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0:4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生物资源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全球共同利益原则
渔业资源是人类从海洋获得的最主要的水产品,占人类捕捞的水产品的90%,也是海洋最主要的生物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甚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有紧密联系。对于渔业资源的国际法关注也早就突破了单纯海洋法的范围,国际环境法的视角的强化更强调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应恪守义务约束;且活动关注的中心也应从人类利益转向人类与生物共享的全球利益。可以预见的将来,对渔业资源的国际法规制必定是更多地吸收国际环境法的先进理念并通过具体的制度予以落实,这也意味着渔业资源国际法规制终将归位于全球利益原则和义务重心。
1.2极限理论
渔业资源枯竭的现状说明渔业资源的总存量是有限的,渔业资源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也是有极限边界的;人类的过度捕捞活动一旦超越了这一边界就会产生渔业资源衰竭的问题。二十世纪80至90年代联合国对公海“大型远洋流网捕鱼”作业的系列决议就是渔业资源“极限”问题的实证。海洋资源分配所体现的基本精神义务,它为人们占有、开发海洋资源的行动设置限制,它要求各国占有、开发海洋资源的行动服从全球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总体安排。作为最主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要以有限的渔业资源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自然也应服从这种以义务为重心的分配,而这种分配的义务重心则不仅要求渔业资源法律制度以限制人类行为为主,更重要的是为各项制度安排明确的义务主体并建立完整的责任体系。因此,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国际法规制最终仍应落实和以推进国际合作国家责任为方向发展。全球共同利益原则和极限理论说明:一切作为人类共同财产的资源,其一定是将义务置于权利之上的,即将义务作为重心。且这种义务本身也是为了实现义务承担者的长远利益。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律制度正应以“全球共同利益原则”和义务重心的基本思想为指导原则,任何可能背离这两点基本法理的尝试都是危险的。实际上,国际渔业资源法律制度的发展已经表明其义务重心,《公约》和后公约时代的各项制度都通过义务主体的安排,对渔业活动予以了越来越具体的限制,且越来越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履行义务。
2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管理
2.1专属经济区的概念
所有的沿海国都享有一种领海权利,即沿海国有权把沿海捕鱼权完全保留给本国国民,禁止或限制其他国家的国民在其管辖海域内从事捕鱼活动,这种权利被称为渔业管辖权。二十世纪40年代起,以拉丁美洲沿海国家为首,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在沿海二百海里海洋区域内建立经济专属区。自此,很多海洋国家开始纷纷效仿,专属经济区的概念也就被提到各种海洋大会议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实行特定法律制度的区域,该区域的最大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2.2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之所以要制定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相关法律,其目的就是明确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主体,并规范沿海国在享受海洋权益的同时,承担该海域的养护任务。沿海国享有是权利主要包括:①自行决定该海域内海洋生物的可捕量,分为不同时期对海洋生物的可捕量控制,个别国家对海洋生物的可捕量控制,个别船只对海洋生物的可捕量控制;②限定其他国家对该海域的可捕量,因享有专属经济区的沿海国有促进该海域内生物资源得到适度利用的义务,因此,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可以限定其他国家对该海域生物资源的利用;③其他国家的国民在共享海洋资源的同时,必须遵守沿海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是确保沿海国能确实有效的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而沿海国同时也要承担防止该海域内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并承担养护的义务。
3公海渔业资源管理
3.1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历程
格劳修斯在1609年的时候曾发表了《海洋自由论》,自此,一种“公海捕鱼自由”的观点逐渐被大家追捧。而随着沿海国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捍卫以及海上霸权的争夺,以及后来《公约》的形成,开始对“公海捕鱼自由”进行限制,许多国家纷纷加入了该《公约》,公海捕鱼的限制逐渐被广大沿海国所接收。根据《公约》的规定,所有的缔约国均有义务要求本国国民或自行,或与其他国家合作采取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必要措施。事实证明,不管是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还是渔业资源的养护与管理都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同时,国际间的合作也是弥补海域划界所导致的管辖权争议,衔接各海域渔业制度的有效方式。除了《公约》对各个国家规定的义务外,《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与管理措施的协定》也规定了公海渔业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便利了国家间在公海信息的广泛交流。《遵守协定》强调船旗国之间应互相交流有关渔船的资料,以协助彼此查明悬挂其旗帜、从事有损国际保护和管理措施的违法渔船。另外,《遵守协定》还设定了缔约国间通过粮农组织开展的合作。
3.2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出现的船舶改挂旗帜现象,成为对渔业管理措施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所谓的船舶改挂旗帜,是指船舶撤销其在一个国家的注册后又在另一个国家重新注册,其通常是为了达到降低运行成本和优惠的缴税条件等经济目的,从而规避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规则的约束。渔船改挂船旗规避管理措施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及了区域性渔业组织的管理主体地位,还直接影响了国际社会和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所采取的养护和管理渔业资源措施的效果。针对公海渔船改挂船旗,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都试图以强化船旗国义务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4洄游鱼类种群资源管理
针对洄游鱼类种群,国际法首先突出对此类鱼类种群的特殊关注,在进一步分类的基础上,就不同特点的洄游鱼类予以不同的制度规制,并特别强调国际合作,突出区域性渔业组织的主体地位,此外,针对洄游鱼类严峻的生存状态,引入预警原则。预警原则的基本概念最早出现于1992年6月通过的《里约宣言》,“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应根据资金的能力广泛适用预警方法。如果存在严重不可逆转的损害,缺少完全的科学确定性的危险不应当作为拖延采取代价昂贵的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借口。”《公约》主要强调国际合作义务,以期各国间通过协商或通过国际组织实现渔业养护与管理的协调与配合。但是实践中各国立场冲突使得存在对《公约》条款解读的不一致,同时沿海国管辖权的明显扩张意图共同导致对这两种鱼类保护的不力。鉴于国际法没有高于国家的统一的执行机构,洄游鱼类种群渔业资源的国际法规制的执行主体仍要落实到各国。国际海洋渔业资源制度的执行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对执行规定的遵守;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就规定执行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但是,国家的执行意愿与执行能力往往难以平衡。
5结语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舟山;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
1.1海洋
海洋指的是地表由陆地分隔成并且相互连通的广大水域,它占地球表面积的30%以上,约3.6亿km2。海洋中含水量占地球上总水量97%,其中可用于人类饮用占2%。地球主要有5个大洋,它们分别是北冰洋、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十分有限,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1.2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级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即人们对海洋中各类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生产活动和与之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如海洋捕捞业、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
1.3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时候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在對海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使海洋资源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2.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海洋可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大量资源,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保护,人类文明正在以全新姿态向海洋发展,国际间以海洋为中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包括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目前海洋领域的产业主要分为海洋渔业、海洋能源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运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的海洋产业实现了从劳动力资源粗放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型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今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2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这个新形势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并制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表现出了迅速增长的态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其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海洋经济的区域性变得显著,区域布局逐渐形成。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海洋经济区迅速发展,同时,沿海各综合经济区发挥各自区域比较优势,已基本形成以辽宁沿海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为中心构成的海洋产业经济带,海洋产业在我国沿海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海洋经济现阶段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同时,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对海洋开发利用的层次不断拓展。废弃物排放过多、海洋资源消耗过多的粗放型海洋经济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对海洋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并加剧海洋经济及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矛盾,影响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妥善处理好海洋经济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对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3.1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从渔业资源的特性看渔业资源属于可再生生物资源。鱼类通过自身不断的生长、繁殖,实现自我更新,使种群数量维持在在一定范围内。但要实现永续利用必须要实行适度的捕捞。如果捕捞不当,严重超过自我更新的速度,将会严重破坏渔业资源。
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临着海洋渔业环境破坏严重、海洋渔业资源骤减、海洋水产品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最为严重的表现为:最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赤潮,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黄渤海区由于缺少饵料性鱼类,使经济性海洋鱼类生长缓慢。对海洋鱼类生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鱼群数量减少,严重影响着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海洋污染主要来自海洋的污染、船舶油污的污染、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是所有污染物质的最终积聚地,而海洋本身强大的自净能力也使它成为污染物的天然处理场所,海水的流动和海洋生物、化学、物理过程的作用,污染物通过稀释、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被分解为无害物质,但是这种洁净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一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质数量和速度超过了海洋自净的能力,海洋就会被污染,海水水质必然受到破坏。
4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4.1舟山的海洋区位优势
舟山市在舟山群岛上,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杭州湾外缘,面朝太平洋,海域辽阔,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离上海、杭州和宁波等大中城市较近,是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舟山还具有非常丰富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港口资源为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舟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渔场,渔业年产量居浙江省第一位,约有120万t,种类也非常丰富,约有500多种。舟山还拥有2447.87km的港口岸线,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港口岸线水深在10m以上。
4.2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海洋经济在舟山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舟山的海洋经济正在由“涉渔型小产业”向“临港型大产业”的转变,初步形成水产加工、船舶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链、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一些问题,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舟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制约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在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制约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一是海洋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对鱼群的过度捕捞大大超出了鱼群的繁殖速度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很多鱼群的退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鱼汛,很多被破坏的海洋生物资源难以恢复,海洋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二是海水污染严重。由于工业排放得不到有效处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油污无法得到及时清除等原因,海水污染影响着舟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舟山的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第一產业占有的比重过高,二、三产业的相对薄弱。舟山渔业较发达,但是第二产业主要是传统船舶工业,附加值不高,结构单一,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开发、海水生物等高新产业的比重较低,产值不高。第三产业中的对外贸易、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5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1产业方面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新兴产业为发展核心,这是促进海洋经济升级的关键。为了实现海洋经济和社会全面对接,一定要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发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海洋新兴产业,对于舟山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开拓海洋相关设备制造业、服务业等等。比如,水下检修系统、海洋防污系统、海洋电子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和海洋产业开发有关的新兴产业,能够从新的角度来拓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为海洋地质、海洋信息、海洋药物等等领域的需求提供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建立系统化海洋结构,完成高效益技术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5.2资源方面
渔业捕捞行业的管理需要从强度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渔业资源保护与修复要共同维护、同步推进。舟山渔业经济的发展核心要从“拼资源”转移到“拼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海洋资源产业技术含量的提升,就意味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可升级空间扩大。对于非资源型海洋产业的发展,也要用可持续观点来维护产业发展。舟山海洋产业需要根据新的渔业技术升级来寻找现代“绿色渔业化”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积极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捕捞渔业更要向着保护近海资源方向发展,通过远洋渔业、外海渔业来提高产品的隐性附加价值,促进海洋渔业效益型的转变。
5.3环境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要以产业升级转型为契机,根据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来完成低污染、低消耗的产业链建设,在推广高新技术应用的同时,用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来强化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方式。在大力发展海洋环保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提高企业对污水、废气的处理能力,将污染物排放压缩到最低程度。在进行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时,需要根据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系统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海洋经济的健康、安全、全面发展。舟山市组织的“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就是将河口、海湾为治理重点,以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目标,利用新技术对滩涂等等海洋环境进行保护与合理开发。着重开发无居民海岛的海岸沿线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能够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这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秦宏,孙浩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1(1):139-142.
[2] 杨美丽,吴常文.浅析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产业经济学角度[J].中国渔业经济,2009(3):12-15.
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刺激了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也对食品安全、健康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契合的机会。本文从原料供应、生产、产品运输到消费相关食品链等方面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阐述了食品科学技术由传统技术向新型技术,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转变过程,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展望
大力开发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集中在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生物高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等。根据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一是用生物法代替化学法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迫切需要开发的有保鲜剂、香精香料、防腐剂、天然色素;二是大力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如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调节血脂,调节肠胃功能性组分。
发展微生物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开发的过程中微生物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具有独特的特点,繁殖过程快,在一定条件下可大规模生产,要求营养物质简单。如酱油、食醋、酒与双歧杆菌料、酵母片剂、发酵乳制品等微生物t疗保健品一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许多保健品功能成分,应大力发展食用菌保健食品。
新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新生物资源包括一些未开发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对中国而言,传统中药材是一个宝库,很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这方面日本已十分先进,尤其是确定重要的品种规范,种植规范,成份的稳定性以及动物临床试验的验证,以制造出能够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功能食品。另外,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洋藻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研究表明,大部分微藻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并且可安全食用。中国可使用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很多品种尚未开发,而其中一部分还具有十分优良的遗传特性,如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相信中国食品工业尤其是功能食品工业会有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食品工业占据重要地位。
未来的食品产业发展
昆虫食品。食用昆虫产品从营养滋补、药用需求、休闲需求以及保健需求四个方面对昆虫食品的市场潜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发挥食用昆虫产品内在价值优势,抓住行业竞争环境宽松的机遇,努力采取措施跨越发展制约因素是促进昆虫食品市场开发的有效措施。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变态食品。变态食品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合成食品。合成食品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创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什么区别,还可利用变异的真菌和酵母菌把人们不爱吃的食物变成美食家所乐道的食品。如人们可以像处理合成纤维一样,把真菌生产出的菌丝按照某种纹理结构纺织、编结、成型。这样就可以制成某种特殊的食品。
森林蔬菜食品。当今社会,随着保健观念的深入人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健康消费已无处不在,无公害食品潮流扑面而来,尤其是对天然食品的要求,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森林食品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而森林蔬菜正是具备这些特点的首选食品,所以应大力开发利用森林蔬菜。这类食品是指用野生的蔬菜加工成的食品,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清新、光照柔和、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山野,不受废水、废气、农药、化肥、飘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也没有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化学元素、化学添加剂,其营养成分高于一般蔬菜。
21世纪的食品工业将是一个继续快速发展的行业,是生物技术的光辉世纪,食品行业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变革是必然的趋势。食品工业将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食品工业将不再是传统农业食品的概念,工业食品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充分利用世界生物技术迅猛的锲机,重视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改革,实现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海洋经济;生态修复;产业替代;生态因子
中图分类号: X55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09
1 引言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我国海洋经济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旅游、海洋船舶、海盐及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1。但是,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海洋产业出现了生态系统退化等不可修复的损失,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报告,目前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总体欠佳,以过度捕捞为代表的对海洋物种的过度利用而直接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物种灭绝问题十分严峻。海洋渔业生产事故、海洋渔业资源退化、海洋捕捞限制政策、海上权益冲突等事件对海洋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从1997年开始,海洋捕捞量一直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而据相关专家估算,中国近海渔场渔业资源每年可捕捞量大约为800万吨2,长期巨大的捕捞量是以捕捞幼鱼资源和营养层级低的劣质鱼种实现的,这种捕捞已经导致了渔业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严重退化,表现在渔业资源数量结构上为主要鱼类个体变小,低龄鱼比例增加,鱼类性成熟提前,渔业资源已经变成低层次和低营养级3。报告还认为,传统经济鱼类在中国海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关键物种数量锐减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类的组织结构,海洋渔业的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滨海旅游娱乐项目和景观开发工程等,都造成滨海湿地生境的不同程度的丧失,海岸带自然度明显降低,导致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4。未来海洋的发展方向一是逐渐衰竭,不可修复;二是对已破坏的海洋环境实施生态修复,优化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因此,加强海洋生态的保护和修复,调整优化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致力于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1]。
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极限性,如果人们持续地以不合理的方式开发资源并不断地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极限,其结果必然是人类社会突然地、不可控制地瓦解,对生态修复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恢复过程[2][10]。海洋生态修复的基本内涵是根据海洋环境被破坏的情况、预期的规划和发展情况,海洋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并最终达到一种相对持续稳定、与周围环境和利用价值协调发展的均衡状态。生态修复不是单纯强调将海洋产业结构恢复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而是更加注重海洋产业的修复过程与周围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复合生态系统,海洋生态修复的本质也是利用科学技术,遵循海洋生态演替规律进行的[2]。因此,海洋生态修复既要立足于对海洋环境的修复,也要关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海洋产业的调整优化;不仅要考虑海洋资源的修复和完善,也要考虑生态修复以后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目前关于海洋生态的修复还处于基础阶段,主要致力于将海洋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海洋生态修复产业替代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在更高程度上建立与周围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
2 海洋生态修复产业替代模型
传统的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忽视了生态资源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生态资源并没有作为生产函数的基本要素,这也是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考虑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利用[3]。因此,我们在对传统的生产函数进行改进,在改进的基础上具体考察海洋生态修复中的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的价值转化问题。
我们将生态因素引入到产业转型中,假定只有一种替代产业的关于投入资本K、劳动力资本H和生态因子i的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6-7]:
(1)
其中,,生态因子i为产业转型后与转型前生态价值的比重为转型后的生态价值, 为转型前的生态价值。产出函数Y是对投入资本K和劳动力资本H的消费与投资,假定投入资本K和劳动力资本H的存量都以相同的比率 进行折旧计算(劳动力资本H的折旧包括劳动能力的下降、劳动力的死亡损失以及经验的净收益的下降,为了计算上的简便,在这里假定投入资本K和劳动力资本H以相同的折旧率 进行折旧)。
生态资源的约束则为:
(2)
其中,和分别是投入资本K和劳动力资本H的总投资,在折旧的情况下,两种资本的存量变化为:
(3)
(4)
(5)
其中,和是分别与和相对应的影子价格5, 是与生态资源约束(2)式相联系的拉格朗日乘数6,(5)式中的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效用函数:
(6)
对J分别求C、K和H的一阶偏导并令其为0,得到投入资本K的净边际成本;J的二阶偏导即为劳动力资本H的净边际成本,由此可得两个存量的比例 。其中,的比例也表示了投入资本K和劳动力资本H的净投资回报率:
(7)
将其带入生产函数中得到:
(8)
在无生态资源约束的情况下,Y、K和H的增长率和C的增长率将保持一致,即所有的量都将以净投资回报率进行增长,这是一种产业替代均衡情况下的理想模型。
然而,在海洋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生态资源的总量是一定的,且总为正。假设替代产业的两种资本投入从K0和H0开始,就偏离上述所预测的值,则就要对两个资本存量进行离散调整来及时满足值,所谓的离散调整就是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一种资本存量的增加对应的另一种资本存量的减少,以此来保证K和H不立即发生变化。当低于稳定状态情况下的时,Y的产出增长率与的比率是成反方向变化的,越是低于稳定状态的值,Y的增长率越高;而当高于稳定状态的值,与Y的产出增长率是成正方向变化的。这又呈现出一个非均衡的状态,即越是超过的值,Y的产出增长率越高。
同时,生态因子i也会对生产函数的产出增长率产生影响,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Y的产出增长率会随着i取值的大小成同向变化,即i越大,Y的产出增长率越大(见图1)。综合看来,从整个产业价值转化的角度分析,只有转型后替代产业的产出与原有产业的产出之和大于转型前产业的产出时,产业替代才会有价值增值,产业转型才有意义;反之,产业转型是没有价值的。
图1 引入生态因子的替代产业非均衡的影响
3 基于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决策分析
上述的产业替代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在只有一种替代产业的情况下,生态产业对原有海洋产业的替代,以及投资资本K和劳动力投入H在单一替代产业上的动态均衡。然而,在海洋生态修复和产业优化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存在着多种新兴产业对原有趋于衰退海洋产业的替代。因此,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对单一产业的模型进行修改,研究在多个替代产业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投资分配和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8-9]。
在追求生态经济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海洋产业的总投资额为W,假设存在替代产业A和B。为了研究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优投资策略,在此引入生态经济投资边际效益的概念。根据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即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这里指投资资本K和劳动力投入H保持不变),边际投资效益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当生产要素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增加某一部门的生产投入,边际投资效益呈现逐渐递减的规律。
图2 π和MU的基本变化规律图
图2中和分别表示替代产业A和B的投资效益,和则代表着替代产业A和B的边际投资效益。假设总投资W中用于A替代产业的投资为X,则用于B替代产业的投资总量为W-X,可以得到海洋产业调整生态经济的投资总收益为:
(9)
将式(9)和上述图2做适当的处理,可以得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方案。
图3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分配
图3中,为A替代产业的投资原点,为B替代产业的投资原点,用公式来表述总投资, 之间的代表着投资分配方案,用于替代产业A的投资总量为,用于替代产业B的投资总量为。根据生态经济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得到在为最佳投资分配方案。此时,和曲线相交,替代产业A和B的边际投资收益相同,即,替代产业A的投资总量为,替代产业B的投资容量为,总收益函数TB在处也达到最大值,在图中体现为、和横轴投资函数所形成的面积S。这样,转型后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了最终的均衡。
4 总结
1.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难修复性的特征,过度的、不当的开发利用行为已经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退、生态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问题[4]。因此,在开发海洋产业的过程中应注意海洋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保证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和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要对海洋进行开发性的生态修复,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替代产业的选择问题。
2. 海洋生态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出于资源和环境双重因素约束的考虑,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应将生态因子考虑在内,它直接决定着替代产业的价值以及生产函数的产出增长率。在其他投入因素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当生态因子时,转型后的生态价值得到了提升,替代产业的产出增长率与生态因子呈同向变化,呈现出生态的溢出效应;当时,替代产业的产出增长率和生态价值的实现呈均衡发展;反之,当时,转型后的生态环境恶化,替代产业的产出增长率降低。
3. 当存在多个替代产业时,寻找替代产业之间边际投资收益相等的投资分配点,是实现海洋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优投资分配,此时,转型后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效益最大化。受到产业技术经济的制约,投资总收益函数TB呈现出先递增后后递减的趋势,最终在拐点处达到最大值,实现最优投资分配收益,投资收益函数TB也在处达到峰值。
4. 海洋替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受制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和海洋的管理水平。退化的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是漫长的,需要长期的管理投入,同时又有临界阈值[5]。政府制定支持海洋替代产业的发展策略同时提高管理水平时,会增加海洋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推动传统的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向新兴替代生态产业的软着陆,同时还能吸引资金的流入,增加海洋经济的总投资额W总量,和曲线也随之平移,投资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刺激海洋生态经济的总投资额,应努力提高海洋生态的边际投资收益,吸引投资资金向海洋生态经济的流动。同时,政府也应从宏观层面加大对海洋生态经济的资金和管理投入,提升海洋经济的整体生态效益。
5. 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未将生态因子i的变化情况考虑在内,这是因为i在时间序列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且在选择海洋替代产业的过程中,除了要将海洋生态价值考虑在内,也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选择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且这种项目通常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因此,在考虑单一部门替代产业的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资情况以及多部门替代产业资金分配情况时,都需要对生态因子i加入后的影响做更为细致的分析。
注释:
1 资料来源: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8月。
2 资料来源:国家海洋局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08年2月。
3 如我国瀚海传统的经济鱼类以小黄鱼、带鱼等为主,但由于捕捞过度,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则为杂鱼所替代,七十年代大型杂鱼进一步没落,被黄娜鱼、青鳞鱼等小型鱼类代替。八十年代以来,渔获量再度趋劣,目前渤海渔业是以虾、拼类和小杂鱼等为主。
4 如在我国胶州清东海岸的潮间带底栖生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120种左右,目前仅余20种,在辽东海、大连清等一些污染严重的海城,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参见相建海主编:《中国海情》,开明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5 影子价格最初用于货币市场上基金公司计算各类债券的价格,在解决如何使有限资源的总产出最大的过程中,影子价格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资源变化所引起的目标函数的最优值的变化,这个定义是基于线性规划中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果的规划问题。
6 在数学最优化问题中,数学家约瑟夫・拉格朗日发现的一种寻找变量受一个或多个条件所限制的多元函数的极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一个有n个变量与k个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转换为一个有n+k个变量的方程组的极值问题,其变量不受任何约束。这种方法引入的一种新的标量未知数,即拉格朗日乘数。
参考文献:
[1] 王治国. 关于生态修复若干概念与问题的讨论[J]. 中国水土保持, 2003(10): 4-5.
[2] 孙书存,包维楷. 恢复生态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0.
[3] 韩增林,狄乾斌,刘锴. 海域承载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1): 1-5.
[4] 傅秀梅,王长云.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134.
[5] Hobbs R J, Norton D A.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storation ecology. Restoration Ecology, 1996, 4(2): 93-110.
[6] Magnani.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Development Path or Policy Result?[J].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software, 2001, 12: 407-443.
[7] Phelps Brown E H. The meaning of the fitted Cobb- Douglas func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7, 71(4): 546-560.
[8] Samuelson P A. Paul Douglas's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marginal productiv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 87: 923-939.
[9] 唐小我,慕银平,马永开.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条件下成本函数的进一步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 2005, 8(4): 1-6.
[10] 虞依娜,彭少麟. 生态恢复经济学[J]. 生态学报, 2009, 8(8): 4441-4447.
Research on the Mar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Industry Substitution Theory
GAO Qiang, GOU Lufe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关键词:高等学校;海洋科学导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65-02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首次开设了《海洋科学导论》,笔者认为该课程完全有条件作为全校性公选课开设,甚至可以建议在全国高校普遍设置为公选课,以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强国的观念,为能更好地响应党的十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服务。以下讨论《海洋科学导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教材的编排体系、内容的创新等方面以及我校在该课程教学上的探索和总结。
一、开设《海洋科学导论》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
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与利用和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海洋科学所涉及的内容在现实和潜在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涉及工业、农业、医药、食品及环保等各个领域。当今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现在面临的三大问题,而我国由于人口多,资源相对稀缺,且环境问题突出导致这三大问题的挑战更为严峻。海洋科学所涉及的问题却对这三大问题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解决途径,可以说海洋科学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海洋科学涉及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发展迅速、应用面广等特点。面对海洋科学众领域的高速发展,如果大学生对此没有全面的了解,将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根据我国当代大学生知识理论的学习要求,开设《海洋科学导论》课程可使学生及时了解海洋学科的前沿、了解当代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成果、了解海洋对人类生活、了解海洋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在满足学生对海洋科学知识饥渴的同时,为海洋科学的未来储备人才,引领学生向着这一领域学习。目前我校开设的《海洋科学导论》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涉及:海底科学、海水化学、海洋环流、海洋波动和潮汐、大气和海洋、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卫星遥感、海洋环境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实际紧密联系。
以海洋生物的讲述内容为例,丰富的海洋生物海龙、海马、石决明、珍珠粉、龙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国的名贵药材。当前海洋生物作为医药资源早已超出了传统的采集范畴,从海洋生物中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海洋生物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胶和琼胶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及剂等。以贝壳、珍珠、珊瑚加工为代表的海洋工艺品已在我国成为一种行业。
所以在高校作为公选课普遍开设《海洋科学导论》课程有其必要性。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海洋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所以在高校本科生中开设是有可行的。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各行各业建设和管理人才的专门场所,因此,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海洋科学导论》为公选课,对培养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和海洋强国观念,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每一个大学生,不管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了解海洋科学。
二、《海洋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编排和创新性
海洋科学覆盖面广,除了上文提到的内容外,还可以包括:古海洋学、海水的物理学、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洋潮汐、化学海洋学、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等方面。自《海洋科学导论》首先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院内本科生自选课开设以来,我们从实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角度出发,编排课程的章节。采用系统教学和专题专论的形式,力争能较全面地探讨海洋科学各个领域。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海洋科学的方方面面是最重要的问题。教材是教学知识体系的载体,所以基础和新颖兼备的教材是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该学科的关键。由于海洋科学的教学在国内开展较少,所以可供选择的中文教程寥寥可数。尚未有现成的难易适当的教材能完全覆盖上述内容,所以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专题讲座,如:海洋防污染、海洋浮游生物、海水养殖等,以便能增加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
海洋科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地球科学的分支,在教学内容和体系方面既要和地球科学相结合,更要以自身体系为主线,介绍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研究的成果。同时还要注意介绍海洋科学各领域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章节,由于内容和工农业生产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结合生产实际重点的介绍应用。海洋与大气、卫星海洋遥感、海底科学、古海洋学等章节由于比较枯燥,可以重点介绍这些领域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和最新成果。其他的一些章节也可以根据实际适当地编排讲授内容。由于目前《海洋科学导论》可供挑选的教材很少,另外各校教师的知识背景以及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兴趣点不同,所以需要教师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参考海洋科学各方面的有关书籍和最新文献,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以及学生兴趣点进行教学。
三、《海洋科学导论》的公选课教学探索和总结
在进行《海洋科学导论》的学习前,我们曾问卷调查学生对海洋的认识。海洋旅游、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海水资源、海洋污染是学生对海洋的通识,但这些认识往往来自于网络、电视、杂志等。而对海洋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海岸类型、大洋环流、海洋与大气、中国近海的概况等认识相当模糊。而这门课学习的前提之一就是学生对海洋应该有较形象的认识。除了来自于沿海地区的学生外,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有见过大海。这就使得教学中许多具体形象的内容变成抽象的内容。为了使海洋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充实、具体、全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教学措施。
1.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各高等院校普遍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大信息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产生图文并茂的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对于海洋科学导论的教学尤为适用。教师在准备课件时,为了使学生对海洋的认识由模糊抽象转变为清晰实际,由常识性了解转变为专业性关注,可以把搜集到的关于海洋生态、海洋物理现象、海洋调查项目、海洋生物种类等的图片和相关视频,结合课程的讲授,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另外带领学生参观海洋馆以及到海边见习、参观生产基地等,更能使学生实际地了解海洋的各个方面。
2.由若干教师分部共同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海洋科学导论涉及到的领域覆盖面非常广,尽管海洋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相互交叉,联系密切,但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导致找到熟悉所有领域的专业教师基本不可能。
为了把海洋学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以一位教师为主,几位教师辅助专题讲述的教学方式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每位教师分别讲授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章节内容。但要注意讲座教师不宜过多,三到四个为最佳。
3.做好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仅要做好课堂上的,也要注重课间和课下的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及时观察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兴趣度,以提问或课上讨论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或迫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间或课下,利用课间或课余时间,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观察他们在书本等处的记录,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吸纳他们对课程的建议。逐渐地改进教学内容,形成既有利用于课程教学又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以上,讨论了《海洋科学导论》课程在高等学校开设为公选课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能性;课程教材的编排体系、内容的创新;我校在该课程教学上的探索和总结等。在此,谨希望通过本文能对唤起高等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孔令民,汤云峰,覃柳怀,等.海洋类高校公选课改革和教学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04,16(6):160-161.
[2]王琪,王璇.我国海洋教育在海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及对策[J].科学和管理,2011,(3):62-68.
[3]胡桂坤,张青田.海洋科学导论课程教学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轻工教育,2005,(2):51-51.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能源,由于陆地资源的匮乏甚至枯竭,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海洋。大陆架蕴含的丰富资源使之成为各国海洋利益争议的焦点,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利,论证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外大陆架;大陆架划界;海洋法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24202
我国是一个沿海国,海岸线漫长,周边的大陆架资源丰富,但是同海上邻国间的大陆架划界问题面临诸多的挑战。这些争端不仅影响了我国与海上邻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影响到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因此,明确 200海里外大陆架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重视200海里外大陆架有利于我们在新一轮的海洋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1 大陆架的概念
1.1 自然科学上关于大陆架的定义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是陆地的一部分,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陆架”一词由米尔(H•R•Miel,1887)首先提出的。大陆架的范围一般是从低潮算起,一直到深海中的大陆缘为止。陆架是大陆在水下延续和自然延伸。海岸他通常是指环绕大陆周围坡度极小的平缓海底和浅海地带,即从海岸(多指低潮线)起逐渐向深海方向延伸,直至坡度显著增大(倾斜急剧变陡)的陆架坡折处为止。大陆架是地壳运动或海浪冲刷的结果。地壳的升降运动使陆地下沉,淹没在水下,形成大陆架;海水冲击海岸,产生海蚀平台,淹没在水下,也能形成大陆架。
1.2 大陆架的法律规定
1.2.1 大陆架的法律概念
法律上的大陆架来源于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地理地质学上的大陆架起始于领海基线,而法律上的大陆架起始于领海的外部界限。地质地理上的大陆架到大陆坡为止,而法律上的大陆架终止在大陆边外缘的海床和底土。
关于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了大陆架外部界限的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沿海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第二,如果全部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按下列两种方式之一来确定其外部界限:(1)以最外各定点为准划定界线,每一定点上沉积岩厚度至少为从该点至大陆坡脚最短距离的百分之一;(2)以离大陆坡脚的距离不超过60海里的各定点为基准划定界线。有这两种方式之一划定的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各定点,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公尺深度各点的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
由于《海洋法公约》第76条的这一规定导致各国可以主张的大陆架的范围很宽,可达200至350海里,而且由于大陆架是大陆向海下的自然延伸,而在一个大陆上常常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国家,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问题。
1.2.2 《海洋法公约》200海里外大陆架使用的规定
《海洋法公约》第82条规定对于二百海里以外的大陆架上的开发应缴费用和实物:(1)沿海国对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二百海里以外的大陆架上的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应缴付费用或实物;(2)在某一矿址进行第一个五年生产以后,对该矿址的全部生产应每年缴付费用和实物。第六年缴付费用或实物的比率应为矿址产值或产量的百分之一。此后该比率每年增加百分之一,至第十二年为止,其后比率应保持为百分之七。产品不包括供开发用途的资源。(3) 某一发展中国家如果是其大陆架上所生产的,某种矿物资源的纯输入者,对该种矿物资源免缴这种费用或实物。(4)费用或实物应通过管理局缴纳。管理局应根据公平分享的标准将其分配给本公约各缔约国,同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特别是其中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内陆国家的利益和需要。
从公约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对于200海里外大陆架的开发需要向管理局缴纳一定的费用或实物,这种费用在第一个五年只需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或实物,之后是逐年增加矿址产值或产量的百分之一,直至第十二年后保持在百分之七。费用缴纳的例外 ,只有在某一发展中国家是某种矿物质的纯输入者,而且只对该种矿物质免缴费用或实物。
2 关于外大陆架的争夺加剧原因
首先,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与沿海国经济利益相关。
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定,不仅关系到沿海国的权利问题,并且与各国的经济利益直接相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日渐增加,能否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源对于沿海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沿海各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资源供应的不充足将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外大陆架的划界可以扩展沿海国的海上空间管辖范围,200海里外大陆架是沿海国合法扩展其管辖范围的又一空间,是“蓝色圈地运动”的最后一场战役。
其次, 200海里外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一些未完全探知的新的资源。
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30%,2000年其海洋石油产量达12.3亿吨,天然气6500亿立方米。深水油气田很大部分分布在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区域,目前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主要分布在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地区。在外大陆架的海山上还蕴藏有富含钴、锰、镍和铜,还有资源量和经济价值巨大的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结核矿床。因此,划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为沿海国占有这些深海资源,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各沿海国经济利益直接相联。
最后,2009年之前划界将是全世界关注的事情。
《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1999年5月6日之前批准《公约》并生效的国家在2009年5月6日之前,必须完成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划定和有关的法律程序工作。因此,2009年是大陆架划界的最后期限,在过去几年里,已有一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将向大陆架界线委员会提交他们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2008年也是我国向大陆架划界委员会提出大陆架划界申请的绝佳时机。
3 200海里外大陆架主张的合法性
(1)从理论方面来说,规定200海里外大陆架制度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6条其本质是法律规则,是各缔约国政治利益谈判妥协的产物。但它又是法律与科学的混合体,容易引起混乱和歧义,在学术界是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2)从实践方面来说,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之外的区域就是公海,而沿海国大陆架之外的海床及其底土就是国际海底区域,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沿海国每扩大一点管辖范围,就意味着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相对应缩小了范围。因此,第76条的实施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利益集团共同关注的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3)根据海洋法的“陆地统治海洋”的原则。海洋资源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我国海域辽阔,总计300万平方公里;岛屿众多,达6536个;大陆架宽广,黄、渤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大陆架宽200-600公里,南海大陆架宽180-250公里。根据这一原则,我们主张大陆架利益是完全合法的。
4 200海里外大陆架主张的合理性
首先,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是由于国民的海洋意识不足,加之我国在东海,南海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存在大陆架划界争议。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争议,不仅会影响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和平发展,更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大陆架资源的开发,对我国进一步的海洋资源开发极为不利。
我国海岸线北起中国同朝鲜之间的鸭绿江口,南至中国同越南之间的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中国共有大小岛屿5000多座,岛屿岸线总长1.4万多公里。按其成因可分三类: 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东海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渤海约占10%。
从拥有海洋资源的绝对数量来看,我国的确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也是人口大国,海洋资源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我国陆地自然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人均值低于世界水平,有必要把海洋作为自然资源的战略基地。
我国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千米的水平,因此有必要向海洋要空间,包括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居世界第18位。据对45种主要矿种(矿产消耗量的90%以上)对国民经济保证程度分析,今后10年将有1/4不能满足需要,进入21世纪20年代后则有1/2不能满足需要,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张,有些资源出现枯竭的局面。要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有陆地资源开发形式将更加严峻。海洋中丰富的资源,把眼光转向海洋,以海洋作为自然资源开发的后备战略基地,不断加快海洋开发步伐,是必然趋势。据初步的估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将快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在今后20到30年内,海洋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再次,科学家预言,未来将是拓展海洋的世纪,今天,海洋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生物占地球生物资源的80%。据调查,到了21世纪将有1/ 10的人口移居到海洋城市,今天,美国和日本已相继建立了海洋城。生物学家折算表明,每两亩海面提供的蛋白质,相当于1亩良田的出产。21世纪是海洋的时代,但海洋基本上未被开发。然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世界所有耕地的1000倍,每年提供的水产品至少可以养活300亿人。海水中的盐若取出铺于地面,陆地高度会增加150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7-0035-03
全球范围内人口激增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特别是能源与食品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沿海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各国科学家纷纷预言,人类在21世纪将进入大规模开发海洋的时代。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南省新经济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随着海洋经济在海南省经济社会的战略作用不断凸显,海洋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海洋是新的战略领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新空间,还是重要的军事、交通和经济通道,也是资源和能源的新基地。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解决陆域资源的瓶颈,有利于促进海南省生产力合理布局,有利于增强海南省的发展后劲。
一、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
1960年,法国首先提出了“向海洋进军”的口号并成立了海洋开发研究中心,此后,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制定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科学计划。1966年,肯尼斯•鲍定(Kenneth Boulding)提出了经济增长的新空间理论。他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利用的能源、资源将主要来自于海洋,海洋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人类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在此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了“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这一术语。1974年,美国在海洋经济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中国现代海洋经济理论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于光远等提出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的建议,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海洋经济”这一术语。“海洋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制度下,通过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以获取社会利益、环境利益和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标准,我国将海洋产业区分为海洋产业及海洋相关产业两个类别,具体包括29个大类、106个中类和390个小类。在我国,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二)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2001年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4%。据2004年世界著名市场调查公司英国坎特伯雷Douglas-Westwood公司有关海洋的科技报告,2000年,全球海洋市场中海上油气产品占最大份额,达3000亿美元;其次是海运,达2340亿美元;海洋科技研发投入为190亿美元。报告还预计未来10年全球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为3%,2010年产值将达15000亿美元,2020年达30000亿美元。其中,主要的增长领域是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水产、海底电缆、海洋安全业、海洋生物技术、水下交通工具、海洋信息技术、海洋娱乐休闲业、海洋服务和海洋新能源等。
海洋的开发方式正在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
(三)国内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海岛。在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和其它海生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大陆架海区含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蕴藏的石油资源量在150亿吨以上,天然气约14万亿立方米;海水中可利用的化学元素十分丰富,各种形式的海洋能源总量超过4亿千瓦;我国目前有海滨旅游景点1500多个、沙滩100多处。我国海岸带的土地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国际海底区域,我国已经获得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的采矿权,估计锰结核资源储量9亿吨以上,大量的其它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尚需进一步地调查发现[1]。
根据国家海洋局初步核算,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1%(见图1)。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484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0085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4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503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2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6∶49[2]。
二、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主张,海南省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余万平方千米。在广阔的所辖海域上分布着600余个岛、礁、滩和沙洲,全省海岸线长达1811千米(含岛岸线),大小港湾有84处,开辟为港口的已有43处。全省-5米到-1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达2330.55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其中,海南岛周边海域-5~-1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为1319平方千米。海南省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开发价值的有海洋渔业资源、海盐资源(包括海洋汽油、可燃冰、海流能、温差能、波浪能等)等[3]。
海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为了充分利用海南省海洋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实施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坚持海洋和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十五”期间,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6个百分点。继200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后,2006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再创新高,达到396.85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4.3%,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23∶23∶54,海洋经济在海南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相对滞后,生产力有待释放。按管辖海域面积的大小相比,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广西、福建、辽宁等7个省区的海域面积之和仅为海南省的一半;而论海洋经济实力,海南省比其它省区都要小。2001年海南海洋渔业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83万吨,渔业总产值达68.57亿元,增加值达46亿元。然而,2001年仅山东省荣成市的水产品总产量达120万吨,海洋经济总收入2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78.8亿元,分别是海南全省海洋渔业经济三项指标的1.4倍、2.9倍和1.7倍。2004年海南省海洋产业总产值在全国沿海地区中仅排名第十位(见表1)[4]。
2.海洋科技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低。一方面,海洋开发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海洋资源开发仍属于粗放式开发,以海洋资源优势的高附加值产业还没有形成,主要依靠海洋渔业及滨海旅游,海洋油气勘探仅限于部分浅海水域;滨海砂矿利用率低,海洋能源利用率更低。另一方面,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未形成规模。近年来,尽管海南省海洋经济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进展,但整体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水平,不利于海南省海洋经济长远发展[5]。
3.海洋管理体制与海洋经济发展不相称。对海洋经济的管理缺乏完整统一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现象。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由政府计划管理部门负责,海洋交通运输由交通港务部门负责,滩涂由农业部门负责,海洋渔业由政府海洋渔业局负责,海岸带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海洋旅游由旅游局负责,此外还涉及到盐业、矿业等行业部门。多头管理造成严重的职能交叉、管理混乱、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降低了管理效能,增加了管理难度,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三、海南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海洋的科教水平,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海洋的科教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将科技进步作为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支撑。一是海南省政府应设立海洋科技基金,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对海洋资源研究开发的投入;二是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海南省应重点培养急需的各类海洋科技人才,鼓励和支持全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加强与省外海洋科研所的全面合作,创建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的平台;三是加强海洋经济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建设海洋强省奠定基础;四是鼓励有条件的海洋企业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南省联合兴办海洋研发机构和实验基地,培育一批海洋科技合作基地,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海洋科技专家到国外大学或重点实验室研修。
(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发展动力
要依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突出各个时期的海洋产业开发重点,海洋第一、二、三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海洋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动力。从海南省海洋资源分布状况和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一是要实施精品发展战略,创立海南省海洋产业的品牌,打造海南省海洋产业的“航空母舰”,将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如海洋石油综合开发、海洋旅游等,并坚定地确立海洋油气业、海洋旅游业作为海南省主导海洋产业,以此改善海南省海洋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增强海南省海洋经济整体实力;二是保持和充分利用海南省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鼓励渔民造大船、赴外海,发展远洋捕捞,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保护近海资源,实现海洋捕捞从近海向外海和远洋的转移;三是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走海洋产品产业化和工业化之路,加速发展海南省海洋经济。
(三)借鉴国外海洋管理经验,理顺海洋管理体制
鉴于当前分散型海洋管理体制下,各部门职能和职责分散、交叉或重叠,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形不成合力,使得海洋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不能有效地发挥。因此,海南省不能仅依靠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管理,应借鉴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海洋管理经验,专门成立一个海洋事务机构委员会,主要协调与海洋有关的政策与规划,同时肩负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勘探与开发近海资源、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等职责[6]。
(四)健全多元化海洋经济发展投融资机制
一是强化金融支持,对重点沿海县市在资金融通和金融机构设置方面采取更加宽松灵活的政策;二是鼓励和引导海洋经济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三是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拓宽引资渠道,创新引资方式,扩大外资利用规模。
(五)利用区位优势,与周边地区积极合作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缘要地,外临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因此要进一步融入东南亚地区经济体系。一方面,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为发展海洋运输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等海洋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进一步融入华南经济圈和9+2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可以为海南省利用粤港澳大都市人才、金融、信息等资源提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马志荣,徐以国.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6).
[2]国家海洋局.2007年中国海洋统计公报[Z].2008年2月.
[3]王海生.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新教育(海南),2006,(6).
[4]朱华友.海南发展海洋产业优势、问题及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8-09-27.
一、海洋牧场概念和发展现状
通俗地讲,海洋牧场就是人为的把鱼贝藻类等海洋生物投放到特定的自然海域里生长,就像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一样。科学的定义,海洋牧场则是指通过改善或改造海洋局部环境条件,将人工培育到成活率较高阶段的生产对象幼苗释放到自然海域,提高自然海域的生产力,实现自然海域的“农牧化”生产,其实质是为了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在特定海域设置的人工渔场。这种生态型渔业发展模式颠覆了以往单纯的以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克服了由于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以及由近海养殖带来的海水污染和病害加剧等弊端,可以说是海洋渔业生产的一次革命。海洋牧场的构想是日本海洋专家在 1970 年提出的,最初思路是在海底连片放养贝类、大型藻类等非游泳生物,进行海底栽培。后来随着栽培渔业的发展,开始投放人工鱼礁和鱼苗增殖放流,逐渐发展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理念。日本早在1978-1987年就开始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至今日本沿海已有三分之二海域、107处海区建设了海洋牧场。挪威、韩国、美国、英国等渔业发达国家则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把建设海洋牧场作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的战略对策,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几十个国家也都相继开展了海洋牧场的研究和建设。我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提出了海洋牧场建设设想。进入本世纪以来,海洋牧场建设开始提上议程并逐步铺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海洋与渔业局近几年每年都安排资金在全国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至今,北起辽宁,南至海南,沿海大部分省市和地区都在开始启动海洋牧场规划和建设。辽宁省是我国最早建设海洋牧场的沿海省份,大连的獐子岛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海洋牧场;山东省提出了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在全省沿海大规模开展海洋牧场建设;连云港海州湾、厦门五缘湾、珠海万山群岛、海南三亚等地也在建设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浙江舟山市争取到了白沙、马鞍列岛两个国家农业部海洋牧场项目,并已启动建设。宁波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海洋经济大市,应顺应渔业发展新趋势,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争取海洋牧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二、宁波市建设海洋牧场的作用
在开放海域建设海洋牧场,既是一种生态型的养殖模式,又是保护与恢复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在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修复或重建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沿海土地集约利用、缓解渔民转产转业压力、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
宁波沿海曾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丰饶的海域之一,但随着海洋污染的加剧和捕捞强度的增大,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单位捕捞强度渔获量急剧下降,且低值鱼类的比重逐年上升,已到了资源利用的极限,难以长期维系。此外,由于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宁波市海水养殖区 域 逐 渐 萎 缩。据 统 计,在2004-2009 年六年间,由于滩涂围垦、沿岸开发等原因,海水养殖面积减少了13 万亩,约占全市养殖面积的 20%,而今后几年养殖区减少的速度还将加快。面对强大的捕捞压力和严峻的生态压力,仅仅依靠捕捞和设施养殖已难以保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将改变以往单纯“捞海”的渔业生产方式,向“耕海”、“养海”的渔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土地利用最小化,产出结果最大化的目标。以大连獐子岛海洋牧场为例,其面积1000km2,年产量却有5万吨,差不多是宁波沿岸海水池塘、滩涂养殖产量的 1/4,相当于 15 万亩养殖面积的产量,并且其产品质量和价值更远高于一般的养殖品种。
(二)保护海洋环境,恢复渔场资源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康的海洋生态环境作为依托和载体。近年来宁波市海洋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据宁波市海洋环境公报报告,全市近岸海域未达清洁和较清洁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672km2,占总海域面积的 47.88%,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 2233km2,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696km2,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 1743km2,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磷酸盐,局部海域还受到石油类和铅的污染。由于海洋牧场建设不投饵料,完全靠海洋自然生产力养育海洋生物,不但大大减少因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通过大型底栖藻类的移植和贝类底播,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氮、磷和二氧化碳,较好地改善近岸富营养化的海域环境、减缓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海洋牧场建设对恢复渔业资源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人工鱼礁、海藻移植等方法,吸引海洋中的自然生物在海洋牧场区集聚,为它们营造一个栖息、索饵、繁衍和躲避天敌的场所;在牧场区限制渔业捕捞作业,使牧场区的资源量可以快速的恢复和增长,由于是自然增长,可以达到从初级生产力到三、四级生产力种群、环境之间的平衡,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优化结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1m3海洋牧场区比一般海区平均每年多增加 10kg资源量。另外,由于海洋牧场是一种纯自然的养殖方式,可以保证养殖产品的品质。
(三)充分利用海域空间,协调海洋产业发展
宁波市沿海土地和海岸线资源紧张,用海、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矛盾十分突出。根据宁波市滩涂围垦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沿岸新增围垦面积将达 25 万亩,而且滨海旅游、临港工业以及城镇建设等开发利用也将大量挤用养殖用海、用地,近岸渔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距陆地仅十多公里的宽阔海域却完全没有利用起来,根据初步估算,除近岸及航道外,我市至少有一半即4000 多平方公里海域没有利用。因此,在离岸一定距离的海域或港湾建设海洋牧场,是替代部分沿岸海水养殖设施,充分利用海域空间,协调海洋产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宁波市用海、用地需求紧张的矛盾。(四)缓解渔民转产转业压力,增加渔民收入渔业是宁波市的传统产业,从业人员达 13.6 万。随着区域产业资源的衰退和结构的调整,全市需要大量渔民转产转业。此外,全市每年还有大量的失地养殖渔民也需要转产转业。由于渔民大多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转产转业困难较大,解决这些渔民的出路问题,成为政府比较棘手的、又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海洋牧场建设则是一个比较适合渔民同时又有发展前途的转产转业项目,它的建设、运行都需要大量有经验的渔民来参与,这样不但缓解了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而且还可通过发展海洋休闲游钓,引导转产渔民从事游钓服务,解决部分渔民、渔船的出路,增加渔民收入。
三、宁波市建设海洋牧场基础条件和主要问题
(一)自然条件
宁波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中,四季分明;三面环海,海岸线绵延曲折,根据 2006 年海域勘界工作量算结果,全市海域面积为8232.92 km2,有岛礁1000余个;咸淡水交汇,海区基础生产力较高;沿岸岛礁生物资源丰富,为鱼、虾、贝、藻繁殖生长奠定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基础,这些是建设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从地理位置来看,宁波近海可分为杭州湾海域、金塘水道、象山港、象山东部沿岸、三门湾、韭山列岛和渔山列岛等海域,除金塘水道是主要港口区外,其余海域均可建设海洋牧场。
(二)放养基础
宁波市一直重视增殖放流工作,海区增殖放流已有 20 多年历史,放养基础扎实。先后设立了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并在渔山列岛东北侧海域和象山港白石山海域进行了人工鱼礁试验性投放,为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一定的建设经验。2009年全市还在渔山海域进行了试验性底播养殖,先后放养了鲍鱼和海参苗,为今后规模化底播养殖积累了基础资料。同时,现在全市有各类水产育苗厂40 余家,育苗种类达 30余种,可以保障增殖放流和海底移植苗种的需求。
(三)科技优势
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全市先后建立了国家科技兴海技术转移宁波中心等一批海洋技术中心、海洋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整合组建了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大学海洋科学工程研究院、宁波海洋开发研究院等三个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建立了教育部应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五个海洋科研重点实验室,海洋科研体系日益完善。依托科研机构,宁波市在海洋牧场建设相关技术环节如养殖苗种繁育、养成、资源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海洋基础调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修复、水产苗种培育等方面成果先进,这些都为建设海洋牧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主要问题
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兴的渔业生产方式,宁波市尚处于摸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规划统筹问题,目前全市还没有建设海洋牧场的系统规划,缺少对各海区海洋牧场建设适宜性的统筹指导;二是制度保障问题,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相关规定,宁波市现有的渔业生产经营以个体为主,其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也不适应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需求;三是技术保障问题,海洋牧场在宁波市属起步阶段,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如适合宁波海域底质条件的海底环境再造技术(包括人工鱼礁的结构类型、区域选择,藻类移植品种、移植方式的甄选等)、适宜的增养殖品种的筛选和规模化培养、增殖鱼类的行为控制、环境效益评估等。
四、宁波市建设海洋牧场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修复和资源利用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和生态市建设,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滨海海上旅游,保护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生物技术引进工程、栖息地改造和增殖放流工程、增养殖品种更新优化工程,打造“一港两岛三区”规模化新型海洋牧场,实现宁波海洋渔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建设内容
未来宁波打造的“一港两岛三区”规模化新型海洋牧场,其中“一港”是指象山港区域。象山港因其资源和环境条件优势,可作为试验区先行启动。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规模化移植大型海藻、底播增殖经济贝类,创建管理模式,获取海洋牧场养殖水域养殖容量等各项技术指标,研究探索适合宁波海域乃至整个浙东沿海岛屿型海洋牧场建设模式;“二岛”是指在韭山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渔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渔山列岛依托人工鱼礁建设、人工藻场引入以及自然海藻场,开展规模化底播增养殖,调整优化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和品种,建设海珍品增养殖基地,积极发展休闲垂钓渔业,争取把该区域建成宁波乃至浙江沿海最主要的海洋牧场区。韭山列岛在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以渔场自然种群资源的保护与恢复为重点,投放以资源保护型为主的人工鱼礁,通过政府公益性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建设保护区海洋牧场;“三区”是指象山东部近海海域、三门湾和杭州湾区域。“三区”的建设内容,视“一港、二岛”的建设效果,再进一步确定建设内容。
五、推进宁波市海洋牧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的系统工程,是渔业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在观念上有创新,技术上有突破,管理上有跟进,制度上有保障,政策上有扶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建设海洋牧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重点工作
海洋牧场建设涉及面广,受海洋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多,既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又要有较高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手段,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为保障海洋牧场建设的顺利实施,建议由市海洋渔业局牵头,发改、财政、规划、农业、交通、海事、环保、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宁波市海洋牧场建设领导小组,并把海洋牧场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同时,根据国家相关的法规,结合宁波的实际情况,制定海洋牧场建设实施意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规范企业用海行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投资者的利益。
(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有序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目前宁波海域已实施了修复渔业资源的诸多办法,但系统的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尚未出台。为避免海洋牧场的无序推进,需要编制海洋牧场发展规划。在规划前需对拟选建设区进行系统调查,包括资源状况、水质环境、水深条件、底质及承载力、区域海洋开发利用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海洋牧场的建设范围、规模、类型和时间,统筹建设方向、路径和目标。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从建设人工鱼礁、建立本地原种繁育场、开展人工增殖放流、设立增殖保护区、制订禁渔措施、构建渔业资源和环境污染监测网等做起,再到改造牧场的海洋生物结构、配备音响设备训化鱼类等行为,分步实施,逐步规范。
(三)多元筹资,加强投入,设立海洋牧场建设专项资金
海洋牧场建设投入大,融资难,必须采用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建议设立海洋牧场建设专项资金,从海洋工程包括围海造地的海域使用费、环保部门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海洋牧场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海洋牧场建设;二是前期海洋牧场示范建设需要有国家或地方财政支持。海洋牧场建设在开放海域,需要有一定规模才能有效益,前期投入较大,且效益显现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在投资效益不确定的情况下, 社会资金投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政府财力作引导。特别是当前宁波市即将建设的象山港海洋牧场建设试验区,承担着象山港生态修复功能和全市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功能,应以公益性投入为主,同时要抓住国家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契机,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三是制订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海洋牧场建设领域。
(四)创新体制,强化管理,建立有效市场化运作模式
海洋牧场建设,既是改善海洋环境、恢复渔业资源的公益性项目,又是海洋增养殖的效益性项目,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是一个核心问题。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必须突破传统的渔业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或使用权)清晰的管理体制,要按照“政府推进、行业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方式,让政府、企业、渔民三者共同参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要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把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联系起来,鼓励渔民以合作的形式参与海洋牧场的建设、管理,使保护义务和利用权益相挂钩,引入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投资海洋牧场建设,明确和保障企业的利用权益。
(五)人才支撑,科技引领,构筑技术保障体系
海洋牧场建设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应用,技术要求高,解决海洋牧场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是实施海洋牧场工程的关键。需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引进技术人才,建立海洋牧场建设协作机制,构建技术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队伍,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已实施海洋牧场建设省份的专家为宁波出谋划策;二是要整合市内海洋科学与渔业技术力量,成立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课题组,对有关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先期攻关研究;三是依托宁波大专院校和海洋科研院所,建立海洋牧场产学研平台,为全市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渔文化;景观符号;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6503
1渔文化景观概念
渔文化一般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从事与渔业相关而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既包括渔船、渔具、捕鱼、打鱼、养鱼、加工等与渔业相关的生产方式,也包括渔家、开渔节、吃鱼、祭鱼等与渔业相关的生活方式,其生活习俗、乡土人情、建筑装饰、节庆活动、民间信仰等形成了独特的渔文化内涵。渔文化以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资源为载体,通过千百年来人们居住与生活而形成,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载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渔文化体现出丰富而多样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以渔文化为核心的水体休闲体验的诉求不断增加,渔文化景观日益成为社会规划设计的热点,各类海洋公园、海族馆、渔村博物馆等不断涌现。相较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外而言,国内目前对渔文化相关研究不多,有关渔文化景观符号运用的系统研究更加缺乏。因此有必要对渔文化所蕴含的内涵与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并探讨其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对而言,沿海、沿江地区渔文化氛围较为浓重,而对内陆其他地区,包括湖泊、河流等地域的居民来说,渔文化的认知感、历史感并不浓厚强烈。除了此类地区的渔业经济未足够发达之外,这也是由于淡水资源的不断萎缩,以及人们未加以重视所导致。因此,在谈及渔文化之时,会较多联络到海洋文化领域,但实则“渔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间既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其中一个最为简单的区分便是一个范围仅限于海洋领域,而另一个则连带内陆地区的江河湖泊。在渔文化的景观运用中,也多出现于沿海、沿江城市,如大连、青岛、厦门、珠海、北海、武汉、上海等。沿海城市海洋气息富足,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带有亲切明快风格,而沿江城市如长江中下游等淡水渔业较为发展的内陆城市,本地气息浓重,带有柔情质朴风格。这些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其长期的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息息相关。基于各城市历史痕迹的渔文化景观的运用将唤起当地市民的美好回忆,强化城市的认同感与家园意识。
2渔文化景观符号识别
渔文化景观符号识别是景观设计与利用的基础。传统文化的运用一般通过形体概括、形体抽象、结构简化等方式进行景观符号识别。渔文化丰富多样,其景观符号主要包括3种类型。
(1)生物形象景观符号,主要指与鱼相关的海洋生物、淡水生物,如海星、海螺、贝壳、海鱼等生物形象,这是仿生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
(2)生产形象景观符号,主要指与渔业生产相关的渔船、渔网、桅杆、捕鱼工具等,其奇特的外在形体是景观设计重要的元素来源。
(3)人物形象景观符号,主要指与江河湖泊的渔文化相关的渔民、神、民间故事等人物形象,其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历史是祭祀景观与雕塑景观设计的重要来源。
3渔文化景观的运用探析
3.1渔文化景观直接运用
【关键词】红树林;生物碱;微生物;开发利用
1 红树林生态系统
1.1 红树林概况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近海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指以红树植物为主的常绿灌木、乔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以及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微生物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分解能力,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沿海、香港、澳门及台湾等地。红树林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带,兼具二者特点的同时也有自身特性,红树林土壤截留了大量的陆源有机物颗粒,含有红树落叶及其它悬浮物,营养丰富,同时具有盐度和氧气梯度。
1.2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类群
红树林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类群,包括有降解污染物能力和海洋修复的类群,有溶磷固氮能力的类群及能产生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类群。红树林区的微生物丰度、分离率及物种多样性远高于其他非红树林环境。对广东湛江地区的红树林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发现红树林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非红树环境土壤。红树林细菌对于碳氮等营养元素的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Gina等研究了参与红树林系统物质循环的微生物,发现固氮菌、溶磷菌、光合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较活跃。Routray等人对印度红树林的研究发现,红树林地区的氨氧化细菌、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的数量远高于非红树林地区,表明红树林地区的物质循环更迅速。
2 生物碱
2.1 生物碱定义
生物碱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的一类除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维生素B以外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大部分生物碱含有较复杂的氮杂环结构,并有各种生理活性。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用各种动植物作为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大部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直到19世纪才提出了生物碱的概念。目前,公认生物碱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1)含有氮原子,具有中性或碱性;(2)不包含大分子量多肽(不包含大于1.5千道尔顿);(3)氮原子源于嘌呤母核或甾体与萜类的氨基化;(4)除上述标准外的其他化合物。
2.2 生物碱的分类
生物碱来源各异,结构多样,分类学上很难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目前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按照来源分类,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2.2.1 按照来源分类
根据生物碱来源的不同,可分为罂粟科生物碱、木兰科生物碱、茄科生物碱、石蒜科生物碱等多种。这种分类方法相对比较概括,并不能准确反应出化学结构与用途的联系。
2.2.2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生物碱的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如氮原子的位置及与环的结合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多,也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一种分类方法。根据化学机构,可将生物碱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胺类生物碱,(2)吡咯类生物碱,(3)六元氮杂环生物碱,(4)其他结构生物碱。
2.3 生物碱的生理活性
2.3.1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长春花类生物碱、喜树类生物碱及二萜类生物碱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2.3.2 对心血系统的作用
生物碱在这方面的活性包括抗心律失常、降压、抗凝血和降血糖等。
2.3.3 对神经系统作用
士的宁生物碱具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且毒副作用较低。
2.3.4 抗菌作用
博洛回碱、学根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四连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
2.3.5 其他活性
Ferreira等人从花椒中提取了生物碱,发现该生物碱可以有效杀灭小鼠克氏锥虫。汤俊从蚬壳花椒中分离到的生物碱4-甲氧基-1-2-喹诺酮具有内酰胺结构,经过活性测定,发现其可能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庞辉等人提取了两面针中的总生物碱,经动物实验,发现两面针总生物碱对大鼠胃溃疡具有防御和治疗作用。龙德清等人对魔芋生物碱进行了开发利用,发现魔芋生物碱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3 海洋环境中的生物碱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从陆生生物中发现新种类生物碱及药理活性较好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几率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于是,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了海洋环境。
海洋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且具有高盐、低/低温、高压、低光照等极端条件,独特的生存环境使海洋生物可能进化出特殊的代谢途径,产生独特的代谢产物。目前,已从海洋中筛选到了相当数量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从海绵、海鞘及藻类中得到了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活性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从海鞘中分离到的新型海洋生物碱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其对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有明显抑制的作用。 四氢异哇啉生物碱Ecteinascidin 743分离自白海鞘Teinascidiaturbinata,能烷基化DNA小沟中的鸟嘌呤残基,干扰核酸能与核酸蛋白相互作用,对L1210白血病细胞和小鼠P388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软组织瘤和乳腺癌有很好的疗效。
海绵是海洋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从中分离到的生物碱多是结构新颖,生理活性较好的化合物。Cytarabine是分离自海绵的生物碱,用于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已于1995年批准上市。Makaluvamine 是吡咯吲哚苯醌类生物碱,具有细胞毒活性,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导致DNA双链断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结肠癌的效果。
从海洋微生物(真菌、放线菌、细菌)代谢物中分离的吲哚类生物碱,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
4 展望
红树林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具有高分解率、高归还率和高生产力等特点。红树林土壤处于咸淡水交界的滩涂区,且交替性的受到海水浸泡,微生物在适应独特的生境时有可能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红树林微生物在适应特殊环境的过程中,有可能获得特殊的代谢途径、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红树林来源微生物的生物碱等次级代谢产物在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细胞毒性等方面也有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科学出版社,1997.
[2]阎冰.红树林土壤细菌和古菌的 16S rDNA 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3]蒋云霞,郑天凌,田蕴.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过去,现在,未来[J].中国生物学文摘,2007,21(9):28.
[4]殷明亮.湛江红树林滩涂真菌群落的分离鉴定和资源调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
[5]Jensen P,Fenical W. The relative abundance and seawater requirement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 near-shore tropical marine samples[J]. Microbial ecology, 1995, 29 (3): 249-257.
[6]李倩茹,符夏梨.红树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09(007):93-96.
[7]Holguin G,Vazquez P,Bashan Y. The role of sediment microorganisms in the productivity, 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mangrove ecosystems: an overview[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1, 33(4): 265-278.
[8]Routray T,Satapathy G,Mishra A. Seasonal fluctuation of soil nitrogen transforming microorganisms in Bhitarkanika mangrove fores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1996, 17 (4): 325-330.
[9]刘湘,汪秋安.天然产物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高锦明.植物化学[M].科学出版社,2003.
[11]Cordell G A,Quinn\Beattie M L,Farnsworth N R. The potential of alkaloids in drug discovery[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01, 15(3): 183-205.
[12]荀兰.民间草药博落回的药用与化学成份[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92-94.
[13]Ferreira M E,Nakayama H,de Arias A R. Effects of canthin-6-one alkaloids from Zanthoxylum chiloperone on Trypanosoma cruzi-infected mice[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07, 109(2): 258-263.
[14]汤俊,朱卫.蚬壳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5,26(011):563-565.
[15]庞辉,何惠,贾晓栋.两面针总碱对胃溃疡大鼠黏膜防御因子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533-534.
[16]龙德清,杨峰.魔芋生物碱的开发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001): 101-104.
[17]季宇彬,池文杰.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6-10.
[18]Twelves C,Hoekman K,Bowman A. Phase I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Yondelis (TM)(Ecteinascidin-743; ET-743) administered as an infusion over 1 h or 3h every 21 days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rs[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03, 39(13): 1842-1851.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86-02
一、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问题情境,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教学重点。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案例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教学过程设计。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降湿。其次,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顺流航行船速快,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到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度,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度,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58.
【关键词】船舶 海洋环境 单边措施 国际合作
船舶致海污染问题的提出
海洋是一个流动的水体。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污染物的迅速转移和散播,由此造成海域污染面积的扩大。人类探索海洋的活动随着海洋开发与勘探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入。向海洋进军的步伐越快,海洋环境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肯定的是,遭受严重污染的海洋将难以维持其向人类提供食物、观赏、资源的能力。因此,保护、恢复和养护海洋环境就是为人类自身及其后代留下食物之源、能源之源以及生命之源。如果对海洋环境不加治理,听任其被破坏,可预见的后果是海洋将无法为人类所用。
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的污染物有三个来源:一是陆地来源的污染(以下简称陆源污染物),比如,工业生产排污、生活污水排放、废弃物倾倒等;二是来自空中的污染物,比如自航空器上向海抛弃的废物、碎片等;三是来自海上的污染物,比如,涉海工程建设造成的垃圾、海上石油钻探作业造成的伴生性废弃物、海洋捕捞带来的污染。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污染源是航行于海上的船舶,包括商业船舶、政府船舶和军用船舶。
船舶致海污染①的法律规制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时间不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际社会缔结了《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1954年),后来又通过了一些防止船舶油污损害的公约,但是这些国际法律规范不够成熟,可操作性不强,导致船舶油污损害事故问责机制不能够对遏制海洋环境恶化发生应有的实效。
防止船舶致海污染的国际法律规范之现状评述
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制定的直接针对船舶致海污染的公约数量不多,基本上可以根据其出台时间分为两类:(1)关于防止油污类污染物致海污染的公约,比如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修正本)、1971年《设置赔偿油污损害国际基金的国际公约》(修正本)等;(2)防止关于油类以外物质致海污染的公约,数量较少,主要有:1972年《防止因倾弃废物及其它物质而引起海洋污染的公约》、1972年《防止船舶和飞机倾弃废物污染海洋公约》等。
概括起来,既有的防止船舶致海污染的国际法律规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船舶油污损害的法律性质及其管辖原则。现有的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公约将船舶油污损害定性为多重责任的复合样态,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对于造成油污损害的船舶,各成员国可以根据保护性管辖原则和属地管辖优先的原则行使管辖权;二是对油污损害的民事责任设置责任限制条款。这是考虑到船东利益与沿海国环境利益的平衡而设置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三是船舶航行的海域是一个流动的水体,往往涉及多个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此时,仅凭一国的单边措施难以有效管理船舶致海污染问题。因此,诸国际公约均倡导国际合作以共同应对船舶致海污染的紧迫形势。
中国的实践与对策
中国有关船舶致海污染的立法。目前我国进口原油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运输持久性油类物质货物的船舶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较大,一旦发生船舶油污事故,会给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因此,船舶致海污染立法是重大事项。我国在修订后的199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部分条文中提到要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海洋环境。概括起来,我国现行有关防止船舶致海污染的法律制度有两个特点:(1)扩张我国对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范围,实行国际海洋保护公约所一贯主张的“保护性管辖原则”。为此,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2条第3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这里当然包括外籍船舶和本国船舶在外国海域实施有污染的活动而损害结果发生在我国海域的行为;(2)设定保护海洋环境的普遍性义务。简言之,“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②
通过分析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文本不难发现,现行立法有明显的缺漏:一是对船舶致海污染的执法部门有多个,按照船舶身份归口管理,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形成监管真空地带。按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均有管理和监督船舶污染活动权力和职责。“多头监管”便利了权力配置但消弭了执法效力;二是重事后惩处轻事前预防。在“法律责任”一章,几乎全部是对已经造成了海洋环境污染事实的当事人的惩罚,根本没有对预防不力的单位或个人施加法律责任;三是对国际合作管理和控制船舶致海污染活动的法律措施,语焉不详。整个单行法仅有一条规定“国际条约优先适用”。严格意义上讲,这只是对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协调,不是对国际合作义务的设定与实施。而在我国东海、南海海域急需与周边国家甚至其它无地缘关系的航运大国开展合作,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国际船舶致海污染问题。
国际合作预防船舶致海污染的对策。国际社会控制船舶致海污染的法律规范呈现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1)削弱单边措施的效力,呼吁海岸相对和海岸毗邻国家缔结双边协定,构建双边的国际油污防控组织。因为这是最可行的船舶油污管理组织模式。在不涉及第三国权利义务的情况下,最容易实现对船舶跨界油污损害的合作管理;(2)在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管辖海域的时候,鼓励采取区域性油污防控管理组织模式。也即在多个对海上船舶油污防止有利害关系的国家间缔结油污管理协定,建立固定的国际油污管理组织,共同实施相互约定采取的防控措施;(3)国际油污管理组织的职能将重点转移到海洋环境治理上。这是由于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威胁:一是人类的贪婪导致的滥捕、偷猎;二是来自陆地活动和海上船舶的污染。对于第一类威胁,国际社会已经作出许多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至于海洋环境治理,只是最近十几年才开始引起关注。因此,国际油污管理组织将进一步扩大职能范围,将主要考虑如何加强国际海洋环境治理合作。
我国与周边国家在东海、南海等海域防止与管理跨界油污损害,不是我国只要采取单边措施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单边措施是最自主的行为,也是最体现我国力量的行动。问题是,它容易引发国际油污管理权争端。我们从国际油污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中可借鉴一些经验。
本文认为,我国与其它国家建立的渔业管理组织应当分为三种类型:(1)双边的油污管理组织,比如,中国与越南可以建立双边油污管理组织,覆盖的海域可以包括北部湾湾内已经划定了分界线的海域以及共同渔区,还要延伸到湾外海域。双边油污管理组织模式较为容易实施,问题是,由于跨界油污因其特殊性,很可能要波及第三国海域,因此,往往涉及第三国的利益,最后可能会引发三边纠纷甚至多边纠纷。(2)次区域性油污管理组织,比如中国与朝鲜、韩国以及日本在东海海域,可以考虑建立“四边油污管理组织”。(3)区域性油污管理组织模式。也就是说,要以中国为中心,凡是与中国有海域连接关系的周边国家均可纳入协定对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主要是考虑到跨界油污的特殊性。次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模式或区域模式最理想,可以一揽子解决跨界油污清除与管理的合作困局,问题是,利益冲突太大,难以在短期内寻找到恰当的平衡机制并以油污防止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所以,我国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适当的模式。
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国际油污管理组织的职能应包括但不限于:跨界油污损害联合调查和数据库信息共享;制定船舶港口作业、夜间航行过程中的排污监督机制,维护油污管理制度的最大效能;实施国际决策权的分配方案,界定对跨界油污拥有实际利益的成员国的概念,使之获得优先权利;敦促油污管理组织成员国完善相关的国内立法,使之有效地实施油污管理组织的决定;制定控制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治理政策和行动指南。要在短期内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条约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完全可以考虑借助油污管理组织的结构性便利,制定并分布一些有助于改善海洋环境状况的政策和行动指南,建议各成员国政府、渔民及远洋船舶公司以“环境友好”的方式从事船舶运输、捕捞生产作业以及以符合国际公约的方式实施海上军事演习等活动(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9YJC820018)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