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时间:2023-12-31 11:2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0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71-02《中医养生学》是以研究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及促进疾病康复为主的一门实用学科,我校自2011年设立中医美容专业,正式开设这么课程,由于本课程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哲学思想之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养生技术方法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为本课程粉讲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门课程较全面的讲授给学生是我们教师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改变了原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运用了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启发―互动式教学法的意义

传统中医教育多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意识性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采取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都非常有好处,并能真正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这是一种积极的双向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1]

2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为主,强调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取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案例,对比,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是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兴趣将这门课程学习下去[2]。根据《中医养生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两大块核心内容,在传授体质养生内容时,笔者先针对同学所关注的皮肤问题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为啥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节,天天离不开油腻,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脸上长斑,痘痘,令人烦恼不堪。此问题一出,大家纷纷议论,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迫不及待想知道原因,这样更加有利于他们投入到学习课程内容中。通过启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中医养生内容博大精深,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富有激情、生动有趣的口头语言,通俗易懂的板面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传授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思想更容易融入课堂思维,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启发。同时设置恰当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进一步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解答“体质养生要点”的问题时,要求同学们学会如何进行体质的分类,每种体质的临床表现,结合人群体质特点在日常生活,饮食,四季变化,时辰等方面进行养生,同时强调中医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结合五脏养生的特点,从情志,运动,着装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思考,启发式问题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探讨知识的过程。

3课堂教学增加互动,实现师生双向交流

由于现在许多中职生在中小学是班里的“问题生”,当这些分散的“问题生”聚集到中职学校后,就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而这些小群体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习方式不当等等。进入中职校后,面对全新的知识,刚开始感觉新鲜,但稍长时间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则缺乏学习的毅力和信心,逐渐放弃学习。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中增加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更巩固。如在学到体质养生师,笔者让同学进行了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医生,老师扮演患者,进行问诊,之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辨别“患者”体质及养生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总结。总结是认识升华的保证,好的总结能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对讨论问题的认识,促进问题与能力的内化。这样有效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保证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对知识有了更加形象和深刻的认识,极大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前沿动态有正确认识,还要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有整体的把握,并具有很强的分析归纳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主导课堂,当好“导演”组织“演员”参与表演,保证课堂互动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可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

4启发―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

传统的养生教学只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互动实践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因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增加学生实践的实践。对于养生技能的讲授,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必须结合行业需求,增强实习动手的机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如以痰湿体质养生为例,说明启发―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痰湿体质主见于肥胖人群,易产生“三高”和代谢综合征,该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启发学生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并给与相应的养生指导。在介绍该体质的饮食养生指导方案时,让学生亲自制作药膳,体验制作的过程,从而加深理解。同时在介绍起居养生方面,通过带领学生亲自到操场练习一些中医养生的体育项目,如五禽戏,太极拳等等传统养生功法,增强学生的精、气、神,掌握引导,行气运动的本领,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将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中医养生学的教学过程中,它不仅能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医养生学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中医养生学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探索中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并勇于尝试,切实为培养全方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医学;大学教育;教育教学; 可行性

[DOI]10.13939/ki.zgsc.2016.36.189

1 中医的概念

若想对中医的概念做较为透彻的了解,首先要避免对中医概念不合理或片面的理解误区。很多人可能认为中医就是用中国传统手法医病救人,只属于医术的范畴。其实,医病仅仅是中医领域中一个非常微小的部分,中医的理念远超过治病养生的范畴,囊括了为人、修身、成功等哲学文化范畴。

中医即中和之道,行事为人符合规律。其本质是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1]中医是唯一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得如此完美的中华文化,其余如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对人的生存皆无实用价值,即使是里面真有实用价值的部分也被中医所吸纳。中华文化的精髓即是包容,中医则是包容体现之大成者。

说到中医,就必须要提及“中医人”这个概念。中医人是将中医的理论与实践展示给人们的群体,是中医之践行者,是中医之守护人。中医作为自然调控的手段,中医人已不再是单独的治病救人,其承担的更多的是天地对生命的宏观调控职责。中医治病讲究“平治于权衡”,而圣人治世讲究“平天下”,二者极其相似,都是体现天地间宏观调控的能力,故古人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2]

中医人是真正的智者,能人所不能,把握病人生命状态,解病人之危,;中医人又是真正的明者,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极限,用生命阐释着对中医理解。真正的中医人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可以达到人的最高体现,而且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可以高度的完美协调。当代大学生若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必然对其窥视生命之真谛有巨大的带动力。

2 中医理念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中医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三点:中医是为人之道、中医是成功之道、中医是健康之道。身体和心灵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身体和心灵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互相效力,通过一种合宜方式,二者将会共同促使一个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平衡健康的状态。中医就是这个促进身心达到平衡健康的合宜方式。掌握了中医之道并真正活出来,融汇在每日的生活中,将会从本质上扭转一个人原本可能混乱迷茫的生活状态,朝向积极正能量的方向去奔跑。

2.1 中医是健康之道

对身体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未病先治的理念,通过一些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探讨的是饮食方面。因为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饮食的原则: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

第二要顺应四时。按照《黄帝内经》说,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3]

第三要调畅情志。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情绪变化有利有弊。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地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地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使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以防患于未然。比方说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思伤脾,要是像林黛玉一样的个性,就是过悲,悲伤肺,以至于她也是死于肺痨的。

第四要起居有常。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也告诉我们要依照正确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才能延年益寿。

向学生普及中医学与健康养生有关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当下时代各种不良环境、生活习惯及社会潮流的影响下,树立中医养生观念,落实到自身的点滴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带动学生从身体到心灵的健康素养的提升。

2.2 中医是为人之道

何谓“养心”?中医中的《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也是健康长寿之道。[4]

德者养心“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养生的手段。[5]

仁者养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可以概括为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个人如果能达到如此之境界,其心境必定是欣慰和宽松,而不是懊恼、愤恨和作奸犯科后的恐惧,因此,“仁者寿”。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6]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最高的境界像水那样,保持高贵的天性,却甘愿将姿态放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哲理养心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哲理养生是高层次的保健养生,与德、仁相辅相成,异曲同工,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磨炼才能做到,是道德品质、气质修养、文化水平、经验阅历的集中表现。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医理念,能够促使他们正确地待人待己,热爱学习,讲究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养生防病的前提。

3 将中医学理念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高校可以从专业设置和教师培养方面将中医学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中。在专业设置方面,可先将有关中医的精华及基础知识有关的书籍作为选修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专业设置当中。给予中医知识一定的学时要求,可按考查或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和老师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医这门学科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而是一门和必修课几乎等同的重要课程。在教师培养方面,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中医知识上获得学术、身心甚至生命层的改变,首先应从教师入手,对教师队伍进行中医学术知识的培训。这个培训不应是短期的形象工程,乃是与教学相结合,贯穿于每一个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使教师对中医知识有一个不断积累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从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习中医,对教师本身的身心灵也带来了福音,使教师能够将所学的做人之道行出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此外,由于中医作为一门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同样新颖。这大大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懂、学生都不懂而只能跟着老师走的节奏,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教师谦卑受教、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心态,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随时和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

4 结 论

中医人是真正的智者,能人所不能,把握病人生命状态,解病人之危,;中医人又是真正的明者,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极限,用生命阐释对中医理解。真正的中医人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可以达到人的最高体现,而且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可以高度的完美协调。当代大学生若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必然对其窥视生命之真谛有巨大的带动力。

参考文献:

[1]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56-58.

[2]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2.

[3]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5-40.

[4]杨威,于峥.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主体发展的思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2).

第3篇

关键词:内经;养生;静以养神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143-03

在中国养生学中,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常相互交融,难分彼此,尤其是宋明以后更甚。多年来,学术界主要是将其相提并论,讨论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中医养生与儒释道养生之间加以区分者少,这对于认识中医养生学自身的特点非常不利。本文拟从“静以养神”的角度人手,从其学术源流关系探索医道二家之间早期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揭示它们在“静以养神”上的不同特点,重新认识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对“静以养神”的贡献及其特色。

“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形神结合是中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静何以能达到养生养神的目的,道家与中医学对“静”和“神”早期是怎样认识的,二者的概念和养生思想及方法有何异与同,需要笔者认真研究之后予以解答。

1 道家与“静以养神”

“清静无为”的避世宗旨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春秋时代,这一思想主张即已在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经》中体现出来。《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认为“静”是天下万物之根本,认识这种事物的根本也在于以“静”观之。《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和第四十五章进一步论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解说了静与躁之间的辨证关系。因此“清静”是早期道家的主要思想观念和追求境界,同时也是道家养生的主要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虽未专题论及养神,但静以养生的主张开风气之先,是中国养生学的嚆矢,奠定了道家养生学的思想基础,为后世道家学者和养生家所继承。

略晚于老子的文子提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见《淮南子・泰族训》),提出了养神和养形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将养神尊为至高无上的首位,作为根本的要求,养形则居于其下的次要地位。

庄子较老子对养生有更多更为直接的专题阐述,特别是内篇的《养生主》和外篇的《刻意》、《达生》等篇中不少内容更可视为养生专论。庄子将老子主静的思想直接引入养生之中,是道家对“静以养神”有明确论述的早期代表人物。如《刻意》中直接论述“静以养神”说:“平易恬,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恢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反复强调养神之道所需要的恬恢虚无的宁静自然状态,将保持纯朴单纯的专一状态作为养神的重要原则。“静然可补病,眦可以沐老,宁可以止遽”(《外物》),“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止乎?能已乎”(《庚桑楚》),都要求做到心性宁静和心气平和。在《在宥》中他还传授广成子之道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汝)形,无摇女(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在《天道》中则说:“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把精神和心态的平静安定作为长生应遵循的前提和要求,进一步阐扬了老子“清静无为”的主张,并将静心与养神养生相联系。

其他早期道家文献如《淮南子》中同样探讨了“静”与“养神养生”的关系。《淮南子・精神训》认为“故心者,形之本也;而神者,心之宝也”,强调心与形和神的关系,主张“恬然无思,澹然无虑”,“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

晋唐道教继承了道家的主要思想,将“静以养神”引入了道教炼养学的范畴之中。存思守神是道教修炼中的重要内容,如晋代道书《黄庭经》即以观想存思五脏六腑之神作为炼养手段,而这种存思脏腑官窍内体“神真”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与老子“静观”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唐初道教代表人物成玄英也主张守静去躁以修炼长生,他疏注《道德经》时论说:“静是长生之本,躁是死灭之原”,“静则无为,躁则有欲,有欲生死,无为长存”。对老子“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与《索问・痹论篇》“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同样把静与躁置于生死两途的极端位置对比如出一辙,或可视为是《内经》对道家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为道医二家的静躁说作注解。唐代上清派和重玄派司马承祯在道教修炼方法上,既注重传统的“炼形”,又强调“修心”,其修心的核心在主静悟道,在其代表作《坐忘论》中所提出修道的7个步骤中,同样要求“虚静至极”、“与道冥一”。

因此,道家在早期养生动静观中偏于主静倾向,其要点就是静以养神,并成为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特征。道家对神的概念主要是用笼统的“神”或“精神”来表述,应主要指人的精神状态,或者也含有人体生命活动总体功能的含义,但后者似不够明确。

2 道家对《内经》“静以养神”的影响

第4篇

5月29日,中医药主题日活动启动,今年的主题为“中医药服务贸易高附加值、全产业链、打造新业态”。除了58家来自医疗、教育、研发、产业等中医药系统的参展单位集体亮相京交会展示服务、体验咨询外,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在会上了落实《十四部门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相关措施。

展示中医药服务的魅力

中医药服务贸易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服务贸易行业,今年的中医药板块包括中医药展览展示、中医药主题日暨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大会、中医药政策会、中医药项目推介会等六大类活动。京交会期间,俄罗斯、柬埔寨、蒙古、加拿大、瑞士、比利时、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主管医药卫生负责人到场。活动不仅有中医药企业参与,还包括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国际交流、文化传播等内容。

为了强化受众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感受和认知,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市场影响力,此次中医药板块更加注重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宣传与服务体验。通过对中医养生、保健咨询和理疗推拿等项目的切身感受,增强受众对中国传统医药的感知和认识。邀请中医药养生保健专家,讲解中医药养生的知识,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导入,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展览区还设置专门区域,让参观者和市民亲身体验针灸、按摩、刮痧等中医治疗手段。以宣传资料展示、仪器鲜药等实物展示、中医专家现场服务等方式,令参与者通过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上的真切体验。

主题日期间,来自全国的58家中医药医疗、教育、研发、生产机构亲身感受中医药的服务魅力。通过开展公众体验,安排参会外国嘉宾体验和媒体体验等活动,展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奇魅力。

5月31日是京交会市民开放日,这一天,记者现场注意到,普通市民可以进行中医药服务体验,包括中医体质辨识,推拿按摩等,京交会期间,在新华网和新浪网上可随时观看中医专家的讲座直播。

支持政策

5月30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新闻会。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会上,商务部表示将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做强骨干中医药企业。

西药在研发和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了毒副作用、耐药性等难题。中医药由于疗效比较确切,用药相对安全,费用也相对较低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目前中医药已经在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但是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中医药服务贸易存在规模比较小、经营分散,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等问题。

对此,国家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项目,以及骨干企业和重点区域建设工作,在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一批骨干企业,创建若干个综合实力比较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区域。

这次的重点项目主要是要支持一批有一定工作基础,形成了一定规模、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重点支持最近三年持续稳定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并且有较好工作基础,形成规模效益和良好品牌的企业,主要是为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协调有关部门,协助落实这些企业以及重点项目,包括金融、财税、进出口政策方面的优惠,重点解决其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搭建“走出去”平台

今年京交会首次推出中医药高端旅游项目,为中医药服务贸易搭建“走出去”平台。其中北京市旅游委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共同确定的21家“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也全部参展本届京交会。

京交会是了解中国服务行业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更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的医疗水平和就医环境近距离的了解可以让他们放心选择中医服务。据广安门医院国际合作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以前,医院外籍人士门诊量是2700人左右,而去年京交会后,医院外籍人士门诊量突破6000人。

第5篇

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 是谓血。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人生命之根本,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难经》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气者, 人之根本也, 根绝则茎叶枯矣。《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 营气已通, 五脏已成, 神气舍心, 魂魄必具, 乃成为人。气血是人体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营养、气化等作用维持着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和全身气、血、津液的正常代谢和相互转化。血循行于脉中,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血可以滋润人体肌肤, 润泽毛发, 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能量, 热量随血行传遍全身, 人得之而神志清明, 反应灵敏。血作为气的载体, 载气在人体内运行。另外, 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食物的消化吸收等, 亦有赖于血的运载作用。正如龚廷贤《寿世保元》所说:气血乃人生之根本。气血是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其维持着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气血正常运行, 则脏腑阳气得以温煦, 得以滋养, 阴阳既济, 精神乃形。气血紊乱或协调异常, 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引发多种疾病的产生。调养全身气血是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3-4]。

2 五脏与气血生成、运行息息相关, 养生宜养五脏

心藏神, 主血脉, 掌管一身气血运行, 主宰生命活动,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以此养生则殃。调养心神以养生则身体健壮、健康长寿[5]。养生学家历来特别强调颐养心神, 推崇养心神乃养生之宗, 防病之本。肺主气, 司呼吸, 为百脉之宗, 是调节气机的枢纽, 掌管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人生以气为本, 气运行不息则人的生命活动延续。肺朝百脉, 主治节, 肺气的输布作用使血液布散全身。正如《温疫论补注》说:凡入口鼻之气通乎天气, 本气充实, 邪不能入。肝藏血, 肝气疏泄, 调畅气机。肝气条达, 则气血在人体内运行顺畅, 人的性情平和, 身体健康[6]。《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说:血生于脾, 统于心, 藏于肝, 宣布于肺, 根于肾, 灌溉一身, 出入于脉。脾的生血功能正常, 则心有所主, 肝有所藏, 肺有所布, 肾精来源充足, 五脏相安。肝主疏泄, 心主血脉, 上荣于面, 脾气主升, 胃气主降, 肺主肃降, 肾藏精属水, 水性下注。脏腑的气化升降功能使机体各部互相之间配合协调, 从而能正常运转[7]。脾胃掌管人体气血的化生, 中医把脾胃作为具有消化、吸收和营养功能的脏腑, 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 关系着人体气血盛衰, 从而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景岳全书脾胃篇》:土气为万物之源, 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 胃弱则弱, 有胃则生, 无胃则死, 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8]。肾为先天之本, 主脏腑气化。肾主藏精, 肾气主宰人的生殖、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与肾气盛衰息息相关[9]。补养肾脏气血, 则全身气血有源而能源源不断的化生。故调养五脏气血使之充盈流畅, 则摄生之目的可达。

3 静以养心气血和, 动以强身舒筋骨, 动静相宜则气血得养, 身心共养

神者, 气血所生。神本于形而生, 依附于形而存, 神是形的功能活动体现, 形具神生形质神用神能御其形。神为生命的主宰, 宜清静内守, 不宜躁动妄耗, 守神以全形。心主神明, 神明则形安, 养身首重养心。重在调养人的精神, 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10]。人静坐或静卧休息时, 全身气血消耗减少, 匀出来的气血可用于充分滋养肌肉、四肢百脉以及充盈脏腑之气, 有利于减少顾虑, 消除烦闷, 增加生活信念。使人的脑力和体力得以恢复, 心平气和, 神清气爽。适视养血, 适卧养气, 适当阅读和卧床休息, 有益于人体气血的恢复和旺盛。通过调畅情志, 修身养性, 调摄精神, 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七情伤害, 做到和喜怒、去悲忧、节思虑, 使气机调畅, 气血平和。

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筋骨、肌肉和关节, 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 疏通筋骨, 舒经活络, 畅行气血。中医养生主张动以养形, 以形劳而不倦为度。通过运动、呼吸锻炼和意念控制的训练, 使身心融为一体, 以调节和提高人体各个部分的机能, 诱导、激发人体内在潜力, 从而实现延年益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古人华佗曾参照虎、鹿、熊、猿、鸟5种动物的形态、姿势等编排出五禽戏, 这套完整的医疗保健体操, 对运动健身养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后葛洪在此基础上又创设了多种导引健身方法, 如龙导、虎引、胎息功法等[11-12]。太极拳的养生之道法于天人相应之理, 循太极阴阳相对平衡周期性规律, 强调阴阳动态平衡,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血为阴, 气为阳, 一个人只有阴阳平衡了, 气血才会通畅。太极拳就是通过锻炼, 调节人体的阴阳, 使人体阴阳平衡, 气血平衡, 从而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较为柔和的传统保健功法, 诸如八段锦、六字诀、气功等, 内容丰富、简单易学、具有明显养生保健优势, 能够调和人体气血, 起到舒筋通络、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

4 饮食有节, 固护脾胃, 则气血生化平衡, 脾旺不受邪

人体之气血化生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一定要借助饮食及药物的补养以冀健康长寿。《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第一》中说:食者, 生民之天, 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 谷气充则气血盛, 气血盛则筋力强, 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1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亦处处体现着重视中土脾胃的学术思想, 其遣方用药、预后调护、饮食调理等各方面均体现出固护脾胃的养生思想, 对后世临床实践起着很好的引领作用[14]。饮食结构合理, 根据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制定合理的食谱, 包含营养处方和四时膳食调补, 并同时注意饮食宜忌, 更加有益于养生益寿。春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 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冬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五谷具有良好的食疗功效, 有着药物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在《素问藏气法时论》即有相关的食养理论: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强调膳食结构以谷为主食, 果、肉、菜为副食, 谨和五谷之五味。通过调节饮食固护脾胃, 使身体五脏气血化生平衡[15]。

5 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疏通经络而通调气血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运行气血、濡养脏腑、濡养全身。《灵枢本藏》说:经脉者, 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在经络理论指导下开展的针刺、温灸、推拿、导引、按跷、气功等多种物理手段, 均能通调经络而行气血, 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我国古人就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 《灵枢逆顺》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 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 虽未得长生, 亦可得百余岁矣。在之后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多的关于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和实践, 如唐代《千金要方》、宋代《针灸资生经》、明代《针灸聚英》等著述。现代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明, 针灸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多个环节都具有调节作用, 从现代生命科学的角度揭示了这些古老技术对于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16]。

6 顺应自然规律, 则气血得以补养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认为, 人应与自然保持统一, 顺应自然规律而养生。《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人居和谐, 作息起居因地、因时制宜, 调整养生、生活节律, 改善睡眠, 改进和塑造生活环境, 也是养生长寿的关键因素[17]。《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论》说:一日分为四时, 朝则为春, 日中为夏, 日入为秋, 夜半为冬。在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上, 无论是一日之不同时辰, 还是一年之不同季节, 生活作息同样要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样的自然规律。人体之气血生成与运行会随时辰不同依次在人体经络循行, 因此, 作息规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健康。良好的睡眠对于养生补气血十分重要, 古人称睡眠为眠食, 自古即有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不如觉补之说, 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 人必须顺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 适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根据自然规律与人体气血变化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起居作息时间, 从而补养气血, 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18]。

7 中药养治, 气血和谐, 益身延年

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 中药养治是用中药来帮助调理身体状况, 包含药茶、膏方和药膳等。几千年来中药在养生和防治疾病实践中, 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 60岁以上的人有2.2亿多, 我国的慢病亦呈现一个井喷式的增长, 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人70%都患有慢性病。我国国情对中药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目前很多中医院已设有营养科、药膳房、膏方服务等, 指导脏腑功能衰退中老年人服用南瓜山药粥、黑木耳汁、苦瓜蔬果汁等防高血脂、冠心病;免疫功能低下者服用黄芪、大枣、甘草、当归、阿胶等补益气血、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指导广大人民根据食物和药物的四性五味选择适当的中药调理气血, 滋阴补阳, 抗衰延年。

8 结语

《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 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 营覆阴阳, 筋骨劲强, 关节清利矣此人之常平也。《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 血主濡之。气血流行全身, 以流畅平衡为贵, 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只有得到全身气血的温煦、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气血失和, 势必影响机体生理功能, 引起身体病变。中医治病养生历来强调以调和气血为重。

当前大健康发展背景之下, 全球各国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对能符合西方现代医学标准要求的中医治病养生之法的认识空前提高。从事医学及人体健康研究的人, 在探索调养人体气血方法时, 要因人而异, 因时、因地制宜, 根据体质、健康状况等因素采取恰当养生疗法, 从人的饮食、运动、起居等日常生活入手, 正确引导人们调补五脏六腑、滋养气血, 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相结合, 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 实现国民提高生命质量、健康长寿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胡军杰.论中医养生与老年保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16) :230-232.

[2]陈建国.浅谈中医养生保健[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3, 28 (7) :55.

[3]鲁兆麟.王清任对中医气血辨证的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5) :22-23.

[4]贾蔷, 唐仕欢, 石作荣, 等.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J].世界中医药, 2014, 9 (10) :1293-1295.

[5]罗时铭.心身统一性命双修试论中国养生学中的系统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 1993, 14 (2) :128-134.

[6]李万斌.百病皆在调气血[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

[7]季钟朴.略论中医气血学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 7 (4) :237-241.

[8]杨丹.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及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9]石和元.中医元气理论与培元固本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作用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10]马红磊.活血化瘀法在老年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探讨[J].医学信息, 1994, 7 (5) :17-18.

[11]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12]卢炀, 李林, 王慧颖, 等.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解与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 (46) :133-134.

[13]陈直, 邹铉.寿亲养老新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1.

[14]马天驰, 王彩霞, 崔家鹏, 等.张仲景脾旺不受邪的养生思想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1) :46-48.

[15]沈明月, 张焱.试析《黄帝内经》五谷为养的膳食原则[J].现代中医药杂志, 2015, 35 (4) :51-54.

[16]刘诗若, 樊旭.经络所通为养生之根本[J].山东中医杂志, 2017, 36 (2) :94-96.

第6篇

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关键词】 道教; 中医; 养生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 ideolog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aoism,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aoism on the theory of health preservation in TCM may be inducted as followings: taking the conforming with nature and relevant adapta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as a premise; viewing the "Yin "and "Yang" in a relation equilibrium as a core; and serving the adequacy of essence, sufficiency of “Qi ”and vigorous vitality as a basis.

Key words:Health Preservation; Tao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人的生命存在的宗教,另外,道教养生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养生即是修道。养生在修道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养性延命录》提出:“养生者慎勿失道 ,为道者慎勿失生”,强调养生与修道是统一的,即所谓“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学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中医养生学的启发和推动极为突出。历代道教养生家通过实践和积累,已经形成独具风格的养生思想以及多种养生方法,本文就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作初浅论述。

1 道教养生的思想特色

1.1 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天人相应”是道教的宇宙观,同时也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最初由无形无质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化生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交合感应而又化生天地间万物众生,此为造化之道。可见,人与自然万物皆归源于道。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才能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道教理论高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大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道教将人身视为一个小宇宙,只要人身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同构相应 ,即达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境界时,人就有可能“长生久视”,颐养天年[1]。道家从道学角度以“天人感应”学说阐明养生的基本原理。

1.2 重人贵生,乐生恶死“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是第一位的。《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把人与道、天、地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见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重要的,社会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而每个人都应“贵生”“重生”“保生”“修生”。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提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给予主体选择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寿限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去求得生命的长存,因此主张并且相信经过一定的炼养过程,精神和形体可以相守不离,即形与神俱,实现长生不死而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这其中包含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太平经》在这方面则予以反复阐明:“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特重今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是普天下最珍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当“以生为贵”,“乐生恶死”,人人都有珍惜生命、延长寿命的本能要求和权利,因而人活在世上,应以追求快乐、幸福、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为最高理想目标。

1.3 形神统一,性命双修“形”是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神”即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统一,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是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太平经》指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则吉,去则凶。”认为形神“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晋代葛洪认为:“形须神而立焉”,“形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认为生命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是相互依存,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不可分离。由于道教的养生思想强调形神合一,因此在修炼过程中,既重视精神的修养,也重视形体的锻炼,并竭力把精神与肉体的修炼密切结合起来。性命与形神是两对可以相通的概念。性与神相通,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识等;命与形相通,谓人的形体躯体、存在等。汉唐时期,养生家多称“形神共养”,唐以后之炼养家则多称“性命双修”。道教的性命双修养生理论所追求的是整个人生修养体系,并借这个理法完备的体系,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与中国儒家、佛教的养生学相比较,唯道教性命双修,故更为圆满。

1.4 修德行善,颐养天年道教“重命养生”的目的,并非仅仅的为了长生不死,因为人不仅是自然产物,更是社会存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事实上成为道教仙学理论的基础。自我肉体修炼与自我心灵的完善,自然而然合二为一,养生与道德紧密联结。道教认为,修仙道之前必须修人道,人道不修焉能成其仙道。而成仙道的前提在修德,扬善抑恶,实现生命之转化的关键是人的德行。中国文化重视自我修养的传统自古就有,《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尚书》认为满招损,谦受益是天道的规律,提倡做人应“慎厥终,修思永”。

道德修养,一方面是性情的修养,另一方面是行善积德。为善而生,为恶则死;善则长生成仙,恶则与仙无缘这样,长生成仙即成为至善的标志[2]。人的道德表现有善有恶所以人的命运也有好有坏,寿命有长有短。而道德表现是人能自主选择的,一个人的选择就决定了他的生命走向。任何人无论富贵或是贫贱,健康或者羸弱,只要行善,生命就会充实而长久,长生不死就是所得的回报。善的人生就是福与乐的人生。 可见,道德修养是长生不老的必备条件。一个人想修成神仙,除了外服仙药,内练精气之外,还必须积大功德,功夫、功德并俱,方可成为“天仙”。道教在面对死亡的阴影之前,以高度责任感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力图创造一个统一的完美的自我,使之依从人类的愿望,让生命进入永恒状态。

2 道教养生观在传统医学中的体现

道家充分肯定人存在的意义,认为通过采取各种养生手段来爱护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就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原始道教中的许多思想被传统医学的经典所吸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养生学。

转贴于

2.1 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 道教养生思想以“天人合一”理论为核心。首先,体现在人体的内环境与外界的自然环境是相互协调统一的,二者共同经历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道教养生非常重视按照季节和时辰进行修炼,如:服食养生、房中术以及日常摄养卫生即是如此。其理论根源来自于道教“天人相应”。其次,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是同构相应的。不仅人的身体器官构造与宇宙结构相应,而且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符号体系,将天人结构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同构体系中。“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为宇宙的本体,万物变化之源,所谓“万物之宗”。《淮南子·天文训》称之为 :“道者,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分而万物生”。可见老子这个“道”实际上是一种有象可见,有精可存,其真可信的物质,由这种物质衍生为“一”,“一”即元气,再化生阴阳而成万物,说明“道”如同太极是万物化生之原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明确地指出了“道为万物之宗”,并同时表明人只有掌握宇宙运动的规律,掌握阴阳之道,方能养生而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者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道者,圣人从之,愚者背之。”此外,《素问 》尚有“谨道有法,长有天命”、“谨奉天道”之语,也是告诉人们,人应顺应自然法则,并遵从之,才能寿老而长生。并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凡事要先知“道”之理,方能行“道”之术。可见养生防病应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前提条件。

2.2 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之核心 道教朴素地将人的身体比作一个小宇宙,并与自然界的大宇宙联系起来,不仅要调谐人体“小宇宙”的运行,而且还要调谐“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运转。同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界也是统一的整体。由此提出“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心为主宰,通过经络将人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的有机的统一整体。《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明确地指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必须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才能健康长寿。《素问·调经论》曰:“阴平阳秘,自然界存在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由于人类长期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已经能够适应四季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如果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能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活动,注意养精安神,益气补血,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就能延年益寿。《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养生防病之核心是要调整阴阳平衡,最终达“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3]。

2.3 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之基础道家认为,“精”是人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物质现象,也是精神现象。是人体正常生命的物质保证。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秉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和肺吸入之清气,“先天之精”必须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方可保持充盈,发挥其功能。道家认为,“气”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身的本源。《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聚成人,气消则人亡。中医的“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体的“气”具有很强的活力,有不断运动的特性,它既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推动着人体生命进程,贯穿于生命运动的始终。“气”的活动一旦停止,生命也便终止。中医的广义“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道家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来源。老子说:“谷神不死”,即养神才能不死,“神”要靠“气”来滋养才得以发挥功效,人只有注重“神”的内守,才能身心健康。

道家和中医都认为三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为用,精、气、神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能化气,为气之源,气能生精;精充气旺,气生精盈。精气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充则神旺,精亏则神疲;神能御精,神安则精固,神荡则精失;精为神之基,气是神之力,精气充足则神才充沛旺盛。由此强调了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养生中的重要意义,主张在养生过程中要注意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三宝”,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之基础,如此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3 小结

道教养生观,就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精神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也就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道教文献中的大量的养生著作和道教养生方术,充分体现了道教珍爱生命、重视养生,渴望永生的热忱和探索精神。道教独具特色的养生观中包含其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它对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形成了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之核心和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之基础等的中医养生学养生防病的基本思想。为使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和整理,投入更多的精力、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将探索延年益寿的研究工作持续做下去。

【参考文献】

[1] 范永胜(译注).老子[M].合肥:黄山书社,2005:112.

第7篇

关键词:门诊中药房;管理;现状;优化策略

中医不仅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对于养生保健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是我国经历了几千年传承的的瑰宝。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中医的价值认识也逐渐加深。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北京市慢性病患者中大约有接近50%在中医院就医,大约4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选择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1]。门诊中药房是中药流通的主要窗口,也是医院所有服务部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高水平的中药房配药师、先进的管理模式是提高门诊中药房管理水平、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依据,只有采取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门诊中药房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乃至我国整个中医行业的发展。

1门诊中药房管理现状

1.1思想观念陈旧这主要是由于西医的冲击,加上社会习俗的影响,目前各大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重医轻药、重西轻中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房在医院中的地位,挫伤了中药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由于思想的狭隘性,在疾病治疗过程往往只看到西药治疗的短暂效果,而中药往往需要长期的调理,因此一些患者便认为中医效果比不上西药。患者的思想观念也就带动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变化,一些医院虽然也对中药房的管理作了相关的改进,但受到4年观念的束缚,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2]。

1.2中药房的管理方式陈旧主要是由于对中医的轻视,因此在中药房的建设和管理上投入不够。目前大多数医院中药房的工作就是只保证药品供应及调剂,管理上也很被动,缺乏中医临床知识,无法介入医师处方是否安全、有效、经济方面的讨论,也制约了中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工作。而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疾病患者的增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决定了一个项目需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推动门诊中药房的发展,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中药房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3]。

1.3人员因素人是各项活动的主体,要推动药房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要从活动人员入手,尤其中药房工作人员在维护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临床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中药房工作人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专业水平不高,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药师,在知识水平的更新在也比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如今的药物更新非常迅速,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的增多,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繁重,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药房工作人员不思进取、满于现状等因素,这就使得药房工作人员的知识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补充,对一些补充的新剂型以及新药缺乏认识;②药学服务不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得到医院的重视,导致药房工作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③医院缺乏对门诊中药房的重视,在药房人员的安排上不协调,人手不够、药方人员工作单一等因素都使得在用药过程中缺乏安全指导等人性化服务,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降低患者对药师的信任度,最后对医疗服务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4]。

1.4管理系统不先进,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比如在西医方面目前都有了比较完善的HIS、LIS等系统,而对于中医管理的软件系统却比较缺乏,同时在硬件设施上也比较欠缺,且不同医院的临床诊疗科目和用药范围都不相同,药房设备、规模、药品及人员数量和品种差别也很大;另一方面则是中药房的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是由于重西轻中的思想观念使得在中药房的建设和管理上比较缺乏,比如由于一些必要的药材养护技术和条件比较缺乏就导致了药材出现发霉、虫蛀等问题,如此一来,中药质量和治疗效果以及服务水平也就无从谈起。

2 门诊中药房管理优化策略

2.1 转变思想观念通过以上调查可知,导致目前中药房管理出现众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存在重西轻中的思想,最终导致了人员建设、资源建设等众多方面比较缺乏。因此要优化管理策略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中药的价值意义。中医药源远流长,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不仅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对于养生保健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在目前,受重西轻中思想的影响,在中药房管理中,医院对中药房的管理投入比较缺乏,因此对中药房的人员们对中医药以及中药药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2 加强中药房的建设投入,转变药房管理模式要加大中药房的人力资源及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药品管理,所以药品质量必须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现代管理学的要求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检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可控性。

2.3 加强药房人员的管理与教育首先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药物质量的重要性,提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之中;其次是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医院或科室可通过学习讲座、专业考试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中药药材、药品管理及使用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不间断地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工作人员不但能调配处方、管理药品,还能准确地为患者解答疑难,综合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中药房服务质量。

3讨论

中药房是医院重要的服务窗口,也是医院良好形象的展示点,为全院中药治疗的效果和中医发展奠定了基础,并肩负着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服务及用药咨询等重要职责。因此,医院要认识到中药房管理的现状,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加强建设和管理,提高中药房管理水平,提高中医服务质量,推动医院乃至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

参 考文献:

[1]汪东海,吴娟萍,杨莹诗.综合药房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房,2005,21:1624.

第8篇

【关键词】中医养生学 健康干预 综述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研究人类生命规律, 寻找增强生命活力, 预防疾病的方法, 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与理论的一门学科。其学说科学实用, 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张湖德在《传统养生学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论述传统养生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在强调自我保健的今天,普及中医传统养生的知识,把其作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一个锐利武器,显然很有必要。

传统的养生理论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从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根据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陈斌在《中医养生学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中提出的中医养生学辩证观里强调,养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时令、地域、人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变化,养生的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人必须根据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体内阴阳运动变化的状况来保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健康教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意思就是让人把握住四季气候运动变化的规律、法则,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不仅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人体同样是运动变化的。在具体方法上,中医养生学根据四时的变化,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养生方法。元代道士邱处机根据四时的不同,提出了具体的养生要求。而邢玉瑞在《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中提出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对于个体的体质差异,中医养生学也是相当重视的。体质不同,其养生方法也是不同的。《黄帝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就是这种高下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就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出现问题,人体就会患病。因此,中医养生学常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区分对症施治,对人体进行调养。王前飞等通过积极改善特殊体质,从高危人群中筛选出病理体质之人进行病因预防,使传统中医学从“养生避邪”的个体预防阶段进入群体预防阶段。以王琦为首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研究课题组在长达30 年的研究中,以“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体质可变”作为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进行体质分类研究,编制了《中医9 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并将其应用于社区和体检中心,对社区人群和体检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对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和国家的医疗费用,全面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匡调元等以实验大鼠脚掌面温度的自然差异划分寒体、热体调整后的生化、形态学、机能、微量元素、免疫功能等各个方面指标,结果表明,实验大鼠自然群体中存在着体质差异,寒性食物、热性食物可以影响体质之形成,也可以达到调整体质的效果。

前人对体质有许多论述,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但是至今国外医学对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实践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体质学说与医疗实践、养生长寿密切结合,进行养生健康教育。 93. 现代健康干预过程中,以中医学的整体观为核心,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动态地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运用四诊八纲的方法,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评估、辨别证候的基础上,确立健康干预的原则,再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地域、民族、健康信念、生活习惯的差异及体质差异,制定不同的健康干预计划,使健康指导计划充分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辨证施护特色,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贯穿在全程健康教育中。同时,在实施健康干预过程中,动态式地观察病情的变化,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及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修订健康干预计划,有效地帮助受教育者达到学习目的。岳炜、吴静欢在《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中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治未病的预防观、情志对妇科疾病的影响、食疗和药膳的作用和中医妇科传统的治疗方法等阐述中医妇科健康教育的特色。通过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形式,编写中医健康教育科普资料和提高护理人员素养等方面落实中医妇科健康教育的措施。对经、带、胎、产、乳妇科疾病及其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治疗与护理等相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自觉地在精神护理、生活起居、饮食均衡、疾病防治等方面予以配合,对疾病愈合、防止复发、保持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对于运用中医体质学与中医养生学相结合以此指导人们进行个性化预防养生保健的研究较少,对人群进行体质辨识、生活质量评估,并针对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等进行个体化的中医预防、养生调摄的健康教育研究目前尚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创性的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的工作要求,探索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积极研究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既符合目前国家治未病的医学理念,更是对中医“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的最好诠释。

参 考 文 献

[1]闫润芹,王娜.浅谈中医养生保健.科技健康导报,2008,NO.30.

[2]张湖德.传统养生学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第6期第15卷,专家论坛.

[3]陈斌.论中医养生学的辩证观.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8卷 第4期.

[4]王前飞,王前奔.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预防的指导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3,(3):8.

[5]任小娟,王琦.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研究初探.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9期(总第231期).

[6]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体测定》编写组.人体测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4月:56-59.

[8]中国解剖学会编.中国人体质调查[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15-120.

第9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400

学科特点的影响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融合一体的经验科学,是以古代哲学为先导,吸收了古代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等多种自然科学知识,以哲学思辨和形象感观去认识自然、人体和疾病,然后判断归纳,推理分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天人相应、整体辨证的宏观思维方式,以及其“黑箱”理论式的推理方法[1],这种重人伦轻自然的超自然属性决定了中医理论的模糊性;用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也难以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一个方子十几味中药,每种药物十几种、几十种成分,而这些组合在一起又会产生上百甚至成千上万的变化,这些都决定了其创新研究的复杂性。

简、便、廉、验是中医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今天,却成了不少中医大夫的苦恼,为了营业额、为了生计,不乏昧着良心开大处方的医生,也更促使秘方、验方秘不外传,这些败坏了中医的声誉,严重影响中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中医学寓医、药、护、防于一体是其特点,中药质量下降以及剂型研究的滞后,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发挥,山豆根、关木通、清开灵、双黄连、鱼腥草事件阻碍中医学科的发展,长期经络学说研究、小柴胡汤研究等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需要中医学的不断创新,单就中医学科本身而言,在这些难题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是其特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由于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及保健养生理论,使我国人民能以较低的卫生费用,取得较好的医疗效果。然而,一方面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成效有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们发现、认可和重视,有时还会被胡万林、张悟本等一些打着中医幌子去忽悠人的人所糊弄,且在一些即便生了病还想拖一拖的贫困地区,又怎能让他们在没生病时去花那些所谓的“冤枉钱”呢,这样,其学科优势怎能凸显。

评判标准的限制

中西医认识疾病的方法不同[2],其评价标准应当区别。当今科学研究的判定标准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所谓的研究中医者只顾或者为了能够立项、评奖、发表,按图索骥,削足适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察,在小白兔、大白鼠身上试验,数据环环相扣,结果貌似科学严谨,无懈可击,但只能放在实验室里或高搁在期刊、著作上,对发展中医起不到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难怪有人感叹到:这是研究中医而不是中医研究。

中医的创新不能脱离中医的本原,否定中医不是创新,中医的创新应该立足于实用,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果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去思考中医,可能会对其诸多理论、观点颇多责难;然而一味地强调传统与继承,则会陷入固步自封,很难求得实质性突破,即便有一点儿发展,那也仅仅是科学研究中的“小儿科”。说白了,就是要在传承与创新上把握好一个“度”,就是要以“疗效”为判定的惟一标准。有学者曾试图从单一药物的化学成分、小柴胡汤等的经典方子的拆方研究做起,最终没有也不可能有理想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中医大夫根据不同病人具体情况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处方进行加减化裁,从而治愈疾病,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脱离临床实际,迎合所谓的标准去开展中医研究与创新,这种研究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最终也是走不通的。只要临床疗效好,能够解除病痛,就值得肯定,它就是创新[3]。尽管某些道理目前还不能说得很清楚,那只不过是一个时间上早晚的问题。

现代医学的冲击

张仲景、李时珍时期,中医学作为主流医学,有着广阔的医疗市场和患者群,客观上为中医学的发展、为造就一代名医提供了土壤。当今,西医用西药片、手术刀等方法,向中国人证明了自己迅速直观的疗效,中医学在国内的医疗领域渐趋萎缩,甚至退到了非常边缘的位置,西医所谓“科学”、“现代”等概念的挤压下,发展与创新步履维艰。尽管政府倡导中西医并重,但事实上,中医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辅助医学或者叫补充医学,没有了经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反复实践的机会,很多人脱离了患者、抛开了临床疗效去搞所谓的研究创新,显然对中医学科发展十分不利。在不影响中医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如何将现代医学中对中医发展有益的部分进行挖掘,为我所用,当时摆在现代中医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才因素的制约

中医院校教育理应门槛很高,然而每年又有多少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中医?中医师承教育的受教育者中,不少人未能按着传统学徒那样去跟师,中医硕、博研究生的研究设计不可能抛开现行大一统的科研套路。

中医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要进行多学科研究,但目前的体制要形成这样高水准的联合研究团队可谓难之又难,即便有了这样的团队,在短期内很难有高水平的成果,然而又有多少人能耐得着寂寞。

中医临床与研究毫无疑问应当是高层次人才从事的事业,然而尴尬的是中医队伍本身就不怎么强大,更何况这支队伍中有点科研才华的人不少又转入所长、院长的行列,真正临床一线的中医大夫在科研时间、科研设备、科研素质方面又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总之,中医创新在面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民生事业中的特殊行业,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普及,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系,从招生、就业、科研、行业投入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加强古医籍中的中医药知识、方法、技术的挖掘、整理、升华,加强民间土单验方搜集与研究,严格规范中医药市场,重视中药材无公害种植,加快中药剂型改革,从业人员力戒浮躁、功利,中医学的创新与发展必将取得可喜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爽姿,王勤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初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31-32.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24-05

为全面反映上海市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了解存在问题,给中医药健康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2009年9月,在原上海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在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的协助下,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上海市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并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正式批准立项,承担调查研究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样本由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提供,共涉及上海市194家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和达标建设单位,包括33家示范点,32家第一批达标点,31家第二批达标点,64家第三批达标点,34家第四批达标点。课题组总结示范及创建材料中相关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分别提炼了如下5个部分的内容:中医药健康教育现阶段的政府支持工作、健教团队人员梯队配备情况、各区县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现状、现有健康教育宣教形式及宣教内容,依据调研数据,客观反映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现状。

2 结果

2.1 中医药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广泛重视和支持

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其中第二部第十五条,明确指出须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识。

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中医健康教育被列为指南六大内容之一,指南强调要向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开始,在原上海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情况被纳入示范区创建的考核范畴,评分细则第20、28条就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予以考核。

2010年5月卫生部下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努力开拓各地区、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督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以医改精神为指引,以“规范建设、夯实基础、确保重点、全面提高”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健康促进工作。次年7月,中国率先启动“国际自我保健日”活动,设立每年7月24日为“国际自我保健日”,组建专家顾问团,长期通过官网、微博解答公众自我保健、自我医疗方面的问题,充分表明了政府部门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2.2 中医药医师队伍扩大为中医药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中医药执业医师队伍的充实是保证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的基础。抽样调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及达标建设第二批31家单位的材料显示:2007年第二批达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执业医师总人数共199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中医执业医师人数为6人;经过两年的达标创建工作,截止到2009年,第二批创建单位的中医执业医师人数上升至302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执业医师为10人,增长率达到66.7%。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达标创建工作推动了职业中医师的队伍建设,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基础的达标创建,更好地保障了各项中医药社区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开展,也为中医药健康教育团队人才队伍的扩充提供了保障。

从调查数据可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量虽有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本身基数过小,人数仍存在不足,且多没有从事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经历与经验,缺乏对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中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其观念仍停留在院内医护服务的模式中。因此各中心应及时组建健康教育班子,并下设中医药健康教育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团队成员的业务及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2.3 中医药健康教育呈现城乡差异

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各地开展过程中,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反映出各自的差异化。抽样调查2007-2009年申报及达标的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单位材料,统计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开展数量: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开展4.5次;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开展3.5次。比较而言,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郊区平均每年多举办1次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市区每个区域间的场次差别不大,郊区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宝山相比于其他郊区表现突出,年均超过7场。另外,在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中心城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为丰富。

对于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开展,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呈现出了三级分化的趋势。郊区仅22.0%的单位每年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数量超过两次,相较于每个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辐射地域与人口而言,现阶段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数量远不能满足周边居民对中医药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另外,就总体而言,无论中心城区或郊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平均不超过5次,在数量上较西医类健康教育讲座的开展情况相比,中医类讲座存在严重不足。卫生行政监管部门应依据中医药健康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性,对开展情况欠佳的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全面推进中医药在居民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

2.4 宣教形式

纵观2007 -2009年申报及达标的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单位材料(第二批至第四批总计161家材料),将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形式分为两个大类:①以宣教者与被宣教者共同参与的多形式互动型健康教育形式;②以纸媒传媒为载体,被宣教者共同参与的多形式非互动型健康教育形式。

2.4.1 互动型宣教形式

互动性宣教形式是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宣传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的主要途径。资料显示:本市互动型宣教形式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分别为讲座、个体指导、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义诊、组建病友会、电话咨询。其中以讲座开展、个体指导使用率最高,分别达到99.4%和98.1%,基本实现样本使用率的全覆盖。传统体育保健项目47.2%,位居第三。义诊、组建病友会及电话咨询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7.5%、1.2%和0.6%,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社区居民的健康程度、文化程度的不同,社区中健康教育形式也应该满足不同百姓的需求。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形式可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居民融入到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氛围中。在上述的多种健教形式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中开展的中医药防病和治病的健教形式通常以专题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派发健康保健宣传手册、制作卫生宣传栏、组织义诊居多,其中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直面老百姓的科普讲座活动最易让百姓接受,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此外,中医义诊活动带给居民的个体化健康指导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防病养生建议,是百姓需求度较高的教教形式。

2.4.2 非互动型宣教形式

非互动性宣教形式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具有广覆盖、多样性的特点。资料显示,本市2007-2009年,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各社区街道居委共同参与的非互动型中医药宣教形式共计14种。分别为宣传版面、健康处方、黑板报、电子屏幕、电化教育、横幅、报刊/媒体、手册、广播稿、墙报、图片展示、挂图、网站和实物展示。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3种以上,以静态文字宣传为主的非互动型中医药宣教。制作宣传版面、发放健康处方,仍是中医药健康教育中主要的宣传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使用率均达到98.3%,基本做到样本单位的全覆盖。黑板报达45.0%,其他方面的比重非常小,社区目前的中医宣教形式不够多样化。

由此说明宣教形式虽然多样,但仅部分形式得到了充分利用。建议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领域个体化的指导特色,丰富中医药宣教形式,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参与率与健教内容的使用率,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卫生服务。

2.5 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

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未病”及保健、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在参见我国公共卫生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应结合本地区的社区诊断、居民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现状,加以完善。

综合2007至2009年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本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示范及达标验收材料,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主要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为食疗、疾病、养生、适宜技术推广。其中食疗所占比例最大,为42.0%,其次为疾病25.0%、养生23.0%。食疗包括冬令进补,中医食疗,饮食营养等;养生包括秋季养生,冬季养生,春夏养生;治疗的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

目前,大部分的老年慢性病都是食源性疾病,这类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一般都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长期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渠道让百姓去学习和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通过中医食疗养生等方法,调理身体,健康无疾。

3 讨论

近年来,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及居民的重视,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得到了开展和推广,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在赢得呼声的同时,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寻求更为完善和适宜本地区居民健教的新模式。目前中医药健康教育主要在以下五个环节存在完善之处。

3.1 居民健康意识存在地域差异

在上海市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日,部分居民仍然缺乏应有的健康观念,特别是城郊较为严重。他们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就是健康,对疾病预防意识浅薄,“小病抗,大病医”的观念还存在于他们身上[1]。亦有极少部分居民对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领域的认可度偏低,简单的将中医药在大众健康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位于养生保健领域,缺乏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科学认识。

基于上述情况,应弥补由地域差异导致的教育盲点,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中医药健康宣教,成为当下健康教育全面惠及大众的基础工作。同时,缩小各文化层次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在基础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知水平,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开展。

3.2 社区工作者健教水平参差不齐

2009年1月,徐庆民等[2]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调查表明:在课程的安排方面:11.0%的社区工作者没有了解过居民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想象制定授课方案;53.0%的社区工作者不清楚居民的需求,讲课没有详细的目标;32.0%的社区工作者知道居民的需求,但因自身专业知识缺欠,讲不清楚;4.0%的社区工作者知道居民的需求,可以按照居民的需求安排讲课。从社区工作者讲课的心态表明:27.0%的社区工作者感到自己知识欠缺,不能授课;48.0%的社区工作者觉得自己的授课还没有打开知名度,不吸引人;13.0%的社区工作者觉得自己不会表达,不生动;12.0%的社区工作者认为自己能吸引居民,调动课堂气氛。

根据上述的调查反映,社区工作者本身的能力并没有达到可以良好授课的程度,并且没有积极地去了解居民的需求,是直接导致居民对健康教育课程参与度不够,并且无法进行互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还显示,社区卫生人员观念还未从以院内的医护服务向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转变,对社区健康教育的价值认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感,对健教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情感上的重视。

依据上述情况,通过教育培训,专人专管完善社区健教人员梯队,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基础医疗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依靠统一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评估标准可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活动积极性和规范性。标准的统一为科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提供了依据。目前可参考的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资源保障及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健康教育覆盖率、群众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情况等[3]。社区宣教人才梯队建设是保证宣教质量的基础。

3.3 教育方法单调、内容不系统

目前的社区健康教育在相当多的地区仍停留在卫生宣传的水平,无法起到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降低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的作用[4]。调查显示,现在社区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和健康书刊。教育内容不系统,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社区健康教育尚未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因此,如何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模式,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是每一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探索阶段,社区工作者应当学习、综合国内外的先进做法与经验。紧密联系全市中医院,以院内医生、护士为健康教育带动者,以中医院校学生为参与者,以社区为单位,运用媒体宣传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方法,建立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模式体系。让居民能运用中医药基础防病治病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3.4 缺乏社区健康教育的支持措施

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共同协调。在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保证常规经费,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并保证健康教育经费在优先领域的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5]。然而,这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不一,社区健康教育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宣传不够有力。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系统尚未形成,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经费来源并不稳定,同时还缺乏专门的物力支持,直接影响了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过程中,提议将中医药健康教育积极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制定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规范;依靠政策的支持、建立起政府负责,领导有力、部门配合、群众全面参与的良性运行体制,构建群众性的社会健康教育网络,最终将政策落到实处。

另外,健康教育经费原则上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作为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必需合理争取财政预算,统筹规划财政支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并且可以采用多渠道,多部门合作的形式,在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同时,建立合理的经费补偿机制。包括利用商业赞助开展大型健康教育讲座和公益宣传活动等不断拓展健康教育服务市场。

3.5 其他

包括缺乏社区健康教育的卫生人员、缺乏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各地社区居民原有的文化层次和对中医药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不同;广泛动员社会不够,缺乏对社区资源的广泛发掘和充分利用;在政策倡导、多部门参与、社区开发等方面尚存在问题。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初步走入社区的当下,存在问题是必然的。通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培训,从政策、经费、培养等方面加快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6]。中医药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通过克服与融合,使中医药健康教育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把健康带进社区,带给居民。

参考文献

[1] 唐芝碧.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9): 1080-1081.

[2] 徐庆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EB/OL]. (2009-2-30)[2013-7-19]. http:///Class/pyjc/index.asp.

[3] 顾海, 杨心婷.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卫生软科学, 2009, 23(2): 194-196.

[4] 崔静.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经济学对策讨论[J]. 实用医技杂志, 2009, 9(17): 574-575.

[5]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EB/OL]. (2005-04-04)[2013-07-19]. http:///mohbgt/pw10502/200804/27280.shtml.

第11篇

【关键词】山西省;大学生;中医学;认知水平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33-02

中医学即中国传统医学,是以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传统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为主体的,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的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诊疗、康复和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它仍在有效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中医学的发展却遭到严重危机。西医因其严谨的科学依据迅猛发展,中医学日益受到社会的忽视。因此本调查拟了解山西省三所高校大学生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对中医学的看法,一定程度反映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对中医学的基本认知水平。比较医学专业以及非医学专业对中医学的不同认识,突出不同院校认知方面的缺陷。以便为进一步在高校普及中医学、弘扬中医文化提供可靠依据。

1 调查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山西医科大学(调查对象中无中医专业学生,调查覆盖率1.9%)、太原理工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调查覆盖率0.78%)、中北大学(国家“小211工程”院校,调查覆盖率0.64%)三所高校中各抽取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中各两班,各班专业不定。将抽中班级中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三所大学55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告知学生后填写。内容包括30道中医学基础知识问题及大学生对中医学的认知。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及时进行复查、补漏,不合格的调查表予以剔除。

1.3 统计分析 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双人核对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调查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54份,收回有效问卷514份,问卷有效回答率92.8%。其中大一学生32.1%、大二学生35.6%、大三学生32.3%;男生59.9%、女生40.1%;医科大学学生35.02%、中北大学学生35.02%、理工大学学生29.96%。均为非中医专业学生。

2.2 基本知识问题回答情况 514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118名及格,及格率为22.96%(以答对18道题以上为及格)。其中山西医科大学共44名,及格率为24.4%;中北大学共40名,及格率为22.2%;理工大学共34名,及格率为22.1%,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7,P>0.05)。各所大学学生得分情况分布,见表1,经检验,(Hc=1.208,P>0.05),学生的得分评价与所在哪所大学无关。

2.3 大学生对中医学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①有77.82%的大学生相信中医学的疗效,有17.91%的大学生半信半疑,有4.27%的大学生不相信。②有79.8%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医学具有好的发展前途,而仅有6.61%的大学生认为中医学没有前途。有13.6%的学生不知道。③74.3%的学生对中医学感兴趣,有25.7%的学生对中医学不感兴趣。学生对中医学优缺点的看法详,见表2。

2.4 大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需求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中医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有图书、杂志、报刊33.5%;网络、电视、媒体34.6%;亲人、朋友37.7%;中医学讲座21.0%;其他2.3%。大学生中医学知识的具体需求情况,见表3。

3 分析讨论

3.1 高校大学生中对中医学基本知识情况 三所高校学生完成30道测试题后,及格率为22.9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说明三所高校生对中医学知识掌握还有不足,尚存一些盲区与误区。提示还需加大中医学基础知识在高校的普及力度。根据卡方检验,三所高校之间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又根据检验,大学生的得分评价与所在哪所高校无关。以上表明各山西省高校学生对中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基本相同。即使在医科类大学,学生对中医知识的了解程度仍未有相对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作为西医大学,因其医学理论与中医学有较大差别,教学中涉及中医学理论较少,故学生对中医学过于轻视,对中医学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可见医学类院校学生并非对中医学了解较其他院校深。因此在西医类大学学生亦应增加中医学知识的学习补充。尤其新时期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和多维化、整体化的思考理念,更有利于形成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产生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

3.2 提高与改善大学生对中医学的认知 调查显示,约有77.82%的学生相信中医学的疗效。同时有79.8%的学生认为未来中医学的发展很有前途,说明山西省大学生对中医学仍充满信心,认为中医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多数人同意中医副作用小以及临床效果(尤其是对慢性疾病)较好的优点。但不可否认,中医也有一些缺点被大家认同,如见效慢、中药味道苦、中医学原理深奥难懂。但认为中医不科学的人偏少,可能说明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中医学发展,以及社会及学校对中医学日趋重视,大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提高到较高水平,对中医学原理有较好的了解。

虽然大学生了解到了中医学的良好使用价值且对中医学发展抱有较高信心,但大学生对中医学仍存在较多的盲区与偏见。所以各高校应更全面、具体、生动的将中医学知识呈现给学生,重点普及中医学基础知识,纠正易被错解的知识,具体介绍中医学在哪些方面是值得学取的,哪些方面应合理剔除。从而改善大学生对中医学的看法,使大学生更客观完整地看待中医学。

上述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医学本身仍具有许多阻碍其未来发展的缺陷。其深奥的理论,以及与现代高速运转社会的格格不入,均使得大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中医学知识。这些缺陷亟待改善,还需要国家与社会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使中医学更适合社会的发展与大众的需要。

3.3 拓宽中医学认知在大学生间的传播渠道,有针对性地推广中医学 首先,可以拓宽中医学知识在大学生间的传播渠道,丰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传播中医学知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推广途径。大学生作为新生一代,其了解知识的渠道相较其他年龄段人群更为丰富,但对深奥乏味的知识缺乏持久的兴趣[2]。调查显示大多学生都是通过亲人、朋友、电视、网络以及图书、杂志了解中医学知识的,说明大学生了解中医学知识的途径大多是在课外或校外。也从侧面反映中医学知识在课内与校内的普及工作不够,仍需加大校内工作开展力度。可以适当增加中医学讲座次数或将中医学列为选修课甚至必修课。尤其应加大网络传播的力度,使学生更方便地接触中医知识。还可以开展一些中医学知识问答活动,推广中医学常识等,从而激起学生学习中医学知识的兴趣。

其次,有针对性地推广中医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医学知识最感兴趣的方面是养生保健知识。因此可根据这特点按照学生的意愿开展讲座。这样能使学生更主动地接受中医学,并且学习知识时更加轻松与快捷,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中医学实践性的认识。

当前,中医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形势。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都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美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使得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显得日益紧迫与重要[3]。所以中医学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也只有有了社会的支持,大学生才能更好地肩负起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科,张丽,唐利龙.中医药文化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05).

第12篇

前不久,第四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的开幕式在我所就读的洛阳理工学院西区举行,我有幸成为参加开幕式的一员。在开幕式上,见识到各位知名专家的侃侃而谈,也让我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传播和影响。

可以这么说,从一开始,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是源于中国功夫,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便是国际功夫巨星李小龙,在此之后,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都颇为外国人喜爱。还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参加的英语夏令营里,每每与外教谈及最喜爱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他们的第一回答都是Kungfu。早在外国友人的心里,中国功夫是所向披靡的。而后,通过对中国功夫的喜爱,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求索转向了迷人的中国饮食和中医中药。中国的饮食和中医药更加勾起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迷恋,凡是对中国文化着迷的外国友人都被中国的美食所征服。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也许是这样完美的调和征服了外国人的味蕾,让他们叹服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土上能存在着让世界折服的味道。凡是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都知道,中医是治本之术,相对于西药见效快的化学模式的药物成分拼凑,中医药中所蕴含的天地阴阳调和的养生之道更让世界着迷。“从未想过治病的药物能混合到日常的膳食里面。”这是在跟外教聊天的时候得知的,可见,中医里的药膳不再让吃药养生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物质的过滤,使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物质上的满足,他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京剧也好,国画也罢,他们开始从唐诗宋词字里行间、从中国文字的笔画中汲取更为深层的中国文化内涵。成型的汉字,优美流畅而具有魄力,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让学习者显露出贪恋求知的热情,古诗词的意境让翻译者再三揣摩,无数外国学者都为汉字的博大精深而倾倒。让他们着迷的是汉字的无数种可能性。在英语中,单词好比我们汉语中的汉字,只要一出现新的事物,英语学家们都得商议研究出新的单词。而对于中国人似乎没有这样的烦恼,简单的汉字组合就能解决这种专家级别的问题。一字多义,一字多音,这样的汉字研究已经不足以满足外国学者,会读会念、懂得背诵唐诗宋词也不过是肤浅了些。

时至今日,随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迷恋到达了更为深层次的精神领域。孔子的儒学和庄子的道学,无疑是最让他们为之疯狂的。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孔子学堂更是多达上百家,世界也将要迎来第一个孔子学院日。而前不久在我们学校举办的第四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更是彰显了中国文化中最深刻的精神内涵已经为世界所重视。依然清晰在耳的是在开幕式上美国罗耀拉大学王蓉蓉教授的一句话:“中国功夫、宫保鸡丁这样的浅层次的中国文化的象征已经不足以满足老外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他们现在追求的是中国文化中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在国外,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儒学和道学对他们的影响。”作为一名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的知识和认知太过有限,我不能像我国的专家学者那样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精神领域的内涵侃侃而谈,实在惭愧,作为一名中国人对老子的《道德经》却是不如一些外国学者那般热情。

而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越来越广泛,世界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如何满足世界的需求,进一步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承和传播,都是对我们新一代的中国学者和学生的考验。而国外年轻学者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值得我们深思,该反思的是我们对待本国文化的态度了。