阳故宫则将古代宫廷建筑、民族政治特色和带有浓郁满族风情的歌舞表演等融为一体,给游览者以具有浓郁民族、民俗、古代文化、建筑艺术和表演艺术风格的视听享受。
三、对有效利用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几点建议
第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加大创新力度。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确是应该大力融合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传统文化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之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表象式的粘合与借鉴,否则依旧摆脱不了依赖性发展方式的发展怪圈。深度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使之贯穿并有机融入地方文化产业,进而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日后的文化产业不完全依赖传统文化资源,而是依赖有精神动力的创新来发展。这样不但可以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生生不息,更能够避免近年来某些地区出现的争夺历史文化名人、单纯模仿历史建筑甚至小范围篡改地方史实等现象和做法,让文化产业真正把真实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并走上原创的、不断创新的、独具创意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传统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是文化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有了好的整合点和产品,但无法接纳和满足更多游客的基本旅行需要则会使已有的努力大打折扣。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交通业的发展首当其中。无论要形成何种产业链条,都要有发达、方便和快捷的交通作为基础性保障,将辽宁地区的资源、文化产品和其它相关产业产品及服务输出省外乃至国外。继交通业之后,金融、医疗、保险、旅店、餐饮等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跟随发展脚步,提升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应用,为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和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第三、拓展宣传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新型的传播途径不断获得和更新着自己的信息库。随着网络的发展,其传播知识的广度和迅捷度大为提升,传播的载体无论在大方向上还是小方法上都层出不穷。想要使结合了传统文化资源发展而来的文化产业能够为世人认知认同,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大现有的宣传力度。
通过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告和报刊)、互联网以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为设定背景的音乐、美术、小商品、建筑、影音文学等作品,建立和完善相关宣传网站,能够直观的提升宣传的速度和广度。通过博客、视频网站、音乐网站、文学网站等多种形式将无数个个人的切身感受公布于众人面前。音乐美术作品的传播力度近年来也是有目共睹,近年来,一曲《彩云之南》唱遍大江南北,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MV中秀丽的自然和民族风光,都让欣赏者对云南这片土地心生向往。另外,将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渗透到文学、音乐、美术和影视等作品中,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不但能够起到加大对当地传统文化宣传的作用,也可以丰富艺术作品的种类和题材、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尤其是其中的精品力作,更能够长盛不衰,甚至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标志。
第四、加深传统文化研究,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传统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总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深度发掘并提炼出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要想在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品中体现出这种被众人所期待的特有文化内涵,就需要首先对其进行大量、广泛和深入细致的研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能够在提升本地区总体文化水平和理论层次的同时,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研究,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和发展提供优质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服务。
解说对于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游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说需求。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地质公园的人员解说有较高的需求;在解说主题上偏好地质景观成因和动植物知识;年龄、学历和职业都对游客的解说主题偏好有显著影响。其中:19岁~29岁的游客对地质景观成因的需求程度最高,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对地质景观成因感兴趣,偏好动植物知识的职业群体为公务员,文教专业人员对历史典故兴趣较高,而民俗逸事对农民有吸引力。重游游客对于地质景观成因、动植物知识和历史典故方面的解说需求有明显的上升。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地质公园; 解说需求; 解说媒介; 解说主题
收稿日期: 2010-08-10; 修订日期: 2010-11-01
基金项目: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陕西国家地质公园品牌特质及市场再定位发展战略研究 》(2010KRM96)
作者简介:
张玲(1972-),女,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地质公园建设。吴成基(1944-),男,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和建设。
1 引言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主要类型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有重要价值的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1]。由地质遗迹所构成的景观因其具有的科学性、典型性、稀有性和观赏性等特点,成为了人们增进对自身生存环境了解的不可多得的资源。为了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截至目前共有64个成员,其中我国有22个。我国不仅积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而且先后五批共批准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138处。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旨在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并开展旅游活动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解说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地质公园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解说能够有效地管理游客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2],能够使游客增加对目的地的了解从而对资源保护采取合作的态度[3],并通过倡导游客采取更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4]。
游客是解说服务的接受者,游客视角成为解说研究的重要方面。有研究者从人员解说、解说牌示等五个方面对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建议通过加强受众分析等措施来提高黄山园内解说质量[5]。有关游客对解说媒介的需求的实证研究发现:游客对解说媒介的需求很高,不同社会特征和出游动机的游客对解说的需求有显著差异[6];游客涉入和场所依附都与解说满意度正相关[7];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不同的游客对解说媒介和解说主题的偏好有显著差异[8]。
国家地质公园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对园内各类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向大众的呈现,传达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9]。解说能够引导游客认识地质遗迹景观的珍稀性和科学价值,从而实现地质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但由于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时间较短,加之国内目前旅游解说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10],因而对于地质公园的解说研究少有学者涉足,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主要讨论解说系统的构建和规划等应用方面[1116],关于游客对地质公园解说需求的研究尚属空白。根据游客对解说的需求差异来进行市场细分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
传,可以有效提高游客对解说
表1 解说需求测量题目项
1、我觉得来地质公园旅游能够轻松地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2、如果有专人解说,会让我的地质公园之行更愉悦
3、园内的解说牌位置布设合理
4、地质公园的科普氛围很浓厚
5、解说牌的内容有趣而且通俗易懂
6、我愿意去参观公园内的地质博物馆
7、我想多知道一些动植物知识
8、我认为地质公园能够很好地保护地质风景
9、我总是主动去阅读解说牌
10、我对与这里有关的历史典故感兴趣
11、这里的咨询服务便利周到
12、地质博物馆中的展品布设能吸引人的注意
13、解说折页(印刷宣传品)获取方便
14、多媒体演示(录像、电脑触摸屏等)信息丰富有趣
15、路线指示牌标识清晰适当
16、参观路线设计合理
17、我希望了解公园景观的形成原因
18、我对景区周围的民俗逸闻感兴趣
19、我还会再来这里旅游
20、我愿意来地质公园担任义务讲解员
的满意度进而强化目的地的形象,并实现地质公园的建设宗旨。因此,了解不同类型游客对解说的需求对于地质公园的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案
2.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受访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有关本次旅游的一些信息(出游方式、旅游目的、游园次数等),第二部分为测量游客对地质公园的解说需求的题项(见表1)。
由于尚无成熟的解说需求量表,所以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解说媒介和解说主题两个主要问题,经过相关量表整理分类、游客访谈、专家座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程序自行开发问卷。具体如下:(1)首先收集相关研究中有关解说媒体和解说主题的测量项目,特别是洪艳[6]、Hwang[7]和罗芬[8]等所使用的测量题项。(2)调研人员通过面对面的游客访谈并请教有关专家对地质公园解说方面的看法,对测量项目进行筛选。(3)于5月8日在翠华山采用开放式问卷对25位游客进行试调查,请游客列举其关注的解说媒介和解说主题方面的内容。(4)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选定20个题项构成问卷的解说需求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式(非常不认同为1,非常认同为5)进行测量。
2.2 研究区域概况
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岭北坡,为2001年国土资源部首批批准建立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该地质公园以山崩地貌为特色,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 m,发育有全新世以来形成的、规模为世界第三位的山崩遗迹,山崩总体量达3亿m3;其山崩地貌类型全面、结构典型、保存完整、规模巨大,为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山崩博物馆”之美誉[9]。
2002年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6年西安市人民政府以该地质公园为基础,整合秦岭北麓旅游资源申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于2009年8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成员[17]。
2.3 样本描述
调研人员于2010年5月15日至22日在翠华山的天池主景区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为98%。问卷回收后以EXCEL 录入,而后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
表2 样本的社会人口结构(n=314)
项目项目构成人数百分比(%)项目项目构成人数百分比(%)
性别男15248.4职业公务员206.4
女16251.6文教专业技术3511.1
年龄18岁以下123.8工人278.6
19~29岁16652.9军人82.5
30~39岁5517.5农民154.8
40~49岁5015.9商贸服务299.2
50~59岁258.0学生9429.0
60岁以上61.9离退休103.2
学历高中及以下7022.3其他7624.2
大专10433.1月收入2000元以下16652.9
本科12740.42001~5000元11837.6
硕士及以上134.25001~10000元288.9
客源地西安市内18057.310001元以上20.6
西安市外陕西省9931.5游览次数第一次14746.8
外省市3511.2两次及以上16753.2
在样本中:女性游客所占比例略高为51.6%;年龄在19~29岁的游客占到样本的52.9%;学历方面以本科所占比重最高,大专及以上的学历的游客共占77.7%,说明翠华山地质公园的主要市场为具有较高学历的游客群体;从游客的职业构成看,除学生所占比例突出(29%)外各行业分布较均匀;学生为无收入群体,从而导致游客月收入中2000元以下的占到52.9%;对客源地的统计显示西安市的游客占到57.3%,外省市游客所占比例很小且分布零散,表明翠华山地质公园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陕西省内,尤其集中在西安市;游览次数在两次及以上的游客为53.2%。
3 结果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本调查量表的克朗巴哈a系数为0.87,表明量表的内在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3.1 游客对解说媒介的需求分析
通过集中趋势分析法,考察了游客对地质公园的各项解说媒介服务的认同程度(见表3),从均值的分析可见游客对多数要素的满意度都高于3,表明这些项目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但是,“解说折页获取方便”和“多媒体演示信息丰富有趣”两项的均值分别为2.96和2.84,低于3,而且其离散系数分别为0.34和0.35,显示数据分布较为离散,表明这是地质公园所提供的解说媒介中的弱项。表3 解说媒介需求集中趋势分析(n=314)
如果有专人解说会让我的地质公园之行更愉悦3.894.0040.860.22
咨询服务便利周到3.213.0030.900.28
地质博物馆中的展品布设能吸引人的注意3.193.0030.890.28
解说折页(印刷宣传品)获取方便2.963.0031.020.34
多媒体演示(录像、电脑触摸屏等)信息丰富有趣2.843.0031.010.35
路线指示牌标识清晰适当3.373.0030.940.28
参观路线设计合理3.464.0040.860.25
园内的解说牌位置布设合理3.293.0040.960.29
对于“如果有专人解说会让我的地质公园之行更愉悦”一项,数据显示游客有较高的认同:均值达3.89,中位数和众数都为4;并且标准差为0.86,离散系数为0.22。离散系数小表明了数据较强的集中趋势,说明翠华山地质公园所提供的人员解说服务与游客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缺口。
3.2 游客对解说主题的需求分析
用集中趋势法分析游客对地质公园解说主题的需求可以看出(见表4):游客对于地质景观成因、动植物知识和历史典故三大主题有较高的需求(均值较高,且中位数、众数都是4);尤其是地质景观成因和动植物知识两项,数据分布集中(离散系数分别为0.24和0.22),表明地质公园的游客对于解说的知识性有更高的兴趣和需求。
表4 解说主题需求集中趋势分析(n=314)
项目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离散系数
地质景观成因3.674.0040.880.24
动植物知识3.784.0040.830.22
历史典故3.604.0040.960.27
民俗逸闻3.503.0030.900.26
3.3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游客群体对解说主题需求的差异
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着重探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游客群体对解说主题需求的差异,将性别、年龄、学历、职业4个分类变量作为人口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来描述游客对地质公园的解说主题需求的差异,并专门考察了重游游客与初游游客对解说主题需求的差异。
对分类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必须先将其转换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18],得到的回归结果才有明确的意义解释。各虚拟变量的参照类(reference category)分别取:性别为“女”,年龄组为“60岁及以上”,学历为“高中及以下”,职业为“其他”,游览次数为“第一次”。通过各虚拟变量的β值可以知道相应类型游客群体在不同主题的解说需求方面的均值相比于参照类的高低(见表5)。
表5 解说主题需求回归分析(n=314)
变量地质景观成因β动植物知识β历史典故β民俗逸闻β
步骤1:人口因素
男0.0790.002-0.0510.058
18岁及以下0.281**0.250**0.096-0.012
19~29岁0.423*0.3380.2910.007
30~39岁0.2700.364*0.276-0.005
40~49岁0.2070.1910.1950.013
50~59岁0.262*0.284*0.2250.032
R20.0470.0480.0180.005
F2.514*2.599*0.9240.251
步骤2:社会文化素因
大专0.1190.126-0.047-0.019
本科0.129*0.201*-0.142-0.104
硕士及以上0.0220.019-0.165-0.121
公务员0.133*0.125*0.223**0.083
文教专业技术0.0250.0580.201**0.209**
工人-0.0770.0350.0620.064
军人0.027-0.0140.063-0.028
农民0.0080.0190.0640.149*
商贸服务0.007-0.0590.0210.015
学生0.150*0.0090.204*0.195*
离退休0.198**0.1000.0750.057
R20.1180.0980.0830.062
ΔR20.0710.0500.0650.057
F2.338**2.567**1.579*1.154
步骤3:游览次数
重游0.074*0.083*0.111*0.027
R20.1230.1040.0940.063
ΔR20.0050.0060.0110.001
F2.300**1.907*1.692*1.098
注:*表示p
3.3.1 人口因素对解说主题需求的影响
由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口因素对于因变量“地质景观成因”解释能力为4.7%(R2=0.047,F=2.514,p
对“地质景观成因”需求显著的有:年龄在18岁以下的游客(β=0.281,p
对“动植物知识”兴趣较高的游客年龄段有:18岁以下(β=0.250,p
3.3.2 社会文化因素对解说主题需求的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因变量“地质景观成因”、“动植物知识”和“历史典故”的解释能力较之人口因素有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学历为本科的游客对“地质景观成因”和“动植物知识”的解说需求显著较高(β值分别0.129和0.201,p
职业类型也对游客的解说偏好有影响。其中对于“地质景观成因”感兴趣的有:公务员(β=0.133,p
对“动植物知识”解说需求显著的是公务员(β=0.125,p
3.3.3 游览次数对解说主题需求的影响
鉴于调查样本显示翠华山地质公园的游客中游览次数在两次及以上的占到53.2%,本研究专门考察了这部分重游游客对解说主题的需求与初游游客之间的差异。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游览次数对于因变量“地质景观成因”、“动植物知识”和“历史典故”的解释能力都有显著增加;重游游客对于这三个主题的解说需求都显著高于初次游览的游客(β值分别0.074、0.083和0.111,p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研究表明,游客对地质公园的人员解说有着较高的需求,而解说折页的获取和多媒体演示为地质公园解说媒介的弱项。在地质公园解说主题的需求方面,游客对地质景观成因和动植物知识两项主题的需求较为突出。同时本研究显示游客的个体特征对解说主题的需求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下及50~59岁的游客对“地质景观成因”的解说需求显著,而对此主题解说需求最高的是19~29岁的游客;学生和离退休人员都对地质景观成因更感兴趣,公务员偏好动植物知识,文教专业人员对历史典故需求较高,而民俗逸事对农民有吸引力。另外,本文针对重游游客进行的分析显示,重游游客对翠华山的地质景观成因、动植物知识和历史典故等方面信息的需求显著高于初游者。由此可见,游客对解说主题各有所好,统一的解说内容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4.2 几点建议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对景区信息了解的增多,个性化的旅游市场空间越来越大[19]。地质公园推出以地学科普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使地质公园旅游的内涵得到充实和提高,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群体对于景区信息的需求,有必要将地质公园的解说规划视为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对其不断地评估与修正,使解说真正能够发挥引导游客加深科学认知,进而保护地质遗迹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对翠华山地质公园的解说系统提出如下建议。
4.2.1 加强人员解说服务
Nichols提出听觉的交流设施是解说中最有效的媒介工具[20],这一结论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数据分析表明翠华山地质公园游客对人员解说的需求较高。而翠华山地质公园的讲解员不足10人,显然不能满足游客对人员解说的需要。这其中的供需缺口可以借鉴台湾阳明山公园的旅游解说志工制度来解决。解说志工制度的设立源于旅游区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志工招募可以不限特定对象[21],学生、离退休人员、当地居民均可以成为义务解说员。此次被调查的学生中明确表示愿意担任此项工作的占到40.2%,这些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培训完全有能力承担解说的工作。重游率达53.2%,表明翠华山地质公园拥有一批忠诚度高的游客,可以通过建立会员式的服务,吸引其日后加入解说志愿者的行列[22]。另外通过把当地对地质公园有兴趣的居民组织起来进行有关地质遗迹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增加对园区遗迹的了解和鉴赏力,自觉增强保护地质遗迹和宣传遗迹知识的意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游客地质公园旅游的质量和增强游客对当地旅游形象的感知[16]。
4.2.2 改进解说出版物和多媒体演示内容
解说折页和多媒体演示是翠华山地质公园在解说媒介方面的弱项。宣传册、幻灯片、多媒体演示等技术手段在解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翠华山地质公园显然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比如:印刷品种类较少,而且主要放置在公园内的博物馆中不便于游客取阅;多媒体的内容也相对简单,需要更新。
4.2.3 根据游客需求差异编制不同主题的解说内容
本研究显示不同个体特征的游客对解说主题的需求有显著差异,可见,翠华山地质公园应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解说层次和内容。认真规划设计的解说,能够增加游客知识、改变其态度、重塑其行为从而获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3],也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进而建立地质公园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地质遗迹?[EB/OL].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http:∥/ReadNews.asp?NewsID=1561.2004-11-04.
[2] Orams M B.Using interpretation to manage naturebased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6,4(2):8194.
[3] Powell R B,Ham S H.Can ecotourism interpretation really lead to proconservati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behavior? Evidence from the galapagos island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4):467489.
[4] Kuo I L.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t resourcesensitive tourism destin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2,4(2):87101.
[5] 罗芬,钟永德,李健,等.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类型与有效性分析[J].旅游科学,2005(5):3437.
[6] 洪艳,陶伟.游客对解说媒体的需求研究――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为例[J].旅游学刊,2006(11):4348.
[7] Hwang S N,Lee C,Chen H J.The relation ship among tourists’involvement,place attachment and interpretation satisfaction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2):143156.
[8] 罗芬,钟永德,吴忠宏,等.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旅游解说需求之研究[J].旅游学刊,2008(8):6973.
[9] 白凯,吴成基.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市场拓展策略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04108.
[10] 张明珠,卢松,刘彭和,等.国内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1):9295.
[11] 陶奎元.台湾阳明山地景、保育与解说考察记――对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启示[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4):303306.
[12] 闫利民.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初步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89290.
[13] 林明太.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033.
[14] 王艳.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FORCOM框架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23.
[15] 严国泰.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11351137.
[16] 钱小梅,赵媛,夏梦.地质公园景区解说系统规划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6239.
[17] 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2010年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宣传周[N].西安晚报,2010-05-10(6).
[18]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5.
[19] Mohsin A.Tourist attitudes and destination marketing―the case of Australia’s Northern Territory and Malaysia[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5):723732
[20]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3):326334.
[21] 黄圣佑.解说志工制度与志工特性之探讨[J].旅游科学,2005(4):4448.
[22] 江宁,陈建明.从游客涉入角度对生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满意度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586587.
[23] Tubb K N.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pretation within Dartmoor National Park in Reaching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3,11(6):476498.
Research on Interpretition Demand at Geological Relics Sights:
A Case Study of Cuihuashan National Geopark in Shaanxi Province
ZHANG Ling1, WU Chengji1, PENG Yongxiang1, ZHAO Hui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2.Cuihuashan National Geopark, Xi’an 710105,China)
Abstract:
With a survey of tourists at the Cuihuashan national Geopark in Shaanxi province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terpretition demand at Geological Relics sights. The statistics shows that visitors have great demand for the guided walk. Tourists prefer the interpretive topic like genesis of the Geological sights and knowledge about plants and animal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analysis, Visitors’ preference for interpretive topic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i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occupation. Visitors between 19-29 have high demand for the genesis of the Geological sights, both students and retirees are all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Civil servants prefer the knowledge about plants and animals. Professionals show more interests in historical allusions. The interpretive topics like folk custom and folk tale are more attractive to farmer tourists. Subsequently, evidence presented finds that there is a distinctive increase in the demand of genesis of the Geological sights, knowledge about plants and animals and also historical allusions among the revisited tourist in the studied area.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工业遗产,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兴盛于21世纪初的全球。1955年,英国最早的倡议者Michael Rix在一家《业余历史学家》杂志中发表了题为《工业考古》的文章。这篇文章标志着工业遗产研究正式诞生。那么如此众多的工业遗产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其根源在于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
工业遗产的概念解析
工业遗产的价值源于对工业遗产概念的解析,工业遗产是一个理论内涵丰富、应用价值广泛的学科,同时也是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在国际上,工业遗产有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之分。
工业遗产的狭义概念
工业遗产的概念源于19世纪末期的英国,最早被称为“工业考古学”,这一学科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工业遗物加以记录、保存,学科的产生使人们开始对工业遗产保护有了最初的理解和认识。
1959年,英国工业考古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关于制定工业遗产名录和保护政策的建议。1963年,英国考古理事会和英国公共工程部联合设立了工业遗迹普查署。这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正式启动。随后,以英国为发源地,工业遗产及其相关研究活动在欧美各国陆续展开。
工业遗产的狭义概念源于人们对“工业”的认识。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历经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通常来讲,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为产成品的工作和过程。因此,工业遗产就是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的历史遗存。
2003年7月,《下塔吉尔》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TICO日大会上正式通过,该是由该委员会制定和倡导的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的内容包括工业遗产的定义、工业遗产的价值、工业遗产认定、记录和研究的重要性等。《下塔吉尔》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由此概念可以看到,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方面、范围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工业遗产的广义概念
工业遗产的广义概念源于人们对“遗产”的认识。遗产的概念属于法律范畴,在《辞海》中解释为①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②历史上遗留、累积的精神财富,如艺术遗产、文化遗产等。在百度百科则解释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
《下塔吉尔》中对工业遗产的年代阐述为:“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起至今,也探讨其更早的前工业时期与原始工业之根。”因此可以肯定:虽然工业遗产定义中的历史年代是“工业革命”时期,但工业革命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及遗存,自然也属于工业遗产的技术范畴。
因此,不同于狭义工业遗产中严格的工业技术革命时期的遗存、遗物,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工业革命及其以前人类技术创造的所有的遗物、遗存。从时间角度来看,可以包括史前时期加工、生产各种石器或相关工具的遗址、工具;古代陶瓷、冶炼工艺的遗址以及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古代大型工程遗址等工业革命以前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遗存。
在内容方面,广义的工业遗产除了狭义概念包含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和与其相关的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可以认为,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发展进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我国工业遗产的概念
我国工业遗产概念源自2006年在无锡举行的首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会议中的《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时间要素,因此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概念。同时,这一概念对国际概念进行了深化,将其概念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联系,其范围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层面。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得到全世界的重视,是因其承载了文明,承载了社会的发展。
《下塔吉尔》对工业遗产的概念明确阐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技术、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将文物的价值概括为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三种类型。
C合以上,工业遗产的价值可以表现为:历史、社会、科技、建筑、审美、经济等方面。
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也是世界各方共同关注的特征。工业遗产伴随历史而来,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记录了一个历史时代中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工艺等方面的文化载体。工业遗产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体现了人类逐渐主宰物质世界的力量。
如果忽视或者丢弃了工业遗产,就抹去了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忆,使城市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空白。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绚丽的历史画卷中重要的一抹。
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工业遗产的固有价值,这是因为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在巨大变革时期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日常生活。工业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文化财富。工业遗产记录工业的主体――普通工人的历史人生,并逐渐演化为某种价值观,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进而对社会形态、社会价值产生了影响。有力保护这些反映时代特征、社会价值观的工业遗产,不仅能振奋民族精神,传承产业工人的优秀品德,同时也是中国梦的组成要素之一。
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
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产生的根源,也是有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关键因素,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创造发明、技术改良对工业发展所作的贡献。无论是工业设备、工业产品、技术手册还是工业操作规范,都深刻地记载了当时科技发展的状况。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梳理科技发展的主线脉络,这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尤其是工业的非物质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认识,推动新一轮的科技进步。
工业遗产的建筑价值
建筑价值是工业遗产价值的直观体现,也是大众对工业遗产最直接的认识。建筑价值通常会衍生出旅游功能,这对传统工业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城市规划角度看,组成一座城市的物质要素不但包括居住区、公共建筑、商务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等,也应包括工业、仓库、对外交通运输、桥梁、市政设施、能源供应等等。
每个城镇都有一些历史的遗迹、古老的东西。今天的新事物,若干年后将成为陈迹,随着时间的洗练,有些遗存又成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标志。工业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建筑,进而在城市中产生了新旧交替、和谐共处的工业建筑。外观的差异缘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这是工业遗产建筑价值的突出表现。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其工业建筑都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构架起来的,这种工业的建筑价值为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
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
“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再具有价值的老工厂,在创意者眼中却是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和难得空间”,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是工业遗产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大批的工业遗产逐渐成为工业旅游基地正是因为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炫耀着公众的眼球。“神秘”“好奇”“惊叹”是与工业遗产价值共生的词汇。工业遗产中形形的“地标”“代表”成为众多城市识别的鲜明标志。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的是一所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产业工人留下更多的回忆和向往。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工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借助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对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实际上是在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抢救工业遗产也有助于控制建筑垃圾的数量,提升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护工业遗产,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也能在地区经济逐渐衰退的浪潮中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城市中工业遗产重新摸底、梳理、分类,在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中也为城市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工业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结论
【关键词】文化类遗址;保护与开发;还原历史;旅游开发
0.引言
文化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当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状况。它不仅是历史的纪念碑和民族自尊与骄傲的象征,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因而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开发资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对文化类遗址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只从表面、短期效益看待遗址旅游开发问题,致使文化遗址的保护是举步维艰。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文化遗址的失去是永远的失去,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遗址保护和创造经济价值这对逐渐尖锐起来的矛盾已经刻不容缓的需要我们来解决。如何在保证遗址资源不受破坏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还文化类遗址一个真实的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否则我们将愧对子孙后代。
1.文化遗址现状存在问题
1.1遗迹破坏严重
如今的文化遗址大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破坏严重,无论是建筑还是环境,都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有些文化遗址甚至有些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废墟。现在参观者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石碓或者一些仅有的历史痕迹,对这些遗址的建筑原貌、历史风范已经是难以寻找,因而难以深入理解这些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的兴趣。只能通过一些记载或者当地的流传来回忆当年的色彩。
1.2周边环境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已把文化遗址掩盖,当今的发展已经侵入到文化遗址区域中。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大量出现,以及部分素质较差的人存在,使得一些文化遗址的周边环境差到极点。
1.3污染严重
文化遗址的污染包含多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文化污染,其中包括毫无顾忌的无根源宣传,大肆的吹舞。其次就是水域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都影响着文化遗址的保护。
1.4交通组织落后
大多数文化遗址位置较为偏僻,所以道路交通组织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譬如政策、资金、及开发观念。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开发前景基础薄弱,影响到文化遗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1.5景观的参观性差,内容少
由于前期人们对文化遗址的不重视,当今未开发的文化遗址大都没有景观设施,更没有很大参观价值。仅剩的一些建痕迹不足以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化遗产,重点在于保护,既然是一个文化遗产,那么还原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2.1实地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论证评估,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对任何一个文化遗址的开发都应进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其历史性、真实性及可塑性。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作出正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修葺方案,没有毫无依据地只凭主观想象将这些建筑人为美化或丑化,失去了历史真实感的文化遗址将难以吸引游人。对现状及前景做出科学的评估论证,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貌,对于没有破坏的部分仍然坚持保护原则。对周边影响文化遗址的东西要进行改造,尽量让其融合到文化遗址中,对影响较大的,不便融合的应进行清除,重新规划治理。
2.2改善周边环境
针对目前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料源的方法。在周边种植,建立防风固沙林,位于上风向污染源进行关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2.3道路交通改善
对于偏远地区的文化遗址,可根据游览和生活的需要改善交通组织,应将交通路线分为游览路线和公共生活生产路线。两条路线互不干扰。这样既满足了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又能满足遗址的开发。
2.4加大景观投入
为了给游客提供最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应对文化遗址加大景观投入,包括小品及服务设施,使展区的内容更加丰富,增加观赏价值。
3.文化遗址,促进旅游开发。更得到有利的宣传和发扬其历史价值,文化特征和意义
3.1文化、功能上的合理定位,未来发展的长远打算。其城市性质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为遗址的开发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旅游环境。
3.2游客定位准确。比如游客的年龄构成、本地与外地游客的比例构成、潜在的游客构成等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区具体的主题内容和具体的配套功能设置等。
3.3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4.结语
在传统的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现代手段恢复、再现历史,加之专业合理的景观规划、科学完善的旅游系统管理。引导游人投身历史、感受体会历史,品位解读文化内涵的真正目的。因而对于文化遗址的自身价值和独有特色得到充分的继承、发扬。
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不是自然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有借助适当合理的表现形式,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只有建立在继承发扬文化内涵和恢复再现历史原貌基础上的表现形式,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嵩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3.
[2]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郑宏.环境景观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关键词:熊耳山;形成机理;旅游开发
一、熊耳山简介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主峰海拔483米,东西延绵6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其主峰远看像一只大熊耳,故称之熊耳山 [1]。熊耳山隶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岱崮群体。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貌奇观。
二、熊耳山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研究
地质旅游是指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利用地质遗迹进行旅游活动,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尤其是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规律,以期提高人们的地学知识和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对其旅游开发的深入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概念、分类、资源及建议等方面法规建设、理论方法及技术手段还不成熟。结合中国地质公园科技旅游的开发现状,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旅游开发经验,寻求地质旅游开发的理论和规范,探讨开展地质公园旅游的方式方法,对保护资源环境、释放资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忽视地球科学的指导,缺乏地质专业人才。熊耳山地质公园只重视对游客的服务,而忽略了景区中广泛分布的地质资源,在景区的规划、设施设计和布置、游客的安全和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常常对地质因素缺乏考虑和说明。 把地质公园的开发仅仅停留在观光旅游上。熊耳山只是把游客引进来但对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特点、成因没有进行科学的解释,对地质景观的地质结构、形成机理等没有较详细的说明,游客只是觉得惊讶却没有实现地质公园的真正价值。 市场开发方面,科学价值被白白浪费。目前熊耳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上,还存在市场的拓展能力弱、促销机制不完善、促销手段单一、促销经费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开展地质旅游促销,没有独立网站,电子商务。
四、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与选择
借鉴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地质旅游开发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熊耳山地质公园地质旅游开发应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1.生态科普与地质旅游并重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原生环境极好且几乎无破坏、地质构造及其他自然景观构成并重、地质环境奇特、地质特征独特且科研价值及资源品质极高、人文景观较缺乏的地质景区,兼具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特质。 以地质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处于原生态且较为粗放、地质构造占主体、地质内涵独特、人文景观丰富的地质公园。该类景区可进入性好,人类活动较多,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尤其是旅游生命周期进入发展、巩固阶段的地质景区。地质科技旅游以地球科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的,适当建立相关的自然地质科学、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设施,如某些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与以地质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以生态科普为主,地质旅游和其他旅游项目为辅的混合模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地质特征较为普遍、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欠缺的地质公园可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发,重点保护,地质科技旅游以自然生态教育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开展观光、探险、漂流等项目。根据熊耳山地质景观特色,旅游发展阶段,熊耳山旅游开发应采取第二种模式即以地质科技旅游为主,辅以生态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混合模式,建立一些人文历史及风俗民情博物馆等,开展一些人文旅游,弥补熊耳山景点太少的缺憾。
五、熊耳山开发建议
1.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建立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产品,开展地质旅游。为了保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原貌,达到永续利用之目的,应该对公园实行限制性低密度利用,限制公园游人及其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健全管理体制。世界上建设好的国家公园一般都设有公园管理局,全权管理国家公园,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人员,同时还有公园警察,有的还有武装警察巡逻,保护公园资源免受损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建立相关的公园管理体制,对公园实行统一管理,理顺管理关系。 多方筹集资金开发旅游产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旅游的积极性。在不破坏旅游资源、不违背公园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政策,积极引入外资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公司的资金,进行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旅游接待服务与旅游娱乐设施建设和经营。
六、结语
在合理选择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形象,提高其在同类地质旅游资源的知名度。真正实现熊耳山地质公园经济、科学价值的双赢。
:
[1]丁霞,徐春堂.枣庄乡土地理[M].济南:齐鲁书社,1996:20.
【关键词】遗址;遗址区;周边环境;协调
【正文】
大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遗址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大遗址的保护已经由原来只对遗址本体的保护,扩展到了对遗址本体和遗址周边区域的综合保护;从对遗址的消极保护,改变为通过遗址展示、利用等方式实施的积极保护;立法保护的层次不断提高。但我国国内遗址保护却存在保护水平低下,立法不完备,观念落后等问题。
一、大遗址与大遗址区的界定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转变,各国趋向于将遗址与包含遗址在内的遗址区域区别看待,并试图整体保护发展。所谓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按照《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章程》的规定,“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遗址实际上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该地方具有特殊价值,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产物,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动性。所谓大遗址,是指那些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遗址。大遗址的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等三个基本特点。大遗址的界定仅仅指遗址本体,而不包含遗址周边区域在内。
遗址区是一个新名词,目前尚未有明确概念或界定。遗址区名称首次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11月西安市关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中。该规划方案将大明宫遗址区分为三个层次:以即将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区,属于遗址本体部分;以周边改造区域为第二层次,包括建设控制地带在内;以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为最外层,属于建设开发区域。也就是说西安市关于大明宫遗址区的规划实际上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遗址本体,还包括了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和一定范围的周边发展环境,这突破了我国以往对遗址保护的基本思路,将其扩展到周边区域和城市环境构建中,也给我国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现有的立法文件中,很难找到直接将遗址周边区域纳入到遗址保护规划的的范例,目前也只有极少数地方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提及,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良渚遗址环境风貌应当进行整体保护等。
比较而言,国外立法中关于保护区划定、保护机构设置、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等方面都有国内立法可借鉴之处。
二、关于大遗址区保护发展的国内外立法比较
通过划定大遗址区实施遗址保护,很多国家都逐步走上了遗址保护与周边区域保护发展同步的道路。
(一)通过划定遗址区域的方式保护遗址本体
《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第二条规定:“为保证对埋藏有考古物的堆积层和遗址的保护,每一缔约国承允采取可能的措施:1.划定并保护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和地域”。《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保护不应只限于自然景观与遗址,而应扩展到那些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形成的景观与遗址。因此,应制定特别规定确保对那些通常受威胁最大、特别是因建筑施工和土地买卖而受到威胁的某些城市中的景观和遗址进行保护。《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规定:……土地利用必须加以控制并合理开发,以便把对考古遗产的破坏减小到最低限度。考古遗产的保护政策应该构成有关土地利用、开发和计划以及文化环境和教育政策的整体组成部分。……考古保护区的划定亦构成此种政策的一部分。
马耳他《开发规划法》规定了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其中可以包括被登录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设立保护区的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间及单体遗迹、建筑、遗址或景观风貌特色。
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规定,凡属国家所有及本法实施前作出的决定、命令,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视为文物古迹区域的土地,根据本法均属文物古迹区。该地区内的任何一块土地,如经文物局核实,其内没有文物古迹或被划在经批准的文物古迹整修线区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可划为非文物古迹区或非文物公益区。
可见,上述立法均认为,可以通过划定遗址保护区域的方式来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该区域内围绕遗址本体保护开展一系列开发或发展措施,将其作为遗址保护发展的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更是肯定性的提到,“周边环境”被认为是体现真实性的一部分并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这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和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确定遗址保护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条件。
(二)保护发展机构的设置
在保护机构的设置方面,目前国外立法主要有三类形式,即国家机关、国家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及NGO(非政府组织)。其中,国家机关作为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情况比较常见;其次就是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这种机构可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国家部门,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单独由非政府组织成立的保护机构在国外实践中尚不存在,目前只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中提及,政府可在某些情况下,将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委托给当地人民或非政府组织。
首先,以国家机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立法例包括但不限于:
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明确,文部大臣有权决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遗址等考古遗产直接归属于文化厅长官直接管理。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埃及文物局系负责管理各博物馆、文物仓库、古遗址和历史文物地区(包括偶然发现的文物考古区)的一切与文物考古有关的事务的专门机构。1975年颁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希腊的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工程部负责大型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
其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立法例有(包括但不限于):
智利1970年1月27日第17288号法律规定,国家纪念物是指地产、废墟、建筑物及其他具有历史、艺术特征的物品……。国家应妥善保管这些物品。这些纪念物的保护和保养应根据本法的规定通过国家纪念物委员会进行。
西班牙历史遗产法规定,历史遗产委员会应促进有关西班牙历史遗产的具体计划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国家历史遗产委员会由省长任命的各自治区的代表组成,国家有关行政当局的首长亦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同时亦是该委员会的主席。主要负责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实际上,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对遗址文物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但对于需要由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却比较难以协调。采用专门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内部可能由多个部门派人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但相互扯皮的现象却不可避免。民间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在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天生缺陷,权威性不够,因而不宜作为持久性的保护机构。另外,就保护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功能而言,各国立法及国际公约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及,但均未将其作为保护机构的核心职能。目前我国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三)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相协调问题
1、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所谓建设控制地带,就是为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划定的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一般保护区。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世界范围内通过政府规划手段划定一定区域实施建设控制,保护发展遗址等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保护相适应已成为各国的不二选择。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明确规定,采用遗址整体保护政策,划定一定范围作为考古保护区,在考古区内,各国政府应当保证区域内的环境风貌与遗址本体相适应,而不得毁坏、损坏和改变。
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在遗址和文物古迹区内颁发进行建筑的许可证,禁止在该区域取土、沙等行为。对与该地区比邻的非居住区内3公里或由文物局划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前款适用,以保护这些文物地区的环境。
1992年马耳他开发规划法也规定,不允许任何会对这些遗迹或遗址的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开发。在其周围设有至少100米的外围缓冲区,该区不允许任何开发项目,该地区属于最优先保护区域。除此之外的区域内从事建设应取得当局的许可。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可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一般是基于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需要,但从各国立法来看:第一,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一般都列入政府规划中,满足规划权限要求;第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应根据遗址保护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第三,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不得从事任何建设,而是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或法定机构的许可且该建设不破坏遗址周边环境风貌。这一点,我国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颁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第五条和第六条中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只不过该规定并未涉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保护发展的问题。
2、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
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主要是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和对遗址本体及除本体之外的遗址区内其他区域的利用乃至发展问题。但这种保护与发展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和矛盾。遗址本体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文物范畴,虽然各国文物保护立法一般都对遗址文物的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但随着保护观念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遗址文物,各国立法均做了一定程度探索。目前,不外乎就是通过展览展示、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考古研究等活动,进行有限的利用。例如,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发挥文物的作用;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规定,各国可以通过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方式对遗址采取保护措施,这为遗址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至于遗址区内除遗址本体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各国立法规定不一。澳大利亚《ICOMOS文化遗产(巴拉)》规定,在澳大利亚亚瑟港遗址保护过程中就明确亚瑟港的保护和开发项目是一个区域性开发项目,内容包括对塔斯曼半岛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除对亚瑟港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之外,该保护和开发项目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工程,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建设。在进行遗址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在历史、地理及其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认识遗址。在其他国家立法乃至国际公约中,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作出原则性规定的较为普遍。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施工等活动的法律规范,但对于如何发展遗址区内其他区域,我国文物保护法并未提及。
可见,对于在遗址区内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与对区域本身进行发展这一问题,各国很少采用消极保护文物的态度而忽视区域发展,基本的共识是在以保护为核心的理念下,适当进行利用乃至发展,以促进遗址文物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但各国对于应当在多大的范围或程度上发展遗址区,发展的程序和实际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
(四)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
从目前来看,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是国外立法的必备内容,如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经文物局同意,有关方面可获得许可,在居住区内的与古迹区毗邻的地方进行建筑。但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高度,照顾该区域的基本特色和特征。《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规定,当需要修建新建筑物或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添光彩。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在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时,也应考虑到因某些工作和现代生活的某些活动而引起的噪音所造成的危害。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也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但这些规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风貌一致性的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而不包括整个的周边环境风貌。
另外,对于遗址等文物保护经费的来源,从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一般通过政府拨款、鼓励捐赠、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及接受国际援助等方式获得。当然我国法律对此也有规定,《文物保护法》就规定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文物保护单位事业性收入和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等方式来筹集保护经费。2005年国家财政部、文物局共同颁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则更为具体的规定了政府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但该规定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主导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及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三、对我国大明宫遗址保护发展的启示
针对国内大遗址保护的实践,通过对比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就大明宫遗址保护实际情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借鉴和学习。
(一)更新保护观念,实施整体保护发展战略,即对遗址本体保护与对遗址本体以外周边区域的保护发展相一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划定一定的遗址保护区域或者设立一定的遗址保护特区,在该区域内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实施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通过合理利用遗址文物资源及保护并发展遗址周边区域的方式,使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乃至历史区域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及旧城改造中,达到协调一致,减小城市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破坏,从而更好的保护遗址资源。
(二)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在大明宫遗址区域内,可以建立遗址公园,也可以设立单独的具有管理职能的遗址保护特区,组成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赋予该机构单独的管理职权,执行相应职能。与此同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规划手段确定大明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实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的具体措施范围及程度;正确处理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即管理机构的职能方面要将保护与发展并重,以保护为核心,将发展作为保护遗址文物的积极手段,采用合理的利用、开发等措施达到发展中更好保护的目的。
2、正确处理遗址保护发展与旧城改造、城镇居民房屋拆迁安置的关系,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发展工程而言,遗址区被拆迁人的福祉是遗址保护工程是否完满的重要衡量标准。
3、正确处理遗址本体风貌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相协调的关系,即就是在遗址本体保护方面贯彻相关国际公约原址性、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周边区域的发展保护过程中要注意新发展区域应当在绿化、色彩及建筑物风格、高度、距离等方面与遗址本体的风貌相协调,减少强烈反差的建筑或环境风格对遗址区内整体风貌的破坏。
关键词:发扬芜湖传统文化;提升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16-01
一、芜湖市传统文化保存现状
芜湖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0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0项。
周瑜、黄盖、李白、王维、苏轼、黄庭坚、米芾、汤显祖、吴敬梓、萧云从、渐江等著名人物都在芜湖留下了踪迹。近代芜湖是四大米市之一,史称“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古城是芜湖传统文化的集中展台,保留着行政、司法、教育、宗教、商业等历史信息。古街巷和文物建筑体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衙署、城隍庙、大成殿等见证了古城隆盛的规制。多位名人的故居散落其中。汤显祖曾在儒林街的雅积楼里进行创作。吴敬梓久居古城,其作品反映了古城的风情。
二、现阶段芜湖市对传承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各类普查工作
2006年,启动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2007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2010年,开展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建设。对全市珍贵文物进行影像采集,完善藏品档案,摸清了馆藏文物的家底,为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搭建了平台。2013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该普查对掌握和科学评价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定《芜湖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规划》
2006年,《芜湖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规划》经市人大公布。该规划综合考虑了保护历史风貌、文物古迹、建筑风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保护芜湖的传统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文物维修工作
从2005年起,芜湖市每年拨专款作为全市文物保护维修专项经费。按照政府出资与文物的产权或使用单位自筹经费1:2或1:3的比例投入的办法,先后维修了20余处文物建筑。
(四)对芜湖古城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
2007年,市政府启动古城建设项目,计划将芜湖古城打造成集文化、商业、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旅游目的地。组织文化文物等部门详细调查古城的文化遗存,梳理文化脉络,发掘独特文化内涵。2009年,启动古城动迁工作。2011年,启动古城文物建筑修缮。2014年3月,古城整体保护规划设计竞赛方案专家评审会在芜召开。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交的竞赛方案获得一等奖。
(五)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2012年,市政府与华强集团签约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该主题公园将分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音乐舞蹈、神秘文化、杂技与竞技、民间节庆、综合项目和民间手工艺园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外观形象缺乏个性,区域文化底蕴亟待深挖
芜湖的城市形象不够鲜明,建筑造型、风格色彩以及基础设施等,没有突出地方文化个性。芜湖特色的文化符号如铁画、米市、徽商等没有得到充分表现。此外,许多与历史名人相关的遗迹,没有标识。
(二)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尚有欠缺
芜湖旅游没有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内涵不足。青弋江是明末清初至近代的一条黄金水道,然而从中江塔到大砻坊一带却未能开发出文化探寻之路。众多名人在芜湖的遗迹也鲜少有人问津。
(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滞后
芜湖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古城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上是“江东首邑”,“徽商门户”“四大米市”“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而芜湖的目前尚未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制约了芜湖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力度的建议
(一)设置古迹文物说明标志
芜湖目前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除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遗址外,无标志说明。此外,一些历史建筑因年代久远、城市建设等原因已经消失(如科学图书社旧址)。如能在现存古迹和消失的重要历史建筑前设立标志,既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对历史有更多了解,也展现了芜湖的文化家底。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1、“复活”芜湖古城,树立传统文化品牌。在古城建设中,应当“复古不泥古,怀旧不守旧”,设计遵循“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建设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古城内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同时满足商业、旅游接待的需要。在维持古城原有规制、古建和路网的基础上,新建建筑应考虑到风格的协调统一和功能的实用性,做好古城功能分区的规划。
2、对西河古镇整体保护利用。西河古镇位于芜湖县南,东临青弋江,面积约0.33平方公里,是当年徽商通向外界的咽喉。现存老街大体仍保留晚清的建筑风貌。依河而建的古建筑有“皖南吊脚楼”美誉。对西河古镇进行整体规划,保护古镇风貌,修缮历史建筑,挖掘西河古镇的码头、商贸等文化,可打造文化旅游亮点。芜湖县和芜湖市的直线距离仅30公里,因此古镇可与市区的芜湖古城、主题公园等主要旅游景区联动起来,打造“二日游”路线。
3、做足文化名人“文章”。芜湖与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结缘。挖掘芜湖文化名人资源,在文学、戏剧、影视剧、电视片、广播剧、美术、动漫等领域,创作一批艺术精品。还要以挖掘名人资源为突破口,继续挖掘芜湖“青铜、古瓷、地藏、徽商、铁画、古城”等文化底蕴。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北京
一、概念界定
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三类: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其中,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俄罗斯的下塔吉尔发表了《下塔吉尔》中写到:“政府应该通过促进工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来积极阐释工业遗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国内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不多,并且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因此研究发展的空间仍很大。
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统一将工业遗产旅游划入遗产旅游的范围。深圳大学的李蕾蕾于2003年发表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中指出:“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它属于广义的,还包括工厂观光的工业旅游。”
此定义受到广泛的引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定义中囊括了物质类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但却忽略了非物质类资源的吸引力。因此,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应包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如工业遗迹、工业建筑物、机器设备、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技术、产品形态等,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需求。
二、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
国外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主题博物馆模式和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实践,归纳出工业遗产旅游的四种开发模式。
(一)主题博物馆模式
在工业遗址上建立主题博物馆,以此展示工业生产流程,旅游者能从中体验到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还可以改造为艺术创作场所,开展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通过设立工业博物馆,开展具有鲜明主题的工业博览会,融合招商引资、商贸交易、旅游等活动,结合工业遗产旅游与会展旅游。主题博物馆模式主要以德国鲁尔区的弗尔克林根炼铁厂最为典型。
(二)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在工业遗址上建造休闲娱乐设施,改建成工业遗址景观公园。同时整合区域内其他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传统旅游资源形成各种旅游线路,新型资源与传统资源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创造更多效益。如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landscape Park)――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三)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将工业遗址建筑群改造为一个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场所,其中配有咖啡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如澳大利亚墨尔本购物中心是在生产子弹的工厂遗址上改建而成的。
(四)区域性一体化模式
区域性一体化模式又称为德国埃姆舍公园(Emscher Park)模式,根据区域性综合开发目标,通过改造和再利用废弃的工业建筑和空地,恢复厂区内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工人再就业,创造多重效益。如1986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英国铁桥谷Iron Bridge Gorge工业遗产旅游地,其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是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融合为一体的旅游地。
三、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效益
(一)经济效益
工业废弃地面积较大,工业建筑拆除费用较高,如首钢工业区内的炼钢炉、炼铁炉等处置费用很高,并且还需要工业上复杂的处置技术,因此通过保护性再利用的方式节约资源,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成为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文化效益
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重工业企业外迁,遗留下来的许多厂房、机器设备等工业遗迹是见证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因此,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促进了工业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保持旧工业区和谐与健康发展。
(三)环境效益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其沦为建筑垃圾而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在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过程中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改善其环境。因此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
四、对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启示
(一)现状
拥有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北京,蕴藏着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但是由于早年缺乏对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关注,北京重要的工业历史遗迹在城市发展中已经消失,如1883年的为军械服务的神机营北京机器局――北京最早的工业曙光、1898年的长辛店机车修理厂二七机车厂、1906年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火车站等历史遗迹。
近年来,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大背景下,北京多个工厂停产、外迁,遗留下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迹亟待进行保护开发,因此工业遗产旅游是获取多重效益的必由之路。目前,北京已经开放及正在规划之中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有:北京首云铁矿博物馆、欢乐谷、798艺术区、京西煤矿、首钢、京张铁路等。
(二)对策建议
然而,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加强政府主导。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资源是其基础。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被拆除。针对目前状况,北京市政府应组织人员对现有工业遗产全面普查、实地调研,进而建立起工业遗产清单,评估、分类可以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选择最适合的开发模式。
2、设计特色主题线路。在规划北京工业遗产旅游时,应明确目标市场、准确定位、设计特色主题线路,满足新时期各旅游人群的旅游需求。如针对青年旅游群体特点,应着重凸显工业遗产旅游的教育、文化、体验功能,设计教育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3、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根据协同论,区域联合开发较分散孤立的开发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整合优势。北京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呈零星分布、难以吸引国内外旅游者,针对目前状况,北京应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从而提高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等,获得单个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区域联动效应。
五、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一些城市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背景下,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旅游形式,区别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形式,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基于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的文献资料,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开发效益以及北京地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等问
题。但由于文献资料的收集及实地调研的效果有限,本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春利,窦群.旅游规划与开发[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王德刚,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5、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商务印书馆,2007.
6、刘伯英,李匡.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Archicreation,2006(9).
7、李小波,祁黄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8、李林,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4).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着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苏荷(SOHO)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租用了租金低廉的苏荷(SOHO)区的旧产业建筑,他们运用全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空间。阁楼(LOFT)公寓充分利用旧产业建筑的大柱网大开间进行灵活多样的围合式分割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建筑的高荷载承受能力。新肯考迪亚码头的改造是历史建筑改造为公寓楼的成功范例。综合区域模式改造。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将旧产业园改建为景观园区非常成功的例子。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历时4年将一个废弃颓败的旧工厂改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公园。鲁尔工业区中还有许多将单体建筑、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层面的改造模式,例如将历史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的模式,还有将产业建筑中的大空间改造成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的模式、将很多建筑设施上设置餐饮空间模式等等。
二、产业类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1.生态价值的体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原料约一半以上都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及辅助物,建筑业对环境污染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全球每年排出的温室气体中,有三分之一源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可见,要减少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终解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最核心的是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城市废弃的产业类建筑物质价值大于其功能寿命,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不仅比新建建筑成本节省许多,还免除了大量的拆除成本,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自身的适宜性
产业类历史建筑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是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虽然他们自身功能寿命大多完结,但是其空间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其物质寿命和精神寿命仍在,这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空间结构适宜。产业厂区规模大,占地多,建筑单元之间又留有弹性空间,为整体规划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非常适宜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重新划分,创造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强的空间。而且产业建筑结构荷载要求严格,其房屋安全质量较高,其结构都可以满足多种民用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类历史建筑体量庞大,在城市中成片存在,在城市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形态,其特征明显具有很大的识别性,易成为该城市区域的中心。若将这种历史地段成片开发,能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商业利益的吸引
大多废弃的产业建筑虽然功能寿命结束,但其物质寿命依然存活。将产业类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拆除费用,而且节约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实施还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对其投入。
延伸知识: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论据和论点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章应当揭示这种联系,得出合乎规律性的结论。这种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就是真理。揭示真理就是论文的使命。如文章只凭观察和经验,将偶然的表面现象推断出某种论点或观点,则这种论点或观点
一、研究背景
历史古镇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地方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历史古镇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目前人们对古镇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其物质形态的保护上,对于传承当地民俗风情与文化的保护思路还处于刚刚觉醒阶段,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护好历史古镇并使其适应现代生活从而延续下去,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问题。
孝泉镇位于川西平原,地处旌阳区西部,与德新镇、景福镇、齐福镇及孝德镇接壤,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孝泉镇有2000年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和人文遗迹众多,这里文化积演厚重,民间民俗丰富多彩,是省级文化名镇和国家级重点小城镇。
二、孝泉保护面临问题
(一)文物古迹受损严重
孝泉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镇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尚有大量的民居、商铺、会馆等传统建筑,原有的街巷肌理尚待保护、修缮和恢复。特别是“5.12”地震对孝泉镇的文物古迹、古镇街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古镇建筑70%严重受损,德孝城、三孝园、五圣宫受损严重,元代龙护舍利古塔开裂,地主宫倒塌。
(二)居民生活条件差,缺乏保护意识
孝泉老镇区民居密集,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破损严重,甚至已成危房。老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各种污水直排,卫生条件差,消防设施落后,电线线路老化,火灾隐患很大。老镇居民未能感受到老镇保护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对自身居住的传统民居保护意识不强,随意改变院落结构、毁坏建筑构建等行为也时有发生。
(三)资金匮乏,监管力度不够
老镇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消除火灾隐患,部分的疏解居民,以及拆除不相协调建筑,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孝泉旅游发展带来的资金反馈和政府财政投入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多元化的开辟投资渠道,引入外来资金势在必行。但是,政府在引资中给予投资主体保护区外建设开发一定优惠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在保护区内行为的约束,建立健全保护区保护管理机制。
三、孝泉具体保护对策
(一)对物质形态的保护
重建和修缮现有文物古迹,加强对其的保护和适度利用;对镇内泉系进行整理并整治其周边环境,改善保护区居民生活条件;划设古街风貌核心保护区、泉系生态保护区、一般风貌保护区并严格保护以维护完整的古镇风貌:1、古街风貌核心保护区:主要体现孝泉镇最古老的街巷格局,包括古街区“牛”的形态所涵盖的区域。2、泉系生态保护区:结合五个泉眼,利用人民渠及邻姑河将其进行串联,形成一条以泉文化为载体的水系廊道,并结合生态廊道的打造要求对周边区域进行整治及梳理。3、一般风貌保护区:主要是孝泉城镇未来发展更新的区域,包括火车站场及大量规划的工业。
(二)对文化传承及民风民俗的保护
1、构筑特色街巷人文轴
指以“牛”的“身体”为轴线,串联古街巷内的所有文化资源,包括旷世勋纪念碑、武圣宫、清真寺及德孝城等,结合传统民居群及历史街巷,将古街与周边各处重要城镇历史景观标志点进行衔接,突出孝泉的多元特色文化,包括孝文化、泉文化及清真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共同构筑特色街巷人文轴。
2、构筑泉系生态保护轴
该轴线以“五股泉”中的五个泉眼为依托,包括跃鲤泉、姜公泉、哑巴泉、邻姑泉及洪家泉,结合镇区水系,将其进行串联,形成以“泉”为主题的文化生态脉络,并串联镇区多个主要历史文化节点,构成泉系生态保护轴。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力弘扬孝泉历史名人的优良德操,发挥历史人物的宣传教育作用,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发扬孝泉历史文化的重要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为保护“孝文化”遗存,制定“乡规民约”;把“安安送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修缮内涵丰富的孝文化古迹,如“三孝园”、“姜孝祠”、“姜公坟”等;修建以姜孝祠为主体的孝文化仿古建筑群;评选“好公婆”、“孝子孝媳”、“尊老敬老先进个人”等,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举办多种传统活动来推广德孝文化,如孝祭活动、鸡公车民俗竞技表演、彩妆游行、大型焰火晚会等。
4、民风民俗及传统产品
传承和发掘孝泉多次多彩的民风民俗及传统产品。包括城隍会、打清醮、上九会等民俗活动,以及半边街的清真食品牛肉干、“万民伞”等传统产品。举办一年一度的孝文化旅游节,加强建设孝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并围绕“孝文化”特色,发展相关旅游产业链,形成孝文化研究、孝文化民间传说、纪念品、特色食品等旅游体系。积极发展孝泉文化产业,企业可以依托“孝文化旅游节”的平台,展示其形象并推销产品。
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