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时间:2023-12-29 10:4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如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不好,发生安全事故是必然的,每一起事故都会造成血的代价。本文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谈一些体会。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

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不少缺陷和问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建筑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等问题。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督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带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参建各方安全管理方面

(1)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往往只关心成本、质量、工期等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很多业主认为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的事情,跟自己毫无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方面,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让位于成本、质量、工期等目标,安全投入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很多承包商忙于争项目、抢市场,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设,致使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比比皆是。

(3)监理单位。作为业主代表的监理单位,一般只注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问题,对施工过程的人员、机械等安全问题则认为是施工企业内部的事,忽视了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理,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规范不求甚解,不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安全监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4)设计单位。目前设计单位在结构安全的设计上往往采取保守的设计方案,而对施工过程的安全,他们并没有认真的考虑。设计单位在建筑设计时往往将造型、美观、大胆的构想放在首位,不考虑施工的难度和如何进行安全操作,认为只要有设计图纸,如何施工是施工单位的事情。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未注明,失去了对安全施工的指导意义。

4、建筑工人方面

我国建筑企业所用的工人大部分是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大部分很少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岗前培训会耽误上班时间和交培训费用,会给农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他们大都不愿意进行专门的建筑安全培训,这样导致了建筑工人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

二、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

首先,在制定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国标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适应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和颁发建筑施工安全专业标准。各地区、各企业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企业的细化实施标准,从而完成建筑施工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其次,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要与贯彻执行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结合,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施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与改善现场作业条件和农民工生活环境相结合,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多为进城农民工,他们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据统计,目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中,十有八九是发生在农民工身上。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另外,随着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新型的施工设备不断的出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所以,应制定详细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有安全考试合格的从业人员才能上岗。并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和加强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让每个从业人员能自觉做到文明生产,遵章守纪,保障安全。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各地方应该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职能部门,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检查,并督促整改。政府官员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尊重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尊重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避免以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

4、认真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

认真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非常重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参与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及法律责任,为参建各方事前做好安全预防及事后追究责任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由于各方责任贯彻执行不到位,有法不依,令人忧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5、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对集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物资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资、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火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质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三、结语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 要:建筑行业是比较危险的行业,出现事故的频率较高。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和形式非常严峻,建筑行业的安全系数较低。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障碍,所以急需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的能力。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提出了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事故预测

建筑行I的施工需要在露天以及高处进行作业,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容易受到施工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比较大,现场安全隐患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我国建筑行业伤亡的人数在个行业中居第二的位置,所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是很严峻的,急需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的预测,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1建筑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概述

1.1建筑安全管理概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就是在建筑行业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情况。根据人们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指定有效的保障条件和措施,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利用有效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建立起更加安全以及高效的安全措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就是利用安全事件的本质以及其规律进行安全保障的方式,排除建筑行业各个区域可能或者潜在的危险,并且提前进行危险的消除。

1.2建筑事故预测概念

建筑事故预测是对可能出现的建筑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通过这种预测方式可以明确建筑安全事故变化的趋势,提前制定出一系列的应对方案和规划以便参考。建筑安全事故表面上看是突发性和偶然性的,但是从本质上进行研究,还是可以发现其因果关系和必然性。除了个别不确定的事件之外,绝大部分的建筑安全事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对建筑事故进行估测时,可以使用概率以及数理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建筑安全事故的规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预测,有效的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时,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所以很多建筑安全管理缺乏规范性。由于相关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以及法律作为支撑,导致无法解决建筑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法律法规中漏洞和不足较多,无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和预测,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无法保障。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不足,可操作性比较差,导致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2.2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

政府部门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监管也不到位,存在监察失职的情况。政府部门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监管体系和流程不明确,缺乏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能力,导致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权责模糊不清,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在处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等问题时,无法完全依法进行执行,导致执行力度不够,监管意识不足。政府的管理部门应该避免进行行政方面的干预,要积极的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提高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执行,提高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的效果。

2.3重视利益轻视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的建筑单位往往重视自身的利益,而对安全问题比较情诗。建筑单位也是建筑项目的投资者,他们往往更加注重建筑工程的成文问题,以及施工的质量,而对建筑工作的安全问题忽略不计,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施工单位也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没有将安全管理和事故预测纳入到日常的工作计划中,导致安全施工得不到保障。这些行为导致了施工现场安全应还多,安全方便的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差,施工工人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依照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监管,导致安全隐患层出不穷。设计单位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也一味的考虑建筑的造型和功能等,并没有考虑过施工难度,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高。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措施

3.1建筑工程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要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问题考虑进去,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进行规划时要合理的考虑是否便于施工。建筑工程的设计要将施工的安全考虑进去,极大程度的降低危险系数。根据建筑地点的实际情况,考虑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建筑施工,选址要尽量做到安全。对建筑项目的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提前进行考察,还要对当地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各种限制因素进行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施工速度和条件,对施工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和预测。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将建筑的各项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物品以及规划准备妥当,选择合适的建筑以及结构设计,完善水电以及消防措施,设计出合理的建筑结构,让建筑结构能够地域一定的干扰和自然灾害。

3.2建筑工程筹备阶段

建筑工程的筹备阶段要采用具有丰富资历和经验的建筑安全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出合理的建筑工期。选择具有资质和能力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监管部门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在建筑工程项目筹备的过程中还要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安全的检测和事故预估,抓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在建筑材料上要选用安全系数好的材料,只有进行过安全检测以及验收的材料才可以用于建筑项目中。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现场还要提前进行勘察和设计规划,对于建筑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列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提前预估,有意识的进行提前策划和组织协调,尽可能的提前做好监督和管理,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工作。

3.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必须有相对应的建筑安全审查方案与建筑项目同时进行。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纳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中,采用专门的建筑安全工程师负责与安全相关的所有工作的运行和预测,有效的保障安全工作体系的有效运转。在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时,采用合理的工作流程,对目标人员以及物资经费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切实的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针对实际的工期和情况,设定安全施工的方案,对于建筑中需要使用到的大型设备需要检验之后方可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天气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及事故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之后才能上岗,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工作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将这一问题做好才能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顺利的进行。我国建筑行业必须跟上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也要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让建筑行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郑霞忠,郑根保.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J]. 人民长江,2004,01:52-54.

[2]马明.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J]. 改革与开放,2009,07:117.

[3]窦艳杰,范利霞,李书全.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测模型研究[J]. 建筑安全,2008,S1:66-69.

第3篇

【关键词】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建筑物本身特点原因

(1)建筑物的多样化决定建筑安全问题的不断变化。建造不同的建筑物,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现场环境千差万别,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会不断面临新的安全问题。

(2)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等,以及施工人员长期露天作业,受气候影响大,这些都是工人经常面对的不利工作环境和负荷。比如刮大风、下大雨等此时如果进行施工就很不安全,尤其是高空作业更危险。

(3)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m 以上的高空与 10m 左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扑灭也较平地困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4)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上面落物砸死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1.2 建筑施工人员自身问题

(1)施工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 80%以上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知识。比如,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如果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麻痹思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佩戴安全带无关紧要,结果往往因此导致自己甚至对他人造成安全事故。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野蛮施工。如:非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工人在脚手架上作业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以及不佩戴安全带,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高空拆架拆模,架杆、模板往下乱扔,砸到地面施工人员造成坠物打击死亡。

1.3 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问题

(1)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超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2)建筑安全管理落后。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减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3)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4)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可靠性差。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使得施工班组需要经常更换工作环境。施工过程中的周边环境作业条件、施工技术等都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往往落后于施工过程,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隔层不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

(5)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不足。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措施

2.1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建筑施工队伍低水平、低素质的人员较多,胆大、冒险蛮干心理较强的特点,为提高这个群体的人员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必须重视岗前或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尤其是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教育工作,并把各种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实施有针对性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

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2.2 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的项目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具体分工,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制定完善的安全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使每个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都在安全的程序下进行。提倡从领导做起,按章行事,避免违章指挥,坚持长期有效、持之以恒地对职工遵章守纪情况实施监督,对违章人员的处罚既要适当,又要使违章人员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做到对每个职工都一视同仁。

2.3 认真编制和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因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指令性文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必须认真编制和贯彻执行。

2.4 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制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进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2.5 落实安全资金投入,运用科研成果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更新安全设施,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不断改善作业环境条件,通过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含量,用于减少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4篇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in production accident's occurrence reason is various, mainly has violates the working instruction or the labor discipline; Education training is insufficient, lacks the safe operation knowledge;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does not meet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safety protection facility lacks or the existence flaw and so on, but accident's basic reason lies in person's unsafe behavior,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afety in production's key improves person's behavior way, maximum limit reduces person's unsafe behavior.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Key words: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ecuri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不仅要高标准和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业主提出的“质量、工期、投资”的“三控制”要求,同时必须落实好对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全方位控制。为此在工程动工之际,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就提出了安全生产创“六无”的高标准管理目标,即实现“无重伤、无死亡、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无重大机械事故”。

与此同时,以项目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并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抓好进场参建队伍的管理,组织其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制定有关的责任制度、教育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一整套现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在合同上明确安全生产施工的具体责任和严格的奖惩条款,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做到“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由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员管理格局。

为了控制好施工环境的安全因素,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严格管理各项施工设施。在基础施工阶段,基坑面积大、范围广,还有6个独立深大基坑,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将所有基坑周边围蔽起来,共设立1.2m高的防护栏长达2678m,并在道路旁边的基坑装设安全警示灯,边坡每隔6m竖起1个“严禁攀爬、防止触电”的警示牌,24小时监控边坡安全。此外,考虑到本工程底板厚、面积大,钢筋绑扎作业人员多,为了切实保证生产安全,禁止电焊机进入底板范围,确保电源电缆与钢筋脱离接触。

在设备机具的安全性和维修管理上严格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安装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并建立设备卡及时记录使用过程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以保障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特殊设备如塔吊、桩机等必须取得劳动监督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方准使用;对井式提升笼强制要求使用12种安全装置,经检验合格并配备劳动监督部门认可的安全员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场地的变换以及施工阶段的变化,导致施工用电线路改动工作量巨大。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始终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8-88)的要求,临时用电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专业特点,均编制有专项设计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制,照明、动力分别设置,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在施工现场及临设范围设置防雷系统,保证雷雨季节施工作业及居住环境的防雷安全。钢屋盖吊装作业时,重点监督吊装施工临时用电方案的实施,合理架设用电线路。

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干部员工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同时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有针对性提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包括临时施工用电、深基坑围护、高支模、高空吊装等专项设计和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和下达雨季施工、防雷、防暑、防台风等季节性专项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教育普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位员工。

进场员工必须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所有特殊工种(电工、电梯工、焊工等)均经专业培训,并持有专业主管部门签发的上岗合格证,由于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全系数,为防止安全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1)模板、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上层看台坡度大,悬挑跨度大,外悬挑端支模高度近40m,是安全控制的重点部位之一,严格落实高支模的安全措施,是保证看台安全施工的关键。为此,重点监控、落实模板搭建和拆除的安全保证措施,加强成品保护,防止支模立柱与外脚手架立杆共用等违章行为,消除支模的安全隐患。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由于建筑行业存在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是高处作业多;二是露天作业多;三是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四是立体交叉作业多;五是临时员工多。这些特点的存在导致其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给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带来很大损害,建筑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利益损失占项目成本的比例较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处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大部分人员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尤其监理人员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尽管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已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的现象随处可见;且现场缺乏相应的安全警戒线,特别是在电梯井口及通道口附近。安全管理模式往往流于形式,而没有将其转化到具体的行动当中,使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2.没有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管

建筑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干涉现场施工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速度,同时还无法确保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缺乏材料的管理。建筑施工中的设备及物料繁多,相应的管理难度较大。若不能及时及全面的对材料及设备进行管理及控制,势必造成材料质量及维修问题等。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现场检验及书面材料的形式方可判断材料质量的好坏。同时建筑工程的质检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并不能达到相关的质量检验标准,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评定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其二,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及训练,特别对于新技术不能及时的领会及应用,进而导致施工技术较低,加上施工经验不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3.管理工作不规范

当前,在建筑施工管理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及缺乏相应的责任心、科学管理意识等。特别是建筑施工人员擅自改变施工周期,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违反正常的施工流程,试图从中投机取巧,谋取私利。如:有部分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将建筑工程多次进行转包,从转包的过程中谋取个人利益,甚至拖延施工进程。这种现象不仅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而且还造成施工资金的浪费。另外,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缺乏科学及完善的管理才能,使得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1]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1.切实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意识

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质量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从思想上切实认识到文明施工的重要性,才能保障现场管理工作有条不絮的开展与执行。在我国,领导阶层的重视程度对于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是十分直接而深远的。因此,作为领导者,不仅仅应当把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口头上经常强调的事情,更应当身体力行,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一线视察,切实提高基层管理者工作的责任心与重视程度。该种做法并不是简单的应急之策,而是应当将其作为一项长久推行的策略实施下来,作为对领导考核的一项标准确定下来,提高管理阶层对施工现场管理重视的同时,更让施工现场管理者能够切实将施工现场管理落到实处,而不是为了应对偶然的检查,走形式化的“面子工程”,从而提高管理质量。

2.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优化原则

优化原则具体来说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是坚持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杜绝单纯重视进度以及质量,而对成本和市场置若罔闻的不良倾向,坚决避免狭隘、片面的生产观以及进度观。在进行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应当注重在精品奉献、控制投入、拓展市场等方面上的不懈努力,与此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要素,都必须将其重视起来,通过合理规划、精打细算,在最少投入的基础上谋取最多的铲除,将整治浪费以及不合理开支作为一项常抓的任务。第二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原则下,管理人员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符合现代化操作要求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杜绝散漫、自由化的管理模式,真正保证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现场作业流程。

3.完善管理制度并确保其能够被有效贯彻

拥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施工管理能够依照规范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保障,因此,管理者必须将制度的颁布作为一项基础性、前瞻性都十分强的工作来抓。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要明确施工管理制度应当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单位、行业通行的相关规范,这是起码的管理要求,第二部分是施工单位结合施工现场情况以及自身特点制订的相关操作要求、标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扮演着具体指导人与考核者的角色。该部分的管理制度更加的科学,是施工管理者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出来的、操作性更强的方法。在具体执行中,应当确保制度规范被严格的执行,通过建立责任到人制度以及奖惩制度,对施工管理中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公开奖励,表现差甚至出现问题的人员应当在追求其责任基础上,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2]

4.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人员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工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特别是脚手架搭设是否与主体同步、物料提升及龙门架和井子架安全装置是否达到要求、通道口和临边防护是否达到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否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等,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3]

5.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四、加强临电、高空作业、设备操作等管理,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临电管理、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设备操作管理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施工用电的安全,在工程中标后的现场规划中即应开始临电变电箱、临电线路架设以及使用点设置等工作。通过临电安全管理避免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考虑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注重“四口”、“五临边”的安全设施设置及检查。有专职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抽检,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高空追物造成的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树立以及防护网等基础设施的检查。为了避免设备操作中非专职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还要加强设备操作的监控。严禁非设备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同时注重设备防护设施是否完好。通过上述三方面工作重点的确立与执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4]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安全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的根本要求之一。另外,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从经营者安全管理认识的提高入手,通过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实行安全管理规定等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浩.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2]赵宏利. 小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J]. China’s ForeignTrade.2010(Z2)

第6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 abstract 】 this paper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three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 key words 】 :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地下建筑和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样就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基坑工程备受重视,深基坑施工技术更是重中之重,一直都是这几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做好深基坑安全管理,以便结构主体施工能够顺利、高质量的进行,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1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深基坑工程在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进行深基坑施工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个:第一保证工程主体和基础的安全;第二为后续的地下施工提供足够的施工空间;第三确保基坑四周环境的安全。深基坑工程技术要求很严格,由于这些设施在工程结束后都将掩埋到地下,隐蔽性较强,不容易进行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后果很严重,修复和加固工作也相当困难,所以在深基坑施工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基坑施工经验发现,基坑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3]。

1)项目工程人员对深基坑认识的问题。由于深基坑施工在工程上来讲属于临时工程,很多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工程的投入成本,在基坑施工中能省则省,不愿意投入资金来完善基坑施工设施。施工人员也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不按规范施工。

2)施工准备不足。对基坑周边的环境不熟悉,施工时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没有进行风险控制的措施或者是施工方案编制不全面,进行工程施工时没有指导性文件可言。

3)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利。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的监管不力主要下面几点:没有协调好施工的先后顺序;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听之任之;事故发生时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

4)基坑支护建造的不合理。支护的建造时应该充分的考虑考地下水、相邻基坑开挖、周边环境以及基坑内部空间综合考虑,不能只重视一个方面而不顾其它的方面。

5)没有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在危险工程施工时必须要进行编制,但是实际的施工中,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都是应付了事,一旦事故真正的发生,这些预案中的措施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2 深基坑施工要点

2.1 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及地质水文特性

深基坑施工时一定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可以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损失。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时,要了解清楚建筑物的类型、年代、地基基础样式、上部的构造情况、地下的市政管道的位置及走向,施工时应该避开重要的管道网线,在明显的地方做上标记。选取场地时要进行实地的采样分析,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硬化,了解场地内和四周的水源情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基坑周围设置挡水坡和排水沟,清除场地内的地表水,修建排水管道防止生活用水的下渗。

2.2 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编制时尽量详尽,考虑周全,应能切实可行的指导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中要进行风险控制,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相对的应急措施。一旦事故发生时能过得到及时的处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开挖

深基坑项目的施工开挖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开挖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能进行乱操作或随意的开挖,开挖进度要合理,不能为了追求施工进度进行盲目的开挖。基坑土方开挖时应进行分段开挖,严禁超深度开完,开挖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地质和水源情况,开挖前要进行降水处理,地下水位降到设计标准时才能进行开挖,开挖时根据土层的不同改变开挖的段数,开挖时要注意基坑的四周尽量不要堆土,开挖出来的土尽量随着开挖的进行运走,地质情况不好的地段要及时的进行支撑,防止基坑的倒塌。分层开挖时对于土层不好的地方一层尽量不要超过1m,土质较好的地方也尽量不要超过3m,开挖时要时刻关注坑底的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积水,要进行及时的排水。达到基坑设计深度时,要放慢开挖速度,防止超挖[2]。

2.4 支护

支护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深基坑施工中应该搞好各个分项之间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开挖和支护两道工序的衔接。深基坑的支撑结构一般采用内支撑,重要工程采用钢板止水幕。采用内支撑的基坑必须按照由上到下,先撑后挖的施工顺序,内支撑设置好以后,其受力状况必须和施工设计计算的受力情况一致。支撑拆除时不能一次性拆除完,应该有安全换撑措施,由下而上逐层进行拆除。注意拆除下层支撑时严禁损坏支护结构、主体结构、立柱和上层支撑,吊运拆除的支撑构件时不得碰撞支撑系统和结构工程。

2.5 现场监管

现场的监管是保证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就目前来讲基坑工程实施阶段一般都是采用信息化施工,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项目开工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通过监测数据使项目管理人员控制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

3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树立人人有责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经理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责任。项目部应抓好人员编制,定岗定员,通过责任制分解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量化考核指标,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岗位、员工身上,策划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队伍。

3.2编制全面详尽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人员在进行项目施工时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在编制时尽量要考虑的全面,完善,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安全防护要求很高的单项工程,安全管理及安全防护在深基坑施工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对外部的影响比较敏感,施工难度也很大,因此,编制一个全面详尽的且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能起到指导作用的专项施工方案十分有必要的。

3.3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深基坑施工由于其影响因素多,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项目开始前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在深基坑的施工当中是很有必要的,应急预案的执行要坚持以下的原则[4]:

坚持常备不懈的原则。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出乎人们的预料的,只有长期的坚持应急预案的常备不懈,这样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及时发生事故是也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事故发生时,有效的指挥才能降低事故的损害性,统一的指挥有利于命令的下达。分级负责有利于命令的执行。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救援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4 结语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与安全管理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施工与管理共存,每一个方面的不足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工程的失败。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施工经验,指出深基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施工中的要点进行详细的探讨,给出一系列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实现深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化。

【参考文献】

[1] 王燕.浅谈复杂环境下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及方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35-36.

[2] 范加冬,张令刚,张金科等.关于深基坑开挖防护措施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7(5):123-126.

[3] 罗名全.浅谈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9):165-166.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存在着破坏性强、损失大的特点,给国家经济及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对国内大量建筑工程实例进行调查发现,比较常见的安全隐患及事故具有相对集中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施工安全技术防护,保证建筑工程安全开展。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念及重要性

在公司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归于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作为意图,基本任务是在生产过程中,需求发现、剖析以及消除存在的各种风险,防止事端的出现的概率,削减各种不必要损失,保证员工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安全管理有效推进公司生产顺畅的开展,进步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环绕安全进行方案活动、组织活动、协调和控制活动活动的总称。建筑行业由于具有离散性和劳动密集型这些特色,形成建筑行业事端频繁出现。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效果。公司的意图是为了寻求经济方面的效益,要想在剧烈的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筑公司需求赢得工程项目,在项目中获取赢利,就需求有用操控成本。在建筑施工中,安全成本占10%左右,所以,建筑公司需求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端的出现,可以有用操控施工的成本,使公司取得更多的赢利。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一方面,施工队伍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某个建筑工程完成后,会转移到其他的工程中开展施工作业;此外,施工队伍中的施工人员也存在流动性,施工人员通常会在不同施工队伍中更替,哪里有工程便可能换去相应的施工队伍中;同时,施工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各阶段、各环节交替穿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存在差异性。流动性要求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依据不同环节、不同施工队及施工人员的特点灵活开展,既要掌握多种技术控制要点,还要注重人文化管理,以更低的管理成本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2常见安全事故及主要类型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通常可分为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和破坏事故3种主要类型。其中,非责任事故通常指的是无法预见的、非人为过失而造成的事故。例如因骤雨、大风造成临时设施坍塌引发的事故等。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发展还相对有限,因此对于很多事故还缺乏预见性,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技术预测水平来提出事故控制能力。责任事故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类型,是在可预见、可控制的情况下,由于人为过失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例如高空坠物伤害、机械转动绞入、触电等。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做到安全责任警钟长鸣,采取科学合理的事故控制措施,配备安全保护装备,将事故的发生率及危害性都将至最低。破坏事故指的是某些意图不轨的人为达到自身的某些企图而蓄意造成的人为破坏,属于蓄谋、故意制造的破坏。

3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人为因素

人为要素指的即是由施工人员的不安全施工做法导致的事端出现,这些做法通常被称视为人为性失误。人为失误的意义即是人为形成的体系故障或者是发生不利于体系正常工作的做法,然后引起的严重失误发生,分为随机失误还有体系失误。随机失误即是由于某种原因看错和听错,然后发生的错误性做法,后者是由于环境要素形成的。例如说员工带病工作或者是天然生成身体有缺陷,员工有关法律认识不强,安全出产认识较差,事务不行熟练,员工性情对比暴躁草率,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工作环境脏乱差,设备工作不可靠等以上要素,都有也许致使人为失误,致使发生安全事故的出现。

3.2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在施工的过程中,技能操作管理是确保安全管理有用执行的关键,施工现场人员对安全出产有关的法令等不行熟悉,形成监理人员关于施工操作管理没有执行到位,在现场存在很多的事故隐患。例如脚手架没有进行规范搭设,一些工程乃至没有进行脚手架搭设,现场的立网、平网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外用电梯和塔吊运用不行规范、暂时用电、模板施工不符合规范等等,给后续施工留下来安全隐患。

3.3环境因素

环境要素指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环境不安全,处在其间的施工人员都会遭到现场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于现场施工的机器产生必定的影响。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对比特别,基本上都是露天工作,这样就决议了施工现场容易遭到外界环境要素的影响,例如说气温的改变、风的大小、是不是有雨雪等,这些状况或多或少都会关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和施工判别产生影响,加大施工难度,所以很多施工单位在恶劣天气中都是暂时停工,防止出现因环境因素致使的安全出产事端的出现。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设

4.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需求作好各项安全技能交底的工作,用落实专项的防范措施。在工程全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能交底归于不可或缺的手法。各个工序各个工种以及施工位置都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需求提前进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安全方面存在的不好的因素。同时需求加强安全出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安全出产有用落实。安全部需要加大安全出产查看的力度,运用定时与不定时的查看办法,不断监督项目人员的安全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风险。经过进行各项安全查看工作,能够起到防止的效果,当风险一发生的时候就进行消除,与此同时,及时分析研究查看情况,弥补施工计划和交底工作存在的不足,不断充分工程施工经历。

4.2对于安全生产的意义进行充分的认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当中,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打开自身具有较为主要的含义。作为各级其他安全管理单位以及施工的人员自身有必要关于安全施工的含义进行充沛的知道,并且在思想上加强关于安全出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进行充沛的知道,活跃的辅导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出产观念的树立。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必需要制定好有关的安全措施以及确保金等有关的准则,然后非常好地为安全法律提供必要的协助。关于项目的建设进行清晰,尽力将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的监管方面进行打开,然后非常好地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高效的进行打开。

4.3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房地产行业的敏捷兴起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开展,可是现在的建筑行业安全技能相对比较落后,例如说使用的脚手架、塔吊、安全护板等机械设备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影响了施工中的安全系数。跟别的的发达国家建筑行业技能比较,中国还处于手动操作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所以建筑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目前中国的首要开展方针就是要开发新的安全技能,加大科技含量高的技能推广,同时在中国建立有关安全技能研究机构,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把中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技能提升到国际水平。

4.4经常开展安全测试工作

展开必要的消防演习及事端逃生演习,安全管理人员要具有必定的应急响应才能,一旦出现事端,要做到合理、有序分散,及时采取有用急救办法。同时,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设备要进行定时维修,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有用规避事端出现。采购或租借的建材、设备在出场前有必要进行严厉的质量检测,只有质量合格的商品方能放行出场。设备出场后要设专人管理,防止人为破坏。

5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贯穿始终。安全隐患及事故通常会集中于某些危险性较高的施工环节。因此,在施工安全管理时要注重全程严格控制,同时有所重点的突击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对施工安全技术防护的研究,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晓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建筑知识,2016(03).

[2]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

[3]陈灶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展望,2017(08).

[4]韩洋洋,程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Abstract: Although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arduous task,the accidents of it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by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wareness, perfecting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mproving safety system, establishing the safety measures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establishing the idea of risk advanced prevention, and implementing the plan powerfully, 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both individual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2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很重要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建筑行业存在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一是高处作业多;二是露天作业多;三是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四是立体交叉作业多;五是临时员工多。这些特点的存在导致其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给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带来很大损害,建筑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利益损失占项目成本的比例较大,也对建筑行业本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承接项目必须考虑自身实力,项目负责人必须真正重视安全工作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是卖方市场,建设单位说了算,承包价格、建设工期基本由建设单位定。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往往委曲求全,一旦中标,则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承包价格偏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二是施工工期太短,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无法顾及安全,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因此施工企业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承接项目必须考虑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确保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否则,一旦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来说可谓得不偿失。然而在建设工程造价与工期都合理的情况下,有部分项目负责人盲目追求生产利益,对安全人员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投入不够重视,对安全管理存在侥幸心理,不肯做必要的投入。如此一来,安全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根据自身实力承揽工程项目,项目负责人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这是现场安全管理的两个重要条件,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其中必须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而所配备的专职安全人员应基本具备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发现安全隐患,知道如何处理隐患,同时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活动。二是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责任心强。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勤快和细致”。三是要有服务的心态和谦虚态度。服务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是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现场工作人员处理好关系,乐于接受建议和批评,能让作业人员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简单说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为了真正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同时项目部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做到安全管理有理有据,尽量避免出现“个人意志化”管理。

四、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明确现场安全管理要达到的标准,如安全经费投入,文明施工目标等等,使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编制相关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现场安全施工起指导性作用。组织设计及方案的编制必须要有针对性。

五、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建筑施工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尤其是农民工,更要上好安全培训这一课。因此对新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有些施工项目负责人思想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往往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认为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施工时认为安全就那么一回事。具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农民工的流动性实在太大。有时一个工人同时在几个施工工地流动作业,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对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极为不利。所以本人认为现阶段大力开展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是减少“三违”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安全技术交底应与班组安全活动相结合,严格按照班组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消除职工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按章办事,一丝不苟,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保证安全。

六、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管理制度多严格,安全教育多完善,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及发生“三违”现象,所以安全检查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尺度要“严”和“准”,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商定。同时要对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

七、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施工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考评小组,针对现场层层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为管理人员岗位责任的完成情况及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考评成绩可以与物质奖励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也可进行相应的考核活动,考核内容要尽量采用量化,能如实的反映被考核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目的在于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最终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业班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八、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建筑工程也正在发展起来。建筑工程规模的增大,相应的管理工作也是越来越麻烦。而且事故的发生与工程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是有直接联系的,在目前这样的状态下,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很重要。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收益。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必要性

1、特点

我国建筑工程规模通常较大,但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以致建筑工程频繁出现安全事故。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以及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因素,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极高,是一项高风险性的产业类型。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岗位不固定;(2)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3)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多变;(4)工程劳动强度大,露天作业多,安全管理极易受环境影响;(5)安全管理和各方协调过程多,工作复杂且综合性强。

2、必要性

从建筑工程整体来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有:(1)保障建筑企业获取利益。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获取利益的基础性保障,原因在于安全管理和建筑企业经济利益存在相对统一的关系,即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目的。(2)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安全管理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才能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使建筑工程各方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3)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安全管理是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因素,原因在于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维持家庭幸福平安,进而使社会安定和谐。

二、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项目实施前的恶性竞争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也存在接手的项目比较少的情况,导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择手段,在工程承包中采用恶性竞争,加上在建筑行业经常存在着资质不够的企业间互相承包,转包现象,这些企业往往只注重低成本与高利润,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及安全环境的改善完全没有意识,给施工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企业的安全意识不高

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上升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为了节约成本投入,一些建筑分包施工企业在得到必要的设备和装置之后,对安全生产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却不会花太多的钱来购买,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保护能力被严重削弱,许多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很难控制安全生产管理,最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3、建筑工人的质量安全素质不高

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数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该类建筑工人不仅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也不高,安全教育对其来讲不过是一个必经的程序并不会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施工人员没有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现象。这种状况在无照经营的施工企业中更加严重,该类企业中大量建筑工人存在违规行为或跨专业的操作等,施工生产埋下巨大隐患。

4、不规范的施工技术

现有建筑行业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的更新较为缓慢,没有好的安全技术规范等均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只有通过经验或是落后的传统施工技术用于生产过程,使施工现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5、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

安全生产监督不足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意识与制度不符合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劳动分工的监督和管理不明确,监督管理方法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未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执法不严谨等现象。

三、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

树立“制度先行”的理念,规范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证。制度的制定不应仅仅停留在文本上和生硬的检查规则上,应从多角度多维度的完善制度建设,其中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安全责任制的构建体系,安全检查的规范标准等等,通过制度约束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将安全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2、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多工种施工班组的有效配合,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任务,确保各施工班组之间配合的有效性,共同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如土建部分有木工班组、钢筋班组和混凝土班组等。各施工班组应该加强交流和学习,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落实事故责任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施工。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听取和采纳一线施工人员的合理意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合理搭配施工班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定期举办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责任意识,鼓励他们严格遵守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标准。

3、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保险业应介入建筑安全管理领域,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国内,保险行业针对建筑企业特点设计的险种仅仅有意外伤害保险,这是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强制性工伤保险,而承包商险、安装工程险、劳工补偿险、职业责任险等与建筑工程内容有关的险种在我国保险领域几乎为空白,建议也能够将这些险种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我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将投保人的投保费用与其安全业绩和信誉资质挂钩,安全业绩好、信誉资质高的,则保费偏低,反之亦然。

4、淘汰陈旧设备,应用科学技术大力改善工作环境

根据工程规模,适度加大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资金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更新施工材料与现场操作设备,对于陈旧、对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设备要坚决淘汰掉,改进相对落后的施工工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针对高空降落的高危险系数设备要仔细检查其牢固性,认真核实,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做到万无一失。同时积极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进一步改善现场施工的作业环境,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尽可能的降低人为错误的出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提高现场施工操作术水平。

5、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指基于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平台。基于这个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平台系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进度很方便地调用查看最新安全规范,计划施工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减少因沟通或技术和措施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可以动态查看工程进度,明确安全管理的布置与应用层次,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安全重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各部分施工人员,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实际情况及时地传递给项目管理者,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下的安全隐患等等,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够更高效、准确、标准的进行。

安全动态管理模式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信息技术将项目管理的安全目标分解之后在项目实施团队内的不同层级相关人员进行分解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建立起精细化项目安全责任制。如果这个责任制真正得以实现,就能够实现质量和安全的动态管理。

结束语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尽可能提高安全管理及预警的效率,借鉴国外或是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及预警机制,以促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战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河南科技.2012,(08).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管理;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7-0010-01

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对于安全管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管理体系有了一定的改进,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安全管理问题依然严峻,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存在不科学,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凭经验,存侥幸,随意性大,成效低。因此,加强安全管理研究,强化安全管理,特别是坚决遏制建筑领域事故的发生,迫在眉睫。怎样才能高效的防止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这已经是每一个建筑施工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我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够

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检人员的水平不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中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1.2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存在缺陷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甚至没有上岗证件。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1.3对原材料和仪器设备要求不够严格

施工现场中为了节省资金而用一些劣质产品,对原材料检验不够严谨,对仪器设备护理不够。

1. 4安全教育不落实

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多数人员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

1. 5只求进度,不求质量

“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是相对的,口前,从大量的安全事故原因来看,多数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为了赶进度,有些具体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等安全操作规程,忽视了质量这一关键问题,给工程埋下了事故隐患,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还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处置不当与违规操作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工作质量问题。质量和数量这对矛盾中,质量占着第一的地位。安全和生产这一矛盾中,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保证,施工无法进行,人员无法到位,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安全就要出问题。

2.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工作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一个精干高效、面向生产,具有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领导机构。进行安全培训,使之能够对安全系数进行评估和规划。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力一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2.1 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要切实提高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思和其职业操作水平。施工现场对于各种施工废物料和施工材料应该按类别分类放置,以便从根本上保证紧急通道的畅通性,对于作业现场的进出口、楼梯口等重点地方要进行重点防护,在规定地方设置安全防护标志。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应该佩戴安全帽,对于高空作业的人员还应该配备安全带必要装备。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应该及时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2.2 落实安全管理

对于房屋建筑的安全管理要切实的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使得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在。还可以通过责任制的完善,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对于施工设备应该重点检查,保证其安全性,对于重点地段的安全防护也要抓牢,确保防护的有效性。加强对于《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从根本上加强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2.3 规范安全防护

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要进行严格严查,对于配件、性能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安全无误之后再投入施工作业。对于使用中的设备要实行备案制度,对于每一次故障、维修、保养都要进行详细记录,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是第一大事,直接关系着生活和生产,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3.1 严格安全考核制度

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要实行奖惩制度,鼓励安全先进的施工单位和个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安全管理考核制度,以便在根本上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达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目的。对于那些在安全管理检查中表现良好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并让其总结出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给予大范围的推广;对于那些在安全管理检查中发现隐患和问题的,应该坚决整改,限定时间让其改正,只有合格之后才能继续施工作业,以便确保工程施工部出现安全事故。

3.2 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施工单位要注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不但要进行定时抽查,还要进行随即检查,对于施工的高峰阶段还要实行专项检查。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高空作业。机械设备、电气电路等方面的检查,以便避免触电、高空坠物、机械伤人等安全事故发生。另外,对于那些高空吊装、架子平台、防塌、防爆、防毒等进行专项检查,同时还要选出一批有责任心、安全意识强的安全管理骨干作为安全管理通讯员,不断的提供最新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信息。

3.3 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

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新的安全管理办法,要认识到落实安全的前提在于落实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对于那些新的机械、新的材料、新的技术要积极的推广,不断的提高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同时还要在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和方式上不断的革新,在充分了解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推广那些科学、使用的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

第11篇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施工阶段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建造的整个全寿命周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则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建筑物本身的特点,遵循相关的建设法规,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使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从而最终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经济效益。

一、人为影响因素控制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人为影响因素控制的安全管理对策中建设单位作为主要的投资者其应该做到定期的对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抽查,并且聘请专业的监理机构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同时做好相关检查的记录,对于重点的安全防范部位还得实行严格的全程监督巡视,在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平行检查的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作为将在建项目从抽象变为具体的主要工作者,其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则将直接决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其不仅仅要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以及临时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相应的安全预案应急演练,还得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因地制宜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且对于复杂或者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还得制定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才投入实施。同时在实施前要有技术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除此之外,作为施工单位,还必须对于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以提醒任何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注意安全。对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要做到严格执法,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或者发生的安全事故应该做到严格的惩罚,杜绝贪污受贿而对于安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而对于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则要增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积极地参与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时刻爱护的生命健康。同时,作为施工现场最为主要,人数也最多的人员,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还必须严格的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条例,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牢记防范于未然。不管是在生活区、办公区还是工作区都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二、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中主要分为针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两个方面进行制定安全管理对策。在施工材料方面,主要是要让施工作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节约材料的意识。并且施工现场应该要制定严格的材料用料制度以及详细的材料领发制度,确保材料的使用不存在浪费的现象。同时作为施工现场的关键部分,材料的保存也是必须加以关注的。材料的保存一定要严格的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制定相应的保管制度,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于危险性的材料还必须加以安全提示。并且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材料的出入库制度。而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则主要关注施工机械安全的安装是否由专业的有相应的资质等级的机构进行安装、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以及上岗证是否还在有限期内、施工机械设备的施工过程中是否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等等。

三、管理方法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管理方法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中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二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三是现场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执行;四是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五是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六是定期安全检查。在管理方法方面首先就有设置一个专业配置合理的、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安全管理机构。同时还必须配置符合要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作用则不仅仅只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配置符合要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组织进行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等等,其还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以及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并且保证其真正的落实实施。同时一个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还得落实相关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并且要注重对在建工程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从而防范于未然。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中本文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综合的基础环境进行讨论。在施工现场综合的基础环境方面,其安全管理对策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做好施工现场施工平面图的工作,同时生活区和施工区要尽量的分开设置,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要做到集中堆放,施工现场要悬挂“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并且为了确保施工现场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雨雪天气过后应该要及时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的硬化处理。除此之外,若由于工序的特殊要求必须在夜间进行施工时,应该要及时的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应张帖,且应该及时的通知周围群众,并做好沟通工作。

参考文献:

[1]鹿中山,杨善林,杨树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灰色关联法[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金伟良,鲁征等.支模架施工安全性的评价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5).

[3]李春辉,刘国强,梁涛.基于AHP 的建筑安装施工现霭踩评价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4).

[4]方东平,蓝荣香,吴升厚,化彬.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 安全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1、要符合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首先,工程建设活动先有交易后有产品,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甲乙双方博弈,存在信息不对称,业主参与并主导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政府的监管必须以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为基础,有一个合理的边界。其次,工程建设活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价值规律发生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以市场规则为基础选择政策调控的着力点。再次,工程建设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一个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的专业分包,对社会资源的组合与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统一的行业基本运行规则。

2、要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实际。我国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制是高度分割的,投资决策与实施分割,各类专业工程的监管分割,各地也有自己的“土”政策,一项统一的政策往往因为地方、部门附加的各类“细则”而大相径庭。因此,必须在确保基本模式一致的前提下,给予地方和部门足够的政策空间。

3、要符合人性特点。制度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重新界定和调整利益关系,要承认多数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对人的这种自利性要正视,同时也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规范。

二、安全管理制度创新需解决的问题

1、解决建设单位的权利责任一致问题。作为工程的发起人和受益人,建设单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建自有自用的,如各类企事业单位,对其约束力主要来自后续的使用功能保障压力;另一类是投资建设的项目建成后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主要是各类开发商,其追逐的是开发成本与商品房售价之间的差额,对其约束力主要来自市场选择与竞争压力。目前,各类开发商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突出问题是权利和责任不对等。房地产市场处于卖方市场,开发商只要拿到好地块,就不愁房子卖不出去,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压力。开发商在建造成本上有压级压价的倾向,安全投入能省则省。因此,在制度建设时,开发商这类建设单位必须成为工程安全监管的重点。

2、解决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直接安全责任问题。设计和施工单位是工程安全的直接责任主体,所有的规章制度、安全标准、安全责任等都需要通过他们落实到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承包市场是目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残酷市场竞争压力下的低价竞标,低价中标所导致的成本控制压力,成本控制压力导致安全投入减少。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多次分包,形成管理链条变长、安全责任落实难。其次,“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责任体系不合理,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管生产不管安全,一些企业、项目负责人重进度、重成本,轻安全、轻质量,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

3、解决中介机构的监督责任问题。工程建设领域与安全事故控制关系密切的中介机构主要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受雇于建设单位,对承包合同的实施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进行控制,是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但目前一些监理单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主要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首先在外部方面,一些建设单位不放权,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单位在安全措施等责任确认、相关款项交付等环节的签字权无法落实,监理单位不能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其次是内部的,一些监理单位人员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少,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不能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有价值的咨询和指导,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法律法规又规定一定规模以上的工程必须聘请监理,因此一些监理单位就成了建设单位请来的摆设。

对于监理单位的发展,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拔苗助长,可考虑调整强制性监理的范围,给社会投资工程业主一定的自,由他们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决定是否请监理。没有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督安全管理的责任由建设单位直接承担。

4、解决政府监管责任的落实问题。近年来,政府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政府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安全监管要把重点放在增强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落实政府相关人员安全责任上,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加强操作人员规范操作意识、自我防范意识、抵制违章指挥意识的培训上。安全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专业知识的学习。

5、解决进一步强化民事赔偿责任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工程中,2008年城镇化率是45.7%,专家预测今后10年每年要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的城镇施工建筑面积近50亿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另外,已有的建筑面积达430亿平方米,而政府专业监督人员只有不足4万人,完全靠政府来解决所有的具体问题是不现实的,更为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政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起合理、明确的安全责任体系,完善技术鉴定机构等诉讼支持体系,健全保险机制,疏通解决问题的渠道,为广大群众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6、解决监管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特点是“统分结合”,即“统一规则,分别监管”,各相关部门根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管理条例》、等所规定的基本制度,分别对各类专业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分阶段、分主体监管的特色突出,众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主体给项目参建单位带来很大的制度执行成本。单就房屋建筑而言,就涉及项目立项审批、规划审批、施工许可、施工安全监督、消防验收、人防验收、防雷验收、燃气验收、竣工验收备案、竣工资料城建档案验收等10多项审批。各部门若缺乏有效配合,就不能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联动时管理。此外,对一些特殊过程,如政府投资工程、市政项目、各类开发区项目、村镇建设项目等,执法难度很大,存在不能管、不敢管、管不了的现象。在现阶段,需要整合监管资源,加强信息沟通,形成监管合力,降低监管成本和执行成本。

三、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体制,强调企业负责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但这还不够。

首先是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规范、高效的建设行政安全管理体制,打破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区垄断的影响,避免因人设置机构、设置部门、设置岗位、调整职能,避免职责不清、交叉管理、多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